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幽门螺杆菌抗体弱阳性的危害和表现

幽门螺杆菌抗体弱阳性的危害和表现

幽门螺杆菌抗体弱阳性的危害和表现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幽门螺杆菌抗体弱阳性的危害和表现

导语:幽门螺杆菌是胃部疾病的一种致病菌,若是在胃幽门螺杆菌检测中,出现了弱阳性,说明身体已经感染上了幽门螺杆菌。反之阴性就是没有感染上幽

幽门螺杆菌是胃部疾病的一种致病菌,若是在胃幽门螺杆菌检测中,出现了弱阳性,说明身体已经感染上了幽门螺杆菌。反之阴性就是没有感染上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抗体弱阳性会有上腹部腹胀和嗳气,还有疼痛加剧的情况,常常出现呕吐的症状,有幽门梗阻的情况,呕吐物有酸臭味。幽门螺杆菌存在我们胃中,会破坏我们的健康,造成胃肠的疾病,引发胃癌这类可怕的疾病,因此有胃肠疾病的人要积极的治疗。

危害:

幽门螺杆菌病的不良预后是胃癌。

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癌症死亡原因中位列第二。在我国,每年大约有16万人死于胃癌。

临床表现:

预防和控制胃癌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研究指出,幽门螺杆菌生存于人体胃幽门部位,是最常见的细菌病原体之一。世界有多半人口受到过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而在有些国家几乎90%的人都感染过这种细菌。人们通常是在幼年时就受到感染,5岁以下达到50%。这种细菌感染首先引起慢性胃炎,并导致胃溃疡和胃萎缩,严重者则发展为胃癌。据统计,初次感染幽门螺杆菌年龄较早的人群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发生率高,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死亡率的高低呈现平行关系。幽门螺杆菌寄生在胃黏膜组织中,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溃疡患者的普遍症状为:

生活常识分享

免疫印迹法测定健康体检人群幽门螺旋杆菌抗体及毒性分型结果分析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16, 6(4), 191-196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016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fd18976689.html,/journal/acm https://www.doczj.com/doc/fd18976689.html,/10.12677/acm.2016.64036 文章引用: 柳晖, 白建文. 免疫印迹法测定健康体检人群幽门螺旋杆菌抗体及毒性分型结果分析[J]. 临床医学进展, Using Western Blod Assay to Analyze H. pylori Antibody and Toxicity Typing of Health Check-Up Group Hui Liu, Jianwen Bai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xamination, Shanghai East Hospital, Tongji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Shanghai Received: Nov. 15th , 2016; accepted: Dec. 16th , 2016; published: Dec. 19th , 2016 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doczj.com/doc/fd18976689.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nfection types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from December 2014 to December 2012, i.e. antibodi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oxicity distribution after infection. Me-thods: We use Western blotting method to detect and classify the immunophenotype of serum of physical examination population. Age is used as the statistical unit, results are tested and analyzed by χ2, and P < 0.05 means that the difference has statistical sense.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type II Hp infection of A urease or/and urease B for the check-up was 33.27% (5674/17,052), and age distribu-tion ranging from 30 to 69 enjoys the highest positive rate; the positive rate of type I Hp infection of cytotoxin A or/and vacuolate cytotoxin A was 10.58% (1804/17,052), and age ranging from 30 - 49 enjoys the highest positive rate.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of I and II, there exist differences (P < 0.05): low age group (18 - 30 years old) and old age group (>70 years) have lower possibilities to infect Hp. Conclusion: Among physical examination population, the rate of Hp infection and the immune typing results after infection, compared with clinical cases, both have some differences. Hp infection, as well as immune typing, exists spec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mong physical examination population. Keywords Helicobacter pylori , Health Check-Up Group, Immune Phenotype, Immune Typing 免疫印迹法测定健康体检人群幽门螺旋杆菌 抗体及毒性分型结果分析 柳 晖,白建文 Open Access

