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管理提纲(含答案)

公共管理提纲(含答案)

公共管理提纲(含答案)
公共管理提纲(含答案)

第一章

1.在消费上,公共物品区别于私人物品的特征是什么?P10-11

(1)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2)自然垄断性(3)收费困难

(4)规模效益大以及初始投资量大

2.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的基本属性是什么?P12

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的基本属性都是公共性,即关注的都是社会公共利益,涉及的都是社会公共事务领域,都以解决社会公共问题为手段、以提高公众生活质量为目标。

3.通过分析公共管理人员怎样进行实际操作进行研究的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是什么?P32

实践抽象法:主要是通过分析公共管理人员怎样进行实际操作,找出公共管理过程或某一个环节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抽象出公共管理的理论、原则、方法等,用以指导新的公共管理实践。

4.公共产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加以划分。按照是否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公共产品可以划分为什么产品?P11

(1)纯公共产品:严格满足和完全具备消费上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征的公共物品(如国防、外交等)。

(2)准公共产品:只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点中的一个,另一个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或者虽然两个特点都不完全具备但却具有较大的外部收益的产品(如道路、通信等)5.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的区别与联系?P12-14

第一,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的区别: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具有不同的功能。公共政策主要是制定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秩序和行为规则,它通过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规定和引导,在总体上为一个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创造必需的环境,即是人们生活的一种外在条件。公共管理则是通过具体实施公共管理行为与活动来提高公众的社会生活质量和实现公共利益。

第二,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的联系: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的基本属性都是公共性,即关注的都是社会公共利益,涉及的都是社会公共事务领域,都以解决社会公共问题为手段,以提高公众生活质量为目标。而且,虽然两者运行过程的最终表现不同,即公共政策过程的运行表现为观念形态的形成与完善,而公共管理过程的运行表现为客观的物质交换,但两者都有一个由确认问题到制定方案,最后实施和评估的相同的实施过程。

具体联系表现如下:

(1)公共政策指出了公共管理的基本方向,是公共管理的必要前提;

(2)公共政策具有一定的公共管理职能;

(3)公共管理是实现公共政策的基本途径;

(4)在一定层面上,公共管理行为与相关公共政策是合二为一的。

6.P途径与B途径的区别?P29

P途径强调的是与政策分析的渊源关系,认为公共管理必须与公共政策的形成与制定密切相关。但P途径的公共管理对政策分析强调计量分析与经济学的应用的思路不同,更看重政治和管理的层面。具体地说,P途径的公共管理有如下特征:第一,着眼于高层管理者以及他们所进行的政策研究;第二,重视非量化和实务的取向,推崇通过个案研究来发展相关知识;第三,强调与政策分析结合,进行具有前瞻性的规范性理论研究。

B途径重视的不再是内部行政管理的机制与过程,而是受管理主义的影响,主张效法企业,以企业管理的方法来提升公共部门的服务质量,新公共管理思潮是其代表。在这一派的理论中,许多概念是直接从企业管理借鉴过来的,如民营化、企业型政府、全面质量管理、绩效评估等。具体来说,B途径的公共管理的特征是:第一,偏爱企业管理的原则;第二,对公、私部门的差异不作严格区分;第三,除了重视策略管理及组织间的管理外,还强调对公共管

理的过程进行管理;第四,在研究方法上也偏爱诸如实验设计之类的量化方法。

第二章

1.提出“政治——行政”二分理论的人物是谁?P39

威尔逊

2.第一次运用理论的研究方法对公共行政学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次将公共行政学思想系统化、理论化,使之成为一门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的学者是谁?P45 伦纳德·D·怀特

3.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内容包括那些?P76-80

第一,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第二,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

第三,在思想上要具有战略性,在行动上要具有民主性;

第四,为公民服务,而不是为顾客服务;第五,责任并不简单;

第六,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第七,公民权和公共服务比企业家精神更重要。4.公共选择理论的定义?P60

既是一个独立的学术领域,又可以被视为公共管理中的一个思潮或学派。公共选择理论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分析集体行动,也即非市场的决策,将政治与市场放在同一历史的大视角下来分析问题,认为社会在本质上是一种选择过程,个人在经济市场上进行私人选择,也同样在政治市场上进行公共选择。

第三章

1.公共组织的本质特征是是什么?p87

公共组织的本质特征是“公共性”,这种公共性的存在,是公共组织与其他组织相区别的标志。

2.下列组织属于非营利组织的类型有哪些?p99-101(要了解以下组织属于非营利性组织即可) (1)国外非营利组织分类

按收入来源分:“赞助型”组织,如红十字会

“商业型”组织,如医院

“自理型”组织,如乡村俱乐部

“企业型”组织

按非营利组织承担的功能分:宗教性组织:教会、教会的联合组织、协会、福音传道运动社会性组织:奉献俱乐部、友爱团体

文化性组织:美术馆、博物馆、交响乐团、歌剧团、美术联盟、动物园

学术性组织:私立学校、私立大学、研究机构

保护性组织:同行业者联合会、工会

政治性组织:政党、政治后援集团

慈善性组织:私立福利团体、私立财团、慈善医院、老人院、看护中心

社会性组织:人权运动组织、消费者运动组织、女权运动组织等(2)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分类

已登记非营利性组织:社会团体一般以学会、研究会、协会、联合会、联谊会、促进会命名

基金会

民办非企业单位(如各类民办学校、文艺团体、福利院、人才交流中心)未登记非营利组织:各种民办培训机构、咨询服务机构等;单位内部活动如集邮协会,大学校园的学生会;在工商行政部门以企业形式转登记的非营利组织;未登记的各种社区群团组织及境外在华非营利组织等、

3.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创建科层制理论的是谁?p115

马克斯·韦伯

4.非营利组织区别于营利组织最重要的特征是什么?p99

非分配性约束

5.公共组织的物质要素包括哪些?p86

(1)人员:公共组织的首要的物质要素是人。

(2)经费:经费是维持公共组织运营与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因素。

(3)物资设备:物资设备是公共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6.公共组织的结构形式主要有哪些?p92

(1)直线制:又称军队型组织,是最长采用的一种组织机构,在机关、学校、企业和医院随处可见。它一般适用于组织规模小、活动内容简单、工作程序少、同级单位较少合作的组织。

(2)职能制:又称参谋型组织,是在行政主管的领导之下按专业分工设置管理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直接对行政首长负责,并在其业务范围内对下级有指挥、协调、监督的权利的组织形式。

(3)直线职能制:是以直线制为基础,在行政首长领导之下设立相应的职能部门,分别从事专业管理,作为该级领导的参谋的组织形式。

(4)矩阵制:又称专案组织,是由纵向的职能系统和横向的项目系统交叉组成的组织形式,是由专门从事某项工作的项目组形式发展而来的。

7.中国非政府公共部门中的准政府组织的类型有哪些?p97

包括工会、妇联、共青团、科协、工商联、青联、侨联、台联等群众团体,事业单位,居委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等等。

8.非营利组织与营利组织的区别?(自己整理的答案)p98-99

(1)非营利组织是以增进社会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且非官方的,即本身并不具有行政权力的公共组织。营利组织则以营利为目标的组织。

(2)非营利组织是公共组织,而营利组织不一定是公共组织。

(3)非营利组织的大部分收入不是来自市场价格出售的商品与服务,而是来自其成员缴纳的会费和支持者的捐赠;营利组织的一半以上收入是来自市场价格销售的收入。

(4)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性”主要体现在非营利组织的利润不得进行分配,不得分配给特定的个体,而是为其章程所定的目的和宗旨而支出,这一特征即为非营利性组织的“非分配性约束”,这是区别于营利组织最重要的特征。

第四章

1.领导连续流理理论的提出者是谁?p137

答案:施米特

2.根据行政组织中最高决策人所属人数可以将行政组织体制划分为哪些类型?P143 答案:首长制与委员会制

3.公共领导者素质的核心是什么?p161

答案:领导能力

4.公共领导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133

(1)导向、统领的作用(2)影响、表率的作用

(3)协调、沟通的作用(4)迎接挑战、引发变革的作用

5.在《身在高层——世界上最卓越的领导者》中提出:“领导=建立关系=沟通”这个公司的美国学者是谁?p153

答案: 尼克·得波尼斯戴维·平卡斯

6.下面属于有效的沟通形式的有哪些?p156

(1)口头形式 (2)书面形式(3)非语言形式 (4)电子媒介形式

7.简述首长制与委员会制p143

一个组织的领导机关,其法定最高决策权力完全集中在一位行政首长身上的领导体制,称为首长制,或独任制。法定的决策权力由两位或两位以上的行政首长行使,则称为委员会制,或称合议制。

首长制的优点是:权力集中,责任分明,行动迅速,指挥灵敏,冲突较少,效率较高,易于考核优劣。可以有效地防止推诿和扯皮,消除或减少个人意志、不负责任的现象。缺点是:过于倚重行政首长,容易影响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在监督机制不完备时,容易产生个人专断;一旦决策失误,容易导致严重后果。

委员会制的优点是:能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委员来自不同的方面,有代表性,有力于系统内部的协调;各委员分工合作,可以减轻主要负责人的工作负担,也可以避免个人滥用职权。缺点是:权力分散,责任不明确,行动迟缓,效率较低,难以考核优劣。

