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2006年工作总结

英教指委[2007] 2号

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英语教指委”)以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进高等教育宏观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充分发挥各科类专家学者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的研究和指导作用的精神作为指导思想,积极进取,扎实工作,基本完成了2006年的工作计划。现将具体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方向的设定

英语教指委在广泛征求委员和行业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先后制订了本届教指委五年任期工作规划、2006年度工作计划及2007年工作计划等,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培训、资源共享、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对教指委的工作进行了全面规划和系统安排,保证了工作的计划性、目的性与有序性。

二、工作制度的建立和组织建设

1、工作制度建立:2006年5月12-14日,英语教指委召开了成立大会及第一次全体委员工作会议,会议研讨并通过了教指委《工作章程》,就教指委的组织机构、任务及工作方式等作出了明确说明。该章程的制定对教指委今后的工作将起到指导、规范和约束的作用。

2、组织建设:鉴于英语教指委委员中比较缺少英语专业的教学背景,教指委在认真考察及研究商议后,向教育部呈交了关于增补委员的请示报告,以进一步加强教指委的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力量。

三、2006年工作计划的完成情况

2006年度英语教指委开展了五项重点工作:推荐精品课程、调整专业目录设置、制定实训基地建设指导意见、制定专业设置规范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各项工作的完成与进展情况如下:

1、推荐精品课程:英语教指委按照教育部的相关要求,制定了申报精品课程的实施细则,并向教育部推荐了沈阳工程学院的“实用英语”、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商务现场口译”和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的“大学英语”三门课程。最终,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商务现场口译”课程入选为“2006年度国家精品课程”。

2、调整专业目录设置:英语教指委在广泛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完成

了《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专业目录》的修订工作,并于2007年1月上报教育部高职高专教学指导委员会协调与联络办公室。在新的专业目录中,对于专业名称、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等项目的内容进行了调整。

3、制定实训基地建设指导意见:英语教指委在广泛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高职高专院校英语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指导意见》,目前正在对该文件进行最后的文字润色,并在2007年3月上报教育部。

4、制定专业设置规范:06年度英语教指委完成了《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设置规范》的起草工作,现正在收集各方意见,准备形成讨论稿,在2007年5月召开的全国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工作大会上进一步征求意见,然后定稿上报教育部。

5、制定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06年度英语教指委启动了《高等职业教育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调研工作,将在此基础上完成初稿,然后定稿上报教育部。

四、2006年会议综述

英语教指委自成立以来,共召开了三次会议,这些会议的纪要均在会后及时上报教育部和高职高专教学指导委员会协调与联络办公室,并转发至全体教指委委员。三次会议的具体情况简述如下:

1、杭州教指委成立大会

时间与地点:2006年5月12 -14日,杭州

内容:讨论并通过教指委《工作章程》、06年工作计划、五年任期工作规划,分小组落实教指委06年工作任务。会议确定06年度的工作重点是:推荐精品课程、调整专业目录设置、制定实训基地建设指导意见、制定专业设置规范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2、北京工作研讨会

时间与地点:2006年11月25日,高等教育出版社

内容:通报教指委06年度分项工作进展情况,并就相关问题进行研讨;研究并规划07年度教指委工作的框架和主要内容;研究教指委增补委员等事宜。会议确定07年度的工作重点是:5月份召开全国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工作大会;评选示范性实训基地;评选优秀课件;评选优秀课堂教学示范课;推荐优秀教材;制定并实施师资培训方案;制定科研课题指南。

3、北京专业目录设置和实训基地建设研讨会

时间与地点:2007年1月13-14日,外研社国际会议中心

内容:教指委向与会的全国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英语专业教学负责人通报教指委的工作情况,并听取建议和意见;就教指委准备的英语专业目录设置调整方案

和实训基地建设指导意见进行研讨,以便教指委进一步完善这两份教学文件,然后由教育部转发全国实施。

2006年是英语教指委成立并开始工作的第一年,在教育部的领导下,在高职高专教学指导委员会协调与联络办公室的指导下,英语教指委全体委员团结合作,紧密配合,开创了良好的工作局面。在新的一年里,全体委员将根据既定的工作目标与工作内容,更加扎实地工作,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与务实相结合,充分发挥教育部赋予教指委的各项职能作用,积极推动全国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的全面发展。

