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代史上编习题及答案

近代史上编习题及答案

近代史上编习题及答案
近代史上编习题及答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

上篇

一、单项选择题

1、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句话反映了

A. 清政府的腐败

B. 鸦片输入的严重危害

C. 农民起义此伏彼起

D. 列强对华战争连绵不断

2、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最主要的根据是

A.中国革命对象发生了变化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C.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变化

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3、有人说,英国是用三样武器打开中国大门的,其使用的先后顺序是

A. 商品—鸦片—炮舰

B. 鸦片—商品—炮舰

C. 商品—炮舰—鸦片

D. 炮舰—鸦片—商品

4、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关税主权遭到破坏,主要表现在

A. 中国不能单独决定关税税率

B. 英国有权决定中国的关税税率

C. 中国海关须由外国人管理

D. 中国关税必须保持低税率

5、19世纪40年代以后,资本帝国主义势力一次又一次地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妄图瓜分、灭亡中国。但是,帝国主义列强并没有能够实现他们的这一图谋,其根本原因是

A. 中西文化存在巨大差异

B. 中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C. 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

D. 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6、《天朝田亩制度》关于土地公有和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社会之所以是一种空想,主要是因为

A. 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实现平均分配是不可能的

B. 当时军事斗争紧张,不具备实施该理想的会客观条件

C. 农民领袖缺乏发展资本主义的决心

D. 太平天国运动使其理想社会失去了实施的可能性

7、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影响是

A.开始了中国早期工业化的进程

B.初次实现了“师夷长技”的思想

C.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

D.促成了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分化

8、郑观应评价洋务运动时曾说过“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这实际上是指

A. 中国失去了发展的机遇

B. 洋务派没有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

C. 中国和西方差距太大

D. 西方国家阻挠中国工业化进程

9、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

A.薛福成

B.马建忠

C.郑观应

D.冯桂芬

10、针对洋务派提出的“中体西用”的方针,维新派指出,“体”与“用”是不可分的。中学有中学的“体”与“用”,西学有西学的“体”与“用”,把中学的“体”与西学的“用”凑在一起,就如同让“牛体”产生“马用”一样荒谬。维新派与洋务派分歧的实质是

A. 要不要社会革命

B. 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C. 要不要在中国兴办近代企业

D. 要不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

11、戊戌维新时期,梁启超的主要著述是

A.《日本变政考》

B.《仁学》

C.《新学伪经考》

D.《变法通议》

12、中国近代第一个系统介绍西学的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是

A.梁启超

B. 康有为

C. 严复

D. 谭嗣同

13、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A.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 民粹主义

14、使孙中山对军阀势力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并得出"南与北如一丘之貉"的结论是

A.二次革命的失败

B.护国战争的失败

C.张勋复辟

D.护法运动的失败

15、辛亥革命与戊戌变法的不同之处在于辛亥革命

A.由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和发动

B.以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为目的

C.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D.改变了中国的政体

16、下列关于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国内政局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全国各省区均已宣布独立

B. 清朝皇帝决定退位

C. 革命派掌握了各省的政权

D. 袁世凯已掌握清政府的实权

17、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宪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答案:1~5 BBAAD 6~10 AABDD 11~15 DCCDD 16~17 DD

二、多项选择题

1、在禁烟运动中,林则徐主张对外商“奉法者来之,抗法者去之”,“正当贸易者,加以优待,倘有带烟发觉,立正刑诛”,这说明林则徐

A. 对外商注意区别对待

B. 鼓励正常贸易,反对鸦片走私

C. 主张对外开放,反对闭关锁国

D. 坚持正义立场,讲究斗争策略

2、列强控制中国海关管理权的影响有

A. 中国旧的经济结构加速解体

B. 中国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

C. 中国海关丧失保护民族工业的作用

D. 中国越来越多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体现了太平天国

A. 绝对平均主义的方案

B. 具有理想主义色彩

C. 反映了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要求和愿望

D. 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4、下列对《资政新篇》的正确评价是

A. 太平天国实践的产物

B. 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产物

C. 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D. 反映了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5、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对早期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进一步发展”是指

A. 要求进行政治改革

B. 形成了完整的思想体系

C. 由社会思潮发展成为政治运动

D. 与洋务派划清了界线

6、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论战围绕的主要问题是

A. 要不要变法

B. 要不要社会革命

C. 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D. 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

7、中华民族意识觉醒的口号是

A.扶清灭洋

B. 救亡图存

C. 振兴中华

D. 自强求富

8、辛亥革命对戊戌维新的继承和发展表现在

A.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B. 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

C. 采取社会改良的办法达到目的

D. 实行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9、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进步运动,两者的共同点有

