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

高息技术知识要点

(带有* 号的知识请多留意)

*几种常见文件的扩展名(或后缀名)

Word 文档: doc Excel电子表格 : xls ProntPage 网页 : htm (或者html)

图片: jpg bmp fig 文本 :txt 音乐 : mp3 wav wma 视频:mpg mpeg rm

*Windows中常用的快捷组合键

复制Ctrl+c粘贴Ctrl+v 剪切Ctrl+x保存Ctrl+s中/英文快速切换Ctrl+空格键

各种输入之间的切换Ctrl+Shift Windows任务管理器Ctrl+ALT+Del(或者Delete)

关闭当前活动窗口ALT+F4

第一册

第一单元信息技术基础 windows基础知识

(会考分值占30-35%)

1、什么叫信息?------新闻、天气预报、学科知识等都是信息。

2、信息的传输方式(或传输载体)------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古代的烽火、信鸽、报纸、、电视机、收音机、手机、卫星、因特网等都是信息传递的载体。

3、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三大基本资源:物质、能源和信息。(P3)

4、信息技术发展的三大基础(或者说三大要素):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P5)

5、微电子技术的核心是:集成电路技术(P5)

6、计算机最核心部件是:CPU(中文叫中央处理器)286、386、486等表示CPU的型号(P5)

7、数字通信技术解决了信息传送的准确性问题,光通信技术解决了信息传送的速率。(P6)

8、计算机功能具有:计算、记忆、逻辑判断和控制功能(P6)

9、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P6)

10、计算机的主要原理:一是可以存储信息,二是进行程序操作。(P7)

11、计算机的特点:运算速度快、精确度高、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功能(P7)

12、计算机系统分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计算机的组成(即硬件系统)由: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打印机等(P7)

计算机的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音箱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绘图仪等(P8-10)13、鼠标器分三类:机械式、光电式、光电机械式(P10)

鼠标器的5个操作:移动、单击左键、单击右键、双击、拖拽(P16)

14、计算机部存贮器分为:只读存贮器简称ROM和随机存贮器简单RAM,其中RAM中存贮的信息只要重新启动或者关闭计算机,存贮在RAM中的信息都会丢失。(P9)

15、“黑客”是指那些未经授权而侵入他人计算机系统者。(P10)

16、计算机病毒的实质就是:一段具有特殊功能的程序代码和指令,具有的自我复制、传播功能。(P11)

17、在我国1994年2月实施的《条例》指出:“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P11)

18、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威胁:(1)、人为的无意失误(2)、人为的恶意攻击。(3)、网络软件的漏洞和“后门”

19、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防:(1)、物理防(2)、访问控制(主要是访问权限和安装防火墙) (3)、信息加密

20、“计算机和网络”的道德规和法律法规(P12)

(1)、遵守计算机机房的使用规则(2)、不使用盗版软件

(3)、不侵入他人的计算机窃取资料和散布病毒(4)、网络上交谈注意文明礼貌

21、键盘的应用(P15):

(1)、正确手势(这也是计算机的八个基本键):左手右手

(2)、2个基准键:、

(3)、几个重要键位及作用:回车键:、上档键:、大写字母锁定键:Caps Lock、控制键(或叫组合键):Ctrl 、退格键:Back space、删除键:Del和Delete

(4)、“双字符”键:即在键盘上标志着上下两个字符的键。位于上方的字符输入方法:先按下“Shift”,

然后再按该字符的键。(P15)

22、关闭计算机操作:依次单击“开始→关闭计算机→关机”,然后关闭外部设备电源。(P16)

23、写字板的启动:依次单击“开始→程序→附件→写字板”(P17)

24、输入法的选择:(输入法指示条)

(1)、在任务栏上单击“En输入法指示器”按钮,弹出“输入法”菜单供选择。

(2)、中文与英文输入快速切换:按“Ctrl+空格键”(P18)

(3)

(4)、翻上一页键“”(P18)

(5)”。(P19)

(6)。

*25、保存文章方法:选取“文件”菜单中的“保存”命令,或单击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然后找保存位置,修改文件名,文件保存的类型。最后单击“保存”按钮。(P19)

26、查看磁盘的使用方法:一、在“我的电脑”窗口中,选定要查看的磁盘(如C盘),二、单击右键,从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命令,则在“属性”对话在框中显示出C盘的标号、容量、已用空间等信息。(P20)

27、资源管理器:(P21)

(1)、打开资源管理器方法:右键依次单击“开始→程序→资源管理器”。

(2)、由左边的“文件夹”和右边的“文件夹容”两部分组成。

(3)、左边以树形结构显示。右边的窗口是列出该磁盘或者文件夹中的容,

*(4)、左边文件夹的“+”符号表示可展开文件夹,“一”符号表示可折叠文件夹。

28、文件和文件夹的“浏览方式”(4种):大图标、小图标、列表、详细资料(P21-22)

29、文件和文件夹的“排列图标”方式(4种):名称、类型、大小、日期(P22)

*30、文件和文件夹的选择分2种情况:一是选择连续(或相邻)区域的,需要按Shift ,二是选择不连续(或不相邻)区域的,需要按Ctrl。(注:本道题答案要求写英文单词) P23

31、删除文件或者文件夹:彻底删除文件或者文件夹的方法:一、在回收站中再删除一次。二、在选择“删除”命令的同时按下“Shift”键。(P23)

32、文件或者文件夹的“重命名”(或者叫更名)方法:一、选定要重命名的文件或者文件夹。二、单击右键,从快捷菜单中选择“重命名”。三、在原文件处输入新的文件名。四、按回车键。(P23)

*33、多任务操作时,活动窗口有且只有一个,标题栏显示为深蓝色,其余的都是转入后台运行。(P25)34、多任务时窗口的激活:(1)直接用鼠标单击任务栏上对应的按钮。(2)用“Alt+Tab”键在各应用程序之间进行切换。(P26)

*35、Windows任务管理器的应用:(1)、调出Windows任务管理器方法:同时按Ctrl+Alt+Del组合键。

(2)、运用Windows任务管理器结束某个任务操作方法。(P26)

一、打开Windows任务管理器后,在该窗口中选定要结束任务的程序(答题时要写出具体的程序名称)

