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部关于三个专业的介绍

教育部关于三个专业的介绍

教育部关于三个专业的介绍
教育部关于三个专业的介绍

080401 测控技术与仪器Measuring & Control Technology and Instrumentations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精密仪器设计制造以及测量与控制方面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测量与控制领域内有关技术、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精密仪器的光学、机械与电子学基础理论,测量与控制理论和有关测控仪器的设计方法,受到现代测控技术和仪器应用的训练,具有本专业测控技术及仪器系统的应用及设计开发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拳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机械学、电子学、光学、测量与控制、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掌握光、机、电、计算机相结合的当代测控技术和实验研究能力,具有本专业测控技术、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开发能力;

4.具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主干学科: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精密机械与仪器设计、精密机械制造工程、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控制工程基础、信号分析与处理、精密测控与系统、工程光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

主要专业实验:测试与检测、微型计算机与接口、控制、光学光电等专业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080602 自动化Automation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学生要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在运动

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自动检测与仪表、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较好的工程实践基本训练,具有系统分析、设计、开发与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2.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路理论、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计算机软硬件基础及应用等;

3.较好地掌握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及自动化仪表、电力电子技术及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具有本专业领域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4.获得较好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及系统开发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

5.在本专业领域内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主干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过程工程基础、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信号与系统分析、过程检测及仪表、运筹学、计算机仿真、计算机网络、过程控制、运动控制、系统辨识基础、计算机控制系统、系统工程导论、人工智能导论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金工实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训练、电子工艺实习、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等,一般安排在夏季学期。

主要专业实验: 自动控制理论实验、电力电子技术实验、运动控制实验、过程控制实验、自动检测与仪表实验、计算机控制实验、系统仿真实验、网络及多媒体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相近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08060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

3.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与控制、计算机技术(语言、软件基础、硬件基础、单片机等)、信号与系统、控制理论、高年级根据社会需要学习柔性的、适应性强、覆盖面宽的专业课及专业选修课。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电子工艺实习、金工实习、计算机软件实践及硬件实践、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

主要专业实验:电机与控制实验、电气工程系统实验、电力电子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教育部最新发布的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

教育部最新发布的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对全国391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七大类、95个一级学科进行整体评分,为公众了解高校特色学科提供了一个相对权威、客观的渠道。以下是土木工程专业官方大学排名: A+等级 同济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大学湖南大学东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河海大学 A等级: 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福州大学新疆大学贵州大学南昌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西南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郑州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广西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南京农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华侨大学河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石家庄铁道学院兰州理工大学安徽理工大学 , 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沈阳建筑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汕头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深圳大学长安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广州大学山东建筑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浙江科技学院河北工程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广西工学院苏州科技学院天津城市建设学院长春工程学院青岛理工大学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B+等级: 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暨南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燕山大学内蒙古大学河北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海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黑龙江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成都理工大学济南大学江苏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北大学湘潭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江南大学扬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南京林业大学宁波大学青海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东北农业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浙江理工大学东北电力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河北理工大学山东农业大学辽宁科技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南昌航空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西华大学河北工业大学集美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长江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四川理工学院烟台大学辽宁工业大学平顶山工学院武汉科技大学南华大学湖南工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山东交通学院桂林理工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 大连水产学院三峡大学江西理工大学大连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大连民族学院北方工业大学攀枝花学院湖南理工学院黑龙江科技学院武汉工程大学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盐城工学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黑龙江工程学

原中央各部委部属高校名单以及排名

原各部属高校名单以及排名(2010修订版) 1998年后教育体制改革,原国务院许多部委所属高校或被教育部收编,或下放至各省,部委学校快成历史名词。为纪念部委学校特推出原部委学校排行版。- 原航空航天部高校排名:- 哈尔滨工业大学-【985】【2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85】【211】 西北工业大学-【985】【21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11】 南昌航空学院-(南昌航空大学) 沈阳航空学院-(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原兵器部高校排名:- 北京理工大学-【985】【211】

南京理工大学【211】-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长春理工大学)- 华北工学院(中北大学)(太原机械学院)- 西安工业学院-(西安工业大学) 沈阳工业学院(沈阳理工大学)- 重庆工学院(重庆理工大学)- 原电子工业部高校排名:- 电子科技大学-【985】【21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11】 杭州电子工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现合并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原地质部高校排名:-

中国地质大学-【211】 长春地质学院(合并入吉林大学【985】【211】) 成都地质学院(成都理工大学)- 西安地质学院(更名为西安工程学院,现并入长安大学【211】)-河北地质学院(石家庄经济学院)- 原纺织部高校排名:- 东华大学-【211】 天津纺织工学院(天津工业大学)- 苏州丝绸工学院(合并入苏州大学【211】)- 西北纺织工学院(西安工程科技学院)- 浙江丝绸工学院(浙江理工大学)- 北京服装学院- 郑州纺织工学院(中原工学院)-

