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震的预测,预报和预警

地震的预测,预报和预警

地震的预测,预报和预警
地震的预测,预报和预警

地震的预测,预报和预警

——“地震预知”四字从日本消失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过一次里氏震级的“3.11东日本地震”,那次地震所造成的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的后果到现在还在现在进行时中,估计可能会成为历史上影响时间最长的地震之一。

3.11地震后的短时间日本经济几乎完全停止了,这是因为那次地震直接袭击了东京周围的两大工业地区:以千叶县的千叶市为中心面临东京湾的“京叶工业地域”和从东京到横滨的所谓“京滨工业地带”延伸出来的包括埼玉县,群马县,枥木县和茨城县的“北关东工业地域”,这些地区是日本的钢铁,化工,石化,汽车和半导体产业集中的地带,这些产业所生产的产品也是日本在国际市场上最有竞争力的那一部分。

再往下追踪下去就能发现一个甚至是具有讽刺意义的事实:其实正是因为要准备躲避另外一个大地震才使得这次东日本大地震所造成的损失变得格外大。聚集在北关东工业区域内的不少企业是因为据说在静冈县一带会发生一个“东海大地震”而有意避开了那个区域往北进入北关东选址建厂的,还有些甚至是从静冈一带特地迁出来的,但最后的结果反而是一直在提防着的静冈一带并没有发生传说中的大地震,地震是在岩手县和宫城县一带发生了。

这个让人哭笑不得的事实说明了地震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预报的困难。

在讨论地震的时候有几个很常用但也是最容易被混淆的名词概念,就是“地震预测”,“地震预报”和“地震预警”。一般说起来,所谓“地震预测”是指“某地在将来有可能发生地震”这种定性的含糊说法说法,而“地震预报”则是指“某地将于某时发生地震”这种定量的明确说法,而“地震预警”则是在地震已经实际发生了之后尽早发出警报让大家逃生的说法。

地震是能够预测的,地震不会无缘无故莫名其妙地胡乱发生。受到弹性回跳理论支持的断层理论现在是学术界解释地震形成机理的主流理论,这个理论能够解释至今为止发生的地震现象。这个理论认为地震总是发生在活动断层的位置上,而根据历史记载和地质勘探,甚至根据发生过的地震,人们可以识别出活动断层,从而可以预测在这些活动断层上将来还会继续发生地震。

这种说白了就是“发生过地震的地方还肯定会发生地震”的这句话就是一种“预测”,所谓“地震预测”就是这么简单,但实际上“什么时候发生地震”的“预报”才是最重要的。地震是会带来如此巨大损失的自然灾害,人们很自然地希望能够像天气预报一样地作出像“明天上午XX南部地区有地震,震级三到四级”那样的地震预报。但是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或者到可以看到的将来为止,这还只是一个美好的,一个还没有实现的梦想。

人们总希望能够成功地预报地震,所以各个国家都在研究这个问题,地震预报在日本叫“地震预知”,从1965年开始日本开始了“地震预知”的国家项目,使用大量的国家预算来推进这方面的研究。但是实际上直到现在,人们连地震的机理都没有能够真正认识,所有的地震理论都是一种定性的解释,所认识到了的只是“地震一般发生于活动断层之上”这个规律而已。而目前的勘探技术手段也无法使得地下的地质构造像卫星云图那样清晰地表示出来,所以像天气预报那样地预报地震还是根本就不可能的,最多就是来一句“某地在未来30年间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概率大概是多少”这种基本上属于不负责任的空话。

从本质上不行,现象上行不行?日本各大学,研究机构和政府衙门像互相竞争似的在全国各地展开了一张观测网,试图从什么“狗上树,蛤蟆上街”之类的所谓“地震前兆”中找出规律来预报地震。但结果是既发现了许多毫无前兆的地震,也发现了许多在据说是“铁定的地震前兆”之后根本就没有动静的例子,反正结果是没有一次能预报成功过。

最后在1995年那次毫无前兆的死亡人数超过6400人的7.3级地震之后,“地震预知”这四个汉字干脆从日本就消失了,日本政府的“地震预知推进本部”在不知不觉中改名成了“地震调查研究推进本部”,工作的重点也从地震的预报转到了“发生地震的概率”和“活动断层的调查”上来了。

日本人除了试图使用“根据地震前兆”来预报地震之外,还试图根据统计学规律来预报地震,因为据说有些地震的发生很有规律,如果下一次地震也能按照已知的规律发生的话,也就可以预报下一次地震将于何时发生了。

这种既有规律的地震就有一个例子,就是本文一开始提到的“东海大地震”。这是一个据说以静冈县为震中的发生周期很有规律的地震,从历史记载的追溯可以知道,这个地震从公元684年之后,以一个100到150年的周期一再重复发生,

每次都造成巨大的损失,它的最后一次出现是1854年发生的估计约为里氏8.4级的“安正东海地震”,造成了数千人的死亡。根据这个规律,日本人预计在上世纪70年代左右这个东海大地震会再一次出现,为了准备对付这次东海大地震,日本人在1978年甚至制定了一个叫做《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置法》的法律,规定了地震防灾对策的强化区域,在这个区域内整备了地震观测体制,制定了防灾对策,根据这个法律还在1979年成立了一个叫做“地震防灾对策强化委员会”的组织来想法子准确地预报这次地震。

但在当时就有专家指出了“东海大地震到底是在十年内发生还是在一百年内发生的概率实际上是一样的”,因为从“到现在为止事物遵从着一定的规律”这句话出发并不能推导出“事物从现在开始还会遵从这个规律”那句话,而事情的发展确实是那样,在预测了四十多年之后,所谓“东海大地震”还是一个传说,反而成为了悬在日本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以至于到了只要是在日本的关东一带发生了地震,日本主管地震事务的国土交通省气象厅就要出面说明这次地震到底是不是传说中的“东海大地震”的程度。比如不少人在前年的3.11东日本大地震发生之后不如说是松了一口气,因为“要来的事情总算来了”,但立即气象厅就发布了“不是东海大地震”的结论,让人继续处于紧张之中。

反正在经过了这么多风风雨雨,大小失败之后,日本人总算得出了一个结论:在能够看得见的将来,防灾减灾工作必须在无法预报地震的前提下进行,也就是说别去做“地震预报”的美梦了,老老实实才是真的。

但是在国内经常可以听到这么一种说法:“其实日本已经可以预报地震了啊,只不过现在还不太完善,时间比较短,只有十几秒罢了”,这也是因为不了解事实而产生的误解。日本确实从2004年开始应用了一个叫“紧急地震速报”的系统,这个系统的英语为“Earthquake Early Warning”,从2007年10月1日开始这个系统在除了一些海岛之外的日本全国投入运用,这个系统现在在世界上还是独一无二的。

