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家调查法

专家调查法

专家调查法
专家调查法

特尔菲法

概述:用书面形式广泛征询专家意见以预测某项专题或某个项目未来发展的方法,又称专家调查法。当历史资料或数据不够充分,或者当模型中需要相当程度的主观判断时,采用问卷方式对选定的一组专家进行意见征询,经过反复几轮的征询,使专家意见趋于一致,从而得到对未来的预测结果。

特尔菲法最先由美国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在20世纪50年代初创立,在软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预测成功与否取决于研究者问卷的设计和所选专家的合格程度。

应用条件:首先是咨询主题应明确,使熟悉该专题的专家能清晰地理解问题的性质、内容和范围。其次是要找到一批经验丰富而又熟悉该专题的专家,特别是这些专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特点:特尔斐法有专家匿名表示意见、多次反馈和统计汇总等特点。

①匿名:专家单独表态,填写的调查表也不记名,以免受权威意见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意见。

②多次反馈:经过一轮特尔斐活动后,把原始资料或专家意见汇总成图表反馈给参加咨询的专家,在一定期限内回收,再进行汇总分析,然后转入第三轮活动。多次反复可为专家提供了解舆论和修改意见的机会。

③采用统计方法进行汇总,以期作出符合客观情况发展的结论。

工作步骤:用特尔斐法预测一般采取下列步骤:

①明确待咨询的任务。

②汇集背景材料。

③设计咨询调查表。

④初步选定咨询专家名单。

⑤初次联系,向专家发出邀请信和履历表。

⑥确定专家名单。

⑦发出第一轮咨询表和说明性资料。

⑧统计处理。表格回收后,进行统计分析,处理方法可选用人数比重法、峰值法、均值法或四分位法。

⑨修改咨询表,转入下一轮活动。

⑩专题联系,根据不同情况,深入征求意见。 确定咨询结果。一般通过2~3轮活动就能结束,利用计算机通信取代书面通信,可以加快咨询过程。

特尔斐法是一种较常用的预测方法。它能对大量非技术性的、无法定量分析的因素作出概率估算。但由于专家评价的最后结果是建立在统计分布的基础上,所以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不同专家总体,其直观评价意见和协调情况不可能完全一样,这是特尔斐法的主要不足之处。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将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该方法是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萨蒂于

本世纪70年代初,在为美国国防部研究"根据各个工业部门对国家福利的贡献大小而进行电力分配"课题时,应用网络系统理论和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提出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尤其适合于对决策结果难于直接准确计量的场合。

在现实世界中,往往会遇到决策的问题,比如如何选择旅游景点的问题,选择升学志愿的问题等等。在决策者作出最后的决定以前,他必须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或者判断准则,最终通过这些准则作出选择。比如选择一个旅游景点时,你可以从宁波、普陀山、浙西大峡谷、雁荡山和楠溪江中选择一个作为自己的旅游目的地,在进行选择时,你所考虑的因素有旅游的费用、旅游地的景色、景点的居住条件和饮食状况以及交通状况等等。这些因素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我们将这样的复杂系统称为一个决策系统。这些决策系统中很多因素之间的比较往往无法用定量的方式描述,此时需要将半定性、半定量的问题转化为定量计算问题。层次分析法是解决这类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层次分析法将复杂的决策系统层次化,通过逐层比较各种关联因素的重要性来为分析、决策提供定量的依据。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在深入分析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将有关的各个因素按照不同属性自上而下地分解成若干层次,同一层的诸因素从属于上一层的因素或对上层因素有影响,同时又支配下一层的因素或受到下层因素的作用。最上层为目标层,通常只有1个因素,最下层通常为方案或对象层,中间可以有一个或几个层次,通常为准则或指标层。当准则过多时(譬如多于9个)应进一步分解出子准则层。

2、构造成对比较阵。从层次结构模型的第2层开始,对于从属于(或影响)上一层每个因素的同一层诸因素,用成对比较法和1—9比较尺度构追成对比较阵,直到最下层。

3、计算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对于每一个成对比较阵计算最大特征根及对应特征向量,利用一致性指标、随机一致性指标和一致性比率做一致性检验。若检验通过,特征向量(归一化后)即为权向量:若不通过,需重新构追成对比较阵。

4、计算组合权向量并做组合一致性检验。计算最下层对目标的组合权向量,并根据公式做组合一致性检验,若检验通过,则可按照组合权向量表示的结果进行决策,否则需要重新考虑模型或重新构造那些一致性比率较大的成对比较阵。

层次分析法应用的程序

运用AHP法进行决策时,需要经历以下4个步骤:

1、建立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

2、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正互反矩阵)

3、针对某一个标准,计算各备选元素的权重;

4、计算当前一层元素关于总目标的排序权重。

5、进行一致性检验。

运用层次分析法有很多优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简单明了。层次分析法不仅适用于存在不确定性和主观信息的情况,还允许以合乎逻辑的方式运用经验、洞察力和直觉。也许层次分析法最大的优点是提出了层次本身,它使得买方能够认真地考虑和衡量指标的相对重要性。

专家打分法

专家打分法是指通过匿名方式征询有关专家的意见,对专家意见进行统计、处理、分析和归纳,客观地综合多数专家经验与主观判断,对大量难以采用技术方法进行定量分析的因素做出合理估算,经过多轮意见征询、反馈和调整后,对债权价值和价值可实现程度进行分析的方法。

1.专家打分法的适用范围

专家打分法适用于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采用其他方法难以进行定量分析的债权。

2.专家打分法的程序

(1)选择专家;

(2)确定影响债权价值的因素,设计价值分析对象征询意见表;

(3)向专家提供债权背景资料,以匿名方式征询专家意见;

(4)对专家意见进行分析汇总,将统计结果反馈给专家;

(5)专家根据反馈结果修正自己的意见;

