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现代制造技术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影响

浅析现代制造技术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影响

浅析现代制造技术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影响
浅析现代制造技术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影响

先进制造技术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浅析现代制造技术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影

系部:

专业: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摘要:现代制造技术是以现代制造业特别是机械制造企业所面临的严峻生存环境为背景而发展起来的。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不断变化的产品变批量企业无法沿用传统的制造技术和制造模式去面对上述严峻生存环境的挑战。制造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它的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和总和国力。从国际范围来看,制造也遵循着“劳动密集、设备密集、信息密集、知识密集”的轨迹,正在经历着从信息化集成走向知识集成的新的发展阶段,对市场的响应时间将成为21世纪制造也赢得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对我国制造业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关键词:制造,技术,装备,发展,影响

一、现代制造技术

现代制造技术是制造业不断吸收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加工、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回收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提高对动态多变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一门技术。

现代制造技术的内涵具体表现在一下七个方面:

1、信息化、数字化制造技术

2、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

3、柔性自动化技术

4、现代集成制造技术

5、网络化制造技术

6、智能制造技术

7、可持续发展制造技术

二、我国制造业的现状

制造是国民经济产业主体和物质基础。“十五”以来,我国加大了对装备制造业的支持力度,依托国家重点工程和大宗产品订单,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科技攻关,实现重大技术装备自动化,掌握了一批先进的重大成套设备的核心技术。如葛洲坝170MW水电站机组(其轴流式水轮机的转轮直径为11.3m);300MW秦山核电站成套设备;人造卫星;神州5号、6号、7号载人飞船;国产先进CPU;曙光级、巨型计算机等,无一不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我国制造业以为全球制造和供应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我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已经成为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我国制造业与发达国家有阶段性差距。目前我国制造业的企业制造模式、制造技术普遍存在的问题归纳如下:

劳动生产率及工业增加率低

1、制造业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

2、创新能力差,新产品贡献率低

3、业结构不尽合理

4、技术陈旧

5、工艺与装备落后

6、过程自动化水平较低

7、理念的不适应

8、管理手段的不适应

9、组织结构的不适应

四、我国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局限性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和产业主体,是富民强国之本,是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制造业是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动机,是以信息化带动和加速工业化的主导产业,也是发挥后发优势、实施跨越战略的中坚力量;制造业是科技的基本载体和孕育母体,是在新科技革命条件下实现科技创新的主要舞台;制造业是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世界产业转移和调整的承接主体,决定着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格局中的国际分工地位。

由于我国工业化进程起步较晚,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制造业和制造技术还存在着阶段性差距。为了迎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挑战,迫切需要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如下:1、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2、产品以低端为主附加值不高。3、产业结构不合理4、产品创新能力较差,开发周期较长,5、企业管理粗放,协作能力较差,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弱 6、生产自动化和优化水平不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低。

我国制造业的问题是系统性的,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应该是从整体出发的综合治理。某一单元技术的突破,尚不能解决制造业的整体问题。这就要求必须从系统技术入手,通过企业诊断,找到企业经营、设计与制造的瓶颈,把技术进步和管理模式更新结合起来从而找到一条适合国情的制造创新之路。

当前,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在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中,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

有就不可能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就没有国家的富强与经济的繁荣。因此,我国的制造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样这也是我国制造业的一次机遇。所以,在发展我国的制造业的问题上,必须从系统技术入手,通过企业诊断,找到企业经营、设计与制造中的瓶颈,把技术进步与管理模式更新结合起来,从而找到一条切实适合我国国情的制造技术创新之路。

具体发展战略:

1.争促发展。对于企业,要以市场为导想开发产品,开拓市场,满足需求,取得利益;对于政府要按照价值规律、供求关系和竞争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依赖经济、法律、信息等手段引导发展方向,培育市场,创造有利的竞争环境。

2.科技进步正确处理引导技术与自主创新的关系,加强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积极采用适用的新进技术,实施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全面结合的技术创新体制。

3.目标、重点突破。采用特定范围、有限目标、择优扶植、集中突破方针,一个时期集中力量振兴若干重要领域。

4.模式。扶植大企业走高起点、专业化、大批量和专业化的道路。

5.结合促进国内外产品互通有无,加强在技术、管理和资金上的合作,促进行业内外的结合。

五、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领域总体战略目标与布局

5.1 总体战略目标

总体战略目标包括:(1)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和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发展前沿,结合重大工程和产品,积极推进具有椰沿性。前瞻性和战晗性的高技术研究,形成有原始创新的理论方法、有知识产权的成果和技术储备,取得发明专利、专利受理和软件著作权登记500项以上;(2)力争在制造业信息化、深海载人潜器微机电系统(MEMS)、数据库管理系统(EBMS)。仿人形特种机器人、智能化工程机械和全断面隧道掘进机(盾构)等对提升我国制造业竞争力有重大影响的共性技术与装备以及战略必争装备和竞争前核心技术方面研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3)在重点行业、典型区域、试点省市和骨干企业进行集成示范应用,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提高我国制造业竞争力;(4)仿委立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战略研究体系、咨询服务体系和研究开发基地,培养一批高水平拔尖人才,全面实施人才战略、专利战略与标准战略。

5.2战略布局

制造与制造自动化技术领域由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技术主题组成。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技术主题的主要任务是:突破一批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的现代集成制造技术,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软件系统,以若干重大行业和典型区域的集成应用为突破口,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促进中高档数控装备和大型工程机械等关键基础装备的产业化,提高制造企业的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制造与自动化技术领域的研究发展工作在内容上可分成前沿创新技术研究、产品研发与产业化、集成应用示范3个层次。前沿创新技术研究以探索技术前沿为主要目标,鼓励原始创新,取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产品研发与产业化以关键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为重要目标,开发一批对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有重大作用的技术和装备,以及战略必争装备和竞争前核心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工程面向我国重点行业和典型区域,利用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领域研发的关键技术和产品,实施重大集成应用,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制造与制造自动化技术领域的发展战略目标充分体现了“创新跨越,精简聚焦”的精神。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将通过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等与制造技术相结合,带动产品的设计制造方法和工具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企业间协作关系的创新,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和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生产过程控制的智能化、生产装备的数字化、社会服务和咨询的网络化,实现用信息技术改造我国传统产业和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制造与自动化技术领域将根据国际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的最新发展动向和国家的实际需求,动态地调整领域的布局和研究内容。不断调整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领域规划,本领域的布局和课题的设置更切合实际。

