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介绍

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介绍

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介绍
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介绍

所谓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是指脱色沥青与各种颜色石料、色料和添加剂等材料在特定的温度下混合拌和,即可配置成各种彩色的沥青混合料,再经过摊铺、碾压而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路用性能的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

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主要性能特点

1 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在不同的温度和外部环境作用下,其高温稳定性、抗水损坏性及耐久性均非常好,且不出现变形、沥青膜剥落等现象,与基层粘结性良好。

2 具有色泽鲜艳持久、不退色、能耐77℃的高温和-23℃的低温,维护方便。

3 具有较强的吸音功能,汽车轮胎在马路上高速滚动时,不会因空气压缩产生强大噪音,同时还能吸收来自外界的其他噪音。

4 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柔性,“脚感”好,最适合老年人散步,且冬天还能防滑,再加上色彩主要来自石料自身颜色,也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大的危害。

沥青路面结构及类型

沥青路面结构及类型 一、沥青路面结构组成 1.沥青路面结构层可由面层、基层、底基层、垫层组成。 2.面层是直接承受车轮荷载反复作用和自然因素影响的结构层,可由1~3层组成。表面层应根据适用要求设置抗滑耐磨、密实稳定的沥青层;中面层、下面层应根据公路等级、沥青层厚度、气候条件等选择适当的沥青结构层。 3.基层是设置在面层之下,并对面层一起将车轮荷载的反复作用传布到底基层、垫层、土基,起主要承重作用的层次。基层材料的强度指标应有较高的要求。基层视公路等级或交通量的需要可设置一层或两层。当基层较厚需分两层施工时,可分别称为上基层、下基层。 4.底基层是设置在基层之下,并与面层、基层一起承受车轮荷载反复作用,起次要承重作用的层次。底基层材料的强度指标要求可比基层材料略低。底基层视公路等级或交通量的需要可设置一层或两层。底基层较厚需分两层施工时,可分别称为上底基层、下底基层。 5.垫层是设置在底基层与土基之间的结构层,起排水、隔水、防冻、防污等作用。 二、沥青路面分类 (一)按技术品质和使用情况分类 1.沥青混凝土路面:由适当比例的各种不同大小颗粒的集料、矿粉和沥青,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拌和,经摊铺压实而成的路面面层。沥青混凝土路面适用于各级公路面层。 2.沥青碎石路面:用沥青碎石作面层的路面 3.沥青贯入式:用沥青贯入碎(砾)石作面层的路面,即把沥青浇洒在铺好的主层集料上,再分层撒布嵌缝石屑和浇洒沥青,分层压实,形成一个较致密的沥青结构层。 4.沥青表面处治:用沥青和集料按层铺法或拌和法铺筑而成的厚度不超过3cm的沥青面层,表面处治按浇洒沥青和撒布集料的遍数不同,分为单层式、双层式、三层式。 (二)按组成结构分类 1、密实—悬浮结构 2、骨架—空隙结构 3、密实—骨架结构 (三)按矿料级别分类 1.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 2.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 3.开级配沥青混合料 4.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 (四)按矿料粒径分类 1.砂砾式沥青混合料:矿料最大粒径等于或小于4.75mm(圆孔筛5mm)的沥青混合料。也称为沥青石屑或沥青砂。 2.细粒式沥青混合料:矿料最大粒径为9.5mm或1 3.2mm(圆孔筛10mm或15mm)的沥青混合料。 3.中粒式沥青混合料:矿料最大粒径为16mm或19mm(圆孔筛20mm或25mm)的沥青混合料。 4.粗粒式沥青混合料:矿料最大粒径为26.5mm或31.5mm(圆孔筛30~40mm)的沥青混合料。 5.特粗粒式沥青混合料:矿料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37.5mm(圆孔筛45mm)的沥青混合料。(五)按施工温度分类 1.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沥青与矿料经加热后拌和,并在一定的稳定下完成摊铺和碾压施工过程的混合料 2.常温沥青混合料:采用乳化沥青或稀释沥青在常温下(或者加热温度很低)与矿料拌和,并在常温下完成摊铺和碾压过程的混合料。

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

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 一、定义 所谓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是指脱色沥青与各种颜色石料、色料和添加剂等材料在特定的温度下混合拌和,即可配制成各种色彩的沥青混合料,再经过摊铺、碾压而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路用性能的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 一、彩色路面工程 1、改性彩色沥青路面:采用改性彩色沥青胶结料、矿物燃料、相同色系的石料、特色添加剂等,经专业设备热拌、摊铺、压实。色彩鲜艳不退,路面经久耐用。 2、高弹性彩色沥青广(操)场:采用特别改性的高弹性彩色沥青胶结料、矿物颜料、特种添加剂、特殊的矿料级配,经专业设备热拌、摊铺、压实。其高弹性来自工程的整体结构而非塑胶工程的表面,是塑胶广(操)场的换代产品。 3、反光彩色沥青路面:在彩色沥青路面施工中,采用专用设备向表层加入反光材料。铺筑的路面在灯光照射下呈现鲜艳的彩色,不仅为夜行提供方便,更是一道独特的夜间风光。 二、彩色沥青材料: 1、改性彩色沥青胶结料。各种不同标号的胶结料供用户选用,也可按用户要求的标号生产胶结料。由专用设备运输,直接与用户的拌和站对接供料。 2、矿物颜料,按用户采购的石料情况,经试验确定颜料用量,可按用户要求提供颜料。 3、热拌彩色沥青混合料:较近距离范围内可由生产基地直接提供热拌料。 三、沥青设备制造 1、各种储量、产量的导热油快热节能沥青库、灌。 2、各种储量、产量的直热式快热节能沥青库、灌。 3、彩色沥青设备;沥青改性、沥青乳化设备;冷、热沥青撒布罐 二、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主要性能特点