二、单击“结束任务”按钮。

*36、Windows桌面管理:更换背景(主要是“更换桌面的图片”操作方法:一、在桌面空白处单击右键,选择菜单中的“属性”命令,打开“显示属性”窗口,二、单击“背景”选项卡,在“墙纸”列表中选择自己满意的图片,三、在“显示”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拉伸”(共有三种选择:居中、平铺、拉伸)。四、单击“确定”按钮。

设置(主要是“设置屏幕的分辨率”)的方法:

第二单元 Word文字处理(会考分值占20-30%)

1、Word的几个默认设置:(1)字体:宋体(2)字号:五号(3)对齐方式:两端对齐(4)、文件名:文档1

2、Word文件的后缀名(或扩展名):doc (不论大小写) (P34)

3、段落换行:输入文字到最右边时Word 能自动换行,段落结束时需另起一行按“回车(Enter)”键。(P33)

4、插入点可以使用4个方向键在已经输入文字的区域移动,也可直接用鼠标点击移动。(P33)

5、删除一个字符或者少量文本容,(1)、按退格键(Backspace ) 删除插入点左边的容。(2)按删除键(Delete)删除插入点右边的容。(P33)

5、Word

文字处理软件进行编辑操作时,必须遵循“先选取,后操作”的步骤。

(P33) 6,Word 文字处理软件窗口结构: 菜单栏

常用工具栏

格式工具栏

7、Word 文字处理的复制、移动、撤消、重复(即恢复) 操作 (P34)

8、退出Word 文字处理软件,(1)、最简便方法:单击窗口标题栏上最右边的“关闭” 按钮

(2)、单击“文件”菜单,选择“退出”项。 (P34)

9、“文字格式”设置:字号、字体、字型、文字颜色 (P36)

“文字格式”设置 “段落”设置

* 10、“段落”设置: (P37) (1)、对齐方式:居中对齐、两端对齐、左对齐、右对齐、分散对齐

(2)特殊格式:首行缩进 (2字符) (3)、 行距:单倍行距、固定值

11、插入艺术字(P41):菜单操作: 依次单击“插入----图片-----艺术字”命令 (P41)

绘图工具操作: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插入艺术字”按钮。

12、艺术字工具

打印 打印预览 剪切 复制 粘贴 撤消 重复 保存 字体 字号 加粗 倾斜 下划线 两端对齐 右对齐 居中对齐 分散对齐

文本框 艺术字库 插入艺术字 艺术字形状 环绕方式

插入艺术字

打开 新建

13、单击艺术字后,在周围出现8个黑色小方块的调整点,用鼠标拖动它,可改变艺术字的形状和大小。

14、插入图片(P45):菜单操作:依次单击执行“插入----图片-----来自文件”命令。然后在“插入图片”对话框中,在查找围中选定所需图片,单击“插入”按钮。

15、单击图片后,在图片的周围8个控制小方块,用鼠标去拖动小方块,可以调整图片的大小。

* 16、图片的环绕方式有五种:嵌入型、四周型、紧密型、浮于文字上方、衬入文字下方。(P 46-47)

* 四周型环绕(文字以一个矩形框的方式围在图片四周)

* 紧密型环绕(文字是紧贴图片,文字随图片左右两侧凹凸的变化而变化)

17、插入表格:(P55)

菜单操作:依次单击“表格----插入-----表格”命令。输入所需列数和行数,单击“确定”按钮。

工具栏操作:单击工具栏的“插入表格”按钮,然后用鼠标选择所需的列数和行数,单击鼠标左键。

18、word调整“行高”调整“列宽”选中“行”

19、插入或者删除表格的行、列。(P59)

*16、在表格的末尾添加一行:(P59)

*(1)、单击最后一行的结束标志(把插入点移到此处),然后按“回车”键。

* (2)、单击表格中最末尾一个单元格后(把插入点移到此处),按Tab键。

20、文字排版:

*(1)、分栏:可以可以根据需要分为无数栏,也可以在某段落中进行分栏,栏间距宽度也可以根据需要修改。(默认是1栏) (P67)

* (2)、页面设置:打开“页面设置”对话框操作:(菜单操作) 执行“文件----页面设置”命令。(P68)

(3)、“页边距”选项卡:页边距的上、下、左、右数值设置,方向:横向、纵向。(P68)

(4)、“纸型“选项卡:纸大小(A4、A3、B4、B5等),系统默认是A4纸。(P68)

21、打印预览按钮:在常用工具栏“保存”按钮:在常用工具栏“关闭”按键

第二册

第一单元网络世界(会考分值占20-25%)

1、计算机网络的本质是要相互连接的网络上传输数据,实现资源共享。( P2 )

2、网络构成的三要素:计算机及辅助设备、通信介质、网络软件。( P2 )

3、计算机网络分类:(就其规模大小)广域网(WAN)、局域网(LAN) ( P2-3 )

4、因特网是世界最大的广域网( P3 )

5、网络连接按其类型分为:有线连接、无线连接 ( P3 )

6、有线连接的主要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光纤等 ( P3 )

7、网络连接的结构形式:总线型结构、星型结构、环型结构、网状结构、树型结构 ( P4-5 )

8、网络的模式:客户/服务器网络、对等网络 ( P5 )

9、通过网络协议(TCP/IP通信协议)计算机的通信可传输到准确的位置,并实现不同型号计算机之间的资源共享。 ( P6 )

10、因特网地址:数字地址、文字地址 ( P8 )

* 11、 数字地址(即IP 地址)三个必...备条件...

