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馏实验 北京化工大学

精馏实验 北京化工大学

精馏实验 北京化工大学
精馏实验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化工原理实验精馏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同组人员:

实验日期: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精馏塔基本结构与操作;

2、测定全回流时单板效率与全塔效率;

3、测定部分回流时的全塔效率;

4、测定全塔温度分布;

5、测定塔釜的沸腾传热膜系数;

6、分离一定量物料为合格产品;

7、了解精馏塔技术参数测控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板式精馏塔中,有塔釜产生的蒸汽沿着塔逐板上升与来自塔顶逐板下降的回流液,在塔板上实现多次接触,进行传质与传热,使混合液达到一定程度的分离。

回流是精馏操作得以实现的基础。塔顶的回流量与采出量之比,称作回流比。回流比是精馏操作的重要参数之一,其大小影响着精馏操作的的分离效果和能耗。

回流比存在两种界限之状况:最小回流比和全回流。若塔在最下回流比操作,要完成分离任务,则须有无穷多块塔板的精馏塔。当然,这不符合工业实际,所以最小回流比只是一个操作限度。若操作处于全回流时,既无产品采出,也无原料加入,塔顶的冷凝液全部返回塔中,这在生产中无实验意义。但是此时所需理论塔板数最少,有易于达到稳定,故在工业装置的开停车、排除故障和科学研究时采用。

实际回流比常取最小回流比的1.2-2.0倍。在精馏操作中,若回流系统发生故障,操作情况会急剧恶化,分离效果也将变坏。

板效率是体现塔板性能及操作状况的主要参数,有以下两种定义方法。 (1) 总板效率E

e

N N

E =

(1) 式中 E —总板效率;

N —理论板数(不包括塔釜); N e —实际板数。

(2) 单板效率E ml

*

11n

n n

n ml x x x x E --=

-- (2) 式中 E ml —以液相浓度表示的单板效率;

x n ,x n-1—第n 块板和(n-1)块板的液相浓度; x n *—与第n 块板气相浓度相平衡的液相浓度。

总板效率与单板效率的数值通常由实验测定。单板效率是评价塔板性能优劣的重要数据。物系性质、版型及操作负荷是影响单板效率的重要因数。当物系与板型确定后,可通过改变气液负荷达到最高的板效率;对于不同的板型可以再保持相同的物系及操作条件下,确定其单板效率,以评价其性能的优劣。总板效率反映全塔各塔板的平均分离效果,常用于板式塔设计中。

若改变塔釜再沸器中的加热器的电压,塔内上升蒸汽量将会发变化,同时,塔釜再沸器加热器表面的温度将会发生变化,其沸腾给热系数也将发生变化,从而可以得到沸腾给热系数与加热量的关系。由牛顿冷却定律,可知

m t A Q ?=α (3) 式中 Q —加热量,kW ;

α—沸腾给热系数,kW/(m 2·K);

A — 传热面积,m 2;

m t ?—加热器表面与温度主体温度之差,℃。

若加热器的壁温为t s ,塔釜内液体的主体温度为t w ,则(3)可以改写为 )(w s t t A Q -=α (4)

由塔釜再沸器为直接加热器,则其加热量Q 为

R

U Q 2

= (5)

式中 U —电加热器加热电压,V ; R —电加热器的电阻,Ω。

三、实验装置及流程

1. 精馏塔

精馏塔为筛板塔,全塔共8块塔板,塔身的结构尺寸为塔径Φ?(57 3.5)

mm ,塔板间距80mm ;溢流管截面积78.5mm ,溢流堰高12mm ,底隙高度6mm ;每块塔板开有43

个直径为1.5mm 的小孔,正三角形排列,孔间距为6mm 。为了便于观察塔板上的汽~液接触情况,塔身设有一节玻璃视盅,在第1~6块塔板上均有液相取样口。

蒸馏釜尺寸为108mm 4mm 400mm Φ??。塔釜装有液位计、电加热器(1.5KW )、控温电加热器(200W )、温度计接口、测压口和取样口,分别用于观测釜内液面高度,加热料液,控制电加热器,测量塔釜温度,测量塔顶与塔釜的压差和塔釜液取样。由于本实验所取试样为塔釜液相物料,故塔釜可视为一块理论板。塔顶冷凝器为一蛇管式换热器,换热面积

0.062m ,管外走蒸汽,管内走冷却水。

2. 回流分配装置

回流分配装置由回流分配器与控制器组成。控制器由控制仪表和电磁线圈构成。回流分配器由玻璃制成,它由一个入口管、两个出口管及引流棒组成。两个出口管分别用于回流和采出。引流棒为一根?4mm的玻璃棒,内部装有铁芯,塔顶冷凝器中的冷凝液顺着引流棒流下,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实现塔顶冷凝器的回流或采出操作。即当控制器电路接通后,电磁线圈将引流棒吸起,操作处于采出状态。当控制器电路断路时,电磁线圈不工作,引流棒自然下垂,操作处于回流状态。此回流分配器既可通过控制器实现手动控制,也可通过计算机实现自动控制。

3. 测控系统

在本实验中,利用人工智能仪表分别测定塔定温度、塔釜温度、塔身伴热温度、塔釜加热温度、全塔压降、加热电压、进料温度及回流比等参数,该系统的引入,不仅使实验更为简便、快捷,又可实现计算机在线数据采集与控制。

4物料浓度分析

本实验所用的体系为乙醇-正丙醇,由于这两种物质的折射率存在差异,且其混合物的质量分数与折射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故可通过阿贝折光仪(使用方法详见第六章)分析料液的折射率,从而得到浓度。这种测定方法的特点是方便快捷、操作简单,但精度稍低;若要实现高精度的测量,可利用气相色谱进行浓度分析。

混合料也的折射率与质量分数(以乙醇计)的关系如下。

40℃ m=58.2068—42.1941n D

式中 m——料液的质量分数;

n D——料液的折射率(以上数据为由实验测得)。

四、操作要点

①对照流程图,先熟悉精馏过程中的流程,并搞清仪表上的按钮与各仪表相对应

的设备与测控点。

②全回流操作时,在原料贮罐中配置乙醇含量20%~25%(摩尔分数)左右的乙醇

-正丙醇料液,启动进料泵,向塔中供料至塔釜液面达250~300mm。

③启动塔釜加热及塔身伴热,观察塔釜、塔身、塔顶温度及塔板上的气液接触状

况(观察视镜),发现塔板上有料液时,打开塔顶冷凝器的水控制阀。

④测定全回流情况下的单板效率及全塔效率,在一定的回流量下,全回流一段时间,待该塔操作参数稳定后,即可在塔顶、塔釜及相邻两块塔板上取样,用阿贝折光仪

进行分析,测取数据(重复2~3次),并记录各操作参数。

⑤实验完毕后,停止加料,关闭塔釜加热及塔身伴热,待一段时间后(视镜内无

料液时),切断塔顶冷凝器及釜液冷却器的供水,切断电源,清理现场。

五.注意事项

1.塔釜液位应在250~300mm之间,不要过低,以免在加热时烧坏电加热器。

2.“手动控制”与“自动控制”两种加热方式不能同时选用。

3.做实验时,要开启塔顶放空阀,以保证精馏塔的正常操作。

4.正常操作时塔板压降小于180mmH2O。若操作时塔板压降过高,请及时增加冷却水用量,并对塔釜加热量进行调节。

5.取样时,应选用较细的针头,以免损伤氟胶垫而漏液。

六、报告要求

①在直角坐标系中绘制x-y图,用图解法求出理论板数。

②求出全塔效率和单板效率。

③结合精馏操作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七、数据处理

(1)原始数据

操作系数:

加热电压 105V;塔釜温度92.5℃;塔顶温度79℃;全塔压降0.82kpa;

(2)数据处理

a . 始数据处理:

原始数据记录处理如下:

以第一组塔顶数据为例计算:

平均折光率 3588.13

3590

.13588.13586.13321=++=++=

D D D D N N N n

乙醇质量分数 8734.03588.11941.422068.581941.422068.58=?-=-=D n m

乙醇摩尔分数

9000.060

/)8734.01(46/8734.046

/8734.0/m -1//=-+=

+=

正丙醇

乙醇乙醇

)(M M m M m x

b . 在直角坐标系中绘制x-y 图,用图解法求出理论板数。

由乙醇-丙醇平衡数据作图有:

乙醇一丙醇平衡数据(摩尔分率)

序号 液相组成 气相组成 1/x 1/y 1 0.126 0.24 7.936508 4.166667 2 0.188 0.318 5.319149 3.144654 3 0.21 0.339 4.761905 2.949853 4 0.358 0.55 2.793296 1.818182 5 0.461 0.65 2.169197 1.538462 6 0.546 0.711 1.831502 1.40647 7 0.6 0.76 1.666667 1.315789 8 0.663 0.799 1.508296 1.251564 9 0.844 0.914 1.184834

1.094092

10

1

1

1

1

c. 求出全塔效率和单板效率。

由图解法可知,理论塔板数为4块板(包含塔釜),故全塔效率为

%5.37%1008

1

4%1001=?-=?-=

Ne N Er T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由相平衡关系可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作1/y 与1/x 图如下:

有图可知斜率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全回流操作线方程为1n n y x -=,故

4127.06172

.0)1294.2(294.26172

.0)1(5*

6=?--=--=

ααx x

第五块板的单板效率:

%59.20%1004127

.06172.05751

.06172.0%100*

6

565=?--=

?--=

x x x x E m

实验结果分析:

经计算可得单板效率较低,其原因可能是:

① 该实验精馏塔仅用于模拟操作过程,塔板面积有限;

② 气液在塔板上的接触时间有限,使得气液两相在达到平衡前就相互分离; 且该塔塔板非理想化塔板,使得气液两相未能充分接触。

2、由该实验可得出,提高单板效率的有效方法如下: ① 扩大塔板面积; ② 延长气液接触的时间; ③ 改造成或选择效率较高的塔板。

八、思考题

① 什么是全回流?全回流操作有哪些特点,在生产中有什么实际意义?如何测定全回流条件下的气液负荷?

答:全回流是精馏塔中气相组分完全用于回流到精馏塔中,而无进料和出料的操作状态。在精馏塔的停开车和塔板效率的测定以及理论研究中使用。

② 塔釜加热对精馏操作的参数有什么影响?塔釜加热量主要消耗在何处?与回流量有无关系?

答:塔釜加热对使塔顶气相轻组分组成浓度更高,塔釜液相轻组分组成浓度更低,对精馏有利。塔釜加热量主要消耗在精馏塔气液热量交换上,与回流量有关。 ③ 如何判断塔的操作已达到稳定?

答:当塔内各塔板的浓度(或温度)不再变化时,则可证明塔已稳定。

④ 当回流比R

流比。

⑤冷液进料对精馏塔操作有什么影响?进料口如何确定?

答:冷热进料有利于精馏塔操作,使塔顶气相轻组分组成浓度更高,塔釜液相轻组分组成浓度更低。进料口应在塔内组成与进料组成最接近的地方。

⑥塔板效率受哪些因素影响?

答:塔板效率受操作条件、物料物性、塔板板型、气液接触状况影响。

⑦精馏塔的常压操作如何实现?如果要改为加压或减压操作,如何实现?

答:在精馏塔顶的冷凝器出接通大气,从而实现精馏塔的常压操作。若要改为加压操作,可向塔内通入惰性气体;若要减压操作,可在塔的采出口处加一真空泵。

北化-综合一(自动控制原理与检测技术)yt

附: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复试考卷(样题)(满分100) 一、(10分)某加热炉控制系统如图。 1. 说明这是哪种类型的控制系统。被控对象、被控变量、操纵变量各是什么?可以使用哪种测量元件? 2. 画出控制系统的方块图。 二、(10分)如图所示的RC 电路,要求: (1) 画出该系统的信号流图。 (2) 求出系统的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 三、(20分)已知一个n 阶闭环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r b r b y a y a y a y a y a n n n n 0101)2(2)1(1)(+=+++++-- 其中r 为输入,y 为输出,所有系数均大于零。 (1) 写出该系统的特征方程; (2) 写出该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 (3) 若该系统为单位负反馈系统,写出其开环传递函数; (4) 若系统是稳定的,求当)(1)(t t r =时的稳态误差ss e ; (5) 为使系统在t t r =)(时的稳态误差0=ss e ,除系统必须稳定外,还应满足什么条件?

2 四、(10分)设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1)(s as s G +=, (1)若2=a ,画出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的对数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图; (2)根据上述的对数坐标图,判断该闭环系统是否稳定,说明原因。 五、(10分)已知采样控制系统如图所示,采样周期T=1s ,试写出该采样控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分析采样系统稳定的增益K 范围,并求出当K=1时系统的稳态误差。 六、(10分)简述传感器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五种可用于传感器的物理效应。 七、(10分)设计一个利用四片应变片测力的差动式传感器,画出组成框图和测量电路,说明应变片粘贴位置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八、(10分)如图所示采用差压变送器测量液位高度H ,已知0p 为液体上方空间的气体压力,1ρ为被测液体密度,2ρ为隔离液的密度,且21ρρ>,21,h h 为已知高度,试确定差压变送器的量程和迁移量。 九、(10分)试给出五种常用的流量检测方法,说明那些测量方法的测量结果受被测介质的密度影响,并比较这些方法的特点。

