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科技大学《接入网技术》20春期末考试

电子科技大学《接入网技术》20春期末考试

电子科技大学《接入网技术》20春期末考试

(单选题)1: APON的标准规范是()。

A: G.902

B: Y.1231

C: G.983

D: X.25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2: 一个典型的EPON系统由_________、ONU和无源光分路器(POS)组成。()A: OLT

B: ODN

C: ATM

D: PSTN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3: 符合WALN技术特点的有()

A: MAC层具有分片/重组

B: 用户的移动范围一般为20km左右

C: CSMA/CD

D: 上网不用拨号,只有在收发数据时才占用无线资源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4: Cable Modem的功能不包括:()。

A: 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B: 理论上讲能够扫描所有的上行频道和下行频道

C: 提供与用户终端的接口

D: 在任意时刻都可向头端发送数据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5: 对于偏远山区人烟稀少的地区采用的最佳接入方式是()

A: GPRS接入

B: 卫星接入

C: LMDS接入

D: CDMA1x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6: 一个典型的EPON系统由____________、ONU和无源光分路器(POS)组成。()A: OLT

B: ODN

C: ATM

D: PSTN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7: ADSL接入系统基本结构由局端设备和用户端设备组成,局端设备包括在中心机房的ADSL Modem(局端收发模块,AUT-C).DSL接入多路复用器(DSLAM)和()。

接入网技术与比较

接入网技术与比较 有线接入技术包括:基于双绞线的ADSL技术、基于HFC网(光纤和同轴电缆混合网)的Cable Modem技术、基于五类线的以太网接入技术以及光纤接入技术。 一、基于双绞线的ADSL技术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系统(ADSL)是充分利用现有电话网络的双绞线资源,实现高速、高带宽的数据接入的一种技术。ADSL 是DSL的一种非对称版本,它采用FDM(频分复用)技术和DMT 调制技术,在保证不影响正常电话使用的前提下,利用原有的电话双绞线进行高速数据传输。 从实际的数据组网形式上看,ADSL所起的作用类似于窄带的拨号Modem,担负着数据的传送功能。按照OSI七层模型的划分标准,ADSL的功能从理论上应该属于七层模型的物理层。它主要实现信号的调制、提供接口类型等一系列底层的电气特性。同样,ADSL的宽带接入仍然遵循数据通信的对等层通信原则,在用户侧对上层数据进行封装后,在网络侧的同一层上进行开封。因此,要实现ADSL的各种宽带接入,在网络侧也必须有相应的网络设备相结合。 ADSL的接入模型主要由中央交换局端模块和远端模块组成,中央交换局端模块包括中心ADSL Modem 和接入多路复用系统DSLAM,,远端模块由用户ADSL Modem和滤波器组成。 ADSL能够向终端用户提供8Mbps的下行传输速率和1Mbps

的上行速率,比传统的28.8Kbps模拟调制解调器将近快200倍,这也是传输速率达128Kbps的ISDN(综合业务数据网)所无法比拟的。与电缆调制解调器(Cable Modem)相比,ADSL具有独特的优势是:它是针对单一电话线路用户的专线服务,而电缆调制解调器则要求一个系统内的众多用户分享同一带宽。尽管电缆调制解调器的下行速率比ADSL高,但考虑到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用户在同一时间上网,电缆调制解调器的性能将大大下降。另外,电缆调制解调器的上行速率通常低于ADSL。 不容忽视的是,目前,全世界有将近7.5亿铜制电话线用户,而享有电缆调制解调器服务的家庭只有1200万。ADSL无须改动现有铜缆网络设施就能提供宽带业务,由于技术成熟,产量大幅上升,ADSL已开始进入大力发展阶段。 目前,众多ADSL厂商在技术实现上,普遍将先进的ATM服务服务质量保证技术融入到ADSL设备中,DSLAM(ADSL的用户集中器)的ATM功能的引入,不仅提高了整个ADSL接入的总体性能,为每一用户提供了可靠的接入带宽,为ADSL星形组网方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而且完成了与ATM接口的无缝互联,实现了与ATM骨干网的完美结合。 二、基于HFC网的Cable Modem技术 基于HFC网(光纤和同轴电缆混合网)的Cable Modem技术是宽带接入技术中最先成熟和进入市场的,其巨大的带宽和相对经济性使其对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和新成立的电信公司很具吸

《接入因特网》教学设计

《接入因特网》教学设计 【教学题目】 第二单元第三节接入因特网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网络技术应用》(地图版)第二单元《加盟因特网》的第三节,是为学生在具备了基本网络基础知识后进一步认识网络而设置的章节。本节内容结合学生实际,从实用性角度与学生一起探究因特网的接入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因特网的运作原理并正确使用因特网。 【学情分析】 经过必修部分和前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基本上具备了使用网络及操作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同时接入因特网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之一,故具备较高的学习积极性。但由于不同学生间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使用计算机熟练程度不一,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进度;另外个别学生在教学中可能易被电脑吸引而忽视本课的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提供因特网服务的组织和它们各自所提供服务的内容和特点。 2、知道单台计算机接入因特网的常用方式,并了解几种接入方式的主要区别。 3、了解多台计算机接入因特网的常用技术,并知道代理服务器的概念和用途。 4、掌握最常见的因特网接入方法(ADSL)的配置。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网络和自身经验获得本地电信运营商所提供的接入方式的详细资料,学会比较各种接入方式的优劣。 2、规划小型局域网接入因特网。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从多渠道获取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间的合作交流,体验因特网接入过程,体会共享因特网连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教学重点】 因特网的接入方式及各种接入方式的特点。 【教学难点】 多台计算机接入因特网。 【难点与重点分析】 本课中提到了许多接入因特网的方式,其中涉及到了相应设备及网络拓扑,要学生一下子理解这些设备的作用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我认为本节重点应该是因特网的接入方式及各种接入方式的特点。由于学生平时对局域网接触较少,对局域网相关知识的理解有限,难点是多台计算机因特网的接入。 【教学方法】 目标体验教学法、任务驱动、合作学习、重点讲解。 【学法指导】 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教学组织】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结合实际进行评价指导。 【教学环境】 硬件:可连接因特网的微机教室。 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网络电子教室。 【学时安排】 安排2学时完本节成教学任务,本课为第1学时。