(1)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在不同的温度和外部环境作用下,其高温稳定性、抗水损坏性及耐久性均非常好,且不出现变形、沥青膜剥落等现象,与基层粘结性良好。 (2)具有色泽鲜艳持久、不褪色、能耐77℃ 的高温和-23℃的低温,维护方便。 (3)具有较强的吸音功能,汽车轮胎在马路上高速滚动时,不会因空气压缩产生强大的噪音,同时还能吸收来自外界的其他噪音。 (4)具有良好弹性和柔性,“脚感”好,最适合老年人散步,且冬天还能防滑,再加上色彩主要来自石料自身颜色,也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大的危害。 三、彩色沥青与黑色沥青的区别 彩色沥青路面主要是指添加颜料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石油树脂(浅色沥青)以及在混合料中添加颜料的沥青路面,彩色沥青所使用的为浅色(或无色)胶结料,是目前使用较多的品种,它是采用现代石油化工产品,如芳香油、聚合物、树脂等调配出与普通沥青性能相当的结合料,再加入某种颜料,使之呈现出某种色彩。根据需要,可以添加不同类型的色彩,达到要求的美感以及使用功能。而黑色沥青主要使用道路石油沥青,是原油加工过程的一种产品,在常温下是黑色或黑褐色的粘稠的液体、半固体或固体,由于沥青中的所含的沥青质是黑色无定型物质,其含量为2%-15%,所以显现出来的为黑色。

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说明书

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说明书 1 路面设计的原则 路面结构是直接为行车服务的结构,不仅受各类汽车荷载的作用,且直接暴露于自然环境中,经受各种自然因素的作用。路面工程的工程造价占公路造价的很大部分,最大时可达50%以上。因此,做好路面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路面设计内容应包括路面类型与结构方案设计、路面建筑材料设计、路面结构设计和经济评价。 1.1 路面类型与结构方案设计 路面类型选择应在充分调查与勘察道路所在地区自然环境条件、使用要求、材料供应、施工和养护工艺等,并在路面类型选择的基础上考虑路基支承条件确定结构方案。由于路面工程量大,基垫层材料应尽可能采用当地材料,并注意使用各类废弃物。必要时,应考虑采用新型路面结构形式、新材料、新施工工艺。同时,应注意路面的功能和结构承载力等是通过设计、施工、养护等共同保证的,可采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技术合理确定路面类型和结构。 1.2 路面建筑材料设计 路面建筑材料设计往往是路面设计中不受重视的一块内容,原因在于设计仅仅依据设计规范或当地经验确定路面结构层次,指定各层次材料的标准规范名称。本次设计运用了大学期间所学的工程技术与材料科学知识,合理考虑了道路所在地的自然环境、材料所在路面结构层次的功能等,论证合理地选择了材料类型和建议配比。 1.3 路面结构设计 路面结构设计就是对拟订的路面结构方案和选定建筑材料,运用规范建议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对结构进行力学验算。 现阶段公路路面使用的路面类型主要有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者应综合考虑当地的环境、降水、材料、交通量等各方面因素后选定路面的类型,然后进行设计。 2 路面设计 2.1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标准 现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的设计标准主要以路面表面设计弯沉值作为设计控制指标,对高等级道路路面还要验算沥青混凝土面层和整体性材料基层的拉应力。 2.2 累计当量轴次计算

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

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 一、热拌彩色沥青混凝土的拌制 1、热拌彩色沥青混凝土的拌制方法与技术要求与普通沥青混凝土基本相同。 2、在生产彩色沥青混凝土之前,应将拌缸清洗干净,胶结料输送管线应另行设置,以防止原有黑色沥青污染。 3、为了不影响COLOURKS SS明色沥青的使用品质,在施工拌和之前,当储藏天数小于7天时储存温度应控制在140-150℃,当储藏天数大于7天时储存温度应控制在100-120℃或者常温,把胶结料冷却硬化到常温,用燃烧器再加热时,为了防止胶结料局部受热,到储藏胶结料的一半溶解之前,请采用间隔时间方式进行加热。(例如:2小时升温,1小时灭火)。 4、彩色沥青胶结料的施工温度宜通过在 135℃及 175℃条件下测定粘度-温度曲线确定。缺乏粘温曲线数据时,可参照以下范围选择:COLOURKS SS-Ⅰ彩色沥青胶结料加热温度 150~160℃,石料加热温度 170~180℃,拌和温度160~175℃,出料温度 155~165℃,摊铺温度不低于145℃,初压温度135~150℃,碾压终了温度不低于85℃。COLOURKSSS-II彩色沥青胶结料加热温度 160~170℃,石料加热温度 175~185℃,拌和温度170~180℃,出料温度 165~175℃,摊铺温度不低于155℃,初压温度155~165℃,碾压终了温度不低于90℃。 5、为使颜料分布均匀,应合理确定拌和时间。拌和时间一般要比普通沥青混凝土增加10~15s。 6、严格控制拌和温度和拌和时间。每盘料拌和温度差异小于5℃,拌和时间差异小于3s。 二、热拌彩色沥青混凝土的运输 1、宜采用大吨位运料车,同时注意保温,运至施工现场的温度降低不超过 10℃。 2、车辆事先应擦洗干净,避免原料黑色沥青混合料的污染。不能喷涂乳化沥青隔离油,而应采用菜仔油、豆油等食用油或由彩色沥青结合料配制而成的乳化沥青、稀释沥青。 三、热拌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摊铺 热拌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应满足普通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外,应满足以下要求: 1、在摊铺之前应将摊铺机清理干净,防止原有黑色沥青的污染。 2、彩色铺面的下承面应清洁平整,摊铺彩色沥青混凝土前洒布浅色胶结料配制的稀释油作为粘层油。 3、在摊铺过程中如有严重污染、离析、色彩差异较大的混合料,应清除。 4、彩色沥青混凝土的摊铺温度 140~150℃,初压温度 135~145℃,终压温度不小于80℃。 5、采用 10~12 T 光轮压路机压实,碾压前将压路机光轮擦洗干净。 四、开放交通 1、热拌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应待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混凝土表面温度低于 50℃后方可开放交通。需要提早开放交通时,可洒水冷却降低混凝土温度。 2、施工后通车前注意防止泥土、杂物等污染。如有发生,应立即清除。施工后宜封闭交通 2~6h,禁止一切车辆和行人通行。

