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TI2009年报

CTI2009年报

CTI2009年报
CTI2009年报

COOLING TECHNOLOGY INSTITUTE

MULTI-AGENCY

TESTING PROGRAM

2009 ANNUAL REPORT

Prepared by:

THE MULTI-AGENCY TESTING COMMITTEE

Mark Shaw, Chair

Rich Aull, Vice Chair

Paul Lindahl, Vice Chair

For:

The Cooling Technology Institute

P.O. Box 73383

Houston, Texas 77273

February 8, 2010

1.0 Introduction

Background

1.1

For over fifty years, the Cooling Technology Institute (CTI) has provided cooling tower

performance testing services to members and non-members alike. Starting in January 1993, the CTI has provided these testing services through several testing agencies, each examined, qualified, and licensed by the CTI to conduct such tests. The documents establishing the program, and under which it currently operates, were developed by a task force under the auspices of the CTI

Performance & Technology Committee. Currently, four agencies are licensed to conduct thermal performance tests -- CleanAir Engineering, Inc.; Cooling Tower Testing Associates, Inc.; Cooling Tower Technologies Pty. Ltd.; and McHale & Associates, Inc. Also, two agencies are licensed to conduct drift testing -- CleanAir Engineering, Inc.; and McHale & Associates, Inc.

For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n the licensed test agencies (as of January 1, 2010), addresses, and whom to contact, please see Appendix A.

1.2 Organization

The program is administered by the CTI Multi-Agency Testing Committee, which works closely with the licensed agencies to ensure tests bearing the CTI name are conducted by qualified,

impartial personnel; using good, calibrated instrumentation; in full compliance with the intent of the applicable CTI codes and standards.

The licensed agencies operate in accordance with a License Agreement, which includes a Testing Manual prepared specifically for this program. The first level of oversight for the general operation of the program is the Thermal Testing Program Committee, which is comprised of the licensed thermal testing agencies and includes the chair of the Multi-Agency Testing Committee and the chair of the Performance and Technology Committee as non-voting members. This committee also provides a forum where the licensed agencies can discuss, and hopefully resolve among

themselves, any technical or administrative problems that may arise.

The resolution of questions regarding the activities of the licensed testing agencies falls to either of two CTI committees:

a) Technical issues regarding the interpretation of test codes and the Testing Manual are the

province of the Performance and Technology Committee and the Multi-Agency Testing

Committee.

b) The Multi-Agency Testing Committee handles administration of the license agreements.

The Multi-Agency Testing Committee, supported as necessary by the Performance and Technology Committee, maintains the License Agreement Testing Manual, screens potential new agencies, and conducts technical audits of agencies as required. The Multi-Agency Testing Committee has responsibility for business related audits of new and current agencies, and coordinates the activities of the Thermal and Drift Testing Program Committees. It should be emphasized that these review and oversight activities are in no way permitted to compromise the confidential aspects of

individual tests.

Although the Multi-Agency Testing Committee and the P & T Committee are available to assist in the resolution of any questions concerning interpret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TI Codes and Standards as they may pertain to a specific test, such involvement is provided only at the request of all the official parties to the test.

CTI endeavors to meet the testing needs of the worldwide cooling tower industry, including tower users, manufacturers, contractors, and suppliers. The Thermal and Drift Testing Program

Committees, chaired by the chair of the Multi-Agency Testing Committee, works to ensure the needs of the users of the CTI testing services are being met.

The Multi-Agency Testing Committee is structured with a Chair and two Vice Chairs. The User, Supplier and Manufacturer categories of the CTI membership are each represented, assuring that at least one of the three is likely to be free of a conflict of interest in any specific situation.

2.0 Testing Services

General

2.1

The CTI currently offers the following tower testing services as part of the Multi-Agency Testing Program:

Thermal Performance Acceptance Testing.

Thermal Performance Status Testing.

Special Tests.

Drift Testing.

Agencies licensed under the Thermal Testing Program may conduct acceptance, performance status, and special thermal testing. Acceptance and performance status tests are generally

conducted in accordance with CTI ATC-105, although tests may be conducted using another

thermal testing code with the consent of all the parties to the test. Special testing includes any sub-part of testing according to CTI ATC-105. A parallel licensing program for Drift Testing is in

place, with testing conducted in accordance with CTI ATC-140.

Thermal testing agencies are licensed to conduct Type A, Type B, or both types of testing. Type

A testing utilizes mercury-in-glass thermometry with manual readings. It is generally used when the expense of Type

B testing is inconsistent with the cost of the tower being tested. Type B testing employs remote data acquisition equipment for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and some other measurements. Agencies with a Type A license are required to have the minimum amount of equipment to conduct a mercury-in-glass test on a small cooling tower such as a factory assembled tower. Agencies with a Type B license are required to have the minimum amount of equipment required to test a single, large tower in full accordance with ATC-105 and the Testing Manual.

Information on testing services can be obtained from the CTI offices in Houston or from any of the licensed CTI testing agencies. When an inquiry for a specific test is received at the CTI office, a list of the licensed agencies, including a brief summary of their capabilities, is provided. A copy of the agency information summary, current as of the date of this report, is included in Appendix A. Potential clients contact the agency of their choice to obtain pricing and scheduling information. When requested, the agency sends a copy of CTI FSP-156, Preparation for an Official CTI Thermal Performance, Plume Abatement, or Drift Emission Test. After the test has been conducted by the CTI agency selected by the customer, a report number is issued by the CTI office and a final report is sent to the parties to the test.

2.2 Thermal Performance Acceptance Testing and Performance Status Testing

Thermal performance acceptance and performance status tests of natural draft and mechanical draft, evaporative and wet/dry cooling towers, and closed circuit cooling towers are conducted under the provisions of CTI ATC-105, Acceptance Test Code for Water-Cooling Towers or Supplement to ATC-105, Acceptance Test Code for Closed Circuit Cooling Towers, unless otherwise specified by the parties to the test. An acceptance test is conducted on a new or refurbished tower to determine if the performance meets the manufacturer’s contractual guarantee. The tower manufacturer and tower purchaser are given sufficient notice to witness the acceptance test and the collected test information is distributed to both parties. If a thermal performance test

is not being conducted to determine compliance with a contractual guarantee, it is considered a performance status test.

2.3 Drift Testing

Drift testing is conducted in accordance with ATC-140, Isokinetic Drift Measurement Test Code

for Water Cooling Towers, unless otherwise specified by the parties to the test. As with thermal tests, drift tests may be either acceptance or status tests.

