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卫生报告常用计算公式

职业卫生报告常用计算公式

职业卫生报告常用计算公式
职业卫生报告常用计算公式

职业卫生报告常用计算

公式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计算方法(写在检测条件后)

*.*.*采用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标准评价

检测结果为在该作业地点有害物质浓度最高时所测有害物质15min时间加权平均浓度。15min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的计算方法为:

(1)采样时间为15min时,15min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该样品检验结果,mg/m3。

(2)采样时间不足15min,进行一次以上采样时,按下式计算:

C STEL=(C1T1+C2T2+.……C n T n)/15

式中:C STEL-15min时间加权平均浓度,mg/m3;

C1、C2、C n-测得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mg/m3;

T1、T2、T n-劳动者在相应的有害物质浓度下的工作时间,min。

(3)劳动者接触时间不足15min,按下式计算:

C STEL=CT/15

式中:C-测得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mg/m3;

T-劳动者在相应的有害物质浓度下的工作时间,min。

*.*.*采用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标准评价

检测结果为在该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按下式计算:

C TWA=(C1T1+C2T2+.……C n T n)/8

式中:C TWA-空气中有害物质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mg/m3;

C1、C2、C n-测得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mg/m3;

T1、T2、T n-劳动者在相应的有害物质浓度下的工作时间,h。

*.*.*采用最大超限倍数评价

许多有PC-TWA的物质尚未制定PC-STEL。对于粉尘和未制定PC-STEL 的化学物质,即使其8h TWA没有超过PC-TWA,也应控制其漂移上限。因此,可采用超限倍数控制其短时间接触水平的过高波动。超限倍数所对应的浓度是短时间接触浓度,采样和检测方法同PC-STEL。对未制定PC-STEL 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PC-TWA的倍数值。

超限倍数的计算:

超限倍数=C15min/PC-TWA

式中:C15min—测的空气中短时间有害物质浓度,mg/ m3;

PC-TWA—该有害物质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非稳态噪声的工作场所时间段T i内等效声级计算全天的等效声级(L Aeq,T)

非稳态噪声的工作场所,按声级相近的原则把一天的工作时间分为n个时间段,用积分声级计测量每个时间段的等效声级LAeq,T;按以下公式计算全天的等效声级:

式中:L Aeq,T —全天等效声级,dB(A);

L Aeq,Ti —这些时间段内等效声级,dB(A);

T—这些时间段的总时间,h;

T i—i时间段的时间,h;

n—总的时间段的个数。

*.*.*非8h日工作时间的工作场所等效声级换算为按额定8h工作日规格化的等效连续A计权声压级(8h等效声级)(L EX,8h)

根据等能量原理将一天实际时间内接触噪声强度规格化到工作8h的等效声级,按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L EX,8h—一天实际工作时间内接触噪声强度规格化到工作8h的等效声级,dB(A);

L Aeq,Te—实际工作日的等效声级,dB(A);

T e—实际工作的时间,h;

T0—标准工作时间,8h

*.*.*非每周工作5天(40h)工作时间的工作场所等效声级换算为每周工作5天(40h)等效连续A计权声压级(40h等效声级)(L EX,W)通过L EX,8h计算规格化每周工作5天(40h)的噪声强度的等效连续A计权声级,按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L EX,W—是指按每周平均接触值,dB(A);

L EX,8h—一天实际工作时间内接触噪声强度规格化到工作8h的等效声级,dB(A);

n—是指每周实际工作天数,d。

卫生统计学公式

相对数 公式(3.1) 公式(3.2) 公式(3.3) χ2检验 公式(3.4)理论频数 公式(3.5)χ2基本公式 公式(3.6)χ2自由度ν=(R-1)(C-1)公式(3.7)χ2校正的基本公式 公式(3.8)四格表专用公式 公式(3.9)四格表校正公式 公式(3.10)2×k表专用公式 公式(3.11)

公式(3.12)R×C表通用公式 中位数 公式(4.1)当n为奇数时 公式(4.2)当n为偶数时 公式(4.3)频数表上计算 公式(4.4) 百分位数 公式(4.5)频数表上计算 算术均数 公式(4.6)χ=(1/n)∑X 公式(4.7)χ=C+(1/n)(Xi-C) 公式(4.8)χa=Xa-1+(1/n)(Xa-Xa-1) 公式(4.9)χ=(1/n)∑fX 几何均数 公式(4.10)

公式(4.11) 四分位数间距 公式(4.12)Q=P75-P25 均差 公式(4.13) 标准差 公式(4.14)样本标准差 公式(4.15)递推计算 公式(4.16)直接计算 公式(4.17) 变异系数 公式(4.18)CV=S/X×100%, X>0 正态曲线 公式(5.1)正态曲线方程

(5.2)正态离差 (5.3)标准正态曲线 (5.4)正常值围X±uαs 标准误 (6.1)理论标准误 (6.2)样本均数的标准误 (6.3)率的标准误 (6.4) t分布 (6.5) 总体均数的估计 (6.6) 95%可信区间X-t0.05,νSχ<μ (6.9) 99%可信区间P-2.58Sp<π

