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传播概论

网络传播概论

网络传播概论

网络传播概论

名词解释:

TCP/IP :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是对OSI 模型的简化。它是一套协议的结合,用于定义设

备接入互联网,以及数据在设备之间传输的标准。通俗的说,TCP 负责传输层面的问题,保证数据安全、

正确地传送到目的地,而IP 负责给互联网的每一台电脑规定一个地址。

搜索引擎:为满足大众信息检索需求的搜索技术,分为网络蜘蛛型搜索引擎(搜索引擎)和基于人工分类目录的搜索引擎(分类目录)。谷歌、百度是前者的代表,雅虎是后者的代表。

社会化搜索:通过整合用户力量,来补充及其搜索的不足。人肉搜索也可以被看作一种社会化搜

索。社会化搜索引擎主要指基于人们的社交网络、针对社会化媒体中用户生产的内容进行搜索的技术。

Web2.0:指允许用户广泛参与网站内容建设和交互的技术,网络不仅是“可读”的,也变得“可写”,整体指由用户主导生成内容的互联网应用模式。相比 Web1.0 , Web2.0 具有强烈的交互性、个性化等特征。与此相关的技术有 RSS 、博客、维基、 SNS 、微博、微信等。 Web2.0 是一种用户参与的架构,这既指

网站内容建设,也指网站的整体“生态系统”的建设。Web2.0 的指向试图将人与内容的关系深化为人与人的关系。Web2.0 的应用还是一种社会纽带,是个体吸纳与整合社会能量的接收器,也是个体能量放大为社会能量的转换器。

自媒体:在网络技术特别是Web2.0 技术环境下,不从属于专业媒体的个体或组织通过各种网络手

段进行自主的信息传播的新形式。

UGC (UCC ):用户生成内容,不仅可以使信息生产的成本转

移到用户,从而减轻网站的负担,

而且用户生产的内容更具个性化,更能满足常委需求。同时它也有助于用户人际关系的形成,因此更容易产生黏着力。

社社会化媒体:基于用户社会关系的内容生产与传播平台。主要特征有内容生产与社会相结合;

会化媒体平台上的主角是用户,而不是网站的运营者。社会化媒体常常能产生大众传播的效果,

“社会化”意味着依赖于人们关系的集成,要在人们的社会互动基础上产生较大规模的社会聚合。

社会化媒体不仅为普通人提供了社交的平台,带来了丰富的内容资源,它也在改变人们获取信息

的途径。社会化媒体也促进了公民新闻和自媒体的繁荣,对专业媒体的信息传播模式与传播格局

带来了重大打击。

AR :增强现实技术,将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集成在一起的技术。通过数字技术模拟某些实体信

息(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信息等)将其与现实世界叠加在一起,并形成与人的互动。

VR :虚拟现实技术,通过数字技术生成逼真的视听触觉等一体化的虚拟环境,用户借助必要的

设备与虚拟世界中的对象进行实时互动,从而获得亲临真实环境的感受和体验。

MR

物联网: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

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的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

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物联网也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云计算:将庞大的计算处理任务自动拆分成多个较小的子任务,然后把这些任务分配给由多部网

络服务器所组成的系统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返回给用户。利用这项技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极为复杂的信息处理,实现和“超级计算机”同样强大的网络服务。云计算的目标是将网络中的服务器作为一种共享的资源,用户可以随时获取、按需使用这些资源。云计算可以将许多过去需要依赖个人终端完成的工作转移到网络中,由网络提供的各种基础设施来完成,终端本身的性能要求由此下降。云计算也可以完成物联网中海量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任务,这也是物联网开发、服务模式开发的前提。

个性化算法:搜索引擎算法的升级,它把个性作为算法中的核心变量,凸显了个人偏好的意义。

个性化算法在未来还会进一步优化,对用户需求的解毒能力与匹配精确度还会不断提高,但是个性化推荐不能成为未来唯一的新闻分发模式。个性化算法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人们在信息消费中付出的成本,但是它是以“小灶”的方式对用户进行填食,可能会使人们产生消化疲劳和厌食。即

使用户并不抗拒,个性化算法也可能带来美国学者桑斯坦所说的信息茧房效应,即人们只听他们选择和能取悦他们的东西。

媒介融合: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浦尔教授在1983 年出版的著作《自由的技术》

中提出,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媒体的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带来

