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沁阳文化

沁阳文化

沁阳文化资源介绍之三(名人文化资源)

来源:[文化局] 发布单位:[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2008-7-9 11:27:00] 沁阳文化资源介绍之三

名人文化资源

沁阳,北依太行,南面黄河,土地肥沃,人杰地灵,自古名人辈出。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闻名世界的自然科学家朱载堉堉、台湾名宦曹瑾、狼牙山五壮士之一宋学义等就出生在这里。在这六百二十三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孕育了一百二十多位历代名人,以下重点介绍三位名人:朱载堉、李商隐和曹瑾。

朱载堉生于公元一五三六年,卒于公元一六一一年,字伯勤,号句曲山人,又号狂生、山阳酒狂仙客,隐居时自称九峰道人。明嘉靖十五年五月十九日(公元一五三六年六月七日),出生在河南省怀庆府河内县(今沁阳市)郑王府邸,他是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郑藩第六代世子。朱载堉经历喜靖、隆庆和万历三代,在起伏坎坷中度过了光辉的一生。

朱载堉十五岁那年,他父亲恭王朱厚烷上疏直谏。劝嘉靖帝修德讲学,引起了世宗的强烈不满,加上盟津王之子朱佑善急于夺爵复位,诬陷恭王有“叛逆”之罪,嘉靖二十九年九月(1550年11月)郑恭王就被削为庶人,禁入高墙。这时,朱载堉正当卒业、选婚之年,面对这飞来的横祸,痛感朝政积弊和世态炎凉将带来的严重后果。他愤然筑土室于宫门外,下定决心走“述家学,成父志”在科学文化上奋力登攀的人生道路。

从三十二岁复爵到五十八岁退隐前的二十多年里,朱载堉继创立“舞学”,又独立完成了《律学新说》《乐学新说》《算学新说》《律吕精义》和《历学新说》等著作,树起了登上乐律学顶峰的光辉标帜。他考异同,辨疏密,认真总结传统律学的经验,依据“同律度量衡”学说,运用自制的双排八十一档五百六十七子大算盘,通办开平方、开立方计算,解决了古代不同进位制的换算,得出了求解等比数列的公式,“发千载之秘,破万古之惑”,于万历九年(1581年)创立了震古铄今的“新法密律”即十二平均律的理论,并完成了每律的计算结果,其精确度达到小数点以后二十四位。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件建立在十二平均律理论基础上的定音乐器“弦准”(律准)。朱载堉又提出“异径管说”,制造出一套铜质律管,使不同的律管都准确的发出具有一定音高关系的音。朱载堉十二平均律理论和实践成果的问世与传播,打开了音乐殿堂的新天地,引发了世界音乐史上的一次革命。

李商隐(813—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唐怀州河内(今沁阳)雍店(今新店)人。祖父迁居郑州荥阳,商隐生于其父做获嘉县令任所,3岁随父居浙江,度过6个春秋,10岁时,其父病故,随母返回故乡。从叔李某,水从禄仕,商隐与弟此后数年由从叔“亲授经典,教为文章”。15岁学仙玉阳,16岁著《才论》、《圣论》两篇古文,颇有声望。

十九岁那年以文才得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的赏识,聘为幕僚。在令狐楚的指点下,李商隐很快又成为骈文名家。;三十五岁时,得中进士。就在这年冬天,令狐楚去世,李商隐失去幕职。参加了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幕府,并和

王茂元的女儿结婚。当时,以牛僧儒和李德裕为首的两大官僚集团的斗争正进入白热化阶段,令狐楚属牛党,王茂元则接近李党。李商隐转依王茂元门下,牛党中人就骂他“背恩”、“无行”。此后牛党执政,李商隐一直受到排挤,在藩镇幕府中过着清寒的幕僚生活,四十六岁那年,终于怀着报国无门的悲愤,寂寞地离开了人世。

李商隐是晚唐时期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多反映现实生活,揭露封建统治者昏聩腐败,勾心斗角,对研究晚唐社会历史和诗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传世名著有《樊南文集》、《玉溪生诗集》等。

曹瑾(1786—1849)初名瑾,字怀朴,号定庵,河南省怀庆府河内县(今沁阳市)人。曹瑾自幼聪敏好学,才华过人。嘉庆十二年,二十岁的曹瑾就以大挑一等举于乡(中解元),签发直隶。历署平山、曲阳、饶阳、宁津等县事。后拣发福建署将乐,改闽县,兼福州海防同知。曹瑾所到之年,除暴安良,赈饥济贫,深得民心。