职业卫生检测报告导则

职业卫生检测报告导则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附件7 检测报告样式 检测任务编号: 检测报告 (宋体初号居中) 用人单位(委托单位):(宋体三号) 检测类别:(宋体三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名称(加盖公章,宋体二号) 年月日(宋体三号) 扉一: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影印件 扉二:声明与签字页 声明 XXXX(技术服务机构名称)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在为XXXX(用人单位名称)提供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服务过程中,坚持客观、真实、公正的原则,并对出具的《检测报告》承担法律责任。 技术服务机构名称(加盖公章)

目录:各类标题与页码之间均用“……”连接,页码不加括号。 正文:按照目录内容编写,纸型规格A4纸,字体为国标仿宋,标准4号,30行/页,30字/行。 检测报告主要内容见附录1。 页眉:XXXX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报告编号,字体为国标宋体,标准5号。 页脚: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名称,页码(第X页共X页),字体为国标宋体,标准5号。 附件:检测结果报告单。 检测结果报告单样式见附录2。

附录1 检测报告 1.检测依据 列出本次检测工作中现场采样、现场测量、实验室分析和结果判定所依据的法规、标准名称。 2.用人单位情况介绍 用人单位基本情况介绍,包括单位地址、单位性质、行业类型、主要生产产品及产量等。 3.检测类别及范围 (1)说明任务来源、检测类别、检测范围。 (2)应当对检测范围内的主要生产工艺及设备、使用原辅材料、产品及副产品、岗位(工种)设置及作业人员数量、职业病防护设施及运行情况、个人防护用品及使用情况等内容简要描述,汇总岗位(工种)作业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等情况(见表7-1)。 4.现场采样和测量情况 对检测范围内各检测项目现场采样或测量的情况进行简要描述,包括采样方式、采样时间、采样频次、生产状况、环境条件等信息。 5.检测结果

卫生统计学简答题汇总

统计学简答汇总 第一章:绪论(无) 第二章:定量变量的统计描述 1.均数﹑几何均数和中位数的适用范围有何异同? 答:相同点,均表示计量资料集中趋势的指标。 不同点:表2-5. 表2-5 均数,几何均数和中位数的相异点 平均数意义应用场合 均数平均数量水平应用甚广,最适用于对称分布,特别是正态分布 几何均数平均增减倍数①等比资料;②对数正态分布资料 中位数位次居中的观①偏态资料;②分布不明资料;③分布一端或两 察值水平端出现不确定值 2.中位数与百分位数在意义上﹑计算和应用上有何区别与联系? 答: 1)意义:中位数是百分位中的第50分位数,常用于描述偏态分布资料的集中位置,反映位次居中的观察值水平。百分位数是用于描述样本或总体观察值序列在某百分位置的水平,最常用的百分位是P50即中位数。多个百分位数结合使用,可更全面地描述总体或样本的分布特征。 (2)计算:中位数和百分位数均可用同一公式计算,即 Px=L+(i/f x)(n·x%-Σf L) 可根据研究目的选择不同的百分位数代入公式进行计算分析。 (3)应用:中位数常用于描述偏态分布资料的集中趋势;百分位数常用于医学参考值范围的确定。中位数常和其它分位数结合起来描述分布的特征,在实际工作中 更为常用。百分位数还可以用来描述变量值的离散趋势(四分位数间距)。 3.同一资料的标准差是否一定小于均数? 答:不一定。同一资料的标准差的大小与均数无关,主要与本资料的变异度有关。 变异大,标准差就大,有时比均数大;变异小,标准差小。 4.测得一组资料,如身高或体重等,从统计上讲,影响其标准差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1)样本含量的大小,样本含量越大,标准差越稳定。 (2)分组的多少 (3)分布形状的影响,偏态分布的标准差较近似正态分布大 (4)随机测量误差大小的影响 (5)研究总体中观察值之间变异程度大小 5.标准差与变异系数的异同点有哪些? 答:标准差:是以算数平均数为中心,反映各观测值离散程度的一个绝对指标.当需要对同一总体不同时期或对不同总体进行对比时,缺乏可比性.当总体平均水平不同或计量单位不同时,用标准差是无法实现两组数据离散程度大小对比的. 变异系数:标准差与平均数的比值称为变异系数,记为C·V.变异系数可以消除单位和(或)平均数不同对两个或多个资料变异程度比较的影响。 6.如何表达一批计量数据的基本特征? 答:从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两方面回答。 7. 描述计量资料离散程度(差别大小)的指标有哪些,各适用于什么情况? 答:常见的几种描述离散程度的指标:极差或全距,四分位数差距,方差与标准差,变异系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书

编号: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书(样例) 委托单位: 检测与评价场所: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号: 检测评价机构名称(盖章) 年月日

封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书说明 (一)检测与评价工作依据有关法规、协议和技术文件进行。 (二)报告中有涂改、增删或复印件检验印章不符者无效。 (三)本报告的检测结果及本单位名称,未经同意不得用于广告、评优及商品宣传。 (四)对本检测与评价报告有异议者,请于收到报告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我单位提出,逾期不予受理。 (五)本报告正文共页,报告一式三份(用人单位、用人单位所在地卫生监督机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各一份)。 检测与评价单位: 技术档案存放处: 联系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传真: 联系人:

正文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书 一、一般情况 受检单位:地址: 委托单位:联系人: 联系地址:电话: 邮编:检测项目: 采样时间:年月日样品数量: 检测时间:年月日检测仪器: 二、检测与评价依据: (一)采样依据: (二)评价依据: 三、现场情况: 四、测试条件与样品采集

五、检测结果与评价(详细检验结果见附录2) *C TWA: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 STEL:短时间接触浓度,C MAX:最高浓度检测结果表明: 六、改进措施和建议: 七、附录 附录1.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测定点分布示意图 附录2. 检测检验报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负责人(签名): 检测人(签名):校对人(签名):审核人(签名): 报告签发人:检测评价机构(盖章) 年月日

卫生目标计算公式

主要指标计算公式 一、卫生资源: 1.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 = 年末卫生技术人员数/年末常住人口数×1000 2.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 = 年末执业(助理)医师数/年末常住人口数×1000 3.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 = 年末注册护士数/年末常住人口数×1000 4.每千农业人口村卫生室人员数 = 年末村卫生室人员数/年末农业人口数×1000,年末 农业人口数为户籍人口数 5.每万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人) = 年末公共卫生机构人员数/年末常住人口数×10000 6.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人) = 年末全科医师数/年末常住人口数×10000 7.每千人口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编制人数 = 年末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人数/年 末常住人口数×1000 8.医护比 = 1: (年末注册护士总数/年末执业(助理)医师总数) 9.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 = 某年中央和地方财政拨付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项目经费/年末常住人口数 10.财政补助收入占总支出的比例 = 某年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助收入/该年医疗卫生机构 总支出×100% 11.医疗收入构成 =某年某项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收入/该年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收入总额× 100% 12.门诊收入成本率 = 某年医疗卫生机构每门诊人次支出/该年医疗卫生机构每门诊人次 收入×100% 13.住院收入成本率 = 某年医疗卫生机构每住院人次支出/该年医疗卫生机构每住院人次 收入×100% 14.医疗业务成本构成(医疗支出构成)= 某年医疗卫生机构某项医疗业务成本(医疗支出) /该年医疗卫生机构医疗业务成本(医疗支出)总额×100% 15.平均每床固定资产 =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原值/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 16.资产负债率 =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负债总额/年末医疗卫生机构资产总额×100% 17.流动比率 =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流动资产/年末医疗卫生机构流动负债×100%

关于卫生工作情况汇报

关于卫生工作情况汇报 今年来,我市卫生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各项中心工作,突出重点,统筹兼配,较好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 一、成功争取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党和政府惠民政策中的又一重大举措。为了尽早让全市农民享受这一惠民、利民、便民的政策,我们从XX年开始就积极向上级申请。经过连续几年的不懈努力,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并出台了相关配套政策,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充分发挥临湘籍乡友的力量,终于成功争取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从XX年起,我市农村全面铺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按上级政策,每个农民每年交10元钱,就可以得到各级政府补助的40元(其中中央20元,省12元,岳阳4元,临湘4元),临湘36万多农民按75%参加,临湘就可以每年从岳阳以上的各级财政争取新农合资金1000多万元。为了确保XX年1月1日全面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市委、市政府及时召开了政府常务会议和全市动员大会,研究和部署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出台了《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决定》。我们作为该项工作的职能部门之一,

从9月份起,就举全系统之力,积极做好各项前期工作。一是制订了切合实际的实施方案和补助标准;二是通过采取多种形式的发动和宣传,使政策能家喻户晓。目前,各乡镇动员、宣传发动工作接近尾声,筹资工作已启动,预计12月30日前可完成农民筹资和新农合报销机制建立等工作任务。 二、积极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工作 今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和《母婴保健法》,注重做好日常传染病的监测、报告和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有效防止了重大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 (一)加强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一是结核病防治工作。通过加强宣传,加大投入,强化病人归口管理和督导,确保了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病人发现率和治愈率进一步提高,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其中新发病人治愈率达92%。二是艾滋病防治工作,建立健全了艾滋病疫情随访报告和艾滋病抗菌素治疗服药督导制度。同时,配套开展了艾滋病母婴阻断和中医中药治疗项目。其中,艾滋病母婴阻断工作由于成绩显著,全省预防艾滋病母婴阻断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承办的中医中药治疗艾滋病项目,顺利通过了卫生部的考核验收,并开始对岳阳地区艾滋病人中医中药免费治疗工作。三是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通过实施卫生血防项目和湘鄂地区血防联防联控工作,超额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防治工作指标,全年未出现一例急性血吸虫病感染。其中,

职业健康体检报告模版

员工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书 XXX卫检【20XX】第725361号 受检单位: XXXXXX厂 检查人数: X人 检查类别:职业健康检查(在岗期间) 受检日期: 20XX年XX月XX日 报告日期: 20XX年XX月XX日 体检机构:XX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地址:XXX98号 电话:0XXX-84115007 疫情值班电话:0XXX-84115416 邮编:XXX020