(6)经过多轮匿名征询和意见反馈,形成最终分析结论。

3.使用专家打分法应当注意的问题

(1)选取的专家应当熟悉不良资产市场状况,有较高权威性和代表性,人数应当适当;

(2)对影响债权价值的每项因素的权重及分值均应当向专家征询意见;

(3)多轮打分后统计方差如果不能趋于合理,应当慎重使用专家打分法结论。

权重

权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针对某一指标而言。某一指标的权重是指该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相对重要程度。

权重表示在评价过程中,是被评价对象的不同侧面的重要程度的定量分配,对各评价因子在总体评价中的作用进行区别对待。事实上,没有重点的评价就不算是客观的评价。

打个比方说, 一件事情, 你给它打100分, 你的老板给它打60分, 如果平均, 则是(100+60)/2=80分. 但因为老板说的话分量比你重, 假如老板的权重是2, 你是1, 这时求平均值就是加权平均了, 结果是(100*1 + 60*2)/(1+2)=73.3分, 显然向你的老板那里倾斜了。假如老板权重是3,你的权重是1,结果是(100*1+60*3)/(1+3)=70。这就是根据权重的不同进行的平均数的计算,所以又叫加权平均数。

专家调查法及用途分析

专家调查法又称专家咨询法,它是就某些专业性强的问题向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专门和程序性的咨询调查,以对这些问题进行高层次、专业性的预测判断与评价,从而获得较客观和有创意的调查结果的一种研究途径。目前这类方法在体育科研中运用日益广泛。但也有一些人在运用中随意性强、正误不分、真伪混杂,从而使研究成果的科学性与可靠性受到质疑,甚至有人怀疑专家调查法的可靠性。 一、专家调查法的社会学基础 首先,以特尔菲法和头脑风暴法为代表的专家调查法产生于上世纪中期,即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中后期。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和专门化,新行业、新领域不断产生,新学科、新专业不断涌现,新知识、新技术日新月异。在科学研究领域,一个人的有限知识很难通过传统的独自研究去把握复杂多变的研究对象。因而,“借用外脑”、依靠专家的群体智慧来集中解决研究者的问题,就成为研究者运用专家调查法的现实需求。其次,国内外的半个世纪的科研与管理实践,也不断检验和完善了专家调查法的方法结构与程序技术,使这类方法更为成熟可靠。不少国内外研究机构和研究成果,在运用这类方法过程中也提供了非常有益的经验,这为专家调查法在体育科研中的运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当前运用专家调查法的一些“伪象”与误区 1.选请专家良莠不齐或滥竽充数 无论是特尔菲法还是头脑风暴法,对专家的选择都有严格的条件要求。但在体育科研实践中,甚至在一些研究生的课题研究中,在运用专家调查法时,选请的专家往往失真:有学术上毫无建树的平庸之辈,也有一些不懂学术的官员,还有因各种关系较近而学科相距甚远的专家。由于真正懂行的专家不多,专家调查的结果往往违背事物的真相和客观规律,甚至以假乱真、以伪代真,于是“假做真时真亦假”了。 2.以同一单位、“近亲聚集”或专家为主的调查 不少研究者(包括部分研究生)为了省事、省时间、图方便,也便于联系组织,主要在本单位选请专家,数量不足就在其他学科找、凑,有时能在外单位找一两个专家点缀就不错了。这样的专家调查结果可想而知:首先,同一单位的专家由于工作上的关系和学术上的相互影响,大都会发出相同、相似的声音,有个别不同意见也会被淹没;其次,如果这一单位的学科专家水平与观点并非国内学术界的较高水平与代表,那么,这种“同一声音”的调查结果,更会给研究者造成误导,甚至使研究者偏离真理走向歧途。 3.专家人数未达到基本要求

德尔菲法案例分析

德尔菲法案例分析 案例一:德尔菲法应用案列 某公司研制出一种新兴产品,现在市场上还没有相似产品出现,因此没有历史数据可以获得。公司需要对可能的销售量做出预测,以决定产量。于是该公司 成立专家小组,并聘请业务经理、市场专家和销售人员等8位专家,预测全年可 能的销售量。8位专家提出个人判断,经过三次反馈得到结果如下表所示。 专家编 号 第一次判断第二次判断第三次判断 最低销售量最可能销 售量 最高销 售量 最低销 售量 最可能销 售量 最高销 售量 最低销售量 最可能销 售量 最高销售量 1 150 750 900 600 750 900 550 750 900 2 200 450 600 300 500 650 400 500 650 3 400 600 800 500 700 800 500 700 800 4 750 900 1500 600 750 1500 500 600 1250 5 100 200 350 220 400 500 300 500 600 6 300 500 750 300 500 750 300 600 750 7 250 300 400 250 400 500 400 500 600 8 260 300 500 350 400 600 370 410 610 平均数345 500 725 390 550 775 415 570 770 ?平均值预测: 在预测时,最终一次判断是综合前几次的反馈做出的,因此在预测时一般以最后一次判断为主。则如果按照8位专家第三次判断的平均值计算,则预测这个新产品的平均销售量为: (415+570+770)/3=585 ?加权平均预测: 将最可能销售量、最低销售量和最高销售量分别按0.50、0.20和0.30的概率加权平均,则预测平均销售量为:570*0.5+415*0.2+770*0.3=599 ?中位数预测: 用中位数计算,可将第三次判断按预测值高低排列如下: 最低销售量: 300 370 400 500 550