2.4 Special Tests

Special tests include any tests which can be conducted using a portion of ATC-105 without

determining tower capacity. An example is measurement of water flow rate by Pitot traverse.

2.5 Other, Non-licensed Testing

CTI test codes exist for other types of testing, including Sound (ATC-128) and Plume Abatement (ATC-150). At this time, a thermal testing license program and a drift testing license program are available. Testing according to other CTI test codes, such as for sound, are not subject to the license and are available outside the CTI Licensing Program. CTI intends to develop a licensed testing program for sound testing, but currently this activity remains outside the scope of a CTI Testing License.

3.0 CTI Testing Activities for 2009

In calendar year 2009, a total of seventy-nine (79) thermal and special tests were conducted. A distribution of the tests by type is shown in Table 1 below.

Table 1. Distribution of Tests by Type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Acceptance – New 37 39 40 33 40

Acceptance -- Refurbished 13 11 3 8 9

Acceptance – Total 50 50 43 41 49

Performance – New 4 5 1 2 4

Performance – Refurbished 0 4 3 4 2

Performance – Old 24 16 26 14 12

Performance – Total 28 25 30 20 18

Special 1 3 6 4 3

Grand Total (Thermal Tests) 79 78 79 65 70

The overall average of the Tower Capabilities, the maximum and minimum capabilities, and the number of tests with one or more parameters out of code are shown for each type of test in Table 2 below. Approximately two-thirds of the tests (68%) were conducted with no more than one parameter out of code. The acceptance tests also had 66% falling into this category.

Table 2. Summary of 2009 Thermal Test Results

% Tower Capability Parameters out of Code Type of Test # Tests

Max

Avg.

Med.

Min.

1

2

3

4

Acceptance – New 37 142.6 99.7 98.7 73.8 12 11 8 6 0 Acceptance -- Refurb. 13 135.0 105.8 102.0 80.0 2 8 3 0 0 Acceptance – All 50 142.6 101.3 100.1 73.8 14 19 11 6 0 Performance – New 4 112.0 99.3 96.5 92.0 2 2 0 0 0 Performance – Refurb. 0 n/a n/a n/a n/a 0 0 0 0 0 Performance – Old 24 93.5 78.8 80.5 52.8 6 10 6 2 0 Performance – All 28 112.0 81.8 83.0 52.8 8 12 6 2 0 Overall 78 142.6 94.5 96.0 52.8 22 31 17 8 0

The number of tests (expressed as a percentage) with any particular parameter out of code are shown in Table 3 below for each type of test and overall. The parameter most often out of code was the fan horsepower, which occurred on 40% of all tests, followed by cooling range and flow on approximately 31% of all tests. On acceptance tests on new cooling towers, fan horsepower was out of code on 49% of the tests and cooling range was out of code on 35% of the tests.

Table 3. Test Parameters Out of Code – Percentage of Tests

The thermal test results are shown graphically in several figures. The thermal acceptance test results for new cooling towers are shown on Figure 1 as a function of the design circulating water flow rate. The average capability of tests that were less than 100% was 93%. The thermal acceptance test results for rebuilt cooling towers are shown on Figure 2. The performance test (tests performed without contractual guarantee compliance determination) results are shown on Figure 3. The combined thermal test results for all thermal tests are shown on Figure 4. A historical overview of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testing is shown on Figure 5.

The thermal test results were analyzed to determine if there were any obvious trends or insights. The test results were grouped into the design flow bands identified in STD-202, shown on Figure 6, to determine if a particular cooling tower size range was problematic with regard to thermal performance on new cooling tower acceptance tests. Also shown on Figure 6 is the thermal capability without the horsepower correction for the same tests, the test results for each design flow range segregated

between initial tests and retests, and the average as-tested capability of tests with a capability less than 100%.

The test results were analyzed to show the affect of the number of parameters out of code, as shown on Type of Test Wet Bulb

Range

Flow

Fan HP

Wind

Dry Bulb

Acceptance – New

% of Tests

14% 35% 19% 49% 5% 0% Max. Dev.

-12o C

(-21o

F)

135% 31% -30% 1.1 m/s (2.5 mph) -- Acceptance – Refurb. % of Tests

8% 23% 31% 38% 8% 0% Max. Dev.

-9o C

(-16o

F)

-37% 61% -23% 0.9 m/s (2.1 mph) -- Performance – New

% of Tests 0% 25% 0% 25% 0% 0% Max. Dev.

-- -36% -- -23% -- -- Performance – Refurb. % of Tests

0% 0% 0% 0% 0% 0% Max. Dev.

-- -- -- -- -- -- Performance – Old

% of Tests 4% 29% 54% 29% 0% 0% Max. Dev.

-10o C (-17o F)

-63% -42% -37% -- -- All Tests

% of Tests 10% 31% 31% 40% 4% 0% Max. Dev.

-12o C (-21o F)

135% 61% -37% 1.1 m/s

(2.5 mph)

--

Figure 7, on new cooling tower acceptance tests.

The test results were analyzed to show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results on acceptance tests on new cooling towers as a function of the degree of difficulty as shown on Figure 8. The degree of difficulty was calculated as the ratio of temperature cooling range to enthalpy approach (saturated enthalpy of air at the cold water temperature minus the saturated enthalpy of the entering wet bulb). A trend line was added to the data, which indicates a slightly positive trend with increasing degree of difficulty.

The test results were analyzed, as shown on Figure 9, to show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test results for acceptance tests on new cooling towers as a function of the design hot water temperature.

The test results for thermal acceptance tests were sorted, as shown on Figure 10, to show a breakdown of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test results for crossflow and counter flow cooling towers for both new and rebuilt towers and new back-to-back towers.

A histogram of the thermal capability test results of acceptance tests on new towers for the last five years is shown on Figure 11. It is interesting to note that although the mean capability is nearly 100 percent, the standard deviation is approximately 10 percentage points.

The CTI Office requested feedback from each test representative party to each test performed by the licensed test agencies. A total of 18 survey responses were received. Every response indicated that they would use the test agency again and would recommend them to others for testing services. A summary of the survey responses is shown on Table 4.