北京化工大学院校及专业介绍

一,学校概况 北京化工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成员,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教育部“十三五”期间共建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北京化工大学原名北京化工学院,始建于1958年,隶属于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领导。1971年,与北京化纤工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化工学院。1978年,北京化纤工学院从学校分出。1994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化工大学。1996年,北京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并入学校。1998年,学校划转教育部直接管理。 截至2018年9月,学校由3个校区、2个基地组成,总占地面积约3000亩,总建筑面积93万余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00亿元,科研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0.9亿元,图书馆藏书170余万册;共有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专职院士5人,双聘院士3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5575人,研究生6789人(其中博士974人);设有16个学院,开办55个本科专业;拥有7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学术学位一级学科博士点,29个学术学位二级学科博士点,20个学术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点、96个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6个专业硕士学位门类,10个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点。 二简称北化,江湖人称小破化,素以小,破闻名,但自从我们搬进昌平新校区之后,就彻底摆脱了这个称号,但还是以北化校友对母校深深地挂念保留了下来 三王牌专业介绍 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 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 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工艺、应用化学、工业催化、材料学、化工过程机械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北京化工大学第四轮学科评估

精馏实验装置说明书

精馏实验装置 说明书 (乙醇-丙醇体系) 北京化工大学 化工原理教研室 一、实验目的: 1、测定全回流条件下的全塔效率和单板效率 2、测定部分回流条件下的全塔效率 3、测定精馏塔的塔板浓度(温度)分布 二、原理: 本设备为DES —Ⅲ型精馏实验装置。精馏塔共有8块塔板,塔身的结构尺寸为:塔内径为50mm ,塔板间距为80mm ,溢流管截面积为80mm 2,溢流堰高为12mm ,底隙高度为5mm ,每块塔板上开有直径为1.5mm 的小孔,正三角形排列,孔间距为6mm 。除7、8板外,每块塔板上都有液相取样口。为了便于观察塔板上的气液接触状况,在7与8板间设有一节玻璃视盅。蒸馏釜的尺寸 φ108×4×400mm ,装有液面计、电加热棒(加热面积为0.05m 2,功率为 1500W )、控温电热棒(200W )、温度计接口、测压口和取样口,分别用于观测釜内液面高度、控制电加热量、测量釜温、测量塔板压降和塔釜液相取样。塔顶冷凝器为一蛇管式换热器,换热面积为0.06m 2,管外走蒸汽,管内走冷却水。 回流分配装置由回流分配器与控制器组成。回流分配器由玻璃制成,两个出口管分别用于回流和采出,引流棒为一根φ4mm 的玻璃棒,内部装有铁芯,可在

控制器的作用下实现引流。此回流分配器既可通过控制器实现手动控制回流比,也可通过计算机实现自动控制。 板效率是体现塔板性能及操作状况的主要参数,主要包括: 1、总板效率 Ne N E 1 -= 式中: N ——理论板数 Ne ——实际板数 2、单板效率 *11n n n n ml x x x x E --=-- 式中: E ml ——以液相浓度表示的单板效率; x n ,x n-1——第n 块板和第n-1块板液相浓度; x n * ——与第n 块板气相浓度相平衡的液相浓度。 塔釜再沸器沸腾给热过程: m t A R U Q ???==α2 式中:Q ——加热量,kw ; U ——加热电压,V ; R——加热电阻,28.5Ω; α——沸腾给热系数,kw/m2·K;

北京化工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资料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复试考卷(样题)综合一

附: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复试考卷(样题)综合一(满分100) 一.简答题(每题3分,总分15分) 1、被控变量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2、控制变量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3、选择控制变量时应当使K f尽可能小、T O适当小些,为什么?简述理由; 4、为什么控制系统一定是负反馈?形成负反馈控制系统的条件是什么? 5、控制器的放大倍数K c、积分时间T i、微分时间T D对控制系统的动态质量和静态质量有何影响? 二.判断并简要说明原因(每题3分,共15分) 1、水槽液位控制系统,是否正确?为什么? 2、下面是一个管式炉上的控制系统,这是什么系统?被控参数是什么?控制参数是什么?画出系统的方块图。 燃气 原料

3、往复式柱塞泵流量控制方案如图所示,是否正确的? 简述理由。 4、高位槽供水系统上有一个控制系统,该系统为了保证平稳供水,同时保证水不溢出。 这是什么控制系统,该系统有什么问题?为什么? 5、如图所示锅炉汽包水位的双冲量控制系统是否正确?简述理由。 三. 计算题(10分) 设某系统中广义对象传递矩阵为: 111221220.75 1.251.30.84G G G G -????==???????? o G A .

采用简化静态解耦,简化解耦矩阵形式为: 122111F F ??=???? F 求出简化解耦矩阵各个元素。 四、某加热炉控制系统如图。(10分) 1)说明这是哪种类型的控制系统。被控对象、被控变量、操纵变量各是什么?可以使用哪种测量元件? 2)画出控制系统的方块图。 五、试给出一般传感器的模型,并给出五种可用于传感器的物理效应。(10分) 六、简述三线制铂电阻测温的工作原理,画出电路图,并说明该电路的特点和适用场合。(10分) 七、设计一个利用四片应变片测力的差动式传感器,画出组成框图和测量电路,说明应变片粘贴位置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10分) 八、如图1所示采用差压变送器测量液位高度H ,已知0p 为液体上方空间的气体压力,1ρ为被测液体密度,2ρ为隔离液的密度,且21ρρ>,21,h h 为已知高度,试确定差压变送器的量程和迁移量。(10分) 图1 九、试给出五种常用的流量检测方法,说明那些测量方法的测量结果受被测介质的密度影响,并比较这些方法的特点。(10分)

复试个人陈述篇

个人陈述 尊敬的学校领导、教授: 您好!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阅读我的这份个人陈述材料! 我叫张伟,2004年7月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系。现任北京瓜尔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总监。北京化工大学创办于1958年,是新中国为“培养尖端科学技术所需求的高级化工人才”而创建的一所高水平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肩负着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基础性、前瞻性科学研究以及原创性高新技术开发的使命。 从2000年9月来到北京化工大学,我严于律己,积极思考。在学校期间我主修了生物工程专业全部课程,各门功课取得比较优异的成绩。工作以来,一直保留着多读书常思考的好习惯。在工作学习期间,我广泛阅读了管理学及其他相关的社科类图书报刊,并且至今仍然保留着这个习惯。 在十多年的工作过程中,我对于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非常感兴趣,也慢慢的具备的走向管理岗位的能力,我报考的工商管理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培养的是高素质的管理人员。MBA 是一个具有工作经验以后的学位,MBA作为一种专业硕士学位,与一般硕士研究生有所不同。首先是培养目标不同:MBA是培养能够胜任工商企业和经济管理部门高层管理工作需要的务实型、复合型和应用型高层次管理人才,而其他硕士研究生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科研和教学能力的高层次科研型和教学型人才;其次是培养对象不同,MBA的招生对象一般为大学本科毕业、具有三年以上工作实践经验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和工商企业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而其他硕士研究生可以招收应届毕业生,也可以招收在职人员;第三是培养方式不同,MBA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职业训练,特别强调在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商业案例分析、实战观摩、分析与决策技能训练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使学生接受知识与技能、个性与心理、目标与愿望等方面的挑战,更具有职业竞争的实力,而其他研究生则侧重于理论学习、学术研究。 如果有幸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系录取,我将对研究生学习计划做如下安排: 1 系统学习管理学理论; 2 锐意进取,力求创新。联系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好研究学习工作。 4 积极向各位老师虚心求教,密切关注各位老师的学术进展。力求读遍各位老师的文章和专着。同时,关心世界国内本地身边的新闻事件,敏于思考。积极跟踪国内国际学术界最新进展。 首都经贸大学历史悠久,环境优美,要想获得在首经贸的学习机会,必须勇于接受挑战。相信在学校的一流学术条件下,我将实现自己人生最高理想。尊敬的教授,我期待您的留意! 作为企业管理学科的毕业生,心中应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即勇敢承担起社会责任。所以,我要把从读书中获得的智慧积极回馈社会,践行自己的理想! 谢谢您的耐心,尊敬的老师!