(完整word版)沥青路面结构设计

第四章 路面结构设计 1.1设计资料 (1)自然地理条件 新建济南绕城高速,道路路基宽度为24.5米,全长5km ,结合近几年济南经济增长及人口增长的情况,根据近期的交通量预测该路段的年平均交通量为5000辆/日,交通量平均年增长率γ=4%。路面结构设计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年限为15年。 (2)土基回弹模量 济南绕城高速北环所在地区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夏季温热多雨,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少雪。据区域资料,年平均气温13.8℃,无霜期178天,最高月均温27.2℃(7月),最低月均温-3.2℃(1月),年平均降水量685毫米。道路沿线土质路基稠度 c ω=1.3;因此该路基 处于干燥状态,根据公路自然区划可知济南绕城高速处于5 Ⅱ区,根据【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表5.1.4-1可确定工程所在地土基回弹模量设计值为46MPa 。 (3)交通资料

1.2交通分析 (1)轴载换算 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为100KN 为标准轴载,以BZZ-100表示。标准轴载的计算参数按表1-2确定。 ○ 1当以设计弯沉为指标时及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力时,凡大于25kN 的各级轴载Pi 的作用次数Ni 按下式换算成标准轴载P 的当量作用次数N 的计算公式为: 35 .4121∑=? ?? ??=k i i i P P N C C N 式中:N ——标准轴载当量轴次数(次/d ); Ni ——被换算的车型各级轴载作用次数(次/d ); P ——标准轴载(kN ); Pi ——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kN ); C1——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系数,当其间距大于3m 时,按单独的一个 轴计算,轴数系数即为轴数m ,当其间距小于3m 时,按双轴或多轴计算,轴数系数为C1=1+1.2(m-1); C2——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轮组系数,单轮组为6.4,双轮组为1.0, 四轮组为0.38。 沥青路面营运第一年双向日平均当量轴次为: 35 .41 21∑=? ?? ??=k i i i P P N C C N = 4709.00(次/d ) ○ 2当以半刚性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标准轴载当量轴次数N ': 8 121 k i i i P N C C N P =?? '''= ? ??∑ 式中: 1C ' ——轴数系数 2C '——轮组系数,单轮组为18.5,双轮组为1.0,四轮组为0.09。 注:轴载小于50KN 的特轻轴重对结构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不纳入当 量换算。 沥青路面营运第一年双向日平均当量轴次:

彩色沥青路面设计要求

我们常常在沥青路面你上行走,包括景区常简单彩色沥青。这些路面的铺设都是有不同的要求的,尤其是彩色沥青路面。 一、路面色彩设计 1、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应包括功能设计和色彩设计。 2、彩色沥青混凝土面层应作为表面功能层,其以下路面结构应由普通沥青或水泥混凝土面层、基层和垫层组成。 3、彩色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厚度应根据集料公称最大粒径设计,彩色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彩色开级配沥青磨耗层路面厚度不宜小于混合料公称最大粒径的2.5倍。 4、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指标、路面结构层的计算、路面设计参数、材料设计参数等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的有关规定。 二、功能设计 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功能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应具有平整、密实、抗滑、耐久的性能要求,并应具有抗高温车辙、低温开裂的能力和良好的水稳定性 2、彩色沥青混合料类型应符合。非机动车道路面混合料宜选择5型或10型彩色密级配沥青混合料、10型彩色开级配沥青磨耗层混合料等。机动车道路面混合料宜选择13型彩色密级配沥青混合料、13型彩色开级配沥青磨耗层混合料等。 三、彩色沥青混凝土压痕路面功能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彩色沥青混凝土压痕路面应美观、醒目,并具有抗滑、耐久的性能要求, 2、彩色沥青混凝土压痕路面压痕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压痕深度不应大于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厚度,宜为20mm~40mm。 (2)压痕宽度宜为5mm~15mm。 (3)在美观的基础上应选择模具易加工的压痕图案。 3、彩色沥青混凝土压痕路面涂层厚度宜为1mm~2mm。 四、色彩设计 1、色彩设计应包括确定设计色彩(色调H、明度V、彩度C)、设计色彩max、 设计色彩min,选择设计色彩卡标样、设计色彩max色卡标样和色彩min 色卡标样等。 2、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色彩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工法

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工法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11施工工艺流程

1.2原材料备料 1、脱色沥青:根据地区气候环境、工程特点、设计要求,选用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的脱色沥青,具体指标参见设计要求或《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表4.2.1-2中70号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2、粗集料:按照设计要求选用颜色相近的彩色骨料或玄武岩,必须达到质地坚硬,针片状含量低、与沥青粘结力较好(不低于4级),表面粗糙耐磨,具体指标参见设计要求或《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表4.8.2中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3、细集料:选用与粗骨料颜色一致的石屑,性能指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表4.9.2中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4、颜料:应不褪色、不溶于水,可溶于油,还应具有良好的耐热性,优先选用无机氧化颜料。

