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机常用公差配合

电机常用公差配合

电机常用公差配合
电机常用公差配合

电机常用公差配合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机械设计中公差与配合经验交流给大家(特别好,一定要下)要点

13.什么称为基本偏差? 答:是用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一般指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当公差带位于零线上方时,其基本偏差为下偏差;位于零线下方时,其基本偏差为上偏差。见图1 图1 14.什么称为标准公差? 答:国标规定的,用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任一公差。 15.什么称为配合? 答:是指基本尺寸相同的、互相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16.什么称为基孔制? 答:是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 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17.什么称为基轴制? 答:是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18.什么称为配合公差? 答:是允许间隙的变动量,它等于最大间隙与最小间隙之代数差的绝对值,也等于互相配合的孔公差带与轴公差带之和。 19.什么称为间隙配合? 答:孔的公差带完全在轴的公差带之上,即具有间隙的配合(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20.什么称为过盈配合? 答:孔的公差带完全在轴的公差带之下,即具有过盈的配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21.什么称为过渡配合? 答:在孔与轴的配合中,孔与轴的公差带互相交迭,任取其中一对孔和轴相配,可能具有间隙,也可能具有过盈的配合。 22.基孔制配合为H11/c11或基轴制基孔制配合为C11/h11时,优先配合特性是什么? 答:间隙很大,用于很松的、转动很慢的动配合;要求大公差与大间隙的外露组件;要求装配方便的很松的配合。相当于旧国标的D6/dd6。 23.基孔制配合为H9/d9或基轴制基孔制配合为D9/h9时,优先配合特性是什么? 答:间隙很大的自由转动配合,用于精度非主要要求时,或有大的温度变动、高转速或大的轴颈压力时。相当于旧国标D4/de4。 24.基孔制配合为H8/f7或基轴制基孔制配合为F8/h7时,优先配合特性是什么? 答:间隙不大的转动配合,用于中等转速与中等轴颈压力的精确转动;也用于装配较易的中等定位配合。相当于旧国标D/dc。 25.基孔制配合为H7/g6或基轴制基孔制配合为G7/h6时,优先配合特性是什么? 答:间隙很小的滑动配合,用于不希望自由转动、但可自由移动和滑动并要求精密定位时,也可用于要求明确的定位配合。相当于旧国标D/db。 26.基孔制配合为H7/h6; H8/h7; H9/h9; H11/h11或基轴制基孔制配合为H7/h6; H8/h7; H9/h9;

(完整版)公差配合选用表

基孔制 基轴制 特性及说明 H11/a11 A11/h11 间隙非常大,液体摩擦情况差,产生紊流现象。用于精度极低粗糙机械转动很松的配合,高温工作的转动轴以及轴向自由移动的齿轮和离合器等,在一般机械中很少采用 H11/b11 B11/h11 间隙非常大,液体摩擦情况较差,且有紊流。用于高温工作和粗糙的机械传动轴,其配合间隙非常大,且间隙有很大的变动范围 H12/b12 B12/h12 间隙非常大,有紊流现象,液体摩擦很差的粗糙配合,其配合间隙很大的变动。如扳手孔与座等的配合 H9/c9 间隙很大,液体摩擦尚好。有于高温工作,高速转动造成配合间隙减小,大公差、大 间隙要求的外露组件的配合,在一般机械中很少采用 H10/c10 间隙很大,液体摩擦尚好。用于结合件材料线膨胀系数显著不同处。如光学测长仪与光学零件的配合 H11/c11 C11/h11 配合间隙非常大,液体摩擦较差,易产生紊流的配合。用于转速很低,配合很松的配合。常用于大间隙、大公差的外露组件及装配很松之处 H8/d8 D8/h8 间隙比较大,液体摩擦良好,带层流。用于精度不高、高速及载荷不高的配合,高温 条件下的转动配合以及由于装配精度不高而引起偏斜的连接 H9/d9 D9/h9 间隙很大的灵活转动配合,液体摩擦情况尚好,用于精度非主要要求时,或有大的温 度变动,高速或大的轴颈压力等情况的转动配合,如一般通用机械中的平键连接,滑 动轴承及较松的皮带轮等的配合 H10/d10 D10/h10 间隙很大的松动配合,液体摩擦情况尚好。如一般比较松的皮带轮及滑动轴承等的配合 H11/d11 D11/h11 液体摩擦稍差:适用于间隙变动较大的工作条件及不重要的传动配合,亦用于不重要的固定配合和滑动配合,如减速器壳孔和法兰盘,以及螺栓连接等的配合 H8/e7 E8/h7 液体摩擦良好,较松的转动配合,如风扇电机中的配合,以及气轮发电机、大电动机的高 速轴承的配合 H8/e8 E8/h8 H8/e8配合性质与H8/e7相同,但其间隙变动范围更大一些,适用于高转速,载荷 不大,方向不变的轴与轴承的配合,或者属于中等转速,但轴比较长的情况,以及有 三个以上支承的情况。如外圆磨床的主轴等配合 H9/e9 E9h9 精度不高且有防松间隙,液体摩擦较好的转动配合。如粗糙机构中衬套与轴承圈的配 合 H6/f5 F6/h5 具有中等间隙,属于带层流、液体摩擦良好的转动配合,广泛适用于普通机械中转速 不大,普通润滑脂或润滑油润滑的轴承,以及要求在轴上自由转动回轴向滑动的配合。 如精密机床中变速箱、进给箱的旋转件的配合,或其他重要的滑动轴承,高精度齿轮轴套与轴承衬套等的配合 H6/g5 G6/h5 具有很小的间隙,制造成本较高,用于自由移动,但不要求自由转动,行程不太大, 要求保持很小的配合间隙,且要求精确定位的配合。如光学分度头主轴与轴承,刨床 滑块与滑槽,蜗轮减速箱孔与轴承衬套等的配合

