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计管理流程》word版

《设计管理流程》word版

《设计管理流程》word版
《设计管理流程》word版

设计管理流程

一、设计管理的目的

对设计进行控制和管理是为了实现将开发商的理念和要求有效的贯输到设计人员,将顾客的需求转化为开发商的要求,最终确保设计成果能满足产品的要求。

二、设计前准备工作

1、现场踏勘

充分了解①项目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建设用地范围地形、场地内原有建筑物、构筑物、要求保留的树木及文物古迹的拆除和保留情况等;②场地周围道路及建筑等环境情况;③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地理条件、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④市政接驳位置;⑤明确永久基准坐标点和高程点(两个或两个以上)。

2、对场地进行初步地质勘查

了解建筑用地地下土质的大概情况。①场地高程(孔口高程);②地下水埋藏及分布及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③土层的结构类型、分布、深度、岩土层的工程特性,以及各工程地质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④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和抗震设防烈度等。

三、产品定位(设计任务书)及提交设计资料

1、产品定位(略)

2、设计资料包括:

①用地红线图;

②规划设计要点(或规划设计条件告知书);

③踏勘情况书面汇总;

④项目名称;

⑤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⑥产品设计标准。

四、设计单位的确定

1、指定

2、邀请几家进行方案设计竟选

五、规划设计

设计单位依据设计任务书及规划设计要点结合公司对项目产品的设计要求,而编制的文件。

1、总体规划(概念性总体规划)

本阶段设计单位提供的成果:①总平面规划构思图;②总图/首层平面图;③基地及建筑物基本数据;④建筑物剖面图;⑤总平面交通组织分析图;⑥总平面景观分析构思图;⑦各组团的建筑概念设计;⑧各单体平面构思图;⑨工作模型;⑩各建筑组团面积分配表;⑾可供选择的总体规划草图。

2、评审

由项目负责人召集集团各相关部门的人员对设计成果进行评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审查:

①满足设计任务书(或产品定位书、产品设计标准)要求;

②符合规划设计要点;

③符合国家及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政策和法令;

④开发成本。

3、方案设计

通过评审确定了总体规划后,由设计单位提交以下成果:⑴总平面规划图;⑵经济技术指标;⑶总平面交通组织分折图;⑷总平面消防分析图;⑸总平面环境分析图;

⑹地下车库(室)平面图;⑺目照分析图;⑻建筑节能措施说明书;⑼建筑组团主要

立面图;⑽建筑组团主要剖面图;⑾建筑单体各层平面图;⑿整个小区建筑鸟瞰图;

⒀沿街建筑透视图等。

4、获取审定设计方案通知书和工程规划许可证

业务部门提交以下文件到规划部门核审,获取审定设计方案通知书和工程规划许可证。

⑴总平面图;

⑵各单体平、立、剖面图;

⑶沿街立面图;⑷方案说明书;⑸其他。

5、地质勘察报告

在取得了审定设计方案通知书后,为了下步工作(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需要,必需根据总平面图对具体建筑物下进行布孔和详细勘探。其目的是为了查明场地地层分布特征及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为设计施工提供所需地质资料,具体要求如下:

⑴、提供附有坐标、建筑物平面图的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⑵、查明拟建场地在勘察深度范围内土层的结构类型、分布、深度、岩土层的工程

特性,以及各工程地质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提供设计所需的各岩土层参数及

桩基持力层参数。

⑶、查明影响场地和地基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

势和危害程度,如有,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

⑷、查明场地地下水埋藏及分布,并进行评价、判断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必要时

提供其渗透系数,水位变化幅度及规律;判断基坑开挖降水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提供降水方案及有关参数;并提供抗浮设计稳定水位。

⑸、提供拟建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并根据国家批准的地震动力参数区划图和有

关规范作出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提供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特征周期,划

分场地类别及对抗震有利,不利或危险的地段。

⑹、对建筑场的稳定性及适宜性进行评价,论证分析地基基础方案及相关的岩土工

程冶理措施,对基础施工及工程竣工后应注意的岩土工程问题提出建议。

6、初步设计

该阶段由设计单位提交如下成果:

⑴、设计总说明;

⑵、各专业的说明书;

⑶、建筑总平面;

⑷、建筑单体细化;

⑸、建筑单体平、立、剖面图;

⑹、主要建筑墙身剖面;

⑺、外墙材料色彩选择并提供样板;

⑻、建筑单体标注尺寸的彩色立面设计;

⑼、重要节点详图如:栏杆、玻璃及金属构件等大样图;⑽、建筑基础平面图;

⑾、各层柱网平面布置图;

⑿、梁布置图;

⒀、水、电主要设备及材料表。

7、初步设计文件深度应满足以下审批要求:

⑴、应符合已审定的设计方案;

⑵、能据以准备主要设备及材料;

⑶、可以据以做工程设计概算;

⑷、能据以进行施工图设计;

⑸、能据以进行施工准备。

8、初步设计审查

本阶段分外部和内部两个部分:

⑴、外部:由业务部门送达到当地城建局,由城建局负责联系有关部门对初步设计

进行会审批复。会审的目的主要是对各专业的设计方案或重大的技术问题的解决

方案进行综合技术分析,论证技术上的适用性、可靠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

⑵、内部:项目负责人、产品技术中心除完成外部会审的内容外,还要认真核对是

否符合产品设计标准中例明各项要求。

9、施工图设计

根据开发商开发区域的划分,设计单位提供全套的各专业的施工图,设计深度执行建设部[2003]84号文《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10、施工图设计深度应满足以下要求:

⑴、能据以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招标

⑵、能据以安排材料,设备订货和非标准设备的制作;

⑶、能据以进行施工程和安装;

⑷、能据以进行工程验收。

11、施工图审查

分外部和内部两个部分。

⑴、外部:送施工图有关资料及到当地具有资质(建委认可)的审图公司进行会审,

主要目的除初步设计审查中的内容外主要审查对《规范》、《强条》执行情况。

⑵、内部(同初步设计审查)。

12、施工图设计质量审查应提交以下资料:

⑴、各专业施工图2套;

⑵、规划局建筑工程设计规划要求通知书及附图;

⑶、工程勘察、设计合同(原件);

⑷、地质勘察报告2份(原件);

⑸、结构计算软件名称及计算书电子文件;

⑹、热工计算书。

(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