四、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随着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市场需求个性化与多样化,未来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是向精密化、柔性化、网络化、虚拟化、智能化、集成化、全球化的方向发展。

(1)现代制造技术信息化信息技术向制造技术的注人和融合,促进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促进设计技术的现代化,加工制造的精密化、快速化,自动化技术的柔性化、智能化,整个制造过程的网络化、全球化。各种先进生产模式的发展,如CIMS、并行工程、精益生产、敏捷制造、虚拟企业与虚拟制造,也无不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支撑。

(2)设计技术现代化产品设计是制造业的灵魂。现代设计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是现代化,包括设计智能化、概念化和系统化。所谓设计智能化是指在设计过程中,采用数值仿真或虚拟现实技术,达到人可以设想但难以图形化的效果;所谓概念化,指不断采用新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如并行设计、健壮设计(Robust Design)、优化设计(Optimal Design)等。系统化是指通盘考虑包括设计、制造、检测、销售、使用、维修、报废等阶段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而不是单纯追求某项性能指标的先进和高低,综合考虑市场、价格、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3)精密制造、成形制造和绿色制造是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展望21世纪,制造技术向超精密、少能耗和无污染方向发展。超精切削厚度由目前的红外波段向可见光波段甚至更短波段靠近;据国际机械加工技术协会预测,在21世纪初,塑性成形与磨削加工相结合,将取代大部分中小零件的切削加工;日趋严格的环境与资源的约束,使绿色制造业显得越来越重要,将成为21世纪制造业的重要特征。

(4)加工工序一体化现代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冷热加工之间,加工、检测、物流、装配过程之间,设计、材料应用、加工制造之间的界限均逐渐淡化,逐步走向一体化。例如CAD,CAPP,CAM的出现,使设计、制造成为一体;快速原型/零件制造技术的产生,可自动而迅速地将设计思想物化为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原型或直接制造零件,淡化了设计、制造的界限机器人加工工作站及FMS的出现,使加工过程、检测过程、物流过程融为一体。

(5)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虚拟现实技术主要包括虚拟制造技术和虚拟企业两个部分。虚拟制造技术是指在产品真正制出之前,首先在虚拟制造环境中生成软产品原型代替传统的硬样品进行试验,对其性能和可制造性进行预测和评价,从而缩短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周期,降低产品的开发成本,提高系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能力的一种制造方式。虚拟企业是为快速响应某一市场需求,通过信息高速公路,将产品涉及到的不同企业临时组建成为一个没有围墙、超越空间约束、靠计算机网络联系、统一指挥的合作经济实体。

(6)先进制造生产模式的不断发展制造业在经历了少品种小批量一少品种大批量一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的过渡后,20世纪70一80年代开始采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进行制造的柔性生产模式,并逐步向智能制造技术(IMT)和智能制造系统(IMS)的方向发展。预计21世纪,先进制造模式将获得新的发展。主要体现为:从以技术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从多层次生产向扁平的网络结

构转变;从传统的顺序工作方式向并行工作方式转变;从按功能划分部门的固定组织形式向动态、自主管理的小组工作组织形式转变;从质量第一的竞争策略向快速响应市场的竞争策略转变。

六、现代制造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多次的科学革命,每一次都从根本上改变了旧的科学概念或技术结构,对当时的社会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

(1)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据早期资料估计,美国在19世纪60年代初期使用的机器设备,由欧州输人的约占80%,美国本土制造的约占20%。随着英国工业革命中新发明的机器包括蒸汽机、锅炉等先进生产设备与技术的传人,美国当时的主要轻工业如纺织工业、面粉和食品加工业、木器加工工业等,都已大部分使用机器进行生产,重工业如钢铁工业和机器制造工业等,已相继建立起来,一些农业机械随之得到发明和应用。1810年-1860年,美国工业总产值增长近9倍,平均年增长率为4.7%;农业生产也有较大的发展。1839年-1859年,小麦产量增加1.4倍,玉米产量增加1.23倍,棉花产量增加1.78倍。这一时期,工农业的发展使美国国民总产值一跃而居世界第4位。

(2)对生产方式的影响

纵观工业发展的历史,制造工业在生产方式上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D20世纪前,为单件小批量生产阶段,以基础工业工程和科学管理理论为支撑技术。(即0世纪初至40年代,为大批量生产阶段,以美国福特汽车制造为代表,实施流水线、半机械化生产;③20世纪50-70年代,为轮番批量生产,以电子产品为代表,实行机械化和半自动化生产;.20世纪90-90年代以电子技术、汽车和现代家电生产为代表,生产方式是多种、少批量;实行半自动化和综合自动化生产。总的趋势由刚性的、指令性和唯技术的生产,转向柔性的,以市场需求导向和以人为中心的方向发展。

生产方式的变革,一方面引发了各种先进的制造理论和制造技术应运而生,另一方面,各种技术竞相发展,相互兼容,促进了新生产方式的巩固和完善,并蕴育着更新的生产方式诞生。

九、结论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先进制造技术相对于发达国家比较落后,许多先技术都是从国外引进过来,浪费了大量的财力,有时甚至还达不到预期应用目的。先

进的科学技术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经济、科技等多方面水平,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所以,我国应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加大在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的研发力度,提升我国的先进制造技术水平,从而提升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最终使我们国家跻身发达国家行列,领跑世界。

参考文献:

[1] 吉卫喜主编.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

[2] 中国机械资讯网.中国装备制造业未来发展趋势,2009

[3] 国机集团战略研究室主任王锡岩.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现状与未来[J],2007

[4] 新华网.中国装备制造业立足自主创新加快发展,2009

[5] 王爱玲等编著.现代数控机床[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6] 孙大涌主编.先进制造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7] 武永利.机械制造技术新发展及其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

[8]张平亮.先进制造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9]张平亮.先进制造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10]王隆太.先进制造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论文

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 (共10页) 姓名:陈加定 学号:SF110500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1/12/23

