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运算定律和性质

小学数学运算定律和性质

小学数学运算定律和性质
小学数学运算定律和性质

数学运算定律和性质

1、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

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b)+c= a +( b+c)

3、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

乘,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b)×c= a×( b×c)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

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表示:(a+b)×c= a×c+b×c

a ×( b+c) =a×b+a×c

拓展:(a-b)×c= a×c-b×c

a ×( b-c) =a×b-a×c

6、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a-b-c= a -( b+c) a -( b+c) = a-b-c

7、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减去第二个减数,再减去第一个减数。

用字母表示:a-b-c= a- c – b

8、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

用字母表示:a÷b÷c= a÷( b×c) a÷( b×c) = a÷b÷c

9、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先除以第二个除数,再除以第一个除数。

用字母表示:a÷b÷c= a÷c÷b

三年级数学运算定律、法则与公式大全,建议给孩子打印

三年级数学运算定律、法则与顺序 运算定律 1. 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 2. 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 (a+b)+c=a+(b+c) 。 3. 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4. 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 ×(b×c) 。 5. 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a+b)×c=a×c+b×c 。

6. 减法的性质: 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即a-b-c=a-(b+c) 。 运算法则 1. 整数加法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2. 整数减法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3. 整数乘法计算法则: 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4. 整数除法计算法则: 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

位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 5. 小数乘法法则: 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 6.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 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7.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8.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9.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小学六年级数学分数简便运算练习题

1、3 4.68425 ?+? 2、2313 2.25734 -- 3、574142181111 -- 4、171178560.7523423 +-+ 5、3350.550.577?÷? 6、5450.8212.59 9??-+? ??? 7、11164.53411112? +? 8、99916 ÷ 9、333833 3.7544 ?-+? 10、40.19 1.25 1.095 ÷+? 11、55513.75 2.75888 ?-?- 12、512924514343 ?+? 13、1111111111678910 ???? 14、193.26110100? ????÷- ??????? 15、()116.90.25 1.75 2.384? ???÷?? ??? 16、11812160.0144 132????-÷?+÷÷ ??????? 17、11850.5922221? ?? ?-?+?÷ ?????? ? 18、1389121127 2.59102251717 252? ???+?++? ? ????? 19、251517 4.125443686?????+-- ???????

20、 12 51 2.510.125 33 ?? ?? ---÷ ? ?? ?? ?? 21、1000320.25 1.25 ÷÷÷ 22、 49749491414 1.65242 902090901515 ???????+?-÷-- ? ? ?????? ?? 23、 1312199711 18.12584 1998753199818?? ?+÷?÷ ? ?? 24、 2211 1 3.6 2 6.387 1.8210.82 31523 ?? ?? -?+÷?-? ? ?? ?? ?? 25、 7714717 1260.866636 10102510210??÷?+?-?+? ??? 26、 238 238238 239 ÷ 27、 11156 33337 11281 ÷? 28、200420052003 200420051 +? ?- 29、 2007 2006 2008 ? 30、 2 5417 5 ÷ 31、20458419915 199258438089 +? - ?- 32、 1371 139137 138138 ?+? 33、 1111 1223344950 ++++ ???? 34、 1111 14477101316 ++++ ???? 35、 579111315 1 61220304256 -+-+-+ 36、1111111 248163264128 ++++++ 37、222222 315356399143 +++++ 38、 11 35 36 ?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与运算定律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及运算定律 1 正方形 知道边长求周长:周长=边长×4 C=4a 知道边长求面积:面积=边长×边长 S= a×a= a2 2 正方体 知道棱长求表面积: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知道棱长求体积: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a3 =S底×h 3 长方形 知道长和宽求周长:周长=(长+宽)×2 C=2(a+b) 知道长和宽求面积: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知道长、宽、高求表面积: 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知道长、宽、高求体积: 体积=长×宽×高

V=abh= S底×h 5 三角形 知道底、高,求面积: 面积=底×高÷2 s=ah÷2 知道三角形的面积和底,求三角形的高: 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知道三角形的面积和高,求三角形的底: 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6 平行四边形 知道底和高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底,求高: 高=面积÷底 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高,求底: 底=面积÷高 7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上底=面积×2÷高—下底 下底=面积×2÷高—上底

知道圆锥体的体积和底面积求高: 高=圆锥体的体积×3÷底面积 知道圆锥体的体积和高求底面积: 底面积=圆锥体的体积×3÷高 运算定律 1. 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 a+b=b+a 。 2. 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 3. 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 a×b=b×a。 4. 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 5. 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