第五章

1.公共政策问题特征包括哪些p180-182

答案:问题取向性(选择性)、动态性、时效性

2.即是整个公共政策过程的重要阶段,又是政府公共管理活动的中心环节的是什么?p192

答案:政策执行

3.公共政策的合法性可体现为什么?P206

可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形式上的合法性,即合法律性,二是实质上的合法性,即政治学意义上的合法性——公共政策得到公众出自内心的认可和接受。在现实生活中。在很多情况下,后一种合法性更需要予以特别的重视。合法性与公共性密切相关。现代意义的法律是调节和维系公共生活秩序的准则,合法律性本质上即是要符合公共性——当然这样的法律应当是“良法”而不是“恶法”。公共政策发展的实质性的合法性应符合以下规范:价值的正当性、目标的可理解和可接受性以及绩效。

4.简述公共政策定性分析方法。(详细请看书本P203-205)

(1)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BS法,是通过专家微观智能结构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互相启发所引起的“思维共振”来获取决策的信息和意见,又称专家会议法。分为直接头脑风暴法(简称头脑风暴法)和质疑头脑风暴法(又称反头脑风暴法)。

(2)德尔菲法:依据系统的程序,采取匿名发表意见的方法,即专家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只能与调查人员发生关系,通过多轮次调查专家对问卷所提问题的看法,在经过反复征询、归纳、修改,最后汇总成专家基本一致的看法来作为预测结果。特点:匿名性和巡回反馈。步骤:组成专家小组—设计问卷—专家反馈信息—信息汇总—专家针对汇总信息再次反馈—专家意见的综合处理

(3)交叉影响分析法:又称交叉影响矩阵法,是试图建构一种新方法以使得在其预测集之中的一个事件的概率可以根据与被预测的事件之间的潜在相互作用的判断而加以调整。依据:条件概率原则。预测程序:A.估计事件与概率,确定事件间的相互作用;B.用矩阵形式描述事件间逻辑关系,用概率变化表示各事件相互影响的强度,并分析各事件间相互发生作用的时间;C.依据事件间相互影响的结果修正各事件发生的概率并作出最后的预测。

(4)脚本写作法:及政策研究者对有些将要发生的情况进行描述或预言,而这些情况与研究者所要分析、设计和评估的系统或政策密切相关。特征:一是以一系列假设为基础,而不是以某一假设为基础,这些假设是对未来的特定时间内系统或政策及环境的发展趋势或状况的描述和预测;二是由于未来环境中存在很多不确定性,而任何脚本又只能描述一种可能的未来情景,而不只是编写一个脚本,这是脚本写作与其他政策分析方法根本不同的地方。

第六章

1、人力资源区别于其他一切资源的最根本的特征是什么。P216

能动性

2、通过霍桑实验,形成人际关系学派,奠定行为主义理论基础的学者是谁?P221

梅奥

3.20世纪80年代,起因于对日本管理模式的研究的一种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是什么?P223 企业文化

4.中国开始探索公务员制度的时间是哪一年?P239

1993年

5.科学管理时代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谁p220

泰勒、法约尔、韦伯

6.绩效评估的功能包括哪些?P230

1)控制功能2)激励功能3)开发功能4)沟通功能

7.在我国,国家公务员交流制度的形式包括哪些?P243调任、转任、挂职锻炼

8.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管理P216-P217

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或者是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能力的人们的总和。其特点是:1)生物性2)能动性3)时效性4)智力性5)再生性6)社会性

人力资源管理:指为了实现管理目标而运用各种方法和技术对管理工作中所涉及的人或事进行有效开发、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和科学管理的制度、法令、程序和方法的总和。

9.职务分析的定义P223

职务分析又称工作分析,是指对特定的职务作出明确的规定,并确定完成这一职务需要有什么样的行为的过程。

10比较分析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p217

differences

object

传统人事管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关于人性的假定不同以物为中心视人为最核心的资本工作的性质不同属行政事务行工作重视对人的开发和发挥

管理内容不同人员招聘、录用、委任;考核、

奖惩、职务升降、工资福利;

辞职、辞退、解雇等还拓宽了原人事管理的内容,形成全方位管理

管理部门的地位不同把人事部分视作非生产、非效

益部门,地位较低,人事管理

的人员进不了决策层人力资源部门已成长为除了落实具体人事事务外,还负责协调管理系统、提供决策预案的拥有咨询专业技术的中枢性机构,且人力资源管理者不仅进入高层领导,还成为核心成员之一

管理方式和手段不同强调标准化式的管理强调管理的人性化

第七章

1.在中国,公共预算的审计作为预算循环的最后一个阶段,它的承担者是谁?P260

主要由审计厅来承担。审计厅对前一年度的预算执行进行审计。中国地方政府的审计有三种形式:第一,同级审计,即由该地方政府的审计机关实行,此类审计是对所有预算账户的全面审计;第二,上级审计,由上级政府的审计机关进行的审计,此类审计只审计主要的公共项目;第三,交叉审计,由其它地方政府的审计机关进行的审计,此类审计只审计某些特殊

的支出项目。同级审计每年只开展一次,而上级审计和交叉审计并没有确定的时间安排。2.政府预算审查的具体形式包括哪些?(书上没有具体的这种说法,答案不确定P261)

1 )省人大预算监督∕工作委员会在人代会前的预算初审;

2 )省人代会期间的预算审查;

3 )人代会期间全体代表举手表决通过预算草案。

3.以基层单位决算报告按数字内容进行划分的是什么?P275

基层单位决算报告按数字内容可分为:(1)预算数字,用来考核预算执行和事业计划完成情况的依据根据年终清理核对无误后的年度预算数填列;(2)会计数字(决算数字),反映全年预测执行结果的决算数,各基层单位在年终结账后根据决算表格的内容要求分别将有关科目的年终月或全年累计数字填入决算表格的有关栏内;(3)基本数字,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机构数、人员数以及完成事业计划的成果数字,用来考核事业规模和预算资金的使用效果。

4.阿伦?希克把政府预算的职能划分为什么?P256

阿伦?希克把政府预算的职能划分为三种:计划、管理、控制。

计划是指确定组织目标、测算实现这些组织目标所需要的资源,以及决定怎样获取、使用这些资源的一系列决策过程,主要回答“做什么”的问题。管理是指确定了组织目标后,项目管理者确保有效地获得和利用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是解决“怎么做”的问题。而控制的功能是指为了确保有效实施特定的工作任务而进行的对具体的人、财、物的控制,所以控制职能通常是建立在对预算支出的详细分类的基础上的。

5.阿伦?希克认为公共预算包括的要素有哪些?P257 资源申请,资源分配和资源保护

6.政府预算支出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哪些?P262

政府预算支出由三个主要的部分构成:人员支出、公共支出和项目支出。

人员支出包括基本工资、津贴及奖金、福利费、社会保障缴费、离退休费、助学金、医疗费、住房补助支出和其他人员经费等。公共支出包括办公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水电费、邮电及通讯费、取暖费、交通费、差旅费、维修及租赁费、物业管理费、会议费、专项业务费和其它费用。这两项合起来成为基本支出。项目支出指的是除了日常工作需要和经常发生的维护费用以外的公共项目支出。

7.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包括哪些?P269

地方政府收入预算的执行主要由三个部门负责:税务部门具体负责征收流转税;财务部门具体负责征收农业税、牧业税和不由税务机关监缴的其他收入,如行政规费收入、罚没收入和其它杂项收入;海关则负责征收关税以及代征进出口产品的增值税、消费税等。

8.预算执行的概念P266

预算执行是实现预算收入支出平衡和监督过程的总称,主要包括预算收入执行、预算支出执行和预算变更。

9.政府决算的概念P273

政府决算是指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年度政府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政府年度内预算收入和支出的最终结果,也是国家经济活动在财政上的集中体现。

第八章

1.政务信息公开的原则包括哪些?(详细请看书本P313)

(1)合法性原则;(2)及时性原则;(3)真实性原则;(4)利益平衡原则;(5)不收费原则;(6)责任原则。

2.政务信息资源采集的渠道包括哪些?(详细请看书本P307)

(1)行文渠道;(2)媒体渠道;(3)机构性渠道;(4)制度性渠道;

(5)公共部门交流渠道;(6)个人渠道。

3.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框架包括哪些?(详细请看书本P323)

(1)机制框架;(2)经济框架;(3)建设工程框架;(4)建设内容框架。

第九章

1.突发事件可以按照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进行分类。属于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有哪些?(其他具体分类请看P336)

主要包括工矿商贸企业的各类重大安全事故,重大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设备事故,核与辐射事故,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

2.公共危机管理预警机制具有的功能主要包括哪些?(详细请看书本P350-351)

(1)信息收集与分析;(2)公共危机预报;(3)危机监测;(4)信息发布与媒体管理;(5)信息沟通。

第十章

1、PDCA循环中P阶段是指什么?(P 389)

P阶段是计划制定阶段,工作内容包括对质量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分析造成产品质量问题的各种原因和影响因素;从各种原因中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拟定相应的管理和技术组织措施,提出执行计划。

2、公共部门流程再造的核心是什么?(P394)

“服务链”是公共部门流程再造的核心。

3、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追求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P401)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战略管理的目标,即创造和实现公共价值(或创造公共价值、实现公共利益)。

4、传统的行政方法包括哪些?(P379--384)