幽门螺杆菌及根治

幽门螺杆菌及根治方案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及以前的一段时间里,民间流传着用“痢特灵”治疗“顽固性、难治性”胃痛的“偏方”。该方确实有效,但人们却不知道它为何有效。胡医生也曾经治疗过一位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患者,中西药服了不少,但效果不理想。后来他在胃痛时自己服用“土霉素”,胃痛却神奇般地消失了。他问我为什么,我无法回答他。 1983年,澳大利亚两位科学家,从慢性胃炎的胃粘膜中取样,在微需氧的条件下,培养出幽门螺杆菌(Hp),并指出这种菌与慢性胃炎的直接关系以来,引起了全世界医学界人们的广泛研究和证实,并在活动性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病灶中,查出幽门螺杆菌,检出率为98%和100%。此菌被公认为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致病菌。此后的研究表明,痢特灵和土霉素均有抗幽门螺杆菌的作用,至此,它们治疗“顽固性、难治性”胃痛的神秘面纱才被揭了下来。(虽然痢特灵和土霉素均有抗幽门螺杆菌的作用,但由于其副作用和幽门螺杆菌的抗药性,不提倡使用。)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机理: 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机理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有的发病,有的不发病,发病也各不同;有的人发生慢性胃炎,而有的人发生消化性溃疡。有关研究还在进行之中。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 一般认为幽门螺杆菌仅寄居于人类,人是唯一的传染源。幽门螺杆菌多系口-口传染,因为在牙菌斑中可以培养出幽门螺杆菌。而粪-口传染途径尚未得到证实。知道了幽门螺杆菌是怎样相互传染的,大家就应该预防为主,讲究个人卫生,常洗手,勤刷牙,勿食被污染的食品,实行分餐制等等。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 下面介绍几种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最为密切的几种疾病; 1.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发病率很高。有上腹不适患者的检出率可达80%以上,但过去对其病因却一直不清楚。自从澳大利亚两位科学家发现幽门螺杆菌以后,对幽门螺杆菌的研究成为全世界医学研究的热点。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我国也于1985年首次分离出幽门螺杆菌,并对幽门螺杆菌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发现慢性活动性胃炎病人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95%,幽门螺杆菌阳性的胃炎多为活动性胃炎,杀灭幽门螺杆菌后则变为非活动性胃炎。慢性活动性浅表性胃炎逐渐发展可以转变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继而加重萎缩性胃炎并发生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成为癌前病变。萎缩性胃炎被认为是胃的癌前疾病,因此萎缩性胃炎患者每1-2年需胃镜复查一次,以便及时发现早期癌变。 2. 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比较常见,其胃镜检出率为16.5%-28.9%。过去认为“无酸(pH)则无溃疡”,抑酸可愈合溃疡。虽然抑酸愈合溃疡不难,但一年内复发率高达60%-90%。幽门螺杆菌的发现和相关研究显示,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密切相关。我国胃溃疡的幽门螺杆菌检出率约为70%,十二指肠溃疡的幽门螺杆菌检出率约为90%,而根除幽门螺杆菌之后经过长期随访观察,溃疡复发率明显下降至10%以下。因此有人提出了“无Hp(幽门螺杆菌)则无溃疡”的说法。 3. 胃癌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发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幽门螺杆菌被认为是胃癌的一个高危致病因素。实验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可引起细胞过度增殖,使DNA易受损伤;幽门螺杆菌还可引起原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癌基因过度表达及基因突变等因此认为幽门螺杆菌是胃癌的一个启动因子。幽门螺杆菌的治疗: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发生和反复发作的重要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途径目前是:口-口、胃-口(还有人认为粪-口也是一个传染途径),我国的感染率达60%。幽门螺杆菌常常寄生于胃黏膜,它通过引起胃黏膜自我保护的屏障作用下

什么原因会让你感染幽门螺杆菌

什么原因会让你感染幽门螺杆菌 胃部是人体容易受到感染的器官之一,已经得到证明的是,超过90%的十二指肠溃疡和超过80%的胃溃疡都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 世界卫生组织称,每年新发现的胃癌病症中近一半与幽门螺杆菌有关。 1、感染幽门螺杆菌的3个征兆经临床观察,如果胃部感染了幽门螺杆菌,通常会出现以下症状:泛酸:幽门螺杆菌会诱发胃泌素疯狂分泌,导致胃酸过多,身体最直接的反应就是泛酸和烧心;胃疼:胃疼是溃疡病的最典型症状,它显示了胃和十二指肠粘膜正在被消化;口臭:幽门螺杆菌是引起口臭的最直接病菌之一,由于幽门螺杆菌可以在牙菌斑中生存,在口腔内发生感染后,会直接产生有臭味的碳化物,引起口臭。 2、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几个因素 幽门螺杆菌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口腔传播,在一个家庭中只要有一个成员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很可能一家人都被感染。经常在外就餐的人被感染的机会也会增加。据检测,日常生活使用的每双筷子上大约存在幽门螺杆菌1600~3100个; 3、脾虚饮食不节、劳累过度都容易导致脾虚,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与脾虚有密切关联。研究表明,脾虚型的慢性胃病患者大多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这类患者胃粘膜局部的防御功能存在一定缺陷,容易被幽门螺杆菌侵入;接吻经科学检测发现,唾液内可以找到幽门螺杆菌的踪迹,而接吻是交换唾液最直接的方式;嗜辣很多人喜欢食用刺激性食物,但是口味辛辣的食物会刺激胃粘膜,并降低其抵抗力,从而导致幽门螺杆菌的入侵。 4、幽门螺杆菌的传染力很强,可通过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粪便等途径传染。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后,一半左右的病人会出现胃胀、胃酸等症状,但这些症状都不典型,跟胃炎、胃溃疡相似,接近一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并不会出现任何症状,是否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5、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都可服用卫乐舒复合菌粉剂,内含专利菌株对抗菌,加大肠道的屏障功能,增强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反抗能力,长时间来说改善了体质。进而修复抗生素带来的机体伤害,提高胃肠道粘膜防御功能,增强对幽门螺杆菌的免疫力

幽门螺杆菌(HP)根除方案及注意事项(最新版

幽门螺杆菌(HP)根除方案及注意事项(最新版 幽门螺杆菌(Hp)与各种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疾病关系密切。Hp胃炎实际上是一种传染病,不管有无症状和并发症,均可通过唾液在母亲至儿童、夫妻等家庭成员之间传播;目前我国Hp感染率高达56%。 一、哪些人需要根除Hp? 1.长期服用NSAID者: 非甾体抗炎药(NSAID),增加Hp感染患者发生消化性溃疡的风险,计划长期使用NSAID者,包括小剂量阿司匹林,推荐根除Hp。 2.长期服用PPI者: 长期服用PPI者,胃酸分泌减少,Hp定植从胃窦向胃体位移,发生胃体胃炎。根除Hp可降低或消除长期服用PPI者胃体胃炎的发生风险。 3.维生素B12缺乏者: Hp感染可能与维生素B12吸收不良相关,但维生素B12缺乏者多与自身免疫相关,根除Hp可起辅助作用。 4.胃病及相关疾病:详见下表↓ 二、Hp根除方案有哪些? 1、Hp根除的方案 ?第1种,三联方案:PPI+阿莫西林+克拉霉素; ?第2种,非铋剂四联方案:PPI+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 ?第3种,铋剂四联方案:PPI+铋剂+2种抗菌药物(指南推荐); 10-14d。 ?推荐方案:国内Hp对克拉霉素和甲硝唑双重耐药率>15%,目前已经放弃三联方案和非铋剂四联疗法,仅推荐“铋剂四联方案”。 2、铋剂四联方案

