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家庭社会学

3家庭社会学

3家庭社会学
3家庭社会学

第三章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

理论是由一系列逻辑上相互联系的概念和判断组成的知识体系,它从一个一般性水平较高的层次上来描述和解释某种现象的存在与变化,是对经验知识的抽象概括。理论来自实践,同时反过来指导实践。就家庭社会工作而言,家庭社会学理论对家庭社会工作实务有直接指导作用,它是评估家庭和提出解决方案的依据。借用美国社会学家特纳的观点,理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①理论可以提供解释的能力,藉此来预测介入的结果;②有理论的引导,使得社会工作在介入过程中有比较明确的介入方向;③因为理论具有推论的意义,藉此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④社会工作者可以因此而积累经验,并评估其他的理论,以便寻找出其他更为有效的理论,借以运用到社会工作实务中。

家庭社会学的理论建构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的各种不同的概念框架以及观察婚姻家庭的视角。在一个个框架中,我们将看到一幅幅特定的有关婚姻家庭的不同画面,每个画面都强调了不同的东西,有时甚至是相互矛盾的。但从总体来看,每个框架都有助于我们从某个侧面理解婚姻和家庭的本质,从而有助于社会成员

调整其婚姻及家庭生活。

根据国外多位家庭社会学家编辑出版的《家庭理论与方法资源丛书》(1993年),按照时间序列,家庭理论或家庭实务中的应用模式包括:20世纪20年代形成的符号互动理论,30—40年代的结构功能理论,40—60年代的家庭发展理论,60-80年代的系统理论、社会冲突理论、资源理论、社会交换理论、人类生态理论、生命周期理论,以及80年代之后的沟通理论、女性主义理论等。根据一些西方学者的观点,有系统的家庭理论建构是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而在此之前则是用社会学的理论观点来解释家庭,至于家庭理论系统研究整合则是在60年代之后。下面本章将重点介绍几种比较有影响的家庭理论。

第一节家庭生命周期理论

一、涵义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是向我们展示家庭变迁的动态过程,帮助我们从时间角度理解家庭的研究框架,因此又称为家庭发展理论。

如同人的生命的发展阶段一样,家庭也有一个从成立到消亡的过程。家庭生命周期概念,表示的就是家庭从成立开始,经历发展的各个阶段,最终归于消亡

的整个生命过程。生命周期分析也可以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对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所包含的时间、内容、模式等方面的描述和研究,来寻求和把握研究对象的性质、特征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因此,有的人指出,家庭生命周期是指“从一对夫妇的婚姻形成家庭开始,经历扩充、扩充完成、收缩、收缩完成等阶段,直至消亡的动态发展过程”。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最早由希尔(R.Hill)和汉森提出,他们具体讨论了这一研究框架的一些特点。事实上,家庭生命周期理论是在综合许多学科的研究概念的基础发展而来的。持这种理论的学者从农村社会学那里借来了家庭生命周期的概念,从儿童心理学和人类发展学那里引来了发展需求和发展任务的概念,从社会学家的著作中采集了关于家庭的综合概念,另外还从结构——功能和符号互动理论中借用了年龄和性角色、多元典型、功能需求条件和家庭作为一种互动组织的概念。把家庭生命周期理论运用到家庭研究工作上,则始自20世纪50年代,兴盛于60—70年代。家庭周期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希尔、杜瓦尔(E.M.Duvall)、埃多斯(J.Aldous)、格里克(P。Glick)、罗杰斯(R.Rodgers)等人。

二、家庭发展(生命周期)理论的假设

首先,发展(生命周期)理论之所以会被用于家庭分析,原因在于家庭是一个社会团体,属于整个社会结构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家庭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关系是根据社会结构的规范确立的。家庭至少有四个组成因素:个别的家庭成员、家庭关系、家庭团体、家庭结构。

就发展理论本身而言,它有四个基本假设:①人们的“发展”是如何受到其所在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状态的影响;②人们的所作所为不能与他们的“发展”分开;③个人与团体的“发展”如何,来自于其社会环境和个人的能力;④家庭的内在事件(非有形的),可以由家庭所发生的事件来解释。希尔等则指出,就家庭发展而言,有三个相互关联的现象:①家庭发展是一个组织的与互动的现象;②它强调家庭生涯中家庭行为的相互延续关系;③确认“发展”是带来改变的来源,包括有功能性改变上的要求,及生活压力的发生。

家庭发展理论主要是建立在以下的四个假设之上:①人们是行动者,也是反应者;②家庭成员的增加与减少是互动的重要变项;③家人在同一场景的互动不同于家人在不同场景的互动;④急速的转变(如新生儿诞生),会导致家庭结构的改变。

三、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概念和主要理论观点

在学术界,更为系统,而且长期以来被广为传播、采用的家庭生命周期的思想是由杜瓦尔提出的。她认为就像人的生命那样,家庭也有其生命周期和不同发展阶段上的各种任务。而家庭作为一个单位要继续存在下去,需要满足不同阶段的需求,包括:①生理需求;②文化规范;③人的愿望和价值观。家庭的发展任务是要成功地满足人们成长的需要,否则将导致家庭生活中的不愉快,并给家庭自身发展带来困难。具体而言,杜瓦尔认为家庭生命周期包括以下相互联结的八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任务。

