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51课程设计

C51课程设计

C51课程设计
C51课程设计

课题报告

题目:单片机游戏机

一、功能介绍及组成框图

通过增强C51与LCD显示屏制作C51小游戏。游戏1:flappybird,通过按键操控小鸟,不让它撞到柱子上。游戏2:通过按键操控飞机躲避敌机.3..通过超声波将距离显示在LCD上

二、硬件电路设计

图1.1:总电路图

图1.2:超声波接口图1.3:LCD显示屏接口

图1.4:电源接口图1.5:按键

图1.1为总原理图

图1.2为超声波接口,可以用来将距离数据传递给单片机图1.3为LCD显示屏,用来显示游戏界面

图1.4为电源接口,为整个系统供电

图1.5为按键,用来控制游戏动作和游戏选择

三、软件设计

1.程序组成框图及其流程图

图2.1:总程序图

图2.2:Flippybird流程图

图2.3:Plane Fight程序图

四、设计总结

本次课程设计为C51单片机游戏,在开始前感觉这个应该不会太难,主要是对LCD的操作,但做着做着就发现很多问题,首先是STC89C52RC根本不能驱动LCD屏的快速刷新,而且随着代码的增加STC89C52RC的存储空间也不够,之后改为增强C51STC12C5A60S2,并采用22.1184的晶振,加上算法的优化后才能跑起来。第一个游戏在如何去除边界的残余线条、柱子循环动态显示及刷新速率上花了一番功夫,但最终基本完成。第二个游戏在随机显示出敌机及炮弹发射以及炮弹打中敌机的判断及回收被打中的敌机上花了一番功夫,但后来因为敌机及炮弹是用数组存储,并不能灵活处理炮弹与敌机之间的关系,回收敌机会照成顺序打乱,从而导致死机。后来想了一个办法,将炮弹与敌机作为一个对象来处理,通过链表来存储相同对象。后来又发现C51处理能力还是太差,驱动不起来。也许还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只是我没想到。所以游戏2就变成躲避敌机,而不能击落敌机。游戏3是想这用超声波加步进电机做一个雷达,可以扫描周围物体的距离,不过因为雷达显示算法与机械结构比较复杂,因此只做了一个较为简单的雷达显示。

三个游戏中虽然达到预期效果的只有一个,但是在制作的过程中却学习到了非常多的东西,能自己思考着如何去完成一个项目。尤其是独自思考的过程,有时因为算法的设计

想了很久,这种思考使我在今后能够更好的解决问题。特别是没能达到预期目标的两个游戏,给了我更多的思考,同时也让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算法在程序的设计中真的是非常重要,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如果没有好的算法真的很难解决。

五、附录

1.PCB图

2..实物图

图5.1 初始界面

图5.2 radar

图5.3 Flippy Bird

图5,4Plane Fight

3..源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RX P1_1

//#define TX P1_2

unsigned int time=0;

unsigned int timer=0;

unsigned long S=0;

bit flag = 0;

/*

程序默认IO连接方式:

sbit LCD_CS =P0^0; //片选

sbit LCD_AO =P0^2; //数据/命令切换sbit LCD_SDA =P0^5; //数据

sbit LCD_SCK =P0^6; //时钟

sbit LCD_REST =P0^1; //复位

*/

sbit LED = P2^0;

sbit RX = P2^6;

sbit TX = P2^7;

sbit KEY1 = P1^1;

sbit KEY2 = P1^2;

sbit KEY3 = P1^3;

int flappy_bird();

int plane_fight();

int radar();

void motor_ffw();

void delay(int k);

unsigned char disbuff[4]={ 0,0,0,0,};

unsigned char code RUN[8]={0xfe,0xfc,0xfd,0xf9,0xfb,0xf3,0xf7,0xf6}; //步进电机相序表

int flappy_bird()

{

int i1 = 120,i2,i3,i4,j1,j2,j3,j4;

int k = 0,h2 = 0,h3 = 0,h4 = 0,p = 0,w1 = 0,w2 = 0,w3 = 0,w4 = 0;

int r1 = 0,r2 = 0,r3 = 0,r4 = 0;

int Y = 5,s1 = 1, s2 = 0,n = 0;

LCD_Clear(BLUE); //清屏

BACK_COLOR=BLUE;;POINT_COLOR=YELLOW;

while(1){

/*********************************画小鸟

************************/

//delay(5);

if(k < 60){

delay(10);}

if(s1 == 1){

Y++;

LCD_DrawPoint_big(48,Y);

LCD_DrawPoint_clear(48,Y-3);

}

if(Y == 160){

Y = 5;

//LCD_DrawPoint_big(48,Y);

//LCD_DrawPoint_clear(48,Y-3);

}

if(KEY2 == 0){

s1 = 0;

s2 = 1;

}

if(s2 == 1){

LCD_DrawPoint_big(48,Y);

LCD_DrawPoint_clear(48,Y+3);

Y--;

n++;

}

if(n == 10){ //每次按下按键小鸟上升10个单位

//Y = 80;

s1 = 1;

s2 = 0;

n = 0;

}

/**************************************************************** *************/

if(p == 0){ //控制柱子间隔为60

k++;

}

//判断小鸟是否撞柱

if((((i1 >= 46&&i1 <= 50)||(i1+9 >= 46&&i1+9 <= 50))&&(Y <= (60-10*r1)||Y >= (90-10*r1)))||(((i4 >= 46&&i4 <= 50)||(i4+9 >= 46&&i4+9 <= 50))&&(Y <= (60-10*r4)||Y >= (90-10*r4)))){

return 1;

}

/***************************************画柱子********************************/

LCD_Fill(i1,0,i1,60-10*r1,BROWN); //柱子宽度为10上边柱

LCD_Fill(i1+10,0,i1+10,60-10*r1,BLUE); //刷新柱子尾部,控制柱子宽度为10

LCD_Fill(i1,90-10*r1,i1,160,BROWN); //下边柱

LCD_Fill(i1+10,90-10*r1,i1+10,160,BLUE);

i1--;

// if(k == 40){

// i2 = 120;

// h2 = 1;

//

// }

// else if(k == 60){

// i3 = 120;

// h3 = 1;

// }

if(k == 60){

i4 = 120;

h4 = 1;

k = 100;

p = 1; //锁住变量

}

if(h2 == 1){

LCD_Fill(i2,0,i2,60-10*r2,BROWN);

LCD_Fill(i2+8,0,i2+8,60-10*r2,BLUE);

LCD_Fill(i2,90-10*r2,i2,160,BROWN);

