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同伴关系研究综述

同伴关系研究综述

同伴关系研究综述
同伴关系研究综述

论文:幼儿同伴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

上传: 叶子玲更新时间:2012-6-5 9:42:00

幼儿同伴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

同伴关系既是儿童社会化的内容之一,也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幼儿期是幼儿同伴关系开始发展的时期,此时期幼儿同伴关系的发展对儿童的社会能力、认知能力、情感、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和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对家庭因素、教师因素、环境因素和幼儿的自身因素等影响幼儿同伴关系发展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并就幼儿同伴关系的影响因素,提出四点教育建议。

关键词

幼儿;同伴关系;社会化;影响因素

Abstract

The partnership is not only the content of the socialization of children, but also a very important way to the socialization of children.It's early childhood tha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ldren's social competence, cognitive, emotional, healthy self-concept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nd social development.This paper focuses on family factors, teachers factors,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children's own factors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partnership factors were discussed, an d based on the influence factors, puts forward four education Suggestions.

Keywords

Child;Partnership;Socialization;Factors

引言

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与儿童观的发展紧密相连。19世纪人们开始发现儿童并不是微型的成人,他们是发展中的人,此时儿童心理健康和行为问题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兴趣。人们发现,儿童在社会和遗传上的大部分问题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得到救治。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有关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在理论、方法和实证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研究者考察了婴幼儿间的同伴交往,社会参与,群体动力等等;皮亚杰曾论述了同伴关系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

二战爆发后,研究者基本上停止了对儿童同伴关系和同伴交往的研究,着重致力与战争有关的研究工作。二战后的冷战时期,儿童研究大都集中在学业和智力方面,对儿童的同伴关系的关注较少。

对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从停滞到迅猛发展的转折点是1970年,Hartup在《卡氏儿童心理学手册》的第二卷上,提醒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儿童的同伴关系在儿童的发展中起着重大作用,他强烈呼吁,研究者要进一步探讨同伴群体影响儿童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的途径。

在此背景下,新一轮同伴关系的研究开始复苏,七八十年代迅速崛起,一系列相关研究和实验调查都支持“儿童的社会行为影响关系模式”

这一假设。同时,研究者开始深入探讨儿童发展过程中同伴关系的本质和意义。到20一世纪八十年代末,同伴关系的研究己经丰富了同伴关系影响儿童发展这一假设的论据。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儿童同伴关系研究进一步扩展,一方面过去的一些研究内容进一步深化,另一方面,伴随着一些新的概念和观点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如心理理论与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动态系统理论在同伴关系研究中指导。

21世纪以来,同伴关系的研究开始关注文化、性别和环境对同伴关系影响。这些与全球的关注领域相关。国内关于儿童同伴关系研究的兴起一方面受到国外相关研究的影响,另一方面,我国自20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独生子女群体的出现,使得对同伴关系的研究成为众多学科研究的热点。20世纪八十年代,研究人员首先对国外有关儿童交往研究进行了介绍,然后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儿童的同伴交往进行了本土化研究。这一时期主要是对儿童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以及对儿童的交往能力进行教育干预。20世纪90年代以后主要侧重于对儿童同伴交往问题的探讨以及交往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近年来,有关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探讨同伴交往的互动关系,其研究趋向在于探讨社会系统的文化和区域价值观为北京的、学校或课堂中的角色与个体特性的交互作[1,2]。

同伴是指儿童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社会认知能力的人。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3]。童同伴关系是儿童在交往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儿童间特别是同龄人间的人际关系[4]。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幼儿教育目标有“智育中心”向注意幼儿全面发展转变就,各国越来越重视发展幼儿的同伴关系,并将其作为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有关幼儿同伴关系的研究证明幼儿期是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重要、关键时期,我国幼儿同伴关系存在的问题加大了我们深入了解幼儿同伴关系影响因素的紧迫性。

关于幼儿同伴关系的主要理论及影响因素的重要作用

(一)幼儿同伴关系的主要理论

同伴关系在儿童的发展和社会适应中起着重要作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来,儿童心理学家对同伴关系系统深入的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5]。较早引起关注的是关于儿童同龄群及游伴问题[6]。主要强调儿童在同伴中生活才能健康成长,指出儿童在和伙伴们相处中,逐渐懂得了友谊、谦让、互助、合作和竞争,并从中开始获得成功的社交经验和失败的社交教训。之后,有人明确提出了儿童同伴关系的概念并系统地论述了儿童同伴关系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具有的影响。在关注儿童同伴关系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之后,国内着重介绍了一下国外比较有影响的理论。主要有:由美国早起社会学家库利提出的首属群体理论[7],他认为首属群体是个人直接生活在其中,与群体成员有充分的直接交往和亲密人际关系的群体,首属群体是社会影响的最直接来源,对于个人的社会化起着重要作用;有由美国社会学家哈鲁提出的两种不同性质人际关系理论。他把儿童与他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分为垂直关系和水平关系。在社会化过程中,水平关系比垂直关系对儿童的影响更强烈更广泛。其中,垂直关系指的是儿童与成人(如父母、老师等)的关系,水平关系指与那些与自己有相同社会权利的同伴关系;重要他人理论,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代认为,重要他人是指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随着儿童年龄阶段的变化,其主导类型大体上是沿着家长——教师——同辈伙伴——无现实存在的重要他人这样一个演变趋向而逐渐发生变化的。它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的作用在减弱,同伴的影响逐渐增长[8];群体社会化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哈瑞斯认为对儿童个性留下明显长远的影响的环境是他们与同伴的共享环境,同伴群体对儿童的成长非常重要[9]。

(二)同伴关系的作用

儿童同伴关系是儿童在交往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儿童间特别是同龄人间的人际关系。同伴关系在儿童生活中,尤其是在儿童个性和社会化发展中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作用。它有利于儿童社会价值的获得和社会能力的培养以及认知和健康人格的发展。许多学者对同伴关系的社会功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概括起来同伴关系对儿童的成长发展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有益于幼儿个体社会化

社会化是儿童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社会规范,逐步形成符合社会需求而又有自己特色的价值观、行为模式及人格特征,成为社会积极成员的过程。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同伴交往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化力量。

教育与心理科学的研究成果证明: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在为后继阶段打基础。婴幼儿时期拥有良好的同伴关系,会有助于幼儿学会如何更好地在社会上生存,会有助于幼儿以后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

2.同伴关系可以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皮亚杰认为幼儿同伴交往时影响幼儿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幼儿同伴交往可以帮助幼儿摆脱自我中心,从别的同伴那里获得丰富的信息,使自己的思维精细化。

国内研究也证明5--11.5岁儿童通过相互交往可以促进认知水平的提高,其主要原因在于儿童相互作用时,由于动作和观点不同,引起争论,造成认知冲突,从而导致认知结构的改变[10]。近年来,西方流行一种“群体社会化理论”,充分肯定同伴关系对促进幼儿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意义。

3.同伴关系可以促进儿童社会能力的发展

现有的研究都认为,同伴关系对儿童社会能力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在儿童的安慰、帮助、同情诸能力的形成过程中,同龄人起着重要的作用,有调查表明,约有60%的亲社会行为来自同龄人,40%来自成人[11]。同伴关系可以使儿童摆脱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这种换位思考可以促进儿童社会能力的发展。

4.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著名自我心理学家乔治米德高度重视社会交往对自我发展的价值,他认为个体主要是通过人际交往活动形成自我概念的。儿童正是在与他人的交往的过程中,逐渐确立了自我,从而有了自我概念。幼儿在同伴交往中可以逐渐学习适应他人而不断地调整和修正自己的行为,学习和掌握良好的行为准则,学习与他人建立融洽的关系,幼儿的积极交往行为会不断增加,关心他人,与他人通力合作等良好品行会不断形成,重视幼儿同伴交往对促进幼儿良好的人格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二、幼儿同伴交往中存在的问题

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致力于培养幼儿与同伴的和谐关系是每个家长和教师的共同责任和心愿。然而在我国,幼儿同伴交往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如下:当前在幼儿同伴交往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的幼儿总是把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放在首位,不顾及他人的想法。他们固执己见,很少关心他人,与他人不能和睦相处。我国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现阶段的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享有特殊的地位,与同伴交往过程中以自我为中心就变为一个更加严峻的问题。在于他人冲突时,他们往往表现的情绪变化过快或过于激烈。其次,有的孩子在同伴交往过程中表现的较孤僻和任性,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常常闷闷不乐,甚至过分敏感。他们喜欢一个人呆在一边,不愿让别人接近,更不会主动地与同伴合作