高考必读 大学本科十三个学科门类专业介绍

高考必读大学本科十三个学科门类专业介绍 理科生选择专业范围

目前,中国大学共有13个学科门类,分别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 1 哲学 哲学门类下设1个专业类,4种专业,分别为: ·哲学类:哲学、逻辑学、宗教学、伦理学 哲学学科门类,包含哲学1个一级学科,8个二级学科。 其中8个二级学科分别为: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010102中国哲学、010103外国哲学、010104逻辑学、010105伦理学、010106美学、010107宗教学、010108科学技术

哲学 哲学门类学校推荐: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山西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东南大学、四川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2.经济学 经济学门类下设专业类4个,17种专业,分别为: ·经济学类:经济学、经济统计学、国民经济管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商务经济学、能源经济 ·财政学类:财政学、税收学 ·金融学类: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投资学、金融数学、信用管理、经济与金融·经济与贸易类:经济与贸易类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 经济学学科门类,包含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2个一级学科,16个二级学科,其中理论经济学6个、应用经济学10个。 经济学门类学校推荐: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3.法学

2015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2015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说明 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是高等教育工作的基本指导性文件之一。它规定专业划分、名称及所属门类,是设置和调整专业、实施人才培养、安排招生、授予学位、指导就业,进行教育统计和人才需求预测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二、本目录根据《教育部关于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11号)要求,按照科学规范、主动适应、继承发展的修订原则,在1998年原《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及原设目录外专业的基础上,经分科类调查研究、专题论证、总体优化配置、广泛征求意见、专家审议、行政决策等过程形成的。 三、本目录的学科门类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2011年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的学科门类基本一致,分设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个学科门类。新增了艺术学学科门类,未设军事学学科门类,其代码11预留。专业类由修订前的73个增加到92个;专业由修订前的635种调减到506种。本目录哲学门类下设专业类1个,4种专业;经济学门类下设专业类4个,17种专业;法学门类下设专业类6个,32种专业;教育学门类下设专业类2个,16种专业;文学门类下设专业类3个,76种专业;历史学门类下设专业类1个,6 种专业;理学门类下设专业类12个,36种专业;工学门类下设专业类31个,169种专业;农学门类下设专业类7个,27种专业;医学门类下设专业类11个,44种专业;管理学门类下设专业类9个,46种专业;艺术学门类下设专业类5个,33种专业。 四、新目录分为基本专业(352种)和特设专业(154种),并确定了62种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特设专业和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分别在专业代码后加“T”和“K”表示,以示区分。 五、本目录所列专业,除已注明者外,均按所在学科门类授予相应的学位。对已注明了学位授予门类的专业,按照注明的学科门类授予相应的学位;可授两种(或以上)学位门类的专业,原则上由有关高等学校确定授予其中一种。 一、基本专业 01学科门类:哲学 0101 哲学类 010101 哲学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

附件6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2012年) 教 育 部

2012年9月 说 明 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是高等教育工作的基本指导性文件之一。它规定专业划分、名称及所属门类,是设置和调整专业、实施人才培养、安排招生、授予学位、指导就业,进行教育统计和人才需求预测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二、本目录根据《教育部关于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11号)要求,按照科学规范、主动适应、继承发展的修订原则,在1998年原《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及原设目录外专业的基础上,经分科类调查研究、专题论证、总体优化配置、广泛征求意见、专家审议、行政决策等过程形成的。 三、本目录的学科门类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2011年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的学科门类基本一致,分设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个学科门类。新增了艺术学学科门类,未设军事学学科门类,其

代码11预留。专业类由修订前的73个增加到92个;专业由修订前的635种调减到506种。本目录哲学门类下设专业类1个,4种专业;经济学门类下设专业类4个,17种专业;法学门类下设专业类6个,32种专业;教育学门类下设专业类2个,16种专业;文学门类下设专业类3个,76种专业;历史学门类下设专业类1个,6种专业;理学门类下设专业类12个,36种专业;工学门类下设专业类31个,169种专业;农学门类下设专业类7个,27种专业;医学门类下设专业类11个,44种专业;管理学门类下设专业类9个,46种专业;艺术学门类下设专业类5个,33种专业。 四、新目录分为基本专业(352种)和特设专业(154种),并确定了62种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特设专业和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分别在专业代码后加“T”和“K”表示,以示区分。 五、本目录所列专业,除已注明者外,均按所在学科门类授予相应的学位。对已注明了学位授予门类的专业,按照注明的学科门类授予相应的学位;可授两种(或以上)学位门类的专业,原则上由有关高等学校确定授予其中一种。

2017全国高校按23个层次划分详细名单

2017 全国高校按 23 个层次划分详细名单 2017-07-05 日前,教育部发布《全国高等学校名单》 截至 2017 年 5 月 31 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 普通高等学校 2631 所(含独立学院 265 所 ),成人高等学校 层次。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国高等院校的 23 个层次 划分。高校层次划分 39 所 985 高校,可分为四层其中北京 拥有 8 所 985 院校,排名第一 ;上海拥有 4 所 985 院 校,紧 随其后;而陕西、湖南则以拥有 3 所985 院校,位 居第三 ;江 苏、山东、四川、天津、湖北、辽宁和广东各拥有 2 所,排 名第四 ;剩下浙江、吉林、甘肃、黑龙江、安徽、重庆、福 建 各拥有 1 所 985 院校。 第一层世界一流大学, 北京大学和清 华大学,它们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两所大学,多项办学指标 都居全国大学榜首。但是很明显,报考这两所学校的考生必 属于这个层次。第二层是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包括北京理工 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 通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国科学技 术大学等 9 所学校。仅就本科生培养质量来看,上述 9 所大 学基本上处于同一个水平。因此,分数略低于清华北大的考 生,应争取被这 9所大学录取。第三层是 985 一期工程大学, 2914 所,其中: 283 所。综合考虑学校实力,可以把全国院校分为 三个