道光十七年春,曹谨被调至台湾凤山县。时值凤山发生大旱“饥民遍地,盗贼纷起”,曹瑾到任后,即“巡行境内,问疾苦诘盗贼,剔弊除蠹,顺民之欲,而次弟施之”。同时,又时刻思考着解决凤山灾害的根本方法,他认为:“弭盗莫如足食,足食莫如兴水利”,轻徭薄赋,赈济灾贫,只能解决暂的困难,不能解决根本。只有兴修水利,改造自然,使其旱涝保收,人民才以能安居乐业。于是带领随从,翻山越岭实地考察,拟定了引下淡水溪之水灌溉田地的方案。曹瑾集绅耆、招巧匠,发动全县乡民捐资出力,其开渠塘,筑埤修圳。共掘圳一百三十多公里。至此凤山“收谷倍增,民乐厥业,家多盖藏,盗贼不生”。道光十八年,台湾巡道姚莹,命知府熊一本前往勘察,熊观后大加赞赏,为表彰曹瑾的功绩,将其命名为“曹公圳”,并为文刻石纪其事。道光二十一年,凤山又遭大旱,当已调离凤山的曹瑾听到曹公圳溉水不足的消息后,复命贡生郑兰生、附生郑宜治筹资别开一圳,名曰“曹公新圳”,使灌溉系统伸展到兴隆里,遍泽凤邑各处。

道光二十年,曹公因政绩卓著,升调淡水厅同知。淡水在台湾的北部,不仅有海盗时剽商贾,漳、泉籍民众常相械斗,且又值中英鸦片战争爆发,英军攻陷厦门,乘机进犯台湾之时。曹瑾到任后,即查保甲,练乡勇,并交各路义首,实行联防,使淡水境内人皆兵,共御外侮。并三次挫败英军攻击。道光皇帝嘉掖其“大扬国威”。

曹瑾在淡水莅位五年,兴文教,崇实学,热心文化教育,注重培养人才。他曾多次捐俸重修淡水学海书院,增设乡塾,自编教材,亲授课程,并对生员认真考核,凡成绩优异者,分奖花红。自此淡水文风日盛,人才聚增。为发展台湾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曹瑾一生宦历南北三十年,“所至民亲,既去民思”。尤其在台湾的八载,兴利除弊,勤政爱民,抵御外侮,固守疆土,功绩卓著,深受台湾人民的爱戴,《台湾古迹全集》等全载:当其调离凤山时,“民众夹道扶轿”,攀辕涕泣,祖饯者数千人”、“依依不舍之情,表露无遗”。道光二十五年曹瑾借病辞任。

河南籍名人曹瑾清朝道光年间在台湾为官8年,深受当地百姓爱戴。纪念曹瑾暨豫台两地名家书画巡回展荟萃了豫台两地书画名家作品近200幅,两地书画名家以翰墨丹青纪念和缅怀

曹瑾的功德。

李商隐纪念馆。

元代政要组群:代表人物为许衡、薛澍、逮鲁曾、关关等,遗迹分布在沁阳、修武、温县与中站区。许衡(1209—1281),元代教育家、理学家、历法家,曾任中书右丞,集贤大学士等职,中站李封为许衡故里,有许衡墓,沁阳也有许衡祖茔。温县有河南行省平章政事关关之墓。修武有元吏部尚书薛澍之墓,元太常博士逮鲁曾的故里和墓。

明清名人组群:代表人物为朱载堉、何塘、张玺、曹瑾、毛昶熙。何塘,武陟人,明南京工、户、礼三部侍郎,南京右都御史,在乐律医卜等方面,均有造诣,今沁阳有何塘故居(何文定公祠)、何塘墓。朱载堉,为明郑王宗室,不袭爵位,著述终身,著有《乐律全书》等,所测制的十二平均律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沁阳有笠台、九峰寺、龙岗寺等与朱载堉相关的遗迹及朱载堉墓。张玺,清乾隆时台湾府知府,为台湾的开发作出过贡献,沁阳有张玺故里和墓。曹瑾(1784—1849),曾任清台湾凤山县(今高雄)知县,曹瑾在当地兴修水利,抵御外侮,为当地人所怀念,今沁阳有曹瑾故里和墓。毛昶熙(?— 1882),曾任清翰林院学士、兵部尚书,今武陟有毛昶熙故里、花园、祖茔,毛昶熙墓在今博爱下庄村。