杜瓦尔的理论引起了学术界的争议。有的学者认为这种划分方法只是针对核心家庭,明显不能适应多子女家庭、同性恋家庭、“丁克家庭”、单亲家庭、阶段重叠的家庭、双亲死亡的家庭和一些其他形式的家庭。美国学者罗伊·H.罗杰斯也认为,这种理论方法没有从团体变化角度对家庭生命周期给予恰当的理解,甚至给人一种错误的印象,即从生命周期的一个阶段向着另一个阶段的发展是个平静的过程。他认为要优先使用以团为基准的阶段划分法,从而使人们更好地认识现实生活中各种不同的家庭生命周期阶段,最终促成家庭理论的发展。在此前提下,罗杰斯对家庭生命周期发展阶段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他使用了24个阶段循环法,将家庭生命周期具体划分为学前阶段,入学阶段,青少年阶段,青年成年阶段以及离家阶段。如此则不仅描述了家庭发展过程中第一个子女的成长过程,而且注意到最后一个子女的成长过程。

也有的学者在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生命过程理论(Life·CourseApproach)。他们认为,以往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缺点是只把家庭分成为父母、生儿育女、空巢及至家庭解体这一过程,即基本上是围绕家庭主要成员(夫妻)来展开此过程,没有注意到其他家庭成员特别是子女地位的变化。正是因为针对这点,埃尔德(Glen Elder)提出了生命过程理论。这种理论主要是探讨家庭成员个人的发展历程,如何时成为儿童,何时成年,何时结婚,何时为人父母,晚年景况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家庭发生了什么变化?总而言之,生命周期理论的提出,使人们注意到个人、家庭与社会三个层次变迁的关系。

生命周期理论重视家庭发展中的阶段性、家庭生活中的转折事件对家庭生活的影响、不同时期的家庭任务和家庭规范、不同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位置、角色的认知及其适应性调整的重要性等。在该理论看来,对于整个家庭发展而言,家庭生活各阶段是前后延续的,其间有一种转折和衔接,后面阶段将受到前面阶段

的影响;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别的发展任务,若重点的发展任务不能得到很好地执行,或者家庭不能因应阶段之间的转折而相应做出调整,不仅容易遭遇家庭关系的紧张和家庭矛盾,而且会影响到下一阶段的家庭生活;阶段之间的转折过渡时期是最容易导致家庭关系紧张、家庭成员焦虑的时期,也是需要家庭成员加倍投入精力,努力做出适应和调整的关键时期,应该给予特别的重视。

实际上,考虑到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特别是在城市社会中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因此目前我国的家庭生命周期有自身的特殊性,其发展阶段也更易于划分。一般的城市家庭,其家庭生命周期包括新婚期、(学龄前)育儿期、有学龄儿童期、有青少年子女期、空巢期、孤老期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重点发展任务有很大的不同,国内学者对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运用大多是与家庭消费行为相联系,

由此对家庭消费结构进行原因分析。有的学者提出,家庭人均收人一定的情况下,随着家庭生命周期的演进,食品、衣着、教育以及文化娱乐各项消费的比重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山。还有的学者总结出,处于家庭生命周期新婚期的家庭消费模式是将大部分支出用于事业和生活享受方面,即重智力投资,又不放弃对高档用品的享受;拓展期和拓展完成期的消费模式是将主要精力和主要消费支出用在孩子身上;而处于衰减期的家庭消费既重视孩子的需要,又不忽视一定程度的享受,这一阶段与新婚期有某种程度的相似。空巢期和鳏寡期的家庭消费模式则是健康方面的消费支出占较大比重。

三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社会工作意义

对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了解有助于家庭社会工作者进行家庭评估,以便确认个案家庭在哪种发展阶段以及这种发展阶段所可能面临的压力,尤其是对那些非传统的家庭(如单亲家庭)而言,这种作用尤其明显。此外,对于一些有残障成员的家庭而言,家里如果有生活不能自理的子女,就意味着这个家庭始终处于养育期。在这种家庭中,父母永远扮演照顾子女的角色。根据家庭发展理论,残障者家庭因为有特殊需求,因此社会工作者对这种家庭的介入,就必须根据其特殊性的发展需求现状,寻求社会福利系统的介入,协助其满足家庭发展阶段的需要。

第二节家庭系统理论

家庭系统理论来源于一般的系统理论。大约到20世纪60年代,家庭系统开始作为精神分析学的诊断与治疗用语,并于70年代逐渐被家庭社会学应用。目前,家庭系统理论已经广泛被家庭实务工作者所使用。

一、系统理论与家庭系统理论的假设及观点:

究竟什么是系统呢?应当说,系统的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的目标及执行任务的功能,这是系统存在的基本条件。每个系统的构成部分具有互相依赖性,每一部分都以某种方式既影响着其他部分,又影响着整体。系统的构成部分还必须有边界和保护自身存在的机制,以便适应那些将会破坏这一系统的问题。举个例子来说,在人体中,呼吸系统的任务是执行对所有生物来说都是必需的、最基本的化学活动——氧化作用。没有这一过程,就不能产生能量。它由互相依赖的部分——大脑呼吸中枢、鼻子、气管、支气管、肺等构成。呼吸系统具有一定的边界,这使它与其他系统相分离。同样,呼吸系统具有使自己在受外界因素干扰时继续工作的机制:如当某些东西“进入错误的管道”时就要咳嗽。

家庭系统理论把家庭看成是一个由几个子系统组成的系统,每个子系统间既有联系又有制约,形成家庭系统有序的运转,以此来实现家庭的功能。家庭系统虽小但功能却很复杂,自成一体,同时也是更大的社会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针对系统理论在家庭实务工作中的应用,杜赫提(Dohedy)提出了家庭系统理论的主要假设:

①家庭关系是影响人们心理健康与个人是否病态的主要因素;

②家庭的互动模式可以代代相传;

③家庭的健康是建立在家庭的向心力及个别家庭成员是否被尊重的平衡点上(即两者都要被重视);

④家庭越有弹性,家庭就越有良好的功能;

⑤家庭互动的分析,需要从家庭具有的婚姻和亲子关系角度探讨;