运算定律和性质及其应用

运算定律和性质 1、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 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b)+c= a +( b+c) 3、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 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b)×c= a×( b×c)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 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表示:(a+b)×c= a×c+b×c a ×( b+c) =a×b+a×c 拓展:(a-b)×c= a×c-b×c a ×( b-c) =a×b-a×c 6、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a-b-c= a -( b+c) a -( b+c) = a-b-c 7、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减去第二个减数,再减去第一个减数。 用字母表示:a-b-c= a- c – b 8、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 用字母表示:a÷b÷c= a÷( b×c) a÷( b×c) = a÷b÷c 9、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先除以第二个除数,再除以第一个除数。 用字母表示:a÷b÷c= a÷c÷b

158+262+138 375+219+381+225 5001-247-1021-232 (181+2564)+2719 378+44+114+242+222 276+228+353+219 (375+1034)+(966+125) (2130+783+270)+1017 99+999+9999+99999 7755-(2187+755) 2214+638+286 3065-738-1065 899+344 2357-183-317-357 2365-1086-214 497-299 2370+1995 3999+498 1883-398 12×25 75×24

小学数学运算定律的总结

运算定律的总结 1、加法交换律:a+b=b+a ①34+37+66 ②28+253+122 ③421+196+79 2、乘法交换律:a×b=b×a ①25×37×4 ② 125×15×8 ③25×17×8 3、加法结合律经常与加法交换律同时使用 (a+b)+c=a+(b+c) ①34+37+66 ②64+(237+226)③32+67+18+33 ④456+231+124+19 4、乘法结合律经常与乘法交换律同时使用 (a×b)×c=a×(b×c) ①8×(14×125)④4×8×125×25 ⑤2×125×25×5×4×8 5、连减运算性质:a-b-c=a-(b+c) ①178-62-38 ②900-176-124 ③345-268-32 注:连减定律经常倒过来用:a-(b+c)= a-b-c ①456-(56+118)②465-(165+289)③892-(78+492) 6、连除运算性质:a÷b÷c=a÷(b×c) ①2600÷25÷4 ②3000÷125÷8 ③3600÷15÷6 注:连除定律经常倒过来用:a÷(b×c)=a÷b÷c ①2600÷(26×4)②420÷(5×7) ③72÷(4×9) ④4900÷(7×5)⑤720÷(24×6) 周一:加法结合律、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交换律 ①19+27+53+61 ②32+67+18+33 ③456+231+124+19 ④127+(83+64) ⑤6×(63×5)⑥76×5×4 ⑦25×17×8 ⑧125×4×8×25 周二:连减和连除运算定律 ①1200-624-76 ②7827-93-107 ③456-(56+118)④729-(73+29)①6300÷25÷4 ②3000÷125÷8 ③6300÷(7×5)⑤240÷(8×6)

(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以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点归纳和练习题

一、四则运算 1.加减法的意义 2.乘除法的意义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3.含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运算 例:340÷[(12+5)×5] (113-65)÷(12÷4) 4.用优化思想选择实际问题中的最佳方案 1.扎龙保护区门票有两种出售方案: 方案一:成人票30元,儿童票半价 方案二:团体10人以上(含10人)每人22元 (1)成人3人,儿童7人,选哪种方案合算? (2)成人7人,儿童3人,选哪种方案合算? 2.某游乐园售票处写着:成人票价30元,学生票价15元,团体票价18元(30人及30人以上),7位老师带领46名学生到这个游乐园游玩,怎样购票最合适? 二、运算定律 1.加法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2.乘法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a×b=b×a (2)乘法结合律:(a×b)×c=(a×b)×c (3)乘法分配律:(a+b)×c=a×c + b×c 简便运算: 25×82×4 50×(37×20) 88×125 25×44 167×6+167×7-167×3 37×29+37×44+37×27 25×64+25×36 16×98+32 62×37×125-37×125×54 35×99 57×201 3.乘除法的简便计算 (1)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 (2)运用除法的性质:a÷b÷c=a÷(b×c)