常用社会调查方法

常用社会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法运用统一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是标准化的、书面的、抽样的。分为自填式问卷和代填式问卷。 问卷的设计:①卷首语,是自我介绍信,包括调查目的、意义、主要内容、选择被调查者的途径和方法,调查单位名称和时间等。语气要谦虚、诚恳、平易近人,文字简明、通俗、有可读性。②填答说明;③问题和回答方式。 此外,有的自填式问卷还有结束语,可以是简短几句话,对被访者的合作表示真诚感谢,也可稍长一点,顺便征询一下对问卷设计和问卷调查的看法。 例如:您填完这份问卷还有什么需要补充吗?如有,请写在下面: ———————————————————————— 您填完这份问卷后有何感想? ①很有意义□②可能有用处□③没有意义□④不清楚□ 如果是访问问卷,在结束语后,还应有以下一些内容: 完成情况:完成_,未完成_(不在家_,拒绝回答_,其它_) 访问时间:_年_月_日_时_分,至_时_分,合计_分钟 访问员姓名__,对回答的评价:可信_,基本可信_,不可信_ 问题的种类:①主题性问题,即围绕调查主题而询问的问题: a.客观性问题(住宅面积、人口、人均收入) b.主观性问题(人们思想、感情、态度、愿望等主观世界方面的问题,“您对……有何看法?”、“您认为……是……吗?”) ②检验性问题,为检验回答是否真实、准确而设计的问题。如在问卷中先问“您今年多少岁?”,在问卷后再问“您哪年结婚,当时多少岁?”先问收入,再问支出,或先问支出,再问收入等。这类问题,一般安排在问卷的不同位置,通过互相检验来判断回答的真实性和准确性。③背景性问题,主要是被调查者个人情况(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婚姻情况、行业、职业、职务或职称、收入等)。 以上问题,背景性问题不可少,是对被调查者分类和对比研究的重要依据,其它的则依据调查目的、内容而定,较复杂的调查问卷(特别是经济调查问卷)才需要设计检验性问题。 问题的结构:即问题的排列组合方式 ①按问题性质或类别排列 ②按问题复杂程度或困难程度排列:一般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先客观方面,后主观方面;先一般性,后特殊性,特别是敏感性强,威胁性大的问题,更应安排在问卷后面。以上排列有利于增强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信心,有利于把回答逐步引向深入。 ③按问题时间顺序排列:当前,由近及远,或倒过来,总之保持连续性、

层次分析法矩阵权重和,根,特征值法,c语言计算

// ???óè¨??2010.cpp : ?¨ò?????ì¨ó|ó?3ìDòμ?è??úμ??£ #include "stdafx.h" //vs2010ò?é?°?±?óD′??? #include"stdio.h" #include"math.h" void sum(int N,double a[13][13]) { double sum[13]={0},pro[13]={0}; int i,j,k; for(i=0;i

} for(k=0;k

调查法

生产管理制度组织编写中,为取得一手的资料,其中用到了调查法,在这里重温下该方法: 调查法 [目的要求] 1. 掌握调查法、交谈法、抽样调查、典型调查等基本概念以及调查法的特点、类型与作用; 2. 掌握调查法的实施过程及各步骤的基本根本要求; 3. 掌握调查问卷设计方法。 [本章重难点] 调查法实施过程包含的环节及其要求,调查问卷的设计方法。这也是本章学习过程中的难点。 第一节调查法的特点与作用 一、调查法的特点调查法是指通过交谈、答卷等形式获得原始资料,并对所得资料进行分析、讨论,从而获得关于研究对象的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具体说来,调查法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 常以一种科学理论作为调查的指导思想。成功的调查一般以某一种相关的科学理论作为调查的指导思想。科学理论是人们对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及其规律的深刻认识。它反映着关于研究对象的较为深入而且较为全面的信息。尽管理论有时有可能有所偏差,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但它的对于制定调查计划、指导调查实施过程的地位是不可否定的。 (二)有明确的调查计划调查法在实施过程中通常有明确的调查计划。它规定了调查的目的、内容、形式,调查对象等。调查计划可以使调查过程严谨性高,避免随意性,使调查获得的资料全面、清楚。 (三)调查的主要方式是交谈和答卷两种形式。作为一种研究行为,调查法有着自己明显的行为方式。调查法的主要行为方式是交谈和答卷两种形式。交谈(也有人称仿谈)方式是指调查者依据调查计划中所陈列的问题,以问答的形式向调查对象进行调查活动。答卷法是调查法的另外一种重要形式。它将调查计划的内容题目化,制定成调查问卷,在调查中由调查对象直接进行选择或简要说明。答卷法与交谈法相比,有以下不同: 1、答卷法较有利于扩大调查范围。答卷法把问题题目化,可以使多个调查对象同时答题(团体测查),这使得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多个对象进行调查成为可能。 2、答卷法容易获得真实的材料。答卷法通常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调查对象因为不用担心别人知道答卷者而容易放下思想包袱,暴露个人真实的想法。交谈法由于采取的是面对面的交流形式,调查对象的顾忌较多,轻易不表露个人真实想法或真实数据材料。不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简介 层次分析法的特点是在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尤其适合于对决策结果难于直接准确计量的场合。 在现实世界中,往往会遇到决策的问题,比如如何选择旅游景点的问题,选择升学志愿的问题等等。在决策者作出最后的决定以前,他必须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或者判断准则,最终通过这些准则作出选择。比如选择一个旅游景点时,你可以从宁波、普陀山、浙西大峡谷、雁荡山和楠溪江中选择一个作为自己的旅游目的地,在进行选择时,你所考虑的因素有旅游的费用、旅游地的景色、景点的居住条件和饮食状况以及交通状况等等。这些因素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我们将这样的复杂系统称为一个决策系统。这些决策系统中很多因素之间的比较往往无法用定量的方式描述,此时需要将半定性、半定量的问题转化为定量计算问题。层次分析法是解决这类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层次分析法将复杂的决策系统层次化,通过逐层比较各种关联因素的重要性来为分析、决策提供定量的依据。 层次分析法定义 所谓层次分析法,是指将一个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将目标分解为多个目标或准则,进而分解为多指标(或准则、约束)的若干层次,通过定性指标模糊量化方法算出层次单排序(权数)和总排序,以作为目标(多指标)、多方案优化决策的系统方法,称为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将决策问题按总目标、各层子目标、评价准则直至具体的备投方案的顺序分解为不同的层次结构,然后得用求解判断矩阵特征向量的办法,求得每一层次的各元素对上一层次某元素的优先权重,最后再加权和的方法递阶归并各备择方案对总目标的最终权重,此最终权重最大者即为最优方案。这里所谓“优先权重”是一种相对的量度,它表明各备择方案在某一特点的评价准则或子目标,标下优越程度的相对量度,以及各子目标对上一层目标而言重要程度的相对量度。层次分析法比较适合于具有分层交错评价指标的目标系统,而且目标值又难于定量描述的决策问题。其用法是构造判断矩阵,求出其最大特征值。及其所对应的特征向量W,归一化后,即为某一层次指标对于上一层次某相关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权值。层次分析法的优点 运用层次分析法有很多优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简单明了。层次分析法不仅适用于存在不确定性和主观信息的情况,还允许以合乎逻辑的方式运用经验、洞察力和直觉。也许层次分析法最大的优点是提出了层次本身,它使得买方能够认真地考虑和衡量指标的相对重要性。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在深入分析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将有关的各个因素按照不同属性自上而下地分解成若干层次,同一层的诸因素从属于上一层的因素或对上层因素有影响,同时又支配下一层的因素或受到下层因素的作用。最上层为目标层,通常只有1个因素,最下层通常为方案或对象层,中间可以有一个或几个层次,通常为准则或指标层。当准则过多时(譬如多于9个)应进一步分解出子准则层。