须具备很强的实力。中国科学院大学虽然不在985 之列,也

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除了前两个层次的 23 所大学。 985 期工程大学名单第四层是 985 二期工程大学, 包括国防科 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5 所大学。 211 高校分层 211 大学:北 京 26 所,江苏 11 所,上海 10 所,陕西 8 所,湖北 7 所, 四川 5 所,黑龙江、辽宁、广东、湖南各 4 所,天津、吉林、 安徽、山东各 3 所,重庆、河北、新疆各 2 所,其他省份各 1 所。第五层是部级 211 一期工程, 包括北京交通大学等 所学校。第六层是部级 211 二期工程,包括东北林业大学等 8 所学校。 第七层是省级 211 一期工程, 包括安徽大学等 23 所学校。第八层是省级 211 二期工程,是郑州大学。第九层 是省级 211 三期工程,包括海南大学等 5 所学校。重点建设、 省部共建高校第十层指教育部以前确定的全国重点建设的 高校,现在其地位已经逐渐被 211 工程取替,以前是全国重 点大学现在不是 211 工程大学的学校目前包括大庆石油学院 西部地区无教育部直属高校的 12 个省(区)各共建 1 所地方高 校的省 (区)部共建规划。国家考虑集中有限资源,在中西部 高等教育相对不发达的地区尽快建设一批符合区域建设需 要的、办学水平较高的大学。教育部将对这些共建高校的改 革和发展给予更多关注与政策扶持。比如处于中部内陆区位 的学技术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北农林科技 37 等 10 所学校。第 层省部共建高校,即教育部分别与中

大学本科计算机专业那些课

大学本科计算机专业那些课 如果你是一名本科在校生的话,下面这些内容可能对你大有裨益。这些内容主要评论了一下大学本科计算机专业的那些必修课,给大家提些学习上的建议。 其实每门课程都是有其存在的意义的,我这里所评论的课程价值是以你未来从事编程相关工作为前提来谈的,如果你连这个都无法理解,我劝你也甭浪费时间继续往下看了。 1.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纯属浪费时间啊,物理知识高深莫测,对于推动世界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如果未来不从事物理研究和教学工作,整天研究些大学物理有啥用呢,中学物理很多东西都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属于常识性东西。大学物理里都是啥?用高数那些东西研究抽象的电磁学,量子力学。而且那个东西非常耗时费力。 2.电工实习——电工实习其实也没啥用,不过那个的确提有意思,相信很多人都焊过收音机,小电视之类的吧。 3.思修(有时也叫德育)、马哲、邓论等——思修我觉得可能最没用吧,道德水平怎么能够是靠上课考试教化而来的呢。政治类的东西要是考研可能还有点用,不过中国学生都超级反感这些东西,一般没几个把它们认真当门课来学的。即使是打算考研的,也完全是靠最后报辅导班或者最后狂背而已。这里看你怎么看了。 4.程序设计类课程,包括C语言、C++或者Java——当然每个学校开的课不一样,有的可能还学VB呢。这些当然有用了,以后工作就靠它们了,不会语言怎么编程呢? 5.计算机科学类的三大核心课程“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组成原理”——超级有用啊,不得不学好才行。数据结构的意义和学习方法先前的文章我已经谈过了,这里就不多说了。操作系统和组成原理关系到你对计算机理解到什么程度,尤其做一些底层开发更是不可或缺的知识。将来是当软件民工还是当研发人员就看它们了。不过目前国内的教材真烂啊,大都晦涩难懂。我还是推荐几本参考书吧,仅为参考书——操作系统方面,国人写了一本类似叫做《自己编写一个操作系统 Orange》的书,具体书名已经记不太清楚了,反正就是讲作者自己编写了一个操作系统的全过程。组成原理,我推荐哈工大唐朔飞教授编写的教材,清晰易懂,实为典范。Willam Starling的那本超级名作也不错,现在已经出到第7版了吧,不过感觉那么厚一本不是所有地方你得需要看,呵呵。 6.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编译原理、汇编语言等——有用,但又不像前面那些课程那么有用。而且很多本科生都认为编译和汇编都是大学里最难的课程,无异于天书。这也跟方向有关啊,如果你将来从事网络类工作,那当然学好网络很关键啦。如果做嵌入式开发,不懂汇编肯定也不行。我的意见是别把它们想得太复杂,别被它们给唬住了,只要用心,这些东西并不难,只是很麻烦而已。 7.数学类课程——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与统计等,数学是理工科的基础,没有数学哪来的计算机。而且考研也都是必考的,所有它自然有他的作用。不过如果你就想当个程序员或许它们的作用就容易被淡化了。一些专门的方向对数学要求很高,比如做图形图像方面开发的,整天玩的就是数学。但是如果你只是做一个大规模软件工厂中的一个组装者,只是开发一些应用系统,那么数学的作用对你影响并不大。这个就看你自己的未来的方向了。只是在找工作的时候,一个数学超牛的人应该找不过一个C++超牛的人,呵呵,不过我这么说可不是说数学没用啊,还是那句话,这跟你个人志向有关。 最后补充一下,“离散数学”不太适合归为我所讲到这一类。离散数学其实应该是数据结构的一门准备课程,数据结构最开始的名字就叫做离散数据结构是从离散数学里衍生出来的课程。加之离散也并不复杂,所以就当是长见识了,好好听课就OK了。 8.外语——这门课很特殊,反正就是有用,学好了就业好、工资高,好处多多。