但这个系统并不是一个预报系统,而只是一个预警系统,预报是在事件没有发生之前发出警报,而预警则是在事件已经发生之后尽可能快地发出警报,所以“只有十几秒”并不是由于现在系统还不完善,而是在地震已经发生之后,预警时间也就只剩下十几秒了。

地震预警系统的构思并不复杂,在1868年就由美国人古柏提出来了:利用电信号的传播速度和地震时所发生的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的差异,如果能尽早捕捉到地震波的话就可以向远处发出预警信号从而挽救更多的生命财产,但当时捕捉解析地震波的技术和电信号的传递技术都还很原始,所以无法实用化,1972年日本人搞了一个从海底地震仪收集地震波向岸上的城市法警报的“十秒前大地震警报系统”,但由于地震监测网络的覆盖程度以及地震波判别技术的问题,误发警报的概率太高,无法投入实用运行。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之后,地震观测网的不断充实和计算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得实现地震预警成为了现实可行。1990年开始美国加州开始开发地震预警系统,1991年墨西哥也开始了开发监视墨西哥海沟的地震预警系统,在这种技术已趋成熟化的背景中,1995年损失惨重的阪神大地震才使得日本坚定了开发实用系统的决心。

地震波分为两种,一种是地震初期发生的被称为“P波”小幅度纵向波动和稍后发生的被称为“S波”的大幅度横向波动,P波的传送速度大约是每秒7公里,而S波的传送速度只有每秒3公里,“紧急地震速报系统”就是利用两者之间这个每秒三公里的差值抢在造成破坏的S波传来之前发出警报。因为能利用的时间差异实在太小,如果地震发生在海上,陆地上在得到警报之后到地震波真的到达之间可能会有十几秒种的时间,但如果是陆地地震就没有那么多时间了,很可能只有几秒钟,当然离震中越近,预警时间就越短。

除了发出预警警报之后给出的逃生时间实在太短之外,一般人能否注意到这个警报也是一个问题,这个警报通过电视,无线广播,有线广播以及手机网络发布,但是是否能够提醒人们的注意以及在注意到了这个警报之后人们会采取什么行动还要看平时防灾训练的结果。这个系统并不能一劳永逸地彻底解决问题,不能过高地估计这个系统,但也决不能低估这个系统,根据所在位置的不同,应该很有一部分人如果有了这宝贵的十几秒种,再加上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应的话,逃生的希望还是很大的。

一说起“地震王国”,人们很自然地会想起日本,可是真要是观察一些统计数据的话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比如要是观察在1980年到2000年这20年中发生的里氏5.5级以上地震的话,日本仅以年1.14次排在2.1次的中国,1.62次

的印度尼西亚,1.43次的伊朗之后名列第四,当然如果要是从陆地国土面积来说,只有不到38万平方公里的日本在这四个国家中还是当之无愧地排在了首位,但要是从地震造成的损失上来说中国就当仁不让了,仅仅这半个世纪,光生命损失在万人以上的特大型地震就有邢台,唐山和汶川三次,其中光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就造成了24万人的死亡,为世界历史上死亡人数第二多的地震灾难,而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灾难是1556年发生的发生在陕西华县的嘉靖大地震,那次地震光上奏朝廷的死亡人数就达83万人之多。

所以。中国才是真正的“地震王国”,不管从哪个角度中国都应该加强对于地震的研究,加强对于地震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的力度,让国民对地震有正确的认识,在地震到来的时候能采取正确的方法自救互救。

但是不得不很遗憾地说,在中国的媒体上无论是地震知识还是救灾方法都充满了大量出处不明的似是而非的东西,使得民间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对“地震是可以预报”的坚强信仰,只有彻底打消这种不切实际的荒唐信仰,脚踏实地地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才能够应付随时可能在我们身边发生的地震灾害。

地震应急指挥中心系统设计方案

地震应急指挥系统 建设方案

目录

第一章综述 (1) 一、项目背景 (2) 二、现状与需求分析 (3) 1、兰州市信息化系统建设和应用现状 (3) 2、兰州市地震局现有的基础条件 (6) 3、系统用户及业务需求分析 (10) 三、参考的标准规范 (14) 1、基础地理信息相关标准 (14) 2、地震行业标准 (14) 3、计算机软件工程标准 (15) 4、信息系统安全标准 (15) 5、地方法律法规 (16) 第二章项目总体建设方案 (16) 一、建设目标 (17) 1、总体目标 (17) 2、业务目标 (17) 3、技术目标 (18) 二、总体建设原则 (18) 1、标准化与开放性原则 (18) 2、先进性与实用性原则 (18) 3、可靠性和稳定性原则 (19) 4、资源整合与利旧原则 (19) 5、总体规划和分步实施原则 (19) 6、安全性和保密性原则 (20) 三、总体建设思路 (20) 四、总体建设任务与分期建设内容 (21) 1、总体建设任务 (21) 2、本期建设内容 (23) 五、系统整体业务架构 (23)

六、系统整体逻辑架构 (24) 七、系统整体物理架构 (25) 第三章分项建设方案 (26) 一、基础支撑系统建设 (27) 1、应急指挥基础设施的改造与完善 (27) 2、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软硬件系统 (32) 二、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建设 (34) 1、信息资源规划及数据库建设总体设计 (34) 2、地震专业数据 (35) 3、灾情上报数据 (36) 4、基础共享数据 (37) 5、过程分析数据 (37) 6、运维数据 (38) 7、数据整理入库 (39) 三、应急指挥应用系统 (42) 1、地震应急资源整合系统 (42) 2、地震灾情评估系统 (52) 3、灾情获取和处理系统 (62) 4、应急指挥辅助决策系统 (68) 5、地震应急数据交换系统 (82) 6、应急处置联动系统 (84) 7、运维管理系统 (88) 四、地震现场应急指挥系统 (90) 1、总体设计 (90) 2、载车平台分系统 (91) 3、电子信息分系统 (100) 4、综合保障分系统 (103) 第四章投资预算 (106)

地震预测

按:转帖不代表本人赞同或反对文章观点。 他们预测了08年512大地震“国内要是不要,我们就给国外。”两位爱国者长长的叹息 我相信,我的民族能接受一切真相。——笔者翟明磊 中国地震局发言人称: 地震不可预测,这次汶川地震情况尤为特殊,震前没有发现任何前兆信息,没有前震,没有收到任何预测意见。我历时四个月的调查证明这是彻头彻尾的谎言。 但本文并不满足于证伪,我想带给读者的不是一次寻找小丑与英雄的旅行,而是面对科学与我们人性的惨痛见证,汶川地震预报失败在我们民族性格与体制中的腐败点:不合作,不独立,不负责,胆怯。我对自己的要求是不哗众取宠,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我对读者唯一的要求:对科学问题更多耐心与理解。 让我们开始寻找汶川预测真相的旅行。 ——笔者翟明磊 半个台测出汶川地震 2008年5月11晚上,北京民族学院南路一间屋子的灯通宵未熄,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紧紧盯着计算机屏幕。老先生的老花镜只有一条腿,歪歪地架在鼻梁上有点滑稽。——他们是全世界唯一知道地震马上就要发生的人。 凌晨两点时,他们知道的是:距四川红格550公里到800公里的环带中,12日至13日将发生七级到八级的大地震。 他们不知道的是:震中的方位与具体地址。 因为他们已经弹尽粮绝,他们只剩下半个台站。