⑥个人问题常和家庭的互动模式及家庭价值观有关;

⑦任何家庭小系统的改变,都有可能引起家庭主要系统的改变;

⑧实务工作者介入到家庭,即成为家庭的一个新系统。

也有的学者根据系统理论,指出学者根据系统理论,家庭内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①家庭的每个部分是相互关联的;②对家庭系统的了解,要和家庭其他子系统联系起来;③如果只是分别了解家庭中各个子系统,则不能全面了解家庭的功能;④家庭的结构和组织是决定家庭成员行为的重要因素;⑤家庭系统的转换模式也会影响家庭成员的行为。

应当说,组成家庭系统的诸要素,不是个体的人,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所形成的社会关系。正如系统科学认为“一个群体是现在这个样子,不仅仅是

由它的所有成员造成的,而且是由这些成员互相之间的关系造成的”。实际上,家庭系统的构成要素可以从两个角度解释:其一,家庭系统由若干个子系统组成,即夫妻系统、亲子系统(父母与子女)系统、兄弟姐妹系统;其二,家庭系统由个人组成,即父母与子女、大人与小孩、男人与女人等。作为一个社会系统,家庭的特点是每个人都承担各自的角色,像丈夫、妻子、父母、子女等,他们的行为彼此影响、相互依赖。因此,家庭中不同的社会关系,以及由其形成的在家庭构成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成为家庭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社会群体的基本依据。其中,两性婚姻关系是家庭形成的基础,血缘亲属关系是结成家庭的纽带。

而这些家庭基本要素每发生一次形式上的变化,都会引起家庭形态的重大变革。如婚姻形式的变化,便导致血婚家庭、伙婚家庭、对偶家庭、单偶家庭等不同家庭形态的相继出现;血亲形式的变化,又导致母系家庭、父系家庭的出现等。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来看,家庭中某个成员的痛苦或危机,就绝不只是他自己个人的事情,而可能是他与其他成员互动的系统中的“症状”表现,因为家庭作为一个系统,其各个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的。

家庭作为一个系统,有着自身的控制调节机制,以便使家庭沿着既定的目标向前发展,保持正常的运作方式。这种控制调节系统包括自我控制和社会控制两部分。自我控制是家庭内部具有的在微观上控制家庭成员的思想和行为,调整家庭内部关系的机制。当家庭内部出现了可能影响家庭系统崩溃的紧张或冲突时,家庭成员可以彼此调适,及时适应这一变化了的环境,以保持系统的均衡。不同的家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家庭的自我控制机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在农业社会的传统家庭中,家长是整个家庭的控制者,家属则是被控制者。家法、家规被用于控制每个家庭成员的思想行为,使全家在严格的等级关系中协调一致,共同维护家庭系统的稳定。现代工业社会的家庭中,每个家庭成员既是控制者,同时也是被控制者。家庭成员是在民主平等的关系中,相互默契地协同行为,家庭也由此实现一种新的稳定状态。

而家庭的社会控制机制实际上是将家庭系统纳入社会总系统中,依靠社会的影响力量来维持家庭的稳定。考察家庭与其他社会系统的关系,我们会发现:经济系统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稳定性;职业系统决定人们居处、迁移时间以及夫妇从工作岗位所获得的地位和荣誉等;教育制度决定着人们的知识程度,鼓励人们自我更新;法律制度规定着父母、孩子、社团、国家和政府的权利和责任;医疗系统则对家庭决策的自由度、生育方法以及卫生设备的使用有着重要影响。

家庭接收到这些系统输出的各种信号,从而产生相应的调节和整合使家庭的变化发展与社会的变化发展协调一致。同时,家庭系统也向外界系统输出信号:家庭的过度再生产职能给自然界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造成了严重危机,家庭,乃至人类的存在已经受到被人类改变的生物环境的严重威胁;粮食短缺、能源困难、人口密度太高、环境污染等,这些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清醒地意识到,但它们事实上却给全人类的生存活动造成了危机。

家庭的控制调节机制说明家庭系统有较强的自组织能力,并具有开放式特性。在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中,它能够自行从有序状态转向无序状态,又能够从无序状态转向新的有序状态。这种运动变化是在人们的不知不觉中自行悄悄进行的,因而它无需人为的动员和号召,也因此使得社会难以及时地对其进行控制调节。在急速的家庭变革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暂时的混乱状态和各种反常的家庭现象。

二、系统理论在家庭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按照系统理论的基本观点,人与生活环境是由功能上相互依赖的各种元素所组成的系统整体,协调或均衡是该系统运行与维持的基本条件,也是个体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当这个条件得不到满足,即系统内部的各个子系统或各个元素之间不能有效配合、相互协调时,系统的均衡就会受到破坏,个体的生存和发展自然随之出现问题。社会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帮助恢复各个子系统或元素之间的均衡关系,使他们重新有效配合,相互协调。

一般认为,系统理论应用于家庭社会工作实务,需要把握好三个主要概念:边界、沟通方式和家庭结构。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1.边界(boundaries)

所谓边界,是指一个家庭与其他家庭或其他外部社会单位的界限。当应当说,组成家庭系统的诸要素,不是个体的人,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所形成的社会关系。正如系统科学认为“一个群体是现在这个样子,不仅仅是由它的所有成员造成的,而且是由这些成员互相之间的关系造成的”。实际上,家庭系统的构成要素可以从两个角度解释:其一,家庭系统由若干个子系统组成,即夫妻系统、亲子系统(父母与子女)系统、兄弟姐妹系统;其二,家庭系统由个人组成,即父母与子女、大人与小孩、男人与女人等。作为一个社会系统,家庭的特点是每个人都承担各自的角色,像丈夫、妻子、父母、子女等,他们的行为彼此影响、相互依赖。因此,家庭中不同的社会关系,以及由其形成的在家庭构成中的不同地