(1)行政手段:①行政命令方式②行政引导方式③行政信息方式④行政咨询服务方式(2)法律手段:①行政决定②行政检查③行政处置④行政强制执行

(3)经济手段(包括物价调整、利率升降和税收调控等方法)

(4)思想教育手段:①行为激励方法(a.目标激励方法b.将成绩里方法c.竞争激励方法

d.反激励方法)②参与管理方法③公共责任方法

5、经济手段的特点有哪些?(P382)

(1)利益性(核心)(2)间接性(3)多样性

6、市场化工具包括哪些?(P385)

市场化工具有:①民营化②用者付费③合同外包④特许经营⑤凭单制

⑥分散决策⑦放松管制⑧产权交易⑨内部市场

7、政府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包括哪些?(P390)

以顾客满意为目的、以质量为中心、取得高层支持是关键、以全员参与为基础

8、市场化工具的定义(P385)

市场化工具指的是,政府公共部门利用市场这一资源有效配置手段,来达到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目的的公共管理方法,民营化、用者付费、合同外包、特许经营、凭单制、分散决策、放松管制、产权交易、内部市场,是市场化工具的具体方法。

9、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定义(397)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是公共部门在分析内外环境变化的基础上,确立和调整长期战略目标,进行适当的政策选择,整合资源来实现公共管理战略目标的政策决策与实施过程。

10请分析在采用市场化工具推行公共服务民营化过程中应考虑的限制性问题(本题参考答案来自网上练习题)

运用市场化工具推行公共服务民营化的过程中,要考虑的限制性问题包括:

(1)民营化带来的经济损失问题。民营化,正如新公共管理所主张的,以提高效率(经济效率与管理效率) 为出发点和根本特色,但是由于民营化改革容易偏离最初的宗旨,其结果可

能是政府在民营化中获得了财政危机的暂时解脱,而企业也通过某些非正当手段取得了相当可观的利润,而最应该保值增值的国有资产却在民营化中悄悄流失。

(2)民营化引发的公平性问题。公共服务具有非选择性,公共服务对公众来说是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所以就要求公共服务供给做到公平与公正,体现公共性。在最简单的意义上,就是使服务具有普遍意义而不是被少数人所特享。传统上,公共部门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是间接关系,公众集体付费,政府集体供给,在排除特权与腐败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存在差异,例如许多福利项目、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供给等。但在市场条件下,单一的供求关系可能被打破,一是生产者以营利为目的,它们会按照市场竞争法则去选择有利于其获利的服务项目,对于那些不能很好获利但又不能不提供的服务,则有可能消极供给;二是对消费者而言,他们无须集体性统一地消费,因而可以选择不同服务或不同层次的服务,但对于那些生活困难者来说,却是没有选择权可言的。当一部分人被剥夺了某些选择权时,很难说是社会公正的表现。

(3)民营化引发腐败和私人垄断性问题。民营化不必然带来腐败问题,但在公私合作、化公为私的过程中会增加腐败的机会。与公共服务民营化所产生的腐败问题相伴而来的可能就是民营化之后形成的新的私人垄断现象。人们担心公共服务由政府垄断会损害消费者利益,主张通过竞争机制使服务的供给更有效率,也更加公平。但由于企业在民营化中因腐败问题留下的巨额利润空缺,使一些企业挖空心思去掘取垄断利润;同时,由于民营化没有形成真正的竞争局面,使企业具有取得垄断利润的现实条件。于是,新的私人垄断就会产生。

(4)民营化带来的公共责任缺失。许多地方政府在进行民营化改革过程中,考虑更多的是解决财政与投资问题以及减少政府管理职能、减少人员编制等,而对于民营化后可能存在的公共责任空白却估计不足,也或许主观上就希望能够减少政府责任。这都会引发公共部门的责任危机,最终损害公共利益。

(5)民营化带来的新的社会稳定问题。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公共服务在民营之后确实在效率上有所提高,但与此同时却带来新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大量裁员,引起社会不稳定。(6)民营化过程中的监督问题。民营化使私营部门参与到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中。但是,私营部门主要追求经济利益,在“经济人”作用下,可能片面追求私利,而忽略了公共利益。政府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监督监管作用,不能任其放任自流。

11、论述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过程(P403--408,内容很多,以下归纳谨代表个人意见)

战略管理可分为三个阶段:战略规划、战略实施、战略控制。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共同形成一个循环的、持续上升的过程。

(1)战略规划是战略管理的第一步。战略规划就是对公共部门内外环境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拟订战略的过程,也就是寻找发展的趋势,发现发展的威胁和机会,以使潜在利益最大化。

(2)战略实施是将战略管理方案付诸实践,逐步实现战略规划的过程。战略实施包含了战略发动、制定行动计划、组织保障、物质基础保障、营造战略实施软环境、战略实验和全面实施。

(3)战略控制是建立在战略管理前期工作基础上的管理活动,是一个不断监视和控制战略实施进程,评价实施结果是否符合原定目标和要求,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以保证战略实施结果与战略规划的要求相吻合的过程。战略控制程序由确立标准、衡量绩效、纠正偏差三个基本环节构成。

第十一章

一作为判断公共管理行为是否正当的价值标准,公共权力运行的价值基石和道德基础是什么?p413第一行

公共利益

二库珀在《行政管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中将人们进行伦理思考的方式界分为哪些层次?p414

1感情表达层次2道德规则层次3伦理分析层次4后伦理层次

三公共管理监督的对象是一切公共部门及其所属工作人员和一切公共管理活动,其内容主要有哪些?p436-438

1监督决策是否科学、合法。监督公共决策是否科学、合法,在具体内容上,就是要监督决策目标、决策依据、决策方案,以及决策的程序是否合法、科学、民主。

2 监督公共管理行为是否合法、合理。公共管理行为可区分为抽象的和具体的行为,这两种行为都必须受到切实有效的监督。对抽象行为的监督要以防止国家政策部门化为重点。对具体行为的监督,一是要对具体行为的合法性进行监督;二是要对具体行为的合理性进行监督。3监督公共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是否廉洁勤政、不滥用权力。任何公共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廉或不勤,便失去行使公共权力的资格。

腐败的本质是公共权力的滥用。公共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必须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谋利益,不能以权谋私。要加强公共管理监督的力度,从根本上解决滥用权力的问题,从而实现廉政。

4监督自由裁量权是否被违规滥用。自由裁量权可弥补立法的不足,使公共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我们不能忽视自由裁量权被滥用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对自由裁量权行使的监督,特别是对执法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执法活动中行使自由裁量权的监督,坚决杜绝违规滥用自由裁量权的行为。

四联系实际分析我国公共管理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并论述健全我国公共管理机制的措施。P447-448 (非划线部分帮助理解,若是论述题可以适当地答一下)

参考答案:(1)我国公共管理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第一,监督机构内在动力不足。目前我国监督机构的内在动力主要依赖于监督人员的道德水平,缺少有效的责任机制的约束,内在的精神力量和外在的制度力量也缺乏有机结合。

第二,监督体系设置不合理。由于监督责任体系的构建、制度设计以及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并未形成一个明确的核心,各种监督机构不能组成一个整体,弱化了我国监督机制的整体效能。

第三,法律制度不健全,监督缺乏可操作性。目前,我国实施监督所必需的法制规范还很不完备,缺乏明确的监督标准和具体的实施细则,难以准确判断和及时纠正监督对象的违法行为,使具体的监督活动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缺乏可操作性,无法行使监督权力,同时又会造成对监督权力缺乏有效约束的现象。这就难免导致监督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第四,权力机关监督的实际效力比较小。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应该最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人大监督的实际效力比较小。这是因为:第一,人大在实施监督时缺乏具体的法律作保障,尽管宪法和有关法律赋予了它重要的监督地位和权力。第二,人大自身的工作制度也影响其监督效果。第三,权力机关所能获取的相关信息非常有限,政务公开程度较低,形成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第四,人大代表的素质不能完全适应监督的需要。

第五,新闻舆论和人民监督的实际效力弱。由于中国是一个在历史上缺少民主传统的国家,加之公共管理的制度、程序、行为活动公开化机制不健全,透明度不高,监督渠道不畅,仍表现出社会权利依附公共权力的现象。

(2)完善我国公共管理监督机制的措施。从我国公共管理监督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要提高我国公共管理监督体系的整体效能,维护监督主体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应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强化监督机构的动力机制。强化监督机构的动力机制,一是要全面提高监督人员的素质,加强道德自律教育,二是要明确监督主体的职责与责任,建立和完善责任追究制。

第二,建立公共管理监督体系的协调机制。建立监督体系的协调机制主要是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要从加强监督立法入手,从法律上具体规范和明确各监督主体的地位、职责、权限,以及监督活动的范围、方式和程序等,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强有力的行政监督体系网络。二是为了更好地加强各监督主体的整合,应建立一个专司公共管理监督协调的权威机构,赋予其相对独立的地位和较大的权威来统一协调各个监督主体对公共权力的监督问题。

第三,健全和完善公共管理监督法律机制。健全和完善公共管理监督的法律机制,从总体上说,要在立法、守法、执法三个环节齐抓共管。具体说来,就要制定一系列专门用于监督的法律,既要制定实体法规,还要制定公共监督程序法。