层次分析法确定绩效考核指标权重

表4-2 某厂运行部年度部门级绩效考核指标 (1)由1-9比例标度法分别对每一层次的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定性描述,确定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一级考核指标相对于总的考核指标所得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如下: ????? ???? ???=13/17/1315/1751321321V V V V V V V A 二级考核指标相对于其所属一级考核指标所得的两两判断矩阵分别如下所示: ????? ???? ???=13/15/1313/153113121113121111v v v v v v V B

?? ? ?? ?? ?????????=12/14/15/1213/14/14313/15431242322212423222122v v v v v v v v V B 33132331321 31/31V v v B v v ????=?????? (2)运用和积法(方根法)求解各判断矩阵,得出单一准则下各级考核指标的相对权重。 1)一级指标两两判断矩阵A 的求解 一级指标的权重向量: w =(1w ,2w ,3w )T =(0.637,0.258,0.103)T 最大特征根:3 max 1()3i i i Aw w λ==∑ =3.037 一致性检验: 3.0373 0.018531 CI -= =-,0.58RI = 则0.0320.1CR =<,说明判断矩阵A 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2)二级评价指标的两两判断矩阵的求解: ①判断矩阵1B 求解结果如下: 1B 下二级指标的权重向量: 1w =(11w ,21w ,31w )T =(0.6548,0.2499,0.0953)T 最大特征根:3 1max 1()3i i i B w w λ==∑ =3.0182 一致性检验: 3.01823 0.009131 CI -= =-,0.58RI = 则0.0160.1CR =<,这表明判断矩阵具有非常令人满意的一致性。 ②判断矩阵B 2求解结果如下: 权重向量: 2w =(21w ,22w ,32w ,24w )T =(0.5318,0.2701,0.1221,0.0760)T 最大特征根:4 2max 1()4i i i B w w λ==∑ =4.0753 一致性检验: 4.07534 0.025141 CI -= =-,0.9RI = 则0.0280.1C R =< ,这说明判断矩阵B 2具有令人满意的一致性。 ③判断矩阵B 3求解结果如下: 权重向量:

专家调查法

特尔菲法 概述:用书面形式广泛征询专家意见以预测某项专题或某个项目未来发展的方法,又称专家调查法。当历史资料或数据不够充分,或者当模型中需要相当程度的主观判断时,采用问卷方式对选定的一组专家进行意见征询,经过反复几轮的征询,使专家意见趋于一致,从而得到对未来的预测结果。 特尔菲法最先由美国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 在20世纪50年代初创立,在软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预测成功与否取决于研究者问卷的设计和所选专家的合格程度。 应用条件:首先是咨询主题应明确,使熟悉该专题的专家能清晰地理解问题的性质、内容和范围。其次是要找到一批经验丰富而又熟悉该专题的专家,特别是这些专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特点:特尔斐法有专家匿名表示意见、多次反馈和统计汇总等特点。 ①匿名:专家单独表态,填写的调查表也不记名,以免受权威意见影响 而改变自己的意见。 ②多次反馈:经过一轮特尔斐活动后,把原始资料或专家意见汇总成图表反馈给参加咨询的专家,在一定期限内回收,再进行汇总分析,然后转入第三轮活动。多次反复可为专家提供了解舆论和修改意见的机会。 ③采用统计方法进行汇总,以期作出符合客观情况发展的结论。工作步骤:用特尔斐法预测一般采取下列步骤: ①明确待咨询的任务。 ②汇集背景材料。 ③设计咨询调查表。 ④初步选定咨询专家名单。 ⑤初次联系,向专家发出邀请信和履历表。 ⑥确定专家名单。 ⑦发出第一轮咨询表和说明性资料。 ⑧统计处理。表格回收后,进行统计分析,处理方法可选用人数比重法、峰值法、均值法或四分位法。 ⑨修改咨询表,转入下一轮活动。 ⑩专题联系,根据不同情况,深入征求意见。确定咨询结果。一般 通过2?3轮活动就能结束,利用计算机通信取代书面通信,可以加快咨询过程。 特尔斐法是一种较常用的预测方法。它能对大量非技术性的、无法定量分析的因素作出概率估算。但由于专家评价的最后结果是建立在统计分布的基础上,所以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不同专家总体,其直观评价意见和协调情况不可能完全一样,这是特尔斐法的主要不足之处。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简称AHP :是将决 策总是有关的兀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该方法是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萨蒂于本世纪70年代初,在为美国国防部研究"根据各个工业部门对国家福利的贡献大小而进行电力分配"课