北京化工大学新校区项目概况

北京化工大学新校区项目概况 北京化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985”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学校“十二五”期间改革发展的中心目标是完成从教学研究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变,到2015年,师资队伍、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管理水平等主要办学指标在国际公认的评价体系中达到研究型大学的水平,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对行业发展有重要引导作用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 由于历史原因,学校现由 3 个校区组成,但总体占地面积仅812亩,办学空间狭小和三址办学的现状已经严重影响学校的事业发展。 为了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加大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科学研究工作力度,争取在国家经济转型和创新体系建设中做出更大的贡献,为国家、行业、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学校决定在北京市昌平区新征土地,建设一个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新校区。新校区的建设,对于改善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将起到重要作用,既是学

校事业规模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服务国家、行业、区域经济能力提升的需要。 2011年3月,学校向教育部上报《北京化工大学关于拟征地建设新校区的请示》,2011年5月,教育部《关于北京化工大学征地建设昌平新校区有关问题的批复》(教发函[2011]120号)批准北京化工大学在北京市昌平区征地建设新校区。 在中央领导及教育部、北京市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我校将在昌平区南口镇征地1952亩建设新校区,建设规模为90.3万平方米。新校区将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建设的模式实施。一期建设周期从2013年至2016年,征地、建设部分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和教学楼、实验室、体育设施等28万平方米用房;二期建设周期从2017年至2020年,建设部分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和34万平方米用房;三期建设周期从2021年至2025年,建设科研及实验中试等用房28.3万平方米。 新校区建设是北京化工大学的百年大计,通过三期建设,一个功能齐全、设施先进、建筑高雅、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校区将为北京化工大学成为国内一流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化工大学精馏实验报告

北京化工大学学生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专业: 班级: 同组人员: 课程名称:化工原理实验 实验名称:精馏实验 实验日期: 2016.5.13 北京化工大学

实验五精馏实验 摘要:本实验通过测定稳定工作状态下塔顶、塔釜及任意两块塔板的液相折光度,得到该处液相浓度,根据数据绘出x-y图并用图解法求出理论塔板数,从而得到全回流时的全塔效率及单板效率。通过实验,了解精馏塔工作原理。 关键词:精馏,图解法,理论板数,全塔效率,单板效率。 一、目的及任务 ①熟悉精馏的工艺流程,掌握精馏实验的操作方法。 ②了解板式塔的结构,观察塔板上汽-液接触状况。 ③测定全回流时的全塔效率及单塔效率。 ④测定部分回流时的全塔效率。 ⑤测定全塔的浓度(或温度)分布。 ⑥测定塔釜再沸器的沸腾给热系数。 二、基本原理 在板式精馏塔中,由塔釜产生的蒸汽沿塔逐板上升与来自塔顶逐板下降的回流液,在塔板上实现多次接触,进行传热与传质,使混合液达到一定程度的分离。 回流是精馏操作得以实现的基础。塔顶的回流量与采出量之比,称为回流比。回流比是精馏操作的重要参数之一,其大小影响着精馏操作的分离效果和能耗。 回流比存在两种极限情况:最小回流比和全回流。若塔在最小回流比下操作,要完成分离任务,则需要无穷多塔板的精馏塔。当然,这不符合工业实际,所以最小回流比只是一个操作限度。若操作处于全回流时,既无任何产品采出,也无原料加入,塔顶的冷凝液全部返回塔中,这在生产中午实际意义。但是由于此时所需理论板数最少,又易于达到稳定,故常在工业装置的开停车、排除故障及科学研究时采用。 实际回流比常取最小回流比的1.2~2.0倍。在精馏操作中,若回流系统出现故障,操作情况会急剧恶化,分离效果也将变坏。 板效率是体现塔板性能及操作状况的主要参数,有以下两种定义方法。

复试个人陈述范文篇

个人陈述尊敬的学校领导、教授: 您好!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阅读我的这份个人陈述材料! 我叫张伟,2004年7月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系。现任北京瓜尔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总监。北京化工大学创办于1958年,是新中国为“培养尖端科学技术所需求的高级化工人才”而创建的一所高水平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肩负着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基础性、前瞻性科学研究以及原创性高新技术开发的使命。 从2000年9月来到北京化工大学,我严于律己,积极思考。在学校期间我主修了生物工程专业全部课程,各门功课取得比较优异的成绩。工作以来,一直保留着多读书常思考的好习惯。在工作学习期间,我广泛阅读了管理学及其他相关的社科类图书报刊,并且至今仍然保留着这个习惯。 在十多年的工作过程中,我对于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非常感兴趣,也慢慢的具备的走向管理岗位的能力,我报考的工商管理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培养的是高素质的管理人员。MBA是一个具有工作经验以后的学位,MBA作为一种专业硕士学位,与一般硕士研究生有所不同。首先是培养目标不同:MBA是培养能够胜任工商企业和经济管理部门高层管理工作需要的务实型、复合型和应用型高层次管理人才,而其他硕士研究生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科研和教学能力的高层次科研型和教学型人才;其次是培养对象不同,MBA的招生对象一般为大学本科毕业、具有三年以上工作实践经验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和工商企业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而其他硕士研究生可以招收应届毕业生,也可以招收在职人

员;第三是培养方式不同,MBA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职业训练,特别强调在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商业案例分析、实战观摩、分析与决策技能训练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使学生接受知识与技能、个性与心理、目标与愿望等方面的挑战,更具有职业竞争的实力,而其他研究生则侧重于理论学习、学术研究。 如果有幸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系录取,我将对研究生学习计划做如下安排: 1 系统学习管理学理论; 2 锐意进取,力求创新。联系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好研究学习工作。 4 积极向各位老师虚心求教,密切关注各位老师的学术进展。力求读遍各位老师的文章和专着。同时,关心世界国内本地身边的新闻事件,敏于思考。积极跟踪国内国际学术界最新进展。 首都经贸大学历史悠久,环境优美,要想获得在首经贸的学习机会,必须勇于接受挑战。相信在学校的一流学术条件下,我将实现自己人生最高理想。尊敬的教授,我期待您的留意! 作为企业管理学科的毕业生,心中应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即勇敢承担起社会责任。所以,我要把从读书中获得的智慧积极回馈社会,践行自己的理想! 谢谢您的耐心,尊敬的老师!