第四,强化人大监督机制。强化人大监督机制,一是要健全组织机构;二是要提高人大代表素质和监督能力;三是要加强人大代表的质询权、罢免权等监督权的落实,提高制约和监督力度;四是改进监督方式,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督,变抽象监督为具体监督,变一般监督为重点监督。

第五,完善新闻舆论和人民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一是要加强新闻立法;二是要实现舆论监督与其他监督相结合。

第十二章

一在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体制中,公共部门对消费者负责,形成了什么关系?p459 委托—代理关系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绩效评估中的运用,说明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重要特征是什么?p460 信息的交流与沟通

三根据评估主体的不同,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可分为哪些类型?p457

内部评估外部评估

四公共管理绩效评估具有的特证包括哪些?p458

1.复杂性

2.多层次性

3.难量化性4利益性5.评估主体的多元性和客观性

五根据绩效评估的内容,绩效评估指标的内容包括哪些?p471-472

1业绩指标2能力指标3工作态度指标

六.简述构建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原则与依据。P477-478

绩效评估指标确立的原则

1 综合、全面性原则

2 系统性原则

3 硬指标与软指标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

4 可操作性原则

5 与职能行使保持一致的原则

6 导向性原则

7 独立性与差异性原则建立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依据

1 职能依据评估指标必须直接指向公共部门所具有的职能,从而检测公共部门是否完全履行、部分履行、错误履行职能。

2 绩效目标要进行绩效评估,就必须首先建立明确的、可以量化的绩效目标,根据绩效目标建立评估指标体系。

3 评估的目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目的包括公众信任度评估;公共部门责任评估;服务质量、满意程度和公共管理效率评估;绩效预算;公共政策评估等。

4 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还应当依据社会发展的整体价值取向和社会发展的程度;依据每个地区、每个部门、每个工作岗位的实际。

总之,在构建评估指标体系时,既要考虑公共管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要考虑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要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统一性指标与部门和岗位等特殊性指标相结合的多层次的绩效评估体系;要充分听取各方面专家和社会公众的意见,要避免绩效评估指标对被评估者产生逆向激励效应;要遵循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统一性评估指标与专业性、特殊性评估指标相结合的原则。

第十三章

1.财政成为引发改革的原因之一,这是因为什么?p523

答:经济关系、经济体制的发展变化,引起了政府与企业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政府与市场之间、政府与公众之间、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变化。与经济体制的转变相适应,公共行政也要由适应计划经济的行政体制转变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政体制,这是推动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首要的、直接的动因。

2.中国行政体制的本质是什么?p524

答:社会主义的行政体制。

3.当代中国行政体制也反映了古今中外行政活动和行政发展的一般规律,这是中国行政体制的什么层面?p524

答:技术层面。

4.经过职能的优化和调整,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的经济社会管理只能仅限于哪些方面?p510 答:仅限于:一是建立全面的系统的经济立法体系,把社会经济活动纳入法制轨道;二是通过计划、财政、金融干预等手段,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三是提供公共物品以及公共服务。

5.“3E”目标改革指的是什么?p503

答:指的是以经济、效率和效能为目标的改革。

6.邓小平把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什么?p526

答:主要内容概括为党政分开、权力下放和机构改革。

他指出,首先是党政要分开,解决当如何善于领导的问题,这是关键,要放在第一位。第二个内容是权力要下放,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同时地方各级也都有一个权力下放问题。第三个内容是精简机构,这是权力下放有关。

7.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的双重性的定义。P524

答:双重定义:一方面,它要体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这是政治层面的内容;另一方面,它又要反映古今中外行政活动、行政发展得一般规律,这是技术层面的内容。

8.服务型政府的定义。P535

答:服务型政府,是指能够公正、透明、高效地为公众和全社会提供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政府,是按照公众的需求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以回应公众和社会的需要为政府职能定位的现代政府。

9.简述当代公共部门改革的目标包括哪些?p501-502

答:目标包括:

1.促使公共管理更富有创新、开拓精神。

2.促使公共管理更为经济,降低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

3.促使公共部门更具绩效,提高公共管理效能。

4.促使公共管理提高效率。

5.促使公共管理系统更具适应性。

6.促使公共部门更为负责。

10.简述当代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的特点包括哪些?p514-516

答:特点包括:

1.有计划、渐进式地推进公共部门改革,使公共部门改革持续开展。

2.组建精干、高效的改革机构,重视发挥参谋咨询的作用。

3.重视与改革配套的立法建设,把改革纳入法制轨道。

4.注重提高公共管理效能和服务质量,改善公共部门与公众之间的关系。

5.注重内外部监督,形成以结果为本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机制。

华中农业大学621《公共管理学》考试大纲

华中农业大学621《公共管理学》考试大纲 第1章导论 1.公共管理的内涵、性质与特点 2.传统公共行政模式的特征与基本原理 3.公共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4.公共管理学的创立和完善 5.公共管理面临的时代挑战 6.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第2章公共组织与第三部门 1.公共组织的定义和性质 2.公共组织的构成要素和类型 3.公共组织环境 4.公共组织的结构与体制 5.公共组织体制改革 6.第三部门的概念、特征与分类 7.第三部门发展的原因与作用 8.第三部门的运营管理 9.中国第三部门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 第3章公共管理职能 1.公共管理职能体系和特征 2.公共管理职能的发展 3.市场功能与政府职能的配合 4.政府失败的纠正与防范 5.中国政府职能探讨 第4章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1.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概述 2.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过程 3.公共部门战略规划管理 4.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5.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改革进展与趋势 第5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1.人力资源的特性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兴起 2.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 3.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角色与知能 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内容 5.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工作 6.中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问题和对策

7.工作生活质量----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策略 8.国家公务员制度 9.公务员的管理与改革趋势 第6章社会保障管理 1.社会保障管理的内容 2.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3.社会保障的国际经验 4.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改革与完善 第7章电子政务管理 1.电子政务概述 2.电子政务的内容和作用 3.电子政务的实施原则和关键 4.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变革的影响 第8章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 1.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概念和意义 2.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 3.公共部门的监督 4.公共部门绩效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 5.标杆管理 第9章公共管理的方法和技术 1.公共管理的基本方法概述 2.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3.系统分析技术和方法 4.控制方法和技术 5.决策方法和技术 第10章新公共管理与政府再造 1.新公共管理概述 2.新公共管理的模式 3.政府再造的内涵与背景 4.企业型政府的基本理念 5.企业型政府的实施策略及其限制 6.企业型政府与政府再造实践 参考书:①《公共管理学》,王德高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②《公共管理学》(修订版),张成福、党秀云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公共管理学作业homework答案

《公共管理学》homework(1) 一、名词解释 1.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是指公公组织为解决公共问题,追求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通过制定公共政策、有效地实行与监督等,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维护公共秩序,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2.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是一门介于经济学和政治学之间的新兴交叉学科,它是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研究政治决策机制如何运作的理论。 3. 公共管理协调指协商、调整公共组织系统与其外部环境之间和系统内部的各种关系,使之权责清晰,分工合作,相互配合,有效地实现公共管理目标和提高整体效能的行为。 4. 公共管理监督是指依法对政府和公共事业组织等公共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监察和督导活动。 二、单项选择 1.1926年在美国出版两本权威的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研究导论》《公共行政学原理》的两位学者分别是( B ) 25 A.泰勒和法约尔 B.怀特和威洛比 C.威尔逊和古德诺 D.马克斯?韦伯和赫伯特?西蒙 2.公共选择理论理论对政府的本质和行为的基本假设是( B)

A.社会人 B.经济人 C.自动人 D.复杂人 3.大萧条以后,为资本主义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的经济理论是( A ) A.凯恩斯的政府干预理论 B.新自由主义取消政府干预理论 C.亚当?斯密的“小政府”理论 D.古典经济学派的限制政府干预理论 4. 最早建立了比较规范的文官制度的国家是( A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5. 18世纪英国著名经济学家________,在他著名的经济学著作《国富论》中对政府财政的管理范围和职能进行了限定。( C ) A.威廉?配第 B.马歇尔

陈振明_公共管理学_试题_题库(完美打印版)

第一章绪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A 一、填空 1、公共选择学派的奠基者是。 2、世界银行在20世纪80年代末用来概括非洲国家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3、20世纪七八十年代, 在美国大学的公共政策学院逐渐成长起来。 4、B—途径美心发展,主张在公共部门中引入和人部门的管理经验和模式。5、波齐曼和斯特拉斯曼于1990出版的被认为是第一部较为全面的公共管理教科书。 6、公共管理学更多以为基础。 7、公共管理学主要以作为研究对象。 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流派,给西方经济国家普遍采用了 二、多项选择 1、我国学者往往以( )的角度来区分管理和行政这两个概念. A组织实体 B经济实体 C 管理实体 D 政治实体 2、传统公共行政学模式是建立在( )基础上 A科层制理论 B政治---行政二分法 C委托---代理 D内部取向 3、殴文.休斯在<<公共管理与行政>>一书认为( )都是对公共部门的研究 A公共行政 B公共政策 C公共管理 D公共组织 4、下面是公共管理物品的是( ) A国防 B外交 C教育 D社会保障 5、经过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孕育和进化,公共管理的( )逐渐汇合形成公共管理新模式. A P—途径 B治理 C B—途径 D善治 6、在当代政策分析学科中最有影响的经济途径是() A行为主义学派 B公共选择理论 C新制度学派 D科学管理学派 7、孟德斯鸠等人所提出的“三权分立”思想中“三权”是指() A 立法 B 行政 C监督 D 司法 三、解释概念 1、公共行政 2、公共管理 3、公共物品 4、行政国家 5、纯公共物品 四、简答 1、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有那些? 2、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公共管理的模式有哪些? 3、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公共管理有哪些弊端? 4、入世后,我国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面临哪些严峻的挑战? 五、论述题 1、公共管理的特征及其与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区别? 2、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