常见公差配合及其特性

22.基孔制配合为H11/c11或基轴制基孔制配合为C11/h11时,优先配合特性是什么? 答:间隙很大,用于很松的、转动很慢的动配合;要求大公差与大间隙的外露组件;要求装配方便的很松的配合。相当于旧国标的D6/dd6。 23.基孔制配合为H9/d9或基轴制基孔制配合为D9/h9时,优先配合特性是什么? 答:间隙很大的自由转动配合,用于精度非主要要求时,或有大的温度变动、高转速或大的轴颈压力时。相当于旧国标D4/de4。 24.基孔制配合为H8/f7或基轴制基孔制配合为F8/h7时,优先配合特性是什么? 答:间隙不大的转动配合,用于中等转速与中等轴颈压力的精确转动;也用于装配较易的中等定位配合。相当于旧国标D/dc。 25.基孔制配合为H7/g6或基轴制基孔制配合为G7/h6时,优先配合特性是什么? 答:间隙很小的滑动配合,用于不希望自由转动、但可自由移动和滑动并要求精密定位时,也可用于要求明确的定位配合。相当于旧国标D/db。 26.基孔制配合为H7/h6; H8/h7;H9/h9; H11/h11或基轴制基孔制配合为H7/h6; H8/h7; H9/h9; H11/h11时,优先配合特性是什么? 答:均为间隙定位配合,零件可自由装拆,而工作时一般相对静止不动。在最大实体条件下的间隙为零,在最小实体条件下的间隙由公差等级决定。H7/h6相当于旧国标D/d;H8/h7相当于旧国标D3/d3;H9/h9相当于旧国标D4/d4;H11/h11 相当于旧国标D6/d6。 27.基孔制配合为H7/h6或基轴制基孔制配合为K7/h6时,优先配合特性是什么? 答:过渡配合,用于精密定位。相当于旧国标D/gc。 28.基孔制配合为H7/n6或基轴制基孔制配合为N7/h6时,优先配合特性是什么? 答:过渡配合,允许有较大过盈的更精密定位。相当于旧国标D/ga。 29.基孔制配合为H7/p6或基轴制基孔制配合为P7/h6时,优先配合特性是什么? 答:过盈定位配合,即小过盈配合,用于定位精度特别重要时,能以最好的定位精度达到部件的刚性及对中性要求,而对内孔随压力无特殊要求,不依靠配合的紧固性传递摩擦负荷。相当于旧国标D/ga~D/jf。其中H7小于或等于3mm为过渡配合。 30.基孔制配合为H7/s6或基轴制基孔制配合为S7/h6时,优先配合特性是什么? 答:中等压入配合,适用于一般钢件;或用于薄壁件的冷缩配合,用于铸铁件可得到最紧的配合,相当于旧国标D/je。 31.基孔制配合为H7/u6或基轴制基孔制配合为U7/h6时,优先配合特性是什么? 答:压入配合,适用于可以随大压入力的零件或不宜承受大压入力的冷缩配合。 32.轴的基本偏差为a;b时,配合特性是什么?

机械制图的公差与配合及其标注方法

机械制图的公差与配合及其标注方法 , , , , 机械制图的公差与配合及其标注方法一、公差与配合的概念(一)零件的互换性在成批生产进行机器装配时,要求一批相配合的零件只要按零件图要求加工出来,不经任何选择或修配,任取一对装配起来,就能达到设计的工作性能要求,零件间的这种性质称为互换性。零件具有互换性,可给机器装配、修理带来方便,也为机器的现代化大生产提供了可性。(二)公差的有关术语零件在加工过程中,足球机床精度、刀具磨损、测量误差等的影响,不可能把零件的尺寸加工得绝对准确。为了保证互换性,必须将零件尺寸的加工误差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为例,说明公差的有关术语(轴,类同)。 1、基本尺寸根据零件的强度和结构要求,设计时确定的尺寸。其数值应优先用标准直径或标准长度。 2、实际尺寸通过测量所得到的尺寸。 3、极限尺寸允许尺寸变动的两个界限值。它是以基本尺寸为基数来确定的。两个界限值中较大的一个称为最大极限尺寸;较小的一个称为最小极限尺寸。 4、尺寸偏差(简称偏差)某一尺寸减去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尺寸偏差有: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上、下偏差统称为极限偏差,上、下偏差可以是正值、负值或零。国家标准规定:孔的上偏差代号为ES,孔的下偏差代号为EI;轴的上偏差代号为es,轴的下偏差代号为ei. 5、尺寸公差(简称公差)允许尺寸的变动量。尺寸公差=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上偏差—下偏差因为最大极限尺寸总是大于最小极限尺寸,亦即上偏差总是大于下偏差,所以尺寸公差一定为正值。??如图1a所示的孔径:基本尺寸=Ø30最大极限尺寸=Ø30.010最小极限尺寸= Ø29.990上偏差ES=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 寸? ?? ?? ?=30.010-30=+0。010下偏差EI=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 寸? ?? ?? ?=29.990-30=-0.010公差=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 ? =3。 010-29.990=0.020? ? =ES-EI=+0.010-(-0.010)=0。020 如果实际尺寸在Ø30.010与Ø29.990这间,即为合格。6、零线、公关带和公差带图如图1b所示,零线是在公差带图中用以确定偏差的一条基准线,即零偏差线。通常零线表示基本尺寸。在零线左端标上“0”“+”、“—”号,零线上方偏差为正;零线下方偏差为负。公差带是由代表上、下偏差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公差带的区域宽度和位置是构成公差带的两个要素。为了简便地说明上述术语及其相互关系,在实用中一般以公差带图表示。公差带图是以放大图形式画出方框的,注出零线,方框宽度表示公差公差值大小,方框的左右长度可根据需要任意确定。为区别轴和孔的公差带,一般用斜线表示孔的公差带;用加点表示轴的公差。7、标准公差与标准公差等级标准公差是国家标准所列的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任一公差。标准公差等级是确定尺寸精确程度的等级。标准公差分20个等级,即IT01、