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XXX卫检[2010]第725361号第1页共1页 受检单位:XXXX厂 体检人数:X人 体检日期:20XX年XX月XX日星期四 报告日期:20XX年XX月XX日星期四 检查项目:内科常规检查、转氨酶(ALT)、HBsAg、胸部透视、血常规、两对半、尿检 检查情况人数名单(当日体检编号)性别 无异常情况X人邓X坤(7235656805)男 张X英(7235656806)女 代X燕(7235656807)女 田X燕(7235656808)女 李X川(7235656809)女 李X学(7235656810)男 (以下空白) 附注:①内科常规检查包括血压测定、心脏听诊、皮肤检查。 ②本报告仅对此次检查项目结果负责,本报告不反映劳动者全面身体健康状况。 电话:0XXX-84115007 XX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地址:XXXXXXXX98号 20XX年XX月XX日

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评价报告 XXX卫检[2010]第725361号第1页共1页受检单位:XXXXX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我中心于20XX年XX月XX日对你单位XX名员工进行了健康检查。根据XXX卫检[20XX]第725361号《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做出如下评价及建议: 1、田XX心律稍速,建议不能做高强度工作。 2、胸部透视无异常,但建议工厂监督员工作业时佩戴口罩等劳保用品。 3、每年至少对化学品接触人员进行一次职业健康检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你单位应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建立健康监护档案。 (以下空白) 编制:李秀玲审核:签发: 电话:0XXX-84115007 XX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地址:XXXXX环城南路98号 20XX年XX月XX日

抗菌药物DDD值及各种指标计算方法

抗菌药物D D D值及各种指标计算方法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山西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指标计算公式的通知 [ 晋卫办医政〔2011〕39号] 各市卫生局、厅直厅管医疗机构: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56号)精神,确保全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指标与数据计算的科学、准确和统一,现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标计算方法印发给你们,并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医疗机构要高度重视,责成专人负责,熟 悉和掌握相关内容,准确调查和计算相关数据与指标,并有效利用相关数据指导和干预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二、为方便全省医疗机构计算抗菌药DDDs,使其具有较好的可比 性,全省抗菌药物DDD值均采用附件二提供数据。 三、儿童医院抗菌药物DDD值暂以成人1/3来计算。 四、医疗机构要按照《山西省卫生厅2011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 整治活动工作方案》要求及时上报相关指标与数据。对不能及时上报或弄虚作假的医疗机构,一经查实,严肃处理。 联系人:省卫生厅医政处牛晓辉刘玉伟范惠霞

联系电话: 传真: 电子邮箱: 附件一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指标计算公式 附件二成人抗菌药物DDD值 附件三抗菌药物相关指标与数据统计表格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五日 附件一 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指标计算公式 一、处方指标(Prescription indicators)。 1.每次就诊人均用药品种数 表达方式: 2.每次就诊人均药费 表达方式: 3.就诊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 表达方式:

学校爱国卫生工作情况汇报

学校爱国卫生工作情况汇报 洪江市黔城完小 在市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学校校长的直接领导下,我校和全市人民一样轰轰烈烈地开展创建卫生城市,为我市的“创建卫生城市”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现将我校近几年来学校爱国卫生工作作如下汇报。 一、领导重视,制度落实 我校多年来始把卫生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上,校长、书记身体力行,亲自组织召开学校“创卫”工作会议,布置安排学校的“创卫”工作,并积极带头参加学校的各项卫生活动。为了更好地实施《学校卫生条例》,结合我市“创卫”工作的实际需要,学校先后成立了“学校爱国卫生领导小组”、“学校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学校创建卫生城市领导小组”,校长总负责,另外有分管领导周稳平(副校长)具体负责人,卫生领导小组成员,保健老师,卫生监督员组成的组织网络使我校的卫生工作进一步规范;学校还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学校环境卫生管理制度;除四害防治方案、常见病防治方案;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等制度和方案。学校卫生工作还有章可行,有章必行的奖惩管理制度。同时领导重视人文管理,遇到个别工作没有做到位的教师,领导能主动做好个别教师的思想工作。领导带头到每个教室去调整课桌的高度,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保障。教师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工作起来更主动,工作做得更好。 二、加强教育,预防为主

学校卫生工作不光是搞好环境卫生,更重要的是如何教育学生,使学生从小受到良好的健康卫生教育,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从小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为此,多年来我校对健康教育和卫生知识教育从没停止过,1、利用黑板报(每班每学期至少两次专门宣传卫生及健康教育知识)和宣传窗(每月至少一次更换卫生知识及预防传染病方面的知识)的宣传阵地进行对全校师生进行宣传,宣传教育约有三百次;涉及的内容较广,有卫生习惯方面的知识,有预防传染病方面的知识,有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有意外事故预防方面的知识等。2、利用晨间活动、班队活动、生命与健康课、体育保健课等时间对学生进行卫生知识及预防传染病等方面的教育,开展各种教育二千多次(大部分以班级为单位);3、学校还利用全体师生集队、特殊的节日如:爱牙日、无烟日等,或国旗下讲话时对全体师生进行健康知识和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在传染病初发期对学生进行传染病的防治方面的讲座;4、学校还利用校园网络系统的功能在全校进行红领巾广播站广播有关卫生和健康教育的内容,利用各班多媒体进行宣传,播放一些有关的健康教育的录像等,使学校卫生宣传更加规范,学生的卫生保健意识得到了加强,卫生习惯自然形成,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收到良好的效果。5、学校建立卫生知识宣传栏,常利用图片和文字进行宣传,共展出约三十次,加强教育效果明显。 三、开展活动,形成习惯 学校卫生工作除了加强教育外,更重要的是开展活动,通过开展活动不仅能使我们的环境更优美,而且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多年来,我校根据上级的有关精神,特别是今年我市开