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二〇〇七年三月六日

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高职高专英语 2、课程学时:240 (理论教学学时180+技能教学学时60) 3、适用专业:全校三年制高职非英语专业 二、课程的定位和教学目标 本大纲依据教育部制定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而成,以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和培养应用能力为教育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从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遵循“以应用为目的”和“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能在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鉴于目前高职高专学生入学时的水平差异较大,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分为A、B两级。A级是标准要求,B级是过渡要求。入学水平较高的学生应达到A级要求,入学水平较低的学生应达到或接近B级要求。分级不分班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加强分类指导。 本课程在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通过240课时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下列要求: 1、词汇 A级:认知3400个英语单词(包括入学时要求掌握的1600个单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并具有按照基本构词法识别生词的能力。对其中2000个左右的单词能正确拼写,英汉互译。学生还应结合专业英语学习,认知400个专业英语词汇。 B级:认知2500个英语单词(包括入学时要求掌握的1000个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对其中1500个左右的单词能正确拼写、英汉互译。 2、语法

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规则,在听、说、读、写、译中能正确运用所学语法知识。 3、听力 A级:能听懂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中使用的结构简单、发音清楚、语速较慢(每分钟120词左右)的英语对话和不太复杂的陈述,理解基本正确。 B级:能听懂涉计日常交际的结构简单、发音清楚、语速较慢(每分钟90词左右)的英语简短对话和陈述,理解基本正确。 4、口语 A级:能用英语进行一般的课堂交际,并能在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交流。 B级:掌握一般的课堂用语,并能在日常涉外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交流。 5、阅读 A级:能阅读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简短英文资料,理解正确。在阅读生词不超过总词数3%的英文资料时,阅读速度不低于每分钟70词。能读懂通用的简短实用文字材料,如信函、技术说明书、合同等,理解正确。 B级:能阅读难度较低的一般题材的简短英文资料,理解正确。在阅读生词不超过总词数3%的英文资料时,阅读速度不低于每分钟50词。基本能读懂通用的简短实用文字材料,如信函、产品说明等,理解基本正确。 6、写作 A级:能就一般性题材,在30分钟内写出80-100词的命题作文;能填写和模拟套写简短的英语应用文,如填写表格与单证、套写简历、通知、信函等,词句基本正确,无重大语法错误,格式恰当,表达清楚。 B级:能运用所学词汇和语法写出简单的短文;能用英语填写表格、套写便函、简历等,词句基本正确,无重大语法错误,格式基本恰当,表达比较清楚。 7、翻译(英译汉) A级:能借助词典将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文字材料和对外交往中的一般业务文字材料译成汉语。理解正确,译文达意,格式恰当。在翻译生词不超过总词数5%的实用文字材料时,笔译速度每小时250个英语词。

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有关科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名单

高职高专生物技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主任委员 李唯甘肃农业大学 副主任委员 鲁成西南大学闫丽霞天津医药职工大学 委员 王仁雷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郭华春云南农业大学 翁鸿珍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邵志广镇江高等专科学校 王衍安山东农业大学廖湘萍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张满效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郭利平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朱印岗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王德芝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陈电容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刘大成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四十、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 高职高专化工技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主任委员 曹克广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副主任委员 李居参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任耀生中国化工教育协会 委员 周晓俊云南广播电视大学付梅莉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李忠军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史文权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陈炳和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邹良明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王挟明青岛科技大学徐瑞云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祁俊生重庆三峡学院乔子荣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廖安平广西民族学院

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主任委员 姚文兵中国药科大学 副主任委员 周晓明山西生物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刘俊义北京大学 委员 严振广东化工制药职业技术学院王继东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李淑惠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蒋学华四川大学 丁安伟南京中医药大学彭代银安徽中医学院 弥曼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王自勇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马孔琛沈阳药科大学徐世义沈阳药科大学 简辉江西中医学院张俊松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姚军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徐建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培训中心 邬瑞斌中国药科大学 彭师奇首都师范大学 四十二、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 高职高专资源勘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主任委员 桂和荣宿州学院 副主任委员 梁慧社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姚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委员 张传河山东胜利职业学院姚多喜安徽理工大学 樊宏伟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胡斌河南理工大学 申晓春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姜尧发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齐永安河南理工大学刘红梅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中央部委直属高校名单

中央部委直属高校名单 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75所) 北京市(24所):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央音乐学院 中央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华北电力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招生办) 上海市(8所):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 江苏省(7所): 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江南大学(招生办) 湖北省(7所):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陕西省(5所): 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招生办) 四川省(4所):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山东省(3所):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天津市(2所):南开大学天津大学 吉林省(2所):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广东省(2所):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辽宁省(2所):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湖南省(2所):中南大学(招生办)湖南大学(招生办) 重庆市(2所):重庆大学西南大学 黑龙江(1所):东北林业大学 安徽省(1所):合肥工业大学 浙江省(1所):浙江大学 甘肃省(1所):兰州大学 福建省(1所):厦门大学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直属高等学校(2所) 福建省(1所):华侨大学 广东省(1所):暨南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高等学校(7所) 北京市(2所):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苏省(2所):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黑龙江(2所):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3-2017高等学校土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名单