A. 是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B. 主张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C.主张改革君主专制制度

D. 未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10、1905年至1907年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议题是

A. 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B. 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C. 要不要社会革命

D. 要不要废科举和兴西学

11、辛亥革命是我国历史上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次革命

A. 提出了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的重要原则

B. 建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

C. 制定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D.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12、为了防范袁世凯的独裁野心,1912年2月14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在给临时参议院的辞职咨文中提出辞职的附加条件是

A. 袁世凯承认共和

B. 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C. 新总统到南京就职

D. 新总统要遵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3、下列关于辛亥革命正确的说法有

A. 不仅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还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制度

B. 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C. 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积极变化

D. 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

放运动的高涨

答案:1、ABD 2、ABC 3、ABC 4、BCD 5、BC

6、ACD

7、BC

8、ABD

9、ABD 10、BC

11、BCD 12、BCD 13、ABCD

三、辨析(判断)题、问答题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对。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社会性质开始由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随着社会性质的改变,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变化;同时,中国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新的阶级和新的思想。因此,鸦片战争成为中国代史的起点。

2、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反帝反封建。

错。近代中国人民的两大历史任务,一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而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国革命的两大任务。

3、洋务运动是一场由中国资产阶级发动的社会变革运动。

错。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年代—9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中的一部分官僚发动的以拯救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为目的、以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活动,是近代中国人探索国家出路的一种尝试。洋务运动发生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尚未产生,中国资产阶级也未诞生,但它在客观上对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初步发展起了一定的示范和促进作用。

4 、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是为了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错。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兴办近代军事、民用企业,这些企业虽然具有资本主义性质,但又带有浓厚的封建性、买办性和垄断性。洋务派作为清政府统治集团中的一部分,学习西方的目的是为了继续维护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而不是真正想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5、戊戌维新运动不仅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而且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对。维新派在民族危亡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维新派提出了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虽未能成功,但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维新思想家大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对封建主义传统进行了全

面的冲击,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使中国文化从此进入了近代文化的领域。

6、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

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经营的企业由于原始积累不足,大多数规模小,设备落后,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及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压迫、束缚。同时,民族资产阶级同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仍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决定了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表现出两面性。他们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既有矛盾、斗争的一面,又有依赖、妥协的一面。他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或者在斗争中保持中立,但是缺乏革命的彻底性,不可能引导中国的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7、孙中山“三民主义”纲领是一个不彻底的民主主义革命纲领。

对。因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主张民族主义,但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口号;主张民权主义,但又不敢依靠广大工农群众;主张民生主义,但又缺乏使农民获得土地的具体内容。所以说,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纲领是一个不彻底的民主主义革命纲领。

8、为什么说辛亥革命胜利了又失败了?

辛亥革命胜利了是指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辛亥革命失败是指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软弱妥协,使袁世凯篡夺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权力,中华民国名存实亡,中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9、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对。辛亥革命以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为领导;有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作为思想指导;通过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以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0、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国革命的两大基本任务

对。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和本国封建势力相勾结,造成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因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就是近代中国的两个基本矛盾。革命的任务是由社会性质和基本矛盾决定的,所以,近代中国革命的两大基本任务就是反帝、反封建。

11 、孙中山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旧三民主义)的各自中心思想及其局限性。

民族主义: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局限性:既没有从正面鲜明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也没有明确地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对象。

民权主义: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局限性: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因而难以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真正的保证。

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也就是社会革命,主张核定地价,革命后的增价,则归国家,为国民共享。即是用“平均地权”的办法防止贫富分化与对立。局限性: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

12、《临时约法》是在什么情况下颁布的?结合其主要内容,评述它对我国政治制度所产生的影响。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但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临时约法》。

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享有自由;国民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力;《临时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不愧为中国第一部现代宪法。

四、材料分析题

第1题

材料1早在道光年间,随着西方商品对民众生活模式的冲击,趋洋附西的倾向就在时势的流变中推动着生活习俗的演变。“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重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曰洋灯,火锅曰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

材料2传统社会的价值观是“贵义贱利”,居于“四民之末”的商人是没有社会地位的。但是,晚清社会发展却从根本上逆转了传统的价值观,“重商”不仅发展为影响持久的社会思潮,而且也改变了清王朝的国策,由“重农抑商”变为“以工商立国”。表现在社会风尚方面,……商人不仅捐纳功名跻身于绅士之列,而且有名望的绅士们也相率从商,在绅与商的交互渗透中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绅商”阶层。

材料3 受西方民主等观念的影响,从属于晚清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大业的社会习俗的变革,……一向被社会歧视受性别不平等压制的妇女,开始走向社会,从事各种社会工作,并为男女平等而斗争。同时在一般礼仪中严格的“等级”、“身份”的界线也开始趋于模糊。

