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资料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资料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资料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资料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资料

1、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植物。科学家主要是根据植物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的。

2、科学家把植物分为两大类: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在已经发现的40万种植物中,开花植物约占一半以上。不开花的植物中,蕨类、藻类、苔藓类和开花植物一样,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3、分类是研究动物的一种基本方法。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椎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

4、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的动物是昆虫;终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的动物是鱼类;身体上长羽毛的动物是鸟类;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是哺乳动物。

5、已发现的动物种类有150多万种,其中昆虫达到100多万种,约占80%。

6、38亿年前,地球上出现简单生命体开始,到现在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地球环境变化是重要原因。人类对于生物生存环境的改变和对一些动物的驯化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7、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每一种生物也需要生活在生物多样性的环境之中。

8、人类生活离不开植物:(1)提供给人类做食物;(2)供人类欣赏;(3)提供给人类做药材;(4)人类可以用植物做成生活及学习用品;(5)可以净化空气;(6)提供给动物做食物。

9、人类是生物大家族中的一员,我们理应平等对待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

一、科学常识:

1.我们可把植物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落叶植物和常绿植物等。

2.开花植物身体分为:根、茎、叶、花、果、种子。

3.在植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有40万种之多,开花的植物约占一半以上。

4.在不开花的植物中,蕨类、藻类、苔藓类和开花的植物一样,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菌类却是一个特殊的类别,它们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是靠吸收其他生物体或土壤里的养料而生存。

5.根据动物运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水中游的、空中飞的、地上走(或爬)的;根据它们生存的方式可以分为野生的和家养的;根据它们的身体特征可以分为鸟类、鱼类、哺乳动物、昆虫和软体动物等;根据它们的食性可以分为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等等。

6. 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7.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

8.像蚂蚁、蝗虫、蜜蜂那样,身体上有三对足的动物是昆虫类;像金鱼、鲤鱼那样,终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的动物是鱼类;身体上长羽毛的动物是鸟类;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是哺乳动物。

9.在动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已经有150多万种,是生命世界中类别最多的。而昆虫又是动物园王国中种类最多的,已知的昆虫达到100多万种,约占80%。

10.浮萍根系退化,只有一根较细的根;小草和玉米都有庞大的根系,与生活的环境有关;仙人掌叶子退化成刺状,茎绿色、肥厚多汁;松树的叶为针形,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有利于保持身体温度;香蕉树叶子宽大,更有利于蒸发体内水分,调节植物体的温度。植物叶的形态与生活环境相适应。

11.猫的脚有肉垫,在地上跑时发出的声音较小,不易被捕食对象发现;带钩的鸟爪,容易抓住树干,适宜生活在森林中,并有利于捕抓小动物;鸭的脚有蹼,可以用来划水,适宜生活在水中;苍耳种子上有刺,在陆地上生活容易被动物携带传播种子;莲子有较硬的外壳,可在水中漂流;蒲公英种子上有毛,容易随风漂移,传播种子。

12.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各种各样的生物,在这个家园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13.同一种生物,愈冷的地方,个体就愈大,身体愈接近圆形;并且鼻子、耳朵、腿等暴露在外部的器官就越小;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大自然就是运用这一法则选择和淘汰着生物家族的一个个成员。

14.人类生活离不开植物:提供给人类做食物;供人类欣赏;提供给人类做药材;人类可以用植物做成生活及学习用品;可以净化空气;提供给动物做食物。

15.《生物多样性条约》于1993年正式开始实行。每年的5月22日被称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全世界已经有180多个国家是《生物多样性条约》的缔约国。

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重点复习题

第一单元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5、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6、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够省力,轮越大越省力。

7、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8、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9、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可以省力。

10、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11、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第二单元

1、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它们受压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如何增强横梁抗弯曲能力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

2、增加横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横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要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厚度比增加宽度更有效。

3、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4、改变薄板形材料的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虽然减少材料的宽度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5、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受到压力时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能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6、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具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优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坚固。

7、生物体中的拱形:人的头骨、拱形的肋骨、贝壳、乌龟的壳、鸡蛋、接近圆形的水果。

8、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

9、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10、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稳定性好。

11、框架结构铁塔的特点: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空气阻力小。

12、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板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桥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紧,还增加了桥面的抗弯曲能力。

13、钢缆能承受巨大的拉力,人们用它建造钢索桥,大大增加了桥的跨越能力。

第三单元

1、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把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通电导线可以产生磁性,为人类大规模利用电能打开了大门。

2、用线圈和指南针可以做成电流检测器,检测电池中有没有电。

3、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4、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

5、做电磁铁实验时,因为用的导线较短,这个电磁铁是很耗电的,不要把它长时间接在电池上。

6、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或改变线圈绕线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7、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圈数少磁力小,圈数多磁力大;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少则磁力小,电池多则磁力大;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粗细长短、铁芯粗细长短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8、电动机由外壳(磁铁)、转子(铁芯、线圈、换向器)、后盖(电刷)组成。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

9、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虽然大小悬殊、用途各异,但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互相作用转动。

10、电能使各种用电器做各种运动、发光、发声、发热……我们把电具有的这种能量,叫电能。

11、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和运动有关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机械能。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储存的能量叫做化学能。