: ( P8 ) (1)、有4 个数,(2)、每个数之间由小数点“ . ”隔开,(3)、每个数必须大于等于0到小于等于255之间。 例如:192.168.1.80 202.103.225.68

12、文字地址(即域名):( P8 )域名采用层次化结构,每一层构成一个子域名,子域名之间由小数点隔开。

域名的书写形式(即网址):计算机名.网络名.机构名.顶级域名 (共有3种写法)

例如:https://www.doczj.com/doc/fc7993939.html, https://www.doczj.com/doc/fc7993939.html, https://www.doczj.com/doc/fc7993939.html,

* 13、机构名: ( P8 ) 商业站点 gov 政府站点 edu 教育站点 * 14、顶级域名 : ( P8 ) 中国

15、因特网接入方式:局域网接入、单机接入(又称“拨号上网”) ( P9 )

16、万维网(world wide web ),简写为:)是目前因特网中发展忧国较快的一种网络组织形式。 ( P11)

17、本教材的浏览器,专指windows98/XP 系统自带的Internet Explorer 浏览器(简称“ IE 浏览器”)。

18、“浏览器”菜单栏:

“浏览器”标准按钮栏:

“浏览器”地址栏:

19、“http ”:超文本传输协议。 ( P13 )“ftp ”:文件传输协议 。“URL ”:即网址(如www.sina.)。

20、在网页中的“点”的鼠标指针形状是“ ” ( P14 )

* 21、在桌面上建立“某个网页的快捷方式”方法:一是登陆“某个网页”,二是打开“文件”菜单,选择“发送”选项。三是在弹出的子菜单中选择“桌面快捷方式”。 (P15)

* 22、在收藏夹中建立“某个网页”快捷方式的方法:一是登陆“某个网页”,二是打开“收藏”菜单,如果需要修改网页名称的,在“名称”框处输入新的网页名称。三是单击“确定”按钮。 (P16) * 23、每次启动IE ,浏览器都将自动下载和显示一个网页,这个网页通常称为“起始页”又叫做“主页”。这个起始页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将自己所需的网页设置为起始页。 (P21)

* 24、将“某个网页”设置为起始页的方法:一是登陆“某个网页”,二是单击“工具”菜单,选择“Internet 选项”,三是在“Internet 选项”对话框中选择“常规”标签,并单击“使用当前页”按钮,四是单击“确定”按钮。 (P21)

* 25、搜索工具:一类是按“专题目录搜索”一类是按“关键词搜索” ( P24-25)

26、下载软件的两条途径:一是从提供下载的Web 直接下载;二是从专门提供各种软件资源的FTP 服务器得到下载服务。

* 27、E-Mail 地址标准格式:用户名 分隔符 域名 (例如:xiaoming2009126.) ( P40 )

* 用户名(即分隔符前面部分容)必须是纯英文或者纯数字或者英文与数字混合,不能是中文表示用户名,字与字之间不能有空格出现。例如上述的用户名是:xiaoming2009不能写为“小明2009” * 分隔符 :@

28、E-Mail 服务器分为:收信服务器、寄信服务器( P38 )

29、给别人发送必须要知道收件人的E-Mail 。发时必须在“收件人”处输入收件人的E-Mail (P40)

后退 前进 刷新 主页 打印 地址栏

30、E-Mail通过“插入附件”方式可以发送的文件有:文本、word文档、 Powerpoint幻灯片、 Excel 电子表格、声音、图片、影像等文件。(P43)

31、SMTP服务器:是处理E-Mail发送的计算机主机。POP服务器是处理E-Mail接收的计算机主机。(P48)

第二单元用计算机处理数据(Excel) (会考分值占15-20%)

*1、Excel的默认设置:(1)字体:宋体(2)字号:12磅(3)、文件名:Book1 (4)、每一个工作簿里默认有3工作表(分别是sheet1、sheet2 、sheet3) ( P67 )

2、每一个Excel工作簿含有255工作表,每一工作表共有65536行,256列( P67 )

3、Excel的菜单栏和常用工具栏:

注:从A到Z排序为升序,从Z到A排序为降序。

Excel的格式工具栏:

Excel的名称框和编辑区:

输入“收件人地址”

输入“邮件的标题”

输入“邮件的正文内容”

添加邮件的附件如word、Excel文

件、声音、图片、影像等,如果发送的

文件个数比较多的,可用压缩软件打包

后再作附件发送。

求和升序降序图表向导

合并及居中增加小数位数减少小数位数边框

名称框

列标

行标

当前工作表

编辑区

黑色框表示

“活动单元

格”

编辑栏

f x 表示“插入函数”

高中英语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欢迎使用,祝您学有所成。 第一单元 1)achieve 表示“完成,到达”。 区别achieve,reach,gain: achieve着重表示达到一定目的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技能,耐性和努力。 reach指达到任何目标、目的或指达到发展过程中的某个阶段。 gain强调经过奋斗才达到所期望的目标、优势或者有利地位。 2)condition 表示“条件”,condition为单数时,表示人/物所处的“状态”。 conditions(复数)指一般情况,环境。 in good/poor condition状况好/不好。 out of condition状况不好。 on condition that在……条件下,假使。 on no condition决不。 3)connection 表示“连接,关系”。 connections亲戚。 in connection with与……有关。 4)behave 表示“举止,举动,行为表现”。 behave oneself表现良好,行为良好。 behave as起……作用,表现为……。 5)worthwhile 表示“值得做的,值得出力的”。 句型It is worhtwhile doing/to do sth“干……是值得的”。 6)observe 表示“观察,注意”,可接省略to的不定式的复合结构,当observe用被动语态时,其后的不定式应回复to。 observe后也可接由现在分词构成的复合结构。 后接that从句,表示“注意到,说”。 observe还可以表示“遵守,庆祝”。 7)respect 作动词,后直接跟宾语。 respect oneself自重,自尊。 作名词,表示“尊重,尊敬”。have/show respect for意为“对……尊重/尊敬”。 have respect to注意,考虑。 表示“敬意,问候”时,用复数形式,常与give,send,pay连用。 in respect of sth就某方面而言。 with respect to 涉及,关于。 8)argue 表示“争论,辩论”。

