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发动机配件大全(下)图形详解

汽车发动机配件大全(下)图形详解

汽车发动机配件大全(下)图形详解
汽车发动机配件大全(下)图形详解

汽车发动机配件大全(下)

目录

汽车冷却系统 (2)

冷却系统配件 (3)

节温器 (3)

水箱 (3)

水箱水管 (4)

水箱盖 (4)

水泵 (5)

风扇 (6)

风扇离合器 (6)

燃油系统 (7)

油泵 (7)

喷油嘴 (7)

化油器 (8)

节油器 (8)

燃油喷射装置 (9)

油箱 (10)

油门线 (11)

油气分离器 (11)

燃油压力调节器工作原理 (12)

燃油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 (14)

机油冷却器 (15)

发动机过滤器蕊 (16)

发动机总成 (17)

发动机活塞连杆总成 (17)

封密垫圈 (18)

密封圈 (21)

发动机总成示意图 (22)

汽车冷却系统

冷却系统配件节温器

水箱

水箱水管

水箱盖

水泵

风扇

风扇离合器

燃油系统油泵

喷油嘴

化油器

节油器

燃油喷射装置

油箱

油门线

油气分离器

燃油压力调节器工作原理

燃油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

机油冷却器

发动机过滤器蕊

发动机总成

发动机活塞连杆总成

封密垫圈

汽车发动机维修教案

柳江区职业技术学校教案 课程名称汽车发动机维修使用教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授课教师授课类型课堂讲授 授课班级班级人数 授课时数 4 授课时间 授课课题发动机总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发动机的基本组成及组成部分的作用,理解发动机的基本术语 教学重点发动机的基本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发动机的基本术语教学难点发动机的基本术语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教学内 发动机组成 1、曲柄连杆机构 曲柄连杆机构由机体组、活塞连杆组、曲轴飞轮组三部分组成。其作 用是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变为活塞往复运动的机械能,再通过连杆将 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而对外输出动力。 2、配气机构 配气机构由气门组及气门传动组组成。其作用是使可燃混合气及时充 入气缸并及时将废气从气缸中排出。 3、燃料供给系统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和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由于使用的燃料和燃烧过 程不同,在结构上有很大差别,而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根据混合气的形成 方式不同又可分为传统化油器式和电控直喷式两种。其作用是将一定浓度 和数量的可燃混合气(或空气)供入气缸以供燃烧,并将燃烧生成的废气 排出。 4、冷却系统 冷却系统有水冷却系统和风冷却系统两种,现代汽车一般都采用水冷 前两节课学生认真听, 总结,结合实物记忆知 识点,最后两节课进行 考核。

容却系统。其作用是将受热机件的热量散到大气中去,从而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 5、润滑系统 润滑系统的作用是将润滑油送至各个摩擦表面,以减轻机件的磨损,并清洗、冷却摩擦表面,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6、起动系统 起动系统的作用是将静止的发动机起动并转入自行运转。7、点火系统点火系统是汽油发动机独有的,按控制方式不同又分为传统点火系和电子控制点火系两种。其作用是按规定时刻向气缸内提供电火花以点燃气缸中的可燃混合气。柴油发动机由于其混合气是自行着火燃烧,故没有点火系。 发动机基本术语 1、上止点TDC 上止点是指活塞顶位于其运动的顶部时的位置,即活塞的最高位置。 2、下止点BDC 下止点是指活塞顶位于其运动的底部时的位置,即活塞的最低位置。

发动机技术的全面介绍

或许你对各种车型了解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甭管什么车,只要看一眼车灯,关于这辆车的概念化常识便会像水银泻地一般在记忆里汩汩流出。但这只是肤浅的理解,也许你并未真正懂得汽车的含义。要想真正的理解汽车,你必须向更深的层次探索,譬如发动机。这就好比要看一个人,首先要看他是否有一颗善良的心一样。 如果你承认自己是一个车迷,那么你对发动机就肯定不会陌生。因为它对于汽车而言简直是太重要了,以至于我们无法忽视它的存在。不过,绝大多数人对发动机的了解是很难用“精通”来形容的,其实这也很正常。因为,就连许多被称作“专家”的业内人士也不见得把每一款发动机都说得入木三分。 其实,了解发动机才是了解汽车的充要条件。换句话说,你只有了解了发动机才算真正了解了汽车。我们在“世界”范围内对发动机进行了一次“地毯式的搜索”,之后将各式各样的发动机网罗在一起,形成了这篇“搜索引擎”。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通过对发动机全方位的介绍以及对比,让您可以更系统更全面的了解并掌握有关发动机的知识。 引擎常识简单上讲发动机就是一个能量转换机构,即将汽油(柴油)的热能,通过在密封汽缸内燃烧气体,气体膨胀时推动活塞作功,转变为机械能,这是发动机最基本原理。发动机所有结构都是为能量转换服务的,虽然发动机伴随着汽车走过了100多年的历史,

无论是在设计上、制造上、工艺上还是在性能上、控制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其基本原理仍然未变,这是一个富于创造的时代,那些发动机设计者们,不断地将最新科技与发动机融为一体,把发动机变成一个复杂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使发动机性能达到近乎完善的程度。 现代高科技在发动机上得到完美的体现,一些新技术、新结构广泛应用在发动机上。如V12、V8、V6发动机:它们均指气缸排列成V型,这种发动机充分利用动力学原理,具有良好的平稳性,增大发动机排量,降低发动机高度。如:Audi A8 6.0使用W12-12缸V型排列发动机,BENZS600使用V12-12缸IV型排列发动机等。 一般情况下,按照排量大小的不同发动机分为3缸、4缸、6缸、8缸几种类型。目前1.3L-2.3L排量的车大多采用直列四缸发动机,其特点是体积小、结构简单、维修方便;2.5L以上的排量一般采用多缸设计,其中有直列6缸,如宝马;也有呈一定角度分两边排列的V型6缸发动机,可有效果降低震动和噪音,如别克车系;一般来说排量越大,发动机的功率就越高。但现在也有些小排量的