[全]机械制图的公差与配合及其标注方法

机械制图的公差与配合及其标注方法一、公差与配合的概念 (一)零件的互换性 在成批生产进行机器装配时,要求一批相配合的零件只要按零件图要求加工出来,不经任何选择或修配,任取一对装配起来,就能达到设计的工作性能要求,零件间的这种性质称为互换性。零件具有互换性,可给机器装配、修理带来方便,也为机器的现代化大生产提供了可性。 (二)公差的有关术语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足球机床精度、刀具磨损、测量误差等的影响,不可能把零件的尺寸加工得绝对准确。为了保证互换性,必须将零件尺寸的加工误差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为例,说明公差的有关术语(轴,类同)。 1、基本尺寸

根据零件的强度和结构要求,设计时确定的尺寸。其数值应优先用标准直径或标准长度。 2、实际尺寸 通过测量所得到的尺寸。 3、极限尺寸 允许尺寸变动的两个界限值。它是以基本尺寸为基数来确定的。两个界限值中较大的一个称为最大极限尺寸;较小的一个称为最小极限尺寸。 4、尺寸偏差(简称偏差) 某一尺寸减去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尺寸偏差有: 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上、下偏差统称为极限偏差,上、下偏差可以是正值、负值或零。 国家标准规定:孔的上偏差代号为ES,孔的下偏差代号为EI;轴的上偏差代号为es,轴的下偏差代号为ei. 5、尺寸公差(简称公差) 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尺寸公差=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上偏差—下偏差

因为最大极限尺寸总是大于最小极限尺寸,亦即上偏差总是大于下偏差,所以尺寸公差一定为正值。 如图1a所示的孔径: 基本尺寸=?30 最大极限尺寸=?30.010 最小极限尺寸= ?29.990 上偏差ES=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30.010-30=+0。010 下偏差EI=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29.990-30=-0.010 公差=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 =3。010-29.990=0.020 =ES-EI=+0.010-(-0.010)=0.020 如果实际尺寸在?30.010与?29.990这间,即为合格。 6、零线、公关带和公差带图 如图1b所示,零线是在公差带图中用以确定偏差的一条基准线,即零偏差线。通常零线表示基本尺寸。在零线左端标上“0”“+”、“—”号,零线上方偏

轴承与轴、轴承与孔的公差配合

做非标这么久,轴承与轴的公差配合,以及轴承与孔的公差配合,一直都是用微小间隙配合即能实现功能,且好装好拆。但是局部零件还是需要有一定的配合精度。 配合公差(fit tolerance)是指组成配合的孔、轴公差之和。它是允许间隙到过盈的变动量。 孔和轴的公差带大小和公差带位置组成了配合公差。孔和轴配合公差的大小表示孔和轴的配合精度。孔和轴配合公差带的大小和位置表示孔和轴的配合精度和配合性质。 公差等级的选择 与轴承配合的轴或轴承座孔的公差等级与轴承精度有关。与P0级精度轴承配合的轴,其公差等级一般为IT6,轴承座孔一般为IT7。对旋转精度和运转的平稳性有较高要求的场合(如电动机等),应选择轴为IT5,轴承座孔为IT6。

公差带的选择 当量径向载荷P分成“轻”、“正常”和“重”载荷等几种情况,其与轴承的额定动载荷C之关系为:轻载荷P≤0.06C 正常载荷 0.06C <P≤ 0.12C 重载荷 0.12C<P 1) 轴公差带 安装向心轴承和角接触轴承的轴的公差带参照相应公差带表。就大多数场合而言,轴旋转且径向载荷方向不变,即轴承内圈相对于载荷方向旋转的场合,一般应选择过渡或过盈配合。静止轴且径向载荷方向不变,即轴承内圈相对于载荷方向是静止的场合,可选择过渡或小间隙配合(太大的间隙是不允许的)。 2)外壳孔公差带

安装向心轴承和角接触轴承的外壳孔公差带参照相应公差带表。选择时注意对于载荷方向摆动或旋转的外圈,应避免间隙配合。当量径向载荷的大小也影响外圈的配合选择。 3) 轴承座结构形式的选择 滚动轴承的轴承座除非有特别需要,一般多采用整体式结构,剖分式轴承座只是在装配上有困难,或在装配上方便的优点成为主要考虑点时才采用,但它不能应用于紧配合或较精密的配合,例如K7和比K7更紧的配合,又如公差等级为IT6或更精密的座孔,都不得采用剖分式轴承座。 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 ①当轴承内径公差带与轴公差带构成配合时,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属过渡配合的公差代号将变为过赢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过赢量不大;当轴承内径公差代与h5、h6、g5、g6等构成配合时,不在是间隙而成为过赢配合。 ②轴承外径公差带由于公差值不同于一般基准轴,也是一种特殊公差带,大多情况下,外圈安装在外壳孔中是固定的,有些轴承部件结构要求又需要调整,其配合不宜太紧,常与H6、H7、J6、J7、Js6、Js7等配合。

