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具制程控制程序

模具制程控制程序

模具制程控制程序
模具制程控制程序

模具制程控制程序

1.目的

对模具制作过程进行控制,确保满足产品的质量要求。

2.适用范围

本公司塑料话机配件的注塑模具和锌合金配件的压铸模具。

3.职责

3.1技术部负责绘制产品图给模具车间制作模具,必要时绘制模具图。

3.2技术部负责组织对新模具试模验收、确认,以及质量跟踪和模具工艺的制定。

3.3模具车间负责模具材料和配件(如模架等)的进厂验证,以及模具全过程的制作、装配、维修,并参与模具图纸和模具工艺会审。

3.4供应部负责材料及配件的采购,并编排模具生产计划。

3.5质检部负责参与试模出来的注塑件检验。

3.6注塑车间实施模具的试模工作以及模具的贮存和防护,建立模具分类台帐。

3.工作程序

4.1模具制作的过程策划

4.1.1模具车间根据技术部发放的产品图或样品,编制”模具生产作业计划和模具采购清单,并安排生产。

4.2供应部根据清单内容及时组织模具原材料和配件的采购。

4.3入厂验证及入库

4.3.1质检部负责的硬度检验,并将检验结果记入“硬度检验单“中,一份留底,一份交模具车间。对于体积太大、重量太重的模芯钢材,在不影响模芯加工的前提下,由模具车间负责取样交质量部检验硬度。.

4.3.2模具车间负责模具原材料的入厂验证,以及配件(如模架等)的入厂检验,并填写‘模具零部件进厂检验记录单“。

4.3.3验证合格的模具原材料及配件由模具车间仓管员组织入库,不合格的要进行隔离标识,并由供应组及时组织退货或调换。

4.4对发外加工的模具,技术部将产品图交工艺部,工艺部再与协作厂家制定工艺要求并签定协议,模具进厂后,由工艺部负责组织试模验收,并填写“新模具试模报告及移交单”,验收合格输入库手续,不合格时责成厂家维修。模具使用过程中的维修由模具车间负责。

4.5模具车间负责人根据“模具作业计划”,对主要零部件的因工,先填写“随工单”,如果需要附相关的模具加工图,则一起交给操作工加工,操作工按要求每加工完一道工序后,填写相应的记录,并按加工流程进行传递,模具加工图属模具车间内部使用图,无需审定,但应交技术部负责人样对或审核,盖上“一次性用图”章,发给操作工加工。全部加工完后,应收回加工图作废。

4.6模具车间电加工中心负责风扇叶模具关键部件(模芯部分)的加工,加工内容有线切割、电火花、打孔,每班要填写“电加工中心工作情况记录表”记录加工零件、加工时间、加工质量以及设备运行情况,同时对相应的机台还应作好

如下记录,并负责整理归档。

A.叶片切割数据记录单

B.打孔机工作记录

C.电火花加工记录单

D.贯流风扇叶切割记录单

E.离心风扇叶切割记录单

4.7模具零部件加工好后,按装配工艺要求进行装配,模具车间主任要进行现场指导、监督、检查并对模具的总体质量负责。模具的“随工单”由车间主任负责收集、整理、存档。

4.8试模

模具车间主任填写“新模具试模报告及移交单”后随模具一起交给注塑车间负责人,1.8.4.

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实施试模。

4.8.2模具装好后,调节注塑参数,进行注塑。

4.8.3试模也来后的注塑件,先由注塑车间自检,认为合格后交质量部质检员全面检验,调机人员将此时的注塑参数填入“新模具试模报告及移交单”。质检员根据产品图或相关的检验指导书检验后,在“新模具试模报告及移交单”相应栏目中填写检验记录及结论。

4.8.4质检员将注塑件和“新模具试模报告及移交单”交工艺部审核确认。4.9模具验收合格后,移交注塑车间使用,进行小批量生产,工艺部负责模具质量跟踪,注塑车间负责贮存、防护,并建立模具分类台帐及模具档案(“新模具试模报告及移交单”、“模具维修跟踪单”、“模具质量跟踪卡”等)。

4.10对由于模具原因而造成产品缺陷的,则由注塑车间填写“模具维修跟踪单”,模具车间

负责模具维修,当产品缺陷是尺寸误差或模具大修时,模具修好后要按4。8项执行。其它情况下,可将试模后的情况填入“模具维修跟踪单”“使用情况”栏中。补叶片时,电加工中心应填写“模芯补中记录单”。

4.11模具生产过程中的标识及其追溯

4.11.1新开一套模具,对本厂加工的主要零件都要有“随工单”,单上应注明零件名称、模具名称、工序名称、技术要求、加工结果等。

4.11.2试模要填写“新模具试模报告及移交单”,单上应注明模具名称、注塑参数、产品检验结果、验收人等。

4.11.3需维修的模具,填写“模具维修跟踪单”随模具同行,是后归入模具模具档案。

4.11.4模具标识牌统一钉在模具中下部,牌上应注明模具规格、外形尺寸、重量、验收日期等。

4.11.5对模具质量进行追溯,可由“模具标识牌”、“模具质量跟踪卡”、“模具维修跟踪单”、“新模具试模报告及移交单”、“随工单”等进行。具体追溯按《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条执行。3。5。4序》中第

4.12模具加工过程中零部件的状态标识按《状态标识细则》执行。

4.13工艺评审

4.13.1由工艺部组织技术部、生产供应部模具负责人、模具车间负责人、注塑车间负责人,每年至少一次对模具制程工艺进行评审,并出具模具工艺评审报告,交主管副总经理审核。工艺部整理存档。

4。14工艺革新

4.14。1艺部遇到模具在注塑生产过程中由于模具工艺不合格而造成注塑件合格率低或不稳定时,由工艺部组织技术部、模具车间主任、模具制作师傅、注塑车间工艺员并同研究模具工艺革新,并制定新工艺,报主管副部经理审批4.14.2工艺部组织模具车间实施新工艺,并对模具新工艺进行质量跟踪。4.15特殊工序

4.15.1本厂模具制作过程中特殊工序有:线切割/

4.15.2综合质量部负责组织生产供应部、工艺部制定《特殊工序管理办法》,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实施。

4.15.3特殊工序管理办法包括

A.执行特殊工序的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资格考核,并持证上岗。

B.特殊工序所用设备和监控。

C.工序参数的设置和监控。

4.16模具制作过程中各工序的设备控制按《设备的控制程序》执行。

4.17模具制作各工序所用计量器具的控制按〈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程序〉执行。

5.相关/支持性文件

5.3《设备的控制程序》

5.4《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程序》

.质量记录6.

6.1模具生产计划

6.2模具生产作业计划表

6.3模具原材料和配件采购清单

6。4硬度检验单

6。5模具零部件进厂检验记录单

新模具试模报告及移交单6.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