2020年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大学最新排名,附全国排名和地区排名.doc

2020年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大学最新排名,附 全国排名和地区排名 2020年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大学最新排名,附全国排名和地区排名 更新:2019-12-25 08:38:28 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很多学生很关注大学的排名,本文小编为了方便大家查询各个大学排名,特地整理了最新的2020年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大学全国排名和地区排名,本排名是根据是根据2019年校友会发布的最新中国高校排名整理,不作为官方数据。 一、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大学最新排名榜单品牌校友会榜单年份2019院校名称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大学全国排名20所在省市四川分省排名3院校类型理工排名评分97.83排名星级5院校层次中国一流独立学院二、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大学简介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大学是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独立学院(教发函[2004]21号),是由电子科技大学与成都国腾实业集团合作创办,是采用新模式新机制举办的以本科层次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 学院创建于2001年,坐落在享有“天府之国”美誉的成都,位于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都市高新西区,现有本、学生17000余名,占地1100亩。学院现设有系(分院)11个,本、专科专业66个,是国家国际软件人才培训基地、国家软件产业基地人才培训中心。

指导思想 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坚持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保障,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院又好又快发展。 办学定位 办学类型定位:应用型。 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适度开展专科教育,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发展高学历教育。 学科发展定位:以工学和管理学为主,以电子信息和计算机类专业为核心,理、工、经、管、文、艺术、设计和航空等多学科门类专业交叉协调发展。 人才培养定位:培养有系统理论基础和工程实践能力,具备可持续发展潜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科技人才和技术领军人才。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成都,辐射全国,服务区域经济及国民经济建设。 办学理念 秉承“厚德笃学、求实创新”的院训精神,坚持“一个宗旨,三个面向,四类专业”的办学理念,即: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院发展为重”的办学宗旨;坚持办学“面向行业,面向社会,面向未来”;坚持在传承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人才培养优势的基础上,办好电子信息和计算机类核心专业,经济管理与人文类专业,游戏、动画与艺术设计类专业和航空航天类专业。在办学中不断推进教育创新和管理创新,实施培养目标多元化,培养模式多样化。

接入网技术复习重点

第一章 G.902对接入网的定义:接入网是由业务节点接口和相关用户网络接口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所组成,它是一个为传送电信业务提供所需传送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接入网可经由Q3接口进行配置和管理。 接入网分层模型: 接入网的功能结构:1.用户接口功能 2.业务接口功能 3.核心功能 4.传送功能 5.系统管理功能 接入网的接口:用户网络接口、业务节点接口、Q3接口。 1.用户网络接口:用户网络接口是用户和网络之间的接口。 2.业务节点接口:业务节点接口是接入网和业务节点之间的接口。 3.Q3管理接口:Q3管理接口是操作系统和网络单元之间的接口,Q3接口 支持信息传送、管理和控制功能。

接入网的技术比较P21

第二章 ITU G.902对接入网的定义:接入网是由业务节点接口(SNI)和相关用户网络接口(UNI)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例如,线路设施和传输设施)所组成的,它是一个为传送电信业务提供所需传送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接入网可经由Q3接口进行配置和管理。

Y.1231对IP接入网的定义:IP接入网是由网络实体组成的一个实现,为IP 用户和IP服务提供者之间的IP业务提供所需要的接入能力。“IP用户”和“IP 服务提供者”都是逻辑实体,它们终止IP层、IP相关功能和可能的底层功能。 用户驻地网(CPN):所谓用户驻地网,一般是指用户终端至用户网络接口所包含的机线设备,由完成通信和控制功能的用户驻地布线系统组成,以使用用户终端可以灵活方便地与接入网连接。 G.902与Y.1231的比较: 相同点:IP接入网与用户驻地网(CPN)的接口、IP核心网之间的接口都是参考点(RP),而IP接入网与管理网络的接口依然是参考点。 不同点:(1)IP接入网提供接入能力而不是传送承载能力。IP接入网处理传送能力外,还提供“IP接入能力”,即对用户接入进行管理和控制能力。(2)提供IP业务并不需要事先建立关联。(3)Y.1231定义了IP核心网(4)IP接入网具有交换功能。IP接入网解释用户信令并可以动态切换业务服务器。 第三章 业务节点接口类型: 数字业务的发展要求从用户到业务节点之间是透明的纯数字连接,即要求业务节点能提供纯数字用户的接入能力。因此,要求开发的业务节点都具有数字的业务节点接口,数字SNI称为V接口。 按照SNI的定义,SNI可以支持多种不同类型的接入。传统的参考点只允许单个接入,例如,当ISDN用户从BA接入时使用V1参考点,没有实际的物理接口,而且只允许接入单个UNI;当ISDN用户从PRA接入时使用V3参考点时,V3参考点也只允许单个UNI;当用户以B-ISDN方式使用VB1参考点接入时,VB1参考点仍只允许接入单个UNI。 用户网络接口包括:模拟电话机接口(Z接口)、ISDN-BA的U接口、ISDN-PRA 的基群接口和各种租用线接口。 Z接口:Z接口是交换机和模拟用户的接口。Z接口提供了模拟用户的连接,用于传送话音信号、话带数据信号和多频信号。另外,Z接口必须对话机提供直流馈电,并且在不同的应用场合提供诸如直流信令、双音多频、脉冲、振铃、计时等功能。 U接口的概念:在ISDN基本接入的应用中,将网络终端和交换机线路中断之间的传输线路称为数字传输系统,又称为U接口 U接口的功能:(1)发送和接受线路信号功能(2)远端供电功能(3)环路测试功能(4)线路的待机与激活功能(5)电路防护功能 其他接口 电信管理网的4种接口:(1)Q3接口(2)Qx接口(3)F接口(4)X接口 V5接口的主要功能P47