12、所有的用电器都是一个电能的转化器,能够把输入的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

13、电池是把化学能或光能转化成了电能。

14、电能都是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来的。

16、煤是几亿年前植物被埋入地下,与空气隔绝,在长期的的压力、高温的共同作用下,慢慢形成的。

17、石油和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形成的。1 8、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是存储了亿万年的太阳能。

19、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用一点就少一点,我们正在耗尽这些能源。

20、现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沼气、地热、核能等。

第四单元

1、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植物。

2、科学家主要是根据植物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的。科学家把植物分为两大类: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

3、在已经发现的40万种植物中,开花植物约占一半以上。

4、不开花的植物中,蕨类、藻类、苔藓类和开花植物一样,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5、分类是研究动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6、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7、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

8、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的动物是昆虫;终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的动物是鱼类;身体上长羽毛的动物是鸟类;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是哺乳动物。

9、已发现的动物种类有150多万种,是生命世界中类别最多的;其中昆虫达到100多万种,约占80%。

10、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大自然就是运用这一法则选择和淘汰着生物家族的一个个成员。

11、38亿年前,地球上出现简单生命体开始,到现在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地球环境变化是重要原因。人类对于生物生存环境的改变和对一些动物的驯化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12、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改变着生物,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

13、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每一种生物也需要生活在生物多样性的环境之中。

14、人类生活离不开植物:(1)提供给人类做食物;(2)供人类欣赏;(3)提供给人类做药材;(4)人类可以用植物做成生活及学习用品;(5)可以净化空气;(6)提供给动物做食物。

15、人类是生物大家族中的一员,我们理应平等对待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 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过程与方法: 1.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2.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该关心天气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教学准备: 1.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 2.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 3.天气现象归类表格和关于天气网状图各一份; 4.每个学生科学记录本各一本。 教学活动过程: 一、认识天气现象 1.出示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 2.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 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符号) 4.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请大家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汇报交流。 二、描述今天的天气怎样? 1.今天的天气怎样呢?我们一起到外面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出示观察要求:请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安全教育,并落实小组长进行管理。 3.认识“网状图”的使用:刚才同学们在汇报的时候想到一点说一点,有没有办法把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更直观地表示出来的方法呢?打开书本第3页,看看书本上向我们介绍了怎样的一个好方法? 4.看明白了吗?有不明白的请提问。 5.请你学着书本上的方法,在科学记录本上为今天的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作一张“网状图”。 三、总结 刚才我们观察的是今天的天气,那么明天又会天气怎样呢?后天呢?一个月内我们酒泉的天气又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请大家每天都能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能了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这里的天气变化是这样的。 课后反思: 第二课天气日历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通过亲自观察认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气温。 2.能运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 教学重点 能运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 教学难点 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

最完整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 重点复习题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一、科学常识: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 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 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杆秤由秤杆、秤盘、秤砣、提绳几部分组成。它也是一种杠杆类的工具。把秤砣悬挂位置作为用力点,那么杆秤是一个省力杠杆,所以“秤砣虽小压千斤” 6、制作杆秤:先找到秤杆上的三点,定好位置。接着拴好阻力点和支点的细绳,挂好秤盘系上秤砣。再用挂钩码的方法,在秤杆上画出重量刻度。 7、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轮轴的作用:在轮上用力省力,在轴上用力费力;当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生活中的轮轴:汽车方向盘、水龙头开关、起子、扳手、门锁把手。

8、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9、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10 、生活中的滑轮:①定滑轮:旗杆顶部的轮子、窗帘上的轮子;②动滑轮:工地上提重物的轮子、井口上提水的辘轳;③滑轮组:起重机、升降衣架。 10 、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11 、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

xx年六年级科学上册诊断自测题 第四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 学校班级姓名等级 一、查漏补缺。40% 1.波兰天文学家提出“日心说”。他的观点:是地球、月亮等天体运行的中心,实际上地球也在运动。 2. 地球(方向)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着,这是地球的。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地球的自转形成了___ _____。 3. 18世纪植物学家_________对植物进行了长期观察,发现不同植物开花时间是_______ 的,从而编排出一个“”。 4. 地球围绕自西向东公转,地轴是________ 的,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称为地球的公转周期。 5.月球是地球的_______,它自西向东围绕地球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_______。 6.美国宇航员_________ 乘阿波罗11号飞船首次实现人类登月梦想。 7.我国“嫦娥一号”于xx年10月24日成功发射,于2010年10月1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___ ____探月卫星。 8.发生日食时总是从___________先亏;发生月食时总是从__________先亏。11.产生日食的原因是_______挡住了_______的光。 10.月球本身不发光是靠反射_______的光才发亮的。 二、明辨是非:20% 1.地球总是自东向西不停地旋转着,因为太阳是东升西落。() 2.四季的更替是地球的自转形成的。() 3.月相变化是有规律的,农历下半月月相的变化由圆到缺。()4.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水,也没有生物。() 5.月食的种类有月全食、月偏食、月环食三种。() 三、珠海拾贝。16% 1.一年中,日出较早的季节是()。