附件2 新一届高等学校土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主任委员: 王宁司长住房城乡建设部人事司 副主任委员: 赵琦副巡视员住房城乡建设部人事司 委员:(共9人) 李国强教授同济大学 朱颖心教授清华大学 崔福义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 方潜生教授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王建国教授东南大学 唐子来教授同济大学 杨锐教授清华大学 任宏教授重庆大学 刘洪玉教授清华大学 秘书长: 赵琦副巡视员住房城乡建设部人事司 1、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 主持学校:同济大学 主任委员: 李国强教授同济大学 副主任委员:(共4人,按姓氏笔划排序) 叶列平教授清华大学

李爱群教授东南大学 邹超英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郑健龙教授长沙理工大学 委员:(共36人,按姓氏笔划排序)于江教授新疆大学 于安林教授苏州科技学院 王湛教授华南理工大学 王燕教授青岛理工大学 王立忠教授浙江大学 王宗林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王起才教授兰州交通大学 方志教授湖南大学 白国良教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关罡教授郑州大学 刘伯权教授长安大学 孙伟民教授南京工业大学 孙利民教授同济大学 朱宏平教授华中科技大学 朱彦鹏教授兰州理工大学 吴徽教授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李宏男教授大连理工大学 祁皑教授福州大学 张雁研究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张永兴教授重庆大学 杨杨教授浙江工业大学 余志武教授中南大学 周学军教授山东建筑大学

周志祥教授重庆交通大学 岳祖润教授石家庄铁道学院 赵艳林教授广西大学 姜忻良教授天津大学 徐岳教授长安大学 徐礼华教授武汉大学 高波教授西南交通大学 曹平周教授河海大学 靖洪文教授中国矿业大学 缪昇教授云南大学 熊峰教授四川大学 薛素铎教授北京工业大学 魏庆朝教授北京交通大学 2、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主持学校:清华大学 主任委员: 朱颖心教授清华大学 副主任委员:(共4人,按姓氏笔划排序) 李百战教授重庆大学 张旭教授同济大学 徐伟教授级高工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分会姚杨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 委员:(共21人,按姓氏笔划排序) 刁乃仁教授山东建筑大学 王劲柏教授华中科技大学 冯国会教授沈阳建筑大学

教育部属高校名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 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75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管理一批高等学校(简称“教育部直属高校”),目的是在探索改革上先走一步,在提高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方面发挥示范作用,经过世纪之交全国高校管理体制的调整,一批实力较强、学科特色鲜明的高校划归教育部管理(75所)。20世纪末,经过高校管理体制的调整,我国高校形成了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统筹管理为主的新体制,我国高校划分为中央部属高校、地方省属高校,而“全国重点大学”提法目前已不再使用。 中文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 简称:“教育部直属高校”“直属高校” 创办时间:20世纪末(全国高校体制调整)学校类型:中央部属高校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学校属性:985、211、111、珠峰计划 现任校长: 32所副部级校长、43所正厅级校 长 所属地区:75所全国分布(部分省、直辖市)院士:439人 科学研究:863、973、10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1](简称“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教育部直属高校”)[2]是中央部属高校较大的一个系列, 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校徽)(19张) 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75所) 教育部直属管理一批高等学校,目的是在探索改革上先走一步,在提高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经过世纪之交全国高校管理体制的调整,一批实力较强、学科特色鲜明的高校划归教育部管理,目前总数为75所。 建国以来国家历次所确定的全国重点大学多为目前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是中央部门直属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沿革 “全国重点大学”的由来,要追溯到上世纪50—60年代。 1959年,当时国家下发的有关文件中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

(完整版)《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所列常用短语A be able to do sth.能,会along with和…一起,除了…之外 be about to do sth.刚要,即将not only…but also不但而且 above all首先,尤其是amount to总计,等于 have access to有…的机会,有…权利be angry with生(某人的)气 by accident偶然one after another一个接一个地,接连地according to根据。按照one another相互 on account of因为,由于be anxious about为…而忧虑 take into account把…考虑进去any but除….之外人和事(物),绝非accuse of指控,控告apart from除…之外 be accustomed to习惯于appeal to吸引,呼吁,上诉 adapt to适应apply to应用 ad d to / add…to为…增添,增加apply for申请 add up to合计达as…as象…一样 in addition另外,加之as for / to至于,关于 in addition to除…之外,(还))as if / as though好像,仿佛 adjust to / adjust…to适应于as soon as…possible尽快 in advance预先,提前as / so long as只要,如果 gain / have an advantage over胜过,优于as well也,又 take advantage of利用,趁….之机as well as也,既…又 be afraid of害怕aside from…暂且不谈,除…之外