接入网技术现状以及发展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接入网技术大作业 课题名称:接入网技术 院(系):计算机学院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通信101班 学生姓名: 学号: 201000402008 指导教师: 2013年 6 月 26 日

接入网技术现状以及发展 摘要: 在电信网络接入用户的“最后一公里”处,目前正是硝烟四起、竞争激烈。各个网络运营商无不各显神通,竭尽所能抢夺更多的用户。各种新兴的“宽带”接入技术也纷纷登场,一个全新的名字“接入网”也因此进入人们的眼中。 在新一代广义通信网络(包括电信网络与IP网络)的体系结构中,接入网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独立领域,并与核心网并列成为电信网络的两大构成之一。多种宽带IP接入技术正在兴起并激烈竞争,在电信运营业的开放与竞争的大坏境中,接入网特别是IP接入网的竞争尤为激烈。法律法规、监管部门、市场竞争对接入网发展的影响十分深刻。

目录 摘要 (1) 一、什么是接入网 (3)

二、接入网发展简史 (3) 三、中国现今主流的接入网技术 (4) 3.1、IP接入网技术 (4) 3.2、光纤接入技术 (5) 3.3、电话铜线接入技术 (5) 四、中国接入网技术的发展 (7) 五、中国接入网发展的思考 (7) 一、什么是接入网 长期以来,电信网络的接入部分经常被简称为“接入段”,“接入段”仅仅是交换

网络的最后延伸,是某些接入设备的附属设施,并不是一个独立完整的网络部件。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接入网已经开始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网络,成为现代通信系统的两大基本部件之一,并且是当前技术发展最快、竞争最激烈、建设最昂贵的网络。 根据国际电联关于接入网框架建议(G.902),接入网是有业务节点接口(SNI)和相关用户网络接口(UNI)组成的,为传送电信业务提供所需承载能力的系统,经Q接口进行配置和管理。因此,接入网可由三个接口界定,即网络侧经由SNI与业务节点相连,用户侧由UNI与用户相连,管理方面则经Q接口与电信管理网(TMN)相连。 业务节点是提供业务的实体,可提供规定业务的业务节点有本地交换机、租用线业务节点或特定配置的点播电视和广播电视业务节点等。 SNI是接入网和业务节点之间的接口,可分为支持单一接入的SNI和综合接入的SNI。支持单一接入的标准化接口主要有提供ISDN基本速率(2B+D)的V1接口和一次群速率(30B+D)的V3接口,支持综合业务接入的接口目前有V5接口,包括V5.1、V5.2接口。 接入网与用户间的UNI借口能够支持目前网络所能够提供的各种接入类型和业务,接入网的发展不应限制现有的业务和接入类型。 接入网的管理应该纳入TMN的范畴,以便统一协调管理不同的网元。接入网的管理不但要完成接入网各功能块的管理,而且要附加完成用户线的测试和故障定位 由此可以看出: .接入网是由线缆装置、传输设施等实体构成的一个实施系统。

【最新个人简历模板】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张拉拉 应届毕业生| 男 居住地:成都 电话:139********(手机) E-mail:Zhanglala@https://www.doczj.com/doc/fc17294448.html, 最高学历 学历:本科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学校: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 自我评价 语言能力:四级:606 (优秀) 六级:568(优秀)TOEFL:91(满分120) GRE:1310(满分1600)电脑能力:熟练掌握Office办公软件及使用SPSS,MATLAB工具软件 四川省计算机二级(C语言)全国计算机二级(C语言)全国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 所获奖项 某年人民一等奖学金 某年人民一等奖学金 某年电子科技大学改革开放三十年演讲比赛第一名(1/75) 某年电子科技大学挑战主持人大赛第一名 某年四川省演讲比赛三等奖 某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国家二等奖 某年电子科技大学第九届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3/242) 某年电子科技大学校词汇竞赛一等奖 某年国家业余一级运动员 社会经验 出江中学志愿者、 AIESEC(国际经济学商学学生联合会)副主席 SIFE(国际大学生企业家联盟)成员 心理健康中心“心语热线”接线员 两次家教和一次自己开办补习班的经历 绿洲小学环保教育主讲教师 校内职务 某年电子科大SIFE(国际大学生企业家联盟)团队队长 带领团队核心成员组织成员招募培训,构建团队组织架构,进行校内外的推广, 项目分析策划,参加全国创新公益大赛,荣获SIFE中国精英成员。 与项目经理协作策划执行“聚源中学征信教育”项目,“Drink me”杂志项目, 参与项目的前期调研分析,推广策划,负责整个项目过程的监督,聚源项目获得 泰格伍兹基金500美元的资助,杂志项目打造中国第一本合法校际联刊制刊物并 获得央视报道和社会关注,个人成为杂志项目终生荣誉社长。 某年电子科技大学校数学建模队主力成员(14队队长) 担任全文论文(共30页)工作并学习担当全程数据分析处理。