2016年教育事业统计报表培训简明讲义

2016年教育事业统计报表培训简明讲义 一、湖南省基本信息采集系统(学校级) 填报范围: ①、中、小学校 ②、中职学校 采集内容: ①、学生基本信息 ②、教职工基本信息 1、安装软件。 2、软件的启动界面

3、操作系统的流程图 4、模板文件有两个:一是教职工信息模板,二是学生信息模板。 模板文件是包含宏的EXCEL文件,在打开模板文件之前请设置好EXCEL宏的安全性:“工具”菜单—“宏”—“宏的安全性”,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中或低”。否则模板文件将不能正常打开。

打开模板文件,请选择“启用宏”按钮。 如果需要添加记录行数,在增加行数中直接输入想要增加的行数。

5、将填写完整的模板文件导入到信息采集系统中去。选择“数据导入导出”选项卡,然后分别选择相应的模板文件,注意先点击“校验”,如果显示没有错误,再点击导入,否则将操作不成功。 6、数据汇总 系统将根据录入的数据,进行分类汇总统计,相关统计数据填入到教育事业统计报表中去。 7、数据上报 选择“数据上报”选项卡,选择文件上报的路径,点击上报即可。将成ZIP压缩包文件,请不要尝试解压缩。

二、2016年教育事业统计系统 (一)、系统安装 1、软件安装文件等下载地址: https://www.doczj.com/doc/fa228332.html,/rjgx/2013soft_z.html 2、第一步: 操作系统补丁(必须安装),第一次安装教育统计系统,必须先安装操作补丁。如果补丁安装失败,教育事业统计系统即使安装成功将也不能使用。 3、第二步:安装教育事业统计报表系统

双击安装程序文件,点击下 一步,安装完成即可。注意不 要改变安装路径。 4、第三步:导入代码 运行教育事业统计软件, 出现对话框。 点击“登陆系统”按钮。选择“系统设置”按钮。将弹出系统设置对话框。

最新版招商代理及运营管理服务合同模板

招商及运营管理服务合同 甲方: 乙方: 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本着平等自愿,互惠互利的原则,就本项目提供“招商服务”及“运营管理”工作达成共识,订立本合同,共同遵守。 一.委托项目概况及代理服务 甲方委托乙方服务的镇海新城核心区项目(一下简称该项目)位于宁波市镇海区镇海新城核心区域,甲方应在本合同签署时保证该项目(土地权属、土地性质、建造房屋的用途、享有合法的使用权及转租权等)招商、运营过程中的合法性。该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约_________平方米,商业建筑面积约为_________平方米(租赁面积等数据最终以房产局实际测绘面积为准)。 甲方委托乙方对该区域项目商业提供顾问服务、招商策划及招商代理服务、商业运营管理服务。 二.委托工作内容及服务费 本合同委托工作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商业顾问、招商策划及驻场 工作内容 商业顾问服务。 区域市场调研、分析;做出金桥广场商业全面测算。 金桥广场招商策划案、招商政策、招商计划书的制定。

招商推广相关政策、设计等工作,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宣传推广策略,活动组织及广告平面设计的方案。 拟定业态,品牌定位(及比例)。其中一至三楼主力店品牌范围需做出明确约束(详见见附件1)。 结合市场调查及项目定位,确定商业运营管理模式,依此拟定本商业项目的商铺确认书、租赁合同、运营管理模式方案、项目商铺管理公约。 提供商业软硬件设施需求及工程建议、商业空间包装建议;商业广场广告位设置建设等。 项目开业的筹备与策划、组织、实施,费用由甲方承担。 与此相关的其他工作另行协商。 2,第一部分工作服务期限:自乙方向甲方提交招商策划方案、招商政策、招商计划书、商铺确认书文本、租赁合同文本、运营模式方案、项目商铺管理公约文本,并经甲方对此文案确认后结束。 第一部分工作的服务费 第一部分服务费用甲方每月按以下形式支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方自本合同签订之日起,每月服务期满后7日内向乙方支付上月薪资。甲方事先为乙方工作人员在项目所在地安排住宿及工作场地(包含办公用品及商务车一台),在安排完毕后,将安排情况通知乙方。乙方接到通知后,应在一周内进驻项目所在地开展工作。 与项目相关的广告费用,公关费用由甲方承担。 第二部分:招商代理阶段

检测机构一览表

检测机构一览表 序号机构名称备注 1. C-001 信息产业部第四研究所(电子工业安全与电磁兼容检测中心) 2. C-002 信息产业部第三研究所(国家广播电视产品检测中心) 3. C-003 上海市电子仪表标准计量测试所 4. C-004 中国赛宝实验室 5. C-005 广州日用电器检测所 6. C-006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 7. C-007 机械工业电线电缆质量检测中心(北京) 8. C-008 上海电缆研究所 9. C-009 上海电器设备检测所 10. C-010 成都电气检验所 11. C-011 上海电气器具检验测试所 12. C-012 国家电光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 13. C-013 国家灯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 14. C-014 中国泰尔实验室 15. C-015 信息产业部通信计量中心 16. C-016 上海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特种电器检测站 17. C-017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电器检测室 18. C-018 浙江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19. C-019 江苏检验检疫机电产品检测中心 20. C-020 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业品检测技术中心 21. C-021 沈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电子电器产品检测中心 22. C-022 深圳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23. C-023 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电气安全实验室 24. C-024 (C-205) (Q-012)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广州电气安全检验所 25. C-026 浙江方圆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26. C-027 (SL-036) 福建省中心检验所 27. C-028 上海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28. C-029 四川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29. C-030 成都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30. C-031 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31. C-032 (SL-007) 大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32. C-033 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所

信息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建设

信息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建设 要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在工作中的作用,促进信息工程项目实施管理能力建设,就要对信息工程项目有关的概念,与传统工程项目管理的本质不同区分清楚。 1、何谓信息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和建设? 信息工程项目:就是以先进、成熟的信息技术为依托,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和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效能,促进管理工作、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信息工程项目一般可分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和应用软件开发项目。 信息工程项目管理:就是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在对项目所选择的信息技术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项目建设的合理时间与经费预算,实现信息技术、人员与业务需求的有效结合,达到项目建设的质量要求和目标。 信息工程项目管理能力:是对信息工程项目进行科学、合理、规范、有效的管理,以确保信息技术在实际工作中发挥良好应用效果的能力。 信息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建设:就是为增强信息工程项目管理能力所作的各项投入和开展的相关工作。包括学法用法、技术研究、项目监管、项目评价、政府采购与财务管理等方面内容。 2、信息工程项目管理与传统工程项目管理的不同 传统的工程项目是以资源,特别是有形资源,如人力、机械工时、材料的消耗为主要生产形态,项目成果最终通过这些资源的消耗与形态

