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

目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 (1)

绪论 (2)

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 (3)

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 (5)

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 (7)

第四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0)

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11)

第六章尊法守法学法用法 (13)

绪论

我们处在社会主义新时代P1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新时代是我们理解当前历史方位的关键词。中国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巨大飞跃,进入了复兴的光明前景。在世界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个新时代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

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

新时代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P3

大学生应该以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为根本要求,务实综合基础素质,着力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展现新的风貌、新的姿态,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一)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牢记使命,自信自励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决定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大学生要保持对理想理念的激情和执着,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内化为担当的自觉,外化为实际的行动,从容自信、坚定自励。

要有高强的本领才干,勤奋学习,全面发展

大学生应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树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讲求奉献,实干进取

奉献祖国、奉献人们、尽心尽力、勇于承担,讲求奉献,实干进取;坚持实践第一,知行合一有为善为

(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

做有本领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人的本质是社会一切关系的总和

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是人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人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等方面能力和品质的综合体现,反映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风貌,是促进个人健康成长,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法制素养是指人们通过学习法律知识、理解法律本质、运用法律思维、依法维护权利与依法履行法律义务的素质、修养的能力,对保障人们崇尚法治、遵守法律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

第一节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8

大学生思考和规划自己的人生之路,首先要学会科学看待人生的根本问题,认识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掌握人生观的基本理论

一、人生与人生观/8

人生观是人们关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总观点和总看法。

(一)正确认识人的本质

对人的认识,核心在于认识人的本质。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揭开了人生本质之谜。他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社会一切关系的总和。”任何人都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二)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人生观决定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生活。

人生观包括人生态度,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人生目的回答人为啥活着,人生态度回答人应该如何活着,人生价值回答怎样的人生有价值,

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正确的人生目的,错误的人生目的。

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一种稳定心理倾向和精神状态,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

人生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及其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条见

(三)人生观和世界观

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对人生意义的正确理解,需要建立在对客观世界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树立正确人生观,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指导。同时,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二、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13

个人与社会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离开了人就没有社会。

个人与社会最根本的是利益关系。个人利益只能在特点社会条件下,通过一定的社会方式来满足。社会需要是个人需要的集中体现,社会利益是个人利益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

第二节正确的人生观/14/

一、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15

服务人民贡献社会的思想以其科学而高尚的品质,代表了人类社会迄今最先进的人生追求。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一个人确立了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追求,才能清楚把握人的生命历程和奋斗

目标,深刻理解人为什么而活,应走什么样的人生之路等道理。

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16

没有进取的人生态度,再崇高的人生目标也难以真正实现。

人生需认真。从实际出发,不能好高骛远,浅尝辄止,空谈理想,眼高手低,否则会脱离实际,一事无成。

人生应乐观。只有真正热爱生活的人,才能真正拥有生活。乐观豁达,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自信。

人生应进取。人生实践是一个创造的过程。适应历史趋势,以开拓进取的方式迎接人生的各种挑战,才能不断领悟美好的人生真谛,体验生活的快乐和幸福。要发扬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充分发挥创造力,在创新创造中不断书写人生新篇章。

三、人生价值的评价与实现17

人生的意义,需要从人生价值的角度进行审视和评价。

(一)正确评价人生价值

评价的尺度是看一个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促进了历史的进步。今天是看一个人是不是用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国家和社会真诚奉献,为人民尽心服务。

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需尽力统一。

坚持物质奉献和精神贡献相统一。

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二)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

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大学生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建立在正确把握当今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的基础上,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大学生要针对自己成长成才过程的实际,注重完善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努力客观认识自己,准确把握影响认识价值实现的自身条件。

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

第三节创造有意义的人生20

一、辩证对待人生矛盾

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树立正确的得失观

树立正确的苦乐观

树立正确的顺逆观

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二、反对错误人生观23

反对拜金主义

反对享乐主义

反对极端个人主义

三、成就出彩人生25

与历史同向

与祖国同行

与人民同在

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

第一节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28

一、什么是理想28

理想信念是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类精神上的钙,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

(一)理想的内涵与特征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

往与追求。可分为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近期理想与远期理想,生活理想、职业

理想、道德理想和政治理想等。

理想具有超越性

理想具有实践性。在实践中产生、发展、得以实现。

理想具有时代性。不仅体现为它受时代条件的制约,而且体现为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二)信念的内涵与特征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统一体,为人们矢志不渝、百折不挠地追求理想目标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信念具有执着性。一方面,不同的人由于社会环境、思想观念、利益需求、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信念;另一方面,同一个人也会形成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信念,并由此构成其信念体系。信仰是最高层次的信念。信仰是信念的核心灵魂。