——以上材料均摘自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晚清习俗中所表现出的社会现象。

①百姓生活习俗开始受西方影响,人们乐于接受洋货;

②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③妇女开始走向社会,争取男女平等;

④社会开始崇尚平等。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

①随着西方商品的输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②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③清朝国策的改变,由原来的“重农抑商”变为“以工商立国”;

④伴随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进一步发展,民主平等的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第2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在华资本扩张的重要方面是工矿企业投资,在矿山方面到1913年,列强在中国所设立的采矿企业32家,投资铁路不仅包括修路权,而且还包括对铁路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甚至还囊括了对铁路沿线矿产的开采权。其他工业企业的投资包括造船、纺织、面粉、烟草等行业。外国银行从19世纪40年代进入中国,甲午战争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中国关税的征收权、保管权、支配权均有外国银行控制。需要特别指明的是,列强在中国投资,其资金并不主要来自自己国内,而是主要来自中国。其主要渠道有(1)各种投资的利润;(2)各种贷款利益与回扣;(3)通过货币经营积聚资金。

——根据吴小明、许涤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吴小明《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投资》;刘克祥、陈争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简编》等整理而成。

材料2投资“实业救国”的张謇,创办了大生企业集团,但在帝国主义侵略加深的情况下,最终失败了。被认为是中国自己经营最成功的开平煤矿1900年在中外合办的名义下被英国资本吞并。此后,英资又挟其优势吞并了另一家民族资本经营的滦州煤矿。轻工业中棉纺织业发展迅速,但在1918年到1927年间,因欠帝国主义债务而无力偿还而被拍卖吞并的中国纱厂就有7家。

——龚书锋《近代中国的革命和改良》材料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收和利用外资的规模巨大。引进外资的目的是利用外国的先进技术来发展本国经济,开放市场促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政府行为,也是一种文化交流。

今天中国的开放市场,引进外资,是有主权约束的,外资进来后,必须要服从中国的法律,必须要接受中国政府的管理。被引进的外资是有限制的,不是任何外资都能到中国开办设厂的,政府对外资有一定的考核,政府也能够控制、管理这些外资。

——综合摘自百度资料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分析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在华投资设厂对中国经济有什么影响?

①列强通过在华投资设厂、修建铁路、开采矿山、开办银行,直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加重了中国人民的经济负担;

②在外国资本的压迫与摧残之下,中国的民族工业纷纷破产或被兼并。(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与今日中国积极引进外资有什么不同?

目的不同: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是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

今天是为了发展我国经济,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质不同: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是通过不平等条约,是在中国丧失主权的前提下进行的;今天是在中国主权完整和坚持主权的前提下按照中国的有关法律、政策需要进行的。

背景不同:过去近代民族工业无法与外资抗衡,民族工业逃脱不了被兼并或破产的命运;现在民族工业具有比较强的国际竞争能力,而且在某些方面有

一定优势。

第3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若强中御外之策,惟有忠义号召天下之心,以朝廷威灵合九洲之力,乃天经地义之道,古今中外不易之理。……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机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

材料2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二者斯强矣。

材料3革命的目的是为谋幸福,因不满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善至美的国家。

请回答:

(1)上述材料1、2、3的观点分别代表了中国近代哪些政治力量?并各举2个代表人物。

1、地主阶级洋务派

2、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

3、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宋教仁

(2)与上述材料相关的中国近代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1、洋务运动

2、戊戌维新运动

3、辛亥革命

(3)从作用或影响方面简要说明以上材料的观点是怎样推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

1、材料1的观点推动了洋务运动的产生,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的产生与发展,从而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2、材料2的观点促进了戊戌变法的发生,而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化社会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3、材料3的观点为辛亥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

第4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阶级掀起了洋务运动。作为运动代表人物之一的李鸿章曾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基于这种认识,李鸿章认识到:“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强”。于是,他又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等。李鸿章的所作所为,正代表了地主阶级进行工业化探索走过的独特发展道路。

——《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材料2 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溯自各国通商以来,进口洋货日增月盛……出口土货,年减一年,往往不能相敌。推原其故,由于各国制造均用机器,较中国土货成于人工者,省费倍蓰。售价既廉,行销愈广,自非逐渐设法仿造,自为运销,不足以分其利权。……臣拟遴派绅商,在上海购买机器,设局仿造布匹,冀稍分洋商之利。

——李鸿章:《试办织布局折》(1882年)材料3 李鸿章认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唯枪耳,炮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

——梁启超《论李鸿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归纳李鸿章代表的地主阶级所走过的独特工业化道路是什么?对中国社会有何积极影响?