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对比和评价

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对比和评价 实力排行: 第一等: 1.北京师范大学 2.华东师范大学 (PS:这两所师范大学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无与伦比的经济实力称雄无可争议,另外又头顶“985” 的光环) 第二等: 3.华中师范大学 4.东北师范大学 5.陕西师范大学 6.西南大学 (PS:这四所大学都是雄霸一方的师范大学,为该区域培养了大批教育优秀教师和教育干部,应该说实力相当,谁强点谁弱点无非是多了或者少几个非师范专业而已,单论师范教育可以说是各有千秋, 各有所长) 社会评价: 北京师范大学“大”,北京师范大学作为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的前身,中国师范大学的元老,又加上坐拥天子脚下,得天时。学科门类众多,名师荟萃,如果单从学校性质来说,北师大本应该归于综合类大学,殊不知偌大一个“师范大学”,如今又有多少人走上了教师岗位,可以说北师大已经不是培养教师 的主阵地,实属“挂羊头卖狗肉”之嫌 华东师范大学“洋”,华东师大地处上海,中国的金融中心,自然是不缺钱的,得地利。其培养的毕业生当教师的比例和北师大差不多,所以也基本不属于“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冷”,东北师范大学在地处东北三省的吉林长春,自然很“冷”,但是东北师范大学在业界评价不错,东北师范大学毕业生以其专业思想巩固、基础知识宽厚、教育素质高、基础理论和专业基本功扎实受到社会广泛欢迎和好评,在基础教育这块儿享有较高声誉,地冷人不"冷",有一种敢为人先的精神。业界上流传这样一句玩笑话“东北师大是因为东北人会"忽悠"的缘故” 华中师范大学“中”,华中师范大学位于武汉,在六所师大中处于不靠前不落后状况,所谓“人有我有,人无我无”,比较懂得韬光养晦,华中师范大学毕业生比较灵活,不出头,不落后,懂得人情事故, 做事比较圆滑,故称其谓“中”。 陕西师范大学“土”,陕西师范大学地处西安,文化古都,也是中国“没落城市”,但是文化氛围浓厚,陕西师范大学毕业生给人刻板,沉稳,严谨,敦厚,做事中规中矩,稳扎稳打,基础扎实,大多数能够常年扎根基础教育,有点“不思进取”的感觉,也许是受到千年古都文化的熏陶的原因吧,对其评价 “土”不为过。 西南大学“偏”,西南大学也就是西南师范大学,在重庆人们把它称为“稀烂大学”,也许是对它是由原来的西南农业大学和西南师范大学合并而来的一种调侃吧,调侃其不伦不类,不知道该称其是综合大学还是什么?但是在重庆的教育界人们更愿意称她为“西师”,因为在重庆中小学的校长领导十个有八个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足可见西南大学的实力。但地处山城重庆,位于祖国的大西南,地理位置上

大学专业解读

大学专业解读 《大学专业解读》 一所大学所开设的专业参差不齐,办学水平各有高低;只有选择了理想学校的特色专业或优势学科,才能接受目前中国最好的高等教育。教育部给高等院校的本科专业划分了四个层次,分别是学士学位授予点、硕士学位授予点、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国家重点学科。层级越高实力越强,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精华所在,一流的师资、一流的教学、一流的科研往往集中在这些地方。这不仅是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区分专业强弱与高低的重要标志。 重点里面有一般,一般里面有重点,只有全面把握各大学所开设的专业情况,才能量体裁衣、对号入座。 据报载,重庆市一位曾获得全国物理竞赛一等奖的考生,填报志愿时看到某著名以工科为主的综合大学中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想象中此专业应当是研究航天火箭推进器和燃料的,于是抱着从事航天事业的梦想,毫不犹豫地填报了这个志愿,入学后才发现这个专业就是过去的锅炉专业,为此后悔不已。还有,为什么有的考生即使上了大学却学的并不轻松,甚至郁郁寡欢、厌倦学习,为什么有的学生读了几年大学,好不容易挨到毕业,却求职无门、四处碰壁,甚至不得不长期待业,给家庭和本人带来新的焦虑和不安,——了解专业、把握内涵,关注就业、兴趣结合已刻不容缓,是每位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时的必修课。 本书前言及内容示例如下: 前言 填报高考志愿最核心、最关键的问题莫过于挑专业了,因为确定专业是考大学的最终落脚点,它不仅关系你的兴趣和爱好,而且涉及一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生涯。因此,了解我国大学的专业情况,准确把握各大学每个专业的办学实力和水平

