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型风力发电机总体结构的设计

小型风力发电机总体结构的设计

小型风力发电机总体结构的设计
小型风力发电机总体结构的设计

第一章 概述

1.1 风力发电机概况

风能的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近年来, 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日趋恶化使世界各国开始重视开发和利用可再生、且无污染的风能资源。自80年代以来, 风能利用的主要趋势是风力发电。风力发电最初出现在边远地区, 应用的方式主要有: 1) 单独使用小型风力发电机供家庭住宅使用; 2) 风力发电机与其它电源联用可为海上导航设备和远距离通信设备供电; 3) 并入地方孤立小电网为乡村供电。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 风力发电迅猛发展。以机组大型化(50kW ~ 2MW )、集中安装和控制为特点的风电场(也称风力田、风田) 成为主要的发展方向。20 年来, 世界上已有近30 个国家开发建设了风电场(是前期总数的3 倍) , 风电场总装机容量约1400 万kW (是前期总数的100 倍)。目前, 德国、美国、丹麦以及亚洲的印度位居风力发电总装机容量前列, 且未来计划投资有增无减。美国能源部预测2010 年风电至少达到国内电力消耗的10%。欧盟5 国要在2000~ 2002 年达到本国总发电量的10%左右, 丹麦甚至计划2030 年要达到40%。

中国是一个风力资源丰富的国家, 风力发电潜力巨大。据1998 年统计, 风力风电累计装机22.36万kW , 仅占全国电网发电总装机的0.081% , 相对于可开发风能资源的开发率仅为0.088%。

中国第一座风力发电场于1986 年在山东荣成落成, 总装机较小, 为3×55kW 。到1993 年我国风电场总装机容量达17.1MW , 1999 年底, 我国共建了24 个风力发电场, 总装机268MW 。我国风力发电场主要分布在风能资源比较丰富的东南沿海、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 其中风电装机容量最多的是新疆已达72.35kW 。在未来2~ 3 年内, 我国计划新增风电场装机容量将在800MW 以上, 并且将会出现300~ 400MW 的特大型风力发电场。

1.2 风力发电机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风力发电机的研制情况

美国从1974年起对风能进行系统的研究,能源部对风能项目的投资累计已达到25亿美元。许多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都参加了风能的研究开发,目前己安装了8个巨型风力发电机组。到19%年末,风力发电总装机容量己达到170x 410kw ,所提供的电力占全美电力需求量的10%,居世界之首位,主要集中在加利福尼亚州。美国国会己通过了能源政策法,在能源部的规划下,将会改变风力发电集中于加利福尼亚的局面,在年平均风速达5.6m/s 的中西部12个州将建风力电站。据能源部预测,在未来15年内,风电将增加6倍。在今后2年内,在怀俄明、伊阿华、明尼苏达、得克萨斯、佛蒙特、缅因州等修建大型风电场,这些风电场将使美国风力发电能力再增加40x 410kw ,预计到2010年,风力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630x 410kw ,可满足全美电力需求量的25%。

德国是欧洲风力发电增长最快的国家,近年风力发电量急增,尤其沿海各州,风力发电发展迅速,己超过丹麦,成为世界第二。到1995年己建成1035座风力发电装置,装机容量49.4x 410kw ,1996年新装机约950座,装机容量为48x 410kw ,到19%年底德国己拥有4500座风力发电装置,总装机容量达到约160x 410kw ,1997年估计可增加5x 410kw ,可为20多万个家庭提供日常用电。这些风力发电装置中的1600个是政府投资建设的。装机容量超过1OO0kW 的风电场有250个,300OkW 的最大风电场已投入使用,发电能力63x 410kw ,西部5x 410kw 风

力发电计划可望在2一3年内完成,并投入运行。德国80%的风力发电装置都是安装在沿海地区,沿海各州已拟订其风力发展规划,下萨克森州计划到2005年,将风力发电能力增至13Ox 410kw ,斯雷苏比克一霍尔斯泰因州议会决定到2010年建设120x 4

10kw 风力发电设备,要求该地区配电公司、Schleswag 电力公司大力配合,该公司管辖区内的风电场装机已达33.7x 410kw ,该公司也得到IPP(独立系统发电业者)大力协助,预定进行198x 410kw 风电场的建设。

丹麦是风力发电先进国家之一,它将风力发电作为国策,已有风力发电站近4000座,总装机容量73x 410kw ,发电总量达到634x 610w ,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的核电站发电量,占全国能源总消耗量的3.7%。丹麦政府在“能源2000计划”中规定,到2005年,风力发电目标为150x 410kw ,相当于国内电力消费量的10%,到2020年,风力+PV+波力确保电力需要的25%,现在计划有减缓的倾向。环境厅对各自治体提出要求,要求他们单独提出风力发电装置建设计划,预计未来10年风力发电量将达到1500610?w 。

荷兰1986年开始实施风力发电研究,开发5年计划NOW 和引入风力发电5年计划IPW 。目标为1991年末总装机容量达到5?410kw ,但计划没达到预定目标,只达到4.9x 410kw ,318座,发电总量5.5x 410kw ·h ,其后决定实施1991一1996年目标为40x 410kw 的TWI 五年计划。计划目标是1994年末风力发电能力达到14.4x 410kw ,629座,发电量为24.7x 410kw.h ,为荷兰总发电量的1.2%。到1996年末,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己达到3zx 410kw ,2000年为50x 410kw 。

英国英伦三岛的风力资源相当丰富,特别是苏格兰是世界风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英政府历来重视风能等非化石燃料的开发,目前英国己有20多个风电场投入运行,到19%年总装机容量己达到26.4x 410kw ,2000年达到80x 410kw 。

瑞典从七十年代开始风力发电的开发,经过20多年的努力,己成为该领域的领先者之一,到19%年底,装机容量己达到9.5x 410kw 。220多座风力发电站,大部分位于南部地区和波罗的海的厄兰岛及哥德兰岛上,哥德兰岛的风力发电量可保证全岛68%的能源需求。为了更充分地利用风力资源,瑞典成立了包括一系列电力供应公司的专门财团,目标是在近几年内使风力发电量增加4倍。瑞典由于场地问题,致力于海洋风力发电。由于建设费和与输电的连接费用高,所以规模有大型化的倾向。

1.2.2 国内风力发电机的研制情况

1.2.2.1 我国风力发电概况

中国利用风能己有悠久的历史,古代甲骨文字中就有“帆”字存在,1800年前东汉刘熙著作里有“随风张慢曰帆”的叙述,说明我国是利用风能最早的国家之一。1637年明崇帧十年《天工开物》书里有“扬郡以风帆数页,侯风转车,风息则止”的记载,表明在明代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会制作将线运动转变为风轮旋转运动的风车,在风能利用上前进了一大步。

我国东南沿海向来有风力提水的使用习惯,江苏省1959年曾有多达20余万台提水风车,后来大部分风车被柴油、电力所取代,但部分地区一直使用风力提水。50年代中期曾研制小型现代化风力提水装置,50年代后期开始研究小型风力发电机组,但限于当时技术经济条件,小型机组在试验中受挫而停顿。至70年代,先后试制了1、2、10、12、18、20千瓦样机,其中18千瓦机组于1972年7月安装在浙江省绍兴县雄鹅峰上,1976年11月迁装到底泅县菜园镇运转发电,一直运行到1986年8月。1978年将研制风电设备列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后,进展加快,先后研制生产了微型和1一200千瓦风电机组,其中以户用微型机组技术最为成熟,己有100、150、200、300和500瓦微型机组系列定型和批量生产,产品质量良好,不但可满足国内需要,还远销国外。1998年底,全国安装微型机组178574台,约计1.7万千瓦,还有独立供电机组,已有1.2、2.5、5、7.5和10千瓦机组,以销定产小批量生产。在网外无电地区,推广微型、小型风电机组,是解决无电农牧民用电的有效途径,有其独特的优越性,也是中国发展微型、小型风电机组的特色。在网外地区利用风柴蓄联合发电系统,能获得稳定的电力,又有明显的节油效果,发展该系统,将促进风力从为生活服务转向为生产提供电力,从而跨上一个新水平。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能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在我国很多地区,冬半年风大,太阳辐射强度小;夏半年风小,太阳辐射强度大,两种能源的分布季节正好相反,互补利用可满足用户用电需求。