的转化来逐步实现,以有形的建造物为项目目标,其实质是资源消耗。传统工程项目的物质资源约束是项目的决定因素,管理核心是资源配置、工程计划、工程组织与协调、成本控制与质量管理等问题。项目的建设目标相对是一个比较明确的问题。项目建设的工期一般是刚性的。质量是可见的(即便隐蔽工程也具有可见的属性)、可检验的、可度量的。项目的建造质量可以与项目运营相对剥离来衡量。 信息工程项目的核心是信息技术,更偏重于知识的运用,项目成果要通过信息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来体现,以无形的智力产品为项目目标,其实质是实现知识转移。信息工程项目的信息技术知识约束是项目的决定因素,管理核心是在传统工程项目管理的基础上更着重于信息技术的选择与应用。项目的建设目标是有形资产与无形知识的结合体,项目质量受技术选择与实际应用效果的影响很大,只有将项目建设与运营结合起来,才能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当然,并非说信息工程项目中不存在资源消耗,也不是说传统工程项目中没有知识转移,这一点应该得到辨证的理解。 目前,从社会整体上看,信息作为工程列入国家投资项目的时间还不长,对于信息工程项目的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诸如立项、评估、定额、监理、效益评价等问题也是近一两年才开始探讨和研究。所以信息工程的管理能力的提高还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需要努力研究的课题。 二、信息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建设的内容 通过工作实践的摸索和总结,我们认为加强信息工程项目管理能力

2021教育事业统计工作计划3篇

2019教育事业统计工作计划3篇 一、深入开展统计法学习活动 街道将以创建学习型机关为载体,进一步加强领导和机关干部学法工作,以集体学法和个人学法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学法活动,学习通用法律知识、统计法制法规及依法行政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活动, 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统计的意识和水平;进一步加强统计人员学法工作,重点加强《统计法》、《统计法实施条例》、《浙江省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的学习,充分利用法制培训、法制讲座等形式,深入开展统计人员学习统计法律法规活动,提高统计人员依法统计、诚信统计意识。 二、加强基层统计人员普法教育工作 街道将以第三次经济普查、统计继续教育、统计检查指导、统计业务培训、年报会议和各类经济工作会议等形式,积极开展对基层统计单位统计人员的统计普法教育工作,向统计负责人和统计人员宣讲统计法律法规,把统计普法教育融入统计行政管理和服务的全过程,进一步提高基层统计单位统计人员的统计法律意识和统计法律素质O 三、认真做好“六五”普法查漏补缺工作。 根据街道统计“六五“普法规划的要求,对2XX年以来全街道统计“六五”普法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回头看,认真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四、大力开展统计普法宣传教育工作 街道将以£2.4“全国法制宣传日、壮2.8”统计纪念日为节点,结合统计基础提升年活动,坚持常规宣传和开创特色宣传相结合的形式,不断拓展创

新统计普法宣传教育的形式和手段,全而提高社会各界对依法统计的认知程度,积极营造浓厚的依法统计氛围。 五、扎实推进统计基础提升年活动 按照典型示范、正而引导、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在总结经验、巩固成果的基础上,加大对创建活动的宣传力度,把宣传发动的范围覆盖到辖区所有待创建单位,把宣传的触角延伸到创建单位负责人和统计人员。制定年度实施计划,落实创建对象,采取有效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街道基层统计基础规范化创建工作,着力解决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不全、数据质量不够准确等薄弱环节和难点问题,确保完成创建任务。2019教育事业统计工作计划2 为做好XX年度统计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队伍素质,提升统计能力,优化知识结构,促进改革创新,根据全市统计工作会议的精神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结合统计工作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全市统计工作会议要求,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教育培训工作的总体部署,围绕“统计改革创新年“总体要求,以统计队伍思想道德水平提升、统计能力提升、统计服务水平提升为根木出发点,以厉行节约、精简高效为原则,以提质、扩面、整合为要求,合理安排培训项目、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时间。 二、主要内容 (一)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生产运营管理学习心得总结-心得体会模板

生产运营管理学习心得总结 所谓生产运作管理,是指为了实现经营目标.提高经济效益,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工作。如何做好生产运作的工作?下面是本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生产运营管理学习心得总结,供你参考! 关于生产运营管理学习心得总结篇 1 已经接近学期末了,课程已经到了尾声。这是一门比较枯燥的课程,我想 它之所以枯燥是因为它的复杂性,这也是刚开始上课时我的感受。可是到后来, 班上同学大多都改变了看法,都认为这是一门非常有用的课程,同学们在遇到很多事情的时候,都会想到在这门课中所学的东西,还有老师所说过的话。 这门课中有很多知识在我们将来的工作中都是非常受用的,比如说供应链 管理这章。现在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美国著名的供应链管理专家克里斯夫曾经 说过:21世纪的竞争不再是与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也 就是说未来的市场竞争,将不再是与之间的简单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随着近年来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迎来了难得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临着不断急剧变化的市场需求及缩短交货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和改进服务的压力。经营环境的变化,使得原来分散的开始认识到,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必须与其他建立一种战略上的伙伴关系,实现优势互补,这也就产生了供应链思想。 运用供应链可以帮助提升客户的最大满意度(提高交货的可靠性和灵活性),降低公司的成本(降低库存,减少生产及分销的费用),使整体流程品质最优化 (错误成本去除, 异常事件消弭) 。供应链的运用虽然能给带来好处,但是那也要合理的设计供应链。现在的许多中的供应链都存在问题,需要优化,比如说,供应链之间的合作与信任程度很低、信息系统效率低、库存控制策略过于简单,还有没有度量供应链的绩效标准,或者是供应链不完整。所以必须要进行供

最新信息工程项目能力建设

信息工程项目管理能 力建设

信息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建 设 一、关于信息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建设的理解要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在工作中的作用,促进信息工程项目实施管理能力建设,就要对信息工程项目有关的概念,与传统工程项目管理的本质不同区分清楚。1、何谓信息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和建设?信息工程项目:就是以先进、成熟的信息技术为依托,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和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效能,促进管理工作、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信息工程项目一般可分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和应用软件开发项目。信息工程项目管理:就是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在对项目所选择的信息技术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项目建设的合理时间与经费预算,实现信息技术、人员与业务需求的有效结合,达到项目建设的质量要求和目标。信息工程项目管理能力:是对信息工程项目进行科学、合理、规范、有效的管理,以确保信息技术在实际工作中发挥良好应用效果的能力。信息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建设:就是为增强信息工程项目管理能力所作的各项投入和开展的相关工作。包括学法用法、技术研究、项目监管、项目评价、政