二、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31

理想信念是人生发展的内在动力。知识水平,增强实践才干,要有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反映的是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期望。

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

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是精神世界的核心,能使人的精神生活各个方面统一起来使人的精神世界成为一个健康有序的系统

第二节崇高的理想信念32

一、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33

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上。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长期摸索的历史选择。

马克思主义体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提供了方向;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武器。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注重实践,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生命力。作为一个开放体系理论,马克思主义不但不排斥而且最能够吸收、提炼人类创造的一切科学成果和文明成果,并将其运用与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马克思主义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只要与本国的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就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马克思主义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是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35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的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时俱进。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三、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37

不断增强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为崇高理想信念矢志奋斗

第三节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梦想38

一、理想与现实的联系38

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二者的矛盾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脱离现实而谈理想,就会变成空想。

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难性,曲折性。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理想越大,实现的时间就越漫长,过程越复杂。理想实现不是一帆风顺。

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中国走到现在靠的是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不是老一辈的事,永远不会过时。自胜者强,自强者胜。

理想信念不是拿来说的、拿来唱的,更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只有付诸行动才有说服力。

二、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41

个人理想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对于自己未来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产生的种种向往和追求。社会理想是指社会集体乃至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即在全社会占主导地位和共同奋斗目标。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指引。个人理想的实现要以社会理想的实现为基础为前提。社会理想是最根本最主要的,而个人理想从属于社会理想。个人理想只有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有可能变为现实。

社会理想是对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社会理想建立在众人的个人理想之上。摆正个人理想同社会理想的关系,要强调个人理想符合社会理想。

得其大者兼其小,融入。

三、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42

立志当高远。志不强者智不达。志当存高远。放开眼界不满足于现状,不屈服于一时

的困难与挫折,不斤斤计较个人的私利多少和得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立志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报效祖国。

立志做大事。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

立志需躬行。理想遥远,路在脚下,在一切平凡的岗位上,在扎实的学习和工作中。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

第一节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45

一、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45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到一定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中国精神作为兴国强国之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

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表现在对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关系的独到理解上。古圣贤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是因为人有道德有精神追求。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主张见利思义,以义制利。

表现在古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上。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上下而求索。

表现在对道德修养和道德追求的教化和重视上。立德位于三不朽之首(立德、立功、立言)教化的目的是明人伦,培养有道德的人。

表现在对理想人格的推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民族复兴不仅表现为经济腾飞,更要有中国精神的振奋和彰显;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才能继续向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必须继承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提振全民族的精气神,以朝气蓬勃的状态迈向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

二、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48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对自己和祖国及其忠诚和热爱的深厚情感。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遥望中原怀故土,静观落叶总归根。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爱国主义成为动员和鼓舞人们为祖国发展前赴后继、奋斗不息的伟大精神旗帜。

伟大创造精神。

伟大奋斗精神

伟大团结精神。

伟大梦想精神。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时代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体现民族特质并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时尚的总

和,是一种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和推动作用的集体意识。时代精神反映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进步潮流。

中国时代精神:人民至上、以人为本、公平正义、诚信友善的价值追求,廉洁奉公、爱岗敬业、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职业品格,解放思想、求真务实、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勇于胜利的英雄情怀。

改革创新精神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破除社会发展障碍,激发社会发展活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的发达动力。

改革创新精神体现为突破陈规大胆探索勇于创造的思想观念,从错误的思想中解放出来。体现为不甘落后、奋勇争先、追求进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自甘落后、故步自封。体现为坚忍不拔、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紧密关联,都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撑。一切民族精神都曾经是一定历史阶段中带动潮流、引领风尚、推动社会发展的时代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自觉回应时代要求,推动精神不断革新。从当下实践提供精神力量。必须立足民族精神的根基,接续民族精神的血脉、承接民族精神的基因。

民族精神赋予中国精神民族特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独立性得以保持的重要保证;时代精神赋予中国精神时代内涵,是中国精神引领时代前行、拥有鲜明时代性和强大生命力的重要根源。