LCD_Fill(i2+8,90-10*r2,i2+8,160,BLUE);

i2--;

}

if(h3 == 1){

LCD_Fill(i3,0,i3,60-10*r3,BROWN);

LCD_Fill(i3+8,0,i3+8,60-10*r3,BLUE);

LCD_Fill(i3,90-10*r3,i3,160,BROWN);

LCD_Fill(i3+8,90-10*r3,i3+8,160,BLUE);

i3--;

}

if(h4 == 1){

LCD_Fill(i4,0,i4,60-10*r4,BROWN);

LCD_Fill(i4+10,0,i4+10,60-10*r4,BLUE);

LCD_Fill(i4,90-10*r4,i4,160,BROWN);

LCD_Fill(i4+10,90-10*r4,i4+10,160,BLUE);

i4--;

}

/******************************************************************** ****/

if(i1 == 0){ //循环刷新柱子

i1 = 120;

j1 = 16;

w1 = 1;

r1 = rand()%4; //产生随机高度的柱子

r1 = r1 - 3;

}

if(w1 == 1){ //消除边界残余

LCD_Fill(j1,0,j1,160,BLUE);

j1--;

if(j1 == 0)

w1 = 0;

}

////////////////////////////////////////////////// if(i2 == 0){

i2 = 120;

j2 = 16;

w2 = 1;

r2 = rand()%4;

r2 = r2 - 2;

}

if(w2 == 1){

LCD_Fill(j2,0,j2,160,BLUE);

j2--;

if(j2 == 0)

w2 = 0;

}

////////////////////////////////////////////////// if(i3 == 0){

i3 = 120;

j3 = 16;

w3 = 1;

r3 = rand()%4;

r3 = r3 - 3;

}

if(w3 == 1){

LCD_Fill(j3,0,j3,160,BLUE);

j3--;

if(j3 == 0)

w3 = 0;

}

///////////////////////////////////////////////// if(i4 == 0){

i4 = 120;

j4 = 16;

w4 = 1;

r4 = rand()%4;

r4 = r4 - 2;

}

if(w4 == 1){

LCD_Fill(j4,0,j4,160,BLUE);

j4--;

if(j4 == 0)

w4 = 0;

}

}

}

/********************************************************/ void Conut(void)

{

int i,j,K;

time=TH0*256+TL0;

TH0=0;

TL0=0;

S=(time*1.87)/200; //算出来是CM

K = S/4;

disbuff[0]=(S%1000/100)+48;

disbuff[1]=(S%1000%100/10)+48;

disbuff[2]=(S%1000%10 %10)+48;

if(flag==1||S == 640) //超出测量

{

flag=0;

disbuff[0]=48;

disbuff[1]=48;

disbuff[2]=48;

//printf("-----\n");

}

//printf("S=%ld\n",S);

LCD_ShowString(1,1,disbuff); //显示距离

for(i = 0;i <= K;i++){

LCD_Fill(0,160-i,128,160-i,BLUE);

}

for(j = K;j < 160;j++){

LCD_Fill(0,160-j,128,160-j,BLACK);

}

}

/********************************************************/

void zd0() interrupt 1 //T0中断用来计数器溢出,超过测距范围

{

flag=1; //中断溢出标志

}

/********************************************************/

void StartModule() //T1中断用来扫描数码管和计800MS启动模块

{

TX=1; //800MS 启动一次模块 delay(1);

TX=0;

}

/*********************飞机大战****************************************************************/

int plane_fight(){

u16 xdata Bullet_x[100] = {0};

u16 xdata Bullet_y[100] = {0};

u16 xdata Enemy_x[20] = {0};

u16 xdata Enemy_y[20] = {0};

int NUM = 0,n,m,K = 0,SIGN = 6,sign2 = 0,K1;

int num = 0,i,j,k = 0,sign1 = 0,k1;

int X1 = 62,X2 = 56;

int XX = 0;

int I;

LCD_Clear(BLACK); //清屏

BACK_COLOR=BLACK;POINT_COLOR=WHITE;

//LCD_Fill(X1,144,X1+4,152,WHITE);

LCD_Fill(X2,152,X2+16,160,WHITE);

while(1){

if(KEY2 == 0){ //控制飞机向左

X1--;

X2--;

if(X2 < 0){

X1 = 6;

X2 = 0;

}

//delay(5);

//LCD_Fill(X1,144,X1,151,WHITE);

LCD_Fill(X2,152,X2+16,160,WHITE);

//LCD_Fill(X1+5,144,X1+5,151,BLACK);

LCD_Fill(X2+17,152,X2+17,160,BLACK);

}

if(KEY3 == 0){ //控制飞机向右

X1++;

X2++;

if(X2+16 > 126){

X1 = 116;

X2 = 110;

}

//delay(5);

//LCD_Fill(X1+4,144,X1+4,151,WHITE);

LCD_Fill(X2+16,152,X2+16,160,WHITE);

//LCD_Fill(X1-1,144,X1-1,151,BLACK);

LCD_Fill(X2-1,152,X2-1,160,BLACK);

}

while(KEY1 == 0){

delay(10);

if(KEY1 == 1){ //发射炮弹

Bullet_x[num] = X1+1;

Bullet_y[num] = 143;

LCD_Fill(Bullet_x[num],Bullet_y[num]-4,Bullet_x[num]+1,Bullet_y[n um],WHITE);

num++;

if(num == 100){

num = 0;

k1 = k;

k = 0;

sign1 = 1;

}

//break;

}

}

for(i = k;i < num;i++){

LCD_Fill(Bullet_x[i],Bullet_y[i]-5,Bullet_x[i]+1,Bullet_y[i]-5,WH ITE);

LCD_Fill(Bullet_x[i],Bullet_y[i],Bullet_x[i]+1,Bullet_y[i],BLACK) ;

delay(5);

Bullet_y[i] = Bullet_y[i] - 1;

if(Bullet_y[i] == 4){

k++;

LCD_Fill(Bullet_x[i],Bullet_y[i]-4,Bullet_x[i]+1,Bullet_y[i],BLAC K);

}

}

if(sign1 == 1){

for(j = k1;j < 100;j++){

LCD_Fill(Bullet_x[j],Bullet_y[j]-5,Bullet_x[j]+1,Bullet_y[j]-5,WH ITE);

LCD_Fill(Bullet_x[j],Bullet_y[j],Bullet_x[j]+1,Bullet_y[j],BLACK) ;

delay(5);

