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实施方案资料

最新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实施方案资料

最新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实施方案资料
最新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实施方案资料

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

能培训实施方案

通化市整骨按摩院

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

能培训实施方案

为充分体现中医院的中医主导思想,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我院以中医诊疗为主的指导思想,增强我院中医专业技术人员中医专业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促进中医临床医务工作的融合与协调,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我院医疗保健服务中的引领作用。根据我院

“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具体部署及临床技能操作实际情况,结合我院临床医师经验临床科室的特点,制

订本实施方案。

一、培训目标

在全院范围内,对中医临床科室的医生展开中医药知识与技能操作培训,要求培训结束后培训人员能够熟练掌握中医药基本知识和中医技能操作方法步骤,并且在临床实践中熟练应用,从而加强我院中医人员中医药的运用和中医技能操作水平,达到逐

步扩大我院中医临床科室的中医药服务范围的目的。

二、领导小组

组长:弓国华(全面指导工作)

副组长:XXX (监督落实工作)

组员:XX XXX (具体实施工作)

三、培训对象

我院临床专业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

四、培训内容

1、中医药基本知识培训内容: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内科学等中医基本学科。

2、中医技能操作培训内容:各科常见病诊治、中医技能“四诊” “针刺法” “拔罐法”、“推拿法” “针刀疗法、“石膏固定法、“小夹板固定术”、“灸法”等。

五、组织管理

(一)培训方式:培训由院科教部统一组织,采取集中学习方式进行中医药知识、技能培训。培训内容由我院中医各专业主任授课、示教并组织考试、考核。

(二)考试形式:培训结束后,安排一周的复习时间,按照培训内容,针对重点进行考试。

(三)院科教部按照合情、合理、严格、科学的原则负责制定、实施培训方案。中医临床技能培训由科教部专人专职负责课程安排、教学计划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实施方案,加强对参加培训人员的日常管理。。

(四)参加培训人员在培训期间应严格遵守培训的相关规

定,接受医务科的管理,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六、培训时间、地点

(一)医务科于2012年3月15日前完成应参加培训人员

的人员确定工作。

(二)医务科于2012年4月1日一10月30日实施中医药知识、技能操作培训。(30次培训讲座)

(三)培训时间为周六下午2: 30—5: 30。

(四)培训地点在四楼会议室。

七、监督和考核

(一)院科教部负责对本次中医技能培训项目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估。

(二)科教部负责对此次培训建立培训档案,妥善保存培训对象名单、教学计划、考勤记录、考试成绩及教学资料,以备检查。

(三)科教部对培训人员考核不合格者将不予结业,并继续参加下一年的培训,直至考核合格。

(四)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应严格执行培训实施方案,确保培训质量。

八、附则

(一)本实施方案自2012年3月15日起执行。

(二)本实施方案具体解释归医务科。

通化市整骨按摩院

2012年3月

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试题二

西安东大肛肠医院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试题二 科室: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将其字母写在题干后) 1.温病学理论源于: A.《伤寒论》B.《温疫论》C.《神农本草经》D.《诸病源候论》2.“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是指: A.阴病治阳B.阳病治阴C.阴中求阳D.阳中求阴 3.“亢则害,承乃制”说明了五行之间的: A.相生B.相克C.制化D.乘侮 4.精汁是指: A.精液B.髓液C.肠液D.胆汁 5.不属于七冲门的是: A.户门B.吸门C.飞门D.气门 6.气与血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A.后天与先天方面B.性状与分布方面C.生化与运行方面D.功能与结构方面 7.能加强表里经脉在体表联系作用的是: A.经别B.经筋C.别络D.皮部 8.手厥阴经的终点与何经的起点相接: A.手少阳经B.手阳明经C.手太阳经D.手太阴经

9.肺气上逆的表现,主要是: A.恶心、呕吐B.呃逆、嗳气C.吐血、咯血D.咳嗽气喘10.《素问·宣明五气篇》指出:久卧伤: A.气B.血C.筋D.肉 11.根据十二经脉流注次序,手少阳经应流注至 A.手厥阴经 B.足少阳经 C.足厥阴经 D.手少阴经 12.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 A.寒与热 B.上与下 C.动与静 D.邪与正 13.按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以下哪一条是错误的? A.木为水之子 B.水为火之所不胜 C.火为土之母 D.金为木之所胜 14.《素问·五脏别论》称为“满而不能实”者是指 A.五脏 B.六腑 C.奇恒之腑 D.脏腑 15.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肺主气,司呼吸 B.肺主升清 C.肺主通调水道 D.肺主治节 16.脾统血的含义是 A.脾有推动血液在经脉中流行的作用 B.脾有调节经脉中血流量的作用 C.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运行的作用 D.脾有贮藏血液的作用 17.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推动温煦作用的主要是 A.心阳 B.肺气 C.脾气 D.肾阳 18.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门诊办公室提高中医类别执业医师门诊病历书写的合格率资料