在国际上,80年代中期,商品机组以55一150千瓦为主,山东荣成进口3 55千瓦机组,1986年并网发电,新疆达阪城和广东南澳进口90千瓦、100千瓦和150千瓦机组计17台,装机容量4490千瓦,均于1989年并网发电。90年代初期国外商品机组单机容量200一300千瓦,1992一1996年我国进口风电机组以200一300千瓦机组为主,1996年建成17个风电场,装机合计57700千瓦。90年代中期500一600千瓦商品机组推向市场,批量生产,标志着商品机组技术日臻成熟,造价相应下降。1996年,国家在“双加”工程中,按照扶强扶优的原则,选择了达阪城二厂、辉腾锡勒、括苍山和张北四个风电场进行重点改造,进口133x600千瓦、13x300千瓦机组,合计83700千瓦,分别于1997一1998年竣工验收。同年,国家计委又制定乘风计划”,旨在以技贸结合形式,与国外组建合资企业,在建设24万千瓦风电场的同时,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达到自主开发、自行设计制造大型风电机组的能力。1996年采用招标评议方式确定“中国第一拖拉机工程机械(集团)公司”和“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为大型风电机组总装厂;1998年上述中标公司分别同外商合资成立“洛阳美德风电设备有限公司”和“西安维德风电设备有限公司”,标志着中国风力发电事业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我国风电的利用大体上采用三种方式,一是户用式,可独立运行,用蓄电池,直流输出或逆变交流输出;单机容量为100一300W,可基本满足照明、电视等家用电器的生活用电需要。其次是孤立的小居民区用,独立运行,有蓄电池、直流输出或逆变交流输出,统一向各家各户供电或每天为其更换蓄电池,单机容量为1一5kw。这种方式也可供无电风区边防哨所、气象台站、雷达站、电视差转台以及无电区小火车站使用。三是建立风电场,联网后输出,有的与柴油发电机组或太阳能电站联合,有稳定的输出。目前己有14座稍具规模的风电场,他们是新疆达坂城、广东南澳岛、内蒙呼和浩特辉腾锡勒、内蒙朱日和、内蒙商都大山湾、辽宁瓦房店东岗、瓦房店横山、福建平潭、浙江嗓泅、浙江大陈岛、山东荣成马兰、山东长岛、海南东方、浙江苍南鹤顶山。正在筹建中的还有浙江临海括苍山、浙江舟山、内蒙锡林、广东海陵岛等。

风电的特点是一次性投资高,每千瓦约需1000一1200美元,再加上进口关税12%、进口环节增值税17%,使设备成本提高31%。据内蒙古电管局反映,不含税风电价为0.63元kw.h,比火电价高出0.35元。目前主要是小规模的开发,如果要进一步发展,已遇到资金短缺、设备不过关、进口关税过重等三大困难。

1.2.2.2 我国风力机械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据不完全统计,到1993年底,全国生产风电机组、风力提水机组及配套件的工厂共39家,其中主机27家;职工近4000人,工程技术人员400余人;从事科研开发有35家院校,科技人员250人。商品化风电机组有9种,从100w到5kw,年生产能力3万台,累计出口近1000台小型风电机。1995年全国生产风电机组8190台,风力提水机组50台。目前全国小型风电机组保有量巧万台,居世界首位。近几年来己建立14处规模不等的大中型风电场,至1995年共安装55kw以上机组186台,总装机容量为37Mw。预测到2000年,需要小型风电机(1okw以下)22万台;大中型风电机组(20kw以上)4000台;风力提水机组6000台。

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l)产品品种不全目前虽然我国己能大批量生产小型风电机组,1995年并出口印尼100W 及300W小型风电机各250台,价值340余万元,但还停留在研究开发55kw、250kW的风电机阶段。国外现在已做到600kW机组商品化,正在准备批量生产750kw、1MW机组。

(2)科研生产能力薄弱风力机械行业归口于畜牧机械,稍具规模的企业只有内蒙商都牧机厂和内蒙动力机厂,缺少先进设备,影响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随着风电事业的发展,已有不少实力雄厚的单位加入,并取得初步成果。例如200kW风电机组的研制由浙江机电研究院、杭州发电设备厂、上海玻璃钢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中心、同济大学、清华大学等8个单位联合承担。样机于1995年9月在浙江苍南风电场完成2000小时运行考核,1997年4月19日通过国家科委的鉴定,不久将实施中试生产。又如第一拖拉机工程机械集团704分厂承担了250kw风电机组的研制及组装任务,保定550厂协作生产叶片,该项目属于一拖与德国胡苏姆造船厂合作生产协议,总框架为200台,首批10台得到了德国政府补贴,1995年12月4台电风机己在内蒙锡林浩特风电场并网发电。再如1996年2月9日北京万电公司(隶属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与奥地利比尔公司签订引进风力发电技术,专门从事500kw以上风电机的生产。1996年10月还签订3项合同,内容为:由新疆电力局与丹麦维斯塔思公司,内蒙古电管局、浙江省电力局与丹麦麦康公司合作,除引进122台600kw风电机之外,还将在国内组装生产600kw风电机组。

今后风力发电机发展趋势如何?一是增加风轮的直径和塔架的高度,向超大型风力发电机发展,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风力发电机建立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兰岭山上,发电功率是两千瓦,年发电量是330万度,相当3300吨煤发出的电量;另一方面是向新型立体式风力发电机发展。立体式风力发电机即风力发电机的轴和风的方向垂直。它克服了一般风力发电机叶片需要不断增长和提高塔架以及在材料和加工工艺等方面的困难。这样来自任何方向的风都可以充分利用,提高了风能利用率。又可以降低高大的支撑铁塔,结果造价低,重量也轻了许多。

1.3 研究风力发电机的目的和意义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能源利用以煤炭为主。在当前以石化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结构中,煤炭占73.8%,石油占18.6%,天然气占2%,其余为水电等其它资源。在电力的能源消费中,也是以煤炭为主,燃煤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80%。但是,能为人类所用的石化资源是有限的,据第二届环太平洋煤炭会议资料介绍,按目前的技术水平和采掘速度计算,全球煤炭资源还可开采200年。此外,石油探明储量预测仅能开采34年,天然气约能开采60年。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能源供需矛盾加剧,如果不趁早调整以石化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结构,势必形成对数亿年来地球积累的生物石化遗产更大规模的挖掘、消耗,由此将导致有限的石化能源趋于枯竭,人类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的恶性循环,不利于经济、能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电力部己制定“大力发展水电,继续发展火电,适当发展核电,积极发展新能源发电”的基本原则,把风力发电作为优化我国电力工业结构跨世纪的战略发展目标。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积极发展风能、海阳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发电”的指导方针,为我国发展多能互补的能

源结构新格局起到了指导和促进作用。

风能是对人类生存环境影响最小的能源。除此之外,风能资源非常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据统计,太阳向地球辐射的巨大能量中,约有1%转化为风能。这些能量相当于全球每年消耗的煤、石油等化石燃料能量的总和,可见风能的潜力是非常大的。随着风力发电技术日趋成熟,风力发电规模也不断扩大,美国加州由数家风能公司提供给电网的电量,足以供应旧金山这样的大城市的居民需求。我国风电事业近年来发展较快,已有16万台微型风力发电机用于边远山区、牧区、海岛,初步解决了地处边远,居住分散,电网难以到达地区的居民用电问题。同时也遏制了微型汽油发电机的发展,在节约石化燃料的同时,避免了各种有害气体的排放。国家“九五”新能源发展计划提出,“九五”期间全国风力发电的总装机容燕山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量要突破40万千瓦。为此,国家从宏观规划角度出发,制定了“乘风计划”,面向国内外市场发展风力发电。“乘风计划”不仅会大大促进我国风电事业的发展,而且对减排有害污染物,促进环境的改善有着重要意义。