机械设计轴承与轴的公差配合轴承与孔的公差配合修订版

机械设计轴承与轴的公差配合轴承与孔的公差 配合修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做非标这么久,轴承与轴的公差配合,以及轴承与孔的公差配合,一直都是用微小间隙配合即能实现功能,且好装好拆。但是局部零件还是需要有一定的配合精度。 配合公差(fit tolerance)是指组成配合的孔、轴公差之和。它是允许间隙到过盈的变动量。 孔和轴的公差带大小和公差带位置组成了配合公差。孔和轴配合公差的大小表示孔和轴的配合精度。孔和轴配合公差带的大小和位置表示孔和轴的配合精度和配合性质。 一、公差等级的选择 与轴承配合的轴或轴承座孔的公差等级与轴承精度有关。 与P0级精度轴承配合的轴,其公差等级一般为IT6,轴承座孔一般为IT7。对旋转精度和运转的平稳性有较高要求的场合(如电动机等),应选择轴为IT5,轴承座孔为IT6。 二、公差带的选择 当量径向载荷P分成“轻”、“正常”和“重”载荷等几种情况。 其与轴承的额定动载荷C之关系为:轻载荷P≤0.06C 正常载荷 0.06C <P≤ 0.12C 重载荷 0.12C<P 1) 轴公差带 安装向心轴承和角接触轴承的轴的公差带参照相应公差带表。

就大多数场合而言,轴旋转且径向载荷方向不变,即轴承内圈相对于载荷方向旋转的场合,一般应选择过渡或过盈配合。静止轴且径向载荷方向不变,即轴承内圈相对于载荷方向是静止的场合,可选择过渡或小间隙配合(太大的间隙是不允许的)。 2)外壳孔公差带 安装向心轴承和角接触轴承的外壳孔公差带参照相应公差带表。 选择时注意对于载荷方向摆动或旋转的外圈,应避免间隙配合。当量径向载荷的大小也影响外圈的配合选择。 3) 轴承座结构形式的选择 滚动轴承的轴承座除非有特别需要,一般多采用整体式结构。 剖分式轴承座只是在装配上有困难,或在装配上方便的优点成为主要考虑点时才采用,但它不能应用于紧配合或较精密的配合,例如K7和比K7更紧的配合,又如公差等级为IT6或更精密的座孔,都不得采用剖分式轴承座。 三、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 ①当轴承内径公差带与轴公差带构成配合时 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属过渡配合的公差代号将变为过赢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过赢量不大;当轴承内径公差代与h5、h6、g5、g6等构成配合时,不在是间隙而成为过赢配合。 ②轴承外径公差带由于公差值不同于一般基准轴

机械制造中公差与配合的选用

机械制造中公差与配合的选用 经验法:通过平时实践掌握各种配合特点和通过类比法确定基本偏差,经验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① 间隙配合偏差的选择间隙配合共有A-H(a-h)十一种,其基本偏差的绝对值即等于最小间隙,故可根据要求的最小间隙选择基本偏差代号。间隙配合中的间隙用于贮存润滑油,形成一层油膜,以保证液体摩擦,还用来补偿温度变形、安装误差及弹性变形等所引起的误差。间隙配合在生产中应用广泛,不仅用于运动副,加键销等坚固件后也可用于传递力矩。 基本偏差A-C(a-c)为特大间隙配合,用于不重要的配合或高温及工作条件较差处的配合。 基本偏差D(d)、E(e)为较大间隙配合,适用于IT6-IT11级。 基本偏差F(f)为最常用的一种间隙配合,适用于IT5-IT9级,常用于齿轮箱、泵、小电动机中的滑动轴承配合。 基本偏差G(g)为较小间隙的配合,适用于IT5-IT7级,用于精密机构转速较低的滑动配合。 基本偏差H(h)最小间隙为零,IT1-IT12都可采用,常用于有低速滑动的配合,或用于要求精确定心的、便于拆卸的静联接的配合处。 ② 过渡配合的基本偏差选择过渡配合有Js-N(js-n)四种基本偏差,主要特点是定心精度高且可拆卸,也可加键销坚固件后用于传递力矩,主要根据机构受力情况、定心精度和要求装拆次数来考虑选择基本偏差,过渡配合公差等级不能太低,一般选IT5-IT8。 过渡配合的松紧程度,一般是以它们获得间隙或过盈的百分率来衡量的,在批量生产时,都采用调整法加工,孔、轴加工后的尺寸接近正态分布。 定心要求高、受冲击负荷、不常拆卸的,可选较紧的基本偏差如N(n),反之应选较松的基本偏差如Js(js)。 ③ 过盈配合的基本偏差选择过盈配合共有P-ZC(p-zc)13种基本偏差,其特点上由于有过盈,装配后孔的尺寸被胀大而轴的尺寸被压小,两者产生弹性变形,在结合面上产生一定的正压力和摩擦力,借以传动力矩和坚固零件。 选择过盈配合时,如不附加键销等坚固件,则最小过盈应能保证传递所需的力矩,最大过盈应不使材料破坏,最小与最大过盈量不能相差太大,故一般过盈配合公差等级为IT5-IT7级,基本偏差根据最小过盈量及结合件的标准公差来选取。如下图示的轴的基本偏差ei=TD+︳Ymin︳ 过盈配合的可靠性与装配方法有很大关系,一般 P-R(p-r)为轻型过盈配合,可用手锤或压力机压入,作精确定心用,并加键销传递力矩。 S-T(s-t)为中型过盈配合,可用压力机,也可用热胀孔或冷缩轴的法装配,可传不大的力矩。 U-V(u-v)为重型过盈配合,用热孔法装配,可传较大力矩而不需坚固件。 X(x)以上为特重型过盈配合,目前使用的经验与资料均很少,须经专门试验后才