钱复业不为公众所知,这位七十四岁的老人在地震界却是一位实力人物。人称中国洋地电的“祖师奶奶”。当年她还是一位俊俏姑娘时就奉周总理之命,将苏联的地电方法引入中国,这位当年的风火的巾帼标兵在邢台试验场一干就八年。提起当年,最难忘的是邢台百姓拔了他们架下的电线,三十岁钱复业说“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邢台人对没报出地震的钱说:“你们为人民屁服务。”八年没有休息日,没有回家,孩子管父亲叫“叔叔。”活得象野人一样,常年住帐篷吃干粮,15分钟观测一次仪器.在特大洪水中是老百姓救了她们。地电的方法是将一公里长的电线埋入地下,当地层受压时,地下三百立方米的体积电阻变大,电阻率变小,从而测出地震前兆。得到李四光首肯后,这一方法在全国推广,成为预测地震的主要手段。目前全国仍有110个地电台,负责人大多是钱复业的徒子徒孙。 2003年,“地电祖师奶奶”闹革命了。因为她发现全国的地电台站大部分失灵了。原因是自从全国花了二十七个亿更新数字化台站后,这位创始人发现自己报不出地震了。这一年,她上报了四次地震,三次成功,一次失败。前三次用的是手动的传统地电仪,虚报的一次用的是地震局数字台站的数字仪器。 图片说明下图为汶川地震HRT波前兆红色部分即为异常区域。上图为唐山松潘等三个地震异常比较

从海城地震看我国临震预报的问题

从海城地震看我国临震预报的问题 摘要:灾后重建决不只是广泛发挥各种募捐等善举,以重建我们失去的家园的问题。尚有更重要的问题在于,我们要以此为基础,应该对地震的发生有一个经验上的总结与学理上的提升,形成关于地震,特别是中国地震的系统认知,奠定中国地震科学,特别是临震预报科学的更为丰富的知识基础。临震预报的目的主要是给人民打一声招呼,以尽可能减少、避免生命和财产损失;临震预报的成功案例说明其是可能且可为之事;临震预报的表面问题主要表现在学派门户森严,非主流学者没有话语权;临震预报的深层次问题主要是,科学研究缺乏自主创新机制。因而中国地震学的自主创新研究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同时,临震预报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从自己的专业做起。 关键词:临震预报自主创新海城地震 每次大地震发生以后,人们总是从灾后的救治工作逐步向灾后重建的转移。灾后重建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我们要有更广阔的视野,更为宽广的思维。灾后重建决不只是广泛发挥各种募捐等善举,重建我们失去的家园的问题。诚然,这些问题都很重要,而且应该抓紧落实,保质保量做好。然而,尚有更重要的问题在于,以此为基础,我们应该对地震的发生有一个经验上的总结与学理性提升,形成我们关于地震,特别是中国地震的系统认知,奠定中国地震科学,特别是临震预报科学的更为丰富的知识基础。就马克思主义观点来说,这才是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中起主要作用。就知识界来说,这应该是我们的当务之急与重中之重。

1966年3月8日和3月22日在河北省邢台发生了6.8级和7.2级强震以后,在周恩来总理直接重视之下,从此开启了中国地震预报研究的先河。周总理说:“这次地震付出了很大代价,这些代价不能白费,我们不能只留下记录,要从中取得经验。”“这次地震代价极大,必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对年轻的地震工作者号召:希望在你们这一代能解决地震预报问题。”5·12汶川大地震和1976年7 月28日唐山大地震都是罕见的大震。其损失尚未有最终定论,其代价我们也可想而知。根据周总理的精神,付出如此代价,我们也应该从中吸取、总结经验。 引言:临震预报的目的:给人民打一声招呼 任何研究都有其特定的目的。依其学科性质不同而有所差异。做地震预报工作,一个是总理的要求,代表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一个是因为灾区人民的呼声,要求工作者震前打一声招呼,以着力避免、尽量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既然如此,地震预报理当成为我们地震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加以研究。相比震灾救治而言,地震预报应该排在更为优先的地位。虽然地震预报工作是世界上科学难题,还在探索当中,还没有解决。但是,仍应当把力量集中在临震预报的突破上。能够在震前、临震应急上多做工作,而不是在震后。因此,关于临震预报,我们应该坚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观点。要以预防为主,要立足于有震,这是非常重要的。

地震的预测与防范教案

地震的预测与防范教案 11级学前班王丽 1、了解地震教案的震级、预报; 2、知道地震前的征兆。 猛烈的地震会给人类带来难以磨灭的伤痛,那么,地震可不可以被预测,可不可以提前做好防震措施呢? 知识屋:地震的震级 震级是指地震的大小,一般来说震级越高,地震的破坏力就越大。 地震分为九个震级,一般小于2.5级的地震人是感觉不到的;2.5级以上人才能够感觉得到;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 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每天要发生上万次地震。不过,它们之中绝大多数太小或离我们太远,我们无法感觉到。

知识屋:地震的预报 地震预报即提前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使人们提前防范。 地震预报是世界公认的科学难题,目前只对中长期预报有一定的认识,但仍 无法预测地震发生的确切时间、地点和震级。特别是短临预报,主要是经验性的。 你听说过我国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吗?他最具代表的发明是什么呢? 知识屋:地震的前兆

地震发生前会出现一些征兆。有些征兆感官无法觉察,如地面的变形、地球的磁场变化等,需科学家用仪器测试。 有些前兆人们可以觉察,学会识别它们,对防震减灾有重要作用。如井水的升降、变浑,动物行为反常,地声、地光等。 地震前有哪些异常征兆 1、地下水往往会发生突然升、降,井水发生打旋、冒泡、变色、变味等现象。 2、动物表现异常,如鸡不进窝、狗狂吠、老鼠出洞乱窜、冬天蛇出洞等。 3、震前出现暴雨、大旱、大涝、大雪或骤然酷热等反常极端天气现象。 4、震中区域附近常常会出现形态各异的光带、光柱、火球、光团等。 5、会出现地光,颜色常见的有蓝、白、红、黄等,之后会发生地声,其声音像打雷、狂风、狮吼、放炮等。 井水、动物等异常可能是地震前兆,也可能是其他原因,因此发现异常后不要惊慌,应及时向地震部门反映。