层次分析法确定绩效考核指标权重

(1 )由1-9比例标度法分别对每一层次的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 定性描述,确定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一级考核指标相对于总的考核指标所得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如下: 二级考核指标相对于其所属一级考核指标所得的两两判断矩阵分别如 下所示: (2)运用和积法(方根法) 核指标的相对权重。 1 )一级指标两两判断矩阵 A 的求解 一级指标的权重向量: w = ( W 1, W 2, W 3)T = ( 0.637,0.258, 0.103) T V 1 V 11 V 12 V 13 V 11 1 3 5 V 12 1/3 1 3 V 13 1/5 1/3 1 B i V V I V 2 V 3 V 1 1 1/5 1/7 V 2 5 1 1/3 V 3 7 3 1 V 2 V 21 B 2 V 22 V 23 V 24 V 2I 1 1/3 1/4 1/5 V 22 3 1 1/3 1/4 V 23 4 3 1 1/2 V 24 5 4 2 1 B 3 V 3 V 31 V 32 V 31 1 1/3 V 3 2 3 1 求解各判断矩阵, 得出单一准则下各级考

一致性检验:CI 0, 则CR 0 0.1,所以,判断矩阵 B 3具有令人满意的一致性。 (3)获得该部门绩效评价体系的权重排序列表(见表 4-3) 最大特征根: max 3 (AW ) i =3.037 i 1 3W i 一致性检验: CI 3.037 3 0.0185,RI 3 1 0.58 则 CR 0.032 0.1, 说明判断矩阵 A 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2)二级评价指标的两两判断矩阵的求解: ①判断矩阵 B 1求解结果如下: B 1下二级指标的权重向量: W 1=( W 11, W 12,W 13)T =( 0.6548,0.2499,0.0953)T 最大特征根: max ‘ (B1W)i =3.0182 i 1 3W i 一致性检验:CI 则 CR 0.016 0.1, 3.0182 3 ccc “ D. n nnod R 0.58 令人满意的一致 性。 0.009 1 , r\i 3 1 这表明判断矩阵具有非常 ②判断矩阵 B 2求解结果如下: 权重向量: W 2 = ( W 21, W 22 , W 23, W 24 ) T = ( 0.5318, 0.2701,0.1221, 最大特征根: max 4(B 2 W )i =4.0753 i 1 4w i 一致性检验: CI 4. 0753 4 0.0251,RI 0.9 0.0760)T 4 1 则C g R g 0.028 0.1,这说明判断矩阵 B 2具有令人满意的一致性。 ③判断矩阵B 3求解结果如下: 权重向量: w - ( W 31, W 32 ) 最大特征根: T =( 0.7500,0.2500)T 2 (B 3w)i =2 i 1 2W i max

调查方法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 1.研究社会的方式: 实验研究、实地研究、文献研究、调查研究。 2.实验研究:指的是一种经过精心的设计,并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研究者通过操纵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 优点:实践性、可操纵、可重复、可揭示因果关系。 缺点:实验组和参照组的选择难以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实验过程难以有效控制、伦理困境3.实地研究: 是一种研究者以不带理论预设的方式,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以观察和访谈等方法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达到对研究对象的理解和阐释的研究方式。优点:直观性、可靠性、非介入性、直接接触。 缺点:表面性和偶然性、受时空限制(微观调查)、观察误差、耗时长、资料难以量化。 4.文献研究法:通过搜集各种二手文献资料、摘取有用信息、研究有关内容的方法。 优点:超越时空限制、非介入性(无反应性、不失真)、可重复、费用低效率高。 缺点:“纸上得来终觉浅”、文献的时代烙印、落后于现实、难以找全。 5.社会调查:指的是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系统地、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总体的样本那里收集量化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必考) 6.社会调查的基本要素:抽样、问卷、统计分析。 方法论特征:本质上是一种定量的研究方式、一种横剖性的社会研究方式。 7.社会调查的类型:行政统计调查、生活状况调查、社会问题调查、市场调查、民意调查、研究性调查。 8.社会调查的题材:(1)某一人群的社会背景(2)某一人群的社会行为和活动(3)某一人群的意见和态度。 9.普遍调查:简称普查,指的是对构成总体的所有个体无一例外地逐个进行调查。 10.抽样调查:就是从所研究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取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并将这部分个体中所得到的调查结果推广到总体中去。 11.普遍调查与抽样调查相比较各自的特点:普遍调查特点(1)工作量大,费时、费力、费钱;(2)需要高度集中的组织和高度统一的安排;(3)调查项目不能多,只能了解某一方面必不可少的基本情况。与之相比,抽样调查具有一下突出优点:(1)非常节省时间、人力和财力,这也是抽样调查最突出的优点;(2)可以十分迅速地获得资料数据;(3)可以比较详细地收集信息,获得内容丰富的资料;(4)抽样调查的应用十分广泛;(5)准确性高。12.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并用图示法画出这一过程及其主要内容。 13.调查课题的类型:理论性课题与应用性课题、自选课题与委派课题。 14.选题的重要意义:决定调查的方向、体现调查的水平、制约调查过程、影响调查的质量。 15.选题的标准:重要性、创造性、可行性、合适性。四条标准存在某种层次上的联系,重

什么是专家调查权重法

什么是专家调查权重法 该方法主要依据“德尔菲法”的基本原理,选择企业各方面的专家,采取独立填表选取权数的形式,然后将他们各自选取的权数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最后确定出各因素,各指标的权数。总的来讲,它是一个较科学合理的方法,它集合了各方面专家的智慧和意见,并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检验和修正。 [编辑] 专家调查权重法的步骤 1、准备阶段 1)确定取值范围和权数跃值。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经过专家讨论分析,给定出全部指标的取值区间和区间内的权数跃值。权数跃值是指假定的相邻权数的差异幅度。如下图,取值区间为[1,5],区间内跃值相差0。25,从数理统计角度来看较为合理,其把握程度较高。从总体区间看,最重要因素比最次要因素的影响程度大5倍,较为可观。 若x,y,z,m,n分别为五因素的权重,则:x%+y%+z%+m%+n%=100%