5、填充料:选用能增强沥青与矿料的粘附性,提高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能力的矿粉,具体指标参见设计要求或《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表4.10.1中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技术要求。 6、添加剂:按照石料粘附性试验结果掺入适量抗剥落剂,使用消石灰应符合JC/T 481-2013《建筑消石灰》中规定的要求,使用水泥应符合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中规定的要求。 1.3配合比设计 彩色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参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表5.3.3-1和表5.3.4-2,根据使用部位的不同,可以选择中轻交通、其他等级公路或行人道路技术标准。 1.4目标配合比设计 根据选好的材料通过矿料级配进行配合比计算,按照同型号普通沥青混凝土的最佳沥青用量,以±0.5%为幅度选择不同的油石比进行马歇尔试验,得出最佳沥青用量。 1.5生产配合比设计 目标配合比确定之后,要使用实际施工所用的沥青混凝土拌合设备进行生产配合比的设计。试验时,矿料按目标配合比设计要求的比例由冷料仓进入加热滚筒,经震动筛分后进入热料仓,试验人员取热料仓集料进行二次筛分,再一次求出实际配合比,使其合成级配在级配范围内,并最大限度的接近目标配合比级配合成值,按照此级配结果以目标最佳节油石比按±0.3%差值进行马歇尔试验,得出生产配合比结果。 1.6生产配合比验证 1.6.1拌合机采用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并铺筑试验段,用拌合的沥青混合料及路上钻取的芯样进行马歇尔试验和矿料筛分、沥青用量的检验,检验产品的质量符合程度,由此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作为生产控制的依据和质量检验的标准,标准配合比的矿

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

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 第五章路面设计 5.1路面设计原则及依据 本次设计的道路是村道,村道路面应根据交通量及其组成情况、使用功能、当地材料及自然条件,结合路基进行综合设计,做到经济、适用。同时,村道路面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足够的强度,其表面应满足平整、抗滑和排水的要求。村道的行车道(包括错车道)均应铺设路面。 5.2 路面设计及土路肩加固形式 该道路的路基宽度为6.5m,行车道宽6m,土路肩宽度为0.5m。由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徽县交通局规划路面结构分为三层,面层采用沥青碎石,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砂砾,基层采用天然砂砾。由于道路级别低,没有设置路缘带和紧急停车带,当路基宽度为4.5m或在道路的不通视地段时,每隔200m 左右应设置错车道,错车道有效长度不小于20m,在错车道两端应设不小于10m过渡段。土路肩的基层与路面相同,在表层宜铺置一些粗粒式沥青碎石或砂砾石。若行车道宽度不够,需要加固部分路肩,提供侧向宽度,以利于行车安全,见下图5.1所示:

图5.1道路横断面的构成 5.2 路面结构类型的计算 1.基本资料 (1)设计任务书要求 甘肃徽县村村通道路设计等级为四级公路,设计年限10年,拟采用沥青碎石路面,需进行结构设计。 (2)气象资料 该公路处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温暖而湿润,冷季短,暖季长。年平均气温12.1℃。无霜期215天,年平均降水量782mm。 (1)地质资料 一般路基处于中湿状态,沿线路段有大量的砂砾、岩石块,水源充足, 可以说筑料丰富。 (2)交通分析 由设计资料可知该路技术等级为四级公路,路基宽6.5m,路面宽6m,土路肩宽0.5 m,根据设计要求及规范砂砾石路面的设计年限为10年,徽县麻沿乡的的汽车交通量2007年为300辆/日,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为7%,到设计年2017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550辆/日。我国路面设计以双轮单轴载100kN为不标准轴载,以BZZ—100的各项参数见下表5.1。 表5.1标准轴载BZZ—100各项参数

彩色透水混凝土和彩色沥青路面的区别

彩色透水混凝土和彩色沥青路面的区别 彩色透水混凝土和彩色沥青路面的区别 彩色透水混凝土是环保建材,是由碎石、水泥、粘结料、颜料和水拌制而成的一种多孔轻质混凝土,它不含细骨料,由粗骨料表面包覆一薄层水泥浆相互粘而成孔穴均匀分布的蜂窝状结构,故具有透气、透水和重量轻的特点。 所谓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是指脱色沥青与各种颜色石料、色料和添加剂等材料在特定的温度下混合搅拌,即可配制成各种颜色的沥青混合料,再通过摊铺、碾压而构成具有一定强度和路用功用的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也称作彩色沥青路面。 详细介绍二者的功用差异: 1、彩色透水混凝土施工简略、快速,效率高,可大大下降造价,节省本钱。 2、彩色透水混凝土功用出色,安全可靠,实践证明,其耐磨、耐候功用比彩色沥青出色,安全功用高。 3、透水混凝土系统具有系列颜色配方,协作规划的构思,针对不同环境和特性要求的装饰风格进行铺设施工。而彩色沥青颜色单一。 4、彩色透水混凝土无污染,彩色沥青有很难闻的气味,污染严峻。 5、具有出色弹性和柔性,“脚感”好,较适合老年人漫步,且冬季还能防滑,再加上颜色首要来自石料自身颜色,也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大的损害 6、较较重要的是透水地坪具有15%-25%的孔隙,可以使透水速度抵达31-52 升/ 米/ 小时,能削减地上阳光反射热能,缓解“热岛效应”。可以较大程度上渗 混凝土拼音:砼混凝土是指由胶结料(有机的、无机的或有机无机复合的)、颗粒状集料、水以及需要加入的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适当比例拌制而成的混合料,或经硬化后形成具有堆聚结构的复合材料(普通是以胶凝材料、水、细骨料、粗骨料,需要时掺入