国内接入网技术发展现状

国内接入网技术发展现状 国内运营商接入网技术总体上将朝着高带宽方向发展。与此同时,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决定了宽带接入将长期呈现多种接入技术的融合与协调发展的局面。 不久前揭晓的《Netguide2008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相关市场分析显示:最经常选择的上网方式中,2007年中国互联网用户通过A DSL上网比例近5成。2007年中国互联网用户通过ADSL上网比例达46.5%,ADSL已经成为国内主流网络介入方式。ADSL、专线上网、小区宽带、有线宽带四者合计85.9%。宽带用户已经占据用户的绝大多数比例。 1.未来几年内ADSL2+/VDSL2技术仍是主流的宽带接入技术 就目前国内运营商在各地的发展来看,ADSL2+和VDSL2仍然是国内接入技术的主流。ADSL2+技术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发展成熟并逐步取代传统ADSL技术,成为目前主流的宽带接入技术。ADSL2+在2km范围内可提供10M以上的下行带宽,目前可以满足多数宽带业务的需要。 伴随ADSL2+技术日趋成熟的同时,支持高速接入的DMT VDSL 技术有了新的进展,VDSL2标准于2006年2月得到进一步完善,在芯片商、设备商和运营商的共同推动下,目前该技术已取得一定进展。VDSL2将调制方式定为DMT,支持高达100M的双向对称速率,并能与ADSL、ADSL2+和DMT调制的VDSL1兼容,将是DSL技术的

发展方向。ADSL2+目前已在江苏电信、上海电信、浙江电信、陕西电信、广西电信、河南通信、黑龙江通信、山东通信、河北通信、北京通信等全国近30个省区市规模应用,累计建设量已超过12万线。 需要指出的是,在长距情况下(大于1.5km),由于高频衰减十分严重,VDSL2传输性能与ADSL2+相当,但由于VDSL2芯片需要处理比ADSL2+芯片高得多的频谱,其成本高于ADSL2+,在长距应用环境下VDSL2技术没有优势。总之,ADSL2+将用于长距接入,VDSL2主要用于短距高速接入,两种技术将互为补充,在未来几年内仍是主流的宽带接入技术。 2.EPON/GPON光纤接入技术将获得一定发展 光纤接入是适应网络融合和业务转型的大趋势,是宽带固定接入的发展方向,而EPON和GPON无源技术又将是光纤接入的主要方式。EPON技术相对较简单,技术和设备都较成熟;GPON技术的多业务承载和保护等能力都强于EPON,值得期待,但目前技术和设备都不成熟,设备成本也高。EPON和GPON的抉择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备价格、业务需求等多方因素。 目前各运营商正组织有关EPON、GPON的测试和业务试验。经过试验和试商用后EPON/GPON光纤接入技术将以FTTN和FTTB 方式取得一定发展,FTTN+VDSL2/ ADSL2+、FTTB+LAN甚至FTTH将是PON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

一种校园网接入因特网的方案(附因特网接入方式)

一种校园网接入因特网的方案 ——附因特网接入方式 一、概述 目前校园网接入因特网(Internet)的方式主要有:光纤、数据数字网(DDN)、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ADSL)等,其他的因特网接入方式详见附件《Internet的接入方式》。 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是Internet接入方式的后起之秀,这里主要介绍校园网接入Internet的ADSL方案。ADSL是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的缩写,中文意思是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下行和上行最快速度分别是8Mbit/s和 1Mbit/s。ADSL上网也通过电话线路,但不需要拨号。ADSL的使用费和维护费用远远低于DDN,而速度却高于DDN,是校园网接入Internet的理想选择。 二、网络布局 在校园网中选择一台较高配置的PC作为接入Internet的代理服务器。该PC安装两块快速以太网卡。一块通过RJ-45直连网线与外置ADSLModem连接,另一块连接到校园网的交换设备。 外置ADSLModem和滤波器用RJ-11铜制电话线连接,滤波器通过电话外线连接到电信局。滤波器用于将低频信号与ADSL高频信号分离,如果在滤波器上接入电话机,则上网和打电话两不误,为学校节约了一条电话

线路。若采用G.Lite标准的ADSLModem降低了对输入信号的要求,不需要安装滤波器,这使得ADSLModem的安装更加简单。 国内电信局往往采用不同品牌的交换设备,这些局端设备与不同品牌的ADSLModem之间极有可能不兼容。因此学校在选购ADSLModem时应先向当地电信部门咨询。 ADSL设备和校园局域网连接示意图 代理服务器安装Windows2000Server操作系统,其上运行MicrosoftI SAServer3.0实现Internet访问的管理与控制。教师机和学生机上安装相应的代理服务客户端软件。 三、ADSLModem产品 (1)神州数码的DSL-300。 它是一款适合中小学校和小型办公室环境的以太网ADSLModem。它配备1个RJ-11ADSL端口和1个10Mbps的以太网端口,可提供简易且有效的宽带接入,以满足交互式视频、高速数据传输和Internet接入等功能。 (2)全向QL1680。