铋剂四联方案:PPI+铋剂+2种抗菌药物;疗程应延长至14d,除非10d治疗在当地被证明有效。 ?第一联,PPI(可任选一种):埃索美拉唑20mg,雷贝拉唑10~20mg,奥美拉唑20mg,兰索拉唑30mg,泮托拉唑40mg,艾普拉唑5mg。2次/d,餐前半小时口服。 ?第二联,铋剂(可任选一种):枸橼酸铋钾220mg,胶体果胶铋200mg。2次/d,饭前半小时口服。 ?第三、四联,2种抗菌药物(不能任选):阿莫西林,四环素,呋喃唑酮,克拉霉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餐后口服。餐后口服。 3、抗菌药联用方案 ?初次治疗:国内推荐的抗菌药物联用方案有7个(见下表),根除率85~94%。临床应根据药物禁忌症、抗菌药物应用史等,选择其中的1个方案。 ?抗菌药物应用史:无论因为何种疾病,既往使用过克拉霉素、喹诺酮类药物、甲硝唑的患者,对Hp有潜在的耐药可能。在选择初次治疗方案时需要考虑。 ?补救治疗:初次治疗失败后,补救治疗可选用其它方案中的一个,不要重复已用过的方案。补救治疗建议间隔2-3个月。 ?温馨提示:克拉霉素、甲硝唑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高,治疗失败后易产生耐药,原则上不可重复应用。 三、深度解析四联方案 1、PPI的选择 ?PPI的作用:抗菌药物在酸性环境中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因此所有根除Hp方案中均含有抑制胃酸分泌的PPI。 ?个体差异:肝药酶CYP2C19存在基因多态性(快代谢,中速代谢,慢代谢)。PPI的代谢产物无抑酸活性,快代谢者PPI抑酸作用弱,Hp 根除率较低。 ?代谢者:建议选择埃索美拉唑或雷贝拉唑,因为两种药物受CYP2C19酶基因多态性影响小,可提高快代谢者的Hp根除率。

幽门螺旋杆菌的根治方案

幽门螺旋杆菌根治方案 今医学界公认幽门螺杆菌(HP)肯定是慢性胃炎的致病菌,故应首先进行抗菌治疗,对HP感染的治疗主要是应用具有杀菌作用的药物。 幽门螺旋杆菌根治方案 ⑴清除指药物治疗结束时HP消失,根除指药物治疗结束后至少 4周无HP复发。临床上要求达到HP根除,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可大大降低。体外药物敏感试验表明,在中性pH条件下,HP对青霉素最为敏感,对氨基糖甙类、四环素类、头孢菌素类、氧氟沙星、环西沙星、红霉素、利福平等高度敏感;对大环内酯类、咲喃类、氯霉素等中度敏感;对万古霉素有高度抗药性。但HP对铋盐中度敏感。尿素呼吸试验与内镜加组织学检查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可用德诺(De-Nol) 0.24Bid ;羟氨苄西林0.5 ,gid 或1g Bid ;甲硝唑0.2gid 的三联疗法,青霉素试验阳性者可选用其他抗生素如四环素、红霉素、庆大霉素,克拉霉素等。 饮食方面 由于幽门螺旋杆菌要结合抑制胃酸治疗,理论上讲应该是不要吃任何东西来刺激胃酸分泌,但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只有尽量食用一些能减少胃酸分泌的食物。例如:不能喝酸奶或牛奶,低盐,少食多餐,尽量少吃水果,增加运动量,多休息。 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三联疗法”、四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 )感染是引起慢性胃炎、胃

十二指肠溃疡最常见的原因,也是诱发胃癌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旦发现HP感染,原则上应服药将其根除。HP对抗菌药物有较大的抵抗力,单种药物治疗成功率不超过50%,只有几种抗菌药物合用才有 较高的成功率,所谓三联治疗方案”或三联疗法”是指选用1种质子 泵抑制剂或者枸橼酸铋加2种抗菌药(附表)连续服用10-14天,而四联疗法”则是使用1种质子泵抑制剂+枸橼酸铋+2种抗菌药。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和各自用药习惯开出具体处方。HP感染被成功根除的标准是停药一个月以上复查阴转(不影响HP的药不必停)。将服用了三种药或四种药就称为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是错误的,一停药就复查是否治愈也是的错误的。 对于成人治疗失败者,本人较多采用四联10天+20天方案,效果不错,具体如下:第一阶段为四联药物10天,即奥美啦唑(20mg, bid )、阿莫西林(1g, bid )、咲喃唑酮(0.2g, bid )、枸椽酸铋(240mg ,bid );第二阶段单服枸椽酸铋(240mg ,bid )20 天。本方案的选择理由主要是这几种药很少发生耐药现象。需提醒的是:①咲喃唑酮会致尿色极黄、枸椽酸铋则致舌苔和大便发黑。此非副作用,不必恐慌;②枸椽酸铋的品名有多种如果胶铋、丽珠得乐等,说明书上介绍的用药次数一般是4次/日。但为了服药方便,请将 4 次药量分成早晚两次服用;③蚕豆病患者不能使用本方案,因咲喃唑酮有致溶血的风险。蚕豆病即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 缺乏症)。