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适当比例配合。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其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在各种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业,机械工业,海洋的开发,地热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混凝土是一种充满生命力的建筑材料。随着混凝土组成材料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材料复合技术认识不断提高。对混凝土的性能要求不仅仅局限于抗压强度,而是在立足强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混凝土的耐久性、变形性能等综合指标的平衡和协调。混凝土各项性能指标的要求比以前更明确、细化和具体。同时,建筑设备水平的提升,新型施工工艺的不断涌现和推广,使混凝土技术适应了不同的设计、施工和使用要求,发展很快。混凝土并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单一材料。它离不开混凝土用原材料的发展,离不开混凝土的工程应用对象的发展变化。应该从土木工程大学科的角度来认真对待混凝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也是这样,首先要分析工程项目的结构、构件特点、设计要求,预估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和风险,立足当地原材料. 然后采用科学、合理、可行的技术线路、技术手段。配制出满足设计要求、施工工艺要求和使用要求的优质混凝土。 透水混凝土和彩色沥青路面两者的较大区别:透水混凝土又称多孔混凝土/无砂混凝土/透水地坪。其由骨料、水泥、添加剂(外加剂、颜料等)和水拌制而成的一种多孔轻质混凝土。它不含细骨料,多采用单粒级或间断粒级的粗骨料作为骨架,由粗骨料表面包裹薄层水泥浆相互粘结而形成孔穴均匀分布的蜂窝状结构,故具有透气、透水和重量轻的特点。 透水混凝土适用于市政、园林、公园、人行道、体育场馆、停车场、小区、商业广场和 文化设施等地面领域的理想选择。 采用的胶凝材料、施工方法、固结后其材性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是指脱色沥青与各种 颜色石料、色料和添加剂等材料在特定的温度下混合拌和,即可配制成各种色彩的沥青混 合料,再经过摊铺、碾压而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路用性能的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也称作 彩色沥青路面。 彩色沥青定义彩色沥青,又叫彩色胶结料,是筑路材料的一种,目前分两种: 1、以无色胶结料加色粉,无色胶结料可以是由沥青脱色而得,也可以由石油树脂等浅色聚合 物调配而得; 2、通过沥青直接改性而得,这种胶结料具备沥青的抗老化能力强的特点,颜色为棕红色。 常见的是DI 一种,但其中通过脱色沥青生产无色胶结料的工艺已基本被淘汰。 沥青来源:煤和石油沥青主要成分:沥青质和树脂含量:99.48%。外观与性状:常温下的 沥青呈半固体或液体状态,颜色由黑褐色至黑色。沸点(℃) :<470相对密度(水=1): 1.15-1.25 闪点(℃):204.4 引燃温度(℃):485 爆炸下限%(V/V):30(g/ 立方厘米) 溶 解性:属于憎水性材料,它不透水,也几乎不溶于水、丙酮、乙醚、稀乙醇,溶于二硫化 碳、四氯化碳、氢氧化钠。健康危害:中等毒性。沥青及其烟气对皮肤粘膜具有刺激性, 有光毒作用和致癌作用。我国三种主要沥青的毒性:煤焦沥青>页岩沥青>石油沥青,前

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铺装设计方案

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铺 装设计方案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铺装设 计方案 郑州微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13年8月 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铺装设计方案 一、概述 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不仅可以用在低等级公路及城市道路上起到美化环境,划分交通区间,缓解疲劳等作用以外,由于其优良的路用性能,在高等级公路上也能够得到一定的推广。此次设计中采用的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是指采用彩色沥青与一定级配的浅色石料以及添加剂等材料经混匀、拌和,再经过摊铺、碾压而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路用性能的沥青混凝土路面。 二、彩色路面铺装设计方案 1、彩色层厚度 根据结构的不同其厚度约为2cm~4cm 2、彩色层结构 反应型防水粘结层(0.3~0.5mm)+彩色沥青混凝土(2cm~4cm)+彩色雾封层(1.5mm)。 3 、彩色层色彩 根据需要可以选择多种色彩。 4、路面结构图 三、彩色路面材料及技术性质要求 1、粗集料 彩色混凝土路面用粗集料应该洁净、干燥、无风化、不含杂质。在力学性质方面,压碎值和洛杉矶磨耗率应符合相应道路等级的要求,并按照我国现行行业标准《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 E42----2005)进行石料的筛选。如表1所示 表1 彩色混凝土路面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2、细集料 3、填料用矿粉 4、Sasocolor彩色胶结料 Sasocolor彩色胶结料是重庆中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其专利的产品,该产品不但色彩艳丽而且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能适应不同等级不同要求的路面形式。该系统产品由于胶结料的优秀性能及独特的级配设计拥有以下几个优点: 1、良好的抗酸碱盐及油污的腐蚀能力,保证了路面的长期美观和耐久性。 2、拥有特殊的自洁功能,不染灰尘,并能用水对路面进行清洁,有效保持色彩持久。 3、丰富的色彩,艳丽的颜色,对环境美化及彩色路面效果诠释充分。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

第四章路面结构设计 1.1设计资料 (1)自然地理条件 新建济南绕城高速,道路路基宽度为24.5米,全长5km,结合近几年济南经济增长及人口增长的情况,根据近期的交通量预测该路段的年平均交通量为5000辆/日,交通量平均年增长率γ=4%。路面结构设计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 设计年限为15年。 (2)土基回弹模量 济南绕城高速北环所在地区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夏季温热多雨,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少雪。据区域资料,年平均气温13.8℃,无霜期178天,最高月均温27.2℃(7月),最低月均温-3.2℃ ω=1.3;因此该路基(1月),年平均降水量685毫米。道路沿线土质路基稠度c Ⅱ区,根据【JTG 处于干燥状态,根据公路自然区划可知济南绕城高速处于5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表5.1.4-1可确定工程所在地土基回弹模量设计值为46MPa。 (3)交通资料