①春季②夏季③秋季④冬季 2.在一天中,人的体温和血压,以及呼吸频率都会有节律性变化,其中 ()时的体温和血压比较高。 ①清晨②傍晚③深夜 3.产生月食的原因是()。 ①月亮被黑云挡住②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③月亮被太阳挡住④月球自身出现了一些变化 4.月球上看上去明亮的部分是()。 ①大海②平原③高山 四、研究与结论。8% 日食是怎样形成的?请画图表示日食的成因。 五、科学与生活。16% 1.一年有二十四节气,你知道《节气歌》中的“春雨惊春清谷天”中有哪些节气吗? 2.当我们北半球是夏天时,太阳应照射到什么位置?写出你的猜想和方案。猜想: 方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 探究活动分析: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来帮助学生明确常见的天气现象。图上用各种天气符号和表示温度的数字,反映这一天全国各个地区的天气情况。学生通过对这张图的观察,可以对常见的天气现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图上的表示天气现象的符号可采用粘贴的形式,在符号下面应写上符号的名称,便于学生认识这些天气现象。 3.提问学生还知道那些天气现象,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天气现象。 4.为每一组准备一套天气符号,让学生尝试着给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室外)观察、描述今天的天气现象--引导学生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6.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回到教室后,将学生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交流。7.引导学生思考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或提问学生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使学生意识到天气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8.在学生的科学记录本上,描述今天的天气时,可能只是一些毫无联系的几个简单的词语或句子。提示部分对学生描述天气的方法的指导--将天气特征与生活建立联系,提高学生对天气的认识水平。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提示,并应用提示的方法对自己的记录进行改进,并把改进后的描述和同学交流。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 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过程与方法: 1.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2.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该关心天气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教学准备: 1.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 2.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 3.天气现象归类表格和关于天气网状图各一份; 4.每个学生科学记录本各一本。 教学活动过程: 一、认识天气现象 1.出示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 2.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 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符号) 4.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请大家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汇报交流。 二、描述今天的天气怎样? 1.今天的天气怎样呢?我们一起到外面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出示观察要求:请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安全教育,并落实小组长进行管理。 3.带上科学记录本和笔排队到操场上分组进行观察,教师巡视。(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 4.回到教室进行交流:请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观察到天气现象。 5.学生汇报,教师展示学生的记录。 6.提问: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如不知如何回答可提问: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

【配套K12】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单元一:《工具和机械》 ★要求:①流利熟练地一课一课背诵,家长、组长背一课签一课字。 ②黑体字打头的只提示黑体字内容,没有黑体字的全句背诵。 ③括号中的楷体字希望同学们在读的时候重点看。 ④背诵是为了积累、理解和掌握,希望同学们自觉低理解性背诵,按时完成。 ——————————————————————————————————————— 第一课使用工具【家长签字:______________组长签字:______________】 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 2.机械:机械是能使我们或的装置。像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构造很简单的机械,又叫。 ———————————————————————————————————————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家长签字:______________组长签字:______________】 1.杠杆: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有个点。支撑这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

叫;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 2.杠杆能否省力,主要看:的距离和的距离。 3.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 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家长签字:______________组长签字:_____________】 1.杠杆举例: 省力杠杆:开瓶器、核桃钳、羊角钉锤、裁纸刀、老虎钳…费力杠杆:火钳、镊子、筷子、裁缝剪刀、钓鱼竿…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天平、订书机、跷跷板… ——————————————————————————————————————— 第四课轮轴的秘密【家长签字:______________组长签字:______________】 1.轮轴:像水龙头这样,和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轮轴在轮上用 力时,在轴上用力时。当轴一样大时,轮越大越。 2.轮轴机械:门把手、自来水龙头、汽车方向盘、自行车把手、扳手…

六年级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篇一:六年级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知识点总结第一节一天的垃圾1、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丢弃的垃圾危害环境。 2、收集垃圾应注意:可以使用镊子或手套;外出时的垃圾也不要遗漏;注意洗手。 3、怎样给垃圾分类?答:1)按材料分,可分为塑料、金属、纸张、玻璃等垃圾。 2)按原来的用途分,可分为食物、包装、一次性用品、衣物、家具、家电等垃圾。 3)按危害状况分,可分有害垃圾、一般垃圾。 4)按处理方法分,可分为填埋类、焚烧类、堆肥类垃圾。 5)按来源分,可分为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农业垃圾。 第二节垃圾的处理1、目前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等,但填埋、焚烧的方法还会影响环境。 2、填埋垃圾模拟实验模拟实验是模拟垃圾填埋场在雨水的浸泡下发生的变化污染地下水。 实验中的细石子和其中的清水模拟土层和地下水;浸过墨水的纸巾模拟被填埋的垃圾;慢慢往上面喷水模拟下雨。 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埋在细石子中的墨水纸巾经过喷水后把原来瓶 7、焚烧垃圾的优点:(1)占地小,使垃圾减量(2)避免污染地下水(3)产生的热量可用来发电;缺点:(1)消耗大量电能(2)留下残余物(3)造成二次污染第三节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1、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的问题的办法,常用的减少垃圾的方法是减少丢弃和重新使用。