浅谈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治疗

浅谈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治疗 发表时间:2013-02-18T15:16:16.56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9期供稿作者:郝建明1 宋阜彪2 [导读] 本文通过我院就诊患者的临床治疗,提出了一种可以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的方法,仅供参考。 郝建明1 宋阜彪2 (1青州市庙子中心卫生院山东青州 262500)(2青州市谭坊中心卫生院山东青州 262500) 【摘要】胃炎尤其是慢性胃炎是目前人们消化道疾病中最为常见的病症之一,不但会造成消化系统受损,更会影响到整个身体的正常消化吸收。目前认为幽门螺旋杆菌是引起胃炎的主要原因之一,有关于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研究和治疗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我院就诊患者的临床治疗,提出了一种可以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的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慢性胃炎三联疗法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物质的极大发展,饮酒酗酒,暴饮暴食,就餐时间紊乱等时有发生,给人们的身体带来了极大的负担,胃部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有句俗语说十人九胃,虽然有些夸张,但是有报道统计我国国内目前大约60%左右的人都患有胃炎。胃炎是最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是胃粘膜炎症的统称,从医学上又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其中慢性胃炎占胃炎患者的绝大部分。慢性胃炎是由不同病因而引起的各种慢性胃粘膜炎性病变,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能够引起慢性胃炎的病因很多,近年来西方医学证实幽门螺旋杆菌(HP)是引起慢性胃炎的主要元凶之一。而且,幽门螺旋杆菌不仅可以引起慢性胃炎,而且可能会引起消化性溃疡和胃癌[1]。对于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研究和治疗一直是广大医学者关注的焦点,通过不断的研究总结,治疗的方法和手段越来越合理有效,治疗方案也基本趋于标准化。但是治疗方案实施的细节上不同的地方往往会有差异,尤其是在抗菌药的选择上。我院在对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的治疗过程中采取了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的三联疗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共收治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85例,其中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36例,年龄21~67岁,平均年龄44岁。患者就诊前表现出腹部隐痛、腹胀、嗝气、返酸等症状,来我院后均经胃镜检查并取胃粘膜活检、尿素酶试验检测确诊。在来我院检查治疗前一周内未服用抗菌药、抗酸药和铋剂。对所有患者的肝肾功能进行检查,均为发现异常。 1.2治疗方法 对85例患者采取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三种药物的剂量分别为:40 mg、500 mg、500 mg。奥美拉唑每日一次,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每日两次,连用4周。服药用前后行胃镜检查、尿素酶试验,并记录患者症状及不良反应。 1.3疗效标准 治愈:患者食欲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胃镜所见及粘膜组织学改变基本恢复正常,尿素酶试验显示HP消除。好转: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或基本消失,胃酸分泌接近正常。胃镜所见及粘膜组织学改变减轻或病变范围缩小。未愈:患者常规指标及临床症状均无显著改善。治愈和好转在统计有效率时均为有效。 2 结果 85例采用三联疗法的患者,其中治愈61例(71.8%);好转18例(21.20%);未愈6例(7.0%),总有效率达93%。9例出现不良反应,表现为恶心、皮疹、乏力、腹泻、腹胀等,停药及对症治疗后均好转。 3 讨论 3.1慢性胃炎时一种发病率很高的消化系统疾病,能够引起慢性胃炎的病因很多,常见的有如下原因:(1)细菌、病毒或其毒素;(2)刺激性物质;(3)药物;(4)口腔、咽部的慢性感染;(5)胆汁反流;(6)X线照射;(7)幽门螺旋杆菌感染;(8)长期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9)其它脏器病变的影响等。大量的研究和临床资料表明,在引起慢性胃炎的诸多因素中,幽门螺旋杆菌是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病因。据报道,60%以上的慢性胃炎的胃粘膜中培养出HP,而且HP的感染程度与胃粘膜的炎症程度呈正相关[2]。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螺旋状的革兰阴性细菌,可在人胃粘膜内生长繁殖,传播的方式是消化道,它在外界环境中可以存活一周左右。幽门螺旋杆菌引起慢性胃炎的机制有:(1)细菌的动力和粘附力。(2)细胞毒素和酶类:包括VacA、尿素酶、粘蛋白酶、脂多糖、磷脂酶A、溶血素等。其中尿素酶可分解尿素产生氨,氨即保护细菌不受胃酶侵袭,又对胃粘膜细胞有直接毒性作用。过氧化酶能抑制一些杀菌物质的形成。而蛋白酶、脂肪酶等可破坏胃粘膜的完整性。HP产生的空泡毒素可导致胃粘膜空泡变性。(3)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产生各种损伤因子。(4)HP造成的高胃泌素血症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加[3]。 3.2通过对幽门螺旋杆菌病原学、流行病学、致病机理等方面的深入研究,人们制定出许多的治疗方案,而目前普遍采用的治疗方案就是奥美拉唑联用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的三联疗法,此方案也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案[4]。此方案治疗的基本原理为:奥美拉唑镁片属质子泵抑制剂,它可以抑制胃酸分泌,对基础胃酸、夜间胃酸、五肽胃泌素和试餐等刺激的胃酸分泌有极明显的抑制作用。是目前已发现的作用最强的一类胃酸抑制剂。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的慢性活动性胃炎应予以抗菌治疗。克拉霉素是已知抗生素对HP作用最强的药物之一,并越来越多的用于治疗方案中。 本研究表明,对幽门螺旋杆菌引起慢性胃炎采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能够使快速缓解患者症状,治愈率高,总有效率可达93%。此三联疗法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若干问题的共识意见[J].中华消化杂志,2000,20(2):117. [2]孙兆发,唐小鹤.改良质子泵胃三联清除Hp相关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医学创新,2009,6(30):19-20. [3]朱铁兵. 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临床分析[J]. 社区医学杂志,2010,8924). [4]吴春秋,董惠宁.三联疗法联合胃复春治疗幽门螺杆菌阴性的不成熟型疣状胃炎30例[J].中国乡村医院,2009,10(16):21.