汽车发动机构造课程标准

《汽车发动机构造》课程标准 课程类型理实一体课课程性质必修课程 修读学期第3学期课程学时64学时 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1.1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通过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采取案例分析、拆装练习、实操故障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构造和原理、汽车发动机新技术和简单故障的排除方法,同时,培养学生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汽车发动机构造课程开设在第三学期。通过教、学、做使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拆装与检测的具体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材料及工具的使用方法,建立汽车检修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的工作思维模式。 1.2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内容安排保证了汽车类专业所需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汽车结构基础知识,汽车拆装技能和简单的维修知识,同时体现了专业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讲授汽车结构原理等知识,包括汽车发动机基本结构、发动机电控系统、发动机性能分析、前沿发动机技术等内容。使学生获得汽车结构的基础知识,掌握汽车拆装的一般方法,对汽车的简单故障具有初步的分析能力,为今后继续学习和应用汽车新技术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作为本专业先开专业课程在对学生职业素养养成、职业操作规范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2.课程目标 本课程主要讲授汽车发动机总成相关知识和维修技能,包括机械和电控两部分。通过教、学、做使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总成维修的具体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材料及工具的使用方法,建立汽车动机总成维修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的工作思维模式,具备按照规范的流程独立完成汽车发动机总成相关维修工作的能力。 2.1能力目标 (1) 要求学生能够对汽车的汽车发动机总成进行常规保养、初步诊断、简单维修。能够评估汽车现有的汽车发动机系统,根据客户的陈述和故障的症状,能够制定初步的

汽车设计-汽车发动机盖性能校核规范模板

汽车设计- 发动机盖(罩)性能校核规范模板

发动机盖(罩)性能校核规范 1范围 本规范定义了发动机盖性能设计校核工作的内容及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轿车、SUV等新车型开发的发动机盖性能设计校核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2003/102/EC 欧洲行人碰撞保护技术指令 3对于产品设计的校核要求 3.1 结构性能 3.1.1 模态频率 图1 发动机盖一阶模态图2 发动机盖二阶模态 边界条件 ——自由,无约束。 试验样件要求 ——具有代表性的整车(车身状态稳定,尺寸符合要求); ——试验发动机盖:材料合格,尺寸合格,焊接,涂装,总装工艺符合要求,装配完整的发动机盖。目标 一阶自由模态≥20Hz。 3.1.2 扭转刚度

图3 扭转刚度约束条件图4 扭转刚度分析结果 试验样件要求 ——具有代表性的整车(车身状态稳定,尺寸符合要求); ——试验发动机盖:材料合格,尺寸合格,焊接,涂装,总装工艺符合要求,装配完整的发动机盖。目标 >120 N.m/° 3.1.3 横向刚度 图5 横向刚度约束条件图6 横向刚度分析结果 试验样件要求 ——具有代表性的整车(车身状态稳定,尺寸符合要求); ——试验发动机盖:材料合格,尺寸合格,焊接,涂装,总装工艺符合要求,装配完整的发动机盖。目标 ≥150 N/mm。 3.1.4 铰链安装点刚度

汽车发动机技术教案

自然吸气相对涡轮增压的优点: 1.相比之下温度稍低,从而产生的积碳问题轻一些。 2.发动机寿命相对长些。 3.动力输出相对较为线性。 4技术可靠性高、耐久性好 以同等动力输出而不是同等排量来比较,涡轮发动机因为排量更小,所以在涡轮不全力工作的状态下,它比同等动力水平的自然吸气发动机更加省油。例如:一台1.8T发动机动力水平相等于另一台2.4L自然吸气发动机,彼此都全力工作时,大家的油耗可能差不多;但当这两台发动机在90km/h等速巡航这种低负荷工作时,1.8T发动机的涡轮由于未充分介入工作,这时气缸内部实际工作排量只有1.8L,而另一台自然吸气发动机工作排量始终为2.4L,这时候1.8T带涡轮的比2.4L自然吸气的更省油。

增压就是将空气预先压缩然后再供入气缸,以期提高空气密度、增加进气量的一项技术。由于进气量增加,可相应地增加循环供油量,从而可以增加发动机功率。同时,增压还可以改善燃油经济性。实践证明,在小型汽车发动机上采用涡轮增压或机械增压,当汽车以正常的经济车速行驶时,不仅可以获得相当好的燃油经济性,而且还由于发动机功率增加,可以得到驾驶人所期望的良好的加速性。 第一节概述

增压有涡轮增压、机械增压和气波增压等三种基本类型。实现空气增压的装置称为增压器。各种增压类型所用的增压器分别称为涡轮增压器、机械增压器和气波增压器。 机械增压器由发动机曲轴经齿轮增速器驱动,或由曲轴齿形传动带轮经齿形传动带及电磁离合器驱动。机械增压能有效地提高发动机功率,与涡轮增压相比,其低速增压效果更好。另外,机械增压器与发动机容易匹配,结构也比较紧凑。但是,由于驱动增压器需消耗发动机功率,因此燃油消耗率比非增压发动机略高。 第一节概述