提高中医类别执业医师门诊病历书写的合格率 参赛科室:门诊办公室 活动时间: 2015.3.1 — 2015.10.31 团队成员:王筱萍王建平 徐晓倩应京晶 门诊各质控员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法律观念、经济意识 和自我利益保护观念也不断增强,患者就诊时对医疗质量、护理质量、服务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进一步规范病历的书写特别重要。 病历是医护人员在诊断工作中的一份全面记录和总结。它既是确定诊断及制定治疗和预防措施的依据,也是总结医疗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进行科研的重要资料,同时它也具有重要的法律依据,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实施后,明确规定患者有权复印或复制病历记录,也可作为医患双方举证的依据。但目前门诊病历书写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有可能成为医疗纠纷的隐患。 现状原因分析: 门诊医师病历书写不规范,有些字迹潦草,如同“天书”,有些甚至不写病历。这已成为当今医疗机构的一大痼疾。我院也曾发生过因病历书写不规范而引 起的医疗纠纷。为了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我办联合医务部、质量管理部对门诊医师病历书写的质量进行抽查,情况不容乐观。 按照病历书写合格率=书写病历百分比*50%+四诊合格率*25%+诊断合格率 *15%+诊疗合格率*10% 的方式计算(下同),目前的门诊中医师门诊病历书写合格率仅为63.4%。 为了进一步改善病历书写的质量,从深层面探讨提高病历书写质量的方法, 我办经过调查医院的病历质量管理环节,同时采用头脑风暴法,分析论证,确定了几点主要原因,绘制鱼骨图如下: 1、医生主观上对病历书写不重视。 2、医院缺乏对门诊病历书写的管理机制。 3、对门诊病历书写的考核力度不够。 4、医院还未推行电子病历。 图1病历书写合格低的原因

2015年医考报名资格审核中医类别提交材料及排列顺序

国家医师资格考试河南考区报名审核细则 (2015年试用) 一、学历要求 (一)高等教育学历:2002年10月31日以后入学的成教、函授、远程教育等非全日制高等教育学历作为报名依据的不能报考。 2005年12月31日前取得的自考学历可以报名,之后取得的 学历不作为报名依据。 2009年1月1日以后入学取得中西医结合专业专科层次学历和初中起点5年制中西医结合专科层次学历不作为报名依据。 (二)中等教育学历:2001年9月1日以后入学的成人中专、06年12月31日以后入学的普通中专和职业中专不能报考(不含乡村医生中专学历及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面向基层的招生计划)。 (三)《执业医师法》颁布前的中专、大专只能报考助理执业医师,不能直接报考执业医师。 (四)基础类专业(医史文献、中医食疗学等)、药学、管理、中医美容技术、营养学、保健等非中医临床专业不能报考。 (五)农村中医基层无学历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教育证书(全脱一年制、半脱两年制中专),原则上在农村地区乡以下医疗机构报名。能证明工作调动关系的,可从其它医疗机构报名。 原则上不允许在村卫生室直接报助理或执业(助理升执业可以)。个体诊所(必须有相应中医类别诊疗科目和执业医师)可接受助理、

执业、助理升执业的报名。 持中医乡村医生中专学历获得中医(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资格的,在符合执业年限的前提下,在2015年度允许报考与助理医师资格专业一致的执业医师。 (六)(今年取消乡镇助理考试)报考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乡镇执业助理医师,毕业证书专业必须为中医专业,其它专业不得报考。 (七)在外省取得医学类中医专业(含中西医结合)中专学历的考生原则上应在学历取得省报名考试。确因需要,在我省试用并参加医师资格考试报名的,需要同时提交学历所在省教育部门提供的学历认证报告。 外省户籍,在我省取得医学类中医专业(含中西医结合)中专学历,允许在我省参加报名考试。 (八)持《专业证书》或《学业证书》不得参加报名。 (九)使用港澳台学历和国外学历报考的,需同时提交教育部认证报告书,否则一律不得报考。 (十)外籍留学生参加中国医师资格考试的,必须符合《关于取得中国医学专业学历的外籍人员申请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资格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下列情况不允许报名: 1、不能提供省中医管理局规定时限批准的《外籍人员参加中国医师资格考试实习申请审核表》的; 2、不在批准实习所在高等院校附属医院、及实习医院所在省辖市考点报考的;

卫生院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工作总结

卫生院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工作总结篇一:卫生院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工作总结 篇一:xx中心卫生院中医药工作总结 xx中心卫生院中医药工作总结 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事业,我院在县卫生局的领导下,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积极开展了中医药工作,现将我院中医药工作总结如下: 一、中医药工作基本情况 (一)科室设置及人员配备、诊疗情况 1、中医科门诊:中医医师14人,中医药剂师6人。 2、进一步完善了中医门诊工作。 3、中医科门诊患者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实行电话随访了解病情。 (二)中药房建设 加强了中药房工作,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把好药品质量关,提高中药调剂水平,设立并进一步规范了中药及成药库房。常用中药饮片品种达300种以上,并根据需求,不断扩大中药品种。 (三)人员培训 1、西医医务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2次,培训工作纳入年度继续医学教育范围予以考核。 2、派出多名中医药人员参加了学习中医的试点和到上

级医院进修学习,不断提高了中医药理论及临床技能。 3、开展了中医特色治疗和康复。 二、我院主要的中医药特色优势领域有(一)中医内科 从事中医内科及中医内儿科诊疗工作的医生具有20余年的诊疗经验,擅长内科肝胆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以及儿科急性传染病(如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疾病的辩证施治、预防。 (二)中医针灸理疗 拥有全自动牵引床、tdp治疗仪、远红外线治疗仪、干扰电治疗仪、电针等器械共10余台件。能诊治腰椎间盘突出、脑血栓后遗症、急慢性腰肌劳损、肩周炎、颈椎病、坐骨神经痛等疾病,治愈显效率达80%以上。 三、对中医药工作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我院对中医药工高度重视,成立了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 (二)采取了派送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省内外进行短期中西医结合专业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我院中西医结合科目水平。 (三)在中药饮片的管理工作方面,科学拟定购药计划、严格从正规渠道购入中药饮片、在药品入库时严把质量关、加强库存中药饮片的管理,确保向患者销售合格的、无霉变、质量上乘的中药饮片,保障用药安全。