2)编制权重系数选取表和选取说明。 2、选择阶段 1)选择专家。所选取的专家具有代表性、权威性和认真负责的态度。专家人数以企业的大小和岗位的复杂程度确定,大体上以10~50为宜,并在企业内进行配额选择,即包含各方面的专家。 2)评价过程。熟悉、掌握评价标准和岗位评价过程。要求各位专家在选取权数前要有一个熟悉、掌握评级系统的过程。 3)进行选择运作。专家在慎重仔细权衡各指标、因素差异的基础上,独立选取,将选取结果填入“权重系数选取表”中(见下表): 3、处理阶段 1)处理结果。对各位专家的选取结果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进行处理,可得出最后结果。 计算公式为: 式中:

——某指标或因素权重系数;x i——各位专家所取权重系数; f i——某权重系数出现的系数。

层次分析法可行性研究

层次分析法可行性研究 层次分析法逻辑严密,可以很好地克服在决策过程中主观因素的影响,应用层次分析法,可以计算各个因素对决策结果的权重,反映各个因素的重要程度,优化方案的选择。分析方法自下到上逐步分析,从单排序到总权重,是具有较高精度的判断方法。但是层次分析法只能是在已有的方案中择优选择,不能提出新的策略,这是在应用中的局限性。 可以看出,层次分析法具有很多优点,如:通过分析复杂问题中的不同单之间相互关系,使之层次化、条理化;将专家对每层因素相对重要程度的主观评价通过两两比较定量化,然后利用数学方法权值来反映全部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通过所有层次之间的总排序,确定所有方案的排序;利用组合权向量分配目标可靠性。但是它的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由于过于依赖专家构造两两比较矩阵,同时矩阵运算非常复杂,导致此方法效率较低,同时由于完全依赖主观评价,没有利用现有的客观数据,使得分配结果主观性过强。 1.系统性的分析方法 层次分析法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系统,按照分解、比较判断、综合的思维方式进行决策,成为继机理分析、统计分析之后发展起来的系统分析的重要工具。系统的思想在于不割断各个因素对结果的影响,而层次分析法中每一层的权重设置最后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结果,而且在每个层次中的每个因素对结果的影响程度都是量化的,非常清晰、明确。这种方法尤其可用于对无结构特性的系统评价以及多目标、多准则、多时期等的系统评价。 2.简洁实用的决策方法 这种方法既不单纯追求高深数学,又不片面地注重行为、逻辑、推理,而是把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复杂的系统分解,能将人们的思维过程数学化、系统化,便于人们接受,且能把多目标、多准则又难以全部量化处理的决策问题化为多层次单目标问题,通过两两比较确定同一层次元素相对上一层次元素的数量关系后,最后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即使是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人也可了解层次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掌握它的基本步骤,计算也经常简便,并且所得结果简单明确,容易为决策者了解和掌握。

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在matlab中的实现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作业 层次分析法确定绩效评价权重在matlab中的实现 小组成员:孙高茹、王靖、李春梅、郭荣1 程序简要概述 编写程序一步实现评价指标特征值lam、特征向量w以及一致性比率CR的求解。 具体的操作步骤是:首先构造评价指标,用专家评定法对指标两两打分,构建比较矩阵,继而运用编写程序实现层次分析法在MATLAB中的应用。 通过编写MATLAB程序一步实现问题求解,可以简化权重计算方法与步骤,减少工作量,从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的科学化电算化。 2 程序在matlab中实现的具体步骤 function [w,lam,CR] = ccfx(A) %A为成对比较矩阵,返回值w为近似特征向量 % lam为近似最大特征值λmax,CR为一致性比率 n=length(A(:,1)); a=sum(A); B=A %用B代替A做计算 for j=1:n %将A的列向量归一化 B(:,j)=B(:,j)./a(j); end s=B(:,1); for j=2:n s=s+B(:,j); end c=sum(s);%计算近似最大特征值λmax w=s./c; d=A*w lam=1/n*sum((d./w)); CI=(lam-n)/(n-1);%一致性指标 RI=[0,0,0.58,0.90,1.12,1.24,1.32,1.41,1.45,1.49,1.51];%RI为随机一致

性指标 CR=CI/RI(n);%求一致性比率 if CR>0.1 disp('没有通过一致性检验'); else disp('通过一致性检验'); end end 3 案例应用 我们拟构建公司员工绩效评价分析权重,完整操作步骤如下: 3.1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 我们将影响员工绩效评定的指标因素分为:打卡、业绩、创新、态度与品德。 3.2专家打分,构建两两比较矩阵 A = 1.0000 0.5000 3.0000 4.0000 2.0000 1.0000 5.0000 3.0000 0.3333 0.2000 1.0000 2.0000 0.2500 0.3333 0.5000 1.0000 3.3在MATLAB中运用编写好的程序实现 直接在MATLAB命令窗口中输入 [w,lam,CR]=ccfx(A) 继而直接得出 d = 1.3035 2.0000 0.5145 0.3926 w = 0.3102 0.4691 0.1242 0.0966 lam =4.1687