高低,从而为填报志愿提供科学参谋和指导,就成为广大考生和家长的迫切需要和必修内容。鉴于此,我们在综观目前各种同类图书的基础上,经过深入调查和研究,从贴近考生、服务报考以及详实、权威的角度出发,汇编了这本《大学专业解读》——全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实力大全。 中国普通高校上千所,本科专业300多个。同一所大学的不同专业其办学实力参差不齐、高低不一,同一个专业不同大学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差异很大。无疑只有选择了重点大学的强势专业或优势学科,才能接受中国最好的高等教育;同样,只有选择了理想学校中(包括一般本科)的特色专业,才能受到“货真价实”的优质本科教育。 那么,不同大学、不同专业之间其办学实力和水平怎样衡量、怎样挑选,区分他们高低、强弱的最明显标志是什么,或者通俗一点讲,怎样了解普通高校的优势专业或学科呢,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的评价要素告诉我们,提供评价一所大学实力的主要指标就是专业与学科实力。看专业、学科就是看其建立的时间长短,是否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博士学位授予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否是国家重点学科。一般来说,有国家重点学科的专业是最好的专业,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是好的专业,有硕士授予权的专业是比较好的专业。一所好大学并不是所有的专业都好,一所普通大学,也有比较好的专业。所以我们在报考时,要尽量选择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以上的专业。 除以上标志性特征外,看一所学校是否在该学科具有优势,还要看该专业是否设有“基地班”。所谓“基地班”就是国家在该专业设立的全国“重点班”。这里的师资力量强,补助和奖学金高,有本科——硕士连读或本科——硕士——博士连读机会。当然,我们在分析和使用这些要素时,还要注意一些学科例如数学,在全国很多院校设有重点学科和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而一些新兴的学科如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没在全国任何院校设重点学科,仅有有限的

教育部的高校专业排名

教育部的高校专业排名: 1.历史学: 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601 历史学 (2009年) 本一级学科在全国高校中具有“博士一级”授权的单位共25个,本次参评22个;具有“博士点”授权的单位共23个,本次参评8个;还有2个具有“硕士一级”授权和6个具有“硕士点”授权的单位也参加了本次评估。参评高校共38所。 学校代码及名称 整体 排名10001 北京大学 1 10055 南开大学 2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3 10246 复旦大学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5 10284 南京大学 10558 中山大学 10384 厦门大学8 10183 吉林大学9 10003 清华大学 10 10486 武汉大学 10610 四川大学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13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14 10697 西北大学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10422 山东大学17

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401 教育学(2009年)一级学科在全国高校中具有“博士一级” 权的单位共10个,本次参评9个;具有“博点”授权的单位共16个,本次参评7个;有3个具有“硕士一级”授权和15个具有硕士点”授权的单位也参加了本次评估。参高校共34所。 学校代码及名称 整体 排名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1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2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 3 10511 华中师范大学 4 10200 东北师范大学 5 10001 北京大学 6 10335 浙江大学 10384 厦门大学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10 10003 清华大学 11 10736 西北师范大学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13 10286 东南大学 14 10345 浙江师范大学 10445 山东师范大学 10246 复旦大学 17 10247 同济大学 10285 苏州大学 10475 河南大学

关西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介绍

关西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介绍 日本关西大学是于1886年创立,1922年开设大学教育的日本私立大学。学校的简称为“关大”。关西大学是堪称“关关同立”的名门 私立大学其中之一。绿色环绕着校园,毕业生多数都是财界人士,关 西大学作为就职率高的大学被广为人知。以“从关西大学走向世界” 为口号,培养对社会做贡献的知识性领导人才。1886年作为“关西法 律学校”开学。以“学习的实化”为教育理念,同时学习对世界有用 的学问的理论和实习两方面,培养对社会有贡献的领导人才。而且关 西大学曾连续2年被评为关西地区高中生最想报考的学校,也是关西 地区知名度的学校。 本科专业设置 法学系:法学政治学科 文学系:综合人文学科(英美文学英语专业,英美文化专业,国语 日本文学专业,哲学伦理学专业,比较宗教学专业,艺术学美术史专业,法国学专业,德国学专业,日本史与文化遗产学专业,世界史专业,地理学与地区环境学专业,中国学专业,教育文化专业,初等教 育学专业,心理学专业,信息文化学专业,影像文化专业,文化共生 学专业,亚洲文化专业) 经济学系:经济学科(经济战略专业,社会经济专业,商业会计专业,跨系专业) 商学系:商学科(流通专业,金融专业,国际商务专业,管理专业,会计专业) 社会学系:社会学科(社会学专业,心理学专业,大众传媒专业, 社会系统设计学专业) 政策创造学系:政策学科(国际与亚洲专业,组织与政策专业,地 区与城市专业)