2018-2022年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名单

附件 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 教学指导委员会名单 一、综合类教学指导委员会 1.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指导委员会 二、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 2.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3.经济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4.财政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5.金融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6.经济与贸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7.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8.政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9.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10.民族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11.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12.公安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13.教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14.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15.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俄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德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法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西班牙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阿拉伯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日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非通用语种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16.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17.历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18.数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19.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20.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21.天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22.地理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23.大气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24.海洋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25.地球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26.地质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27.生物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28.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29.统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30.力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31.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32.仪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33.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对比和评价

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对比和评价 实力排行: 第一等: 1.北京师范大学 2.华东师范大学 (PS:这两所师范大学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无与伦比的经济实力称雄无可争议,另外又头顶“985” 的光环) 第二等: 3.华中师范大学 4.东北师范大学 5.陕西师范大学 6.西南大学 (PS:这四所大学都是雄霸一方的师范大学,为该区域培养了大批教育优秀教师和教育干部,应该说实力相当,谁强点谁弱点无非是多了或者少几个非师范专业而已,单论师范教育可以说是各有千秋, 各有所长) 社会评价: 北京师范大学“大”,北京师范大学作为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的前身,中国师范大学的元老,又加上坐拥天子脚下,得天时。学科门类众多,名师荟萃,如果单从学校性质来说,北师大本应该归于综合类大学,殊不知偌大一个“师范大学”,如今又有多少人走上了教师岗位,可以说北师大已经不是培养教师 的主阵地,实属“挂羊头卖狗肉”之嫌 华东师范大学“洋”,华东师大地处上海,中国的金融中心,自然是不缺钱的,得地利。其培养的毕业生当教师的比例和北师大差不多,所以也基本不属于“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冷”,东北师范大学在地处东北三省的吉林长春,自然很“冷”,但是东北师范大学在业界评价不错,东北师范大学毕业生以其专业思想巩固、基础知识宽厚、教育素质高、基础理论和专业基本功扎实受到社会广泛欢迎和好评,在基础教育这块儿享有较高声誉,地冷人不"冷",有一种敢为人先的精神。业界上流传这样一句玩笑话“东北师大是因为东北人会"忽悠"的缘故” 华中师范大学“中”,华中师范大学位于武汉,在六所师大中处于不靠前不落后状况,所谓“人有我有,人无我无”,比较懂得韬光养晦,华中师范大学毕业生比较灵活,不出头,不落后,懂得人情事故, 做事比较圆滑,故称其谓“中”。 陕西师范大学“土”,陕西师范大学地处西安,文化古都,也是中国“没落城市”,但是文化氛围浓厚,陕西师范大学毕业生给人刻板,沉稳,严谨,敦厚,做事中规中矩,稳扎稳打,基础扎实,大多数能够常年扎根基础教育,有点“不思进取”的感觉,也许是受到千年古都文化的熏陶的原因吧,对其评价 “土”不为过。 西南大学“偏”,西南大学也就是西南师范大学,在重庆人们把它称为“稀烂大学”,也许是对它是由原来的西南农业大学和西南师范大学合并而来的一种调侃吧,调侃其不伦不类,不知道该称其是综合大学还是什么?但是在重庆的教育界人们更愿意称她为“西师”,因为在重庆中小学的校长领导十个有八个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足可见西南大学的实力。但地处山城重庆,位于祖国的大西南,地理位置上

教育部进一步加强直属高校所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若干意见

教育部进一步加强直属高校所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若干意见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直属高校所办企业国有资 产管理的若干意见 时间:2016-11-25 近几年来,高校所办企业不断改革创新,国有资产规模不断增大,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进步、弥补教育经费不足、服务高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成绩显着。同时,所办企业发展中也存在着产权不清晰、管理不规范、经营效益低下等问题,制约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所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促进所办企业的健康发展,实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规范校办产业的发展”的任务。根据《企业国有资产法》《公司法》《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直属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规程(暂行)》等有关规定,结合校办企业实际,现就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直属高校所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提出以下意见: 一、进一步明确校办企业定位 1.高校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有利于支持教育改革与发展、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有利于带动优势和特色学科建设、有利于人才培养、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明确高校所办企业作为产学研用相结合平台、科技成果产业化运作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定位。 2.高校作为校办企业的直接出资人,要在明确所办企业定位的基础上,制定校办企业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之中,与所投资企业建立以资本为纽