(完整版)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代码与名称 专业代码:080602 专业名称:自动化 二、学制与学位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三、培养目标 经过系统的教育和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宽广的知识面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使其在掌握自动化和控制工程领域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具有提出和解决带有挑战性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具有健全人格,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四、基本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系统、传感器原理、过程控制系统、线性系统理论、电力电子技术、系统工程导论等专业知识,并接受1~2个学科专业方向的基本训练。毕业后可从事国民经济、国防和科研各部门的运动控制、过程控制、机器人智能控制、导航制导与控制,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新型传感器、电子与自动检测系统、复杂网络与计算机应用系统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工作。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扎实的数理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以及外语综合能力; 2.系统掌握本学科领域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包括电路理论、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电力电子学、电力系统自动化等。 3.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本学科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的知识与技能,了解本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5.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一定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五、专业特色 1、在科研、教学、实验和毕业设计环节与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等专业有机结合,培养适应面宽广的“多才”专业; 2、理论与实践并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和专业基础,训练工程型人才; 3、开展各类竞赛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主干学科与主干课程 1、主干学科:检测技术及自动化装置、控制科学与工程 2、主干课程: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系统、传感器原理、过程控制系统 3、双语教学课程:信号与系统、信息论导论、电力系统自动化、线性系统理论、数字 逻辑设计及应用 七、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1、实验: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接口技术,电子技术实验基础I/II,现代电子技术综 合实验,电力电子技术,集成电路应用实验I/II,信号与系统,过程控制系 统,计算机控制系统,电机与拖动基础,传感器原理,自控原理基础实验, 单片机与PLC,数字系统设计,调速与随动,企业供配电系统,嵌入式系统 设计,现代控制技术综合实验,数字图像处理,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电力系 统自动化,信息论导论 2、上机:软件技术基础,现代工程设计制图,数值计算方法,自控原理基础实验,高 级语言程序设计,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计算机网络,现代控制技术综合实 验,人工智能导论,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工程导论 3、课程设计:电路分析基础,单片机与PLC,线性系统理论,现代控制技术综合实验 计算机控制系统,传感器原理,自控原理基础实验,单片机与PLC,数字系 统设计,企业供配电系统,嵌入式系统设计 4、实习实训:实习实训环节包括军事训练、基础工程训练、电工电气技术实训、电装 实习、综合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

三种常用接入网技术

三种常用接入网技术分析 陈小川 (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27) 北京分院摘 要: 接入网技术是当前电信网络发展的重要基础性技术保障,其技术的发展也经历几个发展阶段,对于当前接入网技术而言,主流的技术类型主要有三种。针对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接入网类型,从宏观层面分析各个接入网技术的基本功能应用、技术特点。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每一种接入网技术都存在其自身的优点和缺点,而这些优点正是在实际的接入网工程中所被看重,所以不同的接入网技术所用的环境也是不同的,需要技术开发人员对于接入网环境分析的前提下选择。 关键词: 接入网技术;xDSL技术;光纤接入网技术;Cable Modem 中图分类号:TP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2)1120022-01 明显的优势。但是,其技术缺点与优点一样明显,不能传输模0 引言 拟电视信号,并且其线路的依赖性较高。随着新一代xDSL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通信业务逐渐向着全面化、数字的出现,其功能得到一定的增强。 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各种通信技术服务的支持 2 光纤接入网技术 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的重要保障。但是,随着 2.1 技术基本功能应用 网络用户的增加,如何利用有限的网络资源来满足日趋增长的用户及其需求,已经成为网路电信运营商以及技术开发商所共光纤接入网技术是当前网路信息传输及共享的普遍应用技同关注的问题。而接入网技术利用网络资源的分流原理,将骨术,它改变了传统金属网路传播媒介的缺点,最大限度的实现干网与用户终端设备之间进行有效的连接,达到了网络资源的了网络信息的原始传播。光纤接入网包括远端设备——光网络有效分配,很好的解决了电信业务中“最后一公里”的技术难单元和局端设备——光线路终端,它们通过传输设备相连。系题。由于所用环境不同,接入网在其基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开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OLT和远端ONU。它们在整个接入网中完成展了多种复合型的功能技术,满足了多种网络环境下资源共享从业务节点接口(SNI)到用户网络接口(UNI)间有关信令协及信息分配问题。本文将针对当前常用的三种接入网技术进行议的转换。接入设备本身还具有组网能力,可以组成多种形式分析,针对其基本功能应用及优缺点展开分析。 的网络拓扑结构。 2.2 技术基本特点分析 1 数字用户线路(xDSL)系列接入网技术 在技术层面,光纤接入网技术彻底改变了网络信息传输对1.1 技术基本功能应用 于线路的依赖性,减少了光磁等信号对于网路信号的影响和干XDSL是各类数字用户线路接入网技术的总称,它包括扰,基本还原了原始信号的特性。另外,光接入网技术传输速IDSL(ISDN数字用户环路)、HDSL(利用两对线双向对称传输度快并且非常稳定,同时在模拟电视信号的传输层面具有非常2Mb/s的高速数字用户环路)、SDSL(单线对双向对称传输强的优势。同时在线路本身的成本方面,光纤接入网技术也比2Mb/s的数字用户环路,传输距离比HDSL稍短)、VDSL(甚高传统的接入网技术优势更加明显。但是,光纤接入网技术在某速数字用户环路)等,xDSL技术利用较为普通的铜线传输媒介些层面也存在无法克服的缺点,例如,光纤接入网技术对于设进行高速信号的处理。在所有的xDSL接入网技术中,ADSL技术备间的距离以来较强,交换机和用户网卡之间距离不能超过是家庭接入网常用的技术类型,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用。100米,否则信号衰减很厉害,只得加中继放大设备。 xDSL功能实现方式非常简单,通过局端设备和用户端设备进行 3 电缆调制解调器(Cable Modem)接入网技术 简单的连接就能实现其功能实现原理如图1所示。 3.1 技术基本特点分析 随着网路技术与有线电视技术的连接,有线电视网络技术已经成为当前人们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无论是传统的xDSL接入网技术还是当前发展较快的光纤网络信息传递技术都不能很好的满足有线电视网络应用要求。针对这一普遍性的问题,电信网络运营商将研发了线缆调制解调器接入技术,很好的解决了有线电视的信号传输的一系列问题。Cable Modem与以往的Modem在原理上都是将数据进行调制后在Cable(电缆)的一个频率范围内传输,接收时进行解调,传输机理与普通Modem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它是通过有线电视CATV的某个传输频带进行调制解调的。 3.2 技术基本特点分析 图1 xDSL接入网技术功能实现原理 1.2 技术基本特点分析 xDSL接入网技术作为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接入网技术,自诞生以来一直作为网络信息传递及分配的重要技术载体,特别是随着新一代xDSL技术的出现,使得网络信息部署等更加方便。xDSL技术其优点非常明显,它采用星型拓扑结构,能够实现多个终端的同时工作,并且在保密性、安全系数方面都具有 Cable Modem接入网技术改变了传统网络信息传播技术的短板,真正实现了网络信号与电视信号的相互衔接,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程度的还原了信息的真实性。这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是建立在高速宽带的基础上,因此,只要在具有宽带网络的环境中就能够实现Cable Modem接入网技术的应用,所以,无需 对用户线路进行改造,减少了接入网技术的推广成本。但是, 随 (下转第24页)