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 摘要:介绍了智能制造提出的背景、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 人工智能与 I M T、 I M S的 关系, I M S 和 C I M S, 智能制造的物质基础及理论基础, 智能制造系统的特征及框架 结构, 并简要介绍了智能加工中心 IMC, 智能制造技木的发展趋势,以及智能制造系统研 究成果及存在问题。 关键词: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技术,IMS,IMC,IMT。 一、智能制造技术提出的背景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 是决定国家发展水平的最基本因素之一。从机械制造业发展的历程来看, 经历了由手工制作、泰勒化制造、高度自动化、柔性自动化和集成化制造、并行规划设计制造等阶段。就制造自动化而言, 大体上每十年上一个台阶: 50~60年代是单机数控, 70 年代以后则是CNC机床及由它们组成的自动化岛,80年代出现了世界性的柔性自动化热潮。与此同时, 出现了计算机集成制造, 但与实用化相距甚远。随着计算机的问世与发展, 机械制造大体沿两条路线发展: 一是传统制造技术的发展, 二是借助计算机和自动化科学的制造技术与系统的发展。80年代以来, 传统制造技术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存在着很多问题。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制造技术向产品、工艺和系统的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 传统的设计和管理方法不能有效地解决现代制造系统中所出现的问题, 这就促使我们借助现代的工具和方法, 利用各学科最新研究成果, 通过集成传统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科学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 发展一种新型的制造技术与系统, 这便是智能制造技术 (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MT) 与智能制造系统( Intelligent M anufacturing System,IMS)。 90 年代以后, 世界各国竞相大力发展 I M T 和I M S 的深层次原因有:(1)集成化离不开智能;(2)机器智能化比较灵活;(3)智能化的经济效益较高;

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势_王世敬

!加工制造# 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王世敬温筠X (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学院) 摘要简述了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历程,国内外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及最新成就与进展,我国在发展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情况、差距及动向。在大量研究分析的基础上,预测了21世纪机械制造技术的3个发展方向:(1)全球化,其技术基础是网络化、标准化和集成化;(2)虚拟化,即设计过程中的拟实技术和制造过程中的虚拟技术;(3)绿色化,即通过绿色生产过程(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绿色设备、绿色工艺、绿色包装、绿色管理)生产出产品,使用完后经绿色处理后加以回收利用。 关键词机械制造现状发展趋势 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历程 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基础产业,而机械制造技术的不断创新则是机械工业发展的技术基础和动力。 机械制造业发展至今,按其生产方式的变化可划分为: (1)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手工制作及早期的工业生产均属于这种方式。 (2)设备密集型生产方式。这是一种随着运输机械、施工机械和机床等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出现而产生的生产方式。汽车、拖拉机、轴承等大批量生产中的刚性生产流水线均属于这种生产方式。 (3)信息密集型生产方式。从20世纪初期开始出现了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新型机电一体化加工设备。它实现了人与机器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流,机器设备可通过获得的信息,快速、准确地实现加工,继而产生了使用这些典型设备的生产方式。 (4)知识密集型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是制造理念的飞跃,把单向的产品制造链组成为有机的制造系统,其中的物流系统、信息流系统、能量流系统等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协调。这种制造系统不单能与人进行信息交流,而且本身具有专家系统、数据库等必要的解决问题的知识,使其能在获取较少信息的情况下完成加工要求。柔性制造系统(FM 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 S)是这种生产方式的典型代表。 (5)智能密集型生产方式。这是目前正在研究和实施的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它试图使用制造系统本身具有的人工智能,并引入了新的制造哲理和组织形式。因此,这种制造技术能够快速响应市场的变化,超前地开发产品,实现多品种产品的全过程管理。这种制造技术的实施,将使人们梦寐以求的/无图纸加工0、/无人化加工0、/无害化加工0成为可能。目前正在研究的智能制造系统(IMS)、智能型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I-CIMS)、敏捷制造等就属于这种生产方式。 现代制造技术的涵义相当广泛。一般认为,现代制造技术是以传统制造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交叉融合的结果,是一个集机械、电子、信息、材料与管理技术于一体的新型交叉学科,它使制造技术的技术内涵和水平发生了质的变化。因此,凡是那些能够融合 # 21 # 2002年第30卷第11期 石油机械CHINA PETROLEUM MACHINERY X温筠,讲师,生于1972年,1998年毕业于石油大学(华东)石油机械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工艺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地址:(257062)山东省东营市。电话:(0546)8392093(H)。第一作者王世敬简介见本刊2002年第8期。 (收稿日期:2002-04-05;修改稿收到日期:2002-05-31)

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

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 摘要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表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对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提高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环节。现阶段中国制造业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创新能力差、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税负过重和成本增加、缺乏国际品牌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主要结合中国制造业的实际情况,从中国制造业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参考国外成功的发展经验,为中国制造业提出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基础,采取正确的产业发展战略为重点,降低税负水平和成本,打造中国制造国际品牌,使中国制造业又好又快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制造业;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自主品牌

The statu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bstract Manufacturing is a national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comprehensive strength,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not only for the country's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 the productivity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Manufacturing in China at present stage compared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cluding the poor innovation ability and irrat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enterprise tax burden is overweight, and the cost increase,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international brands.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tarting from the practical problems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ference of foreign successful experience, put forward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In order to improve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as the foundation, take the right industry development strategy as the key point, reduce the tax burden level and cost, create international brand made in China, make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nice and fas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n all-round way. Keywords: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self-ownsdbrand

现代制造技术复习提纲及大概内容修订稿

现代制造技术复习提纲 及大概内容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第1章绪论 1.制造及制造技术的概念。P1 制造是制造企业中所涉及产品设计,物料选择,生产计划,生产.质量保证,经营管理市场销售和服务等一系列相关活动和工作的总称 制造技术是与制造业和制造系统相关的一系列技术的总和。 2.现代制造技术5大技术群。P4 ①系统总体技术群②设计制造一体化技术群 ③制造工艺与装备技术群 ④管理技术群 ⑤支撑技术群 3.现代制造技术的分类:5大类型。P5 ①现代设计技术 ②现代加工技术 ③自动化技术 ④制造管理技术 ⑤先进制造技术 4.现代制造技术的特点及发展趋势。P6 特点:研究范围更加广泛,制造过程呈多学科,多技术交叉及系统优化集成的发展态势,先进的加工工艺与技术,单一目标转变成多元目标,强调优化系统TQCSE等要素,以满足市场竞争要求,向着以信息流,物质流及能源流为要素的现代制造观转变,提高先进的管理技术 ①趋势:现代设计技术不断现代化