浅析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浅析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我们有很多事情要做,但我们只有那么点资源,我该怎么办?我们先来看两个例子:问题一:某企业准备推出一种新产品,而目前市场上已有几个类似的产品在销售。对该企业来说,要想在已有的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就必须提供更具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可是究竟什么样的产品才是消费者青睐的呢?产品设计及研发部门比较苦恼: (1)对于这类产品,消费者更注重的是价格?包装?功能?品牌?还是…… (2)如果包装更加重要,他们更加关注的是外包装形状?颜色?大小?还是内部材质?如果功能更加重要,那是防水性?延伸性?自动化程度?还是准确性? 问题二:售后服务的好坏已经逐渐成为车主选车、购车时考虑的一大关键要素,而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提供良好的汽车保养维修售后服务便成为了当前厂商间竞争的另一焦点。而作为汽车售后服务体现的关键部门——4S店的服务流程与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该厂商的评价。那么,在售后服务的整个流程当中,哪些服务内容是车主更加关注呢?在有限的资源内,重点加强哪方面的服务会更容易赢得车主们的信赖呢? 实际上,一个企业经常会遇到以上说到的关于产品及服务提供优先顺序考虑的问题,这些问题看起来确实很烦琐,一堆需要考虑的因素放在那里,千头万绪,有时候甚至让人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该从何下手。而事实上,运用市场研究的方法,这些问题解决起来似乎就不像想象中那么棘手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从消费者需求出发合理地判断出用来表征产品及服务各项属性的重要性。而重要性的判断,从市场研究的角度上分析,就是对各属性(即指标)在整个体系中进行权重的判定。 就一个产品或一项服务来说,我们可以用很多不同的指标从不同方面去评价,那么,在众多的评价指标当中,哪些方面在消费者看来更加重要,需要我们重点关注和提高?哪些不太重要,可以在对重要指标进行重点提升以后再逐步改进?哪些根本不重要,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这些都是企业在产品及服务提供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或了解的问题,只要清楚地界定了这些问题,就能有的放矢地进行针对性改进或提升,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客户,同时最大程度地节省企业资源及投入。从市场研究统计分析方法的角度来看,有多种方法可以用来确定指标的权重,如直接评价法、相关分析法、回归分析法、专家测评法以及层次分析法等。而在众多的方法当中,层次分析法(AHP法)是目前市场调查中运用较多的、对于结果分析更为有效的一种方法。本文以帮助企业解决上述“问题二”为例,对此方法进行初步的介绍。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对一些较为复杂、较为模糊的问题作出决策的简易方法,它特别适用于那些难于完全定量分析的问题。它是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教授于70年代初期提出的一种简便、灵活而又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 运用层次分析法建模,大体上可按下面四个步骤进行: (1)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2)构造出各层次中的所有判断矩阵; (3)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4)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例如,针对“问题二”运用层次分析法必须先建立一个层次结构模型。假设4S店提供的服务包括预约、接待、保养维修、汽车交付、回访五大环节,每个环节当中各项具体的服务细项内容。根据此服务体系,所建立的层次结构模型如下所示:

02124_信息分析方法_笔记

高纲1219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02124信息分析方法 第一章信息分析概论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国内外对信息分析的理解、信息分析与其他一些行业之间的联系与交叉、信息分析的类型以及信息分析的特点与作用,并阐述了信息分析的产生背景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考核知识点 1.信息分析的含义 以用户的特定需求为依托,以定性和定量方法为手段,通过对信息的收集、整理、鉴别、分析、评价、综合等系列化加工过程,形成新的、增值的信息产品,最终为不同层次的科学决策服务的一项具有科研性质的智能活动。 2.信息分析的类型 领域划分:政治信息分析要素、经济信息分析要素、社会信息分析要素、科学技术信息分析要素、交通通信信息分析要素、人物信息分析要素、军事信息分析要素 内容划分:跟踪型信息分析(技术和政策跟踪型)、比较型信息分析、预测型信息分析、评价型信息分析 方法划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及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定性分析法一般不涉及变量关系,主要依靠人类逻辑思维功能来分析问题。 定量分析肯定要涉及变量关系,主要是依靠数学函数形式来进行计算求解。 3.信息分析的特点与作用 特点:研究课题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研究内容的综合性和系统性。研究成果的智能性和创造性。研究工作的预测性和近似性。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特殊性。研究过程的社会性作用:在科学管理中发挥参谋和智囊作用。在研究开发中担负助手作用。在市场开拓中起保障和导航作用。在动态跟踪与监视中起耳目和预警作用 4.信息分析的产生与发展 产生背景: 发展方向:内容领域的综合化,服务方式的社会化。技术手段的现代化。业务经营的产业化。交流合作的国际化。

7 专家调查法

7专家调查法 专家调查法是通过规范的调查程序,征询相关领域或学科专家对预测对象未来发展的看法的一种半定量调查法。这种方法既能集中多数人的才智,又可充分发挥每个专家的个人能力。因而成为一种使用广泛并享有盛名的预测方法。 专家调查法最大优点是简便直观,无需建立繁琐的数学模型,而且在缺乏足够统计数据和没有类似历史事件可借鉴的情况下,也能对研究对象的未知或未来的状态作出有效的预测。 专家调查法种类很多,我们在本章重点介绍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和交叉影响分析法。 7.1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是美国兰德公司于1964年发明并首先将其应用于技术预测的。德尔菲法是一种广为适用的预测方法,除用于技术预测外,它还广泛应用于政策制订、经营管理、方案评估等。有的学者认为,德尔菲法是最可靠的预测方法。 7.1.1德尔菲法的特点 1)匿名性 德尔菲法采用匿名的方式征求专家意见,被调查专家“背靠背”接受调查。 这样可以让专家不受任何干扰独立地对调查问题发表意见,或者参考前一轮的 预测结果修改自己的意见,消除专家会议调查法中权威、会议氛围和潮流等因 素对调查的影响。 2)反馈性 德尔菲法采用匿名调查,不能现场交流和沟通,专家意见往往比较分散,为此需要多次征询专家意见。经典的德尔菲法要进行四轮专家意见征询,每一 轮调查表回收后,由预测者将各位专家提供的意见和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归 纳、分类后,再随同下一轮调查表一起发送给各位专家。这样通过意见反馈来 组织专家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讨论,可使专家们在匿名状态下相互影响和启迪, 达到提高预测准确度的目的。 3)收敛性 经过多轮意见反馈,正确的见解就会逐步为大多数专家所接受,分散的意见就会逐步集中,呈现出收敛的趋势。 7.1.2德尔菲法预测征询的过程 1)选择专家 这里所说的专家,系指对所要预测的问题具有一定专门知识,经验丰富,能为解决预测问题提供较为深刻见解的人员。在选择专家时要考虑专家们的代 表性和广泛性。所选专家的人数一般在15人至50人之间,人数太少不具代表 性,人数太多会增大工作量和经费开支。 2)设计调查表 调查表的设计应根据所研究的问题及所要调查的内容而定。在设计调查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表中所列的问题要清楚明了,而且不要带倾向性。 调查表要力求简化、简单、明了、清晰,调查表中问题的数量不要太 多,以使填表者便于回答,也乐于回答。 不要提出令人为难的问题。例如不要提出涉及有关国家或企业机密的 问题。 表中应注明请专家交回调查表的最晚期限。 3)发送调查表 可根据专家意愿,采用发送电子邮件、派人或邮寄等方式发送调查表,同时应将供参考的资料也一并发送给专家。在需要专家寄回调查表时,应由调查 部门预付邮费。 4)处理调查意见 对专家们应答的意见和提供的资料进行综合整理与分类。当专家们的意见比较统一,无原则分歧时,这统一的意见就可作为预测结果。否则,还需进行 下一轮调查。为此,应归纳总结专家们有几种不同的观点,并分别列出持这些