Bullet_y[j] = Bullet_y[j] - 1;

if(Bullet_y[j] == 4){

k1++;

LCD_Fill(Bullet_x[j],Bullet_y[j]-4,Bullet_x[j]+1,Bullet_y[j],BLAC K);

}

}

if(k1 == 100)

sign1 = 0;

}

/*******************敌机**************************/

if(XX == 1){

if(SIGN == 16){ //控制敌机纵向间隔

Enemy_x[NUM] = (rand()%120); //随机产生敌机

Enemy_y[NUM] = 0;

LCD_Fill(Enemy_x[NUM],Enemy_y[NUM],Enemy_x[NUM]+5,Enemy_y[NUM]+5, WHITE);

NUM++;

SIGN = 0;

if(NUM == 20){

NUM = 0;

K1 = K;

K = 0;

sign2 = 1;

}

}

SIGN++;

for(n = K;n < NUM;n++){ //刷新敌机,产出敌机运动轨迹

LCD_Fill(Enemy_x[n],Enemy_y[n]+6,Enemy_x[n]+5,Enemy_y[n]+6,WHITE) ;

LCD_Fill(Enemy_x[n],Enemy_y[n],Enemy_x[n]+5,Enemy_y[n],BLACK);

delay(5);

Enemy_y[n] = Enemy_y[n] + 1;

if(Enemy_y[n] == 154){

K++;

LCD_Fill(Enemy_x[n],Enemy_y[n],Enemy_x[n]+5,Enemy_y[n]+6,BLACK);

}

}

if(sign2 == 1){

for(m = K1;m < 20;m++){

LCD_Fill(Enemy_x[m],Enemy_y[m]+6,Enemy_x[m]+5,Enemy_y[m]+6,WHITE) ;

LCD_Fill(Enemy_x[m],Enemy_y[m],Enemy_x[m]+5,Enemy_y[m],BLACK);

delay(5);

Enemy_y[m] = Enemy_y[m] + 1;

if(Enemy_y[m] == 154){

K1++;

LCD_Fill(Enemy_x[m],Enemy_y[m],Enemy_x[m]+5,Enemy_y[m]+6,BLACK);

}

}

if(K1 == 20)

sign2 = 0;

}

XX = 0;

}

XX++;

// for(I = 0;I < 100;I++){

// for(N = 0;N < 10;N++){

// if((Bullet_y[I]-5) == (Enemy_y[N]+6)&&Bullet_y >

基于51单片机实现的简单闹钟设计

【摘要】众所周知闹钟对我们日常生活来讲是一个很重要的工具,因而我利用单片机AT89C52制作一个简单的倒计时定时闹钟。本设计利用单片机的内部中断资源和按键的基本使用方法构思而成。利用按键设定需要定时的时间长短,利用中断设置20次中断定义一秒,然后利用程序设计时间倒数。并使用4个8段数码管显示分和秒,并且定时结束后使用电铃警示。硬件系统利用proteus仿真,在仿真中就能观察到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 【关键字】 单片机AT89C51 倒计时定时中断 protues仿真 一、设计项目简介 基于51单片机进行简单闹钟设计。四位数码管从左往右分别代表十分位,分位,十秒位,秒位。按动对应按键能增加各个位的数值,按动开始计时按键能开始倒计时。 二、硬件设计 1.总体设计思路 控制芯片使用比较熟悉的AT89C52单片机芯片,数码管使用四位相连的8段共阴数码管,并且使用74HC573锁存器控制数码管的显示。在定时过程使用s1控制十分位,s2控制分位,s3控制十秒位,s4控

制秒位,s5开始倒计时。 基本思路设计如下: 2. AT89C52芯片介绍 80C52是INTEL 公司MCS-51系列单 片机中基本的产品,它采用INTEL 公司可靠的CHMOS 工艺技术制造的 高性能8 位单片机,属于标准的MCS-51的HCMOS 产品。它结合了HMOS 的高速和高密度技术及CHMOS 的低功耗特征,它基于标准的MCS-51单片机体系结构和指令系统,属于80C51增强型单片机版本,集成了时钟输出和向上或向下计数器等更多的功能,适合于类似马达控制等应用场合。 80C52内置8位中央处理单元、256字节内部数据存储器RAM 、8k 片内程序存储器(ROM )32个双向输入/输出(I/O)口、3个16位定时/计数器和5个两级中断结构,一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片内时钟振荡

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作者: ————————————————————————————————日期: ?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软件学院软件+电商专业09级(2)班 一、课程设计(论文)题目基本模型机设计与实现 二、课程设计(论文)工作自2011年6月 20 日起至2011年 6月 24日止。 三、课程设计(论文) 地点: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5#301) 四、课程设计(论文)内容要求: 1.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的综合训练,在掌握部件单元电路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整机 概念。培养学生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能力,最终目标是想通过课程设计的形式,帮助学生系统掌握该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课程设计的任务及要求 1)基本要求? (1)课程设计前必须根据课程设计题目认真查阅资料; (2)实验前准备好实验程序及调试时所需的输入数据; (3)实验独立认真完成; (4)对实验结果认真记录,并进行总结和讨论。 2)课程设计论文编写要求 (1)按照书稿的规格撰写打印课设论文 (2)论文包括目录、绪论、正文、小结、参考文献、附录等 (3)正文中要有问题描述、实验原理、设计思路、实验步骤、调试过程与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总结和讨论等 (4)课设论文装订按学校的统一要求完成 3)课设考核 从以下几方面来考查:

(1)出勤情况和课设态度; (2)设计思路; (3)代码实现; (4)动手调试能力; (5)论文的层次性、条理性、格式的规范性。 4)参考文献 [1]王爱英.计算机组成与结构[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 王爱英.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习题详解与实验指导[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5)课程设计进度安排 内容天数地点 构思及收集资料1图书馆 实验与调试 3 实验室 撰写论文 1 图书馆 6)任务及具体要求 设计实现一个简单的模型机,该模型机包含若干条简单的计算机指令,其中至少包括输入、输出指令,存储器读写指令,寄存器访问指令,运算指令,程序控制指令。学生须根据要求自行设计出这些机器指令对应的微指令代码,并将其存放于控制存储器,并利用机器指令设计一段简单机器指令程序。将实验设备通过串口连接计算机,通过联机软件将机器指令程序和编写的微指令程序存入主存中,并运行此段程序,通过联机软件显示和观察该段程序的运行,验证编写的指令和微指令的执行情况是否符 合设计要求,并对程序运行结果的正、误分析其原因。 学生签名: 亲笔签名 2011年6月20 日 课程设计(论文)评审意见 (1)设计思路:优( )、良()、中( )、一般()、差( ); (2)代码实现:优()、良()、中()、一般()、差();