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大纲

中医药知识与技能 培训大纲 基础部分 一、中医理论基本知识 (一)中医学的主要特点及主要思维方法 【知识目标】 掌握中医学的主要特点及主要思维方法 【能力目标】 能够理解中医学思维方法的基本内涵 (二)阴阳五行学说 【知识目标】 了解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能力目标】 1.能够对事物和现象进行阴阳分属 2.能够按照五行特性对事物属性进行归类 3.初步具有运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的能力(三)藏象 【知识目标】 1.掌握五脏、六腑的主要功能及相互关系 2.了解脏腑与形体官窍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 1.能够运用藏象理论解释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

2.能够理解中西医同名脏器的不同内涵 (四)气血津液 【知识目标】 了解气、血、津液的概念、生成、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能力目标】 1.能够初步运用气血津液理论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 2.能够初步解释气血津液与脏腑的关系 (五)经络 【知识目标】 1.了解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分布规律及十二经脉的脏腑络属关系 2.了解督、任、冲、带四脉的走向及基本功能 【能力目标】 能够在人体四肢部位标示出十二经脉的分布 (六)病因 【知识目标】 1.掌握中医病因的概念 2.掌握六淫、疠气、七情、饮食、劳逸的致病特点 3.掌握痰饮、瘀血的形成及致病特点 【能力目标】 能够区别不同病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七)病机 【知识目标】

1.掌握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津液失常的基本病机变化 2.了解正邪相争与发病的关系 3.了解内生五邪的形成及病理变化特点 【能力目标】 1.能够初步运用病机理论分析人体的病理变化 2.能够初步运用正邪相争理论阐释人体发病原理 (八)防治原则 【知识目标】 了解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三因制宜四项基本治则 【能力目标】 能够初步运用治则理论确定常见病证的基本治则 二、中医诊断基本知识 (一)诊法 【知识目标】 1.掌握望神、望色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2.掌握舌诊的方法;正常舌象;常见病理舌象(白苔、黄苔、灰黑苔、腻苔、淡舌、红舌、绛舌、紫舌、舌体强硬)及其临床意义 3.掌握闻诊的主要内容;常见病变声音及其临床意义 4.掌握问诊的主要内容、注意事项及其临床意义 5.掌握寸口脉诊的方法;正常脉象;常见病理脉象(浮、沉、迟、数、虚、实、弦、滑、涩、细、弱、结、代)及其临床意义 6.了解望形体、姿态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2018年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考核试题

2018年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培训考核试题科室:姓名:得分: 1、下列方书中,载方显著特点为“简、便、廉、效”的是() A.《五十二病方》 B.《普济方》 C.《肘后备急方》 D.《备急千金要方》 E.《太平圣慧方》 2、凉膈散中的君药是() A.大黄 B.黄芩 C.连翘 D.栀子 E.薄荷 3、生脉散的功用是() A.清热生津,益气和胃B.益气生津,敛阴止汗C.滋阴降火,固表止汗D.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E.敛阴止汗,益气固表 4、治疗胃中实火牙痛,首选方剂是() A.败毒散 B.导赤散 C.清胃散 D.玉女煎 E.黄连解毒汤 5、益气活血法的代表方剂是() A.当归补血汤 B.补阳还五汤 C.复原活血汤 D. 补中益气汤 E.血府逐瘀汤 6、手足三阳经在四肢的分布排列顺序() A. 阳明在前,太阳在中,少阳在后 B. 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 阳在后 C. 少阳在前,太阳在中,阳明在后 D. 少阳在前,阳明在中,太阳在后E. 太阳在前,少阳在中,阳明在后 7、在经络系统中具有离、入、出、合特点的是() A.其经八脉 B.十五络脉 C.十二经别 D.十二经筋 E.十二皮部 8、腧穴大体可分以下哪三类() A.十二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 B.十四经穴、经外奇穴、特定穴

C.十四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 D.十四经穴、经外奇穴、络穴 E.十四经穴、阿是穴、特定穴 9、五输穴中“合”穴的分布位置() A.肘膝关节附近 B.掌指、跖趾关节之前 C.掌指、跖趾关节之后 D.腕踝关节之前 E.肘膝关节以上 10、下列哪组穴位都是原穴() A. 太渊、大陵、灵道、太白、太冲 B. 太渊、神门、商丘、太冲、 太溪 C. 太渊、大陵、神门、太白、行间 D. 太渊、神门、太白、太冲、太溪 E. 太渊、神门、太白、行间、太溪 11、麻黄的归经是() A.肺、胃经 B.肺、心经 C.肺、膀胱经 D.心、肝经 E.肝、肾经 12、治外感风寒,内兼寒饮伏肺之咳喘,最宜选用的药物是()A.细辛B.香薷C.生姜D.桂枝E.防风 13、治风寒感冒,咳嗽痰多,首选的药物是() A.羌活B.柴胡C.白芷D.紫苏E.香薷 14、治肝郁气滞,胁肋胀痛,宜选用的药物是 A.柴胡B.木香C.枳实D.厚朴E.升麻 15、长于清下焦湿热,尤善治湿热下注之脚气、足膝红肿的药物是()A.黄芩B.黄连C.黄柏D.栀子E.金银花 16、知母的性味是 A.苦、咸,寒B.辛、苦,寒C.苦、酸,寒D.苦、甘,寒E.甘、涩,寒 17、长于清肝胆湿热,泻肝胆实火的药物是()

