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职业道德专题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职业道德专题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职业道德专题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职业道德专题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职业道德专题培训心得体会

职业道德是规范教师的育人行为,是社会责任感的具体表现,它要求老师的职业理想--忠诚教育事业,教书育人;职业情感--热爱学生,诲人不倦;职业规范--团结协作、为人师表。因此,作为一名人人民教师,面对跨世纪的人才培养所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应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时刻对自己提出严格要求,积极参加职业道德学习,培养高尚道德情操。

可当我学习了“关注教师的心理成长”一书,我看到了这样的一组数据:我国有60%的中小学教师明显感受到了职业倦怠的影响,有22。6%的教师受到职业道德倦怠的严惩困扰。从职业道德的构成成份来看,其中情绪衰竭问题最为严重,有60。3%的教师经常感受到情绪衰竭,而处于人格解体状态的教师为17。1%,有16。1%的教师表现出低成就感。我清楚,情绪衰竭是指教师个人工作热情耗尽,是一种情绪情感极度疲劳的状态;人格解体是指教师对学生表现出冷漠、消极的态度,否定学生,疏远学生;低成就感是指教师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降低对工作的成就追求,它们分别表现的是教师对自我的态度、对他人的态度和对工作的态度。当教师出现了以上几种情况或者是其中的一种情况,我们可想而知,对学生,对教育将会产生什么样的负面影响,又怎么能谈得上二十一世纪的素质教育呢?

通过学习使我知道,教师的现状真是令人担忧的。作为自己也是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来说,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所选择的职业,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经常用学习来伍装自己的头脑是最为重要也是必须要做到的。“关注教师的心理成长,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这本书,不仅从当前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偏差来分析,还从教师的心理方面来阐述,并把道德情感、道德人格、心理健康、师生关系、职业技能等方面与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联系起来,进行了系统的论证,有事例,有理论真可谓是声情并茂,使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受益非浅。

首先,教师的心理压力非常大。适当的心理压力是人们行动的动力,它可以使人们以较多的能量参与到活动中,使人的反应速度加快,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增强,从而使智力活动效率提高,对活动起激励作用。但是,过大的心理压力会引起有机体过度的情绪紧张,导致有机体内活动失衡,从而带来一系列紊乱现象,导致人的注意和知觉范围变得狭窄,正常的思维活动受到干扰和限制,因而活动效率降低,甚至导致活动失败。长期心理压力过大,会引起人们持续的情绪紧张,并由此而引发一系列的心身疾病。过重的心理压力不仅不利于教师教书充人活动的进行,而且严惩地影响了教师的心身健康。所以,要在心理压力过大时,进行一些训练调节。一可增加人生的希望和目标;二可减少烦恼与无聊;三要

奉献爱心,收获快乐;四要正确对待挫折。同时,要微笑地面对生活,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保持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从容坦然地看待事物。

其次,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教师认识问题的角度、处理问题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看了“误会”这个故事,真是心理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很难受的感觉。误会往往是人在不了解,无理智,无耐心,缺少思考,未能多方体谅对方和反省自己,感情极为冲动的情况之下所发生的。误会一开始,只想到对方的千错万错,因此,会使误会越陷越深,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所以,一个人的认知对于他的所作所为是多么的重要。对于我们教师来说,面对自己的学生,自己的一言一行显得尤为重要,在跟学生打交道的过程中,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将决定自己是否能处理好有关的问题,并且还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美好的师德,善良的心灵,永远是做好教育工作,教育好下一代的重要的前提。一个散发着人格魅力的老师,会给他的学生带来终生受益的影响。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可见师德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啊。

再次,道德情感也不容忽视。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教师关心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尊重学生,教师就必须热爱学生,真心实意关

心每一名学生。尊重学生,首先要注意尊重犯错误的学生,同时还要注意尊重后进生。不果不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无论你对他们的爱多么深,他们也无法理解,即使表面上口服,但心却不服。正如一位台湾女作家所说:所有的真爱基于一份尊重,没有任何一个人有资格否认另外一个人,每个人都有存在的价值。虽然我们有时很难不用自己的价值观去判断别人,但是一颗尊重的心,可以避免我们错得太多。我认为这名话说的真是太好了,尊重学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职责。爱心是有效教育的基础,而尊重,则是爱心的自然流露和必然表现形式。没有尊重,教育就难以深入人心,取得应有的效果。

当然,通过学习,还有很多收获和感悟,但我知道,当我们选择教师这一职业时,意味着我们的工作时间是无界限的:(1)要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2)要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能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3)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注重身教,所以,教学工作中,我们应做好“等堂”、“管堂”、“活堂”,以保证学生既有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又能积极参与课堂的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

然后,作为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教育教学中,妥善处理师生关系:

(1)要给予学生特殊的关心和爱护(2)不得体罚和变相

体罚学生,因为体罚学生往往给学生的心灵留下伤痕,造成性格残暴,不服从教育,因此,教师必须充分认识《教师法》,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不得对学生进行体罚或者侮辱人格的行为。(3)不得歧视学生,对于班级个别调皮、成绩差的学生,老师要积极进行帮教,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而不是有意进行歧视,造成学生退学。

再次,教师在育人的同时,不要忘了自身的继续学习,要知道,"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所以,在教学之余,教师应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新的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自己教育、教学和科研的水平。

总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应在团结协作的基础上,共同努力,将自己的“光芒”照向每一位学生,发扬奉献精神,同时,应对学生充满希望,要做到“尊重与信任,有耐心和爱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