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英语选修课课程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为例

大学英语选修课课程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为例

大学英语选修课课程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为例
大学英语选修课课程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为例

北工大考研复试班-北京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北工大考研复试班-北京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复试经验分享北京工业大学(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北工大",是中国北京市人民政府直属的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艺术等学科门类相结合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设有研究生院和国家大学科技园。 北京工业大学创建于1960年,初设机械、电机、无线电、化工、数理5个系,历经多次整合兼并,逐渐形成了理工、经管、文法相结合的多科性体制;学校于1981年成为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5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启道考研复式班根据历年辅导经验,编辑整理以下考研复试相关内容,希望对广大考研复试学子有所帮助,提前预祝大家复试金榜题名! 专业介绍 控制科学与工程是研究控制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学科。控制科学以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为基础,研究各应用领域内的共性问题,即为了实现控制目标,应如何建立系统的模型,分析其内部与环境信息,采取何种控制与决策行为;而与各应用领域的密切结合,又形成了控制工程丰富多样的内容。本学科点在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学科交叉和军民结合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特色与优势,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发挥了重大作用。 招生人数与考试科目

复试时间地点 3月22日 各学院(部、所)复试安排(含相关学科/专业调剂系统开通时间、信息公示栏等)各学院(部、所)复试时间如有微调,以学院(部、所)通知为准。 复试内容 复试内容包含外语、专业课与综合面试三个方面: 外语:所有复试考生均需参加外语听、说能力的测试。测试均由各学院(部、所)、学科/专业结合专业知识在复试时进行。 专业课:专业笔试科目考生可登录我校研招网查阅。专业课全面考核考生对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条件的可测试考生实验和操作技能)。 综合面试:包括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具体包括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以及分析问题能力、实际经验、人文素质、举止及礼仪、心理状况等。 每名考生面试时间不少于20分钟。 加试:对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的考生除外)须加试(笔试)至少2门不同于初试科目的本科主干课程。每门科目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为100分。 政审:所有复试考生在复试期间或复试后(4月11日前)提交《北京工业大学201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政治审查表》(见附件3)至各学院(部、所)研究生招生秘书老师处。 心理测试:所有参加复试的考生均需按学校或各学院(部、所)的安排进行心理测试。测试办法将另行通知。 复试比例 一志愿考生复试名单在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及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微信公众号同时公布。参加复试考生以网上公布名单(不含2018已录取为我校的推免生)为准。复试采取差额复试,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20%。学校和学院(部、所)会根据各学科/专业生源情况,适当调整分专业拟招生计划。 复试成绩

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高等数学(工)-1综合测试题一

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 高等数学(工)-1综合测试题一 一、填空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3 分,共15分) 1、2401lim sin 3x x x →= 。 2 、2 0x ?= 。 3 、若112,n x x +== lim →∞n n x = 。 4、若22()22

《大学英语》课程标准

《大学英语》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一)课程性质 大学英语课程是我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通识教育必修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B类课程。它服务于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专业培养目标,服务于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需要。课程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凸显其基础性地位和工具性作用。 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是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服务,培养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课程,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方面具有支撑和促进作用。 (二)课程任务 经过三个学期的大学英语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提升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三)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大学英语课程以《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大纲》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面向的就业岗位和工作过程为课程开发依据,以应用为目的,以实践为核心,以知识为主线,挑选较为典型和常用的工作场景作为语言环境,将将英语学习的实用性、合作性和交际性贯穿于教学之中,将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要求融入行业工作过程内容中,进行语言能力与职业能力的无缝对接,最终实现提高