1.2交通分析 (1)轴载换算 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为100KN 为标准轴载,以BZZ-100表示。标准轴载的计算参数按表1-2确定。 ○ 1当以设计弯沉为指标时及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力时,凡大于25kN 的各级轴载Pi 的作用次数Ni 按下式换算成标准轴载P 的当量作用次数N 的计算公式为: 35 .4121∑=? ?? ??=k i i i P P N C C N 式中:N ——标准轴载当量轴次数(次/d ); Ni ——被换算的车型各级轴载作用次数(次/d ); P ——标准轴载(kN ); Pi ——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kN ); C1——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系数,当其间距大于3m 时,按单独的一个 轴计算,轴数系数即为轴数m ,当其间距小于3m 时,按双轴或多轴计算,轴数系数为C1=1+1.2(m-1); C2——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轮组系数,单轮组为6.4,双轮组为1.0, 四轮组为0.38。 沥青路面营运第一年双向日平均当量轴次为: 35 .41 21∑=? ?? ??=k i i i P P N C C N = 4709.00(次/d ) ○ 2当以半刚性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标准轴载当量轴次数N ': 8 121 k i i i P N C C N P =?? '''= ? ??∑ 式中: 1C ' ——轴数系数 2C ' ——轮组系数,单轮组为18.5,双轮组为1.0,四轮组为0.09。 注:轴载小于50KN 的特轻轴重对结构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不纳入当 量换算。 沥青路面营运第一年双向日平均当量轴次:

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20210207042952)

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一、定义所谓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是指脱色沥青与各种颜色石料、色料和添加剂等材料在特定的温度下混合拌和,即可配制成各种色彩的沥青混合料,再经过摊铺、碾压而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路用性能的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一、彩色路面工程、改性彩色沥青路面:采用改性彩色沥青胶结料、矿物燃料、相同色系的1 石料、特色添加剂等,经专业设备热拌、摊铺、压实。色彩鲜艳不退,路面经久耐用。矿场:采用特别改性的高弹性彩色沥青胶结料、高弹性彩色沥青广(操) 2 、物颜料、特种添加剂、特殊的矿料级配,经专业设备热拌、摊铺、压实。其高弹)场的换代产品。性来自工程的整体结构而非塑胶工程的表面,是塑胶广(操采用专用设备向表层加入在彩色沥青路面施工中, 3、反光彩色沥青路面:更不仅为夜行提供方便,反光材料。铺筑的路面在灯光照射下呈现鲜艳的彩色,是一道独特的夜间风光。二、彩色沥青材料:、改性彩色沥青胶结料。各种不同标号的胶结料供用户选用,也可按用户要求1 的标号生产胶结料。由专用设备运输,直接与用户的拌和站对接供料。、矿物颜料,按用户采购的石料情况,经试验确定颜料用量,可按用户要求提2 供颜料。3 、热拌彩色沥青混合料:较近距离范围内可由生产基地直接提供热拌料。三、沥青设备制造、各种储量、产量的导热油快热节能沥青库、灌。1 、各种储量、产量的直热式快热节能沥青库、灌。2 3 、彩色沥青设备;沥青改性、沥青乳化设备;冷、热沥青撒布罐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主要性能特点二、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在不同的温度和外部环境作用下,其高温稳(1)定性、抗水损坏性及耐久性均非常好,且不出现变形、沥青膜剥落等现象,与基层粘结性良好。.. C的低温,维-23的高温和⑵具有色泽鲜艳持久、不褪色、能耐77C 护方便。具有较强的吸音功能,汽车轮胎在马路上高速滚动时,不会因空气(3)压缩产生强大的噪音,同时还能吸收来自外界的其他噪音。具有良好弹性和柔性,“脚感”好,最适合老年人散步,且冬天还(4)能防滑,再加上色彩主要来自石料自身颜色,也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大的危害。三、彩色沥青与黑色沥青的区别(浅色沥彩色沥青路面主要是指添加颜料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石油树脂青)以及在混合料中添加颜料的沥青路面,彩色沥青所使用的为浅色(或无色)胶结料,是目前使用较多的品种,它是采用现代石油化工产品,如芳香油、聚合物、树脂等调配出与普通沥青性能相当的结合料,再加入某种颜料,使之呈现出某种色彩。根据需要,可以添加不同类型的色彩,达到要求的美感以及使用功能。而黑色沥青主要使用道路石油沥青,是原油加工过程的一种产品,在常温下是黑色或黑褐色的粘稠的液体、半固体或固体,由于沥青中的所含的沥,所以显现出来的为黑色。青质是黑色无定型物质,其含量为2%-15%色彩的选用四、具淮南市政府提出山南新区淮河大道彩色沥青路面在外观上拟采用铁红色,最终体由试验确定,以研究色彩在与周边环境协调度和发挥交通诱导功能作用。选择铁红色色彩的理由主要确定了铁红色彩色方案并报供市政府及指挥部确定。有如下几点:)彩色沥青路面的颜色是不同于普通沥青路面的最主要的特征,因此对彩1 均匀并与周边环彩色沥青路面的颜色应鲜艳、色沥青路面的外观评定十分重要,境相协调。提高可辨性,作为非机动车道上的彩色沥青,)主要发挥其交通诱导功能,2在色彩从而达到交通安全的目的。正确辨认后进行准确驾驶,使人很快地发现,因此习惯被引作红色给人的感官效果刺激性强,的基本功能上,使注意力集中,预警或报警的信号色。)色彩颜料主要有无机颜料和有机颜料两 种,有机颜料色彩鲜艳,但价格3. 昂贵,耐久性差。无机颜料价格便宜,耐光,抗老化能力强,不易褪色。而铁红色颜料属于无机颜料,使用性能良好,且价格适宜,应用最为广泛。 五、彩色沥青配合比设计