北京化工大学节能技术期末试卷培训资料

北京化工大学节能技术期末试卷

一、简单列举两种可再生资源和两种不可再生资源?(4分) 二、试用龟山-吉田环境模型求H2的标准化学用。(8分) 三、用一逆流换热器对一股热流和一股冷流进行换热。热物流从100℃被冷却到80℃,冷物流从20℃被加热到40℃。热物流和冷物流的比热均为5.0kJ/(kg·℃),流量均为100kg/min。求传热过程中热物流和冷物流的熵变及用损失。假设传热过程中没有散热损失,冷、热物流的比热容(Cp)为常数,物流温度变化小于2时可用算术平均值代替对数平均值。(8分) 四、从能量用的角度分析,为什么冷热物流在高温换热时传热温差选取的较大,而在低温冷冻换热时传热温差选取的较小?对钛材和不锈钢换热系统,传热温差宜选取较大还是较小?(4分) 五、在精馏过程中,分析采用如下措施分别对节能和分离效果的影响(保持其它操作条件不变,说明变化趋势):(10分) a) 减小回流比; b)降低塔板数或填料层高度; c)多股进料; d)冷夜进料; e)蒸汽压缩机方式热泵精馏。 六、假设单效蒸发器和多效(以三效为例)蒸发器的总温差( t)相同,各效的传热面积(A)相等、传热系数(K)相同。试推导多效和单效蒸发的蒸发强度,比较大小。多效蒸发为什么比单效蒸发节能?(6分)

七、精馏过程分离的依据是什么?当操作线靠近平衡线时,说明用损失和传质推动力的变化趋势。(4分) 八、简述多效精馏的适用场合,以及采用多效精馏的优缺点。多效精馏为什么需要压力组合?(4分) 九、为什么采用反应精馏能够节能?对于可逆反应,反应精馏为什么能够提高平衡反应的转化率?(4分) 十、某一换热系统的工艺物流为两股热流和两股冷流,物流参数如下表所示。取冷热流体之间的最小传热温差为20℃。用问题表法确定该换热系统的夹点位置以及最小加热公用工程用量和最小冷却公用工程用量。(12分) 十一、简单说明换热网络优化中夹点的意义是什么?如何判识夹点问题和阈值问题?(4分) 十二、把100KPa、100℃的1kg空气升热加压到400KPa、400℃,试求加热过程中的熵变,以及所加热量中的用和无。空气的平均定压比热容 Cp=1.0kJ/(kg·K)。设环境大气温度为27℃。(8分) 十三、在干燥过程中,采用换热器的余热回收,即在送入空气和排气之间设置换热器,回收排气中的热量。由于气-气换热的传热系数很小,可采取哪些措施提高传热系数?(4分) 十四、精馏过程节能技术之一:增设中间再沸器和中间冷凝器,采取这种技术后,能量的数量和质量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分离效果是否有影响?在x-y图上,用操作线和平衡线说明原因。(4分) 十五、设计一个分离4组分A、B、C、D(挥发度顺序为A>B>C>D)混合物的热偶精馏过程,包括一个主塔和2个副塔。以此为例,说明采用热偶精馏,

化工原理精馏实验报告

北京化工大学 实验报告 精馏实验 一、摘要 精馏是实现液相混合物液液分离的重要方法,而精馏塔是化工生产中进行分离过程的主要单元,板式精馏塔为其主要形式。本实验用工程模拟的方法模拟精馏塔在全回流的状态下及部分回流状态下的操作情况,从而计算单板效率和总板效率,并分析影响单板效率的主要因素,最终得以提高塔板效率。 关键词:精馏、板式塔、理论板数、总板效率、单板效率 二、实验目的 1、熟悉精馏的工艺流程,掌握精馏实验的操作方法。 2、了解板式塔的结构,观察塔板上气- 液接触状况。 3、测测定全回流时的全塔效率及单板效率。 4、测定部分回流时的全塔效率。 5、测定全塔的浓度或温度分布。 6、测定塔釜再沸器的沸腾给热系数。 三、实验原理 在板式精馏塔中,由塔釜产生的蒸汽沿塔逐板上升与来自塔顶逐板下降的回流液,在塔 板上实现多次接触,进行传热和传质,使混合液达到一定程度的分离。 回流是精馏操作得以实现的基础。塔顶的回流量和采出量之比,称为回流比。回流比是精馏操作的重要参数之一,其大小影响着精馏操作的分离效果和能耗。 回流比存在两种极限情况:最小回流比和全回流。若塔在最小回流比下操作,要完成分离任务,则

需要有无穷多块塔板的精馏塔。当然,这不符合工业实际,所以最小回流比只是 一个操作限度。若操作处于全回流时,既无任何产品采出,也无原料加入,塔顶的冷凝液全部返回塔中,这在生产中无实验意义。但是,由于此时所需理论板数最少,又易于达到稳定,故常在工业装置开停车、排除故障及科学研究时采用。 实际回流比常取用最小回流比的倍。在精馏操作中,若回流系统出现故障,操作情况会急剧恶化,分离效果也将变坏。 板效率是体现塔板性能及操作状况的主要参数,有以下两种定义方法。 (1)总板效率E N e 式中E —总板效率;N—理论板数(不包括塔釜);Ne —实际板数。 2)单板效率E ml E x n 1 x n E ml * x n 1 x n* 式中E ml—以液相浓度表示的单板效率; x n,x n-1—第n 块板的和第(n-1 )块板得液相浓度; x n*—与第n 块板气相浓度相平衡的液相浓度。 总板效率与单板效率的数值通常由实验测定。单板效率是评价塔板性能优劣的重要数据。物系性质、板型及操作负荷是影响单板效率的重要因素。当物系与板型确定后,可通过改变气液负荷达到最高的板效率;对于不同的板型,可以在保持相同的物系及操作条件下,测定其单板效率,已评价其性能的优劣。总板效率反映全塔各塔板的平均分离效果,常用于板式塔设计中。 若改变塔釜再沸器中电加热器的电压,塔板上升蒸汽量将会改变,同时,塔釜再沸器电加热器表面的温度将发生变化,其沸腾给热系数也将发生变化,从而可以得到沸腾给热系数也加热量的关系。由牛顿冷却定律,可知 Q A t m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综合复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分析化学》复试大纲 第一章误差与数据处理 1-1 误差及其表示方法 1-2 有效数字及计算规则 1-3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第二章酸碱滴定法 2-1 酸碱质子理论 2-2 缓冲溶液 2-3 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2-4 酸碱平衡中有关浓度的计算 2-5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第三章络和滴定法 3-1 络和物在溶液中的离解平衡 3-2 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 3-3 提高络和滴定选择性的途径 3-4 络和滴定方式及其应用 第四章氧化还原滴定法 4-1 氧化还原平衡 4-2 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 4-3 高锰酸钾法 4-4 碘量法 第五章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方法 5-1 溶剂萃取分离法 5-2 沉淀分离法 5-3 挥发和蒸馏分离法 第六章电位分析法 6-1 电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6-2 参比电极和指示电极 6-3 直接电位法和电位滴定法 第七章气相色谱法 7-1 气相色谱法基本理论 7-2 气相色谱固定相及检测器 7-3 气相色谱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