风力发电近几年发展如此之快,是因为它有许多优点:1.设备简单,投资少,成本低,风力发电机的整个设备成本不足功率相当的火力发电,水力发电和核电站成本的1/4,在二、三年内就可以收回全产投资;2.节省燃料和运输费用。在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风力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就地建立风力发电站,就地用电,这样就可以节省大量的输电设备和能源。许多燃料是十分重要的化学原料,把它白白的燃掉是十分可惜的。我国资源并不十分丰富,充分利用风力资源意义就更重大了;3.利用风力可以减少对大气的污染,保护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化学燃料不断向大气中排放对生物有害物质,严重的威胁人们健康,而风力能源则没有任何影响人类健康的有害物质。

由于它是清洁能源,对环境无污染,又由于我们国家地形复杂,人口又多,居住分散,对于电网涉及不到的地区,特殊行业,可以补充大电网的缺陷,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可以利用小型风机风力发电的地方主要有:

(l)航运系统我们有长江等水系几条大河流,如长江航运中的拖船,一般在100一200吨,经常被搁置在江中间的锚地上,用电主要靠蓄电池。使用风力发电机对蓄电池补充充电效果很好,这方面有成功的经验。但是,由于国有运输企业的不景气,影响了市场。

另外,我们大小河流湖泊上的船舶数量惊人,用小型风力发电机解决它们的照明、收视电视、听广播,有很重要的意义和市场。

(2)森林防火高山观察站据林业部防火指挥部介绍,东北约有400个观察站,西南也有几百个高山观察站,各省市都有一些森林高山防火观察站,站上的工作人员,在防火期从10月到第二年4、5月期间昼夜在站上值勤,解决他们的照明及听广播、看电视颇为费神。由于山高、道路狭窄歧岖、运输困难,又不能使用明火,使用小型风力发电机可以基本解决观察站的照明及娱乐用电。90年代初,个别观察站曾使用过小型风力发电机。由于风力发电机的某些技术问题及使用人员的素质因素,没有得到推广。

(3)无人值守的差转台和微波站。

(4)东南沿海各孤立的岛屿。

(5)围网养殖系统。

(6)农牧区。

(7)国际市场。

1.4 我国的风能资源及其分布

风能是地球表面空气移动时产生的动能。由于风速是一个随机性很大的量,必须通过长时间的观测才能算出平均风功率密度。

根据风的气候特点,一般选取10年风速资料中年平均风速最大、最小和中间的3个年份为代表年份,分别计算该3个年份的风功率密度然后加以平均,其数值可以作为当地长年风

功率密度平均值。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计算了全国900余个气象站的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值,该值反映出全国风能资源分布状况,以及各个地区风能资源潜力。

中国10m高度层的风能总储量为3226GW,这个储量称作风能“理论可开发总量”。实际可供开发的量按上述总量的1/lO估计,并考虑风能转换装置风轮的实际扫掠面积,再乘以面积系数O.785(即直径为lm的圆面积是边长为lm的正方形面积的0.785),得到中国10m高度层实际可开发的风能储量为253GW。这个数量比1996年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还大,说明中国风能资源丰富,但是可供经济开发的风能储量数据尚需进一步查明。

中国风能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和东北的草原或戈壁,以及东部和东南沿海及岛屿,这些地区一般都缺少煤炭等常规能源。中国风力大小的出现规律是冬、春季风大,降雨量少;夏季风小,降雨量大。这一特点恰与水电的枯水期和丰水期有着较好的互补性。图1-1示出了中国有效风能密度分布状况。

由于我国地形复杂,风的地区性差异很大,有必要将我国的风能资源的大体分布列出,以便于人们了解哪些地区有开发利用风能的潜力。中国风能资源丰富的省区于表1一l。

一般风能资源的潜力和特征用有效风能密度和可利用年积累小时数两个指标表示。根据有关气象资料,我国可利用风能地区有三个,即风能丰富区、较丰富区、可利用区,列表1一2如下:

图1-1 中国有效风能密度分布状况

表1一1 中国风能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

表1-2 我国风能资源分布情况

第二章 风力机理论

2.1 基本公式

2.1.1 风能利用系数

风力机从自然风能中吸收的能量大小程度用风能利用系数p C 表示。横截面积为s(2

m )的气流的动能为

2.1.2 风压强

如图2-1a ,根据伯努力方程,风中物体受到的风压Q 为

2.1.3 阻力式风力机的最大效率

建立简单的理想模型,一个平板在风的气动压力作用下沿着风速方向运动,如图2-lb ,并规定平板上游一定距离上的风速为f V ,平板的运动速度为v ,那么平板吸收的功率可以表示为

图2-1 平板模型

对给定的上游风速玲,可以写出以平板的运动速度V 为函数的功率变化关系式,对v 进行微分得

从上式中可以看出,阻力式风力机的效率是比较低的,提高效率的唯一办法是设法提高风的阻力系数C 。

2.2 工作风速与输出功率

2.2.1 风力发电机的输出效率

最理想的风力机也不可能吸收全部的风能,而只能吸收部分风能。如上一节推导的那样,有一个最大风能利用系数pmax C 。但是,风力机在制做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做不到完全理想的形状。因此实际的风力机和理想的风力机之间也有差异。实际风力机吸收的功率与理想风力机吸收的功率的比值叫做风力机的效率。用1η表示。另外还有传动机构的效率甲2η和发电机的效率3η等,所以实际风力发电机输出的效率,可以表示为

2.2.2 工作风速与输出功率

风力机启动时,为了克服其内部的摩擦阻力而需要一定的力矩。这一最低力矩值叫做风力机的启动力矩。启动力矩主要与风力机本身的传动机构摩擦阻力有关·因此风力机有一最低工作风速称f min V ,只有风速大于f min V 时风力机才能工作。

当风速超过某一值的时候,基于安全上的考虑(主要是塔架和桨叶强度),风力机应该停止运转,所以每一台风力机都规定有最高风速f max V ,最高风速f min V 与风力机的设计强度有关,是设计时给定的参数。

最小风速称f min V ,和最大风速f max V 之间的风速叫做风力机的工作风速,相应于工作风速风力机有功率输出。当风力机的输出功率达到标称功率时的工作风速叫做该风力机的额定风速。

2.2.3 启动风速和额定风速的选定

如何根据风能资源来选用风力机,使风力机的运行状态最佳,确定起动风速和额定风速是关键。

2.2.

3.1 双参数威布尔分布 风能就是流动空气具有的动能。单位时间通过垂直于空气流的单位面积的空气流所具有的动能叫风能密度,设ρ为空气密度,v 为风速,则风能密度p=0.53v ρ,ρ随v 的立方增大,变化非常快,故知道风速的变化情况是利用风能的先决条件。

风速V 是随机变量,经研究专家们多认为用双参数威布尔概率密度函数拟合风速频率分布最好脚。威布尔分布函数形如下式

其中K 为形状参数,无量纲,C 为尺度参数,量纲为m 1

s -。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参数K 、C 是不同的,可根据某地连续30年的风资料算出该地的K 、C 参数,威布尔分布函数曲线见图2-2。参数K 、C 影响曲线形状,K 大C 大曲线陡峻,峰右移,反之亦然。

图2-2 威布尔分布函数曲线

上式满足

2.2.

