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岩石力学课程论文+总结

岩石力学课程论文+总结

岩石力学课程论文+总结
岩石力学课程论文+总结

岩石力学课程论文

——主要前沿方向和实验方法分析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通过6周的岩石力学课程的学习,对岩石力学以及岩土工程的相关方面有了粗略的了解。首先,岩石力学是研究岩石的力学性态的理论和应用的科学,是探讨岩石对其周围物理环境中力场反应的学科,是一门应用型基础学科。通过对岩石力学性态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解决岩土工程领域的破坏和稳定问题。主要的研究方法围绕工程地质研究方法、数学和力学分析法以及综合评价法展开,衍生出各种应用手段和实验方法,较好的解决了岩土工程中所遇到的相关问题。

例如,在很多工程建设中,会遇到岩石边坡。如公路或铁路的路堑边坡,露天开采的矿山边坡,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库岸边坡,渠道边坡,隧洞进出口边坡等等。为某些工程边坡,边坡稳定问题是工程建设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众所周知,岩体常被各种方位的地质结构面切割成不同形状的块体。因此,工程实践中所遇到的岩坡,多为岩块所组成。在一般情况下,结构面的强度远低于完整岩体的强度,岩坡中结构面的规模、性质及其组合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岩坡失稳时的破坏形式。结构面的形状或性质稍有改变,则岩坡的稳定性将会受到显著的影响。岩坡的失稳情况,按其破坏方式主要可分为崩塌与滑坡两种。1、崩塌是指块状岩体与岩坡分离向前翻滚而下,其特点是:在崩塌过程中,岩体中无明显滑移面,同时下落岩块或未经阻挡而直接坠落于坡脚;或于斜坡上滚翻,滑移,碰撞,最后堆积于坡脚。2、滑坡滑坡是指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坡内软弱结构面产生整体滑动,其滑动面往往深入坡体内部,有时甚至延伸到坡脚以下。边坡实际的破坏形式是很复杂的,除上述两种主要破坏形式外,还有介于崩塌与滑坡之间的坍滑以及倾倒、剥落等破坏形式,有时也可能出现以某种破坏方式为主,有其他若干破坏形式的综合破坏。特别是含有软弱结构面的高边坡工程,其失稳是一个渐进累积到突发破坏的过程。对岩石流变力学特性和流变模型的研究能够

较好地描述岩石的粘弹塑性性质,修正从流变试验数据进行模型辩识和参数拟合的方法,并对高边坡的稳定性状况作出合理的评价。变形稳定是岩石高边坡安全稳定的一个重要方面,了解边坡在不同时期的变形状态对于评价边坡的安全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安全监测作为正确评价边坡安全状态变化过程的手段,在岩石高边坡工程中逐步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边坡问题的复杂性,深入开展对边坡安全监控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系统的分析所获得的监测信息显得十分重要。

随着水电建设、交通运输、军工建设、矿工开发等的发展,地下结构工程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深入研究地下结构,并将其用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人类对地下结构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天然洞穴,到人工地下洞室,在观察、体验和推理中,逐步加深了对地下结构工程特性的认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利用有限元等方法更为精确地模拟地下结构物以及围岩特征成为可能。

岩石地下结构即埋置于岩层内部的机构,如水工建筑物中的隧洞、铁路及公路建筑中的隧道。修建时,首先按照要求在岩层中挖掘洞室,然后岩洞室周边修建永久性支护结构——衬砌。衬砌主要起承重和维护两方面作用,承重,即承受围岩压力、结构自重以及其他荷载作用;维护,即防止围岩风华、崩塌,防水、防潮等。

作为地下结构,衬砌在计算理论上与一般地表结构有很大区别,围岩不仅作为何在作用在衬砌上,而且约束其变形和位移,这种约束作用对衬砌计算有很大影响。目前工程上一般采用荷载结构法或地层结构法,且假定衬砌为线弹性体来计算内力,按规模公式计算钢筋用量和验算裂缝宽度。然后当结构处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时,裂缝已极大地开展,刚度发生变化,由于在受力前衬砌和围岩之间

往往存在缝隙,这时的衬砌受力状态与按线弹性体计算得到内力会有很大不同。因而将衬砌假定为线弹性体计算得到的内力作为配筋依据是不合适的。其次规范中的裂缝宽度计算公式是根据表面无约束构件的实验数据得到,其受力变形特征与衬砌结构有较大不同,应用规范公式计算得到的衬砌裂缝宽度往往会大于实际值,即应用规范公式计算衬砌裂缝宽度也是不合适的。

随着岩石力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不仅有别于其它工程材料,而且与土或混凝土材料也存在较明显的差异。而近年来,损伤力学的发展为岩石材料的非弹性性质和破坏机理给出了一种可资借鉴的解释模式。人们已习惯称岩石为有初始损伤的材料,并采用某些特征参数来合理地描述岩石内部缺陷的分布状态。由于岩石材料的特殊性,即使在弹性状态下,也属于非线性问题。很多研究表明:岩石的非弹性变形就是由于其内部大量微裂纹的产生和发展造成的。目前国际上已经开始从岩石的细观尺度出发来研究其宏观的损伤与断裂问题。随着电子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技术的逐步完善,对岩石强度理论和本构关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便更真实地描述岩石力学特征,求解复杂的工程岩石力学问题。在水利工程中,岩体是一个复杂的地质体,它的强度不仅与组成岩体的岩石性质有关,而且与岩体内的软弱结构面(节理、裂隙、层理、断层等)有关,此外还与岩体所受应力状态有关。软弱结构面常常是岩体最薄弱的地方,几组软弱结构面可以将岩体分割成各种形状和大小不同的岩块。岩体的强度决定于这些岩块的强度和结构面的强度。当然,岩块本身也有一些微结构面(细微裂隙),但这些微结构面甚小(肉眼不易觉察),一般对试件强度影响甚微。通常所讲的岩石强度,一般是指岩石试件的强度,它实际上代表岩体内岩块的强度。

21世纪将是人类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世纪,埋深大、地应力高的越岭、跨

海工程越来越多,这为地下工程建设中经常遇到的世界性地质灾害——岩爆的发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岩爆可使水电洞室、交通隧道、矿山巷道等遭受破坏,损坏生产设备,威胁工程人员的人生安全。因此,加强对岩爆的发生机理、预测及防治的研究,不仅对地质灾害学术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而且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益。而预防岩爆的形成原因,就必须分析岩爆的主要影响因素、机理,提出了岩爆的数值计算方法。进而讨论地应力、岩性、岩体结构、埋深等因素对岩爆产生概率的影响,将岩爆的影响因素归纳为岩石应力状态和岩性条件两类。通过室内常规三轴卸荷等试验方法,分析不同卸荷方式下岩石破坏的力学特征。最后,从数值分析角度出发,采用有限单元法进行岩爆计算的原理,提出考虑隧洞开挖卸荷作用的有限元计算方法,模拟开挖的计算更能反映实际洞周围岩的应力分布,在预测岩爆发生的烈度、深度和宽度方面,计算结果更准确。

温度作用下岩石的热力耦合效应理论研究是岩石力学研究中的新领域。在高放射性核废料的地层深埋处置、大都市圈的大深度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深部采矿、地热资源和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等工程中经常遇到的受高温作用的岩体。当岩体受到温度影响时,岩体受到温度应力作用引起损伤,岩体的抗压强度和变形特征将发生显著的变化,直接关系着工程的稳定性。这类问题的解决可以运用岩石力学、损伤力学理论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建立热损伤演化方程和一维热力耦合损伤本构方程。探讨岩石热—粘弹塑性流变模型。

