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等地理教育中的土壤教学-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地理学系

中等地理教育中的土壤教学-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地理学系

中等地理教育中的土壤教学-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地理学系
中等地理教育中的土壤教学-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地理学系

第十章、中學教育中的土壤教學

第一節、中學課程結構中的土壤知識的演變及課程份量

一、過去「課程標準」結構下,中、小學課程中土壤知識融入之學科及領域

土壤知識的傳授,在小學階段主要置於「自然科」中。依據教育部所頒訂的「國民小學課程標準」(教育部,1993),與土壤知識相關之內容放在「自然科」下之「地球環境領域」下之「環境與資源項目」下之「土地」列舉了3條有關土壤的知識:1.地表的沙土是農作物的生長地方(二年級);2.水流侵蝕山石搬運泥沙之海洋(三年級);3.認識水土保持(六年級)。其次為「鄉土教學活動科」的「鄉土地理類別」中的「家鄉的土壤」(教育部,1995),然而這只是形式上的列舉,由於「鄉土教學活動科」屬於「活動課程」,實際上只是聊備一格而已。「社會科」則也只是在「地方領域」下之「臺灣的經濟發展項目」下之籠統地提及「經濟發展的問題與展望:環保、公共建設土地與水資源的利用」(四年級)。故小學並無完整土壤知識體系學習結構,甚至粗淺的學習也談不上。但是地形、氣候、水文知識的介紹卻相對完整,筆者認為這其實是反映地形、氣候、水文、土壤及生物,這五大自然地理分科知識在國內地理學者心中的相對份量高低。

國中階段的土壤知識在「認識臺灣—地理篇」及「地理科」均有相對完整之土壤知識體系介紹,學習結構尚稱完整;地球科學則有土壤剖面(soil profile)的相關討論。其他科(如生物科、理化科)則無。可見在國中階段,土壤知識在傳統上,一向被視為「地理科」分項知識,地理科是學生學習土壤知識的主要學科來源,也因為如此,國中地理科教師普遍至少受過基本的土壤(地

179

理)學專業訓練。

「高級中學地理課程標準」的地理(一)第六單元「土壤」所列之「主題」為:1.土壤化育和土壤組成,主題下的「主要概念」及「主要技能」列舉:成土要素、成土作用、土壤組成、土壤剖面、土壤分類;2.土壤分布和土壤維護,主題下的「主要概念」列舉:土壤分布、土壤侵蝕、水土保持;「主要技能」列舉:土壤標本的觀察。「高級中學選修科目地理課程標準」第八單元「土壤的應用」所列之「主題」為:1.土壤質地分析及2. 土壤侵蝕和和水土保持,主題下的「主要概念」及「主要技能」列舉:土壤質地分析、砂土、壤土、黏土、三角圖解、簡易判別、土壤侵蝕、水土保持;「主要技能」列舉:土壤質地的分析和侵蝕現象。(教育部,1996)雖然「課程標準」的修訂者對土壤知識體系的認知與土壤學家稍有出入,但是整體而言,土壤知識學習基本上尚稱完整,亦即高中階段的地理科則是現存中學的課程結構中對土壤知識介紹最完整的一個科目。二、九年一貫課程結構下,中、小學課程中土壤知識融入之學科及領域

實施九年一貫課程之後,以「分段能力指標」取代「課程標準」,以統整的理念取代過去分科、分項知識學習層次分明的螺璇式課程結構,地理科屬於「社會科領域」,土壤單元的課程完全被「分段能力指標」所取代,理論上土壤知識將會融入於「分段能力指標」之中,但事實上等同於消失,原因是:九年一貫課程的教學目標以達成「分段能力指標」為目標,螺璇式的學科知識已經不是學習重點,而是轉化為「車輪式」的統整及多元的學習方式。筆者訪談許多任教國中的地理老師,普遍提及社會科的「分段能力指標」普遍欠缺具體。表1是筆者儘可能摘錄九年一貫課程中可能與土壤發生關係的「分段能力指標」,但幾乎是看不到「土壤」的影子。在這種情況下,教科書的編者,在編輯教科書及任課教師在授課時,必然會擇其所長,隱其所短,如此就會出現,類似在

180

過去小學階段重地形、氣候、水文知識,而輕土壤土壤知識的介紹,土壤知識之傳授在國中、小學階段將更加式微。

表2是民國85-87年間使用國中地理課程,目前使用九年一貫社會科領域7-9年級(以康軒版為例)及高中地理課程中所列舉的主要土壤概念項目,從表2可以發現,過去在不管是高中或是國中階段,土壤化育、土壤剖面、成土因子、成土作用、土壤分類與分布等是土壤地理的基本學習概念;土壤侵蝕、水土流失、水土保持等概念,與自然是臺灣的地理環境有密切的關係,筆者認為過去中學地理教材中所擷取的土壤學習概念,基本上是適當的,但這樣的土壤知識學習可能零碎化在九年一貫課程結構之下。如此,是減輕學生負擔,還是使學生的學習空洞化?仍有待時間的考驗。

表10-1、九年一貫課程中與土壤沾得到邊的「分段能力指標」

181

表、臺灣地區中學土壤教育教材綱要中的主要概念項目

182

備註:九年一貫社會科領域以康軒版為例;新版高中地理因為是採審定本的方式,故原則上以「課程標準」為比較的依據。

三、土壤知識在中學相關課程中的份量及演變

民國72-85左右施行的地理課程裡,專論土壤的課程,在高中土壤地理約佔5/2課,佔該科全部課程內容之1.42%左右;國中約為5/4課,佔該科全部課程內容之1.20%左右。但如果將課程中相關土壤環境議題課程加入時,比例約在3%左右。其次,地球科學的土壤課程(主題包括:風化作用、

183

成土作用、土壤剖面、土壤侵蝕等)約佔該課程之2-3%。

民國85-87學年度以後適用的地理課程(含認識台灣--地理篇)中,「認識臺灣—地理篇」的「水文與土壤」單元,其專論土壤的課程份量約佔該單元的1/3左右,其他有多處零星提及「土壤肥沃度」、「土地利用」、「土地資源」、「土壤鹽、鹼化」、「水土保持」、「土壤侵蝕」等土壤環境議題。新版國中地理第一冊有一課專論土壤的課程(全冊共16課)。其次,新版國中地理第三冊黃土高原的單元,土壤侵蝕、水土保持等也是論述的重點。

新版(目前使用)高中地理分割為三種課程形式即:高中地理第一、二冊(必修)、世界文化—地理篇(一冊)、高中地理第三、四冊(選修)。其中有專論土壤的單元為高中地理第一冊,其比重約介於全部課程之3.4-8.3%間(按所佔的頁數比例計算,各版本間稍有出入);選修地理目前尚未出版,按教育部所發行的「高中地理課程標準」中的課程綱要推定,專論土壤的單元,其比重約佔全部課程之5%。

九年一貫課程之社會科領域(7-9年級)的土壤知識學習,由於不是屬於螺璇式的課程結構,「土壤」是打散在各各冊的個別學習單元中,主題的重複性高於過去以「課程標準」為依歸的時代。筆者認為知識重複學習將會是九年一貫課程的一大挑戰,分析有關土壤的教材內容,正是顯現出此種情況。

第二節、土壤與地理的關係

一、建構土壤知識作為地理學科的基礎元素

或許有些地理學者會認為土壤地理(或自然地理系統)知識,不屬於地理學者的研究範疇。

184

姑且不去辯論這種態度的合理性,但是即便如此,許多地理學者仍然或多或少運用了一些自然地理系統知識在個別研究中。以自然地理學系統知識作為地理學者的後盾(基礎元素),對於提高研究議題論述的周延性,當有一定助益的。站在這樣的論述基礎上,應當不會有地理學者會排斥去「建構土壤知識作為地理學科的基礎元素」。

舉例來說,研究桃園台地的養殖漁業地理時,必須去認識魚塭或陂塘的構造,魚塭的建構則涉及到土壤性質,土壤的問題又涉及到土壤質地及土壤有機質的反應過程(魚群的健康有關),而土壤性質又是環境要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此外,陂塘的形成與演變又涉及到區域開發、水利建設、土地利用及經濟發展等共同辯證的空間過程,所以必須回歸到地理學的核心領域中討論,整個研究才有完整性。