带的产权关系,加强和规范对所投资企业的监管。遵循“分级监管、民主决策、服务高校、控制风险、追踪问效”的工作原则,建立健全企业“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程序,民主决策机制和全过程监管制度,不断完善高校监管企业的工作机制,促进高校和校办企业的健康发展。 3.高校应完善投资进入和退出机制,调整企业投资领域,完善监管制度和措施,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缩短管理链条,对于因产权链条过长或经营活动长期停滞等原因难以实施有效监管的企业,应通过解散、产权转让、资产重组、调整投资级次等方式,及时进行处理,化解管理所带来的国有资产流失风险。 4.高校所办企业应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事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二、理顺校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5.高校应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下称国资委),统一领导本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讨论国有资产管理重大事项并提出决策建议,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进行考评。委员会主任要由单位主要领导同志担任,副主任由分管相关工作的领导同志担任,委员会成员包括财务、资产、纪检、审计、设备、科研、后勤、基建、房产、产业等部门负责同志,国资委统一监管单位事业资产与所办企业中的国有资产。已经成立经营性资产管理委员会(下称经资委)的,应当作为学校国资委的有机组成部分,根据国资委的授权对所投资企业国有资产产权,行使直接出资人(股东)权利,承担相应的管理职责,监督管理学校的对外投资。做到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统一,责、权、利相统一。经资委的人员构成应由学校校长、分管校长以及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一、适用对象 本教学基本要求适用于高职高专教育(即普通高等专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高等专科教育)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学生入学时一般应掌握基本的英语语音和语法知识,认知英语单词1000个(较低要求)-1600个(标准要求),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受过初步的训练。 二、教学目的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经过180-220学时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三、教学要求 鉴于目前高职、高专和成人高专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差异较大,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分为A、B两级,实行分级指导。A级是标准要求,B级是过渡要求。入学水平较高的学生应达到A级要求,入学水平较低的学生至少应达到B级要求。随着入学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均应达到A级要求。 本课程在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下列要求: 1.词汇 A级:认知3400个英语单词(包括入学时要求掌握的1600个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对其中2000个左右的单词能正确拼写,英汉互译。学生还应结合专业 英语学习,认知400个专业英语词汇。 B级:认知2500个英语单词(包括入学时要求掌握的1000个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对其中1500左右的单词能正确拼写,英汉互译。 2.语法 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规则,在听、说、读、写、译中能正确运用所学语法知识。 3.听力 A级:能听懂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中使用的结构简单、发音清楚、语速较慢(每分钟120词左右)的英语对话和不太复杂的述,理解基本正确。 B级:能听懂涉及日常交际的结构简单、发音清楚、语速较慢(每分钟110词左右)的英语简短对话和述,理解基本正确。 4.口语 A级:能用英语进行一般的课堂交际,并能在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交流。 B级:掌握一般的课堂用语,并能在日常涉外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交流。 5.阅读 A级:能阅读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简短英文资料,理解正确。在阅读生词不超过总词数3%的英文资料时,阅读速度不低于每分钟70词。能读懂通用的简短实用文字材 料,如信函、技术说明书、合同等,理解正确。 B级:能阅读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简短英文资料,理解正确。在阅读生词不超过总词