岩石的变形是指岩石在任何物理因素作用下形状和大小的变化。工程上最常研究的变形是由于荷载变化引起的。例如在岩石上建造一座大坝(相当于对基岩加载)或在岩石中开挖(相当于对岩石局部卸载)都会引起岩石变形。岩石的变形对工程建筑物的安全影响很大,因为当岩石产生变形时,建筑物的应力可能增加。

例如,当大坝建造在多种岩石组成的岩基上,这些岩石的变形性质不同,则由于基岩在荷载(坝体重力)作用下的不均匀变形可以使坝体内的剪应力和主拉应力增长,造成开裂错位等不良后果,如果岩基中岩石的变形性质已知并且在岩基内这些性质的变化也已确定,那么在工程设计时或在施工中可以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不均匀变形。在许多工程建设中,在设计时都要用到关于岩石变形的知识,因此,研究岩石的变形特性是岩石力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岩石的变形特性常用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μ两个常数来表示。如果把岩石当作弹性体,用E、μ来描述岩石的变形特性是足够的,因为根据弹性理论的知识,可以解决岩石力学的有关问题,但实际情况说明,仅仅用这些弹性常数来表征岩石的变形性质是不够的,因为许多岩石的变形是非弹性的,即荷载卸去后岩石变形并不能够完全恢复。特别是在现场条件下岩石有裂隙、破碎层理岩,粘土夹层等,大多数岩体不是完全弹性的,对于这类岩石为了表征岩石的总的变形,常用变形模量E0和侧胀系数μ0 。

岩石的变形指标及应力-应变的关系可在实验室内测定,也可在现场测定。岩石流变力学试验不仅是了解岩石流变力学特性的最重要手段,而且是构建岩石流变本构模型的重要基础。水利水电工程高坝坝基大多建于硬岩岩基上,高坝的建设往往伴随着岩石高陡边坡和大型地下洞室群的岩石工程问题,为了预测岩石工程的长期稳定性,硬岩的流变力学特性研究尤其是三轴流变试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岩石流变力学理论作为岩石力学中的前沿课题,近年来,研究工作进展较快,特别是利用实测试验资料反演流变模型参数、进而发展到对未知模型的辨识等。但岩石流变力学理论至今还不很成熟,许多重大岩石工程的建设为岩石流变力学理论研究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当前岩石流变力学特性和本构模型理论的研究

仍是其难点和热点问题。此方法可以采用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综合的研究方法,基于岩石的三轴流变试验,运用非线性力学与损伤力学理论探讨岩石流变力学特性,主要研究硬岩在不同围压作用下的流变力学特性,建立岩石非线性流变本构模型,并将岩石流变力学特性的研究成果应用到重大水利水电岩石工程实践中。

纵观历史,从1951年,在奥地利创建了地质力学研究组,岩石力学正式的走入了历史舞台,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奥地利学派开始,到如今岩体结构与结构面的仿真模拟和岩体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像自动生成处理等技术的引进,岩石力学借助更加现代化的工具和数值计算手段,得到了迅猛的长足的发展,在工程中也将得到更大程度的应用和良好的应用成果。但是同时,反观目前岩石力学发展的现状,岩土工程的研究依然处在半理论半实践的发展阶段。而其遗留问题的理论研究的主要增长点和突破口就是岩石力学,必将成为岩土乃至土木研究中重要的支撑和发展。

岩石力学课程总结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在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的基础铺垫之后,我们开始接触到了更多的实践性科目,岩石力学作为工程力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之一,向我们介绍了继土力学之后更加深入的岩土分析方法和技巧。

我们首先学习了岩石的物理性质,知道了岩石是构成地壳的基本材料,是经过地质作用而天然形成的(一种或多种)矿物集合体。岩石通常按地质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等三种类型。岩浆岩是岩浆冷凝而形成的岩石,绝大多数岩浆岩是由结晶矿物所组成,由于组成它的各种矿物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较为稳定,它们之间的联结是牢固的,因此岩浆岩通常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和均质性。工程中常遇到的岩浆岩有花岗岩、玄武岩等。沉积岩是母岩(岩浆岩、变质岩和早已形成的沉积岩)经风化剥蚀而产生的物质在地表经搬运沉积和硬结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组成。沉积岩的主要物质成分为颗粒和胶结构。颗粒包括各种不同形状及大小的岩屑及某些矿物;胶结物常见的成分有钙质、硅质、铁质以及泥质等。沉积岩的物理力学性质不仅与矿物和岩屑有关,而且也与胶结物性质有关。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这使得它的物理力学性质具有方向性。工程建设中常见的沉积岩有灰岩、砂岩、页岩等。变质岩是由岩浆岩、沉积岩甚至变质岩在地壳中受到高温、高压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影响下发生变质而形成的岩石。它在矿物成份、结构构造上具有变质过程中产生的特征,也常常残留有原岩的某些特点。因此,变质岩的物理力学性质不仅与原岩的性质有关,而且与变质作用的性质及变质程度有关。工程建设中常见的变质岩类有大理岩、片麻岩、板岩等。岩石是自然历史的产物,由于它们的生成条件及在生成以后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中,形成了许多各式各样的结构面,例如岩浆侵入岩与围岩接触面,不同侵入岩体彼此的接触面、冷凝裂隙,喷出岩和沉积岩的层理、不整合面,变质岩的片理、片

麻理,组成各种岩石的矿物晶体的各种优势定向排列面以及由于地质构造运动、风化、重力和卸荷等各种不同动力的作用而产生的断层、节理、裂隙等。它们严重地破坏了岩石的完整性。在这种情况下,对岩体工程的安危起主要控制作用的,通常不再是被各种结构面分割的岩石块体,而主要是岩体中存在的结构面,或者是由岩石和结构面共同控制。在岩石力学中常用到“岩块”、“岩体”、“岩石”等术语,一般地被结构面切割成的岩石块体或从地壳岩层中切取出来的无显著软弱面的岩石块体称为岩块,而把自然埋藏条件下的大范围分布的由岩块和各种结构面(软弱面)网络组成的地质体称为岩体。岩石则是“岩块”和“岩体”的统称。

之后学习了岩石的强度、变形和应力分布的问题,岩石的变形是指岩石在任何物理因素作用下形状和大小的变化。工程上最常研究的变形是由于荷载变化引起的。例如在岩石上建造大坝(相当于对基岩加载)或在岩石中开挖(相当于对岩石局部卸载)都会引起岩石变形。岩石的变形对工程建筑物的安全影响很大,因为当岩石产生变形时,建筑物的应力可能增加。例如,当大坝建造在多种岩石组成的岩基上,这些岩石的变形性质不同,则由于基岩在荷载(坝体重力)作用下的不均匀变形可以使坝体内的剪应力和主拉应力增长,造成开裂错位等不良后果,如果岩基中岩石的变形性质已知并且在岩基内这些性质的变化也已确定,那么在工程设计时或在施工中可以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不均匀变形。在许多工程建设中,在设计时都要用到关于岩石变形的知识,因此,研究岩石的变形特性是岩石力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岩石的变形特性常用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μ两个常数来表示。如果把岩石当作弹性体,用E、μ来描述岩石的变形特性是足够的,因为根据弹性理论的知识,可以解决岩石力学的有关问题,但实际情况说明,仅仅用这些弹性常数来表征岩石的变形性质是不够的,因为许多岩石的变形是非弹性的,即荷