第八章可见分光光度法 8-1 光辐射的选择原则 8-2 光的吸收定律 8-3 吸光度测量条件的选择 8-4 分光光度法的应用 主要参考用书1.《分析化学》,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仪器分析》,董慧茹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无机化学部分》考试大纲 一、参考书目 《无机化学》,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6月第4版 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1.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波的微粒性、微粒的波动性、测不准原理 2. 量子力学原子模型 波函数和薛定谔方程、波函数和电子云图形、四个量子数 3. 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布 基态原子中电子分布原理、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能级、鲍林近似能级图、基态原子中电子的分布、简单基态阳离子的电子分布、元素周期表与核外电子分布关系、原子参数与原子性质的周期性 考试要求: 1.了解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 2.掌握波函数与原子轨道、几率密度与电子云的概念; 3.熟悉原子轨道及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 4.掌握四个量子数的量子化条件及其物理意义; 5.掌握多电子原子轨道近似能级图和核外电子排布原理,能正确书写常见元素核外电子排布 及价电子构型; 6.掌握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关系,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关系。 第二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1. 化学键的定义、类型及键参数 2. 离子键 离子键理论、离子的特征、离子键强度的度量 3. 共价键 价键理论、共价键的类型、键型过渡 4. 分子的几何构型 杂化轨道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分子轨道理论 5. 金属键 金属晶格、金属键理论 6. 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分子的极性和变形性、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离子极化 7. 晶体的内部结构 晶体的基本概念、四种晶体类型的简介 考试要求: 1.掌握离子键理论,了解决定离子化合物性质的因素及离子化合物的特征; 2.掌握共价键理论,了解σ键、π键、配位共价键的形成和特点; 3.掌握杂化轨道理论并能解释一般的分子结构; 4.掌握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并能用其解释主族元素AB n型分子或离子的构型; 5.理解分子间力、氢键的产生及特点以及它们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6.理解离子极化概念、离子极化规律和附加极化作用以及它们对物质结构和性质的影响; 7.了解四种晶体结构类型及特征 第三章配位化合物 1. 配位化合物的定义和组成

北京化工大学数字媒体技术总结

目录 色彩空间 (1) OpenCV的用途 (2) 滤波 (3) 图像特征 (3) 视频 (4) 光线跟踪 (5) 游戏引擎 (6) GPU (7) 色彩空间 色彩是人的眼睛对于不同频率的光线的不同感受,色彩既是客观存在的(不同频率的光)又是主观感知的,有认识差异。所以人类对于色彩的认识经历了极为漫长的过程,直到近代才逐步完善起来,但至今,人类仍不能说对色彩完全了解并准确表述了,许多概念不是那么容易理解。“色彩空间”一词源于西方的“Color Space”,又称作“色域”,色彩学中,人们建立了多种色彩模型,以一维、二维、三维甚至四维空间坐标来表示某一色彩,这种坐标系统所能定义的色彩范围即色彩空间。我们经常用到的色彩空间主要有RGB、CMYK、Lab等。 许多人都知道在绘画时可以使用红色、黄色和蓝色这三种原色生成不同的颜色,这些颜色就定义了一个色彩空间。我们将品红色的量定义为X坐标轴、青色的量定义为Y 坐标轴、蓝色的量定义为Z 坐标轴,这样就得到一个三维空间,每种可能的颜色在这个三维空间中都有唯一的一个位置。 但是,这并不是唯一的一个色彩空间。例如,当在计算机监视器上显示颜色的时候,通常使用RGB(红色、绿色、蓝色)色彩空间定义,这是另外一种生成同样颜色的方法,红色、绿色、蓝色被当作X、Y 和Z坐标轴。另外一个生成同样颜色的方法是使用色相(X 轴)、饱和度(Y 轴)和明度(Z 轴)表示,这种方法称为HSB 色彩空间。另外还有许多其它的色彩空间,许多可以按照这种方法用三维(X、Y、Z)、更多或者更少维表示,但是有些根本不能用这种方法表示。RGB色彩模式是工业界的一种颜色标准,是通过对红(R)、绿(G)、蓝(B)三个颜色通道的变化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叠加来得到各式各样的颜色的,RGB即是代表红、绿、蓝三个通道的颜色,这个标准几乎包括了人类视力所能感知的所有颜色,是目前运用最广的颜色系统之一。 YUV主要用于优化彩色视频信号的传输,使其向后相容老式黑白电视。与RGB视频信号传输相比,它最大的优点在于只需占用极少的频宽(RGB要求三个独立的视频信号同时传输)。其中“Y”表示明亮度(Luminance或Luma),也就是灰阶值;而“U”和“V”表示的则是色度(Chrominance或Chroma),作用是描述影像色彩及饱和度,用于指定像素的颜

北京化工大学精馏实验报告

北 京 化 工 大 学 化 工 原 理 实 验 告 : : : : : : 实验名称 班级 姓名 学 号 同组成员 实验日期 精馏实验 2015.5.13 实验 日 期