计算: 801÷(9×2)560÷(7×4)420÷35 45×12 2700÷45÷2 630÷(63×2)20000÷125÷2÷5÷8 三、小数的意义 1.小数的产生: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的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是常用小数来表 示。 2.小数的意义: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十分之际、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这些分 数都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如7 100用小数表示就是_______;29 1000 用小数表示是__________ 3.小数的计数单位及进率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如0.9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或0.1),0.35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或0.01)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4.不同数位上的数字意义不同: 说出下列各数中“7”所在的数位及其表示的意义 13.73 7. 9 0.357 0.27 5.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四、小数的性质 1.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天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小数的化简: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小数的大小不会改变 3.利用小数的性质改写小数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分数计算题

小学六年级总复习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题 一、用递等式进行计算 9405-2940÷28×21 920-1680÷40÷7 690+47×52-398 148+3328÷64-75 360×24÷32+730 2100-94+48×54 51+(2304-2042)×23 4215+(4361-716)÷81 (247+18)×27÷25 36-720÷(360÷18) 1080÷(63-54)×80 (528+912)×5-6178 8528÷41×38-904 264+318-8280÷69 (174+209)×26- 9000 814-(278+322)÷15 1406+735×9÷45 3168-7828÷38+504 796-5040÷(630÷7) 285+(3000-372)÷36 546×(210-195)÷30 88-28÷14 (49-49)×49 32×2÷8 40+200÷5 112-12×9 72÷(8×3) 45÷(12-9) 72-72÷12 3×9+9×3 3×9÷3÷9 45+45÷5-10 250+50-250+50 60+40÷10-10 (45+45)÷5-10 400÷80+20÷5 53-(15+5×3) 90-90÷15+6 521-21×12+88 1156÷17+5040÷42 610-714÷21×15 338+2108÷34-292 (82-936÷78)×15 1305-(760+240÷40) 列式计算 (1) 6968减去864的差除以56,商是多少? (2) 78与52的和乘以它们的差,积是多少? (3)113减去1856除以32的商,差是多少? 分数乘法计算题练习 7×218 54×165 8×81 52×50 8 3×24 94×83 43×98 1211×12136 20×51 8 5×12 44×11 56×149 94×8 3 12125×5011 43×21 3.6×43 85×2 127×7 4 183×8 16 5×3 194×18 1575×52 2152×6 5 65×24

小学数学基本定义与运算定律

小学数学基本定义与运算定律 小学数学基本定义与运算定律 (一)数与数字的区别:数字(也就是数码),是用来记数的符号,通常用国际通用的阿拉伯数字0~9这十个数字。其他还有中国小写数字,大写数字,罗马数字等等。 数是由数字和数位组成。 (1).0的意义:0既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作为某些数量的界限。如温度等。0是一个完全有确定意义的数。0是最小的自然数,是一个偶数。00是最小的自然数,是一个偶数。是任何自然数(0除外)的倍数。0不能作除数。 (2).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6、7、8、9、10……叫做自然数。简单说就是大于等于零的整数。 (3).整数:自然数都是整数,整数不都是自然数。 (4).小数:小数是特殊形式的分数,所有分数都可以表示成小数,小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但是不KCB齿轮油泵能说小数就是分数。(5).混小数(带小数):小数的整数部分不为零的小数叫混小数,也叫带小数。 (6).纯小数:小数的整数部分为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 (7).有限小数:小数的小数部分只有有限个数字的小数(不全为零)叫做有限小数。 (8).无限小数:小数的小数部分有无数个数字(不包含全为零)的小

数,叫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都是循环小数。例如,圆周率π也是无限小数。 (9).循环小数:小数部分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ZYB-B可调压齿轮泵小数。例如:0.333……,1.2470470470……都是循环小数。 (10).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十分位就开始的循环小数,叫做纯循环小数。 (11).混循环小数:与纯循环小数有唯一的区别,不是从十分位开始循环的循环小数,叫混循环小数。 (12).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起到无限位数,没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 (二)分数: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1).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 (2).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3).带分数:一个可调压渣油泵整数(零除外)和一个真分数组合在一起的数,叫做带分数。带分数也是假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相互之间可以互化。 (三)十进制:十进制计数法是世界各国常用的一种记数方法。特点是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10个较低的单位等于1个相邻的较高单位。常说“满十进一”,这种以“十”为基数的进位制,叫

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运算定律和性质

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运算定律和性质 ★这篇《四年级数学简便计算:运算定律和性质》,是###特地为 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协助! 1、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 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b)+c= a +( b+c) 3、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 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b)×c= a ×( b×c)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能够先把它们与这个 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表示: (a+b)×c= a×c+b×c a ×( b+c) =a×b+a×c 拓展: (a-b)×c= a×c-b×c a ×( b-c) =a×b-a×c

