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量管理原料标准

质量管理原料标准

质量管理原料标准
质量管理原料标准

一.目 的:制订明胶质量标准及内控标准,保证所用明胶符合生产要求。 二.范 围:明胶的质量控制。 三.责任者: 四.标 准:

1.品名:明胶

2.原料编号:Y001

3.法定标准: 3.1产品分类:

明胶:分成A 型与B 型(A 型为酸法明胶,B 型为碱法明胶,二者等离子点PI 显著不同)以及骨类与皮类。

3.2标准依据:GB 6783 《食品添加剂 明胶》 3.3内容:

检查项目

法定质量标准

内控标准

A 型

B 型

骨制明胶 皮制明胶

骨制明胶

皮制明胶

性状

产品为淡黄色或黄色颗粒,应保持干燥、洁净、

均匀,无夹杂物。2.5%的明胶溶液无不适气味。

同法定标准 水分 ≤14% 同法定标准

凝冻强度(含水分12%的商品胶),Bloom g ≥100 同法定标准 勃氏粘度(含水分12%的商品胶),mPa ·s

≥1.8 ≥2.5 ≥2.5 ≥3.0 同法定标准 灰分 ≤2.0% 同法定标准 二氧化硫,mg/kg ≤150 同法定标准

pH 4.5- 6.5 5.5-7.0 同法定标准 等离子点,pH 7.0~9.0 4.7~5.2 同法定标准 水不溶物,% ≤0.2 同法定标准

江大源生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标准------质量管理

题 目 明胶质量标准及内控标准

编码:TS-ZL-101-00 共 2 页 第 1 页

制 订 审 核 批 准 制订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制订部门 颁发数量

生效日期

分发部门

题目明胶质量标准及内控标准

编码:TS-ZL-101-00共 2 页第 2 页

铬,mg/kg ≤2.0 同法定标准砷,mg/kg ≤1 同法定标准重金属(以Pb计),

mg/kg

≤50 同法定标准细菌总数,个/100g ≤104同法定标准大肠菌群,个/100g ≤150 同法定标准沙门氏菌不得检出同法定标准五.入库验收项目:性状、水分、凝冻强度、勃氏粘度、灰分、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

六.贮藏:本产品必须贮存在清沽、干燥、通气的仓库中,不得露天堆放。应防止受潮、受热和曝晒。

七.保质期:以产品包装标识的保质期为准。

八.包装:产品包装分内外两层。内层为食品用塑料薄膜袋,必须严密封口,包层可用麻袋、化纤袋、纸箱或木桶。包装材料都应是清洁、干燥、防潮和牢固的。

九.标志:本产品每件包装的正面都应有明显的下列标志,“食品添加剂明胶”字样、生产厂名、厂址、产品名称、商标、等级、批号、净重、生产日期、保质期或保存期。包装袋内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和本标准编号。

十.运输:运输本产品时必须用清洁、通气并有篷盖的运输工具,防止受潮和受热,不可与有毒物品混装。

江苏江大源生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标准------质量管理

题目甘油质量标准及内控标准

编码:TS-ZL-102-00共 1 页第 1 页

制订审核批准

制订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制订部门颁发数量份生效日期

分发部门

一.目的:制订甘油质量标准及内控标准,保证所用甘油符合生产要求。二.范围:甘油的质量控制。

三.责任者:

四.标准:

1.品名:甘油

2.原料编号:Y002

3.法定标准:

3.1标准依据:《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

3.2内容:

检查项目法定质量标准内控标准

性状无色、澄清的粘稠液体;味甜;有

引湿性;水溶液(1→10)显中性

反应。

相对密度在25℃时不小于1.257。

同法定标准

鉴别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

的图谱(光谱图77图)一致。

同法定标准颜色与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同法定标准氯化物≤0.0006% 同法定标准硫酸盐≤0.002% 同法定标准醛与还原性物质与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同法定标准

脂肪酸与酯类

消耗的氢氧化钠滴定液

(0.1mol/l)不得过4.0ml。

同法定标准

易碳化物与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同法定标准

糖处理后的样液应仍为蓝色,无沉淀

产生。

同法定标准

二甘醇、乙二醇与其他杂质二甘醇与乙二醇均不得过0.025%,

单个未知杂质不得过0.1%,杂质总

量不得过1.0%

同法定标准

检查项目 法定质量标准 内控标准

二甘醇、乙二醇与其他杂质 二甘醇与乙二醇均不得过0.025%,单个未知杂质不得过0.1%,杂质总

量不得过1.0%

同法定标准

炽灼残渣 遗留残渣不得超过2mg 同法定标准 铁盐 ≤0.0002% 同法定标准 重金属 不得过百万分之二 同法定标准 含量 含C 3H 8O 3不得少于98.0% 同法定标准 砷盐 应符合规定(0.00003%) 同法定标准 微生物限度 细菌总数≤1000cuf/ml ;霉菌≤25cuf/ml ;酵母菌≤25cuf/ml ;大

肠菌群≤40MPN/ml

同法定标准

五.入库验收项目:颜色、氯化物、硫酸盐、脂肪酸与酯类、糖、炽灼残渣、铁盐、含量测定、微生物限度。

题 目

甘油质量标准及内控标准

编码:TS-ZL-102-00 共 2 页 第 2 页

江苏江大源生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标准------质量管理

题目山梨糖醇质量标准及内控标准

编码:TS-ZL-103-00共 2 页第 1 页

制订审核批准

制订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制订部门颁发数量份生效日期

分发部门

一.目的:制订山梨糖醇质量标准及内控标准,保证所用山梨糖醇符合生产要求。二.范围:山梨糖醇的质量控制。

三.责任者:

四.标准:

1.品名:山梨糖醇

2.原料编号:Y003

3.法定标准:

3.1标准依据:GB 29219《食品添加剂山梨糖醇》

3.2内容:

检查项目法定质量标准内控标准色泽白色同法定标准

状态结晶性粉末、薄片或颗粒,具有吸

湿性

同法定标准

山梨糖醇(以干基

计)含量,ω/%

≥91.0 同法定标准水分,ω/% ≤1.5 同法定标准

还原糖(以葡萄糖

计),ω/%

≤0.3 同法定标准

铅(Pb)/(mg/kg) ≤1.0 同法定标准

硫酸盐(以SO

4

计)

/(mg/kg)

≤100 同法定标准

氯化物(以Cl计)

/(mg/kg)

≤50 同法定标准

镍(Ni)/(mg/kg) ≤2.0 同法定标准

灼烧残渣,ω/% ≤0.1 同法定标准

总糖(以葡萄糖

计),ω/%

≤1.0 同法定标准

题目山梨糖醇质量标准及内控标准

编码:TS-ZL-103-00共 2 页第 2 页

检查项目法定质量标准内控标准微生物限度细菌总数≤1000cuf/ml;霉菌≤

25cuf/ml;酵母菌≤25cuf/ml;大

肠菌群≤40MPN/ml

同法定标准五.入库验收项目:水分、硫酸盐、氯化物、灼烧残渣和微生物限度。

江苏江大源生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标准------质量管理

题目鱼油质量标准及内控标准

编码:TS-ZL-104-00共 1 页第 1 页

制订审核批准制订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制订部门颁发数量份生效日期分发部门

一.目的:制订鱼油质量标准及内控标准。

二.范围:鱼油质量标准及内控标准。

三.责任者:

四.标准:

1.品名:鱼油

2.原料编号:Y004

3.法定标准:

3.1标准依据:Q/JDYST0006S-2013

3.2内容:

检查项目法定质量标准内控标准

感官指标浅黄色或黄色透明油状液体,有鱼

腥味

同法定标准

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30g/100g

同法定标准

酸价≤1mg KOH/g 同法定标准

过氧化值≤0.1g/100g 同法定标准

铅(以Pb计)≤0.1mg/kg 同法定标准

总砷(以As计)≤0.1mg/kg 同法定标准

汞(以Hg计)≤0.05mg/kg 同法定标准

菌落总数≤1000cfu/g 同法定标准

大肠菌群≤40MPN/100g 同法定标准

霉菌≤25cfu/g 同法定标准

酵母菌≤25cfu/g 同法定标准

沙门氏菌不得检出同法定标准

志贺氏菌不得检出同法定标准

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得检出同法定标准

溶血性链球菌不得检出同法定标准

五.入库验收项目:感官指标、酸价、过氧化值、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菌。

江苏江大源生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标准------质量管理

题目蜂胶提取物质量标准及内控标准

编码:TS-ZL-105-00共 1 页第 1 页

制订审核批准制订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制订部门颁发数量份生效日期分发部门

一.目的:制订蜂胶提取物质量标准及内控标准。

二.范围:蜂胶提取物质量标准及内控标准。

三.责任者:

四.标准:

1.品名:蜂胶提取物

2.原料编号:Y005

3.法定标准:

3.1标准依据:Q/JDYST0006S-2013

3.2内容:

检查项目法定质量标准内控标准

感官指标浅黄色至深黄色的半固体油膏状

物,有明显的蜂胶芳香气味,口感

乳香、微麻、辛辣味明显

同法定标准

总黄酮(以芦丁计)≥5g/100g 同法定标准

水分≤8g/100g 同法定标准

铅(以Pb计)≤0.5mg/kg 同法定标准

总砷(以As计)≤0.3mg/kg 同法定标准

汞(以Hg计)≤0.3mg/kg 同法定标准

菌落总数≤1000cfu/g 同法定标准

大肠菌群≤40MPN/100g 同法定标准

霉菌≤25cfu/g 同法定标准

酵母菌≤25cfu/g 同法定标准

沙门氏菌不得检出同法定标准

志贺氏菌不得检出同法定标准

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得检出同法定标准

五.入库验收项目:感官指标、总黄酮、水分、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菌。

江苏江大源生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标准------质量管理

题目紫苏籽油质量标准及内控标准

编码:TS-ZL-106-00共 1 页第 1 页

制订审核批准制订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制订部门颁发数量份生效日期分发部门

一.目的:制订紫苏籽油质量标准及内控标准。

二.范围:紫苏籽油质量标准及内控标准。

三.责任者:

四.标准:

1.品名:紫苏籽油

2.原料编号:Y006

3.法定标准:

3.1标准依据: Q/JDYST0006S-2013

3.2内容:

检查项目法定质量标准内控标准

感官指标浅黄色澄清、均匀、透明的油脂,

无絮状物、无杂质,具有苏籽油

特有的气味

同法定标准

α-亚麻酸≥60g/100g 同法定标准

酸价≤2mg KOH/g 同法定标准

过氧化值≤0.15g/100g 同法定标准

总砷(以As计)≤0.1mg/kg 同法定标准

铅(以Pb计)≤0.1mg/kg 同法定标准

黄曲霉毒素B1≤5ug/kg 同法定标准

苯并(a)芘≤10ug/kg 同法定标准

菌落总数≤1000cfu/g 同法定标准

大肠杆菌≤40MPN/100g 同法定标准

霉菌≤25cfu/g 同法定标准

酵母菌≤25cfu/g 同法定标准

沙门氏菌不得检出同法定标准

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得检出同法定标准

志贺氏菌不得检出同法定标准

五.入库验收项目:感官指标、酸价、过氧化值、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菌。

江苏江大源生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标准------质量管理

题目食品级白油质量标准及内控标准

编码:TS-ZL-107-00共 2 页第 1 页

制订审核批准

制订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制订部门颁发数量份生效日期

分发部门

一.目的:制订食品级白油质量标准及内控标准,保证所用食品级白油符合生产要求。二.范围:食品级白油的质量控制。

三.责任者:

四.标准:

1.品名:食品级白油

2.辅料编号:F001

3.法定标准:

3.1标准依据:GB 4853《食品级白油》

3.2内容:

项目

法定质量指标

内控标准低、中粘度

高粘

1号2号3号4号5号

运动粘度(100℃)/

(mm2/s)2.0~

3.0

3.0~

7.0

7.0~

8.5

8.5~

11

≥11

同法定标准

运动粘度(40℃)/(mm2/s)报告报告报告报告报告同法定标准

初馏点/℃

大于200 200 200 200 350

同法定标准

5%(质量分数)蒸馏点碳数不小于12 17 22 25 28

同法定标准

5%(质量分数)蒸馏点温度大于224 287 356 391 422

同法定标准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不小于250 300 400 480 500

同法定标准

颜色,赛氏号不低于+30 +30 +30 +30 +30 同法定标准水溶性酸或碱无无无无无同法定标准

题目食品级白油质量标准及内控标准

编码:TS-ZL-107-00共 2 页第 2 页

项目

法定质量标准

内控标准低、中粘度

高粘

1号2号3号4号5号

易碳化物通

通过

同法定标准

稠环芳烃,紫外吸光度(260nmnm~420nm)不大于0.1 0.1 0.1 0.1 0.1

同法定标准

固态石蜡通

通过

同法定标准

铅含量/(mg/kg)不大于 1 1 1 1 1 同法定标准砷含量/(mg/kg) 不大于 1 1 1 1 1 同法定标准重金属含量/(mg/kg)不大于10 10 10 10 10 同法定标准五.入库验收项目:固态石蜡。

江苏江大源生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标准------质量管理

题目二氧化钛质量标准及内控标准

编码:TS-ZL-111-00共 1 页第 1 页

制订审核批准

制订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制订部门颁发数量份生效日期

分发部门

一.目的:制订二氧化钛质量标准及内控标准,保证所用二氧化钛符合生产要求。二.范围:二氧化钛的质量控制。

三.责任者:

四.标准:

1.品名:二氧化钛

2.辅料编号:Y010

3.法定标准:

3.1标准依据:GB 25577《食品添加剂二氧化钛》

3.2内容:

1.感官要求

项目法定质量标准内控标准色泽、气味白色、无异味同法定标准

组织状态粉末

2.理化指标

项目法定质量标准内控标准二氧化钛,ω/% ≥98.5 同法定标准

干燥减量,ω/% ≤0.50 同法定标准

灼烧减量(以干基计),ω

/%

≤0.50 同法定标准盐酸溶解物,ω/% ≤0.50 同法定标准水溶物,ω/% ≤0.25 同法定标准

重金属(以Pb计)/(mg/kg)≤10 同法定标准砷(As)/(mg/kg)≤5 同法定标准五.入库验收项目:干燥减量、灼烧减量、盐酸溶解物。

江苏江大源生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标准------质量管理

题目柠檬黄质量标准及内控标准

编码:TS-ZL-112-00共 1 页第 1 页

制订审核批准

制订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制订部门颁发数量份生效日期

分发部门

一.目的:制订柠檬黄质量标准及内控标准,保证所用柠檬黄符合生产要求。二.范围:柠檬黄的质量控制。

三.责任者:

四.标准:

1.品名:柠檬黄

2.辅料编号:Y011

3.法定标准:

3.1标准依据:GB 4481.1《食品添加剂柠檬黄》

3.2内容:

1.感官指标

项目法定质量标准内控标准

色泽橙黄或亮橙色同法定标准组织状态粉末或颗粒同法定标准

2.理化指标

项目指标内控标准柠檬黄,ω/% ≥87.0 同法定标准干燥减量、氯化物(以NaCl

计)及硫酸盐(以Na

2SO

4

计)

总量,ω/%

≤13.0 同法定标准水不溶物,ω/% ≤0.20 同法定标准对氨基苯磺酸钠,ω/% ≤0.20 同法定标准1-(4'-磺酸基苯基)-3-羧

基-5-吡唑啉酮二钠盐,ω

/%

≤0.20 同法定标准

题目柠檬黄质量标准及内控标准

编码:TS-ZL-112-00共 2 页第 2 页

项目法定质量标准内控标准1-(4'-磺酸基苯基)-3-羧

酸甲(乙)酯基-5-吡唑啉

酮钠盐,ω/%

≤0.10 同法定标准

4,4'-(重氮亚氨基)-二

苯磺酸二钠盐,ω/%

≤0.05 同法定标准

未磺化芳族伯胺(以苯胺

计),ω/%

≤0.01 同法定标准

副染料,ω/% ≤1.0 同法定标准砷(As)/(mg/kg)≤1.0 同法定标准铅(Pb)/(mg/kg)≤10.0 同法定标准汞(Hg)/(mg/kg)≤1.0 同法定标准

五.入库验收项目:柠檬黄;干燥减量、氯化物(以NaCl计)及硫酸盐(以Na

2SO

4

计)

总量;水不溶物。

江苏江大源生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标准------质量管理

题目胭脂红质量标准及内控标准

编码:TS-ZL-113-00共 1 页第 1 页

制订审核批准

制订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制订部门颁发数量份生效日期

分发部门

一.目的:制订胭脂红质量标准及内控标准,保证所用胭脂红符合生产要求。二.范围:胭脂红的质量控制。

三.责任者:

四.标准:

1.品名:胭脂红

2.辅料编号:Y012

3.法定标准:

3.1标准依据:GB 4480.1《食品添加剂胭脂红》

3.2内容:

项目法定质量标准内控标准

性状红色或深红色粉末或颗粒同法定标准含量,ω/% ≥85.0 同法定标准干燥减量,ω/% ≤10.0 同法定标准氯化物(以NaCl计)及硫

酸盐(以Na

2SO

4

计)总量,ω

/%

≤8.0 同法定标准

水不溶物,ω/% ≤0.20 同法定标准副染料,ω/% ≤3.0 同法定标准砷(As)≤0.0001 同法定标准重金属(以Pb计)≤0.001 同法定标准

五.入口验收项目:含量;干燥减量;氯化物(以NaCl计)及硫酸盐(以Na

2SO

4

计)总

量;水不溶物。

项目质量管理措施

邯郸市邯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项目质量管理体系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邯郸市邯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时间:年月日

第一章:施工项目质量控制 一、施工项目经理及经理部的质量管理职责 1、施工项目经理是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者,对工程质量、方针、目标的制订和实施全面负责。 2、制订工程项目质量方针目标、作出承诺,形成文件,并组织全员进行全过程的贯彻执行,质量方针目标应是: 1)、满足使用要求,具有适用性、安全检查性、可靠性 2)符合国家环保、城市规划、安全消防等强制性要求 3)符合公司的质量目标要求 3、对质量目标进行分解,明确其基本要求,控制要点,并要求责任部门和单位制订实施措施,质量管理的重点部位有: 主要分项分部工程、功能性施工项目,关键与特殊工序、现场主要管理工作。 4、定期组织对工程项目质量方针目标管理进行诊断和综合性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与经济承包责任制挂钩。 5、建立完善实施质量体系所必须的组织机构、责任、程序、过程,促进质量体系有效运转。 6、加强质量成本、材料质量、质量检验、安全生产、施工进度各职能的协调,重视对质量要素和有关费用的核算、评价、分析,降低质量损失费用。 二、质量体系的组织机构 1、质量体系的主要环节: 1)施工准备

2)材料采购 3)施工生产 4)试验与检验 5)功能试验 6)竣工验收 7)、回访与保修 2、质量体系结构 (1)质量责任和权限 1)明确规定工程项目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质量责任 2)明确规定从事各项质量管理活动人员的责任和权限 3)规定各项工作之间的衔接、控制内容和控制措施 4)定期、不定期地检查工程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情况,并做出客观的评价报告 5)对施工中出现或可能出现的质量偏移、采取积极补救措施 (2)组织机构 见附图 3、成立由生产计划、施工技术、安全、材料、等部门组成的QC质量活动管理小组和由各工种、各班组技术骨干组成的QC质量活动小组。 (三)质量控制程序 1、施工准备工作质量: 1)了解施工项目质量保证协议 2)施工项目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有关职能部门进行图纸会审

企业质量管理制度

企业质量管理制度 目录 一、质量管理职责 1、组织领导。 2、总经理质量责任制。 3、质量方针及质量目标。 4、质量管理制度。 5、质量奖惩考核办法。 6、质量管理网络图。 二、生产设备、测量器具的管理 1、设备管理制度 2、设备日常管理制度 3、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4、设备检修制度 5、检测仪器、计量器具的管理制度 三、技术文件管理 1、原料质量要求 2、包装材料质量要求

3、工艺文件明细表 4、技术管理制度 四、采购质量控制 1、采购原辅材料、通用包装的质量控制制度 2、委托加工品质量控制 五、工艺管理制度 六、产品质量检查 1、质量检验机构 2、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3、检验结果的处理 七、安全生产制度 一、质量管理职责 1、组织领导(总经理)负责全公司的质量工作 2、总经理质量责任制 (1)实行工厂方针目标中规定的质量要求和技术要求,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2)掌握生产动态的同事,要掌握质量动态,在检查生产任务的同时,要检查质量指标完成情况,以保证企业全面完成生产任务。 (3)组织召开质量工作会议解决生产中遇到质量问题。 (4)审核公司检验报告,批准工艺文件,不合格原材料及包装材料的退货。