精馏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填料塔的构造与操作; 2、熟悉精馏的工艺流程,掌握精馏实验的操作方法; 3、了解板式精馏塔的结构,观察塔板上汽液接触状况; 4、掌握液相体积总传质系数K a的测定方法并分析影响因素 x 5、测定全回流时的全塔效率及单板效率; 6、测量部分回流时的全塔效率和单板效率 二、实验原理 在板式精馏塔中,混合液的蒸汽逐板上升,回流液逐板下降,气液两相在塔板上接触,实现传质、传热过程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如果在每层塔板上,上升的蒸汽与下降的液体处于平衡状态,则该塔板称之为理论塔板。然而在实际操做过程中由于接触时间有限,气液两相不可能达到平衡,即实际塔板的分离效果达不到一块理论塔板的作用。因此,完成一定的分离任务,精馏塔所需的实际塔板数总是比理论塔板数多。 回流是精馏操作得以实现的基础。塔顶的回流量与采出量之比,称为回流比。回流比是精馏操作的重要参数之一,其大小影响着精馏操作的分离效果和能耗。 回流比存在两种极限情况:最小回流比和全回流。若塔在最小回流比下操作,要完成分离任务,则需要有无穷多块板的精馏塔。这在工业上是不可行的,所以最小回流比只是一个操作限度。若在全回流下操作,既无任何产品采出,也无原料加入,塔顶的冷凝液全部返回塔中,这在生产中无实验意义。实际回流比常取最小回流比的1.2~2.0倍。 本实验处于全回流情况下,既无任何产品采出,又无原料加入,此时所需理论板最少,又易于达到稳定,可以很好的分析精馏塔的性能。影响塔板效率的因素很多,大致可归结为:流体的物理性质(如粘度、密度、相对挥发度和表面张力等)、塔板结构以及塔的操作

北京化工大学基础化学试卷-考试样题

北京化工大学基础化学试卷 学院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 (请考生注意:本试卷共页) 一、是非题(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本大题分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已知H 3AsO4H++H2AsO4-K H 2AsO4-H++HAsO42-K HAsO 42-H++AsO43-K 则H 3AsO43H++AsO43-的K=K·K·K。() 2、O (g) + 2e-→ O2- (g),?r H= - 639 kJ·mol-1,即氧的电子亲和能为639kJ·mol-1。() 3、HgCl2分子和H2O分子的空间构型均为V型,它们的中心原子采取相同方式的杂化轨道成键。 () 4、配合物Na3[Ag(S2O3)2]应命名为二(硫代硫酸根)合银(Ⅰ)酸钠。() 5、H2O的熔点比HF高,所以O-H…O氢键的键能比F-H…F氢键的键能大。() 6、凡是中心原子采用sp2杂化方式形成的分子,必定是平面三角形构型。() 7、某原子所形成共价键的数目,等于该原子基态时未成对电子的数目。() 8、由于E(Li+/Li)最小,所以锂是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9、铁(Ⅱ)、钴(Ⅱ)、镍(Ⅱ)还原性强弱的次序为:Fe(Ⅱ)>Co(Ⅱ)>Ni(Ⅱ)。() 10、银的化合物易溶于水的多,而难溶于水的较少。() 11、金属离子A3+、B2+可分别形成[A(NH3)6]3+和[B(NH3)6]2+,它们的稳定常数依次为4?105和2?1010, 则相同浓度的[A(NH3)6]3+和[B(NH3)6]2+溶液中,A3+和B2+的浓度关系是c(A3+)>c(B2+)。()12、用EDTA准确滴定金属离子M2+的必要条件为lg cK≥8 。() 二、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择出符合题意的答案,将其代号填入括号内) (本大题分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在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能稳定存在的是()。 (A) CrO42-(B) Cr2O72-(C) MnO4-(D) MnO42- 2、下列物质中,与Cl2作用生成漂白粉的是()。 (A) 水合硫酸钙(B)无水硫酸钙(C) 氢氧化钙(D) 氯化钙 3、下列物质中,其分子具有V形几何构型的是()。 (A)NO2(B)CO2(C)CH4(D)O3 4、某金属离子可以形成磁矩分别为5.92B.M.和1.73B.M.的两种八面体配合物,该金属离子是( )。 (A) Fe2+(B) Fe3+(C) Co2+(D) Ni2+

如何参加高校自主招生

如何参加高校自主招生? 连日来,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相继公布了2007年自主招生方案,为了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这些学校纷纷出台了招生新政策。如何参加高校自主招生,成为众多学生和家长关心的问题—— 如何参加高校自主招生? 开展自主招生的高校有59所 自主选拔录取给了高校更多的招生自主权,使高校不再完全按照高考成绩来录取考生。自北大、清华等22所高校从2003年起首批实行自主招生试点后,自主选拔录取试点高校逐年增加,2007年将达到59所。 实施自主选拔录取的高校,既包括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复旦等综合性大学,也包括在某些领域领先的重点高校,如南京林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试点高校招生人数原则上不得超过其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教育部规定,进行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省区2007年将有首届毕业生,试点高校要在自主选拔录取人数上给予适当倾斜。 自主选拔录取的程序和原则是:自愿申请、中学推荐、专家面试、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符合试点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条件的应届毕业生,由所在中学或专家推荐,或本人自荐,由所在中学向试点高校提供或确认学生在高中阶段德智体美的发展情况以及获奖、特长等证明及写实性材料,高中新课程实验省区还需提供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材料。 特殊类型不列入自主招生范围 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等特殊类型招生不列入自主选拔录取范围。试点高校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订自主选拔录取实施方案,并纳入本校招生章程向社会公布。高校进行自主选拔录取宣传,要完整、规范、准确,避免产生歧义或误导。 试点高校的文化课测试时间也是考生关心的。高校自行组织的文化测试、面试将安排在寒假期间举行,时间不会早于2007年1月1日。各高校一般会单独或联合组织进行自主招生测试,如北大、清华等高校将通过各自的考试方式选拔自主招生候选人,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则实行自主招生五校联考。 按照教育部要求,试点高校将组织专家组,按照自主确定并经公示的条件和考核办法,审查被推荐的考生材料,并在进行面试等相关测评、考核之后,提出候选人,试点高校招生领导小组审核后确定入选的考生名单。 试点高校会将入选考生名单及时通知考生所在中学并报送生源所在省级招办备案,相关单位负责分别在考生所在中学、试点高校网站以及生源所在省级招办信息发布媒体上进行不少于两周的公示。试点高校还将经两周公示后确认的入选考生名单于2007年4月15日前

北京化工大学微机接口技术课程实验报告

北京化工大学测控专业微机接口技术课程综合创新实验报告

目录 1.课程名称 (1) 2.课程背景 (1) 3.功能分析. (1) 4.设计 (1) 4.1 硬件设计 (1) 4.2 软件设计 (3) 4.3 主题代码 (3) 5.设计心得 (6) 5.1收获与心得 (6) 5.2 思考 (7) 6.参考文献 (7)

1.实验名称基于计时中断的自动清零计数器 2.实验背景 设计一个能实现在数码管上显示的00~99的自动清零计数器,并且计数频率可调。 3.功能分析 为了实现上述要求,有三个工作要做:一是利用可编程定时器/计时器82C54产生一个周期约为2s的方波作为中断的触发信号;二利用可编程中断控制器82C59A响应外部中断源,中断触发信号来自设计的方波;三利用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C55A驱动数码管显示,利用六位数码管的的低两位来显示出当前的计数值。 4.设计 4.1.硬件设计 先进行硬件设计和端口地址选择。82C54的电路结构原理如图1所示。 图1.自动清零计数装置电路结构原理1 82C54的端口地址为0040H(通道0),0041H(通道1),0042H(通道2),0043H(命令口)。 通道0作计数器使用,工作在3方式,目的是产生一个方波,GTAE0接+5V,CLK0接由系统8MHZ时钟分频得到1MHZ的脉冲信号。输出端OUT0,接到中断控制器的IR3端口,利用OUT0输出方波的上升沿触发中断。