1、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的发展道路/由军事工业到民用工业。

2、①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防力量;

③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培养了一批技术工人;

④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2)据材料2,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在对外贸易方面面临着什么问题?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李鸿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1、中国的对外贸易严重入超。

2、中国的手工产品成本高,无法与外国机器产品抗衡。

3、在中国创办采用机器生产的民用工业。

(3)根据材料3指出李鸿章举办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并指出其含义是什么?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

第5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1906年材料 2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生活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

请回答:

(1)材料1中表明了当时孙中山的什么思想?

①明确反对当时流行的种族复仇思想;

②推翻清朝政府具有民族革命和政府革命双重意义。

(2) 材料2中, 孙中山为什么说中国革命“仍失败”?俄国革命和当时中国革命有什么本质区别?

1、①袁世凯窃国,辛亥革命流产;

②封建军阀的专制统治。

(代表地主、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袁世凯窃取了政权,建立起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③这次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性质,中国仍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革命(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俄国革命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近代史纲要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作业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彻底放弃抵抗外国侵略者的事件是()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天津条约》的签订 C .《北京条约》的签订 D .《辛丑条约》的签订 2 .清末“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在于() A .仿效欧美政体 B .发展资本主义 C .延续反动统治 D .缓和阶级矛盾 3.1903年6月,()在上海《苏报》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批驳康有为所谓“中国之可立宪,不可革命”的谬论 A.陈天华 B.邹容 C.章炳麟 D.梁启超 4.1903年邹容写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宣传革命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思想的着作 A.《猛回头》 B.《警世钟》 C.《革命军》 D.《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5.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是( ) A.强学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D.国民党 6. 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主张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7.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 A.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C.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8.武昌起义前同盟会领导的影响最大的武装起义是( )

A.浙皖起义 B.萍浏醴起义 C.镇南关起义 D.黄花岗起义 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试训政纲领》 10.南京临时政府中占领导和主体地位的派别是() A .资产阶级维新派 B .资产阶级保皇派 C .资产阶级立宪派 D .资产阶级革命派 11. 辛亥革命取得的最大成就是() A.推翻了封建帝制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 D.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势力 12.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的时间是()。 A、1911年10月10日 B、1912年1月1日 C、1912年2月12日 D、1912年4月1日 13.中国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指()。 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14.1915年,()在云南率先举起反袁护国的旗帜,发动护国战争 A.黄兴 B.段祺瑞 C.蔡锷 D.孙中山 15.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展护国运动的主要原因是 ( ) A.袁世凯指使刺杀宋教仁 B.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C.袁世凯解散国会 D.袁世凯复辟帝制 16.袁世凯为复辟帝制不惜出卖主权,与日本签订了卖国的() A.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 B.承认外蒙自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正确答案是:A 2.中国封建社会产生过诸多“盛世”,出现在清代的是(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之治 D.康乾盛世 正确答案是:D 3.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瑗珲条约》 正确答案是:C 4.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 ) A.政治控制 B.军事侵略 C.经济掠夺 D.文化渗透 正确答案是:B 5.1839年组织编写成《四洲志》,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情况的是( ) A.林则徐 B.魏源

C.马建忠 D.郑观应 正确答案是:A 6.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 A.俄国 B.日本 C.美国 D.德国 正确答案是:C 7.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的时间是( ) A.1851年 B.1853年 C.1856年 D.1864年 正确答案是:A 8.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 ) A.永安建制 B.北伐失利 C.天京事变 D.洪秀全病逝 正确答案是:C 9.最早对兴办洋务的指导思想作出完整表述的人是( ) A.冯桂芬 B.马建忠 C.王韬 D.郑观应 正确答案是:A 10.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是( ) A.同文馆 B.广方言馆 C.译书局 D.译书馆 正确答案是:A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题(含答案)dw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这反映出的根本问题是(B)。 A.中国的封建顽固势力相当强大 B.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C.中国的封建传统思想根深蒂固 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日趋成熟 2.辛亥革命的失败是指(A) A.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没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C.没有打击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 D.没有促进中国革命的向前发展 3.中国无产阶级最早诞生于(a) A、外国资本主义在华开办的企业 B、洋务派开办的工厂 C、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辛亥革命后新兴的资本主义企业 4.俄国强迫中国签订的割去中国西北44万多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的不平等条约是( A )。 A.《勘分两北界约记》 B.《改订伊犁条约》 C.《北京条约》 D.《瑗珲条约》 5.中日甲午战争中,日军野蛮屠杀和平居民的地点是( B )。 A.大连 B.旅顺 C.平壤 D.花园口 6.外国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中国政府发号施令是在(C)。 A.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后 B.甲午战争《马关条约》签订后 C.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签订后 D.中法战争《中法和约》签订后

