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定2019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数学考试大纲1

定2019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数学考试大纲1

定2019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数学考试大纲1
定2019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数学考试大纲1

2019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

中学数学学科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是符合招聘条件的考生参加的全省统一的选拔性考试。考试结果将作为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招聘考试应从教师应有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1.着重考查考生的数学专业基础知识、中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知识掌握情况,考查运用基本理论、知识与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中学数学教学问题的能力;是否具备从事中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教学技能和持续发展自身专业素养的基本能力。

2.数学专业基础知识的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

⑴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及其背景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并能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它。

⑵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认识,能够解释、举例或变形、推断,并能利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⑶掌握:要求系统地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列知识分析和解决较为复杂的或综合性的问题。

3.基本能力包括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⑴思维能力:能对问题或资料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能用类比、归纳和演绎进行推理;能合乎逻辑地、准确地进行表述。

⑵运算能力:能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和目标,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

⑶空间想象能力:能根据条件作出正确的图形,根据图形想象出直观形象;

能正确地分析图形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与变换;能运用图形与图表等手段形象地揭示问题的本质。

⑷实践能力:能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包括解决在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能理解对问题陈述的材料,并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类,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能运用相关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并加以验证;能运用数学语言正确地表述和说明。

⑸创新能力:能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教学信息、情境进行分析;能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和研究,提出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手段,创造性地解决教学问题。

三、考试范围与要求

(一)数学专业基础知识

1.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考试内容:

集合。命题。常用逻辑用语。

考试要求:

(1)了解子集、交集、并集、补集有关术语和符号表示。理解集合之间的运算法则,会求集合的交、并、补运算。

(2)了解命题、充要条件等概念的意义;掌握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以及充分、必要、充要条件的判断。

(3)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

2.函数

考试内容:

映射。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基本初等函数及其图像。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对数的运算性质。三角函数的概念。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两角和与差、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初等函数。

考试要求:

(1)了解映射的概念。掌握函数的基本性质(定义域、值域、有界性、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理解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形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以及应用。

(2)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

(3)了解角、弧度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三角函数线等概念。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诱导公式,掌握两角和与差、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掌握二倍角等三角公式的内在联系以及公式在求值、化简、证明中的应用。掌握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像、性质以及图像之间的变换规律,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在解斜三角形中的应用。

(4)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能够运用初等函数的性质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不等式、数列与极限

考试内容:

不等式。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的证明。不等式的解法。含绝对值不等式。基本不等式。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数列的前n项和。极限的概念。极限的运算。

考试要求:

(1)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会用分析法、综合法、比较法证明简单不等式,掌握简单不等式的解法,理解含绝对值不等式及其解法。能利用基本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2)了解方程与不等式的同解原理。掌握一元代数方程(特殊类型)的解法,掌握初等超越方程的解法。

(3)理解算术平均与几何平均不等式、贝努利不等式、柯西不等式以及应用。掌握凸函数定理与排序定理在证明不等式中的应用。

(4)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以及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以及应用。

(5)掌握线性递归数列的概念以及通项公式的求法。

(6)了解极限的概念。理解数列极限、函数极限的概念、意义以及运算规则,

掌握数列极限、函数极限的计算方法。掌握连续等基本概念。

4.算法初步

考试内容:

算法。基本算法语句。

考试要求:

(1)了解算法的含义。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分支、循环,并能够写出解决具体问题的程序框图。

(2)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

5.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

考试内容: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

考试要求:

(1)了解排列、组合、排列数、组合数等概念。

(2)理解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掌握常见排列或组合问题的解决方法。

(3)掌握相异元素允许重复的排列与组合、不尽相异元素的排列与组合问题的解法。理解抽屉原理以及应用。

(4)掌握二项式定理以及二项展开式的性质以及应用。

6.向量与复数

考试内容:

向量的概念。向量的运算。向量的运用。复数的概念。复数的运算。

考试要求:

(1)了解平面向量的意义、几何表示以及向量运算的法则。掌握平面向量的加法与减法、实数与向量的积、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平面两点间的距离。

(2)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了解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掌握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其坐标表示;掌握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坐标表示。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能用向量方法证明有关直线和平面位置关系的一些定理;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夹角的计算问题,了解向量方法在研究几何问题中的应用。

(3)了解数系扩充的必要性,理解复数的概念、复数的运算,掌握复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性质与规则。

7. 推理与证明

考试内容:

推理的概念。直接证明和间接证明。反证法。数学归纳法。

考试要求:

(1)了解合情推理的含义,能利用归纳和类比等进行简单的推理,了解合情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了解演绎推理的重要性,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模式,并能运用它们进行一些简单推理;了解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2)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了解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了解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反证法;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特点。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

8.导数与积分

考试内容:

导数的概念。函数的和、差、积、商的求导法则。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二阶导数。隐函数的导数。函数的微分。导数的简单应用。不定积分的概念、性质。定积分的概念、性质。牛顿一莱布尼茨公式。二重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考试要求:

(1)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

(2)掌握基本导数公式,能利用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和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求简单函数的导数,能求简单的复合函数的导数,能求隐函数的导数。了解二阶导数的定义及求法。

(3)能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会求函数的单调区间;会用导数求函数的极大值、极小值;会求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会利用导数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4)了解不定积分的定义、性质。掌握基本积分表。会用不定积分的性质和基本积分公式求简单函数的不定积分。