討論到土壤與地理的關聯性,首先,我們必須想到的就是:地理學者在其知識領域學習的規畫中應當包含哪些土壤概念?其次再討論的是:地理學者對這些土壤概念應理解到何種層次?在第一個層次上可挑出一些土壤地理主要的學習概念來,大約歸納成以下三大範疇:

1.土壤學基礎知識

(1)土壤物理:土壤質地(soil texture)、土壤構造(soil structure)、土壤顏色、土壤結持度、土壤

密度及孔隙率、土壤水溶液及土壤排水特性、土壤深度等。

(2)土壤化學:土壤膠體、陽離子交換能量、土壤反應(即土壤酸鹼變化)、土壤的緩衝作用、

土壤肥力等。

(3)土壤物質:土壤礦物(風化作用、黏土礦物)、土壤有機質(腐植質[humus]、機殘體[Organic

residues])。

185

2.環境土壤學

包括:土壤資源、土壤侵蝕、水土保持、土壤污染、土壤鹽、鹼化及砂漠化問題、生態系與土壤等與土壤相關的環境議題。

3.土壤地理學

括:土壤化育、成土因子、土壤命名及土壤景觀、土壤利用、土壤分布、土壤分類、土壤圖的判讀等方面。

1是討論2及3必備的背景知識;2及3則是地理學的基礎知識。地理學者對土壤概念應理解的概念,又可以區分為兩個層面來討論:一是一般的地理學者在其知識領域學習的規畫;另一是土壤地理學者的角色。

1.一般的地理學者在其知識領域學習的規畫

在這個層次上土壤知識,至少要對上述土壤基礎知識的「定義」有充分的明瞭。這樣的明瞭,理論上應該要透過至少一個2-3學分的基礎土壤地理課程來達成。

2.土壤地理學者在地理學界的角色

上述桃園台地養殖魚業研究的例子,可能許多地理學者會以洪積紅壤深度及微地形等因果關係,來解釋形成桃園台地多陂塘景觀的原因。事實上也沒有什麼不對,但是這只是理解到皮毛而已,桃園台地有許多陂塘的構造不僅僅涉及到紅土深度,更重要的是土壤底部的鐵磐(pan),鐵磐的形成與淺層地下水排水有密切關係。又,如果將「黏質土壤為魚塭底質有較佳的保水能力,適合於建造魚塭」的概念放大作為一個通則,用到所有魚塭建造的解釋上,則是有問題的,至少虱目魚的「越冬池」必須使用砂質土壤作為魚塭的底質。這樣的進階概念必須透過土壤地理學者的

186

提醒,才有可能更強化地理學研究的紮實性。

二、土壤為一綜合地理環境的「產物」

就土壤地理學科知識應學習的項目而言,我們知道,土壤為覆蓋在地殼陸地最外部的薄層,

位於地表各自然環境要素,如岩石圈、生物圈、氣圈和水圈的界面,此獨特的界面位置,即使得土壤深受其所在地環境要素左右。土壤單元內所談到的成土因子─母質、氣候、地形、水、生物、人類和時間─就是在描述並剖析各環境要素以及各要素的組合在時間面向內對土壤化育的影響。

上述各要素在地表空間分布的差異,即為造成地表複雜多樣土壤的主因,因為不同的成土因子組合,往往結構出區域特有或盛行的成土作用,進而形成區域性特有的土壤類型。

淋洗作用為土壤剖面成層的關鍵,由於土壤溶液為淋洗的執行者,因此淋洗作用力大小與性質,深受:

1.降水量和蒸發散量之間關係

一般而言,在重力作用下,隨著降水量的增大,淋洗量也增強,然而,仍須考慮蒸發散量在其間的中介角色,是否抵減降水量對淋洗作用的影響。

2.成土物質

指尚未成層的土壤原型物質的物理及化學性質,如質地的粗細、所含礦物類型等等。

3.土壤溶液的性質

也就是水溶液中所含溶解質類型、數量多寡或酸鹼值大小等。由於地表區域環境差異性極大,淋洗作用也產生區域性的差異,於是土壤學者將冷溫針葉林下,形成灰壤的極酸淋洗作用,定義

為灰化作用;而形成熱帶副熱帶濕潤地區鐵鋁土的淋洗被稱為鐵鋁化作用。

187

三、土壤是見證地區性地理環境演變歷程的痕跡

土壤為成土因子(即地理環境要素)在時、空間面向交錯下,所呈現的歷史地理景觀的一段,

換言之,今日世界所見的各類型土壤,反應的正是:古地理環境演變的歷程或以不可感測的速度持續的改變著。以現在的土壤特徵為起點,可以反推過去的地理環境變遷歷程的軌跡。一旦因突發的自然災害,如921地震引發的山崩、泥流等,或人為干擾,成土環境與成土因子改變,原土壤喪失,新成土物質在新環境下將重新再經歷新的化育歷程!

土壤可以彌補地質研究上短期地史(數年到數百年間)資訊的空白,例如我們透過土壤圖上「土壤質地」和「排水狀況」兩個地理資訊及配合現地微地形觀察,就可以勾勒出屏東縣東港地區,近一、二百年來的自然歷史地理演變的梗概。嘉南平原上(尤其是內陸地帶)形成許多帶狀的「臺灣黏土」,台灣黏土是研究嘉南平原農業地理及水利開發的地理學者所必須認識的土壤。又台灣黏土的形成與古潟湖的演變脫離不了關係,配合微地形的觀察及土壤圖的判讀,可以找出古潟區的分布範圍,古潟湖區的範圍就是排水條件不佳,豪雨成災的地區,臺南科學工業園區不就是一個例子嗎!

第三節、中學土壤教學與師資培育

一、土壤教學之師資培育

雖然向來地理學者視土壤地理為自然地理的分科,但檢視臺灣地區大學地理系(彰化師大地理系及臺灣師大地理系)課程結構,可發現「土壤地理」課程之普遍出現乃近10年內之事。然有些系所在師資限制下,至今一直無法開出此課程,相對地,有些系所,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

系,雖早有此課程,然僅最近的15年,為必選課程,也因此即使是地理「正科班」培育出的師資,

188

對於土壤課程的教學也有「不勝任」之憾。

然而,現行國、高中的地理教材中均見到「土壤」相關內容,也就是土壤應為中學地理教師所必備的基礎知識之一,即使,師範院校不再是師資養成的唯一機構,但多數師範院校的畢業生,仍然以擔任中學教師為第一優先的職業選擇。若將中學地理科的課程結構視為大學地理科系專業科目課程結構的反應,以現況而言,在大學(尤其是在師範體系內的地理系)開設2-3學分的土壤相關課程仍屬必要,使學生將來教學時能從容應對。

三、中學地理教師對土壤教材內容的反應

在此作者以林登秋等人在1998年發表於中國地理學會刊「高中地理教師對土壤教材內容意見之調查研究」一文(以下簡稱林文),針對高中地理教師所得的問卷調查結果作為申論的數據依據。其次,參照林登秋教授與本文作者等三人(部份來自私下的意見交換),在地理學系教授土壤地理時,對地理系學生學習土壤地理前的起點行為(beginning behavior)(或稱「先備知識」)的觀察,及私下談話的瞭解,對目前中學土壤教材內容,做一綜合評述。

中學地理教師站在中學地理教育的第一線,為教授地理課程的執行者,透過他們在教學過程中所提起對教材內容的感受,足以反應中學地理課程中土壤教材教與學的實況。根據林文的調查結果,有59%高中地理教師未曾修過土壤相關課程,即有一半以上的高中地理教師缺乏土壤方面的相關知識。

有27.0%的教師認為土壤教材納入高中地理課本很重要,62%的教師認為普通重要,只有8.5%的教師認為不重要,可見大部份的地理教師都認為將土壤教材納入高中地理課本仍有其重要性。而僅有8.0的教師對於地理課本土壤教材「了解深入,授課輕鬆」,由此可知,多數高中地理教師對