最新整理高中通用技术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走进技术世界 1、技术对人类的价值: a 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它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作用 [保护人](例:原始人随身拾磨制好的石器,现代人对疟疾、天花、肺结核等疾病不再恐慌) [解放人](例:体力解放:自行车、内燃动力、电力,手机——信息传递)[发展人](例:爱迪生、袁隆平) 2、技术对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a 技术促进社会的发展。技术丰富社会文化内容。技术改变社会生活方式。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 3、技术对自然的价值:c (1)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例:都江堰、南水北调、西气东输) (2)人类利用技术开发、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3)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例:物料的再循环工艺) 1.技术的发展与发明和革新关系:b 技术的基本特性: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 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每一项技术的问世都是创新的结果。 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技术创新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技术创新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历程。(例:显示器的不断发展属于技术革新,王选发明激光照排系统属于技术发明。) 2.技术的两面性:a 任何事物客观上都有两面性,技术也不例外。它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福音,也可能给人们带来危害。(例:电池可以带来光明和动力,也可以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网络技术方便人们交流沟通,但也有人利用网络犯罪。B超技术可以用于医疗,但也有人进行胎儿鉴别) 3.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b 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4.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作用:a 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活动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的权利。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部分。专利在产权保护制度下对技术活动的重要性知识产权制度允许专利所有权人对专利技术具有一定的性,使其专利技术和产品在一定时间内独占市场,从而得到丰厚的回报,保持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活动趋向良性循环 专利的特性:独占性、时间性、地域性 专利申请步骤:提交申请阶段→受理阶段→初审阶段→公布阶段→实审阶段→授权阶段 技术的发展趋势,对技术的情感和理性态度:b 对“技术的未来”的追思和憧憬,既不需要技术迷惘中的旷世悲怆,也不需要技术崇拜中盲目乐观。理性地看待技术,应以负责、更有远见、更有具道德的方式使用技术。技术的未来既充满希望,也隐含威胁,理性地看待技术的未来,才不至于迷失在技术的世界里。 第二单元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1.设计的内涵:b 设计是基于一定设想的、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例:书写工具的发展、电动剃须刀的发展。) 2.技术与设计的关系:b ①设计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例:白色污染和可降解餐具) ②设计促进技术的革新。 ③技术是设计的平台,没有技术作基础,设计将难以表现和实现。(例:早在16世纪达芬奇就设计了飞行器,但当时技术水平不够,导致飞行器难以实现) ④技术更新为设计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例:电灯发明之后,人们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灯泡) ⑤技术进步还促进人们设计思维和手段的发展。发展的技术不断丰富着人们的设计手段和方法。(例:计算机、打印机的发展改变了设计的手段)技术设计侧重于功能、结构、材料、工艺等,艺术设计侧重于色彩、造型、审美等 1.人机关系的含义:b 当我们使用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关系。这种相互的关系就称为人机关系。当人们身处某一环境的时候,这时的人机关系就体现为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机”是指计算机、机器、工具、仪器、仪表、设备、设施、家具、交通车辆以及劳动保护用具等等。在人机关系中,往往存在复杂的多方面关系。不一定要有接触。(例:开门、乘电梯) 2.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a ①高效人机协调,提供人的工作效率。例:“科学管理之父”泰勒“铁锹作业试验”。 ②健康长期使用,产品对人的健康不造成不良影响。例:高跟靴、设计不合理的椅子 ③舒适产品使用中,人体能处于自然状体,感觉舒适。例:培土小工具手把处理 ④安全产品对人的身体不构成生理上的伤害。如:安全帽、安全带、课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知识和能力知识点总结(高中)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知识和能力知识点总结(高中)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 教育: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木特征,是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4个特点 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4?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具有继承性、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1?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增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自觉性。 2.有助于掌握教育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有助于了解教育历史,传承思想遗产。

4.有助于了解教师职业及其工作环境。 《学记》是中国古代、世界上最早一篇专门著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苏格拉底“产婆术”/柏拉图“寓学习于游戏”/亚里士多德“教育遵循自然”昆体良西方最早教育理论著作《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培养),模仿-理论-练习三阶段。 培根首次把教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 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大教学论》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称教师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遵循人的自然发展,“泛智教育”,教学原则: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自觉性。卢梭《爱弥儿》倡导儿童本位和自然教育。康德教育学作为课程在大学教授。袈斯泰洛齐“教育史上小学各科教学法奠基人”“教育心理学化”自然主义教育,情感教育,爱的教育,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付诸实践。 洛克“白板说”和绅士教育。 赫尔巴特“现代教育之父”《普通教育学》出版标志规范教育学建立。提出“四阶段教学”明了-联想-系统-方法。他的学生齐勒五段教学预备-提示-比较-总括-应用。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知情意统一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实用主义教育学,新三中心论“儿童(学生)、活动、经验”,主张在做中学,教育即生活,成长,经验的改造。学校即社会。提出五步教学法。