(5)理解定积分、二重积分的定义、性质、几何意义。掌握牛顿一莱布尼茨公式。会用定积分的性质和牛顿一莱布尼茨公式求简单函数的定积分。理解用定

积分、二重积分求曲边梯形的面积、曲顶柱体的体积的思想方法。

(6)了解微积分基本定理的含义。了解微积分的发展历史,理解微积分的基本思想,能够从数学分析的观点、原理与方法,处理解决一些初等数学中无法深究的问题。

9.立体几何

考试内容:

简单几何体的结构。三视图。直观图。平面的基本性质。空间两直线、两平面、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多面体。柱、锥、台、球。

考试要求:

(1)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的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用斜二侧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

(2)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球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3)了解空间两直线、两平面、直线与平面的几种位置关系;了解可以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并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延伸平面几何的相关命题)。

10.解析几何

考试内容:

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方程。圆的方程。曲线与方程。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空间直线与平面。

考试要求:

(1)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一般式,并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直线方程。(2)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能够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3)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理解椭圆、双曲线、抛物线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以及标准方程、几何性质。

(4)了解曲线与方程的概念。理解坐标法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掌握直线与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位置关系。

(5)理解空间曲线与方程的概念。掌握空间直线、空间平面的方程。

(6)了解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的概念,会用极坐标法解决解析几何中的简单问题。掌握直线、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参数方程,并会利用参数方程解决解析几何中的简单问题。

11.概率与统计

考试内容:

随机抽样。抽样方法。总体分布的估计。正态分布。独立性检验。线性回归。随机事件的概率。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独立重复试验。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值和方差。

考试要求:

(1)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会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了解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方法。

(2)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了解概率的意义。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

(3)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会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了解几何概型的意义。

(4)理解取有限个值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念,理解取有限个值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方差及其分布列的概念,会求取有限个值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能计算简单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方差,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了解条件概率和两个事件相互独立的概念,理解n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模型及二项分布,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了解分布的意义和作用,会列频率分布表,会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会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理解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7)利用实际问题的直方图,了解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及曲线所表示的意义。

(8)理解超几何分布及其导出过程,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

(9)了解独立性检验(只要求2×2列联表)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简单应用。了解回归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简单应用。了解一些常见的统计方法,并能应用

这些方法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12.矩阵与行列式

考试内容:

行列式。矩阵。

考试要求:

(1)了解线性代数的基本内容,掌握行列式、矩阵、向量空间的有关概念与意义。理解行列式的性质、矩阵的初等变换以及向量间的线性关系。

(2)掌握一般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与解法。

(二)中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内容

1.中学数学课程的相关内容。《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初中数学)中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教学建议、评价建议等。

2.中学数学教学原则、教学过程、常用数学教学模式与方法、数学概念教学、数学命题与推理教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教学手段应用、基本教学技能、教学案例的设计和评析、教学评价、试题评价等。

四、考试形式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120分钟。

3.试卷分值:150分。

五、试卷结构

1.主要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等,其中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过程或推证过程;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等,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证过程。

2.内容比例:数学学科专业基础主干知识约占60%,中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约占40%。

3.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约占40%,中等难度题约占40%,较难题约占20%。

2019年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英语学科考试大纲

2019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 小学英语学科考试大纲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学科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的考查,选拔新任教师,特制定本大纲。 一、考试性质 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是符合招聘条件的考生参加的全省统一的选拔性考试。考试结果将作为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参加面试的依据。招聘考试从教师应有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1.考查考生对《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二级)所规定的教学目标、要求以及内容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2.考查考生对高等教育对应于小学英语课程的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3.考查考生对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三、考试范围与要求 考试范围涵盖三个方面,即小学英语教学内容、高等教育对应于小学英语课程的相关专业知识以及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内容。 (一)小学英语教学内容 1.语言知识 (1)语音:正确读出26个英文字母;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了解单词有重音,句子有重读;了解英语语音包括连读、节奏、停顿、语调等现象。 (2)词汇:知道单词是由字母构成的;知道要根据单词的音、义、形来学习词汇;学习有关本级话题范围的600~700个左右的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并初步运用400个左右的单词表达二级规定的相应话题。 (3)语法:①在具体语境中理解以下语法项目的意义和用法:名词的单复数形式和名词所有格;人称代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和一般将来时等;表示时间、地点和位置的常用介词;简单句的基本形式。②在实际运用中体会以上语法项目的表意功能。 (4)功能:理解和运用有关下列功能的语言表达形式:问候、介绍、告别、请求、邀请、致谢、道歉、情感、喜好、建议、祝愿等。 (5)话题:理解和运用有关下列话题的语言表达形式:个人情况、家庭与朋友、身体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25) 1、开展教育工作,首先需要() A、确立教育目的 B、设计课程体系 C、加强德育工作 D、选择教学方法 2、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三种途径是() A、自主、合作、探究 B、阅读、合作、行动研究 C、学习、讨论、创新 D、兴趣、发现、研讨 3、许多人利用早晚时间学习、记忆,其效果优于白天,这是因为早上和晚上所受的抑制的干扰是() A、双重抑制 B、单一抑制 C、前摄抑制 D、倒摄抑制 4、“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翻译为白话文是“君子以他所说的超过他所做的为可耻”,这在当今仍具有强烈的教育意义。这句话出自() A、《大学》 B、《中庸》C《论语》D《孟子》 5、所谓在教学时要“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指教师要有() A、针对性 B、逻辑性 C、知识性 D、创造性 6、三角函数的值是() A、一个分数 B、一个无理数 C、一个比值 D、一个正数 7、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思维过程属于() A、联想 B、幻想 C、理想 D、想象 8、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突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的现