职业能力素养的目标。 2.课程整体设计思路 (1)以就业为导向,着重培养应用能力 在课程设计时,大学英语课程将行业英语教学内容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实现基础英语教学与行业英语教学的有机结合,着重提高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 结合我院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大学英语课程整合教学内容,调整了晦涩难懂、应用性不强的部分,加强实践性教学而不是只强调知识的系统传授。同时,大学英语课程还根据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以保持教学内容的时代性。 (3)实施全方位的考评体系,实现考核内容的实践性和形式的开放性 本着尊重语言学习规律,重视学生应用能力养成的过程性原则,大学英语课程确定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全方位的考评体系。主要从学习态度(出勤率、课堂表现等)、项目实施(小组活动、随堂测试等)、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四方面综合评价学生。 (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课程的开放性 大学英语课程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对学生开展拓展学习项目,实施课外学习指导,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课程教学目标 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一是以应用为目的,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听说、写译能力,使其在毕业后的社会交往和工作、学习和研究中能够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二是以素质教育为本,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以适应将来各方面发展的需求,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具体目标如下: (一)知识目标 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基本句型结构和基本的行文结构,从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打下较为扎实的语言基础,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二)能力目标 学习动机明确,有主动利用多种教育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初步形成适合自

最新大学英语课程建设计划

大学英语课程建设计划 外语系 为了推动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和建设方案,加快大学英语课程建设工作的步伐,进一步提高课程水平和质量,特制订大学英语课程建设计划。 一、建设目标 1. 建设大学英语网络课程。 2. 建设学生高参与度的课堂教学。 3.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二、建设内容 1.大学英语网络课程建设。依托衡水职业技术学院网络教学平台,用3左右年时间,建设既可供学生课外学习,又可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辅助教学的大学英语网络课程,包括以本课程各知识点为单元的开放式网络课件;建设能为开展课程教学提供必需的教学资源,同时也为网络课程建设提供丰富的优秀教学素材。大学英语网络课程建设项目的重点是建设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使用的主要载体是网络辅助教学平台,文字教材可以作为辅助的载体。网络课程包括网上学习、讨论、作业、辅导和答疑、测试等各个教学环节,

对于不能在网上实现的教学环节,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完成。 项目建设总体安排: 第一步,2017年5-8底,完成教材整合。 第二步,2017年9月-2018年8月,完成整合教材的教学大纲、教案和课件的编写与制作。 第三步,2018年9月-2018年12月建立和完善试题库。 第四步,2019年1月-2019年8月,完成教学视频录制。 第五步,2019年9月-12月上网课程资源全部完成,以后逐步完善 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 第一步,2017年12月底,完成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1上网。 第二步,2018年6月底,完成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2上网 第三部,2018年12月底完成试题库上网。 第四步,2019年6月,完成教学视频上网。 第五步,2019年12月底上网课程资源全部完成,以后逐步完善。 2. 建设学生高参与度的课堂教学。渗透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去。 首先将学生分组,采用分组学习的方式,以团队形式进行活动,在团队中互帮互助,一个不能少,不掉队。其次,采用任务驱动、

中南大学选修课选课篇

中南大学选修课小贴士 新生到了第九周,自然要面对选修课的选择。根据历年的经验,选修课的高分率一直是大家密切关注的话题,下面的一些具体分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经济管理类 1-01 现代管理基础 石英老师的课比较麻烦,交手写论文,老师还是挺不错的,她的课上能有挺大的收获。 1-02 传统文化与管理智慧 课比较水,老师讲诸子百家,最后考试百度一篇相关文章交上去就过了老师讲得很好而且从不点名只是画勾签到,不下课提前很早就放学。上过的同学说考试架势很足,分2个教室考,三个老师监考,不过考的内容文科生很好答,与传统文化相关,都是上课讲的东西,比如“中庸”是什么之类的,分数不定. 1-03 西方经济学概论 考试就是解释一些名词概念,挺简单的,带一本经济学的书或者偷着用手机就搞定了。但是上课要查人、写作业、签到。 内容相当丰富(12周),微观宏观都有,偶尔点名,就是钟美瑞老师口音过重,很难听懂,非本地人建议不选。成绩89 1-04 宏观经济学 据说考题十年没变过了。 1-05 微观经济学 老师上课有激情,考试交论文。