游戏。这些幼儿有时还伴有小心眼、爱钻牛角尖的现象,这些不合群的心理特征严重影响着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除了以上所说的以自我为中心和孤僻、不合群等不良行为的存在外,还存在着侵犯他人的行为。

三、同伴关系的影响因素

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为什么有些幼儿受到同伴的普遍欢迎并拥有很多朋友;而有些幼儿却被同伴拒绝,甚至没有朋友呢?同伴关系障碍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其中有哪些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呢?我们知道,家庭、学校对幼儿而言,是两大社会系统,幼儿的主要抚养人(主要是父母亲)和教师是幼儿的重要他人。应该说,这两大支持系统对幼儿的同伴关系必然有着巨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幼儿并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在同伴关系中,直接的作用者和互动者是幼儿自己,因此幼儿个体本身的气质、行为特征、社交技能与策略和社会情绪都是影响幼儿同伴交往的主要因素。下面我们具体讨论一下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的。

(一)幼儿自身因素

在幼儿同伴关系的影响因素中,家庭和教师因素主要是一种外部影响因素,而最大的内部影响因素应该是幼儿自身。目前许多心理学工作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探讨影响幼儿同伴关系的影响因素。综合已有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幼儿自身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身体吸引力、性别和名字

在婴儿时期,幼儿就表现出对身体外部特征的偏好。童年时期偏好面部有吸引力的个体。实验研究表明,学前儿童期望有吸引力的同伴成为自己的朋友。儿童对身体吸引力的偏好可能与性别有一定的关系。例如,有吸引力的男孩不一定会得到同伴的肯定和接纳,而有吸引力的女孩则比较容易得到同伴的肯定。然而,并非所有儿童都对有身体吸引力的儿童感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在同伴关系的选择上更多的不是以个体的外貌,而是以个体的修养和个性品质等因素来评价同伴。但是,不可否认,身体有吸引力是被同伴接纳的有利因素,幼儿总是对那些看起来身体、相貌较好的儿童赋予积极地内在品质。

在幼儿的同伴关系中,幼儿的性别因素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以往的研究认为,男孩比女孩更具攻击性,从而对幼儿的同伴关系造成影响。但这种看法已遭到质疑,有证据表明女孩和男孩表达攻击的方式有所不同。例如,女孩的攻击可能采取非面对面的形式表达(如造谣或诽谤),而不是采取直接的攻击行为方式。无论直接攻击还是非面对面形式攻击,如果攻击意识过强都预示了幼儿将来社会适应的不良。

幼儿的名字与同伴群体关系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联系。心理学家曾让幼儿对一大串姓名是否有吸引力进行评定。最后,让被试写出三个最受欢迎和三个最不受欢迎的名字。研究者发现,好听的名字比不好听的名字更受欢迎。谢弗认为,好听的名字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幼儿对好听名字潜意识的作出积极评价。但是,名字对同伴关系的影响并不是绝对的,而且随着幼儿同伴关系的发展,该因素对幼儿同伴关系的影响越来越小。

2.幼儿行为特点

李(Lee,1973)曾研究幼儿不同行为特点对同伴交往的影响[12],研究发现受欢迎的幼儿是通过看着或接近其他幼儿来发动社交的,当其他幼儿发出社交信号时,他会做出积极地反应。而不受欢迎的幼儿则在行为上表现出很专断,他通过抓住别人或别人的玩具来发动交往,当其他幼儿发出社交信号时,他对这些信号不加以理睬或以不恰当的方式做出反应。

庞丽娟在其研究中也发现了幼儿行为特点对幼儿同伴关系的影响[13]。她将幼儿行为分为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两大类,积极行为包括友好、帮助、分享、合作、同情、谦让;消极行为包括打人、说难听话、抢占玩具、招惹别人、淘闹、引起冲突等。研究发现受欢迎幼儿表现出较多的积极、友好行为和很少的消极行为。被拒绝幼儿则表现出较多的消极、不友好行为,积极友好行为则很少。被忽视幼儿表现出的积极友好行为和消极不友好行为均较少,一般幼儿在各项研究中均居于中间水平。

3.幼儿情绪表达的特点

过去的有关同伴关系的研究对儿童的情绪特点关注不够。其实,许多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往往是自我孤立的、胆小的、不成熟的。在儿童的情绪特点上,我们一般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考察:1情绪表现,即个体体验到的情感强度;2情绪规则,如调节内部情感状态和作用;

3行为规则,即对情绪驱使行为的表达上的调节。艾森伯格(Eisenberg)认为,在管理情绪和情绪驱使行为上有困难的儿童倾向于把问题外化,而且这种倾向夸大了他们所经历的情绪强度。从上面的三个维度来分析,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可能体验到的情感强度过于强烈或者对情感体验不深;他们对自己的情绪状态,尤其是过于激烈的情绪状态不懂如何去调节;在行为对情绪的表达上往往比较笨拙,要不用攻击行为表现,要不就是显示出对同伴的毫不在意。因此,儿童管理情绪的能力对儿童同伴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4.幼儿的社交技能与策略

幼儿的社交技能与策略对幼儿同伴关系也有重要的影响。在幼儿同伴交往过程中,当幼儿掌握运用一定的有效的社交技能与策略时,他的行为才能很多地被其同伴认可和接纳,才能与同伴相处融洽。这一点在庞丽娟的研究中得到证实。其研究发现受欢迎儿童掌握使用的

策略的有效性、主动性、独立性、友好性均较强;被拒绝儿童掌握和使用的策略多、独立、主动,但策略有效性差;被忽视幼儿掌握和使用策略较少,主动性、独立性、有效性均较差,较多地使用退缩性、依赖性策略;一般幼儿在交往技能及策略上均处于中间水平。

5.幼儿性格特点

性格是个性的重要方面,它是个性中鲜明的心理特征,也是个性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研究发现幼儿的性格特点也会对幼儿同伴关系产生影响[14]。受欢迎幼儿性格一般教开朗外向,不易冲动和发脾气,活泼、爱说话、胆子较大;被拒绝幼儿性格外向、性子急、脾气大、易冲动、非常活泼好动、爱说话、胆子大;被忽视幼儿则性格内向、好静、慢性、脾气小、不易兴奋与冲动、不爱说话、胆子较小;一般幼儿在各方面基本处于中稍偏下状态。幼儿时期是幼儿性格形成稳定时期,了解幼儿性格特点对幼儿同伴关系的影响,采用适当的方法对幼儿的性格加以塑造,使幼儿从小拥有良好的性格特征,将会使幼儿受益无穷。

(二)家庭因素

家庭是幼儿社会化的最早影响者,它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应该说,家庭和伙伴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提供了两个主要的场所,但家庭和同伴关系并不是两个完全独立的系统,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亲子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预告和决定着幼儿日后的同伴关系,而同伴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又反映了亲子的关系的某些特点。家庭关系对同伴关系的影响主要有直接和间接两方面(Ladd,1992)。直接影响主要涉及父母在幼儿与同伴的交往中作为管理者如何对幼儿进行明确的指导,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同伴关系的质量。例如,那些父母主动促进幼儿与同伴交往的幼儿比那些父母不这样做的幼儿更倾向于结交更多的朋友,这类幼儿在幼儿园时就表现出更容易地被他们的同伴所接纳的倾向。然而,父母对幼儿同伴关系的影响更多地是潜移默化中间接发生的。家庭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亲子关系

家庭关系对幼儿同伴关系的间接影响很大,其中,父母与孩子的亲子关系是对幼儿同伴关系是对幼儿同伴关系发生间接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幼儿和母亲建立的依恋类型就是一个重要的例子。母婴关系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预言了幼儿以后的同伴关系。而且,在这种质量可能是由幼儿早期的敏感程度所决定的,因此母亲的行为或个性特征与幼儿日后形成的同伴关系性质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约翰鲍尔比认为幼儿与母亲之间建立的依恋关系成为幼儿与其他个体建立关系的内部模式(John Bowlby,1998)。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方式受幼儿这种内部工作模型的调节,即将这种在母婴交往中建立起来的内部工作模型概化到他们的同伴关系中。如,热情、敏感和权威型的家长培养的幼儿易形成稳定的依恋,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关系;而支配型、权威型的家长培养出的幼儿经常对同伴表现出焦虑、严厉和喜怒无常。陈欣银(1995)的研究也证实亲子关系与同伴接受性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有一点已被证明:具有安全依恋的幼儿长大以后会将这种安全感带到他们的社会关系中,而具有不安全依恋的幼儿长大后也会将这种安全感带到他们的社会关系中。由此我们可以说,家长与幼儿之间建立起来的早期的亲子关系类型和性质对幼儿以后的同伴关系有着十分巨大的奠基作用。

