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镇静催眠药(答案)

镇静催眠药(答案)

镇静催眠药(答案)

|参考答案

姓名-学生编号-写下化学结构或名字,下列药物的结构类型及临床应用

1苯巴比妥

ONHOC2H5ONH丙二酰脲镇静催眠药

2地西泮

氯仿氯丙嗪

3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

clch 2 ch 2ch 2c 199 8

n

conh 2

2,写出下列药物的结构通式:巴比妥类镇静催眠药

或3r 1 NX

r2nho

2苯并二氮卓类抗焦虑药

奋乃静抗精神病药

Terdnee抗抑郁药

奥沙泮名词解释

1。镇静催眠药:属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能缓解身体的紧张、焦虑、烦躁、失眠等精神亢奋状态,从而进入平静,帮助身体进入类似正常的睡眠状态。

2。精神治疗药物:指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焦虑症、抑郁症、躁狂症等临床疾病的药物。

3,抗癫痫药物:癫痫是一种由脑神经元过度放电引起的疾病。抗癫痫药物在一定剂量下对各种类型的癫痫有效,起效快,持续时间长。不会产生镇静作用或其他明显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副作用。选择题(答案在括号中)

1。巴比妥类镇静催眠药的基本结构是(b)乙内酰脲b丙二酰脲

c哌啶二酮d三环

2年,地西泮用酸或碱水解产生降解产物(b) a .重氮化偶合反应b .没有重氮化偶合反应c .茚三酮试剂没有颜色d .氨和甲醛3自动释放。盐酸氯丙嗪容易氧化成红棕色的原因是:(d) a .本品为强酸弱碱盐b .本品为强碱弱酸盐C . 10位侧链胺太碱性d .母核为吩噻嗪环4和苯妥英钠的结构母核,称为(C)

A。丙二酰胺b .嘧啶二酮c .乙内酰脲d .琥珀酰亚胺5。具有三环核的抗抑郁药是(D)

A。安定B .卡马西平C .奋乃静D .阿米替林

6,下列具有顺式-反式异构体的药物为(B)

A,阿米替林B,氯丙嗪C,舒必利D,奋乃静

7,巴比妥类药物正确描述为(c) a .酯结构水解和酸碱B .酚结构弱酸

性C .脲结构酸碱水解D . 2位氧化下列哪一种是常见的抗癫痫药物(B)苯巴比妥B苯妥英钠c terden d硫喷妥钠

9,对巴比妥类药物性质的描述如下:A .它能与金属离子形成盐;它是弱酸性的;具有脲结构,用酸和碱水解;它是弱碱性的;10.地西泮的可逆水解发生在(C)

A.1中,将2位水解的钠盐溶液

B. 2,3位水解的

C. 4,5位水解的

D. 5,6位水解的

11和巴比妥类药物置于露天产生浑浊。原因是(B)钠盐溶液经过水解反应,

B巴比妥钠盐被碳酸取代,生成巴比妥类药物游离体c,生成碳酸钠d,它是强酸弱碱盐

12,苯妥英钠和碱共热。它能释放(D)

A、二氧化碳b、二乙胺C、盐酸D、氨13,下列药物中哪一种又称为冬眠灵(A)

A、氯丙嗪b、替登C、舒必利D、奋乃静14,最难在巴比妥酸盐的5-取代基上代谢氧化的是(C)戊基b异戊基C苯环D环己烯15,以下哪一种药物是具有三环的抗癫痫药物苯巴比妥b苯妥英钠c卡马西平d丙戊酸钠16。在结构上,它是(B)

A。氯丙嗪b .奋乃静c. terden d .阿米替林17。苯巴比妥的化学名为(C)

A.5-乙基-6-苯基-2,4,6-嘧啶三酮

B.7-氯-5-甲基-1-甲酰胺

C.5-乙基-5-苯基-2,4,6-(1h,3H,5H)嘧啶三酮

D.4-氯-5-甲基-1-哌嗪乙醇

18。下列药物具有较好的水溶性:(1)地西泮、苯巴比妥、苯妥英钠、盐酸氯丙嗪。下列属于氢化嘧啶二酮的药物是(d)乙胺丁醇苯巴比妥

c苯妥英钠帕米酮

20。抗精神病药氟哌啶醇的结构属于(B)吩噻嗪类、丁酰苯类、硫杂蒽类、苯磺酰胺类

-21,苯二氮卓类的抗焦虑机制主要与脑(B)

A有关。多巴胺b .γ-γ-氨基丁酸c .多酚d . 5-羟色胺22。精神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是(A)

A。作用于多巴胺受体b。作用于肾上腺素能神经受体c。作用于离子通道d。作用于组胺受体23。一个不符合苯巴比妥特性的项目是(A) A。由于苯巴比妥钠在临床上使用,因此其水溶液是稳定的。苯巴比妥钠在临床上使用,但其水溶液是不稳定的。它具有弱酸性,可与碱成盐。它可用于治疗失眠、惊厥等。

5,简答

1,并尝试写出巴比妥酸盐的构效关系和理化性质。答案要点:详见教材和课件。

2,写巴比妥类药物的一般合成方法答案要点:

ooo hoc 2 H5 R1 x1o hoc 2 H5 C2 H5 onah

oo

ooor 1 C2 H5 H2 ncnh 2

C2 H5 ona Roch 225

o

oc 2 H5 R2 xoc 2 H5 C2 H5 on ao R1 R2 on hon

3。解释为什么以下两种巴比妥酸盐的镇静和催眠活性(b)比(a)在现有合成孔径雷达知识下更强重点:化合物A和B是丙二酰脲类化合物,A是巴比妥酸,B是苯巴比妥,镇静催眠活性B大于A,这是因为,在巴比妥酸盐的构效关系中,5位必须是非氢二取代的。化合物a是酸性的,因为5-位没有被取代。在生理ph条件下,分子药物较少,离子药物较多,不利于吸收。即使在吸收后,化合物a也不容易穿透血脑屏障,因此a实际上没有镇静和催眠活性

4,比较下列化合物(a)和(b)的生物活性并简要说明原因

s ncl ch 3c H3 snch 2 H2 ch 2ch 2nch 3c H3 ch 3(a)(b)要点:化合物a和b 是吩噻嗪类药物,a是氯丙嗪,b是异丙嗪。甲是抗精神病活性,乙抗精神病活性弱,主要表现为抗组胺活性。这是因为吩噻嗪类药物的构效关系告诉我们,当10位氮原子和末端叔胺之间的距离为3个碳原子时,表现出很强的镇静作用,3个碳原子之间的距离不能延长或缩短。在B的分子结构中,10位氮原子和末端叔胺之间的距离只有2个碳原子,因此镇静作用很弱此外,在2位的氯原子可以增强抗精

神病药物的活性重点:化合物A和B是丙二酰脲类化合物,A是巴比妥酸,B是苯巴比妥,镇静催眠活性B大于A,这是因为,在巴比妥酸盐的构效关系中,5位必须是非氢二取代的。化合物a是酸性的,因为5-位没有被取代。在生理ph条件下,分子药物较少,离子药物较多,不利于吸收。即使在吸收后,化合物a也不容易穿透血脑屏障,因此a实际上没有镇静和催眠活性