某轿车引擎盖外板拉深模具毕业设计及成形模拟

摘要............................................................. I 绪论 ............................................................... I I 汽车覆盖件的成形特点[7]. (3) 1 冲压件的工艺设计 (4) 1.1零件总体分析 (4) 1.2零件材料的选择 (4) 1.3冲压方向的选择 (5) 1.4 工艺补充部分的设计 (7) 1.6拉延筋的设计[1] (9) 2 拉深件成型工艺CAE分析 (10) 3 拉深模结构与零件设计 (13) 3.2拉深模材料的选择 (14) 3.3冲压设备的选择 (14) 3.3.1拉深力的计算 (14) 3.3.2压料力的计算 (14) 3.3.3冲压设备的选择 (15) 3.4模具操作 (15) 3.5 凹模结构 (16) 3.6凸模结构 (18) 3.8导向部分 (22) 3.9起吊装置 (22) 3.10拉深模的结构和原理说明 (22) 4 总结 (24) 致谢 (25) 参考文献 (26) 文献综述 (26)

通过对某轿车车身覆盖件的引擎盖外板拉深模具型面的设计,介绍了复杂型面拉深件拉深模具型面的设计流程,研究了复杂型面拉深件拉深模具型面的造型设计方法和原则。利用板料成形分析有限元软件Dynaform对引擎盖外板的拉深成形过程进行仿真模拟,探讨了仿真过程中出现的质量缺陷(如破裂、起皱、变形不足等)的原因,并针对这些现象对拉深模具型面进行优化设计改进。并根据仿真模拟结果,制造加工了合格的拉深件模具。对于复杂型面拉深件的拉深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车身覆盖件;冲压成形;模具;优化设计;

机械识图考试试题库

机械识图考试试题库 一、填空题 1.按正投影法分别向六个基本投影面投影,可得到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仰视图、后视图六个基本视图。 2.主、俯视图,长度相等;主、右视图,高度相等;左、俯视图,宽度相等。 3.装配图中的明细栏画在装配图右下角标题栏的上方,栏内分格线为细实线,左边外框线为粗实线。 4.将物体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局部视图。 正投影的特性有真实性、积聚性、类似性 5.画剖视图时,不要漏画剖切面后面的可见轮廓线。 6.需要保留部分外形又要表达内形的不对称机件,采用局部剖视图。 7. 形状和位置公差简称为形位公差。 8. 配合有基孔制和基轴制两种基准制。配合分成过盈配合、过渡配合和间隙配合三类。 9. 在装配图中装配尺寸表示零件之间装配关系的尺寸。 10.零件图一般包括四项内容:一组视图、完整的尺寸、技术要求和标题栏。 11.零件是千变万化的,但从零件的形状、作用及加工方法上,可以把零件归为四大类型:轴套类零件、轮盘类零件、叉架类零件和箱体类零件。 12. 剖视图标注的三要素是剖切符号、剖切线、字母。 13. 尺寸公差带是由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两个要素组成。基本偏差确定公差带位置,标准公差确定公差带大小。 14.在装配图中装配尺寸表示零件之间装配关系的尺寸。 15.为了在剖视图中容易分辨出机件内部的实心部分和空心部分,在剖切面剖到的实心处应画剖面符号,而孔等空心处不画,剖面线应与机件的主要轮廓或剖面区域的对称线成45度角。 16.按物体被剖切范围的大小可将剖视图分为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和局部剖视图3种 17. 假想用剖切面剖开机件,将处在观察者与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而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影所得到的图形称为剖视图。

汽车发动机拆装工具介绍

汽车结构拆装实训实习报告 1.拆装工具的分类与正确使用 了解拆装工具是我们拆发动机的首要要求,所以我们应该熟悉汽车拆装过程中常用工具的名称和规格;掌握汽车拆装过程中工具的正确选用方法;了解汽车拆装过程中常用工具的维护和保养方法。我们也要注意以下问题。 1.扳手类工具: (1)所选用的扳手的开口尺寸必须与螺栓或螺母的尺寸相符合,扳手开口过大易滑脱并损伤螺件的六角,在进口汽车维修中,应注意扳手公英制的选择;各类扳手的选用原则,一般优先选用套筒扳手,其次为梅花扳手,再次为开口扳手,最后选活动扳手。

(2)(2)为防止扳手损坏和滑脱,应使拉力作用在开口较厚的一边,这一点对受力较大的活动扳手尤其应该注意,以防开口出现“八”字形,损坏螺母和扳手。 (3)(3)普通扳手是按人手的力量来设计的,遇到较紧的螺纹件时,不能用锤击打扳手;除套筒扳手外,其它扳手都不能套装加力杆,以防损坏扳手或螺纹连接件。 (4)内六角扳手是用来拆装内六角螺栓(螺塞)用的。规格以六角形对边尺寸 S 表示,有 3~27mm 尺寸的 13 种,汽车维修作业中使用成套内六角扳手拆装 M4~M30 的内六角螺栓。 2.起子: 型号规格的选择应以沟槽的宽度为原则,不可带电操作;使用时,除施加扭力外,还应施加适当的轴向力,以防滑脱损坏零件;不可用起子撬任何物品。 3.套筒扳手:

套筒扳手的材料、环孔形状与梅花扳手相同,适用于拆装位置狭窄或需要一定扭矩的螺栓或螺母。套筒扳手主要由套筒头、手柄、棘轮手柄、快速摇柄、接头和接杆等组成,各种手柄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场合,以操作方便或提高效率为原则,常用套筒扳手的规格是10~32mm。在汽车维修中还采用了许多专用套筒扳手,如火花塞套筒、轮毂套筒、轮胎螺母套筒等 二.发动机各部件的位置