下图是中断控制器的硬件设计图。 图2.自动清零计数装置中断结构原理 如图,82C59A的IR3端口接82C54的OUT0端口,中断请求线INT接到8086的INTR,中断回答线INTA接到8086的INTA;使能端CS接到实验箱的FF80H端口。这样就实现了82C54的OUT0产生的方波来一次上升沿就触发一次中断。 下图是可编程并行芯片82C55A的硬件图: 图3.自动清零计数装置82C55A结构 如图,当82C55A用于数码管显示时,PA口作为键扫/字位口;PB口作为字形口,PC口作为键入口;即PA口作为位选信号,PB口作为段选信号。数码管的最低位用来显示当前计数值的个位数字,次低位用来显示当前计数值的十位数

北京化工大学考研盛世清北北京化工大学应用化学综合试题

北京化工大学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 应用化学综合样题 注意事项 1.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均不给分。 2. 答题时可不抄题,但必须写清题号。 3. 答题必须用蓝、黑墨水笔或圆珠笔,用红色笔或铅笔均不给分。 一、选择题(每题可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30分)1.通常使用什么试剂鉴定Ni2+的存在( ) 。 (A) 试镁灵(B)丁二酮无污 (C) 二苯基联苯胺 (D) 硫脲 2.当CN-与Cu2+在水溶液中起反应时,CN-起的作用是( )。 (A) 还原剂(B)氧化剂 (C) 络合剂 (D) 起碱的作用 3.要使氨气干燥,应将其通过下列哪种干燥剂( )。 .要使氨气干燥,应将其通过下列哪种干燥剂( )。 (A) 浓H2SO4 (B)CaCl2 (C) P2O5 (D) NaOH(s) 4.用硫化钠处理下列硫化物时,不能被溶解的是( )。 (A) As2S3 (B) Sb2S3 (C) Bi2S3 (D) SnS2 5.下列各组化合物中,何者化学键极性最大 ( )。 (A) AgF (B) AgCl (C) AgBr (D) AgI 6.下列化合物中,哪个不具孤电子对( )。 (A) H2O (B) NH3 (C) NH4 + (D) H2S

7.下面一些宏观过程可看作可逆过程的有( )。 (A) 摩擦生热(B)0 oC 时冰熔化成水 (C) 电流通过金属发热 (D) 火柴燃烧 8.把固体NaAc 加到HAc 稀溶液中,则pH 将( )。 (A)增高(B)不受影响 (C)下降 (D) 先下降后增高 9. 反应: 产物为物质B,若提高温度对产品产率有利,这表明活化能()。(A) E1>E2, E1>E3 (B) E2>E1, E2>E3 (C) E1E1,E3>E2 10. 对于两组分系统能平衡共存的最多相数为()。 (A) 1 (B) 2 (C) 3 (D) 4 11. 设i 为理想混合气体中的一个组分,下面正确的是() (A) pi/p=Vi/V=ni/n (B) piV=pVi=niRT (C) piVi =niRT (D) 都正确 12. 某液体混合物由状态A 变化到状态B,经历两条不同的途径,其热、功、内能变化、焓 变化分别为Q1、W1、DU1、DH1 和Q2、W2、DU2、DH2,则()。(A) Q1-W1=Q2-W2 (B) DU1-W1=DU2-W2 (C) DH1-Q1=DH2-Q2 (D) DU1-DH1=DU2-DH2 13.将反应H2(g)+1/2O2(g)=H2O 设计成电池,下列正确的是()。 (A) Pt, H2(g) | OH-(aq) | O2 (g), Pt (B) Pt, H2(g) | H+(aq) | O2 (g), Pt

北京化工大学节能技术期末试卷

一、简单列举两种可再生资源和两种不可再生资源?(4 分) 二、试用龟山-吉田环境模型求H2 的标准化学用。(8 分) 三、用一逆流换热器对一股热流和一股冷流进行换热。热物流从100℃被冷却到80℃,冷物流从20℃被加热到40℃。热物流和冷物流的比热均为5.0kJ/(kg·℃),流量均为 100kg/min。求传热过程中热物流和冷物流的熵变及用损失。假设传热过程中没有散热损失,冷、热物流的比热容(Cp)为常数,物流温度变化小于2 时可用算术平均值代替对数 平均值。(8 分) 四、从能量用的角度分析,为什么冷热物流在高温换热时传热温差选取的较大,而在低温冷冻换热时传热温差选取的较小?对钛材和不锈钢换热系统,传热温差宜选取较大还是较小?(4 分) 五、在精馏过程中,分析采用如下措施分别对节能和分离效果的影响(保持其它操作条件不变,说明变化趋势):(10 分) a) 减小回流比; b)降低塔板数或填料层高度; c)多股进料; d)冷夜进料; e)蒸汽压缩机方式热泵精馏。 六、假设单效蒸发器和多效(以三效为例)蒸发器的总温差(t)相同,各效的传热面积(A)相等、传热系数(K)相同。试推导多效和单效蒸发的蒸发强度,比较大小。多效蒸发为什么比单效蒸发节能?(6 分) 七、精馏过程分离的依据是什么?当操作线靠近平衡线时,说明用损失和传质推动力的变化趋势。(4 分) 八、简述多效精馏的适用场合,以及采用多效精馏的优缺点。多效精馏为什么需要压力组合?(4 分) 九、为什么采用反应精馏能够节能?对于可逆反应,反应精馏为什么能够提高平衡反应的转化率?(4 分) 十、某一换热系统的工艺物流为两股热流和两股冷流,物流参数如下表所示。取冷热流体之间的最小传热温差为20℃。用问题表法确定该换热系统的夹点位置以及最小加热公用工程用量和最小冷却公用工程用量。(12 分) 十一、简单说明换热网络优化中夹点的意义是什么?如何判识夹点问题和阈值问题?(4 分) 十二、把100KPa、100℃的1kg 空气升热加压到400KPa、400℃,试求加热过程中的熵变,以及所加热量中的用和无。空气的平均定压比热容Cp=1.0kJ/(kg·K)。设环境大气温度为27℃。(8 分) 十三、在干燥过程中,采用换热器的余热回收,即在送入空气和排气之间设置换热器,回收排气中的热量。由于气-气换热的传热系数很小,可采取哪些措施提高传热系数?(4 分) 十四、精馏过程节能技术之一:增设中间再沸器和中间冷凝器,采取这种技术后,能量的数量和质量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分离效果是否有影响?在x-y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