4,比较下列化合物(a)和(b)的生物活性并简要说明原因

s ncl ch 3c H3 snch 2 H2 ch 2ch 2nch 3c H3 ch 3(a)(b)要点:化合物a和b 是吩噻嗪类药物,a是氯丙嗪,b是异丙嗪。甲是抗精神病活性,乙抗精神病活性弱,主要表现为抗组胺活性。这是因为吩噻嗪类药物的构效关系告诉我们,当10位氮原子和末端叔胺之间的距离为3个碳原子时,表现出很强的镇静作用,3个碳原子之间的距离不能延长或缩短。在B的分子结构中,10位氮原子和末端叔胺之间的距离只有2个碳原子,因此镇静作用很弱此外,在2位的氯原子可以增强抗精神病药物的活性

镇静催眠药物的合理使用考试

镇静催眠药物的合理使用考试
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 10 题,每题 10 分)
1 . 常用的苯二氮卓类药物中,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的药物是
? ? ? ?
A.地西泮 B.艾司唑仑 C.三唑仑 D.奥沙西泮
我的答案: C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暂无 2 . 焦虑引起的失眠症宜用
? ? ? ?
A.巴比妥 B.苯妥英钠 C.水合氯醛 D.地西泮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暂无 3 . 苯二氮卓类药物镇静催眠作用的机制是
? ? ? ?
A.增加 Cl-通道开放的时间 B.加强大脑皮层的抑制过程 C.激动 GABAB 受体 D.增加 Cl-通道开放频率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暂无 4 . 苯二氮卓受体拮抗剂是
? ? ? ?
A.氟马西尼 B.三唑仑 C.甲喹酮 D.硫喷妥钠
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暂无

5 . 巴比妥类急性中毒时,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 ? ? ?
A.心脏骤停 B.肾功能衰竭 C.延髓呼吸中枢麻痹 D.惊厥
我的答案: C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暂无 6 . 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是
? ? ? ?
A.地西泮 B.氯氮平 C.地尔硫(艹卓) D.苯巴比妥
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暂无 7 . 对于入睡困难者可选用
? ? ? ?
A.氯硝西泮 B.氟硝西泮 C.佐匹克隆 D.苯巴比妥
我的答案: C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暂无 8 . 长期应用地西泮可产生耐受性,其特点是
? ? ? ?
A.催眠作用的耐受性产生较快,而抗焦虑作用的耐受性产生很慢 B.抗焦虑作用的耐受性产生较快,而催眠作用的耐受性产生很慢 C.抗焦虑作用不产生耐受性,而催眠作用产生耐受性 D.催眠作用和抗焦虑作用的耐受性同时产生
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暂无 9 . 能够调节睡眠-觉醒周期的药物是
? ? ?
A.苯海拉明 B.曲唑酮 C.褪黑素

镇静催眠药临床试验一般要求

发布日期20060215 栏目化药药物评价>>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标题镇静催眠药临床试验一般要求 作者赵建中 部门 正文内容 审评四部八室赵建中

摘要镇静催眠药的临床评价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个为普通临床试验,另一个为睡眠实验室临床试验。本文主要对催眠药普通临床试验的一般要求进行了讨论,包括各期临床试验的目的、受试者选择、对研究者的要求、试验设计、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指标等。 关键词镇静催眠药临床试验 1.早Ⅰ期临床试验 1.1试验目的 (1)为药物的安全性、疗效和剂量相关的不良反应提供证据。 (2)提供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消除的信息。 1.2受试者 应使用健康的成年志愿者。他们应了解关于临床试验、研究药物的全部信息,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健康”的标准是指基线时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其它临床检查正常。 但需认识到,健康志愿者与失眠症患者相比,其研究结果可能相关性很小,特别是对不良反应的耐受性或者对更大药物剂量的耐受性方面。 排除标准: (1)需要合并用药者 (2)老年受试者 (3)已知的酗酒者、药物依赖者,或者有精神病史和依从性差者。 1.3试验背景条件

一般在这种试验中应能进行近距离的观察和24小时的治疗。设备条件应能满足实验室检查的需要,或者有条件储存和运送化验标本。 1.4研究者 合格的研究者应有临床药效学、精神病治疗学或者内科学经验,他们将对所有受试者进行频繁的和全面的评价。 1.5研究设计 接受研究药物之前,所有的受试者在一段时间内不能接受其它药物,以确保没有代谢的或者症状的残留效应。例如:如果先前服用了药物但半衰期比较短,可以设置只有几天时间的清洗期,如果半衰期比较长,则需要长的清洗期。 1.5.1单次给药试验 目的为在健康人群评价催眠药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也对其镇静催眠效果进行观察。由于催眠药一般是在睡觉前单次给药,单次给药的评价可以提供与拟定临床剂量有关的数据,不必进行每日分次给药的研究。临床试验可以是开放的、单盲或者双盲的,可以是安慰剂或者阳性药物对照,可以是平衡组或者非平衡组平行对照。 每个试验都应该遵循下述的原则: (1)第一个受试者的初始剂量应该是最小的,并基于动物毒性研究,例如以动物试验中的最大非毒性剂量作为初始剂量。 (2)在单剂量研究期间,在给予同一个或者另一个受试者更高剂量之前,应在每一剂量服药的前后进行监测,以便确定哪一个剂量水平是安全的。 (3)在同一个受试者重复给予同一剂量或者更高剂量之前,应有足够的清洗期。这决定于动物和人体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数据。

新型镇静催眠药

新型镇静催眠药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新型镇静催眠药作用靶点及机制 第三代镇静催眠药,为非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 一、唑吡坦 1、一种咪唑吡啶类衍生物,可选择性激动ω-1苯二氮卓受体,当药物与BDZ受体结合后,增加GABA对GABA A结合位点的亲和力,从而导致氯离子通道开放,使Cl-内流引起细胞膜超极化而抑制神经元激动。具有较强的镇静催眠作用,且在催眠剂量下无肌肉松弛、抗惊厥等作用。迅速成为失眠症短期治疗的金标准药物 2、唑吡坦能够显着减少失眠症患者入睡前的等待时间,延长患者总睡眠时间,其疗效在连续给药1个多月后不会有明显降低。 3、唑吡坦临床疗效与苯二氮卓类药物相当,由于唑吡坦半衰期短(小时),在体内不产生活性代谢产物,其治疗剂量下不产生蓄积和残留作用 4、新剂型----缓释制剂、舌下含片 二、右佐匹克隆 1、为短效催眠药佐匹克隆的右旋异构体,本品对苯二氮卓受体的亲和力是左旋体的50倍。 2、主要用于治疗短暂性和慢性失眠症。 3、右佐匹克隆是目前惟一一种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证实的催眠药。 三、Indiplon 1、Indiplon与GABA A受体的亲和力是唑吡坦的10倍,因此此药起效时间更快,治疗剂量水平更低,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更小。 2、在体内吸收迅速,半衰期短,因而可以开发出速释(胶囊)和缓释(片剂)等不同剂型,从而扩大了药物的使用范围。例如,速释胶囊可用于入睡困难或夜间易醒的失眠症患者,而缓释片剂则更适用于同时存在入睡困难及睡眠维持困难的患者。