189

土壤教材並無十足的把握,此種現象值得深思與重視。

對高中地理課本中使用兩套分類系統(第一冊與第三冊)合適性的看法,有92.5%的教師認為不合適;教師認為這樣的安排,會對學生土壤分類的學習造成困擾。林文提及「連續三年詢問彰化師大地理系三年級的學生,並在八十七年詢問前來參加推薦甄試的學生,而無任一學生能指出其實兩冊所用的是不同的分類系統」。作者亦曾對選修土壤地理的同學做類似的探詢,「這部份的考題好像無法用地理觀念推理,老師告訴我們,按照課本的背就是了!」作者私下也訪談一些熟識的高中地理老師,也說「最怕碰到學生拿土壤分類的考題來問,似是而非,不知如何解釋起」。其次,關於國中「認識台灣--地理篇」內文中的「磚紅壤」一詞,前後共有兩位調訓研習的國中地理教師,同樣以詫異的口吻說「我現在才知道,原來『磚紅壤』是專有名詞,紅壤和磚紅壤意思不一樣,還以為『磚』只是一個形容詞」可見教材中土壤分類的問題,在土壤教材中是最棘手的部份。關於土壤分類的系統與用於中學地理課本的適合性,本文第三部份將詳加討論。

有85%的教師認為自己有再充實土壤知識的必要。對於如何充實高中地理教師的土壤知能,有38.8%希望透過研習或短期訓練的活動來進修,有18.4%的教師希望能從教材編製中取得相關資訊,有12.8%的教師希望從教師手冊中獲取相關知識。其他如:經由演講、電腦教學、網路、實察、影片欣賞或彩色圖片來增加土壤之瞭解。以研習方式進修所獲得的土壤知識,固然最為完整,迅速有效,但是能培訓的教師數量終究極其有限;既然缺乏足夠的土壤基礎知識背景,以電腦、實察、影片、圖片等自修方式所汲取的土壤知識,將會是片片段段,事半功倍。作者以為,從教材編製及教師手冊中取得相關資訊,不失為短期折衷、有效的方法。如此一來,中學地理教科書編者,就必須更為用心謹慎編輯了。

三、中學地理科教師培育及進修時土壤地理知識學習的規劃

190

本文建議中學地理教師可學習之主要土壤概念,可包含:專業知識、鄉土、環境、地理等四個層面。具體的如下:

1.專業知識

土壤礦物、土壤有機質、土壤物理(土壤質地、土壤構造、土壤水、土壤孔隙及土壤密度、土壤顏色、土壤深度、土壤三相及土壤溫度)、土壤化學(土壤膠體、陽離子交換能量、土壤緩衝作用、土壤反應)、土壤剖面觀察、土壤肥力(糧食供給)等。

2.鄉土

土壤命名(包括相關地名)、視覺景觀欣賞、土壤利用(如焢窯)、特殊土壤現象(如鹽分地、看天田)。

3.環境

土壤資源(土地資源)、土壤侵蝕、水土保持、土壤污染、土壤的環境解毒功能、土壤與溫室效應、土壤與其他環境因子知交互作用。

4.地理

土壤的生成與化育、成土作用、土壤分類與土壤分布。

第四節、臺灣土壤地理教學內容的檢討

一、土壤分類與分布的問題檢討

土壤在空間分布上的階層(hierarchy)關係或從屬關係不如氣候、地形與生物來得明顯,故在編輯中學地理教科書時,應擷取那一套土壤分類系統以作為教材,是十分頭疼的難題。徵諸世界各

191

國的土壤分類系統所的依據的分類原則,可歸納為三大系統:

1.以發生學(Genetics)為基礎的土壤分類系統

此分類概念源自土壤學開山祖師俄國之道庫契耶夫(B. B. Dokuchaev)所提出的五大成土因子。以發生學為基礎的土壤分類系統,是土壤分類系統中最具地理色彩的一種,是最適合作為中學地理教科書的土壤分類與世界土壤分布圖。就現況而言,臺灣(國中地理)、日本、中國、香港、英國、德國等許多重要國家或地區的中學地理教科書的土壤分類系統皆採用此一分類概念。

2.以診斷層(diagnostic horizons)及診斷特性(diagnostic features)為出發點的土壤分類系統

此分類系統為美國在1975年以後所採用的土壤分類學(Soil taxonomy),這種分類方式(尤其是高階的分類單位),基本是一種以觀察土壤外觀性質入手的形態學(morphology)方法,訂定各類診斷層或診斷特性(Diagnostic feature)的準則,以供土壤分類時檢索。由於分類指標具科學性與操作的方便性,已為世界各國所吸收採用。然而,診斷分類缺點之一,就是在分類上不甚考慮「地理的空間秩序性」,對土壤發生缺乏明顯的提示,而診斷層的檢索系統的學習為專業的土壤分類學者所必備的知識,但不應是中學生在地理課本所應、所能學習的土壤知識。故作者認為,此套土壤分類,並不適用於放在中學地理教科書中。民國84與86年的大學聯考,出現的敘述類似的土壤考題,答案卻不相同,引發標準答案為何的論戰,作者以為如果是採用美國的土壤分類學系統,編製考題,則標準答案的爭論,將會在這類型考題中一再的出現。

3.以發生形態學(genetic-morphology)為基礎的土壤分類系統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與世界糧農組織(FAO)的土壤分類系統,係融合美國的診斷層概念與歐洲國家(及加拿大)以發生學為基礎的土壤分類概念。故兼具前兩者的優點,但因分類項

192

目過多(26個土綱),診斷層概念對中學生而言不易學習,恐怕亦不宜於放在中學的地理教科書中。

雖說地理學者擅長也偏好於地理現象的分類與分區,土壤分類是土壤學最高層次的知識體系,要明瞭土壤分類的內涵,則十八般武藝皆得用上。在學生背景知識不足的情形下,要對中學生清楚交代土壤分類的來龍去脈,並不容易!故在編輯「土壤分類及分布」時,不必執著於解釋每一類型土壤的定義與說明其「空間分布型態」,而宜將重點置於土壤與環境(包含自然與人文環境)間互動的關係的探討,扼要說明影響土壤化育的成土因子及成土作用(如灰化作用、鐵鋁化作用、鹽化作用、鈣化作用等),進而帶出幾種主要的土壤類型,藉以培養學生利用對自然現象的觀察力與對「空間規律性」歸納掌握的能力即可。

目前作者手邊所有六套高中地理教科書(大同版、龍騰版、東華版、南一版、三民版、建宏版)中,採用發生學分類系統者有三家,採用美國土壤診斷層分類系統的亦有三家。

根據目前美國土壤科學學會(1999年底)所規定的土綱(Order),共有12個(註2),其中採用美國土壤診斷層系統的三套教科書中,有兩套仍然使用1975年訂定「土壤分類學」之初的10個土綱(缺Andisols-灰燼土、Gleisols-冰凍土),一家已加入Andisol。

二、地理課程中對土壤環境描述的一些語病

1.「認識台灣--地理篇」

「由於土壤顏色、粘度、顆粒大小不同,利用方式就有差異」其中「粘度」,可能就是「粘粒」之誤解。「臺灣的土壤主要有母岩風化而成的磚紅壤、黃壤,以及經河川沖積的沖積土壤…。」這句話有兩個地方帶有爭議性,文中明明應該用「紅壤」,卻冒出「磚紅壤」,自找麻煩。臺灣的臺地上普遍存在「紅壤」,至於是否有典型的磚紅壤,仍有待商榷。其次,黃壤、紅壤是否一定是底

193

岩風化而成的「定積土」(sedentary soils),更是要視堆積環境而定,也不能驟下結論。

「認識台灣--地理篇」雖然已經過去式,但教材內文敘述的語病,其實反映地理學者土壤知識學習的困境,顯示中學土壤教材與土壤學研究的進程對應上,仍然有一大段的落差。

2.過分強調熱帶地區土壤侵蝕與土壤貧瘠的特性

「熱帶地區的土壤環境具有易受侵蝕與貧瘠的特性」這樣的論點基本上並無錯誤,問題在於不自覺中,往往過份概化熱帶地區的土壤生成環境為「氣候」單一因素,而忽略其他中介變數(Intervening variable)(如時間與地形因素)的影響。如臺灣的屏東平原位於熱帶,土壤既不被認為是貧瘠(其土壤肥力確實不如溫帶平原),甚至以「土壤肥沃」的字眼形容之,也無土壤侵蝕問題。原因在於平原沖積作用旺盛(尤其是沖積扇平原),土壤層普遍發育時間不長,淋洗作用對土壤的影響尚不明顯,加上上游地區多少會帶來鹽基物質與有機質,故土壤尚不致於太貧瘠。平原地區雖有侵蝕作用,但也有堆積作用,且堆積的作用往往大於侵蝕的作用,土壤環境係在開放系統下,呈現一種動態過程。

3.土壤化育層(genesis of horizons)分層的迷思

土壤化育層分層的迷思,普遍存在於中學教科書編者與中學地理教師當中,在此指出兩個迷思的關鍵所在來:

(1)將土壤化育層理所當然的視為是由上而下以A、B、C、R四層規規矩矩的排列著。

(2)希望學生能透過野外土壤剖面的觀察訓練,定出A、B、C、R等四層的位置及厚度。

R層的描述方式僅適用於「定積土」,對於「運積土」無甚意義的。試問沖積土要挖多深才可以碰到「岩」呢?成土作用就必然是以此「岩」為「母」,而不會以更上游山區崩解的岩石為「母」

194

嗎?是故,一般土壤學與地質學教科書對土壤剖面分層的描述通常僅止於A、B、C三層,以避免自找麻煩。其次,平原、丘陵、山地通常少見發育良好的之土壤化育層,前者一直反覆沖積;後者兩者則反覆剝蝕、崩積,土層不斷的重組,何者是A層?何者是B層?何者又是C層呢?最後,在野外分辨土壤剖面化育層,對於受過2-3學分訓練(或許有安排土壤野外調查課程)的地理系學生,已經有相當的難度,試問中學生如何能在受教後,達成「說明成熟土壤的剖面層次」的目標呢?