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班级电信092 学号 200916022230 学生姓名夏惜 指导教师王瑞 设计时间2010-2011学年上学期 教师评分 2010年月日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目录 1.概述 (2) 1.1直流稳压电源设计目的 (2) 1.2课程设计的组成部分 (2) 2.直流稳压电源设计的内容 (4) 2.1变压电路设计 (4) 2.2整流电路设计 (4) 2.3滤波电路设计 (8) 2.4稳压电路设计 (9) 2.5总电路设计 (10) 3.总结 (12) 3.1所遇到的问题,你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12 3.3体会收获及建议 (12) 3.4参考资料(书、论文、网络资料) (13) 4.教师评语 (13) 5.成绩 (13)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1.概述 电源是各种电子、电器设备工作的动力,是自动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直流稳压电源是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电源。直流稳压电源是常用的电子设备,它能保证在电网电压波动或负载发生变化时,输出稳定的电压。一个低纹波、高精度的稳压源在仪器仪表、工业控制及测量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直流稳压电源通常由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控制电路所组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性能稳定可等优点,电压从零起连续可调,可串联或关联使用,直流输出纹波小,稳定度高,稳压稳流自动转换、限流式过短路保护和自动恢复功能,是大专院校、工业企业、科研单位及电子维修人员理想的直流稳压电源。适用于电子仪器设备、电器维修、实验室、电解电镀、测试、测量设备、工厂电器设备配套使用。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都需要有稳压的电压供给,才能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家用电器中的电视机、音响、电脑尤其是这样。电网电压时高时低,电子设备本身耗供电造成不稳定因家。解决这个不稳定因素的办法是在电子设备的前端进行稳压。 直流稳压电源广泛应用于国防、科研、大专院校、实验室、工矿企业、电解、电镀、充电设备等的直流供电。 1.1直流稳压电源设计目的 (1)、学习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方法; (2)、研究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方案; (3)、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的稳压系数和内阻测试方法。 1.2课程设计的组成部分 1.2.1 设计原理

基于ATC单片机定时闹钟设计

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单片机原理与外围电路》课程论文 题目:单片机定时闹钟设计 姓名:海热古丽·依马木 学号: 15 班级:计算机15-1班

摘要:本设计是单片机定时闹钟系统,不仅能实现系统要求的功能,而且还有附加功能,即还能设定和修改当前所显示的时间。?本次设计的定时闹钟在硬件方面就采用了AT89C51芯片,用6位LED数码管来进行显示。LED用P0口进行驱动,采用的是动态扫描显示,能够比较准确显示时时—分分—秒秒。通过S1、S2、S3、和S4四个功能按键可以实现对时间的修改和定时,定时时间到喇叭可以发出报警声。在软件方面采用汇编语言编程。整个定时闹钟系统能完成时间的显示,调时和定时闹钟、复位等功能,并经过系统仿真后得到了正确的结果。 关键词:单片机、AT89C51、定时闹钟、仿真? Abstract:T his design is a single-chip timing alarm system, can not only realize the function of system requirements, and there are additional functions, which can set up and modify the display time. Timing alarm clock this design adopts the AT89C51 chip on the hardware side, with 6 LED digital tube to display. LED P0 export driven, by using dynamic scanning display, can accurately display always - sub - seconds seconds. Through the S1, S2, S3, and S4 four function keys can be achieved on the time changes and timing, timing to the horn can send out alarm sound. Using assembly language programming in the software. The timing clock system has functions of time display, timing and timing alarm clock, reset and other functions, and the system simulation to obtain correct results. Keywords: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AT89C51, alarm clock,

网课程设计报告例子样本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网页设计 报告题目:“舌尖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网页设计报告 学生姓名: *** 所在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电商本**班 学生学号: * * 指引教师: *** 6 月24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摘要 《舌尖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央视播出美食类纪录片,重要内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各地美食生态。通过中华美食各种侧面,来呈现食物给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生活带来典礼、伦理等方面文化;见识中华人民共和国特色食材以及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美食特有气质一系列元素;理解中华饮食文化精致和源远流长。该片重要主题是“变”,向观众展示老式农耕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步也告诉观众诸多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式正在变化。这不但仅是在拍摄美食,更是在拍摄承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精神食物。本网站简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地美食,网页是依照《舌尖上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档节目中七个主题来设计。分别为:自然地馈赠、主食故事、转化灵感、时间味道、厨房秘密、五味调和、咱们田野。本站建立使用了Fireworks、Flash和Dreamweaver网页制作工具。采用HTML语言、CSS样式、Javascript脚本语言编写网页,最后使静态页面也有丰富多彩视觉效果;此外又使用了网页特效,赋予了其她页面动态之美,动静结合,主题突出,吸引浏览者目光。 核心词:中华人民共和国;美食;文化 内容涉及:1.为什么要设计该网站? 2.本网站包括什么内容?采用了什么技术实现 3.建立本网站可以达到什么效果?

目录 一、作品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设计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软硬件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色彩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目录构造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实现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创立本地站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首页....................................................................................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自然馈赠”页面............................................................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主食故事”页面............................................................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页面...........................................................................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申请域名,发布网站........................................................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结论与心得............................................................................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参照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城市轨道交通课程设计报告很齐全很完整的课程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课程设计报告很齐全很完整的课 程设计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轨道交通课程设计报告指导老师:江苏大学武晓辉老师 一、项目背景及镇江市轨道交通建设必要性 镇江市位于北纬31°37′~32°19′,东经118°58′~119°58′,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东端,江苏省的西南部,北临长江,与扬州市、泰州市隔江相望;东、南与常州市相接;西邻南京市。镇江市域总面积3847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定位城市性质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三角洲重要的港口、风景旅游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之一。 2005年,镇江城市总体规划进入实施阶段,城市空间布局将极大突破现有形态,“扩充两翼、向南延伸”成为城市新的发展方向。伴随城市化进程加快、镇江跨入特大城市行列,城市空间的拓展对城市交通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镇江市为江苏省辖地级市,现辖京口、润州、丹徒三区,代管句容、丹阳、扬中三市。另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镇江新区行使市辖区经济、社会管理权限。镇江全市总面积3848平方公里,人口311万人,市区户籍人口万人市,市区常住人口万人,人民政府驻润州区南徐大道68号。 内部城市空间结构调整:2005年,镇江城市总体规划进入实施阶段,城市空间布局将极大突破现有形态,“扩充两翼、向南延伸”成为城市新的发展方向。伴随城市化进程加快、镇江跨入特大城市行列,城市空间的拓展对城市交通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建设轨道交通是未来城市规划的必然结果。 城市化发展水平规划: 近期(2000-2010):城市化水平达到:55% 城镇人口162万