中医药知识培训讲稿

中医科培训资料 中医药知识培训讲稿 这一讲我们主要讲中药的用量和用法。 中药的用量是以克为单位,即1公斤=1000克。 用药量,称为剂量,首先是指每一味药的成人一日量,其次是指在方剂中药与之间的比较分量,即相对剂量。 一般非毒性的药物,单用时用量可较大,而在复方中的用量可略小。主要药物用量可较大,辅助性药物一般可较低于主药的剂量,中医用药讲究君臣佐使,就是体现主次配伍关系。 在确定剂量的时候,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强弱、病程久暂、病势轻重以及所用药物的性质和作用强度等情况,来进行全面考虑。一般而言,老年人气血渐衰,对药物的耐受力较弱,特别是作用峻烈的攻病祛邪药物易伤正气,应适当低于成人剂量;小儿五岁以下通常用成人量的四分之一,五、六岁以上可按成人剂量减半应用;体弱患者也不宜用较大剂量;久病者应低于新病者的剂量。老年人及身体已极度衰弱者用补药时,一般剂量可较重,但开始时的剂量宜轻,逐渐增加,否则药力过猛而病者虚不受补,反致萎顿。若属峻补药物,则用量尤不宜重,就病势而言,凡病势重剧而药力弱,药量轻,则效果不佳,病势轻浅而药力猛,

药量过大,极易损耗正气,这也是必须充分注意的。 至于药物方面,质轻的用量宜轻,质重的可稍大;性味浓厚,作用较强的用量可较小,性味淡或作用较温和的,可用较大量。而毒性药则须严格控制剂量在安全限度内。除峻烈药、毒性药和某些精制药剂外,一般中药的常用内服剂量(即有效剂量)约为5-15克,伸缩幅度较大。 下面讲服药方法。汤剂都宜于温服;发散风寒药最好热服;呕吐或药物中毒,宜小量频服;丸、散等固体药剂,除特别规定以外,一般都用温开水吞服。 服药时间,也必须根据病情和药性而定。一般来说,滋补药宜在饭前服;驱虫药和泻下药大多在空腹时服;健胃药和对胃肠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宜于饭后服;其他药物一般也宜在饭后服,而安神药应在睡前服; 以下讲一下熬药方法:一般的中药宜先泡10至20分钟再熬,熬开后小火开半小时即可,气味芳香药熬开10多分钟为好,矿物类、贝壳类则宜久熬,最好熬开1小时以上,如砂仁、白蔻应后下,附片、石决明、龙骨、牡力等应先熬。这一讲就到此为上。 谢谢大家。

中医药知识培训计划4篇讲课稿

中医药知识培训计划 4篇

中医药知识培训计划4篇 (345字) 为加强我院中药知识的培训学习工作,充分发挥中药在预防、医疗、保健中的作用,特别是对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优势,进一步提高中药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结合我院实际工作,特制定本院中药知识学习培训计划。 一、工作目标 通过中药知识培训学习,巩固专业知识,增强药剂科及中医药相关科室工作人员业的业务能力,培养中药技术骨干,发挥中药防病治病的优势。 二、培训内容 学习中药的性能、配伍禁忌、用法用量,中药的炮制,中药调剂,常用中药的功能用量等。 (797字) 为进一步提高本院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提高运用传统中医防病治病能力,护理部根据《中医医院中医

护理工作指南》、《上海市中医病症护理常规》、《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及二级中西医结合医院等级评审要求,参照《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标准制定本院各级护理人员分层次培训计划如下: 一、目的 通过对全院护理人员的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的分层学习,达到相应的能力要求,确保本院各级护理人员都能运用中医药的知识与技能服务患者。 二、培训要求 (一)护理部 1.组织安排业务培训,专题讲课等6次/年以上。 2.强化《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组织护理操作技能培训。

3.有计划分期选派有一定年资的护理人员参加上海护理学会组织的各类学习班、培训班、适任班、中医基础提高班等。 4.中医操作培训项目 (1)基础操作八项:耳穴埋豆、艾条灸法、拔火罐、穴位按摩、刮痧法、湿敷法、涂药法、熏洗法。 (2)专科操作技能:各病区根据专业特点,确定专科考核项目。 (二)病区 1.月组织2次业务培训,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知识、中医专科专病知识。 2.理查房每月1次,有护士长/责任护士/带教老师主查。 3.操作总带教对本病区护士进行科内培训,每月1次。