第五節、土壤命名

探討土壤命名方式除了具有啟發土壤分類上的靈感外,也深具鄉土教育的意義。筆者根據個人初步調查的結果,列出一些臺灣農民習稱的土壤命名行為與法則,拋磚引玉,以分享各位:

1.桀土

《管子?地員篇》中稱鹵質很重,土質貧瘠,生產性差的鹽鹼土為『桀土』(參:鄭岩平,1995:23-27)。臺灣農民習稱生產力差的地區稱為『“kiat4”地』,兩者發音相同,意義相近,不知語源是否相同?

2.鐵屑土

本省農民習稱帶有細小鐵結核顆粒之黃壤為「鐵層土」,這些小鐵塊直徑多在1公釐以下,肉眼可見。這些鐵結核顆粒的多形成於緩坡地,可能是因臺灣之氣候多雨,土壤礦物溶解作用強烈,

195

兩價鐵隨水而析出,並因坡地排水佳,土壤孔隙發達,通氣良好,鐵進一步氧化而沈澱,漸漸結合成小鐵塊附著於土壤孔隙間所致。

3.紅土、紅赤仁土、鐵土

紅壤,在台灣俗稱「紅土」(或紅赤土),應指無結核者;及「紅赤仁土」,應指具有粘膜(clay skin)層之團粒或結核者。桃園臺地上在地面下約30cm處,零星分布厚約30-40cm的鐵磐層,當地人稱之為「鐵土」,曾經作為鐵礦開採(為含鐵量約1%的貧鐵礦)。紅壤是臺灣臺地上相當顯著的景觀,以土色配合形態命名,含義相當明確。以此為地名的有「赤土崎」(八里、新竹市、後龍、花壇)、「赤山」(六甲、鳳山等地)等,以及紅銀土(中寮)。

4.泥油(土油)、硬土

在桃園臺地上,埤塘是顯著的景觀,埤塘開鑿後所沈澱的淤泥,當地人稱為泥油或土油,形容其性質滑溜、光亮、細緻,是極為肥沃的淤泥。埤塘開鑿時底部堅硬的紅土層通稱為硬土,具有阻水份滲漏的功能。

5.蕃薯粉土

退化紅壤俗「蕃薯粉土」,以其性質經長期人為耕作或在地質史上曾有長期泡水的紀錄,鐵鋁氧化層多已還原,致使鐵質流失而褪去紅色,且含較多量之坋粒,顏色與觸感皆如如蕃薯粉之故。

6.垎土

臺灣農民將質地細緻粘重的底土稱為「垎土」(k e h4 2 t h oo5)(按:k e h4為「喉塞低入聲調」,變調之後轉唸成第2調,發音與國語之第4聲相似)指其性質類似於年糕一樣的粘重而緻密,如「犁彳各見田垎」。臺灣大部份的沖積土已經由於長期的灌溉,造成底土明顯的灰黏化作用。其次,

196

根據作者實際開挖新竹南寮地區三個土壤剖面,發現位置愈西邊愈近期陸化水田的垎土愈顯著,但這卻違反了水田耕作愈久灰黏化作用愈顯著的原理,故垎土亦有可能是古潟湖細粒堆積物所演變成。

「垎土」在臺灣各地有不同的稱呼,新竹地區直接稱為垎土,雲林沿海地區則有稱為:垎土(k e h4 t h oo5)、土垎(t h oo5 kiak4)、赤垎連(疑為「黏」之音變)土(ciah4 kiak4 lian5 t h oo5)或「白墡土」(piah4 sian7 t h oo5)等。

7.臺灣粘土

臺灣粘土則是泛指臺灣西南部近山的平地區,俗稱「看天田」的土壤,其質地粘重,保水力較佳,在灌溉未發達的年代裡,可種第一期稻作,故稱之,是當地顯著的景觀。

按照臺南縣官田鄉西庄村農民的說法,當地的農地土壤大致可分為6類:

(1)圇羈仔土(lun7-ki1-a1-t h oo5):指黏重的灰色土,是正港的黏土(:「圇」為:蜷縮成一團之

意;「羈」之意為:綑綁、牽制之意,兩者合稱頗能反應黏土之物理特性)。

(2)圇羈仔土(lun7-ki1-a1-t h oo5):仍稱“lun7-ki1-a1-t h oo5”:指黏重程度不如前者的偏黃色黏土。

(3)垎仔土(khiak8-a1-t h oo5):指堅硬土壤,一般而言必須是稍具黏重的土壤,方有此特性。

(4)冇土垎(pann3-t h oo5-k e h4):稍具黏性之粉狀土。

(5)粉沙仔土:大概是形容壤土到坋質壤土中等質地的土壤。

(6)沙仔土:約位於地面下4-5丈(12-15m)之沈積物。

上述6類土壤對應土壤質地:所謂「臺灣黏土」應是指(1)與(2)所稱之「圇羈仔土」;「桀仔土」及「冇土垎」指坋質土壤;「粉仔沙土」及「沙仔土」則指砂質土壤。根據各種資料推測:菱角田

197

栽植最適合的土壤為「圇羈仔土」。

8.鹽份地

臺灣西南沿海地區所化育的鹽土俗稱「鹽份地」,目前已轉化成對整個區域的稱呼,充份代表了當地的人地關係。

9.砂仔田(黑土冇[pann3])與土肉田(油質土)

花東縱谷平原農民皆將中央山脈沖積的土壤泛稱為『砂仔田』或『黑土冇』,乃形容其地土壤土質疏鬆,土層淺薄,質地偏沙,生產力低。與之對稱者為以海岸山脈為母質化育的土壤,稱之為「土肉田」或「油質土」,乃形容其地土壤表土層較厚,土質滑膩,土性較肥沃,生產力高,但不易耕犛。此為土壤母質所反應的典型土壤命名法則。

10.白善土(白墡土)

臺南縣左鎮鄉一帶的農民將泥岩(青灰岩)所形成的土壤稱為,「白堊土」或稱「白墡土」,概以其顏色呈灰白狀稱兼以黏性高(「墡」為黏土之意)。臺北市北投區有「白善土」之地名,當地並以此為原料製作陶瓷,此種黏土生成於火山換質作用旺盛但排水不佳的環境裡,且似乎專指白粘土-高嶺土(由黑色黏土不稱黑墡土而直稱「黑黏土」可推知)。

11.烏塗

從字義上可解讀為「土層顏色較深的土壤」。事實上,顏色黑的土壤,通常是火山灰發育的「黑土」、低濕地形(如舊河道、牛軛湖等)區,有機質分解不佳形成的「有機質土」,或是特殊地質區(如暗色頁岩)所形成的暗色土壤。臺北瑞芳、石碇、桃園大溪皆有烏塗窟地名,雲林林內有烏塗子地名。

198

地理教学目标设计说明

第三章地理教学目标设计 第一节地理教学目标设计的功能和基本原则 (1) 一、地理教学目标的功能 (1) 二、地理教学目标设计现状分析 (1) 三、地理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原则 (2) 第二节地理教学目标设计的技术和策略 (3) 一、地理教学目标设计的理念 (3) 二、地理教学目标设计的技术 (4) 三、地理教学目标述新策略 (6) 第三节地理教学目标的差异性设计 (7) 一、地理教学目标的差异性与学生发展 (7) 二、地理教学目标差异性设计的理论依据 (7) 三、教学目标差异性设计的基本策略 (7)