卫生统计学名词解释

1.总体:总体(population)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观察单位的全体,更确切的说,是同质的所有观察单位某种观察值(变量值)的集合。总体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总体中的所有单位都能够标识者为有限总体,反之为无限总体。 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其测量结果的集合称为样本(sample)。样本应具有代表性。所谓有代表性的样本,是指用随机抽样方法获得的样本。 2.随机抽样:随机抽样(random sampling)是指按照随机化的原则(总体中每一个观察单位都有同等的机会被选入到样本中),从总体中抽取部分观察单位的过程。随机抽样是样本具有代表性的保证。 3.变异:在自然状态下,个体间测量结果的差异称为变异(variation)。变异是生物医学研究领域普遍存在的现象。严格的说,在自然状态下,任何两个患者或研究群体间都存在差异,其表现为各种生理测量值的参差不齐。 4.计量资料: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的方法测定某项指标量的大小,所得的资料称为计量资料(measurement data)。计量资料亦称定量资料、测量资料。.其变量值是定量的,表现为数值大小,一般有度量衡单位。如某一患者的身高(cm)、体重(kg)、红细胞计数(1012/L)、脉搏(次/分)、血压(KPa)等 计数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所得的观察单位数称为计数资料(count data)。计数资料亦称定性资料或分类资料。其观察值是定性的,表现为互不相容的类别或属性。如调查某地某时的男、女性人口数;治疗一批患者,其治疗效果为有效、无效的人数;调查一批少数民族居民的A、B、AB、O 四种血型的人数等。 等级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测量结果的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分组,所得各组的观察单位数,称为等级资料(ordinal data)。等级资料又称有序变量。如患者的治疗结果可分为治愈、好转、有效、无效或死亡,各种结果既是分类结果,又有顺序和等级差别,但这种差别却不能准确测量;一批肾病患者尿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分为 +、++、+++等。 等级资料与计数资料不同:属性分组有程度差别,各组按大小顺序排列。 等级资料与计量资料不同:每个观察单位未确切定量,故亦称为半计量资料。 5.概率:概率(probability)又称几率,是度量某一随机事件A发生可能性大小的一个数值,记为P(A),P(A)越大,说明A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0﹤P(A)﹤1。频率:在相同的条件下,独立重复做n 次试验,事件A 出现了m 次,则比值m/n 称为随机事件A 在n 次试验中出现的频率(freqency)。当试验重复很多次时P(A)= m/n。 2.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常用P表示。随机事件概率的大小在0与1之间,P越接近1,表示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P越接近0,表示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小。习惯上将P≤0.05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表示在一次实验或观察中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可视为不发生。 6. 随机误差:随机误差(random error)又称偶然误差,是指排除了系统误差后尚存的差。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使观察值不按方向性和系统性而随机的变化。误差变量一般服从正态分布。随机误差可以通过统计处理来估计。 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 )是指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的差别。在总体确定的情况下,总体参数是固定的常数,统计量是在总体参数附近波动的随机变量。 7.系统误差:系统误差(systematic error)是指由于仪器未校正、测量者感官的某种偏差、医生掌握疗效标准偏高或偏低等原因,使观察值不是分散在真值的两侧,而是有方向性、系统性或周期性地偏离真值。系统误差可以通过实验设计和完善技术措施来消除或使之减少。 8.随机变量:随机变量(random variable)是指取指不能事先确定的观察结果。随机量的具体内容虽然是各式各样的,但共同的特点是不能用一个常数来表示,而且,理论上讲,每个变量的取值服从特定的概率分布。 9.参数:参数(paramater)是指总体的统计指标,如总体均数、总体率等。总体参数是固定的常数。多数情况下,总体参数是不易知道的,但可通过随机抽样抽取有代表性的样本,用算得的样本统计量估计未知的总体参数。 10.统计量:统计量(statistic)是指样本的统计指标,如样本均数、样本率等。样本统计量可用来估计总体参数。总体参数是固定的常数,统计量是在总体参数附近波动的随机变量。 11.频数表(frequency table)用来表示一批数据各观察值或在不同取值区间的出现的频繁程度(频数)。对于离散数据,每一个观察值即对应一个频数,如某医院某年度一日内死亡0,1,2…个病人的天数。对于散布区间很大的离散数据和连续型数据,数据散布区间由若干组段组成,每个组段对应一个频数。 12.算术均数(arithmetic mean)描述一组数据在数量上的平均水平。总体均数用μ表示,样本均数用X 表示。 13.几何均数(geometric mean)用以描述对数正态分布或数据呈倍数变化资料的水平。记为G。 14.中位数(median)Md将一组观察值由小到大排列,n 为奇数时取位次居中的变量值;为偶数时,取位次居中的两个变量的平均值。反映一批观察值在位次上的平均水平。 15.极差(range)亦称全距,即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用于资料的粗略分析,其计算简便但稳定性较差。 16.百分位数(percentile)是将n 个观察值从小到大依次排列,再把它们的位次依次转化为百分位。百分位数的另一个重要用途是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