三、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53

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在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伟大复兴,最根本力量在于人民,最强大的力量在团结凝聚起来的人民。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一跃,非一足之功也。中国要飞得高跑得快,就得依靠13亿人民的力量。没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就会重演中国近代以来四分五裂、一盘散沙的悲剧。

激发创新创造的精神动力。

推进复兴伟业的精神定力。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正确认识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与国际比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唯有民魂是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第二节爱国主义及其时代要求55

一、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55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揭示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民对自己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他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追求、政治追求和法律规范,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是每个人都应自觉履行的义务和责任,是对祖国的报答。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对骨肉同胞的爱,反应的是对整个民族利益共同体的自觉认同。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爱自己的国家。爱国主要表现为现身于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献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二、新时代的爱国主义57

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缺少对社会制度的了解和认同的爱国主义是不完全不完善的。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是两种社会价值,他可以在一定条件下重合,但不会完全重合,更不

会完全等同。爱国主义在未来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而社会主义代表人民的未来,在人类部分国家的时代里得到更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有爱国主义融合的一面,也有超过的一面,吸纳了各国爱国主义好的一面。

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和推进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点。

尊重和传承中华历史和文化。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人们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看请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抛弃传统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我们要对中华民族的英雄心怀崇敬,自觉传承好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

必须坚持立足民族而又面向世界。中国命运与世界命运紧密相关。中国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当今社会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尊重各国历史特点、文化传统,尊重各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增强中华民族生机活力,倡导求同存异、交流互鉴,促进各国共同进步。

弘扬爱国主义必须面向世界,对内积极倡导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对外主张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国际交往原则,维护国际和平。我们要加宽全球视野,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三、做忠诚的爱国者61

维护和推进祖国统一。必须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坚定不移一国两制方针,始终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不断完善与基本法实施有关的制度和机制。

和平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推进两岸交流合作。

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

反对台独分裂图谋。

促进民族团结。

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国防意识

爱国主义不是死的,是从感性到理性不断成长生长的。人的爱国主义有一个从不完全到更加完全的过程,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的结合也是一个过程。

第三节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66

一、创新创造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66

二、改革创新是时代要求68

创新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创新能力是当今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集中体现。

改革创新是我国赢得未来的必然要求。越自律的人越拥有自由。

三、做改革创新生力军/70

增强改革创新的责任感,树立敢于突破常规的意识,树立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务实创新基础,培养创新精神,投身创新实践。创新表现为一种不甘落后,奋勇争先追求进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敢于大胆突破陈规,敢于大胆探索尝试,善于观察发现、思考批判,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不等待不观望,不懈怠。增强本领。

第四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一节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74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74

灵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精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

核心价值观是一定社会形态社会性质的集中体现,在一个社会的思想观念体现中处于主导地位,体现着社会制度,社会运行的基本准则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设计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世界有益成果,体现时代精神。

三、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指导76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遵循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

促进社会团结和谐的最大公约数。

第二节坚定价值观自信78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78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悌孝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法道自然、自强不息等很多理念,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坦荡荡。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80

我们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与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相结合,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且同我们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我们所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基础。价值观是人类在知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产生与发挥作用的。不同民族价值观各有特点。要发展中国、稳定中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同当今最鲜明的时代主题相适应,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价值表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以无可辩驳的的事实生动地展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机活力。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82

真理的力量加上道义的力量,才能行之久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先进性、人民性、真实性而居于人类社会价值的最高点,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

先进性表现在它是社会主义制度所坚持和追求的核心价值理念。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消灭了剥削制度,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先进的社会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开创性成就使得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着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本质要求,渗透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各个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鲜明的人格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大的道义感召力。中国共产党反复强调人民使历史的缔造者,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还在于它的真实性。名非天造,必从其实。资产阶级民主同中世纪制度比较起来,在历史上是一大进步,但它始终是而且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能不是狭隘的、残缺不全的、虚伪的、骗人的民主,对富人是天堂,对被剥削者、对穷人是陷阱和骗局。

第三节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84

一、扣好人生的扣子84

大学生的成才和全面发展,离不开正确价值观的引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都处于大变革中。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

二、勤学修德明辨笃实85

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

勤学,修得,明辨,笃实。目标高远,保持定力,不懈奋进,脚踏实地,严于律己,精益求精。

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第一节道德及其变化发展89

一、什么是道德89

道德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道德起源。天意神启论把道德起源归结于上天的命令或者神的旨意,试图以人之外的某种所谓客观意志来说明道德的起源。先天人性论归结于与生俱来的善性。情感欲望论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的情感欲望。动物本能论认为道德是动物本能的延续。