地理教学目标是对地理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的描述。有人说“一位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应用至少60℅的时间来从事教学目标的设计”。显然,教学目标设计在教学设计中出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一节地理教学目标设计的功能和基本原则 一、地理教学目标的功能 1.导向功能 教学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和实施教学。教学目标不仅制约着教学系统设计的方向,也决定着教学的具体步骤、方法和组织形式,有利于保证教师对教学活动全过程的自觉控制其具有“导学、导教、导测评”的导向功能。 2.评价功能 教学过程是一个控制过程,而调控矫正的参照就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描述具体的行为表现,能为教学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教学大纲提出的教学目的与任务过于抽象,教师无法把握客观、具体的评价标准,使教学评价的随意性很大。用全面、具体、可测量的教学目标作为评价的依据,可以保证评价的效度、信度。 3.激励功能 “学习需要理论”告诉我们,所谓学习需要系指学习者学习成绩现状与社会或教育者所期望达到的要求之间的差距。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学习者要缩小自身学习成绩的现状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这一差距实质上就是学习者的需要。在教学开始之初,向学生明确而具体地述教学目标,能激发学生对新的学习任务的期望和达到教学目标的欲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反馈功能 教学目标可以帮助教师评鉴和修正教学的过程。根据控制论原理,教学过程必须依靠反馈进行自动控制。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就可以以此为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提问、讨论、交谈、测验和评改作业等各种信息反馈教学目标达成度,从而修正自己的教学方法。 二、地理教学目标设计现状分析 (一)目标体系不全面 ,偏重认知目标。目前的地理教学目标设计并没有完全体现“促进学生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改革

我国基础教育要求改变“应试教育”的偏向,强调着眼于提高公民素质,为基础地理教育提供了大好的发展前景。地理作为一门边缘学科,要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根据地理学科自身的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融感情、知识、能力于一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情感”因素在地理教学中不可忽视 初中地理教学意识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高,需从地理教师的主客观两方面进行加速。目前,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拘泥于教材,强调地理事实的记忆和地理思维的严谨,缺乏生动活泼的地理情趣,也就是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但对于初中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愉悦、兴趣是他们学习的一种驱动器,甚至对地理老师的好感也会成学习的驱动力。 二、“电化教学”、“互动教学”应用于课堂 电化教学是利用幻灯机、录像、电影等各种电教手段来帮助学生认识复杂的地理事物。地理内容广泛复杂,时间的长久性、空间的无限性及现象的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决定了地理教学的综合性、复杂性、困难性。而电化教学正好能解决这些教学上的问题。 1、化虚为实。比如,在讲“中国的商业和旅游业”这一章节时,笔者曾在两个班采用不同的尝试。甲班按步就班细讲课本中的每一个知识点。乙班只放了两段录像,一段是

中国商业发展史及当今商业形式和商业发展成就,另一段是关于中国主要旅游景观的介绍。结果两个班的反响截然不同:甲班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而乙班学生因有“走马观花,身临其境”的体会,所以,除能掌握本节内容外,还对地理这门学科大感兴趣。 2、互动教学“更应在地理教学中得到体现。时代进步了,学生的学习环境也变化了,特别是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更广了,地理课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教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授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由于初中生心理的特点,他们很乐于参与教学过程。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发布会和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课堂讨论等活动既活跃又深入。 三、改革教学方法,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学质量 把漫画形式或者游戏课的设置溶入教学。现在中学地理教材中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是有丰富多彩的插图:地图、统计图表、图画、漫画等。其中漫画以其新颖别致的特点在教材中倍受学生的青睐,当然,对于一个初中学生来说,对漫画的理解能力并不是那么深刻,可能还只局限于表面现象。老师必须利用学生这种对漫画的好奇,正确地引导学生分析

地理教育学

地理教育学

————————————————————————————————作者: ————————————————————————————————日期: ?

地理教育学 第一章绪论 1、地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地理教育系统 2、地理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1)理论研究与实务研究、(2)教育研究与教学研究、(3)教导研究与学习研究、(4)内容研究与形式研究、(5)常规研究与改革研究、(6)现状研究与发展研究 3、地理教育学的学科属性:(1)社会性、(2)边缘性、(3)概括性 4、地理教育学的学科地位: (1)高师地理专业的专业主干学科 (2)普通教育学科的互补学科 (3)应用性理论学科 5、了解地理教育学的发展基础和研究方法 ?理论基础 (1.)以地理科学为理论基础(2).以教育科学为理论基础(3).以社会科学为理论基础(4.)以行为科学为理论基础(5.)以信息科学为理论基础 ?实践基础 (1).以学校地理实践为基础(2.)以学校教育实践为基础 (3).以社会教育实践为基础(4.)以高师教育实践为基础 第二章学校地理教育 1、学校地理教育概念:是由地理教师、学生、地理教材、地理教学环境等因素构成的教育系统。 2、学校地理教育的功能:(1)“三个面向”的教育功能、(2)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教育功能”、 (3)公民素质教育功能、(4)地方发展教育功能、(5)综合思维教育功能、(6)社会实践教育功能 3、学校地理教育的地位:(1)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2)在教育改革中的地位:(3)在乡土教育中的地位;(4)在社会教育中的地位;(5)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6)在产业教育中的地位 4、学校地理教育的特点:(1).空间性与区域性(2)科学性与人文性(3)综合性与生态性 (4)实践性与参与性(5)具体性与形象性(6)边缘性与多样性 5、学校地理教育的原则:功能充分发挥原则 2多因素综合考虑原则 3.多媒体搭配使用原则 4.多活动师生互动原则 5.多实践大胆创新原则 6.多举例事理结合原则 6、了解中外地理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情况: (一)古代地理教育 (二)近代地理教育 (三)现代地理教育 地理教育目的趋于全面 2.人地关系主导理论发生转变

最新高校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最新高校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高校地理教学工作总结1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级8、9、10三个班的地理课。由于是在下学期接手这三个班的,在有限的时间里,我多方面了解学生情况,根据学生实际,认真专研课程标准,结合学校的教学计划,积极完成了教学任务。具体总结如下: 一、学习新课程标准,以当前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高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或得地理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教学中进行目标的细化,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落实。即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和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同时还要求学生掌获取相关* 握获得知识的方法或了解知识获得的过程,为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公民,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观念及爱国情感。

教学中,重视学生为知识的创造者,而不把学生当作一个知识的接受者培养。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只有学生学会了学习,教学才变得有意义和有希望。要实现这一教学理念,教学手段要灵活多样,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在班级教学中,班级之间有差别,学生个体也有差异,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分层教学,展现学生个性风采。遵循进步就是优秀的原则,突出过程性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二、结合学生实际,加强学生的地理基础,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这批学生在初中没有系统的学习地理,地理基础较差,甚至一些地理常识也不具备,更不用说养成地理思维和方法,在观念上他们把地理当作副科、次科,对地理学习不重视。对高一的学生来说,由于地理是综合文科目,在会考之后,多数选学理科的学生极不重视地理学习。选学文科的学生由于在初中阶段成绩也很差,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缺乏自信。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认真,练习作业应付了事。针对这些情况,我在课堂上时通过激趣是学生保持注意,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多从高中生活,地理学习等方面给以方法的指导,在教学中渗透先进的学习观念,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自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突出强化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核心素养深化地理课程改革的新指向