职业卫生三同时171号令6大档案模版

档案编号:AQ-ZYJK-001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档案 用人单位: 职业卫生管理负责人: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目录 1.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查登记表(表1-1) 2.建设项目批准文件 3.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委托书与预评价报告 4.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5.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委托书与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6.建设单位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职业病防护设施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的评审意见 7.安全监管部门审核、审查、验收批文 8.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治法律责任承诺书 9.全套竣工图纸、验收报告、竣工总结 10.工程改建、扩建及维修、使用中变更的图纸及有关材料

表1-1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查登记表 项目名称: 项目类型: 项目投资: 建设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 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审查结论: 预评价审核 设计审查 (严重危害项目) 竣工验收 年月结论审核单位年月结论审查单 位年月结论验收单 位 编制: 审核(签名): 编制日期:年月日 说明:项目类型选择:新建、改建、扩建、技改(技术改造)、引进(技术引进)填报。

档案编号:AQ-ZYJK-002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 (年度) 用人单位: 职业卫生管理负责人: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目录 1.职业病防治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标准、文件 2.职业病防治领导机构及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成立文件 3.职业病防治年度计划及实施方案 (附: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实施检查表,表2-1) 4.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重点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5.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及回执 (附: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基本情况表,表2-2) 6.职业病防治经费(表2-3) 7.职业病防护设施一览表(表2-4) 8.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和检修记录(表2-5) 9.个人防护用品的购买、发放使用记录(表2-6) 10.警示标识与职业病危害告知 (附:工作场所警示标识一览表,表2-7;职业病危害告知内容包括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劳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结果等的告知凭证) 11.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2.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检查和处理记录(表2-8) 13.职业卫生监管意见和落实情况资料(表2-9) (包括:现场检查笔录、行政处罚决定书、奖励等资料)

卫生应急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精心整理 卫生应急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一年来,我市卫生应急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各项突发事件应对法律法规、 预案及上级关于加强应急管理的决策部署,以规范运行机制、健全应急队 伍、严格信息报告、强化应急处置为重点,不断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和加强 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应急能力建设,圆满完成了各项卫生应急工作任务。 一、严格值班值守,确保24 小时信息畅通。 坚持值班值守无小事的原则,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各项规 章制度,明确并落实值班岗位责任,确保值班值守工作规范有序。工作中,强化责任意识,严格落实领导带班、专人值班制度,完善节假日期间、特 殊敏感时期和平时值班值守制度,每月安排值班表,明确带班领导和值班 人员,特别明确夜班和节假日值班人员,全体带班领导和值班人员尽心履 职、坚守岗位,不脱岗、漏岗、离岗,确保了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有关人 员能在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赶赴场、第一时间处置和救援,切实做到 反应灵敏,行动迅速,处置有力。同时,加强应急值守,细化24 小时应急值班值守制度。保证值班电话24 小时通讯畅通,随时有人接听,主要 领导手机24 小时开机,确保电话畅通,确保政令畅通,确保上情下达和下情上报渠道畅通,确保值班信息传递、报送及时。 二、强化应急管理,完善卫生应急组织体系 6月份以来,不断加强了卫生应急组织体系建设,成立了卫生应急工 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了各科室和单位工作职责,制定出台了《** 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工作程序》,切实规范全市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处置。同时,抽调61 名专家,进一步充实成立了突发公 共事件卫生应急处置专家咨询委员会,抽调160 名专业人员组建卫生防疫队、中毒事故卫生应急队、辐射事故卫生应急队、传染病医疗救治队、事

卫生统计学公式解析(doc 11页)

卫生统计学公式解析(doc 11页)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相对数 公式(3.1) 公式(3.2) 公式(3.3) χ2检验 公式(3.4)理论频数 公式(3.5)χ2基本公式 公式(3.6)χ2自由度ν=(R-1)(C-1)

公式(3.7)χ2校正的基本公式公式(3.8)四格表专用公式 公式(3.9)四格表校正公式 公式(3.10)2×k表专用公式公式(3.11) 公式(3.12)R×C表通用公式中位数 公式(4.1)当n为奇数时 公式(4.2)当n为偶数时 公式(4.3)频数表上计算 公式(4.4) 百分位数

公式(4.5)频数表上计算 算术均数 公式(4.6)χ=(1/n)∑X 公式(4.7)χ=C+(1/n)(Xi-C) 公式(4.8)χa=Xa-1+(1/n)(Xa-Xa-1) 公式(4.9)χ=(1/n)∑fX 几何均数 公式(4.10) 公式(4.11) 四分位数间距 公式(4.12)Q=P75-P25 均差 公式(4.13) 标准差 公式(4.14)样本标准差 公式(4.15)递推计算