2、日常生活中哪些垃圾是可以减少的:(1)双面打印可以节约纸张(2)自带喝水杯外出,少买瓶装饮料(3)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以减少纸和塑料的丢弃 3、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产生大量垃圾。 4、你对厂家过度包装有什么建议?答:包装首先要保证物品安全,其次要实用,避免过度包装。 5、重新使用指多次或用另一种方法来使用已用过的物品,它也是减少垃圾的重要方法。 例如:塑料袋、绳子,玻璃瓶等。 第四节分类和回收利用1、可回收垃圾:可回收垃圾是指适宜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利用的废物。 主要包括纸张、金属、塑料、玻璃、布料、橡胶等。 对垃圾的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垃圾数量、节约资源自然资源。 2、①塑料能够多次熔化成形,回收利用废塑料能够减少环境污染;②回收玻璃比直接用天然原料制取玻璃便宜。因为玻璃熔化的温度比用生料熔炼的温度低;③许多金属可以被熔化后再利用。腐熟时间一般需要1-3个月。 腐熟后的垃圾可以用来做底肥。 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 第五节一天的生活用水1、淡水是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必需品。 人们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淡水资源很紧缺。 2、把一天的用水量除以家里人的人口数,就是一个人一天的平均用水量。 3、由于人口迅速增长、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目前60%的大陆面临淡水资源不足,10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其中最严重的国家达(40多个)。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科学》上册重点复习题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一、科学常识: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杆秤由秤杆、秤盘、秤砣、提绳几部分组成。它也是一种杠杆类的工具。把秤砣悬挂位置作为用力点,那么杆秤是一个省力杠杆,所以“秤砣虽小压千斤” 6、制作杆秤:先找到秤杆上的三点,定好位置。接着拴好阻力点和支点的细绳,挂好秤盘系上秤砣。再用挂钩码的方法,在秤杆上画出重量刻度。 7、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轮轴的作用:在轮上用力省力,在轴上用力费力;当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生活中的轮轴:汽车方向盘、水龙头开关、起子、扳手、门锁把手。

8、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9、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10、生活中的滑轮:①定滑轮:旗杆顶部的轮子、窗帘上的轮子;②动滑轮:工地上提重物的轮子、井口上提水的辘轳;③滑轮组:起重机、升降衣架。 10、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11、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总复习资料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总复习资料 1、地球上的物种被科学家发现并分类记载的超过200万种,估计地球上现存的物种有200万—40种,这足以说明地球生物的多样性。 2、扬子鳄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珙桐主要分布在贵州、四川、云南等地;白鳍豚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洞庭湖、钱塘江中;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的少数地方;藏羚羊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x藏、青海、x疆等地)。 3、科学家根据植物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根据生活环境不同,可以分为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根据是否落叶,分为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根据茎的不同可以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根据植物是否有花,可以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 4、已发现的植物种类有40万种之多,开花植物约占一半以上。不开花的植物包括蕨类、苔藓类、藻类和菌类等,其中蕨类、苔藓类、藻类自己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而菌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靠吸收其他生物体或土壤里的养料而生存。 、科学家根据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给动物分类。根据它们运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水中游的、空中飞的、地上走(或爬)的;根据它们生存的方式可以分为野生

的和家养的;根据它们的食性可以分为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根据身体内是否有脊柱,科学家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又将脊椎动物分为鱼类、两栖动物(蛙)、爬行动物(龟、蛇)鸟类和哺乳动物;将无脊椎动物分为环节动物(蚯蚓)、节肢动物(昆虫)、软体动物(田螺、蜗牛)等 6、像蚂蚁那样,身体上有三对足的动物是昆虫类(蚂蚁、蜻蜓、蝴蝶、蜜蜂、蝗虫、蚜虫、蝉、蚕、瓢虫、苍蝇、蚊子);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的动物是鱼类;身体上长羽毛的动物是鸟类(麻雀、燕子、喜鹊、鸽子、鸡、鸭、鹅、驼鸟);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后代的动物是哺乳动物(鲸鱼、蝙蝠、兔、猪、牛、羊、狗、猫、马、人)。 7、动物的种类有10多万种,是生命世界中类别最多的。昆虫是动物中种类最多的,达100多万种。 8、动植物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一些特殊身体结构(骆驼的驼峰、鸟的翅膀、仙人掌退化成刺的叶子)。生物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相适宜的。 9、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大自然就是运用这一法则选择和淘汰着生物家族的一个个成员。 10、同一种生物,愈冷的地方,个体愈大,身体愈接近圆形,鼻子、耳朵、腿等暴露在外面的器官就越小。 11、从38亿年前地球上出现简单生命体开始,到现在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科学试卷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试题 一、观察(26分) 1、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已发现并分类记载的生物种类已超过了种,估计 地球上现存的物种应有至种,可见生物种类确实是多种多样。 2、校园里有许多动植物,比如我看到过的就属于植物,它生活在校 园的。在校园里我还看见过的动物有,它主要的生活区域是 校园的。 3、爱护珍稀生物意义重大,我知道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有生活在长江流域的 和,有生活在四川、陕西和甘肃的狭小地带的 ,有生活在青藏高原的,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有主要在 我国西南部海拔700—2500米的深山密林之中的等。 4、根据植物茎的性质,可将植物分为与等。以植物的生态习 性来分类,可分为与等。按有没有花可以分为 与。 5、身体中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有脊柱的动物叫,有脊柱 的动物包括类,类,类等。 6、植物和动物所具有的结构特征,使它们与相适应。 7、物竞天择,,大自然就是运用这一法则选择和淘汰着生物家族的 一个个成员。 二、判断题(14分) 1、校园里有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它们的生活环境各不相同。() 2、珍稀动植物无论怎样保护,都是要灭绝的。() 3、我国是地球上生物多样化最丰富的12个国家之一。() 4、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把动物分为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5、有的双胞胎很难区分,因为他们的相貌是一样的。() 6、鸭的脚上有蹼,拨水的使能增强水的反作用力。() 7、生物生存是自然赋予的权利,不是人类赋予的权利。()