2015年第4期 深度关注 核心素养:深化地理课程改革的新指向 ●李家清/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430079)●常珊珊/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430079) 2014年3月30日,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正式下发,文件对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完善高校和中小学课程教学有关标准”。核心素养已经置于深化课程改革、提升国民素养的关键地位,它将指引地理课程改革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代,成为引领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本文在界定地理核心素养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建构地理核心素养体系的设想,并对课程标准修订、教学实践变革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等的深度跟进提出了建议。 一、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征 素质教育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 “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的教育式回答。核心素养培养是我国素质教育发展的新阶段。核心素养的提出明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方向。在“素质教育”的引领下,地理新课程提出了“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理念。目前,素质教育步向核心素养培养新阶段,认识和厘清“地理核心素养”这一新范畴、探索并阐释“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征,将成为推动和深化发展地理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1.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 据考证,“素养”最初涵义是指基本的修养,包括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具体指个体平时修养而成的知识、能力、品德、观念、方法等[1]。根据其属性不同,可以将素养分门别类。例如,根据应用领域不同,可以将素养学科化,如语文素养、数学素养、化学素养、地理素养等;根据素养对个体发展的必需程度和功效不同,可以将素养分为核心素养以及由核心素养延伸出来的一般素养等。 地理素养是一个人能够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观察事物且运用地理学的技能来解决问题的内在涵养[2]。而地理核心素养应是在“地理素养”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关键素养,其在本质上应是一般地理素养的精髓和灵魂,在数量上是少而精、在功能上是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地理素养。 2.地理核心素养的特征 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教育赋予人的发展的价值体现,是以满足学生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关键素养。培养今日和未来社会活跃又负责人的合格公民为宗旨的地理核心素养体系,应具备以下特征。 关键性。关键性或者说不可或缺性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首要特征。在个体终身发展的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具备许多素养来满足生活需求、应对社会发展与挑战。地理科学的不断进步,也使得人们能获得的地理素养愈发丰富。然而,有些素养并不是每个人必须的,如果通过地理课程体系得到完全培养,恐怕难以尽善尽美,只有有所取舍,才能使地理教育功效最大化。地理核心素养应是个体在社会中生活与生存所应具备的最重要地理素养,对学生而言,应是最有用的地理知识、最关键的地理能力、最需要满足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地理品格。因此,关键性应该成为地理核心素养的基本特征。例如,现代地图学知识素养相当丰富,中学地理课程中的地图知识隶属于这一范畴。中学地理课程仅要求学习地图“三要素”,且重在培养学生从地图中获取、整理和运用地图信息的能力,这就是体现了对地图学知识的取舍,是地图素养关键能力的所在。 动态性。核心素养总是具有时代特征的,它与社会发展及其变革有着密切联系,体现了社会发展对人的根本需求。地理科学以研究人地关系为主线、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为主旨,随着全球生态、环境、人口等问题的日益突出,社会对公民的地理素养和创新能力要求愈来愈高。因此,地理核心素养必然紧密结合社会发展,与时代要求接轨,体现出不断更新、动态发展的特征。例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地理2中要求:“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地理课程涉及的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就是为培养学生地理信息素养,以适应作为21世纪公民必备的信息素养所必须的。 生长性。核心素养总是在特定的情境和需要中反映并生长的。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看,地理核心素养应具备一定的生长性。从纵向发展看,不同教育阶段地理核心素养的培 摘要:本文在界定地理核心素养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从地理课程目标的嬗变、国际地理教育发展的趋势、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以及地理学学科特性的视角,讨论地理核心素养框架体系的建构,对课程标准修订、教学实践变革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等的深度跟进提出了建议。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体系建构;课程改革 4

地理老师教育教学反思

地理老师教育教学反思 地理老师教育教学反思(精选4篇) 地理老师教育教学反思1 早在正式授课的第二节以后,我就陷入了一种学生的反应和生活常识层面跟不上我的思路的矛盾境界。每次上课前都花很多时间去修改、调整思路和实例,希望能有所改变,然而总是事与愿违,上完课后都觉得效果很不好。由于自己把教学看得很重,迟迟未有定调的上课方式与日渐消疲的学生情绪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总是纠结与此导致的心情不佳直接反映到备课、教学的低效,反过来更加剧了这种不安感。日子在这样燥郁的氛围中一天天过去。 直到我开始放弃教学,选择重新听课,在一节指导老师传统教学课堂和一节实习同事的日常黑板教学课堂之后,突然顿悟了一般:原来课堂气氛成这样就已经可以了。现实中每个老师的课堂大多数都是比较平淡的,有人讲话、有人开小差、也有人发呆,但这应该才是最正常的课堂状态。之前的我过于追求全神贯注似的愉快氛围,一旦哪一点有所欠缺便会放大无数倍的自我责备,然后旧问题未解决新问题又接踵而至。 突然想开之后的一切都默默的变得顺畅起来,像是注入了新鲜活力般每天都精力旺盛,心情愉快。而备课也竟然变得简单起来。最重要的是,开开心心上课的我也带动着每个班级的课堂氛围变得十分活跃。之前的一切问题在我对教学的态度改观后竟然如此轻松的逐个解

决了。觉得很是神奇,同时又倍感欣喜。 但是在两节课后,我还是发现了新的问题。这问题来自于我的学习习惯。我总是习惯把课本的内容按自己的思路图形化或流程化,再按照自认较为顺畅的逻辑思维连接起来,相当于用自己的话将知识重新模块化后再输出。这使我对知识的理解及记忆有更好的把控,但缺点在于,这种方式较为脱离课本,一旦中途卡壳或是什么原因会存在遗漏重点的问题;而且顺序不遵照书本,对于一些基础差又不抄笔记的学生来说复习会比较困难。 可由于这种思维性的讲解我认为会更符合初中生的思维方式,因此不太舍得改用传统顺序教学法。后来发现,只要提前设计好笔记的版式,按照大纲的顺序往下走,各节点再采用分散式导图教学就能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加上更便于记忆的思维性讲解。在实验了一节课之后,效果反响还不错。而且后面的知识可以按照前一章的框架进行备课,即省时又高效。 经过这阶段的经历与思考,一直说态度决定成败,这次开始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有的时候,摆正心态,轻松应对比什么都重要。当你调整到本初状态,期望值合适的时候,往往回馈会变得更加赏心悦目。 地理老师教育教学反思2 一、课程安排方面 高二上期教学内容应调整为必修三和中国地理,高二下期上选修五和世界地理。而且中国地理的内容比世界地理更少,这样安排还可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一)地理科学知识与运用能力 1.了解地理科学的特点。 2.掌握地理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础理论。 3.运用空间思维等地理科学的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二)地理教学知识与运用能力 1.了解初中和高中地理课程的性质、地位、理念、设计思路和主要内容。 2.掌握地理教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常用方法。 3.会初步运用地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分析、解决地理教学的实际问题。 (三)地理教学设计能力 1.了解高中学生地理学习需求和已有学习经验。 2.掌握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3.能够结合具体的课题进行地理教学设计。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地理科学知识与运用 1.理解地理科学的基本概念;熟悉主要的地理过程;掌握组成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熟悉中国和世界的地理概况。 2.掌握运用地图和其他地理图像、绘制地理图表等基本技能;熟悉地理实验和野外观察、社会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3.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思想和学科特点;了解人地关系的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会运用地理科学一般方法解释、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二)教学知识与运用 1.熟悉高中地理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特点;熟悉高中地理课程设置和设计思路;掌握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培养目标;了解高中地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基本方法。 2.掌握地理教学的基本特点;熟悉地理教材的结构和使用方法;掌握地理教学方法的特点和使用条件;掌握地理教学基本技能的作用和要求;掌握地球仪、地理图册、投影仪、多媒体、网络等多种媒体的基本用途和使用方法;掌握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教学评价的基本方式和作用。 3.熟悉地理教学的基本理论;能够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分析和解决教学目标设计、地理教材使用、地理教学方法优化、地理教学媒体选用、地理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设计 1.确定教学目标

七年级地理教学改革方案

七年级地理教学改革活动方案 接河南省教育厅通知,从2020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七年级新生将在两年后的毕业考试当中把地理和生物纳入中招考试科目,地理和生物各50分计入学生总成绩。接到这个消息之后心中不免有很多惶恐今年的地理课怎么上?学生怎么教?习题怎么处理?这些都是我们 做为地理教师所要考虑的内容。 今年所接的七年级新生,从整体上看学生情况还是比较让人满意这为本年度的教学工作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原料好,才能做出令人满意的大餐。趁着中招考试的大背景,我将对本学年的地理教学做出以下的调整和改革。 活动目的: 考试是指挥棒,中考命题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不能出现任何版本的内容,因此,我们老师平时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深度学习,不能停留在识记层面,要上升到“应用”层面,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真实问题。 活动时间:2020年10月、11月、12月。 一、加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 10月份通过二中讲坛培训,首先转变教师的观念,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大胆进行课程改革,细化解读课程标 准,落实地理核心素养。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这里面既包含自然地理的知识,也有人文地理的知识,同时还要与其它的相关