位和作用,成为家庭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社会群体的基本依据。其中,两性婚姻关系是家庭形成的基础,血缘亲属关系是结成家庭的纽带。而这些家庭基本要素每发生一次形式上的变化,都会引起家庭形态的重大变革。如婚姻形式的变化,便导致血婚家庭、伙婚家庭、对偶家庭、单偶家庭等不同家庭形态的相继出现;血亲形式的变化,又导致母系家庭、父系家庭的出现等。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来看,家庭中某个成员的痛苦或危机,就绝不只是他自己个人的事情,而可能是他与其他成员互动的系统中的“症状”表现,因为家庭作为一个系统,其各个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的。

家庭作为一个系统,有着自身的控制调节机制,以便使家庭沿着既定的目标向前发展,保持正常的运作方式。这种控制调节系统包括自我控制和社会控制两部分。自我控制是家庭内部具有的在微观上控制家庭成员的思想和行为,调整家庭内部关系的机制。当家庭内部出现了可能影响家庭系统崩溃的紧张或冲突时,家庭成员可以彼此调适,及时适应这一变化了的环境,以保持系统的均衡。不同的家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家庭的自我控制机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在农业社会的传统家庭中,家长是整个家庭的控制者,家属则是被控制者。家法、家规被用于控制每个家庭成员的思想行为,使全家在严格的等级关系中协调一致,共同维护家庭系统的稳定。现代工业社会的家庭中,每个家庭成员既是控制者,同时也是被控制者。家庭成员是在民主平等的关系中,相互默契地协同行为,家庭也由此实现一种新的稳定状态。

第三节结构功能理论

埃什尔曼在《家庭导论》,中探讨家庭理论的结构功能框架时,特地解释了“结构”和“功能”这两个概念的关系:“尽管‘结构’和‘功能’的概念可以分开讨论,但它们也互相联系和互相包容。可以这样循环论证,社会结构是社会的单位,它执行或表现着一种或多种基本功能,另一方面,功能也能说明和影响社会结构。”①可见结构、功能是不可分的概念,尽管可以分开讨论它们,但不能孤立地去理解它们。结构往往是要素的构成,而要素之间的构成方式所导致的结果即是功能的实现。结构功能论主要是探讨社会中系统与系统之间是如何相互依赖并整合在一起的,它强调的是社会的稳定、秩序和均衡。社会学中功能理论的分析,首屈一指的要属塔尔科特·帕森斯,他是结构功能理论的集大成者,其理论观点曾一度成为西方社会学界占据统治地位的理论流派,并在上个世纪60年代的家庭社会学研究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按照帕森斯的观点,家庭的中心

特点是均衡,家庭结构的稳定性是不言而喻的,其主要功能在于重新确立被外部世界打乱了的和谐均衡状态。他认为,丈夫一父亲和妻子一母亲这两种角色是男人和女人的天性决定的;男性角色的工具性和女性角色的表意性在家庭内部设定一条固定不变的分界线。不仅在家庭内部,而且在宏观社会结构中,两性的不平等都是永恒不变的事实。

结构功能论运用到家庭社会学及家庭社会工作研究中,就是把家庭视为社会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可以在生理上、心理上满足其成员的需求,同时也可以维护社会现存的结构。这是结构功能论理论观点的基本假设。具体来说,结构功能论在家庭社会学及家庭社会工作中强调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家庭和整个社会大系统的关系;②家庭大系统和家庭子系统的关系(如夫妻、亲子);③家庭和人格的关系。这三个方面本身也是互为一体的。

如果具体分析的话,家庭有两个不能忽略的基本功能:一是孩子的生育与初级社会化,使他们能真正成为社会的一员;二是使成年人的性格具有稳定性。家庭的社会化功能在于传授人们承认的价值观念和规范,传授完全确立的行为模式。社会化保证个人适应的需要,适应家庭内部的和谐一致。社会使得各成员有助于在社会中维持自己的家庭。帕森斯同时也强调功能转移,即一个单位的某些功能丧失的时候,它可能意味着转变为其他功能,因此,这不仅仅是“丧失”而是一种“自然”的转移。

事实上,家庭具有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对此本书第一章已经有更为详细的表述。一般说来,家庭结构越复杂,家庭的功能就越多;而家庭功能的发展又会反过来刺激家庭结构的变革和完善,改变后的家庭结构则会进一步强化家庭功能,以全面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

然而,正如结构功能论在20世纪60年代后遭到了一系列来自不同方面的批判,家庭领域中的结构功能理论也遭到一系列的质疑。70年代之后,结构功能论逐渐失去了其重要地位。由于结构功能论过于强调家庭的稳定和均衡,而忽视了家庭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所面临的冲突和压力。面对各种不同的冲突和压力,家庭必须去适应,家庭结构和功能也会因此而调整、瓦解甚至重组。伯吉斯也认为,随着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家庭的传统功能已经逐步外移,主要表现是家庭的经济、教育、娱乐、健康保护和宗教功能向其他机构转移,只剩下情感满足和个人的初级社会化功能未完全被取代。其中家庭的情感满足功能包括互爱、同情、理解以及其成员间的友谊。家庭功能的外移推动了家庭从机构型向友伴型的变

迁。斯梅尔塞从现代化的角度分析,工业化后,家庭丧失了它原有的教育和经济功能,这些功能被学校和经济组织所代替。由于家庭不再是一个生产性的经济单位,家庭成员就能够离开家庭到劳动力市场上寻找雇佣者。也由于家庭经济功能的衰退,导致父系的权威逐渐下降,家庭内部的活动更大地集中于情感满足和子女的家庭社会化。由于父亲在外工作,母亲和子女的情感依恋也更加强烈。总之,现代化形成了以情感吸引和爱情为基础的家庭,除了每个家庭成员各自与外部的联系外,家庭不再作为重要的社会领域。