2.父母教养方式

父母教养方式也与幼儿处理同伴关系的能力有一定的联系。父母教养方式包括父母性格、父母对幼儿使用的管教方式、父母对幼儿行为指导的次数、父母对幼儿游戏活动的支持等。许多研究发现,父母的教养方式会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的行为。如果父母平时教养子女时,积极地教养方式使用的比较多,其子女表现出亲社会性的成分就可能多一些;相反,父母在教育子女时,消极的教养方式使用的较多,其子女消极的社会行为可能就相应的多一些。相关研究表明,具有父母温暖、父母参与和父母民主的特征的家庭有助于培养幼儿与同伴交往的能力。然而,亲子关系是一种双向的互动关系,父母影响子女,子女也会反作用于父母。互动的结果是父母消极的教养方式同幼儿的反社会行为和一般健康得分呈正相关,而父母过分干涉、过分保护的教养方式可能会使子女畏惧退缩(万明刚、王亚鹏、王舟,2001)。由此可见,父母对幼儿的教养方式和父母创造出来的家庭氛围,以及父母和幼儿在教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互作用的方式,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的发展;特别是儿童对待外部世界的方式,其突出表现就是幼儿的同伴关系。

3.父母自身人格特征

父母的人格特征也会间接影响到幼儿的同伴关系。考尔文和其同事(Kolvintal,1997)研究发现,母亲的社会关系与幼儿在同伴中的社交地位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母亲的不同人格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幼儿的言谈举止。比较不喜欢与人交往的母亲抚养的幼儿也容易形成不善于与人交际的行为特征,从而形成幼儿较低的同伴地位;而乐于与人交往的母亲抚养的幼儿一般也喜欢与人交往,因此往往同伴也比较多,在同伴中可能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但是,也有人认为,父母的人格特征对幼儿同伴关系的影响可能是由父母不同的抚养技巧引起的。相关学者认为,父母的人格特征对幼儿的影响,一方面可能是通过父母与儿童的交互作用(即教养方式)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父母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整个人际氛围对儿童的潜在影响[15]。

(三)教师因素

教师也是影响幼儿同伴关系的重要因素。一个幼儿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如何,会间接地影响同伴关系对这个幼儿的评价。米勒等

(Miller&Gentry,1980)回顾了几项相关研究后发现,教师对某个幼儿特征和价值的认可程度会通过一种复杂的方式影响到其他学生对这个儿童的接纳性。这种复杂的方式包括:

1.教师对儿童本身的影响

教师对儿童本身的社会性发展有着巨大影响。从幼儿离开家庭的单纯作用进入学校之后,教师对幼儿而言就是权威的成人社会的成长。教师采取的班级管理的方式和风格、教师和幼儿的师生关系以及教师对幼儿的期待等都会对幼儿的自我概念、对学校和外界社会的看法以及幼儿的同伴关系产生不同的影响。在班级中,一些具有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幼儿,教师往往对其有积极的评价,给予充分的重视。这些幼儿往往有积极地自我概念,而且善于与人交往,与同学关系也比较好。因此,教师对幼儿本身的评价和期待会影响幼儿的自我概念,并进而对幼儿的同伴关系产生影响。

2.教师对幼儿同伴地位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同伴群体中的评价标准出现之前,教师是影响幼儿最强有教师力的人物。由于在婴幼儿时期还不够成熟,幼儿对外界的很多评价都受到教师对其评价的影响,因此同伴对幼儿的评价也会受到教师评价的影响。教师一般比较注重聪明的幼儿,这类幼儿在同伴中的地位一般也比较高。这是通过教师对同伴的影响形成的,并进而影响了同伴对个体的看法。

(四)环境因素

首先,家庭居住环境影响儿童的同伴交往。城市居民住宅大多是单元结构,独门独户,不像以前大杂院时代邻里之间关系密切。儿童大多没有兄弟姐妹,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时间少。这一切都使幼儿在社会化和游戏方面的时间大为减少,同伴交往的机会越来越少。其次,活动材料,特别是玩具,是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重要的影响因素[16]。由于游戏是幼儿同伴互动的主要互动方式,在幼儿期,幼儿之间的交往大多是围绕玩具发生的。在没有玩具,或只有少量小玩具的条件下,幼儿之间经常发生挣抢、攻击等消极行为。而在有大型玩具,如滑梯、攀登架的条件下,幼儿之间倾向于发生轮流、分享、合作等积极友好的交往行为。所以,父母和教师应该多为幼儿创造交往的环境与条件,为幼儿提供一定数量的玩具等活动材料,鼓励幼儿之间建立合作、平等积极的交往关系。最后,幼儿园为幼儿提供的游戏环境也起着一定作用。

四、教育建议

幼儿同伴交往对其社会化的顺利进行、道德品质的发展以及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都会起独特的作用[17]。同伴交往不良不仅会影响幼儿当时的发展,而且会影响其以后的社会适应,还可能导致退缩、攻击、逃学等各种社会行为问题。所以,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极其重要。从幼儿同伴关系的影响因素入手,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为幼儿提供创设同伴交往的机会

交往能力是在不断的交往实践活动中发展与提高的。教师在指导幼儿日常生活、教育活动和游戏活动时,要多为幼儿创设同伴交往的条件,提供同伴交往的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得到锻炼。现在大多数幼儿是独生子女,他们拥有较丰富的玩具、图书等,但是缺少同龄玩伴。因此,家长要积极地带孩子到同伴家里做客,也可以邀请小朋友到自己家里做客。这样既可以让幼儿学会做客、待客之道,又可以帮助幼儿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行为的发展

良好的社会行为是指能够被社会所接受、赞同的行为。幼儿的良好行为具体表现为合作行为、分享行为、助人行为、同情行为等。成人在训练儿童良好行为时,可以从同情心的培养入手,让幼儿学会理解他人,关心他人,同情他人。成人要为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幼儿会从成人的言行中学会尊重他人,与人友好相处,从而促进幼儿良好同伴关系的形成。

(三)促进幼儿良好性格的发展

幼儿的性格特征是在社会生活条件尤其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影响下,在个人生活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幼儿的性格特征是对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所受教育影响的反映。学前期是幼儿的性格开始稳定的时期,父母和教师应该重视对幼儿性格的塑造和培养。要结合生活活动、学习活动、游戏活动以及运动等,有意思地培养幼儿性格热情开朗、勇敢自信的性格品质,为同伴交往奠定良好的性格基础。

(四)促进幼儿社会认知能力和社交技能的发展

社会认知能力和社交技能对幼儿的同伴交往具有重要的影响。我们要帮助幼儿熟练的掌握社交技能,包括加入某同伴群体的活动、对同伴表示赞扬和支持、恰当地解决冲突等等。应当通过幼儿园地游戏活动进行干预训练,提高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和社交技能。

总之,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幼儿社会化有重大的作用,教师和家长应该充分了解幼儿同伴关系的影响因素,促进幼儿良好同伴关系的发展。特别是关注那些在同伴中不太受欢迎的幼儿,及时指导这类幼儿,以促进所有幼儿的健康发展。

五、结论

同伴关系在儿童生活中,尤其是在儿童个性和社会化发展中具有成人无法取代的作用。同伴关系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同伴关系具有行为强化、榜样学习和社会比较的作用,同伴关系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一个重要来源。家庭因素、教师因素、环境因素和幼儿的自身因素是影响幼儿同伴关系的四大重要因素。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的成长,而不良的同伴关系会使儿童的成长受阻,并且可能会出现学校适应困难,甚至成人以后的社会适应困难。因此,在幼儿同伴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要意识到其重要性并结合幼儿同伴关系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幼儿的同伴交往创设良好的环境。本文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未充分结合具体的案例展开探讨,有待改进。

参考文献

[1]纪红艳.刘春蕾.儿童同伴关系研究综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02);P9-10.

[2]杨霞. 儿童同伴关系研究综述[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5);P13-14.