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技术要求

坝顶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 1一般规定 适用范围 本节规定适用于坝顶道路工程施工,包括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和12%石灰土底基层的施工。 引用标准 (1)《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 (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 (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上述技术文件均在不断修改,执行过程中采用由监理人指定的有效版本。 2路面结构 (1)路面 路面结构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细粒式(AC—13C)沥青混凝土厚50mm。 (2)基层 采用石灰粉煤灰碎石基层厚15cm(6:14:80质量比)。要求按重型击实试验法压实度≥97%,7d无侧限抗压强度不低于。石灰粉煤灰碎石基层上设置透层沥青和乳化沥青下封层。 (3)底基层 底基层采用12%石灰土15cm。要求按重型击实试验法压实度≥95%,7d无侧限抗压强度不低于。 3路基 路基即本工程围坝的坝身,要求压实后顶面横坡与路拱横坡一致。 4底基层 (1)材料 土:土的塑性指数以7~20(100g平衡锥测液陷7,搓条法测塑限。相当于76g平衡锥测液限和搓条法测塑限的7~14)的粘性土为宜。硫酸盐含量超过%的土和有机质含量超过10%的土不宜用于石灰稳定。 石灰:使用的石灰质量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

规定的Ⅲ级以上消石灰或生石灰的技术指标。 水:凡符合人或牲畜饮用的水源均可用于石灰稳定土施工。遇有可疑水源时,应进行试验鉴定。 (2)底基层施工 1)石灰稳定土结构应在气温高于+5℃和非雨天时,才可进行施工。 2)洒水、拌合必须均匀,无夹心现象。石灰稳定土混合料洒水拌合后,宜在当天完成碾压。碾压时应控制混合料的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或略小于最佳含水量1~2%。灰土中粒径大于20mm的土块不得超过10%,最大土块粒径不得超过50mm,石灰中严禁含有未消解颗粒。 3)石灰稳定土层上未铺封层或面层时,禁止开放交通。若需临时开放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4)在铺筑底基层之前,应从填好的路床上把所有的浮土、杂物全部清除,并整形压实。 5)路床上的车辙松软部分或压实不足的地方,以及任何不符合规定要求的部分都应翻挖、填筑新料、重新整型和压实。 6)石灰稳定土基层可采用路拌法施工。要求石灰应过筛,并铺摊均匀。开始路拌时应使石灰翻至土中间,要防止将石灰落到底部。最后路拌深度应达到底层,不得留有素土夹层,同时要防止破坏下承层的表面。 7)采用路拌法施工时,应事先通过试验确定集料的松铺系数,再现场摊铺土和石灰、机械拌合、整平和压实。 8)分段施工时,段间衔接处应采用搭接形式,并处理好纵横向接缝的质量。 施工方法、质量管理与验收均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的规定。 5基层 采用石灰粉煤灰碎石基层厚15cm。石灰粉煤灰碎砾石的压实度≥97%,7d无侧限抗压强度不低于。 (1)材料 石灰:石灰在使用前7~10天充分消解,石灰等级宜高于Ⅲ级,技术指标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的有关规定。

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五、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1.原材料备料: (1)脱色沥青。沥青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混合料质量,根据厦门市汽油环境(最高气温达 38℃,最低气温 1℃,路面最高温度 60℃)、工程成本以及国产脱色沥青在南方地区的推广应用等多方面考虑,并经综合分析比较,选用软化点较高,同时各项指标均达到 AH-50 要求的"国创"牌脱色沥青。 (2)粗集料。选用龙岩地区紫红色的砂岩,质地坚硬,针片状含量低、与沥青粘结力较好(为 4 级),表面粗糙耐磨(洛衫矶的磨耗值为 16.6%),且颜色和拟配置的颜色相近。(3)细集料。选用红色花岗岩破碎成 0-5mm 石屑代替砂,该岩石质地坚硬,级配符合要求。 (4)色料。应具有感旋光性,不腿色、不溶于水,但可溶于油,还应具有好的耐热性。通过试验,选用拜耳铁红色4100,确定掺入量为矿料总量的 3.5%。 (5)填充料。为了增强沥青与矿料的粘附性,提高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能力,选用安溪"三元岩"普通硅酸盐水泥(425R)代替矿粉。 (6)添加剂。为了提高沥青与本地酸性石料粘附性和增强抗水损害能力,延长路面使用年限,经试验确定掺入法国CECABASE-280 性抗剥落剂,其掺入量为沥青用量的 2.5%。

2.配合比设计: 由于目前没有彩色沥青混合料的级配标准和技术规范,本配合比参照GB50092-96《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AC-10 I 级配标准及热拌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的技术指标中的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的技术指标要求进行设计。 (1)集料级配。经反复调整,得出设计值和各矿料的比例为:集料配合比--筛孔 /mm:13.2,9.5,4.75,2.36,1.13,0.6,0.3,0.14.0.075;相对的技术要求为:100,100-95,75-55,58-38,43-26,33-17,24-10,16-6,9-4;相应的设计值为:100, 97.2,62.5,48.0,36,4,24.7,13.3,10.4,5.6;相应的矿料的比例为:5-10mm;3-5mm;0-5mm;水泥:色粉=34:20:40:2.5:3.5。 (2)脱色沥青。按 GB50092-96《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进行马歇尔试验,根据不同的沥青用量与所测的物理力学指标绘制关系图,并根据厦门的热区气候和非机动车道特点,确定最佳用油量为5.8% 3.拌和与施工工 (1)混合料拌和。彩色沥青混合料与普通沥青混合料拌和基本相似,但应着重注意以下事项: 1)拌和前,应将搅拌站的拌和缸和沥青输送管道、运输车、施工机械设备等清洗干净;