中期(2010-2020):城市化水平达到:60% 城镇人口184万 远期(2020-2050):城市化水平达到:70% 城镇人口231万 城市等级规模规划: 中期:形成1个大城市,1个中等城市,2个小城市和38个小城镇的等级结构。 远期:形成1个特大城市,2个中等城市,1个小城市和27个小城镇的等级结构。 镇江位于南京都市圈核心层,是一座新兴工业城。镇江拥有2个国家级开发区、6个省级开发区、5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镇江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江苏省中等偏上水平。2013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7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258元,增长%,;人均GDP73947元,居江苏省第5名。“三次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亿元、亿元、亿元,同比分别增长%、%和%。 镇江高新区位于我市主城区的西部,晋升为国家级高新区后,就与东部的镇江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镇江新区)形成“两翼”,在提升经济体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经济质量,形成主城区“一体两翼”格局。同时,与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建等重大机遇形成叠加优势。 经济发展规划: 近期:人均GDP达到万元,产业结构为∶∶41,财政总收入完成80亿元以上 中期:人均GDP达到6万元,产业结构为∶∶44,财政总收入150亿元以上。

基于单片机的定时闹钟课程设计报告书

任务书 一、设计目的 本设计主要是对51单片机的一个方面的扩展,是能实现一般定时闹钟功能的设计。需要实现某一功能时,按对应的按键即可,经过多次验证,此设计灵活简便,可以实现显示、定时、修改定时、定时时间到能发出报警声的功能。 二、设计要求 1、能显示时时—分分—秒秒。 2、能够设定定时时间,并修改定时时间。 3、定时时间到能发出警报声。

目录 1.绪论 (1) 2.方案论证 (1) 3.方案说明 (2) 4.硬件方案设计 (2) 4.1单片机STC89C52 (2) 4.2 时钟电路 (4) 4.3数码管显示电路 (4) 4.4键盘电路 (6) 4.5报警电路 (7) 5.软件方案设计 (7) 5.1系统软件设计 (7) 5.2键盘程序 (7) 5.3 LED (8) 5.4音响报警电路 (8) 5.5 程序流程图 (8) 6.调试 (9) 7.小结 (10) 8.参考文献 (11) 9.附录:定时闹钟源程序 (12)

1.绪论 系统采用单片机STC89C52作为本设计的核心元件,在其基础上外围扩展芯片和外围电路,附加时钟电路,复位电路,键盘接口及LED显示器。键盘采用独立连接式。还有定时报警系统,即定时时间到,通过扬声器发出报警声,提示预先设定时间时间到,从而起到定时作用。 外围器件有LED显示驱动器及相应的显示数字电子钟设计与制作可采用单片机来完成。由于其功能的实现主要通过软件编程来完成,那么就降低了硬件电路的复杂性,而且其成本也有所降低,所以在该设计与制作中采用单片机STC89C52,它是低功耗、高性能的CMOS型8位单片机。片内带有8KB的Flash 存储器,且允许在系统内改写或用编程器编程。另外, STC89C52的指令系统和引脚与8051完全兼容,片内有512B的RAM、32条I/O口线、3个16位定时计数器、4个外部中断、一个7向量4级中断结构(兼容传统51的5向量2级中断结构)等。 在LED显示器中,分成静态显示和动态显示两类,在这个设计的最小系统中主要用了它的动态显示功能,动态显示器利用了人视觉的短暂停留,在数据的传输中是一个一个传输的,且先传输低位。 2.方案论证 单片机作为核心的控制元件,使得电路的可靠性比较高,功能也比较强大,而且可以随时的更新系统,进行不同状态的组合。 本系统采用单片机STC89C52作为本设计的核心元件,利用两个4位7段共阴LED作为显示器件。接入共阴LED显示器,可显示时,分钟,秒,单片机外围接有定时报警系统,定时时间到,蜂鸣器发出报警声,提示预先设定时间到。 电路由下列部分组成:时钟电路、复位电路、控制电路、LED显示、报警电路,芯片选用STC89C52单片机。 系统基本框图如图2.1所示: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范例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算法与编程综合实习 课题名称: 姓名: 学号: 院系:计算机学院 专业班级:通信121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2年12月15日

目录 第1部分课程设计报告 (3) 第1章课程设计目的 (3) 第2章课程设计内容和要求 (4) 2.1 问题描述 (4) 2.2 设计要求 (4) 第3章课程设计总体方案及分析 (4) 3.1 问题分析 (4) 3.2 概要设计 (7) 3.3 详细设计 (7) 3.4 调试分析 (10) 3.5 测试结果 (10) 3.6 参考文献 (12) 第2部分课程设计总结 (13) 附录(源代码) (14)

第1部分课程设计报告 第1章课程设计目的 仅仅认识到队列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是远远不够的,本次实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深入了解队列的特征,以便在实际问题背景下灵活运用它,同时还将巩固这种数据结构的构造方………………………………………………………………………………………………………………………………………………………………………………………..(省略)

第2章课程设计内容和要求 2.1问题描述: 迷宫问题是取自心理学的一个古典实验。在该实验中,把一只老鼠从一个无顶大盒子的门放入,在盒子中设置了许多墙,对行进方向形成了多处阻挡。盒子仅有一个出口,在出口处放置一块奶酪,吸引老鼠在迷宫中寻找道路以到达出口。对同一只老鼠重复进行上述实验,一直到老鼠从入口走到出口,而不走错一步。老鼠经过多次试验最终学会走通迷宫的路线。设计一个计算机程序对任意设定的矩形迷宫如下图A所示,求出一条从入口到出口的通路,或得出没有通路的结论。 图A 2.2设计要求: 要求设计程序输出如下: (1) 建立一个大小为m×n的任意迷宫(迷宫数据可由用户输入或由程序自动生成),并在屏 幕上显示出来; (2)找出一条通路的二元组(i,j)数据序列,(i,j)表示通路上某一点的坐标。 (3)用一种标志(如数字8)在迷宫中标出该条通路; (4)在屏幕上输出迷宫和通路; (5)上述功能可用菜单选择。