载卸去后岩石变形并不能够完全恢复。特别是在现场条件下岩石有裂隙、破碎层理岩,粘土夹层等,大多数岩体不是完全弹性的,对于这类岩石为了表征岩石的总的变形,常用变形模量E0和侧胀系数μ0 。岩石的变形指标及应力-应变的关系可在实验室内测定,也可在现场测定。

后来又学习了更加深入的山岩压力、有压隧洞、岩基应力和岩坡稳定的相关内容,应用了大量材料力学的知识。例如,在很多工程建设中,会遇到岩石边坡,公路或铁路的路堑边坡,露天开采的矿山边坡,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库岸边坡,渠道边坡,隧洞进出口边坡等等。众所周知,岩体常被各种方位的地质结构面切割成不同形状的块体。因此,工程实践中所遇到的岩坡,多为岩块所组成。在一般情况下,结构面的强度远低于完整岩体的强度,岩坡中结构面的规模、性质及其组合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岩坡失稳时的破坏形式。结构面的形状或性质稍有改变,则岩坡的稳定性将会受到显著的影响。岩坡的失稳情况,按其破坏方式主要可分为崩塌与滑坡两种。崩塌是指块状岩体与岩坡分离向前翻滚而下,其特点是,在崩塌过程中,岩体中无明显滑移面,同时下落岩块或未经阻挡而直接坠落于坡脚。或于斜坡上滚翻,滑移,碰撞,最后堆积于坡脚。滑坡是指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坡内软弱结构面产生整体滑动,其滑动面往往深入坡体内部,有时甚至延伸到坡脚以下。

经过6个星期的岩石力学学习,感觉尤其对于之前土力学的学习有了重要的补充,知道了很多现代工程的岩土技术和岩土工程研究前沿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应用的分析实验手段,将对之后研究生阶段的深入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岩石力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报告-中南大学

硕士研究生课程报告 题目顺层高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 及工程灾害防治 姓名曾义 专业班级岩土13级 任课教师阳军生张学民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引言 近年来,随着铁路公路建设步伐加快,铁路公路等级不断提高,边坡防护建设工程中所遇到的岩土边坡安全稳定性问题也相应增多,并成为岩土工程中比较常见的技术难题。由于工程建设的需要,往往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或扰动原来较为稳定的岩土体而形成新的人工边坡,因而普遍存在着边坡稳定的问题需要解决。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山区高等级公路得到迅速发展。在山区修建高等级公路不可避免会遇到大量的深挖高填路基,就目前建设的高速公路情况看:一般情况下,100km长的山区高等级公路,挖填方路基段落长度占路线总长度的60%以上。已建高速公路最高的填方已达到50多米,最高的挖方边坡高度已超过100m。尽管山区高等级公路的建设越来越倡导环境保护,尽量避免深挖高填,但路基作为公路的主要结构,其边坡稳定问题不可避免。在山区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下建设高等级公路,其边坡稳定性问题必将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高边坡岩土安全状况直接关系到公路交通运输安全。 虽然计算理论方法、地质探测技术、现代监测技术、边坡加固技术及施工技术不断的在进步,但顺层边坡稳定性问题和高边坡稳定性问题,时至今日依然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并逐步涌现出许多的新的研究方向。 1、顺倾高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随着人类工程活动的发展,对边坡问题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归纳前人对边坡问题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人们对边坡稳定性的关注和研究最早是从滑坡现象开始的(张倬元等,2001)。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期,伴随着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而兴起的大规模土木工程建设(如修筑铁路、公路,露天采矿,天然建材开采等),出现了较多的人工边坡,诱发了大量滑坡和崩塌,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这时,人们才开始重视边坡失稳给人类造成的危害,并开始借用一般材料分析中的工程力学理论对滑坡进行半经验、半理论的研究。 20世纪50年代,我国学者引进苏联工程地质的体系,继承和发展了“地质历史分析”法,并将其应用于滑坡的分析和研究中,对边坡稳定性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张倬元等,1994)。该阶段学者们着重边坡地质条件的描述和边坡类型的划分,采用工程地质类比法评价边坡稳定性。 20世纪60年代,世界上几起灾难性的边坡失稳事件的发生(如意大利的瓦依昂滑坡造成近3000人死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张倬元等,1994),使人们逐渐认识到了结构面对边坡稳定性的控制作用以及边坡失稳的时效特征,初步形

广西大学学硕-0814-土木工程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代码:0814)培养方案 一、学科简介及方向 广西大学土木工程学科创办于1932年,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曾为我国中南、西南乃至台湾地区的土木工程学科发展培养了一批领军人才,做出了突出贡献。经过80多年的历史沉淀、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国家“211工程”连续三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建设和中西部综合实力提升计划的支持,本学科拥有良好的实验基地和科研条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其中的结构工程学科连续入选“十五”、“十一五”国家重点学科,2013年土木工程学科入选广西优势特色重点学科。近10年学科相继获得了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硕士点、工程防灾与结构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防灾减灾与工程安全重点实验室、广西省级创新团队——工程防灾与结构安全广西人才小高地。2012年获批增设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博士点——建筑与城市环境技术,开始培养建筑技术、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城乡规划等领域的人才。当前已经形成了一个师资队伍强、教学条件好、人才培养质量高、科技攻关能力强,且具有鲜明特色的土木工程学科,综合实力区内领先、国内先进,并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土木工程学科。 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五个二级学科:1.结构工程;2.岩土工程;3.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4.桥梁与隧道工程;5.建筑与城市环境技术。 有研究方向如下:1.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及高层建筑结构;2.工程结构分析、设计及施工控制;3.钢结构及组合结构;4.土木工程防灾与减灾;5.道路桥梁工程设计理论与施工方法;6.桥梁结构抗风与抗震评估理论;7.地下工程;8.特殊岩土与工程;9.地域建筑及设计技术;10.城乡规划设计与生态环境保护。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业人才,要求:1.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高尚、学风严谨,具有良好的科学和职业道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事业心。 2.掌握土木工程学科领域的基本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必要的工程实践知