劳动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

社会关系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道德恰是为了调节社会关系而产生的。

人的自我意识是道德产生的主要条件。

二、道德的功能及作用92

道德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特殊意识形态。道德的性质和基本原则、规范反映了与之相应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和内容。道德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在阶级社会里总反映着一定阶级的利益,因而不可避免的具有阶级性;同时不同阶级之间的道德或多或少有一些共同之处,反映着社会道德的普遍性。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的道德一经产生,便有相对独立性。

道德是社会利益关系的特殊调节方式。

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道德把握世界的方式不是不是被动地反映世界,而是从人的需要出发,从特定的价值出发来改造世界;不是简单的再现世界或描述世界,而是对世界进行价值评价。道德立足现实而追求理想,并以理想和现实来改造和提升现实。是调节社会关系,发展个人品质,提高精神境界等活动的动力。

道德的功能一般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

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关系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道德的规范功能是指在正确善恶观的引导下,规范社会成员在社会公共领域、职业领域、家庭领域的行为,并规范个人品格的养成,引导并促进人们崇德向善。

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效与能力。道德评价是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内心信念是道德调节所赖以发挥作用的力量。

道德的作用是指道德的认识、规范、调节、激励、导向、教育等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道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道德为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服务,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道德对其他社会形态的存在又重大影响;道德通过调整人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道德是提高人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调节阶级矛盾和对立阶级之间开展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道德的力量是广泛的、持久的、深入的。

三、道德的变化发展95

原始社会的道德,奴隶社会的道德,封建社会的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

道德进步的表现是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促进社会的和谐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调控的手段或方式不断丰富,更加科学合理;道德的发展和进步也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的重要尺度。

第二节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96

一、传承中华传统美德96

二、发扬中国革命道德100

三、借鉴人类优秀道德成果105

第三节遵守公民道德准则106

一、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及原则107

二、社会公德111

三、职业道德116

四、家庭美德121

五、个人品德125

第四节向善向上、知行合一130

一、向道德模范学习130

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132

三、引领社会风尚133

第六章尊法守法学法用法

第一节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及运行137

一、法律及其历史发展137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140

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142

第二节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144

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144

二、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154

三、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158

第三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160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大意义160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162

三、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164

第四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166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67