幽门螺旋杆菌以及根除适应症

幽门螺旋杆菌以及根除适应症

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 告 第一部分: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适应证一、背景(一)根除Hp的益处 1.消化性溃疡:是根除Hp最重要的适应证,根除Hp可促进溃疡愈合,显著降低溃疡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根除Hp使绝大多数消化性溃疡不再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而是可彻底治愈。 2.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胃恶性肿瘤,约80%以上Hp阳性的早期(病变局限于黏膜和黏膜下层)、低级别胃MALT淋巴瘤根除Hp后可获得完全应答,但病灶深度超过黏膜下层者疗效降低。根除Hp 已成力Hp阳性低级别胃MALT淋巴瘤的一线治疗。 3.Hp阳性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可等同于Hp阳性的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on-ulcer dyspepsia,NUD)或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这是因为Hp感染者几乎均有慢性胃炎。NUD和FD在诊断标准上存在差异

(症状、病程),但在临床实践巾常将NUD作为广义FD,未严格区分。一些国际性共识多将NUD作为Hp根除指证。根除Hp可使1/12 ~ 1/5的Hp阳性FD患者的症状得到长期缓解,这一疗效优于其他任何治疗。此外,根除Hp还可预防消化性溃疡和胃癌。 4.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或糜烂 5.早期胃肿瘤已行内镜下忉除或手术胃次 全切除:早期胃癌手术或内镜下切除后5年乃至10年生存率均很高,因此仍存在再次发生胃癌的风险,根除Hp可显著降低这一风险。不仅胃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内镜下切除者根除Hp预防胃癌也是有益的。 6.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PPI):Hp感染者长期服用PPI可使胃炎类型发生改变,从胃窦为主胃炎发展为胃体为主胃炎。这是因为服用PPI后胃内pH上升,有利于Hp从胃窦向胃体位移,胃体炎症和萎缩进一步降低胃酸分泌。胃体萎缩为主的低胃酸或无酸型胃炎发生胃癌的 危险性显著升高。Hp感染的蒙古沙鼠模型研究显示,PPI可加速或增加胃癌发生率。7.胃癌家族史:除少数(约1% -3%)遗传性弥漫性胃癌

2020年幽门螺旋杆菌的根治方案(最新课件)

幽门螺旋杆菌的根治 方案 今医学界公认幽门螺杆菌(HP)肯定是慢性胃炎的致病菌,故应首先进行抗菌治疗,对HP感染的治疗主要 是应用具有杀菌作用的药物. 幽门螺旋杆菌根治方案 [1]清除指药物治疗结束时HP消失,根除 指药物治疗结束后至少4周无HP复发。临床上要 求达到HP根除,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 可大大降低。体外药物敏感试验表明,在中性pH 条件下,HP对青霉素最为敏感,对氨基糖甙类、四环素类、头孢菌素类、氧氟沙星、环西沙星、红 霉素、利福平等高度敏感;对大环内酯类、呋喃类、氯霉素等中度敏感;对万古霉素有高度抗药性。 但HP对铋盐中度敏感.尿素呼吸试验与内镜加组

织学检查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可用德诺(De-Nol)0.24Bid;羟氨苄西林0.5,gid或1g Bid;甲硝唑0.2gid的三联疗法,青霉素试验阳性者可选用其他抗生素如四环素、红霉素、庆大霉素,克拉霉素等。......感谢聆听 饮食方面 由于幽门螺旋杆菌要结合抑制胃酸治疗,理论上讲应该是不要吃任何东西来刺激胃酸分泌,但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只有尽量食用一些能减少胃酸分泌的食物。例如:不能喝酸奶或牛奶,低盐,少食多餐,尽量少吃水果,增加运动量,多休息。 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三联疗法”、“四联疗 法”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 i,HP)感染是引起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最常见的原因,也是诱发胃癌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旦发现HP感染,原则上应服药将其根除。HP 对抗菌药物有较大的抵抗力,单种药物治疗成功率不超过50%,只有几种抗菌药物合用才有较高的成功率,所谓“三联治疗方案”或“三联疗法"是指选用1种质子泵抑制剂或者枸橼酸铋加2种抗菌药(附表)连续服用10-14天,而“四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和2005年诺贝尔医学奖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和 2005年诺贝尔医学奖 —挑战传统,以身试菌, 2005年诺贝尔医学奖的故事— < 老军医> 2005年10月,澳大利亚的马大夫(Barry Mashall)和沃大夫 (Robin Warren)在他们的发现正式发表二十一年后,终 于名至实归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项很少颁发给在第一线工作的临床大夫,上一次还是1990年,获奖的是两位毕业于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美国大夫 Joseph E. Murray 和 Donnall Thomas,表彰他们在人类器官和骨髓移植领域的开创性工作。这次有点不同,两位获奖大夫来自名不见经传的澳大利亚西部小医学院,而 且是历时77年以后,诺贝尔奖再次光顾细菌学这个“低科技”领域,让许多人迷惑不解,中文网络上就有人说05年的诺贝尔医学奖科技含量不高云云,兴趣之余,我查了些资料,写了一个关于溃疡病研究历史的科普。 早在1875年,一个波兰大夫就写文章报告说他在胃里面看见了螺旋状的细菌,这个发现得到其他很多大夫的证 实,由此很早就有人怀疑胃炎和溃疡病是不是跟细菌感染有关系。但是,胃里面的盐酸浓度实在太高,很难想 象有什么细菌能够在这个环境下生活。1954年,美国胃肠病专家帕大夫 (Palmer ED) 发表了一篇文章,他观察了1180例胃的组织标本,探讨螺旋杆菌是不是在胃里面有生长繁殖,导致炎症,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这些细菌来 自于口腔,胃里面没有细菌生长,如果看到有细菌生长,那是因为胃组织死亡以后在那里繁殖起来的。那时候 没有人怀疑他的方法有问题,他那一千多病例就是说服力,他的结论几乎成了铁板钉钉的理论,从此以后30年间,大家就集中精力关注制酸剂的研发去了。 不信邪的人总还是有的,澳大利亚西部皇家佩思医院(Royal Perth Hospital)的病理大夫沃仑 (Warren JR) 就是其中一个。随着电子显微镜研制成功,病理研究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这时候就有不少人在胃里面很确切地看到 有螺旋状细菌,沃大夫的发现比较独特一些,他发现这些细菌所在部位,基本上都是胃有炎症或者溃疡的地

