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一、中国经济形势分析

(一)2015年中国经济成绩单

(二)各省情况

(三)今年上半年经济数据

(四)转型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

二、中国经济形势展望

(一)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

(二)供给侧机构性改革

(三)创新发展战略

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的新常态。2016年过半,各种经济数据纷至沓来,各个经济体的运转趋势也逐渐浮出水面。中国经济目前处于什么样的态势?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形势?

一、中国经济形势分析

(一)2015年中国经济成绩单

首先来看一段视频,了解一下2015年的经济情况。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76708亿元,增长6.9%。一产增长3.9%;二产增长6.0%;三产增长8.3%。三产结构9.0:40.5:50.5。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9351元,比上年增长6.3%。消费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2015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升到66.4%,提高了15.4个百分点,创15年以来的最高点。消费比投资高出30.3个百分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大动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三产业增速8.3%,新兴服务业成为新增长点。“一带一路”推进以及亚投行和金砖银行等国际机构的设立,将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和产能国际合作创造全新的对外空间和支撑作用。

从视频中公布的经济数据来看,经济数据呈现出温和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民生

改善四个方面的突出特点。

温和换挡: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深度调整,以及国内“三期叠加”(三期叠加:1.增长速度换档期,是由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2.结构调整阵痛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动选择。3.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是化解多年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必经阶段。)持续影响的双重压力下,2015年国民经济呈现出温和换挡、缓中趋稳的态势。GDP增速为6.9%,基本实现了年初提出的7%左右的年度经济增长目标。

结构优化:伴随增速温和换挡的,是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2015年,国内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66.4%,比上年大幅提高15.4个百分点。消费增长贡献的提升,为我国经济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回旋余地和腾挪空间。在产业结构方面,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首次超过一半达到50.5%。以金融、IT服务、科技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增长相对更快,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的重要引擎。

动力转换:在经济增速温和换挡、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的同时,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

正逐渐从过去的靠低廉的资源环境和劳动成本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不断加强。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系列政策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的动力转换。“双创”政策(即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首先促进了经济增长中创新驱动力的逐渐增强。从长远看,创新会使企业发展动力更加强劲,增强核心竞争力,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效率得到逐步提高,未来的经济增长更加平稳和可持续。

民生改善:虽然面临巨大的经济下行压力,2015年人民生活仍保持不断改善的进程。城乡居民收入增长7.4%,比经济增速高0.5个百分点。就业形势稳定,实现城镇新增就业

人数超过1000万人的目标。医保、社保、扶贫等方面不断取得进步。

近年来居民收入增速超过GDP,原因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济在巨大压力下依然保持了基本平稳的增长,经济增速换挡是比较温和的,

为收入的增长奠定了基础;

二、是就业形势的稳定对平均收入作出了贡献;

三、是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了工资水平相对较高的产业高端吸纳就业的比重上升;

四、是社会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了民众福利的提升,尤其是最低生活标准、最低

工资标准的提升,退休金的不断增长,都推动了平均收入的增长;

五、是扶贫力度的加大,贫困人口的显著减少,抬高了最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六、是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相对高收入的城镇居民比重的上升;

七、是农产品价格保护、农业补贴、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等政策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虽然经济现状处于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的势头,但改革也进入到攻坚期。

现状突出的问题有:深层次矛盾凸显,不同利益冲突加剧,改革推进难度加大。

(二)各省情况

结合图片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31省区大部分GDP增速均超6.9%,比较靠后的有东三省。辽宁、黑龙江、山西等省份,都过于依赖国营经济,民营经济非常不发达,使得经济运行内生动力不足。去产能,对辽宁经济雪上加霜此外,地方腐败的程度可以用一个指标来简单衡量——即一个地方职务犯罪的数量与公职人员的比值,比值越高说明这个地区越腐败。2015年辽宁审结的职务犯罪数量为2117件,高居全国第一;判处犯罪人数多达2518人,位居全国前列;黑龙江2015检察机关立案各类职务犯罪案件1463件1906人,两个数字在全国都位居前列。

(三)2016年上半年数据

8月12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7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月率上涨0.31%,前值上涨0.45%;1-7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年率上涨8.1%,预期上涨8.9%,前值上涨9% 较工业产出而言,投资增长的放缓令人担忧。尽管工业产出出现部分强劲迹象,如电力和钢铁产出等,但投资增长的下滑可能预示中国经济增长更大幅放缓