发动机盖

发动机盖 发盖在汽车碰撞中主要起到两个关键作用:一是吸能,二是行人保护。由这两个作用决定了发盖设计的整体思路:不能太硬。昊锐的发动机盖发动机盖一般有发动机外板、内板、铰链加强板和发盖锁加强板组成。其中,外板是表面覆盖件,主要起到美观的作用;而铰链加强板和锁加强板只是作为局部加强件;内板则是最为关键的发盖件了。发盖内板上一般都会开溃缩槽,以便发盖在撞击中在此处折弯,避免发盖向后切入乘员舱内板则一般是0.8mm的钢板,在设计时会在内部上沿着车身宽度方向开一道溃缩槽,以便在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发盖能沿此槽向上折弯变形,在吸收部分能力的同时还以防止发盖受力后向后切入乘员舱。撞击时发盖向上折起吸能的同时有避免发盖向后移动 此外,处于行人保护的目的,发盖内部不能做的太强,特别是在行人保护区域,不能出现硬点,以防止对受到撞击的行人头部造成致命伤害。发盖处于保护行人的角度决定了其本身不能太硬四、笼形车身前面我们说到不论是发生正面碰撞还是后部以及侧面碰撞,除去被各种吸能装置吸收的能量外,剩余的能量都要传递到车身乘员舱上。如果说吸能盒以及纵梁和前防撞梁是可以收缩变形的“软组织”的话,乘员舱则必须是坚固不可变形的“硬组织”。乘员舱一般由

车身立柱、底板总成和车顶总成三部分组成。车身立柱一般汽车车身有三个立柱,从前往后依次为前柱(A柱)、中柱(B柱)和后柱(C柱),SUV和MPV等部分车型还有另外一根立柱D柱。这些立柱除了有支撑车身顶盖、保证车身车顶强度的共同作用外,立柱的刚度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车身的整体刚度,因此在整个车身结构中,立柱是关键件,它要有很高的刚度。除此之外,在设计上它们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保证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其截面越大越好!车身3大立柱前挡风玻璃和前车门之间的斜立柱叫A 柱(又称前柱),前车门和后车门之间的立柱叫B柱(又称中柱),后车门和后挡风玻璃之间的斜立柱叫C柱(又称后柱)。小轿车的A柱、B柱和C柱有不同的功能,但各自又伴随功能有必然的矛盾,比如A柱有视野与刚度之间的矛盾,B柱有刚度与便利性之间的矛盾等。B柱截面的大小会对乘员上下车的方便性产生影响,B柱一般是下粗上细前挡风玻璃和前车门之间的斜立柱叫A柱。A柱对于汽车安全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特别是在发生正面碰撞时,强度足够高的A柱能够有效的避免变形,从而能够保证乘员在发生事故后顺利打开车门逃生。而现实中,因为A柱变形导致车门打不开,乘员被困死在车内的例子比比皆是。另外,拥有较高抗剪强度的A柱在轿车追尾大货车车能有效的避免A柱被货车尾部切断,从而最大限度保护乘员安全。在轿车追尾大货车

汽车发动机教案

长沙县职业中专 汽 车 发 动 机 教 案 任教者:刘俊 2017年下学期 汽车发动机教案 关于教案的几点说明: 1、本教案主要着重于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对教学的具体内容则主要体现 于课件中。 2、本教案中的教学方法设计内容用红色字体表示,以区别于一般课程内 容。

3、由于本课程由多从头到教师讲授,在教学研究过程中对教学重点难点 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并对难点的突破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体现 于教案开头之“难点突破方法栏”中。 4、对教学重点的强调由于不同教师根据各自的授课特点采用的方法不尽 相同,教案中未体现。 教案1 教学时数:2 重点:发动机的基本术语、单缸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难点:单缸发动机工作原理 难点突破方法:利用学生已有的物理知识,着重强调活塞的运动方向、气门的开闭情况、气缸容积的变化与缸内压力温度的关系,使学生通过一个行程的讲授掌握知识的规律,进而很自然地接受其他各行程的工作原理。 第一章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第一节发动机的分类 1) 按照所用燃料分类:汽油机、柴油机、煤气机…… 2) 按照行程分类:二行程发动机、四行程发动机 3)按照冷却方式分类:水冷式发动机、风冷式发动机

4) 按照气缸数目分类:单缸发动机、多缸发动机 (5) 按照气缸排列方式分类:直列式发动机、双列式(V型)发动机 (6) 按照进气系统是否采用增压方式分类:增压式发动机、非增压式发动机 第二节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4、单缸发动机的结构 利用课件讲授,对照课件中的结构图,逐一讲授,使学生对四冲程发动机的构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特别就弄清楚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的基本工作情况。 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应对发动机的重要零件加以特别强调,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曲轴之“曲”、连杆之“连”、活塞之“活”与“塞”、气门之“门”、气缸之“缸(容器)”等,使这些发动机的重要机件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提高教学效果。 二、发动机常用基本术语 利用课件进行讲授,对照课件中的构造简图,对发动机的常用术语逐一说明,简单说明其含义。 特别注意强调术语中的关键字:止点——止、气缸总容积——总、气缸工作容积——工作、燃烧室容积——小、压缩比——比、排量——排。

汽车英语之汽车发动机介绍

汽车英语之汽车发动机介绍 Automobile engine: apparatus that converts fuel to mechanical energy to power a car. 汽车发动机引擎:是将燃料转换成机械能从而发动汽车的装置。 Air filter: device that removes impurities from air passing trough it. 空气滤清器:将杂质从空气过滤槽中去除。 PVC hose: vinyl tube. PVC 软管:聚乙烯管。 Filter hole: cylindrical part forming the opening of the oil container. 滤孔:油箱扣的圆柱形部分。 Cylinder head cover: removable cover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motor. 汽缸盖:电机上部可拆卸盖板。 Spark plug cable: cable connecting the spark plug to the distributor cap. 火花塞电缆:将火花塞连接到分电器盖上的电缆线。