3.2 起动风速启动风速为风力机风轮由静止开始转动并能连续运转的最小风速:风力机分水平轴和垂直轴两大类,每一类又有多种形式,同一形式还有若干种规格,只有科学地选择适合当地风能资源的风力机,才能以较少的投资获取较多的风能。

s-,至6m1s-,这一范围能满足风能根据国内外100多种风力机,起动风速的范围是2m1

丰富区、较丰富区、可利用区的不同需要。

双参数威布尔分布函数曲线峰值对应的凡就是起动风速(图2-2)。对上式求一阶导数且令其等于O有

解得

证明气是出现概率最大的风速。使用起动力风速大于上式计算的气的风力机会损失小风速这一区段的风能,使用起动风速小于上式计算的咋的风力机是否更好呢?表面看低风速的风能得到更多的利用,深入研究可知在之气的较高风速区风能利用率下降,总体上是得不偿失,故选用尽可能接近上式结果的风力机最为理想。

2.2.

3.3 额定风速额定风速的选定直接影响风能利用系统整体的效率和经济性,是风力发电机设计中的重要参数。

ρ,对一台效率为η,桨叶半径为厂的风力机,输出功率w(V)的威己知风能密度p=123v

布尔分布函数为

v应是额定风速,此时风力机提取的风能最多。

w(V)峰值对应之风速

p

2.2.

3.4 风力机的工作风速、输出功率与风能的关系风力机的工作风速、输出功率与风能

m;横坐标表的关系可以简单地如图2一3来表示(注:图中纵坐标表示输出功率,单位为:w/2

示风能,单位为:m/s)

A一理论风能曲线B一扣除空气动力损失后的风力机吸收的功率

C一计算传动损失和机械能转换损失后的功率曲线

D一发电机实际输出功率曲线

图2一3 功率与风速的关系

2.3 风能利用与气象

2.3.1 风的观测对风能利用的意义

在前面已经讲述过,风能与风速的三次方成正比。所以,当风速测量有10%的误差时,风力机输出功率的误差将扩大到33%。在风力机的设计中,输出功率出现30%以上的误差,将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风速随时间变化很大,而且地区性差异也很大,正确把握风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在风力机设计计划中,对风的观测非常受重视。

2.3.2 风能利用中需要的气象调查

在风能利用中,需要进行四项气象调查:

(l)风能密度调查结合风能的地区分布和可设立风力机地区面积的调查,在全国范围内对可利用的风能量进行估算。

(2)选定适合地点在一年中,对通过强风场所的调查。

(3)风速的频率分布调查在风力机的设计中,为了估算平均出力和运转时间等量,必须了解风力机轴高处的风况。

(4)为了风力机设计强度和安全系数的气象调查异常的强风出现的概率、风的不定向性以及突风程度,冰暴、盐害等的调查。

2.4 风的观测

风的观测,因其目的不同而有各自的特点。对于风能利用,通过对风的观测,可以估算出该地区可利用的风能大小,为风力机的设计和性能研究以及开发的经济性等提供条件。

风速的测量包括风向和风速的测量。因为风速随时间变化很大,而且变化不定,所以测量时取一定时间内的风速大小的平均值和最长时间的风向。我国现行的风速观测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每日定时4次两分钟平均风速观测;一种是一日24次自记10分钟平均风速观测。实际测量结果表明,前一种方法的误差比较大,因此在风力发电机的设计中采用后一种测量方法得到的数据。

第三章风力发电机方案和结构设计

3.1 小型垂直式风力发电机方案设计

现在,各个发达国家均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虽然太阳能一直是新能源商业化的首选,因为太阳能的设置地点较灵活,不会产生噪音,可以和建筑进行一体化设计。但是风力发电较太阳能而言,它的成本优势明显。传统的风力发电机启动风速要求较高,发电噪音也很大,所以只能将风力发电机放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或风力较大的地方。设备也是往大型风力发电机发展,专门建设大型风力发电场,这样,小型风力发电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未得到较好的发展。所以,如何使风力发电和建筑进行一体化设计,降低小型风力发电机噪音,使其安装在建筑周围而不影响人的生活质量,已成为各个国家研究的焦点!

此处省去NNNNN需要更多更完整的图纸和说明书请联系秋3053703061

250 小型风力发电机总体结构的设计

第一章 概述 1.1 风力发电机概况 风能的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 近年来, 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日趋恶化使世界各国开始重 视开发和利用可再生、 且无污染的风能资源。自80年代以来, 风能利用的主要趋势是风力发 电。风力发电最初出现在边远地区, 应用的方式主要有: 1) 单独使用小型风力发电机供家 庭住宅使用; 2) 风力发电机与其它电源联用可为海上导航设备和远距离通信设备供电; 3) 并入地方孤立小电网为乡村供电。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 风力发电迅猛发展。以机组大型化(50kW~ 2MW )、集中安装和 控制为特点的风电场(也称风力田、风田) 成为主要的发展方向。20 年来, 世界上已有近30 个国家开发建设了风电场(是前期总数的3 倍) , 风电场总装机容量约1400 万kW (是前期总 数的100 倍)。目前, 德国、美国、丹麦以及亚洲的印度位居风力发电总装机容量前列, 且 未来计划投资有增无减。美国能源部预测2010 年风电至少达到国内电力消耗的10%。欧盟5 国要在2000~ 2002 年达到本国总发电量的10%左右, 丹麦甚至计划2030 年要达到40%。 中国是一个风力资源丰富的国家, 风力发电潜力巨大。据1998 年统计, 风力风电累计 装机22.36万kW , 仅占全国电网发电总装机的0.081% , 相对于可开发风能资源的开发率仅 为0.088%。 中国第一座风力发电场于1986 年在山东荣成落成, 总装机较小, 为3×55kW。到1993 年我国风电场总装机容量达17.1MW , 1999 年底, 我国共建了24 个风力发电场, 总装机 268MW。我国风力发电场主要分布在风能资源比较丰富的东南沿海、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 其中风电装机容量最多的是新疆已达72.35kW。在未来2~ 3 年内, 我国计划新增风电场装 机容量将在800MW 以上, 并且将会出现300~ 400MW 的特大型风力发电场。 1.2 风力发电机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风力发电机的研制情况 美国从1974年起对风能进行系统的研究,能源部对风能项目的投资累计已达到25亿美 元。许多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都参加了风能的研究开发,目前己安装了8个巨型风力发电机 组。到19%年末,风力发电总装机容量己达到170x 4 10 kw,所提供的电力占全美电力需求量 的10%,居世界之首位,主要集中在加利福尼亚州。美国国会己通过了能源政策法,在能源 部的规划下, 将会改变风力发电集中于加利福尼亚的局面,在年平均风速达5.6m/s的中西部 12个州将建风力电站。据能源部预测,在未来15年内,风电将增加6倍。在今后2年内,在怀 俄明、伊阿华、明尼苏达、得克萨斯、佛蒙特、缅因州等修建大型风电场,这些风电场将使 美国风力发电能力再增加40x 4 10 kw, 预计到2010年, 风力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630x 4 10 kw, 可满足全美电力需求量的25%。 德国是欧洲风力发电增长最快的国家,近年风力发电量急增,尤其沿海各州,风力发电 发展迅速,己超过丹麦,成为世界第二。到1995年己建成1035座风力发电装置,装机容量 49.4x 4 10 kw,1996年新装机约950座,装机容量为48x 4 10 kw,到19%年底德国己拥有4500座 风力发电装置,总装机容量达到约160x 4 10 kw,1997年估计可增加5x 4 10 kw,可为20多万个 家庭提供日常用电。这些风力发电装置中的1600个是政府投资建设的。装机容量超过1OO0kW 的风电场有250个,300OkW的最大风电场已投入使用,发电能力63x 4 10 kw,西部5x 4 10 kw风

结构设计pkpm软件satwe计算结果分析 (2)