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专项施工设计方案

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专项施工案 一、工程概况 卓筒大道:(1)快车道路面加铺结构层如下:4cm厚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 ;6cm 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1cm厚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液体沥青透层;原混凝土路面刨铣拉毛;(2)快车道新建段(桩号K0+770~K1+100段快车道)路面结构:4cm厚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 ;6c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0.6cm 改性稀浆封层ES-2;液体沥青透层;20cm5%水泥稳定级配碎;25cm5%水泥稳定级配碎;20cm级配碎;(3)慢车道路面结构:4cm厚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 ;6c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0.6cm 改性稀浆封层ES-2;液体沥青透层;20cm5%水泥稳定级配碎;20cm5%水泥稳定级配碎;20cm级配碎。建设路: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粘层;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改性稀浆封层ES-2;液体沥青透层;5%水泥稳定碎;5%水泥稳定碎;级配碎。花园干道和天平街:同卓筒大道快车道结构。二、工艺流程

三、施工顺序 水泥混凝土拉毛处理及水泥稳定碎层养护期结束后→透层→1cm厚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或0.6cm改性沥青稀浆封层→6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粘层→4cm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四、材料要求 1、沥青混凝土面层应力吸收层 橡胶沥青技术指标

2、料 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推荐使用近立体颗粒的玄武岩碎。所使用的料应满足下表的技术要求。 3、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 (1)普通沥青采用A级道路油沥青,沥青标号采用70号,其技术要求如下普通沥青技术要求表:

SMA及OGFC沥青混凝土路面

当前阶段SMA路面与SUPAVE路面性能那个更好些呀?OGFC路面呢? SMA路面是以粗集料为骨架嵌挤而成的密集配沥青混合料,具有低温抗开裂、高温抗车辙的性能、构造深度大,抗滑性能好等,具有1型沥青混合料和2型沥青混合料的优点。SUP路面是加了橡胶的沥青路面具有防水性能好、低温抗开裂的路面,具有橡胶的弹性、柔韧性和延展性等。总的来说各有各的性能优点,不过SMA占上风。 OGFC路面是开级配沥青磨耗层(Open Graded Asphalt Fric-tion Course)的简称,具有较大的空隙率,能够一 定程度上降低路面噪声,在雨天能使路面雨水迅速下渗并沿下封层表面横(纵)坡流到边沟排除,从而消除路面积水,减少行车水雾,消除夜间车灯的眩光,提高行车安全性。1 OGFC路面特 SMA路面:新型沥青路面--沥青玛蹄脂碎石(Stone Mustic Asphalt 简称SMA) 。 SMA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注意事项 1 工程简介 深圳市贸仙大道是南山区北部东西向交通主于道,的起南北向主干道同发路,东接龙华扩展区内的梅龙路,全长约11 km。 留仙大道中、东段SMA沥青路面工程主线里程起点桩号为K3+840,终点桩号为K10+100,全长6260m。道路设计红线宽105m,道路横断面根据其地理位置及兼顾有公路及市政道路的功能,设计标准断面为(由北至南):绿化带3.0m,人行道6.0m。,辅道11.0m,中央绿化带27.5m,主道12.25n;,中央分隔带6.0m,主道12.25n。,人行道6.0m。 2 工程特点 沥青混凝土上面层采用SMA混合料和SBS改性沥青,为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必须从原材料采购、配合比设计、拌和工艺、碾压工艺等各方面制定严格的质量保证措施,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 3 施工方案 该工程主要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为:4m(SMA-13)+5cm(AC-20I)+6cm(AC-25I)。 根据路基及土建合同段的施工进度和现场条件,该标段拟分两阶段组织施工。即:第一阶段铺筑路基土建标1~3标(K3十840~K6十340)范围沥青路面,第二阶段铺筑路基土建标4~7 标(K6+340~K10+100)范围沥青路面。 根据该工程的实际情况,辅道和主车道的沥青路面铺筑须根据交通组织方案和现场实际情况分段进行流水作业。一般应先完成辅道路面铺筑,然后进行主道路面铺筑。具体方案如下:(1)沥青混凝土路面采用2台摊铺机平行施工。如局部路段因路基标施工进度滞后不能交付时,可分段(2~3个施工段)进行摊铺,逐段开放交通。 (2)沥青路面摊铺原则上辅道和主道依次进行,一般可先进行辅道路面摊铺,然后进行主道路面摊铺。但在工期紧张时,可主、辅道同时进行摊铺。 (3)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期间应完全封闭主车道交通,实行单幅断面一次摊铺。主车道左右幅原则上依次进行摊铺,并及时开放交通。如条件(工期、交通状况等)允许,也可考虑左右幅各层结构依次进行摊铺。 (4)工期紧张时双幅主车道可用2台摊铺机分别进行摊铺、流水作业。 (5)平交口沥青路面拟在辅道施工完成后进行铺筑。如原施工单位未能如期提供施工作业面,则安排在主车道摊铺完成后进行摊铺。 施工条件较好的平交口作业面可安排2台摊铺机并机作业。以保证平交口的摊铺质量。 3.1 施工设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