1-06 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 交论文,其他的不清楚了。 1-07 基础经济学 上课满满四节课,每次点名。考试的内容,我当时的老师在考试前一节课有提及。最后是一个很客观的分数。 1-08 技术经济学 每次课都要交作业,会点名,期末考试都是平时讲过的内容,考试时要检查学生卡,分两教室排座位。 不建议选,点名,交作业,最后考试,分数普遍不高 1-09 金融学 老师很认真,考试很严。 老师好认真,每次都点名。不过最后考试很水,都要带电脑过去的。题目都是上课ppt里有的 1-10 市场营销 至少要来上三节课:第一节课观察行情,倒数第二节课听取考试要求,最后一节课考试。老师讲的很好。有课堂作业,分给得高。 1-11 经贸谈判 【缺】 1-12 创业学 平时不点名,不用考试的,老师讲课不怎么样。 1-13 人力资源管理

探讨大学英语校本教材建设

探讨大学英语校本教材建设 摘要:积极探索大学英语校本教材建设,不仅发挥了教师专长,发展了学生个性,更利于全面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本文分析了我院现行大学英语教材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学习现状与特点以及教学模式,总结了自身在校本教材建设方面的心得和体会。 关键词:校本建设;学习现状与特点;教学模式 对于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人们已提出各种改进方案,然而,大部分的改革成果主要集中在教学方法、教师素质及学生的动机与兴趣的探讨上,很少有人论及大学英语教材的改革。 目前,我院现行使用《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经问卷调查,学生学习使用这套教材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教材难易度方面,理论性相对偏重、偏难,与艺术类院校学生实际英语水平不符;在教材内容方面,缺少艺术特色,应用性不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缺乏吸引力;在教材编写体系方面,忽略艺术类学生认知特点,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等。我认为,在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建设中,一定要结合自身院校的学生特点与需求,结合学校的教学模式,要有创新点与特色。

一、教材编写结合学生特点与基础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教材的内容与形式设计在科学、合理的前提下,更要满足艺术专业学生的心理与感官需求,调动艺术生英语学习积极性,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一般来说,艺术专业的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弱,很多人发音不标准,基本的语法知识模糊,基本的词汇量也达不到,因此基本的英语学习都成问题。此外,由于本身基础差,容易对英语学习产生一种挫败感和压抑感,会进一步失去对英语的兴趣,很多时候英语学习只是一种被动学习。例如,我校在大学英语教材编写过程中结合学生英语基础薄弱,专业情结浓厚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科学的、符合学院实际情况、体现动漫特色的主题单元:动漫世界、游戏星空、艺术设计、广告沙龙、新闻媒体等;内容涉及人见人爱的史努比、日本的微型住宅、西方游戏、广告设计理念与趣味文化,增加普通英语教材上没有的“语音、词性列表、基础语法”等;形式上图文并茂,使用学院师生优秀作品,包括《幸福大街一号》等,做到语言新颖,体例独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结构轻松明快的同时,达到层次性与系统性相统一、语言学习与能力培养相统一,使学生在趣味快乐中不知不觉地进行着语言知识的学习。 二、教材编写结合艺术学院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建设“十三五”规划