的最终结果就是各种媒体之间界限的模糊、功能的交叉、市场的汇聚。媒介融合包括技术融合、

业务融合、平台与市场融合、机构融合以及产业融合。

融合性新闻(融媒体新闻):涉及在一个报道内的多媒体手段融合;涉及各种媒体平台的报道构

成一个有机整体,也就是将不同形式的报道在多个平台上用不同方式分发,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形成一个合理的报道体系。

中央厨房模式:通过一个集中的平台来整合多种媒体资源,在统一调度下进行信息的采集、生产与分发。

LBS :基于位置的服务,指通过电信移动运营商的无线电通信网络或外部定位方式获取移动终端

用户的位置信息,在GIS 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的支持下,为用户提供相应服务的一种增值业务。

LBS技术的普遍应用意味着移动互联网介意向不同位置的人们提供不同的信息和服务,可以跟

踪人们的行动轨迹理解人们在不同位置的需求,把每一个位置作为向其提供个性服务的重要依据。

场景:主要指基于特定时间、空间和行为及心理的环境氛围,可以分为共性化场景(一般人群中

具有需求共性和行为共性的场景,基本要素包括空间与环境、时间、行为共性)和个性化场景(与个人特征和特定环境相关的场景,构成要素包括空间情境、用户实时状态与需求、用户生活惯性、社交氛围)两个方向。场景可以视作移动传播中一种新的时空描述维度,是移动产品的一个新的

构成要素。场景分析的最终目标是要提供特定场景下的适配信息或服务。与场景时代行管的五种

要素:大数据、移动设备、社交媒体、传感器、定位系统。

大数据:基于相当大的量级的数据进行数据收集、分析、挖掘与应用的技术。大数据与社会化媒体、移动传播、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紧密相关。大数据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其中互联网是最主要的来源之一。大数据的特点:多样性(variety )、体量( volume )、速度( velocity )和价值( value )。

语义网:能根据语义进行判断的网络,能理解人类语言的智能网络,可以使人与电脑之间的交流变得

信像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一样轻松。语义网将使人类从搜索相关网页的繁重劳动中解放出来。息的智能化处

理将是网络传播的一个必然方向。

自然用户界面:即以人类自然的交流方式与机器互动的人工界面,结合了人工智能技术与人机交互技术,是智能化互联网的一个重要基

础。这意味着人与终端的交互将越来越人性化。这方面的主要技术包括语音交互技术、手势或体感交互技术、面部识别交互技术、视线交互技术。

分布式新闻:多种主体在自组织模式下共同参与一个话题的报道。分布式新闻模式是信息与知识生产

领域的共享模式,各种主体的资源发现与整合、报道任务的分配与报道过程的协同是发展的核心。分

布式新闻意味着新闻生产进一步去中心化。

互联网+: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媒体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

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总体目标是促进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

长尾理论:美国《连线》杂志主编库里斯·安德森在《长尾理论》一书中认为,商业和文化的未来不

在热门产品,不在传统需求曲线的主体部分,而在于过去被视为“失败者”的那些产品,也就

是需求曲线中那条无穷长的尾巴。非主流的、个性化的产品需求累积起来也能产生与主体一样的

销售业绩,网络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这些非主流需求和相应的满足方式。因此长尾理论被认为特

别适合网络经济。

“微内容:”个人的、非公共的内容,与意义重大的“巨内容”相对。网络语境下,“微内容”指的是由网民提供的各种内容,虽然只反映了网民局部的、个性化的需求,但是集合起来仍然具有重大价值。

体验经济:1999 年美国经济学家派恩和吉尔摩在《体验经济》一书中提出,体验经济中消费只

是过程,消费者成为这一过程的产品,当过程结束后,体验记忆会长久地保存在消费者脑中,消

费者会愿意为体验消费,因为体验不可复制、美好难得、转瞬即

逝。体验经济的特性包括游戏化-

娱乐性、人性化 -互动参与性。

共享经济:利用移动互联网将闲置的或未充分使用的资源等就近向需求者提供及时服务,互联网平台对供需进行资源组织和调度管理,形成事实上的产品品牌。平台上的服务供应方以独立承包