象,教师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兴趣 D、知觉 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孔子这句名言体现出的德育方法是() A、陶冶教育法 B、说服教育法 C、榜样示范教育法 D、实践锻炼教育法 10、“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教师经常用这首诗鼓励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这种行为属于意志品质的()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持性 D、自制性 11、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因地制宜举一反三声名狼籍怨天尤人 B、荼毒生灵为富不仁安然无恙变本加利 C、走投无路漫不经心川流不息千头万序 D、随机应变因材施教再接再厉相提并论 12、与“课外阅读是否影响课内学习?它对课内学习能否起促进作用?。”衔接最合理的是() A、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B、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C、这是需要认真探索的问题 D、这是谁都无法明确的问题 13、古人苏秦受辱而悬梁刺股,终成学业,恰好印证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名言,这说明人的情绪的两极() A、是对立而不可调和的 B、因一定条件而互相转化 C、是具有社会性的,可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数学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汇总

2014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数学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汇 总 一填空 (1)评价主体多样化是评价主体将自我评价、学生互评、老师评价、家长评价和社会评价结合起来,形成多方评价。 (2)确定中学数学教学目的的依据是中学数学教育的性质、任务和培养目标、数学的特点和中学生的年龄特征。 (3)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四个部分。 (4)数学学习背景分析主要包括教材分析,学习需要分析,学习任务分析,学生情况分析。 (5)老师的教学基本功表现在教学设计的技能,语言表达的技能,组织和调控课堂的技能,实践操作的技能。 二、谈谈你对数学教学的看法 答:数学教学应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不应是数学教学活动的"管理者",而应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老师的主要职责是向学生提供从事"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的机会,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创设一个宽松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最大限度在发挥他们数学学习的潜能,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模仿与记忆"等学习方式学习数学,获得对数学的理解,发展自我。 三、你认为课堂教学语言技能应主要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中学数学教师的语言技能有着教学语言的共性和数学语言自身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数学教学语言必须具有科学性 (2)教师的数学教学语言必须体现教育性 (3)教师的数学教学语言必须具有启发性、趣味性 (4)教师的数学教学语言必须符合学生的特点 (5)教师必须掌握多种口语技巧,并能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 (6)教师必须具有合理使用身体语言的技能。 四、简答题 (1)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2)简述"说课"的内涵及特点。 答:(1)要点:1)教学内容要面向全体学生,即要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又要体现教育的个性化。2)教学内容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数学知识,既要见"树木"又要见"森林",关注学科内各领域及其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数学学科与其它科学的联系。3)教学内容适应公民的现实需要。数学学习的内容是非常现实的,是公民需要的基本数学素养。4)教学内容强调知识的形成过程。数学学习是一个充满观察与猜想的活动,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注重知识形成的过程。 (2)答:说课,就是教师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在自我认识数学教材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上,面对其它数学教师(主要是同一年级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系统地谈自己的教学设计及理论依据,并与听者一起就课程目标的达成、教学流程的安排、

2019年数学考试大纲

2019年数学二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高等数学、线性代数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高等数学约78% 线性代数约22%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填空题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解答题(包括证明题)9小题,共94分 高等数学 一、函数、极限、连续 考试内容 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复合函数、反函数、分段函数和隐函数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初等函数函数关系的建立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函数的左极限与右极限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的概念及其关系无穷小量的性质及无穷小量的比较极限的四则运算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单调有界准则和夹逼准则两个重要极限: ,

函数连续的概念函数间断点的类型初等函数的连续性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考试要求 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法,并会建立应用问题的函数关系。 2。了解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 3。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 4。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 5。理解极限的概念,理解函数左极限与右极限的概念以及函数极限存在与左极限、右极限之间的关系。 6。掌握极限的性质及四则运算法则。 7。掌握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并会利用它们求极限,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 8。理解无穷小量、无穷大量的概念,掌握无穷小量的比较方法,会用等价无穷小量求极限。 9。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含左连续与右连续),会判别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10。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并会应用这些性质。 二、一元函数微分学 考试内容 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平面曲线的切线和法线导数和微分的四则运算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复合函数、反函数、隐函数以及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微分法高阶导数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微分中值定理洛必达(L‘Hospital)法则函数单调性的判别函数的极值函数图形的凹凸性、拐点及渐近线函数图形的描绘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弧微分曲率的概念曲率圆与曲率半径 考试要求

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数学试卷(答案)