结构设计pkpm软件SATWE计算结果分析 SATWE软件计算结果分析 一、位移比、层间位移比控制 规范条文: 新高规的4.3.5条规定,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角,A、B级高度高层建筑均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且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5倍,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4倍。高规4.6.3条规定,高度不大于150m的高层建筑,其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间之比(即最大层间位移角)Δu/h应满足以下要求: 结构休系Δu/h限值 框架 1/550 框架-剪力墙,框架-核心筒 1/800 筒中筒,剪力墙 1/1000 框支层 1/1000 名词释义: (1)位移比:即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与平均水平位移的比值。 (2)层间位移比:即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层间位移角与平均层间位移角的比值。 其中: 最大水平位移:墙顶、柱顶节点的最大水平位移。 平均水平位移:墙顶、柱顶节点的最大水平位移与最小水平位移之和除2。 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与层高的比值。 最大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角的最大值。 平均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角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除2。 控制目的: 高层建筑层数多,高度大,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结构具有必要的刚度,应对其最大位移和层间位移加以控制,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 1.保证主体结构基本处于弹性受力状态,避免混凝土墙柱出现裂缝,控制楼面梁板的裂缝数量,宽度。 2.保证填充墙,隔墙,幕墙等非结构构件的完好,避免产生明显的损坏。 3.控制结构平面规则性,以免形成扭转,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结构位移输出文件(WDISP.OUT) Max-(X)、Max-(Y)----最大X、Y向位移。(mm) Ave-(X)、Ave-(Y)----X、Y平均位移。(mm) Max-Dx ,Max-Dy : X,Y方向的最大层间位移

小型风力发电机动力结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第一章概述 1.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数千年来,风能技术发展缓慢,也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但自1973年世界石油危机以来,在常规能源告急和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下,风能作为新能源的一部分才重新有了长足的发展。风能作为一种无污染和可再生的新能源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对沿海岛屿,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地广人稀的草原牧场,以及远离电网和近期内电网还难以达到的农村、边疆,作为解决生产和生活能源的一种可靠途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全球都面临着能源枯竭、环境恶化、气温升高等问题,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能源安全问题受到世界各国广泛关注。风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它资源丰富,是一种永久性的本地资源,可为人类提供长期稳定的能源供应;她安全、清洁,没有燃料风险,更不会在使用中破坏环境。为此,世界各国都在加快风力发电技术的研究,以缓解越来越重的能源与环境压力,中国也不例外。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能源利用以煤炭为主。在当前以石化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结构中,煤炭占73.8%,石油占18.6%,天然气占2%,其余为水电等其它资源。在电力的能源消费中,也是以煤炭为主,燃煤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80%。但是,能为人类所用的石化资源是有限的,据第二届环太平洋煤炭会议资料介绍,按目前的技术水平和采掘速度计算,全球煤炭资源还可开采200年。此外,石油探明储量预测仅能开采34年,天然气约能开采60年。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能源供需矛盾加剧,如果不趁早调整以石化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结构,势必形成对数亿年来地球积累的生物石化遗产更大规模的挖掘、消耗,由此将导致有限的石化能源趋于枯竭,人类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的恶性循环,不利于经济、能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电力部己制定“大力发展水电,继续发展火电,适当发展核电,积极发展新能源发电”的基本原则,把风力发电作为优化我国电力工业结构跨世纪的战略发展目标①。 表1-1 1996-2005年世界风电市场增长 从表1-1可以看出,世界上的风电能源增长的非常迅速,10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29.77。截止2005年底,全世界并网运行的风力发电机总装机容量达到59237 MW ,是1996年装机容量的9.76倍②。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研究报告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研究报告 1.垂直轴与水平轴对比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与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相比,有其特有的优点: ①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放置在高高的塔顶,而且是一个可旋转360 度的活动联接机构,这就造成机组重心高,不稳定,而且安装维护不便。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机,齿轮箱放置在底部,重心低,稳定,维护方便,并且降低了成本。 ②风力发电机的客户越来越需要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维修方便的产品。垂直轴风轮的翼片在旋转过程中由于惯性力与重力的方向恒定,因此疲劳寿命要长于水平轴风轮;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构造紧凑,活动部件少于水平轴风力机,可靠性较高;垂直轴系统的发电机可以放在风轮下部甚至地面上,因而便于维护。 ③风力发电机由于高度限制和周围地貌引发的乱流,常常处于风向和风强变化剧烈的情况,垂直轴风力发电机有克服“对风损失”和“疲劳损耗”上有水平轴风力发电机不可比的优点,且理论风能利用率可达40%以上.因此在考虑了较小的启动风速和对风力机影响较大的“对风损失”之后,从而提高垂直轴风轮的风能实际利用率。 ④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机仓需360度旋转,达到迎风目的。这个调节系统包含有旋转机构,风向检测,角位移发送,角位移跟踪等系统。垂直轴风力机不要迎风调节系统,可以接受360度方位中任何方向来风,主轴永远向设计方向转动。 ⑤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的翼片受到正面风载荷力,离心力,翼片结构相似悬臂梁。翼片根部受到很大弯矩产生的应力。而且翼片在旋转一周的过程中,受惯性力和重力的综合作用,惯性力的方向是随时变化的,而重力的方向始终不变,这样翼片所受的就是一个交变载荷,这就要求翼片有很高的的疲劳强度,因此大量事故都是翼片根部折断。而垂直轴风机的翼片主要承受拉应力,不易折断,寿命长。 ⑥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翼片的尖速比高,一般在5~7左右,在这样的高速下翼片切割气流将产生很大的气动噪音,导致噪声污染。垂直轴风力机翼片的尖速比较水平轴的要小的多,这样的低转速基本上不产生气动噪音,无噪音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以前因为噪音问题不能应用风力发电机的场合(城市公共设

小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设计

小型垂直轴风力发电系统设计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小型垂直轴风力发电系统的设计方案,本系统主要面向沿海高层建筑或边远地区用户。经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结合必要的理论计算,系统采用四片NACA0012型叶片构成H型达里厄风力机,利用永磁直驱同步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经过电力电子电路对蓄电池进行充电。文中对主要支撑件和传动件进行了必要的结构校核,对所用的两个角接触球轴承进行了使用寿命校核。最后以垂直轴风轮和永磁直驱发电机为主要对象,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三维模型,设计风力发电系统主要零部件,并简要介绍其控制电路、选择蓄电池型号。 [关键字]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达里厄 NACA0012翼型

Design of the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Abstract]This is a design of a kind of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which was used in removed rural area or highrise in seaside city based on related theories. By consulting reference sources and necessary mathematical operation,four NACA0012 air-foil blades were used as the compoments of the H-type Darrieus. The lead-acid bettery was charged by the electrical energy which was generated by a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with the operation of power electronic circuits. In this article,some constructures such as the main suppoting parts and the angular contact ball bearings were vertified on the intensity and life. By using of the solidworks2006 software,every important part has a 3D model. We also design a control circuit and bettery breifly. [Keywords]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Darrieus NACA0012 air-foil

建筑结构选型实例分析报告

建筑结构选型实例分析 第一章 悬挑结构:现代MOMA 1.工程概况: 当代MOMA位于东直门迎宾国道北侧,拥有首都北京的地标优势,项目规划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为13.5万平方米,配套商业面积达8.5万平方米,包括多厅艺术影院,画廊,图书馆等文化展览设施,还包括了精品酒店,国际幼儿园,顶级餐饮,顶级俱乐部及健身房、游泳池、网球馆等生活设施与体育休闲设施。 当代MOMA由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教授StevenHoll设计,项目规划概念是BEIJINGLINKEDHYBRID,在建筑艺术方面实现了世界的唯一,更加充分的发掘城市空间的价值,将城市空间从平面、竖向的联系进一步发展为立体的城市空间。当代MOMA也是当代置业科技主题地产的延续与发展,在万国城Moma实现高舒适度、微能耗的基础上,将大规模使用可再生的绿色能源。从可持续的观点出发,当代MOMA适当的高密度(强度)开发利用土地与大规模使

