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级高3高考_考前_查漏补缺 2_仅物理

2011级高3高考_考前_查漏补缺 2_仅物理

2014年高三物理查漏补缺 (2)(限时50分钟)

命题人:孙文成

一、选择题

14、以下有关物理学概念或物理学史说法正确的有

A .匀速圆周运动是速度大小不变的匀变速曲线运动,速度方向始终为切线方向

B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库仑用扭秤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恒量的数值,从而使万有引力定律有了真正的实用价值

C .行星绕恒星运动轨道为圆形,则它运动的周期平方与轨道半径的三次方之比2

3

T K R

=为常数,此常数的大

小与恒星的质量和行星的速度有关

D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感应电流的方向遵从楞次定律,这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必然结果

15.质量为M 的半球形物体A 和质量为m 的球形物体B 紧靠着放在倾角为α的固定斜面上,并处于静止状态,如

图所示。忽略B 球表面的摩擦力,则关于物体受力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A 对物体B 的弹力方向沿斜面向上

B.物体A 受到3个力的作用

C.物体B 对斜面的压力等于cos mg a

D.物体B 对物体A 的压力大于sin mg a

16、我国自主研制的“嫦娥三号”,携带“玉兔”月球车已于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发射升空,落月点有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广寒宫”。若已知月球质量为m 月,半径为R ,引力常量为G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B .若在月球上发射一颗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则最小周期为2π

C .若在月球上以较小的初速度v 0竖直上抛一个物体,则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2

02R v Gm 月

D .若在月球上以较小的初速度v 0竖直上抛一个物体,则物体从抛出到落回抛出点所用时间为2

0R v Gm 月

17.如图所示,在足够长的光滑平台上,有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质弹簧,其一端固

定在固定挡板上,另一端连接一质量为m 的物体A .有一细绳通过定滑轮,细 绳的一端系在物体A 上(细绳与平台平行),另一端系有一细绳套,物体A 处于 静止状态.当在细绳套上轻轻挂上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B 后,物体A 将沿平台

向右运动,若弹簧的形变量是x 时弹簧的弹性势能E p =12

kx 2

,则下列说法正确

的有

A. A 、B 物体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B. 当A 的速度最大时,弹簧的伸长量为2mg

x k

= C. 物体A 的最大速度值v m =mg 2

2k

D.细绳拉力对A 的功等于A 机械能的变化

18.某同学在学习了动力学知识后,绘出了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s 、速度v 、加速度a 随时间变化的

图象如图所示,若该物体在t =0时刻,初速度均为零,则A 、B 、C 、D 四个选项中表示该物体沿单一方向运动的图象是:

A B C D

19.如图所示,带正电的小球Q 固定在倾角为θ的光滑固定绝缘细杆下端,让另一穿在杆上的质量为m 、电荷

量为q 的带正电小球从A 点由静止释放,到达B 点时速度恰好为零。若A 、B 间距为L ,C 是AB 的中点,两小球都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为g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从A 至B ,q 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

B .在从A 至

C 和从C 至B 的过程中,前一过程q 电势能的增加量较小 C .在B 点受到的库仑力大小是θsin mg

D .Q 产生的电场中,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q

mgL U BA θ

sin =

20.如图所示,为探究用的交流发电机简化模型,正方形线圈绕垂直于磁感线的OO'

轴匀速转动.空间中只有O O '右侧存在着向右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今在发电机的输出端接一个电阻R 和理想电压表,并让线圈每秒转25圈,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10V .已

知R = 10 Ω,线圈电阻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线圈平面与磁场平行时,线圈中的瞬时电流为零

B .从线圈平面与磁场平行开始计时,线圈中感应电流瞬时值表达式为

()i t A π

C .流过电阻R 的电流每秒钟方向改变25次

D .电阻 R 上的热功率等于10W

21.如图所示,在xOy 平面内存在着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的匀强磁场,第一、二、

四象限内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第三象限内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 外.P (-2L,0)、Q (0,-2L )为坐标轴上的两个点.现有一电子从P 点沿

PQ 方向射出,不计电子的重力,则

A .若电子从P 点出发恰好经原点O 第一次射出磁场分界线,则电子运动的路

程一定为

2

L

π B .若电子从P 点出发经原点O 到达Q 点,则电子运动的路程一定为πL C .若电子从P 点出发经原点O 到达Q 点,则电子运动的路程可能为2πL

D .若电子从P 点出发经原点O 到达Q 点,则n πL (n 为任意正整数)都有可能是电子运动的路程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74分)