构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新模式

构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新模式 [摘要]文章在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本着“学生为本”“以能力为本”的教学思想,以就业为导向,突出英语教学为高职人才培养服务的理念,对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学模式进行重新构建。论述了应实施英语教学“三段式模块化”和课堂教学与多媒体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并就实践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新模式构建 2005~2008年国务院颁布了一系列决定,提出新时期职业教育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把工作重心从规模扩张转移到教学质量的提高上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和教学模式创新如雨后春笋,蓬勃开展。2006年底,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大学英语教研室紧跟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根据我院的办学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剖析《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启动英语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实施了改革措施,即实施了“三段式模块化和课堂教学与多媒体自主学习相结合”的英语教学新模式。 一、新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 (一)重新定位,突出学生职业特色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进一步深化,培养服务于外向型经济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高职英语教学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服从、服务于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合理定位,科学规划,实现科学发展。 在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构成中,毫无疑问学生的专业能力是首位的,占主体地位。学生的英语能力只是其专业能力的辅助成分,是为专业能力服务的。因此,在课程定位上应强调英语的工具性功能,淡化学科知识,突出实用性,把握够用度,把英语学习融入专业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中,让英语在职场环境中发挥其最大化的使用价值。基于上述认识,在课程设置上,必须突出职业特色,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开设职场英语。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所列常用短语 A be able to do sth. 能,会along with 和…一起,除了…之外 be about to do sth. 刚要,即将not only…but also 不但而且 above all 首先,尤其是amount to 总计,等于 have access to 有…的机会,有…权利be angry with 生(某人的)气 by accident 偶然one after another 一个接一个地,接连地according to 根据。按照one another 相互 on account of 因为,由于be anxious about 为…而忧虑 take into account 把…考虑进去any but 除….之外人和事(物),绝非accuse of 指控,控告apart from 除…之外 be accustomed to 习惯于appeal to 吸引,呼吁,上诉 adapt to 适应apply to 应用 add to / add… to 为…增添,增加apply for申请 add up to 合计达as…as 象…一样 in addition 另外,加之as for / to 至于,关于 in addition to 除…之外,(还))as if / as though 好像,仿佛 adjust to / adjust …to 适应于as soon as …possible 尽快 in advance 预先,提前as / so long as 只要,如果 gain / have an advantage over 胜过,优于as well 也,又 take advantage of 利用,趁….之机as well as 也,既…又 be afraid of 害怕aside from …暂且不谈,除…之外 again and again 反复地,再三地ask for 要,要求 once again 再一次assign sth. to sb. 分配,布置 aim at 瞄准associate with / associate … with 联系,交往 in the open air 在户外,在野外attend to 专心于,致力于 on the air (用无线电、电视)播送pay attention to 注意 above all 首先,尤其是on (the / an) average 平均,通常 after all 毕竟,终究be aware of 察觉到,了解 all in all 大体而言right away 立刻,马上 all but 几乎,差不多,除了…都 all over 到处,遍及 all right 良好的,对的/ (口语)行,可以 at all (用于否定句)丝毫(不),一点(不) in all 总共,合计 B back and forth 来回地,反复地bear on / upon 压迫,依靠;与…有关 back up 倒退,支持,备份because of…因为,由于 be bad for 对…有害的before long 不久以后 go bad 变坏,坏掉on behalf of 代表,为了 keep one’s balance 保持平衡begin with 从…开始,以…为起点 be based on / upon 把…建立在…基础上believe in 相信,信任 on the basis of 根据belong to 属于 bear…in mind 记住benefit from 有益于,得益 at best 充其量,至多build up 逐步建立,增长,集聚,增强…的体力

拟任江西省中小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公示名单

拟任江西省中小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公示名单 (第一届,共81人) 1.课程管理组(6人) 冯智武化学萍乡中学校长特级教师胡青教育江西师大教科院院长教授朱金发语文瑞金中学校长特级教师苏建华小学语文南昌百花洲小学校长小学特高黄晓浪教育南昌创世纪学校校长中学高级武绍光数学吉安白鹭洲中学教师特级教师2.教材评价组(6人) 葛德根语文高安中学副校长特级教师周卓涛物理南昌市教科所所长中学高级刘晓林小学数学遂川县水南中心小学校长小学特高华小明化学临川二中副校长特级教师周明学历史九江一中主任特级教师甘洪斌生物宜春中学教务副主任中学高级3.考试评价组(6人) 黄伟民数学南昌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特级教师戴海琦教育江西师大教科院教师教授曾鹤鸣历史萍乡市教研室主任特级教师夏饶正小学数学上饶市逸夫小学副校长小学特高傅文峰化学新余市第一中学副校长特级教师杨庚仁地理崇仁县一中教研主任中学高级4.课题规划组(6人) 王胜国综合抚州市教研室副主任中学高级胡银泉物理江西师大教科院教师教授纪荣富语文上饶县中副校长中学高级

万金陵政治九江市三中校长中学高级舒俊地理南昌市第一中学教研室主任特级教师胡飞小学数学新余市逸夫小学校长特级教师5.资源开发组(6人) 钟书文出版省出版集团教材中心主任 肖连奇数学新余市教研室主任特级教师董细明政治鹰潭市二中校长中学高级熊新媛小学语文赣州文清路小学校长特级教师吴际春物理上饶二中副校长特级教师肖人翔语文万安中学副校长特级教师6.校本教研组(6人) 应道水政治广丰县教育局副局长 叶存洪教育省教育学院主任教授李建地理赣州市教科所所长特级教师肖建国小学科学遂川县于田中心小学副校长小学特高徐卓军小学思品黎川县实验小学副校长小学特高余春明语文湖口二中教师特级教师7.语文学科组(5人) 王运遂语文南昌十九中特级教师龙燕小学语文宜春市实验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袁慧玲语文萍乡市二中教师特级教师李映东语文景德镇二中教师中学高级范强语文贵溪市第一中学教师中学高级8.数学学科组(5人) 黄富林数学景德镇二中副校长中学高级陶平生数学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主任教授严剑琴小学数学丰城实验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