⑵历史名人的6大品牌

焦作文化中的名人品牌,是以历史名人组群中筛选出来的名人之极。这六大名人为:汉晋之际最有权谋的政治家司马懿,唐代以散文而富有影响的文学家韩愈,最有韵味的唐代诗人李商隐,最有影响的元代教育家许衡,因十二平均律而成为世界级文化名人的朱载堉,明清时期在焦作民间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官宦何塘。

3、文物展示系统

⑴古都古城系列

焦作市地下遗存十分丰富,尤以古都古城最具代表性。府城遗址,位于中站区境内,由中日联合发掘的商代前期城址,获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称号,是目前焦作市在学术界最有影响的古城。邢邱故城,位于温县东,曾发现有二里头文化遗存,保留有东周城垣,传统观点为商代“祖乙迁邢”之都,因邢台有了更多的发现,而成为目前焦作市在学术界最有争议的古城。商村遗址,位于武陟县东,包括有龙山、商与东周遗存,由于地名商村附近又有汤帝庙和汤帝陵,有学者研究为商代都城之一,是目前焦作市最有潜力的古城。邗国故城,位于沁阳市西北,以北垣保留最完整,发现有相关的遗存与墓葬,商周时期最有影响是目前焦作市最值得试目以待的古城。古温城,位于今温县西,为商代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尤为迫切而重要。

1、以名人文化来打造焦作山水的文化品牌

焦作的历史名人资源异常丰富,有的并具有世界影响,在区域与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历史名人的作用非常重要。一是区域发展过程中历史名人就是区域的形象与名片。孟州市通过对韩愈的研究,不仅在省内外叫响了孟州,也形成了极具影响的旅游产品。沁阳市在宣传朱载堉的过程中,不仅叫响了朱载堉与叫响了沁阳市,取得了双赢。沁阳与博爱间的李商隐之争,不仅弘扬了历史文化,也使两地的文化意识进一步增强。中站区正在运作许衡的研讨,反映了区的独立品牌意识的增强。可以说历史名人的研讨与宣传,不仅使地方文化得以传承,也使区域的品位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二是历史名人的相关遗存使城区发展更富以特色与大气。城区的特色实质上在名人遗存在某些方面的体现,名人的故居、墓葬、遗迹、纪念馆等都可以赋以城区与个性,要将焦作名人作大作响,在城市建设中保留历史名人的积淀,可以使焦作城市的总体水平有所提升,城市实质是旅游的依托,也是旅游环境优化的具体途径。三是历史名人是焦作山水的最有力的推介。焦作山水的异军突起使许多人疑惑不解,实际上从竹林七贤对焦作山水的眷恋,可以更好地说明这片山水的档次,云台山乃至焦作山水要主打竹林七贤牌,要从竹林七贤对焦作山水的体验,使人们加强对这片山水的内涵的认识,赋予山水景观以更多的文化之魂。

2、以寻根文化来开拓焦作山水的境外市场份额

焦作山水的品牌初创阶段已经完成,完成的标志便是其游客的构成,由省内游客向省外游客的过渡,省外的游客涉及到北京、山西、天津、河北、山东、江苏等周边诸省,除团队游外,散客、自驾车的旅行者也加入到焦作山水的旅游行列当中,省外游客的数量已占游客总量的70%左右,反映了焦作山水的社会认知度更强。但是“焦作山水”品牌要想成为全国山水旅游竞争实力最强的品牌,就要开拓国际客源市场,使国际游客占有合适的比例。焦作寻根资源十分丰富,在境外的旅游促销中要从港澳台、东南亚与东亚客源市场作起,要将寻根文化与焦作山水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寻根文化吸引人,以焦作山水留住人,两者互为补充的结合,从而拓展焦作旅游的国际客源市场份额,将其叫响为国际知名品牌。

3、以太极文化来延伸和扩大焦作山水旅游的框架

太极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基,太极拳是太极文化的具体化的体现,太极拳的发祥地在今温县陈家沟。要在“焦作山水”品牌打造的同时,着手打造太极文化这