外国语言文学系“十三五”大学英语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2016年至2020年是我院学科发展的重要时期。根据《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纲要》、《全国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学院2016——2020发展规划编制方案》,结合大学英语当前的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促进我院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特制定《外国语言文学系十三五大学英语发展规划》。 一.现状分析 在学院狠抓落实,强化教学质量的方针指引下,从2012年开始,我院大学英语教学水平逐步提高。连续四年全院普通大学英语本科通过率超过60%,这是建院以来大学英语教学取得的最好成绩。靓丽的成绩单离不开学院和教务处的正确领导,也离不开全体大学英语教师的共同努力。大学英语教学取得一些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全院大学英语教学“一刀切”不符合大学英语的教学规律,也不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 提高,大学英语分类教学的实施势在必行。 2.大学英语课程层级结构设置不合理。课程设置上只简单的围绕四六级考试服务,针对高年级阶段服务于学生专业发展的课程鲜有涉及。 3.针对我院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大学英语教学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上做的不够深入。 4.在大学英语教学课时不断减少又要保证教学质量不下降的情况下,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有待进一步改革。 上述都是在“十三五”阶段大学英语教学急于解决的问题。 二.发展目标 在整个十三五发展阶段,大学英语教学要围绕一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一刀切”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我院大学英语教学的需要,也不利于学生 高水平英语能力的培养。所以在“十三五”期间,先计划在全院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中实施大学英语分类教学,然后逐步过渡到分级教学。 2.现阶段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在“十三五”期间要积极构建“基础阶段+高年 级阶段”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模式。基础阶段四个学期要重点把学生的英语基础打扎实,重视听说课教学。到高年级阶段要结合学生的专业方向,实施和推广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工作。专门用途英语的学习能较好促进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提升和满足学生未来的专业发展。 3.高度重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大学英语教学将通过“夯实基础,听说领先” 的教学模式,再结合外教课堂和精彩纷呈的第二课堂等手段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4.在大学英语课时逐渐被压缩的情况下,要想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改进教学方法和评 价手段是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必然选项。现阶段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并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首先,“十三五”期间大学英语要和国内主流的一两

中国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和大学名单.doc

2019年中国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 排名和大学名单 中国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和大学名单 在最新公布的中国校友会网中国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和大学名单中,清华大学的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荣膺中国六星级学科专业,入选中国顶尖学科专业,位居全国高校第一;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北大学的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荣膺中国五星级学科专业美誉,跻身中国一流学科专业。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中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的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入选中国四星级学科专业,跻身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 2014中国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排行榜 名次一级学科学科专业星级学科专业层次学校名称2014综合排名办学类型办学层次1控制科学与工程6星级中国顶尖学科专业清华大学2中国研究型中国顶尖大学2控制科学与工程5星级中国一流学科专业上海交通大学3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2控制科学与工程5星级中国一流学科专业浙江大学6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2控制科学与工程5星级中国一流学科专业哈尔滨工业大学20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2控制科学与工程5星级

中国一流学科专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1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2控制科学与工程5星级中国一流学科专业东北大学34中国研究型中国高水平大学7控制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华中科技大学12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7控制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山东大学16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7控制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中南大学17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7控制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西安交通大学18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7控制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同济大学22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7控制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东南大学25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7控制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西北工业大学29中国研究型中国高水平大学7控制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北京理工大学32中国研究型中国高水平大学7控制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南京理工大学49行业特色研究型中国高水平大学7控制科学与工程4星级中国高水平学科专业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17控制科学与工程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吉林大学9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17控制科学与工程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4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17控制科学与工程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南开大学15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17控制科学与工程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天津大学23中国研究型中国一流大学17控制科学与工程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华南理工大学27中国研究型中国高水平大学17控制科学与工程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湖南大学28中国研究型中国高水平大学17控制科学与工程3星级中国知名学科专业大连理工大学30中国研究型中国高水平大学17控制科学与工