7.1859年,洪仁玕从香港来到天京,被封为(A)。 A.干王 B.英王 C.翼王 D.忠王 8.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指太平天国( A )。 A.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B.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C.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D.没有彻底革命精神 9.《天朝田亩制度》之所以无法实行的根本原因是( A )。 A.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 B.迫于当时的战争环境 C.地主阶级的反对和破坏 D.没有充足的物质条件 10.清政府被迫在台湾开放通商口岸,是在(B)。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C.甲午中日战争中 D.中法战争后 11.最早对兴办洋务的指导思想作出完整表述的人是( A )。 A.冯桂芬 B.马建忠 C.王韬 D.郑观应 12.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是在( C )。 A.中法战争以后 B.鸦片战争以后 C.甲午战争以后 D.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13.鸦片战争以后,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其主要目的是(A)。 A.重新认识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大学近代史试题及答案

近代史纲主观题复习 第一专题重点 一正确认识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对中国的影响 1 资本帝国主义势力对中国的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对人民的压迫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发动军事侵略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掠夺财富。政治上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经济上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同时进行文化渗透。 2 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使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的中国,封建的中国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 随着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动,不仅旧的阶级发生了变化,还有新的阶级产生出来。 4 积极影响,经济上,企业制度和现代银行金融体系,向中国传播了现代工业技术,铁路的建设使中国现代化具备了现行的物资条件。制度上,西方传来的政治经济模式成为中国人追求的目标。精神上,使先进的中国人产生了忧患意识,刺激出了中国人的民族观念和爱国主义。推动了中国的城市化和原有城市的现代化,促进了现代科技和文化教育事业和进步,中国开始西学东渐的进程使得中国人逐渐形成了现代性的观念 第二专题重点 一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及其这四次运动的阶级局限性1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根基。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同时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太平天国起义是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运动。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洋务运动的意义:具有近代中国人探索国家出路的早期尝试,是中国社会由传统迈向近代的第一步,是具有中国化历史的开端。 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对外国具有依赖性,同时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维新运动的意义: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维新运动的局限性: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惧怕人民群众 辛亥革命的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地打击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同时给中国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辛亥革命促使会进步、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积极变化。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解放运动的高潮。 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不能充分发动群众和依靠人民群众,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其中,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是根本。 第三专题的重点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全)详解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p11)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p16)、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p12)? 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 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他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两大历史任务:(p17) 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共同富裕 相互关系: 前任务为后任务的实现扫清障碍,并创造必要的前提 后任务是前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西方列强的侵略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p18-27) (1)积极作用: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国门,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仅仅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地工具”。 (2)消极作用: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 所以,封闭守旧必然落后,落后必然挨打。只有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中国才能富强。 2 、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第一、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的图谋。p29) 第二、振奋了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p34)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原因:(p31-32) 政治腐败 经济落后 教训: 中国人民必须进行反帝和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发展的?这给中国革命带来

中国近代史试题以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把正确答案代码填在括号内) 1、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C ) A、魏源 B、龚自珍 C、林则徐 D、李鸿章 2、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根本原因在于( A )。 A.封建统治者的腐败 B.农民小资产阶级的落后 C.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 D.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3、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 C ) A、义和团运动 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C、太平天国起义 D、反教会斗争 4、洋务派倡导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C )。 A.维护封建经济B.发展资本主义 C.维护封建统治 D ..抵抗外国侵略 5、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在( C ) A、辛亥革命中 B、新文化运动中 C、五四运动中 D、国民革命运动中 6、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提出红色政权存在与发展必须坚持( A ) A、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B、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土地革命 C、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 D、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统一战线 7、全国抗日战争开始的事件是( C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8、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党政府采取的政策是( B ) A.以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B.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C.军事打击和政治诱降并重D.速战速决,武力征服 9、“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这句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打油诗反映的是( D ) A、土地改革的成果 B、农业合作社的优越性 C、“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 D、“大跃进”时的浮夸风 10、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D ) A.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以上正确答案,多 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 ABCDE )