(四)转型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

现在国家虽然处于经济转型的新阶段,但国家经济发展有“四个没有变”:(1)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2)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3)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4)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

改革需要在这五个方面有所突破:

(1)改革共识——改革方向

下一步改革的关键是什么?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经济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什么?,等等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了国家的改革方向就明确了。要深层次理解这一点,可以参考《改革共识与中国未来》这本书。

(2)党政关系——政体改革

所谓政治体制改革,就是在社会主义政治总格局和权力结构形式不变的前提下,对政权组织、政治组织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机制的调整和完善。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的目标有三条:第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政治体制改革的近期的具体目标:就是要增强党与行政机构以及整个国家领导机关的活力;就是要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就是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各行各业以及基层的积极性,从而在政治上创造出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

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

(3)政市关系——转变职能

政府职能转变,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其应担负的职责和所发挥的功能、作用的范围、内容、方式的转移与变化。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性,是由影响政府职能的诸多因素所决定的。

职能重心的转变:1、由注重政治统治向社会管理职能转变;2、由注重阶级斗争向经济建设转变。

政府职能转变职能方式的转变:1.由运用行政手段为主转变为运用经济手段为主,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相结合;2.由微观管理、直接管理转变为宏观管理、间接管理;3.由注重计划、排斥市场转变为把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起来

(4)央地关系——权利分置

(5)国民关系——民富国强

二、中国经济形势展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8月12日预测,中国有望在2016年实现6.6%的增长速度,2018年以后温和下降至6.0%,此后会进一步平缓下降。十三五期间,保持经济增长6.5-7%,难度较大,需要付出艰巨努力,为此我们提出了经济新四化:市场化、全球化、城镇化、信息化,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供给侧改革和创新战略上,下面我们重点讲这三项改革。(一)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

(1)历史和现状

国企改革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三次改革:

第一次改革(1978-1993):这次改革是我国国企改革的初步探索阶段。起步于国企放权让利: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同时充分重视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关系;二是扩大企业自主权,并且把企业经营好坏同职工的物质利益挂起钩来,着眼于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

第二次改革(1993-2003):20世纪90年代初,社会主义制度下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使改革陷入发展的僵局。同时,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解体对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了巨大冲击。触及计划体制本身的改革势在必行,国企改革由此进入了第二个阶段。

这个阶段国有企业改革方向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和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企改革实践的重大突破,具有划时代得意义,为国企改革指明了方向。

第三次改革(2003-至今):中共十六大之后,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继续深化、国有资产管理方式的变化和资本市场的改革使我国的国企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阶段国企改革主要体现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国企改革以大企业、以产权多元化和治理结构为中心;多种所有制企业关系的处理;国企改革与资本市场的改革同步进行。

国有企业现状:简单分述两个图片中数字含义。

亏损八大行业:钢铁,煤炭,水泥,玻璃,石油,石化,铁矿石,有色金属。这几个行业多集中在国企控股的重工业中。

为了扭转国企现状,特别是国企控股的重工业,必须要进行改革。

(2)改革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适应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新形势,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标准,以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完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到2020年,国企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

(1)企业公司制改革基本完成

(2)国有资产监管制度更加成熟

(3)国有资产配置效率显著提高

(4)企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国企改革要把握好四大要点:

(1)国企类别:公益的归公益,商业的归商业;

(2)国企的活力来:完善企业薪酬分配制度;

(3)资本管理:设立政府市场“隔离带”;

(4)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非国有企业参与。

(3)国企改革的重点方向

第一,分类重组。

根据《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今后将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在企业分类过程中要坚持谁出资谁分类的原则。

《指导意见》把国有企业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两类。原因:

一是充分考虑企业功能的多重性、复杂性,分类宜粗不宜细。

二是充分考虑到企业所属行业特点和发展趋势,同时还要考虑国有企业现在大部分都是混业经营的,要看主业、看发展。

三是充分考虑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对企业功能定位进行动态调整。

四是充分考虑各地不同发展实际,在遵循国家统一分类思路原则的前提下,允许各地结合实际,划分并动态调整本地国有企业功能类别。

对国有企业进行分类,目的是为了解决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目标多元、定位不清的问题,为了解决考核评价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同时也为了更好发挥国有资本的功能作用。