控制科学与工程的二级学科以及排名

控制科学与工程 是一门研究控制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学科。它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理论和成就之一,它的各阶段的理论发展及技术进步都与生产和社会实践需求密切相关。11世纪我国北宋时代发明的水运仪象台就体现了闭环控制的思想。到18世纪,近代工业采用了蒸汽机调速器。但直到20世纪20年代逐步建立了以频域法为主的经典控制理论并在工业中获得成功应用,才开始形成一门新兴的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此后,经典控制理论继续发展并在工业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空间技术发展的推动下,50年代又出现了以状态空间法为主的现代控制理论,并相继发展了若干相对独立的学科分支,使本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更加丰富。6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许多新方法和技术进入工程化、产品化阶段,显著加快了工业技术更新的步伐。在控制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与控制相结合的研究变得更加活跃;由于对大系统的研究和控制学科向社会、经济系统的渗透,形成了系统工程学科。特别是近20年来,非线性及具有不确定性的复杂系统向“控制科学与工程”提出了新的挑战,进一步促进了本学科的迅速发展。目前,本学科的应用已经遍及工业、农业。交通、环境、军事、生物、医学、经济、金融、人口和社会各个领域,从日常生活到社会经济无不体现本学科的作用。 控制科学以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为基础,研究各领域内独立于具体对象的共性问题,即为了实现某些目标,应该如何描述与分析对象与环境信息,采取何种控制与决策行为。它对于各具体应用领域具有一般方法论的意义,而与各领域具体问题的结合,又形成了控制工程丰富多样的内容。本学科的这一特点,使它对相关学科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并在学科交叉与渗透中表现出突出的活力。例如:它与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结合开拓了知识工程和智能机器人领域。与社会学、经济学的结合使研究的对象进入到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的范畴中。与生物学、医学的结合更有力地推动了生物控制论的发展。同时,相邻学科如计算机、通信、微电子学和认知科学的发展也促进了控制科学与工程的新发展,使本学科所涉及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 相关学科关系 本学科在本科阶段叫自动化,研究生阶段叫控制科学与工程,本学科下设的六个二级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和“企业信息化系统与工程”。各二级学科的主要研究范畴及相互联系如下。

大学英语选修课的必要性和意义

大学英语选修课的必要性和意义 【摘要】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育中必修课的比例占到绝大部分,但是设置大学英语选修课的高校却是少之又少。而从诸多方面考虑,为教育长远计,大学英语选修课程的设置也是很有必要的。英语教育工作者应该在课堂上兼顾学生的英语的输入和输出,使英语选修课程能够和大学英语必修,乃至学生将来步入社会以后所进行的自身英语修为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英语;选修课;必要性 当今世界正处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革新时期,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在无形中变革。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变化以使自身的教育体系能够适应社会的变革大潮。同时,我们也能够看出,这次变革在教育上的特点是,受到社会和学科演变的双重制约。从社会制约上看,教育正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素质教育的内涵很多。笔者认为,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自身能够将所学知识自我更新,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信息进行社会效益化和知识再造,使教育过程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从学科内部演变的制约上来看,现在的新兴学科逐渐成为新兴产业的基础,而新兴学科中很多是交叉学科。这就需要受教育者必须开阔眼界,汲取信息。在当前社会中,英语已经不言而喻地成为知识信息传递的重要的桥梁和纽带。而在英语被设置为必修科目的大学中,增设英语选修课也成趋势。 一、选修课制度的含义 要想让教育朝着量身定制式的个性化方向发展,个性化课程的依托就变得尤为重要。选修制度是个性化教育、个性化课程的有机构成,是支撑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个性化教育是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它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以及教学生活中双管齐下,做到相辅相成。教师一方面尽可能发掘每一个学生潜在的动力,另一方面又承担起塑造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学会怎样选择、学会选择什么,学会为什么选择是个性化教育、个性化课程的基本宗旨。学生根据自己的动机、兴趣和个性特征选修适合自己发展需求的课程,构筑个性化教育。因此可以说,个性化课程体系符合个性化教育的要求与趋势,是选修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选修课程是指,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发展方向,容许个人去进行选择的课程,是为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而开发的课程。选修课程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必修课程的单一性,有利于人才的个性化培养。在课程价值观上,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具有等价性,二者互为补充,缺一不可。 二、必修英语课的现状与背景 第一,从教学资料上看,我国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还是以书本为主。书本是有形的,固定的,学生不可变更的教学材料,这实际上就是在某种程度上固化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和学生的思维。教科书之上的思维惯性已经影响到学生英语学习的实践,往往造成理论性质大于实践性知识,应试能力大于实践能力的被动局面。