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来说,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有很大的意义。无论如何,家庭社会工作的最核心的目标,就是使那些因种种原因而不能发挥其功能的家庭恢复其功能。而且,他的理论提醒我们,家庭是整个社会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家庭功能的完善稳定与否与整个社会的均衡稳定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四节社会冲突理论

与结构功能论相反,冲突理论认为冲突是社会的常态,家庭制度和婚姻关系自然也不例外。20世纪60年代末,就有西方学者把冲突的概念运用到家庭研究,并提出了家庭是一个具有冲突关系的系统。与功能论相比,冲突理论更强调社会、家庭和人际关系中的冲突是自然的,是不可避免的,它由此带来了社会的整体变迁。其区别具体而言,功能论认为现代家庭是平静的、被动的,是和其他社会单位平衡的部分,而冲突论则认为,家庭作为社会组织蕴涵着潜在的和事实上的冲突;在功能论看来,家庭被认为是人们最初实现社会化的地方,而冲突理论却认为,人们的观念不是因教养而产生的,两性差异和“自然”的等级才是形成人们不同观念的最根本原因;功能论把家庭看成永恒的“生活场所”,家庭成员的财富、地位、身份都可以代代相传,而冲突论认为这恰恰维护和促成了家庭乃至于整个社会的不平等。

按照冲突论的观点,外部因素是导致冲突的主要动力,经济条件的演变、社会结构的转化和社会中的新兴权力关系都是家庭变化的重要因素。家庭内部成员间的利益冲突,固然与家庭微型结构所产生的特殊条件有关,但这些内部冲突同时又是社会宏观结构所存在的基本矛盾的反映。例如,夫妻关系失和总是与家庭内部的人力物力的使用、工作、家务责任的分担和权力的行使等因素有关,而这些因素又与宏观社会对两性间的社会地位、角色的不平等的规定性有关系。

我们知道,经典的冲突理论来自卡尔·马克思,而将马克思的统治与被统治、压迫和被压迫之间的冲突关系引入家庭研究的是恩格斯。恩格斯在其著作《家庭、

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提出,家庭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女性被压迫的主要根源。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分析家庭内部冲突的基本视角。在家庭中,不平等的辈分及性别权威关系是造成家庭冲突的主要原因。所谓权威关系不平等是指一部分家庭成员拥有的支配权超过了另一部分家庭成员,形成两部分家庭成员在家庭事物中的权力资源不平等。而这种不平等关系往往是社会上不平等权威关系的翻版。如果社会上男性与女性不平等,反映到家庭中,丈夫与妻子,或者兄弟与姐妹之间的权威关系通常也是不平等的。如果社会上老年人和青年人的关系不平等,那么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通常也就不平等。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从冲突论的角度来研究家庭可以说长盛不衰,并引起家庭实务社会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诸如夫妻关系冲突、家庭沟通、亲子关系冲突、兄弟姐妹的冲突、家庭解组、家庭权力配置、家庭暴力等已经成为家庭社会工作最常提到并应用的关键词。从冲突理论的视角出发,我们在分析和处理家庭冲突的时候,就绝不应该仅仅是局限在家庭内部,把它作为家庭内部、家庭自身的事务来看待,而应该结合社会结构的不平等来寻找问题的根源和解决的办法。

不过,正如冲突功能论者所注意到的,冲突并不一定是坏事,冲突也有正面的社会功能。说到家庭冲突,我们都想当然地认为:家庭冲突会极大伤害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破坏家庭成员关系的和谐性,引起家庭关系的不稳定。而我们想想冲突是否还会带来好的一面呢?刘易斯·科塞的冲突理论,就着重讨论了冲突对社会发展所起到“正功能”。他提出,冲突可以起到类似“安全阀”的功能,好比是锅炉上的“安全阀”一样,适量的冲突可以使人们的怨气不断排泄出去,从而不至于破坏整个结构。对社会而言,“社会安全阀”制度有着社会减压,社会预警、社会整合以及社会创新的正功能。对家庭而言,适量的冲突也可以起到这种“安全阀”的正功能。首先,大量的低激烈程度的小型家庭冲突可以释放紧张能量,避免激烈程度高的、破坏力强的冲突的发生,从而对家庭关系起到长期的维持作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有趣的事例:经常吵架的夫妻往往会关系持久,正如常言道:“床头吵架床尾合”。相反,很少或从不吵嘴的夫妻一旦发生冲突却常常容易导致离婚。其次,家庭冲突可以使冲突各方以最直接、最快捷的方式了解彼此的立场、观点、情感和行为模式,从而加速彼此适应的过程,促进家庭成员的团结。最后,家庭冲突可以尽快暴露家庭关系中存在的不合理成分,从而避免这些不合理成分积淀下来最终引起家庭破裂。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冲突的刺激,可以促使家庭成员尽快改善、修正不合理因素,而使得家庭关系得

到调整和改进,其结果可能会改善家庭的生活质量。所以,重要的是不是要消融家庭冲突,而是要把冲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和程度,使它不至于成为伤害家人和分裂家庭的力量。