6、减法的性质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能够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 a-b-c= a -( b+c) a -( b+c) = a-b-c 7、减法的性质2: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能够先减去第二个减数,再减去第一个减数。 用字母表示:a-b-c= a-c-b 8、除法的性质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能够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 用字母表示: a÷b÷c= a ÷( b×c) a ÷( b×c) = a÷b÷c 9、除法的性质2: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能够先除以第二个除数,再除以第一个除数。 用字母表示:a÷b÷c= a÷ c ÷ b

小学数学常用运算定律

小学数学常用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a+(b+c)=(a+c)+b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a(bc)=(ac)b 乘法分配律: a(b+c)=ab+ac ab+ac= a(b+c) 减法的运算性质: a-b-c=a-(b+c) 除法的运算性质: a÷b÷c=a÷(b×c) a÷(b×c)= a÷b÷c= a÷c÷b a÷b×c=a÷(b÷c) a÷(b÷c)= a÷b×c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正方形(C:周长 S面积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S=ab 三角形(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2 s=ah÷2 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s=ah 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圆形(S:面积C:周长лd=直径r=半径) (1)周长=直径×л=2×л×半径C=лd=2лr (2)面积=半径×半径×лS=лr2

小学数学常用单位和进率质量(重量)单位: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长度单位: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面积单位: 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地积单位1亩=10分,1公顷=15亩,1亩≈667平方米, 1公顷=100公亩=10000平方米 体积单位: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升=1000毫升 时间单位: 1天=24时1时=60分1分=60秒1年=12月 1月=3旬(上旬、中旬都是10天,剩下的天数为下旬)

小学数学四年级乘法运算定律练习题

乘法运算定律练习题 班级:姓名: (40+8)×25 125×(8+80)36×(100+50)24×(5+10)86×(1000-2)15×(40-8)(25+16)×4 (25+6)×4 (60+4)×25 36×34+36×66 75×23+25×23 63×43+57×63 93×6+93×4 325×113-325×13 28×18-8×28 24×49+24×51 18×19+81×18 13×25+17×25 78×99 69×103 56×101 52×102 125×81 25×41 31×99 42×98 29×99

85×98 125×79 25×39 83+83×99 56+56×99 99×99+99 75×101-75 125×81-125 91×31-91 125×7×8 32×4×25 25×58×4 25×9×3×4 678+591+409 125×64×25 25×25×16 72×125 357+288+143 812+197+188 25×24 99 ×28+28 列出算式,并用简便方法计算。 1、77的25倍与4的乘积是多少? 2、142与8的乘积再乘125得多少? 3、32乘17的积加32乘83的积得多少?

综合练习(一) 一、运用乘法的交换律或结合律,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数。 78×85×17=78×(_____×______) 81×(43×32)=(_____ ×______)×32 (28+25)×4=×4+×4 15×24+12×15=×( +) 6×47+6×53=×( +) (13+)×10=×10+7× 二、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973×5×2 125×897×8 2×125×8×5 195×25×4 101×83 99×83 7×75-7×25 88×27+27×12 三、在□里填上“>”、“<”或“=”。 1.73×54□54×73 2.(75×76)×74□75×(76×74) 3.87×53□87×52 4.80×90□8×(10×90) 四、应用题。 1.一个盒子能装12支钢笔,每支钢笔3元钱。买这样的钢笔5盒共用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答)2.一台缝纫机6小时可加工服装48件,要用5台同样的缝纫机加工400件服装,需要几小时? 3.一件毛衣95元,一件呢大衣325元.现在各买4件。买毛衣和呢大衣工共用多元?(用两种方法解答)4.一个服装店一天卖出70件运动服,上午卖出20件,每件运动服78元。照这样计算,下午比上午卖多少元?(用不同方法解答) 综合练习(二) 一、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9+9+9+9改写成乘法算式是4×9。() 2.7×25×4=7×(25×4)只用了乘法结合律。() 3.求和只能用加法计算。() 4.2×3=6这个算式中2和3分别叫做积6的因数。() 5.几个数相乘,改变它们原来的运算顺序它们的积不变。() 二、运用乘法的交换律或结合律,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数。 53×19=19×___98×85=___×98 53×85=___×___73×___=85×___ 三、下面哪些等式应用了乘法交换律。 1.25×5=5×25 2.a×b=b+a 3.76×0=0×76 4.9×8×5=9×5×8 四、在□内填上适当的数,并在横线上填上所应用的乘法运算定律。 1.125×34×8=125×□×34(乘法__________律) 2.(72×□)×4=72×(25×□)(乘法___________律) 3.(200+□)×25=200×25+4 ×25(乘法___________律) 五、应用题 1.商店运来12箱洗衣粉,每箱25袋.如果每袋洗衣粉卖4元,一共可卖多少元? 2.两个车间共同加工一批零件,平均每人加工185个,第一车间有75名工人,第二车间有80名工人,