地震预警知识2篇

【1】 专家提示:勿将地震预警当预报 来源:科技日报 2013年2月20日,媒体报道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地震预警系统对当天10时46分在云南省巧家县附近发生的4.9级地震成功预警。该报道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地震预警的关注。 事实上,当前我国大多数普通民众对地震知识仍知之甚少,对地震预警有一些误解和质疑,甚至将地震预警等同于地震预报。 地震预警和地震预报是否是一回事?地震是否可以被准确预报?地震预警对抗震减灾有什么作用?我国地震预警系统目前建设到什么程度?围绕读者关注的种种问题,2月23日,科技日报记者独家专访了“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立项专家组成员、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副所长李山有研究员。在他看来,地震预警是防震减灾的有效手段之一,但防震减灾关键是构建综合防震减灾体系。 地震预报仍是世界难题 到底什么是地震预警?这要从地震源头说起。地震发生后,有纵波(P波)和横波(S波)两种主要地震波同时由震源向外传播。纵波传播速度较快,但震动相对较小,通常不会造成破坏;横波紧随而来,是造成危害性破坏的元凶。地震预警系统利用震中附近监测仪器捕捉到的地震纵波后,快速估算地震参数并预测地震对周边地区的影响,抢在破坏性横波达到震中周边地区之前,通过电子通讯系统发布预测地震强度和到达时间的预警信息,使相关机构和公众能提早采取应急措施,减轻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 “地震预警抢出了两个时间差,一个是纵波和横波传播的时间差,一个是地震波和地震信息传播的时间差。”李山有说,“时间差在一定区域内形成了几秒到几十秒的预警时间,距震中越远预警时间越长;地震级别越大,预警范围就越大,减灾效果越明显。” 与之相比,地震预报虽然和地震预警只有一字之差,但本质上却截然不同。 李山有向记者解释说,地震预警是在地震发生后但破坏性地震波到来前发出警告;地震预报则是对尚未发生、但可能发生的地震进行事先推测,分为经验预报和物理预报两种。人们常说的“小震闹,大震到”和“鸡飞狗叫”就是经验预报,目前已有的地震预报大多属于此类。 “我国最著名的地震预报案例是1975年的海城地震,可是一年后发生的唐山地震却残酷地证明了经验预报具有偶然性。”李山有说。准确做出地震预报的关键就在于构建科

地质灾害文献综述

地质灾害文献综述 一、引言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汶川大地震不仅震级高、释放能量大、破坏力强、波及面广,而且由于强震发生在四川盆地西部地质环境原本就比较脆弱的中、高山地区,因而触发了大量的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其数量之多、分布之广、类型之复杂、破坏之巨大,举世罕见。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自然灾害总损失的20%以上,直接影响了人民的生活,制约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976 年,前国际工程地质协会主席Arnould 教授在发表的题为“地质灾害—保险和立法及技术对策”一文中提出了“地质灾害(geological hazard)”一词,他把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震灾害看成是一种地质灾害。1987 年12 月11日第42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第169 号决议把20 世纪的最后十年确定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International Decade for 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IDNDR)行动计划之后,地质灾害一词频繁出现于专业文献及新闻媒体。地质灾害一词共有三种表达方式:geological disaster,geological hazard,geo-hazard。地质灾害是自然灾害的一种,地质灾害是指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地质事件,上世纪中叶以来,我国工程地质灾害发生的数量、发生频率以及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等都呈明显上升趋势。 二、国外地质灾害研究概况 20世纪60年代以前,地质灾害研究方法及理论不很成熟,地质灾害工作主要局限于灾害形成机理、分布规律及趋势预测研究,重点调查分析灾害的形成与活动过程,具有浓厚的工程地质色彩。基本以地质灾害调查及风险评价居多,重点通过地质历史背景,地质灾害详细情况分析研究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及形成机理;由地质灾害历史及地质灾害遗迹恢复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演化规律及其影像范围。 70年初期,法国专家提出了ZERMOS法进行滑坡危险性分区研究,该理论认为滑坡的空间分布不是单因素所能控制,因此需要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因素控制其发育,并利用两种主控因素建立了滑坡分区的数学模型,对法国局部山区进行了滑坡危险性分区研究。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以及对社会安定及经济的严重影响,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灾害研究方面拓展了研究领域,在继续深入研究地质灾害形成机理的基

地震云产生机制与地震预测预报研究

地震云产生机制与地震预测预报研究 地震是大地构造活动的结果,地震的发生和一定的构造环境有关并且是整个构造活动过程中的一个事件,他不是孤立发生的,在这个事件之前,还会发生其它事件,如果能确认地震前所发生的其它变量,就可以利用它去作为前兆去预测地震。不过,地震的发生有随机性,在累积构造应力作用下,岩石在何时、何处发生破裂,决定于局部构造中的承压薄弱点以及构造的规模大小和岩性等,即存在构造应力的累积点和构造承受应力的极值点(最小点)之间很难给予确定,这些薄弱点的分布和性质常常不能被我们清楚的了解;此外,地震还可能受一些其它未知因素的影响。因此,预测地震有时就归结为地震发生的估计概率问题。现在地震预测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地震地质、地震统计和地震前兆。其中地震地质是查明发生地震的地质成因、地质条件和地质标志,对未来的地震危险区和地震强度作出预测,为地震区域划分提供依据;地震统计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地震活动的统计规律及其独立性;②长期地震预测的统计方法的有效性;③中期时间尺度地震活动的“异常”问题;④可能的地震前兆和 地震预测预报方法的统计显著性;⑤地震的物理可预报性;⑥地震预测预报的地 震活动性方法的能力和限度;⑦地震活动的物理模型;地震前兆指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岩体在地应力作用下,在应力应变逐渐积累、加强的过程中,会引起震源及附近物质发生如地震活动、地表的明显变化以及地磁、地电、重力等地球物理异常,地下水位、水化学、动物的异常行为等。以上三个方面的工作需要建立直接信息采集记录和和构建全方位勘探测量数据累积,其中包括地震数据统计和和构造应力、水温、地氡、点位移、地磁、地电等测量数据的采集,以上所有工作的目的都是为了建立一个与地震四要素相关的一个数学统计模型,该项工作到现在为止,所得到的依然是一个没有多少预测使用价值的准概率问题,尽管如此,人类为之进行的探索依旧在继续。 过去的研究模式似乎已经证明,传统地震预测研究模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似乎对实现地震精确预报目的难有现实的帮助,过去人们认为制约地震预测预报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一)基于板块漂移挤压基础上的地震成因说,其板块的大小形状以及板块的岩性以及内在的小的分支构造不同,决定了地震地质研究的发散性以及研究结果的概率性分布;(二)地震统计学中的时空分布研究中,存在着数据样本少且历史数据的不准确问题,即使有足够的样本数据,同样面临着地震尤其是强震对地质构造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其中包括构造宽度、深度、岩性等改变,会影响下一个应力累积过程中地质应力承压和弹性突变的时空条件,这直接导致统计学中重要的时间参数及震级参数的严重发散,也就出现了地震统计学意义上的失真;(三)目前地震前兆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就是对与地震相关的相关电、磁、热、水等可见可测参数进行累积性测量,目的是找到各类参量的数据变化与地震发生的四要素之间的直接关系,从而实现地震预测预报的目的,到现在为止,长时间大量的采集数据和分析工作,似乎并没有找到我们所需要的可以达到预报地震的规律和标准要求。综上所述,过去那种用微观数据去理解宏观尺度问题的方式之路已经走到了尽头,现在面临的问题已经不是继续延展工作区间和增加数据样本所能实现技术上的突破的问题了,只有寻找新的理论、另辟蹊径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