河南省中医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执业范围管理规定试行

河南省中医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执业范围管理 规定试行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河南省中医(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执业范围管理办法(试行) 根据《执业医师法》、《医师执业注册暂行办法》及我省实际,为进一步加强中医(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的管理,对在我省范围内注册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的执业范围做如下规定: 一、中医执业医师执业范围包括以下专业类别: (一)全科医学专业:取得中医类别全科医学专业中、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者,或经省级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认可的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并考核合格者,或参加省级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认可的中医类别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者,执业范围可注册为全科医学专业。 (二)中医专业:不符合全科医学专业注册条件,在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执业的中医执业医师,执业范围可注册为中医专业。 (三)中医专业1:从事内科、妇产科、儿科、老年病科、急诊科、预防保健科、康复科、临床心理科及其他专业(指中医专业)2、中医专业3和针灸推拿专业之外的其他专业的中医执业医师,执业范围注册为中医专业1. (四)中医专业2:从事外科、骨伤科、肛肠科、皮肤科专业的中医执业医师,执业范围注册为中医专业2. (五)中医专业3:从事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专业的中医执业医师,执业范围注册为中医专业3。 (六)针灸推拿专业 二、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执业范围包括以下专业类别:

(一)全科医学专业:取得中医类别全科医学专业中、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者,或经省级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认可的中医类别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者,执业范围可注册为全科医学专业。 (二)中西医结合专业:不符合全科医学专业注册条件,在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执业的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执业范围可注册为中西医结合专业。 (三)中西医结合专业1:从事内科、妇产科、儿科、老年病科、急诊科、预防保健科、康复科、临床心理科及其他专业(指中西医结合专业2、中西医结合专业3之外的其他专业)的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执业范围注册为中西医结合专业1. (四)中西医结合专业2:从事外科、骨伤科、皮肤科专业的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执业范围注册为中西医结合专业2。 (五)中西医结合专业3:从事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专业的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执业范围注册为中西医结合专业3. 三、注册为其他专业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从事针灸推拿诊疗活动,不需变更注册。 四、中医(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从事医疗气功活动,须依据《医疗气功管理暂行规定》(卫生部令12号)取得《医疗气功技能合格证书》。中医(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从事母婴保健服务,应根据《母婴保健法》规定取得相应技术考核合格证书。 五、本办法所称执业医师,包括执业助理医师。 六、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开始执行。此前已经注册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其执业范围参照本办法认定,不须办理变更登记。办理其他变更事项者,其执业范围应同时根据本规定予以认定变更。执业地点变更至省外者,省中医管理局出具相应证明,其执业范围根据所在省规定认定。

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实施方案

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 能培训实施方案 通化市整骨按摩院

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 能培训实施方案 为充分体现中医院的中医主导思想,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我院以中医诊疗为主的指导思想,增强我院中医专业技术人员中医专业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促进中医临床医务工作的融合与协调,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我院医疗保健服务中的引领作用。根据我院“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具体部署及临床技能操作实际情况,结合我院临床医师经验临床科室的特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培训目标 在全院范围内,对中医临床科室的医生展开中医药知识与技能操作培训,要求培训结束后培训人员能够熟练掌握中医药基本知识和中医技能操作方法步骤,并且在临床实践中熟练应用,从而加强我院中医人员中医药的运用和中医技能操作水平,达到逐步扩大我院中医临床科室的中医药服务范围的目的。 二、领导小组 组长:弓国华(全面指导工作) 副组长:XXX(监督落实工作) 组员:XX XXX (具体实施工作) 三、培训对象

我院临床专业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 四、培训内容 1、中医药基本知识培训内容: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内科学等中医基本学科。 2、中医技能操作培训内容:各科常见病诊治、中医技能“四诊”、“针刺法”、“拔罐法”、、“推拿法”、“针刀疗法”、“石膏固定法”、“小夹板固定术”、“灸法”等。 五、组织管理 (一)培训方式:培训由院科教部统一组织,采取集中学习方式进行中医药知识、技能培训。培训内容由我院中医各专业主任授课、示教并组织考试、考核。 (二)考试形式:培训结束后,安排一周的复习时间,按照培训内容,针对重点进行考试。 (三)院科教部按照合情、合理、严格、科学的原则负责制定、实施培训方案。中医临床技能培训由科教部专人专职负责课程安排、教学计划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实施方案,加强对参加培训人员的日常管理。。 (四)参加培训人员在培训期间应严格遵守培训的相关规定,接受医务科的管理,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六、培训时间、地点 (一)医务科于2012年3月15日前完成应参加培训人员的人员确定工作。

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总结

2015年骨三科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总结为较好落实《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要求,使本科室护士能够掌握中医基本知识、中医护理常规和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为病人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和健康指导,结合我科实际情况,自2015年年初开启了骨三科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计划,不知不觉,年尾将近,圆满完成计划,现将一年总结如下: 一、中医基础知识学习方面 1、认真学习了《二级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检查评估细则》和《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 2、组织学习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和规范》,重点学习单病种护理常规。 3、每位护士都积极参加医院及科室组织的各种形式的中医护理理论知识培训,及完成了护理人员西学中的100学时。 4、每月一次中医护理常规知识的学习和每月一次的中医理论知识考核,人人过关,人人掌握。 5、每月的护理查房运用中医辨证施护的方法进行,提高了护理人员辨证施护的能力。 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方面 1、护理人员熟练掌握了科室开展的中医适宜护理操作技能及相关知识,如:中药封包、耳穴埋豆、穴位贴敷、中药熏洗等的功效、适应症、禁忌症,并运用于临床。

