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65-关于印发《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

265-关于印发《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

265-关于印发《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
265-关于印发《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

院发〔2011〕265号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

实施办法

学院各单位:

现将《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办法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主题词:学士学位授予实施办法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院长办公室2011年12月22日印发

附件: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一九八零年二月十二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一九八一年五月二十日国务院批准)和《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学士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等法规和文件,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学士学位按国家规定的学科门类授予。

第三条凡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品行端正的学生,达到学院规定的学士学位授予条件,均可按本实施办法申请学士学位。

第二章学位评定委员会

第四条学院成立学位评定委员会。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设主任委员一人,副主任委员二至三人。各系成立学士学位推荐工作小组,组长由系主任担任。

第五条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下设学士学位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务处,负责日常工作。学位评定委员会设秘书一人,由教务处处长兼任。

第六条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主要职责:

(一)根据国家有关学位授予规定,审定学院各本科专

业授予学位的学科门类;

(二)审定学院学士学位授予的有关规定与办法;

(三)评审通过获得和未能获得学士学位的学生名单;

(四)做出撤消学士学位的决定;

(五)研究和处理学士学位授予工作中的有关重要问题。

第七条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评定学士学位时,必须有总数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的委员出席会议,现场表决。

第八条学士学位授予决定经学位评定委员会全体委员半数以上通过方为有效。

第三章授予学士学位的条件

第九条经正式注册具有学院本科学籍,按照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完规定的课程并取得相应学分,符合毕业条件,其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表明确已较好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第十条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不授予学士学位:

(一)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校规、校纪等原因受到记过(含记过)以上处分;

(二)在规定时间内,未按教学计划完成全部学业;

(三)在校期间,累计有八门(含八门)以上必修课和限选课经补考及格;

(四)以结业证书换发毕业证书;

(五)因其他原因,经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认定不应授予。

第四章学士学位评定与授予程序

第十一条学士学位评定与授予程序如下:

(一)各系学士学位推荐工作小组根据本实施办法认真审核,提出推荐授予及不授予学士学位的学生名单,报送学士学位工作办公室;

(二)学士学位工作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对名单进行审核、汇总,提交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

(三)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评审,确定授予和不授予学士学位的学生名单;

(四)对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通过的授予学士学位的学生,学院颁发学士学位证书。

第五章附则

第十二条学士学位证书颁发后,发现在学位申请、审核、评审过程中有违规行为,应经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决定,撤销所授予的学士学位,收回学士学位证书。

第十三条学士学位证书遗失不能补发。

第十四条本实施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五条本实施办法由学士学位工作办公室负责解释。

梁弯曲时的强度计算教案

梁弯曲时的强度计算 [教学目的] 1. 能正确判断梁中最大弯矩所在的位置,并能确定其数值; 2.能准确的判断危险截面和危险点的位置,进行正应力强度计算。 [教学重点、难点] 确定危险截面和危险点的位置;进行强度校核、设计截面和确定许可载荷的计算。 [教学过程] 复习 1.梁纯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分布规律和计算公式? 3.梁纯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计算式? 4.常见截面的I z 和W z 的计算公式? 新课 一、梁弯曲时的正应力强度条件 1. 对于等截面梁,全梁的最大正应力一定出现在最大弯矩(M max )所在截面的上下边缘 处。 危险截面、危险点 2.要使梁能够正常工作,必须使梁危险截面上危险点处的工作应力不超过材料的许用应力[σ],即: 3.利用上式可解决弯曲强度计算的三类问题: 校核强度、设计截面尺寸、确定许可载荷 4.对抗拉和抗压性能不同的脆性材料,即[σ+]<[σ-],其强度条件应为: ][max max +++≤=σσz I y M , 二、例题 1. 如图所示的螺旋压板装置,已知工件受到的压紧力F= 2.5kN ,板长为3a ,a=50mm ,压板材料的许用应力[σ]=140MPa ,试校核压板的弯曲强度。 ][max max σσ≤=z W M ][max max ---≤=σσz I y M