以工作过程为本位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

2013年第·1期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 期 总第138期 Jan2013 [摘要]以工作过程为本位的课程改革是21世纪初最先进的职业教育思想和课程设计方法。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分析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从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四个方面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改革与实践,构建以工作过程为本位的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教 学体系。 [关键词]基于工作过程;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46(2013)1-0053-02 以工作过程为本位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 黎明珠 (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海南琼海571400) *基金项目:2012年度海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模块化,进阶式”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设计与研究(项目号:Hjsk2012-88) 《大学英语》课程作为高职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课程改革与建设的难点与重点之一。因此,必须融入到这股课程改革的浪潮中,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以就业为目的培养学生真实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英语综合应用技能,达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的目标。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浪潮当前,以高职教育为代表的中国职业教育正面临新的突破性发展,也迎来了第三次浪潮———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浪潮。该次浪潮产生于2004年左右,2008年度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评选要求把“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作为高职精品课程评审标准之一,将这次浪潮推向了高潮。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改革的主要特征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要素为课程内容选择标准与课程内容排序标准;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强调获取自我建构的隐形知识即过程性知识为主,课程内容的序化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基于工作过程本位改革的课程设计方法遵循设计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指导思想,赋予职业能力全新的内涵意义,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在培养目标中强调创造能力与建构能力的培养,这种创造能力与建构能力,就称之为职业竞争力。培养职业竞争力是工作过程设计方法的本质与优势,因为它不仅强调如何培养职业适应能力,更着眼于培养职业竞争力。以工作过程为本位的课程改革适用于创新性国家和市场经济对职业人才的要求,是21世纪初最先进的职业教育思想和课程设计方法。 二、以工作过程为本位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体系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开发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以职业为载体的人的全面发展。 高职英语课的开发可以借鉴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模式和方法,通过对全体学生进行基础性的语言、文化、个性品质的训练,以及对应于职业实际能力培养的通识教育,将通识能力与专业能力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通 过开发学习领域,设计与生活、专业、工作相关的学习情 境,使学生在掌握英语专业能力与技能的同时,能够自主学习,获得职业生涯的发展潜力。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从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探索与构建以工作过程为本位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体系。 (一)课程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大学英语》课程培养目标不再是传统的“培养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通过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B考试”单一的教学目标。新的课程培养目标从根本上寻求适应岗位需求的工作能力,强调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本位,以社会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为度,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求为度,以提高学生对社会、对职业的适应能力为度。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开发与组织1.课程教学内容的开发 先分析与该课程内容相关的职业工作过程,确定职业行动体系中的“行动领域”,转换配置“学习领域”,再通过适合教学的“学习情境”使之具体化。这一课程开发步骤可简述为“分析工作过程———归纳行动领域———构建学习领域———设计学习情境”。在这一系列课程开发步骤中,从“学习领域”到“学习情境”的转换是校本性的,应由职业院校教师以团队形式来完成,全面考虑学生的专业、学校教学条件以及可能的就业岗位等方面,在此基础上设计范例性的学习情境。以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为例,将一学年的英语教学内容分为16个模块,一个模块对应一个学习领域,学习领域有菁菁校园、相处之道、社交礼仪、关爱地球、健康饮食、理性购物、现代交际、医疗保健、沟通交流、人在旅途、成功求职等。一个学习领域由两个学习情境组成,其中的学习情境一是听说课,二是阅读写作课。 2.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 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以根据学生入学后在校成长历程、教材内容及职业通识能力培养的基本认知规律为主线进行整合和序化。课程教学内容组织的特征可简述为 53··

大学英语课程建设计划

大学英语课程建设计划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大学英语课程建设计划 外语系 为了推动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和建设方案,加快大学英语课程建设工作的步伐,进一步提高课程水平和质量,特制订大学英语课程建设计划。 一、建设目标 1. 建设大学英语网络课程。 2. 建设学生高参与度的课堂教学。 3.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二、建设内容 1.大学英语网络课程建设。依托衡水职业技术学院网络教学平台,用3左右年时间,建设既可供学生课外学习,又可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辅助教学的大学英语网络课程,包括以本课程各知识点为单元的开放式网络课件;建设能为开展课程教学提供必需的教学资源,同时也为网络课程建设提供丰富的优秀教学素材。大学英语网络课程建设项目的重点是建设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使用的主要载体是网络辅助教学平台,文字教材可以作为辅助的载体。网络课程包括网上学习、讨论、作业、辅导和答疑、测试等各个教学环节,对于不能在网上实现的教学环节,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完成。 项目建设总体安排: 第一步,2017年5-8底,完成教材整合。