[3][5]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P132

[4]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P264

[6]荆建华.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及其对儿童的社会化影响问题初探[J].1998(02);P68-72

[7]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P385

[8]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P244-246

[9]陈会昌.青少年对家庭影响和同伴群体影响的接受性[J]心理科学.1998(03);P8-9

[10]符明宏、左梦兰.交往在儿童认知中作用[J].心理科学.1992(05);P6-7

[11]E、O、斯米诺娃,T、B古斯科娃.学龄前儿童与同龄人交往的研究[J]国际社会科学快报.1988(11); P10

[12]周宗奎.儿童社会化[M].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P216

[13]庞丽娟.幼儿不同交往类型的心理特征的比较研究[J].心理学报.1993(03);P5

[14]杨丽珠、吴文菊.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P264

[15]方建移、张英萍.学校教育与儿童社会性发展[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P162

[16]池瑾、冉亮.学前儿童发展[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P173

[17]张明红.学前儿童社会化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P61

客户关系管理文献综述

客户关系管理的应用和理论研究述评与展望 摘要:客户关系管理理论在近几年来受到国内外管理界和信息技术界的重点关注,随着全球一体化发展带来的全球化市场竞争和客户竞争,客户关系管理也受到了企业的广泛推崇,因此客户关系管理成为近年来管理界和信息技术界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本文主要从客户关系管理的产生、客户关系管理的概念与内涵、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的应用研究和理论研究状况展开,并对客户关系管理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客户关系管理;营销理论;关系营销;数据挖掘 前言 著名的管理大师“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在其著作中提出,“顾客是企业的基石,是企业存活的命脉,只有顾客才能创造就业机会。企业经营的真谛是获得并留住顾客”。 自客户关系管理概念被提出以来,许多学者从不同视角对CRM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贡献,企业和机构也在客户关系管理功能的诱惑下开始实施客户关系管理。 一、客户关系管理的起源 CRM(客户关系管理)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接触管理”(Contact Management),即专门收集整理客户与公司联系的所有信息。在 1984 年, Ives 和 Learmonth 提出了客户生命周期(CRLC)的概念,旨在客户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支持并满足客户的所有需求, 被视为CRM 思想的萌芽。到90年代初期演变成为包括电话服务中心支援资料分析的客户关怀(Customer Care)。而作为一个概念来说,客户关系管理最早由美国Gartner Group提出,Gartner Group 最初认为,客户关系管理就是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管理视角,赋予企业更完善的客户交流能力,最大化客户的收益率。 客户关系管理的理论基础来源于西方的市场营销理论,通过回顾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我们可以对客户关系管理的发展有整体的把握和了解。营销学家菲利普·科特勒总结了营销观念发展的五个演变阶段,包括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营销观念、社会营销观念。 前三个阶段是以“生产者为导向”的传统营销观念,后两个阶段成为现代市场营销观念,从传统营销观念到客户关系管理观念,企业对客户的态度发生了巨变。传统营销观念中企业没

企业品牌营销的文献综述

浙江财经学院毕业论文 (或毕业设计) 文献综述 企业品牌营销的文献综述 学生姓名章瑶指导教师陈颖 二级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名称市场营销 班级08市场营销C1班学号 0803240137 2009年10月30日

企业品牌营销的文献综述 摘要:现今社会是一个品牌竞争的时代,因此品牌的意义非同小可,本文主要对品牌的内涵及作用进行了研究,同时论述了品牌塑造的过程,包括品牌形象的打造、品牌定位和品牌文化的确立、品牌资产的重要以及品牌传播的策略,从中发现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品牌营销未来发展的前景。本文认为在今后的品牌营销中应当要更加注重情感与体验的渗透,将品牌赋予更多的思想与个性,吸引和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在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功效的期望的同时还能满足消费者在情感及心理上的需求。 关键字:品牌;品牌形象;品牌定位;品牌文化;品牌资产;品牌传播 一、关于企业品牌的研究 (一)品牌的概念 品牌(Brand)一词来源于古挪威文字Brandr,意思是“烙印”,它非常形象地表达了品牌的真谛——“如何在消费者心中留下烙印”。关于品牌的定义有很多,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品牌都有不同的理解。在国内外众多学者的著作中,对于品牌的解释基本与下述说法相类似,都是从最直观、最外在的品牌识别功能出发,将品牌视作一种特殊符号,并没有揭示品牌的完整内涵。比如:美国营销学家菲利普·科特勒(2009)为品牌下的定义是:“品牌就是一个名字、称谓、符号或设计,或是上述的总和,其目的是要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有别于其他竞争者。” 大卫·奥格威(2009)认为,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它是产品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广告风格的整体组合。品牌同时是因为消费者对其使用的印象及自身的经验而有所界定。 乔春洋(2005)指出,品牌是多种元素与信息的结合体,是一种具有影响力及专有性的无形资产,它不仅是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武器,更是对消费者的一种承诺和保证。而品牌的强弱、价值、竞争力、影响力等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各

儿童依恋研究综述

儿童依恋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从对依恋的概念、发展阶段、已有研究理论到已有研究成果作了一个综述,然后对存在的问题作了一个阐述以及展望。 【关键词】依恋依恋理论依恋的评估方法现状 依恋(attachment) 是儿童社会性和情绪性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发展心理学家的关注,因为依恋的形成及其性质对儿童一生的发展有着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对依恋的生物和社会意义研究表明,依恋这种亲子关系的早期经验会成为我们日后处理人际关系的基础。本文将对这些研究做一个综述。 一、依恋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一)依恋概念的提出和依恋发展的阶段 1.依恋概念的界定 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贝(J·Bowlby)于1969年最早提出了依恋(attachment)这一概念。[1]所谓依恋指的是抚养者与孩子之间一种特殊的情感上的联结。在这里抚养者主要是指母亲。杨丽珠提出,依恋是指婴幼儿对其主要抚养者特别亲近而不愿意离去的情感, 是存在于婴幼儿与其抚养者(主要是母亲)之间的一种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系。近年来, 张文新又提出, 依恋一般是指个体的人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可见, 依恋的主体是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人, 可以是儿童, 也可以是儿童的父母或其他看护者; 依恋的客体或对象一般是能形成对主体的情感呼应并与之建立强烈情感联结的特定个体, 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是某一特定的群体。在发展心理学中, 依恋特指婴儿与成人(父母或其他看护者)所形成的情感联结。 2.依恋发展的阶段 儿童依恋心理的发展同其他心理现象的发展一样, 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许多研究者依据对儿童依恋的研究, 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依恋发展的阶段理论。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谢弗和爱默逊(Schaffer & Emorson)提出的阶段模型及鲍尔贝的依恋阶段论。 谢弗和爱默逊从儿童依恋对象的选择性, 即依恋行为的指向性发展的角度, 将儿童早期依恋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 1) 非社会性阶段(0~6周)。该阶段儿童只能发出哭、笑等无定向的信号。( 2) 无分化的依恋阶段(6周~7个月)。该阶段儿童会对任何人发出信号并从中得到安慰与关注。( 3) 具体依恋阶段(7~11个月)。该阶段儿童的依恋集中指向特定的个体, 依恋行为的组织也更具有选择性。〔4〕鲍尔贝根据儿童行为的组织性、变通性与目的性发展的情况, 把儿童依恋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1)前依恋期(0~3个月)。这期间婴儿对人的反应几乎都是一样的。他喜欢所有人,最喜欢注视人的脸。(2) 依恋关系建立期(3~7个月)。这期间婴儿对母亲和他所熟悉的人的反应与对陌生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婴儿在熟悉的人面前表现出更多的微笑、啼哭和咿咿呀呀。对陌生人的反应明显减少但依然有反应。(3)依恋关系明确期(7个月~2岁)。这一时期儿童对特定个体的依恋真正确立, 出现了分离焦虑与对陌生人的谨慎或恐惧, 出现了对人的持久的依恋情感, 并能与人进行有目的的人际交往。(4) [1] Bowlby J.Attachment and Loss.V ol.1,Attachment,New York Bassic books,1969