例2.悬臂工字钢梁AB,长l=1.2m,在自由端有一集中载荷P,工 字钢的型号为18号。已知钢的许用应力[σ]=170MPa,略去梁的自 重,试计算集中载荷P的最大许可值。 三、课堂练习 简支木梁AB,跨度l=5m,承受均布载荷q=3.60kN/m,木材的许用应力[σ]=10MPa。如梁的截面为矩形,试为截面高度h与宽度b选择适当尺寸。(取截面宽高比为2:3) 作业布置:教材P153 7-7、7-11

弯曲变形的强度条件和强度计算

弯曲变形的强度条件和强度计算 当梁受到一组垂直于其轴线的力即横向力或位于轴线平面内的外力偶作用时,梁的轴线由一条直线变为曲线,称为弯曲变形。如果梁的几何形状材料性能和外力都对称于梁的纵向对称面则称为对称弯曲。如果梁变形后的轴为形心主惯性平面内的平面曲线则称为平面弯曲。本课程中主要研究以对称弯曲为主的平面弯曲,如图1所示。 图1 平面弯曲 一、梁弯曲时的内力——剪力和弯矩 梁的横截面上有两个分量——剪力和弯矩,它们都随着截面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可表示为F S=F S(x)和M=M (x),称为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为了研究方便,通常对剪力和弯矩都有正负规定:使微段梁发生顺时针转动的剪力为正,反之为负,如图2所示;使微段梁上侧受拉下侧受压的弯矩为正,反之为负,如图3所示。 图2 剪力的正负 图3 弯矩的正负 例1:试写出下图所示梁的内力方程,并画出剪力图和弯矩图。

解:( 1 )求支反力 = ∑C M:0 3 10 12 6= ? - - ? Ay F,kN 7 = Ay F = ∑Y:0 10= - +By Ay F F,kN 3 = By F (2)列内力方程 剪力: ? ? ? < < - < < = 6 3 kN 3 3 kN 7 ) ( S x x x F 弯矩: ? ? ? ≤ ≤ ≤ ≤ ? - ? - = 6 3 3 m kN ) 6(3 m kN 12 7 ) ( x x x x x M (3)作剪力图和弯矩图 二、梁弯曲时的正应力 在一般情况下,梁的横截面上既有弯矩又有剪力。若梁上只有弯矩没有剪力,称为纯弯曲。本讲主要讨论纯弯曲时横截面上的应力——正应力。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大小与该点至中性轴的距离成正比,即正应力沿截面宽度均匀分布,沿高度呈线性分布,如图4所示。 图4 梁弯曲时的正应力分布图 即有y I x M z ) ( = σ(1)

梁弯曲时的强度条件

第五节梁弯曲时的强度条件 梁截面上的弯矩M是随截面位置而变化的。因此,在进行梁的强度计算时,应使在危险截面上,即最大弯矩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不超过材料的弯曲许用应力 [σ],即梁的弯曲强度条件为:(1-29) 应用强度条件,同样可以解决强度校核、设计截面和确定许可载荷等三类问题。下面例题说明了它在解决强度校核方面的应用。本节另外附有例1-17,1-18和1-19三道例题来加强读者对此部分地掌握。有兴趣的可以点击作进一步的学习。 例1-16.图a所示容器,借助四个耳座支架在四根各长2.4m的工字钢梁的中点上,工字钢再由四根混凝土柱支持。容器包括物料重110k N,工字钢为16号型钢,钢材弯曲许用应力[σ]=120MP a,试校核工字钢的强度。 解析:将每根钢梁简化为简支梁,如图a,通过耳座加给每根钢梁的力为 k N。 简支梁在集中力的作用下,最大弯矩发生在集中力作用处的截面上,P力在梁的中间L/2处,最大弯矩值为: 由型钢表查得16号工字钢的,故钢梁的最大正应力为: MP a<120MP a 故此梁安全。