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选修3教案-2.1 接入因特网-

第一节接入因特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常见的因特网的接入方式,学会比较和选择比较合适的因特网的接入方式。 2.了解几个因特网组织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创设情境、任务驱动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协作学习的学习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因特网接入过程,促进学生间的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了解因特网的各种接入方式。 教学难点:掌握ADSL虚拟拨号上网的软、硬件配置安装。 教学方法:交流、讨论的学习方法。实践操作。 教学环境:多媒体机房,网络。 教学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高一年级信息技术选修课《网络技术应用》第二章《因特网的接入与管理》的第一节,是在学生具备了基本网络基础知识后进一步认识网络而设置的章节,它能结合学生的实际,从实用性角度与学生一起探究因特网的接入问题。对学生理解因特网的运作原理和使用因特网都有很好的作用。 学情分析:高中学生经过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的信息,已经具备了信息的搜索、处理、交流的能力,对因特网的使用也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大部分学生是有实际运用的经验的,但是对于因特网的接入和管理的知识大多来源于生活,知识链是破碎的,没有系统的。本节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对于因特网的接入和管理的知识系统化。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视频讲解】:互联网接入计划介绍。 【问题引入】:1.同学们平时喜欢上网吗?

2.你家里接入了互联网了吗?用的是什么方式接入? 【设计意图】:由问题导入新课,此环节,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为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课讲授 (一)因特网的接入方式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34-P38。 【课程讲解】: 常见的因特网接入方式: ?拨号方式 ?专线接入 ?无线接入 ?局域网接入 1.拨号接入方式:普通MODEM拨号接入、ISDN拨号接入、ADSL虚拟拨号连接。 (1)普通调制解调器拨号接入 优点:技术成熟,设备成本低,使用面广。 缺点:上网时不能通电话,数据传输速率较低。 (2)ISDN拨号接入—一线通 ISDN(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综合业务数字网,可实现用户从端到端的全数字化连接。

2020年(发展战略)宽带接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发展战略)宽带接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宽带接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1.引言 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人们对远程教学、远程医疗、视频会议等多媒体应用的需求大幅度增加,电子商务更是网络应用的典型热点。同时,人们对网络带宽及速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网络由低速向高速、由共享到交换、由窄带向宽带方向迅速发展。目前对于主干网来讲,各种宽带组网技术日益成熟和完善,波分复用系统的带宽已达400Gbit/s,IPoverATM、IPoverSDH、IPoverWDM(DWDM)等技术已经开始投入使用,且提出了建立全优化光学主干网络,能够说网络的主干已经为承载各种宽带业务作好了准备。可是位于通信网络和用户之间的接入网发展相对滞后,接入网技术成为制约通信发展的瓶颈。为了给广大用户提供端到瑞的宽带连接,保证宽带业务的开展,接入网的宽带化、数字化是前提和基础,同时也是网络技术中的壹大热点和高利润增长点。 网络接入方式的结构,统称为网络的接入技术,其发生于连接网络和用户的最后壹段路程,网络的接入部分是目前最有希望大幅提高网络性能的环节。对本地环路网来说这是壹个瓶颈,全球拥有上亿条用户接入线,因其功能有限阻碍着网络用户业务的发展,而和用户线路另壹端的高性能设备形成了鲜明的反差。随着电子技术和光电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电子系统(从个人计算机到网络交换机或路由器)以及信息传输设备性能均于快速稳步的增长,为解决这壹环路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由于于本地环路铜线上传输的仍然是模拟信号,人们仍然使用着狭窄的无线电频道穿越拥挤的无线电频谱。目前如何大规模拓宽网络接入的瓶颈为全球现有的10.5亿条接入线提供超宽频带,已是当前网络技术发展的焦点,瓶颈是相对的,壹对金属线能够提供支持双向交谈的足够容量,但传统的铜线所能提供的带宽,对高性能的数据网络和因特网来说的确有些勉为其难,数据用