Spark plug cover: spark plug cover. 火花塞盖:火花塞盖 Spark plug: ignition device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火花塞:内燃机点燃装置。 Exhaust manifold: system that collects spent gases. 排气歧管:收集已用尾气的系统。 Dip stick: instrument that measures the level of oil in a motor. Dip 棒:测量发动机里油量水平的工具。 Flywheel: wheel that, while turning, regulates the speed of the engine. 调速轮:在行驶中调整引擎速度的车轮。 Engine block: set consisting the motor, the clutch and the gearbox. 发动机缸体:包括发动机,离合器和变速箱的装置。 Exhaust pipe: pipe through which spent gas is expelled. 排气管:尾气排除的管道。 Oil filter: device that removes impurities from oil passing through it. 机油滤清器:将机油中的杂质清除出去的装置。 Gas line: network of hoses that transports the gas. 输气管道:传输天然气的所有软管。 Gas pump: device that moves gas from the gas tank to the engine. 气泵:将天然气从气罐传输到引擎的装置。 Oil drain plug: cylindrical part that is removed to drain oil from the engine. 放油塞:从引擎放油时需要拿掉的圆柱形塞子。

汽车设计-汽车安全钩式发动机盖锁总成技术规范模板

汽车设计- 汽车安全钩式发动机盖锁总成 技术规范模板

安全钩式发动机盖锁总成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定义了零件发动机罩锁总成的技术规范。 它确定了机罩锁在车辆使用寿命期内需保证的最低性能级别。此外,这些性能的认可方案也包含在本文件中。 2 术语与定义 2.1 机罩锁系统 机罩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用于机罩的锁闭。 机罩锁包括与其周边环境的接口件并且包含下面的子系统: ●一个主锁:活动锁舌,固定板(在车身上)+卡爪(棘爪); ●操纵机构:塑料或钢手柄(安全挂钩的操纵); ●锁扣(在机罩上)。 独立于罩锁的安全机构。当锁扣轴下降时,安全挂钩会自动机械地回位。

发动机罩锁 3 基本要求 锁体由远距操纵机构驱动,且从车辆外部无法取用,手柄集成到安全挂钩上。 3.1 本规范定义了定量的,可实现的,可检查的技术规范的全部内容,它说明了可抓取部位的基本要求。这些要求可用来进行零件设计。 3.2 功能图纸中未定义设计,材料,保护和外观的情况下,可由供应商自行确定,但是需经过众泰控股集团的技术部门认可。 3.3 安全钩开启功能通过不同于机罩开启操纵机构的工具(内置或非内置挂钩和集成或非集成式的手柄)。

4 日常使用状况4.1 用于机罩的锁止与解锁 4.2 适配于用户

4.3 适配于外部环境 4.4 适配于操作工

5 装配,可接近性和可维修性 5.1 机罩锁应当是: a)能够与周边环境装备相兼容的,不损伤它们的性能; b)从人体工学角度方便操作工的装配; c)使用项目范围规定的工具可以装配的; d)可装配上车的,同时保证: —装配至机罩和结构上时有工具进出通道; —满足焊装工序要求; —具有安装需要的间隙; —方便定位和调节(如果要求做出调节)。 5.2 机罩锁及其固定件的设计需有利于下述操作工序: a) 机罩锁的拆卸/安装; b) 位于前面罩区域的各种零部件的进出通道。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单元教学设计文档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设计梁向东 审核石婷婷李晨霞 所属系交通运输系 任课教师 梁向东于涵

本次课标题:发动机总论 授课班级上课时间上课地点 能力(技能)目标知识目标 教学目标通过本任务的学习,使学生使学生 对发动机有个初步认识1、发动机总体构造 2、发动机的基本术语 3、发动机的类型 4、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能力训练 任务1、汽油机两大机构、五大系统 2、柴油机两大机构、四大系统 1.梁向东编著《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佳木斯职教集团一体化教材 参考资料 2.孙长录编著《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版次 1 二. 教学设计 1、自我介绍(课件),介绍课程性质、学习目标、考核要求、职业生涯与课程的 关系。(10 分钟) 2、讲授新课:发动机总论。 步骤教学内容教学 方法 教学 手段 学生 活动 时间 分配 告知(教学内容、目的)1、发动机总体构造 2、发动机的基本术语 3、发动机的类型 4、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叙述课件 3 分 钟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任务一《发动机总论》 一. 教案头

引入(任务)任务:发动机总论叙述课件 2 分 钟 教学内容(一) 教学内容(二) 教学内容(三) 往复活塞式 旋转活塞式 2. 按所用的燃料分 汽油发动机 柴油发动机 3. 按点火方式分 点燃式 压燃式 4. 按冷却方式分 水冷式 风冷式 5. 按活塞行程数分 二冲程发动机 四冲程发动机 20 分 钟 30 分 钟 15 分 钟 两大机构: 发动机总论:两大机1、曲柄连杆机构讲授课件 构、五大系统(汽油机)2、配气机构 五大系统: 1、燃料供给系 2、润滑系 3、冷却系 4、点火系 5、起动系 1、上止点 2、下止点讲授教具 3、行程演示 4、气缸工作容积 发动机的基本术语5、燃烧室容积 6、气缸总容积 7、压缩比 8、排量 9、工作循环 发动机的类型1.按活塞的运动方式 分讲授课件