第二步,2017年9月-2018年8月,完成整合教材的教学大纲、教案和课件的编写与制作。 第三步, 2018年9月-2018年12月建立和完善试题库。 第四步, 2019年1月-2019年8月,完成教学视频录制。 第五步,2019年9月-12月上网课程资源全部完成,以后逐步完善 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 第一步,2017年12月底,完成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1上网。 第二步,2018年6月底,完成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2上网第三部,2018年12月底完成试题库上网。 第四步,2019年6月,完成教学视频上网。 第五步,2019年12月底上网课程资源全部完成,以后逐步完善。 2. 建设学生高参与度的课堂教学。渗透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去。 首先将学生分组,采用分组学习的方式,以团队形式进行活动,在团队中互帮互助,一个不能少,不掉队。其次,采用任务驱动、情景教学的教学方法。课前,提前不知听力阅读任务,让学生搜集查阅熟悉相关主题的资料,以此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课中,课上实践。将听力部分与说结合,进行听、说、表演练习,阅读部分倡议大声诵读。然后进行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课上参与度,提高学生搜集查阅资料的自学能力,养成终生学习的学习习惯。在任务完成过程中互相帮助,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能力。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自动化]招生单位专业课类比本表所统计专业课的仅是“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属的几个专业(二级学科)。双控=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系统工程;模式=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导航、制导与控制;复试——指的是复试笔试科目。 此仅为部分重点院校或重点专业;部分学校的同一名称的专业分布在不同的学院,也一并列出。 北京工业大学 421自动控制原理 复试:1、电子技术2、计算机原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双控] 432控制理论综合或433控制工程综合 [检测] 433控制工程综合或436检测技术综合 [系统] 431自动控制原理或451材料力学或841概率与数理统计 [模式] (自动化学院)433控制工程综合或436检测技术综合、(宇航学院)423信息类专业综合或431自动控制原理或461计算机专业综合 [导航] (自动化学院)432控制理论综合或433控制工程综合、(宇航学院)431自动控制原理 复试:无笔试。1) 外语口语与听力考核;2) 专业基础理论与知识考核;3) 大学阶段学习成绩、科研活动以及工作业绩考核;4) 综合素质与能力考核 北京化工大学 440电路原理 复试:综合1(含自动控制原理和过程控制系统及工程)、综合2(含自动检测技术装置和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综合3(含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 注:数学可选择301数学一或666数学(单) 北京交通大学 [双控/检测]404控制理论 [模式]405通信系统原理或409数字信号处理 复试: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双控]常微分方程 [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检测]综合复试(单片机、自动控制原理)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模式] 信号与系统或操作系统 北京科技大学 415电路及数字电子技术(电路70%,数字电子技术30%) 复试: 1.数字信号处理 2.自动控制原理 3.自动检测技术三选一 北京理工大学 410自动控制理论或411电子技术(含模拟数字部分)