层次分析法各权重计算的MATLAB程序

v1.0 可编辑可修改层次分析法各权重计算的MATLAB程序 clc clear %修改对比矩阵、一致性检验就可以 a=[1,1,1,4,1,1/2 1,1,2,4,1,1/2 1,1/2,1,5,3,1/2 1/4,1/4,1/5,1,1/3,1/3 1,1,1/3,3,1,1 2,2,2,3,3,1]; [x,y]=eig(a);eigenvalue=diag(y);lamda=eigenvalue(1); ci1=(lamda-6)/5;cr1=ci1/ w1=x(:,1)/sum(x(:,1)) b1=[1,1/4,1/2;4,1,3;2,1/3,1]; [x,y]=eig(b1);eigenvalue=diag(y);lamda=eigenvalue(1); ci21=(lamda-3)/2;cr21=ci21/ w21=x(:,1)/sum(x(:,1)) b2=[1 1/4 1/5;4 1 1/2;5 2 1]; [x,y]=eig(b2);eigenvalue=diag(y);lamda=eigenvalue(1); ci22=(lamda-3)/2;cr22=ci22/ w22=x(:,1)/sum(x(:,1)) b3=[1 3 1/3;1/3 1 1/7;3 7 1];

v1.0 可编辑可修改[x,y]=eig(b3);eigenvalue=diag(y);lamda=eigenvalue(1); ci23=(lamda-3)/2;cr23=ci23/ w23=x(:,1)/sum(x(:,1)) b4=[1 1/3 5;3 1 7;1/5 1/7 1]; [x,y]=eig(b4);eigenvalue=diag(y);lamda=eigenvalue(1); ci24=(lamda-3)/2;cr24=ci24/ w24=x(:,1)/sum(x(:,1)) b5=[1 1 7;1 1 7;1/7 1/7 1]; [x,y]=eig(b5);eigenvalue=diag(y);lamda=eigenvalue(2); ci25=(lamda-3)/2;cr25=ci25/ w25=x(:,2)/sum(x(:,2)) b6=[1 7 9;1/7 1 1 ;1/9 1 1]; [x,y]=eig(b6);eigenvalue=diag(y);lamda=eigenvalue(1); ci26=(lamda-3)/2;cr26=ci26/ w26=x(:,1)/sum(x(:,1)) w_sum=[w21,w22,w23,w24,w25,w26]*w1 ci=[ci21,ci22,ci23,ci24,ci25,ci26]; cr=ci*w1/sum*w1)

层次分析法判断矩阵求权值以及一致性检验程序(20210228092109)

function [w f CR]=mycom(A,m z RI) [x,lumda]=eig(A); r=abs(sum(lumda)); n=find(r==max(r)); max_lumda_A=1umda(n,n); max_x_A=x(:,n); w=A/sum(A); CR=(max_lumda_A-m)/(m-1)/RI; end 木matlab程序用于层次分析法中计算判断矩阵给岀的权值己经进行一致性检验。 其中A为判断矩阵,不同的标度和评定A将不同。 m为A的维数 RI为判断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根据m的不同值不同。 RI值 当CR<0.1时符合一致性检验,判断矩阵构造合理。 下而是层次分析法的简介,以及判断矩阵构造方法。

一.层次分析法的含义 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在20 世纪 70年代中期由美国运筹学家托马斯?塞蒂(T.L.Saaty)正式提出。它 是一种------------ 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 方法。由于它在处理复朵的决策问题上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很快在世 界范围得到重视。它的应用——己遍及经济计划和管理、能源政策 和分配、行为科学、军事指挥、运输、 ----------- 农业、教育、人 才、医疗和环境等领域。 二.层次分析法的基木思路与人对一个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思维、判断过程大体上是一样的。 (1)层次分析法的原理 层次分析法是将决策问题按总目标、各层子目标、评价准则直至具体的备投方案的顺序分解为不同的层次结构,然后得用求解判断矩阵特征向量的办法,求得每一层次的各元素对上一层次某元素的优先权重, 最后再加权和的方法递阶归并各备择方案对总目标的最终权重,此最终权重最大者即为最优方案。这里所谓“优先权重”是一种相对的量度,它表明各备择方案在某一特点的评价准则或子目标,标下优越程度的相对量度,以及各子目标对上一层目标而言重要程度的相对量度。层次分析法比较适合于具有分层交错评价指标的目标系统,而且目标值又难于定量描述的决策问题。其用法是构造判断矩阵,求出其最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