用可再生的绿色能源是大城市发展的方向,是真正“节能省地型”的项目。 在当代MOMA的规划设计中,更多考虑了未来城市的生活模式,引入了复合功能的概念,实现开放功能的城市社区,在这里不单是居住功能,而且能够和谐的工作,娱乐、休闲消费、交通,作为一个汇集精品商业与国际文化的开放社区,充满生气与活力,将创造更和谐的国际化生活氛围,不仅为社区创造更舒适的环境,更多的交往机会,也将完善城市区域功能,为北京的城市形象,为北京奥运会增添光彩。项目计划2005年初开始建设,在2008年奥运会之前建成使用。 2.结构形式: 为减轻自重,梁柱采用H型钢,并且设置了受拉的钢斜撑,提高悬挑结构的刚度和承载力.为承受悬挑部分重力荷载产生的倾覆力矩,在悬挑部分增设钢斜撑,将倾覆力矩传递到塔楼上;在塔楼相应的部位增设钢管斜撑。使塔楼整体承受倾覆力矩。在塔楼内除设置核心筒外。还设置了十字型剪力墙,提高塔楼整体的刚度和抗倾覆能力。长悬挑是本工程主要设计难点之一,目前主体结构竖向构件采用了中震不屈服的性能目标,对于悬挑结构这样更加重要的部分,设计中采用了中震弹性设计的更高的性能目标,即悬挑部分的构件验算时,按中震弹性地震力(水平地震和竖向地震)与竖向荷载进行组合,考虑荷载分项系数,材料强度取设计值。经中震弹性设计验算,悬挑部位构件的应力比基本上都控制在0.9以下。 3.施工情况: 物业公司:第一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建筑面积:220000平方米 绿化率:34% 使用率:80% 容积率:2.64 建设规模:地上21层、地下两层

堆垛机设计

题目:堆垛机设计(机械部分)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生:(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摘要 本文主要是有轨堆垛机的机械部分设计,包含堆垛机的行走机构、升降机构、伸缩机构的设计,其中重点放在了行走机构的设计上。根据比较选择了单立柱堆垛机,在进行机构的设计时,根据电机确定机构的总体结构,再由运行阻力计算行走电机的功率,进而确定电机型号。本设计升降轨道采用双柱型轨道,结构简单工艺性好,货叉伸缩机构借鉴了抽屉轨道的原理。根据设计要求对各主要部件初步选型后再对部件进行强度的校核,来保证选择的合理性。在本文最后部分,对该堆垛机的刚性和稳定性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从而保证了堆垛机工作时运行的平稳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有轨堆垛机,行走机构,双柱型轨道 Subject:The Design of the mechanical structure of a Stacker Crane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sign of the mechanical structure , including the walking、lifting、stretch outing and draw backing mechanism of a stacker crane, in my design work I focus on the design of the walking mechanisms. According to the comparison we choice the single pillar stacker , In the design of the mechanism ,we according to he motor institutions determine the general structure of a stacker crane, Then cording the resistance to calculation traveling motor power and determine the motor model. Tracking the movement double column type orbit.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good in usability. The goods for the expansion institutions fork drawer the principle of orbit.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of the main components of preliminary selection, then to parts of checking intensity. to ensure that the choice of rationality . In the last part of this paper , the stacker strength and stability for a more detailed analysis , so as to ensure the smoothness of work stacker slide may run and reliability . Keywords: stacker crane, walking mechanism, double column type orbit

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设计说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 《交流永磁同步电机理论》课程报告题目: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设计 院 (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科电气工程 授课教师 学号 研究生 二〇一四年六月

第1章小型永磁发电机的基本结构 小型风力发电机因其功率低,体积小,一般没有减速机构,多为直驱型。发电机型式多种多样,有直流发电机、电励磁交流发电机、永磁电机、开关磁阻电机等。其中永磁电机因其诸多优点而被广泛采用。 1.1小型永磁风力发电机的基本结构 按照永磁体磁化方向与转子旋转方向的相互关系,永磁发电机可分为径向式、切向式和轴向式。 (1)径向式永磁发电机径向式转子磁路结构中永磁体磁化方向与气隙磁通轴线一致且离气隙较近,漏磁系数较切向结构小,径向磁化结构中的永磁体工作于串联状态,只有一块永磁体的面积提供发电机每极气隙磁通,因此气隙磁密相对较低。这种结构具有简单、制造方便、漏磁小等优点。 径向磁场永磁发电机可分为两种:永磁体表贴式和永磁体内置式。表贴式转子结构简单、极数增加容易、永磁体都粘在转子表面上,但是,这需要高磁积能的永磁体(如钕铁硼等)来提供足够的气隙磁密。考虑到永磁体的机械强度,此种结构永磁电机高转速运行时还需转子护套。内置式转子机械强度较高,但制造工艺相对复杂,制造费用较高。 径向磁场电机用作直驱风力发电机,大多为传统的内转子设计。风力机和永磁体内转子同轴安装,这种结构的发电机定子绕组和铁心通风散热好,温度低,定子外形尺寸小;也有一些外转子设计。风力机与发电机的永磁体外转子直接耦合,定子电枢安装在静止轴上,这种结构有永磁体安装固定、转子可靠性好和转动惯量大的优点,缺点是对电枢铁心和绕组通风冷却不利,永磁体转子直径大,不易密封防护、安装和运输[1]。表贴式和径向式的结构如图1-1 a)所示。 a)径向式结构 b)切向式结构

建筑结构选型案例分析(1)

1 混合结构体系 混合结构体系概述 混合结构是指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钢筋混凝土和砖木建造的。如一幢房屋的梁是用钢筋混凝土制成,以砖墙为承重墙,或者梁是用木材建造,柱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材料的承重结构所共同组成的结构体系均为混合结构。混合结构,又可以说是砖混结构.虽然也用钢筋浇柱\梁,但墙体具是承重功能,不能乱拆. 特点:质量较框架略差,质量较好,寿命较长.造价略低,适合6层以下,横向刚度大,整体性好,但平面灵活性差。 分类:型钢柱+混凝土梁+混凝土筒归入混凝土结构 型钢柱/钢管混凝土+钢梁+混凝土筒归入型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 实例工程项目概况 金茂大厦(JinMaoTower),又称金茂大楼,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黄浦江畔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楼高米,是上海目前第2高的摩天大楼(截至2008年)、中国大陆第3高楼、世界第8高楼。大厦于1994年开工,1999年建成,有地上88层,若再加上尖塔的楼层共有93层,地下3层,楼面面积27万8,707平方米,有多达130部电梯与555间客房,现已成为上海的一座地标,是集现代化办公楼、五星级酒店、会展中心、娱乐、商场等设施于一体,融汇中国塔型风格与西方建筑技术的多功能型摩天大楼,由著名的美国芝加哥SOM设计事务所的设计师Adrian Smith设计。因为中国人喜欢塔所以中国才把金茂大厦设计成这样。 实例工程项目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分析 其结构体系为巨型型钢混凝土翼柱+ 内筒混合结构体系。这种混合结构体系的巨型型钢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内筒通过刚性大梁构成一个整体的抗侧力体系, 而且其抗侧力体系的力矩很大, 效率很高。这种体系还可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 其外围洞口可以做得很大。 2框架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体系概述 框架结构是利用梁柱组成的纵、横向框架,同时承受竖向荷载及水平荷载的