《接入网技术》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谁提出接入网的概念: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关于接入网的框架建议(G902)和我国的接入网体制规定,描述了接入网功能结构、接入类型、业务节点及网络管理接口等相关内容,接入网有了一个较为公认的认定。 公用电信网:长途网、接入网、中继网 接入网的定义:接入网(AN)是由业务节点接口和相关用户网络接口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诸如线路设施和传输设施)组成的,它是一个为传送电信业务提供所需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接入网可以经由Q3接口经行配置和管理。 3个接口界定:网络侧由SNI与业务节点相连,用户侧经由UNI与用户相连,管理方面则经Q3接口与电信管理网相连。 业务节点接口(SN)是提供业务的实体/业务节点接口(SNI)是接入网(AN)和业务节点(SN)直接的接口/用户网络接口(UNI)是用户和网络之间的接口。 参考模型:ITU-T建议G803的分层模型(电路层CL、传输通道层TP和传输介质层TM,TM 可划分为段层和物理介质层) 模型体现接入网的重要特性:1.接入网对于所接入的业务提供承载能力,实现业务的透明传送。2.接入网对用户信令是透明的,除了一些用户信令格式转换外,信令和业务处理的功能依然在业务节点中。3.接入网的引入不应限制现有的各种接入类型和业务,接入网应通过有限个标准化的接口与业务节点相连。4.接入网有独立于业务节点的网络管理系统,该网管系统通过标准化接口连接电信管理网TMN。TMN实施对接入网的操作、维护和管理。 接入网主要功能:用户端功能、业务端功能、核心功能、传送功能、AN系统管理功能。 用户端功能UPF主要作用是将特定的UNI要求与核心功能和管理功能相适配。 业务端功能SPF主要作用是将特定SNI规定的要求与公用承载通路相适配,以便于核心功能处理;也负责选择有关的信息,以便在AN系统管理功能中进行处理。 核心功能CF处于UPF和SPF之间,其主要作用是负责将个别用户端口承载童虎或业务端口承载通路的要求,与公用传送承载通路相适配,还包括为了通过AN传送所需要的协议适配和复用所进行的协议承载通路处理。 传送功能TF为AN中不同地点之间公用承载通路的传送提供通道,也为所用传输介质提供介质适配功能。 AN系统管理功能AN-SMF的主要作用是协调AN内UPF、SPF、CF和TF的指配,以及操作和维护;也负责协调用户终端和业务节点的操作功能。 拓扑结构:物理配置结构/逻辑配置结构,五种类型:星型结构、双星型结构、总线结构、环形结构和树形结构。 接入网分类:有线接入网/无线接入网。有线接入网:铜线接入网/光纤接入网,无线接入网:固定无线接入网/移动无线接入网(蜂窝通信、地面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等) 铜线接入网、光纤接入网、混合接入网、无线接入网