关于人际传播的研究综述

关于人际传播的研究综述 【摘要】:人际传播作为传播类型研究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可以说在传播学史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自20世纪以来被专家学者们广泛应用于各自学科的研究中,甚至将其作为学科与学科间思想交流的纽带。人际传播作为人类最本能最直接的社会互动方式,满足了人们生存与发展的信息需求,成为个人社会化的基本条件。随着肢体交流到语言交流到文字交流,再到现如今以网络为依托的信息交流,人际传播在各个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性。本文通过查找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和知识点,梳理出一条关于人际传播研究的发展脉络,介绍国外人际传播研究的理论积淀以及国内对于人际传播的研究现状,通过对比研究方向,对未来中国关于人际传播的研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人际传播发展脉络研究综述 人际传播最直观的解释是指作为行为主体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作为一门学科,它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至今不过几十年的时间,但是关于人际传播的研究却源远流长。人是生活在传播世界中的,人的一生都摆脱不了传播关系,人类的交流问题一直都是人类社会存在的重要方面。在后工业社会,人际关系成为生活世界的主要矛盾,研究人际传播,对于理解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困境,更好的实现与他人和谐相处,有重要的启示。 人际传播有着许多学科的背景,所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是十分丰富的。本文先对人际传播逐渐理论化、体系化的过程进行梳理,再列举一些代表性国内学者的研究现状,对人际传播的研究进行一个简单的综述。 一、国外对于人际传播问题研究的理论积淀 纵观人际传播的发展演进,我们可以发现人际传播是朝着人性化的方向发展的。正如传播学者A·哈特对传播媒介的分类一样:首先,人类经历了语言、肢体等面对面传播的“示现的媒介系统”。其次,传播者需要借助媒介进行交流,诸如文字等“再现的媒介系统”。最后,人类正在经历着“机器媒介系统”,像电影、电话等传受双方都需要借助的媒介系统。人际传播的发展也遵循着这样一种规律。 人际传播的知识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谈论修辞或作为参与市

开题报告可行性分析范文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开题报告可行性分析范文 篇一:开题报告范例 天津师范大学成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篇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 而生的。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便于开题报告按目填写,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开题报告包括综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

要问题。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 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 开题报告是由选题者把自己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即"开 题报告内容"),向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进行陈述。然后由他们对科研课题进行评议。亦可采用"德尔菲法"评分;再由科研管理部门综合评议的意见,确定是否批准这一选题。开题报告的内容大致如下:课题名称、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起止年限、报名提纲。报名提纲包括: (1)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和有关文献资 料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2)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各项有关指标、主要研究方 法(包括是否已进行试验性研究); (3)大致的进度安排; (4)准备工作的情况和目前已具备的条件(包括人员、仪器、设备等); (5)尚需增添的主要设备和仪器(用途、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等); (6)经费概算; (7)预期研究结果; (8)承担单位和主要协作单位、及人员分工等。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发展与研究(一)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发展与研究(一) 摘要: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是把有关市场和客户的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共享,并能进行有效分析的处理的新型应用系统,它为企业内部的销售、营销、客户服务等提供全面的支持。在帮助企业缩减销售成本、增加收入、寻找扩展业务所需的新市场和新渠道,提高客户的价值方面CRM具有很广阔的应用空间。本文就此对CRM作了系统的论述。 关键字: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电子商务 1、客户关系管理CRM的起步及目前发展状况 客户关系管理CRM(CustomerRelationshipManagement)最早由美国GartnerGroup提出,自1997年开始,经过几年的发展,全球的CRM 市场一直处于爆炸性的快速增长之中。1999年全球的CRM市场收益约为76亿美元。据市场分析专家预测,2000年全球CRM市场收益将超过120亿美元,2004年将达到670亿美元。年增长率将一直保持在50%以上。目前,我国的CRM市场也已开始启动。像以往的ERP、电子商务等新理念一样,CRM在国内的发展经历了从概念传入到市场启动这样一个过程,而这些新理念对推动我国信息化建设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那么,CRM的基础是什么?它是一种以“客户关系一对一理论”为基础,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新型管理机制。“客户关系一对一理论”认为,每个客户的需求是不同的,只有尽可能地满足每个客户的特殊需求,企业才能提高竞争力。每个客户对企业的价值也是不同的,

通过满足每个客户的特殊需求,特别是满足重要客户的特殊需求,企业可与每个客户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客户同企业之间的每一次交易都使得这种关系更加稳固,从而使企业在同客户的长期交往中获得更多的利润。 CRM系统的宗旨是:为了满足每个客户的特殊需求,同每个客户建立联系,通过同客户的联系来了解客户的不同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对一”个性化服务。 从地域来看,目前CRM商机最大的是北美市场,其次是西欧市场,其中西欧市场正以全球最快的速度飞速发展。在东南亚地区,CRM市场目前比较小,尚处于炒作概念而不是做产品的时期。这主要是因为CRM概念由美国提出,拥有此类产品的厂商主要是Siebel、Oracle、Vantive、Onyx等欧美国家的软件公司,在其他地区产品的推行存在产品本地化等问题。但就其市场前景来看,发展潜力非常巨大。 从行业结构角度来看,大多数CRM方案供应商并没有把其产品局限在单一的行业市场,其客户遍布于众多的行业:如制造业、保险业、金融业以及高技术行业。 全球流行的CRM产品主要包括:Baan公司的BaanFrontoffice98.4、Onyx软件公司的OnyxCustomer4.0和Siebel系统公司的Siebel99等。这些产品都以Windows、Unix等为主流平台,并集成了MicrosoftOffice 应用。IBM、Oracle、Lotus等公司目前纷纷在加大力度发展其CRM产品。2、客户关系管理的基本目标与基本内容 CRM的基本目标应有三个,一是研究用户、确定市场,二是解决如

品牌社群文献综述教学内容

一、品牌社群概念及特征 1、定义 Muniz和0’Guinn(2001)认为品牌社群是一个特殊的、不受地域限制的消费者群体,它建立在使用某一品牌的消费者所形成的一系列社会关系之上。 品牌社群具有类似于“传统社区”的三个基本特征,即共同意识、共同的仪式惯例以及基于伦理的责任感。 与以前的营销研究不同,品牌社群是围绕某一品牌的社会集合体,是人与人、人与品牌之间的一种联系。它是一个精神社群,成员通过品牌来寻求对自我的认同,通过社群来重新建构自我向往的牛活方式,这就是品牌社群重要意义所在,它的提出为品牌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 Alexander.Schouten和Koenig(2002)认为品牌社群是一个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关系网络,强调核心消费者的作用。 MeAlexander等人突出强调了消费者在品牌社群中的品牌体验,认为品牌体验来自于成员间的互动,消费者在互动和体验中与营销人员共同建构了品牌意义。因此,对于消费者来说,品牌社群的存在和意义就在于给消费者提供与品牌相关的各种非凡的消费体验。 Belk和Tumbat(2005)以及Muniz和Sehau(2005)分别对品牌社群的类宗教性特征做了深入研究,以期能更好的反映消费者对其钟情品牌的极度热爱,甚至是信仰。 人们认为宗教性这比自我更有意义、更具力量并且非同一般。宗教活动使人心醉神迷,而且超越了自我。在有共同信仰的社群成员中,当社群成员对某一品牌极度热爱时,就会表现出消费的宗教性。对消费者而言,品牌取代了传统宗教,成为其个性展现和生活追求之所在。 Bagozzi和Dholakia(2006)认为品牌社群是那些对一个品牌具有共同热情的消费者形成的社会团体,他们可以通过团体行为来完成共同目标或表达出相互的情感和承诺。 本质上,这与Muniz和O’Guinn的定义是一致的,它们都强调某个品牌的消费者群体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行为。 2、结构 (1)消费者品牌结构模型 Muniz和O’Guinn(2001)所提出的品牌社群概念丰富了“消费者——品牌”关系模型,强调的是以品牌为中心的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此模型表明了消费者因品牌而联结在一起的意义,同时也表明“消费者一消费者”关系在品牌创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该模型的特点是聚焦,缺点是除了本品牌的其他消费者之外,竞争对手的消费者也会对本品牌消费者产生影响。 (2)基于核心消费者的品牌社群模型 McAlexander等(2002)对Muniz等的三角模型做了扩展,提出了一个“基于核心消费者