第二十章弯曲的强度计算 第一节概述 如图20-1所示的车轴,图20-2所示的桥式吊车梁,以及桥梁中的主梁,房屋建筑中的梁等。受力后这些直杆的轴线将由原来的直线弯成曲线,这种变形称为弯曲。以弯曲变形为主的杆件通常称为梁。 一般说来,当杆件受到垂直于杆轴的外力,或在通过杆轴的平面内受到外力偶作用时,杆将发生弯曲变形。我们先来研究比较简单的情况,即梁的横截面具有对称轴[图20-3(a)],全梁有对称面,并且所有外力都作用在对称面内的情形。在这种情形下梁的轴线弯成位于对称平面内的一条平面曲线[图20-3(b)],这种弯曲属于平面弯曲。本章就是讨论平面弯曲时横截面上的内力、应力和变形问题。

提高梁强度的措施

提高梁强度的措施 自学报告 姓名:郑庭月 学号:11253028 专业:交通运输(城市轨道交通) 班级:运输1104 指导教师:祝瑛

提高梁强度的自学报告 【问题背景】 由于弯曲正应力是控制梁强度的主要因素,所以玩去正应力的强度条件 往往是设计梁的主要依据。根据这一条件,要提高梁的承载能力应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合理的布局载荷,以降低最大弯矩的数值;另一方面是采用合理的截面形状,以提高W 的数值,充分利用材料的性能。 工程上,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提高梁的强度。 一、支座的合理安排和梁的载荷合理配置 改善梁的受力情况,尽量降低梁内最大瓦努,实质上是减小了梁危险截面上的最大应力值,也就相对提高了梁的强度。如图1(a )所示。简支梁受均布载荷作用时,梁内最大弯矩为 M max =ql 2/ 8=0.125ql 2 1(b ) 1(a ) 若将两端支座靠近,移动距离a=0.2l ,则最大弯矩减小为前者的1/ 5,即承载能力提高4倍。 再如,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可以把较大的集中力分散成较小的力,或者改变成分布载荷。图2(a )为简支梁跨度中心作用有集中力,梁的最大弯矩为M max =0.25Fl 。如果将集中力F 分散成图2(b )所示的两个集中力,梁的最大弯矩降低为M max =0.125Fl 。再者,如果将集中力向支座方靠近,两点最大弯矩也会相应减小很多。 ][max max σσ≤=W M

二、选择合理的截面形状 平面玩去时,两横截面上的正应力沿着高度方向线性分布,距离中性轴越远的点,正应力越大,中性轴附近的各点正应力很小。当道中性轴最远点上的正应力达到许用用力值时,中性轴附近各点的正应力还远远小于许用应力值。因此,可以认为,横截面上中性轴附近的材料没有被充分利用。为了使这部分材料得到充分利用,应尽可能使横截面上的面积分布在距中性轴较远处,以使抗弯截面系数W z增大。工程结构中常用的有空心截面和各种各样的薄壁截面(如工字形、槽形、箱型截面等)。 增加W z的同时,梁的横截面面积有可能增大,这意味着要增加材料的消耗。因此,合理的截面应是使横截面W/A数值尽可能大。W/A数值与截面的形状有关。 以宽度为b、高度为h的矩形截面为例,当横截面竖直放置,而且载荷作用在竖直对称面内时,W/A=0.167h;当横截面横向放置时,而且载荷作用在短轴对称面内时,W/A=0.167b。如果h/b=2,则横截面竖直放置时的W/A值是横向放置时的两倍。显然,矩形截面梁竖直放置比较合理,圆环截面比圆形截面合理,槽形截面和工字形截面是更为合理的截面形式。 经济合理的截面形状应当使边缘处的最大拉应力与最大压应力同时达到材料的许用值。对抗拉与抗压能力相同的材料(如钢材),应采用对称于中性轴的截面,如圆形、矩形、工字形等,这样,可使截面上下边缘处的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数值相等,同时接近许用应力。对于抗拉和抗压强度不相等的材料(如铸铁),应使中性轴偏于强度较弱(受拉)的一边,使其边缘处的拉应力与;压应力同时达到许用值。 对这类截面,因为 因此,为充分发挥材料的强度,最合理的设计应使y1和y2之比接近于下列关系: Y1/Y2=[σt]/[σc]

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19.