3、质量方针及质量目标 (1)质量方针:质量第一,用户第一。 (2)质量目标:出厂成品合格率达到100%,努力实现产品的零投诉,无重大质量事故发生。 4、质量管理制度 (1)质量方针贯穿于全厂的生产和管理工作,从原材料进厂、加工到售后服务,自始至终要体现质量第一的思想,做到不合格产品不得出厂。 (2)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可靠的质量保证体系,以良好的工作质量,通过不断提高工序质量稳定提高产品质量,生产出更多满足客户要求的成品。 (3)总经理应重视质量,组织召开质量工作会议;分析质量工作情况:处理重大质量问题;表扬和奖励为产品质量做出显着成绩的员工。 (4)生产部主任负责组织生产人员实施总经理下达的生产任务,及时把有关质量问题反馈给总经理。 (5)采购人员要保证采购的原材料及外购件的质量,经检验或验收合格后方可投产使用,把握好“进口”关,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原材料及包装材料要上报总经理批准后退货。 (6)仓库保管员对不合格的原材料及包装材料有权拒绝验收入库。 (7)生产工人应严格遵守工艺要求和操作规程,确保产品质量,做好生产记录,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向总经理汇报。 (8)检验人员应及时按规定对主要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进行检验,认真做好质量检验的原始记录,对检验报告的数据负责。检验报告的审核人为总经理。 (9)销售人员应及时把有关质量问题反馈给总经理。

ISO9001:2015标准 质量管理体系最新版标准

ISO9001:2015标准 目录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组织的背景 4.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4.3 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的确定 4.4 质量管理体系 5 领导作用 5.1 领导作用和承诺 5.2 质量方针 5.3 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 6 策划 6.1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 6.2 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 6.3 变更的策划 7 支持 7.1 资源 7.2 能力 7.3 意识 7.4 沟通 7.5 形成文件的信息 8 运行 8.1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 8.2 市场需求的确定和顾客沟通 8.3 运行策划过程 8.4 外部供应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8.5 产品和服务开发 8.6 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 8.7 产品和服务放行 8.8 不合格产品和服务 9 绩效评价 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9.2 内部审核 9.3 管理评审 10 持续改进 10.1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 10.2 改进 附录A 质量管理原则 文献

1 范围 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a)需要证实其具有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 能力; b)通过体系的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和适用 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注1:在本标准一中,术语“产品”仅适用于: a) 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商品和服务; b) 运行过程所产生的任何预期输出。 注2:法律法规要求可称作为法定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只有引用的版本适用。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适用于本标准。 ISO9000:2015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ISO9000:2015 中所确立的术语和定义。 4 组织的背景环境 4.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环境 组织应确定外部和内部那些与组织的宗旨、战略方向有关、影响质量管理体系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的事务。 需要时,组织应更新这些信息。 在确定这些相关的内部和外部事宜时,组织应考虑以下方面: a) 可能对组织的目标造成影响的变更和趋势; b) 与相关方的关系,以及相关方的理念、价值观; c) 组织管理、战略优先、内部政策和承诺; d) 资源的获得和优先供给、技术变更。 注1:外部的环境,可以考虑法律、技术、竞争、文化、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方面,不管是国际、国家、地区或本地。 注2:内部环境,可以组织的理念、价值观和文化。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组织应确定: a) 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 b) 相关方的要求 组织应更新以上确定的结果,以便于理解和满足影响顾客要求和顾客满意度的需求和期望。 组织应考虑以下相关方: a) 直接顾客 b) 最终使用者 c) 供应链中的供方、分销商、零售商及其他 d) 立法机构 e) 其他 注:应对当前的和预期的未来需求可导致改进和变革机会的识别。 4.3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组织应界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边界和应用,以确定其范围。 在确定质量管理体系范围时,组织应考虑:

质量标准化管理办法(标准版)

质量标准化管理办法(标准版) Safety management refers to ensuring the smooth and effective progres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production on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social and personal safety.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质量标准化管理办法(标准版) 为了深化质量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我矿安全生产水平,打造一流的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构建成“五优”矿井和“国家级质量标准化”矿井,确保实现“安全零事故”的目标,根据《义煤集团、大有能源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办法》,结合我矿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安全发展、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为本”和“一切工作标准化(工程质量标准化、安全管理标准化、行为规范标准化)”的质量标准化管理理念,按照“强基固本、整体推进、严抓细管、提升创新”的工作思路,强化过程

控制,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和安全质量标准化信息管理,全面开展质量标准化和“五优”矿井建设,夯实安全基础,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再上新台阶,全面提升我矿质量标准化水平和达标层次,实现我矿质量标准化工作持续、均衡发展,为建设常村长春,实现矿井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工作思路 2013年我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要突出“一个重点”,坚持一个原则,强化“四个意识”,做到“四个并重”,“确保一个实现”。 一个重点:即突出安全质量标准化这一重点; 一个原则:坚持“全面部署、分段实施、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原则; 四个意识:一是强化各级干部的质量责任意识。二是强化职工的“生命工程”意识。三是强化创新意识。四是强化精品意识。 四个并重:即工程质量标准化与工作质量标准化并重,提升职工质量标准化意识与规范职工行为并重,井下质量标准化与井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规范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规范

质量体系要求 Quality System Requirements QS-9000 第三版 以ISO 9000为基础的要求

内容组成 管理职责——要素4.1 质量体系——要素4.2 合同评审——要素4.3 设计控制——要素4.4 文件和资料控制——要素4.5 采购——要素4.6 顾客提供产品的控制——要素4.7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要素4.8 过程控制——要素4.9 检验和试验——要素4.10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要素4.11 检验和试验状态——要素4.12 不合格品的控制——要素4·13 纠正和预防措施——要素4.14 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要素4.15 质量记录的控制——要素4.16 内部质量审核——要素4.17 培训——要素4.18 服务——要素 4.19 统计技术——要素 4.20

管理职责一要素4.1 质量方针---4.1.1 负有执行职责的供方管理者,应规定质量方针,包括质量目标和对质量的 承诺,并形成文件。质量方针应体现供方的组织目标以及顾客的期望和需求。 供方应确保其各级人员都理解质量方针,并坚持贯彻执行。 组织---4.1.2 职责与权限---4.1.2.1 对从事与质量有关的管理、执行和验证工作的人员,特别是对需要独立行 使权力开展以下工作的人员,应规定其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并形成文件: a)采取措施,防止出现与产品、过程和质量体系有关的不 合格; 注:如需要纠正质量问题,建议负责质量的人员有权停止生产。 b)确认和记录与产品、过程和质量体系有关的问题;

c)经过规定的渠道,采取、推荐或提出解决办法; d)验证解决办法的实施效果; e)控制不合格品的进一步加工、交付或安装,直至缺陷或不满足要求的情 况得到纠正。 f)在阐述QS-9000要求时,说明顾客对内部职能部门的需求(如选择特殊 特性,确定质量目标、培训、纠正和预防措施,产品设计与开发)。 资源---4.1.2.2 对管理、执行工作和验证活动(包括内部质量审核),供方应确定资源要求 并提供充分的资源,包括委派经过培训的人员(见4.18)。 管理者代表---4.1.2.3 负有执行职责的供方管理者,应在自己的管理层中指定一名成员为管理者代表,不论其在其它方面职责如何,应明确权限,以便: a)确保按照本标准要求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体系; b)向供方管理者报告质量体系的运行情况,以供评审和作为质 量体系改进的基础。 注:管理者代表的职责还可包括就供方质量体系有关事宜与外