2009年浙江省某市教师招聘测试中学数学试卷(答案) (满分为100分) 专业基础知识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题后括号内。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已知f(x)=2007,x>1 0,x=1 2007,x<1,则关于limx→1f(x)的结论,正确的是()。 A. 存在,且等于0 B. 存在,且等于-2007 C. 存在,且等于2007 D. 不存在 2.在欧氏平面几何中,一个平面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72°,则这个多边形是()。 A. 正六边形 B. 正五边形 C. 正方形 D. 正三角形 3.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A. x6÷x3=x2 B. (x-1)2=x2-1 C. x4+x4=x8 D. (x-1)2=x2-2x+1 4.已知limΔx→0f(x0+2Δx)-f(x0)3Δx=1,则导数f′(x0)等于()。 A. -1 B. 3 C. 23 D. 32 5.极限limx→∞sin xx等于()。 A. 0B. 1 C. 2 D. ∞ 6.在13,24,π6这三个实数中,分数共有()。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7.计算不定积分∫xdx=()。

A. x22 B. x2 C. x22+C(C为常数) D. x2+C(C为常数) 8.在下面给出的三个不等式:(1)2007≥2007;(2)5≤6;(3)4-3≥6-5中,正确的不等式共有()。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9.假设一次“迎全运”知识竞赛中共有20道题,对于每一道题,答对了得10分,答错了或不答扣5分,如果某位选手至少要答对x道题,其得分才会不少于95分,那么x等于()。 A. 14 B. 13 C. 12 D. 11 10. 如图(图形略),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C=90°,AC=6,D是AC上一点,若∠DBA 的正切值等于15,则AD的长为()。 A. 2 B. 2 C. 1 D. 2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1. 4的算术平方根等于。 12. 计算不定积分∫11+x2dx=。 13. 计算limn→∞n2+1n+1-n+3=。 1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内,曲线y=x3-3x2+1在点(1,-1)处的切线方程为。 三、计算题(本大题只有1个小题,共10分) 解方程x2-3x+5+6x2-3x=0 四、使用题(本大题只有1个小题,共13分) “五一”假期期间,某学校计划组织385名师生租车旅游,现知道租车公司有42座和60座两种客车,42座客车的租金每辆为320元,60座客车的租金每辆为460元。 (1)若学校只租用42座客车或者只租用60座客车,那么学校各需多少租金? (2)若学校同时租用这两种客车共8辆(可以坐不满),而且要比单独只租用一种车辆节省租金。请你帮助该学校选择一种最节省的租车方案。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10题,每题分,共8分。) 你认为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1. 教育的特殊矛盾表现为社会要求与受教育者个体之间的矛盾。( ) 2. 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正确决策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的一种管理方式是班级平行管理。( ) 3. 人们在认知活动中,评价认识事物的时候所产生的情绪体验称为道德感。( ) 4. 印象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叫做首因效应。( ) 5. 人的心理活动能够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比较紧张的状态,这属于注意的维持功能。( ) 6. 要培养学习者观察的精准性,最关键的是教育者要引导学习者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培养学习者的观察兴趣。( ) 7. 在新课程改革中,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看,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 8. 在态度与品德学习的过程中,认知过程中的各种价值冲突和矛盾的解决是在内化阶段完成的。( ) 9. 中学生思维的发展,是从初中开始的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发展,到高中阶段形成抽象逻辑思维。( ) 10. 教师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学校党组织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 二、不定项选择题(20题,每题2分,共40分。) 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满分,少选且每选对一个正确答案得分,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1. 主张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掌握社会知识和规范的是:( )。 A. 个人本位论 B. 社会本位论 C. 文化本位论 D. 生活本位论 12. 古代有个叫方仲永的,少年时聪明伶俐,5岁时就能作诗。他成名后,其父经常带他游

2019考研数学一大纲原文(完整版)

2019考研数学一大纲原文(完整版) 来源:文都教育 九月即来,2019考研数学一大纲在九月中旬正式公布了,需要考此科目的同学快来收藏此页面,我们先了解今年大纲考哪些内容,考试限定范围有多大,然后在九月十五日,来和文都数学大咖一起,共同分析考研数学一新大纲有何不同!鉴于2019考研数学一大纲还没有出来,同学们可以借鉴2018考研数学一大纲进行复习。 2018考研数学一大纲原文(完整版) 考试科目: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高等数学约56%

线性代数约2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约22%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选题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填空题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解答题(包括证明题)9小题,共94分 高等数学 一、函数、极限、连续 考试内容 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复合函数、反函数、分段函数和隐函数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初等函数函数关系的建立 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函数的左极限和右极限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的概念及其关系无穷小量的性质及无穷小量的比较极限的四则运算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单调有界准则和夹逼准则两个重要极限: 函数连续的概念函数间断点的类型初等函数的连续性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法,会建立应用问题的函数关系. 2.了解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 3.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 4.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 5.理解极限的概念,理解函数左极限与右极限的概念以及函数极限存在与左极限、右极限之间的关系. 6.掌握极限的性质及四则运算法则. 7.掌握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并会利用它们求极限,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 8.理解无穷小量、无穷大量的概念,掌握无穷小量的比较方法,会用等价无穷小量求极限. 9.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含左连续与右连续),会判别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10.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并会应用这些性质. 二、一元函数微分学

2019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数学教材教法试题

2011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数学教材教法试题(九) 一填空 (1)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 (2)初中数学内容的四大领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 (3)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个基本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课题学习"是一种具有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的数学学习活动。 (5)创设教学情境的基本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 二、如何选择、整合与超越教学模式。 三、简答题 (1)简述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 (2)你对"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中有"价值的数学"是怎样理解的? (3)说课的内涵是什么?说课与教学设计之间有何关系? 四、新课程倡导问题解决方法的多样化,那么是否方法越多越好?是否存在最优方法?谈谈你的看法。 五、写出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并写出课题"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一课的教材分析和学习任务分析。)