公共管理案例结构要求

MPA教学案例基本结构及相关要求 一、案例撰写要求 一个完整的教学案例应由两个部分组成:案例主体(正文)和案例《教学手册》。 (一)案例主体(正文)的基本结构及相关要求 案例主体一般应包括:标题及标属、引言、案例摘要、正文、结束语、思考题、附录。脚注和图表等8部分。案例正文以10000字左右为宜,附录不超过5000字为宜。 1.标题和标属:标题是案例的题目,标属即标明案例的适用主题。 2.引言:即案例事件的引子。 3.案例摘要和关键词:简要介绍案例事件的主旨大意或梗概,便于使用者快速了解和把握案例的主题,300字以内。关键词3-5个。 4.正文:案例一定要有比较完整的事件,有核心人物或决策者,有起、承、转、合,要能够把事件延伸下去; 起是事件的开始,推出由时间、地点、起因 等要素构成的场景,介绍核心人物或决策者、主要角色和其他角色; 承是推出关键事件,引出争端、问题和兴奋点; 转是事件的进一步展开,罗列存在的种种困惑,描述进退两难的抉择困境;要不断深入拓展令核心人物或决策者感到迷惑或难以决断的事情,或展开当事人也无法把握和预料事件结局的事件; 合是事件的高潮,突出机会与制约因素,核心人物或决策者到了不得不进行选择的时刻。

5.结束语:可以是对正文的精辟总结,也可以是提出决策问题引发读者思考或者自然淡出。 6.思考题:结合教学目标一般安排3-5个思考题供读者在阅读时进行同步思考。 7.附录:提供进行案例分析所需要的额外信息,主要包括一些不宜放在案例正文,但又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或理解正文的资料、信息。 8.脚注和图表:脚注以小号字附于有关内容同页的下端,以横线与正文断开;图表可插置到正文相关位置,也可以布置在专页或篇尾,所有的图表都应编号,设标题,并有必要的说明。 (二)案例《教学手册》的写作 案例《教学手册》一般应包括:课前准备、适用对象、教学目标、要点分析、课堂安排、其他教学支持等6个部分。案例《教学手册》以5000字左右为宜。 1.课前准备:程序性地提醒课前需安排的事项。 2.适用对象:说明案例读者的定位或作者希望的读者群体。 3.教学目标:详细介绍案例教学目的,一般一个案例要含有3个明确的教学目标,提出本案例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4.要点分析:这部分是《教学手册》的核心部分,也是《教学手册》的难点,需要耗费作者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精心地构思和安排。这部分是将作者精心设计、精心埋藏在案例中的问题一一挖出进行展开深入地分析,案例是否有理论深度、是否有思考分析的空间、是否能引起争论全在于这一部分的创作水平。 5.课堂安排:这部分同样是《教学手册》的核心部分,与上一部分共同构成《教学手册》的难点。这部分需要对案例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每部分所用的时间以及教学节奏进行全程详细地安排,这部分安排的是否合理得当、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决定了案例课堂讨论的效果和质量。 6.其他教学支持:包括计算机支持和视听辅助手段支持。

公共管理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公共管理学考试大纲 一、名词解释 1、公共管理: 是指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部门,为实现公共利益,依法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公平配置社会资源、有效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活动。 第一、强调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 第二、强调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 第三、强调公共管理主体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第四、强调公共管理活动的公众参与性 第五、强调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开性 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公共部门依法对其所属的人力资源进行规划、录用、任用、薪酬保障等管理活动和过程的总和。 权威性、公益性、复杂性、法制性 3、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在英文文献里通常称作“公共选择”(public choice),又称新政治经济学或政治学的经济学(economics of politics),是一门介于经济学和政治学之间的新的交叉学科。它以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尤其是理性人假设)、原理和方法作为分析工具,来研究和刻画政治市场上的主体的行为和政治市场的运行。 公共选择,是指人们提供什么样的公共物品,怎样提供和分配公共物品以及设立相应匹配规则的行为与过程。公共选择理论则期望研究并把研究结果影响人们的公共选择过程,从而实现其社会效用的最大化。 4、现代预算管理: 现代预算必须是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政府机关在一定时期的财政收支计划。它不仅仅是财政收支的记录、汇算、估算和汇报,而是一个计划。这个计划必须由行政首脑准备与提交;亚必须是全面的、有清晰分类的、统一的、准确的、严密的、有时效的、有约束力的;它必须经由代议机构批准与授权后方可实施,并公布于

众。 5、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组织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在确定组织战略定位、战略选择以及战略实施过程中,所进行的决策、组织、协调、评价和控制等活动。公共部门管理就是公共部门部门实行的战略管理。 6、政府过程: 从政治体制角度研究政府和政治问题: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军队等 从政府过程角度研究政府:意见表达、意见综合、决策和决策的施行 广义的政府过程就是政治的代名词,即政治共同体中获取和运用政府权力的全部活动。而狭义的政府过程是政治学的一种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其中,研究领域是指政府决策的运作过程,主要包括政府的政策制定与执行等功能活动及其权力结构关系。 7、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部门,为实现公共利益,依法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公平配置社会公共资源、有效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规律的科学。 8、公共组织: 公共组织就是以管理公共事务、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为目的的组织,它既包括政府组织,也包括了第三部门组织。狭义的公共组织指的就是国家机关组织。9、公共财政: 公共财政是与私人财务(财政)对应的概念,它是代表社会公共利益,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收支活动。这里的公共利益和公共需要是指广大民众的利益和需要。公共财政行为目的社会公共性,是公共财政与私人财务的区别所在。10、公民社会: 公民社会或市民社会(Civil Society)是指围绕共同的利益、目的和价值上的非强制性的行为集体。它不属于政府的一部分,也不属于盈利的私营经济的一部分。换而言之,它是处于“公”与“私”之间的一个领域。通常而言,它包括了那些为了社会的特定需要,为了公众的利益而行动的组织,诸如指慈善团体、非政府组织(NGO)、社区组织、专业协会、工会等等。

公共管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公共管理学》试题与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私人部门中,组织的最终目标为(A ) A.追求可持续经济利润的最大化 B.追求可持续政治利益的最大化 C.追求社会公平 D.追求公众的满意度 2、公共部门区别于私人部门的本质特征为( D ) A.计划性 B.单一性 C.效率性 D.公共性 3、公共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基础为( C ) A.公共性和私人利益 B.效率性和私人利益 C.公共性和公共利益 D.效率性和公共利益 4、有效的政府组织应该认识到,公共性的起点是( A ) A.公民 B.政府 C.企业 D.政党 5、公共行政范式产生于( C ) A.17世纪末18世纪初 B.18世纪末19世纪初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末21世

纪初 6、新公共管理范式产生于( D ) A.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B.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7、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公共行政范式诞生的标志为( A ) A.《行政学之研究》的发表 B.《经济与社会》的发表 C.《行政学导论》的发表 D.《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 8、公共行政范式得以产生的直接动因为(C ) A.经济的发展 B.政治的推动 C.公共部门的改革 D.私人部门的改革 9、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为(A ) A.公共行政范式 B.新公共管理范式 C.公共服务范式 D.公共责任范式 10、被誉为“行政学之父”的是(A ) A.威尔逊 B.韦伯 C.杰弗逊 D.怀特 11、公共行政范式赖以产生的学科基础之一官房学后来逐步演变

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库答案

精品文档 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库答案(二) 二、多项选择题 1、公共部门组织目标的特点为(AC ) A.多元化 B.单一性 C.整体性 D.公共性 2、私人部门管理的突出特征表现为(ABD ) A.目标明确 B.协调过程中的效率优先 C.组织有效性度量很难 D.组织有效性度量相对容易 3、一般认为,在公共管理学的学科发展历史中,曾出现过的范式有(AD ) A.公共行政范式 B.公共服务范式 C.公共责任范式 D.新公共管理范式 4、促成公共行政范式产生的背景因素主要有(ABCD ) A.私人部门和市民社会对效率的普遍追求 B. 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组织管理的改革 C. 私人部门的科学管理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管理活动的系统化、科学化研究 D.政治学、行政法学和官房学的理论支撑 5、公共行政范式赖以产生的思想渊源和学科基础为(ABD ) A.政治学 B.行政法学 C.社会学 D.官房学 6、公共行政范式的理论基础为(AC ) A. 威尔逊的“政治与行政二分” B.杰弗逊的“独立宣言” C.韦伯的科层制 D.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 7、韦伯把权力分为(ABC ) A.合理--合法型权力 B.传统型权力 C.魅力型权力 D.知识型权力 8、立基于韦伯的合理--合法的权力类型之上的科层制组织,其构建和运作的原则为(ABCD ) A.知识性和职业化原则 B.非人格化和执行能力原则 C.法定管辖范围原则 D.公职等级制和权力等级化原则 9、公共行政范式的基本特征为(ABCD ) A.行政活动的科学化 B.作为一种价值观的效率 C.严格的等级制组织模式 D.常任的、中立的和无个性特征的公务员 10、公共行政范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BCD ) A.政治的顺向控制问题 B.政治的逆向控制问题 C.科层制组织的低效率问题 D.科层制组织的限制自由问题 11、造成科层制组织低效率现象的主要原因有(ABD ) A. 科层制行政组织有不断自我膨胀的内驱力 B.科层制组织中的行政公务员乃至行政部门有通过知识保密来获得和保持权力的激励 B. 科层制组织存在政治的逆向控制问题 D.严格等级制的科层制组织中不可避免在会出现“彼德现象” 12、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措施主要包括(ABCD ) A.严格的成本控制 B.权力分散化 C.加强一线管理 D.运用市场机制和强化服务质量 13、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主要观点包括(ABCD ) A.注重管理、绩效评估和效率 B.公共服务代理化 C. 在公共部门,特别是政府部门引入竞争机制并削减成本 D.强调产出控制而非过程控制 14、1992年英国梅杰内阁颁布的《公民宪章》中列出的公共服务的原则有(ABCD) A.公布明确的标准 B.公布有关服务运作的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公共管理导论 复习提纲2015