无论是商业类企业还是公益类企业,都是独立市场主体,都要与市场经济相融合,都要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都要服从国家战略,都要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商业类: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国企,原则上都要实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积极引入其他国有资本或非国有资本实现股权多元化,国有资本可以绝对控股、相对控股,也可以参股;主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主要承担重大专项任务的商业类国企,要保持国有资本控股地位,支持非国有资本参股。

公益类:国企可以采取国有独资形式,具备条件的也可以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还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特许经营、委托代理等方式,鼓励非国有企业参与经营。此外,也要区分集团公司和子公司等不同层级。

第二,资产证券化。通过提高资产证券化率,可盘活存量资产,推进混合所制改革,提升国资流动性,实现国资保值增值等。

发展混合所有制要区分不同类型,首先是区分“已经混合”和“适宜混合”的国有企业。已经实行混合所有制的国企,着力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资本运行效率上下功夫。对适宜混合的企业,要坚持因地因业因企施策。适合独资的就独资,适合控股的就控股,适合参股的就参股。混改不搞拉郎配,不搞全覆盖,不设时间表,不下达指标,成熟一个推进一个。

对国有资本入股非国有企业:国有资本重点投资在公共服务、高新技术、生态环保、战略性产业等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强的非国有企业。入股的方式有:投资入股、联合投资、重组等。

对非国有资本入股国有企业:可在石油、天然气、电力、铁路、电信、资源开发、共用事业等。入股的方式有:入股、收购股权、认购可转债、股权置换等。

第三,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从管人、管事、管资产到只管资本。资本化是国企战略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由之路,在国资兼并整合的大背景下,争取成为国资投资、运营平台涉及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指导意见》提出,要对国企“实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薪酬分配制度”,同时对国企负责人员实行“差异化薪酬分配办法”。

负责人薪酬要与选任方式相匹配,体现激励与约束相结合。

由各级党委、政府及部门任命的企业负责人,其薪酬结构要与企业功能性质和经营业绩挂钩,调整偏高、过高的收入。薪酬合理确定由三部分组成:基本年薪、绩效年薪和任期激励收入。

对通过市场化选聘的职业经理人,其薪酬由董事会按照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确定。

无论是组织任命的,还是市场化选聘的,都要在综合考虑有关群体工资水平的基础上合理确定负责人薪酬水平,不超过7-8倍国企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形成负责人与职工间合理的工资收入分配关系。

对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也可探索实行员工持股。优先支持人才资本和技术要素贡献占比

较高的转制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服务型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

员工持股方式主要采取增资扩股和出资新设等方式。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国有资产监管提出的新要求即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也为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规划了路径。

以往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直接对所监管企业履行出资人权利的模式,而现在改由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对所授权的企业履行出资人权利,真正形成政府和市场之间的‘界面’和‘隔离带’。今后,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的指令主要通过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这一平台,以“市场化”的方式往下层层传导,规避政府对市场的直接干预,真正实现政企分开。

我们来看一段视频,加深了解国企改革设计方案。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背景

从外部看,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持续低迷,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无法延续过去出口的高增长态势;从内部看,长期的高投资率在拉动经济增长同时也带来了产能过剩,过度依靠投资拉动不可持续。这都需要从供给侧发力。

从内部看,中国的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面临严重产能过剩,不仅造成生产力和财富损失,也带来了发展的不可持续。加之企业成本上升、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下降,我们亟须在供给方面打破对企业发展的约束,通过减税、降费为市场主体提供良好条件。

中国经济在供给与需求两端正在发生重要变化。过去市场需求强调的重点是“有没有”,而现在要解决的重点是“好不好”;过去是供不应求,现在很多产业供大于求,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与需求侧重点变化紧密相联,供给侧需要主动与之适应,需要调整供给侧的结构与质量,真正实现发展方式从粗放到集约、从数量到质量效率的深刻转变。

2013年,我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阶段,明确了我们对经济形势应该“怎么看”。2014年,提出经济发展“新常态”,既进一步深化了“怎么看”,又为“怎么干”指明了方向。2015年,提出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深化了“怎么看”和“怎么干”的认识,又进一步明确了主攻方向、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

2015年11月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11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以消费升级促进产业升级,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扩大内需”。从“三期叠加”到“新常态”,再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深化认识的过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智慧,从理论到实践不断探索的结晶。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

内涵: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

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具体说来:

增强经济内生动力。通过摆脱要素驱动,改变依靠资源和要素大规模、高强度投入驱动经济增长的方式,转向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使经济增长实现更健康、更高效、更可持续的增长。

推进结构调整。通过增加有效供给,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实现供需在更高水平上的结构平衡。

增强体制活力,通过化解过剩产能,加大资产重组力度,促进要素有序合理流动,实现资源优化再配置。

通过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三驾马车决定短期经济增长率。而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四大要素在充分配置条件下所实现的增长率即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

当前,中国经济在供给与需求两端正在发生重要变化。过去市场需求强调的重点是“有没有”,而现在要解决的重点是“好不好”;过去是供不应求,现在很多产业供大于求,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与需求侧重点变化紧密相联,供给侧需要主动与之适应,需要调整供给侧的结构与质量,真正实现发展方式从粗放到集约、从数量到质量效率的深刻转变。

这就要求一方面通过刺激需求侧“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就要从供给侧发力,主张通过鼓励企业创新和结构升级,通过降低企业税费负担等方式,促进经济供给能力的提升,推动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

权威人士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国情出发,不妨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样一个公式来理解,即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此外也要消除认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实行需求紧缩、就是搞新的“计划经济”这两种误解。

(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政策支柱和五大重点任务

“五大政策支柱”整体融合、有机结合、相互配合,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1)宏观政策要稳,就是要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2)产业政策要准,就是要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方向;(3)微观政策要活,就是要完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者潜力;(4)改革政策要实,就是要加大力度推动改革落地;(5)社会

政策要托底,就是要守住民生底线。

五大政策支柱是保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地的关键,也是推进中国经济提质增效的重点。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各项工作重点应该以“十个更加注重”为标尺,对不上的事不能再干,对得上的事要加把劲干、创造性地干。化大震为小震,积小胜为大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努力实现十个方面工作重点的转变。这就是:

(1)推动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2)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实施宏观调控,要更加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

(4)调整产业结构,要更加注重加减乘除并举;

(5)推进城镇化,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

(6)促进区域发展,要更加注重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空间均衡;

(7)保护生态环境,要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8)保障改善民生,要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

(9)进行资源配置,要更加注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10)扩大对外开放,要更加注重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

五大重点任务: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补短板、降成本

通过有效的市场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优胜劣汰和产业重组,提升产能过剩行业集中度,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

去产能和去杠杆的关键是深化国有企业和金融部门的基础性改革

去库存和补短板的指向要同有序引导城镇化进程和农民工市民化有机结合起来

降成本的重点是增加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抑制资产泡沫和降低宏观税负。

这里举一个例子以加深理解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含义。例如家电消费,需求侧方面:可以推出“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补贴等政策,鼓励人们多消费;而供给侧方面则降低家电生产企业负担、鼓励企业研发新产品、创新销售模式等,满足甚至创造需求,拉动消费。

2015年1-11月房地产与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双双下滑,出口也继续同比下降。需求不足的同时需求外溢明显,海淘、境外代购风生水起。需求升级趋势明显,电信、文化娱乐、养老等消费快速增长,绿色、时尚、品质消费空间巨大。这进一步说明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上我们要着眼于打好持久战,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战术上我们要抓住关键点,致力于打好歼灭战,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完成这“五大重点任务”,既需要有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韧劲,也需要有立说力行、立竿见影的狠劲,确保过剩产能和房地产库存减少,企业

成本上涨和工业品价格下跌势头得到遏制,有效供给能力有所提高,财政金融风险有所释放。

完成好“五大重点任务”要做好“加减乘除”。从长期看,各项任务都有利于增强发展动力;从短期看,不同任务之间又具有“对冲”作用。比如,化解房地产库存对增长是明显的“加法”,可以减缓去产能带来的“减法”效应。而去产能又会调整供求关系,防止出现宏观经济通缩效应。因此,“五大重点任务”必须全面推进。当然,落实到一个地区,又会有所侧重,关键在于把握好“度”。

当前,做“加法”相对容易理解,做“减法”困难会大一些,但必须做下去。当务之急是斩钉截铁处置“僵尸企业”。“僵尸企业”是指丧失自我修复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必须依赖非市场因素生存的企业,表现为已停产或者半停产,连年亏损、资不抵债,主要靠政府补贴、银行续贷等方式维持生产经营。“僵尸企业”是中央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质增效的一大障碍,是当前的心头之患,也是企业减利的最大出血点。让“僵尸”入土为安,腾出宝贵的实物资源、信贷资源和市场空间。“僵尸企业”本来已“死”在那里,就不要再维持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是事物新陈代谢的客观规律,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性原则的要求。