论文写作课程心得4篇

论文写作课程心得4篇 一: 在本学期的《论文写作》课程中,我学习到了关于论文写作的基本要素和方法。张聿老师在授课时非常细致、全面,将各种已经出现或可能产生的学术规范问题一一作了梳理,并介绍了一些历届的优秀毕业论文,为我们展示这些优秀文章中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以至于我在听课时,不断地发现与再发现着自己以往论文中的一些问题。 在课堂上,我一步步了解了论文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如何选题,如何确定题目,论文的框架的主要内容,写作技巧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等。通过这个课程,我从对于硕士论文的未知状态逐渐变得心中有数。老师在几次课上反复提到了论文的主题这一方面,可想而知,这是论文的第一要旨,极其重要。首先,是否有能力写,要根据主客观条件判断,课题过大,问题难以研究深入,可能导致虎头蛇尾,草草收摊;其次,论文要有价值,也就是需要有创新性、前沿性、理论性、趣味性等等;再次,所选的主题要有东西可写,方便展开,内容可充实;另外,是否可按期完成,送审是否顺利,是否有利于答辩,这些都是要综合考虑与权衡的。通过这些学习,对于我的开题报告有很大的帮助。 回想整个课程的学习,除了学到了有关论文写作的规则与技巧以外,我还有其他方面的收获。那是在第一堂课的引言部分,老师讲到平时要重视练习、提高艺术修养,不仅要勤写、多写,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还要扩展知识面,大量关注相关领域。这些的确非常的重要,一方面,自从上了大学,没有了语文考试中的作文,没有老师布置的周记作业,我的写作水准逐年降低,文字功能退化严重,平时有些心得感悟最多三言两语记下来,只能称作意识流,且极少会书写百字以上的篇幅,这就造成自己逻辑思维能力下降,文章架构组织能力弱化。另一方面,缺乏一定的知识面和阅读量,例如老师在课堂上列举的诸多著作,有很大一部分都只是有所耳闻,却从未完整阅读过,甚至还有一些前所未闻。我深知作为一个硕士研究生,自己还差的太多,只觉惭愧之至。除文学艺术以外,老师还讲到了中国戏曲,当老师将昆曲600年的故事娓娓道来,我真是感动极了,更加懊恼自己的无知。我一向自诩对中国传统文化存在浓厚兴趣,自己的研究方向是民族性的色彩,然而却对中国文化中这么举足轻重的一笔多年来置若罔闻,实不应该。好在,这堂课真正激发了我对阅读的兴趣,很激动,决心要把这些空白慢慢补回来,尤其是中国传统艺术领域之精髓。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里,借英国领事富善先生说过一句话。他说,“老派的中国人英语不好,但是中文还靠得住。可是现在的中国人是英语不好,中文也靠不住。”这句话放到现如今仿佛更加贴切了。当我意识到这一点,那种紧迫感与压力也随之而来。一下课,我便直接冲进图书馆,借了《牡丹亭》,一面品读文字,一面找到白先勇先生的青春版《牡丹亭》视频,二者结合起来欣赏,不得不说,这极大地震撼了我。张聿老师在课堂上教授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比知识本身更重要的东西,让我有所反思,从而自觉地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 通过《论文写作》课程的学习,可谓受益良多,我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写一篇优秀的论文绝非易事,要投入更多时间与精力做好研究工作。以上就是我的《论文写作》课程的学习心得。

泛函分析课程论文

泛函分析课程论文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09数本2班 黄丽萍 2009224725 大四新学年开始了,我们也开始学习了一门综合性及专业性强的课程——泛函分析。首先,理解下“泛函分析”这个概念。 泛函分析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其中泛函是函数概念的推广,对比函数是数与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我们发现泛函是函数和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学习泛函分析前,我们先确定学习目标:理解和掌握“三大空间和三大定理”。所以在接下来的两章内容的学习中,我们将先学习“两大空间”——度量空间和赋范线性空间及其相关知识(第七章和第八章)。在学习中慢慢体味泛函分析的综合性及专业性。 第七章的标题已经明确给出了学习任务——度量空间和赋范线性空间。 §1 度量空间 §1.1 定义:若X 是一个非空集合,:d X X R ?→是满足下面条件的实值函数,对于,x y X ?∈,有 (1)(,)0d x y =当且仅当x y =; (2)(,)(,)d x y d y x =; (3)(,)(,)(,)d x y d x z d y z ≤+, 则称d 为X 上的度量,称(,)X d 为度量空间。 【理解】度量空间就是:集合+距离;(满足非负性、对称性及三点不等式) 其实度量空间是在实变函数中接触的知识,但其在泛函分析学科中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通过度量空间的进一步例子来感受。 §1.2 度量空间的进一步例子 例:1、离散的度量空间(,)X d ,设X 是一个非空集合,,x y X ?∈,当1,(,)0,=x y d x y x y ≠?=??当当。

2、序列空间S ,i =1i |-|1(,)21+|-|i i i i d x y ξηξη∞ =∑是度量空间 3、有界函数全体()B A ,(,)sup|(t)-(t)|t A d x y x y ∈=是度量空间 4、连续函数[a,b]C ,(,)max|(t)-(t)|a t b d x y x y ≤≤=是度量空间 5、空间2l ,122=1(,)[(-)]k k i d x y y x ∞=∑是度量空间 §1.3度量空间中的极限,稠密集,可分空间 §1.3.1极限:类似数学分析定义极限,如果 {}n x 是(,)X d 中点列,如果?x X ∈,使n l im (,)=0n d x x →∞,则称点列{}n x 是(,)X d 中的收敛点列,x 是点列{}n x 的极限。 同样的类似于n R ,度量空间中收敛点列的极限是唯一的。 §1.3.2稠密子集与可分空间:设X 是度量空间,E 和M 是X 中两个子集,令 M M M ?表示的闭包,如果E ,那么称集M 在集E 中稠密,当E=X 时,称M 为X 的一个稠密子集,如果X 有一个可数的稠密子集,则称X 是可分空间。 即:{},n n M E x E x M s t x x n ??∈??→→∞在中稠密对 §1.3.3 例子 1、 n 维欧氏空间n R 是可分空间; 2、 坐标为有理数的全体是n R 的可数稠密子集; 3、 l ∞是不可分空间。 §1.4 连续映射 §1.4.1定义:设 (,),(,),> 0,X (,) < (T ,T ) < ,o o o o X X d Y Y d T X Y x X d x x x d x x T x εδδε==∈ 是两个度量空间,是到中映射,如果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存在正数 使对 中一切满足 的 ,有 则称在连续。

岩石力学研究进展报告

岩石力学研究新进展报告 姓名:XXX 学号:XXXXXXXX 专业:岩土工程

岩石力学研究新进展报告 1 引言 时光如白驹过隙,一学期的《XXXXX》课程在不知不觉间结课了。这一学期的学习,使我在岩石力学方面有了很大的启发,特别是分形理论在岩石力学中的应用令我神往。下面我对岩石力学研究的新进展做简要报告。 岩石力学可以作为固体力学的一个新分支,用以研究岩石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岩石工程的特殊设计方法。岩石力学经过近50年的发展,在土木工程、水利工程、采矿工程、石油工程、国防工程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岩石力学涉及的领域会进一步扩大。岩石力学是一门内涵深,工程实践性强的发展中学科。岩石力学面对的是“数据有限”的问题,输入给模型的基本参数很难确定,而且没有多少对过程(特别是非线性工程)的演化提供信息的测试手段。另一方面,对岩体的破坏机体还不能准确的解释。岩石力学所涉及的力学问题是多场(应力场、温度场、渗流场、甚至还存在电磁场等)、多相(固、液、气)影响下的地质构造和工程构造相互作用的耦合问题。这就表明,工程岩体的变形破坏特征是极为复杂的,其大多数是高度非线性的。目前,岩石力学的许多数学模型是不准确和不完整的,可以广泛接受和适用的概化模型并不多。基于此,近年来,多种数值方法、细观力学、断裂与损伤力学、系统科学、分形理论、块体理论等在岩石力学中的应用以及各种人工智能、神经网络、遗传算法、进化算法、非确定性数学等域岩石力学的交叉学科的兴起,为我们提供了全新和有效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更能激发研究者的创新精神,这也为突破岩石力学的确定性研究方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1]。 本报告主要对分形岩石力学、块体岩石力学、断裂与损伤岩石力学和岩石细观力学四部分的研究新进展做简要报告。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最近导师安排的任务非常多,而且要准备英语和政治期末考试),每部分内容除第一大段的研究新进展综述外,只对近几年的三篇比较好的文献做分析说明,包括两篇中文学术论文和一篇外文学术论文,这12篇学术论文我都比较仔细的看了。以后若有机会和时间,我会在导师和各位老师同学的不吝赐教下,努力做岩石力学的创新性研究,届时会在文献综述部分查阅和介绍更多最新以及更优秀的文献。 2 分形岩石力学 从古至今,岩石已成为人们熟知的工程材料,它是由矿物晶粒、胶结物质和大量各种不同阶次、不规则分布的裂隙、薄弱夹层等缺陷构成,是一种成分和结构高度复杂的孔隙体。岩石力学经过近50年的发展,人们尝试用各种数学力学方法研究和描述岩石复杂的自然结构性状和物理力学性质,提出了多种岩石力学分析和计算方法,为解决实际工程中的岩石力学问题创造了条件。19世纪70年代Mandelbrot创立分形几何学,提出了一种定量研究和描述自然界中极不规则且看似无序的复杂结构、现象或行为的新方法,从此分形几何学广泛地应用于自然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并且在经济学等社会科学也有很巧妙的应用。19世纪80年代,分形几何学开始应用于岩石力学研究,开始形成分形岩石力学这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人们逐渐发现岩石力学领域中的分形现象相当普遍,不仅岩石的自然结构性状、缺陷几何形态、分布以及地质结构产状、断层几何形态、分布都观察到分形特征或分形结构,而且岩石体强度、变形、破断力学行为以及能量耗