外语系:外语学科(英语教育专业,外语交流专业,中国语言文化专业) 人类健康系:人类健康学科(运动与健康课程,福利与健康课程) 综合信息学系:综合信息学科 社会安全系:安全管理学科(社会灾害管理课程,自然灾害管理课程) 系统理工学系:数学学科,物理与应用物理学科(基础物理与计算物理课程,光学物理与应用物理课程)机械工学学科(机械物理课程,机器人技术与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机械综合课程)电气电子信息工学学科(电气电子工学课程,信息通信工学课程,应用信息工学课程) 环境城市工学系:建筑学科,城市系统工学学科(城市设计课程,城市环境规划课程,城市信息系统课程)能源环境工学学科(能源工学课程,环境化学课程) 化学生命工学系:化学与物质工学学科(材料科学课程,应用化学课程,生物分子化学课程)生命与生物工学学科(生命科学课程,生物工学课程)

教育部学科评估结果出炉等5则

教育部学科评估结果出炉等5则 教育部 学科评估结果出炉 不久前,中国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了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95个一级学科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排名第一的一级学科数量分别达到16个、14个、9个,占总量约四成。北京大学排名第一的一级学科主要集中在人文科学、理学和基础医学,清华大学集中在工学,中国人民大学集中在社会科学和管理学科。不少高校表示,此次评估是对社会上所谓专业排名的“重大矫正”。部分学科排名前三的高校为: 法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 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 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新闻传播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 数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 生物学: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清华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东南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上海交通大学。 基础医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 工商管理: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 学长团回母校传经验 “萌式”宣讲HIGH翻全场 什么是学神?什么是学霸?什么是学渣?什么是蹭课?什么是翘课?12名清华大学大一学子回到母校武汉市二中,为即将高考的学弟学妹上了一堂“超萌”的大学入门课,整个会场笑声连连。 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2012级学生卢地是这次活动的负责人,他说,自己曾以为上了大学可以“撒着脚丫子玩”,进去后才发现,想要学好并不容易。很多科目一周才一两节课,课外不泡图书馆,根本“吃不饱”,期末很可能挂科。“高中有老师和家长督促,上了大学全靠自己。”他表示,高中阶段培养自主学习的好习惯非常重要。 清华社会科学学院女生崔力道出自己的学习秘诀:揪着问题不放。这位文科尖子生当年是老师中“知名度”最高的学生,学习上碰到“拦路虎”,她一下课就冲进办公室问老师,自己班级的老师不在,就问其他班的老师。她说:“会

大学本科专业的分类简介

大学本科专业的分类简介 1.2012年教育部新本科专业目录将普通高等教育分为12个学科门类,92个专业类,506种专业,其中基本专业352种,特设专业154种。另有编号11为“军事学”学科门类预留。这12个学科门类“地位”是相同的,但包含的专业有多有少,相差很大,见下表。 2.哲学是社会科学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只有哲学类一个专业类,含4个专业,基本专业有哲学、逻辑学、宗教学,特设专业有伦理学。哲学专业全国有73个学校设点,多为较好的综合大学,另3个专业设点很少。 3.经济学是近些年非常热门的学科,有4个专业类,分别是经济学类、财政学类、金融学类、经济与贸易类,共10个基本专业,7个特设专业。基本专业中的“金融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两个专业最受考生青睐。金融学有261所高校开设,国际经贸有452所学校开设,这里既有一流的985高校,也有一般的二本高校。其它如经济学专业也有301所学校开设,税务有80所学校开设。特别说明一下,会计、审计不属于经济学而属于管理学。 4.法学实际上包含了法律和政治两大块儿,有6个专业类,分别是法学类、政治学类、社会学类、民族学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公安学类,共13个基本专业,19个特设专业。特设专业多于基本专业是因为一些很特殊的公安类专业如禁毒、警犬技术等。法学无疑是最大的专业,开设学校451所,政治学与行政学116所。社会学的两个专业越来越得到重视,社会学开设学校93所,社会工作开设学校240所。公安学类的专业一般都在提前批招生。