汽车发动机机体组全面介绍

机体是构成发动机的骨架,是发动机各机构和各系统的安装基础,其内、外安装着发动机的所有主要零件和附件,承受各种载荷。因此,机体必须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机体组主要由气缸体、曲轴箱、气缸盖和气缸垫等零件组成。 一. 气缸体(图2-1) 水冷发动机的气缸体和上曲轴箱常铸成一体,称为气缸体——曲轴箱,也可称为气缸体。气缸体一般用灰铸铁铸成,气缸体上部的圆柱形空腔称为气缸,下半部为支承曲轴的曲轴箱,其内腔为曲轴运动的空间。在气缸体内部铸有许多加强筋,冷却水套和润滑油道等。 气缸体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根据气缸体与油底壳安装平面的位置不同,通常把气缸体分为以下三种形式。(图2-2)

(1) 一般式气缸体其特点是油底壳安装平面和曲轴旋转中心在同一高度。这种气缸体的优点是机体高度小,重量轻,结构紧凑,便于加工,曲轴拆装方便;但其缺点是刚度和强度较差 (2) 龙门式气缸体其特点是油底壳安装平面低于曲轴的旋转中心。它的优点是强度和刚度都好,能承受较大的机械负荷;但其缺点是工艺性较差,结构笨重,加工较困难。 (3) 隧道式气缸体这种形式的气缸体曲轴的主轴承孔为整体式,采用滚动轴承,主轴承孔较大,曲轴从气缸体后部装入。其优点是结构紧凑、刚度和强度好,但其缺点是加工精度要求高,工艺性较差,曲轴拆装不方便。 为了能够使气缸内表面在高温下正常工作,必须对气缸和气缸盖进行适当地冷却。冷却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水冷,另一种是风冷(图2-3)。水冷发动机的气缸周围和气缸盖中都加工有冷却水套,并且气缸体和气缸盖冷却水套相通,冷却水在水套内不断循环,带走部分热量,对气缸和气缸盖起冷却作用。

现代汽车上基本都采用水冷多缸发动机,对于多缸发动机,气缸的排列形式决定了发动机外型尺寸和结构特点,对发动机机体的刚度和强度也有影响,并关系到汽车的总体布置。按照气缸的排列方式不同,气缸体还可以分成单列式,V型和对置式三种(图2-4)。 (1) 直列式

汽车车身设计 基于proe的引擎盖建模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 课程设计 题目基于proe的引擎盖建模 及有限元分析 班级M10车辆工程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绪论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汽车已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汽车工业已成为许多工业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汽车工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已被只要工业发达国家和新型工业国家列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中国汽车工业自1953年起步以来,经过5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汽车生产大国,被国际制造商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汽车生产国之一。汽车引擎盖的生产是汽车制造的一个重要生产过程。在板材冲压成形技术中,以汽车覆盖件为代表的大型薄板零件的冲压成形技术已发展成为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汽车覆盖件是汽车车身的重要组成零件,分为外覆盖件和内覆盖件。外覆盖件指的是汽车车身外部的裸露件,这种零件的特点是涂装后不能再添加其他的装饰层。因此,对于外覆盖件的表面质量要求很高。 采用有限元法的数值模拟研究板料成形问题始于20世纪70年代。1971年,日本学者Yamada首先将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引入到板料成形模拟中,分析了圆筒形的拉伸问题。同时Hibbitt在Hill有限变形理论基础上采用拉格朗日描述,建立了大变形弹塑性有限元理论。在国外,早在90年代以前板料成形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已经成为汽车生产厂家和模具生产制造公司用来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必备技术。

第一章引擎盖的特点 1.1表面质量 引擎盖表面上任何微小的缺陷都会在涂漆后引起光线的漫反射而损坏外形的美观,因此引擎盖表面不允许有波纹、折皱、凹痕、擦伤、边缘拉痕和其他破坏表面美观的缺陷。引擎盖上的装饰棱线和筋条要求清晰、平滑、左右对称和过度均匀。总之引擎盖不仅要满足结构上的功能要求,更要满足表面装饰的美观要求。 1.2制造材料 采用橡胶发泡棉和铝箔材料制造而成,在降低发动机噪音的时候,能够同时隔离由于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有效保护引擎盖表面上的漆面,防止老化。 1.3作用 1、空气导流。对于在空气中高速运动物体,气流在运动物体周边产生的空气阻力和扰流会直接影响运动轨迹和运动速度,通过引擎盖外形可有效调整空气相对汽车运动时的流动方向和对车产生的阻碍力作用,减小气流对车得影响。通过导流,空气阻力可分解成有益力,力高前轮轮胎对地的力量,有利于车的行驶稳定。流线型引擎盖外观基本是依照这个原理设计的。 2、保护发动机及周边管线配件等。引擎盖下,都是汽车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发动机、电路、油路、刹车系统以及传动系统等等。对车辆至关重要。通过提高引擎盖强度和构造,可充分防止冲击、腐蚀、雨水、及电干扰等不利影响,充分保护车辆的正常工作。 3、美观。车辆外观设计是车辆价值的一个直观体现,引擎盖作为整体外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赏心悦目,体现整体汽车的概念。 4 、辅助驾驶视觉。驾驶员在驾驶汽车过程中,前方视线和自然光的反射对驾驶员正确判断路面和前方状况至关重要,通过引擎盖的外形可有效调整反射光线方向和形式,从而降低光线对驾驶员的影响。 5 、防止意外。引擎工作在高温高压易燃环境下,存在由于过热或者是原件意外损坏而发生爆炸或者是燃烧、泄露等事故,引擎盖可有效阻挡因爆炸引起的伤害,起到防护盾作用。有效阻隔空气和阻止火焰的蔓延,降低燃烧风险和损失。 6、特殊用途平台。特种车辆中,有利用高强度引擎盖作为工作平台,起到支撑作用。