商身份向需求方提供服务,平台收取服务佣金。共享经济的特点是在需求与服务或资源之间提供

实时的、高效率的匹配和连接,资源的提供者与需求的满足者可以随时发生角色互换。共享经济产生的基础是用户的“盈余”。

网络社会:曼纽尔·卡斯特在《网络社会的崛起》中提出,指一种更具广泛意义的社会结构,新

经济带来的与信息化、全球化相平行的一种社会结构。

流动空间:曼纽尔·卡斯特在《网络社会的崛起》中提出,空间的流动是网络社会的主要特征。

流动空间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个层次,即流动空间的第一个物质支持,是由电子交流的回路构成的;第二个层次,由其节点和枢纽构成;第三个层次,是占支配地位的管理精英的空间组织。

网络空间:1984 年威廉·吉布森在其科幻小说《神经漫游者》中首次使用,指由以下所有或部分

要素创建或组成的物理或非物理的领域,这些要素包括计算机、计算机系统、网络及其软件支持、

计算机数据、内容数据、流量数据以及用户。网络空间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机器系统与人的

系统的结合。

拟剧理论: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深入分析了人们在社交中的

表演行为。在日常交往和生活中,人人都是表演者:在特定的情境、不同的舞台上认识到别人对

我们行为的期待以及我们对他人思想、感情和行动的期待,不断根据自己身处的舞台以及交往的

对象调整自己的行为。人们的表演区域分为前台和后台,前台是人们正在进行表演的地方,后台则是为前台表演做准备的、不想观众看到的地方。

印象管理:也称印象整饰,戈夫曼提出。指个人试图影响他人对自己印象的现象与过程,也就是

对自我形象的管理。网络中手段包括:头像与昵称设置、角色设定与扮演、自我披露策略、交流

手段选择、情绪表达与控制。

虚拟社区:网络中出现的社区被称作虚拟社区。虚拟社区虽然依赖于网络这样一种虚拟空间,

域上的共同性已不是主要特征,意识、行为及利益的共同性是其重要特点。虚拟社区依赖于用户

的兴趣、关系、幻想、交易的需要。网络社区泛指网络中具有一定稳定关系、互动频繁并对个体

产生持续影响的社区聚合。

社群经济:将社群作为服务对象或营销场所;挖掘粉丝社群的价值;集合社群成员力量来进行共同创

造或经营活动。

ISP :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指向用户提供互联网接口与相关服务的机构,ISP 分为 IAP 和 ICP 。IAP 即互联网接入商,以提供网络接入服务为主,包括专线、拨号、无线等方式,并提供网上信

息增值服务和市场推广。ICP 即互联网内容提供商,以提供各类网络信息为主,并围绕内容开展

各种服务,包括综合性网站、专业网站、搜索引擎类网站、电子商务网站、社区型网站等。

“六度分隔”理论:1929 年匈牙利作家卡林地在小说《链条》中提出这一猜想, 20c60s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通过明信片邮寄证实了这一猜想。六度分隔理论表明,只要处于现代人际社会中,任何两个个体之间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结识了现实社会中人们关

系的紧密性,也被

称为“小世界理论”。“六度分隔”理论也说明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弱纽带”关系,这种关系虽然是

弱联系,却发挥着非常强大的作用。

公民新闻:指没有专业媒体背景的普通公众通过各种媒介传播自己所搜集或撰写的新闻信息,主动参与媒体的新闻生产过程的行为及现象。公民新闻是个人中心对过去机构中心的冲击,中心的方式削弱了传统的传播中心的影响力。

或以多

维基指的是一种超文本系统,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是在互联网上支持多人协作的写作工

具。维基技术最成功的应用是维基百科。维基百科的作用不仅在于对那些已有的知识进行系统整

理,它同样可以在新闻传播尤其是突发新闻报道中发挥作用。维基及其传播的特点是以内容为中

心的多对多协同;去中心化的平等对话;焦点文化与边缘文化的结合。

SNS :即社会网络服务,是一种帮助人们建立社会网络或社会关系的互联网应用服务,是人们

基于现实身份进行交流的平台,是现实社会中的社会关系与社交圈的映射与拓展,使得人们的关系更为多元、紧密。SNS以鼓励用户实名注册为前提,为用户提供建立自己的朋友圈的服务。

SNS 在很大程度上印证了六度分隔理论,并进一步缩小了人们之间的分隔度数。其传播特点是:

从虚拟互动向现实互动的转折;突出了社会网络在公共传播中的作用;确立了以个人为网络传播

的节点的地位;拓展了表达与互动的维度与形式。

APP :主要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智能电视等设备的第三方应用程序,在中国通常也称为

客户端。 APP 最早是苹果公司在iTouch 、iPhone平台推出的一

种提供内容与服务的方式,也就

是苹果公司之外的软件开发商基于iOS 系统开发相关的应用程序,再通过“应用商店”提供给用户,以满足他们特定需求的方式。后来这一方式为越来越多地移动平台所采用。一个APP 便是一个软件,不同应用的功能不尽相同。APP 的开发者来自四面八方,这也为多元化提供了基础。APP 简化了信息获取的途径,降低了获取信息的成本,更方便人们在移动状态下操作,同时也有助于固化用户的习惯。APP 一定程度上继承了网站传播的特点,如点对面的传播、传播主体对内容

的控制等,但与此同时APP 又是对网站传播的垂直化与移动化的改造。

众包:《连线》杂志编辑杰夫·豪在2006 年提出,指的是通过互联网站将某一工作任务发包给若干

人,特别是网络社区的成员,以此获得所需要的服务、创意或内容。

《赫芬顿邮报》:美国互联网第一大报,2005 年由赫芬顿、勒利尔、佩雷蒂共同创建。《邮报》称它的工作是一种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共同事业,其内核是网站最坚定的具有原创能力、写作质量非常高的博客作者,再外一环是公民记者,最外环是读者。这种新的、更开放的新闻模式可以被视作一种众包模式,其中两个重要的贡献群体是博客与公民记者。

ProPublica是美国一家具有代表性的原生网络媒体,是一家非营利性民间新闻网站,成立于2008年,聘请了许多从传统媒体的优秀编辑、记者,包括多位普利策奖往届得主。2010年创办仅两年的P 赢得了普利策奖。代表的作品有《“致命”的选择、》《华尔街的金钱机器》。

德拉吉报道:美国甚至全球范围内个人网络媒体的代表,创始人麦特·德拉吉基于“每个公民都可以

成为记者”的理念开始了他的时间,由于他后来以博客为主要的发布平台,他也被视为著名博客的代

表。最初的“德拉吉报道”主要发布各种小道消息和大众观点,以邮件的方式在网上传播,

或者以帖子的形式出现在论坛的娱乐版里。后来,“德拉吉报道”内容发生变化,转而关注政治圈

的“内部消息”。1997 年“德拉吉报道”在美国最先发布了戴安娜王妃之死的消息, 1998 年因为在全球

最早报道美国总统克林顿与莱温斯基丑闻一事全球闻名。德拉吉的法宝是抢先一步,即使是未经证实的小道消息也敢于发布。

BuzzFeed:美国一个社会化新闻聚合网站,2006年由佩雷蒂创立于纽约。它的核心是对社会媒

体中的内容进行聚合、优化,为用户提供一种再加工式的信息服务。与其它网站不同的是,它关注的不是如何将用户拉到自己的网站,而是如何将内容推送到用户们聚集的平台。现在的

BuzzFeed在内容生产方式拓展到了UGC模式,发展出了BuzzFeed community这样的社区让

用户自行发布内容。特点是:内容上主打娱乐、消遣类;重视标题制作;利用算法来帮助编辑进

行传播效果分析;病毒式内容传播的成功秘诀。

后真相:被《牛津字典》选为2016 年度词语,指客观事实的陈述,往往不如诉诸情感和煽动信

仰容易影响民意。后真相一词最早出现在1992 年美国剧作家特西奇在谈到水门事件、伊朗事件

以及海湾战争那些令人羞耻的“真相”时说到。2010 年,“后真相政治”一词在美国出现, 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社会化媒体的表现,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后真相”时代的担忧。“后真相”的蔓延与社会化媒体的传播机制有关。社会化媒体是以个人为传播节点、以社交网络为传播渠道的平台,其中诉诸情感的内容往往比诉诸理性的内容更容易得到传播。人们在传播中还会不断加上带有个人情

绪色彩的评论,评论往往比事实更容易引起关注与呼应,意见、情绪、立场常常会凌驾于事实之上,同时又渗透到对事实的陈述中,

意见与事实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在“后真相”时代,我们要重新高举真相的大旗,重建一个可以接近客观性标准的框架。