德国冲突论社会学家达伦多夫提出的冲突理论也广受关注。他认为,权力和权威是稀缺资源,而这种稀缺性决定了冲突的必然性。统治者的利益要求是维持现状,被统治者的利益要求是重新分配权力和权威。这种竞争或冲突的解决成为社会系统变迁的根源。他的冲突理论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冲突强度”和“冲突烈度”。前者是指冲突各方的力量消耗及其卷入冲突的程度;后者是指冲突各方在追求其利益时所使用的手段。由此他认为,冲突群体之间相互调节达成协议的能力越是不足,冲突越是具有暴力性;冲突越激烈,结构变迁与再组织的程度越大;冲突越具有暴力性,结构变迁与再组织的速率越高。把他的冲突理论借鉴到家庭,可以看到,家庭冲突的形式多数表现为辩论、争吵、暴力行为等,这些不同的手段反应的是冲突烈度的不同,但从中我们明显的感觉到这些手段对应着不同的冲突强度,可见冲突烈度与冲突强度是紧密关联,相辅相成的,因此,降低冲突的强度,可以从改变冲突的手段人手。日常的辩论、争吵自然难以避免,但家庭暴力的形式却是谁也不愿乐见的。暴力可谓是家庭中激烈程度最强的冲突,夫妻间的暴力很可能就会应验达伦多夫的理论——即导致家庭结构解体。即使它并不一定导致家庭的解体,但越具暴力性的冲突,必然会加速家庭解体的过程。其次,血缘关系中的暴力,如兄弟姐妹之间的暴力、父母对子女的暴力和子女对父母的暴力,也会导致极大的伤害。它会导致家庭成员对家庭的逃避、恐惧和厌恶,使家庭成员失去情感的寄托群体,进而消解了家庭对社会的正面功能;.滥施家庭暴力会导致家庭成员心理扭曲,人格变态,他们缺乏对家庭其他成员的信任和理解,也缺乏对社会其他成员的信任和理解。对未成年成员施暴,要么培养了他们对暴力的默认和承受能力,要么培养了家庭成员滥用暴力的习性,以暴抗暴,或者干脆施暴于人。可见,一方面我们承认家庭冲突的“安全阀”的正功能,积极、冷静地处理家庭中的冲突;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警惕达伦多夫所谓的冲突强度和冲突烈度,尽量将冲突控制在低等强度,别让冲突升级为家庭暴力。

第五节符号互动理论

每个家庭都有一些不为外人所了解的“特殊符号”。一个眼神或一个手势,会心的一笑或拍拍肩膀都能使家人感到分外亲密。一个外人不解其义的小小的说

辞,或者一个不足为外人道的笑料都能让我们回忆起一段难以忘怀的往事。这些“仅供内部使用”的信息交流系统使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手足同胞之间的关系倍感亲密,日益巩固。这些生动的家庭场景使我们知道可以使用一些特殊和不同的标记去研究某一特定团体的生活和人的生存行为。而与家庭有关的研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社会化研究,第二方面是人格化方面。符号互动论认为,符号是人类社会互动的媒介工具,它既是人的外部行为的凝聚,又是心理内化的依据,所以在人的外部行为和内心世界之间起中介作用;符号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又是个体现象,所以是联结个体和社会的桥梁。而个体正是通过对符号的掌握,才具备“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自我”才得以产生。这里“自我”是个重要的概念,它对理解社会化和人格起到核心的作用。自我是在人与人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社会化就是社会自我发展的过程。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需要什么,我们怎样感觉周围的一切以及诸如此类的因素都是社会自我的组成部分。我们不难想象自己的祖父母、父母、配偶、兄弟姐妹,即各位家庭成员在社会自我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符号互动论的一个重要假说认为,社会化的人是能应用象征符号和语言进行思想交流的人,他既是行为者,也是反应者。社会化了的个人不仅能对来自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最重要的是他能够对包含解释和预期性刺激的两种象征性环境做出反应。简单地说,这种假说认为一个人可以有独立的替代他人角色的能力,即他可以从别人的角度来观察世界。因此,我们能“设身处地地从他人的角度进行思考”。例如,一位妻子能够预知自己的丈夫对请朋友来家吃饭的反应。虽然,妻子的预料可能是不精确的,但她做出预测时的环境以及与之相关的特殊观念和环境本身的规律将对她做出预测起着影响和制约的作用。简而言之,一个人的行为并不是对别人行为的简单反应,应该说它是一种对内在符号产生的反应。有的西方学者(LaRossa,Reitzes,1993)曾经把符号互动论的基本思想归纳为三个论题、七个假设①:论题一:人类的行为是受个人的想法深深影响着的;它是经由计划、反刍、有效的行为。

假设1:人类针对事情的行动是基于意义上的,这也是布鲁默(Blumer)对互动的解释,即认知的意义是来自于刺激、感觉与行动之间。

假设2:意义是来自人与人之间互动的过程;米德(Mead)解释意义是来自符号和解释的分享。

假设3:意义是被操纵的,是可以修正的,是经由人在处理事情时的解释过

程。

论题二:注重在发展自我概念的重要性;符号互动论认为一个人对其位置(position)行为的处理,是因为人们有一个社会我与互动我。

假设4:个人并非生下来就有自我的概念,自我概念是来自社会的互动。

假设5:自我概念一旦发展,会对行为过程提供一个重要的动力。米德指出:个人对他自己的反应评估,是受一般人观点的影响的。

论题三:人类是社会性的,不会超过社会化的。

假设6:个人和小团体是受外在大文化和社会过程的影响的。

假设7:个人是经由在每天生活中的社会互动外塑而成的,即个人是在社会结构当中被塑造出来的。

从上述介绍可以看出,符号互动论比较强调人们的价值系统(认知)和解释(意义)对家庭事件和行为的影响,强调(符号)沟通方式在家庭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意义对情境的依赖性。家庭对某个事件(这里所谓的事件也包括行为在内)的定义,是根据其家庭的价值系统和对事件的解释的反应,而这是影响家庭如何因应这个事件的主要因素。家庭的认知,即对某个家人的期待与对事件的定义,是受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的影响的。而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来自于其社会化过程以及与其互动的社会团体,特别是对它来说的“有意义的他人”或者说参照群体。社会工作的介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与家庭的互动,通过这种互动和介人,可以对家庭造成某种影响,引发其改变。引导家庭认识和改变其非理性的情绪、不正确的认知以及不良的沟通方式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工作策略之一。