四、扎来普隆 1、为非苯二氮卓类安眠药, 2、扎来普隆是继佐匹克隆之后作用时间更短的一种非苯二氮卓类催眠药,口服后t1/2约为1h,它在维持正常睡眠阶段的同时,对快动眼睡眠(REM)无影响,具有入睡快,日间宿醉作用少,依赖性、停药后戒断反应及反弹性失眠均少等特点。 五、其他 拉米替隆(Ramelteon)褪黑素MT1/2受体激动剂,全新作用机制。疗效一般,安全性较好

新型镇静催眠药

新型镇静催眠药作用靶点及机制 第三代镇静催眠药,为非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 一、唑吡坦 1、一种咪唑吡啶类衍生物,可选择性激动ω-1苯二氮卓受体,当药物与BDZ受体结合后,增加GABA 对GABA A结合位点的亲和力,从而导致氯离子通道开放,使Cl-内流引起细胞膜超极化而抑制神经元激动。具有较强的镇静催眠作用,且在催眠剂量下无肌肉松弛、抗惊厥等作用。迅速成为失眠症短期治疗的金标准药物 2、唑吡坦能够显著减少失眠症患者入睡前的等待时间,延长患者总睡眠时间,其疗效在连续给药1个多月后不会有明显降低。 3、唑吡坦临床疗效与苯二氮卓类药物相当,由于唑吡坦半衰期短(2.6小时),在体内不产生活性代谢产物,其治疗剂量下不产生蓄积和残留作用 4、新剂型----缓释制剂、舌下含片 二、右佐匹克隆 1、为短效催眠药佐匹克隆的右旋异构体,本品对苯二氮卓受体的亲和力是左旋体的50倍。 2、主要用于治疗短暂性和慢性失眠症。 3、右佐匹克隆是目前惟一一种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证实的催眠药。 三、Indiplon 1、Indiplon与GABA A受体的亲和力是唑吡坦的10倍,因此此药起效时间更快,治疗剂量水平更低,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更小。 2、在体内吸收迅速,半衰期短,因而可以开发出速释(胶囊)和缓释(片剂)等不同剂型,从而扩大了药物的使用范围。例如,速释胶囊可用于入睡困难或夜间易醒的失眠症患者,而缓释片剂则更适用于同时存在入睡困难及睡眠维持困难的患者。 四、扎来普隆 1、为非苯二氮卓类安眠药, 2、扎来普隆是继佐匹克隆之后作用时间更短的一种非苯二氮卓类催眠药,口服后t1/2约为1h,它在维持正常睡眠阶段的同时,对快动眼睡眠(REM)无影响,具有入睡快,日间宿醉作用少,依赖性、停药后戒断反应及反弹性失眠均少等特点。 五、其他 拉米替隆(Ramelteon)褪黑素MT1/2受体激动剂,全新作用机制。疗效一般,安全性较好

镇静催眠药唑吡坦.

青岛农业大学 本科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镇静催眠药唑吡坦 学生专业班级药学 2007级1班 学生姓名(学号)马兰花(20073565) 指导教师孙云明 完成时间 2010-6-6 2010 年 6 月 6 日

镇静催眠药唑吡坦 摘要:唑吡坦是新一代非苯二氮卓类镇静剂,自上市后,在美、英、德、瑞士、西班牙等国广泛使用。由法国塞诺菲圣德拉堡药物研制公司开发生产。它有很强德睡眠诱导作用,作用快,服药后30分钟起效。唑吡坦是一种作用快, 疗效肯定, 副作用轻微, 无反跳性和成瘾性的新型镇静催眠药。服用本品有与剂量相关的不良反应,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和对胃肠蠕动的影响。药物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严重睡眠问题,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总体感觉,但是任何药物治疗都有风险,要注意药物对患者的副作用。 Abstract: zolpidem is a new generation of benzodiazepine sedatives, since listing in USA, UK, Germany, Switzerland, and is widely used in countries such as Spain. By the French plug's holy Della drugs companies develop production fort. It has a strong role, entrainment DE sleep medicine, after 30 minutes more. Zolpidem which is a kind of function, curative effect, no side effects, and the slight slabs of new calm hyponotic drug addiction. Taking this product has to be dose-related adverse reactions to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especially the effect of gastric bowel peristalsis and influence. Drug therapy can improve the patients with severe sleep problems and improve the health and overall feeling, but any medications are risk,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atient's drug side-effects. 关键词:唑吡坦催眠注意事项 唑吡坦(Zolpidem ) 是新一代非苯二氮卓类镇静剂, 始由法国Synthelabo 公司研制, 商品名思诺思(Stilnox, 又名舒睡晨爽) , 1988 年首次上市, 先后在美(Ambien)、英、德、瑞士、西班牙等国广泛使用。我国1995 年开始进口, 1998 年湖南株州湘江药业公司批准生产。本药属四类新药, 在结构、药效和药代动力学方面与苯二氮卓类不同。唑吡坦(Zoplpiden):唑吡坦是一种咪唑吡啶衍生物。国内商品名“思诺思”,由法国塞诺菲圣德拉堡药物研制公司开发生产。它有很强德睡眠诱导作用,作用快,服药后30分钟起效。由于其在血中的半衰期约为2.5小时,所以是短效的催眠药。 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1]:药物名称:酒石酸唑吡坦片,英文名:Zolpidem Tartrate Tablet,主要成分:本品主要成分是酒石酸唑吡坦。性状:本品为薄膜包衣片,除去薄膜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 一、药效药理 睡眠研究发现,唑吡坦主要作用于睡眠周期的非眼快动相第二睡眠时相,增加或不增加慢波睡眠,对眼动快相的作用轻微。如果停药,与其他药物相比,它引起的睡眠紊乱比较轻微。 与其他苯二氮卓类安定药物一样,它对已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呼吸有轻微抑制作用。也有研究发现,唑吡坦对呼吸功能与安慰剂一样无明显抑制作用。唑吡坦最常见的副作用在胃肠道和神经系统方面,严重时可停药。常见的胃肠道副作用包括腹泻、恶心、笑话不良等;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是嗜睡和头晕。 唑吡坦服药后第二天白天药物残留的作用较小。对肝脏有问题的患者应减少药物用量,对肾脏疾病患者也应调整药物剂量。老年人由于药物的半衰期延长,故开始使用药物剂量应比较小,一般来说,老年人的药物剂量为5~10mg/天。 Lalmeyer等人研究了唑吡坦对慢性失眠的疗效,主要观察门诊慢性失眠症患者中的唑吡坦效果,设计采用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研究,有145例慢性失眠患者,年龄19~61岁,性别包括男性81例,女性64例。研究采用清晨询问、睡眠日记及临床总印象等判断方法。研究发现,唑吡坦使失眠患者的主观睡眠潜伏期缩短,主观总睡眠时间延长,主观醒来次数减少,睡眠质量得到改善。 美国和欧洲曾对3500例以上的病人进行过该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及成瘾性研究,其催眠作用已被多个研究所证实。由此研究者得到如下讨论:唑吡坦是慢性失眠症的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药物[2]。