府采购与财务管理等方面内容。2、信息工程项目管理与传统工程项目管理的不同传统的工程项目是以资源,特别是有形资源,如人力、机械工时、材料的消耗为主要生产形态,项目成果最终通过这些资源的消耗与形态的转化来逐步实现,以有形的建造物为项目目标,其实质是“资源消耗”。传统工程项目的物质资源约束是项目的决定因素,管理核心是资源配置、工程计划、工程组织与协调、成本控制与质量管理等问题。项目的建设目标相对是一个比较明确的问题。项目建设的工期一般是刚性的。质量是可见的(即便隐蔽工程也具有可见的属性)、可检验的、可度量的。项目的建造质量可以与项目运营相对剥离来衡量。信息工程项目的核心是信息技术,更偏重于知识的运用,项目成果要通过信息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来体现,以无形的智力产品为项目目标,其实质是实现“知识转移”。信息工程项目的信息技术知识约束是项目的决定因素,管理核心是在传统工程项目管理的基础上更着重于信息技术的选择与应用。项目的建设目标是有形资产与无形知识的结合体,项目质量受技术选择与实际应用效果的影响很大,只有将项目建设与运营结合起来,才能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当然,并非说信息工程项目中不存在“资源消耗”,也不是说传统工程项目中没有“知识转移”,这一点应该得到辨证的理解。目前,从社会整体上看,信息作为工程列入国家投资项目的时间还

运营管理中心下半年工作计划模板

运营管理中心下半年工作计划模板 以下是关于运营管理中心下半年工作计划模板的文章! 为有效发挥运营管理中心在公司年度经营目标实施过程中的发动作用,确保能激活各个部门,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上推动整个公司运营效率的稳步提升。同时也为了细化部门工作内容,明确部门和个人的工作目标,经讨论,制定XX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工作措施: 1、明确制定集团年度计划、全面合理工作布局、层层分解落实; 2、用业务流程体系进行工作规范、过程跟踪、督导培训与工作调整; 3、用进度管理表单进行执行力、效率和目标管控; 4、用质量管控体系进行工作质量管理、客户服务满意度和信任度、与经营思路调控; 5、核心团队建设,加强职业规划、建立晋升机制; 6、加强企业员工培训,提升员工素养与能力 ; 7、企业文化建设,实现团队向心力、凝聚力培育和团队满意度与信任度提升; 8、明确各岗位责、权、利,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二、目标分解:

(一)六月份目标: 1、协助人力资源部明确岗位职责,制定岗位说明书; 2、跟踪新流程的实施进展; 3、加强与赛普咨询公司的沟通,解决遇到的困难,建立计划管理体系; (二)第三季度目标: 1、根据上半年集团公司整体的经营情况对各部门进行绩效指标评估,修订各部门经营指标的考评值,使其与公司整体经营保持同步。同时将不合理、不可控的现象进行修订; 2、对公司在开发项目进行项目里程碑节点制定,与赛普沟通,建立固定模版; 工作计划工作计划格式工作计划写作周工作计划月工作计划季度工作计划 3、按计划推进《组织管理手册》、《组织权责管理手册》的实施,并对各部门推行过程进行跟踪与监督; 4、在制度建设与流程优化方面,对跨部门业务流程中存在的争议及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沟通,解决流程中存在的交叉、盲区等问题; 5、提升公司网络信息服务水平,强化监督功能; 6、企业信息安全建设,以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投资、统一管理为原则,建立起符合公司实际需求的网络安全架构体系。保障ERP系统与未来OA系统的数据安全与资

电子信息工程特色专业项目建设工作总结

湖南科技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特色专业项目建设工作总结 自我系启动了电子信息工程校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以来,极大的调动了我系教师的积极性,有力的推动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发展。为促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我系对电子信息工程省级特色专业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自查,现将电子信息工程特色专业项目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总体情况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在电子信息技术(专科)专业的基础上,于2003 年 3 月经省教育 厅审批升为本科专业,现有学生752 人,专任教师36 人,实验用房54 间,实验室使用面积 2917.2 平方米,仪器设备总价值1023.82 万元。2004 年该专业被确定为首批校级重点建设专业,2008 年该专业被确定为校级特色专业,建设期为三年,2009 年该专业被确定为省级特色专业。项目启动后我们在保持和发扬该专业原有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改善了办学条件,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以教学改革为动力,强化教学和学生管理,实现了规模、结构、质量的协调发展。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体现“三个面 向”的时代精神,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基本规律和人才成长特点,坚持以育人为本,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使大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视质量为生命线,按照“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培养总体要求,加强基础与强调适应性有机结合,拓宽专业口径与高年级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有机结合,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力争培育出地方特色、人才特色、课程特色、教师特色、科技特色、管理特色、就业特色等七个方面特色,实现“创新立校、人才兴校、质量强校、特色名校”的办学理念。 三、建设目标 深化专业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层次,积极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实施 人才战略,以本科教育为主,控制招生规模,确保教学质量,积极筹备发展研究生教育,创出质量与效益,办出特色,打造出一流的品牌专业,建成高水平的学科,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今后3-5 年,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成规模适中,特色鲜明,在省内具有相当知 名度和一定影响的省级重点专业(特色专业),成为区域性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 1、专业规模适度发展,年招生量控制在160-200 人。 2、教学质量显著提高,达到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级。学生考研录取率50%以 上,就业率保持在95%左右。 3、师资队伍总体质量进一步改善。形成学历层次、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合理、富有创 新意识和能力、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硕士比例达到90%以上,博士比例达到20%以 上。 4、努力提高科研水平和层次。积极参与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承担湖南省重大科研项 目,实现科研成果和科研经费跨越增长。 1 5、加大实验中心建设的力度和速度,完成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计划,申报湖南省普 通高校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省高校优秀教学基地,并力争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

2019年教育事业统计的工作总结

教育事业统计的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校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在市教育局发展规划处的正确领导下,着力抓好统计人员队伍建设和统计工作规范化制度建设,健全统计网络,强化业务进修,狠抓数据质量,取得了教育教学工作与教育事业统计工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双赢效果。我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学校、全国德育管理先进学校、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大赛优秀组织奖、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大赛组织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三星级职业学校、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 在教育事业统计工作中,我校的具体做法是: 一、依法开展统计工作,保障统计数据的准确、及时、全面。 我校领导班子对统计工作高度重视,坚持把贯彻落实《统计法》和省、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加强教育事业统计工作的文件以及各级领导同志关于统计数据要真实、可靠、不能有水分的讲话精神,作为做好学校统计工作的行为准则,做到与教育教学工作同计划、同安排、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 二、强化统计工作制度建设,健全统计工作网络,加强统计人员业务进修。 我校主要领导一贯重视统计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文件和各级领导讲话精神,切实把统计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提到议事日程。