近代史题目及答案

论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的两个根本变化12页 2 简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13页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存在的三种政治力量及其建国方案是: 一是美国支持下的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主张建立一党独裁的国家。 二是代表广大工农群众的共产党,主张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三是居于国共之间的以民盟为代表的民主党派,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利益,主张仿照欧美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材料题第一题(1)根据材料1,概括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的中心思想。(3分)(2)比较材料1和2,指出国民党一大宣言对三民主义的新发展。(3分) (3)对比材料2和3,说明新三民主义为什么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2分) (4)比较材料2和3,指出中国共产党革命纲领同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区别。(2分) (1)民族主义的中心思想是反对清朝的贵族统治,建立汉人当权的统一的民族国家。民权主义的中心思想是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的中心思想是用“平均地权”的办法防止贫富分化与对立。(3分) (2)国民党一大宣言对三民主义的新发展表现在:民族主义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民权主义进一步提出了普遍平等的民权的主张;民生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提出了解决办法。(3分)。 (3)因为新三民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在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2分)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不仅有民主革命的纲领,而且还有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 2分) 材料题第二题如何理解宋庆龄所说孙中山的努力终于结了果实 (1)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它的失败,表明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取得胜利,资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以建立资产阶级国家、资本主义社会为目的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就让位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以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其前途是社会主义)为目的的新民主主义,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说,孙中山的努力终于有了果实。 (2)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第一,结束了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中华民族一洗百年来蒙受的耻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的民族强林。第二,结束了本国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长期以来受尽压迫和欺凌的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第三,结束了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夷不断的历史,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第四,荡涤了旧社会的污泥浊水,开始树立起健康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人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第五,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中国近现代史试题汇总(含全答案)

10.中共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的会议是( C )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洛川会议 20.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局限性表现为( ABC ) A.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有效 B.没有提出任何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 C.维护封建土地制度 22.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科学地预测中国持久抗战将经历三个阶段,即( ABC ) A.战略防御阶段 B.战略相持阶段 C.战略反攻阶段 D.战略进攻阶段 E.战略决战阶段 35.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的两个根本性变化。 答:一,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二,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7.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①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这是中国民族革命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两重性质的进步的和正义的战争,因此得道多助,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②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的凝聚力。从敌后战场到正面战场,从国统区到论陷区。从国内社会各阶层到国外华侨,从汉族到少数民族都充分体现了全民抗战的特点。 ③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和建立,到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从敌后根据地的建立和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到毛泽东《论持久战》指明抗战前途;从坚持斗争求团结巩固统一战线,到抓住国际国内有利时机及时反攻胜利,都突出了中共在抗战胜利中的关键作用。 ④两大战场相互依存,相互配合,坚持到抗战胜利,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突出特点。 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相互配合;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作战的相互协调是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苏美对日作战是中国抗战决胜的有力配合. 38.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存在的三种政治力量及其建国方案。 三种政治力量: (1)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后官僚资产阶级)。他们是反动势力、民主革命的对象。其政治代表现时北洋政府,以后主要是国民党统治集团。 (2)民族资产阶级。他们是中间势力,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其政治代表是民主党派的某些领导人物和若干无党派民主人士。 (3)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进步势力,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其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 三种建国方案: (1)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主张继续实行地主阶级、买办的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 (2)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他们是要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以便是资本主义得到自由和充分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3)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他们主张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首先进行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便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并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逐步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中国近代史试题(含答案)

中国近代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这里“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下列图片中的历史人物在近代反侵略斗争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中收复新疆的是( ) 3.列强对近代中国发动多次侵略战争,其中19世纪九十年代与19世纪四十年代的战争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 A.列强获得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特权 B.侵犯到中国渤海地区 C.允许列强在华设立使馆界 D.割占中国的领土面积扩大 4.在近代中国,有这样一批机器工业:企业实行雇佣制,经费由政府拨给,产品分配给军队。下列企业中属于这批工业的有( ) A.福州船政局 B.轮船招商局 C.滦州煤矿公司 D.沈阳飞机制造厂 5.19世纪末,随着民族危机加重,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掀起了

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有关这场变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绪帝颁布诏书标志着变革的开始 B.在变革中建立了近代中国第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 C.此次变革得到湖南巡抚陈宝箴的支持 D.这是一场以光绪帝为首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6.在一次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某一时期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的资料和文章。你认为这一学习活动的主题应是( ) A.“自强”“求富” B.“实业救国” C.“三民主义” D.“民主”和“科学” 7.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不同阶层、不同派别的力量进行了不同尝试。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蔡元培倡导学术上“兼容并包”②公车上书③兴中会成立④北洋海军的建立 A.②③①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③② D.③②④①8.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成为近代中国新思潮的主流始于( ) A.新文化运动前期 B.十月革命爆发后 C.五四运动后 D.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9.1924年5月,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要从今天起,重新做革命的基础,另外成立一种理想上的革命军。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两年后,该校师生