依恋关系与解离症状综述

依恋关系与解离症状综述 Nyt 引言 一直以来,学界一般认为解离症状是童年时期所受创伤引发的,但现在学界对创伤诱发解离症状的具体机制的研究还缺乏一定的深入性。部分研究者认为解离症状主要可能由童年期不安全型的依恋关系而造成的婴儿对创伤的易受伤性、不安全型依恋关系直接对婴儿造成的创伤所造成的。因此,本文主要通过讨论依恋关系(尤其是不安全型的依恋关系)与解离症状来探讨依恋关系是怎么通过影响婴儿与母亲之间的关系引发婴儿,甚至母亲自身的解离症状,从而讨论治疗解离症状的方法。 一、依恋关系诱发解离症状的理论与原因 1.依恋关系对青少年解离症状诱发的影响 在2004年的时候,GIOVANNI LIOTTI发表的综述整理了创伤、依恋关系与解离症状三者的关系(Liotti, 2004),见图1。他认为,在童年时期遭受过创伤的,被AAI访谈被判定为与照养者有着unresolved型依恋关系的双亲容易与他们的孩子形成未组织型的依恋关系。当孩子向双亲发出依恋要求的时候,容易激发双亲的unresolved的记忆,这样双亲会因为当前他们回应婴儿依恋要求的照顾模式与unresolved记忆诱发的恐惧的情绪产生矛盾而出现一会儿回应婴儿要求的一会儿回避甚至惩罚婴儿依恋要求的行为,这样双亲在婴儿面前就会成为一个既是惩罚者又是拯救者的形象。如此下来,婴儿就会对双亲产生既依赖又愤怒的情绪,难以确定他的依恋要求与行为是否正确,也难以确定自己在双亲中的自我形象,从而难以将婴儿时期记忆整合到一个完整的自我中并形成一个相对正常的内在工作模式,从而为它们的解离症状埋下了诱发的因子。如此一来婴儿成长过程中就会形成一个既强大(因为不想依赖父母)又脆弱(因为需要依恋关系)的矛盾两极的自我,为了减轻这种自我的矛盾,婴儿会产生一些防御机制,这种机制就是把强大的自我与脆弱的自我解离开来,这样婴儿就容易产生有解离经验或者是情感异常,一旦这种婴儿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其他危险的因子,就非常容易遭

论文开题报告可行性分析

论文开题报告可行性分析 篇一:可行性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题目XXXXX 指导教师 XXXXX 日期 XXXX 院、系(部)管理学院工程管理系 专业及班级工程管理专业XX级 01 班 姓名及学号 XX XXXXXXX 工程管理系 XX届毕业设计(论文)开题审查表 西安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篇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便于开题报告按目填写,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开题报告包括综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 开题报告是由选题者把自己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即"开题报告内容"),向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进行陈述。然后由他们对科研课题进行评议。亦可采用"德尔菲法"评分;再由科研管理部门综合评议的意见,确定是否批准这一选题。开题报告的内容大致如下:课题名称、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起止年限、报名提纲。报名提纲包括: (1)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和有关文献资料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2)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各项有关指标、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是否已进行试验性研究); (3)大致的进度安排; (4)准备工作的情况和目前已具备的条件(包括人员、仪器、设备等);

关于儿童依恋的研究综述

摘要 实证研究中,在借鉴了国外研究成果基础上,针对国内的现状,做了大量的研究,逐步形成适应国内的依恋理论与实证的体系。 本文从依恋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进行总结,理论上介绍了不同学派的依恋理论观点,包括精神分析学派、习性学理论、认知理论等,各个理论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总结了各学派的成就和不足。实证研究介绍了依恋的研究方法、依恋的影响因素、依恋在各个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依恋与友谊、依恋与心理健康、依恋与青少年犯罪、依恋与欺负行为、依恋与认知等,在相关研究中,介绍了依恋与各个领域的关系,文中整合了前人的成果,想借此机会,能吸引相关学科的学者将依恋理论用于实践。在最后,提出了对依恋的展望,包括:依恋与家教、依恋的代际传递、依恋的纵向研究、成人依恋的研究,这几项是对依恋研究的一点体会,本人认为依恋不应该只停留在理论和相关的研究中,应该使依恋的研究成果走入实际的家庭教育和个人自我提高,使依恋的成果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依据。 引言 针对国内的现状作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从依恋的形成上、依恋的影响因素、依恋对社会性的影响上、依恋与心理健康、依恋与个性发展、依恋与犯罪、依恋与家庭教育、依恋的代际传递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获得了许多成果。但是,依恋的研究还集中于儿童早期,对青少年及成年期的依恋较少。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的依恋研究成果,旨在为研究者们提供一个总揽全局的窗口,揭示不足,以备后来的学者能在此基础上对依恋研究有新的突破;总括了理论的成果,还将实证相关研究的成果列举出来,想借此机会,能吸引相关学科的学者将依恋理论用于实践,使依恋研究不仅停留在学术界,还能更有效的指导生活。 一、概念分析 (一)儿童依恋的界定 1.依恋的提出 关于母婴依恋的研究,是从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开始的。鲍尔比基于他的文化观和动物分离的研究,在《依恋与失落》一书里,从生态学、心理学、心理分析学、精神病学以至控制论、信息论角度,阐述了早期社会依恋理论。依恋最初是由鲍尔比(J.Bowlby)提出,用以描述母—婴之间形成的一种亲密感情联结。其实鲍尔比(Bowlby)的初衷并不认为依恋仅指婴幼儿期才具备,他认为依恋是伴随整个童年期,直至成人。 2.广义的理解 广义的依恋不局限于亲子之间,也不局限于婴幼儿期。如张春兴(1992)认为,“依恋是人际间在感情上甚为接近而又彼此依附的情形,所谓相依为命,即此之意”,它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征: 1)依恋关系提供安全感和自我效能感,使人在其他社会情境中满怀信心和胜任力地去参与。 2)依恋对象的作用是“安全基地”,是保护,是对压力、焦虑的自然遮挡。同伴和老师的作用不被当作依恋关系的核心。

(完整版)IPPA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11380字-3套题每套25题

IPPA问卷 亲爱的同学: 你好!作为中学生,父母与朋友在你的生活中都处于重要的地位。你依赖他们需要他们的关心和爱护:同时,对自己的看法,也会影响到你与他们之间的交往。为了更好的了解中学生与重要他人的相互关系,请你仔细回答以下问题,你的回答将作为科学研究所用,你的任何信息都作为个人隐私得到保护,不会向任何人遗漏,请放心作答! 年龄:年级: 性别: (1)男 (2)女 父母是否外出务工:(1)是 (2)否 (选“是”请回答下面两个问题,选“否”请跳过) 谁在外务工:(1)爸爸 (2)妈妈 (3)父母均在外务工 你与父母分别时间: (1)1-3个月 (2)3-6个月 (3)半年到一年 (4)一年以上 “1”-根本不是这样“2”-很少是这样“3”-有时是这样“4”-经常是这样“5”-总是这样 请阅读每一个句子,并选择与你最相符合的,然后画圈。 1.我母亲尊重我的情感。 1 2 3 4 5 2.我认为我的母亲是称职的母亲。 1 2 3 4 5 3.我真希望我的母亲是另外的人。 1 2 3 4 5 4.我母亲很认可我现在的样子。 1 2 3 4 5 5.对我在意的事情,我喜欢听取我母亲的意见。 1 2 3 4 5 6.我觉得向母亲表露自己的情感是没有用的。 1 2 3 4 5 7.当我为某事情难过的时候,我母亲会看出来。 1 2 3 4 5 8.与母亲讨论我的困扰另我感到很羞耻,很愚蠢。1 2 3 4 5 9.母亲对我期望太高。 1 2 3 4 5 10.我很容易为母亲感到难过。 1 2 3 4 5 11.我有很多不开心,但母亲知道的很少。 1 2 3 4 5 12.当讨论事情的时候,母亲会很在乎我的观点。 1 2 3 4 5 13.我母亲信任我的判断。 1 2 3 4 5 14.我母亲有她自己的烦恼,所以我不会拿自己的烦恼去烦她。1 2 3 4 5 15.我母亲帮助我更好的了解自己。 1 2 3 4 5 16.我把自己的烦恼告诉我的母亲。 1 2 3 4 5 17.我很生气我母亲。 1 2 3 4 5 18.我没有得到母亲很多的注意。 1 2 3 4 5 19.我母亲帮我一起讨论我的困难。1 2 3 4 5 20.我母亲理解我。 1 2 3 4 5 21.当我为某事情生气时,我母亲试图理解我。 1 2 3 4 5 22.我信任我的母亲。 1 2 3 4 5 23.我母亲不了解这些天我都经历了些什么。1 2 3 4 5