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168

三、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69

四、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170

五、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171

第五节培养法治思维172

一、法治思维及其含义173

二、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177

三、怎样培养法治思维181

第六节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183

一、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183

二、依法行使法律权利186

三、依法履行法律义务191

2018思修与法律基础-期末试卷与答案

XXXX学院XXXXXXXXX学年第一学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B) XXXXXXXXX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答题卷上。 1.思想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 A 思想道德与法律是互不相关的两个学科领域,遵循不同的规律 B 思想道德和法律虽然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容,但遵循不同的规律 C 思想道德和法律既具有各自的领域,但又彼此相联系 D 思想道德和法律是相互对立和排斥,两者水火不容。 2.实现理想信念的根本途径是() A、志存高远 B、社会实践 C、理论学习 D、人际交往 3.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高尚品质的是( ) A.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人生观的核心是() A、人生价值 B、人生态度 C、人生目的 D、人生信仰 5.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同时,也强调( ) A.维护小团体的利益B.先私后公,先己后人 C.压制个人,束缚个性D.重视、保障和发展个人的正当利益 6.我国依法治国的标准是() A、宪法和法律 B、社会道德 C、社会习惯 D、风俗和礼仪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 ) A.党的领导B.人民政协C.人民当家作主D.人民代表大会 8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下列哪个机关行使。()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人民政府 9 社会道德规范是人们为了社会稳定和发展所必须遵守的( ) A、公共原则 B、行为准则 C、法律规范 D、社会标准 10 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制裁和惩罚,主要体现的是法律的( ) A、指引作用 B、评价作用 C、强制作用 D、预测作用 11.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A、人民群众 B、中国共产党 C、人民代表大会 D、司法机关12.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体系中,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 A、国务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央军事委员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3.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下列哪个机关行使。()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人民政府 14.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 A、文明礼貌 B、助人为乐 C、遵纪守法 D、保护环境 15.社会主义道德以()为重点 A、团结友善 B、诚实守信 C、勤奋自强 D、敬业奉献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多选漏选均不给分) 1.法律的指引作用主要是通过什么形式实现() A、禁止性规范 B、授权性规范 C、强制性规范 D、义务性规范 E指引性规范 2.宪法的基本特征是() A、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 B、法律效力最高 C、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D、坚持法治原则 E是我国第一部规范性法律 3.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有() 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 C、办事公道 D、服务群众 E 、奉献社会 4.人生目的决定() A人生道路 B 人生态度 C 人生价值标准 D 人生观 E 人生价值 5. 道德的功能主要是() A 强制功能 B 认识功能 C 调节功能 D 指引功能 E 评价功能 三、材料分析题(15分) 根据以下材料,请你结合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试分析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难在哪儿?(5分)并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10分)晨报讯记者从教育部获悉,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550万人,比2007年增加50多万。据介绍,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是495万人,比2006年增加了82万人,毕业生总量和增量都是最多的一年。到2007年9月1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实现就业的人数是351万人,虽然比去年同期增加54万人,但是仍有大约144万的应届高校毕业生未能如期就业。“2007年毕业生中到基层就业的人数稳步增加。”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表示,这些毕业生到县和县以下单位就业的达到58万人,占已就业毕业生的16.6%。到中西部地区的毕业生人数增加了55万人左右。这一变化和目前政府推出的一系列政策有关,比如到西部农村地区的毕业生可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可以代偿国家助学贷款。同时值得关注的是,到民营三资企业工作的毕业生有143万人,占已就业毕业生的40.7%。另外,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有1.3万人左右,占已就业毕业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课程标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 课程标准 一、课程简介与课程性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课(简称《基础》课)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依托的崭新课程,是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的要求,由原来的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两门课程整合而成的一门新课。是学院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也是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学生必修的课程,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和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从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是提高大学生修养和素质、落实高校德育目标不可或缺的必修课程,是大学生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的主要渠道,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本课程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系统的知识性,又具有突出的实践性和教育性,更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在当今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学科地位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承担着做人做事的基本素质,如理想信念、创新精神、敬业精神、人格品质、心理素质、法律素质等培养的任务,在课程体系中起主导地位。从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来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对实现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和终身发展都具有重大价值和意义。 三、课程适用的专业与年级 本课程适用于全校大一年级学生。 四、课程的学时和学分

本课程为3学分,每周4学时,共5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6学时,实践教学18学时。开设一学期。 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为全校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 六、教学方法 1、课堂教学。 2、课外自学。 3、课堂讨论。 4、课外作业。 5、实践活动。 6、期末考查。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 绪论 1、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2、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 学习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大学生活的特点,适应人生的新阶段,珍惜历史机遇,胸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肩负接续奋斗的光荣使命,坚定理想,增强本领,勇于担当,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立志为新时代贡献青春力量。 重点: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含义和历史机遇 难点:教育学生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 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 1、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 2、正确的人生观 3、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学习要求:结合大学生的实际和社会现实问题,帮助大学生系统地了解和学习人生观、价值观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分析和理解人生问题时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为科学、正确的解决人生中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 目录

绪论 我们处在社会主义新时代P1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新时代是我们理解当前历史方位的关键词。中国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巨大飞跃,进入了复兴的光明前景。在世界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个新时代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 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 新时代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P3 大学生应该以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为根本要求,务实综合基础素质,着力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展现新的风貌、新的姿态,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一)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牢记使命,自信自励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决定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大学生要保持对理想理念的激情和执着,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内化为担当的自觉,外化为实际的行动,从容自信、坚定自励。 要有高强的本领才干,勤奋学习,全面发展 大学生应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树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讲求奉献,实干进取 奉献祖国、奉献人们、尽心尽力、勇于承担,讲求奉献,实干进取;坚持实践第一,知行合一有为善为 (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 做有本领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人的本质是社会一切关系的总和 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是人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人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等方面能力和品质的综合体现,反映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风貌,是促进个人健康成长,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法制素养是指人们通过学习法律知识、理解法律本质、运用法律思维、依法维护权利与依法履行法律义务的素质、修养的能力,对保障人们崇尚法治、遵守法律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新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后题答案

绪论 一、我们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1.新时代是我们理解当前所处历史方位的关键词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三个意味着” ①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②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新时代的内涵①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②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③这个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④这个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⑤这个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2.全面理解中国梦 (1)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 2)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 二、时代新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 1.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1)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牢记使命,自信自励。 (2)要有高强的本领才干,勤奋学习,全面发展。 (3)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讲求奉献,实干进取。 2.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 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是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的有机融合,是新时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1)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018版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简笔记