三、选择题(34分) 1、植物按还没有花可以分为开花的植物和不开花的植物。在不开花植物中,菌类比较特殊,它是靠()生存的。 A、光合作用 B、吸收其他生物体或土壤里的养分 C、自己制造养料 2、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是哺乳动物,以下()动物不属 于哺乳动物。 A、山羊 B、鲸 C、金鱼 3、生物学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同一种动物,愈冷的地方个体就愈大,身体愈接近()形。 A、圆 B、方 C、三角 4、《生物多样性条约》在1993年正式开始实施,每年的()是国际生物多 样性日。 A、3月22日 B、4月22日 C、5月22日5、以下不属于昆 虫的特点是()。 A、体躯三段头、胸、腹 B、用鳃呼吸在水里 C、2对翅膀6只足 6、()决定着地球生物的命运 A生物B环境 7、下列属于鱼类的是() A金鱼B鲸鱼 8、下列属于昆虫的是() A蚂蚁B、蜘蛛 9、下列属于哺乳动物的是() A兔子B、恐龙 10、下列属于鸟类的是() A麻雀B、蜻蜓 11、我国的珍稀生物有:()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 ()主要分布在贵州、四川、云南等地;()主要分布在长江中 下游、洞庭湖、钱塘江中;()主要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的少数地 方;()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西藏、青海、新疆等地)。 A、扬子鳄 B、珙桐 C、白鳍豚 D、大熊猫 E、藏羚羊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测试题及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测试题及答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分数: 一、我的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30分) 1.很多材料可以通过改变( ③ )增强抗弯曲的能力。 ①形状②厚度③形状或厚度 2、我国着名的赵州桥至今结实完好,主要原因是(①) 拱形结构②石料抗弯曲能力强③石料能承受很大的压力 3加固正方形框架的最好办法是增加( ② )。 ①横杆②斜杆③竖杆 4、下面能增加纸的抗弯曲能力的是(①)。 ①增加纸的厚度②减小纸的厚度③增加纸的光滑度④让纸变得更粗糙 5、下面不能增加纸的抗弯曲能力的形状改变是(①)。 ①、—②、W ③、T ④、U 6、下面(③)物品没有利用到拱形原理。 ①圆顶屋顶②赵州桥③金字塔④乒乓球 7、下面(①)框架最牢固。 ①Δ②□③◇④∏ 8、空塑料瓶在(③)情况下最不容易倒。 ①瓶口向下②瓶口向上③瓶口向上瓶里装一些沙 9、钢索桥主要由钢缆、桥塔、和桥面组成。(①)是桥承重的主要构件。 ①钢缆②桥塔③桥面 10、增加梁的厚度可以(②)能力。 ①增加抗弯曲②大大增加抗弯曲③减小抗弯曲 三、我的判断。(对的打√,错的打×20分) 1、形状不同的一种材料,抗弯曲能力也会不同。 ( √ ) 2、增加材料的厚度可以提高材料抗弯曲能力。 (√) 3、改变薄形材料的形状可以增大它的抗弯曲能力。(√) 4、利用三角形可以增强结构的稳定性。(√) 5、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不容易倒。(√) 6、三角形和四边形是最基本的框架,四边形框架的稳定性最好。 (×) 7、宽度比厚度更能提高梁的抗弯曲能力。(×) 8、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 (√) 9、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 10、把薄形材料弯折成“工”字形,实际上是增加了材料的宽度。(×) 三、我的研究。用筷子做一个稳固的正方体框架(20分) 1、我的框架草图为: 2、我需要多少根横杆、竖杆、斜杆? 答:横杆8、竖杆4、斜杆6. 3、思考哪些地方最需要斜杆,哪些地方不一定需要斜杆?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学校班级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1空1分共18分) 1.科学家把动物分成()和()两大类. 2. 属于开花的植物有:()()()()()等 3. 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它们所生活的()和()关联. 4.在植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有()种;开花的植物约占()以上. 5. 像蚂蚁、蝗虫、蜜蜂那样;身体上有三对足的动物是()类;像金鱼、鲤鱼那样;终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的动物是();身体上长羽毛的动物是();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是()动物. 6. 我们可以从()、()、()等总计推知躲藏起来的动物.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12分) 1、进行校园生物调查时;不需要带的工具是() A.小铲 B.放大镜 C.显微镜 2白杨、雪松、圆柏都属于()植物. A 草木 B木本 C水生 3.鸽子、大雁、麻雀都属于(). A.哺乳类 B.鸟类 C.爬行类 4.父亲和儿子的相貌特征() A.完全相同 B.完全不同 C.有些相同有些不同 5.香蕉树宽大的叶片与()的环境有关. A.炎热多雨 B.温暖湿润 C.干旱少雨 6.校园里有许多生物;蚯蚓生活在()