2、隔月一次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考核,人人过关。 3、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抓落实,每月的中医适宜技术操作广泛开展。每天开展的中医操作占总人数的75%以上,患者满意度调查显示:良好。 三、专科专病中医特色培训方面 1、强化学习了本科室常见病的中医护理常规及骨科专病护理常规,护理人员熟练的掌握相关知识。 2、护理人员能运用中医护理方法及中医专病常规的知识为患者提供中医药特色的康复知识和健康指导。 3、每月按时完成本科室单病种病历份,病历的书写要求体现中医特色优势。 四、存在的不足 1、低年资护士对中医特色的整体护理落实不到位,辩证施护的能力有待提高。 2、护理文书中中医特色体现不够明显,中医专业术语的运用不够。 2015年12月20日

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执业范围暂行规定完整版

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执业 范围暂行规定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关于修订中医类别医师执业范围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进一步做好医师执业注册工作,经研究,对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关于医师执业注册中执业范围的暂行规定》(卫医发〔2001〕169号)中中医类别(包括中医、民族医、中西医结合)医师执业范围进行修订,在原有的中医类别医师执业范围中增设“全科医学专业”。 取得中医类别全科医学专业中、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或经省级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认可的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或参加省级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认可的中医类别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者,方可申请注册中医类别医师执业范围中的“全科医学专业”作为执业范围。 本通知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二○○六年九月四日吉林省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执业范围暂行规定(试行)为贯彻落实吴仪副总理2007年在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加强行业管理,针对前一个时期许多医疗机构反映,在有关工作检查中,对中医类别的执

业医师执业范围,使用西药、做手术等问题提出异议,造成部分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被调离从事多年的临床工作岗位,挫伤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对中医事业的发展不利。为进一步落实中医药政策,稳定中医药队伍,促进中医事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经研究,我省对中医类别执业医师的执业范围做出如下规定: 一、在1998年6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颁布实施前取得相应中医类别技术职称的海外留学人员,符合医师资格认定条件的,但未获得医师资格证书的人员,可予以认定。 二、2000年6月30日前已从事医技、麻醉科、病理科工作的,在1998年6月26日前取得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证书的人员,经医院考核确认该医师的技术达到相应水平,并报市(州)卫生局审核批准,经省卫生厅医政处和省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处复核同意,予以换发临床类别的医师资格证书,考试获得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证书人员,不得换发。 三、医疗机构中,中医类别的执业医师不能在检验科、心电、B超、麻醉科、病理科等科室内执业。 四、在中医医疗机构、中医类别的执业医师在中医骨?科、中医外科、中医妇产科、中医眼科等执业,经过医院考核确认该医师的技术达到相应水平,可以开展手术等诊疗技术。 五、中医类别的执业医师取得处方权后,处方用药不受限制,医疗用毒性药品、

2018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培训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8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考试试题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姓名:单位:成绩: 一、填空题(30分) 1.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对象是辖区内。 2.每年为老年人提供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包括 和。 3.在儿童、、、、、月龄时对儿童家长进行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 4.在儿童6、12月龄给家长传授摩腹和方法;在18、24月龄传授按揉、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36月龄传授按揉的方法。 5.根据老年人不同体质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 摄、、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中医药保健指导。 二、判断题(30分) 1.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 2.每年为0-36个月儿童提供1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3.平和质(1)(2)(4)(5)(13)(其中(2)(4)(5)(13)反向计分)。() 4.向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 5.总是(非常/每天)精神头足,乐于做事。体质辨识时在1分处划钩。() 三、单项选择题(40分)

1.中医药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是() A.辖区内6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B.辖区内6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 C.辖区内5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D.户籍区内6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 2.以下选项不属于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的是() A.1岁以内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 B.1~2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 C.3~6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D.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 3.老年人体质辨识表中气虚质(2)(3)(4)(14)得分相加≥11分,判定为() A.倾向是 B.是 C.不是 D.以上答案都不是 4.老年人体质判定标准表平和质(1)(2)(4)(5)(13)(其中,(2)(4)(5)(13)反向计分,即1→5,2→4,3→3,4→2,5→1)各条目得分相加≥17分,判定为() A.是 B.倾向是 C.不是 D.条件不足,无法判定 5.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中不包括下列哪个穴位()A.迎香穴 B.足三里穴C.四神聪穴 D.涌泉穴 6.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流程不包括() A.1、3月龄B.6、12月龄 C.18、24月龄D.30、36月龄 7.开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人员应当为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或接受过儿童中医药保健知识和技能培训能够提供上述服务的其他 类别医师() A.含乡村医生 B.含临床医生 C.含口腔医生 D.含公卫医生 8.中医体质辨识。按照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前 项问题采集信息,根据体质判定标准进行体质辨识,并将辨识结果告知服务对象。() A.33 B.20 C.50 D.30 9.中医药保健指导。根据不同体质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进行相应的中医药保健指导,还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指导?() A.起居调摄 B.运动保健 C.穴位保健 D.以上答案都是 10.体质辨识服务采集信息时要能够反映老年人平时的感受,避免采