1、建立统计工作管理制度。结合学校实际,先后制定下发了《学校统计工作制度》、《学校统计工作考核办法》等文件,为学校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我校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学校统计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校长担任副组长,成员有行政办公室、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安全保卫与总务处、信息中心等部门负责人。领导小组各成员职责细化到人,责任明晰,并定期在九月初市教育局教育事业统计工作会议召开后举行学校教育事业统计工作会,认真分析研究统计工作要求,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突出问题,确保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3、配齐配强专兼职统计工作人员。我校通过培训、筛选,建立了一支相对稳定的专兼职统计工作人员队伍。主要成员有行政办公室主任、人事秘书、教务处学籍管理员、学生工作处主任、团委书记、安全保卫与总务处资产管理员等。各部门工作人员根据分工各司其责,最后由行政办公室主任汇总录入。以上专兼职统计工作人员履行职责情况纳入学校对各部门及个人的绩效考核。 4、优化统计工作条件。我校为所有专兼职统计工作人员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和一部专用电话,所在办公室均能上网,大大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保证了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 5、加强统计人员业务进修。我校相关人员按时参加每年市教育局教育事业统计工作会议和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统计工作会议,认真参加相关业务培训,努力保证与会人员的连贯性

运营手册模板

单店运营手册编写格式说明 一、运营手册的构成 单店运营手册格式应规范,必须由封面、修订说明、目录、正文三部分构成。运营手册装订顺序为外封面修订说明目录正文封底。如有附录部分,装订在正文后面。 二、编辑设置 1、页面设置: ①“纸型”──主要选用“A4”,“纵向”,个别页面可以采用“A4”,“横向”。 ②“文档网格”──一律使用“无网格”。 ③“页边距”──上:2.5cm,下:2.0 cm,左:2.5cm,右:2.5cm。装订线位置居左。 2、段落: ①“篇”、“章”、“节”标题居中,正文每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 ②“行距”一律为单倍。 3、外文字体:一律为TimesNewRoman 三、正文要求 (一)字体: 1、“篇”标题:黑体,一号字; 2、“章”标题:黑体,二号字; 3、“节”标题:宋体,四号字; 4、正文:宋体,小四号字。 全文的文字格式统一。独立成行的标题后面不再加标点符号。 (二)序号:全文的序号编排要规范。 各层次系统为: 第一层:一、二、三、……;第二层:(一)(二)(三)……; 第三层:l.2.3.……;第四层:(1)(2)(3)……; 第五层:1)2)3)……。 第一、二、三层次标题应单独成行,第四、五层次标题可与文章其他内容同列一行。 每页要插入阿拉伯数字页码,置于右下角。 (三)如涉及表格,表名放置在表格正上方,表内文字使用宋体,五号;如涉及图形,图名放置在图件的正下方。表、图大小根据页边距调节。 (四)注释:注释指作者对文中某一部分内容的说明。如:对某些名词术语的解释、引文(尤其是直接引用)出处的说明等。中文均是小五号,中文使用宋体。注释统一使用脚注。在正文中需加注之处的右上角用注码。

工程建设信息化建设方案

工程建设信息化建设方案 第一节概述 工程建设信息化是实现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国家体育场工程各项指标的重要保证。国家体育场项目公司遵循“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宗旨,总结多年来参与国际工程和国内大型工程建设中信息化应用的经验,联合国际、国内多家IT公司和厂商对国家体育场工程建设中的信息化需求进行了缜密的分析,对信息化建设方案进行了精心的策划和准备,可以相信,该方案将为整个工程建设提供最强有力的保证。 国家体育场工程信息化建设方针:全面覆盖、先进可靠、灵活实用、以人为本、持续改进。 按上述方针,国家体育场工程信息化建设将实现的目标和所呈现的特点为: 1.1全面覆盖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 在项目管理公司和项目施工现场建立功能完善的、高速的局域网;通过专线或VPN与设计、监理、工程总包和分包单位的局域网连成外延网;通过光纤接入INTERNET网;采用通讯卫星等先进通讯技术,实现信息网的全面覆盖和信息透明,除了保证工程建设信息的及时准确地传递和处理,同时也保证项目公司与北京市政府、中国奥委会、国际奥委会以及全世界关心奥运建设的人们的迅捷联接。 1.2先进的网络技术和管理 为保证网络信息畅通,对外要建一个强大的信息门户,该门户可以通过工作流的方式,完成各种信息的传递和审批,该门户通过个性化的界面,根据授权,为登录网站的用户提供及时、详尽的数据和资料。在内部要建立一个功能强大的信息支撑平台,由该平台完成不同单位、不同业务系统的数据的传递和整合,最终存入公共数据库供全体用户共享。

1.3可靠的安全保障 保证网络的安全、可靠运行以及施工现场的安全和环保是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选择成熟的技术和先进设备是重要的过程,可靠的信息备份是系统必备的条件。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支持的视频监控(会议)系统、门禁系统、巡更系统和报警系统的建立和有效运行,切实保障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确保工程项目建设期间的安全和环境保护。 1.4灵活实用的应用系统 开发先进的信息支撑平台和应用软件系统,兼容来自土木工程、钢结构工程、房屋工程、设备安装、装饰装修,以及相关的勘察设计、设备半成品、钢结构加工等众多行业的应用软件,对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和安全进行有效控制。与此同时,为虚拟现实技术(VR)、全球定位技术(GPS)、CAD三维建模技术等最新技术在建设施工领域的应用提供支撑平台。 1.5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 提高劳动者素质是除了工程建设指标以外的另一项重要目标,通过奥运工程信息化建设,在本质上实现国内信息技术从软件、硬件水平到人才素质的全面提升,与此同时,建设行业的劳动力水平也会因此而得到本质提高。遵循“以人为本”的思想,国家体育场工程信息化系统将充分体现人性化,并通过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实现劳动力水平的不断提升,满足奥运工程高标准的要求。 1.6持续改进的运行机制 国家体育场工程信息化系统不仅仅服务于该工程的施工建设阶段,在系统的策划和设计上,还具备了该系统与今后项目运营系统的可扩展性,以确保该系统能够顺利地过渡为运营阶段的信息化系统,从而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实现信息化在奥运工程中的全过程参与和最有力支持。