中国近代史纲要题库试题及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题库 说明:为使学生复习方便,期末考试规范,本题库基本以章为单位设定一个代码,其中将上编综述与第一章合并,代码为A,计22题;第二章代码为B,计12题;第三章代码为C,计13题;中编综述与第四章合并,代码为D,计15题;第五章代码为E,计14题;第六章代码为F,计15题;第七章代码为G,计15题;下编综述与第八章合并,代码为H,计18题。第九章、第十章因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内容重叠,故略。总计124 题。 A.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1、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入侵 2、中国封建势力的压迫 A.2、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两个根本性变化 1、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 2、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A.3、在近代,中国没有完全变成殖民地的原因是什么 1.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大国2、中国人民的反抗3、帝国主义列强间争夺中国的矛盾无法协调 A.4、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来源有哪些 1、城市贫民 2、手工业者 3、破产农民 A.5、中国工人阶级的优点有哪些 1、革命性最强 2、组织纪律性强 3、集中、团结 4、与广大农民有天然联系 A.6、中国资产阶级包括哪几部分 1、官僚资产阶级 2、民族资产阶级 A.7、简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的两面性 1、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矛盾、斗争的一面 2、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

义有依赖、妥协的一面 A.8、在近代中国社会的诸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A.9、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任务是什么 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2、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 A.10、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入半殖民地的地位 2、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从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转变为半封建社会 3、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鸦片战争后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另一个主要矛盾 A.11、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1、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 2、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A.1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1、鸦片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中国的社会性质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半殖民地,是指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使中国沦为表面上独立、实际上受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 3、半封建是指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中国由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变成有一定资本主义成分的半封建社会。 A.1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2、在两大历史任务中,首先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才能使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成为可能 3、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互相联系的。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 A.14、近代中国,列强对华军事侵略采取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1、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2、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3、勒索赔款,抢夺财富 A.15、近代中国,列强对华政治控制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1、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2、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3、扶植、收买代理人 A.16、近代中国,列强对华经济掠夺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1、控制中国通商口岸 2、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3、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4、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A.17、近代中国,列强对华文化渗透主要表现是什么

近代史课后习题答案

1、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 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3)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但是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第一章 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近代史纲要 上篇综述 习题及答案

上篇综述作业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 A.手工业 B.农业经济 C.工业 D.小农经济 2.19世纪初,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俄国 3.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望厦条约》B.《南京条约》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4.《南京条约》中割让的中国领土是:() A.香港岛 B.九龙 C.新界 D.台湾 5.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美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A.《黄埔条约》 B.《虎门条约》 C.《望厦条约》 D.《瑷珲条约》 6.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 A.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中日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演变为:() A. 封建主义性质的国家 B. 半殖民地半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 C. 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 D. 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国家 8.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起点的事件是() A.英国的鸦片走私 B. 林则徐的虎门禁烟 C.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9.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D.清朝统治和汉族的矛盾 10.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是:() A.商品经济B.封建经济C.半殖民地经济D.资本主义经济 11.近代中国的历史表明,要争取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首先进行:() A.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 B.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 反对封建主义压迫的斗争 D. 反对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 12.在近代中国,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前提条件是:() A. 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B. 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C. 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 D. 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13.中国工人阶级最早出现于:() A.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 B.十九世纪六十年代 C.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D.十九世纪七十年代 14.近代中国产生的新的被压迫阶级是:() 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C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15.中国的资产阶级出现于:() A.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 B.十九世纪六十年代 C.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D.十九世纪七十年代 单项答案1. D 2.B 3. B 4. A 5. C 6. A 7.D 8. C 9. B 10. B 11.B 12. B 13. A 14. B 15. C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题答案 1-5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题答案 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 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他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

中国近代史试卷答案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成人高等教育2015学年期末考试拟题纸 课程名称卷种(A/B)考核形式闭卷使用班级总份数出卷人审核人班级学号姓名成绩第1页共2页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D A A B C C C B C D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B A B C D D B A C 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题号12345 答案AC ABC AB AB ABD 题号678910 答案AB ABC ABC ABCD ABCD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根据学生答案情况酌情评分) 1、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帝国主义列强一次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为了掠夺和扩大殖民地,为了他们自身的殖民扩张利益,正是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也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和深刻教训,使他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很难征服的国家,不得不放弃了瓜分中国的政策。 第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甲午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帝国主义的瓜分狂潮和民族危机的刺激,全民族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救亡图存的思想日益高涨。正是这种亡国灭种的危机感,增强了中华民族整体民族利益休戚与共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成为中华民族自立自强并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所在。 2、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民主革命。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的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 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3、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其基本经验是什么? 第一、从实力对比来看,抗日战争是弱国对强国的战争。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综合实力都很落后,是弱国。而日本是世界上一等强国,军事、经济实力和政治组织力量都很强大。 第二,从战略对比来看,抗日战争是大国对小国的战争。 第三,从战争性质上看,抗战是中国抵御日本侵略的正义战争。中国是正义的、进步的反侵略战争,是得道的;日本是非正义的、野蛮的、侵略战争,是失道的。 第四,从战争结果上看,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近代以来的第一次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中国人民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使中华民族避免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基本经验: 第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没有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大团结,就没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第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抗日战争得以坚持和胜利的重要思想保证。 第三,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一个国家只有首先自强,才能在世界上自立。 第四,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不惧怕战争。 第五,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4、怎样认识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重大意义? 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是了不起的巨大成就,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英勇奋斗的伟大成果,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为我们继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开拓了可以依靠的阵地,为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奠定了初步的物质基础。 随着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形成,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门益明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工业部门不仅为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大量的日用消费品,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和国防建设提供了大批燃料、动力、原材料和技术装备,而且还为出口提供了相当数量的产品,它