2015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型介绍

2015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型介绍 2015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真题、模拟题尽收其中,千名业界权威名师精心解析,精细化试题分析、完美解析一网尽!在线做题就选针题库:https://www.doczj.com/doc/fa16267250.html,/oXVZF 中医类别医学综合笔试全部采用客观选择题,包括A1型题、A2型题、B1型题。A1型题是单句型最佳选择题,A2型题是病例摘要型最佳选择题,B1型题是标准配伍题。 (1)A型题:又称最佳选择题或单项选择题。每道试题由一个题干(即问题)与A、B、C、D、E 5个备选答案(即选项)组成,题干在前,5个备选答案在后。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佳选择(即正确答案),其余4项为干扰答案。答题时,须按题干要求,从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项作为正确答案。A 型题采用为A1型题、A2型题2种题型。 A1型题:题干以论述题形式出现,或为叙述式,或为否定式。答题时,要求在5个备选答案中肯定或否定1项,作为正确答案。 例1.治疗下痢,属“通因通用”法的方剂是答案:D A.葛根黄芩黄连汤 B.大承气汤 C.白头翁汤 D.芍药汤 E.黄连解毒汤 A2型题:以1个简要的病例作为题干,后面是与题干有关的A、B、C、D、E共5个备选答案。答题时,要求从中选择1项作为正确答案。 例2.患者下痢不止,色暗不鲜,便脓血,赤白相兼,里急后重,日久不愈。腹痛喜温,小便短赤,舌苔淡白,脉沉迟。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答案:C A.白头翁汤 B.木香槟榔丸 C.桃花汤 D.四神丸 E.真人养脏汤 (2)B型题:又称配伍题,目前采用B1型题。

B1型题:每道试题由A、B、C、D、E 5个备选答案与2个或2个以上的题干组成,5个备选答案在前,题干在后。答题时,要求为每个题干选择1项作为正确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选用1次或1次以上;也可以1次也不选用。为了试卷的规范化及分数计算的统一性,命题时要求B1型题一律用2个题干。 例5. A.午后发热 B.傍晚发热 C.潮热骨蒸 D.身热夜甚 E.夜热早凉 1.清骨散证的热型是答案:C 2.清营汤证的热型是答案:D 报名条件: 参加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考生分为三类,一类是具有国家承认学历的高中等中医药院校毕业生;一类是国家认可的以师承方式学习的人员;一类是符合报名条件的外籍人员和台港澳居民。 (一)具有规定学历的学生 1、具有高等学校中医学专业专科学历,以及具有中等专业学校中医学专业学历,毕业后在医疗、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可申请参加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2、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类高等学校远程教育的中医学专业学历教育,职业技术学院、非医药卫生类学校中未经评估的中医专业,在2002年10月31日前入学注册的非在职学生,毕业后取得学历并在医疗、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可以申请参加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3、临床类别医师,取得省级考试,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中医专业学历或脱产两年以上系统学习中医药专业知道或参加过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批准举办的西医学习中医培训班、并系统学习了中医药基础和中医临床主要课程的,可以参加中医类别中西医结合专业医师资格考试; 4、中医类别专业的毕业生不能报考临床、口腔、公共卫生类别医师资格考试。 (二)师承和确有专长考生 1、《执业医师法》颁布以前的人员 (1)在1998年6月26日前已经县级以上中医药管理部门批准取得有效行医资格的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学人员,经过资格考核可以申请参加考试,1999年和2000年未申请参加资格考核的除外;

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讲稿

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一)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中医治疗的积极面在于希望可以协助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而消极面则是希望当必须使用药物来减缓疾病的恶化时,还能兼顾生命与生活的品质。此外,中医学的最终目标并不仅止于治病,更进一步是帮助人类达到如同在《黄帝内经》中所提出的四种典范人物,即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境界。 一、病例分析 1、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也是引起其他心血管疾病最常见、最主要的因素。我国的患病率低于国外,约为3%~10%,近年来有逐步上升的趋势。迄今为止,现代西医学关于其发病机制有多种学说,意见尚未趋于一致。鉴于传统降压药对血液、生化、脂类代谢及心理行为尚存在程度不等的副作用,探索中医药治疗高血压是一项很有价值的工作。【治疗验方】 (1)降压方 组成:生石决30克,罗布麻叶30克,豨莶草30克,白芍10克,益母草10克,汉防己10克,桑寄生15克,丹参15克。 加减:头痛项强加葛根、藁本;面红目赤、便秘加黄芩、大黄;腰痛楚、夜尿多加川断、益智仁、黄精;心悸、脉结代加炙甘草、桂枝、大枣、阿胶;胸闷、心前区前痛加全瓜蒌、郁金、失笑散、延胡;血脂高加山楂、泽泻、茵陈、制首乌、决明子。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一次。 (2)活血潜降汤 组成:川牛膝20克,钩藤30克,丹参20克,益母草10克,桑寄生15克,地龙10克,川贝母6克,生地10克,山药10克,泽泻20克,甘杞子10克,制附子3克,茶叶适量。 加减:失眠加夜交藤、炒枣仁;心悸气短加五味子、明党参;神疲乏力加焦自术、黄芪;腰酸肢冷者川牛膝改怀牛膝,附子增至10克,加杜仲;舌麻肢麻加全蝎、白僵蚕;半身不遂加川芎、黄芪;动脉硬化加首乌、草决明;血脂及胆固醇高加山楂;纳差加山楂或莱菔子。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2、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本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此外可伴见皮肤瘙痒,易生痈疖等。实验室检查以高血糖、糖尿、葡萄糖耐量降低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异常为特征。长期发展可影响脏器的功能而引起多种并发症。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每年新增糖尿病患者达100万~200万人,其发病率已超过人群的2%~4%,其中以老年人发病率较高。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的范畴。中医认为引起本病的原因主要有素体阴虚,饮食不节,或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以致肺燥胃热,肾阴亏损发为消渴。临床根据症状辨证分为燥火伤肺、胃燥津伤、肝肾阴虚、阴阳两虚等证型。 【治疗验方】