一世界级品牌。要对陈家沟进行认真的规划,将其打造

成太极文化与太极拳的圣地,以其精湛、正宗的太极拳

培训,以其浓郁的极其个性的中原民风吸引海内外数

千万的太极拳爱好者,来太极拳故乡研习、体验与寻根,

要将太极拳的寻根旅游,与太极文化研究、太极产业开

发、太极武术比赛,作为整体预以考虑;将焦作山水

与太极文化、太极拳产业综合考虑;从焦作旅游的总体

框架,从焦作城市的未来发展,去探讨太极拳相关产业

开发的途径,从而使焦作旅游作强作大,也为“焦作

山水”提供更大的客源市场。

4、以景观文化塑造焦作山水旅游的美誉度

景观是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景区内,任何

建设如道路、标识、公厕、游客中心、摊位,尤其是景

点的建设都可以构成景观。但景观文化,则是景观的

升华,是景观中最富于创造性、最有吸引性的部分,要

使“焦作山水”成为极品,在景区的建设中,要高标准

严要求使景区内相关设施,使景点的建设精而又精,

使景区内的一草一木都赋予更高的水平与层次,不仅使

景区建设成为景观,更要成为景观文化,从而扩大与加

深“焦作山水”的美誉度。

5、以亲情文化扩展焦作山水的人文性

在硬件建设景观化的同时,软件建设要亲情化。从

景区的管理者,到景区的导游、保洁员、服务人员、保

安等,所有与景区有关的人员,都要树立游客第一的

观念。旅游产品中,人的因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人们在旅游的过程中更多的是需要一个好心情,而这种

好心情实际上体现在人的因素方面,要打造旅游极品,

管理者与服务者的服务意识要具有更多的亲情意识,体

现出更多的亲情文化,而景区的亲情文化则是景区人文

性的具体体现。

总之,焦作山水与焦作文化是焦作旅游发展的两个

重要方面,是焦作城市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要使二者

有机地结合与交融,才能使焦作旅游与焦作城市的发展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走的更快更远。

以文化为灵魂。文化是旅游的内涵、城市的灵魂。开发山水文化。依托云台山的特殊地质结构加强研究开发,2004年云台山地质公园被命名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开发名人文化。焦作是司马懿、韩愈、李商隐、朱载堉、许衡及竹林七贤山涛、向秀等历史文化名人的故里,是台湾凤山县知县曹瑾的故乡。台湾曹瑾研究会每年组团来曹瑾墓园参访祭拜,名人文化游初见成效。开发太极文化。太极拳享誉全球、风靡海内外,焦作是陈式太极拳的发祥地。今年8月20日至24日,我们成功举办了第五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暨第八届中国·焦作山水国际旅游节,世界上40个国家3个地区的236 支队伍3038名选手参加了大赛,产生了空前的影响。开发怀药文化。焦作素有“怀药之乡”的美誉,是怀

地黄、怀山药、怀菊花、怀牛膝的原产地,“四大怀药”以药材地道、疗效神奇成为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的瑰宝。

三是以创新为动力。只有不断创新,才有竞争力和生命力;没有创新,就没有焦作旅游的今天。发展思路上,确立了“旅游立市”的战略,着力打造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上,建设精品景区景点,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体制机制上,积极走产业化、市场化道路,推动“政府主导”向“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转变;政策环境上,大办旅游、办大旅游,形成了全社会支持旅游的浓厚氛围。

四是以和谐为本。和谐是美的最高境界。人游山水,山水育人,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是最和谐的美。近年来,我们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和景区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推动旅游业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实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高度和谐。

五是以合作为平台。注重自身资源的合作,积极推动山水景区、人文景点的整合;注重与知名景区的合作,云台山风景区与少林寺、龙门等景区实现了密切合作,先后与美国大峡谷国家公园、黑龙江省黑河市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缔结为姐妹公园;注重与先进地区和兄弟城市的合作,焦作市与甘肃省酒泉市结为友好旅游城市,与重庆市万盛区签订了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友好合作备忘录,与山东省淄博市、江苏省南京市签订了旅游资源共享、客源互送旅游合作协议。孙立坤指出,经济全球化是当今鲜明的时代特征,只有共同致力于建设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合作与交流,才能促进旅游业实现新的发展。中原经济区历史同源、文化同根、山水同脉,旅游区域合作具有良好的基础、美好的前景。开展区域合作,就是要推动旅游规划一体化、旅游线路一体化、旅游宣传一体化、旅游交通一体化、旅游服务一体化,建立完善区域间联席、沟通的工作机制,为合作奠定扎实基础,推动中原经济区旅游业快速协调发展。参加此次联席会,我们是为学习而来、为合作而来、为发展而来。我们在这里探讨旅游发展规律,共商旅游发展大计,播下的合作的种子、友谊的种子一定能开出鲜艳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一定能开创中原经济区旅游合作发展的新局面。太极故里聚英豪,山水焦作纳知音。热情好客的焦作人民,真诚欢迎大家到焦作观光旅游、传经送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