我国未来地震预报工作开展的几点建议

我国未来地震预报和防灾工作开展的几点建议 摘要:四川汶川大地震对我国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通过分析该次地震的突然性和成因以及地震发生后中暴露出的建筑物大量倒塌,较高的震亡率等问题等对我国地震预防和防灾机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个人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地震预防抗震减灾城市生命线 引言 我国由于东邻环太平洋地震带,南接欧亚地震带,地震情况相当复杂,具有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震源浅的特征,同时由于人口稠密、建筑物抗震能力较低,因此我国是世界上地震活动水平最高、地震灾害最重的国家,震后建筑物和城市生命线遭到严重破坏,火,水,气,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也时有发生,人民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对于地震的预防和采取相应的防震减灾措施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2008年5月12日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发生的8.0级大地震属于大陆内部地震,是大型板块的断层活动,为浅源地震,由北川断层的逆冲-右旋错动导致的。同时由于聚集能量巨大,在突然释放时能量沿着板块裂缝传递,对各板块产生挤压,地震破裂尺度较大,导致其他省份也产生明显震感,最终造成数万人死亡,建筑物大量倒塌,同时引发包括堰塞湖,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汶川大地震也是中国一九四九年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在断层错动时间,地震张量指数,以及地震的强度、烈度上均超过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 地震发生前夕,我国地震监测台网没有做出地震预报,但由于我国防灾应急机制启动迅速,以及各省市对受灾地区的迅速有效支援最大限度的减小了人员伤亡。 1 地震预报的现状和困难 严重的地震灾害及其加速发展的震灾形势给社会公众带来了对防震减灾的强烈社会需求。而通过地震预报和在预报基础上的震灾防御是实现地震减灾的最基本途径。 1.1 地震预报的研究现状 从60年代中期开始,世界一些地震频繁的国家相继开展有计划的地震预报研究,美国和日本都是多地震国家,也是目前世界上地震预报技术最先进的两个国家,其中美国于1964年组织了一批有声望的地震科学家拟定了地震预报的研究规划,开展了与地震孕育、发生相关的地震活断层调查、地震前兆观测和地震孕育理论等地震预报研究,并于80年代在加利福尼亚州一个名叫帕克菲尔德的地震区建立了地震预报实验场。日本政府从1964年开始推行地震预报研究的第一个5年计划。1994年已进入第7个地震预报5年计划,其重点是地震预报实用化和确定地震预报方法、提高地震预报精度的观测研究,并加强地震预报的基础研究和新技术开发。前苏联则从60年代初开始,在中亚远东地区建立一系列地震预报实验场,开展地震预报的现场研究和基础性的实验论研究。但从总体上看,30多年的科学进展与实现地震预报的科学目标之间还存在很大的距离。正如美国地震学会会长、地震预报评估委员会主席、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克拉伦斯.艾伦在评定地震预报进展情况时所说:地震预报的进展要比初期预料的缓慢得多,地震预报的科学难度要比原先预料的困难得多。 1.2 困难所在 地震预报由于涉及到大陆地震成因和孕震理论,地震前兆机理,地震前兆探测中的基础性研究问题等因素。考虑到地球的不可入性,以及在不同的地理构造环境、不同的时间阶段,不同震级的地震显示出的地震孕律的复杂性和地震发生的小概率性使得当前地震预报工作整体进展不快。当前的地震预报总体水平是很低的。准确的短临预报意见也是非常少的,因此目前世界地震学界最主流的学术观点仍然是地震无法预测。

地震预警技术研究中的参考文献

第12期(总第336期)国 际 地 震 动 态No.12(Serial No1336) 2006年12月Recent Devel opments in World Seis mol ogy Dece mber,2006 地震预警技术研究中的参考文献3 蒋长胜 姚雪绒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1) 摘 要 针对潜在破坏性大地震的早期预警系统已在几个发达国家或地区运行多年,并已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本文收集整理了国内外有关地震预警系统研究的参考文献,以供相关领域研究者参考之用。 关键词 地震预警;实时地震学;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P315 文献标识码 A 作为防震减灾的重要研究课题,地震预测预报工作目前的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完全达到实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关注地震预报研究的同时大力发展地震预警和速报系统。地震速报系统提供快速的地震资讯,能够满足社会大众和新闻媒体的需求,而地震预警系统则提供预警信息,更能直接向重大工程及民生设施采取紧急地震应变提供机会。 目前,美国、墨西哥、土耳其和我国台湾地区的部分城市和区域都已建立了实用的生命线地震紧急自动处置系统或地震预警系统,一些系统已经受了地震考验,并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日本更是在地震预警系统建设和研究上走在了世界前列,其自2006年8月1日起开通了世界上首套面向全国范围服务的地震预警系统,这一预警系统一旦探测到地震中最初的微震时,就会向铁路、建筑、电力和医疗等部门即时发出警报。日本各相关单位都能无偿使用这项服务,能在地震波到达前10~30s收到地震警报。此外,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一些城市,如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 3收稿日期:2006212204。特等地也都在研究或筹划预警系统的建立。 一套完整的地震预警系统包括地震检测、信息传输、中心控制或决策系统以及警报发送4部分,预警技术涉及的学科领域广泛。我们这里重点关注的是地震预警研究中相关地震学问题的研究进展,特此收集了部分国内外学术期刊或会议文集上公开发表的文献,并分类整理成参考文献目录以供大家参考。本文献目录按照震相自动拾取(表1)、实时地震学(表2)、预警系统中地震参数快速测定和震害速报(表3)以及国外地震预警系统介绍和地震预警研究综述(表4)4个方面分类列出。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无论是震相自动拾取还是预警系统中地震参数快速测定和震害速报实质上是从属于实时地震学范畴的,本目录中的“实时地震学”类参考文献实际上是指除去上述两方面以外的并与地震预警密切相关的研究,譬如准实时地震自动定位等技术和方法,另考虑到知识系统的全面性,此类还收集了若干篇实时地震学领域的综述性文章。 开展地震预警技术研究,发展我国的地震预警系统,对减少地震人员伤亡和减轻地震灾害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国数字地震观测技术系统的大规模建设和发展,已使利