5.教育学分为教育学类和体育学类两个专业类,有13个基本专业,3个特设专业。其中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几个专业开设学校都在百所以上,教育技术和社会体育更是在200所左右。可以看出,教育学的专业研究的是某一特定教育范围的综合的知识,想想学前教育就不难理解。而开设在师范院校内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专业还是理学类的专业,与综合大学的理学专业无差别,只是要学几门与教育相关的课程并有几周的教学实习。有考生耽心上了师范院校的理学专业不能考综合大学理学专业的研究生,这个不用顾虑。 6.文学是一门非常传统的学科,有3个专业类,分别是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有72个基本专业,4个特设专业。文学学科的专业数多在12个学科中排第二,是因为外语各语种占了60个。中文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学校367所,外文类的英语570所,日语337所,这3个专业是语言类的大户。另一个大热门是新闻学205所,很受考生欢迎;广告学的开办学校更是多达245所,各有特色,但都需掌握一定的美术技能,即使入学前没学过入学后也得学;广播电视学开办学校174所,有过热的感觉。 7.历史学也是社会科学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也是一个包含专业少的学科门类,只有历史学类一个专业类,4个基本专业2个特设专业。历史学专业是大专业,有207所高校开设,包括几乎所有的一流综合大学。考古、文物与博物馆学、文物保护技术则都是很专的专业,开设学校少,有的学校还只录有志愿的考生。 8.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十分重要。理学分12个专业类,分别是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天文学类、地理科学类、大气科学类、海洋科学类、地球物理学类、地质学类、生物科学类、心理学类、统计学类。在高中阶段很多人错误地以为理工科是一回事,因为高考分类叫理工科,其实不然。简单地说,理学研究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并上升到理论,形成科学体系;而工学则是将理论转化成技术,应用于社会发展和生产实际。理学包括28个基本专业和8个特设专业,很多专业名称考生都不陌生,像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唯一容易误解的是地理,中学把它归到文科类,是因为中学地理简单,多记忆,大学地理属理学。 理学很重要,也相对高深难学。虽然理学各专业与职业对应度并不高,但学理的学生基础扎实,逻辑思维好,研究能力强,不少理科生转考工科或经济学的研究生更有优势,成为更受社会欢迎的复合型人才。当然,理科生本科毕业直接就业的难度相对大于其它学科。 9.工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大户”,无论是专业类数、专业数还是招生人数都无可争议地排在各学科类之首。工学包括31个学科类,169个专业(基本专业104个,特设专业65个),涵盖了工程技术的方方面面。31个学科类的名称如下:

大学本科学科专业设置与就业的相关性分析

大学本科学科专业设置与就业的相关性分析 ——对本科毕业生的网上调查 一、问题的提出 在本研究中,学科专业设置是学校微观层面上的涵义,以学科专业内容为主,并涉及到相关的学科专业制度。 在学科专业设置与就业的相关性这一问题上,有两类基本看法:一种看法认为,学科专业设置应该增强职业针对性,并与就业紧密相关。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是用人部门和毕业生;另一种看法则认为,学科专业设置应该拓宽口径,增强专业的适应性,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是高等学校和政府教育主管部门。 我们认为,进行学科和专业设置的改革,关键的问题之一在于在倾听多方面的意见,考虑多方面的需求。正是基于这种原因,我们进行了这次针对已经毕业并参加工作的大学本科毕业生的调查,希望能为相关的改革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二、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1985~2002年间就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样本覆盖了11个学科的毕业生,男女比例大约为2:1。我们选取了除西藏、海南外其余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中等规模以上的大学本科院校,采取网上问卷调查的方法。本次调查回收问卷1047份,有效问卷919份,有效率达87.8%。其中,男生626份,占68.1%;女生293份,占31.9%。 1.所学专业与所从事工作的相关性 (1)主观看法和实际情况的总体调查 有关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两个方面的调查:一是对毕业生在/所学专业是否应该与所从事工作相关这一问题上的主观看法的调查;另一方面是对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实际所从事工作相关程度的实际情况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大学毕业生认为“所学专业与工作岗位相关”这一点重要或者非常重要,另有不到20%的毕业生认为不太重要或不重要,持中间态度的人数约占30%。目前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实际所从事工作相关程度高和很高的人占调查总人数的41.9%,不相关和较低的占24.3%,相关程度一般的占33.7%。 通过相关分析可以看出,那些认为所学专业与从事工作相关很重要的人,他们在实际中确实也从事着与专业相关程度很高的工作,反之亦然。无论是观念上还是实际中,所从事工作应该与所学专业密切相关这一观点,不断被就业市场的需求所强化。因为大部分用人单位都希望接受专业对口的学生,以便他们能够较快承担起实际工作。 (2)不同学科毕业生所学专业与所从事工作相关程度的差异 不同学科毕业生所学专业与所从事工作在相关程度上差异十分显著。具体来说,所学专业与所从事工作不相关比例最高的是哲学、历史学,而相关程度高和很高的则有教育学、文学、医学、农学。 (3)所学专业与所从事工作相关程度不高的原因分析 总的来说,毕业生普遍认为,所学专业与所从事工作相关程度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doc

附件3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 教育部 2012年9月 -59-

-60 -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本科专业(以下简称专业)的设置与管理,落实和扩大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以及相关的备案与审批等管理工作,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高校设置和调整专业,应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应知识创新、科技进步以及学科发展需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高等教育需求;应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促进学校办出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二章专业目录 第四条教育部制定和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专业目录》)。 《专业目录》规定专业划分、名称及所属门类,是设置和调整专业、实施人才培养、安排招生、授予学位、指导就业,进行教育统计和人才需求预测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61 -