机械制图的公差与配合及其标注方法

机械制图的公差与配合及其标注方法 机械制图, 公差与配合, 机械加工, 模具, 数控加工 机械制图的公差与配合及其标注方法一、公差与配合的概念(一)零件的互换性在成批生产进行机器装配时,要求一批相配合的零件只要按零件图要求加工出来,不经任何选择或修配,任取一对装配起来,就能达到设计的工作性能要求,零件间的这种性质称为互换性。零件具有互换性,可给机器装配、修理带来方便,也为机器的现代化大生产提供了可性。(二)公差的有关术语零件在加工过程中,足球机床精度、刀具磨损、测量误差等的影响,不可能把零件的尺寸加工得绝对准确。为了保证互换性,必须将零件尺寸的加工误差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为例,说明公差的有关术语(轴,类同)。 1、基本尺寸根据零件的强度和结构要求,设计时确定的尺寸。其数值应优先用标准直径或标准长度。 2、实际尺寸通过测量所得到的尺寸。 3、极限尺寸允许尺寸变动的两个界限值。它是以基本尺寸为基数来确定的。两个界限值中较大的一个称为最大极限尺寸;较小的一个称为最小极限尺寸。 4、尺寸偏差(简称偏差)某一尺寸减去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尺寸偏差有: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上、下偏差统称为极限偏差,上、下偏差可以是正值、负值或零。国家标准规定:孔的上偏差代号为ES,孔的下偏差代号为EI;轴的上偏差代号为es,轴的下偏差代号为ei. 5、尺寸公差(简称公差)允许尺寸的变动量。尺寸公差=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上偏差—下偏差因为最大极限尺寸总是大于最小极限尺寸,亦即上偏差总是大于下偏差,所以尺寸公差一定为正值。如图1a所示的孔径:基本尺寸=Ø30最大极限尺寸=Ø30.010最小极限尺寸= Ø29.990上偏差ES=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30.010-30=+0。010下偏差EI=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29.990-30=-0.010公差=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 寸 =3。010-29.990=0.020 =ES-EI=+0.010-(-0.010)=0。020 如果实际尺寸在Ø30.010与Ø29.990这间,即为合格。6、零线、公关带和公差带图如图1b所示,零线是在公差带图中用以确定偏差的一条基准线,即零偏差线。通常零线表示基本尺寸。在零线左端标上“0”“+”、“—”号,

孔和轴的配合、形位公差复习要点

第一章——孔与轴的极限与配合 互换性: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中,任取其一,不许任何挑选或附加修配就能装在机器上,达到规定的功能要求 零部件的互换性,按其互换程度,可分为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 公称尺寸(基本尺寸):是计算极限尺寸和极限偏差的起始尺寸极限尺寸:尺寸要素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极限值。包括上极限和下极限尺寸 尺寸偏差(简称偏差):某一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与公称尺寸的代数差 实际偏差和极限偏差、基本偏差 尺寸公差(简称公差):允许尺寸的变动量,他是上极限尺寸与下极限尺寸之差,或者是上极限偏差与下极限偏差之差,是一个无符号的绝对值 公差带:由公差大小和基本偏差来决定 标准公差:在“极限与配合”国标中,用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任一公差,称为标准公差,用代号“IT”表示。 基本偏差: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 配合:公称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配合公差(Tf):等于配合的孔公差与轴公差之和 由标注即可得知孔和轴的公称尺寸、上极限与下极限尺寸、上极限与下极限偏差、孔公差与轴公差、配合公差、最大间隙(过盈)与最小间隙(过盈),当然,画出公差带图之后,跟更为显而易见了

标准公差因子:计算标注公差的基本单位,是制定标准公差系列值的基础 国标将标准公差等级分为20级,用符号“IT”和阿拉伯数字组成的代号表示,即IT(01,0,1,2……18)从01到18,公差等级依次降低,相应的标准公差数值则依次增大 注意:理论上同等精度的孔和轴具有相同的加工难易程度 基本偏差是国家标准公差带位置标准化的重要指标 孔和轴各有28个基本偏差 孔的基本偏差中:A-H为下极限偏差,J-ZC为上极限偏差(J、K除外) 轴的正好相反 a-h 用于间隙配合 j-n 用于过渡配合 p-zc用于过盈配合 公差带代号:H8,f7 配合代号:H7/f6 p30表1-14与1-15可知: 基孔制时,当轴的标准公差小于或等于IT7级时,孔比轴低一级;大于或等于IT8级时,孔与轴同级配合 基轴制时,当孔的标准公差小于IT8级或少数等于IT8级时,孔比轴低一级,其余都是孔与轴同级 在设计工作中,公差与配合的选用主要包括:确定基准制、公差等级

机械设计中形位公差的重要性及选择

机械设计中形位公差的重要性及选择 形位公差和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一样都是评定产品质量的重要技术指标。形位公差对机器、仪表等各种产品的性能―工作精度、连接强度、密封性、运动平稳性、耐磨性、噪声等都有一定影响。对于在高速、高温、重载条件下工作的精密机器与仪器提出合理的形位公差要求就更为重要。形位公差在机械设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名优秀的机械设计师必须能够灵活运用形位公差在自己的设计中,以此来提高产品的性价比,满足企业现代化生产的要求。 1、形位公差标准简介 我国最新的国家标准是GB/T1182-2008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几何公差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标注》, 等同采用ISO1101: 2004《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几何公差形状、方向、位臂和跳动公差标注》(英文版)。该标准对形位公差的标注及应用进行了规范性的要求。检测标准是GB/T1958-2004《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一般统称为形位公差。 2、形位公差形成原因及原理从设计图样到零件的形成,必须经 过加工的过程、无论设备的精度和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多么 高,要使加工的零件达到理想的形状和完全准确的位置,仍然