②现代加工技术不断发展 ③柔性化程度不断提高 ④集成化成为现代制造系统的重要特征 ⑤现代制造管理模式发生重大变化 ⑥绿色制造成为未来制造业的必然选择 ⑦基于泛在信息的智能制造前景广阔 第2章现代设计技术 1.现代设计技术的概念。P10 现代设计技术是根据产品功能要求市场竞争要素如质量,成本,服务,环保等方面的要求,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通过设计开发人员科学,规范以及创造性的工作,产生载有相应的文字数据,图形等信息的技术文件,制定用于产品制造的设计方案。 2.现代设计技术的方法。P11 ①优化设计方法 ②有限分析方法 ③计算机辅助设计 ④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设计 ⑤网络化异地设计 ⑥反求工程 ⑦绿色设计 3.CAD的含义与功能。P12-13

现代制造技术讲解

《现代制造技术》课程讨论专题报告 专题名称:电解加工和电解磨削 专业年级: 班级: 专题成员: 指导老师: 文天学院机械工程系 2015年11月

目录前言 一、电解加工 1.1、电解加工的加工原理 1.2、电解加工的特点 1.3、电解加工的基本工艺规律1.4、电解加工的应用 1.5、电解加工的现状和展望 二、电解磨削 2.1、电解磨削的加工原理 2.2、电解磨削特点 2.3、电解磨削加工工艺 2.4、电解磨削的应用 2.5电解磨削的前景

前言 随着高精度复杂零件的不断出现,传统的加工方法越来越难满足工程上的需要。从而特种加工方法产生了。 电解加工作为先进制造技术中的一支重要方面军,在制造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对难加工的材料可以以柔克刚,对形状复杂的零件可以一次成型,并以表面质量好、生产率高、无工具损耗、无切削应力等优点。我国最早研究并成功应用电解加工技术是原兵器工业部西安昆仑机械厂的深孔和膛线加工。 随着21世纪信息、生物、微纳技术的发展及其对制造技术不断增长的需求,微细加工将成为制造相应装备的重要手段,电解加工进行材料去除是以离子溶解的形式进行的,这种去除方式使得电解加工具有微细加工的可能。目前国内外制造业均十分关注微细电化学加工的发展,将电解加工高速去除金属的理念用到传统电化学过程中,是促进该项技术进步的有效途径,微细电化学加工就不仅仅指静态条件下的掩膜电化学刻蚀了。 电解加工既具有高速加工大而复杂零件的能力,电化学离子级的蚀除机理又使之具有微细加工的潜质,向精密、微细加工进军也是电解加工的发展方向。电解加工高速去除金属的实践对电化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任重而道远。 电解磨削是电解作用与机械磨削相结合的一种特种加工,又称电化学磨削,英文简称ECG。电解磨削是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人研究发明的。原理是工件作为阳极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导电磨轮作为阴极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 电解磨削适合于磨削各种高强度﹑高硬度﹑热敏性﹑脆性等难磨削的金属材料,如硬质合金﹑高速钢﹑钛合金﹑不锈钢﹑镍基合金和磁钢等。用电解磨削可磨削各种硬质合金刀具﹑塞规﹑轧辊﹑耐磨衬套﹑模具平面和不锈钢注射针头等。电解磨削的效率一般高于机械磨削,磨轮损耗较低,加工表面不产生磨削烧伤﹑裂纹﹑残余应力﹑加工变质层和毛刺等,表面粗糙度一般为R 0.63~0.16微米,最高可达R 0.04~0.02微米。采用适应控制技术,可进一步提高电解磨削的加工稳定性和自动化程度。同时,为了提高加工精度,采用兼有纯机械磨削能力的导电磨轮,粗加工时靠电解磨削的高效率完成大部分加工量,然后切断电解电源,靠纯机械磨削磨掉精加工余量,这样能显着提高加工精度。电解磨削方式已从平面磨削扩大到内圆磨削﹑外圆磨削和成形磨削。电解加工的原理也可与珩磨和超精加工结合起来,成为电解珩磨和电解超精加工。

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论文

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与发展(The applic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班级:土木工程系城市地下空间1班 姓名:李孟颖

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摘要:先进制造技术集成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创新的成果,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使制造技术提高到新的高度。先进制造技术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技术之一,对我国的制造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熟练掌握现代制造技术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前提和要求之一。 关键词: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简介,应用,发展,工业机器人。 1.引言 1.1什么是先进制造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业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计算机与通信、控制理论、人工智能等)、能源及现代系统管理等方面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乃至回收的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和灵活生产,提高对动态多变的产品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制造技术的总称。 1.2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 工业发达国家都把先进制造技术作为国家级关键技术和优先发展领域。尽管决定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因素有多种,但制造业的基础地位不能忽视。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欧共体、德国等都针对先进制造技术的研发提出了国家级发展计划,旨在提高本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1.3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1.3.1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 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MIS(管理信息系统),CAT(计算机辅助测试),CAE(计算机辅助工程) 1.3.2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信息化,精密化,集成化,柔性化,动态化,虚拟化,智能化,绿色化,全球化 2.先进制造技术的分类 2.1虚拟制造技术 2.1.1虚拟制造技术简介 虚拟制造是在产品设计阶段实时地、并行地模拟产品未来制造全过程及其对产品设计的影响,预测产品性能、产品的可制造性、产品的成本等,从而更有效地、柔性灵活地组织生产,并使新产品开发一次获得成功,目的是尽量降低产品的成本,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寿命,快速有效地响应瞬息万变的市场。 2.1.2虚拟制造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美国、欧洲等国开始对其进行研究,并在虚拟原型系统开发、虚拟环境构筑、虚拟装配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除了实验室的研究工作外,虚拟制造在工业上,尤其是汽车、飞机、军工等领域也得到有效应用并取得明显收益。虚拟制造技术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其与Internet的结合将发展成为一项很有前景和应用潜力的技术。 2.2微细加工技术 2.2.1微细加工技术简介 微细加工技术是指加工微小尺寸零件的生产加工技术。从广义的角度来讲,微细加工包括各种传统精密加工方法和与传统精密加工方法完全不同的方法,如切削技术,磨料加工技术,电火花加工,电解加工,化学加工,超声波加工,微波加工,等离子体加工,外延生产,激光加工,电子束加工,粒子束加工,光刻加工,电铸加工等。从狭义的角度来讲,微细加工主要是指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因为微细加工和超微细加工是在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