第19讲—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薄壁截面的弯曲中心 §7-5 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 如前所述,弯曲正应力是影响弯曲强度的主要因素。根据弯曲正应力的强度条件σmax= 上式可以改写成内力的形式 Mmax≤[M]=Wz[σ] (b)(b)式的左侧是构件受到的最大弯矩,(b)式的右侧是构件所能承受的许用弯矩。 由(a)和(b)两式可以看出,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主要是从三方面考虑:减小最大弯矩、提高抗弯截面系数和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Mmax≤[σ] (a) Wz 1.减小最大弯矩 1)改变加载的位置或加载方式 首先,可以通过改变加载位置或加载方式 达到减小最大弯矩的目的。如当集中力作用在 简支梁跨度中间时(6-13a),其最大弯矩为 1Pl;当载荷的作用点移到梁的一侧,如距4 1,则最大弯矩变为左侧l处(图6-13b)6 5Pl,是原最大弯矩的0.56倍。当载荷的36 位置不能改变时,可以把集中力分散成较小的 力,或者改变成分布载荷,从而减小最大弯矩。

例如利用副梁把作用于跨中的集中力分散为 两个集中力(图6-13c),而使最大弯矩降低为 1Pl。利用副梁来达到分散载荷,减小最大8 弯矩是工程中经常采用的方法。 2)改变支座的位置 其次,可以通过改变支座的位置来减小最大弯矩。例如图6-14a所示受均布载荷的简支梁,Mmax= 小为12ql=0.125ql2。若将两端支座各向里移动 0.2l(图6-14b),则最大弯矩减812ql, 40 第19讲—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薄壁截面的弯曲中心 Mmax= 只及前者的12ql=0.025ql2 401。图6-15a所示门式起重机的大梁,图6-15b所示锅炉筒体等,其支承点略向5 中间移动,都是通过合理布置支座位置,以减小 Mmax

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

7-6 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 梁的设计既要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在荷载作用下能安全的工作,又要节约材料,减轻自重,使其经济合理。 一般情况下,梁的弯曲强度是由正应力控制的,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 max max z []M W σσ=≤ 是梁弯曲强度计算的主要依据。要提高梁的强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采用合理的截面形状 1、根据W z /A 的比值选择截面 梁能承受的弯矩与抗弯截面系数W z 成正比,而用料的多少又与截面面积A 成正比,所以W z /A 的比值越大越合理。 对截面高度相同而形状不同的截面,可用W z /A 的比值来比较: ① 高为h 宽为b 的矩形截面 2160.1676 bh W h h A bh === ② 直径为h 的圆形截面 3 2320.1258 4h W h h A h π π=== ③ 高为h 的槽形及工字形截面 (0.27~0.31)W h A = 可见,槽形及工字形截面最合理,矩形截面次之,圆形截面最差。 这一结论也可用正应力的分布规律得到解释:当距中性轴最远处应力达到相应许用应力时,中性轴上(或附近)的应力分别为零(或较小),这部分材料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故应把这部分材料移至远离中性轴的位置。为了充分发挥材料的潜力应将截面面积布置得离中性轴远些为好。所以,工程上常常采用工字形、环形、箱形截面等截面形式。 2、根据材料的力学特性选择截面 对于用抗拉和抗压强度相同的塑性材料制成的梁,宜选用对称于中性轴的截面,如工字形、矩形和圆环形截面。 y 1y 2 -max 图7-27 对于由脆性材料制成的梁,由于抗拉强度小于抗压强度,宜采用中性轴不是对称轴的截面,且应使中性轴靠近强度较低的一侧,如铸铁等脆性材料制成的梁常采用T 形和箱形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