一填空:(1)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2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3)理智能力发展,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4)实践性、探索性、综合性、开放性。(5)现实性、趣味性、科学性、探究性和、发展性。二、如何选择、整合与超越教学模式。答:在教学活动中,不可能有一种普遍有效的可以适用于各种情况的万能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也没有最好的教学模式,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任何一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有自身的功能、结构和一定的适用范围。如果超越了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使用范围,将某一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泛化,就会导致教学活动单调、重复和教学气氛枯燥乏味,遏制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的发挥。因此必须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数学教学模式。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根据教学目标进行选择。每一节课都有特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不同,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也不同。(2)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选择。首先,不同的学习内容也都有各自的特点,难易程度也不尽相同,对概念,定理、公式和法则以及例题等的学习,选择的教学模式也不相同。其次,对于同一教学内容,教师的关注点不同,学生的认知情况不同,也会导致不同的教学设计,使用不同的教学模式。(3)根据学生情况进行选择。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学生情况也是选择数学教学模式的依据。每个班的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结构、学习水平、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风格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各不相同,必须根据他们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4)根据教师特点和教学条件进行选择。任何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要由教师来运用,都是在特定条件下才能运用。三、简答题答:(1)1)教学内容综合化。课程标准不刻意强调追求内容的完整和体系的严谨,而是强调要"对人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它目标的实现为前提"。因此,课程设置了四个领域,以更活泼、更灵活、综合化的形式呈现课程内容,更能促进学生一般能力与数学能力的均衡发展。2)教学内容过程化。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那么"内容"就是"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在数学活动中,四个目标都将在主体参与的碰撞和生成活动中形成。3)教学内容现代化。新课程改变了"繁、难、窄、旧"现状,建立了更新、宽、实的合理内容体系。(2)"有价值"的数学应该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以往的知识体验有密切的联系,是对他们有吸引力、能使他们产生兴趣的内容。"有价值"的数学应当是对学生终身学习有帮助的,适合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接触、了解和掌握的数学内容。包括构建知识、掌握方法、培养情感和提高能力等。而那些对学生来说有如"天外来客"般难以琢磨的内容,那些必须通过高强度训练才有可能被学生掌握的内容,就可以是"价值不大"甚至是"没有价值"的数学内容。就内容来讲,"有价值的数学"包括基本的数的概念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的初步知识,与信息处理、数据处理有关的统计与概率知识等,还包括理解与掌握这些内容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数学观念与能力,如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推理能力和应用意识。(3)说课,就是教师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在自我认识数学教材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上,面对其它数学教师(主要是同一年级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系统地谈自己的教学设计及理论依据,并与听者一起就课程目标的达成、教学流程的安排、重、难点的把握及教学效果与质量的评价等方面进行预测或反思,相互交流,共同研讨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教学设计的过程。(1)说课与教学设计的关系:无论是备课还是说课,其目的都是为上课服务,都是上课前进行的教学准备活动,二者的主要内容是一致的,说课是一种深层次的备课,是对教学设计的深入思考与研究;二者的活动方式也都需要教师

2019年福建教师招聘模拟卷(二)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9年福建教师招聘模拟卷(二)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答案】C。解析:A项为走步违例,B项为非法运球,两次运球,D项为脚踢球违例。 2.【答案】A。解析:脚内侧踢球特点是脚与球接触面积大,出球准确平衡,且易于掌握。 3.【答案】D。解析:发现法属于“以探究性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4.【答案】C。解析:跳高比赛中,“×”表示试跳失败;“O”代表试跳成功;“—”表示免跳。 5.【答案】B。解析:持球正确,全身用力协调一致,下肢蹬地与提腰、抬肘同时用力,最后是手腕、食指的用力拨球,使球后旋。故答案选B。 6.【答案】A。解析:2-1-2战术是最基本的区域联防。 7.【答案】B。解析:枪的技法以拦、拿、扎为主,要求扎枪平直,力透枪尖,体现枪扎一条线的特点。 8.【答案】A。解析:在学生进行头手倒立时,教师站在练习者前方两手扶其小腿;当重心超过垂直部位时,稍推其手,低头、团身向前翻滚。 9.【答案】B。解析:接发球队获得发球权后,该队发球队员必须按顺时针方向转一个位置。 10.【答案】A。解析:比赛分为两个过程,在第一阶段单循环的场数是8×[4×(4-1)/2]=48场;第二阶段淘汰赛参加比赛的队伍是16个,进行的场数是16-1=15场,另外决出前三名需要再加1场。总的场数为48+15+1=64场。故选A。 11.【答案】C。解析:掷界外球是重新开始比赛的一种方法。当球的整体无论从地面或空中越过边线时,判给最后触球队员的对方掷界外球。掷球时,掷球队员必须面向球场,两脚均应有一部分站立在边线上或边线外,不得全部离地,用双手将球从头后经头顶掷入场内。球一进场内比赛立即恢复。掷球队员在球被其他队员踢或触及前,不得再次触球。掷界外球不得直接掷入球门得分。所有对方队员距离掷界外球地点不能近于2米(2码)。 12.【答案】A。 13.【答案】D。解析:排球移动的步法主要有并步、滑步、跨步、跨跳步、交叉步、跑步、综合步法。 14.【答案】C。解析:鱼跃头顶球是一项难度较大,要求较高又富有美感的技术动作。一般在对离身体较远的平直球,又来不及移动到位的情况下,为了争取时间抢先射门或救险时运用。 15.【答案】C。解析:足球是中小学生最喜爱的球类活动之一,是一项以脚支配球为主,两队攻与守相对抗,以射球入门多少判定胜负的球类运动。在世界性的各项体育比赛中,足