幽门螺杆菌患者治疗方法

幽门螺杆菌患者治疗方法 有调查结果证实,在全球,近一半人口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此病的传染能力极强,可以通过手、不干净的餐具、不干净的食物、粪便等传播。幽门螺杆菌症状的治疗一般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还有因地区、人群的差异等来制订的,总的来说,目前不提倡单一的抗菌药物,因为它的治愈率比较低,而且容易产生耐药性等,有些人认识幽门螺杆菌症状的治疗是很容易的问题,实际上治疗的效果并不很理想,何况目前缺乏合适的幽门螺杆菌的动物模型。 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鉴于Hp感染的传染来源和传播途径尚不十分明了,因此给预防Hp感染带来了困难。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Hp疫苗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可以预期在不久的将来,通过疫苗防治Hp感染将变为现实,也可能是今后Hp相关性疾病防治的重要措施。 幽门螺杆菌的治疗! 随着人们对Hp感染相关疾病认识的统一,根除(eradication)Hp的治疗在临床上应用已十分普遍。根除是指治疗结束1个月后胃内检测不到Hp。在体外药敏试验中,很多抗生素对Hp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但在体内低pH环境中,大多数抗生素活性降低和不能穿透黏液层在细菌局部达到有效的杀菌浓度,因此临床上Hp感染往往不易根除。迄今为止,尚无单一抗生素能够有效地根除Hp。因而发展了将抗生素、铋剂及抗分泌药物联合应用的多种治疗方案。目前一般采用三联或四联方案,以低剂量、短疗程为佳。 1.根除Hp治疗指征Hp阳性的下列疾病均根除Hp治疗。 (1)消化性溃疡,不论溃疡初发或复发、活动或静止、是否并发出血。 (2)胃MALT淋巴瘤。

(3)胃炎伴糜烂、肠化生、不典型增生等严重异常。 (4)早期胃癌切除术后。 2.根除Hp治疗方案目前根除Hp的治疗方案有二大类,即以质子泵抑制剂(PPI)为基础和以胶体铋(CBS)为基础加二种抗菌药物的三联疗法。PPI标准剂量为奥美拉唑(omeprazole,洛赛克)20mg或兰索拉唑(lansoprazole,达克普隆)30mg;铋剂标准剂量为枸橼酸铋钾(胃疡灵)240mg(胶囊2粒)。常用抗菌药物有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或替硝唑、呋喃唑酮及四环素。全国Hp专家推荐下列几种治疗方案,供临床选用 (1)以PPI为基础三联七天疗法: ①OMC250:奥美拉唑20mg+甲硝唑400mg+克拉霉素250mg,均服2次/d,疗程7天。 ②OAC500: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00mg+克拉霉素500mg,均服2次/d,疗程7天。 ③OAM: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00mg+甲硝唑400.mg,均服2次/d,疗程7天。 (2)以CBS为基础三联十四天或七天疗法: ①BMA:胶体铋240mg+甲硝唑400mg+阿莫西林500mg,均服2次/d,疗程14天。 ②BMT:胶体铋240mg+甲硝唑400mg+四环素500mg,均服2次/d,疗程14天。 ③BFC250:体铋240mg+呋喃唑酮100mg+克拉霉素250mg,均服2次/d,疗程14天。 ④BMC250:体铋240mg+甲硝唑400mg+克拉霉素250mg,均服2次/d,疗程7天。上述三联疗法为目前临床常用的一线治疗方案,Hp根除率可达到80%~90%。

注意了,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5大症状,看看你有没有

在我国,大概每年会有16万人死于胃癌。 胃癌其实都是因为胃病的久治不愈,肿瘤增生,癌细胞扩散导致的。当中相当大一部分的胃病都是由于一种细菌——幽门螺旋杆菌所引起的。 什么是幽门螺旋杆菌呢?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会有什么表现?身体一旦出现以下5个信号,提醒您要小心是否被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了,因为这5个症状很容易与其他疾病症状混淆,所以大多数人都忽略了。 1、口臭:体内感染幽门螺杆菌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口臭,这种口臭不单单是张嘴说话臭,连闭着嘴巴呼气都臭。这是因为幽门螺旋杆菌可以在牙菌斑中生存,感染口腔后,会直接产生有臭味的化合物,从而引起口臭。 2、反酸:幽门螺旋杆菌增殖的时候加速促进胃泌素的分泌,而胃泌素这种物质会直接促进胃酸分泌变多,所以就会导致出现反酸。