中国近代史试题及答案

一、简答题(9`36) 1、简述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维新派自身的阶级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具体表现在:(1)不敢否定封建主义。(2)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一直幻想西方列强帮助自己变法维新。(3)脱离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范围很有限,基本上局限于一些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没有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而且害怕人民群众。 2、简述孙中山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并评价 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即进行民族革命,推翻以满洲贵族为首的清政府,解除国内民族压迫。 民权主义,是指“创立民国”,即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主义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族共和国,这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 民生主义,是指“平均地权”,即进行社会革命,其核心是解决土地问题。主要是用以反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资本主义的土地国有制。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中国旧式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革命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和民主权利的迫切愿望,因而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战斗旗帜,成为动员和鼓舞广大群众起来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有力的思想武器。 但是,三民主义并不是一个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纲领。它主张民族主义,但却不敢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它主张民权主义,但又不敢依赖广大的工农群众;它主张民生主义,却又缺乏使农民获得土地的内容。同盟会纲领中的这些弱点,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简述井冈山革命道路的探索过程及主要成就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开辟中国第一个农村根据地 1928年4月朱德率领南昌起义部队上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建立红四军 所以毛泽东和朱德共同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中,毛泽东发表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理论文章,说明了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全面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及一系列具体方针和政策从而为革命道路的探索迈出了第一步。在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及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围剿”中,毛泽东又进一步完善了这一正确路线,从而形成了以农村包围城市,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以后,毛泽东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完善了这一思想,从此,中国革命就在这一理论的指引下,取得了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 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上的重大事件.毛泽东亲自组织和领导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随后向井冈山进军,建立中国农村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之途,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1.第一次公开打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旗帜 国民党背叛革命后,中国共产党并没有立即抛弃国民党的旗帜,而主张“组织工农暴动于革命的左派国民党旗帜之下”。这突出地体现在南昌起义中。但到了秋

近代史中编练习题 (带答案)

中编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C) A .严复翻译《天演论》 B .孙中山创立《民报》 C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D .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 2 .初期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A) A .新文学运动 B .民主、民权运动 C .反封建礼教的运动 D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运动 3 .下列各项最能说明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是(D) A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爆发 B .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口号 C .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D .无产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军 4 .“中国现存的各政党,只有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比较是真的民主派”这一论断的主要依据是(A) A .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封建斗争 B .孙中山代表各阶级、各阶层的利益 C .国民党在广东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和军队 D .国民党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利益 5.(D)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A .共产党一大的成功召开 B .共产党二大的成功召开 C .共产党三大的成功召开 D .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 6.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政权,其性质是:(D) A、地主阶级政权 B、官僚资产阶级政权 C、资产阶级政权 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 7.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与巩固(A) A、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B、是土地革命战争开始的标志 C、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 D、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8.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提出红色政权存在与发展必须坚持(A) A、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B、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土地革命 C、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 D、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统一战线 9.在1931年毛泽东制定的土地革命路线中,对富农的政策是(C) A、消灭富农 B、联合富农 C、限制富农 D、保护富农 10.下列关于遵义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B) A、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 B、彻底清算了王明“左”倾路线 C、在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和红军 D、取消了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11.长征三大红军主力胜利会师是指(B) A、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三方面军 B、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 C、红一方面军、红三方面军、红四方面军 D、红一方面军、红三方面军、红四方面军 12.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政权的民主建设主要体现为(B) A .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B .实行“三三制”原则 C .开展整风运动 D .推行精兵简政政策 13 . 1938 年 10 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改变了侵华战略方针,这是因为(A) A .日军战线太长,兵力与财力不足 B .英美等国政府支援强国抗战 C .国民政府在抗日问题上出现动摇 D .汪精卫成立了效忠日本的伪政权 14.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是(C) A .八七会议 B .遵义会议 C .中共七大 D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5.1937 年日本积极策划全面侵华的根本原因是(C) A .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B .扩大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