(完整word版)四年级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知识点归纳与练习最终版.docx

三单元 -----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班:姓名: 一、加减法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 定:两个加数交位置,和不 字母表示: a b b a 例如: 16+23=23+16546+78=78+546 2、加法结合律 定: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 字母表示:(a b) c a (b c) 注意:加法合律有着广泛的用,如果其中有两个加数的和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那么就可以利用 加法交律将原式中的加数行位置,再将两个加数合起来先运算。 例题:(1)50+98+50(2)488+40+60(3)165+93+35 3、减法的性质 注:减法交律、合律是由加法交律和合律衍生出来的。 减法的性质①:如果一个数减去两个数,那么后面两个减数的位置可以互。( 当减数与被减数有相同部分,可以他先相减) 字母表示: a b c a c b 例题:(1)198-75-98(2)528—89—128(3)226-58-26 减法的性质②:如果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那么相当于从个数当中减去后面两个数的和。(当减数之可以凑成整百、整十、整千,运算更便) 字母表示: a b c a (b c) 例题:(1)369-45-155(2)896-580-120(3)528—(150+128)(4)126-(26+88) 4.拆分、凑整法便算 拆分法:当一个数比整百、整千稍微大一些的候,我可以把个数拆分成整百、整千与一个小数的和, 然后利用加减法的交、合律行便算。例如: 103=100+3, 1006=1000+6,? 凑整法:当一个数比整百、整千稍微小一些的候,我可以把个数写成一个整百、整千的数减去一个小 的数的形式,然后利用加减法的运算定律行便算。例如: 97=100-3 ,998=1000-2 ,? 注意:拆分凑整法在加、减法中的便不是很明,但和乘除法的运算定律合起来就具有很大的便了。 例 4. 算下式,能便的行便算: ( 1) 89+106( 2) 56+98( 3)658+997

运算定律以及性质 1

运算定律以及性质 1、加法运算 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字母公式:a+b=b+a 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二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二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其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字母公式:a+b+c=(a+b)+c=a+(b+c) 2、乘法的运算 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的交换律。字母公式:a×b=b×a 乘法的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字母公式:a×b×c = a×(b×c) 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等于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这叫做乘法分配律。字母公式:(a+b)×c=a×c+b×c

乘法的其他运算性质: 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必须把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其积不变。字母公式:a×b = (a×c) ×( b÷c) 3、除法性质 概念 除法性质的概念为: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相除。 字母公式:a÷b÷c=a÷(b×c) 题例(简算过程):20÷8÷1.25 =20÷(8×1.25) =20÷10 =2 商不变的规律 概念: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它们的商不变。 字母公式:a÷b=(an)÷(bn)=(a÷n)÷(b÷n) (n≠0 b≠0) 题例:80÷125 =(80×8)÷(125×8) =640÷1000 =0.64 4、减法性质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 字母公式:a-b-c=a-(b+c) 例题:12-6-4 =12-(6+4) =12-10 =2 5、小数性质 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简便运算中的运算定律和性质

简便运算应该是灵活、正确、合理地运用各种定义、定理、定律、性质、法则等等,改变原有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通过简便运算要大幅度地提高计算速度及正确率,使复杂的计算变得简单。也就是说:变难为易,变繁为简,变慢为快。最重要的是灵活、合理地运用各种定义、定理、定律、性质、法则。尤其要强调“灵活”、“合理”。 简便运算中的所涉及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 加法交换律:a+b=b+a 含义: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运用:多用于加减混合运算以及连加算式结构的算式。 加法结合律:a+b+c=a+(b+c) 含义: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在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想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结果不变。 运用:多用于加减混合运算以及连加算式结构的算式。 乘法交换律:a×b=b×a 含义: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运用:多用于连乘以及乘除混合运算结构的算式。。 乘法结合律:a×b×c=a×(b×c) 含义: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在与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在与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运用:多用于连乘以及乘除混合运算结构的算式。。