大学生爱情观的文献综述

大学生爱情观及相关教育的文献综述 摘要:上大学以后,往往没有中学时候里家长、老师、学校的约束,也伴随这身心发展与成熟,以及需要的改变,大部分大学生开始产生对爱的需要。爱情自古以来都是永恒不变的话题,在各个领域都有对爱情的描述、说明。在心理学中也不乏这样的理论。这些爱情理论各有千秋,同时,在现代很多学者对大学生的爱情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从多个角度解读大学生的恋爱心理,以更好的了解大学生在恋爱方面的心理状况,及时发现大学生在恋爱观上的不正确的方面,多方面探索如何进行大学生的爱情教育,更好的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帮助大学生理性对待爱情。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观;心理健康教育 1 引言 爱情(lov:between man and woman)是一个亘古弥新的话题,各个领域对爱情的不断探索与说明,将爱情的纷繁多彩呈现给我们。爱情的定义为“两个人之间相爱的感情、情谊;也指爱的感情。”中国古代有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这四大爱情故事传说;有“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山有棱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等描写恋爱或是暗恋等的诗词佳句。在西方,有罗密欧与朱丽叶、有维纳斯和阿都奈斯、有爱德华八世和辛普森夫人等的爱情故事。不同年龄段的人爱情观有不同的特点,在心理学范围内很多人也关注到了大学生在恋爱上的不同认识。因此,本文将梳理“在心理学上不同关注点下大学生爱情观”,并找出未来对大学生爱情观研究的方向。 2 关于爱情心理学的总体论述 爱情态度理论由Rubin(1970)提出,他开始将爱情定义成对某一特定的他人所持有的一种态度之后,使得爱情得以并入人际吸引之社会心理学主流内,并能使用一般测量方法研究爱情。他假设爱情是可以被测量的独立概念,可视为一个人对特定他人的多面性态度,他从文艺著作、普通常识及人际吸引之文献资料中,寻找拟定叙述感情的题目,经过项目分析、信度、效度考验而建立爱情量表(love scale)和喜欢量表(liking scale),他发现爱情与喜欢有质的差别,而其爱情量表中包含三种成份∶亲和和依赖需求、欲帮助对方的倾向、排他性与独占性。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的爱情理论,认为爱情由三个基本成分组成:激情、亲密和承诺。激情是爱情中的性欲成分,是情绪上的着迷;亲密是指在爱情关系中能够引起的温暖体验;承诺指维持关系的决定期许或担保。这三种成分构成了喜欢式爱情、迷恋式爱情、空洞式爱情、浪漫式爱情、伴侣式爱情、愚蠢式爱情、完美式爱情等七种

可行性研究文献综述

可行性研究文献综述 一、可行性研究简介 可行性研究一词源于英语feasibility study,字义就是行得通,有可能成功的意思。自20世纪30年代作为一种组织管理方法对工程项目进行评价,使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项目获得成功之后,可行性研究这种仅限于经济评价的报告在工业发达国家成为建设项目开发程序的一个环节。 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就是投资工业项目决策前的活动,就是在事件没有发生之前的研究,就是对事务未来发展的情况、可能遇到的问题与结果的估计,具有预测性。因此,必须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充分的占有资料,运用切合实际的预测方法,科学的预测未来前景。 对于投资额较大,建设周期较长,内外协作配套关系较多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工作期较长,为了节省投资,减少资源浪费,避免对早期就应淘汰的项目做无效研究,一般将可行性研究分为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有时也叫详细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价决策四个阶段。机会研究证明效果不佳的项目,就不再进行初步可行性研究;同样,如果初步可行性研究结论不可行,则不必再进行可行性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市场经济与管理科学的高度发展,在不断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可行性研究理论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与发展,至今已成为世界公认的项目评价方法。在项目投资决策之前进行可行性研究,不但有助于减少或避免项目投资失误,而且有助于项目的顺利实施与推进,总的说来,可行性研究对于项目投资决策有着以下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为项目建设立项的依据,作为向银行申请贷款或筹资的依据,作为工程设计与建设的依据,作为向当地政府与环保部门申请建设执照的依据,作为本工程建设补充基础资料的依据,作为项目与各有关部门签订合同或协议的依据,作为核准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研制计划的依据,作为企业安排项目计划与实施的依据。 二、国外可行性研究的发展历史 西方最早推行可行性研究方法的就是美国,通过采用这套方法,实现了对河流流域地区良好的开发与综合利用,二战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与管理科学的高度发展,技术经济问题越来越复杂,为了开发新产品,减少投资风险,需要采用科学方法对项目实施进行预测、分析、论证。因此20世纪60年代以来,可行性研究迅速成为投资决策前的一个普遍工作阶段,并且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理论的科学方法。这种方法在以世界银行为代表的国际经济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贷款或援助项目中迅速推广。 在19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外主要就是运用简单的财务评价方法通过对项目的收入与支出进行比较来判断项目的优劣。随着社会的发展,简单的财务评价已不能满足社会、政府与企业对项目投资决策的多元化需求。于就是,法国工程师让尔·杜比提出了“消费者剩余”的思想并在1844年发表了“公共工程效用的评价”一文。之后英国经济学家A·马歇尔正式提出了“消费者剩余”的概念,这种思想发展成为现在费用-效益分析的基础,构成了

客户关系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客户关系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客户关系管理(CRM)是最近几年管理界热烈讨论的话题,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原来以产品为到现在为导向的企业经营模式已日益不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客户关系管理就成为企业界关注的领域,本文拟从信息的角度对当前客户关系管理研究进行总结,为今后的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客户关系管理(CRM)、信息技术(IT)、功能 近年来,“顾客满意”似乎已成为企业界人士最常挂在嘴边的用语,因为他们认识到顾客是最终评定产品及服务品质优劣,并能决定是否继续与该公司交易的人,也就是说顾客是公司利润的源泉。随着竞争日趋白热化,全球各公司获取顾客光顾的成本不断增高,加上顾客多样化选择的机会等因素,让人感觉生意越来越难做。面对越来越挑剔的顾客和激烈的同行竞争,吸引新顾客和保留现有顾客已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因此研究客户关系管理(CRM 或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对于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提高客户忠诚度和保有率,实现缩短销售周期、降低销售成本、增加收入、扩展市场,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的赢利能力和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旨在对客户关系管理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以便在此基础上做更深入的研究。 1 客户关系管理的概念 所谓客户关系管理是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策略,它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并对工作流程进行重组,以赋予企业更完善的客户交流能力、最大化客户的收益率①。 客户关系管理是一个IT业术语,它涵盖了方法学、软件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一种组织化的方式来帮助企业管理客户关系。 客户关系管理是一概念,它把管理理念和业务实践融合在一起,它继承了销售、定单管理、客户服务以及协调和统一在客户生命周期内与客户交互的所有信息。CRM帮助企业管理单个客户,通过快速响应和高效的服务建立同客户之间的牢固关系。 客户关系管理应用是一个前端应用工具,通过它能够很方便地捕捉、融合、分析和共享企业已有的和潜在客户的信息。此过程主要贯穿市场、销售和服务阶段,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客户,精确地定位客户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提出的需求。CRM软件的实施主要有两个目标:第一,使得企业能更有效地定位、联系和赢得新客户;第二,使得企业与现有客户之间的关系更牢固。 CRM不是一个产品或服务,而是一种商业策略,通过它来有效管理企业客户关系,它为企业的每一个客户提供了一个完整的集成视图。 综合以上对客户关系管理的定义和有关文献可以看出:CRM是在信息技术支持下,依据一定的商业规则形成的软件工具,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客户和留住客户,增强企业竞争力最终达到赢利的目标②。 2 客户关系管理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外的学者对客户关系管理理论、方法和实施做了多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性、客户关系管理的基本功能和技术要求以及如何实现客户关系管理等。从信息的角度,客户关系管理的代表性的研究有:Hurwitz Group提出的CRM的六个主要的功能和技术要求;余军合,吴昭同(2000)提出的客户关系管理的三大基本功能;江波(2002)提出的客户关系管理的技术架构和典型功能以及技术实现;AMT网站客户关系管理研究小组提出的CRM系统具有的五大功能模块;以

学前儿童回避型依恋对社会退缩行为的影响开题报告

浙江师范大学 本科生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设计题目:学前儿童回避型依恋对社会退缩行为的影响学院: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专业:学前教育 班级:本科0202班 学号:20020228 学生:吕晓彬 指导老师:甘剑梅