镇静催眠药综述

关于镇静催眠药研究进展、临床应用和药物滥用问题综述 摘要:镇静催眠失药作为一类抑制中枢系统功能,起镇静催眠作用的药,在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失眠。失眠会严重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及身心健康。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存压力的加大,失眠症患者将会越来越多,而治疗失眠主要 是药物的疗法,因此世界各地对于镇静催眠药的研究和开发将逐年增加。从60年代起,苯二氮革类(BZS)和非BZS由于较巴比妥类和非巴比妥类副作用小,疗效明显,逐渐替代了巴比妥类和非巴比妥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失眠使用最多的镇静催眠药。但临床上存在药物滥用的问题,本文将对镇静催眠药的研究进展、临床应用和药物滥用等问题展开综述。 关键词:镇静催眠药物疗法 失眠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症状,发病率非常高,有调查结果表明,在过去20年中,失眠症患病率约为3 0%一3 5%[1]。同时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常常被失眠困扰,尤其是老年人[2]。失眠是作为人类的健康大敌,不仅会影响正常和生活;导致精神衰弱;产生心理障碍、轻生自杀;会诱发心、脑等身体疾病引发意外事故等[3],由于目前对于失眠的治疗主要依赖药物,因此镇静催眠药的开发也进行的如火如荼。本文将主要介绍几种药物的的作用机理、药动学、不良反应、适用人群,注意事项做一简要的对比、阐述并对临床药物滥用提出建议。 1.主要药物及其药理 1.1苯二氮覃类药物 苯二氮覃类药物BZS是临床常用的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和抗惊厥等效应。从1960年第一个BZS药物氯氮革上市以来,BZS药物发展迅速,目前主要有地西伴氟西伴、夸西伴、艾司哇仑、替马西伴、三哇仑、氯甲西伴、阿普哇仑、氯普哇仑、咪达哇仑、澳替哇仑、度氟西伴、硝西伴、和氟硝西伴等10多种。 同时BZS与BZ受体结合没有选择性,它们吸收迅速,血药达峰时间一般为60- 90 min,起效快、作用强、毒性低,可小剂量间断或短期治疗慢性失眠,但是BZS具有耐药性、停药后反跳现象、依赖性、精神运动损害、残余效应等不良反应。 1.2非苯二氮草类镇静催眠药 哇毗坦的催眠作用是通过选择性地作用于BZ受体—Y氨基丁酸受体的一部分,以增加GABA的传递,当药物与BZ受体结合后,增加GABA对GABAn结合位点的亲和力,从而导致氯离子通道开放,使氯离子流入神经细胞内,引起细胞膜超极化而抑制神经元激动。 1.3佐匹克隆 佐匹克隆ZOP是一激动GABAA受体,增强GABA抑制作用的吡咯环酮类化合物,似与BZS结合于受体的同一识别部位而增加了GABAA受体的功能。然而,结合后存在受体功能上的差别,表明两药结合于同一部位的不同区域,并与受体产生不同的构型。给小鼠服ZOP 30 d后,对GABAA受体并不产生耐受作用,而在大鼠、小鼠长期给予BZS时,可见其对GABAA受体的作用下降。 临床应用:

镇静催眠药

镇静催眠药 前言 能缓和激动,消除躁动,恢复安静情绪的药物称镇静药 能促进和维持近似生理睡眠的药物称催眠药 但同一药物,在较小剂量时起镇静作用,在较大剂量时则起催眠作用。可见,镇静药和催眠药之间有明显的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因此统称为镇静催眠药。 传统的镇静催眠药(如巴比妥类等)都是普遍性中枢抑制药,随剂量逐渐增加而产生镇静、催眠、啫睡、抗惊厥和麻醉作用,中毒量可致呼吸麻痹而死亡。曾认为这是镇静催眠药的一般作用规律。但60年代开始应用的苯二氮卓类并不符合上述规律,即使很大剂量也不引起麻醉。 由于苯二氮卓类有较好的抗焦虑和镇静催眠作用,安全范围大,目前几已完全取代了巴比妥类等传统镇静催眠药。 基本知识 ,则使得病人出现药物反弹效果. 即这期睡眠当中病人易做梦,严重影响病人睡眠质量.由于此原因导致该类药物较少用于镇静催眠,而多用于麻醉等) 苯二氮卓类 一.特性: 1. 临床常用的有20余种。虽然它们结构相似,但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肌肉松弛和安定作用则各有侧重 2. 有的药物代谢中间产物具有药理活性,所以给予病人剂量时要考虑这点 二. 分类: 1.短效: 代表药物三唑仑中效药物: 代表药物艾司唑仑长效类:代表药物地西泮 三.【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1.抗焦虑作用苯二氮卓类小于镇静剂量时即有良好的抗焦虑作用,显著改善紧张、忧虑、激动和失眠等症状。这可能是选择性作用于边缘系统的结果。主要用于焦虑症。对持续性焦虑状态则宜选用长效类药物。对间断性严重焦虑患者则宜选用中、短效类药物。临床常用地西泮和氯氮卓。 2.镇静催眠作用苯二氮卓类缩短睡眠诱导时间,延长睡眠持续时间。所有催眠药均缩短快动眼睡眠时相(REM),停药时则代偿性反跳延长,而使梦魇增多。但本类药物对REM影响较小,停药后代偿性反跳较轻,由此引起的停药困难亦较小,是其优点之一。 由于本类药物安全范围大,镇静作用发生快而确实,且可产生暂时性记忆缺失,用于麻醉前给药,可缓和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情绪,减少麻醉药用量而增加其安全性,使患者对术中的不良刺激在术后不复记忆。这些作用均优于吗啡和氯丙嗪。同理,临床也常用于心脏电击复律或内窥镜检查前给药。多用地西泮静脉注射。 3.抗惊厥作用所有苯二氮卓类药物都有抗惊厥作用,其中地西泮和三唑仑的作用尤为明显,临床用于辅助治疗破伤风、子痫、小儿高热惊厥和药物中毒性惊厥。地西泮是目前用作

各类镇静催眠药物

各类镇静催眠药物 (一)巴比妥类药物 巴比妥类药物属于第一代镇静催眠药,其作用机制在于选择性抑制脑干网状上行激动系统,抑制多突触反应,降低大脑皮质兴奋性。镇静催眠作用随剂量增大而逐渐增强。代谢方式为再分布、肾脏排泄和肝脏分解,故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巴比妥类药物可缩短睡眠潜伏期,延长NREM睡眠3、4期,延长总睡眠时间,使REM睡眠总次数和持续时间缩短。如果突然停药,可因产生的依赖性而出现反跳性失眠,REM睡眠延长,引起噩梦连绵。由于这类药物的治疗指数低,容易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药物之间相互影响比较大等原因,近年已基本被苯二氮卓类药物所替代。 (二)苯二氮卓类药物 经典的苯二氮卓类药物属于第二代镇静催眠药物,是苯二氮卓类受体激动剂(BzRA),它们拥有相同的效用,包括镇静、抗焦虑、松弛肌肉及抗惊厥。苯二氮卓类药物虽然不能直接与GABA受体结合,但它可增强GABA神经的功能,苯二氮卓受体与苯二氮卓类药物结合后结构发生改变,进而调节蛋白磷酸化,,消除GABA调节蛋白对GABA受体高亲和力部位的抑制,GABA受体被激活,促进它与GABA结合,增强了GABA的作用,使GABA能神经元的传递加强。总之,苯二氮卓类药物的药效是间接地通过GABA能神经的功能实现的。这类药物可以缩短睡眠潜伏期,减少夜间睡眠中的觉醒次数,某些半衰期较长的苯二氮卓类药物还可以延长总睡眠时间。绝