高中英语语法最重要知识汇总

按:本套资料省去了名词、代词、形容词等部分,保留了最最核心的句型和动词。希望能有所帮助。 第一章名词性从句 在句子中起名词作用的句子叫名词性从句。名词性从句的功能相当于名词词组, 它在复合句中能担任主语、宾语、表语、同位语、介词宾语等,因此根据它在句中不同的语法功能,名词从句又可分别称为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 一.主语从句 主语从句是在复合句中充当主语的从句,通常放在主句谓语动词之前或由形式主语it代替,而本身放在句子末尾。 1. It作形式主语和it引导强调句的比较 It作形式主语代替主语从句,主要是为了平衡句子结构,主语从句的连接词没有变化。而it引导的强调句则是对句子某一部分进行强调,无论强调的是什么成分,都可用连词that。被强调部分指人时也可用who/whom。例如: a) It is a pity that you didn’t go to see the film. 你不去看那场电影真可惜。 - b) It doesn’t interest me whether you succeed or not.我对你成功与否不感兴趣。 c) It is in the morning that the murder took place.谋杀案是在早上发生的。(强调句型) d) It is John that broke the window.是John打碎的窗户。(强调句型) 2. 用it作形式主语的结构 (1) It is +名词+从句 It is a fact that …; It is an honor that…; It is common knowledge that… (2) It is +形容词+从句 It is natural that…It is strange that… . (3) It is +不及物动词+从句 It seems that…It happened that…It appears that… (4) It +过去分词+从句 It is reported that…It has been proved that…It is said that… 3. 主语从句不可位于句首的五种情况: (1)if引导的主语从句不可居于复合句句首。 (2)It is said /reported…结构中的主语从句不可提前。例如: 正确表达:It is said that President Jiang will visit our school next week. ( 错误表达:That President Jiang will visit our school next week is said. (3)It happens/occurs…结构中的主语从句不可提前。例如: 正确表达:It occurred to him that he failed in the examination. 错误表达:That he failed in the examination occurred to him. (4)It doesn’t matter how/whether …结构中的主语从句不可提前。例如: 正确表达:It doesn’t matter whether he is wrong or not. 错误表达:Whether he is wrong or not doesn’t matter. (5)含主语从句的复合句是疑问句时,主语从句不可提前。例如: ; 正确表达:Is it likely that it will rain in the evening 错误表达:Is that will rain in the evening likely 4. what 与that 在引导主语从句时的区别 what 引导主语从句时在句时在从句中充当句子成分,如主语.宾语.表语,而that 则不然。例如: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知识点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组成。课程结构如下表: 必修:模块1:数据与计算; 模块2:信息系统与社会; 选择性必修: 模块1:数据与数据结构; 模块2:网络基础; 模块3:数据管理与分析; 模块4:人工智能初步; 模块5:三维设计与创意; 模块6:开源硬件项目设计; 选修:模块1:算法初步; 模块2:移动应用设计; 二、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旨在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的基础课程。课程围绕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精炼学科大概念,吸纳学科领域的前沿成果,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学习内容;课程兼重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通过丰富多样的任务情境,鼓励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学习与实践;课程倡导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将知识建构、技能培养与思维发展融入到运用数字化工具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课程提供学习机会,让学生参与到信息技术支持的沟通、共享、合作与协商中,体验知识的社会性建构,增强信息意识,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提高信息社会参与的责任感与行为能力,从而成为具备较高信息素养的中国公民。 三、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1.坚持立德树人的课程价值观,培养具备信息素养的中国公民。 2.设置满足学生多元需求的课程结构,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选择体现时代性和基础性的课程内容,支撑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 4.培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关系,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升信息素养。 5.构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推动数字化时代的学习创新。 四、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由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核心要素组成。 五:课程目标: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旨在全面提升全体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 六、教学评价原则: 1.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 2.评价应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评价应公平公正,注重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4.评价应科学合理,提高评价的信度和效度。 七、教学评价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教学评价过程) 1.确定评价目标与内容 2.确定评价方式和评价的具体指标

高中通用技术会考复习重要知识点-完整

第二单元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1.设计的内涵:b 设计是基于一定设想的、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例:书写工具的发展、电动剃须刀的发展。) 2.技术与设计的关系:b ①设计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例:白色污染和可降解餐具) ②设计促进技术的革新。 ③技术是设计的平台,没有技术作基础,设计将难以表现和实现。(例:早在16世纪达芬奇就设计了飞行器,但当时技术水平不够,导致飞行器难以实现) ④技术更新为设计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例:电灯发明之后,人们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灯泡) ⑤技术进步还促进人们设计思维和手段的发展。发展的技术不断丰富着人们的设计手段和方法。(例:计算机、打印机的发展改变了设计的手段) 技术设计侧重于功能、结构、材料、工艺等,艺术设计侧重于色彩、造型、审美等 1.人机关系的含义:b 当我们使用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关系。这种相互的关系就称为人机关系。当人们身处某一环境的时候,这时的人机关系就体现为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机”是指计算机、机器、工具、仪器、仪表、设备、设施、家具、交通车辆以及劳动保护用具等等。在人机关系中,往往存在复杂的多方面关系。不一定要有接触。(例:开门、乘电梯) 2.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a ①高效人机协调,提供人的工作效率。例:“科学管理之父”泰勒“铁锹作业试验”。 ②健康长期使用,产品对人的健康不造成不良影响。例:高跟靴、设计不合理的椅子 ③舒适产品使用中,人体能处于自然状体,感觉舒适。例:培土小工具手把处理 ④安全产品对人的身体不构成生理上的伤害。如:安全帽、安全带、课桌角等 3.在设计中如何合理运用人机关系:a 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首先应明确设计涉及哪些人机关系,其次要考虑这些人机关系涉及哪些因素和技术指标,此外还就注意处理以下方面的关系:

全国百强名校高考备考高中各科知识点名师整理_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常用结论

高考数学状元随身看手册: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常用结论 1.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U x A x C A ∈??,U x C A x A ∈??. 2.德摩根公式 ();()U U U U U U C A B C A C B C A B C A C B ==. 3.包含关系 A B A A B B =?=U U A B C B C A ???? U A C B ?=ΦU C A B R ?= 4.容斥原理 ()()card A B cardA cardB card A B =+- ()()card A B C cardA cardB cardC card A B =++- ()()()()card A B card B C card C A card A B C ---+. 5.集合12{,, ,}n a a a 的子集个数共有2n 个;真子集有2n –1个;非空子集有2n –1个;非空的真子集 有2n –2个. 6.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1)一般式2 ()(0)f x ax bx c a =++≠; (2)顶点式2 ()()(0)f x a x h k a =-+≠; (3)零点式12()()()(0)f x a x x x x a =--≠. 7.解连不等式()N f x M <<常有以下转化形式 ()N f x M <- ? 11 ()f x N M N >--. 8.方程0)(=x f 在),(21k k 上有且只有一个实根,与0)()(210时,若[]q p a b x ,2∈- =,则{}min max max ()(),()(),()2b f x f f x f p f q a =-=; []q p a b x ,2?- =,{}max max ()(),()f x f p f q =,{}min min ()(),()f x f p f q =. (2)当a<0时,若[]q p a b x ,2∈-=,则{}min ()min (),()f x f p f q =,若[]q p a b x ,2?-=,则{}max ()max (),()f x f p f q =,{}min ()min (),()f x f p f q =.