对现代制造模式的认识

对现代制造模式的认识 摘要:综述了现代制造模式及其特点,认识并概括了敏捷制造、绿色制造、现代集成制造、大规模定制等典型现代制造模式及其特征。并进一步阐述了现代制造模式的重要意义,思考了现代制造模式在我国的发展,提出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关键词:现代制造模式;典型模式;重要意义;存在问题;应对策略 0 引言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多样化的发展,提高支柱性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传统的制造模式正在被更先进的现代制造模式所取代。本文针对现代制造模式进行综述并提出自己的认识。 1 现代制造模式及其特点 制造模式(Manufacturing mode)是指企业体制、经营、管理、生产组织和技术系统的形态和运作的模式[1]。制造模式又是制造企业经营管理方法的模型,是提供关于制造系统通用和全局的样板,制造模式可以被理解为“制造系统实现生产的典型方式”[2]。因此,现代制造模式可定义为[3][4]:现代制造模式是以市场需求为驱动,以先进制造技术为基础,运用先进的制造管理理念,对制造系统进行设计、组织和运作的方式。它以获取生产有效性为首要目标,以制造资源快速有效集成为基本原则,以人一组织一技术相互结合为实施途径使制造系统获得精益、敏捷、优质高效的特征,以适应市场变化对时间质量、成本、服务和环境的新要求。2001年清华大学王先逵教授指出,先进制造技术即现代制造技术,前者强调先进(Advanced),后者强调现代(Modern),时代感强,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先进,所以还称现代制造技术为好[5]。文献2对先进制造模式(Advanced Manufacturing Mode, AMM)有同样的定义,因此现代制造模式与先进制造模式两词并存于业界文献中,实质上是统一的概念。 对于现代制造模式的类型,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飞分类结果。例如按照制造过程可变性来分,可分为刚性制造模式,柔性制造模式,可重构制造模式三种;按照信息流与物流运动方向来分可分为精益制造模式与信息化制造模式两种;按制造过程利用资源的范围分为集成制造系统、敏捷制造系统、智能制造系统[2]。孙林岩等人[6][7]在系统总结国内外出现的各种先进制造模式,对目前存在的63种先进制造模式和方法技术通过层次进行区分,主要包括3层:(1)技术与方法层,主要是相对独立的技术与方法,如工业智能技术、优化设计等;(2)系统方法层,侧重于整个系统,强调方法与技术的综合集成,如单元集成制造系统,基于统计的质量管理系统等;(3)哲理层,强调的是一种思想或理念,如精益生产、柔性制

先进制造技术作业论文

浅谈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新发展编辑条目06.26 关键字: 0.前言目前,随着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市场需求个性化与多样化,世界各国都把机械制造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作为国家的关键技术进行优先发展,将其他学科的高技术成果引入机械制造业中。因此机械制造业的内涵与水平已今非昔比,它是基于先进制造技术的现代制造产业。纵观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新发展,其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它的绿色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柔性制造、虚拟制造、智能制造、并行工程、敏捷制造和网络制造等方面。 1.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特征(1)机械制造科学是由机械、计算机、信息、材料、自动化等学科有机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门跨学科的综合科学,它随不同对象和时间而改变功能结构及信息系统。(2)柔性、集成、并行工作。现代机械制造系统具有多功能性和信息密集性,能够制造生产成本与批量无关的产品,能按订单制造,满足产品的个性要求。(3)制造智能化。能够代替熟练工人的技艺,具有学习工程技术人员多年实践经验和知识的能力,并用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智能制造系统能发挥人的创造能力和具有人的智能和技能,强调以人为系统的主导者这一总的概念。在智能制造系统中,智能和集成并列,集成是智能的重要支撑,反过来智能又促进集成水平的提高。(4)设计与工艺一体化。传统的制造工程设计和工艺分步实施,造成了工艺从属于设计、工艺与设计脱离等现象,影响了制造技术的发展。产品设计往往受到工艺条件的制约,受到制造可靠性、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尺寸等限制。因此,设计与工艺必须密切结合,要以工艺为突破口,形成设计与工艺的一体化。(5)精密加工技术是关键。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是衡量先进制造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当前,纳米加工技术代表了制造技术的最高精度水平。(6)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现代制造技术是一个从产品概念开始,到产品形成、使用,一直到处理报废的集成活动和系统。在产品的设计中,不仅要进行结构设计、零件设计、装配设计,而且特别强调拆卸设计。使产品报废处理时,能够进行材料的再循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7)人、组织、技术三结合。现代制造技术强调人的创造性和作用的永恒性,提出了由技术支撑转变为人、组织、技术的集成;强调了经营管理、战略决策的作用。在制造工业战略决策中,提出了市场驱动、需求牵引的概念,强调用户是核心,用户的需求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并且强调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重要性。 2.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内容和发展方向 2.1 绿色制造(GM)绿色制造是一个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制造模式。绿色制造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制造业中的重要体现。其目标是使产品在设计、制造、装配、运输、销售及使用的整个过程中努力做到资源的优化利用、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最少化及综合利用。要力求实现切削加工工艺的绿色化。目前这一绿色加工工艺主要集中在不使用切削液上,这主要是因为切削液既污染环境和危害工人健康,又增加资源和能源的消耗。而干切削和干磨削一般是大气氛围中(氮气中、冷风中或采用干式静电冷却技术)不使用切削液进行的切削。不过对某些加工方式和工件组合,完全不使用切削液的干切削和干磨削在实际中很难实现,故又出现了使用极微量润滑(MQL)的准干切削。目前,在欧洲的大批量机械加工中,已有10%~15%的加工使用了干切削和准干切削。 2.2 计算机集成制造(CIM)CIM就是通过计算机实现信息集成,实现现代化的生产制造,求得企业的总体效益,使企业能够持续稳定的发展。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应用,计算机集成制造已成为规模生产的主要科技,企业从市场预测、产品设计、加工制造、经营管理直至售后服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需要统筹考虑,集成制造主要指:(1)人员集成,管理者、设计者、制造者、保障者(负责质量、销售、采购、服务等的人员)以及用户应集成为一个协调整体。(2)信息集成,产品生命周期中各类信息的获取、表示、处理和操作工具集成为一体,组成统一的管理控制系统。特别是产品信息模型(PIM:Product Information