2019年考研数学一高等数学考试大纲附录10页

2012年考研数学一高等数学考试大纲 一、函数、极限、连续 考试内容 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复合函数、反函数、分段函数和隐函数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初等函数函数关系的建立 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函数的左极限与右极限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的概念及其关系无穷小量的性质及无穷小量的比较极限的四则运算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单调有界准则和夹逼准则两个重要极限: 函数连续的概念函数间断点的类型初等函数的连续性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考试要求 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法,会建立应用问题的函数关系. 2.了解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 3.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4.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 5.理解极限的概念,理解函数左极限与右极限的概念以及函数极限存在与左、右极限之间的关系. 6.掌握极限的性质及四则运算法则.

7.掌握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并会利用它们求极限,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 8.理解无穷小量、无穷大量的概念,掌握无穷小量的比较方法,会用等价无穷小量求极限. 9.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含左连续与右连续),会判别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10.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并会应用这些性质. 二、一元函数微分学 考试内容 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平面曲线的切线和法线导数和微分的四则运算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复合函数、反函数、隐函数以及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微分法高阶导数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微分中值定理洛必达(L’Hospital)法则函数单调性的判别函数的极值函数图形的凹凸性、拐点及渐近线函数图形的描绘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弧微分曲率的概念曲率圆与曲率半径 考试要求 1.理解导数和微分的概念,理解导数与微分的关系,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会求平面曲线的切线方程和法线方程,了解导数的物理意义,会用导数描述一些物理量,理解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

2016年福建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英语真题

2016 年福建省中小学幼儿园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 中学英语试卷 (课程代码09303)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试卷考试时间120 分钟,满分150 分。 2.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并严格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试卷空白处可作为草稿纸使用。 3.考试结束后,考生必须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分为两个部分;单项选择和阅读理解,满分55 分) (一)单项选择(共20 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40 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 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涂黑。 1、—Would you be back some time earlier , David? —Sure. A、How come? B、What’s up? C、Take your time. D、It makes no difference. 2、The athlete who lost vision in his teens took up wrestle ,a sport touch and feel are more impoortant sight . A、whose B、which C、where D、when 3、The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in China will have a chain of adjustmenes in relevant policies in the yeras that follow . A、paid off B、set off C、put off D、shown off 4、We seldom get to see the hard work that happens the scenes of the Spring Festival Gala. A、on B、to C、by D、behind 5、price ,the newly-developed fridge has a big advantage over any other . A、In terrns of B、By means of C、According to D、behind 6、The boy walking back and forth at the door ,his anxiety was to everyone present .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中学数学科目)与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中学数学科 目] (满分为120分) 第一部分数学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简答题(10分) 教育改革已经紧锣密 鼓 , 教学中应确立这样的思想“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以提 高全体学生的数学素质为纲 ”,作为教师要该如何去做呢?谈谈高中数学新 课程改革对教师 的要求。 二、论述题(10分) 如何提高课堂上情境创设、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实 效性 ? 第二部分数学专业基 础知 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复数(1+i)(1-i)=() A.2B.-2C.2iD.-2i 2.2 (3x2+k)dx=10,则k=()2+k)dx=10,则k=() A.1B.2C.3D.4 3.在二项式(x-1) 6的展开式中,含x3的项的系数是() A.-15B.15C.-20D.20 4.200辆汽车通过某一段公路时的时速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如 右所 示, 时速在[50,60)的汽车大约有() A.30辆B.40辆C.60辆D.80辆 5.某市在一次降雨过程中,降雨量y(mm)与时间 t(min)的函数关系可近似 地表示为f(t)= 2 t 100 ,则在时刻t=10min的降雨强度为() A.1 5 mm/minB. 1 4 mm/minC. 1 2 mm/minD.1mm/min 6.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x+y)=f(x)+f(y)+2xy(x,y∈R),f(1)=2,则f(-3)等于