是不可能的,零件的实际形状和位置与理想形状和位置总是存 在一定的偏离量,该偏离量就是该零件的形状和位置误差,即 形位公差。 形位公差包括要素、公差带和基准(形状公差没有基准,位置公差一般都有基准)三部分。要素由点、线、面组成,形位公差就是对这些要素在形状和其相互间方向或位置的精度要求。限制实际要素的变动范围是公差带,公差带之间的间距便是公差值,设计时确定公差值后,其零件的被测实际要素则必须在规定的公差带里。凡是要确定两个(或多个)要素的方向、位置关系时,都要涉及到基准,当基准确定后,被测要素的要求也就确定下来了。 3、形位公差的选择原则选择形位公差应充分保证零件的品质要求,尽可能方便生产,同时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3.1形位公差项目的选择形位公差项目选择的出发点随要素的几何特征、零件的结构特点和使用要求不同而变化。同一被测要素通常有若干个形位公差项目可供选择,对圆柱面就有圆度、圆柱度、素 线的直线度、同轴度、位置度、圆跳动等形位公差项目可供使用。给定不同的形位公差项目,对零件的功能、加工方法、检测方法及评定方法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在保证零件功能的前提下,应根据不同的生产条件、检测条件和有利于生产等合理选择形位公差项目。 3.2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的选择 对被测要素给定的形位公差值,与零件上的有关尺寸公差相互

机械制图公差尺寸及查表.doc

1、公差表 在国家标准中,公差与配合方面有“标准公差数值表”、“轴的基本偏差数值表” 和“孔的基本偏差数值表”等三张最常用的表格,所有孔、轴的上、下偏差均是根据这三张表格计算得出的。 这三张表格不仅适用于光滑圆柱配合,也包括其他表面或结构的尺寸公差,以及由 它们组成的配合。对圆柱(孔表面或轴表面)它是指直径,对键宽与键槽宽指的是宽度,这 时键宽相当于轴,键槽宽相当于孔。 公差表中“基本尺寸”一栏的大于 3 至 6,大于 6 至 10是尺寸分段,单位为 mm,凡是属于这一段范围的尺寸,都可以查偏差数值。 公差表中的偏差数值是以μм(微米)为单位的,但在图样中标注偏差数值时,则以mm(毫米)为单位。 根据国际标准,以下为基本尺寸0-500mm, 4-18 级精度标准公差表。 公差值 IT4 IT5 IT6 IT7 IT8 IT9 IT10 IT11 IT12 IT13 IT14 IT15 IT16 IT17 IT18 基本尺寸 大于到μm mm - 3 3 4 6 10 14 25 40 60 3 6 4 5 8 12 18 30 48 75 6 10 4 6 9 15 22 36 58 90 10 18 5 8 11 18 27 43 70 110 18 30 6 9 13 21 33 52 84 130 30 50 7 11 16 25 39 62 100 160 5080 8 13 19 30 46 74 120 190 80120 10 15 22 35 54 87 140 220 120180 12 18 25 40 63 100 160 250

180250 14 20 29 46 72 115 185 290 250315 16 23 32 52 81 130 210 320 315400 18 25 36 57 89 140 230 360 400 500 20 27 40 63 97 155 250 400 注:基本尺寸小于1mm时,无 IT14 至 IT18 。 (end) 2、查表方法 以下为公差表的查表方法。 举例:Φ 230 H8/t9 ,这是表示标准公差为8 级的基准孔H8 与基本偏差代号为t 的 9 级的轴 t9 组成的过盈配合。对孔,先从标准公差数值表中查出IT8 :对应于基本尺寸分段> 180~230 的 IT8 为 72μм。再查孔的基本偏差表:对应于尺寸分段>180~230 的 H 的基本偏差(下偏差)为零。同样,再从标准公差表和轴的基本偏差表中查得:IT7=46μм, t 的下偏差为 +196μм。 孔的基本偏差数值(GB/T ) 基 本 尺基本偏差数值 寸下偏差 EI上偏差ES m IT IT IT ≤IT >IT ≤IT >IT ≤IT >IT ≤IT m 所有标准公差等级 6 7 8 8 8 8 8 8 8 7 大 F J P 至 至 A B CCDD EEFF G H J K M N 于 G S ZC +14 +3 +1 + 由在大— 3 +270 +60 +20 +14 +6 +2 0 +2 +4 +6 0 0 -2 -2 -4 -4 0 4 0 4 公于3 6 +270 +14 +70 +4 +30 +20 +1 +10 + +4 0式 +5 +6 +1 -1+-4+ -4 -8+0 IT7

机械制图的公差与配合及其标注方法

一、公差与配合的概念 (一)零件的互换性 在成批生产进行机器装配时,要求一批相配合的零件只要按零件图要求加工出来,不经任何选择或修配,任取一对装配起来,就能达到设计的工作性能要求,零件间的这种性质称为互换性。零件具有互换性,可给机器装配、修理带来方便,也为机器的现代化大生产提供了可性。 (二)公差的有关术语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足球机床精度、刀具磨损、测量误差等的影响,不可能把零件的尺寸加工得绝对准确。为了保证互换性,必须将零件尺寸的加工误差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为例,说明公差的有关术语(轴,类同)。 1、基本尺寸 根据零件的强度和结构要求,设计时确定的尺寸。其数值应优先用标准直径或标准长度。 2、实际尺寸 通过测量所得到的尺寸。 3、极限尺寸 允许尺寸变动的两个界限值。它是以基本尺寸为基数来确定的。两个界限值中较大的一个称为最大极限尺寸;较小的一个称为最小极限尺寸。

4、尺寸偏差(简称偏差) 某一尺寸减去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尺寸偏差有: 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上、下偏差统称为极限偏差,上、下偏差可以是正值、负值或零。 国家标准规定:孔的上偏差代号为ES,孔的下偏差代号为EI;轴的上偏差代号为es,轴的下偏差代号为ei. 5、尺寸公差(简称公差) 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尺寸公差=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上偏差—下偏差 因为最大极限尺寸总是大于最小极限尺寸,亦即上偏差总是大于下偏差,所以尺寸公差一定为正值。 如图1a所示的孔径: 基本尺寸=?30 最大极限尺寸=?30.010 最小极限尺寸= ?29.990 上偏差ES=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30.010-30=+0。010 下偏差EI=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29.990-30=-0.010 公差=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