A池塘里 B土壤中 C树上 三、判断题(共5分) 1.能帮人送信的动物是蜜蜂. () 2.孪生兄弟都长得一模一样. () 3.金鱼、鲸鱼都属于鱼类. () 4.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环境;而且还要适应环境.() 5.动物进化是一个短暂的过程.() 四、连线(共5分) 鸟类猫 昆虫类金鱼 两栖类蚂蚁 哺乳类鸽子 鱼类青蛙 五、问答题.(共10分) 1.请列举一些你认识的开花植物;他们是有那几部分组成的? 2.请根据自己家乡的情况;写出几条保护家乡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要求:①流利熟练地一课一课背诵,家长、组长背一课签一课字。 ②黑体字打头的只提示黑体字内容,没有黑体字的全句背诵。 ③括号中的楷体字希望同学们在读的时候重点看。 ④背诵是为了积累、理解和掌握,希望同学们自觉低理解性背诵,按时完成。第一课使用工具 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2.机械: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像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构造很简单的机械,又叫(简单机械)。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 1.杠杆: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杠杆有(3)个点。支撑这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2.杠杆能否省力,主要看:(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3.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杠杆举例: 省力杠杆:开瓶器、核桃钳、羊角钉锤、裁纸刀、老虎钳… 费力杠杆:火钳、镊子、筷子、裁缝剪刀、钓鱼竿…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天平、订书机、跷跷板… 第四课轮轴的秘密 1.轮轴: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轮轴)。轮轴在轮上用力时(省力),在轴上用力时(费力)。当轴一样大时,轮越大越(省力)。 2.轮轴机械:门把手、自来水龙头、汽车方向盘、自行车把手、扳手… 3.实验:螺丝刀刀柄粗细的秘密 我的猜想: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研究的材料:2把刀柄粗细不同的螺丝刀,2枚螺丝钉、1块木板 研究的方法:(1)分别用刀柄粗细不同的2把螺丝刀把2枚螺丝刀拧进木板中; (2)比较2把螺丝刀所用力的大小。 研究的结论: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1.定滑轮:固定在一个位置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它的作用是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2.动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它的作用是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同一种工具,用法不一样,所应用的科学原理也不一样,如:螺丝刀拧螺丝钉运用了(轮轴)的工作原理;螺丝刀撬罐头盖,运用了(杠杆)的工作原理。 第六课滑轮组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简析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简析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本单元介绍了常用工具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的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从使用工具开始,提出研究问题,然后研究最简单的机械—杠杆,由此开始认识杠杆类机械,再研究非杠杆类机械,最后以自行车为载体,以齿轮研究为主要内容对本单元的研究作一次总结与提升,让学生对机械的作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尤其是结合常用工具和实验器材设置了许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各类机械和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目标: 1、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各类机械和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2、有的机械可以省力,有的机械不能省力但能发挥其他作用。 3、能根据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机械。过程与方法: 4、通过实验和收集数据,发现问题并作出自己的分析解释。 5、对于自己的预测,用实验来证实。 对于自己的探究,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乐意与同学进行交流。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本单元介绍了各种建筑物中使用的形状和结构及其特点,引导学生们对纸的抗弯曲能力进行研究。并运用学到的形状和结构的知识,做框架、建高塔、造桥的活动中,知道结构具有不同的特点能满足不同的需要;发现改变物体的形状结构可以改变其承受力的大小;体验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提高探究兴趣,发展探究能力。从实验材料的选取到各种不同的设计都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第一部分(1—7课)是探究形状结构的科学道理。1—6课分别研究条形、拱形、框架等结构。7课是认识桥梁的结构。 第二部分(第8课)“用纸造一座桥”是设计科学合理的形状结构。教学目标: 1、知道增加厚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某些性能。 2、知道拱形承受力的特点是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了解圆顶形、球形等有与拱形相似的特点。 3、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稳定性强。 4、形状和结构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5、识别和控制变量,记录数据、分析数据,把探究的结果与最初的假设相比较,得出合理的结论。 6、在探究中能既大胆假设又能小心求证。 7、发展尊重他人,认真倾听,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品质。发展乐于动手、善于合作不怕困难的品质,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1.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并分类记载的生物种类超过了200万种,估计地球上现存的物种应有200万—450万种。 2.科学家常常要对一个区域的动植物种类和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分区域观察研究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 3.调查校园中的动植物要注意:不要采摘植物和伤害动物;可以从脚印、粪便、毛等踪迹推知躲藏起来的动物,经常飞来的鸟也应该记下来;找生活在地下的小动物要带上小铲,最好带上放大镜;可以用绘画、拍照等适宜的方法记录不知名的动植物等。 4、寻找动植物时,遇到不认识的动植物,可以:画下来或拍成照片,再编上号。 5、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时,有的地方校园生物种类太多,写不下时,可以:给生物编号,写号码。 6、珍惜动物的分布区域: 藏羚羊:西藏、青海、新疆扬子鳄:浙江、江西、安徽、江苏 : 大熊猫:四川、山西、甘肃白鳍豚:长江中下游、洞庭湖、钱塘江 珙桐:贵州、四川、云南 7.校园里的动植物种类很多,生活的环境也各不相同。 8.我国珍稀植物有珙桐、人参、水杉、银杏、金花茶等。 9.我国珍稀动物有大熊猫、藏羚羊、扬子鳄、白鳍豚、亚洲象、金丝猴等。 10、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植物。 11、已经发现并分类记载的生物种类超过200万种。其中植物有30多万种,动物有150多万种。 12、植物可以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不开花的植物包括蕨类、苔藓和藻类植物等。 / 13.我们可把植物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落叶植物和常绿植物等。不同的标准可把同一植物划分到不同的种类里面去。 14、在植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有40万种之多,开花的植物约占一半以上。 15、不开花植物包括蕨类、苔藓和藻类植物等。它们和开花的植物一样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16、植物的分类方法很多,可以根据植物茎的质地软硬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也可以根据生活环境的不同分为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还可以根据有没有花分成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等等。 17、科学家分类植物的方法:科学家主要根据植物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如他们根据植物有没有花把植物分成了(开花)的植物和(不开花)的植物。 18、植物的种类:在植物中,已发现的种类约有(30多万)种,开花的植物约占(一半以上)。 19、不开花的植物:在不开花的植物中,(蕨类)、(藻类)、(苔藓类)和开花植物一样,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菌类)不能自己制造养料。 20、举例: [ 开花的植物:月季、凤仙花、桃花、水仙、玫瑰、油菜花、金鱼藻等 蕨类:金钱蕨、铁线蕨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4单元