乘法分配律:a×(b+c)=a×b+a×c 含义: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就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它们的积相加,结果不变。 运用:多用于几个乘法算式被加号或减号隔开的这种结构的算式或是一个数乘一个接近于整百、整十、整千的数 方法:从乘法算式中找出相同的因数,将相同的因数及乘号提取出来或将整百数改写成整百数加几或整百数减几的算式。 减法性质:a-b-c=a-(b+c) 含义: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就等于这个数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运用:多用于连减或加减混合运算结构的算式。 除法性质:a÷b÷c=a÷(b×c) 含义: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就等于这个数除以这几个数的积。 运用:多用于连除以及乘除混合运算结构的算式 简便运算中还应该注意的问题: 1、交换数的位置时,必须连同数前面的运算符号一起交换; 2、应用了运算的定律或性质必须加上括号; 3、去掉括号时,括号前面是减号时打开括号原括号里运算符号向相反的 方向改变; 4、添括号时,括号前面是减号时,原数前的运算符号向相反的方向改变。 5、交换数的位置时,必须连同数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

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简便计算(10份)

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简便计算(10份) 1、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 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b)+c= a +( b+c) 3、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 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b)×c= a×( b×c)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 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表示:(a+b)×c= a×c+b×c a ×( b+c) =a×b+a×c 拓展:(a-b)×c= a×c-b×c a ×( b-c) =a×b-a×c 6、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a-b-c= a -( b+c) a -( b+c) = a-b-c 7、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减去第二个减数,再减去第一个减数。 用字母表示:a-b-c= a- c – b

计算练习题 姓名 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计算的要简便计算。 158+262+138 375+219+381+225 5001-247-1021-232 (181+2564)+2719 378+44+114+242+222 276+228+353+219 (375+1034)+(966+125) (2130+783+270)+1017 99+999+9999 7755-(2187+755) 2214+638+286 3065-738-1065 899+344 2357-183-317-357 2365-1086-214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五年级数学教案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材第117 、118 的内容及第120页练习二十三的第1 一4 题。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及算法。 2 .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 .养成用简明、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 ●三重点难点 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 ●四教具准备 投影。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说一说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112+8-13 16-4+21 24-(18+3) 2 . 老师指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二)教学实施 1 .出示例1 的表格。 ( l )让学生读懂表格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 2 )老师出示第一个问题:"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几分之几?" ( 3 )提问:森林部分指什么?怎样列式? ( 4 )请学生试着算一算,集体交流计算方法。 老师巡视,请不同算法的同学板演。 方法一: + 一方法二: + 一 = + 一 = + 一 = 一 = = = ( 5 )小结计算方法: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分步通分也可以一次通分进行计算。计算时,可以根据题目的特点和自己的情况灵活选择方法。 2 .出示例1 的第二个问题:"裸露地面储存的地下水占降水量的几分之几? ( l )先让学生看懂表格内容,然后老师提问:在这个问题中,把什么看作单位"1 " ? 是什么意思? ( 2 )请学生列出算式:1 - - 或1 -( + )

考点2运算定律和性质

考点2 运算定律和性质 知识清单 三、积的变化规律和商不变的性质 1、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乘一个数(0除外),另一个因数除以这个数,积( )。 2、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 )的数(0除外),商( )。 3、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 ),( )也同时乘或除以这个数。 典例剖析 题型1 有运算技巧的算式 例:计算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1)91×101 (2)18×+×+×25 (3)14÷ (4)85×(3-154-15 11) 解析:分析算式的结构,观察数的特点,应用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使计算简便。(1)101接近整百,可以将101分成100+1,再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2)如果将、和25的小数点移动,就可以变成同一个数,但积的大小不能变,所以一个因数乘几(0除外),另一个因数要除以几;(3)可以利用除法的运算性质,将除数和被除数同时乘4,使计算简便;(4)利用减法的性质,改变小括号里的运算顺序,使计算简便。 答案: (1)=97×(100+1) (2)=18×+53×+29× =97×100+97×1 =×(18+53+29) =9700+97 =×100 =9797 =25