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计划2011

2011年冷水江市中医医院开展中医药知识 与技能培训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实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明确的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基本要求,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卫生工作的优势与作用,推进中医药知识、中医药技术、中医药服务进家庭、进社区、进农村,促进我院对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等工作顺利开展,2011年我院计划将加大力度,继续组织实施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的培训项目,全面提高我院医师运用传统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基本达到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明确的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基本要求,培养建设出一支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乐于奉献、临床实践技能较强、适才适用的(中医)医生队伍。并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培训体系,现特制定本工作计划如下: 一、培训组织管理 由我院科教科负责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的统一实施,加强培训工作的组织管理、督查考核;并组织省级中医药专家及冷水江市中医学会专家强化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的业务指导。按计划具体实施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活动,结合开展的头针、铍针的应用,中草药使用,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等工作,科学统筹基层中医药知识技能培训活动,推进农村中医药工作深入发展、全面提高我院的中医药基层服务能力。 二、培训项目对象 培训对象为全院的在职医师。2011年新招聘的医生将参加下半年的培训。 三、培训内容要求 培训内容分三块:一是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基本要求;二是国家中医药局编印的《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的内容;三是冷水江市市中医院推广的适宜中医药技术项目;2011年培训工作重点围绕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明确的乡村医生应知应会的中医药基础知识,强化培训中医诊疗技能和适宜技术项目,达到学以

各级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计划

各级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计划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2015年各级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计划 为提高本院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护理部根据《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并参照《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标准制定本院各级护理人员分层次培训计划如下: 一、目的 通过对全院护理人员的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的分层学习,达到相应的能力要求,确保本院各级护理人员都能运用中医药的知识与技能服务患者。 二、培训要求 (一)护理部 1.组织安排业务培训,专题讲课等6次/年以上。 2.强化《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组织护理操作技能培训及考核。 3.中医操作培训项目 (1)中医基础护理操作八项:艾条灸法、拔火罐、穴位按摩、刮痧法、湿敷法、涂药法、熏洗法、耳穴压豆。 (2)专科操作技能:各科室根据本科特点,确定本科培训项目。 三、根据我院护理团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培训计划 (一)护士:取得注册护士执业证书的护士 1.培训目标: (1)进一步巩固中医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熟练运用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2)加强急、重症患者的抢救护理培训,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能力,使其具备独立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3)注重专科护理技术能力的培养。 (4)逐步掌握危重疾病基本知识和中医技术操作规程; 2.培训内容 (1)国家卫生、中医药工作基本方针、政策、法律法则等; (2)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技能; (3)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4)急、危、重、疑难病基本知识和中医护理技能。 3.培训计划 (1)巩固“三基”知识,扎实基础理论的掌握。 (2)有计划安排≥100学时中医基础知识、中医护理操作的培训及考核 (3)进行危重技术操作技能的学习,提高为重病人的抢救能力。 (3)鼓励支持年轻护士参加各类知识技能竞赛活动,不断完善自身素质。 (二)护师:已取得护师职称者。 1.培训目标: (1)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熟练运用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3)注重专科护理技术能力的培养。 2.培训内容 (1)国家卫生、中医药工作基本方针、政策、法律法则等; (2)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技能; (3)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4)急、危、重、疑难病基本知识和中医护理技能。 3.培训计划:

中医类别((包括中医、民族医、中西医结合)医师执业范围

(1)中医专业 (2)中医内科专业 (3)中医外科专业 (4)中医妇产科专业 (5)中医儿科专业 (6)中医皮肤科专业 (7)中医眼科专业 (8)中医骨伤科专业 (9)中医耳鼻咽喉科专业 (10)中西医结合专业 (11)中西医结合内科专业(12)中西医结合外科专业(13)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14)中西医结合妇产科专业(15)中西医结合儿科专业(16)中西医结合皮肤科专业(17)中西医结合眼科专业(18)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专业

(19)美容中医科专业 (20)蒙医专业 (21)藏医专业 (22)维医专业 (23)傣医专业 第二十条中医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防范和杜绝医疗事故。 第二十一条中医从业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中医从业人员应当借鉴、运用现代诊疗技术和方法,提高中医诊疗水平;鼓励西医从业人员学习、研究和运用中医。 第二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优惠措施,鼓励高等中医院校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从事中医工作。鼓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城镇执业中医师到农村开展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 第二十三条中医医疗机构应当规范进药渠道,对购进的药品执行质量验收制度,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中医医疗机构应当依法规范其中药材的加工炮制和中药制剂的配制行为,保证中药饮片和制剂的质量。禁止使用假药、劣药。 第二十四条中医医疗机构应当发挥其在中药材生产加工技术方面的优势,开发、利用、保护当地中药资源。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应当利用、开发当地中药资源,提供简便、价廉、安全、有效的中医医疗服务。 第二十五条医疗机构经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可以配制中药制剂,在本单位临床使用。政府设置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经省药品监督管理部批准配制的中药制剂,应当视为中药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