地震灾害综述

地震灾害综述 041005084 王小莉城环1001 摘要:地震反映了地球表层的构造活动,全球地震活动可以分为碰撞带大陆区和大洋区。大陆地震以其片状的分散分布而不同于板块边缘的带状分布,大洋区地震活动则相对较弱。本文以四川汶川地震和青海玉树地震为例,分析地震构造因素以及震后的影响和治理方案。探究在地震预警和预报方面有无可行性方案。 关键词:地震、构造、治理方案 引言 地震灾害当指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祸害。地震是板块运动的结果,是现今地球动力学过程的重要现象,地震是岩石的破裂,严格地讲是断层的粘滑失稳只有在破裂贯通时才产生失稳和压力降。本文探讨了地震的形成原因及其分布特征,并以汶川和玉树地震为例研究了地震灾害所造成的后果,最后分析了地震的预报和预警的可行性。 地震的形成原因 浅源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产物,是地壳内部应变能释放的一种形式,并且和断层的活动密切有关,显然这种能量释放的过程、破裂机制及构造格局是受地壳活动和地壳内部介质的物性条件所控制。因此对地壳活动的规律、介质的特性以及深部构造与强震关系的研究是了解地震形成的理论基础。 事实上最根本的因素渊源于地慢深处物质的上涌和沿上地慢顶部的侧向移动,控制了断裂活动和地震的形成。从山东地区上地慢的几何形态及地壳结构,显示了上地慢物质由沂沐壳隆带向东西两侧流动的状态。沂沐断裂带及聊考断裂带的深部分别为两个地慢隆起带即沂沐地慢隆起带和聊考地慢隆起带。两个隆起带之间为泰沂蒙地慢凹陷区。沂沐地慢隆起带以东是胶东地慢凹陷区。这种上地慢形态控制了沂沐断裂带、聊考断裂带及鲁西断块、胶东断块中新生代以来的活动,如中生代时期地慢物质大幅度的上涌引起沂沐断裂带的扩张,产生强烈断陷并充填了数千米甚至近万米的沉积物伴有大量的基性岩浆溢出。 针对于地震这种地质作用过程,特殊情况有:当断裂作用发生、并向地壳深部扩展,该断裂向上与地表连通,由于断裂减压,使得含水区域上方的压力接近水临界压力时,从而温度和压力都达到水的临界值时,此时热容等物理化学参数出现奇异性变化,而趋于无穷大,相应的热压系数及热压也将趋于无穷大,出现瞬时压力的增加,从而触发地震。简言之,即断裂与水物理化学性质临界奇异性变化的耦合可触发地震。 这其中有一个潜在的前提: 地壳(包括整个岩石圈)中局部降温过程是缓慢的,而局部降压可以是很快的,如出现连通地表的深断裂时、就可造成地壳中局部区域压力的快速下降。 地震的分布 大陆地震以其片状的分散分布而不同于板块边缘的带状分布。 ( l )欧亚大陆:欧亚大陆是全球最大的大陆,这里的地震活动是除4个环太平洋俯冲地震区外全球第5强的地震活动区绝大部分地震活动分布在中国及其邻区。 ( 2 )北美洲:北美大陆中部为稳定的加拿大一格陵兰地盾和中央台地组成的地台,西部为科迪勒拉褶皱带。北美洲板块主要地震活动位于西部,即在北美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附近,而又被胡安德福卡板块分为南北两区。 ( 3 )非洲:非洲大陆是冈瓦纳古陆的一个重要部分,古近纪末以来,东部非洲在区域隆起的基础上出现裂谷运动。裂谷西支规模比较小, 发生过一系列7级大震。东支火山活动比较广泛,未记录到M7以上地震活动。东支向北的红海裂谷,主要地震活动发生在裂谷之北的死海转换断层上。

地震能否预测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地震能否预测 地震能否预测 其实,“地震能否预测”作为一个基本的科学问题,一直拷问着地球科学界。 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教授刘勉认为,要回答这一问题,需要将长期预测和短期预测分开来谈。长期预测目前已经有了很多进展。但对于短期预测来说,人类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当然,一些新技术的出现,比如全球定位系统,会为地震预测研究带来很大的帮助。 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的副教授宋晓东(音译)的回答是:“依据人们目前对地震发生过程的了解程度,还不足以得出能否进行短期预测的结论。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成功进行过地震预报的国家,但这属于经验型预测范畴,其中包括年成功预测海城大地震。” 日本ehime大学的赵大鹏教授的答案更为保守;“根据我们目前的知识和能力,还不可能够预测地震。只有在人们不断加深对地震的了解之后,才可能得出能否预测地震的明确结论。” 多年来,对这一问题国际上一直存在着激烈争论。其中,一个很

有影响的事例是,kogan、geller、jackson三位教授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联名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地震无法预测》的论文。他们经历了近年苦心研究之后认为,地震是无法预测的,应打消可能会在几小时、几天或几个月之前预测地震的念头。他们的主要论点是:总结的地震前兆都不可靠;现行的经验预报方法是走不通的;按照地震过程的物理实质,准确预报是不可能的。他们认为“这是一项毫无希望的工作!” 在中国地震局的官方网页上,则有这样的介绍:“我们做出的较大时间尺度的中长期预报已有一定的可信度,但短临预报的成功率还相对较低……从世界范围说,地震预报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完全掌握地震孕育发展的规律,我们的预报主要是根据多年积累的观测资料和震例,进行经验性预报。” 进行预测有无必要? 在《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上,有对地震这样的描述:“任何天灾都比不上地震,能在如此短促的时间,如此广大的范围,造成如此巨大的损失。”正因如此,许多人也一直试图预测地震的发生。 其中一类就是一些痴迷的“民间爱好者”。这些人没有接受过基本的科学教育,往往通过一些神奇的手段,就自认为成功预测了地震的发生。不久前,一位河北的农民曾找到记者说,他自己早就预测到了伊朗巴姆大地震将要发生,其唯一的证据就是他手写的一堆谁也看不懂的数学公式。 在,一个经营私人天文台的日本人串田嘉男一夜成名。据报道,

突发地震、气象灾害预警应对制度(最新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突发地震、气象灾害预警应对制 度(最新版)