第11课保护空气 1、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很多,如:(森林火灾)、(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和(焚烧垃圾)等。 2、(尘埃)是一类很常见的空气污染物。除了它以外,还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等空气污染物。 3、空气污染指数(简称API)是一种反映和评价(空气质量)的指标。 4、API值0~50属(1 )级,空气质量等级分(优); API值51~100属(2 )级,空气质量等级分(良); API值101~200属(3 )级,空气质量等级分(轻度污染); API值201~300属(4)级,空气质量等级分(中度污染); API值>300属(5)级,空气质量等级分(严重污染); 5、当(有害气体)和(灰尘)等进入空气时,空气就被污染了,天 空也就变得灰蒙蒙了。 6、大气污染的危害有哪些?怎样保护空气?(怎样减少空气中的尘埃?) 答:大气污染的危害表现为1、伤害人的身体健康,引起呼吸道等疾病;2、危害动植物的生存和发育;3、腐蚀物体;4、影响全球气候,破坏臭氧层,形成酸性降雨。保护空气要做到①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生活。②植树造林,提升空气质量。③减少工厂、汽车尾气排放。④在灰尘多的地方洒水。 7、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污染空气的例子? 答:①深林火灾;②工业废气;③汽车尾气;④焚烧垃圾。 8、写出几条环境保护的标语。

答:1、保护环境,人人有责。2、绿化世界,造福明天。3、人人爱环保,未 来无限好。4、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 9、下面哪些地方尘埃比较多(C、D) A、森林里 B、公园里 C、马路边 D、操场上 10、尘埃知多少:①在工厂多、汽车多、雨水少的地方尘埃(较多);②在车流、人流较多的白天尘埃(较多);③在远离道路、树木多、雨水多的地方尘 埃(较少);④在清晨和深夜、车流较少的时候尘埃(较少)。 11、尘埃的多少与胶片的(放置位置)、(放置时间)、(放置后的天气)有关。 12、绿化造林,有更多植物吸收污染物,能够减轻大气污染的程度。(√)。 第12课水质调查 1、干净的水是( 清澈透明)、(无色无味)的。简单地说,如果水里混入了 ( 有毒)或( 有害)的物质,水就受到了污染。一些微小生物的过量繁殖也 可能造成水的污染。 2、水污染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尤其在工业集中、人口密集的地方, 水污染更为严重。污水的来源有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农业污水。 3、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水,( 做饭、洗菜、洗衣、洗澡、倒马桶、冲厕)等活动都会产生污水。 4、农业污水主要由过量施用( 化肥) 和( 喷洒农药)引起的。 5、如何保护水质不受污染? 答:①工业污水、农业污水、生活污水要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②树立惜水意识,开展宣传教育。③提高处罚力度,对污染水源的行为给予严厉的处罚。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复习总结