3、嗳气:受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人群,在进食后都会出现嗳气、恶心或是腹胀等胃肠疾病的症状。建议大家及时去医院做胃镜、呼气等检查,确定一下自己是否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4、容易饿: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人群,多数都会在餐后不久便会觉得很饿,如果在检查之后发现自己并没有甲亢、糖尿病之类的疾病,那么就很有可能是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 5、上腹部疼痛胀痛: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时间较久的患者,随着细菌在胃内增殖,破坏了胃粘膜的保护机制,会表现为上腹部疼痛、胀痛的症状,全身会表现为越来越消瘦,或是出现贫血的症状。所以一旦发现自己有以上症状的任何一种,都需要大家积极重视起来,去医院检查一下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在这里就要提醒大家:大部分的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途径都是由口及口传播的,我们可以通过使用洁灵优口净Hp牙膏刷牙,TA可以有效的清除口腔中的幽门螺旋杆菌,同时避免幽门螺旋杆菌进到胃

幽门螺杆菌2012中国专家共识

幽门螺杆菌2012中国专家共识 幽门螺杆菌(Hp) 2005年10月3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 沃伦,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 中国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Hp学组) 1999年海南会议提出了《我国对Hp若干问题的共识意见-海南共识》; 2003年安徽桐城会议提出《第二次全国Hp感染处理共识意见-桐城共识》; 2007年庐山会议提出《第三届全国Hp感染处理共识意见-庐山共识》; 2012 年4 月26日在江西井冈山提出《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 2012年10月发布在《中华内科杂志》。 一.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适应证 1 .消化性溃疡 是根除Hp 最重要的适应证,根除Hp 可促进溃疡愈合,显著降低溃疡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根除Hp 使绝大多数消化性溃疡不再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而是可彻底治愈。 2 .胃MALT 淋巴瘤 是一种少见的胃恶性肿瘤,约80 %以上Hp阳性,早期(病变局限于粘膜层或粘膜下层)的胃MALT 淋巴瘤根除Hp后可获得完全应答,但病灶深度超过劲膜下层者疗效降低。 根除Hp 已成为Hp阳性早期胃MALT 淋巴瘤的一线治疗。 (2012专家指南强烈推荐以上两种情况:根除Hp ) 3 . Hp 阳性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 根除Hp可使8%~20% 的Hp阳性FD患者的症状得到长期缓解,这一疗效优于其他任 何治疗 4 .慢性胃炎伴胃粘膜萎缩或糜烂 Hp感染者中最终有< 1 %的人发生肠型胃癌,萎缩和肠化是从非萎缩性胃炎向胃癌演变过程中重要的病变阶段。反复糜烂后可发生萎缩、肠化生。尽管根除Hp预防胃癌的最佳时机是萎缩、肠化生发生前,但在这一阶段根除Hp仍可消除炎症反应,使萎缩发展减慢或停止,并有可能使部分萎缩得到逆转,但肠化生难以逆转 5 .早期胃肿瘤已行内镜下切除或手术胃次全切除 6 .需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者(PPI) Hp 感染者长期服用PPI可使胃炎类型发生改变,从胃窦为主胃炎发展为胃体为主胃炎。这是因为服用PPI 后胃内pH上升,有利于Hp从胃窦向胃体位移,胃体炎症和萎缩进一步降低胃酸分泌。胃体萎缩为主的低胃酸或无酸型胃炎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显著升高。 7 .胃癌家族史:除少数(约1%一3% )遗传性弥漫性胃癌外,绝大多数胃癌的发生是H p感染、环境因索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胃癌患者一级亲属的遗传易感性较高,虽遗传易感性难以改变,但根除Hp可以消除胃癌发病的重要因索,从而提高预防效果。 8 .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

服药清除幽门螺杆菌注意事项

服药清除幽门螺杆菌注意事项治疗溃疡病,除了督促患者按疗程服用抑酸药物,更重要的是清除幽门螺杆菌。 于是,每次门诊都会翻来覆去地叮嘱很多患者该如何服药,以确保达到最佳疗效。要知道,即使正确的药物,如果服用方法不妥当,效果也要大打折扣。在此把清除幽门螺杆菌服药中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一下总结归纳。 一、选药 要点 1:目前清除幽门螺杆菌一律要求使用含有铋剂的四联药物,具体包括:一种 PPI + 铋剂(枸椽酸铋)+ 二种抗菌素。缺少任何一种药物的给药方案均是错误的! 要点 2:二种抗菌素的选择有讲究,必须在阿莫西林、四环素、呋喃唑酮三种药物中至少选择一种。 要点 3:由于细菌对克拉霉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药物的耐药性强,二种抗菌药不可均在这几种药物中选择。 要点 4:不可在其他未经验证的抗菌药物中选药,诸如各种头孢霉素等。 二、服药 要点 1:采用每天 2 次服药法,一般在早餐及晚餐时分别服用。 要点 2:抑酸药及铋剂应在餐前半小时服用,二种抗菌药则在餐后即服。

要点 3:疗程为 10~14 天,少于 10 天则有可能未完全清除细菌,但多于 14 天也无必要,徒增费用及副作用。 要点 4:应告知患者服药期间,大便色黑、小便色深黄是正常现象,勿心慌。 要点 5:告知患者尽可能不间断地服药完成一个疗程,不要轻易中断治疗。否则杀菌不完全而且促使细菌产生耐药性,给今后治疗带来很大困难。 三、服药后 要点 1:疗程结束后要检查治疗效果,需在服药结束后间隔一个月以上时间。推荐进行碳 13 或碳 14 呼气试验检查。 要点 2:如果治疗失败,需要再次治疗者,不宜立即进行,应间隔数月,以使细菌恢复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复治的选药更困难,应在专家指导下进行。