大学英语一选修课1-02

(3)At first, life was a bit difficult. I made mistakes in how I used my time. I spent too much time making friends. I also made some mistakes in how I chose my first friends in college. (What mistakes did the writer make at first?) (4) Shortly, however, I had my life under control. I managed to go to class on time, do my first assignments and hand them in , and pass my first exams with fairly good grades. In addition, I made a few friends with whom I felt comfortable and with whom I could share my fears. I set up a routine that was really my own ― a routine that met my needs. 1.manage to do sth.: succeed in doing sth. 成功地做某事 a)Anyway, we managed to get there on time.不管怎样,我们设法按时到那里。 b)When they first arrived in Shanghai, they managed to find a place to stay in.他们刚到上海,就找到居住地。 2.on time: at the correct time or the arranged time准时 a)Jack was worried about whether he’d be able to go there on time. 3.hand in: give sth. to sb. in authority 交上 a)Did you hand in your homework on time?你按时交作业了吗? b)I handed in my report just before the deadline.我在截止日期前刚交了读书报告。 1.in addition (to): as sth. extra; besides 另外;加之 a)Tom works very hard in his company. In addition, he works in his own fields in his spare time.汤姆在公司上班时非常努力。此外,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在自己的农田工作。 b)My English teacher knows three languages. In addition to English and French, he also knows Japanese.我的英语老师懂三门外语。除了英语和法语外,他还懂日语。 2.share: vt. have or use (sth.) with others; tell (sb.) about (sth.)与别人分享(或合用) a)I want to share my news with you.我想把我得到的消息告诉你。 b)They shared the cake between them.他们分享了那个蛋糕。 1.manage to do sth.: succeed in doing sth. 成功地做某事 a)Anyway, we managed to get there on time.不管怎样,我们设法按时到那里。 b)When they first arrived in Shanghai, they managed to find a place to stay in.他们刚到上海,就找到居住地。 2.on time: at the correct time or the arranged time准时 a)Jack was worried about whether he’d be able to go there on time. 3.hand in: give sth. to sb. in authority 交上 a)Did you hand in your homework on time?你按时交作业了吗? b)I handed in my report just before the deadline.我在截止日期前刚交了读书报告。 (3)At first, life was a bit difficult. I made mistakes in how I used my time. I spent too much time making friends. I also made some mistakes in how I chose my first friends in college. (What mistakes did the writer make at first?) (4) Shortly, however, I had my life under control. I managed to go to class on time, do my first assignments and hand them in , and pass my first exams with fairly good grades. In addition, I made a few friends with whom I felt comfortable and with whom I could share my fears. I set up a routine that was really my own ― a routine that met my needs. 1.manage to do sth.: succeed in doing sth. 成功地做某事 a)Anyway, we managed to get there on time.不管怎样,我们设法按时到那里。 b)When they first arrived in Shanghai, they managed to find a place to stay in.他们刚到上海,就找到居住地。

大学英语课程建设自查总结

大学英语课程建设 自查总结 公共英语教研室

一、新形势下的大学英语课程特色 大学英语是一门系统的、相对独立的学科,它集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是以语言知识与技能、学习策略和文化素质为综合内容的可操作教学系统。2003年下半年,教育部推出了《大学英语教学要求(试行)》,要求全国高校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新一轮大学英语改革。许多高校新生入学后,按课堂教学+自主学习模式实施外语教学,以及按照学生的英语水平对学生进行分班教学,并开始了网络教学的试点工作,同时积极开设外语全校选修课和四级后必选英语课,以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保证英语学习四年不断线。 依照《大学英语教学要求(试行)》的三个要求(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英语教研室参照其他院校的改革经验,组织教师结合本校外语教学的实际情况,转变教学理念,制定出科学的、系统的、个性化的、适合本校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并设想建立网络班教学大纲(适用于网络教学实验班),将原来的以阅读理解为主转变到以听说为主, 意在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人文素质。 与此同时,许多高校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式,实施课堂教学+自主学习+教师辅导+网络多媒体的教学模式,采用现代教育技术,人机互动相结合,并模拟设计虚拟的英语交际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交互式学习的新模式。 学生学习效果的综合评价方式由过去的终结性评价逐步向形成性评价过渡,从原来单一测评教学结果逐步转向教学全过程整体监控和评价上来。考试试卷内容也由原来的以评价语法、阅读、理解为主转变到以评价学生的听说能力及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上来,加大了主观题和听说部分在考试中的比率及分值比重。 二、教学队伍(主讲教师)科研与学术水平 有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因此提高现有教师的科研水平,对教学质量和人才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