《改造传统农业》读书报告20136381

读书报告 班级:农经201302 姓名:唐小东 学号:20136381

“一旦有了投资机会和有效的鼓励,农民将把黄沙变成黄金。”舒尔茨一句话,可谓画龙点睛,使本书的主旨一目了然。<<改造传统农业>>是在发展中国家农业问题方面的一本最重要的著作。作者反对轻视农业的看法,强调现代化农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从三方面进行了分析: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传统农业为什么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如何改造传统农业,全书对发展中国家农业问题的论述正是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的。 在刘易斯著名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中,农业的作用只是为工业扩张提供免费的劳动力。舒尔茨坚决反对轻视农业的观点,在他看来,农业决不是那么消极无为,相反,它可以成为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但舒尔茨同时也强调,对于经济增长,传统农业很难作出什么贡献,只有现代化的农业,才可以推动工业的发展。因此,如何把传统农业改造成现代农业,也就顺其自然地成了要讨论的中心问题。传统农业究竟“传统”在哪里呢?舒尔茨认为,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竭力阻碍技术进步,压制工业发展,农民变革屡受打击后,思想被禁锢、安于现状、墨守成规,对技术创新失去兴趣。他们世世代代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技术水平无法得到提高,不可能进一步增加产量。这是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它导致的后果是生产率低,产出低,农民收入自然就微薄,生产出来的东西,除了满足温饱外,所剩无几。但这,是否就意味着资源配置效率低呢? 许多政府官员和经济学家的观点,几乎是众口一词,认为农民之所以贫穷,是因为农民没有经济头脑,又缺乏管理知识,不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还特此,如果派专家深入到农村中去,把农民组织起来,帮助他们重新配置现有资源,采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那么,效率可以大幅提高,产量也会随之增加,贫穷落后的农村就可以因此改变。但舒尔茨却不这么认为,他认为,在传统农业中,农民并不愚昧,他们精明能干,锱铢必较,时刻盘算着怎样才能少投入,多产出,生产要素在他们手里,被配置得恰到好处,达到了最佳状态,即便是学识渊博的专家,也不可能再作哪怕是一点点改进。所以,企图通过重新配置现有生产要素,来改变传统农业,是无法实现的。既然传统农业中资源配置合理,那它为什么停滞不前,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呢?一般认为,这是因为农民铺张浪费,没有节约的习惯,特别是婚丧喜事大操大办,逢年过节铺张浪费,另外,缺少精明、善于投机的商人,所以储蓄少,投资低。但舒尔茨认为,投资低的现象的确存在,但其根源不在于储蓄少或缺少企业家,而在于投资收益率太低,刺激不了人们投资的积极性,结果传统农业毫无生机。 作为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因素,新的生产要素有供给者,也有需求者。供给者开发新的生产要素,并提供给农民。由于气候、土地等条件的限制,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资料,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不是拿来就可以用,而是要经过研究和改造,才能使之适应于传统农业社会,能够担当起这一重任者,就是新生产要素的供给者。不仅如此,他们还可以利用现有的科学知识,生产出新的生产要素。舒尔茨认为,是这些新生产要素的供给者掌握着经济发展的“钥匙”。早在几年前,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曾作了一个关于社会中,人们对各类职业评价的问卷调查。其中调查结果,排在最后一位的是农民工,没有人选择农民。研究者痛心疾首指出,之所以有人选择农民工,不是他们真的喜欢,而是因为他们还是没有的其他更好的选择,改造中国的传统农业已刻不容缓,三农问题,已喊了多少年,但农民却没有从中受益多少。或许,我们从开始的思路就剑走了偏锋。改造传统农业,是一项宏大的工程,而不是简单的写在纸上,流于会议的几点认识、几点主张上。 如果以学术的视角来看,或许我们的说法更有说服力。有人以为改造传统农业,就是农业的机械化。的确,改造传统的农业需要机械,但未必是机械化,因为我们不能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正如舒尔茨所指出的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在于提高农业的边际收益,而如何提高则是一个必须回答的难题。提高农业的边际收益,涉及到各个方面,有改造农业的整体环境的努力,有提高农民素质的努力,还有改善农业的经营方式的努力等。而这些正是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中向我们介绍的,舒尔茨从划分农业的生产活动出发,研究了传统农业与现代

课程总结(精选10篇)完整版

《课程总结》 课程总结(一): 课程学习总结 本学期开设的独立研究课程是一门很有用的学科。它不仅仅能够帮忙大学生解决现实中的需要,如毕业论文的撰写,更能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如创新精神的培养及创新潜力的提高。以下我将从几方应对这门课程的进行总结,并谈谈我对这门课程的感受。 一、课程学习资料。透过对本课程的学习,我们学会了知识创新、课题申请书及论文的撰写等知识、从而从必须程度上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提高了我们的素质,使我们受益匪浅。更使我感受颇深的是知识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是靠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关键是提高知识创新潜力。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是将我们的相关知识透过不同程度地加工及运用转化成潜力。 二、课程讲授模式。本课程的课堂模式一反常态,学生转变主角,有学生进行备课及讲授。该模式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由指定学生进行本节课程的讲解;第二部分由全体同学进行讨论,找出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模式充分调动了所有同学的用心性,真正做到了学生与老师的互动,效果事半功倍。我个人很喜欢这种教学模式。 三、课堂外的学习。课堂外的学习是同学们掌握知识,提高感悟必不可少的过程。同学们在课堂外全身心地投入到本课程的学习当中,认真完成作业,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以上就是我的总结和感受。透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以及与老师和同学们的学习交流,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这必将对我今后的学习带给很大的帮忙。十分感谢刘老师和同学们的陪伴。 课程总结(二): 透过新课程改革通识培训网上一段时间的学习,感觉受益非浅,在知识、经济高度发展的这天,没有知识和潜力是不够的,那么如何推动社会不断进步,应丛基础作起,从学生的教育做起,从课改作起。 得到了老师们的高度评价: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教学反思,用新课程理念及要求自己评价过去的教学活动实践,感悟点颇多,目的是提高自己以后的教学实践潜力,使自己的教学活动贴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标准,使自己的教学更高效。 新课程新在哪关在新上,新课程理念,新课程资料,新教学组织安排,新评价等,明白新课程的特点,更好理解新课程改革.。