精品文档 . 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 一、校园生物大搜索 1.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并分类记载的生物种类超过了200万种,估计地球上现存的物种应有200万—450万种。 2.科学家常常要对一个区域的动植物种类和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分区域观察研究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 3.调查校园中的动植物要注意:不要采摘植物和伤害动物;可以从脚印、粪便、毛等踪迹推知躲藏起来的动物,经常飞来的鸟也应该记下来;找生活在地下的小动物要带上小铲,最好带上放大镜;可以用绘画、拍照等适宜的方法记录不知名的动植物等。 二、校园生物分布图 1.我国珍稀植物有珙桐、人参、水杉、银杏、金花茶、百山祖冷杉。 2.我国珍稀动物有大熊猫、藏羚羊、扬子鳄、白鳍豚、亚洲象、金丝猴等。 3、珙桐:湖北、湖南、四川、贵州 人参:吉林、辽宁、黑龙江、河北、山西、湖北 金花茶:广西 银杏:山东、江苏 4、熊猫:四川、陕西、甘肃 白鳍豚:长江中下游、洞庭湖、钱塘江 扬子鳄:安徽、江西、江苏、浙江 藏羚羊:青海、新疆、西藏 三、多种多样的植物 1.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动植物。 2.根据茎的特点植物可以分为木本植物(桃树樟树)和草本植物(狗尾草、水稻);根据生活环境将植物分为水生植物(浮萍)和陆生植物(雪松);根据是否落叶将植物分为落叶植物(梧桐)和常绿植物(万年青)。 3.科学家主要是根据植物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根据植物有没有花把植物分成了两大类: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 4.在植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有30多万种,开花的植物约占一半以上。 5.在不开花的植物中,蕨类、藻类、苔藓类和开花的植物一样,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6.不开花的植物包括蕨类(蕨菜)、藻类(紫菜、海带)和苔藓类(葫芦藓、青苔) 7.属于开花植物有:桃树、油菜花、凤仙花、月季、金鱼藻 8、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组成。 四、种类繁多的动物 1.科学家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身体 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2.像蚂蚁、蝗虫、蜜蜂那样,身体上有三对足的动物是昆虫类;像金鱼、鲤鱼那样,终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的动物是鱼类;身体上长羽毛的动物是鸟类;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是哺乳动物。 3.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 4.在动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已经有150多万种,是生命世界中类别最多的。而昆虫又是动物王国中种类最多的,已知的昆虫达到100多万种,约占80%。 5.脊椎动物是动物身体中长有脊柱,构造比较复杂的一类,分为鱼类、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蝙蝠、羊、兔、猪、鲸、海豹 鸟 类:鸡、鸭、鹅、老鹰、大雁、猫头鹰 爬行动物:壁虎、蛇、鳄鱼、龟、蜥蜴、甲鱼 两栖动物:蟾蜍、蝾螈、娃娃鱼 鱼 类:海马、鲫鱼、鳗、泥鳅、黄鳝、鲤鱼 五、相貌各异的我们 1.不同的生物有各种不相同的特征。 2.我们不能找到两个相貌完全相同的人。 六、原来是相互关联的 1.植物的叶具有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功能。 ①仙人掌生活在缺水的沙漠,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叶子退化成刺状,茎绿色、肥厚多汁,承担起光合作用和储存水分的功能; ②松树生活的区域较为广泛,针形叶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有利于保持身体温度; ③香蕉生活在水分充足的热带地区,叶子宽大,更有利于蒸发体内水分,调节植物体的温度。植物所具有的不同的形态结构是它们长期适应生活环境的结果。 2.浮萍是水生植物中的浮水植物,根系退化,只有一根较细的根;小草和玉米都生活在陆地上,根既要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又要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供植物体生活,因此它们都有庞大的根系。 3.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它们所生活的环境和生活习性相关联。①猫的脚有肉垫,在地上跑时发出的声音较小,不易被捕食对象发现; ②带钩的鸟爪,容易抓住树干,适宜生活在森林中,并有利于捕捉小动物; ③鸭的脚有蹼,可以用来划水,适宜生活在水中; ④苍耳种子上有刺,在陆地上生活容易被动物携带传播; ⑤莲子有较硬的外壳,可在水中漂流; ⑥蒲公英种子上有毛,容易随风飘移。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工具与机械 第一课使用工具 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2.机械: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像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构造很简单的机械,又叫(简单机械)。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 1.杠杆: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杠杆有(3)个点。支撑这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2.杠杆能否省力,主要看:(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3.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杠杆举例: 省力杠杆:开瓶器、核桃钳、羊角钉锤、裁纸刀、老虎钳… 费力杠杆:火钳、镊子、筷子、裁缝剪刀、钓鱼竿…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天平、订书机、跷跷板… 第四课轮轴的秘密 1.轮轴: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轮轴)。轮轴在轮上用力时(省力),在轴上用力时(费力)。当轴一样大时,轮越大越(省力)。 2.轮轴机械:门把手、自来水龙头、汽车方向盘、自行车把手、扳手… 3.实验:螺丝刀刀柄粗细的秘密 我的猜想: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研究的材料:2把刀柄粗细不同的螺丝刀,2枚螺丝钉、1块木板 研究的方法: (1)分别用刀柄粗细不同的2把螺丝刀把2枚螺丝刀拧进木板中; (2)比较2把螺丝刀所用力的大小。

研究的结论: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 1.定滑轮:固定在一个位置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它的作用是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2.动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它的作用是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同一种工具,用法不一样,所应用的科学原理也不一样,如:螺丝刀拧螺丝钉运用了(轮轴)的工作原理;螺丝刀撬罐头盖,运用了(杠杆)的工作原理。 第六课滑轮组 1.滑轮组: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它的作用是机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的组数越多,就越(省力)。 第七课斜面的作用 1.斜面: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 2.斜面省力大小和什么有关:斜面能(省力),省力大小和(坡度)有关;坡度越小,斜面越(省力),坡度越大,斜面越(不省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