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

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促进全市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借鉴部分开发建设、施工、监理企业标准化管理的成功经验,决定在全市实行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搞好前期策划,实行质量预控标准化管理 (一)搞好图纸会审,解决设计缺陷问题 建设单位要切实组织好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进行图纸会审,解决图纸本身的缺陷、节点遗漏和平立剖图纸不符等矛盾,重点核查: 1、是否满足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如:栏杆安全高度、安全玻璃使用部位、节能保温防火要求,窗户的选择,以及楼梯、消防楼梯的空间尺寸等。 2、是否影响使用功能,如:空调插座与空调穿墙预留洞位置问题,暖气片与开关、插座间距问题,厨房、卫生间的排烟(气)口的朝向、高度问题,设备管道标高及各种管线标高控制问题等。 (二)进行二次深化设计,解决设计深度和精细化施工问题 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要对原图纸进行深化设计,绘制各阶段施工协调综合图纸,解决设计图纸和使用功能需求之间的关系及设计深度不能满足精细化施工要求的问题。 1、在结构施工阶段,应绘制各专业预留预埋管线、箱、盒等综合布置图,协调土建与安装专业预留预埋的关系,做到位置准确,不错不漏,不影响结构安全。 2、在设备安装阶段,应绘制各专业管线安装综合布置图及管线交叉布置节点详图。统筹考虑各管线标高、走向、交叉、支吊架的做法,确定专业交叉部位的安装方法,明确管线布置等。

3、在装饰装修阶段,应绘制各专业末端安装综合布置图。确定各末端设备安装位置,如吊顶上的灯具、烟感探头、消防喷淋、空调风口、音响喇叭等,做到布局合理、居中对称、美观大方,不影响使用功能。 (三)进行图文并茂的技术交底,解决施工操作问题 施工单位必须对每一道工序的班组工人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的内容,要针对操作工人的特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要说明操作的要领、应注意的问题和必须要达到的标准,并对每个节点绘制简图,采用图片结合文字的方式进行交底,做到图文并茂、一目了然,解决施工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通病。 二、强化现场管理,实行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 (一)建立材料设备样品库,封样存放材料设备样品 建设单位应在施工现场建立专用的建筑材料设备样品库,对确认的建筑材料设备样品封样存放,并在每件样品对应部位粘贴展板,说明材料名称、规格、批次、产地、供货单位、使用部位、使用数量、确认意见等,作为大批量材料设备进场验收的依据。封样的主要建筑材料为各种规格的钢筋、墙体砌筑材料、室内外装饰材料、围护系统保温材料、防水材料、铝合金型材、阳台栏杆、电线电缆、配电箱、水暖管材管件、散热器等。对于数量较少、价值较大的设备材料,如高低压柜、变压器、发电机、水泵、电梯等,可不设材料设备样板,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进场验收。 (二)设置工程样板,分层标识建筑做法,实现可视化管理 施工现场推行"样板领路",重要工序如钢筋绑扎、砌体、顶砖、挂网、线槽及脚手架眼封堵、墙身护角、滴水、内外墙抹灰、室内楼地面、防水构造处理、外墙保温、水电底盒安装定位等应分别做样板后方可大面积施工。 1、设置实物样板

项目质量管理制度

项目质量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本工程的工程质量,使其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采用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健立全面有效的质量管理制度,配以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与程序化的管理方法,使工程质量完全受控。 (1)质量责任制 明确项目经理部成员的责任,确定每个部门的职责,最后落实到项目每个管理人员,并签定相应的质量岗位责任状,与个人收入挂钩,形成一个以项目经理为主负责,项目技术负责人与项目副经理领导监控,项目部及工区各职能部门执行监督,施工班组严格实施的网络化项目组织体系。 (2)技术责任制 正确划分各级技术管理工作的权限,使每位工程技术人员各有专职、各司其事,有职、有权、有责。贯彻执行现行国家、省、市的各项技术政策,科学地组织开展各项技术工作,把技术管理工作的重点集中为实现工程质量与工期目标上。 (3)图纸会审、图纸交底制度 在正式施工前,项目经理部组织人员核对图纸,与设计单位积极沟通,进一步了解业主要求与设计意图,参加施工图会审,接受各部门提出建议,完善设计内容。在施工前,对全体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图纸交底。 (4)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编制及审批制度 实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编制及审批制度。开工前,根据工程特点,制定需编制的施工方案的清单,明确时间与责任人。每个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的实施均要通过提出→讨论→编制→审核→修改→定稿→交底→实施几个步骤进行。 (5)技术复核与技术交底制度 建立健全技术复核与技术交底制度,施工前应认真组织进行图纸初审与会审,

编制施工方案,在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的基础上,强化对关键部位与影响工程全局的技术复核工作,以减少与避免施工中的误差。 (6)工程质量检验验收制度 建立严格的工程质量检验验收制度。每一项分项工程或检验批施工完,特别就是钢筋、防水等涉及隐蔽工程的分项,首先由施工班组自检、再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施工员、质检员、班组长进行互检与交接检,最后由项目部与监理工程师组织验收。同时,公司、项目经理部、班组对工程项目实施三级检查,对质量进行层层把关。 (7)工程质量奖罚制度 建立严格的工程质量奖罚制度,项目经理以各施工班组现场施工质量及质量管理状况为依据,根据规定负责签发“工程质量问题奖罚通知单”;并相应建立质量专用台帐,建立质量基金,实行专款专用。 (8)工程样板引路制度 建立严格的工程样板引路制度,在装修、机电安装分项工程中推行样板制,经监理、设计、业主验收确认后再全面推开。样板工序、样板间尽量选择有代表性,功能设施尽量齐全,可根据实际情况分期分阶段进行样板的施工验收。 1)在施工过程中验收的质量标准只能高于样板,样板未经质量部检查、验收,该分项工程不得进行大面积施工。 ①凡涉及建筑结构安全、建筑使用功能以及装饰装修分部分项工程都应设置工程样板。 ②施工样板的分部(子分部)、分项工程设置应具有代表性,一般设置在户内;不能设置在户内的,应选择在工程合理的位置。 ③同一分部(子分部)、分项工程不同的施工班组应各自单独做工程施工样板。 2)样板内容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190001国标