泛函分析学习心得

泛函分析学习心得 学习《实变函数论与泛函分析》这门课程已有将近一年的时间,在接触这门课程之前就已经听闻这门课程是所有数学专业课中最难学的一门,所以一开始是带着一种“害怕学不好”的心理来学.刚开始接触的时候是觉得很难学,知识点很难懂,刚开始上课时也听不懂,只顾着做笔记了.后来慢慢学下来,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研究、上课认真听课后发现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上课也能听懂了.因此得出了一个结论:只要用心努力去学,所有课程都不会很难,关键是自己学习的态度和努力的程度. 在学习《泛函分析》的前一个学期先学习了《实变函数论》,《实变函数论》这部分主要学习了集合及其运算、集合的势、n 维空间中的点集、外测度与可测集、Lebesgue 可测集的结构、可测函数、P L 空间等内容,这为这学期学习《泛函分析》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我们在这个学期的期中之前学习的《泛函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线性距离空间、距离空间的完备性、内积空间、距离空间中的点集、不动点定理、有界线性算子及其范数等.下面我谈谈对第一章的距离空间中部分内容的理解与学习: 第一章第一节学习了线性距离空间,课本首先给出了线性空间的定义及其相关内容,这与高等代数中线性空间是基本一样的,所以学起来比较容易.接着是距离空间的学习,如果将n 维欧氏空间n R 中的距离“抽象”出来,仅采用性质,就可得到一般空间中的距离概念: 1.距离空间(或度量空间)的定义: 设X 为一集合,ρ是X X ?到n R 的映射,使得使得X z y x ∈?,,,均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0,≥y x ρ,且)(0,=y x ρ当且仅当y x =(非负性) (2))()(x y y x ,,ρρ=(对称性) (3))()()(z y y x z x ,,,ρρρ+≤(三角不等式), 则称X 为距离空间(或度量空间),记作)(ρ,X ,)(y x ,ρ为y x ,两点间的距离. 学习了距离空间定义后,我们可以验证:欧式空间n R ,离散度量空间,连

岩石力学论文 123

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作业(论文) 课程高等岩石力学 任课教师林育梁教授 学号1003302009 姓名刘宗辉 成绩

瞬变电磁法用于南方隧道超前预报 摘要:该文以瞬变电磁法在岑汶高速路某些隧道超前预报中的应用为例, 介绍了瞬变电磁法的原理、方法及取得的成果。经与实际开挖情况做综合对比, 表明瞬变电磁法在隧道超前预报中, 对含水溶洞等不良地质体的发育情况具有快速、高效的勘探效果, 且与实际情况非常吻合, 为隧道施工提供了可靠的物探依据。 关键词:瞬变电磁法隧道超前预报 Abstract :Taking the application of TEM for advanced prediction of a tunnel in Chuan Shan expressway as example, the principles, method and the obtained results of TEM are introduced Compared comprehensively with the actual excavating situation, it shows that it is effective and speedy to advanced predict 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unfavorable geological bodies such as water bearing cave in tunnel, and it accords well with the actual results, so it offers a reliable basis for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of tunnel construction. Keywords :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 (TEM) ; advanced predict ion of tunnel 1 . 引言 近年来,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工程大规模的建设, 长大隧道数量也越来越多, 隧道施工安全经常成为控制整个工程进展的瓶颈。岩溶及裂隙水在隧道施工中经常遇到, 它容易导致掌子面涌水、突泥, 围岩及支护变形、开裂及坍塌, 严重影响施工进度, 危及施工安全。为此, 各种隧道超前预报方法应运而生, 其中, 瞬变电磁法是以电磁感应原理来预测含水溶洞等不良地质体的物探方法, 在含水溶洞等不良地质体的超前预报中, 有着很好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2 . 工程地质概况: 山心隧道穿越岑溪市岑城城镇钓石村及岑溪市大隆镇均昌峒之间的崇山峻岭,隧道中部还从岑溪市岑城镇山心村下部穿过。设计隧型为分离式小净距隧道,两洞车道中心线(路线设计线)间距为30m,两洞净距为17m。右线起讫桩号为CK+477~CK10+765,长4228m,设计高程为317.03~303.84m;左线起讫桩号为DK6+455~DK10+725,长4270m,设计高程为316.92~304.48m。最大埋深约为450m,左、右线隧道均属特长隧道。 隧址区位于广西东南部的构造侵蚀型中低山地貌区,云开大山北麓东段,峰脊线基本呈东-西或北东-南西走向,高程250.00~806.00m,相对高差约556.00m,由于长期的构造作用及地表流水的侵蚀作用,地形起伏较大,山体较大,山高坡陡,“V”型沟谷发育。总体上看,隧址区以近东西向的马岭顶——流瑶平顶为最高峰脊线,地形呈中间高、两边低的抛物形状。地表植被较发育,主要为第四系残坡积层覆盖,局部有风化混合岩出露。

隧道与地下工程设计结课论文

关于隧道等地下工程支护结构设计理论浅析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隧道等地下工程支护结构设计理论的发展历程,对各阶段支护理论的力学原理及其要点进行了简要分析,通过现有的对围岩—支护相互作用理论的认识的分析,得出了现有理论方法和认识的不足,并对未来隧道等地下工程支护理论发展方向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表述。 关键词:隧道;地下工程;力学原理;支护结构;围岩—支护相互作用理论; 0 前言 世界近代建筑发展的历史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人们一般认为的19世纪是桥梁建设的世纪、20世纪是高层建筑的世纪、而21世纪则为地下空间发展的世纪。随着地下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在城乡建设、水电、交通、矿山等诸多领域都涉及围岩的支护问题,地下工程围岩的稳定性和支护方法已成为地下工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围岩变形尤其是软岩变形有明显的时间效应,表现为初始变形速度大,变形趋向稳定后仍以较大的速度产生流变,且持续时间很长,有时达数年之久,对支护的要求很高。因此地下工程的支护问题仍然是工程技术人员最关注的研究课题。实际上自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对地下空间的需求越来越多,因而对地下工程的研究也有了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在大量的地下工程实践中,人们也普遍认识到::隧道及地下洞室工程,其核心问题都归结在开挖和支护两个关键工序上。即如何开挖,才能更有利于洞室的稳定和便于支护;若需支护时,又如何支护才能更有效地保证洞室稳定和便于开挖。这是隧道及地下工程中两个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问题。在隧道及地下洞室工程中,围绕着以上核心问题的实践和研究,在不同的时期,人们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并逐步建立了不同的理论体系。每一种理论体系都包含和解决或正在研究解决了从工程认识概念、力学原理、工程措施到施工方法、工艺等一系列工程问题。一种理论是20 世纪20 年代提出的传统的“松弛荷载理论”。其核心内容是: 稳定的岩体有自稳能力,不产生荷载; 不稳定的岩体则可能产生坍塌,需要用支护结构予以支撑。这样,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荷载就是围岩在一定范围内由于松弛并可能塌落的岩体重力。这是一种传统的理论,其代表人物有太沙基和普氏等人。它类似于地面工程考虑问题的思想,至今仍被广泛的应用着。另一种理论是20 世纪50 年代提出的现代支护理论或称“岩承理论”[1-9]。其核心内容是:围岩稳定显然是岩体自身有承载自稳能力,不稳定围岩丧失稳定是有一个过程的。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帮助或限制,则围岩仍然能够进入稳定状态。这种理论体系的代表性人物有拉布西维兹、米勒-菲切尔、芬纳-塔罗勃和卡斯特奈等人。这是一种比较现代的理论,它已经脱离了地面工程考虑问题的思路,而更接近于地下工程实际。近半个世纪以来已被广泛接受和推广应用,并且表现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由以上可以看出,前一种理论更注意结果和对结果的处理,而后一种理论则更注意过程和对过程的控制,即对围岩自承能力的充分利用[7-9]。由于有此区别,因而两种理论体系在过程和方法上各自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新奥法就是岩承理论在隧道工程实践中的代表方法。 1 地下工程结构的特点及设计的基本要求 1.1地下工程结构的特点 地下工程支护结构是一种复杂的工程结构体系,按照工程结构所处的环境,可将其界定为土体地下结构和岩石地下结构;按工程结构所处深度或开挖深度可将其分为深埋和浅埋地下结构;按其施工方法有可将其分为明挖和暗挖结构等。无论是按哪种方法分类,其结构构成都是由围岩(或者是土体等原围护体)和其支护结构体构成。构筑过程中整个结构体系的力学特性和稳定性不仅受到岩石的生成条件和地质作用