教育事业统计报表各科室填表注意事项

教育事业统计报表各科室填表注意事 项

教育事业统计报表填表注意事项 一、基教科 1.教学班:是指学校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学前教育阶段:幼儿园班额不超过35人;义务教育阶段:不能出现大班额,小学一年级班额不超过45人/班,初中一年级班额不超过50人/班,其它年级班额不超过55人/班。 2.招生数:是指实际招收入学的新生数(不允许计算无户及不足龄生)。 3.在校生数:是指具有学籍并在本年初进行学籍注册的学生数(不包含外籍学生)。 4.毕业生数:是指上年度具有学籍的学生完成教学计划规定课程,考试合格,取得毕业证书的学生数(义教阶段即指上一年毕业年级人数,以年报为准)。 5.预计毕业生数:是指学历教育中本年内即将毕业的在校生数(等于毕业年级人数)。 6.随迁子女:是指户籍登记在外省(区、市)、本省外县(区),随父母到南明区并在校接受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非南明区户籍,以学生户籍为准)(此数据包含“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人数)。

7.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是指户籍登记在外省(区、市)、本省外县(区)的乡村,随务工父母到南明区并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南明区以外的农业户口,以学生户籍为准)(此数据应小于或等于“随迁子女”数据)。 8.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外出务工连续半年以上的农民将孩子托留在户籍所在地家乡,由其它亲属或朋友监护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9.转学:是指经学校同意,因故由一所学校转到另一所学校继续学习的学生,包括转入和转出。(不足龄生不允许转入)。 10.死亡:是指校内外死亡的学生。(如死亡列填报有人数,则需要填报“基础基332在校生中死亡的主要原因”表) 11.退学栏如有数据,则需填报“基础基333中小学、特殊教育学生退学的主要原因”表。 12.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等。残疾人的标准(所有残疾人必须具有残疾证或公立县级以上医院证明),残疾生必须建立个人档案。 13.其它残疾:是指‘残疾人’中除视力残疾、听力残疾和智

信息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建设.doc

信息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建 设 一、关于信息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建设的理解要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在工作中的作用,促进信息工程项目实施管理能力建设,就要对信息工程项目有关的概念,与传统工程项目管理的本质不同区分清楚。1、何谓信息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和建设?信息工程项目:就是以先进、成熟的信息技术为依托,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和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效能,促进管理工作、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信息工程项目一般可分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和应用软件开发项目。信息工程项目管理:就是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在对项目所选择的信息技术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项目建设的合理时间与经费预算,实现信息技术、人员与业务需求的有效结合,达到项目建设的质量要求和目标。信息工程项目管理能力:是对信息工程项目进行科学、合理、规范、有效的管理,以确保信息技术在实际工作中发挥良好应用效果的能力。信息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建设:就是为增强信息工程项目管理能力所作的各项投入和开展的相关工作。包括学法用法、技术研究、项目监管、项目评价、政府采购与财

务管理等方面内容。2、信息工程项目管理与传统工程项目管理的不同传统的工程项目是以资源,特别是有形资源,如人力、机械工时、材料的消耗为主要生产形态,项目成果最终通过这些资源的消耗与形态的转化来逐步实现,以有形的建造物为项目目标,其实质是“资源消耗”。传统工程项目的物质资源约束是项目的决定因素,管理核心是资源配置、工程计划、工程组织与协调、成本控制与质量管理等问题。项目的建设目标相对是一个比较明确的问题。项目建设的工期一般是刚性的。质量是可见的(即便隐蔽工程也具有可见的属性)、可检验的、可度量的。项目的建造质量可以与项目运营相对剥离来衡量。信息工程项目的核心是信息技术,更偏重于知识的运用,项目成果要通过信息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来体现,以无形的智力产品为项目目标,其实质是实现“知识转移”。信息工程项目的信息技术知识约束是项目的决定因素,管理核心是在传统工程项目管理的基础上更着重于信息技术的选择与应用。项目的建设目标是有形资产与无形知识的结合体,项目质量受技术选择与实际应用效果的影响很大,只有将项目建设与运营结合起来,才能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当然,并非说信息工程项目中不存在“资源消耗”,也不是说传统工程项目中没有“知识转移”,这一点应该得到辨证的理解。目前,从社会整体上看,信息作为工程列入国家投资项目的时间还不长,对于信息工程项