GB/T 19001—2016/ISO 9001:2015 代替GB/T 19001—2008 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是GB/T 19000族的核心标准之一。本标准替代GB/T 19001一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本标准与GB/T 19001—2008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采用ISO/IEC导则,第一部分ISO补充规定的附件SL中给出的高层结构; ——采用基于风险的思维;——更少的规定性要求;——对成文信息的要求更加灵活;——提高了服务行业的适用性;——更加强调组织环境;——增加对领导作用的要求;——更加注重实现预期的过程结果以增强顾客满意。 引言0.1总则采用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的一项战略决策,能帮助其提高整体绩效,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组织根据本标准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潜在益处是: 1.稳定提供满足顾客要求以及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2.促成增强顾客满意的机会;应对与组织环境和目标相关的风险和机遇; 3.证实符合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能力。 本标准可用于内部和外部各方, 实施本标准并非需要:—统一不同质量管理体系的框架;—形成与本标准条款结构相一致的 文件;—在组织内使用本标准的特定术语。 本标准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对产品和服务要求的补充。 本标准采用过程方法,该方法结合:P-C-C-A循环和基于风险的思维。 过程方法使组织能够策划过程及其相互作用。 PDCA循环使组织能够确保其过程得到充分额资源和管理,确定改进机会并采取行动。 基于风险的思维使组织能够确定可能导致其过程和质量管理体系偏离策划结果的各种因素, 采取预防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不利影响,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出现的机遇。 在日益复杂的动态环境中,持续满足要求,并针对未来需求和期望采取适当行动,这无疑是 组织面临的一项挑战。为了现实这一目标,组织可能会发现,除了纠正和持续改进,还有必 要采取各种形式的改进,如:突破性变革、创新和重组。 0.2质量管理原则 本标准是在GB/T19000所述的质量管理原则基础上制定的。每项原则的介绍均包含概述、该 原则对组织的重要性的依据、应用该原则的主要益处示例以及应用该原则提高组织绩效的典 型措施示例。质量管理原则: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积极参与;——过程方法 ——改进——循证决策;——关系管理。 0.3 过程方法0.3.1 总则本标准倡导在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及提高其有效性时,采用过程 方法,通过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采用过程方法所需的具体要求见4.4。 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一个体系加以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有效和高效地实现其预期结果。这种方法使组织能够对其体系的过程之间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的关系进行有效控制,以提高 组织整体绩效。 过程方法包括按照组织的质量方针和战略方向,对各过程及相互作用进行系统的规定和管理,从而实现预期结果。可通过采用PDCA循环以及始终基于风险的思维对过程和整个体系进行 管理,旨在有效利用机遇并防止发生不良结果。 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应用过程方法能够: a)、理解并持续满足要求;b)、从增值的角度考虑过程; c)、获得有效的过程绩效;d)、在评价数据和信息的基础上改进过程。

标准化质量管理制度

承赤高速公路第七合同段标准化质量管理制度 一、首件工程认可制对本标段每一个分项工程实行首件工程认可,以规范工程程 序化施工。 首件工程开工前上报分项工程开工报告,经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批在监理全过程旁站条件下开工,分项工程完成后驻地办、总监办会同项目工程师对首件工程进行验收,对施工工艺、验收程序、外观质量等进行认可。 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并总结经验。对于好的施工工艺和措施采用现场观摩会的形式全线推广。 二、路基工程制度1、路基试验段 (1)在路堤施工前,选取长度200米具有代表性的段落进行路基试验段各项准备工作。0 (2)提前14天上报试验段开工报告,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开始试验段填筑。开工报告的内容包括:人员,机械设备,施工工艺,质量、安全、环保和文明施工保证措施等详细说明。 (3)试验段填筑的目的:找出填料在最佳含水量下达到各压实区规定的压实度和压实沉降差时,施工机械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速度、碾压遍数、松铺厚度、施工工艺等。 (4)试验段结束后对平整度、横坡、高程、压实质量等各项指标检查验收,满足规范要求及时将施工情况及检测结果编制试验段施工总结报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将其作为该填料施工控制的依据。 2、土方路堤常见质量问题的防治及管理措施- 1 - (1)中线偏位防治及管理措施 ①加固保护导线点至交工验收;②每填高60-80cm恢复一次路线中桩,测定路基标高及宽度; ③亏坡的一侧按照规范要求开台阶补填,多余的一侧进行削坡处理。对现场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监理人员进行相应处罚。 )翻浆、“弹簧”现象防治及管理措施:(2①避免用天然稠度小于1.1,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数大于18,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两个百分点的土作为路基填料。 ②土的实际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时,采取翻拌晾晒、加白灰或换填适宜的填料,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压实; ③清除碾压层下软弱层,换填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 )路基边缘压实度不够防治及管理措施:(3 ①路基施工必须按要求进行超宽填筑;②控制碾压工艺,保证机具碾压到边,确保边缘带碾压频率不低于行车带。 ③返工至符合压实度要求的层次。 (4)起皮、松散防治及管理措施:①起皮:严禁薄层贴补;低液限粉土填筑路 基时,碾压过程中应适量洒水; ②松散:适当洒水后重新碾压;冬季施工时填筑层碾压完毕后及时封土保温。(5)路基边坡冲刷防治及管理措施: ①削坡后及时进行边坡防护工程;②按要求设挡水埂和临时泄水槽,且随时保证完好并发挥作用;

公司 项目 质量管理制度

企业质量管理制度第一条(目的)为保证本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推行,并能提前发现异常、迅速处理改善,借以确保及提高产品质量符合管理及市场需要,特制定本制度。第二章年度质量目标的制定第二条企业每年的质量目标作为年度质量工作的依据,适用于与质量相关之各项作业,各有关部门应负责分管的质量目标项目的制定和统计工作,遵循年度质量目标,分解落实到各自的工作中。第三条(制定与发放)技术工程部根据当年质量目标实施情况,于年底制定下年度质量目标,报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审核后可提交管理评审会议审议或直接呈总经理批准。经批准的“年度质量目标”应发放到各有关部门做为当年质量工作的依据和努力方向。定量目标应规定数据收集和汇总统计部门。第四条(统计、核查与修订)定量目标的统计部门对分管项目定时进行汇总统计,并按季度将计算依据和结果报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视情况组织人员进行核查,内部质量审核时亦做为检查内容之一。年度质量目标的修订,需经管理评审会议审议或报总经理批准。第三章质量策划控制第五条企业在新产品开发、产品转型、新技术应用等时机,有系统、有计划地进行质量策划,以确保产品满足顾客的需求。质量策划根