硕士毕业论文浅谈幽门螺旋杆菌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浅谈幽门螺旋杆菌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幽门螺杆菌或幽门螺旋菌,英文名Helicobacterpylori,简 称Hp。是革兰氏阴性、微需氧的细菌,生存于胃部及十二指肠的 各区域内。它会引起胃黏膜轻微的慢性发炎,甚或导致胃及十二 指肠溃疡与胃癌。由巴里?马歇尔(BarryJ.Marshall)和罗宾?沃 伦(J.RobinWarren)二人发现,是一种单极、多鞭毛、末端钝圆、 螺旋形弯曲的细菌。长2.5~4.0 μm,宽0.5~1.0 μm。幽门螺 杆菌是微需氧菌,环境氧要求5~8%,在大气或绝对厌氧环境下不能生长[1-4]。幽门螺杆菌在人群中的感染率非常高,达40%~90%,通常在儿童期感染,而且一经感染,若不根除治疗,将终生携带,携带者是幽门螺杆菌的传染源。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有侵入性 方法如细菌培养、快速脲酶试验等,亦有非侵入性方法如脲呼吸 试验、抗体检测等。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胃-十二指肠疾病的机制 涉及细菌本身毒力因子、细菌黏附与定植、宿主炎症/免疫反应、 氧化应激、细胞的增殖与凋亡等,情况复杂。幽门螺杆菌相关疾 病的治疗普遍采用根除细菌的抗菌疗法。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以 及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的疫苗正在研究中。 一、幽门螺杆菌的危害 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幽门螺 旋杆菌往往是导致胃肠道疾病的元凶.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幽门螺 旋杆菌(HP)感染可导致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MALT淋巴瘤和 胃癌,部分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根除HP后症状可获得较显着改善。据全国HP科研协作组的成员单位负责人叶教授介绍,长期HP

感染可触发一系列胃黏膜的改变,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 化生、异型增生,加上宿主自身的因素,有些人最终可导致胃癌 的发生[5]。 二、幽门螺杆菌的检查方法 2.1呼气检测仪检查这是幽门螺杆菌检测的最先进设备之一,不需插管,只须轻轻吹一口气,就能查出胃病致病"元凶"幽门螺 旋杆菌(HP)的感染例。简便、快速、准确性高、无创伤 2.2免疫学检测通过测定血清中的幽门螺杆菌抗体来检测幽 门螺杆菌感染,包括补体结合试验、凝集试验、被动血凝测定、 免疫印迹技术和酶联合吸附测定等。 2.3细菌的直接检查通过胃镜检查钳取胃粘膜作直接涂片、 染色,组织切片染色及细菌培养来检测幽门螺旋杆菌。 三、传播途径 幽门螺旋杆菌广泛存在于感染者的唾液、牙菌斑中。接触感 染者的唾液、食用受幽门螺旋杆菌污染的食物均可造成传染,比如:共用餐具、母亲将食物嚼碎后再喂婴儿,甚至与感染者深吻 等也可能导致传染。此外,饭前、便后洗手也是减少经粪--口途 径传播的方法。如果发现自己有感染,家人的感染机会也会增加。一旦证实家人也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必要时可以同时治疗[6]。

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方法

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方法: 方案一、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是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短程疗法,具体方法为: 奥美拉唑20mg(1粒); 克拉霉素0.5(0.25/粒×2); 阿莫西林1.0(0.5/粒×2); 以上三药,均为每日2次,即早晚各1 次。疗程:短程疗法为一周,也可服用2周。 方案二、奥美拉唑、甲硝唑、克拉霉素三联疗法,为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短程疗法,时间一周。 方法为奥美拉唑20mg,替硝唑(甲硝唑)或500mg,克拉霉素250mg,每天2次。 为提高根治效果,可采用枸椽酸铋钾、奥美拉唑、甲硝唑、克拉霉素四联一周疗法,四联疗法可获得较高的Hp根除率,并可提高耐甲硝唑的三联治疗患者的敏感性。 方法为: 枸橼酸铋钾0.22g(2粒), 奥美拉唑20mg,替硝唑500mg,克拉霉素250mg,每天2次疗程7天。 为避免甲硝唑的副作用,也可用阿莫西林1.0 代替甲硝唑。 补充回答: 抗幽门螺杆菌失败的原因,包括菌株因素、患者因素、再感染与环境因素等。其中,根除失敗的主要原因是抗药性;另外,胃內高含菌量、抽烟等也是造成根除失敗的原因。 建议:调整抗生素药物,选用较少有耐药现象的左旋氧氟沙星、呋喃唑酮等; 治疗方案: 奥美拉唑20mg,枸橼酸铋钾2粒,左旋氧氟沙星0.2,呋喃唑酮0.2,1日两次,疗程1~2周。为提高疗效,也可用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代替奥美拉唑。 如多次治疗失敗,应以胃镜检查取得组织培养抗幽门螺杆菌,再根据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 可以进行四联抗HP治疗。调整抗生素,譬如:奥美拉唑果胶铋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 全球半数以上人口感染幽门螺杆菌(H. pylor简称Hp),zhonguo也是Hp感染率较高的国家,所以Hp感染的治疗是Hp研究领域中的重点。 Hp感染的诊断标准 Hp感染的诊断包括侵入性(依赖胃镜活检)和非侵入性两类方法,后者患者依从性较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