常用结构分析设计软件之比较

常用结构软件比较 目前的结构计算程序主要有:PKPM系列(TAT、SATWE)、TBSA系列(TBSA、TBWE、TBSAP)、BSCW、GSCAD、 SAP系列。其他一些结构计算程序如ETABS等,虽然功能强大,且在国外也相当流行,但国内实际上使用的不多,故不做详细讨论。 一、结构计算程序的分析与比较 1、结构主体计算程序的模型与优缺点 从主体计算程序所采用的模型单元来说 TAT和TBSA属于结构空间分析的第一代程序,其构件均采用空间杆系单元,其中梁、柱均采用简化的空间杆单元,剪力墙则采用空间薄壁杆单元。在形成单刚后再加入刚性楼板的位移协调矩阵,引入了楼板无限刚性假设,大大减少了结构自由度。 SATWE、TBWE和TBSAP 在此基础上加入了墙元,SATWE和TBSAP还加入了楼板分块刚性假设与弹性楼板假设,更能适应复杂的结构。SATWE提供了梁元、等截面圆弧形曲梁单元、柱元、杆元、墙元、弹性楼板单元(包括三角形和矩形薄壳单元、四节点等参薄壳单元)和厚板单元(包括三角形厚板单元和四节点等参厚板单元)。另外,通过与JCCAD的联合,还能实现基础-上部结构的整体协同计算。TBSAP提供的单元除了常用的杆单元、梁柱单元外,还提供了用以计算板的四边形或三角形壳元、墙元、用以计算厚板转换层的八节点四十八自由度三维元、广义单元(包括罚单元与集中单元),以及进行基础计算用的弹性地基梁单元、弹性地基柱单元(桩元)、三角形或四边形弹性地基板单元和地基土元。TBSAP可以对结构进行基础-上部结构-楼板的整体联算。 从计算准确性的角度来说 SAP84是最为精确的,其单元类型非常丰富,而且能够对结构进行静力、动力等多种计算。最为关键的是,使用SAP84时能根据结构的实际情况进行单元划分,其计算模型是最为接近实际结构。 BSCW和GSCAD的情况比较特殊,严格说来这两个程序均是前后处理工具,其开发者并没有进行结构计算程序的开发。但BSCW与其计算程序一起出售,因此有必要提一下。BSCW一直是使用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一个框剪结构计算软件,这个程序应属于空间协同分析程序,即结构计算的第二代程序(第一代为平面分析,第二代为空间协同,第三代为空间分析)。GSCAD则可以选择生成SS、TBSA、TAT或是SSW的计算数据。SS和SSW均是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开发的,其中SS采用空间杆系模型,与TBSA、TAT属于同一类软件;而SSW根据其软件说明来看也具有墙元,但不清楚其墙元的类型,而且此程序目前尚未通过鉴定。 薄壁杆件模型的缺点是: 1、没有考虑剪力墙的剪切变形。 2、变形不协调。

堆垛机结构设计

摘要 自动化立体仓库,也叫自动化立体仓储,利用立体仓库设备可实现仓库高层合理化,存取自动化,操作简便化。堆垛机是整个自动化立体仓库的核心设备,通过手动操作,半自动操作和全自动操作实现把货物从一处搬运到另一处。它由机架(上横梁,下横梁,立柱),水平行走机构,载货台,货叉及电气控制系统构成。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一套实验室教学装置为基础,以实际为参考而建立的虚拟自动化立体仓库堆垛机系统,作者主要对堆垛机的分类进行简要的介绍,对堆垛机的各个部分的结构进行详细的研究首先对不同堆垛机简介和描述,然后通过巷道堆垛机进行整体分析并设计各个部分的结构,完成对各个部分的受力校核。 关键词:立体仓库、堆垛机、结构、受力校核。

Abstract Automated multi-layered storehouse, also call for automated warehouse, using three-dimensional warehouse equipment can realize warehouse top rationalization, access automation, operation to handle. Stacking machine is the core of the whole automated warehouse equipment, through manual, semiautomatic operation and automatic operation to put the goods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 place in handling. It is composed of (beam in beam, support), the mobile mechanism, bills, level platform, goods fork and electrical control system structure. This paper is mainly based on a set of laboratory teaching equipment as the basis, the actual for reference and establishing virtual automated multi-layered storehouse stacker system, the author mainly to the stackers classification, a brief introduction about the parts of stacker detailed study of the structure of different stacker first introduction and description, and then through the tunnel stacker integral analysis and design of structure, various parts of each part of the complete stress checking. Keywords: Automated multi-layered storehouse,Stacker,structure,Stress checking

建筑结构选型案例分析

1 混合结构体系 1.1混合结构体系概述 混合结构是指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钢筋混凝土和砖木建造的。如一幢房屋的梁是用钢筋混凝土制成,以砖墙为承重墙,或者梁是用木材建造,柱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材料的承重结构所共同组成的结构体系均为混合结构。混合结构,又可以说是砖混结构.虽然也用钢筋浇柱\梁,但墙体具是承重功能,不能乱拆. 特点:质量较框架略差,质量较好,寿命较长.造价略低,适合6层以下,横向刚度大,整体性好,但平面灵活性差。 分类:型钢柱+混凝土梁+混凝土筒归入混凝土结构 型钢柱/钢管混凝土+钢梁+混凝土筒归入型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 1.2 实例工程项目概况 金茂大厦(JinMaoTower),又称金茂大楼,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黄浦江畔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楼高420.5米,是上海目前第2高的摩天大楼(截至2008年)、中国大陆第3高楼、世界第8高楼。大厦于1994年开工,1999年建成,有地上88层,若再加上尖塔的楼层共有93层,地下3层,楼面面积27万8,707平方米,有多达130部电梯与555间客房,现已成为上海的一座地标,是集现代化办公楼、五星级酒店、会展中心、娱乐、商场等设施于一体,融汇中国塔型风格与西方建筑技术的多功能型摩天大楼,由著名的美国芝加哥SOM设计事务所的设计师Adrian Smith设计。因为中国人喜欢塔所以中国才把金茂大厦设计成这样。 1.3 实例工程项目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分析 其结构体系为巨型型钢混凝土翼柱+ 内筒混合结构体系。这种混合结构体系的巨型型钢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内筒通过刚性大梁构成一个整体的抗侧力体系, 而且其抗侧力体系的力矩很大, 效率很高。这种体系还可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 其外围洞口可以做得很大。 2框架结构体系 2.1框架结构体系概述 框架结构是利用梁柱组成的纵、横向框架,同时承受竖向荷载及水平荷载的

Autodesk Robot 结构设计分析软件标准入门手册

Autodesk Robot 结构设计分析软件 标准入门手册

目录 Autodesk Robot 结构设计分析软件 快速浏览 (1) 软件概述 (3) Robot模块 (3) Robot的页面布局 (5) 软件的基本配置 (6) 首选项 (6) 工程首选项 (7) 导航功能 (8) Robot工作界面的使用方法 (10) 系统菜单 (10) 文件菜单 (11) 编辑菜单 (11) 浏览菜单 (12) 图形菜单 (12) 荷载菜单 (12) 分析菜单 (13)

结果菜单 (13) 设计菜单 (13) 工具菜单 (14) 窗口菜单 (14) 帮助菜单 (14) 布置系统 (15) 输入结构分析数据 (18) 分析结构 (22) 结果预览 (24) 梁的示意图 (24) 面的示意图 (26) 彩图结果 (28) 结构元素的设计 (29) 钢构件和木构件的设计 (29) 钢连接设计 (32) RC设计 (34) 所需钢筋面积(理论值)的计算 (34) 假设钢筋面积的计算 (35) 报告及输出计算书 (37) 快捷键列表 (39) 三维框架结构 (41) 软件配置 (43)