公共管理学 基本内容 第一讲 导论 1, 概念:管理、行政 管理:管理则指:(1)统筹使用各类资源实现既定目标;(2)管理者实现结果的个人责任。 行政:行政意为国家政务的管理,从本质上是指执行指令和服务 。行政是管理活动的一种 2,公共管理和公共行政的区别 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公共管理涉及的内容则更为广泛。公共管理并不仅仅是执行指令,还意指以效率最大化的方式实现组织目标,及对结果真正负有责任。 公共行政是指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活动,公务员执行他人制定的政策。公共行政注重的是过程、程序,将政策转化为行动以及办公室管理; 第二讲 传统的行政管理 1,科层组织/官僚组织的基本特征 规则导向:明确划分机构与人员的职责权限,并由各种规则----法律或行政规章来加以规定,组织与管理依据大家都遵守的规章和程序进行。等级制:每个下级应当接受上级的控制和监督;按职位高低规定人员之间的命令与服从关系,形成层级节制的控制体系 。 非人格化:严格的公私分开,决定与命令形成文件下达,以文件“档案”作为管理的基础;规则和控制的实施具有一致性,避免搀杂个人和雇员的个人偏好。 职业化:担任公务是一种“职业”,公职管理遵循一般性的规定,它通常以全面而熟练的训练为先决条件;管理者是职业化的官员而不是他所管理单位的所有者,他们领取固定的工资并在组织中追求他们职业生涯的成就。 专业化: 公务管理需要专门的技术知识,这是一种专门技术性学问;所有的组织成员都是依据经过培训、教育、或正式考试取得的技术资格选拔的。 2,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的基本含义 国家和政府被分解为两种职能及过程:一是政治领域,其职能是制定政策和法律,由政治家(包括总统、议员)负责;二是行政领域,其职能

公共管理学作业答案

公共管理学作业1 一、简答题 1、简述公共管理模式得基本特征 (1)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重在公共利益上。 (2)政府组织与其她公共组织相统一,重在政府组织上。 (3)社会问题管理与资源管理相统一,重在问题解决上。 (4)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统一,重在结果管理上。 (5)管理所追求得公平与效率相统一,重在公平上。 (6)公共组织得外部管理与内部管理相统一,重在外部管理上。 (7)服务管理与管制管理相统一,重在服务上。 (8)管理制度与技术相统一,重在制度创新上。 2、简要说明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得主要职能。 第一,建立并维护社会与市场秩序。 第二,提供公共物品及基础服务。 第三,调控宏观经济并保持稳定。 第四,进行收入与财产得再分配。 第五,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 3、非政府公共组织得基本特征与作用就是什么? 非政府公共组织得基本特征就是(1)非政府性(2)公益性(3)正规性(4)专门性(5)志愿性。作用:由于非政府公共组织沟通了政府与社会各方面得联系,架起了政府与社会之间联系得桥梁与纽带,因此非政府公共组织发挥着双重性、广泛性、针对性、中介性、公益性得作用。 二、论述题 1、论述政府失效理论得主要内容及其给我们得启示。 答:政府失效理论得主要内容:政府失效也称政府失灵,就是指政府主体机制等方面有在本质上得缺陷,而无法使资源配置得效率达到最佳得情景。这一理论对人得假设,包括政府公务员,都就是经济人假设。由此,这一理论认为在政治决策过程中,人得一切行为都可以瞧成就是经济行为。政府行政过程中得目得肯定就是

增进公共利益得判断得到质疑。政府失效主要就是现在公共政策得失效;公共物品供给得低效率;内部性与政府扩张性; “寻租”及腐败。 政府失效理论给我们得启示主要有以下三点: 1)单纯依靠市场与过多依靠市场政府干预都就是行不通得,必须两者互相制约、协调才能促进市场得健康发展。 2)必须明确界定政府管理得范围、权限,同时积极培育建立社会主义市场,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自身而不就是靠政府去发挥作用。 3) 在进行经济改革得同时也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济体制改革得顺利进行。 4) 加强各项法律、法规得建设,使政府得决策过程与管理过程都能纳入正常得监督系统或机制之中。 2、结合实际谈谈转型时期我国政府得职能应如何转变。 答:所谓政府职能转换并不就是简单得加强或削减政府得干预范围或力度,而就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得工作内容、工作重点、工作方式要有重要得改变。转型期我国政府职能得转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改变管理念,为全社会提供服务。2、改革企业制度,实现政企分开。3、加强法制建设,形成公平竞争得市场经济体系。4、实行宏观调控,稳定经济发展。5、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综合以上政府工作内容、重心得转移,我们可以用简单得四句话概括政府职能转化得特点,即:政府工作由全面转向适度;由微观转向宏观;由直接转向间接;由人治转向法治。例如:多年来,在计划经济得影响下,无论就是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还就是平民百姓都以文件为依据,即所谓得红头文件。在今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条件下,就显现出不稳定、随意性等一系列得问题与局限性。我们过去曾经将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严重对立起来,否定了市场经济对促进生产力所起得重要作用,阻碍了社会经济得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尤其在竞争充分得领域更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得调节作用,积极利用这支“瞧不见得手”,与此同时也要大力加强法制建设,以保证市场经济得健康发展。 公共管理学作业2 一、简答题: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案例集定稿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案例集

目录 1 一场灾难中的伦理困境 (1) 2公立公园的困境与出路 (13) 3强拆之殇:谁之伤?谁之痛? (17) 4旭日关爱:一个慈善基金会的诞生和管理 (27) 5 指尖上的双城记 (42) 6 让流动商贩不再流动 (55) 7 三宝县的集体上访事件 (67) 8 生病的日子 (79) 9 沉重的棉花 (85) 10无形的“围墙”压伤“隐形的翅膀” (95)

一场地震灾害中的伦理困境 摘要:危机状态下,惯常的平衡被打破,利益冲突、情感纠葛、生死较量成为生活的主题,无论是身处其中的经历者还是置身事外的旁观者,在危机中都将陷入这样的伦理困境之中:“生命与尊严哪个更重要?金钱和道义能否兼顾?自由与秩序是否可以共存?……”本案例以2010年1月海地大地震为背景,描述了震后无政府状态下,医疗救援人员在生命安全与治病救人天职之间的挣扎;记者兼医生团队在新闻挖掘和救助行善中的摇摆;商人逐利天性与人性大义的争议;大众同理心与猎奇心理的纠结。案例试图唤起人们对灾害伦理的思考,确立一个相对正义的灾害伦理价值体系。 关键词:灾害、伦理困境、价值冲突、海地地震 0.引言 非理性,是风险传播专家彼得·桑德曼博士描述处于危机中大众的核心概念。危机状态下,惯常的平衡被打破,利益冲突、情感纠葛、生死较量成为生活的主题,无论是身处其中的经历者还是置身事外的旁观者,在危机中都将陷入这样的伦理困境之中:“生命与尊严哪个更重要?金钱和道义能否兼顾?自由与秩序是否可以共存?……”每个人、每个国家、每个文化种群都有着自己的伦理价值体系,都是其独有价值体系内的专家,那么对于以上问题,是否存在统一的答案?公共危机中是否应倡导建立一套基本的伦理标准? 海地地震之后,政府瘫痪,暴徒横行,整个社会完全失序,源于动物世界中的力量秩序开始占据上风,自然灾害已经演化为社会浩劫。数十万的尸体等待处理,上百万的伤民等待救治,数百万的灾民渴望着最基本的生活物资……在灾民救治,物资分配和秩序重建过程中,何种政策才能够称得上正义与公正?何种价值应被放置于其它价值之上? 1.海地共和国概况 国名:海地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Star) 独立日:1月1日(1804年) 国庆日:1月1日(1804年) 本案例中除海地共和国之外,其它人名、地名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公共管理学复习资料