2018版03706精简笔记 绪论 A新时代新使命对时代新人提出了更高标准和更严格要求: 1时代新人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2时代新人要有高强的本领才干; 3时代新人要有为国为民的担当精神。 B价值观指人们对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认识和观点。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1对于国家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遵循。 2对于社会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凝聚社会共识、实现社会团结、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了“最大公约数”。 3对于时代新人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其进德修业、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 E人生需要道德,也需要法律。二者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协同发挥作用。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一方面,法律是对人们进行道德教育的有力保证和依靠;另一方面,道德是执行法律的基础。(法是他律,德是自律,需要二者并用。) 第一章把握人生的方向和道路 A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论断,使人的本质问题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得到了科学的说明。对此,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社会属性是人的根本属性; 2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发展的。 B人生观的内容:人生观主要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C人生目的的含义和作用:人生目的指的是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生观的核心,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起着定向作用和动力源泉); 2人生目的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3人生目的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 1、什么是新时代?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1)什么是新时代?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②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③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④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⑤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⑥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2)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①党的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些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全局性和根本性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如何理解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概念:①道德: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②法律: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联系:①思想道德与法律都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②思想道德与法律都是上层建筑组成部分,共同服务于一定的经济基础。 ③两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坚实思想基础、精神支撑、法治保障。 区别:①表现形式不同: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一种行为规范,它具有明确的内容,通常以各种法律渊源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思想道德规范的内容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并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 ②调节领域不同:思想道德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的,包括人们的行为,思想等。而法律只调整人们有关法律的行为。 ③调节方式不同: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而思想道德主要依靠社会舆论的力量,靠人们自觉遵守。 两者关系:思想道德为法律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法律为思想道德提供制度保障。(我国法律体现、维护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道德补充、支持、促进我国法律,二者共同融入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大题复习提纲

1.如何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牢记使命,自信自励; 要有高强的本领才干,勤奋学习,全面发展; 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讲求奉献,实干进取。 2为什么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以及如何提高?P7 3.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观决定着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实际生活。人生观就是人们关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总观点和总看法。 4.如何理解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关系? 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了什么活着,人生态度回答人应当如何活着,人生价值回答什么样的人生才有价值。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统一为一个有机整体。 5.为什么说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选择。 6.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原理说明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个人与社会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7.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严重意义。 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

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8.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远大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机联系和统一。一方面,远大理想是现阶段共同理想的奋斗目标;另一方面,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是远大理想的坚实基础。 9.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在实现中华民族宏伟恢复进程中大学生肩负的责任。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担的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宏伟恢复的中国梦的历史使命。 10.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弘扬中国精神? 主要内容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基本内容) 弘扬:做忠诚的爱国者和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培养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1.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与时代要求是什么? 基本内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揭示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时代要求: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 12.如何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 只有把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始终做到爱国的深厚感情、理性认识和实际行动相一致,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才是真正的爱国者。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

1、如何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得时代新人? 要有崇高得理想信念,牢记使命,自信自励; 要有高强得本领才干,勤奋学习,全面发展; 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得担当精神,讲求奉献,实干进取。 2为什么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以及如何提高?P7 3、为什么要树立正确得人生观? 人生观决定着人生道路得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得价值取向与用什么样得方式对待实际生活。人生观就就是人们关于人生目得,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得总观点与总瞧法。 4、如何理解人生目得、人生态度与人生价值得关系? 人生目得回答人为了什么活着,人生态度回答人应当如何活着,人生价值回答什么样得人生才有价值。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统一为一个有机整体。 5、为什么说人生目得就是人生观得核心? 人生目得决定人生道路;人生目得决定人生态度;人生目得决定人生价值选择。 6、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得原理说明人生得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得关系。 个人与社会就是对立统一得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人生得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得矛盾统一体。 7、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得严重意义。 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