WEB课程设计报告

Web开发技术课程设计题目: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院系:软件工程 班级学号:软件13 -1(21,19) 姓名:唐波 同组成员:史伟良 指导教师:王双利 2014 年12 月12 日

Web开发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题目: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二、设计要求 (1)史伟良负责设计与实现管理系统登陆界面;唐波负责设计与实现管理系统增删改查界面。 (2)查阅相关资料,自学具体课题中涉及到的新知识。 (3)采用结构化、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功能要完善,具有一定的创新。 (4)所设计的程序有输入、输出。 (5)按要求写出了课程设计报告,于设计结束后2天提交了。其主要内容包括:封皮、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教师评语与成绩、目录、概述、软件总体设计、详细设计、软件的调试、总结、致谢、附录(带中文注释的程序清单)、参考文献。总体设计应配合软件总体模块结构图来说明软件应具有的功能;详细设计应用传统或N-S流程图和屏幕抓图说明;调试的叙述应配合出错场景的抓图来说明出现了哪些错误,如何解决的。 三、课程设计工作量 一般每人的程序量在200行有效程序行左右,不得抄袭。 四、课程设计工作计划 2014年12月8日,指导教师讲解布置题目,学生根据题目准备资料; 2014年12月8日,进行总体方案设计; 2014年12月8日~2014年12月10日,完成程序模块并通过独立编译; 2014年12月10日~2014年12月11日,将各模块集成为一完整的系统, 并录入足够数据进行调试运行; 2014年12月11日~2014年12月12日,验收、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指导教师签章: 专业主任签章:

Web开发技术课程设计指导教师评语与成绩

定时闹钟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定时闹钟设计 摘要: 本设计目的是利用单片机设计制作一个简易的定时闹铃时钟,可以放在宿舍或教室使用,在夜晚或黑暗的场合也可以使用。可以设置现在的时间以及闹铃的时间并且显示出来,若时间到则发出一阵声响。 本次设计的定时闹钟在硬件方面就采用了AT89C52芯片,用6位LED数码管进行显示。LED用P0口进行驱动,采用的是动态扫描显示,能够比较准确显示时时—分分—秒秒。通过五个功能按键可以实现对时间的修改、定时和闹铃终止,闹钟设置的时间到时蜂鸣器可以发出声响。在软件方面用C51编程。整个定时闹钟系统能完成时间的显示,调时和设置闹钟、停止响铃等功能,并经过系统仿真后得到了正确的结果。 关键词:定时闹钟;蜂鸣器;AT89C52;74HC245;

目录

第1章绪论 设计目的 本次课程设计的主题是定时闹钟,其基础部分是一个数字钟。电路系统由秒信号发生器、“时、分、秒”计数器、显示器组成。其中秒信号产生器是整个系统的时基信号,它直接决定计时系统的精度,这里用51单片机的定时器来实现。利用定时器获得每一秒的时刻,然后在程序中,我们就可以给秒进行逐秒赋值,满60秒则进位为1分,满60分则进位为1小时,满24小时则时间重置实现一天24小时的循环。译码显示电路将“时”、“分”、“秒”计数器的输出状态送到七段显示译码器译码,通过一个六位八段数码管显示出来。 这里利用51单片机的相关知识,来实现电子闹钟的相关功能。实验使用了 AT89C52、74HC245等芯片,通过单片机的P0、P3管脚来驱动数码管显示出相应的时刻。本文将讲述AT89C52、74HC245等芯片的基本功能原理,并重点介绍该电子闹钟的设计。 设计要求和任务 使用6位七段LED显示器来显示现在的时间;显示格式为“时时分分秒秒”;具有4个按键来做功能设置,可以设置现在的时间及显示闹铃设置时间;时间到则发出一阵声响,可通过按键复位;对单片机系统设计的过程进行总结,认真书写课程设计报告并按时上交。 利用51单片机结合七段LED显示器设计一个简易的定时闹铃时钟,可以放在宿舍或教室使用,由于用七段LED显示器显示数据,在夜晚或黑暗的场合也可以使用。可以设置现在的时间及显示闹铃设置时间,若时间到则发出一阵声响。 论文主要内容 论文分别叙述从硬件和软件上实现该设计的过程。第2章为总体设计方案。第3章主要介绍设计实现需要解决的硬件问题。依次介绍所使用的各种硬件的使用方法,并附上仿真电路图和文字说明。第4章从软件的角度说明实现该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

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地震勘探课程设计》 报告 院系 班级 学生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4年3月12日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目录 一、课程设计目的 (3) 二、课程设计的容 (3) 三、课程设计原理 (3) 四、工区数据 (4) 五、课程设计步骤 (5) 1、建立工区 (5) 2、资料加载 (8) 3、层位标定和层位追踪 (10) 4、断层解释 (13) 5、构造图绘制 (14) 六、心得体会 (15)

一、课程设计目的 地震勘探解释课程设计是我们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和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训练环节,通过上机实际操作,训练我们对地震资料进行常规构造解释的实际能力,最终使我们达到:学会利用地震解释软件来进行地震数据的加载,地震层位的标定,地震层位的追踪对比,在地震资料上分析和解释各种断层,以及地震构造图的编制方法。同时,还要学会综合地震地质资料对构造解释结果进行分析,进而对含油气有利地带进行评价和预测,最终编制成果报告。 二、课程设计的容 本次课程设计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表现,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通过对地震资料解释软件Discovery的使用,追踪解释层位数据;二、通过surfer软件学习成图。使学生对地震常用的解释软件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能为毕业后从事地震勘探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地震解释课程设计是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训练环节。通过实验主要训练学生对地震资料进行常规构造解释的实际能力,具体要使学生达到: 1.了解人机联作的基本知识; 2.初步学会地震解释软件的操作流程(工区建立、资料加载、合成记录制作、层位标定、层位追踪、断层解释、断点组合); 3. 进一步巩固和掌握地震资料解释的基本功; 4.初步学会地震成果的地质分析; 5.初步学会编写地震资料解释文字报告;