据企业质量体系文件进行,适用于企业内所有产品的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过程。 第六条质量计划是在质量体系框架内,针对特定的产品、服务、合同或项目,规定专门的质量措施、资源和活动顺序的文件。企业分管品质工作的领导主导产品的质量策划,组织编制质量计划。研发产品部负责新产品的立项、设计文件的输出、部品承认 书的编制。技术工程部负责制订及完善产品的检验规范、工艺文件,并参与产品的质量验证。相关部门配合执行质量计划。第 七条质量计划制定具体为: 1.研发产品部在新产品开发、 产品转型、新技术应用时机,应由专人立项并编制“项目企划书”,企划书应对产品的性能指标、市场价位、目标成本、研发费用等 作出规则,确保研发阶段产品品质。企业分管领导组织项目可行 性评审。 2.项目立项后,须确定项目经理、制订“项目控制计 划书”。项目执行期间,企业分管领导定期检查项目进度。样机交 付评审时,应按规范要求输出齐套的设计文件,并通过样机鉴定 验证,必须达到EMC、安规等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 3.样机 设计完成后,企业分管领导会同项目组、技术工程部、计划部、 采购部、品管部及营销、销售等相关人员,必要时邀请顾客代表 参加,根据企划书对样机设计进行评审。评审的内容包括样机软 硬件配置的合理性、结构的可靠性、产品技术水平的适切性、投 产的工艺性以及整机成本测算的盈利性等。根据评审结果,必要 时作出相应修改。 4.样机通过评审后,应制订试生产计划,选择 合格供应商,准备试生产相关的临时性技术文件、规范等。使新 部品进货检验和试生产顺利衔接。5.计划部依据试生产计划,安排部品的采购、齐套。 6.技术工程部依据试生产计划和有 关设计文件资料编制各类检验规范、工艺文件,并主导产品试生 产验证以及工艺流程的完善和补充。 7.研发产品部项目组跟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政府部门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指南》 编制说明 《政府部门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指南》起草组 二〇一二年八月

《政府部门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指南》 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2010年6月,质检总局向科技部申报了国家软科学课题研究项目——《基于质量管理体系的政府部门执行力建设研究》,并获批准。该课题以在政府部门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所解决的问题和产生的效果为研究线索,探讨政府部门执行力建设问题。作为项目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课题组起草并完成了《政府部门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草案。 2011年,本国家标准的制定任务被列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二О一一年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项目编号“20110183-Z-469”。本项任务由全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1)提出并归口,定于2012年完成。 二、起草单位和工作组组成 标准归口单位:全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1) 标准起草单位:质检总局办公厅、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上海检验检疫局、浙江检验检疫局、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方圆标志认证集团。 起草组成员:俞晓丹、凌活、吴建伟、田武、梁晓文、刘钢、李旎 三、目的和意义 本《指南》充分结合政府部门的管理特点、运转模式,以政府部门现有管理为基础,将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过程管理、管理的系统方法、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和持续改进的理念,以及PDCA的运行模式,引入到政府部门的日常管理中,意在通过建立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推动管理创新,使政府部门进一步树立科学管理理念,转变工作作风,健全完善职责明确、协调有序、标准统一、行为规范、监督有效的工作机制,

项目质量经理的管理职责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21030 项目质量经理的管理职责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项目质量经理的管理职责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协助项目经理实施公司质量方针、项目部质量目标、及项目质量保证计划,参与组织工程质量策划,对工程质量负直接责任,在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直接对项目经理负责; 2、贯彻执行国家及地方的有关工程施工规范、工艺规程、质量标准,严格执行国家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确保项目阶段质量目标和总体质量目标的实现; 3、领导项目部建立质量管理保证体系,主持项目的质量工作专题会议,形成书面的整改意见,并负责监督整改;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讲解

ISO9001:2015标准讲解 第一章重要基本术语 1、组织的环境 (3.2.2) 对组织建立和实现目标的方法有影响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组合。 注 1:组织的目标可能涉及其产品和服务、投资和对其相关方的行为。 注 2:组织的环境的概念,除了适用于赢利性组织,还同样能适用于非赢利或公共服务组织。 注 3:在英语中,这一概念常被其他术语,如:商业环境、组织环境或组织生态系统所表述。 注 4:了解基础设施,对确定组织的环境会有帮助。 2、相关方(3.2.3) 可能影响决策或活动,或被决策或活动所影响,或他自己感觉到被决策或活动所影响的个人或组织。 示例:顾客、所有者、组织内的员工、供方、银行、监管者、工会、合作伙伴以及可能包括竞争对手或反压力集团的社会。 3、过程(3.4.1) 利用输入实现预期结果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活动。 注 1:过程的“预期结果”称为输出(3.7.5),还是称为产品(3.7.6)或服务(3.7.7),需随相关语境而定。 4、程序(3.4.5) 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注1:程序可以形成文件,也可以不形成文件。 5、外包 (3.4.6) 安排外部组织执行组织的部分职能或过程。 注 1:尽管外包的职能或过程是在组织的业务范围内,但是承包的外部组织是处在组织的管理体系覆盖范围之外。 6、实体/客体 (3.6.1) 可感知或可想象到的任何事物。 示例:产品、服务、过程、人员、组织、体系、资源。 注:实体可能是物质的(如:一台发动机、一张纸、一颗钻石),非物质的(如:转换率、一个项目计划) 或想象的 (如:组织未来的状态) 7、质量(3.6.2) 实体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注 1: 术语“质量”可使用形容词来修饰,如:差、好或优秀。 注 2: “固有的”(其反义是“赋予的”)意味着存在于实体内。 8、要求(3.6.4 ) 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9、输出(3.7.5) 过程的结果 注:组织的输出是产品还是服务取决于其主要特性,如:画廊销售的一幅画是产品,而接受委托绘画则是服务。在零售店购买的汉堡是产品,而在饭店里接受订餐并提供汉堡则是服务的一部分。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标准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标准 一、为加强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对安全生产的职责范围,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公司财物的安全,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和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特制订本工作标准。 二、总经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标准: 1、总经理是公司的最高行政领导人,也是公司生产经营和行政管理的全权指挥者和决策者,对安全生产管理有完全的指挥权。 2、总经理直接领导公司的安全专职指构和人员,开展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并对安全生产负有领导责任。 3、总经理在日常工作中,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指示和各种规定。 4、总经理在日常工作中应承担下列职责: ①组织制订和审定公司的各项劳动保护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贯彻执行。 ②组织、领导制定劳动保护措施,合理安排措施经费,并组织力量保证措施的实施。 ③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生产工作的同时,要计划、布置、检查、总结安全生产工作。 ④有计划地组织各级管理人员学习劳动保护的政策和业务知识,并且定期向工人进行劳动保护教育。 ⑤定期检查安全生产管理和劳动保护工作,对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工业绩作进行考核。 ⑥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和工业卫生检查,对查出的重大问题和存在的隐患,要及时研究解决。 ⑦生产中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应及时组织检查,分析发生事故的原因,对事故责任者要严肃处理,制定改进措施,预防事故的重复发生。 5、总经理根据需要,可全权委托分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完成上述各项工作职责。 三、公司办公室的安全生产工作标准: 1、公司办公室是公司的行政管理机构,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中关于“企业单位都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劳动保护工作机构和专职人员的工作”指示精神,公司指定