机械设计轴承与轴的公差配合轴承与孔的公差配合

机械设计轴承与轴的公差配合轴承与孔的公差配合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做非标这么久,轴承与轴的公差配合,以及轴承与孔的公差配合,一直都是用微小间隙配合即能实现功能,且好装好拆。但是局部零件还是需要有一定的配合精度。 配合公差(fit tolerance)是指组成配合的孔、轴公差之和。它是允许间隙到过盈的变动量。 孔和轴的公差带大小和公差带位置组成了配合公差。孔和轴配合公差的大小表示孔和轴的配合精度。孔和轴配合公差带的大小和位置表示孔和轴的配合精度和配合性质。 一、公差等级的选择 与轴承配合的轴或轴承座孔的公差等级与轴承精度有关。 与P0级精度轴承配合的轴,其公差等级一般为IT6,轴承座孔一般为IT7。对旋转精度和运转的平稳性有较高要求的场合(如电动机等),应选择轴为IT5,轴承座孔为IT6。 二、公差带的选择 当量径向载荷P分成“轻”、“正常”和“重”载荷等几种情况。 其与轴承的额定动载荷C之关系为:轻载荷P≤0.06C 正常载荷 0.06C <P≤ 0.12C 重载荷 0.12C<P 1) 轴公差带 安装向心轴承和角接触轴承的轴的公差带参照相应公差带表。 就大多数场合而言,轴旋转且径向载荷方向不变,即轴承内圈相对于载荷方向旋转的场合,一般应选择过渡或过盈配合。静止轴且径向载荷方向不变,即轴承内圈相对于载荷方向是静止的场合,可选择过渡或小间隙配合(太大的间隙是不允许的)。 2)外壳孔公差带 安装向心轴承和角接触轴承的外壳孔公差带参照相应公差带表。 选择时注意对于载荷方向摆动或旋转的外圈,应避免间隙配合。当量径向载荷的大小也影响外圈的配合选择。 3) 轴承座结构形式的选择 滚动轴承的轴承座除非有特别需要,一般多采用整体式结构。 剖分式轴承座只是在装配上有困难,或在装配上方便的优点成为主要考虑点时才采用,但它不能应用于紧配合或较精密的配合,例如K7和比K7更紧的配合,又如公差等级为IT6或更精密的座孔,都不得采用剖分式轴承座。 三、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 ①当轴承内径公差带与轴公差带构成配合时 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属过渡配合的公差代号将变为过赢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过赢量不大;当轴承内径公差代与h5、h6、g5、g6等构成配合时,不在是间隙而成为过赢配合。 ②轴承外径公差带由于公差值不同于一般基准轴 也是一种特殊公差带,大多情况下,外圈安装在外壳孔中是固定的,有些轴承部件结构要求又需要调整,其配合不宜太紧,常与H6、H7、J6、J7、Js6、Js7等配合。 附:一般情况下,轴一般标0~+0。005 如果是不常拆的话,就是+0。005~+0。01的过盈配合就可以了,如果要常常的拆装就是过渡配合就可以了。 我们还要考虑到轴材料本身在转动时候的热胀,所以轴承越大的话,最好是-0。005~0的间隙配合,最大也不要超过0。01的间隙配合。还有一条就是动圈过盈,静圈间隙。 轴承配合一般都是过渡配合,但在有特殊情况下可选过盈配合,但很少。因为轴承与轴配合是轴承的内圈与轴配合,使用的是基孔制,本来轴承是应该完全对零的,我们在实际使用中也完全可以这样认为。

机械制图-公差&配合

公差与配合. 工作表包含机器零件配合的简易选项的表格和计算同时包含尺寸公差和偏差的定义。使用工具解决下面的任务: 1.根据国际标准ISO 286选择机器零件适合配合。 2.根据国际标准ISO 286定义机器零件的尺寸公差和偏差。 3.根据ANSI B 4.1选择机器零件的首选配合以及确定尺寸公差和偏差。 4.根据ISO 2768确定非定义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极限偏差。 5.为给定的间隙或各自的配合干涉来自动设计配合。 数据,流程,运算法则和标准ANSI, ISO, DIN以及其他使用于计算中。 标准列表:ANSI B4.1, ANSI B4.2, ISO 286, ISO 1829, ISO 2768, EN 20286, JIS B 0401 计算的控制,结构及语法. 计算的控制与语法可以在此链接中找到相关信息"计算的控制,结构与语法". 基本信息. 机械工程产品的各个零件的曲面的尺寸,形状和相互位置必须维持在一个确定的精度来获得其正确和可靠的功能。日常的生产流程不允许对给定的完全精确的几何特性进行维护(或量测)。生产的零件的实际表面区别于图面中描述的理想曲面。实际曲面的偏差分为4组来评估,描述和检查生产中允许的错误。 ?尺寸偏差 ?形状偏差 ?位置偏差 ?表面粗糙度偏差 费用包含了第一组同时可以被用于定义机器零件的尺寸公差和偏差。 如以上所提及的,不可能生产机器零件为绝对的尺寸精度。实际上,没有必要或无意义的。保持实际尺寸在极限尺寸之间同时允许偏差能保证工程产品具有正确的功能是足够了。所给零件的生产精度等级通过图面上描述的尺寸公差而确定。生产精度考虑到产品的功能和经济而确定。 两个零件的组合得到的配合的功能特性取决于在组合前的尺寸区别。