公共管理学 一、填空题: 1、公共物品或服务是指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等特性的产品。 2、公共管理学就是一门研究公共管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它是在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3、“新公共管理学”,在20世纪80年代英国和美国应运而生,并迅速扩展到西方各国。 4、威尔逊在其《行政之研究》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的思想。 5、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方法和案例分析方法。 6、公共管理主体是指行使公共权力,进行公共事务管理的组织和个人。 7、政府失效是指由于政府主体和机制等方面存在本质上的缺失,而无法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佳效率的情景。 8、公共管理者主要是指政府官员、政府公职人员和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管理人员。 9、公共政策是指一定的政治实体在特定的情景中,为达到预期的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10、依据公共政策的从属关系,一般可分为元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 11、一般来讲,政策评估应坚持事实标准和价值标准。 12、公共管理者的职业特点主要表现为执行公共权力、服务公共社会。 13、政府职能的演变大致经历了限制政府干预、主张政府干预和对政府职能的重新思考三个阶段。 14、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是非政府性、公益性、正规性和专门性。 15、因为政策问题的复杂程度不同,所以可将其分为结构优良问题、结构中等问题和结构不良问题。 16、政策评估是指政策评估专业人员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运用科学的评估技术与方法,对政策方案的内容、执行情况、执行结果的估计与评价。 17、公共组织是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为基本职能的社会组织。 18、公共组织由政府组织和非政府公共组织两种类型的组织组成。 19、在我国非政府公共组织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非营利社会中介组织、民办企业单位以及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等。 20、西方公务员按其生产方式、任期和与执政党的关系不同而分为政务官和事务官两大类。 21、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内在运行机制一般包括:分类机制、竞争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更新机制、监控机制等。 22、在西方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存在着四种基本的制度,即政治任命制度、公务员制度、集体谈判制度和弱势群体保护行动制度。 2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除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再生性等一般人力资源特性以外,还具有政治性和道德两方面特殊性质。 24、公共财政的主要内涵一是指公共财政是市场的财政,二是指公共财政是公共的财政。 25、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有资源配置职能、调节收入分配职能和稳定经济职能。 26、国家预算管理过程包括国家预算的编制与审批、预算的执行与监督和国家决算三个阶段。 27、公共组织可分为政府组织和非政府公共组织两种类型。 28、公共组织设计是指根据一定的理论和原则对公共组织的结构及其功能进行设计的过程。 29、“人力资源”概念的引入是“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具体体现。 30、1993年8月14日《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它标志着我国政府机关人事行政管理进入新的阶段。 31、国家公务员制度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核心。 32、公共财政管理是政府对国家财政收支分配活动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等管理活动的总称,主要包括财政预算与决算、预算会计、政府审计等内容。 33、公共财政的内涵是公共财政是“市场”的财政和公共财政是“公共”的财政。 34、公共组织的变革是指根据其外部环境的变化,主动地对自己原有的状态加以改进的一系列的组织行为和措

公共管理学作业答案

. 公共管理学 作业1 1、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客体是公共事务,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 公共管理过程是公共权力的运作过程。 2、公共物品或服务是指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 非排他性等特性的产品。 3、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管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它是在公共行政学的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4、一般来讲,政府的职能应分为两部分:政治职能和管理职能。 5、政府职能的演变大致经历了限制政府干预、主张政府干预和对政府职能 的重新思考三个阶段。 6、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是:非政府性、公益性、正规性、专门性和 志愿性。 7、我国非政府公共组织的构成主要包括: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8、目前我国非政府公共组织的主要活动领域有:环境保护、扶贫救困、社会公益等方面。其具有双重性、广泛性、针对性、中介性的公益性特点。 9、公共管理者主要是指政府官员、政府公职人员和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管理 人员。其职业具有鲜明的特点,主

要表现在执行公共权力、服务公共社会两个方面。 10、当代公共管理者必备的职业能力主要包括管理认知能力、管理诊断能专业资料. . 力、管理决策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四个方面。 二简答题 1、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有何区别?、1⑴目的不同,公共管理是公益性的,企业管理的目的是盈利; ⑵限制因素不同,公共管理整个过程受到法律的限制,企业管理的根本原动力是追求高额利润,经济气候是企业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法律在其活动中仅是一个外部制约因素; ⑶物质基础不同,公共管理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源主要来自于税收和发行债券,其经费预算属于公共财政支出,必须公开化,接受纳税人的监督,企业所需的各种物质资源主要来自投资的回报即利润,其管理所需的物质资源是自主的,不需要公开化; ⑷管理人员选拔方式不同,公共管理人员是由专门的部门或机构相对独立地考核、评估,主要考虑其政治才干和倾向,公共管理人员有职业化、终身化的趋向,企业管理人员根据其处理特定事务的能力被聘用; ⑸绩效评估的指标不同,评估公共管理成效的主要指标是行为的合法性、公众舆论的好坏、各种冲突的减少程度、公共项目的实施与效果、公共产品的数量及消耗程度,偏重于社会效益,企业管理绩效的主要指标是销售额、净收益率、生产

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库

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私人部门中,组织的最终目标为(A) A.追求可持续经济利润的最大化B.追求可持续政治利益的最大化 C.追求社会公平 D.追求公众的满意度 2、公共部门区别于私人部门的本质特征为(D) A.计划性B.单一性 C.效率性D.公共性 3、公共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基础为(C) A.公共性和私人利益B.效率性和私人利益C.公共性和公共利益 D.效率性和公共利益 4、有效的政府组织应该认识到,公共性的起点是(A) A.公民 B.政府C.企业D.政党 5、公共行政范式产生于(C) A.17世纪末18世纪初B.18世纪末19世纪初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末21世纪初 6、新公共管理范式产生于(D) A.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B.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7、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公共行政范式诞生的标志为(A) A.《行政学之研究》的发表B.《经济与社会》的发表 C.《行政学导论》的发表 D.《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 8、公共行政范式得以产生的直接动因为(C) A.经济的发展B.政治的推动 C.公共部门的改革D.私人部门的改革 9、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为(A) A.公共行政范式 B.新公共管理范式C.公共服务范式D.公共责任范式 10、被誉为“行政学之父”的是(A) A.威尔逊B.韦伯 C.杰弗逊 D.怀特 11、公共行政范式赖以产生的学科基础之一官房学后来逐步演变为(D) A.会计学B.政治学C.行政学 D.公共财政学 12、“政治与行政二分”最早的提出者是(D) A.凯恩斯 B.布坎南 C.韦伯 D.威尔逊 13、威尔逊指出行政研究建立的基础为(A) A.管理B.法律 C.经济D.政治 14、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B) A.威尔逊B.韦伯 C.杰弗逊 D.怀特 15、韦伯认为科层制组织的基础为(C) A.传统型权力 B.魅力型权力C.合理--合法型权力D.知识型权力 16、韦伯认为,以“法律”或者“升上掌权地位的那些人发布命令的权力”为基础的权力属于(A) A.合理--合法型权力 B.传统型权力 C.魅力型权力 D.知识型权力

公共管理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导论 1.1公共管理的含义: 在西方国家,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中重视公共组织(包括政府行政组织、非营利组织和准政府组织)实施管理的技术及方法、重视公共项目及绩效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和分支,是研究以政府行政组织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其规律的学问。它是在当代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的整体化趋势以及“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推动下,以公共部门管理问题的解决为核心、融合多种相关学科知识和方法所形成的一个知识框架。 在我国,公共管理是包括政府在内的公共部门依法管理公共事务的各种活动的总称。根据管理的公共事务的不同,公共管理可区分为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公共管理和国际公共管理。 (1)公共管理的主体:公共组织 (2)公共管理的目的:维护公共利益 (3)公共管理的手段:法律、行政、经济 (4)公共管理的职能:计划(规划)、决策、组织、协调、控制 1.2 公共管理学的概念范畴 公共管理学是研究以政府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1.3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以公共管理活动为基本对象,研究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管理什么、如何进行管理、管理中的各种关系以及发展规律的学问。 1.4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及体系 (1).确定公共管理研究对象的基本思路 从研究对象来说,公共管理学不再像公共行政那样更多地将自己限制在对政府行政机关的研究上,而是把研究范围扩展到其他非政府的公共组织方面; 从研究焦点来说,公共管理学从以往公共行政的“内部取向”转变为“外部取向”,由重视机构、过程及程序的研究转到重视项目、环境、战略及绩效的研究; 从研究方法来说,公共管理学要改变以往以规范研究为主的做法,重视量化方法及案例方法的应用,广泛吸收经济学、管理学和政策分析方法等学科的理论及技术手段。 (2).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内容 (1)国外学者的研究情况 (2)我国学术界的研究情况 (3).公共管理学的理论体系 (4).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 (1)研究对象及范围的特征:公共管理学并不像公共行政学那样将自己限制在对政府行政机关的研究上,而是把研究范围扩展到其他政府机关和非政府组织的公共方面。 (2)跨学科和综合性的特点:政治经济学主要建立在政治学的基础上,依赖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并日益及多门学科相融合。 (3)具体研究问题的特征:公共管理学将研究焦点由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内部取向”转变为“外部取向”,由重视机构、过程及程序的研究转到重视项目、环境、战略及绩效的研究。(4)公共管理学既是实证的,又是规范的。公共管理学既是实证的,重视经验研究;又是规范的,提倡研究“应该不应该”的问题用以规范公共管理行为。 (5)更具现实性。 1.5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和方法 (1)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