大多数BzRA可以轻度减少NREM睡眠的3、4期和REM睡眠时间。其他的影响包括延长NREM睡眠2期中的纺锤波睡眠时间以及增加其出现的频率。这类药物包括三唑仑、氟西泮、硝西泮、阿普唑仑、艾司唑仑和劳拉西泮等。本类药物口服吸收良好,根据半衰期长短不同,可分为短、中、长半衰期三种,经肝脏代谢。 (三)新型非苯二氮卓类药物 同经典的苯二氮卓类药物一样,新型非苯二氮卓类药物也可以减少慢波活动时间,增加睡眠纺锤波(12~15 Hz)和β波(15~20 Hz)活动。例举此类药物中最具代表性的2种药物。 1. 咪唑吡啶类催眠药———唑吡坦(Zolpidem)唑吡坦(zolpidem):唑吡坦是一种选择性结合α-1受体的短效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唑吡坦能被迅速而有效地吸收,口服之后大约1 h可达到最大血药浓度,生物利用度为70%,半衰期为 2.5 h。它能显著缩短睡眠潜伏期,延长总睡眠时间,减少夜间的觉醒次数。唑吡坦10 mg 能缩短REM睡眠时间,对NREM睡眠期的影响仅仅表现在轻度减少低频波(主要1.25~2.50 Hz和5.25~10.00 Hz)睡眠时间及轻度增加纺锤波(12.25~13.00 Hz)和β波(20.25~25.00 Hz)。因此,适用于治疗睡眠维持困难和入睡障碍的患者。 2. 环吡酮类催眠药--佐匹克隆(zopiclone):佐匹克隆的药理作用与经典的苯二氮卓类药物非常相似,推荐剂量为 3.75~7.50mg,它能有效缩短睡眠潜伏期、减少夜间觉醒次数和增加睡眠时间,减少慢波

镇静催眠药

镇静催眠药 指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选择抑制,能够抗焦虑和起到催眠作用的药物。 ?小剂量 安静、嗜睡;解除焦虑、烦躁---------镇静药(sedative)?加大剂量 诱导入睡、改善睡眠状态------催眠药(hypnotic) ?大剂量 产生麻醉 ?分类 ①苯二氮卓类(Benzodiazepines,BZ) 安定(地西泮)、氯氮卓、去甲羟基安定、氟安定、硝基安定、舒乐安定 ②巴比妥类 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硫喷妥 ③其他类镇静催眠药 水合氯醛 作用:缩短入睡潜伏期,减少觉醒次数,延长睡眠时间,对REM睡眠影响较小,停药后“反跳”较轻,易停药。用途:各种失眠。 一、苯二氮卓类 安定(地西泮;valium,diazepam) 体内过程 吸收:口服吸收完全,1小时左右血药浓度达高峰,而肌内注射吸收不规则,血药浓度亦较低。 分布:其脂溶性高,静脉注射后很快透过血脑屏障,随后大量分布到脂肪组织,再分布相t1/2约1小时。 代谢:在肝药酶作用下转化为具有活性的去甲安定,并进一步转化为去甲羟安定。 排泄:原型药物及其代谢物最终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失活,经肾排出。 ?作用与应用 ①抗焦虑 作用部位:边缘系统,抑制海马和杏仁核神经原的电活动。 用途:焦虑症,麻醉前给药。 小于镇静剂量即可,选择性高,不容易产生依赖性 →焦虑产生的胃肠道紊乱,失眠 ②镇静催眠 作用部位:脑干网状结构。 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快动眼睡眠和深睡眠 作用弱于巴比妥,所以反跳现象小 ③抗惊厥抗癫痫 作用:拮抗戊四唑和印防己毒素诱发的动物惊厥,对于电惊厥和士的宁诱发的惊厥效果差。 用途:破伤风、子痫、药物中毒和小儿高热惊厥等。静脉注射用于癫痫持续状态(首选)④中枢性肌松作用 作用:抑制脑干网状结构下行系统对脊髓神经元的易化作用,较大剂量时抑制脊髓多突触反射。 用途:大脑麻痹,脑血管意外或脊髓损伤引起的肌僵直;缓解关节病变、腰肌劳损等所致肌肉痉挛。 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为嗜睡、乏力、头昏、影响技巧性操作和驾驶安全。 大剂量时偶有共济失调,语言不清,肌肉无力。静脉注射过快会抑制呼吸功能和循环系统功能。 数周或数月用药可产生依赖性,可产生戒断症状,如失眠、兴奋、焦虑、震颤、甚至惊厥。 偶有过敏反应如皮疹、白细胞减少等。 氯氮卓(利眠宁chlordiazepoxide,librium) 口服吸收慢。主要用于焦虑症,神经官能症,失眠症。去甲羟基安定(奥沙西泮,oxaxepam) 抗焦虑作用强。 氟安定(氟西泮,flurazepam) 作用持久,连续用药催眠作用增强。用于各种失眠症。硝基安定(硝西泮,nitrazepam) 催眠作用显著,抗惊厥作用强。主要用于失眠,焦虑症及癫痫持续状态。 舒乐安定(艾司唑仑,estazolam) 口服吸收快,半衰期短。镇静催眠作用强,主要用于焦虑、失眠、紧张恐惧和术前镇静。 二、巴比妥类 体内过程: ①口服巴比妥类均快速而完全吸收,一般10~60分钟起效。因为脂溶性好,所以更快穿透血脑屏障,发挥药效 ②硫贲妥脂溶性很高,静脉注射后很快进入中枢发挥作用,作用持续时间较短。 ③苯巴比妥脂溶性低,吸收、入脑、起作用均慢。 ④消除方式: 脂溶性高:经肝药酶代谢,代谢产物由肾脏排出。 脂溶性低:原形由肾脏排出,排泄慢。尿液pH值排泄影响较大。 ?药理作用 1.选择性抑制中枢神经系统