机械设计中公差配合经验

答:是用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一般指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当公差带位于零线上方时,其基本偏差为下偏差;位于零线下方时,其基本偏差为上偏差。见图1 图1 14.什么称为标准公差? 答:国标规定的,用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任一公差。 15.什么称为配合? 答:是指基本尺寸相同的、互相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16.什么称为基孔制? 答:是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17.什么称为基轴制? 答:是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18.什么称为配合公差? 答:是允许间隙的变动量,它等于最大间隙与最小间隙之代数差的绝对值,也等于互相配合的孔公差带与轴公差带之和。

答:孔的公差带完全在轴的公差带之上,即具有间隙的配合(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 20.什么称为过盈配合? 答:孔的公差带完全在轴的公差带之下,即具有过盈的配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 21.什么称为过渡配合? 答:在孔与轴的配合中,孔与轴的公差带互相交迭,任取其中一对孔和轴相配,可能具有间隙,也可能具有过盈的配合。 22.基孔制配合为H11/c11或基轴制基孔制配合为C11/h11时,优先配合特性是什么? 答:间隙很大,用于很松的、转动很慢的动配合;要求大公差与大间隙的外露组件;要求装配方便的很松的配合。相当于旧国标的D6/dd6。23.基孔制配合为H9/d9或基轴制基孔制配合为D9/h9时,优先配合特性是什么? 答:间隙很大的自由转动配合,用于精度非主要要求时,或有大的温度变动、高转速或大的轴颈压力时。相当于旧国标D4/de4。 24.基孔制配合为H8/f7或基轴制基孔制配合为F8/h7时,优先配合特性是什么? 答:间隙不大的转动配合,用于中等转速与中等轴颈压力的精确转动;也用于装配较易的中等定位配合。相当于旧国标D/dc。 25.基孔制配合为H7/g6或基轴制基孔制配合为G7/h6时,优先配合特性是

机械设计及公差

机械设计及公差 课 程 设 计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老师:

目录 一、序言…………………………………………………… 二、减速器传动轴的分析………………………………… 三、减速器传动轴精度分析……………………………… 1.1与轴承配合的轴颈处精度设计………………… 2.轴环左右两轴肩处精度设计……………………… 3.与齿轮配合处精度设计…………………………… 4.与带轮配合处精度设计…………………………… 5.键槽精度设计……………………………………… 6.未注公差…………………………………………… 四、光滑极限量规设计…………………………………… 1.轴用光滑极限量规设计…………………………… 2.孔用光滑极限量规设计…………………………… 五、零件图………………………………………………… 六、设计总结……………………………………………… 七、参考文献资料…………………………………………

一、序言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及其它相关的先修课程知识,起到巩固、加强、融会及拓展有关机械设计方面知识的作用。 通过课程设计的实践,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机械零件、机械传动装置或简单机械的基本设计方法和步骤,初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设计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为以后进行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提高学生的有关设计能力、绘图能力、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以及计算机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的应用设计资料(手册、图册等),熟悉有关标准、规范、经验估算等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 二、减速器传动轴的分析 减速器的传动轴属于台阶类零件,由齿轮、圆柱面、圆锥面、轴肩、螺纹、螺尾退刀槽和键槽等组成。轴肩一般采用来确定安装在轴上零件的轴向位置,并使加工中磨削外圆或车螺纹时退刀方便;键槽用于安装键,以传递扭矩;螺纹用于安装各种锁紧螺母和调整螺母。 轴的结构设计就是要根据轴的具体工作条件,确定出轴的合理形状和结构尺寸。 减速器中的轴在工作时既受弯矩又受转矩,属于转轴。其

配合公差表

公差拟合表。 H11/A11。 A11/H11。 缝隙很大,液体摩擦力很差,造成湍流。 适用于精度极低的粗加工机械,高温下工作的转轴,轴向自由运动的齿轮和离合器等,这些在普通机械中是很少使用的。 H11/b11。 B11/H11。 缝隙很大,液体摩擦力很差,而且有湍流。 适用于高温作业和粗糙机械传动轴,配合间隙大,间隙变化范围大。 H12/B12。 B12/h12。 间隙很大,有湍流,液体摩擦很差,匹配间隙变化很大。 如扳手孔与阀座的匹配等。 H9/C9。 间隙很大,液体摩擦力仍然很好。 在一般机械中,很少用于高温工作,减小高速旋转引起的配合间隙,配合大公差、大间隙要求的外露部件。

间隙很大,液体摩擦力仍然很好。 用于接头材料的线膨胀系数明显不同。 如光学测长仪与光学零件的配合。 H11/c11。 C11/H11。 配合间隙很大,液体摩擦较差,容易发生湍流配合。 用于低速和松散配合。 常用于间隙大、公差大、装配松散的外露部件。 H8/d8。 D8/h8。 间隙大,液体摩擦性能好,具有层流特性。 适用于低精度、高速度、低负荷的匹配、高温旋转匹配、装配精度不高引起的偏转连接。 H9/D9。 D9/h9。 灵活的旋转配合,间隙大,液体摩擦力好。 适用于精度要求不高,或温度变化大、速度快、轴颈压力大的场合,如一般机械中的平键联接、滑动轴承、松动滑轮等。

D10/H10。 配合松散,间隙大,液体摩擦力仍好。 例如一般松动滑轮和滑动轴承等。 H11/D11。 D11/H11。 液体摩擦力稍差:适用于间隙变化大、传动配合不重要的工况,也适用于不重要的固定配合、滑动配合,如减速器壳孔与法兰板配合、螺栓连接等。 H8/E7。 E8/H7。 该液体具有良好的摩擦力和松动配合,如与风扇电机的配合,以及燃气轮发电机高速轴承和大型电机的配合。 H8/E8。 E8/H8。 H8/E8的匹配性能与H8/E7相同,但其间隙范围较大。 适用于高速、小负荷、恒定方向的轴与轴承的匹配,或中速长轴及三支以上支承的情况。 如外圆磨床的主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