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8、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得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远大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机联系与统一。一方面,远大理想就是现阶段共同理想得奋斗目标;另一方面,现阶段得共同理想就是远大理想得坚实基础。 9、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在实现中华民族宏伟恢复进程中大学生肩负得责任。 大学生就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得建设者与接班人,承担得就是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宏伟恢复得中国梦得历史使命。 10、中国精神得主要内容就是什么?如何弘扬中国精神? 主要内容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得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得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得时代精神就是基本内容) 弘扬:做忠诚得爱国者与做改革创新得实践者,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培养中华民族共同得精神家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得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得时代精神。 11、爱国主义得基本内涵与时代要求就是什么? 基本内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得深厚感情,揭示了个人对祖国得依存关系,就是人们对自己家园以及民族与文化得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得统一。 时代要求:爱祖国得大好河山。爱自己得骨肉同胞。爱祖国得灿烂文化。爱自己得国家。 12、如何做新时代得忠诚爱国者? 只有把国家得安全、荣誉与利益放在高于一切得地位,始终做到爱国得深厚感情、理性认识与实际行动相一致,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才就是真正得爱国者。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2018年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 目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 (1) 绪论 (2) 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 (3) 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 (7) 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 (11) 第四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6) 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19) 第六章尊法守法学法用法 (22)

绪论 我们处在社会主义新时代P1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新时代是我们理解当前历史方位的关键词。中国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巨大飞跃,进入了复兴的光明前景。在世界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个新时代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 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 新时代人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P3 大学生应该以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为根本要求,务实综合基础素质,着力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展现新的风貌、新的姿态,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一)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牢记使命,自信自励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决定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大学生要保持对理想理念的激情和执着,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内化为担当的自觉,外化为实际的行动,从容自信、坚定自励。 要有高强的本领才干,勤奋学习,全面发展 大学生应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树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复习提纲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知识框架绪论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P1-P2 2、大学生怎样才能成为时代新人?P3-P7 3、简述思想道德与法律的关系。P6【区别和联系】第一段 4、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养的含义。P6 最后一段 5、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意义。P7 第二段 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 第一节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 1、人的本质。P9 最后一段 2、人生观的含义。P10 第三段 3、人生目的。P10 最后一段 4、人生目的的重要性。P10-P11 首先、其次、再次。 5、人生态度的含义。 P11 第二段 6、人生价值的含义。P12 第二段 7、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P12 第二段 第二节正确的人生观 1、世界观的含义。P13 第二段 2、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P13 第三段 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P13-14【对立统一。最根本的是?】 4、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是什么?P15第三段;为什么?4点(4个才能) 5、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P16-17四点 6、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什么?当前标准是什么?P18 第二段 7、如何评价人生价值?【根本尺度,当前标准,三点方法】P18 8、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是什么?P19 三点 第三节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1、怎样看待幸福问题?P20-21 2、怎样看待得失问题?P21 3、怎样看待苦乐问题?P21-22 4、怎样看待顺逆问题?P22 5、怎样看待生死问题?P22-23 6、怎样看待荣辱问题?P23 7、怎样看待金钱问题? 8、个人主义。P25 第二段 9、几种错误的人生观。P23-25 10、如何成就出彩的人生?P25-26 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 第一节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 1、理想的含义及特点P29 2、信念的含义及特点P30 3、理想信念的重要性。P31-32 第二节崇高的理想信念 1、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P33-35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P35第二段 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P35-36 4、四个自信。P36 第二段

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修)重点精简背诵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重点 ·绪论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重要论断的意义及其特征 新时代是我们理解当前所处历史方位的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接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2.新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要求。大学生应该以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作为根本要求,夯实综合素质基础,着力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展现新的风貌、新的姿态,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1)做有理想、有本事、有担当的是滴啊新人 (2)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牢记使命,自信自励 (3)要有本领有才干,勤奋学习,全面发展 (4)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讲求奉献,实干进取 (5)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第一章 1.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劳动实践有意识 任何人都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立足于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关系在客观的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中实践人生,通过现实的生活逐渐感悟人生 2.人生观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 3.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个人与社会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最根本的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4.人生价值的评价与实现 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实践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促进