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2007年长春会议纪要 秘书长:王黎钦 (2007年7月20日——2007年7月24日,长春) 2007年7月20日——24日,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在长春理工大学召开了年度扩大工作会议,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52人,分别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处江河同志、吉林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靳国庆同志、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全体委员,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组委会及秘书处、支持单位、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决赛承办单位等部分特邀代表,以及高等教育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和科学出版社等联络员单位代表,会议得到了长春理工大学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支持。 本次扩大会议是在国家启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简称1号文件)的大背景下召开的,围绕如何在本届教指委的具体工作中贯彻落实1号文件的有关精神进行了布置和讨论,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传达高教司“关于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研制”会议精神、布置和落实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研制任务、汇总和讨论本届教指委五年工作规划的执行和调整情况、以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制度化建设等,金工课程组、机械原理课程组和机械设计课程组分别召开了分组工作讨论会。 开幕式上,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江河同志发表了讲话,他在强调实施教育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意义的同时,对其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及内容作了详细说明,并介绍了教育部高教司对本届教指委在研制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全国大学生大赛管理等方面的有关要求。吉林省教育厅高教处靳国庆处长和东道主、长春理工大学于化东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主任委员邓宗全教授对会议内容进行了布置,并强调本届教指委继续坚持务实、负责的态度,按时、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 王黎钦秘书长传达了2007年7月19日高教司召开的“高等学校理工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性专业规范(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研制工作会议”的有关精神,传达了刘桔副司长关于未来五年核心工作——质量工程的讲话内容,介绍了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研制《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过程和经验,传达了理工处李茂国处长对专业规范(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研制的具体要求,明确指出:《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定位是指导性的、用于规范教学内容、需要在认真调查、总结和研究基础上才能制定出来的最基本的要求;研制《课程教学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模式]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模式研究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模式研究 [摘要]对于英语而言,口语教学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学习英语口语能够提升其英语表达能力。当前高职高专英语口语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学生英语口语的学习效果并不良好。需要对高职高专英语口语教学方法加以创新,进而提高英语口语教学的有效性。合作学习模式具有一定的优势,所以将该教学模式应用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合作学习模式 在国际交流日益增多的时代,英语作为通用语言,对人们的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高职高专在发展教育过程中,应该加大英语口语教学力度,通过以就业为导向,将具有较强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和专业技能作为主要目标,使得高职高专培养的英语人才能够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然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高职高专英语口语教学未能取得良好效果。学生英语口语能力不强,因而对学习英语口语知识缺乏兴趣。因此,高职高专在英语口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加大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发挥合作学习模式的作用,进而培养更多的英语口语专业人才。 一、合作学习内涵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最早起源于美国,该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然后以小组教学活动的形式,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因此,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具有高效性,并且能够促进学生互相学习,所以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不仅具有创造性,而且对提升教学质量有一定作用。[1]合作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被很多国家应用在教学实践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作为先进的教学理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相应的目标,需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进而对学生学习到丰富的知识起到重要作用。从教育角度出发,合作学习能够将中心由教师向学生转变,在合作学习中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因此,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使学生通过相互讨论,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进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合作学习的特点和优势 (一)合作学习的特点 合作学习既有小组合作又有组外竞争的特点,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学习成绩和能力等有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需要小组成员间的相互配合,分工明确,在合作学习中提升其热情,而且成员之间相互信任。同时,组别之间还要有良性竞争,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小组间各自完成任务,进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责任感,并充分运用所学知识。 (二)合作学习的优势 合作学习与其他教学模式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数量较多,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主体,导致学生互动效果不佳。在英语口语教学

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名单

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名单 北京(21所) 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医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化工管理干部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农业工程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广播学院 中央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央财政管理干部学院) 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中央音乐学院 中央戏剧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北方交通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北京针灸骨伤学院附属中等专业学校)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 华北电力大学 天津(2所) 南开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外贸学院) 天津大学 辽宁(2所) 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东北大学、黄金学院) 吉林(2所) 吉林大学(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 黑龙江(1所) 东北林业大学 上海市(8所) 复旦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医科大学)