镇静催眠药1讲解

镇静催眠药:苯二氮卓类,巴比妥类,其他苯二氮卓类:长效(地西泮、氟西泮、氯氮卓),24-72h 中效(阿普唑仑、艾司唑仑、氯硝西泮),10-20h 短效(三唑仑、奥沙西泮),3-8h 作用:抗焦虑 镇静催眠 抗惊厥、抗癫痫 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 其他(较大剂量可致暂时性记忆缺少等) 不良反应:嗜睡、头昏、乏力、记忆力下降,大剂量偶见共济失调。 毒性小,安全范围大,中毒可用氟马西尼(安易醒)解毒。 久服可发生依赖性、成瘾性、反跳现象、戒断症状 巴比妥类:长效(苯巴比妥、巴比妥) 中效(戊巴比妥、异戊巴比妥) 短效(司可巴比妥) 超短效(硫喷妥钠) 作用:镇静催眠 抗惊厥、抗癫痫 麻醉 不良反应:催眠剂量--眩晕、困倦、精细动作不协调 中等剂量—轻度呼吸抑制 成瘾性、戒断症状 其他类: 佐匹克隆:快速催眠药,属环吡咯酮类,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失眠。

唑吡坦(思诺思):新型非苯二氮卓类,作用类似苯二氮卓类 丁螺环酮:新型非苯二氮卓类,抗焦虑似地西泮 水合氯醛:三氯乙醛水合物,直肠给药,减少刺激,无宿醉后遗效应抗抑郁药:三环类、NA再摄取抑制剂、 5-HT再摄取抑制药、其他 三环类:丙咪嗪、阿米替林、地昔帕明、多塞平(多虑平) 丙咪嗪 作用:中枢神经系统—嗜睡、头晕、目眩、口干、视力模糊(正常人) --精神振奋、情绪高涨、症状减轻(抑郁症患者)自主神经系统:视力模糊、口干、便秘、尿潴留 心血管系统:降低血压、心律失常(心动过速常见),心血管 疾病患者慎用 临床应用:抑郁症 遗尿症 焦虑和恐惧症(伴有焦虑的抑郁症) 不良反应:口干、扩瞳、视力模糊、便秘、排尿困难、心跳过速多汗、无力、头晕、失眠、皮疹、体位性低血压 钱列腺肥大、青光眼慎用 阿米替林:药理性及临床应用与丙咪嗪极为相似 有较强镇静催眠作用 偶有加重糖尿病报道 禁忌症与丙咪嗪相同 NA摄取抑制药:地昔帕明、马普替林、去甲替林

镇静催眠药物的合理使用

1.在常用的苯二氮卓类药物中,起效快且作用时间短的是地西epa B estazolam C三唑仑D oxazepam A.巴比妥·B.苯妥英钠·C.水合氯醛·D.地西epa我的回答:D参考答案:D :No.3。苯二氮卓类药物的镇静催眠作用的机理是:A.增加Cl通道的开放时间;B.加强对大脑皮层的抑制过程;C.激活GABAB受体;D.增加Cl通道的打开频率;我的答案:D 急性巴比妥中毒的主要死亡原因是:A.心脏骤停;B.肾功能衰竭;C.延髓呼吸中枢瘫痪D.抽搐我的答案:C参考答案:C答案分析:尚未6.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是·a。地西epa·b。氯氮平·c。地尔硫卓·d。苯巴比妥·D.长期使用地西epa可产生耐受性,其特征在于以下特征:A.对催眠的耐受性较快,而对抗焦虑的耐受性较慢。B.快速产生对焦虑的耐受性,而对催眠的耐受性缓慢C.抗焦虑不产生耐受性,但催眠产生耐受性。D.对催眠和抗焦虑的耐受性同时产生了我的答案:参考答案:答案:否。9.可以调节睡眠唤醒周期的药物是:A.苯海拉明B.曲唑酮C.褪黑激素D.多塞平 临床上使用的镇静催眠药建议使用最低有效剂量,间歇给药,每周或隔日给予2-4次。通常,建议在短时间内使用它,并且不建议使用超过3-4周。停药应基于临床症状,

例如睡眠改善或症状明显缓解,减慢药物剂量和逐渐停药。该参考每天可减少原始药物的1/4。有症状反弹的患者需要重新添加到原始剂量。在临床实践中,睡前可以交替使用两种机制不同的药物,有助于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同时,有必要观察患者是否有镇静催眠药的不良反应,如宿醉症状,停药反弹,依赖性等。对于焦虑和抑郁症患者,应使用抗焦虑药物联合镇静催眠药药物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

新型镇静催眠药的临床应用

新型镇静催眠药的临床应用及发展进展 摘要:查找文献,了解镇静催眠药特别是新型镇静催眠药的发展进程及其临床应用。 关键词:失眠,镇静催眠药,临床应用 失眠已逐渐成为困扰现代人生活的重要因素。由于现代人常面对各种压力,睡眠亚健康开始广泛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学习,从而不断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近年来,随着失眠者数的增加和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镇静催眠药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加。第1代镇静催眠药为巴比妥类药,主要包括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和司可巴比妥等,其不良反应大,抑制呼吸,过量可致死,治疗安全范围小,易蓄积中毒,有明显潜在的成瘾性。20世纪60年代,第1代巴比妥类药逐渐被新的镇静催眠药所取代,已很少用于镇静和催眠,其中只有苯巴比妥和戊巴比妥仍用于控制癫痫的持续状态。到目前为止,临床应用广泛的是第2代镇静催眠药苯二氮?类药,主要有地西泮、艾司唑仑、阿普唑仑、劳拉西泮、咪达唑仑等。与巴比妥类药相比,苯二氮?类药选择性结合苯二氮?受体,吸收迅速,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在治疗慢性失眠方面常用于低剂量间断或短期治疗。但是,苯二氮?类药有宿醉作用、反跳性失眠、记忆损害、耐药性、依赖性等不良反应。20世纪中后期,非苯二氮?类镇静催眠药和褪黑素(melatonin,MT)受体激动剂等新型镇静催眠药问世,并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出现了一批已进入临床试验或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药物,这些药物具有起效快、时间短、作用明显、宿醉作用小、不良反应少、无耐药性及成瘾性较低等特点,正逐渐成为临床医师治疗失眠的主要药物。 一、非苯二氮类镇静催眠药 镇静催眠药发展至20世纪80年代,起效迅速、睡眠时间延长、吸收完全、高效、高选择性、不良反应小、无宿醉作用的非苯二氮?类药物问世,以唑吡坦、佐匹克隆、艾司佐匹克隆、扎来普隆、茚地普隆为其代表药。这里简单举例唑吡坦。 唑吡坦是首个新一代非苯二氮类镇静催眠药,具有咪唑并吡啶结构,化学名称为酒石酸唑吡坦。由赛诺菲-安万特公司开发,1988年2月在法国首次上市。唑吡坦的作用机制是选择性地作用于苯二氮受体———γ-氨基丁酸(GABA)A型受体(GABAA受体),以增加GABA的传递,当药物和ω受体结合后,增加GABA对GABAA结合位点的亲和性,从而导致氯离子通道开放,使氯离子流入神经细胞内,引起细胞膜超极化而抑制神经元激动。中枢神经系统有ω1受体和ω2受体,其中ω1受体与镇静催眠作用有关,ω2受体与记忆和认知功能有关。由于唑吡坦只选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ω1受体,因此,长期使用不易导致依赖性和成瘾性。唑吡坦仅有单一的镇静催眠作用,而没有抗焦虑、抗惊厥和肌肉松弛作用等精神运动性损害,停药后不出现反跳现象[1]。本品使患者入睡快、夜间醒来次数少、总睡眠时间长,能改善睡眠质量,故适用于短暂性/偶发性失眠症或慢性失眠的短期治疗[2]。唑吡坦吸收迅速,消除半衰期为1.5~3.5h,其代谢产物无药理活性,主要经胆汁从粪便中排泄,极少从尿液中排泄,治疗剂量不产生蓄积和残留。本品长期使用不产生耐药性,撤药后无反跳效应,耐受性良好,无依赖性和成瘾性。 二、MT受体激动剂 MT由5-羟色胺转化而来,是松果体合成分泌的一种吲哚类神经内分泌激素,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除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功能外,对维持睡眠和调节糖、脂代谢等也发挥着重要作用[3]。MT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其合成与分泌具有昼低夜高的特点,与光亮周期、睡眠生物节律性一致[4]。它能矫正人体生物钟,调节、维持昼夜节律,治疗睡眠节律