2018年版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绪论和第一章试题库思修试题库

1、以下关于思想道德和法律的关系表述错误的是( A )。 A、思想道德为法律提供制度保障。 B、思想道德为法律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 C、思想道德和法律都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D、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发挥思想道德的引领和教化作用,又要发挥法律的 规范和强制作用。 2、以下关于思想道德和法律的关系表述错误的是( B )。 A、法律为思想道德提供制度保障 B、法律为思想道德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 C、思想道德和法律都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D、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发挥思想道德的引领和教化作用,又要发挥法律的 规范和强制作用。 3、以下关于思想道德和法律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有( C)。 A、法律为思想道德提供制度保障 B、思想道德为法律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 C、思想道德和法律都不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D、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发挥思想道德的引领和教化作用,又要发挥法律的 规范和强制作用。 4、以下关于思想道德和法律的关系表述有误的有(D )。 A、法律为思想道德提供制度保障 B、思想道德为法律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 C、思想道德和法律都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D、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要发挥法律的规范和强制作用,并不需要发挥思想 道德的引领和教化作用 5、以下关于思想道德和法律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D )。 A、法律为思想道德提供制度保障 B、思想道德为法律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 C、思想道德和法律都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D、思想道德不能够促进人们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权威。 6、以下关于法律和思想道德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B ) A、思想道德能够促进人们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权威。 B、思想道德为法律提供制度保障。 C、思想道德和法律都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D、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发挥思想道德的引领和教化作用,又要发挥法律 的规范和强制作用。 7、下列关于社会价值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A、社会价值是社会和他人对于个体的意义 B、社会价值主要通过劳动、创造和贡献表现出来 C、社会价值是作为客体的人满足作为主体的人的关系 D、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对于社会和他人的意义 8、下列关于社会价值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对社会贡献得越多,其人生价值就越大 B、社会价值是社会和他人对于个体的意义

2018-2019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

思政《教学大纲及2018—2019学年教学进度安排》 基础教学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英文名称:Ideology and Morality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一、课程说明 1.课程类别 公共基础课程 2.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 适应全部专业是学生必修课程之一 3.课程目的 (1)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3)有助于大学生领悟人生真谛,鉴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和改革创新的生力军。 (4)使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法治道路的精髓,增进法治意识,养成法治思维,更好地形式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 4.学分与学时 学时为48学时 5.建议先修课程 经济与生活、哲学与人生 6.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 推荐教材: 《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沈壮海,王易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 参考书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李冬坚,彭莉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2016年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汪应明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 7. 教学方法与手段 (1)理论教授法 (2)多媒体教学法 (3)互动参与法 8. 考核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评定:考试课(1)平时成绩占40% ,形式有: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量 (2)考试成绩占60%。,形式有:闭卷考试论文写作 9. 课外自学要求 至少参加一次课外实践,并写出心得体会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 1?什么是新时代?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1) 什么是新时代?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②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③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④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⑤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⑥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2) 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些历史性成就 和历史性变革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全局性和根本性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如何理解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概念: ①道德: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②法律: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联系: ①思想道德与法律都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②思想道德与法律都是上层建筑组成部分,共同服务于一定的经济基础。 ③两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坚实思想基础、精神支撑、法治保障。 区别: ①表现形式不同: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一种行为规范,它具有明确的内容,通常以 各种法律渊源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思想道德规范的内容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并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 ②调节领域不同:思想道德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的,包括人们的行为,思想等。而法律只调整人们有关法律的行为。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2018年版复习提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知识框架绪论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P1-P2 2、大学生怎样才能成为时代新人?P3-P7 3、简述思想道德与法律的关系。P6【区别和联系】第一段 4、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养的含义。P6最后一段 5、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意义。P7第二段 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 第一节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 1、人的本质。P9最后一段 2、人生观的含义。P10第三段 3、人生目的。P10最后一段] 4、人生目的的重要性。P10-P11首先、其次、再次。 5、人生态度的含义。P11第二段 6、人生价值的含义。P12第二段 7、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P12第二段 第二节正确的人生观 1、世界观的含义。P13第二段 2、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P13第三段 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P13-14【对立统一。最根本的是?】 4、科学高尚的人生最追求是什么?P15第三段 为什么?4点(4个才能)

5、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P16-17 四点 6、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什么?当前标准是什么?P18第二 段 7、如何评价人生价值?【根本尺度,当前标准,三点方法】P18 8、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是什么?P19 三点 第三节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1、怎样看待幸福问题?P20-21 2、怎样看待得失问题?P21 3、怎样看待苦乐问题?P21-22 4、怎样看待顺逆问题?P22 5、怎样看待生死问题?P22-23 6、怎样看待荣辱问题?P23 7、怎样看待金钱问题? 8、个人主义。P25第二段 9、几种错误的人生观。P23-25 10、如何成就出彩的人生?P25-26 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 第一节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 1、理想的含义及特点P29 2、信念的含义及特点P30 3、理想信念的重要性。P31-32 第二节崇高的理想信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