公式(4.16)直接计算 公式(4.17) 变异系数 公式(4.18)CV=S/X×100%, X>0 正态曲线 公式(5.1)正态曲线方程 (5.2)正态离差 (5.3)标准正态曲线 (5.4)正常值范围X±uαs 标准误 (6.1)理论标准误 (6.2)样本均数的标准误 (6.3)率的标准误

(6.4) t分布 (6.5) 总体均数的估计 (6.6) 95%可信区间X-t0.05,νSχ<μ (6.9) 99%可信区间P-2.58Sp<π t检验 公式(6.5)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 公式(7.1) 两样本均数比较的自由度ν=n1+n2-2 公式(7.2) 合并方差 公式(7.3) 两均数相差的标准误 公式(7.4) t检验 u检验

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书模版(样例)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报告书 中心医院体检中心[201X]职检字第00X号 被检单位 XXXXXXXXXXXXXXXXXXX厂 职业健康检查类别:口上岗前 在岗期间 口离岗前 口应急医学检查 口离岗后医学随访 主要职业危害因素粉尘:电焊尘、打磨尘、司炉尘 物理因素:噪声、高温、光辐射、 超声 毒物:苯系物、酸雾等 随州市中心医院体检中心 201X年X月X日

说明 一、本报告涂改无效。 二、本报告无主检医师、审核人及批准人签字无效。 三、本报告无本单位盖章无效。 四、本报告遵循医学资料的性和安全性。 五、本报告正文共 XX 页,报告一式三份(用人单位、用人单 位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各一份,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存档一份)。 六、对本报告有异议的,请于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向本单位提 出。 职业健康检查单位地址:随州市中心医院大门右侧50米 联系:0 0 邮政编码:441300 联系人:金玉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总结报告 职业健康检查依据: 1.《中华人民国职业病防治法》 2.《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 3.《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卫生部第4号令) 4.《职业病目录》(卫生部、劳动保障部、卫法监发[2002]108号)5.《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GBZ188-2007) 查体时间:2007.X.X-X 查体地点:xxx柴油机厂 查体人数: 523人 主要职业危害因素:粉尘:电焊尘、铸工尘 物理因素:噪声、高温、射频、紫外线、振动等 毒物:刺激性气体:盐酸、氨气等 窒息性气体:一氧化碳 其他毒物:甲醇、氯化钡、柴油、机油等 查体项目: 科检查(包括普通科、部分人员神经科)、部分人员皮肤科、血常规、尿常规、肝功(总胆红素、总蛋白、谷丙转氨酶、转肽酶)、心电图、 腹部(肝胆胰脾肾)B超、高仟伏胸部x线片、胸部普通x 线片、肺 功能(FVC)、纯音听阈测试 总结 1.本次职业健康检查共查体523人,查体项目未见异常237人。 2.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23人,建议如下: 1-4-87xx(右耳听力损伤),1-2-37马xx(心电图示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电测听未做)。1-4-104徐xx(心电图:不完右、电测听未做)。以上3人,到我院复查听力结束后确定是否患有职业禁忌证。 1-4-85王xx,左耳高频听力异常,注意动态观察和防护。 3.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486人。 (1)已诊断职业病人4人,维持原诊断。(详见职业病告知书) 1-3-57呉xx,电焊工,尘肺I期; 1-4-11xx,职业性慢性锰中毒、无尘肺0+,建议脱离锰尘作业; 1-6-25卞xx,尘肺I期; 1-7-20xx,电焊工尘肺I期。 (2)发现疑似职业病人5人,建议携带职业史,到我院复查,复查结果提交职业病诊断。(详见疑似职业病告知书) 1-1-26 x,保管工作13年,接触气、煤、柴、机油等,患有“皮肤黑变病”; 1-3-10xx,电焊工18年,乏力、肌力增高、手颤,可疑“锰中毒”; 1-3-128袁x,电焊工24年,胸片示点状影,可疑“尘肺”; 1-3-59王xx,电焊24年,胸片示点状影,可疑“尘肺”; 1-6-46xx,润滑工27年,患有“皮肤黑变病”。 (3)发现职业禁忌证11人。 1-1-55蔡xx:高血压病179/113mmHg;白细胞增高10.2*109/L。1-1-10王

卫生统计主要指标解释与计算公式

卫生统计主要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 一、卫生资源 1.卫生机构:指从卫生行政部门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从民政和工商行政、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取得法人单位登记证书,为社会提供医疗保健、疾病控制、卫生监督或从事医学科研和教育等工作的单位。包括医院、疗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街道)卫生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村卫生室、急救中心(站)、采供血机构、妇幼保健院(所、站)、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监督机所(中心)、医学科研机构、医学在职培训机构、健康教育所(站)等其他卫生机构。 2.医疗机构:指从卫生行政部门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包括医院、疗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街道)卫生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村卫生室、妇幼保健院(所、站)、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急救中心(站)和临床检验中心。 3.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指为社会公众利益服务而设立运营的医疗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其收入用于弥补医疗服务成本。 4.营利性医疗机构:指医疗服务所得收益可用于弥补投资者经济回报的医疗机构。政府不举办营利性医疗机构。 5.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各类专科医院和护理院,不包括专科疾病防治院、妇幼保健院和疗养院。