高中英语语法知识点 完成时

考点11 完成时 高考频度:★★★★★考向一、现在完成时 1. 现在完成时结构: 主语 + 助动词have(has) + 动词过去分词 否定句:have/has后加not, haven’t/hasn’t 一般疑问句:have/has提前 2. 现在完成时的用法: (1)表示过去发生的某一动作对现在造成的影响或产生的结果,强调的是这个结果或影响,常与yet,already,just,before,lately等时间状语连用。 —Have you had your lunch yet? 你吃过午饭了吗? —Yes, I have. I have just had it. 是的,我刚吃过。(现在我不饿了。) I have already posted the photos. 我已经寄过这些照片了。(这些照片已不在我这 里了。) (2)过去发生的事情,一直持续到现在(其谓语动词多是延续性动词或表示状态的词)。 I haven’t seen her these days. 近来我一直没见过他。 I’ve known Li Lei for three years. 我认识李雷已经三年了。 They have lived here since 1996. 他们自从1996年就住在这儿。 She has taught us since I came to this school. 自从我来这所学校,她就教我。

3. 现在完成时多与下列时间状语连用: (1)用于"过去发生的事,对现在造成的影响或结果"的时间状语有: (2)用于"过去发生的事,一直延续到现在"的时间状语有: for + 时间段 for two years since + 时间点 since 2008 since then since he came here so far 目前;迄今为止 up to now=till now=by now 到现在为止;直到现在 all the time 总是;一直 recently/lately 最近 these days 近几天 by the end of...到……末/结束 by the end of this month/year 到本月/年末 during /over the last (past) few years 在过去的几年中 in the last /past days/ months/ years 在过去的几个天/月/年中 (3)在条件、时间、让步状语从句中,表示将来某时以前已完成的动作。 I will not believe you unless I have seen it with my own eyes. I will go with you as soon as I have finished my work. (4)非延续性动词的否定形式可以与表示一段时间的状语连用即动作不发生的状态是可以持续的。 I haven’t received his letter for almost a month.

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基础知识点汇总

1 1、信息的基本概念 :一词通常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信息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如:图片、声音、动作、表情、文字 2 2、信息的基本特征: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而且可以增值;时效性:信息反映事物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共享性:信息可被多个信3 息接受者接收且多次使用 4 1、信息技术:简称IT :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称之为信息技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四大基本技术,其中现代5 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的两大支柱 6 3、 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第一次、语言的使用 第二次、文字的创造 第三次、印刷术的发明 第四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普及 第五次、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 7 3、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8 4、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虚拟现实技术:利用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交互技术、以及高分辨显示技术,生成三维逼真的虚拟环境如:3D 游戏、电子宠物、三维全景图片、虚拟试验;9 语音技术关键技术有自动语音识别技术(ASR )和语音合成技术(TTS ) 10 4、语音识别技术(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 )是指将人说话的语音信号转换为可被计算机识别的文字信息,从而识别说话人的语音指令以及文字内容的技术。语音合成技术(Text to Speech )11 是指将文字信息转变为语音数据,以语音的方式播放出来的技术。 12 6智能代理技术主动根据人的需要完成某些特定的任务。在教育、娱乐、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等诸多方面得到应用(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信息技术产品走向了个性化和集成化的发展方向 13 (3)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成本的降低和性能的提高,知道电脑的主要性能参数:cpu 、硬盘、内存、显示器 14 三、信息的获取过程 15 1、信息来源的主要途径:(1)直接获取信息: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实践和参加各种科学实验等,观察自然界和社会的各种现象 16 (2)间接获取信息:人与人的沟通,查阅书刊资料、广播电视、影视资料、电子读物等获取的信息 17 2、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3信息来源分类(1)文献型信息源:报纸、期刊、公文、报表、图书、辞典、论文、专刊(2)口头型信息源:通过交谈、聊天、授课、讨论等方式进行口头相传的信息(3)电子型信息源:广播、26 电视、电话、因特网(4)实物型信息源:运动会、动物园、销售市场、各类公共场所 27 信息获取的工具:(1)扫描仪扫描图片、印刷体文字,并能借助文字识别软件OCR 自动识别文字。(2)录音设备可采集音频信息。(3)数码相机可采集图像信息部分相机还有摄像功能。(4)数码摄28 像机可以采集视频和音频信息。(5)计算机可以获取来自光盘、网络和数码设备的多种类型的信息。 29 四、网络信息的检索 30 定位信息需求 选择信息来源 确定信息获取方法,获取信评价信息 调整

高一通用技术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 一、技术的价值 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它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作用。 1.技术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使自然造福人类。 2.技术对自然产生负影响,应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开发利用自然。 二、技术的性质 技术的目的性;技术的创新性;技术的综合性;技术的两面性;技术的专利性 1.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所在,创新推动技术的发展。 2.技术创新表现为:技术革新、技术发明。 科学是发现规律并对其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技术则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对大自然的改造。 侧重:科学发现什么,为什么; 技术回答怎么办; 过程:科学用实验证明理论规律;技术用试验验证可行、合理性联系:科学是技术发展的基础,技术发展促进科学的应用。 知识产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 专利权申请:符合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发明技术可以提出申请。 提交申请阶段、受理阶段、初审阶段、发明专利申请公布阶段、

发明专利申请实质审查阶段、授权阶段 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一、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1.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设计是基于一定设想的、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 (1)设计是推动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技术的创新、技术产品的更替、工艺的改进都需要设计。 (2)设计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3)设计促进了技术的革新。 2.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1)技术是设计的平台,技术的进步直接制约着设计的发展。(2)技术更新为设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3)技术进步还促进人们设计思维和手段的发展。 3.设计的丰富内涵 技术设计侧重:功能、材料、程序、工艺;艺术设计侧重:色彩、造型、欣赏、审美、感觉 二、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高效、健康、舒适、安全。 (1)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 (2)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设计的产品不但要符合人体的静态尺寸,也要符合人体的动态尺寸。 (3)人的生理需求与人的心理需求: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满足

人教版高中英语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必修一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Unit 12345One Friendship 一、重点短语 through 经历,经受 get through 通过;完成;接通电话 2. set down 记下,放下 3. a series of 一系列 4. on purpose 有目的的 5. in order to 为了 6. at dusk 傍晚,黄昏时刻 7. face to face 面对面 8. fall in love 爱上 9. join in 参加(某个活动); take part in 参加(活动) join 加入(组织,团队,并成为其中一员) 10. calm down 冷静下来 11. suffer from 遭受 12. be/get tired of…对…感到厌倦 13. be concerned about 关心 14. get on/along well with 与…相处融洽 15. be good at/do well in 擅长于… 16. find it + adj. to do sth. 发现做某事是… 17. no longer / not …any longer 不再… 18. too much 太多(后接不可数n.) much too 太…(后接adj.) 19. not…until 直到…才 20. it’s no pleasure doing sth 做…并不开心 21. make sb. sth. 使某人成为… make sb. do sth. 使某人做某事 二、语法----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概念:直接引语:直接引述别人的原话。一般前后要加引号。 间接引语: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话。间接引语在多数情况下可构成宾语从句且不要加引号。例:Mr. Black said, “ I’m busy.”