镇静催眠药市场分析报告

镇静催眠药市场分析报告 目录 第一部分镇静催眠药概述 4 一、镇静催眠药慨述 5 二、镇静催眠药研发状况8 第二部分我国镇静催眠药总体市场状况11 一、镇静催眠药市场容量分析12 二、镇静催眠药市场份额分析13 三、镇静催眠药厂家市场份额分析14 四、镇静催眠药物主要品种市场增长率和潜力分忻15 第三部分镇静催眠药物市场品种分析 16 第一节、刺五加17 第二节、利培酮18 第三节、奥氮平19 第四节、三氟噻吨-四甲蒽内胺20 第五节、咪达唑仑21 第六节、奎地平22 第七节、天麻素23 第八节、唑吡坦24 第九节、佐匹克降25 第十节、劳拉西泮26 第四部分我国镇静催眠药物商品名、生产厂家 27 第五部分我国镇静催眠药物价格及进入医保目录情况 32 箅—节、市场价格情况33 第二节、《2004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日录》情况38 图 图1:2004-2005年镇静催眠药物巾场销售趋势12 表 表1:2003-2005年镇静催眠药物主要品种市场份额变化13 表2:2004-2005年镇静催眠药物市场份额排名前20位的厂家14 表3:2004-2005午市场份额前20位镇静催眠约物川污中增长率15 表4:刺五加市场竞争格局前3位17 表5:利培酮市场竞争格局18 表6:奥氮平市场竞争格局19 表7:三氟噻吨-四甲蒽丙胺市场竞争格局20 表8:眯达唑仑市场竞争格局前2位21 表9:奎地平市场竞争格局前3位22 表10:天麻素市场竞争格局前3位23 表11:唑吡坦门市场竞争格局前2位24 表12:佐匹克隆巾场竞争格局前3位25 表13:劳拉西泮市场竞争价格局前3位26

采用镇静安眠药使用注意事项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采用镇静安眠药使用注意事项 导语:常用的镇静催眠药有巴比妥类(如苯巴比妥、速可眠等)与非巴比妥类(如安眠酮、水合氯醛等)。这类药催眠作用强而有效,但用后可出现头晕、困倦等后遗效应,久用可产生耐药性及成瘾性,多次连用可产生蓄积中毒,须注意以下情况。 安定(地西泮):抗焦虑药和抗谅原药。有镇静、催眠和抗惊原作用,用于焦虑不安、恐惧、失眠、惊顾等。不良反应:此药可致依赖性,在用药期间不可饮酒,不宜驾驶和高空作业,长期服用本药者不宣突然停药;有重症肌无力、育光眼者及婴儿和老年人应慎用。 苯巴比妥:主要用于催眠、镇静和抗惊厥。小剂量可镇静,中剂量可催眠,大剂量可抗惊厥,还可用于抗癫痫发作。不良反应:久用成瘾,多次连用可蓄积中毒,肝肾功能不良者应慎用。成人用于镇静日服3次,每次15毫克,用于催眠可在唾前服,一次30毫克。 异戊巴比妥:作用与苯巴比妥相同,不良反应也与苯巴比妥一样;只是用药的剂量有些区别。用于镇静日服2次,每次20毫克,用于催眠在临睡前服0.1-0.2克。 安眠酮(海米拉):用于神经衰弱和失眠。不良反应与苯巴比妥相同,孕妇忌用。催眠一般可在服药后30分钟内见效,可在临睡前服0.1-0.2克,用于镇静日服3次,每次0,l克。 水合氮醛:此为较安全催眠及抗惊原药,不易蓄积中毒,口服后15分钟即可入睡,持续6个小时,醒后无头昏,用于神经性失眠和烦躁不安等病症。不良反应:久用可成感,大剂量可抑制呼吸及血瞥运动中枢,有心脏病、动脉硬化、溃疡病以及肝肾损害者慎用。 罗通定(颅通定):有镇痛、催眠作用,用于因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内脏痛、月经痛、头痛及失眠等。用于镇痛每次60毫克,每天剂量60