第五条《专业目录》分为学科门类、专业类和专业三级,其代码分别用两位、四位和六位数字表示。 第六条《专业目录》包含基本专业和特设专业。基本专业一般是指学科基础比较成熟、社会需求相对稳定、布点数量相对较多、继承性较好的专业。特设专业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特殊需求所设置的专业,在专业代码后加“T”表示。 第七条《专业目录》中涉及国家安全、特殊行业等专业由国家控制布点,称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在专业代码后加“K”表示。 第八条《专业目录》实行分类管理。《专业目录》十年修订一次;基本专业五年调整一次,特设专业每年动态调整。 第三章专业设置 第九条高校设置专业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规划; (二)有相关学科专业为依托; (三)有稳定的社会人才需求; (四)有科学、规范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五)有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必需的专职教师队伍及教学辅助人员; (六)具备开办专业所必需的经费、教学用房、图书资料、仪器设备、实习基地等办学条件,有保障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制度。 -62 -

高考必读 大学本科十三个学科门类专业介绍资料讲解

高考必读大学本科十三个学科门类专业介 绍

高考必读大学本科十三个学科门类专业介绍 理科生选择专业范围

目前,中国大学共有13个学科门类,分别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 1 哲学 哲学门类下设1个专业类,4种专业,分别为: ·哲学类:哲学、逻辑学、宗教学、伦理学 哲学学科门类,包含哲学1个一级学科,8个二级学科。 其中8个二级学科分别为: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010102中国哲学、010103外国哲学、010104逻辑学、010105伦理学、010106美学、010107宗教学、010108科学技术哲学

哲学门类学校推荐: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山西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东南大学、四川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2.经济学 经济学门类下设专业类4个,17种专业,分别为: ·经济学类:经济学、经济统计学、国民经济管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商务经济学、能源经济 ·财政学类:财政学、税收学 ·金融学类: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投资学、金融数学、信用管理、经济与金融 ·经济与贸易类:经济与贸易类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 经济学学科门类,包含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2个一级学科,16个二级学科,其中理论经济学6个、应用经济学10个。 经济学门类学校推荐: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3.法学

全国大学各专业排名(教育部)

学科评估高校排名结果 (2007~2009年) 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101 哲学(2009年) 本一级学科在全国高校中具有“博士一级”授权的单位共17个,本次参评15个;具有“博士点”授权的单位共31个,本次参评12个;还有6个具有“硕士一级”授权和16个具有“硕士点”授权的单位也参加了本次评估。参评高校

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201 理论经济学(2009年) 本一级学科在全国高校中具有“博士一级”授权的单位共21个,本次参评18个;具有“博士点”授权的单位共24个,本次参评7个;还有3个具有“硕士一级”授权和8个具有“硕士点”授权的单位也参加了本次评估。参评高校共

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202 应用经济学(2009年) 本一级学科在全国高校中具有“博士一级”授权的单位共22个,本次参评18个;具有“博士点”授权的单位共24个,本次参评12个;还有17个具有“硕士一级”授权和21个具有“硕士点”授权的单位也参加了本次评估。参评高校

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301 法学(2009年) 本一级学科在全国高校中具有“博士一级”授权的单位共11个,本次参评10个;具有“博士点”授权的单位共23个,本次参评14个;还有7个具有“硕士一级”授权和16个具有“硕士点”授权的单位也参加了本次评估。参评高校

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302 政治学(2009年) 本一级学科在全国高校中具有“博士一级”授权的单位共12个,本次参评12个;具有“博士点”授权的单位共20个,本次参评6个;还有3个具有“硕士一级”授权和12个具有“硕士点”授权的单位也参加了本次评估。参评高校

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本科就业率排行.

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本科就业率排行2015-02-10 近日,2014年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排行出炉,该排行根据教育部直属高校发布的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整理得来,其就业率包含了就业和升学两个指标。位居榜首是中国药科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位居61位,山东大学以93.91%的就业率位居69位,中国海洋大学位居73位。 纵观排行榜,一些顶尖学府的排名并不突出,清华大学排第15,复旦大学第24,浙江大学第36,中国人民大学第38,北京大学则排第42位。一些行业类院校反而抢眼,中国药科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占据了前三甲位置。 榜单显示,共有74所高校就业率在90%以上;就业率在95%以上的'有52所,占了三分之二强;只有兰州大学不到90%。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每所高校发布的就业率截止时间并不一致,有些7月份截止,有些到12月31日才截止,这可能对最终排名造成影响,本排行仅供参考。 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2014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排行名次大学本科生就业率1中国药科大学99.59% 2北京邮电大学99.54% 3东北师范大学99.25% 4天津大学99.01% 4中国矿业大学99.01% 6东南大学98.69% 7南京大学 98.58% 8对外经济贸易大学98.54% 9中国矿业大学(北京)98.47% 10北京外国语大学98.34% 11华南理工大学98.30% 12北京交通大学98.18% 13北京师范大学98.08% 14华中科技大学97.96% 15清华大学97.90% 16北京化工大学97.85% 17东华大学97.72% 18华北电力大学97.50% 19吉林大学97.47% 20南京农业大学97.31% 2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97.18% 2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97.15% 23西安交通大学97.09% 24复旦大学97.04% 24江南大学97.04% 26同济大学96.99% 27中国政法大学96.84% 28上海交通大学96.76% 29西南交通大学96.70% 30北京科技大学96.64% 31合肥工业大学96.56% 32四川大学96.54% 32西南大学96.54% 34上海财经大学96.52% 3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