学科产生一定的关系。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传达给学生一个核心思想,用地理的眼光来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同时要拓宽学生的课外知识面,丰富学生的认知,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期中考试过后学生已经适应了七年级的时间和方式,在11,12月计划实施七年级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活动。以 手抄报,画报方式再次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高潮。 时至今日地理不再是单独的读背学科。很多学生还以为地理就是读读背背就行了,这个观念是错误的。在七年级地理上册的学习当中,地理学科更偏向于理科的性质比如:经纬网定位,地球的运动,等高线的判读还有第三章要讲的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等,这些都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规律性,只有让学生先理解才能更好地掌握。 二、教学方式的改变——激发学生兴趣,筑牢学生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态度上已经向前走了一大步,接下来就要具体落实课堂教学了。地理学科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这是一个最好的条件。借助于多媒体信息化教学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感知地理对于我们生活的影响。 在课堂教学上,结合地理中招考试要求。以地理课本为主,以相关的课外知识为辅,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着重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

地理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地理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地理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中,能认真学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法律法规,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落实上级组织和学校工作计划,以重实际,抓实事,求实效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新课程改革为切入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认真落实课程计划,落实教学常规,落实教学改革措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现就将本学期以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本人一贯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积极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纪律与安全、法制教育,端正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风。除了进行正面宣传教育外,还注意结合地理教学内容采取比较灵活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持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紧紧围绕学习新课程,构建新课程,尝试新教法的目标,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注重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与构建新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在坚持抓好新课程理念学习和应用的同时,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备课深入细致。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广泛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难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尤其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针对所任七年级不同班级学生的特点和学习基础,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严格执行课程目标和教学计划,抓好课堂常规教学。坚持参加校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积极参加公开课听课和评课,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吸取众人之长,补己之短。及时总结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认真撰写教学案例和教学反思。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和新课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为提高地理教学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在教学中尊重孩子的不同兴趣爱好,通过课内创设教学情景,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视、听、说中培养了创造性思维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活跃了课堂气氛,相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课外经常与任课教师取得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刻苦学习的意志,教会学习方法,学好地理这门功课,并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经过努力,所任各班教学质量连续不断进步,但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学生学习两极分化严重,在教学方面还存在经验不足的缺陷。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发扬优点,改正不足,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成绩。

高校经济地理学教学内容改革初探

高校经济地理学教学内容改革初探 摘要: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所有专业和部分经济与管理专业开设的重要课程,本文结合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根据新时代、学科发展趋势和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要求,探索了适应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高校经济地理学课程內容的基本框架,作者认为,新的教学体系应以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空间尺度依次展开为逻辑主线,构建课堂教学的核心模块,辅以精心安排的课程实践和讨论环节。在教材内容取舍上,应根据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着力帮助学生学会以经济学方法认识地理问题、以地理学视角观察经济问题,达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经济地理学;教学内容;改革 经济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学科专业介绍》中将经济地理学列为地理学所有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同时,还有不少学校在经济与管理学科各专业开设了经济地理课程。因此,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需要和满足经济地理学理论发展的专业要求,推进经济地理学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对于提高相关专业学生对经济地理学课程的学习兴趣、提升其应用经济地理学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型专业人才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结合华东师范大学现代经济地理学主干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了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的我国高校经济地理学课程内容改革的基本问题,意在抛砖引玉,为提升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质量服务。 一、高校经济地理学教学内容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关于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国内外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大多数学者认为,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异现象及其形成机制,进而为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优化提供理论指导。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人类经济活动的内在运行机制存在着显著差异,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和视角因而不可能一成不变,必须与时俱进。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则使中国经济在全新的制度环境下与全球经济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新的时代背景、新的学科发展趋势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在客观上也推动了中国经济地理学课程内容的改革。 全球化、知识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产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构成了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地理学教学内容改革的基本出发点。和计划经济时代在相对封闭的

地理教育教学设计

地理教学设计

————————————————————————————————作者:————————————————————————————————日期:

《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1.地位与作用 本节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的第一课时,本课题是高中地理“宇宙环境”篇的组成部分。地球是宇宙中一个普通的天体,认识地球的自转及因此而产生的一些现象,对整个地球环境有个基本的认识,可为后续“自然环境”篇的学习打好基础。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之一。是学生从地理事实上升到地理科学的一个平台。本课的学习还为后面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并为接下来的地理天体计算等的学习做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学好这一课至关重要,可以让学生有信心学好地理。 2.学时:一课时(45′) 3.教材结构: 概念 周期恒星日 地球的自转太阳日 方向 速度线速度 角速度 4.教材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地球的自转特征及产生的自然现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线速度与角速度。

教学难点:自转的周期:太阳日和恒星日的理解和区别。地球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 二、学情分析: 1.此阶段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 这部分内容针对的是高一学生,他们的年龄只有16、17岁,具有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天性。其认知水平正由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渐转入以抽象思维为主的发展阶段。因此,教学中应结合具体事例及直观的表象信息,来呈现学习的内容。 此年龄段学生还具有好奇心强、具有一定的团结协作能力、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等特点,因此,利用生动的语言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并不时地改变学习活动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2.知识技能基础 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是学生日常能观察和体验的自然现象,并且也有小学初中学过的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将这些零散的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的知识.并通过借助适当的辅助教学的过程,指导学生参与动手演示的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立体、动态的概念,这对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识记非常有效。 三、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自转的定义 2.掌握地球自转方向的判别 3.掌握地球自转的周期,区分恒星日与太阳日 4.掌握地球自转的的角速度和线速度的计算方法和规律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根据学案阅读教材、分析图示,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 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体验地理学习的思维过程。

最新 高校旅游地理学课程的现象教学模式及其实现路径-精品

高校旅游地理学课程的现象教学模式及 其实现路径 王坤 (贵州大学旅游与产业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摘要:现象教学模式以其多学科融合、跨领域探讨的教学思想受到学界普遍关注。文章以现象教学为切入点,构建高等院校旅游地理课程的现象教学模式,并探讨该模式在旅游地课程教学中的实现路径。认为旅游地理学的现象教学模式主要针对旅游地理学的多学科交叉特性的现代新型教学模式,包括分解内容、初拟模块、确定主题、集中讨论和效果反馈等多个环节;科学合理地整合教学内容、搭建教学交流网络平台、加强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完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是实施旅游地理学课程现象教学模式的主要实现路径。 关键词:现象教学模式;旅游地理学;综合性学科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615(2017)04-0071-04 DOI:10.15958/https://www.doczj.com/doc/fd9735281.html,ki.jywhlt.2017.04.016 一、引言 旅游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科中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主要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活动与地理环境和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1]。旅游地理学研究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体系庞大,与环境学、民俗学、、建筑学、、园林学、考古学等相关学科有较强的交叉性。随着旅游产业的繁荣和专业的相继开办,旅游地理学以重点关照旅游产业社会经济活动的时空特征及其机理而受到旅游科的重视,各大高校开设的旅游管理专业都几乎把旅游地理学课作为重要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旅游地理学课程在引导学生的专业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及实践能力、突显地理相关学科的实用价值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旅游地理学课程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涉及旅游地理学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课程考核等多方面,主要有旅游地理学的教学方式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严重脱节、课程内容与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重复交叉、传统的教学手段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养成、教学过程中容易忽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单一考核方式不利于综合评判学生的学习效果等教学问题[2-4]。针对上述问题,学者们探索性地提出了多种旅游地理学课程教学的方法或模式,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法、引领式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

地理教学改革

地理教学改革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中学地理教学的实践中越来越多的应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便提高地理学科的教学质量,例如合作教学作为一种小组学习形式,是目前很多课程教学中都比较适用的教学方式。高中地理阅读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改善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模式,将教师转型为课堂的引导者,将学生变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使得他们在小组合作中相互探讨,相互学习,最终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的训练学生的学习策略和认知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小组参与与合作意识,使得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有效的习得地理学习的技巧和策略。 一、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索地理知识的兴趣,扩展视野,提高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极大的局限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兴趣,也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进行地理课堂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像任务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来改善地理课堂教学的困境。地理学科在中学教学内容中是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以一味传授理论知识的教学模式进行课程内容的教授。这种机械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对教学内容兴趣低下,同时也降低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因此,新课程改革对于地理