汽车发动机发展史

汽车发动机发展史 汽车整体技术日新月异,而作为汽车的心脏——发动机技术的进步显得更受关注。如今介绍一辆汽车的发动机时: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双顶置凸轮轴技术,缸内直喷技术,VCM汽缸管理技术,涡轮增压技术,等等都已经运用的相当广泛;在用料上也是往轻量化的方向发展:全铝发动机目前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汽车的污染也是不可避免,于是新能源技术,包括柴油机的高压共轨,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纯电动,生物燃料技术也已经有普及的趋向,但回顾一下发动机的历史或许更能理解这一百多年来汽车技术所发生的巨大变革。 十佳发动机VQ35 汽车技术的迅猛发展从我国的汽车教材也能看出端倪:新技术的发展已经让汽车教材难以跟上步伐!如今大部分汽车教材还是以东风汽车的发动机来作为范例,而东风发动机还是带化油器的老式发动机,与如今全电子化的发动机简直就隔了几个世纪。 回到汽车的起步阶段,那时的汽车被马车嘲笑,污染严重,但起步的意义却非同寻常。 汽油机之前的摸索阶段

18世纪中叶,瓦特发明了蒸气机,此后人们开始设想把蒸汽机装到车子上载人。法国的居纽(N.J.Cugnot)是第一个将蒸汽机装到车子上的人。1770年,居纽制作了一辆三轮蒸汽机车。这辆车全长7.23米,时速为3.5公里,是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1771年古诺改进了蒸汽汽车,时速可达9.5千米,牵引4-5吨的货物。 蒸汽机汽车 1858年,定居在法国巴黎的里诺发明了煤气发动机,并于1860年申请了专利。发动机用煤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取代往复式蒸汽机的蒸汽,使用电池和感应线圈产生电火花,用电火花将混合气点燃爆发。这种发动机有气缸、活塞、连杆、飞轮等。煤气机是内燃机的初级产品,因为煤气发动机的压缩比为零。 N.J.Cugnot 1867年,德国人奥托(Nicolaus August Otto)受里诺研制煤气发动机的启发,对煤气发动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制作了一台卧式气压煤气发动机,后经过改进,于1878年在法国举办的国际展览会上展出了他制作的样品。由于该发动机工作效率高,引起了参观者极大的兴趣。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奥托提出了内燃机的四冲程理论,为内燃机的发明奠定了理论基础。德国人奥姆勒和卡尔·本茨根据奥托发动机的原理,各自研制出具有现代意义的汽油发动机,为汽车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1892年,德国工程师狄塞尔根据定压热功循环原理,研制出压燃式柴油机,并取得了制造这种发动机的专利权。

轿车发动机盖抗凹性分析

Altair 2009 HyperWorks 技术大会论文集
轿车发动机盖抗凹性分析
肖介平 张立玲 郁向东 叶子青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 CAE 技术部门
-1-

Altair 2009 HyperWorks 技术大会论文集
轿车发动机盖抗凹性分析 Outer Panel Denting Analysis of Car Hood
肖介平 张立玲 郁向东 叶子青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 CAE 技术部门 北京 100021)

要:轿车外覆盖件的抗凹性直接影响整车的外观品质。本文借助于 HyperMesh 前处理平台建立了某
轿车发动机盖的有限元模型,采用 ABAQUS 求解器对发动机盖的指压和罐压两种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分 析,给出了相关评价标准,对轿车发动机盖的抗凹性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HyperWorks,HyperMesh,发动机盖,抗凹性,指压,罐压 Abstract: The out panel's dent resistance ability could directly affect the appearance quality of whole
car. The FEM model of a car hood was built using HyperMesh, and hood’s dent resistance including the dimpling and oil-canning denting was analyzed using ABAQUS solver. The analysis method and evaluation criterions in denting simulation could have some guiding significance on the design of the car hood denting.
Key words: HyperWorks, Hood, Denting, Dimpling, Oil-canning
1 概述
发动机盖抗凹性分析是评价其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如手指触摸按压,罐状物体挤压等载荷工况下外板 薄弱区域抵抗凹陷挠曲的能力,即考察载荷作用下的最大变形情况和局部区域在卸载后的永久变形情况。 轿车发动加盖的抗凹性直接影响整车的外观品质,因此在发动机盖设计开发过程中,有必要进行抗凹性分 析。 本文拟对某轿车的发动机盖的指压和罐压两种工况进行抗凹性分析,指压(Dimpling)分析采用指压 探头,模拟手指按压外观件的情况。罐压(Oil-canning)分析采用罐压探头模拟较大表面物体按压外观件 的情况, 基于 HyperMesh 前处理平台创建发动机盖有限元模型, 采用 ABAQUS 进行准静态非线性分析, 考察外板局部区域受外力作用时的弹性恢复性能,及外力卸载后的残余变形。
2 有限元建模
2.1 发动机盖
进行发动机盖抗凹分析需要建立发动机盖和铰链的有限元模型,选用壳单元,基本网格尺寸 10mm, 发动机盖受压部位使用 2mm 标准进行网格局部细化。单元质量的控制从两方面把握: (1)发动机盖几何 对称部分应保持网格对称,关键部位孔的周围不允许有三角形单元 ,需进行自由边(Edges) 、重复节点 和法向检查; (2)单元质量根据图 2 所示网格质量标准要求进行控制,发动机盖的有限元网格模型见图 1。
-2-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试卷及答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 修期末试卷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填空(1'×30=30') 1、四行程汽油发动机由两大机构、五大系组成,这两大机构是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五大系是冷却系、润滑系、燃料供给系、起动系和点火系 2、活塞环分为气环和油环,气环的作用为密封和散热;油环的作用是刮去缸壁上机油,并使缸壁上的油膜分布均匀。 3、气缸套有_干式__和_湿式__两种。 4、压缩比?是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 5、发动机零件的主要耗损形式有:磨损、腐蚀、疲劳、变形。 6、为防止活塞环胀死于槽内、卡死于缸内,在安装时应留有的“三隙”分别是 __端隙__ 、_侧隙__、背隙。 7、发动机润滑系具有润滑、清洗、冷 却、密封、防锈五大功用,所采取的润滑方式有:压力润滑、飞溅润滑、定期润滑三种。 8、气缸的修理尺寸主要有_三_级,每加大_0.25_mm为一级。 9、为减小活塞的变形,裙部开有“Ⅱ”形或“T”形槽,其中横槽是_绝热槽,竖槽是_膨胀_槽,凡未开通的槽的端部均钻有圆孔。 10、机油集滤器的损伤形式主要有:油管和滤网堵塞和浮子破损下沉等。 二、判断题(1'×10= 10') < >1、零件的拆卸原则是“拆是为了装”、“能拆的就拆,尽量整体拆卸”、“先拆的后装、能同时拆的就同时拆。” < >2、发动机转速的高低,一般不影响飞溅润滑的效果。 < >3、全浮式连接的活塞销的使用寿命较半浮式长。 < >4、带有空气、蒸气阀的冷却系统,阀损坏后对冷却系统不会造成影响。 < >5、全支承式曲轴的主轴颈小于或等