发展现代制造业的意义

发展现代制造业的意义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和产业主体,是富民强国之本,是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制造业是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发动机,是以信息化带动和加速工业化的主导产业,也是发挥后发优势、实施跨越战略的中坚力量;制造业是科技的基本载体和孕育母体,是在新科技革命条件下实现科技创新的主要舞台;制造业是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目前世界产业转移和调整的承接主体,决定着以个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格局中的国际分工地位;大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将有助于塑造工业文明的道德基础和市场经济秩序。各行业都离不开机械设备,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制造是分不开的。制造业的兴旺,才是国家强盛的象征!制造业是生产离散型产品的企业,而离散型产品又是具有直接使用价值的产品,与生产活动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当今制造业不仅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转换为现实规模生产力的关键环节,并已成人类提供生活所需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重要基础。良好的人居环境,充分的能源供给,便捷的交通和通讯设施,丰富多彩的印刷出版、广播影视和网络媒体,优良的医疗保健手段,可靠的国家和社区安全以及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等,均需要制造业的支持。 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可以用以下几个简单的数字来进行说明:美国占68%的财富来源于制造业;日本,国民经济总产值的约49%油制造业提供。在进行的工业化国家中,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口从业于制造业,在非制造业部门中,又有约半数人员的工作性质与制造业密切相关。在整个制造业中,机械制造业站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因为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装备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械制造业所提供的装备的技术性能、质量和可靠性。今天机械制造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规模庞大包罗万象的行业。与机械制造业相关的产品,涵盖了家电电器、汽车零部件、建筑机械和工厂设备诸多领域,世界机械制造业的年产值高达1万亿美元。因而,各发达国家都把发展机械制造业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上。纵观世界各国,任何以个经济发达的国家,无不具有强大的机械制造业,许多国家的经济腾飞,机械制造业功不可没。其中,日本最具有代表性。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先后提供技术立国和新技术立国的口号,对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给予全面支持,并抓住机械制造的关键技术等精密工程、特种加工和制造系统自动化,使日本在战后短短三十年里,一跃称为世界经济大国。与此相反,美国自20世纪50年代后,曾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忽视了制造技术的发展。美国政府历来认为生产制造是企业家的事,政府不必介入。而美国学术界则只重视理论成果,忽视实际

现代制造技术报告

现代制造技术报告 古代零件、器件制造加工技术 綦毋怀文卓越的刀剑制造技术东汉末,我国可能出现了炼钢工艺“灌钢”法的初始形式。南北朝时期綦毋怀文对这一炼钢技术进行了重打的改进和完善。 铸铁技术战国中期以后,铸铁器逐步取代铜、木、石、蚌器,成为主要的生产工具,出土实物有犁铧、铲、镰、锄、斧、锛、凿等。 融合传统与现代加工技术的零件加工 暖气片——铸造(图1)、曲轴——锻造(图2)、垫片——冲压(图3)、薄板——轧制、直角弯板——弯板(图4)、薄壁深锥——拉伸、电器面板——拉丝。 现代特种加工技术的零件加工 电火花——对导电材料进行加工。线切割——凹槽类零件。电解——阀体金属零件去毛刺。电解磨削——磨削各种硬质合金刀具、塞规,轧辊、耐磨衬套、模具平面和不锈钢注射针头等。超声波——适于加工各种硬脆材料,特别是不导电的一般用于加工圆孔、型空、型腔、套料、及微细孔。激光——几乎能加工任何材料、打孔、切割、焊接等。电子束——对脆性,韧性,导体,非导体及半导体材料都可以加工,一般用于高速打孔,加工型孔和特殊表面,焊接、水射流——可以加工很薄,很软的金属和非金属材料。 爆炸成形加工——指以炸药(或火药和可燃气体)为能源把金属毛坯加工成型或焊接在一起的加工工艺,钣金零件的拉深、胀形、卷边、翻口、冲孔、压梗、弯曲和校形等,都可用爆炸成型来完成。 超精密加工零件 超精密车削——可以加工各种回转表面,如内外圆柱面、内外圆锥面、螺纹、沟槽、端面和成形面等。镜面磨削——能达到最小表面粗糙度的磨削方法,主要用于加工精密轧辊、精密线纹尺等需要特别光洁的精密零件的外圆或平面。珩磨——珩磨主要用于加工孔径为5~500毫米或更大的各种圆柱孔,如缸筒、阀孔、连杆孔和箱体孔等,孔深与孔径之比可达10,甚至更大。研磨——研磨可用于加工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多种表面,如平面、圆柱面、圆锥面、螺纹、齿面、球面等。 单点金刚石切削微纳米技术领域:机械化学抛光——主要是将化学和机械的作用结合起来,将硅片表面进行抛光。 现代加工技术 铸造:将金属熔炼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体并浇进铸型里,经冷却凝固、清整处理后得到有预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铸件(零件或毛坯)的工艺过程。现代机械制造工业的基础工艺。铸造生产的毛坯成本低廉,对于形状复杂、特别是具有复杂内腔的零件,更能显示出它的经济性;同时它的适应性较广,且具有较好的综合机械性能。但铸造生产所需的材料(如金属、木材、燃料、造型材料等)和设备(如冶金炉、混砂机、造型机、造芯机、落砂机、抛丸机等)较多,且会产生粉尘、有害气体和噪声而污染环境。 当前世界上工业发达国家铸造技术的发展归纳起来大致有四个目标,即: ①保护环境,减少以至消除污染; ②提高铸件质量和可靠性,生产优质近终形铸件; ③降低生产成本; ④缩短交货期。 常见的铸造设备:1.型砂粘结剂(molding sand binder)[造型材料]将松散的铸造砂粘结在一起使之成为型砂或芯砂的造型材料。 2.再生砂(reclaimed sand)[造型材料]铸造生产中经过处理基本上恢复了使用性能可以回