也就是说,社会工作者可以引导家庭反省和改善其价值系统中消极的、僵硬的部分,促使其从新的角度来定义家庭中的问题,以寻找改变的方向,或者从改善家人之间的互动方式人手来重构家庭的关系。

另外,在社会工作中,符号互动论的视角对于了解事实“真相”具有很大的帮助。不论我们是在进行个案工作或者小组工作,了解案主的真实想法和意图都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而事实上,在家庭中,成员之间相互沟通经常是借助各种非语言的符号来进行的。理解这些符号的真实意义对于家庭社会工作的开展大有助益。正如埃什尔曼所指出的:“使用符号去解释人类生存和社会化中的相互作用,能起到解释关系,探明意义以及其他一些作用。从方法论上说,‘要真实’地知道任何一种意义,就要采用某些手段去了解他们,这些手段包括:直接观察,访问,听一些人的谈话,收集一些生活史方面的资料,翻阅一些信件和日记,参考

一些公众记录,安排一些团体讨论,或采用一些可行的方法去探明一些主观的意义。”总的来看,符号互动论比较重视人们的自主性,注重人们是如何定义及解释他们自己或别人的。自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符号互动论一直在家庭研究及家庭社会工作中广为重视。

第六节社会交换理论

我们一定不会忘记小的时候,当我们从父母手中拿到一块钱,高高兴兴地冲到冷饮店去买雪糕的愉快经历。那时我们就模糊地意识到,一定的金钱可以用来换取我们期望得到的商品。现在我们知道了这是经济方面的交换,它是一种十分精确的交换。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存在着其他各种形式的交换,这些交换随时随地都在发生,只不过它们可能并不如经济

交换那么明显,其精确程度也并未具体规定。

社会交换理论就是建立在付出代价和获取报偿这两个基本观点上,又被称为资源理论,其主要代表人物包括霍曼斯、布劳、埃默森等。其基本概念包括:酬赏、代价、利润、分配、公平、平等、权力、期待、依赖等。在社会交换理论看来,人是理性的动物,而社会生活是要求有互惠关系的,人们的选择是建立在要得到最大的奖赏和最少的代价之下,以便获取最大的利润或最好的结果。从长期来看,社会互动的维持基于互动者之间相对平等的互惠性交换。按照社会交换理论的基本观点,我们付出某些东西——时间、精力、金钱或实物、安逸、便利、或别的什么东西(这些须依特定背景而定),同时我们也期待着得到相应的报偿(利润),如金钱(或实物)、尊重(或自尊)、感激、社会肯定(声誉)或顺从(权力)。同样,当我们从其他人那里得到了好处,我们也被期望予以均等的回报。用社会交换理论来分析婚姻和家庭问题,我们会发现,从根本上来说,人们的择偶过程就是一种社会交换过程,例如广为传颂的才子佳人故事其实就是一种学识(往往代表着以后可能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与美貌的均衡交换。而学者对美国婚姻的研究也发现,异族间的通婚往往发生在成功的黑人男性与白人女性之间而不是相反。这其实是社会地位与种族地位之间的社会交换在婚姻中的反映。而童养媳、换亲等婚姻行为则更赤裸裸地揭示出婚姻中的利益交换关系。

社会交换理论大致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被运用到家庭研究领域。事实上,正如社会交换论被批评为过于强调人际互动行为中理性的一面一样,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行为有时候就是一种情绪反映而属于非理性的。特别是在家庭研究中,由于家庭成员相互交往中具有非常亲密的角色关系,许多人不愿意承

认在亲情、爱情之中有寻求报偿的交换。他们感到这个概念会削弱作为本能的无私和牺牲,以及不期待任何报偿的理想模式的价值。他们有着这样的疑问:人们进入爱的角色和婚姻关系,为什么还可以期待着从这种关系中获得某些东西?

不过,从事实务工作的家庭社会工作者确实常常发现,很多家庭问题的出现往往是起因于家庭内部交换的不平等。对此,社会交换理论可以为我们提供这样的解释:爱情,就是从婚姻伴侣那里寻找表现性报偿,如:两人在做事和出行时相伴,彼此共度快乐时光;情感交流,在使个人自我概念增强的同时增进对方对自己的理解;肉体的情爱(搂抱、亲吻、抚摸、性的满足)等等。在婚姻之前,从某种程度上说,发展关系中所追求的有价值的报偿就是这三种因素,尽管这常常是无意识的。当双方开始从彼此得到这些利益时,就在进行着一种交易,继续这种关系,随后进入婚姻的大门。其顺利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交换是否平等,双方是否都从这种关系中得到了满足。当然,我们强调家庭中的这种交换,是希望能借助社会交换理论的相关命题,强调在家庭中,美好的婚姻关系是要靠双向努力和双方付出的,是应该满足伴侣双方的欲求和利益的,仅仅强调单方的一味付出和无私奉献根本不可能创造所谓的幸福家庭。社会交换理论对协调家庭关系提供了一个有力的理论视角。

因为在家庭中常发生的情形是,家庭成员对其所受到的关爱、照顾认为是理所应当的,而一旦没有得到这些便认定是对方出了问题,没有想到这种关系的维护还需要自己的相应付出。因此,社会交换理论为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第七节社会支持理论

对于家庭社会工作而言,社会支持理论是一个重要的理论派别。家庭的社会支持在家庭实务工作中对增强家庭的适应能力显得非常重要。实际上,社会工作者对家庭的介入可以被视为是对家庭的专业社会支持。