我们来看国企改革的一个视频。

目前我国既存在低层次产业的产能过剩,也存在着高品质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的不足。供给不仅跟不上需求升级趋势,而且满足创造新消费、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的能力也不足,迫切需要通过改革,来提高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简单来讲,推动国家经济持续发展就是需求侧刺激和供给侧改革,需求侧刺激投资、投资和出口。供给侧在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新方面改革。

课堂讨论:为什么海淘族要抢购日本的马桶盖、韩国的彩妆、澳大利亚的奶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通过这个视频加深理解。

(三)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根本措施。

到现在,工业革命已经经历了三次:

第一次:18世纪后半期,起源于英国,代表产物是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又名为蒸汽时代。

第二次:19世纪下半叶,主要发源地以德国美国为主,代表产物是西门子的发电机。又名为电气时代。

第三次: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到现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目前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已经到来。德国政府最先提出“工业革命4.0”的概念及相关战略,以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在工业4.0时代,借助信息物理系统(CPS)等创新技术,整个生产流程都由软件来控制,包括人机整合、机器与外部机器整合、生产流程与外部合作伙伴整合等。

从蒸汽时代到工业4.0科技手段不断革新、进步。特点: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

为了应对工业革命4.0,到2025年,这一段时期,我国制造业重点关注10领域,分别为:

(1)新一代信息技术

(2)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

(3)航空航天装备

(4)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

(5)先进轨道交通装备

(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7)电力装备

(8)农机装备

(9)新材料

(10)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为了应对工业革命4.0,到2020年,我国争取形成15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力争到2025年形成40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采取的措施分有:(1)围绕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增材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创新发展的重大共性需求;(2)重点开展行业基础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化、人才培训等工作;(3)形成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4)制定完善制造业创新中心遴选、考核、管理的标准和程序。

此外,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产业互联网已经逐步走向工业、制造业等领域延伸,使得机器更加聪明。最近谷歌AlphaGo在围棋上5比0战胜欧洲冠军樊麾,又以4比1战胜世界冠军李世石就说明了一点。

机器更聪明,促使结构出现新变化:以“制造”向“智造”转变。

2015年11月,李克强向世界机器人大会作出批示:机器人是衡量现代科技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抢占智能社会发展先机的战略领域。中国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这将有力促进机器人新兴市场的成长,创造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市场。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目的是推动经济良性良好发展。李克强总理说:“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一方面,只有通过万众创新,才能创造出更多的新技术、新

产品和新市场,也就才能提高经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只有通过大众创业,才能增加更多的市场主体,才能增加市场的动力、活力和竞争力,从而成为经济发展的内在源动力引擎。“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是相互支撑和相互促动的关系。

目前又提出“四众”(即众创、众包、众扶、众筹,以下简称“四众”)新模式,以众智促创新、以众包促变革、以众扶促创业、以众筹促融资的发展方向。

“四众”新模式,是对“双创”理念的深化和延伸,其中“众”作为共同点,体现出我国寻找经济新增长点在从过去依赖出口、投资等宏观层面向微观层面转化。

值得注意的是,以众包促改革,可以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推动“双创”相结合,鼓励用众包等模式促进生产方式变革,聚合员工智慧和社会创意,开展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和运营维护,形成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的不竭动力。

在工业革命4.0阶段,要使得我国从工业大国逐步实现工业强国。

要实现工业强国必须:

(1)提升传统制造业。通过智能生产、智能设备和先进制造理念来改造和提升传统制造业。

(2)加强对外合作。积极寻求对外合作,加强发达国家先进制造业的学习借鉴。

(3)推动工业制造业转型升级。在战略、产业、技术和人才层面上,做出重要部署。

战略层面:制定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完善国家政策支撑体系。

产业层面:推动制造业的模式和业态,实现四大革新。

技术层面:要积极研究部署信息物理系统平台。

人才层面:加快培养创新人才,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看下一个关于科技创新的视频。加深创新重要性的认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核心位置,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在国际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和我国发展动力转换的形势下,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