现代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向

现代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向 王先逵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制造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84) 摘要:从历史和现代的角度分析现代制造技术的形势和特点,论述制造技术的永恒性和广义制造论(大制造),重点论述工艺核心论,分析制造工艺技术的核心作用和现代制造工艺理论及技术的发展。根据当前制造业的形势,提出现代制造技术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任务。 关键词:现代制造技术;永恒性;广义制造论;制造工艺技术 中图分类号:TH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3133(2008)01)0001)08 M odern manufacturi ng technology and its devel op m ent W ang X ian-kui (Dep.t o f Precisi o n I nstr um ents,Tsi n ghua Un i v ersity,Beiji n g100084,CHN) Abstrac t:T he situa ti on and feature are analyzed accord i ng to both history and m odern,and t he etern ity o fm anufacturi ng techno lo-gy and broad sense of m anu fact ur i ng theory(/L arge M anufacturing0)are d iscussed.In the sa m e ti m e,the core acti on and the de-ve l op m ent of process t heory and technology i s ana l y zed.In t he last,t he deve lop m ent d i rections of m echan ica l manu fac t ur i ng sc-i ence techno logy are m en tioned. K ey word s:M ode rn m anufacturing techno logy;E tern ity;Broad sense of m anufacturi ng t heory;M anufactur i ng process techno l ogy 1现代制造技术的形势和特点 111现代制造技术的沿革 我国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有两次比较大的变革,一次是在上世纪50年代,原苏联援助146项工程,打下了现代制造的基础,当时我国已能独立生产飞机、汽车、火车、拖拉机、发电设备、钢铁等产品,应该是居于比较先进的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此后的30年内,由于种种原因,一直进步不大。另一次是在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从国外引进大量的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我国的制造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已经能够生产现代化的机械产品。纵观这两次变革,其特点都是从国外直接引进技术,但自我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不够,这就给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一个根本的问题是如何自主创新和自我发展。 从世界制造强国成长的轨迹来分析,18世纪工业革命使英国率先成为当时的制造强国,此后德国、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发展很快,进入了世界制造强国之列,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的经济受到严重影响,而美国、日本等国开始崛起,它们的共同之处是有比较好的基础,走自己发展的道路,可以统称为/英美自我发展道路0。而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是一个制造业比较落后的国家,基础比较薄弱,在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时,与国际水平相差甚远,受到禁运等不平等待遇,又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很难进行消化吸收,创新就更难了。我国是一个大国,单靠引进来求发展是不行的,必须强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走中国自己独立自主的道路,才能使制造业取得根本性的变化。 上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是现代制造技术发展比较迅速的时期,一方面原苏联解体、冷战基本结束;另一方面形势相对稳定,虽然战事不断,但都是局部地区的小战争,因此给各国的制造业有了一个发展的机遇和空间,我国应抓住这一时期,迅速赶上和超过世界水平,求得应有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112现代制造技术的特点 11211制造技术已形成为一门科学 现代制造技术在系统论、方法论、信息论和协同论等的基础上形成制造系统工程学,是一种广义制造的概念,亦称之为/大制造0的概念,它体现了制造概念的扩展。广义制造概念的形成过程主要有以下几 1

先进制造技术论文

题目:人工智能先进制造技术论文 学院:机械工程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 122 学号: 1208030366 学生姓名:杨瑞 指导教师:贺福强 2015 年 12 月 26 日

目录 一、概述 二、人工智能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 三、人工智能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核心技术难题 四、人工智能技术的评价与认识 五、结论 六、参考文献

概述 先进制造技术(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ique,缩写AMT,具体地说,就是指集机械工程技术、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等多种技术为一体所产生的技术、设备和系统的总称。主要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集成制造系统等。 先进制造技术不是一般单指加工过程的工艺方法,而是横跨多个学科、包含了从产品设计、加工制造、到产品销售、用户服务等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所有相关技术,涉及到设计、工艺、加工自动化、管理以及特种加工等多个领域,并逐步融合与集成。而先进制造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技术群: (1)主体技术群:是制造技术的核心,它包括两个基本部分:有关产品设计技术和工艺技术。 (2)支撑技术群:a.信息技术:接口和通信、数据库技术、集成框架、软件工程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和神经网络、决策支持系统。b.标准和框架:数据标准、产品定义标准、工艺标准、检验标准、接口框架。c.机床和工具技术。d.传感器和控制技术:单机加工单元和过程的控制、执行机构、传感器和传感器组合、生产作业计划。e.其它; (3)制造技术基础设施.要素包括了车间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各种先进生产技术和方案方面的培训和教育等。 先进制造技术是在传统制造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和现代管理技术等方面的成果,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提高对动态多变的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制造技术的总称,也是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效益的制造技术的总称。先进制造技术不是一般单指加工过程的工艺方法,而是横跨多个学科、包含了从产品设计、加工制造、到产品销售、用户服务等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所有相关技术,涉及到设计、工艺、加工自动化、管理以及特种加工等多个领域,并逐步融合与集成。 先进制造技术是当今国际间科技竞争的焦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的个性化与多元化,人们对产品的要求也日益多元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就必须采用先进的制造技术。

《现代制造技术》复习提纲及大概内容

第1章绪论 1.制造及制造技术的概念。P1 制造是制造企业中所涉及产品设计,物料选择,生产计划,生产.质量保证,经营管理市场销售和服务等一系列相关活动和工作的总称 制造技术是与制造业和制造系统相关的一系列技术的总和。 2.现代制造技术5大技术群。P4 ①系统总体技术群②设计制造一体化技术群 ③制造工艺与装备技术群 ④管理技术群 ⑤支撑技术群 3.现代制造技术的分类:5大类型。P5 ①现代设计技术 ②现代加工技术 ③自动化技术 ④制造管理技术 ⑤先进制造技术 4.现代制造技术的特点及发展趋势。P6 特点:研究围更加广泛,制造过程呈多学科,多技术交叉及系统优化集成的发展态势,先进的加工工艺与技术,单一目标转变成多元目标,强调优化系统TQCSE等要素,以满足市场竞争要求,向着以信息流,物质流及能源流为要素的现代制造观转变,提高

先进的管理技术 ①趋势:现代设计技术不断现代化 ②现代加工技术不断发展 ③柔性化程度不断提高 ④集成化成为现代制造系统的重要特征 ⑤现代制造管理模式发生重大变化 ⑥绿色制造成为未来制造业的必然选择 ⑦基于泛在信息的智能制造前景广阔 第2章现代设计技术 1.现代设计技术的概念。P10 现代设计技术是根据产品功能要求市场竞争要素如质量,成本,服务,环保等方面的要求,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通过设计开发人员科学,规以及创造性的工作,产生载有相应的文字数据,图形等信息的技术文件,制定用于产品制造的设计方案。 2.现代设计技术的方法。P11 ①优化设计方法 ②有限分析方法 ③计算机辅助设计 ④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设计 ⑤网络化异地设计 ⑥反求工程 ⑦绿色设计