模块定义 (44) 杆的定义(二维框架)……………………………………… 44 约束的定义 (45) 2D椼架的定义 (46) 荷载定义 (47) 特殊荷载工况下荷载的定义 (48) 复制已有框架 (52) 横向梁的定义 (53) 交叉约束的定义 (54) 复制已定义的杆(梁横截面或支撑) (56) 结构分析 (57) 结果预览 (58) 以图形的形式预览梁的结构 (58) 以表格的形式预览杆的结构 (60) 压力分析 (61) 打印前的准备 (64) “捕捉”视图和计算记录的数据 (64) 准备输出的计算书 (65) 打印输出计算报告 (67) RC和钢混合结构 (71) 程序的配置 (73)

双立柱堆垛机结构设计

摘要 这篇文章阐述了大多数现代企业常用的两门式堆垛机设计方案。本文主要介绍了升降机构的设计,货叉伸缩机构的设计以及安全机构和控制部分的简单选型和计算,包括电机,减速器和齿轮的选择。机架的计算,滚筒的计算,轴的检查,电气原理图的配备等。先是提议出了每一个组织的整体设计计划。然后就是对每个组织的压力情况实行了具体的阐明以及计算放方便推断出最开始的值,最后就开始进行详细的测试来判断实际要求的值。 关键词:升降机构;货叉伸缩机构;双立柱堆垛机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in detail the design of the double-pillar stacker that is commonly used in most modern enterprises. The article focuses on the design of its two components: the lifting mechanism, the fork telescoping mechanism, and the safety mechanism and control part. The simple selection and calculationIncluding the use of electric motors and speed reducers, estimation of gears and racks, estimation of reels, detailed inspection of shaftsIncluding the use of electric motors and speed reducers, estimation of gears and racks, estimation of reels, detailed inspection of shafts and the configuration of electrical schematics. First proposes an overall design plan for each organization. Then, the specific clarification of the pressure situation of each organization and the calculation of the convenience of inferring the initial value, and finally began to conduct detailed tests to determine the actual requirements of the value. Keywords: lifting mechanism; fork retractable mechanism; automated warehouse

小型风力发电机毕业设计论文

小型风力发电机毕业设计 摘要 基于开发风能资源在改善能源结构中的重要意义,本论文对风力发电机的特性作了简要的介绍,且对风力发电机的各种参数和风力机类型作了必要的说明。在此基础上,对风力发电机的原理和结构作了细致的分析。首先,对风力发电机的总体机械结构进行了设计,并且设计了限速控制系统。本课题设计的是一种新型的立式垂直轴小型风力发电机,由风机叶轮、立柱、横梁、变速机构、离合装置和发电机组成。这种发电机有体积小、噪音小、使用寿命长、价格低的特点,适合在有风能资源地区的楼房顶部,供应家庭用电,例如照明:灯泡,节能灯;家用电器:电视机、收音机、电风扇、洗衣机、电冰箱。 关键词:风力发电限速控制系统小型风力发电机

Abstract Exploiting wind energy resourc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improving energy structure. In the discourse,the characters of wind generator are introduced briefly,while parameters and types of wind generators are also narrated. Base on these,the theory and constitution of the wind generator are meticulously analyzed. Firstly,Has carried on the design to wind-driven generator's overall mechanism, And has designed the regulating control system. What I design is one kind of new vertical axis small wind-driven generator, by the air blower impeller, the column, the crossbeam, the gearshift mechanism, the engaging and disengaging gear and the generator is composed. This kind of generator has the volume to be small, the noise is small, the service life is long, the price low characteristic, suits in has the wind energy resources area building crown, the supply family uses electricity, For example illumination: The light bulb, conserves energy the lamp; Domestic electric appliances: Television, radio, electric fan, washer, electric refrigerator. Key words:Wind power generation, Regulating control system, Small wind-driven generator

结构设计pkpm软件SATWE计算结果分析报告

学习笔记 PMCAD中--进入建筑模型与荷载输入: 板荷:点《楼面恒载》会有对话框出来,选上自动计算现浇楼板自重,然后在恒载和活载项输入数值即可,一般恒载要看楼面的做法,比如有抹灰,找平,瓷砖,吊顶什么的,在民用建筑中可以输2.0,活载就是查荷载规范。梁间荷载:PKPM中梁的自重是自己导入的,所以梁间荷载是指梁上有隔墙或者幕墙或者女儿墙之内在建模时不建的构建,把他们折算成均布荷载就行。比如,一根梁上有隔墙,墙厚200mm,层高3000mm,梁高500mm,如果隔墙自重为11KN/m3,那么恒载为11*(3000-500)*200+墙上抹灰的自重什么的即可。 结构设计pkpm软件SATWE计算结果分析 SATWE软件计算结果分析 一、位移比、层间位移比控制 规范条文: 新高规的4.3.5条规定,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角,A、B级高度高层建筑均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且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5倍,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4倍。高规4.6.3条规定,高度不大于150m的高层建筑,其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间之比(即最大层间位移角)Δu/h应满足以下要求: 结构休系Δu/h限值 框架 1/550 框架-剪力墙,框架-核心筒 1/800 筒中筒,剪力墙 1/1000 框支层 1/1000 名词释义: (1)位移比:即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与平均水平位移的比值。 (2)层间位移比:即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层间位移角与平均层间位移角的比值。 其中: 最大水平位移:墙顶、柱顶节点的最大水平位移。 平均水平位移:墙顶、柱顶节点的最大水平位移与最小水平位移之和除2。 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与层高的比值。 最大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角的最大值。 平均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角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除2。 控制目的: 高层建筑层数多,高度大,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结构具有必要的刚度,应对其最大位移和层间位移加以控制,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

风力发电机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设计

一.总体参数设计 总体参数是设计风力发电机组总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参数,主要包括额定功率、发电机额定转速、风轮转速、设计寿命等。 1. 额定功率、设计寿命 根据《设计任务书》选定额定功率P r =3.5MW ;一般风力机组设计寿命至少为20年,这里选20年设计寿命。 2. 切出风速、切入风速、额定风速 切入风速 取 V in = 3m/s 切出风速 取 V out = 25m/s 额定风速 V r = 12m/s (对于一般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选3.5MW )的额定风速与平均风速之比为1.70左右,V r =1.70V ave =1.70×7.0≈12m/s ) 3. 重要几何尺寸 (1) 风轮直径和扫掠面积 由风力发电机组输出功率得叶片直径: m C V P D p r r 10495.096.095.045.012225.13500000 883 3 213≈???????==πηηηπρ 其中: P r ——风力发电机组额定输出功率,取3.5MW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空气密度(一般取标准大气状态),取1.225kg/m 3; V r ——额定风速,取12m/s ; D ——风轮直径; 1η——传动系统效率,取0.95; 2η——发电机效率,取0.96;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η——变流器效率,取0.95;

由直径计算可得扫掠面积: 22 2 84824 1044 m D A =?= = ππ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综上可得风轮直径D=104m ,扫掠面积A=84822m 4. 功率曲线 自然界风速的变化是随机的, 符合马尔可夫过程的特征, 下一时刻的风速和上一时刻的结果没什么可预测的规律。由于风速的这种特性, 可以把风力发电机组的功率随风速的变化用如下的模型来表示: )()()(△ t P t P t P sta t += )(t P ——在真实湍流风作用下每一时刻产生的功率, 它由t 时刻的V(t)决定; )(t P stat ——在给定时间段内V(t)的平均值所对应的功率; )(△t P ——表示t 时刻由于风湍流引起的功率波动。 对功率曲线的绘制, 主要在于对风速模型的处理。若假定上式表示的风模型中P stat (t)的始终为零, 即视风速为不随时间变化的稳定值, 在切入风速到切出风速的范围内按照设定的风速步长, 得到对应风速下的最佳叶尖速比和功率系数,带入式: 32123 8 1ηηπηρD V C P r P = 1η——传动系统效率,取0.95; 2η——发电机效率,取0.96;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η——变流器效率,取0.95;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空气密度(一般取标准大气状态),取1.225kg/m 3; V r ——额定风速,取12m/s ; D ——风轮直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