二、实验题

22.(6分)一个有一定厚度的圆盘,可以绕通过中心垂直于盘面的水平轴转动,圆盘加速转动时,角速度的增

加量Δω与对应时间Δt 的比值定义为角加速度β(即β=

t

△△ω

)。我们用电磁打点计时器、米尺、游标

卡尺、纸带、复写纸来完成下述实验:(打点计时器所接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A 、B 、C 、D ……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

①如图甲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面上,将纸带的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然后固定在圆盘的侧面,当圆盘转动时,纸带可以卷在圆盘侧面上;

②接通电源,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启动控制装置使圆盘匀加速转动; ③ 经过一段时间,停止转动和打点,取下纸带,进行测量。

(1)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得圆盘的直径如图乙 所示,圆盘的半径r 为 cm ; (2)由图丙可知,打下计数点B 时,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为 rad/s ;

(3)圆盘转动的角加速度大小为 rad/s 2

; ( (2),(3)问中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3.(9分)某同学要测量一由新材料制成的粗细均匀的圆柱形导体的电阻率ρ。步骤如下:

(1)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其长度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其长度为 cm ;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其直径为 mm ;

(3)用多用电表的电阻“×10”挡,按正确的操作步骤测此圆柱形导体的电阻,表盘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

该电阻的阻值约为 Ω。

(4)该同学想用伏安法更精确地测量其电阻R ,现有的器材及其代号和规格如下: 待测圆柱形导体电阻R

电流表A 1(量程0~4 mA ,内阻约50 Ω) 电流表A 2(量程0~10 mA ,内阻约30 Ω) 电压表V 1(量程0~3 V ,内阻约10 k Ω) 电压表V 2(量程0~15 V ,内阻约25 k Ω)

25

20 15

5 10

直流电源E (电动势4 V ,内阻不计)

滑动变阻器R 1(阻值范围0~15 Ω,额定电流2.0 A)

滑动变阻器R 2(阻值范围0~2 k Ω,额定电流0.5 A)开关S ,导线若干。

为减小实验误差,要求测得多组数据进行分析,请在虚线框中画出合理测量电路图,并标明所用器材代号。

三、计算题

24.(14分)如图所示,质量m 的小物块从高为h 的坡面顶端由静止释放,滑到粗糙的水平台上,滑行距离L 后,以v = 1

m/s 的速度从边缘O 点水平抛出,击中平台右下侧挡板上的P 点.以O 为原点在竖直面内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

坐标系,挡板形状满足方程 62

-=x y (单位:m ),小物块质量m = 0.4 kg ,坡面高度h = 0.4 m ,小物块从坡

面上滑下时克服摩擦力做功1 J ,小物块与平台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0.1,g = 10 m/s 2

.求 (1)小物块在水平台上滑行的距离L ;

(2)P 点的坐标.

四、选修3—5(15分)

(1)(6分)卢瑟福通过实验首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其核反应方程为: H O N He 1

117814742+→+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 .卢瑟福通过该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 .实验中是用α粒子轰击氮核的

C .卢瑟福通过该实验发现了质子

D .原子核在人工转变的过程中,电荷数一定守恒

E . 原子核在人工转变的过程中,产生质量亏损,能量不守恒 (2)(9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小车,车上坐着一人,小车和人的总质量kg M 60=,车前有一木箱,

其质量kg m 20=,三者一起以s m v /20=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为了防止三者与竖直墙碰撞,人以对地速度u 将木箱水平向右推出,若木箱与墙碰撞是弹性的 ,人接住返回的木箱之后,三者不再向右运动。

求:①速度u 至少为多大?

②若木箱与墙壁的作用时间为0.5秒,则木箱对墙壁的平均撞击力最小为多大?

物理参考答案

35.[物理---选修3-5](15分)

(1) BCD

(2)解:(9分)①木箱与墙壁发生弹性碰撞后以原速弹回:

①2分

人推出木箱:()mu

M+

+

=

m

Mv

v

人接住返回的木箱:()v

=

+

-②1分

M

m

mu

Mv'

要使其不再与墙壁碰撞0

≤'v③1分

由①②③式可得s

≥1分

4

m

u/

②对木箱应用动量定理可得:

=2分p

Ft?

-

=

=

?1分-

p2

-

mu

mu

mu

∴1分=

N

-

F320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木箱对墙壁的平均撞击力最小为320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