课程总结报告

课程总结报告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体会颇深。此前,进入实验室我们的任务大都是观看老师的演示实验,自己动手的实验少之又少。如今,本学期大部分实验均需要自己独立完成,这无疑是对我们动手实践能力的大考验。虽然在很多物理实验中我们只是运用课堂上所知识的原理与结果,再现科学家经过无数次修改完善而总结的最为精妙的实验,但我们试验所经历的过程与物理家进行科学研究的所进行的物理实 验是大同小异的的。任课老师通过精心设计实验方案、严格控制实 验条件等多种途径,以最佳的实验方式呈现物理问题,使我们通过 努够顺利地解决物理实验呈现的问题,考验了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 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加深了我们对有关物理知识的理解,提高了我们的创新学习能力。 在正式做物理实验之前,我们必须要进行认真仔细的预习,如果没有对即将操作的实验预习,我们就无法把握实验的细节和注意事项,这就有可能导致实验的失败,因此,在未预习实验的情况下,实验室的老师是不允许我们进入实验室的。这一点也让我们深刻意识到科学研究的严谨与踏实的重要性。预习实验必须要弄清楚实验的总体过程,弄懂实验的目的、基本原理,了解实验步骤;对照教材所列 的实验仪器,了解仪器的工作原理、性能、正确操作方法,特别是要注意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最后我们要把预习实验的情况呈现在预 习报告上。物理实验的预习报告总共包括五的部分:1、实验目的;2、实验仪器;3、实验中的主要工作;4、预习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思考;

5、实验原始数据记录等。它能够帮助我们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验中的各项操作成功完成实验。在预习实验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对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和预期实验现象进行思考,我们可以独立进行演算和推理,也可以和同学一起讨论研究,也可以参考课外资料,必要时还可以请教实验室的老师。只有把预习时遇到的问题解决掉,才能在实验操作时胸有成竹游刃有余。 实验预习完成后,就要准备进行实验的实际操作了。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实验仪器的操作要求来操作,所有仪器要调整到正确的位置和稳定的状态。所以在进行实验前我们一定要仔细检查实验仪器,确保实验仪器完好无损并可以正常使用。在实验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一些故障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理论上的现象不符,首先应认真思考并检查实验仪器使用以及线路连接是否正确,不正确的操作及时进行改正,如果自己无法解决,应及时请老师来指导改正,切不可马虎对待,敷衍了事。实验步骤方面可按照预习报告按部就班进行即可,但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注意及时记录实验原始数据,不得捏造实验数据。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这一过程对得出实验最终的结论十分重要。本学期我们学到的数据处理方法主要有: 1、列表法:列表法是实验数据处理的一种基本方法将数据按一定的规律列成表格时的数据表达清晰有条理,易于审核和发现问题,有助于发现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规律。 列表时应注意:(1)首先要写数据表格的名称,必要时还应提供有关参数。例如,引用的物理常数,实验的环境参数,测量仪器的误差

泛函分析论文

泛函分析作业 数学系08级5班 08020170 赵英杰

泛函分析主要内容 泛函分析是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数学分科。是从变分问题,积分方程和理论物理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它综合运用函数论,几何学,现代数学的观点来研究无限维向量空间上的函数,算子和极限理论。它可以看作无限维向量空间的解析几何及数学分析。主要内容有拓扑线性空间等。泛函分析在数学物理方程,概率论,计算数学等分科中都有应用,也是研究具有无限个自由度的物理系统的数学工具。泛函分析是研究拓扑线性空间到拓扑线性空间之间满足各种拓扑和代数条件的映射的分支学科。 泛函分析是分析数学中最“年轻”的分支,它是古典分析观点的推广,它综合函数论、几何和代数的观点研究无穷维向量空间上的函数、算子、和极限理论。他在二十世纪四十到五十年代就已经成为一门理论完备、内容丰富的数学学科了。 一、度量空间和赋范线性空间 1、度量空间 现代数学中一种基本的、重要的、最接近于欧几里得空间的抽象空间。19世纪末叶,德国数学家G.康托尔创立了集合论,为各种抽象空间的建立奠定了基础。20世纪初期,法国数学家M.-R.弗雷歇发现许多分析学的成果从更抽象的观点看来,都涉及函数间的距离关系,从而抽象出度量空间的概念。 度量空间中最符合我们对于现实直观理解的是三维欧氏空间。这个空

间中的欧几里德度量定义两点之间距离为连接这两点的直线的长度。 定义:设X为一个集合,一个映射d:X×X→R。若对于任何x,y,z属于X,有 (I)(正定性)d(x,y)≥0,且d(x,y)=0当且仅当 x = y; (II)(对称性)d(x,y)=d(y,x); (III)(三角不等式)d(x,z)≤d(x,y)+d(y,z) 则称d为集合X的一个度量(或距离)。称偶对(X,d)为一个度量空间,或者称X为一个对于度量d而言的度量空间。 2、赋范线性空间 泛函分析研究的主要是实数域或复数域上的完备赋范线性空间。这类空间被称为巴拿赫空间,巴拿赫空间中最重要的特例被称为希尔伯特空间。 (一)、希尔伯特空间 希尔伯特空间可以利用以下结论完全分类,即对于任意两个希尔伯特空间,若其基的基数相等,则它们必彼此同构。对于有限维希尔伯特空间而言,其上的连续线性算子即是线性代数中所研究的线性变换。对于无穷维希尔伯特空间而言,其上的任何态射均可以分解为可数维度(基的基数为50)上的态射,所以泛函分析主要研究可数维度上的希尔伯特空间及其态射。希尔伯特空间中的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是,是否对于每个希尔伯特空间上的算子,都存在一个真不变子空间。该问题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的答案是肯定的。 (二)、巴拿赫空间

《岩石力学》课程论文

************ 《岩石力学》课程论文 专业 ******* 年级班别 ****** 学号 ******* 姓名 ****** 土木工程与建设管

岩体的强度在检测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地球板块的运动越来越剧烈,地震等多种地质灾害的发生,人们 清晰地认识到岩体强度的重要性。故此,岩体强度的确定方法尤其重要。本 文介绍试验确定法以及及估算法。 关键字:试验确定法;估算法;岩体强度 引言 目前在岩石力学与工程领域中广泛采用了数值模拟技术,但是在进行数值模拟时遇 到的最主要的困难之一就是如何准确地确定岩体强度参数以开展模拟计算。公认比 较准确的仅限于室内岩石力学试验参数,同时现场岩体原位试验成本都十分昂贵, 因此寻找适合的岩体强度估算方法就成为摆在众多研究人员面前的一个问题。 1 岩体强度的确定方法 1.试验的确定法 (一)岩体单轴抗压强度的测定 切割成的试件。在拟加压的试件表面抹一层水泥砂浆,将表面抹平,并在其上放置方木和工字钢组成的垫层,以便把千斤顶施加的荷载经垫层均匀传给试体。根据试体受载截面积,计算岩体的单轴抗压强度。 (二)岩体的抗剪强度的测定 一般采用双千斤顶法:一个垂直千斤顶施加的正压力,另一个千斤顶施加的横 推力。 为使剪切面上不产生力矩效应,合力通过剪切面中心,使其接近于纯剪切破坏,另外一个千斤顶成倾斜布置。一般采取倾角a=15°。试验时,每组试体应有5个以 上,剪切面上应力按式(1-1)计算。然后根据τ、σ绘制岩体的强度曲线。 F a T P sin += σ a f t cos =τ (1-1)