6.中医医院:包括中医(综合)医院和中医专科医院,不包括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民族医院。 7.专科医院:包括口腔医院、眼科医院、耳鼻喉科医院、肿瘤医院、心血管病医院、胸科医院、血液病医院、妇产(科)医院、儿童医院、精神病医院、传染病医院、皮肤病医院、结核病医院、麻风病医院、职业病医院、骨科医院、康复医院、整形外科医院、美容医院等其他专科医院,不包括中医专科医院、各类专科疾病防治院和妇幼保健院。8.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指为本社区居民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的基层卫生机构。 9.卫生人员:指在医疗、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医学科研和在职教育等卫生机构工作的职工,包括卫生技术人员、其他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一般按支付年底工资的在岗职工统计,包括各类聘任人员及返聘本单位半年以上人员,不包括临时工、离退休人员、退职人员、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人员和返聘本单位不足半年人员。 10.卫生技术人员:包括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药师(士)、检验技师、影像技师(士)、卫生监督员和见习医(药、护、技)师(士)等卫生专业人员。不包括从事管理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如院长、副院长、党委书记等)。 11.医生:包括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和医士。12.医师:包括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

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情况汇报

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专家: 首先,我代表市卫生局对专家组一行光临**、调研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情况作一汇报。 一、组织领导情况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对于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群众提供廉价、便捷的医疗保健服务,提高全社会疾病预防控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将其作为城市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的重要基础和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有关精神,切实加强领导,不断完善政策,以构建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着力点,积极调整优化配置卫生资源,坚持政府主导、因地制宜、多元举办的思路,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市政府专门成立了以分管市长为组长,卫生、财政、发改、劳动、人事等部门为成员的城市社区卫生工作领导小组,为发展社区卫生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对全市社区卫生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并明确表示将社区卫生服务列为XX年为群众办的好事实事之一;市政府分管领导多次召开协调会研究安排社区卫生工作,并经常深入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基础设施

建设和管理运行等进行指导;市人大、市政协立足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对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给予高度关注,领导班子集体开展了多次调研,在我市形成了共同关注社区卫生工作的领导机制。 为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全面抓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市政府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及时制定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XX~XX年**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发展规划》和《**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等政策性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组织领导、部门职责、措施要求。在此基础上,卫生、财政、劳动、人事、编办、残联等部门陆续制定下发了26个相关配套文件,形成了发展社区卫生的政策体系,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财政投入情况 我市以构建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立足点,逐年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力度。XX到XX年,市、区两级政府在提供社区卫生服务业务用房、设备和人员工资等方面,累计投入660万元,今年又投入466万元,并根据我市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实际需要,还安排社区卫生服

卫生统计学知识点总结

卫生统计学知识点总结-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卫生统计学 统计工作基本步骤:统计设计(调查设计和实验设计)、资料分析{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统计推断:是利用样本所提供的信息来推断总体特征,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a参数估计是指利用样本信息来估计总体参数,主要有点估计(把样本统计量直接作为总体参数估计值)和区间估计【按预先设定的可信度(1-α),来确定总体均数的所在范围】。b假设检验:是以小概率反证法的逻辑推理来判断总体参数间是否有质的区别。 变量资料可分为定性变量、定量变量。不同类型的变量可以进行转化,通常是由高级向低级转化。 资料按性质可分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 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1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图是描述计量资料分布类型及分布特征的方法。离散型定量变量的频率分布图可用直条图表达。 2频率分布表(图)的用途:①描述资料的分布类型;②描述分布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③便于发现一些特大和特小的可疑值;④便于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和处理;⑤当样本含量足够大时,以频率作为概率的估计值。 ★3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是定量资料中总体分布的两个重要指标。 (1)描述集中趋势的统计指标:平均数(算术均数、几何均数和中位数)、百分位数(是一种位置参数,用于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P50就是中位数)、众数。算术均数:适用于对称分布资料,特别是正态分布资料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几何均数:对数正态分布资料(频率图一般呈正偏峰分布)、等比数列;中位数:适用于各种分布的资料,特别是偏峰分布资料,也可用于分布末端无确定值得资料。 (2)描述离散趋势的指标: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四分位数间距:适用于各种分布的资料,特别是偏峰分布资料,常把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结合起来描述资料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方差和标准差:都适用于对称分布资料,特别对正态分布资料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常把均数和标准差结合起来描述资料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变异系数:主要用于量纲不同时,或均数相差较大时变量间变异程度的比较。 标准差的应用:①表示变量分布的离散程度;②结合均数计算变异系数、描述对称分布资料;③结合样本含量计算标准误。 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1定性资料的基础数据是绝对数。描述一组定性资料的数据特征,通常需要计算相对数。定性变量可以通过频率分布表描述其分布特征。 2 指标频率型指标强度型指标相对比型指标 概念近似反映某一时间出现概率单位时间内某现象的发生 率 两个有关联的指标A和B之比 计算 公式 A/B 有无 量纲 无有可有、可无 取值 范围 【0,1】可大于1无限制 本质大样本时作为概率近似值分子式分母的一部分频率强度,即概率强度的 似 值 表示相对于B的一个单位,A有多少 位 A和B可以是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