高一信息技术知识点总结

高一信息技术知识点总结 《高一信息技术知识点总结》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篇一:高中信息技术必修各章节知识点汇总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一、信息的概念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又是可以增殖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信息共享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信息技术()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意义: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

意义: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了更可靠的保证;第页共页载体举例:报纸、课本、光盘等信息举例:报纸上刊登的足球消息播出的新闻等价值性举例:最全面的范文写作网站学习材料、生产技术商业信息、定位系统时效性举例:天气预报、股市信息交通信息共享性举例:网络信息、课本图书等问: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是形容一个人的知识非常多,家中的书多的以至于搬家时要用车来拉,因为当时的书是笨重的竹简。 从而使得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极为不便,从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历程来看,这应该是属于第()次信息技术革命以前的事。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出现和普及,意义: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信息技术在不断,但一些古老的信息技术仍在使用,不能因为出现了新的信息技术就抛弃以前的信息技术。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人性化)和(大众化),、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图形用户界面使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的内容在可视性和操控性方面大大改善。 )虚拟现实技术:()语音技术:语音识别技术()语音合成技术())智能代理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电脑配置说明:虚拟现实技术举例:物理仿真实验室、大型游戏或视频、汽车碰撞计算机模拟实验等语音技术举例:语音拨号、语音查询、语音自动定票系统、语音

浙江省高中通用技术知识点汇总.-高中通用技术会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走进技术世界 一、技术的价值 1、技术对人类的价值: a 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它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作用 [保护人](例:原始人随身拾磨制好的石器,现代人对疟疾、天花、肺结核等疾病不再恐慌) [解放人](例:体力解放:自行车、内燃动力、电力,手机——信息传递)[发展人](例:爱迪生、袁隆平) 2、技术对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a 技术促进社会的发展。技术丰富社会文化内容。技术改变社会生活方式。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 3、技术对自然的价值:c (1)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例:都江堰、南水北调、西气东输) (2)人类利用技术开发、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3)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例:物料的再循环工艺) 二、技术的性质 1.技术的发展与发明和革新关系:b 技术的基本特性: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 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每一项技术的问世都是创新的结果。 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技术创新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技术创新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历程。(例:显示器的不断发展属于技术革新,王选发明激光照排系统属于技术发明。) 2.技术的两面性:a 任何事物客观上都有两面性,技术也不例外。它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福音,也可能给人们带来危害。(例:电池可以带来光明和动力,也可以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网络技术方便人们交流沟通,但也有人利用网络犯罪。B超技术可以用于医疗,但也有人进行胎儿鉴别) 3.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b 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4.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作用:a 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活动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的权利。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部分。专利在产权保护制度下对技术活动的重要性知识产权制度允许专利所有权人对专利技术具有一定的性,使其专利技术和产品在一定时间内独占市场,从而得到丰厚的回报,保持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活动趋向良性循环 专利的特性:独占性、时间性、地域性 专利申请步骤:提交申请阶段→受理阶段→初审阶段→公布阶段→实审阶段→授权阶段 三、技术的未来 技术的发展趋势,对技术的情感和理性态度:b 对“技术的未来”的追思和憧憬,既不需要技术迷惘中的旷世悲怆,也不需要技术崇拜中盲目乐观。理性地看待技术,应以负责、更有远见、更有具道德的方式使用技术。技术的未来既充满希望,也隐含威胁,理性地看待技术的未来,才不至于迷失在技术的世界里。 第二单元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一、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1.设计的内涵:b 设计是基于一定设想的、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例:书写工具的发展、电动剃须刀的发展。) 2.技术与设计的关系:b ①设计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例:白色污染和可降解餐具) ②设计促进技术的革新。 ③技术是设计的平台,没有技术作基础,设计将难以表现和实现。(例:早在16世纪达芬奇就设计了飞行器,但当时技术水平不够,导致飞行器难以实现) ④技术更新为设计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例:电灯发明之后,人们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灯泡) ⑤技术进步还促进人们设计思维和手段的发展。发展的技术不断丰富着人们的设计手段和方法。(例:计算机、打印机的发展改变了设计的手段)技术设计侧重于功能、结构、材料、工艺等,艺术设计侧重于色彩、造型、审美等 二、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1.人机关系的含义:b 当我们使用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关系。这种相互的关系就称为人机关系。当人们身处某一环境的时候,这时的人机关系就体现为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机”是指计算机、机器、工具、仪器、仪表、设备、设施、家具、交通车辆以及劳动保护用具等等。在人机关系中,往往存在复杂的多方面关系。不一定要有接触。(例:开门、乘电梯) 2.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a ①高效人机协调,提供人的工作效率。例:“科学管理之父”泰勒“铁锹作业试验”。 ②健康长期使用,产品对人的健康不造成不良影响。例:高跟靴、设计不合理的椅子 ③舒适产品使用中,人体能处于自然状体,感觉舒适。例:培土小工具手把处理 ④安全产品对人的身体不构成生理上的伤害。如:安全帽、安全带、课桌角等 3.在设计中如何合理运用人机关系:a 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首先应明确设计涉及哪些人机关系,其次要考虑这些人机关系涉及哪些因素和技术指标,此外还就注意处理以下方面的关系: ①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例:要考虑到残疾人的需求、考虑不同人种的身体差异) ②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例:宾馆床位之间距离的设计) ③人的心理需求和人的生理需求(例:咖啡屋设计以暖色调为主,办公空间一般应以冷色调为主) ④信息的交互(例:电话机的无液晶屏显示、有液晶屏显示、可以视屏通话。案例:汽车的颜色) 三、技术试验及其方法 1.技术试验的重要性:b 我们通常将技术活动中为了某种目的所进行的尝试、检验、优化等探索性实践活动称为技术实验。(例:技术试验卫星) 重要性:技术试验是技术研究不可缺少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对技术应用的实现起到了有力的保障作用;技术试验可以使设计得以改进和完善,将设计的风险和失误降到最低。(例:阿什塔比拉河桥的垮塌、青霉素皮试试验)根据应用目的的不同分类,技术试验可以分为性能试验、优化试验、预测试验、信息试验等。 2.技术试验的常用方法:a ①优选试验法:例:不同品种水稻的对比试验等。 ②模拟试验法:例:汽车碰撞试验;大坝水利试验(缩小比例模拟)等。 ③虚拟试验法:例:计算机虚拟火星探测器模拟登陆动画等(用计算机模拟)。 ④强化试验法:例:砖块等施工材料的抗压试验、耐火试验、水管抗压试验 ⑤移植试验法:如:橘子从长江以南移植到长江以北的种植试验。许多生物领域的试验。 3.简单的技术试验:c 技术试验的实施与报告的写作 技术试验的实施步骤:制定试验计划、抽取样本、进行试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技术试验试验报告项目包括:试验目的、试验准备、试验步骤、试验记录、试验总结 技术试验在设计中的作用 通过试验可以发现问题、深化认识、推动技术设计的发展。特别是在设计的后期,对设计进行综合性的整体试验,可以为设计的评价提供准确、客观的数据。 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 一、设计的一般过程 1.设计的一般过程: a ①发现与明确问题、②制定设计方案、③制作模型或原型、④测试、评估及优化、⑤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方案优化可以对三种典型人群,即专家、潜在客户、用户进行征求意见。设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些阶段或步骤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循环,不能将 科学是通过各种方法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理论,并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达尔文发现进化论、居里夫人发现镭等。技术则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如:瓦特发明蒸汽机、贝尔发明电话、恩格尔巴特发明鼠标、爱迪生发明电灯泡等 科学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技术则更多地回答“怎么办”的问题