网络接入技术的分类和应用

网络接入技术的分类及使用 随着信息化产业的发展,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交流的一种新型平台。小至一个家庭单个用户,大到一个企业商业运作,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现行的网络中,我们经常用到的就是眼下最流行的INTERNET,它是目前惟一遍及全球的计算机网络,连接了世界各地数以亿计的计算机,能过TCP/IP协议进行通信。常用的接入方式可大体分为专线接入和拨号接入两种。所谓的专线接入就是用户和ISP之间通过专用的线路连接,这其中又分模拟专线和数字专线两种。拨号接入就比较简单多了,通过一根普通的电话线,再加上计算机和调制解调器就可以连接到INTERNET。 然而人们最关心的就是它的接入技术,经过对基础设施的改造和重新建设,我国的通信网络已实现了从模拟到数字,从铜缆到光纤的转变。其技术可以分为MODEM接入,ISDN接入、DDN接入、ADSL接入、Cable MODEM接入、无线接入、光纤接入、电力线接入。 一、MODEM接入方式为现在最广泛使用的一种。它是一个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之间的转换信号,调制器的作用是用音频信号作为载波,在线路的一端用要发送的数字信号去调制载波。解调器的作用是解调所接收到的音频信号,还原出它所携带的数字信号。调制解调器正是这两部分的综合。目前它的下行速率最高可达56Kbps,而上行速率只有33.6Kbps。从功能上讲,MODEM又可分为单功能MODEM和多功能MODEM。多功能MODEM主要有MODEM+FAX、MODEM+以太网卡,或数据+传真MODEM、数据+传真+语音MODEM、数据+传真+语音+无线通信MODEM等多种,其中的传真功能和独立式传真机功能有所不同,它是通过计算机来完成传真事件的,因而不能进行扫描传真,或真迹传真。由于功能较多,设备也相对复杂。因此,多功能MODEM不但价格较高,而且维护较难。所以,一般用户很少使用多功能MODEM。但是多功能的MODEM可以在一条电话线路上实现三种通信,能为小型办公室和家庭用户提供全自动PC和语音通信所需要的所有功能。在拥有差错控制、数据压缩、传真等功能的同时,采取异步操作方式,可以产生和管理多个语音信箱,实现远程信息管理、自动寻呼、语音记录和回放、信箱保密、自动识别、传真行动回覆和即插即用等功能。有的设备还配有功能强大、齐全的语音、传真、数据通信软件包。利用这些软件包,用户可以制定出完整的通信方案,可以在几分钟内为小型办公室或家庭建立一个完整的语音信箱和传真系统等。一般来讲,人们希望上网后,可以完成各项网上工作,包括数据、语音和传真等,而现在普遍使用的、传输速率在33.6Kbps以上的多功能语音调制解调器,不但包括了这些网上功能,还可较大地减少桌面办公设备的数量。所以,对于具有该类使用要求的用户,选择数据+传真+语音MODEM是非常有意义的。 MODEM从结构上可分为外置、内置和PC卡式三种。外置式也叫独立式,它的背面有和计算机、电话等设备连接的插口,连接和使用十分方便,不占计算机槽位,不需要专门安装软件驱动,使用非常广泛。但这种独立式Modem占用空间,需要专门直流电源供电,使得电脑连接变得更加复杂,不便于电脑移动。内置式也叫内装式,是以槽卡形直接插入计算机的扩充槽上,该设备不占空间,不需要专门电源,也更便宜,和电脑连接采用主板总线连接,相对来讲传输速率要高于外置式。但它占用了电脑的扩充槽,且安装较复杂。PC卡式是专为笔记本电脑设计的,一般都是多功能型设备,有传真+网卡+无线通信+调制解调器四合一Modem,也有只具备其中部分功能的三合一或二合一Modem。这类设备只有一张名片大,可以直接插入笔记本电脑的标准PCMCIA插槽中,为笔记本电脑移动办公、浏览Web提供了极大方便。MODEM现采用的协议一般为现在的V.90 标准,它解决了在1998年以前Rockwell的K56flex和USR的X2两大标准互不兼容的问题。2000年秋季,国际电信联盟推出了新的MODEM标准V.92标准,它比V.90有着更快的上行速度,迅速的连接以及

2。1因特网的接入教学设计

2.1 接入因特网 学习目的:1、了解因特网的几种接入方式。 2、了解因特网接入的软件配置。 3、了解因特网的服务组织。 重点难点:因特网接入的软件配置。 学习方式:分组教学 学习任务:1、分小组完成各种因特网接入方式的方案; 2、了解因特网的服务组织。 学习内容: 一、因特网的接入方式 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互联网,利用因特网进行学习、看新闻成为大家的一项重要内容。因特网的接入方式有:1、普通MODEM拨号接入;2、ISDN拨号接入;3、ADSL虚拟拨号接入方式;4、CAble MODEM接入;5、DDN 专线接入;6、光纤接入;7、无线接入;8、局域网接入。每一种接入方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 二、任务 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各自研究一种接入方式,请为你们小组的接入方式设置一种接入方案,内容要求如下: 1、该种接入方式有特点(如带宽、成本等); 2、列出该种接入方式所需的硬件; 3、列出该种接入方式的软件安装配置过程。 资料来源: 1、课本内容; 2、相关的网站: 下面给出一种接入方式的方案 局域网内有多于两台PC,因特网接入方式为宽带接入 1.网络结构图略 2、所需的硬件

ADSL拨号器;集线器(或交换机);网卡(3块);电话;计算机 3、软件配制 (1)网关主机的设置 网关主机上安装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 XP。点击"开始"->"控制面板"->"网络和Internet连接"->"网络连接",就会看到两个网卡的连接图标。 "Local Area Connection 1"即网卡A1 与因特网连接;"Local Area Connection 2"即网卡A2连局域网。"Local Area Connection 1"的TCP/IP 设置应视不同的宽带接入方式而不同,可以是自动获取IP 地址和DNS,也可以配固定IP 地址和DNS(IP 地址由ISP 提供给你的),用户应按ISP 提供的使用说明来配置。 把网卡A1 的因特网连接共享出来,右击"Local Area Connection 1"->"属性"->"高级",把"Internet 连接防火墙"和"Internet 连接共享"的三项钩选,按"确定",此时会出现对话框提示会改变另一网卡的TCP/IP 设置,按"Yes"。 查看"Local Area Connection 2"的TCP/IP 设置,右击"Local Area Connection 2"->"属性"->"Internet Protocol (TCP/IP)"->"属性",看到IP 地址被系统设置为192.168.0.1。 IP 地址根据局域网的使用者的具体设置而定了。网关主机的设置完成,已经共享了Internet 连接并有防火墙功能,可保护整个局域网内的所有机器不被非法访问。 (2)局域网内PC2 的配置 PC2 上安装的操作系统可以是任何网络操作系统。PC2 的操作系统中需要设置网卡的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和DNS。IP 地址设为与网关主机网卡A2 处于同一子网的地址,但不能重复,子网掩码跟网关主机网卡A2 的一样,默认网关和DNS 设为网关主机的网卡A2 的IP 地址。 三、因特网上的服务组织 人们在使用因特网过程中可能会与多种因特网服务商或服务组织联系。这些组织中有部分是义务团体,有部分是有偿服务的营运公司。 因特网的成功是因遵守相同规则的整个因特网社区制定了一系列的协议而取得的。这些协议的制定者包括: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因特网协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