() A.2B.3C.6D.9 7.已知函数 f(x)=2 x+3,f-1(x)是f(x)的反函数,若mn=16(m,n∈R+),则f-1(m)+f-1(n) 的值为() A.-2B.1C.4D.10 8.双曲线 22 xy - 22 ab =1(a>0,b>0)的左、右焦点分别是F1,F2,过F1作倾斜角为 30°的直线交双曲线右支于M点,若MF2垂直于x轴,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6B.3C.2D. 3 3 9.如图,α⊥β,α∩β=l,A∈α,B∈β,A,B到l的距离分别是a和b,AB与α,β所成的角分别是θ和φ,AB在α,β内的射影分别是m和n,若a>b,则() A.θ>φ,m>nB.θ>φ,mn y≥1 10.已知实数x,y满足y≤2x-1如果目标函数z=x-y的最小 值为-1,则实数m等于() x+y≤m A.7B.5C.4D.3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2 11.x+4y 2 =16的离心率等于,与该椭圆有共同焦点,且一条渐近线是 x+3y=0的双曲线方程是。 12.不等式|x+1|+|x-2|≥5的解集为。y=sinθ+1 13.在直角坐标系x Oy中,已知曲线C的参数方程是x=cosθ(θ 是参数),若以O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则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可写为。 14.已知函数f(x)=2 x,等差数列{ax}的公差为2,若f(a2+a4+a6+a8+a10)=4, 则log2[f(a1)·f(a2)·f(a3)·,·f(a10)]=。

2019年高考数学考试大纲

2018年高考数学考试大纲:出现新考点题型有变化考纲摘录 知识要求 对知识的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分别用A,B,C 表示。(1)了解(A):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照样模仿,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问题;(2)理解(B):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知道知识的逻辑关系,能够对所列知识作正确的描述说明并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内容对有关问题进行比较、判别、讨论,并加以解决;(3)掌握(C):要求系统地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对具有一定综合性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 试题类型 全卷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三种题型。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或推证过程;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解答题要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证过程。文、理科全卷题型、题量和赋分分别如下: 试卷结构 文科卷: 1.全卷22道试题均为必做题; 2.试卷结构为选择题10道,每道5分,共50分;填空题7道,每道5分,共35分;解答题5道,每道分值不低于10分同时不高于14分,共65分。 理科卷: 1.全卷22道试题,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其中,20道试题为必做题,在填空题中设置2道选做题(需要考生在这2道选做题中选择一道作答,若两道都选,按前一道作答结果计分),即考生共需作答21道试题; 2.试卷结构为选择题10道,每道5分,共50分;填空题6道,每道5分,考生需作答5道,共25分;解答题6道,每道分值不低于10分同时不高于14分,共75分;试题按难度(难度=实测平均分/满分)分为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 难度在 0.70以上的题为容易题,难度在0.40-0.70之间(包括0.40和0.70)的题为中等题,难度在0.40以下的题为难题。控制三种难度的试题的合适分值比例,试卷总体难度适中。 题型变化对文科生影响更明显

2018年福建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版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 (总分:150.00,做题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10,分数:20.00) 1.下列加横的字读音相同的是 A. 揉搓蹂躏杂糅猿猱 B. 嫡系堤岸提防锋镝 C. 凋雕刻碉堡貂熊 √ D. 栅栏珊瑚删除蹒跚 解析: 2.下列加横线字字形正确的是 A. 背道而驰弛有度驰名中外纲纪废弛(chi) √ B. 白壁微瑕作壁上观原物璧还坚壁清野(bi) C. 成绩斐然缠绵绯恻妄自菲薄匪夷所思(fei) D. 励精图治再接再厉励行节约厉厉在目(li) 解析: 3.下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A.两国家友好往来,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真可谓百年之好 B.为提高学生高考语文成绩,王老师处心积虑,想尽一切办法 C.我虽然能力有限,经验不足,但完成这项工作还是绰绰有余的√ D.他家虽不富裕,但对公益事业十分热心,真是大方之家 解析: 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调查表明,将近70%以上成年人有玩手机的习惯,既浪费时间又影响健康 B.许多同学学习效率不高,成绩难以提高,根本原因是由学习方法不当造成的 C.2017年我校共完成82个教研课题的申报,是近年来课题中申报数最多的一年 D.在有关部门的推动下,近年来中小学国学教育蓬勃发展,学生国学水平大幅提高√解析:

5.下列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主人下马客在船——互文 B.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双关 C.遥望洞庭山水色,盘里一青螺——比喻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借代√ 解析: 6.造字法相同的是 A.下末炎日 B.江钢枪驶√ C.月三采从 D.休腾估明 解析: 7.下列正确的是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战国时期诗歌共305篇 B.鲁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他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野草》《故事新篇》等 C.楚辞主要作家有屈原、宋玉等,代表作品《离骚》《九章》《九歌》等√ D.福克纳长篇小说《百年孤独》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经典巨著 解析: 8.诗人余光中说:“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指的是 A.杜牧 B.白√ C.王维 D.白居易 解析: 9.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第一学段要学会汉语拼音,准确拼读音节,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B.第一学段要求掌握汉字基本笔画,常用偏旁部首,按习惯方式用硬笔写字√ C.第二学段初步独立识字能力,能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词典 D.第三学段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3000字,会写2500字 解析: 10.下面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应采用大量讲授口语交际原则、要领的方式在实际情景中进行√ B.口语交际教学应努力贴近生活话题,采用灵活形式组织教学 C.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态度和习惯,重在鼓励学生自信的表达 D.第二、三学段主要评价学生日常口语交际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交流 解析: 二、填空题 (总题数:10,分数:20.00) 11.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 填空项1: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浓妆淡抹总相宜 ) 解析:

2019年福建省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

2019年福建省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胚(pēi)芽处(chǔ)方膝(qī)盖稗(bài)官野史 B.濒(bīng)临号(háo)叫骸(hái)骨一蹴(cù)而就 C.晕(yùn)车擂(lèi)台缱绻(quǎn)参(cēn)差不齐 D.发酵(xiào)谥(shì)号埋(mán)怨豆蔻(kòu)年华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震聋发聩一蹶不振震耳欲聋振撼人心 B.皓首穷经浩然正气明眸皓齿浩如烟海 C.瑕不掩瑜白璧无暇目不瑕接自顾不暇 1

D.落月屋梁粱上君子黄粱美梦膏粱子弟 3.下列汉字书写笔顺正确的一项是() A.瓦一r r瓦B.邓7又习邓 C.火、,少火D.勾7勺勾勾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文艺创作要扎根本土,深植时代,提高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B.解决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落实是2019年关于社会民生的大事。 C.能否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代表着我们的国家尊严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D.中央财政教育支出安排超过一万亿元左右是国务院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 5.下列关于修辞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运用比喻、设问手法,描绘了春天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喜爱之情。 B.“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运用夸张、借代、拟人手法,极言山势凶险,但在红军眼中是非常渺小的。 2

C.“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运用夸张手法,写诗人与敬亭山的相知相怜,突出了诗人精神上的孤独。 D.“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运用比喻手法,把水浪比作“水墙”形容江潮浪头之高、气势之盛。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关雎》《蒹葭》《七月》都出自《诗经》中的“国风”。 B.孟浩然和王勃是唐朝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诗人。 C.罗贯中创作的《水浒传》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作品。 D.儿歌由母亲或其他成年人创作,儿童诗都由儿童创作。 7.下列不属于20世纪下半期欧美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一项是() A.荒诞派戏剧B.新小说 C.意识流D.黑色幽默小说 8.下列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及评价的表述,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不相符的一项是() A.第二学段(3~4年级)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B.第二学段(3~4年级)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思。 3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50个知识点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点 1.在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时期,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心理学者把此时期称之为关键期。 2.智力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智商,简称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 3.我国教育心理学家主张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 4.桑代克认为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有: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 5.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归纳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学会调适,第二是寻求发展。 6.学生的学习就其学习内容来说,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二是总是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三是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7.先于一寂的活动则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称为心向与定势。 8.贮存时间大约为0.25—2秒的记忆是瞬时记忆。 9.在读一首短诗时,某生学习10分钟就刚好能背诵,随后又增加学习几分钟。这种增加的附加学习,叫做过度学习。它是促进知识保持,克服遗忘的记忆规律之一。 10.中学生的伦理道德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可以做到

言行一致,具有自律性。 11.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有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是程序教学。 12.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叫做课堂气氛。它是教学过程的软情境。 13.有系统的惧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材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称之为教学评价。 14.标准化就测验的优越性在于:第一,客观性;第二,计划性;第三,可比性。 15.多次测验所得的分数的稳定和一致的程度,叫做测验的信度。 16.罗森塔尔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17.信息加工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信息是以信息流形式储存在长时记忆中。 18.积极诱因使个体产生积极行为,趋向或接近某一目标;消极诱因则使个体产生负性行为,远离或回避某一目标。 19.布卢姆等人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 20.对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的比较研究发现,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具有预见性,并以学生为中心。 21.职业道德是职业范围内的特殊道德要求,是一般社会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试题及答案1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真题 1、“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等命题的提出者是( ) A、夸美纽斯B、洛克C、杜威D、赫尔巴特 2、“教学相长”、“及时而教”等教育思想最早出自于我国的( ) A、《学记》B、《论语》C、《大学》D、《中庸》 3、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发展,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 A、复杂性、创造性B、连续性、广延性 C、长期性、间接性D、主体性、示范性 4、熟练地骑车、熟练地织毛衣中的注意是( ) A、无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5、鲁班发明锯子是借助于( ) A、定势 B、变式 C、问题解决 D、原型启发 6、我国最早实施中小学六三三分段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7、美国学者孟禄提出的教育起源理论被称为( ) A、需要起源论B、意识起源论C、生物起源论D、心理起源论 8、开展教育工作首先需要( ) A、加强德育工作 B、确立教育目的 C、设计课程体系 D、选择教学方法 9、一个人掌握的知识、形成的技能达到何种程度时,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 A、迁移 B、熟练 C、同化 D、泛化

10、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社会交往需要是( ) A、生理与安全的需要 B、爱与归属的需要 C、求知与审美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11、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概括了哪位教育家的成功教育经验?( ) A、乌申斯基 B、加里宁 C、马卡连柯 D、赞科夫 12、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 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13、心理是神经系统的机能,人的一切心理活动按其产生方式来说都是脑的( ) A、精神活动 B、意识活动 C、反射活动 D、技能活动 14、一个人的稳定态度与习惯化行为方式相结合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 A、动机 B、气质 C、能力 D、性格 15、智力技能的特点是( ) A、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B、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 C、观念性、内隐性、简缩性 D、观念性、内隐性、展开性 16、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采取决定和( ) A、确定目的 B、执行计划 C、制定计划 D、动机斗争 17、永久性遗忘是因消退而引起的( ) A、存储性障碍 B、提取性障碍 C、生理性障碍 D、心理性障碍 18、“满意与不满意”是情绪、情感的哪种两极性表现?( ) A、肯定与否定 B、增力与减力 C、激动与平静 D、紧张与轻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