51CTO下载-电子商务网站课程设计报告范例

1.正文 (1)引言 ①.程序设计的背景 21世纪的重要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自从上个世界90年代以后,以因特网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已从最初的教育科研网络发展成为商业网络,并已成为仅次于全球网的世界第二大网络。很多人认为现在已经是互联网的时代,这是因为互联网正在并继续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加速了全球信息革命的进程。现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交往都已经离不开因特网,互联网成为全球通信与贸易的重要工具。网上购物系统正在成为人们日益信赖的购物平台,其以优越的方便快捷性、实用性、可获得性等特性获得越来越多人的青睐,网上购物逐渐成为很多人购物的主要途径。另外,随着计算机身份认证技术、数字签名、数据库安全、数字水印、信息隐藏、入侵检测、防火墙等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使得网上购物的环境越来越安全,大型的合理构建,政府机构完备的法律制度都极大的保证了网上购物的安全性,提高了顾客的信任度,使得网络购物更加普及。作为当代的大学生,网络更是贯穿于我们的生活,加上年轻人乐于尝试新生事物的心理趋向也让我们对于网上购物有了更多了解并参与其中。基于对网络购物环境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网络购物的体会,本小组成员进行了此次课程设计,基本上实现了简单的基于Java平台的JSP电子商务设计(电脑购物B2C模式的电子商务)。 ②.程序设计的需求分析 本电子商务总体基于Java,利用服务器端动态网页开发的JSP技术,辅以客户端动态网页开发的Javascript技术,主要设计实现以下功能: 1.前台销售,包括以下容: 1)用户注册: 显示注册界面,通过Javascript技术判断用户填写的注册信息是否规,用户名是否已经存在、填写的密码是否一致、Email是否为正确格式等等。用户确认所填注册信息并通过验证后,将注册信息添加到数据库中的userInfo表中。 2)用户登录 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检验所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是否与数据库中的用户名和密码一

城市轨道交通课程设计报告很齐全很完整的课程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课程设计报告很齐全很完整的课程设计

轨道交通课程设计报告 指导老师:江苏大学武晓辉老师 一、项目背景及镇江市轨道交通建设必要性 镇江市位于北纬31°37′~32°19′,东经118°58′~119°58′,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东端,江苏省的西南部,北临长江,与扬州市、泰州市隔江相望;东、南与常州市相接;西邻南京市。镇江市域总面积3847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定位城市性质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三角洲重要的港口、风景旅游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之一。 ,镇江城市总体规划进入实施阶段,城市空间布局将极大突破现有形态,“扩充两翼、向南延伸”成为城市新的发展方向。伴随城市化进程加快、镇江跨入特大城市行列,城市空间的拓展对城市交通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镇江市为江苏省辖地级市,现辖京口、润州、丹徒三区,代管句容、丹阳、扬中三市。另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镇江新区行使市辖区经济、社会管理权限。镇江全市总面积3848平方公里,人口311万人, 市区户籍人口103.3万人市, 市区常住人口122.37万人,人民政府驻润州区南徐大道68号。

内部城市空间结构调整:,镇江城市总体规划进入实施阶段,城市空间布局将极大突破现有形态,“扩充两翼、向南延伸”成为城市新的发展方向。伴随城市化进程加快、镇江跨入特大城市行列,城市空间的拓展对城市交通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建设轨道交通是未来城市规划的必然结果。 城市化发展水平规划: 近期( - ):城市化水平达到:55% 城镇人口162万 中期( -2020):城市化水平达到:60% 城镇人口184万 远期(2020-2050):城市化水平达到:70% 城镇人口231万 城市等级规模规划: 中期:形成1个大城市,1个中等城市,2个小城市和38个小城镇的等级结构。 远期:形成1个特大城市,2个中等城市,1个小城市和27个小城镇的等级结构。 镇江位于南京都市圈核心层,是一座新兴工业城。镇江拥有2个国家级开发区、6个省级开发区、5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镇江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江苏省中等偏上水平。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927.09亿元,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45.5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7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258元,增长18.1%,;人均GDP73947元,居江苏省第5名。“三次产业”分

课程设计报告模版

课程设计报告模版

《城市排水处理》 课程设计报告 系别:城市建设系 专业班级:给水排水0601班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段泽琪 (课程设计时间: 6月15日—— 6月19日)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目录 1.课程设计目的 (1) 2.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 (1) 3.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3) 3.1污水处理工艺方案比较 (3) 3.2主要污水处理构筑物选型 (6) 3.3污水处理构筑物的主要设计参数 (7) 3.4污水处理辅助构筑物设计 (8) 3.5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设计 (8) 3.6 污水处理厂高程布置设计 (9) 3.7 设计计算………………………………………………………………………

10 4.总结……………………………………………………………………………页码 参考文献…………………………………………………………………………页码 (要求:目录题头用三号黑体字居中书写,隔行书写目录内容。目录中各级题序及标题用小四号黑体)

1. 课程设计目的 (1) 经过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巩固学习成果,加深对《水污染控制》课程内容的学习与理解,使学生学习使用规范、手册与文献资料,进一步掌握设计原则、方法等步骤,达到巩固、消化课程的主要内容; (2) 锻炼独立工作能力,对污水处理厂的主体构筑物、辅助设施、计量设备及污水厂总体规划、管道系统做到一般的技术设计深度,培养和提高计算能力、设计和绘图水平; (3) 在教师指导下,基本能独立完成一个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锻炼和提高学生分析及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2.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 2.1 设计题目描述 (1) 设计题目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初步设计。 (2) 设计内容 根据任务书所给定的资料,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设计一个中小型污水处理厂。 ①确定污水处理方法和工艺流程; ②选择各种处理构筑物形式,并进行工艺设计计算(计算书中要附计算草图); ③估算各辅助构筑物的平面尺寸; ④进行污水厂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

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示例

课程设计和调试过程规范化要求 1)需求分析 分析系统功能需求以及用户操作流程。 2)概要设计 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系统总体框架(系统功能结构图)。 3)详细设计 定义数据存储结构,并设计实现系统功能的具体算法,画出各算法的工作流程图。 4)代码设计 根据所设计的算法,定义相应函数分别实现系统的各子功能模块,同时由主程序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使用户可通过选择主菜单来调用课程设计中要求完成的各个功能模块,子程序执行完后还可以返回到主菜单,继续选择其他功能执行。源程序要求书写规范,结构清晰。重点函数的重点变量,重点功能部分均要求给出清晰的程序注释。 5)程序调试 程序编译、链接成功后,自己设计实现程序功能的一组或多组测试数据,并严格按照此测试数据进行测试,然后分析测试结果。如果程序不能正常运行或结果不正确,则需对程序进行单步调试,在调试过程中认真查找算法实现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分析和改正。 如果程序能够基本正确地运行,可考虑增加若干基本的容错功能(如避免用户操作错误时程序出现死循环等);另外尽量对现有算法给出改进方案,并比较不同算法之间的优缺点。 课程设计报告及书写内容要求 课程设计任务完成后,每位同学必须独立书写一份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的内容