第八章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新版)

第八章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一、内容提要: 二、考试内容、在教材中的位置及大纲要求 内容 编号 考试内容 在教材中的 位置 大纲 要求 1 第1节二、GB /T 19000—2000族核心标准的构成和主要特点; P160- P162, 了解 2 第1节二2(2)过程方法模式 P161 掌握 3 第2节一、GB /T 19000—2000族标准质量管理的原则 P162- P165, 掌握 4 第2节三、GB /T 19000—2000族标准中常用的术语(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管理、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产品、相关方、质量手册); P169- P171, 了解 5 第3节一、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容; P171- P173, 熟悉 6 第4节二、(二)3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特征、实施程序; P179- P181 熟悉 第一节 概 述 1987年ISO /TCl76发布了举世瞩目的ISO 9000系列标准,我国于1988年发布了与之相应的GB /T 10300系列标准,并“等效采用”。为了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又于1992年10月发布了GB /T 19000系列标准,并“等同采用ISO 9000族标准”。199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了修订后的ISO 9000族标 8.1概述 一、标准的基本概念 二、GB/T19000-2000族核心标准的构成和特点 8.3 质量管理体系GB/T19001与GB/T19004的结构模式 一、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结构模式 二、GB/T19001与GB/T19004的结构模式比较 8.2 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和术语 一、GB/T19000-2000族标准质量管理原则 二、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 三、主要术语 8.4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与认证 一、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二、质量认证

项目质量管理【评分标准】

《<项目质量管理>过程性考核册》评分标准 第一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题均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不选、错选均不得分。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参考答案如下: 1—5 CDBCC 6—10 CACBC 11—15 DDACA 16—20 BDBAB 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为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参考答案如下: 1 ABCDE 2 CDE 3 ABDE 4 ABCE 5 ABCDE 6 ABE 7 ABC 8 ABCDE 9 ABCD 10 BCDE 三、判断题 本大题为判断题,共有5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10分。参考答案如下: 1. × 2. √ 3. √ 4. × 5. × 四、简答题 本大题为简答题,共有4小题,总计30分。每小题按以下参考答案中的要

点分值给分,各条要点不必与参考答案所述文字完全一致,意思相符即可给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如下: 1.简述质量管理及项目质量管理的定义。【本小题共10′】 答: (1)ISO 9000 2000和GB/19000标准关于质量的定义是: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2′】定义可从以下方面理解: ①固有特性是指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1′】 ②要求是明示的、通常是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1′】 ③质量不仅是指产品质量,也可是某项活动或过程的工作质量。还可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质量。【1′】 ④质量所反映的是“满足顾客要求的程度”,而不是反映为“特性总和”。 【1′】 ⑤质量具有动态性。【1′】 ⑥质量具有相对性。【1′】 (2)项目质量是指项目的固有特性满足项目相关方要求的程度。【2′】 2. 如何进行项目质量目标策划?【本小题共10′】 答:(1)项目质量目标的来源:项目质量目标来源于市场推动、技术推动、人类的内在驱动、社会。显然,质量目标有多种来源,但大多数质量目标是由顾客引出的。【2′】(2)质量目标策划的基础:技术、市场、优胜基准法、历史资料。【2′】(3)质量目标策划的输入:不同的项目,质量目标策划的输入可能有所不同,一般有:①质量方针;②上一级质量目标;③项目本身的功能性要求;④项目的外部条件;⑤市场因素;⑥质量经济性;⑦存在的问题;⑧现状或未来需求;⑨相关方的满意度。【2′】(4)项目质量目标策划的原则:①必须满足质量方针和上一级质量目标的要求;②质量目标并非一成不变;③质量目标应针对问题点;④质量目标应切实可行。【2′】(5)质量目标策划的基本程序:①分析现状。预测趋势;②明确目标策划的输入要求;③确定质量目标;④质量目标的展开【2′】 3. 什么是随机抽样方法?如何实现随机抽样?【本小题共6′】

项目质量管理及保证措施

1.1.1项目质量管理及保证措施 1.1.1.1项目质量要求 按照国家相关的质量标准规范严格执行 1.1.1.2保证质量目标的措施 1.1.1. 2.1组织措施 实行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1、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管理,一切管理都要以搞好工程质量为中心。坚持自检、互检,并做好记录,定期进行评定、评比。 2、实行定人定岗,质量挂牌管理制度,质量责任落实到人,挂牌上岗,严格执行奖优罚劣。 3、对于特殊复杂部位施工,应按照特殊工程分项施工方案进行,对于其他比较困难的施工过程,同样用人、机、料、法、环对其进行讨论与研究,使质量难题消除在施工过程之前。 4、在具体施工中,项目施工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按交底内容进行施工,对交底不全面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补充,要使PDCA四循环正常运转,最终达到质量要求。 1.1.1. 2.2技术措施 1、质量教育培训制度 对参加工程施工的所有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进行质量意识、质量管理知识、专业技术技能和有关业务知识教育,由质量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负责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挂牌施工。 2、工程质量一票否决制度 施工中坚持进度服从质量的原则,将工程质量一票否决制贯穿于整个施工管理活动中。 3、测量及技术资料复核制度 工程开工前及施工中认真进行定、复测,对设计、其它专业施工单位所交桩

位及测量结果做详细记录,建立台帐并严格按照台帐进行施工。 工程开工及施工过程中对设计图纸、技术交底、工艺标准实行复核签认制度,由各级技术负责人逐级签字,执行人签收。 4、质量定期、不定期检查及质量分析例会制度 安全质量部门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施工质量进行抽查,关键工序、主要隐蔽工程的重点检查,以及联合检查等,内容包括:工程质量水平及质量评定情况、施工现场操作情况、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原始施工记录、全面质量管理推行情况等。 坚持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议制度,根据施工过程中反馈的各类信息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研究、总结,制定针对性的措施;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隐患,采取措施,限期整改,确保工程质量。 5、工程质量检测试验制度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做好施工过程检测试验及材料、设备的进货检验和试验工作,试验原始记录真实齐全,试验工作完成后,由试验人员填写试验报告,要求报告填写完整,结论明确,最后由试验人、复核人签名,技术负责人签发。 6、工程质量自检制度 施工作业工班在完成施工工序后进行自检,自检按验收规范和施工作业指导书进行,并予以记录,记录保存在工班。 下一道工序的施工人员对上道工序进行验证,对发现的不合格项目有权要求上道工序施工人员纠正后再进行施工,并记录在工班日志中。 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完成后,各施工工班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按国标规定和设计文件要求,由专职人员进行检查,并保存检查记录。 安全质量部门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以随工检查,关键工序、特殊过程、隐蔽工程重点检查以及联合检查等形式,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检查。 7、隐蔽工程检查签认制度 执行关键部位和隐蔽工程的预检和复检制度。隐蔽工程在自检、专检合格后,按业主及相关单位要求填写隐蔽工程验收单,于隐蔽前48小时内通知业主或监理工程师到现场进行检查,并在检查证上签字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