同济大学(同济大学、上海铁道大学<上海铁道学院、上海铁道医学院>、上海城建学院、上海建材学院、上海铁道大学附属卫校)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农学院) 华东理工大学 东华大学(中国纺织大学、上海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玻璃搪瓷研究所) 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教育学院、上海第二教育学院、上海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江苏(7所)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东南大学、南京铁道医学院、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南京地质学校) 江南大学(无锡轻工大学、电光源材料研究所) 河海大学(河海大学、常州水电机械制造职工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安徽(2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工学院) 浙江(1所) 浙江大学(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医科大学、浙江农业大学) 福建(1所) 厦门大学 山东(3所) 山东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湖北(7所) 武汉大学(武汉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武汉科技职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工业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财经大学、中南政法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新)高职高专英语课程基本要求

《高职高专英语课程基本要求》及其特点 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提出要大力发展高职高专教育,并把发展高职高专(含成人高专)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为了贯彻落实第三次全教会的精神,完善和规范高职高专英语课程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教育部于2000年10月颁发了《高职、高专英语课程基本要求》。 一、制定《基本要求》的总体指导思想 1. 三教统筹 高职、高专、成人专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毕业生人数和在修人数都超过了全日制本科大学生,是我国高等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只重要的生力军。但长期以来人们对高职、高专、成人专科教育的本质缺乏正确的认识,在教学中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照搬本科教育的模式,走本科教育压缩型的路子,缺乏独立的特色,加之长期以来高职、高专、成人专科教育分属不同的教育部门管理,缺乏统一的教学要求,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高专教育的健康发展,制约了其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面对高教大发展的机遇,教育部决定理顺高职高专和成人高专高等教育的管理关系,将它们统一划归高教司管理,为其制定统一的教学基本要求,作为教学单位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实施教学组织和管理的依据和标准。 2. 应用为主 就其培养目标而言,高职高专都是以培养生产、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这也是统筹高职高专教育的基础。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较为单一,始终以本科教育为标准,重视学术性人才的培养,忽视应用性人才的培养,专科层次培养的人才缺乏特色,缺乏竞争优势,无法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基本要求》必需坚持应用为主的原则。 3. 实用为主、够用为度 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学历教育,必须突出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基础知识应为培养实际应用能力服务。早在90年代初原国家教委就明确提出我国专科层次的教育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方向。这是过去十年来我国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作为高职高专教育基础课程之一的英语教学,其《基本要求》也必须服从于这一教改的总体要求,充分体现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大方向。 二、《基本要求》的特点 新的《基本要求》的制定继承和发展了原专科英语课程的《基本要求》和成人高等教育英语课程的《基本要求》的基本精神,结合新的社会需求和学生的实际状况,以及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特点,较好地体现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灵活性的原则。其主要特点如下: 1. 突出语言应用,实行分级教学 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制定是以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总目标为依据的,故它突出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它充分反映了十年来普通高等专科英语教学改革所坚持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大方向和所取得的突出成绩。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将语言基础能力与实际涉外交际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满足21世纪经济发展对高职高专人才的要求。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是国家对高职高专层次的毕业生英语学习必须达到的要求和标准,是各类学校必须贯彻执行的。但鉴于目前我国高职、高专和成人高校的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尤其是对外开放,促使各行各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激增,尤其对外语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是我国当代外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依据,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侧重强调英语教学改革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首先要改变教学模式,实行分级教学;其次要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改进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师生角色转换和组织第二课堂活动。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302-0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尤其是对外开放,促使各行各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激增,尤其对外语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高职院校就必须考虑用人单位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当前形势下高职高专英语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突出“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原则。要重视学生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听、说、读、写和译)的培养,同时加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培养。但是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英语基础普遍比较薄弱,英语水平个体差异较大,因此在英语教学改革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改变教学模式,实行分级教学 在生源英语程度参差不齐、学习目的不尽相同的高职高专院校,“齐步走”的教学模式使英语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非常困难。因此按照学生英语水平的不同而实行分级教学是最好的出路。这在我们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已经成功实行[1]。具体到高职高专院校,我们可以对入学学生进行全校性的英语摸底考试,按成绩将学生分成A、B两个班,可以使用同一套教材,但是要求不一样。对水平较差的B班可以省略一些难度较大的内容,只要求掌握一些与专业有关的简单的交际英语、应用文阅读、套写,以便为以后的工作做一些准备;而A班学生则除了熟练掌握与专业有关的实用英语外,在听说读写译几种基本语言技能及英语应试方面都要进行训练,并要求他们通过英语三级考试,为以后的就业和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要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断进行新的教学实践,重点提高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二、改进教学方法是英语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教学方法应由单一化发展到多样化、趣味化才能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从主要讲授英语语法转变为以训练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目标中。有相当一部分的高职高专学生感到英语难学,对英语也不愿加以重视,认为他们学习英语是为了考试、拿毕业证,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