应包括以下部分: 1)需求分析。包括设计题目、设计要求以及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2)概要设计。包括系统总体设计框架和系统功能模块图; 3)详细设计。包括主要功能模块的算法设计思路以及对应的工作流程图; 4)主要源程序代码。包括存储结构设计说明,以及完整源程序清单; 5)调试分析过程描述。包括测试数据、测试输出结果,以及对程序调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 思考(列出主要问题的出错现象、出错原因、解决方法及效果等); 6)测试结果。列出所有功能的运行界面,并作文字说明。 7)总结。包括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学习体会与收获、对C语言和本次课程设计的认识以及 自己的建议等内容。 8)源代码。完整的c语言代码。

CAD课程设计报告

XXX课程标准 盐城工学院 《电子线路CAD》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号:第五题 姓名:邓钟鸣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电科 班级:141 页脚内容1

学号:33 日期2016年12月26日——2017年1月13日指导教师:曹瑞、朱明 页脚内容2

目录 一、摘要 (1) 二、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1) 三、软件介绍 (1) 四、画图的步骤 (3) 五、设计总结 (20) 六、参考文献 (21) 附录: 附录1.原理图 附录2.PCB图 页脚内容1

页脚内容2

一、摘要 电子线路CAD是从实用角度出发,详细介绍了Altium Designer的实用功能,可以引导读者轻松入门,快速提高。全面介绍了Altium Designer的界面、基本组成及使用环境等,并详细讲解了电路原理图的绘制、元件设计、印制电路板图的基本知识、印制电路板图设计方法及操作步骤等,详细讲解了电路从电路原理图设计到印制电路板图输出的整个过程。 关键词:Altium Designer软件;电路原理图设计;电路板; 二、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1.锻炼学生将理论用于实际和动手的能力以及更熟练的使用Altium Designer软件 2.使学生学会绘制电路原理图、电路查错、仿真、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设计 3、掌握元件封装的方法 意义:通过这次Altium Designer期末考试以及报告的设计,提高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通过本课题设计,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建立逻辑数字电路的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了解各单元电路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从而能正确设计、计算各个单元电路。而且更加掌握的Altium Designer该软件的使用,对原理图的绘制和PCB的布局以及电路的仿真都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三、软件介绍 页脚内容1

定时闹钟课程设计

扬州大学水利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定时闹钟 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电气1201 姓名:陈明飞 学号:121704102

第一部分 任 务 书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题名称 详见《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一)》:主要是软件仿真,利用Proteus软件进行仿真设计并调试; 《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二)》:主要是硬件设计,利用单片机周立功实验箱进行设计并调试。 二、课程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是课程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是综合性较强的实践教学环节,它对帮助学生全面牢固地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是一门理论性、实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课程设计环节应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完成一个涉及MCS-51单片机多种资源应用并具有综合功能的小系统目标板的设计与编程应用,使学生不但能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而且能进一步加深对电子电路、电子元器件等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同时在软件编程、排错调试、相关软件和仪器设备的使用技能等方面得到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为今后能够独立进行某些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设计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通过单片机硬件和软件设计、调试、整理资料等环节的培训,使学生初步掌握工程设计方法和组织实践的基本技能,逐步熟悉开展科学实践的程序和方法。 三、课程设计内容 设计以89C51单片机和外围元器件构成的单片机应用系统,并完成相应的软硬件调试。 1. 系统方案设计:综合运用单片机课程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学生根据所选课题的任务、要求和条件进行总体方案的设计。 2. 硬件电路设计:对方案中以单片机为核心的电路进行设计计算,包括元器件的选择和电路参数的计算,并画出总体电路图。 3. 软件设计:根据已设计出的软件系统框图,用汇编语言或C51编制出各功能模块的子程序和整机软件系统的主程序。 4. 调试:在单片机EDA仿真软件环境Proteus下进行仿真设计并调试;或在单片机周立功实验箱上进行相关设计并调试。 四、课程设计要求 详见《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一)》 《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二)》 五、进度安排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单片机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专业:自动化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1 年 3 月17 日

目录 1 设计任务和性能指标 (3) 1.1设计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设计方案 (4) 2.1任务分析 (4) 2.2方案设计 (4) 3 系统硬件设计 (5) 3.1时钟的电路设计 (5) 3.2复位电路设计 (5) 3.3灯控电路设计 (5) 3.4倒计时电路设计 (6) 3.5按键控制电路设计 (7) 4 系统软件设计 (8) 4.11秒定时 (8) 4.2定时程序流程 (8) 4.3交通灯的设计流程图 (9) 4.4定时器0与中断响应 (10) 5 仿真及性能分析 (10) 5.1仿真结果图 (11) 5.2仿真结果与分析 (12) 6 心得体会 (13) 参考文献 (14) 附录1 系统原理图 (15) 附录2 系统PCB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3 程序清单 (17)

1.1设计任务 利用单片机完成交通信号灯控制器的设计,该交通信号灯控制器由一条主干道和一条支干道汇合成十字路口,在每个入口处设置红、绿、黄三色信号灯,红灯亮禁止通行,绿灯亮允许通行,黄灯亮则给行驶中的车辆有时间停在禁行线外。用红、绿、黄发光二极管作信号灯。如图5.1所示。设东西向为主干道,南北为支干道。 图5.1 交通灯示意图 1. 基本要求 (1) 主干道处于常允许通行的状态,支干道有车来时才允许通行。主干 道亮绿灯时,支干道亮红灯;支干道亮绿灯时,主干道亮红灯。 (2) 主、支干道均有车时,两者交替允许通行,主干道每次放行30秒, 支干道每次放行20秒,设立30秒、20秒计时、显示电路。 (3) 在每次由绿灯亮到红灯亮的转换过程中,要亮5秒黄灯作为过渡。 黄灯亮时,原红灯按1Hz 的频率闪烁。 (4) 要求主支干道通行时间及黄灯亮的时间均可在0~99秒内任意设置。 2. 选做 (1) 可设置紧急按钮,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可由交警手动实现全路口车辆 禁行而行人通行状态,即主干道和支干道均为红灯亮。 (2) 实现绿波带。所谓‘绿波带’,是指在一定路段,只要按照规定时速, 就能一路绿灯畅行无阻。“绿波带”将根据道路车辆行驶的速度和路口间的距离,自动设置信号灯的点亮时间差,以保证车辆从遇到第一个绿灯开始,只要按照规定速度行驶,之后遇到的信号灯将全是绿灯。 南 北 东 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