在社会中,每个人都有与他人建立有效且有助于自己关系的需求。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区心理学者用社会支持这个术语来指称与身体健康有关的社会关系。他们一般将社会支持当作网络资源,这种资源可以帮助个人应对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或危机,增进个人健康和幸福。后来的学者则把社会网的研究与社会支持以及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从网络的角度来探讨个人的社会支持。

近几年来,国外研究者把重点转向对社会支持进行网络分析。他们一般倾向

于把社会支持看作是整个支持网络范围内资源的流动,而不只是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众多研究表明:网络规模越大,就越可能提供社会支持;关系强度与社会支持高度相关,两个人之间存在关系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提供社会支持;不同的网络关系将提供不同类型的社会支持;具有相似职业地位的网络成员更愿意交换小宗服务;在对付日常生活的危机时,同质性的高低与获得的支持的效果有关;网络成员间的互惠是保持社会支持持久不断的条件等等。

在对已有的社会支持理论进行概括的基础上,有学者提出关于社会支持概念的四个主要取向,即功能取向、结构取向、主观评价取向及互动取向。在此只介绍其中比较重要的三种取向。

1.功能取向

国外有的学者将社会支持定义为:它们是这样一些行动或行为,其功能在于帮助某些核心人物实现其个人目标,或者满足其在某一特殊情形下的需要。按照这一功能取向,研究者们试图勾画出不同种类的包含各种支持成分的活动。卡普兰(C叩1an,1974)曾经概括出三大类包含支持成分的活动:

第一类是帮助人们策动资源,第二类是处理有关情绪问题,第三类是为那些处于特殊压力情况下的个人提供物质和认知上的支持或分担某些事务。怀斯(Weiss,1974)提出社会支持的六种不同形式,包括社会整合、对价值的重新确认、可靠的联盟、指导和教育的机会等。沃克斯(Waux,1988)则把社会支持分为情感支持、社会化、实际支持、经济支持、建议/指导等几大类。

2.互动取向

与某些研究者倾向于将社会支持看作是一种稳定的、静态的个人特征不同,互动取向的社会支持研究者将其看作是个人与其社会网络中的各个部分之间所进行的连续的、复杂的资源互动和交易。豪斯(House,1981)从广阔的层面,即包括人及其不同类型的支持,按照有关的社会互动来定义社会支持,他提出:“支持是一种出现于下列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换过程:第一,情感关怀;第二,工具性支持;第三,信息;第四,赞扬。”撤拉逊(Sarason,1990)则提出:“传统上所谓的社会支持包括人与环境之间互动的方方面面,它们由亲密的社会关系以及同一系列由人、组织环境和总体的文化期待定义的有关的大型场所构成”。从以上研究者的观点来看,互动取向的社会支持在关注社会网络本身的结构的基础上,着重阐释整个社会支持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人们之间的动态互动关系。

3.主观评价趋向

实际上,社会支持是一种个人对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所能够给予的支持的认知性评估,也是他们对可以得到的支持的有效性及可靠性的评估。因此,社会支持功能的发挥与个人的主观评价密切相关。当一个人对自己可以得到的社会支持认知明确,主观评价良好时,他倾向于积极利用和不断建构其社会支持网络为自己服务。否则,他就会倾向于自我封闭和消极处世。大多数研究者把社会支持的形式分为有形的支持和无形的支持两类。其中有形的支持包括物质或金钱的支持和援助,而无形的支持多半属于心理、精神上的,如鼓励、安慰、嘘寒问暖、爱及情绪上的支持等。由各种有形或者无形的支持构建起来的支持体系就是社会支持网络。对单个的社会成员来说,社会支持网络包括家人、亲戚、朋友、邻居、同事及专业机构提供的支持服务。

对于社会成员个人来说,社会支持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主要包括:①社会支持的增加,会使人们的生理及心理健康显著提高;②支持适时介入到有压力的环境中,可以预防或者减少危机的发生;③适当的支持可以介入压力的处理,解决问题,减少压力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很显然,社会支持对家庭在应对压力事件时具有非常重要的帮助。

如果从社会工作来看家庭的社会支持或家庭资源,则包括个人资源(如个人教育程度、学识、技巧、素质、心理健康、自主能力等)、家庭资源(指家庭的凝聚力、适应力、组织、沟通技巧、婚姻关系、家庭功能等)、社区资源(指来自家庭外部的个人、团体、机构组织的资源)。协助家庭成员发掘家庭的社会支持或社会资源,是协助家庭或家庭成员解决问题,度过困难和危机的重要手段。当社会支持理论与上述之家庭理论整合运用家庭实务工作时,可以归结以下四点推论:

①适当的社会支持或个人社会网络对社会成员可以有预防和治疗的功能,但相反的,不适当的社会支持或缺乏个人支持性的社会网络,则可能带来负面效果。例如,当社会工作者在与残障家庭互动时,应该意识到这种互动的环境对残障家庭可能是有帮助的,但也可能给这类家庭造成更大的困难,问题很可能就是起因于不适当的社会支持系统。

②家庭的认知可能是受其家庭的互动团体或重要他人的影响。例如的,其小家庭成员(如配偶)、大家庭中的成员(如公婆姑嫂)、所居住的社区及社会等。假如介入服务可以促进家庭的社会支持性网络,则可能间接促使家庭的认知被导人具有正面意义的影响。

③介入服务应当着重在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上,如帮助家庭寻求可行有用的社会资源,或与支持性的社会网络连结起来,并且帮助这些家庭持有适当的认知。

④社会工作者应当介入到案主的生活模式中,去协助人们度过其中有压力的生命转折点。社会工作者应当是这些人生活过程中的促进者、教师、催化者、倡导者、终结者及组织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