我国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现状

我国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现状 摘要:先进的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现代制造业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由于中国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劳动力资源,我国正日益成为全世界机械制造业的中心。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危机的影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机械制造业已处于很落后的局面,正陷入难以可持续发展的困境。本文基于对我国机械制造技术发展现状的阐述,结合当前机械制造技术的特点,提出了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先进制造技术、特点、趋势 1 先进制造技术 1.1 基本定义 先进制造技术(Advanced Manufactuing Technology),人们往往用AMT来概括由于微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等给传统制造技术带来的种种变化与新型系统。具体地说,就是指集机械工程技术、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等多种技术为一体所产生的技术、设备和系统的总称。主要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集成制造系统等。AMT是制造业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之一,但并非充分条件,其优势还有赖于能充分发挥技术威力的组织管理,有赖于技术、管理和人力资源的有机协调和融合。 1.2 主要技术 这是制造技术的核心,它包括两个基本部分:有关产品设计技术和工艺技术。 1.2.1面向制造的设计技术群 面向制造的设计技术群系指用于生产准备(制造准备)的工具群和技术群。设计技术对新产品开发生产费用、产品质量以及新产品上市时间都有很大影响。产品和制造工艺的设计可以采用一系列工具,例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以及工艺过程建模和仿真等,生产设施、装备和工具,甚至整个制造企业都可以采用先进技术更有效地进行设计。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产品和工艺的并行设计具有双重目的,一是缩短新产品上市的周期,二是可以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减少到最低程度,使最终产品成为可回收、可再利用的,因此对实现面向保护环境的制造而言是必不可少的。 1.2.2制造工艺技术群(加工和装配技术群)

(含题目)现代制造技术课题论文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先进制造系统》课程论文 题目产品数据管理技术(PDM) 机电工程院(系)工业工程专业 学生姓名冯燕颜学号 04 起讫日期 2012.12.05- 2012.12.18

摘要 产品数据管理( PDM) 将计算机在产品设计、分析、制造、工艺规划和质量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孤岛集成在一起准确地描述了企业想干什么事情的全部信息。PDM主要解决的就是生产活动中不断变化、不断进步的动态信息管理。PDM 系统使原来局限于产品制造过程的自动化发展到产品设计过程、生产过程和经营管理过程的自动化, 是企业全局信息的集成的平台。 PDM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形成软件产品的一种新技术,它是在CAD/CAM/CAE和EDM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主要归因于国际上许多大型企业逐渐接受PDM并把它作为支持企业经营过程重组、并行工程,ISO9000认证等的使能技术。1984年一些行业的领头羊如波音、休斯、奔驰、摩托罗拉等公司纷纷投入巨资实PDM以作为保持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手段。而今,随着CAD/CAM及CIMS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PDM变得越来越重要,成为当今最热门的技术之一。 关键词:产品数据管理(PDM);信息管理;

目录 第一章产品数据管理概论 (1) 1.1 PDM的基本概念 (1) 1.2 PDM系统的体系结构 (1) 第二章 PDM系统的主要功能 (2) 2.1电子仓库与文档处理 (2) 2.2工作流或过程管理 (2) 2.3 产品结构与配置管理 (2) 2.4 零件分类管理与检索 (2) 2.5 项目管理功能 (3) 第三章 PDM系统的实施技术 (3) 3.1 PDM实施的目标与内容 (3) 3.2 PDM系统实施步骤 (3) 第四章 PDM实施中的信息建模 (4) 4.1 人员管理模型 (4) 4.2 产品对象的数据模型 (4) 4.3 产品结构管理模型 (5) 4.4 产品配置管理模型 (5) 4.5 过程管理模型 (5) 第五章 PDM的应用集成 (5) 5.1 PDM是CAD/CAPP/CAM的集成平台 (6) 5.2基于PDM系统的企业信息集成 (6) 第六章 PDM软件应用 (6) 6.1 PDM软件的基本功能 (7) 6.2 PDM软件选型的基本原则 (9)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2)

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袁锋 摘要 知识经济和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给制造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现代制造技术被赋予新的内涵和特征,与其它学科交互融合发展,对传统的制造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只有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并不断创新,我国制造业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此阐述了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现代制造技术;特征;趋势。 引言 制造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任何时代都离不开制造业,制造业具有永恒性和不可替代性,它不仅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且对其经济和政治的领导地位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一个国家经济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造业的发展。在工业发达国家,约有1/4的人口从事各种形式的制造活动,70 以上的物质财富来自制造业。因此,很多国家把制定制造业发展战略列为重中之重。战后,日本、德国等国家由于重视制造业,国力很快得以恢复,成为制造强国,经济实力也跃居世界前列。美国认为要重振经济雄风,保持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霸主地位,必须大力重振制造业,夺回其制造业的世界霸主地位。为此,美国加大了制造业的投资力度,积极进行策略研究,现在某些领域已基本赶上甚至超过日本而与其并驾齐驱。可见制造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航空航天等新兴的科学技术不断涌现。以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的先进制造技术应运而生,对传统的制造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工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制造技术的开发研究和应用,在这一领域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想在新一轮的较量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大力发展制造技术。 1 现代制造技术的主要特征 1.1 制造内涵的扩展 随着通讯和网络的发展,全球性的贸易壁垒正在逐步消失,制造技术已发展成为一个涵盖整个生产过程、跨多个学科且高度复杂的集成技术。制造的概念和内涵得到大大扩展,它是一种涵盖面很广的广义制造概念,是“大过程”、“大制造”,包括光、机、电产品的制造,工艺流程设计,通用产品和高精尖产品的制造以及材料制备;不仅包括机械加工方法,而且还包括高能束加工方法、硅微加工方法、电化学加工方法等;它不但包括从毛坯到成品的加工制造过程,而且还涉及产品的市场信息收集与分析、产品的选型决策、产品的设计制造过程、产品的销售和售后服务、报废产品的处理以及产品的疲劳强度和全寿命过程的预估等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全过程。 1.2 先进制造技术、制造系统和制造模式的发展 近年来,制造工程与制造科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先进制造技术、制造系统和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