于连杆轴颈数。 < >6、气环装在气缸内必须有端隙,且各环开口要相互错开。 < >7、活塞头部由于受到高温、高压,所以头部的直径和厚度都较裙度大和厚。< >8、更换发动机润滑油时,应同时更换或清洗机油滤清器。 < >9、校正连杆一般是先校正弯曲后再校正扭曲。 < >10、若气缸盖和气缸体同为铸铁时,卷边应朝向气缸盖。 三、选择题(2'×10=20') 1、四行程柴油机发动机可燃混合气形成在。 A、缸内; B、进气歧管; C、喷油泵; D、化油器 2、一台发动机的工作容积是燃烧室的五倍,其压缩比为。 A、5 B、6 C、10 D、 12 3、水冷系中,冷却水的大小循环路线由控制。 A、风扇 B、百叶窗 C、节温器 D、分水管 4、正扭曲环的安装方向是指______。 A、外切口向上,内切口向下? B、外切口向上,内切口向上 C、处切口向下,内切口向上 5、活塞的磨损最大部位一般是_____。 A、顶部 B、头部 C、裙部 6、干式气缸套的特点是。 A、不易漏气 B、散热效果差 C、其外表面不直接与冷水接触 D、不易漏水 7、铝合金气缸盖安装后,气缸盖螺栓应。 A、分几次由中间向两端逐步地以规 定的扭矩拧紧,热车后再进行第二次复 紧; B、分几次由两端向中间逐步地以规 定的扭矩拧紧,热车后再进行第二次复 紧; C、分几次由两端向中间逐步地以规 定地扭矩拧紧;

汽车设计(整理版)讲解

1.简述发动机前置前驱动的轿车的优缺点? 优点: 1.前轮驱动乘用车的前桥轴荷大,有明显的不足转向性能,越过障碍能力高。 2.动力总成结构紧凑。 3.车内地板凸包高度可降低,提高乘坐舒适性。 4.发动机不知在轴距外时,汽车轴距可以缩短,因而有利于提高汽车的机动性。发动机冷却散热条件好。 5.行李箱大易改装为其他类型车。 6.供暖机构简单,操纵机构简单。 7.发动机横置时可省掉锥齿轮,缩短汽车总长,使整备质量减轻 缺点: 1.前轮驱动并转向需采用等速万向节,其结构及制造工艺复杂。 2.前桥负荷较后轴重,前轮是转向轮,故前轮工作条件恶劣,轮胎寿命短。 3.汽车爬坡能力降低。 4.当发动机横置时受空间限制,总体布置工作困难,维修与保养时的接近性变差。 5.一旦发生正面碰撞事故,因发动机及其附件损失较大,维修费用高。 2.发动机后置后驱大客车的优缺点: 优点: ?能较好地隔绝发动机的气味和热量和噪声; ?检修发动机方便; ?轴荷分配合理; ?由于后桥簧上质量与簧下质量之比增大,可改善车厢后部的乘坐舒适性; ?发动机横置时,车厢面积利用较好,并且布置座椅受发动机影响较少; ?作为城市客车使用不需要行李箱时,可以降低地板高度; ?传动轴长度短。 缺点: ?发动机的冷却条件不好,必须采用冷却效果强的散热器; ?动力总成的操纵机构复杂; ?驾驶员不容易发现发动机故障。 3.发动机前置后驱的货车有什么特点? 优点:(1)可以采用直列、V型或卧式发动机; (2)发现发动机故障容易; (3)发动机的接近性良好,维修方便; (4)离合器等操纵机构的结构简单,容易布置; (5)货箱地板高度低; 缺点:(1)如果采用平头式驾驶室,而且将发动机布置在前轴之上,处于驾驶员、副驾驶员座位之间时,驾驶室内部拥挤,隔绝发动机工作噪声、气味、热量和振 动的工作困难,离合器、变速器等操纵机构复杂; (2)如果采用长头式驾驶室,在增加整车长度的同时,为保证驾驶员 有良好的视野,需将座椅布置的高些,这又会增加整车和整车质心高度以及 一些其他方面显而易见的缺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