(3)=(14×4)÷(×4) (4)=)]1511 154(-[3×85 =56÷10 =85 ×[3-1] = =4 5 举一反三 27× ×32× 43×98÷43×9 8 433×+×+375% 187+853-85 题型2 根据算式的特点进行简算 例:能简算的要简算 (1)83× 84 83 (2)++ 解析:这两题数较大,可采用数的组合与分解,“凑整”使计算简便。 答案:(1)=(84-1)× 84 83 (2)=10+100+×3 =84× 8483-1×84 83 = =83- 84 83 =

小学数学六年级分数计算题

分数乘法计算题练习 7×218 54×16 5 8×81 52 ×50 83×24 94×83 43×9 8 1211×12136 20×51 8 5 ×12 44×11 56×149 94×83 12125×50 11 43×21 3.6×43 85×2 127×74 183×8 16 5 ×3 194×18 1575×52 2152×6 5 65 ×24 43×95×15 2 118×3.3-0.9 174×21 43×151 2.7×195 143×171×221 143×116×212 4.5×56 1 231×3626×13 10 3113×22 4×2112 14×474

265×12 94×721 3×43 150×15 2 1511×5 27×185 20 9 ×15 19×21 72×125 2417×349 2518×165 1917×51 38 3619×24 48×1613 6326×39 28 28×87 871×0.875 3.25×13 4 132 × 0.4 183×0.32 4.5 ×165 2.125×217 6 371 ×3.5 274×0.56 0.85× 1173 2.3×123 19 (31+43)×12 10079 × 101 1× 438+0.25×8 85 ×672+672×0.35 2 41 ×5 1.5 ×23 2 4.4×115 465×0.48 114 1×3.5 32 × 331 ( 257-51)×50 452×132×117 23 2×6×3

43×32×52 214×217 97×53×21 5 4835×158×76 108× 187 9564×3219 149× 36 35 245×240 1511×3325 3617×8572 154+125 4229×87 56 243× 5 118×214 5 21×232 183×118 4 52×1110 254×2815 271×352 232×154 375×138 ×172 232×185×394 354× 15 ×18 7 2 85×373×91 2019×94×3825 18 11×132×154 265×12 373×14 551×4 78 3 ×2 321×4 7 ×3152 127×1265 32×1154×3635×35

小升初数学复习资料:基本定义与运算定律

小升初数学复习资料:基本定义与运算定律 (一)数与数字的区别:数字(也就是数码),是用来记数的符号,通常用国际通用的阿拉伯数字0~9这十个数字。其他还有中国小写数字,大写数字,罗马数字等等。 数是由数字和数位组成。 (1).0的意义:0既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作为某些数量的界限。如温度等。0是一个完全有确定意义的数。0是最小的自然数,是一个偶数。00是最小的自然数,是一个偶数。是任何自然数(0除外)的倍数。0不能作除数。 (2).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6、7、8、9、10……叫做自然数。简单说就是大于等于零的整数。 (3).整数:自然数都是整数,整数不都是自然数。 (4).小数:小数是特殊形式的分数,所有分数都可以表示成小数,小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但是不能说小数就是分数。 (5).混小数(带小数):小数的整数部分不为零的小数叫混小数,也叫带小数。 (6).纯小数:小数的整数部分为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 (7).有限小数:小数的小数部分只有有限个数字的小数(不全为零)叫做有限小数。(8).无限小数:小数的小数部分有无数个数字(不包含全为零)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都是循环小数。例如,圆周率π也是无限小数。 (9).循环小数:小数部分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例如:0.333……, 1.2470470470……都是循环小数。 (10).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十分位就开始的循环小数,叫做纯循环小数。

(11).混循环小数:与纯循环小数有唯一的区别,不是从十分位开始循环的循环小数,叫混循环小数。 (12).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起到无限位数,没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 (二)分数: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1).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 (2).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3).带分数:一个整数(零除外)和一个真分数组合在一起的数,叫做带分数。带分数也是假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相互之间可以互化。(三)十进制:十进制计数法是世界各国常用的一种记数方法。特点是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10个较低的单位等于1个相邻的较高单位。常说“满十进一”,这种以“十”为基数的进位制,叫做十进制。 (1).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其中两个数都叫“加数”,结果叫“和”。 (2).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其中“和”叫“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减数”,求出的另一个加数叫“差”。 (3).乘法:求n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其中相同的这个数及n个这样的数都叫“因数”,结果叫“积”。 (4).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其中“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求出来的另一个因数叫做“商”。 (5).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叫做加法交换律。a+b=b+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