一,研究价值 行为退缩的儿童经常表现出行为抑制.害羞.社会性孤独等,被认为观点采择能力低,自尊水平低,同时孤独.压抑的潜在因素,是儿童发展的危险因素。这些儿童在平时沉默寡言,容易被家长和教师所忽略。但是,当他们遭遇变故时,这些行为退缩儿童则难以调适自己的心境,也许在人格上会出现某些问题,危害他们自身的安全和发展。 现在的理论认为:一个婴儿会在与周围人的和物不断复杂化的交往中,建立一个内部的工作模型,这种模型内化了对依恋对象和自己以及两者关系的内在表征。儿童在这个模型的指导下,依据依恋对象对自己日常需求的反应速度和方式来建立在不同情境里的反应方式。这种行为模式一旦形成,就具有了很强的保持自我稳定的倾向,而且会在婴儿的潜意识中起作用。 [1] 因此,通过研究行为退缩与儿童回避型依恋的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儿童的社会退缩行为,家长.教师和其他人员就可以及早地对儿童的行为加以干预,力图改变对幼儿的教养方式,营造良好的家庭和学校氛围,以求适合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发展需要。 二,文献综述 (一),概述 1.社会退缩行为的界定 在发展心理学中,社会退缩(social withdrawal),行为抑制(inhi-bition),害羞(shyness)和社会性孤独(social isolalion)这四个概念的界定有些模糊。它们的共同部分是行为的孤独,但又不完全相同。行为的抑制是指儿童在陌生情境下,表现出来的害怕.谨慎的气质特征,多指年龄较小的婴儿表现;害羞是指儿童在陌生社会环境下的抑制;社会性孤独是指被同伴拒绝而表现出的独处行为;而社会退缩泛指跨时间.情境,在陌生与熟悉环境下表现出的独处行为。 [2] 行为退缩儿童表现包括行为抑制.害羞.社会性孤独等。 2.依恋理论的发展 依恋是指个体对特定他人持久而强烈的情感联结。 依恋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由英国生态学家John Bowlby 最先提出,他确定了依恋理论的基本框架。美国心理学家Mary Ainsworth发展了依恋理论。通过陌生情境实验和对多个样本的分析,将依恋划分为A.B.C(焦虑—回避型不安全依恋,安全型依恋,焦虑—反抗型依恋)和八种依恋亚型。20世纪90年代初,Main和Solomon又提出了一种新的基本依恋类型——混乱型不安全依恋。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对依恋研究更多的是对依恋的心理机制的深入研究,如开展的婴儿期除外不同年龄儿童的纵向研究;依恋与别的心理过程的相互关系和依恋的神经心理机制的横向研究;依恋在发展精神病理学的研究以及依恋的跨文化研究等许多工作。[1] (二)研究现状分析 1.学前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研究现状 1.目前,认为儿童退缩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气质 Kangan(1991)等人关于气质研究认为:退缩行为儿童最早表现为行为抑制—胆小,谨慎。

中学生依恋情结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

《教学与管理》2010年10月20日 社交焦虑问题是影响青少年社会交往的常见心理问题,而这一时期的社会交往又对个体人格的健全发展和社会化的顺利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亲子关系是影响青少年社交焦虑的重要因素:Ainsworth(1972)等人通过经典的“Strange Situation”实验推测不安全依恋的儿童将来患社交焦虑障碍的可能性更高,这个推测被Warren等人进行的追踪研究证实了;Frances M.Vertue(2003)通过理论探讨,用依恋理论中的内部工作模型整合了社交焦虑的多种解释理论,为依恋与社交焦虑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我国学者研究发现羞耻感、低自尊、朋辈关系等对我国青少年的社交焦虑有重要影响作。青少年时期,个体的依恋对象由儿童时期的父母,逐渐转为对同伴的依恋。大量的文献资料一致认为父母和同伴依恋是青少年依恋的两种重要的表现形式。 本研究试图从青少年与父母、朋友的依恋关系的角度出发,探索青少年依恋对社交焦虑的影响。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河南项城市、新疆伊宁市、重庆市6所中学(3所初中,3所高中),共计150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203份。 2.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己修订的青少年社交焦虑问卷(SAS-A;La Greca,1999)测量青少年的社交焦虑水平。该问卷的信度分析结果表明,该问卷的同质性信度为.816,分辨系数为.715,这说明修订的青少年社交焦虑问卷比较稳定和可靠;采用王争艳等人(2005)翻译并修订的量表父母和同伴依恋测量(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IPPA)测量青少年的依恋状况,在本研究中三个具体依恋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母亲依恋量表的Alpha系数是0.897,父亲依恋量表的Alpha系数是0.908,同伴依恋量表的Alpha系数是0.901,信效度符合研究需要。 3.数据处理 全部数据采用的是SPSS11.5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 1.青少年依恋的现状 (1)青少年父母亲依恋的性别、年级差异 对青少年的母亲依恋进行性别和年级的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男女生之间差异不显著,不同的年级之间差异也不显著,但二者的交互作用显著(p=0.033<0.05),男生在初中二、三年级时对母亲的依恋水平出现明显的下降,高一、高二时又有所回升,而女生对母亲的依恋水平并未出现显著的年级间的差异。对青少年的父亲依恋进行性别和年级的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无论是性别主效应或年级的主效应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 (2)青少年同伴依恋的性别、年级差异 对青少年的同伴依恋进行性别、年龄的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性别的主效应极其显著(F=54.285,p=.000),女生的同伴依恋水平高于男生;而年级的主效应不显著,性别年级的交互作用也不显著。 2.青少年依恋与社交焦虑的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 将青少年依恋的各个因子与青少年社交焦虑的各个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除了父亲沟通与青少年在一般情境下的社会回避及苦恼的相关不显著外(r=-0.031p>0.5),依恋的其他维度与社交焦虑的各维度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以青少年父母和同伴依恋、青少年社交焦虑的各因子为模型变量,采用多元线形回归模型来分析青少年依恋对社交焦虑的影响,结果表明母亲疏离、同伴疏离、父亲信任和同伴信任对青少年社交焦虑影响的标准化回归系数Beta值都具有极其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三、讨论 1.青少年依恋的性别年级差异 青少年在母亲依恋、父亲依恋和同伴依恋三个具 中学生依恋情结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 筅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朱海东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刘云艳 筅 国家知识产权局陈蔚 筅 34 ··

品牌拟人化营销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c2614714.html, 品牌拟人化营销研究综述 作者:李伟 来源:《现代营销·学苑版》2019年第08期 摘要:品牌拟人化营销在营销领域具有重要研究价值,通过对拟人化表现形式、消费者类型与拟人化、拟人化营销结果、拟人化相关中介变量和其他拟人化研究结果的总结,发现了拟人化研究基本层-交互层-人格层的研究层次和外在-内在-社会拟人化的研究格局,并指出了现有拟人化营销研究的不足,有助于推动品牌拟人化营销理论的深入研究。 关键词:拟人化;营销;消费者 拟人化是指将具有人或其他动物的外观特征、内在动机和意图以及社会维度的情感归属于非人類客体。拟人化营销作为一种重要的营销策略,对于企业品牌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营销人员因此常常鼓励将品牌和产品拟人化,通过品牌充满鲜明个性的形象影响消费者感知的可信度,建立消费者和品牌的亲密关系。如通过形象设计赋予产品会说话的特征,使其充当沟通媒介,赋予产品拟人化外观,使其展现人类活力特征。 关于品牌拟人化的研究最早是通过品牌个性化框架开始的,该框架研究的是依据人格特征对品牌的推断。关于品牌拟人化的研究一直在进行中,包括对品牌个性的进一步研究以及相关概念,如消费者-品牌关系和品牌偏爱。Kim和McGill(2011)提出品牌拟人化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类比性的,即拟人化的图式被用来建立与人类特征的认知联系。例如,一个符合顾客期望的品牌被认为是值得信赖的,通常留给人们的诚信品质让品牌看起来更人性化。品牌个性理论就属于这一类。Aaker s(1997)提出的品牌个性量表确定了品牌个性的五个特征:真诚、兴奋、能力、成熟和稳固。对于这一类品牌拟人化,人的品质只是品牌中可以观察到的一些简单的特征。在学术研究中,品牌拟人就被认为是品牌被注入类人特质。第二种类型的拟人主义是使消费者更接近于真正相信一个品牌是人。品牌被认为具有类人的精神状态。拟人化品牌是一个可以触摸到的客体,能够给人以感觉、该客体有目标、心态和脾气,甚至有对权力的欲望。拟人化的品牌具有不同的情感状态、心智水平、灵魂以及存在有意识的行为。在这一类型的品牌拟人化中,消费者认为品牌具有深切的关怀和关怀能力。拟人化品牌能够使消费者更容易在他们的人际关系和他们与品牌的关系之间做出真实的比较。 本文通过过对拟人化营销相关重要文献的回顾,从多个角度探讨了拟人化营销研究的现状,并根据现有研究指出缺陷和不足和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 一、拟人化的表现形式 拟人化的表现方式有多种,高弋涵等(2015)通过归纳拟人化设计情感化理论,从人格层、交互层和基本层总结拟人化设计的5种形式,即行为、角色、沟通、表情和动作拟人。从形式的细分角度,Kim(2015)将拟人化对象表现为仆人关系和伙伴关系,拟人化为仆人关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