突发地震、气象灾害预警应对制度(最新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一)突发地震应对制度 1、明确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地点及通讯方式,在学校明显的位置张贴使用,并印发给相关部门和应急人员。 2、指挥部办公室(校办公室)定期修订学校预案,并组织指挥部成员学习和熟悉预案,适时组织演练;周密计划和充分准备抗震救灾设备、器材、工具等装备,落实数量,明确到人。经常组织学校广播、宣传栏开展防震科普知识宣传。 3、利用已有的宣传阵地和载体宣传防震、避震、自救互救、应急疏散、逃生途径和方法等地震安全知识,并向师生发放地震安全知识画册、应急疏散路线图。 4、应急疏散组要制定并让全校师生熟悉应急疏散方案、疏散路线、疏散场地和避难场所。 5、抢险救灾组定期进行训练和演练,熟悉预案,明确职责,负责抢险工具、器材、设备的落实。

中国民间地震预测史

中国民间地震预测史 1966年以前,国内地质学界并没有开展地震预报研究,地震工作者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工程地震、地震监测、地震调查、地震学研究。关于地震能不能预测的问题,尽管李四光等专家坚决主张地震可以预测,但地质学界的主流意见还是认为地震预测这个西方科学界还没有解决的问题,中国要解决不太现实。但是,随着1966年3月8日和3月22日,河北省邢台连续发生了6.8级和7.2级地震。周恩来总理做出指示,使得地震预测变成了可以立即开展的工作,包括中科院、地质部、石油部、国家测绘总局,以及各地的天文台,都投入到了地震预测的工作当中。 地震预测成了群众运动 几年之后,1970年1月5日,云南通海发生了7.8级地震,地震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死亡超过1.5万人。十几天之后,1970年1月17日,全国第一次地震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一次会议,宣告着我国大规模的地震预测正式展开。1971年8月2日,国务院发文决定撤销中央地震工作小组办公室,成立国家地震局作为中央地震工作小组的办事机构,统一管理全国的地震预防工作。 而根据周恩来总理先前在邢台地震中的指示:“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以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专家和群众结合),土洋结合(土办法与洋办法结合),大打人民战争。”以发动群众“群防群测”的中国式地震预测工作由此开展起来。 然而,除了知道地球是圆的,当时一般群众对地球物理基本一无所知。因此以群众运动方式开展的地震预测工作,不可能用实验和分析的方式来寻找地震成因,而只能采取归纳的方式:通过总结既往地震发生前的异常症候,来摸索出一套地震发生前可验证的规律。可实际上,因为普通人经历地震的机会本就不多,在没有排除其他环境干扰的情况下,即使在震前进行了有意识的观察,也根本不可能分析出哪些现象是地震前所独有的。而古人对地球的认识则比今人更为肤浅得多,古书县志上对震前异常现象的记载,基本都是一些事后的夸张记忆,更加不足为据。 而更为根本的是,所有的这些“经验总结”要想成立,首先必须要“地震发生之前一定有异常现象发生”这个假设成立才行。上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界估算一场大地震必然于1988-1993年在加州发生,处于地震断裂带上的帕克菲尔德镇作为最佳观测点,全美200多家地质实验室带着数千万美元的投入赶到了这里,然而这场地震一直等到2003年才发生,而且科学界从对震前观测的整理中,没能发现任何可靠的征兆。

地震早期预警方法综述

地震早期预警方法综述 中国是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在全球7%的国土上发生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121[。1949年以来,我国自然灾害造成人员死亡比例中,地震灾害所占比例高达54%,是我国造成人员死亡最多的自然灾害]122[。一次灾害性地震的发生,往往猝不及防地把城市夷为平地,不但损害国民经济,更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虽然有很多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地震预报的方法或探讨地震前兆现象,但由于地震的孕震、发生、发展的过程十分复杂,且震源区细节无法直接探测,所以不能保证在地震发生前对地震时空强三要素做出非常准确的预报。但由于数字化地震仪、数字通讯、数据处理等现代科技的发展非常迅速,建立地震实时监控系统成为了可能,所以越来越多的国家投入到地震早期预警系统的研究]4[。 地震预警是指地震发生后,在破坏性地震波尚未到达前数秒或数十秒的时间内,将震中区或极震区接收到的大震信号迅速用电信号向外界发布警告,则距震中一定距离之外的人们可以获得一个宝贵的避难时间]87[。以汶川8.0级大地震为例,如图4.1、4.2中所描绘的地震纵波和横波所对应的走时可以看出,离震中区较近的区域为无效区域,不具备预警时间,但离震中区几十公里外的区域则可以获得数秒或数十秒的预警时间。 图4.1 地震早期预警有效区示意图---以汶川8.0级大震为例 (考虑地震纵波情形, 图中的数字为地震预警有效时间, 单位为秒)。

图4.2 地震早期预警有效区示意图--以汶川8.0级大震为例 (考虑地震横波破坏情形,图中的数字为地震预警有效时间,单位为秒)。 早在100多年前,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Cooper (1868)教授就提出了地震早期预警的想法]79[。原理是具有破坏性的S 波传播速度比P 波慢,而地震波传播速度又远小于电磁波。100多年后,日本才在其子弹列车(新干线)上安装预警系统,为最早使用地震预警系统的国家。最近几十年,很多国家和地区才开始地震早期预警系统的使用,如:日本、中国台湾、墨西哥、美国南加州、意大利、罗马尼亚等]135124,8684,8281[---。地震预警系统由数字化地震台网检测系统、地震信号通讯系统、中央处理控制系统和对用户的警报系统4部分组成]137136[-。最终的预警时间是每一部分的处理时间之和与地震波走时之差。 1地震预警系统的分类 地震早期预警在理论上通常分为两大类,并有不同的定位算法与之相对应 ]137,87[。(1)区域预警系统(front-detection EWS ):一种比较传统的方法,即将地震仪安装在“震中区”,在地震发生后,使用地震台网的观测数据快速确定地震震级和地动强度,对远距离的城市区域进行早期预警。Nakamura(1984)首次将该方法用于日本铁道部门]138[。(2)当地地震预警系统(onsite EWS ):由于P 波比S 波的传播速度快,所以在预警的目标区建立观测网,由P 波的初期震动