学习体会模板-生产与运营管理

《生产与运营管理》 论文

加强生产运作管理,提升公司竞争力 当前,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总体上看IT业也正处在势头良好的景气时期,行业利润较高。但是就我国的IT行业的发展态势而言,IT业在处于良好发展时期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为了求得长足的生存与发展,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IT行业的公司——联想需要奋起直追、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一、以联想公司为例来分析我国IT行业的现状 联想这个为中国的信息化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IT公司,开始用IT技术武装了自己。联想的信息化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循序渐进、从基础到高端的发展过程,应包含如下过程:构建企业的网络基础设施;实现网络办公;建设企业核心的业务管理和应用系统,这里最有代表性的就是ERP。ERP针对企业经营三个直接增值环节设计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开始实施ERP,并且而成功运行,其业务整合和流程优化,建立了流程驱动的有利于协同的组织结构体系和管理体系,规范了公司管理流程,提高了运作效率,实现了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了精简高效、授权合理的运营管理体系。企业的业务运作效率明显提高,集团结帐天数从过去的10天降到一天,从需70人次加班到只需7人,报表从30天缩至天;公司从去年下半年起至今利润大幅度增长,相当一部分原因来自这个新的管理模式项目。 (一)联想选择实施ERP管理模式主要原因: 一,集团业务高速增长,原有的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公司发展的瓶颈。联想从984年0万元、人起家至997年步人高速发展期,从994年到998年,公司的销售额年平均增长率达到43%以上。联想原来开发的信息管理系统(MIS)已经不能适应业务高速增长的需求。二,国内外竞争加剧,实施ERP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需要。三,联想的整体战略需要管理信息系统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按照联想集团规划的目标:联想000年要完成30亿美元营业额,到005年要完成00亿美元营业额,进军世界500强。加强企业管理的内部管理,使其尽快实现规范化和现代化,早日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正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唯一途径。 (二)联想成功实施ERP管理模式的方法: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联想集团ERP项目成功实施。该项目涵盖联想集团生产制造、销售、系统集成三种业务,涉及三大子公司的经营运作。其中生产制造又包含自主研发生产制造、组装和对0EM生产的管理;销售涉及两大子公司4000余家代理分销商的管理。一波ERP项目的实施模块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销售与分销、物料管理、生产计划五大模块和电子商务部分,是国内目前为止一次性实施模块最多的企业。 通过ERP的实施,联想集团清理、规范和优化了77个业务流程,主要是三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专业建设是高校教学的基础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工程。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新形势,落实我校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关于专业建设的基本要求,结合我系办学历史、实力、条件和性质,以及今后陕西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对 技术专业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为了保证我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良性的轨道上不断发展,形成富有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基地,需要制订先进可行,科学合理的学科建设规划。其目的在于指导学科建设的方向,抓住主要矛盾,使有限的建设资源投入到学科建设的关键任务中去,以便取得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实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跻身陕西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特制定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建设规划。 一、行业需求分析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企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仍将供不应求。据调查,现阶段沿海发达地区及我市江北高新技术开发区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的需要量十分巨大,“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可缓解当前该类人才的供需矛盾。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具有宽领域工程技术适应性,就业面很广,就业率高,毕业生实践能力强,工作上手快,可以在电子信息类的相关企业中,从事电子产品的生产、经营与技术管理和开发工作。主要面向电子产品与设备的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从事各种电子产品与设备的装配、调试、检测、应用及维修技术工作,还可以到一些企事业单位一些机电设备、通信设备及计算机控制等设备安全运行及维护管理工作。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已经成为信息社会人才需求的热点。电子信息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根据信息产业部分析,“十二五”期间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预计电子信息产业仍将以高于经济增速两倍左右的速度快速发展,产业前景十分广阔。未来的发展重点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等产业。新兴通信业务如数据通信、多媒体、互联网、电话信息服务、手机短信等业务也将迅速扩展;值得关注的还有文化科技产业,如网络游戏等。目前,信息技术支持人才需求中排除技术故障、设备和顾客服务、硬件和软件安装以及配置更新和系统操作、监视与维修等四类人才最为短缺。此外,电子商务和互动媒体、数据库开发和软件工程方面的需求量也非常大。由于全国各省经济发展方向不同,发展的速度不同,各地对本专业人才需求量也有较大差异,总体来说对本专业人才需求量大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北方的渤海一带及南方的广东、福建、浙江一带,内地省份需求要少些,南方的要比北方多些。 二、专业建设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在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科研部门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电子工程、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研究、设计、生产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发展目标是在省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具有一流的师资队伍,高素质的人才,并不断提升在省内同行中的地位。 三、专业建设思路

教育事业统计数据自查报告

教育事业统计数据自查报告 XX年教育事业统计数据自查报告 XX-03-22 09:58:17|分类:默认分类|字号订阅 XX年教育事业统计数据自查报告 根据上级《关于教育事业统计核查工作的通知》要求,积极配合教育组此次教育事业统计核查工作,学校对教育统计数据在生成、填报等各个环节进行了全方位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一)积极贯彻落实统计法律、法规; (二)基本完善学校统计工作规章制度建设,按照统计制度的规定设置了原始记录。 (三)加强统计人员的管理。我们由教导处具体负责统计工作,由学校教研组长具体负责学校各种数据的统计填报工作,使数据内外一致,不走样,不渗水分。 (四)提高统计工作的效率。我们为统计员配备了兼用计算机,实行了联网,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方便数据的上报,为统计员配备了u盘,减少和杜绝了虚报、瞒报、漏报、错报等现象的发生。 (五)重点核查了学校上报的教育基础数据库、基层统计报表的有关数据: 1、在校生数。通过核对学生学籍数据库(学生注册记录、在校生花名册)人数,登记上报人数与实际在校生数一致; 2、教职工、专任教师数和现任的一致;

3、校园土地面积。土地登记面积和学校土地实际使用、占地面积一致; 4、学校建筑面积。通过核对核实校舍建筑面积(教学行政用房)与上报数据库的数字一致; 5、固定资产和教学仪器设备。通过核对固定资产(教学仪器设备),固定资产数据与学校现有的基本一致; 6、图书册数。通过核对图书记录和上架图书的实际情况基本相同; 7、基础教育的班额符合要求。 (六)建立了档案室,制定了《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制度》和“学籍管理工作流程图”,建立了学生档案,建立了教职工花名册,并且适时更新。为了加强数据管理与维护。我们要求统计员要经常与教育组负责统计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及时上报各类数据的变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订正修改,确保了学校基表与上报的数据库相一致。 以上是我校对我校教育数据统计情况所进行的检查情况,尽管我们按照上级要求做了工作,但是按照统计法的要求,我们在规范性、科学性、准确性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我们决心借助这次教育事业统计核查工作的时机,进一步完善我们的工作,从而使我校的教育统计工作做到规范科学。 第二篇:教育事业统计数据自查报告 教育事业统计数据自查报告

公司运营计划书模板

赣州中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公司经营计划书 编制:赣州中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时间:二零一三年一月 营销部

目录 第一章、企业概况----------------------------3 第二章、经营方针----------------------------4 第三章、经营目标----------------------------5 第四章、主要经营策略------------------------6 第五章、实现目标的保障措施------------------10 第六章、总体要求----------------------------13

第一章企业概况 赣州中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2012年3月8日,属于自然人独资有限责任公司。 法定地址:中国江西省赣州市金坪中路3号科技大楼 注册资本:人民币840万元 投资者及法定代表:肖声富先生 职务:执行董事 企业经营范围:油茶树、果树种植(除种苗);农业、林业开发;农 副土特产品加工、销售。 公司总部设在赣州市金坪中路3号科技大楼,企业类型为有限责 任公司,主业为油茶树、果树种植,公司资金雄厚,注册资本为人民 币840万元,专业技术人员齐备,拥有企业人员20余人,内设行政 部、工程部、财务部、营销部等工作机构。公司管理体系清晰明确, 并制定了章程和详细的规章管理制度。 公司成立以来,一直从事开发各类油茶树、果树种植等项目的研 究,坚持以“质量第一,信誉第一,服务第一”为宗旨,公司不断推 行环境管理和生产管理。从原材料采购,甄选到生产作业各个环节把 关及维护,努力向更高的管理水平,更好的产品质量,更优质的服务 迈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