(三)岩体三轴压缩强度试验 地下工程的受力状态是思维的,所以做三轴力学试验非常重要。但由于现场原位三轴力学实验在技术上很复杂,只在非常必要时才进行。现场岩体三轴试验装置,用千斤顶施加轴向荷载,用压力枕施加围压荷载。 根据围压情况可分为等围压三轴试验(32σσ=)和真三轴试验(321σσσ>>)。研究表明,中间主应力在岩体强度中起重要作用,再多节理的岩体中尤为重要。因此,真三轴试验越来越受重视。而等围压三轴试验的实用性更强。 2.经验的估算法 (一)准岩体强度 这种方法实质是用某种简单的试验指标来修正岩块强度作为岩体强度的估算值。 节理,裂隙等结构面是影响岩体强度的主要因素,其分布情况可通过弹性波传 播来查明。弹性波穿过岩体时,遇到裂隙便发生绕射或被吸收,传播速度将有所降低。裂隙越多,波速降低越大,小尺寸试件含裂隙少,传播速度大。因此根据弹性波在岩石试块和岩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可判断岩体中裂隙发育程度。称此比值的平方为岩体完整性(龟裂)系数,以K 表示。 2 ???? ??=K cl ml νν (二)Hoek-Brown 经验方程 1) Hoek-Brown 强度准则的发展历史 最初的Hoek-B rown 强度准则是Hoek E 在专著《岩石地下工程》( Underground Excavations in Rock,1980)一书中发展起来的。当时在设计地下岩石开挖工程时需要输入一些参数, 这就要求提供一个准则来估算岩体强度。Hoek E 和Brown E T 在分析Giffith 理论和修正的Griffith 理论的基础上, 凭借自己在岩石力学方面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通过对大量岩石三轴试验资料和岩体现场试验成果的统计分析,用试错法导出的岩块和岩体破坏时极限主应力之间的关系式(2-1) , 即为Hoek-Brown 强度准则 , 也称为狭义Hoek-Brown 强度准则。Hoek, Brown 最为突出的贡献是将数学公式与地质描述联系到了一起。起初使用的Bieniawski 岩体分级系统( RMR 法)、后来使用的地质强度指数法(GSI 法)、随后发展完善的Hoek-Brown 准则都使用了GSI 系统。

高等岩石力学读书报告

高等岩石力学 读书报告 学院: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专业:地质工程 姓名:曾敏 学号:2006201071 高等岩石力学读书报告 岩石力学是研究岩石在外界因素(如荷载、水流、温度变化等)作用下的应力、应变、破坏、稳定性及加固的学科。又称岩体力学,它是力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目的在于解决水利、土木工程等建设中的岩石工程问题。它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一门应用性的基础学科。对于岩石力学的定义有很多种说法,这里推荐一种较广义、较严格的定义:“岩石力学是研究岩石的力学性状的一门理论科学,同时也是应用科学;它是力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岩石对于各种物理环境的力场所产生的效应。”这个定义既概括了岩石力学所研究的破碎与稳定两个主要方面的内容,也概括了岩石受到一切力场作用所引起的各种力学效应。岩石力学的理论基础相当广泛,涉及固体力学、流体力学、计算数学、弹塑性理论、工程地质和地球物理学等学科,并与这些学科相互渗透。 岩石力学主要理论基础及与其他学科的结合 岩石力学是一门应用性的基础学科。它的理论基础相当广泛,涉及到很多基础及应用学科。岩石力学的力学分支基础 1、固体力学 固体力学是力学中形成较早、理论性较强、应用较广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可变形固体在外界因素(如载荷、温度、湿度等)作用下,其内部各个质点所产生的位移、运动、应力、应变以及破坏等的规律。在采矿工程中用到的固体力学主要有: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塑性力学,复合材料力学,断裂力学和损伤力学。如把采场上覆岩层看作是梁或板结构用的就是结构力学理论;采用弹性力学研究巷道周围的应力分布。 2、流体力学 流体力学主要研究流体本身的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以及流体和固体界壁间有相对运动时的相互作用和流动规律。流体力学中研究得最多的流体是水和空气。对于地下采矿工程来说,其研究对象就是地下水与瓦斯等矿井气体。 3、爆炸力学 爆炸力学主要研究爆炸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以及爆炸的力学效应的利用和防护。它从力学角度研究爆炸能量突然释放或急剧转化的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强冲击波(又称激波)、高速流动、大变形和破坏、抛掷等效应。同时爆炸力学是流体力学、固体力学和物理学、化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地下开采中的巷道掘进,露天开采中的采剥都要进行爆破。 4、计算力学 计算力学是综合力学、计算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知识,以计算机为工具研究解决力学问题的理论、方法,以及编制软件的学科。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它在力学的各分支学科和边缘学科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无论是在科学研究还是工程技术中均得到了广泛应用,现在它已成为力学除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之外的第3种手段。常见的计算力学方法并已广泛用到数值模拟计算中的有:材料非线性有限元法、几何非线性有限元法、热传导和热应力有限元法、弹性动力学有限元法、边界元法、离散元法、无网格法、有限差分法、非连续变形分析等。以计算力学为基础的数值模拟方法在采矿工程中的研究应用也正广泛地开展起来。

《excel高级办公应用技术》课程学期总结论文格式

《Excel高级办公应用技术》课程学期总结论文 摘要:Excel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办公软件,能够对数据进行处理、统计分析和计算、简单的数据库管理,能绘制图表。它功能强大,能将杂乱的数据组成有用的信息,然后可以将其传播分析和交流,并且excel上手简单,函数简单易懂,本论文将结合自己的一些学习经验讲一些学习excel的心得体会。 关键字:excel软件;基础应用 二、所学知识概要:数据类型及输入,工作表的格式设定,公式与函数的应用,图表的处理, 三、知识点详述: ㈠数据类型及输入。 excel常用的数据类型有数字型,日期型,文本型,逻辑型数据等,而其中文本类型和数字类型最为常用。其输入方法也不尽相同。字符文本应逐字输入,而文本如果要在单元格中输入文本格式的数字(如“身份证号码”),除了事先将单元格格式设置为文本外,只需在数字前面加个“’”(单引号)即可。分数的输入通常在单元格内输入分数8/9会显示为8月9日,如果想避免此类情况,除了将单元格格式设置成分数格式外还可以在要输入分数票添加一个0和空格。但此输入法的分母不能超过99。连续输入编号(或等差、等比性质的数据)应采用复制或序列填充的方式进行输入。在excel中除了自带的数据格式,用户还可以自定义格式。比如要输入15位的数值是我们可以进行自定义格式输入。在单元格格式中定义数值精度,在使用中从中选择即可。 ㈡工作表的格式设置 工作表的格式设置是个很常用的操作。在excel中不同类型的数据有不同的使用格式。数据的对齐方式,在默认情况下,文本靠单元格的左边对齐,数值靠单元格的右边对齐。有时需要特殊的对齐方式,如斜线表头,旋转字体,垂直居中等。文本格式的设置,文字的设置大致包括字体、字型、颜色、修饰、对齐方式、字体颜色等。我们可以通过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