信息系统安全策略综述

信息系统安全策略综述 摘要 本文通过对信息安全系统策略相关问题的讨论,借鉴引入两种制定策略的思考规范并通过基于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策略制定实例指导读者在具体实践中体会多种策略结合的好处,同时更好的帮助读者建立起对信息安全系统策略的总体映像,方便进一步学习。 1 引言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解决信息安全问题,不仅要靠良好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更应对信息安全的要求落实到具体的信息系统管理中。而制定并实施信息系统的安全策略就是落实信息安全要求的必要技术措施。 本文将根据个人对信息安全技术标准、管理规范的肤浅理解,结合相关专业人士研究成果,对信息系统安全策略的提出背景,定义与内容,然后结合基于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策略制定实例对信息系统安全策略进行初步探讨。 2 引入背景--------计算机信息系统面临的威胁 据美国联邦航空局向外界透露,该局一个航班排序中心的电脑系统当天下午因故障而瘫痪,导致全国20多个机场出现航班延误。此前,黑客攻陷美国国家安全部门信息系统,造成损失的报道屡见报端。类似事件在我国也有发生。某银行的信息终端出现问题,客户非法提现,最终招致一场轰动全国的诉讼案件。层出不穷的这类事件和事故,都在向我们昭示,信息系统风险无时无处不在,加强安全防范,构筑安全堤坝已经是刻不容缓。按一般信息处理过程来看,计算机信息系统所面对的威胁可以归结为三大类,一是对信息系统设备的威胁,二是对业务处理过程的威胁,三是对数据的威胁。因为信息系统与人们的现实经济生活关系日益密切,这些威胁,或早或晚、或大或小,都会转化为对人们现实经济生活的威胁。 3 信息系统安全策略定义与内容 为了保证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的整体、计划性及规范性,保证各项措施和管理手段的正确实施,使信息系统信息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及可使用性受到全面、可靠的保护,我们往往需要制定信息系统安全策略。 3.1信息安全策略定义 参照相关论文,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种定义: 信息安全策略是单位内指导本单位及其信息系统如何管理、保护积分发,包括敏感信息在内的资产的规则、指南和惯例。 信息安全策略(Information Security Policies)也叫信息安全方针,是组织对信息和信息处理设施进行管理,保护和分配的原则,它告诉组织成员在日常的工作中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必须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哪里是安全区,哪里是敏感区,就像交通规则之于车辆和行人,信息安全策略是有关信息安全的行为规范。 3.2信息安全策略分类 按照它们的关键思想把这些策略分为了4类: 第一类,通过改进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的系统安全部分,达到解决信息系统安全目的。 第二类,通过仔细观察组织中各项工作的职责后发现安全需求,以解决信息系统安全问题。第三类,通过改进业务处理过程,尝试构建一个模型来描述业务过程模型中的安全约束以解决信息系统安全。 第四类,从数据模型的安全方面入手,通过扩展数据库安全领域的现有研究结果,达到解决信息系统安全目的。

地震预测模型doc

精心整理2011年赣南师院数学建模竞赛选拔赛 题目地震预测模型 摘要: 本文前三个任务主要考虑是各指标的变化对地震发生问题的影响,通过对各指标数据量的分析建立相应的模型,并对任务四和任务五给出了合理的解答。 针对任务一:我们从原始数据中计算出各项指标的日均值,绘制出各指标分年度的时间序列图, 磁波幅度 。 关键词: 一·问题的重述 1.1背景分析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虽然预测地震是世界性难题,但迄今科学界普遍认为,有可能反映地震前兆特征的指标可能不少于10个。已经有专业仪器在多个定点实时按秒记录这些指标的数据,期望通过对记录数据的分析研究找到地震的前兆特征。 现已采集到某地2005年1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按小时观测的10多个指标的数据,和该地区该时期内已发生地震的时刻、经纬度、震级及震源深度的数据。这些数据中隐藏着地震发生的前兆特征。科学地截取这些数据的有用片段,对数据进行合理地预处理,用数学方法揭示地震前兆

的数据特征,是一项很有意义的研究工作。 题给数据中的这10多个指标,究竟哪些与地震的发生有关,有何种关系,是单一关系还是复合关系;除这10多个指标外还有哪些因素及含题给指标在内的哪些指标的哪种数学模型更能反映地震的前兆特征等等,人们迄今仍不很清楚,需要进行深入地研究。地震数据的观测是持续进行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数据的规模会不断扩大。从中挖掘地震的前兆特征,必须有合理的数学模型,也必须有科学高效的算法分析平台。因此,需要我们结合附件中给出的实际记录数据,尝试完成以下任务。 1.2任务的提出 任务一:分析数据特征,建立数学模型以度量各指标对地震发生的敏感程度。 越大 任务三:中要结合题给数据,建立数学模型来研究地震发生前的数量特征。主要运用贝叶斯判别分析法进行建模,对已给数据进行先验信息、后验信息分析。 任务四:要将计算程序集结成地震数据分析平台,能够完成其它地震数据的分析,并能自动输出前任务的重要分析结果。 任务五:是针对进一步的研究设想写一篇切实可行的报告。 三·问题的基本假设 (1)地震监测点的监测设施能正常运转; (2)地震监测设施周围不存在影响其工作效能的干扰源,如飞机场、发电厂等;

【地震意见】中国地震局关于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意见

【地震意见】中国地震局关于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 的意见 关于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地震局,各直属单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国发〔xxxx〕18号),为进一步加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 (一)充分认识做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我国地震多、强度大、分布广,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二十世纪,我国因地震死亡人数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二分之一,共发生死亡人数超过百人的地震53次,其中超过千人的地震22次。新世纪以来,汶川、玉树地震相继造成极其惨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任务。地震监测预报是防震减灾工作的关键环节,是开展震害防御、应急救援和地震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做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是党和政府的必然要求,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也是法律赋予地震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经过四十多年的努力,我国的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取得了显著进步,逐步建立了基本覆盖全国及重点区域的监测台网,形成了长中短临渐进式预报思路,持续不断地开展了预报实践并取得一定进展。但同时也存在明显不足,特别是汶川地震等重大地震灾害,显露出我国地震监测基础仍较薄弱,地震预

报的水平还很低,地震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发挥不够,人才队伍还不能适应监测预报工作的需要,监测预报的社会管理有待加强,公共服务的产品尚不丰富。面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严峻复杂的震情形势,各级地震部门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做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艰巨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下大气力把工作做得更扎实、更科学、更有效,努力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 (二)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根本宗旨,以破坏性地震特别是强震的监测预报为重点,大力加强地震科学技术研究,坚持不懈开展监测预报实践,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履行法定职责,创新工作机制,强化社会管理,拓展公共服务,不断提升监测预报能力和水平。 (三)工作目标。到xxxx年,基本形成多学科、多手段的覆盖我国大陆及海域的综合观测系统,人口稠密和经济发达地区能够监测2.0级以上地震,其他地区能够监测3.0级以上地震;在人口稠密和经济发达地区初步建成地震烈度速报网,20分钟内完成地震烈度速报;长、中、短、临地震预测科学水平不断提高,预报能力不断增强;建立适应监测预报需求的人才队伍和工作机制,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对防震减灾贡献率进一步提升。到2020年,建成覆盖我国大陆及海域的立体地震监测网络和较为完善的预警系统,地震监测能力、速报能力、预测预警能力显著增强,短临预测预报水平有明显提高,力争做出有减灾实效的短期预报或临震预报。 (四)基本原则。坚持夯实监测基础。完善地震台网规划布局,加强台网建设与运行管理,丰富地震观测产品,提高公共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