电大公共管理学作业及答案

公共管理学习题 一、简答题 1、公共管理的内涵: 所谓公共管理, 就是公共组织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 为有效地实现公共利益, 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1)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 2) 公共管理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 3) 公共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 4) 公共管理的过程是公共权利的运作过程 2、政府职能演变经过的阶段: ( 1) 限制政府干预( 2) 主张政府干预( 3) 对政府职能的重新思考 3、简述政府失效理论的基本观点及政府失效的表现: 政府失效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对人的”经济人”的假设。即认为人是自利的、理性的, 而且每个人都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政府公务员也不例外。由此看来, 在政治决策过程中, 人的一切行为都可看成是经济行为, 而使”政府政治过程的目的肯定是增进公共利益的假设”受到质疑而不得不被放弃。( 1) 公共政策失效 ( 2) 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 3) 内部性与政府扩张( 4) ”寻租”及腐败 4、简述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 ( 1) 非政府性( 2) 公益性( 3) 正规性( 4) 专门性( 5) 志愿性 5、公共政策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 1) 公共性( 2) 利益选择性( 3) 目标指向性( 4) 权威约束性 ( 5) 功能多极性( 6) 动态稳定性 6、简述公共政策规划的主体和基本原则: 公共政策规划的主体是指参与政策方案设计与研究的所有机构和人员。 ( 1) 执政党( 2) 立法机关( 3) 行政机关( 4) 利益集团( 5) 大众传媒 政策规划的原则是指政策规划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 ( 1) 公正原则( 2) 受益原则

公共管理学试题库及答案

公共管理学 第一章绪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A 一、填空 1、公共选择学派的奠基者是布坎南。 2、世界银行在20世纪80年代末用政治危机来概括非洲国家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3、20世纪七八十年代, 公共管理途径在美国大学的公共政策学院逐渐成长起来。 4、B—途径美心发展经验理论,主张在公共部门中引入和人部门的管理经验和模式。 5、波齐曼和斯特拉斯曼于1990出版的《公共管理战略》被认为是第一部较为全面的公共管理教科书。 6、公共管理学更多以经济学为基础。 7、公共管理学主要以政府的公共管理活动作为研究对象。 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流派,给西方经济国家普遍采用了干预主义政策。 二、多项选择 1、我国学者往往以(AC )的角度来区分管理和行政这两个概念. A组织实体 B经济实体 C 管理实体 D 政治实体 2、传统公共行政学模式是建立在( AB )基础上 A科层制理论 B政治---行政二分法 C委托---代理 D内部取向 3、殴文.休斯在<<公共管理与行政>>一书认为(ABC )都是对公共部门的研究 A公共行政 B公共政策 C公共管理 D公共组织 4、下面是公共管理物品的是( ABCD ) A国防 B外交 C教育 D社会保障 5、经过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孕育和进化,公共管理的(AC )逐渐汇合形成公共管理新模式. A P—途径 B治理 C B—途径 D善治 6、在当代政策分析学科中最有影响的经济途径是( BC ) A行为主义学派 B公共选择理论 C新制度学派 D科学管理学派 7、孟德斯鸠等人所提出的“三权分立”思想中“三权”是指( ABD ) A 立法 B 行政 C监督 D 司法 三、解释概念 1、公共行政 答:公共行政是指政府特别是行政机关为公众提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人员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由别人所制定的政策和法律,关注的焦点是过程,程序以及将政策转变为实际的行动,并以内部定向关心机构或人员以及办公室的管理。 2、公共管理 答:是指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它主要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而更多的是关注取得的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 3、公共物品 答:公共物品是指非竞争性的和排他性的货物。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1]

A、案例分析:公共管理与中国改革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公共管理所涉及的领域中各种与改革不相适应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虽然经过20多年不懈的改革、调整,但是,多年的历史积弊想在短时间内全部解决是不现实的。 归结起来,我国目前公共管理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1、政府财政压力依然很大;2、在行政立法和执法上,存在重立法、管理,轻执行、监督等现象;3、政府机构依然庞大,政府职能虽然有所减少,但随着改革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政府的新职能也在增加;4、政府及其公务员的服务理念还较差,长官意识严重,存在官僚主义和腐败行为;5、人事成本居高不下。机关、事业单位仍然存在大量冗员;人才选拔录用机制、绩效管理与评估机制、晋升机制、奖惩机制和公共责任机制尚未形成;6、行政效率低。机构层次多、职责不清,互相推诿、扯皮,缺乏服务意识、成本意识等,使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无法走出“追求高效率——低效率——无效率”的循环。 综观各国公共管理改革实践,虽各有特色,但也有共性。对中国来说,所采取的是渐进或分阶段进行的改革方式,即“摸着石头过河”的模式。在这种改革的开始阶段,进行具有特色的试验,当取得成就和经验之后再加以推广;表现形式是体制改革由点到面,即抓住重点突破,进而逐步深化和渗透到全局的过程;具体的做法是先试点后推广,即任何改革措施的出台,都先在某个地方或企业进行试验,取得经验后再全面推广。中国的公共管理过程也是这样一个过程。 借鉴国外的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结合我国的实际,我国的公共管理改革可着手于以下几个方面。 答: 1、构建适应WTO要求的公共管理体制;2、按照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建立“企业型政府”;3、进一步精兵简政提高服务意识和效率;4、加强公共管理法制建设;5、推进公共管理民主化和信息化改革。 案例一: 1、案例内容介绍:北京限字当头解决拥堵是否可行 北京的街头每天都要上演无数场免费的“汽车展示会”。尤其是上下班的高峰期,一辆辆汽车像生了病的乌龟趴在一条条马路上,步履蹒跚,动弹不得。北京市代市长王歧山在SARS 危机后公开表示:最头痛的是交通问题。 的确,再没有比堵车问题更能够触痛北京人烦恼的神经了。所以,当市政府有关部门提出要限制发展私家车和对黄标车(尾气排放量达不到排放标准的车)采取限行举措时,舆论的焦躁海洋就像被扔进一块石头,叫好叫坏之声皆不绝于耳。 数据显示:1996年北京市机动车只有100万辆,到2003年已增加1倍,达到200万辆。其中私家车就有120多万辆。2002年全市新增机动车27.6万辆;而2003年前8个月,全市又新增机动车24.6万辆,已经逼近2002年的总数。 面对汹涌而来的汽车潮流,北京在很长时间里一直手足无措。多年来的堵车状况没有什么改善。 据了解,20世纪80年代初期,有权威部门对2000年北京汽车发展数量的预测仅仅是70万~80万辆,而事实上,在新世纪钟声敲响之前,北京市汽车总量就足足比这一预期数字多出近100万辆。在2000年,北京市有关部门又曾预测,到2010年北京机动车保有量才会突破200万辆,没曾想,这个数字提早7年就实现了。为此,所有在北京生活的人们都付出了拥堵的代价。 为何出现这么大差距?一些官员的习惯性解释是,经济发展那么快,以致许多公共(如首都机场)都提前达到目标容量。

公共管理学复习提纲

公共管理学复习提纲(黎民) 第一章绪论 一、基本概念 1、公共管理; 2、企业管理; 3、私人部门管理; 4、工商管理; 5、公共物品; 6、公共事务; 7、公共服务; 8、行政管理; 9、公共部门;10、私人部门;11、公共管理学;12、行政管理学;13、P途径;14、B途径 二、基本理论 1、简要阐述西方国家公共管理活动历史沿革。 2、简要阐述西方国家公共管理学的兴起与发展的历史背景及现实意义。 3、简要介绍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4、简要说明公共管理学在中国兴起与发展的历史背景及现实意义。 第二章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一、基本概念 1、公共选择; 2、政府失败; 3、新公共行政; 4、新公共管理; 5、管理主义; 6、宪政主义; 7、寻租; 8、政府的内部性; 9、外部性(外部效应);10、治理;11、善治;12、善政;13、新公共服务 二、基本理论 1、简要介绍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基础有哪些。 2、简要介绍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历史阶段划分及其特征。 3、简要介绍新公共管理兴起的背景及其特征,并对新公共管理的未来发展作简要评析。 4、简要介绍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这五个国家新公共管理实践活动的标志及特点。 5、对管理主义的基本思想作简要评析。

一、基本概念 1、公共组织; 2、直线制; 3、职能制; 4、直线职能制; 5、矩阵制; 6、政府; 7、非营利性组织;8、官僚制(科层制) 二、基本理论 1、简要说明管理幅度与管理层级的关系。 2、简要说明公共组织结构的重要作用。 3、简要说明公共组织结构的分类标准及其具体分类。 4、简要说明政府的分类标准及其主要类型。 5、举例说明非营利性组织的分类标准及其主要类型。 6、简要说明非营利性组织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7、简要评析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8、论述公共组织变革的动因及基本方向。 第四章公共管理职能 一、基本概念 1、公共管理职能; 2、市场机制; 3、市场失灵; 4、政府失灵; 5、行政国家; 6、有限政府; 7、服务型政府 二、基本理论 1、简要说明公共部门及其职能存在的必要性。 2、举例说明公共管理职能的分类标准及其具体分类。 3、简要叙述西方国家的公共管理职能变迁历程。 4、简要叙述中国的公共管理职能变迁历程。 5、论述目前我国公共管理职能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 6、简要说明市场机制存在的内在缺陷及其补救办法。 7、简要说明政府机制存在的内在缺陷及其补救办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