新型镇静催眠药物的研究进展

新型镇静催眠药物的研究进展 潘集阳1,王雀良1,常青2 1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心理科、睡眠中心(广州510630);2广东省广州市精神病医院(510370) 失眠是极常见的临床主诉,对个体及社会构成明显的卫 生负担[1]。失眠既可以是一种原发疾病,也可能是其他疾病 的一种临床症状,镇静催眠药物(sedatives and hypnotics)是 目前治疗失眠的主要临床手段。美国目前用于治疗失眠的 药物有:(1)苯二氮艹卓受体激动剂类镇静催眠药物;(2)非苯 二氮艹卓受体激动剂类催眠药物;(3)褪黑素受体激动剂类催 眠药物;(4)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物、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以及抗抽搐药物等[2]。苯二氮艹卓类药物作为最常见的镇静 催眠药仍在国内临床上广泛使用,但因其残留效应、呼吸抑 制和耐药性、成瘾性等问题,国外临床医生已渐少用于治疗 失眠。近年来,涌现出众多的非苯二氮艹卓受体激动剂类催眠 药物和褪黑素受体激动剂类催眠药物等新型镇静催眠药物。 其中许多已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或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FDA)批准用于临床治疗失眠。一些与H 1 受体亲和力较强 镇静作用明显的药物治疗失眠的疗效也越来越为临床医生 所关注。因这些新型催眠药物有起效快、疗效明显、作用时 间短、“宿醉作用”少、不良反应少、无耐药性及成瘾性较低等 特点,正逐渐成为欧美临床医生治疗失眠的主要手段。现简 要介绍新型催眠药物如下,以期对国内临床医生治疗失眠和 科研人员寻求新的镇静催眠药提供一定帮助。 1非苯二氮艹卓类催眠药物 非苯二氮艹卓类催眠药物已成为治疗失眠的首选药物。 此类药物不影响健康人的正常睡眠生理结构,甚至可以纠正 失眠患者的睡眠紊乱结构,而且次晨无残留效应,不易产生 耐药性和药物成瘾性,无反跳性失眠。目前国内临床常使用 的非苯二氮艹卓类药物有唑吡坦、艾司佐匹克隆、扎来普隆,均 为选择性GABAA-苯二氮艹卓类受体复合物激动剂,与Ⅰ型 (α 1、β 2 、γ 2 )受体有相对强的结合特异性。 1.1唑吡坦(zolpidem)唑吡坦系咪唑吡啶类化合物,吸收快速,由于首关效应,口服20mg时,生物利用度约为67%。其血药浓度达峰值时间为1.6h,总蛋白结合率近92%,饱食后其吸收稍有下降。唑吡坦代谢产物无生物活性,主要经肾脏排泄。 唑吡坦具有快速起效的特点,可维持患者夜间睡眠稳态,减少夜间觉醒。唑吡坦常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失眠,耐受性良好。唑吡坦缓释片是唑吡坦的新剂型。唑吡坦缓释制剂分为两层:一层为速效释放的唑吡坦,另一层则提供缓慢释放的唑吡坦,以维持体内唑吡坦的血药浓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失眠患者研究发现,唑吡坦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失眠症状,并且对日间及夜间呼吸功能、警觉度、身体功能等无明显影响[3]。有研究[4-5]发现,间断地服用唑吡坦对失眠亦有良好疗效,且其效果和持续用药疗效相当。 长期服用治疗剂量唑吡坦,临床未见耐受现象与撤药不适。老年人服药后活动能力不受影响,自评镇静量表无明显受损,其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头痛、嗜睡和头昏。但有一些研究[6-7]发现,唑吡坦可能增加睡眠异常行为发生的风险,如睡行症、梦驾症或在明显睡眠状态下的其他潜在危险行为,包括准备食物、进食、打电话和性交等。因此,美国FDA 及澳大利亚治疗商品管理局(TGA)均发布信息要求含唑吡坦的药品说明书中加入了黑框警告,提示唑吡坦可能与危险复杂的睡眠行为相关,并建议唑吡坦限于短期使用,在严密医疗监护下最长可使用4周。最近也有台湾地区学者观察到,孕期服用唑吡坦分娩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及先天畸形儿的风险较未服用者高[8]。 1.2艾司佐匹克隆(eszopiclone)艾司佐匹克隆属三环吡咯酮类化合物,口服后0.5 2h血药浓度达峰值。生物利用度近80%,脂溶性强,首关效应少,能快速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蛋白结合率约45%,代谢产物主要经肾脏和肺排泄。 艾司佐匹克隆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肌肉松弛和抗惊厥作用,临床多用于治疗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困难。艾司佐匹克隆可依据治疗目的不同而使用剂量略有改变。若用于诱导快速入睡,剂量一般为1 2mg,而用于维持睡眠则多使用3mg。原发性失眠患者服用艾司佐匹克隆治疗后入睡时间明显缩短,睡眠维持能力提高,睡眠中觉醒次数减少,次日精神状况良好[9]。为期超过6个月的持续性观察发现,每夜服用艾司佐匹克隆患者睡眠潜伏期、入睡后觉醒次数和时间较安慰剂组均有持续且显著的改善[10]。抗抑郁药联用艾司佐匹克隆治疗重度抑郁症伴失眠症状的患者,兼有改善失眠及抑郁症状的明显疗效[11]。 艾司佐匹克隆次晨残留效应少,患者服药后次日工作能力、警觉性以及健康感的月度评级明显改善,且无耐药性的报道。艾司佐匹克隆有弱的肌松作用,对呼吸有一定抑制作用,可增加有严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或其他严重呼吸疾病患者呼吸紊乱的危险,临床上应慎用。艾司佐匹克隆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味觉不适和头痛[12]。由于患者服用艾司佐匹克隆后可出现口中异味,主要为口苦等味觉不适,可能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1.3扎来普隆(zaleplon)扎来普隆为吡唑嘧啶类药物,口服快速吸收,1h即可达血药峰值,消除半衰期约为1h,蛋白结合率约60%。扎来普隆可快速代谢成无活性形式,其代谢物约71%在尿中重吸收,17%在肠道重吸收。 扎来普隆是一种超短效药物,可作为入睡困难者的首选药物。扎来普隆有睡眠初期加速催眠作用,可缩短睡眠潜伏期,但并不增加总睡眠时间。一些相关研究[13]发现,扎来普隆可缩短入睡潜伏期,明显改善睡眠质量,不影响正常睡眠结构,次日少宿醉现象,成瘾性、停药后戒断反应和反弹性失眠均较少。扎来普隆作用持续时间短,患者可在入睡醒来后再次服药而次日的残留效应仍小,但推荐至少在晨醒前4h 服药,以免可能出现记忆困难。扎来普隆不良反应与剂量有

镇静催眠药练习题

药理学练习题:第十五章镇静催眠药 发布时间:2009-01-31 01:55:34 一、选择题 A型题 1、地西泮的作用机制是:C A.不通过受体,直接抑制中枢 B.作用于苯二氮受体,增加GABA与GABA受体的亲和力 C.作用于GABA受体,增加体内抑制性递质的作用 D.诱导生成一种新蛋白质而起作用 E.以上都不是 2、地西泮抗焦虑作用的主要部位是:C A.中脑网状结构 B.下丘脑 C.边缘系统 D.大脑皮层 E.纹状体 3、苯巴比妥钠连续应用产生耐受性的主要原因是:E A.再分布于脂肪组织 B.排泄加快 C.被假性胆碱酯酶破坏 D.被单胺氧化酶破坏 E.诱导肝药酶使自身代谢加快 4、下列药物中t1/2最长的是:C

A.地西泮 B.氯氮卓 C.氟西泮 D.奥可西泮 E.三唑仑 5、有关地西泮的叙述,错误的为:D A.口服的肌注吸收迅速 B.口服治疗量对呼吸及循环影响小 C.能治疗癫痫持续状态 D.较大量可引起全身麻醉 E.其代谢产物也有作用 6、治疗新生儿黄疸并发惊厥宜选用:D A.水合氯醛 B.异戊巴比妥 C.地西泮 D.苯巴比妥 E.甲丙氨酶 7、巴比妥类禁用于下列哪种病人C: A.高血压患者精神紧张 B.甲亢病人兴奋失眠 C.肺功能不全病人烦躁不安 D.手术前病人恐惧心理 E.神经官能症性失眠 8、地西泮不用于:E

A.焦虑症和焦虑性失眠 B.麻醉前给药 C.高热惊厥 D.癫痫持续状态 E.诱导麻醉 9、苯二氮卓类中毒的特异解毒药是:C A.尼可刹米 B.纳络酮 C.氟马西尼 D.钙剂 E.美解眠 10、苯巴比妥过量中毒,为了促使其快速排泄:C A.碱化尿液,使解离度增大,增加肾小管再吸收 B.碱化尿液,使解离度减小,增加肾小管再吸收 C.碱化尿液,使解离度增大,减少肾小管再吸收 D.酸化尿液,使解离度增大,减少肾小管再吸收 E.以上均不对 11、下列巴比妥类药物中,起效最快、维持最短的经物是:C A.苯巴比妥 B.司可巴比妥 C.硫喷妥 D.巴比妥 E.戊巴比妥 12、镇静催眠药中有抗癫痫作用的药物是: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