初高中各学科知识点总结及口诀汇总 珍藏版

高中各学科知识点总结及口诀汇 总 语文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总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口诀 中学语文:古典诗词鉴赏口诀 高考语文:语言运用解题歌诀 高考语文:语文基础知识考点歌诀 数学 高中数学公式定理记忆口诀 高中立体几何学习记忆口诀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常用结论 英语 常用英语谚语100条 高中英语语法口诀 高中英语:语法学习记忆口诀初中各学科知识点总结及口诀大 全 语文 中考语文知识点梳理 初中语文名人名句大集合 初中古诗文中考必背知识点初中学科之语文知识点记忆口诀大全 数学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学科之数学知识点记忆口诀大全 英语 初中英语常见谚语 初中英语词组总结

高中英语:介词运用记忆口诀高考英语阅读题解题口诀 高考英语短文改错口诀 物理 高一物理:知识点理解记忆口诀高二物理:知识点理解记忆口诀高中物理:电学知识记忆口诀高中物理:基础知识理解记忆口诀 化学 高中化学口诀完全版 有机化学基础 高中化学方程式大全 高中化学记忆口诀 高中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记忆口诀 高中化学:实验操作知识点记忆口诀 生物 高中生物口诀大全初中学科之英语知识点巧记口诀大全 物理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公式 初中物理知识“顺口溜”总结 初中学科之物理知识点记忆口诀 化学 常见化学物质俗称大全 初中化学方程式大全1 初中化学方程式大全2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完全版1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完全版2 九年级化学中考化学考点总结

高中生物:知识要点理解记忆口诀 政治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哲学常识速记口诀高中政治:哲学要点学习记忆口诀 历史 高考历史:历史朝代歌诀 高考历史:古代文化记忆口诀高考备考:中国古代史记忆口诀中国历史:科技文化主要成就歌诀 地理 高考地理雕虫小技:口诀记忆法高考地理:基础知识记忆歌诀高考地理:系列知识要点记忆口诀文综资料稳过270分 高中各科学法记忆口诀 美术初中学科之化学知识点记忆口诀大全 政治 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 初中学科之政治知识点记忆口诀大全 历史 历史中考知识点汇编 初中学科之历史知识点记忆口诀大全 地里 初中学科之地理知识点记忆口诀大全 生物 初中学科之生物知识记忆口诀

高一人教版英语知识点归纳分享

高一人教版英语知识点归纳分享 人教版高一英语知识点总结1 重点短语 1. be fond of爱好 2. treat…as…把……看作为…… 3. make friends with 与……交朋友 4. argue with sb. about / oversth. 与某人争论某事 5. hunt for寻找 6. in order to为了 7. share…with与……分享 8. bring in引进;赚钱 9. a great / good many许多… _. have difficulty (in) doing做……有困难 _. end up with以……结束 _. e_cept for除……之外 _. come about发生 _. make(a)fire生火 _. make yourself at home别拘束 _. the majority of大多数 _. drop sb. a line给某人写短信 _. for the first time第一次 _. at all根本;竟然 _. have a (good) knowledge of…精通…… ☆交际用语☆ 1. i think… i like / love / hate... i enjoy... my interests are...

2. did you have a good flight? you must be very tired. just make yourself at home. i beg your pardon? can you tell me how to pronounce...? get it. 人教版高一英语知识点总结2 核心单词 persuade vt.说服;劝服;使相信(同convince) 常用结构: persuade sb. of sth. 使某人相信某事 persuade sb. to do sth. 说服某人做某事 persuade sb. into doing sth. 说服某人做某事 persuade sb. out of doing sth. 说服某人不要做某事 persuade sb. that-clause 使某人相信…… 联想拓展 talk sb. into/out of doing sth.=reason sb. into/out of doing sth. 说服某人做/不做某事 trick sb. into/out of doing sth. 诱使某人做/不做某事 urge sb. into/out of doing sth. 怂恿某人做/不做某事 易混辨析 advise/persuade advise 强调劝告,建议的动作,不注重结果;而persuade强调已经说服 ,重在结果.用法上:advise可跟v.-ing形式作宾语,也可以接that-clause (that sb. should do),而persuade则不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