学科的促进作用是十分巨大的,通过课堂教学改革,使得课堂教学的效果得以提高。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就是改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和合作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二、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途径和策略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前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方法和策略上要进行全方位的探索和改革。目前很多地理课堂上教师过于强调知识目标的重要性,将教学内容局限在课本内容中,知识的拓展性较低,而且教师强调知识的死记硬背,忽略了学生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学习方法及策略。地理知识本身是丰富而有趣的,如果将地理知识能够以一定的方法串起来呈现给学生,将大大提升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学习的乐趣。那么如何能够引起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呢?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结合才是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以某地区天气、地理及文化知识为例,教师可以以图片、幻灯片或视频的方式给学生呈现,然后结合这些生动的画面进行地理理论知识的传授。结合本地的气候和天气,给学生讲解和天气相关的知识。教师也可以带着学生走进自然,观察自然,将各种植物的生长结合气候进行分析,不同气候下的植物生长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样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增加了学生对自然的兴趣。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随笔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随笔(一) 新教材的推广使用,宣告旧教材退出历史舞台,然而,有些教师并没有走出旧教材的阴影。在备课时,看完新教材看旧教材,新旧教材轮番轰炸。一颗心亡命于新旧两条路上,太辛苦了! 问其故,方得之。新教材的文字说明部分太少了,讲课时无话可说,只得从旧教材中获得一点谈资。 新旧教材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构建理论。旧教材立足于教师的怎么教,新教材立足学生怎么学。新旧教材的教学理念是不一样的。这种做法就是穿新鞋走旧路,无论你走得多么精彩,也走不出传统教育的天地。 既然素质教育是学生积极参与的教育,我们为何不把学生怎样配合教师活动想一想呢?一味的回头看旧教材能得到什么呢?要想让学生积极参与,首先要让学生感兴趣,这样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在备课时,把自己当成一名学生去咀嚼新教材。例如在讲《海陆变迁》这节时,为了增加学生兴趣,把两张质地不同的白纸和有图案的纸,一张剪成非洲的形状,一张剪成南美洲的形状,拼合在一起说明两者之间的联系。同学们回答这个问题非常活跃,得到一个普遍的看法:这是一种巧合。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得出结论是巧合就够了。然后把书中的三十三页撕下来,再从中间撕开。提问学生假如你没看见我从中间撕开,你凭什么能判断出这两张纸原本是一体的?有的学生说撕开的两部分图残缺,拼合在一起是一副完整的图画。这些都能说明撕开的两部分原来是一体的。接着让学生读活动中的图(拼合大陆几种古老地层的相似性)。学生很容易接受非洲和南美洲原来是一体,后来由于地壳变迁而分离的观念。课后我曾比较一下,做过“一拼一撕”的班级的学生参与数远远大于没有做过的学生数。这“一拼一撕”也正是我在备课时反复斟酌的举措。 所以说,只有教师在备课时感到有兴趣,才能在课堂上让学生学得有兴趣,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自己在备课时觉得无味,在课堂上学生也一定厌烦,他们的积极性从哪里来呢?为什么有些教师在讲课时学生能时入梦乡?为什么有些教师在讲课时学生的每一个细胞都亢奋呢?难道这不值得我们每个从教人员思考吗?

高校地理教学中的“创新方法”

高校地理教学中的“创新方法” 摘要:本文基于作者主持科技部“创新方法”工作中“地理学方法研究”项目过程中的经历和体会,简介“创新方法”的背景和动向,提示中外地理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变革和创新案例,指出中国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创新任务和途径,以期促进高校地理教学从“授人以鱼”转向“授人以渔”。 关键词:地理学;高校地理教学;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工具 人才是自主创新之源,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在相当程度上依赖高等学校教育。但中国高校教育对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欠缺,一直是遭社会普遍诟病的问题。培养创新人才成为我国高校教学中最为紧迫的任务和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创新方法”为这种改革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本文基于作者主持科技部创新方法工作中“地理学方法研究”项目过程中的经历和体会,简介“创新方法”的背景和动向,提示中外地理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变革和创新案例,指出中国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创新任务和途径,以期促进高校地理教学从“授人以鱼”转向“授人以渔”。 一、“创新方法”工作:中国科教发展的一个新动向 1.“创新方法”工作的设立 “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已列入党的“十七大”报告。科技部原拟从编制《科学方法大系》入手来贯彻和推进中央的这个精神。2006年底,科技部部长办公会布置安排“科学方法大系”研究设计工作,要求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组织调研,并制定“科学方法大系”及《地球科学方法卷》研究和编制方案;徐冠华部长、刘燕华、李学勇、程津培、吴忠泽、尚勇、曹健林等副部长均圈阅同意开展《科学方法大系》研究与编制工作。 2007年5月29日《科技日报》发表地理学家、科技部刘燕华副部长题为“大力开展创新方法工作,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文章。2007年6月8日,王大珩、叶笃正、刘东生联名向温家宝总理提出《关于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建议》。2007年7月3日,温总理就此意见批示:“三位老科学家提出的‘自主创新,方法优先’,创新方法是自主创新的根本之源,这一重要观点应高度重视。所提三点建议,请科技部、教育部、发改委结合实际深入研究。”遵照温总理的重要批示精神,科技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教育部、中国科协就创新方法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于2007年10月向国务院呈报了《关于大力推进创新方法的报告》。

新课改背景下地理教学改革初探

新课改背景下地理教学改革初探 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实施新课改,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任务。基于此,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广阔的视野、开放的教育观念和创新精神是非常必要的。 一、加强理论学习,深入了解新课改背景的内涵 新课改背景是依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受教育者主体和主动性精神,注重开发发展潜能。而某些教师由于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的落后观念的影响,使新课改流于形式,因此,教师应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了解我国的教育方针、政策和现代教育理论、最新的教育动向。 二、转变教育观念 教师的教育观念要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的组织者,教学过程的“开放”与“封闭”、“创新”与“保守”,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策略。如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教育观念的及时更新显得尤为重要。 地理教师与其他各学科教师一样,首先应树立新时期的地理教育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重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和思考的时间。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有关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而且要加强对学生的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世界观、人生观教育。 三、教师应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 新课改背景培养的是能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新人。新课改背景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完成的,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又是通过每位教师具体的教学工作来实现的,因此,教师素质的提高势在必行。首先,应加强德育素质的提高。教育不仅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极强的业务能力,还需要具有高尚的师德。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热爱教育事业,尊重并关心学生,以其人格魅力从正面为学生树立榜样。其次,应注重文化素质的提高。作为一名地理教师,不仅要有较强的地理专业知识,也要在哲学、文学、艺术、历史等各方面具有较高的修养,要有教育教学工作所需要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应了解当代地理学的前沿和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再次,应注重业务素质的提高。知识的传授靠教师较强的教学基本功来完成。地理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板书和板图能力、创造思维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应变能力等。最后,是注重心理素质的提高。一名优秀的地理教师要具有轻松愉快的心境、振奋昂扬的精神面貌、豁达开朗的心胸、坚韧不拔的精神。 四、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

地理教育教学个人工作总结4篇

地理教育教学个人工作总结4篇Personal work summary of Geography Education Teaching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地理教育教学个人工作总结4篇 前言:工作总结是将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并分析不足。通过总结,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 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便改正缺点,吸取经验教训,指引下一步工作 顺利展开。本文档根据工作总结的书写内容要求,带有自我性、回顾性、客观性和 经验性的特点全面复盘,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 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 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地理教育教学个人工作总结 2、篇章2:地理教育教学个人工作总结 3、篇章3:地理教育教学个人工作总结 4、篇章4:地理教育教学个人工作总结 篇章1:地理教育教学个人工作总结 暑假来临了,我们全体教师同心协力,又走过了艰辛的一年。我校还有一半班级是四十多个学生一班的大班,这些大班学 生基础较差,差生面较大;师资方面比本镇的其他学校较差,骨干教师少,有部分教师还未适应班额大的班的教学。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以“抓好教学中心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改

变教学落后面貌。”为宗旨,积极开展教研活动,落实各种教育、教学措施,加强教学工作管理,坚持向管理要质量,向教研要质量,向课堂教学要质量。下面谈谈我校在教学教研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做好教学工作计划。 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针对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学历层次偏低的实际,我们着重从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教学能力,业务水平等方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教师的政治学习和道德教育,为教师树立学习的榜样,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引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勤奋拼搏、团结奉献;在教师队伍中倡导爱职业、爱学校、爱学生的良好道德风范、增强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身立教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每周一次的学习,我校教师形成了默默耕耘、乐于奉献、团结进取的高尚师德风尚。 2、现代教育理论学习,引导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积极地发展,鼓励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