信息茧房:美国学者桑斯坦提出,指人们只听他们选择和能取悦他们的东西,人们的信息领域会

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信息茧房会使

得人们失去对环境的完整判断,会阻碍公共信息的传播、社会意见的整合、社会共识的达成。

回声室效应:指信息或想法在一个封闭的小圈子里得到加强,也被称为“同温层”效应。在社会化媒

体中,人们以社交对象作为信息来源。他们在选择信息来源的同时,也就进行了信息的过滤。此外,

社会化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人群的分化。人们因社交圈以及自身的立场态度的影响,

常常会固守在符合自己偏好的信息与意见的圈子里,各种圈子之间相互隔绝甚至对立。因此,在社会媒体中更容易形成“回声室效应”。

新闻专业主义:大众传媒理念、价值观和操作方法的整个体系,核心概念是“客观性”,这是美国新闻界最初为了应对言论市场的众说纷纭而采取的一种可信化策略,后来发展成为一整套制度与规范。

群体盲思:美国心理学家欧文·詹尼斯提出,指群体可能助长轻率的一致以及危险的自我审查,

因而不能综合信息、扩大讨论的范围。

H5 :HTML5.0版标准,利用它可以实现丰富的多媒体效果,能生成灵活的动画特效,可以形成

强大的交互应用的数据分析功能,可以对页面传播效果进行跟踪、分析。 H5 页面特别适合移动终端,在

社交平台上传播也非常方便。H5 技术为用户与内容的互动提供了新思路:借用用户熟悉的场景或人物、

创造用户的代入。H5 页面设计要考虑动画效果使用的必要性、

多媒体手段使用的适度性、互动的必要性

与方便性。

数据新闻:也称为数据驱动的新闻。数据新闻是一个工作流程,意味着深入数据之中,对数据进行清洗、结构化,为特定目标进行数据过滤,以及通过可视化来完成报道。数据新闻是一个概括性术语,包括处于持续发展中的一整套新闻叙事的工具、技巧与方法,涵盖从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报道到最前沿的数据可视化和新闻应用。数据新闻的源头可追溯到20c中期在美国出现的计算机辅助报道。数据的优势:数据可以刻画事物的某些特征,展现一个事物动态变化过程,便于对相关事物进行对比;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事物的整体面貌或深层表现;可以帮助人们理解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揭示某些事件发生的原因或提供相关证据;可能触及事物或现象的内在模式与规律;预测某些事物的趋势或走向。

精确新闻:目标是将社会科学与行为科学的研究方法引入新闻报道中。

抽样分析,定量统计运用到新闻报道中,将数据运用和个人访问相结合,学,避免传统报道的随意性。能够从总体上,更客观准确的反映公众的看法。外新史(指将社会科学的以使新闻看上去更加科)

信息可视化:指用图形、图像等视觉符号费那事来进行数据、知识或其他抽象信息的传达。

数据可视化:信息可视化的一种。数据可视化需要两个要素:可以被用于分析的数据、形象化的呈现。

信息图表:信息可视化的结果。一种将数据与设计结合起来的图片,有利于个人或组织简短有效的向受众传播信息。它是可视化的数据或概念,把复杂的信息传递给受众,使其快速消化和理解这些信息。

传播效应:衡量的是特定对象的传播范围与影响面,网络中传播效应可以通过一条信息的转发量、点

击量等进行直接衡量。对于单一传播对象,传播效应包括放大效应、削弱效应、催化效应、裂

变效应。对于多个传播对象,传播效应包括聚变效应和正反馈效应。

作用效果:传播的事物在受众那端引起的反映。包括引起受众主义的程度、激发受众获取的程度、影响

受众态度的程度、影响受众行为的程度。

亚文化:整体文化的一个分支,是由各种社会和自然因素造就的各地区、各群体文化特殊性的方面。亚

文化既具有本民族整体文化的基本特征,又具有自己的独特性,一旦形成,便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功能单位,对所属的全体成员都有约束力。亚文化可分为民族亚文化、职业亚文化、越轨亚文化。

媒介素养:指媒介受众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批判能力以及使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

用的能力。陈力丹认为,媒介素养分两个层次,一是公众对于媒介的认识和关于媒介的知识,另

一个是传媒工作者对自己职业的认识和一种职业精神。

网络时代公众媒介素养包括:媒介使用素养、信息消费素养(在海量信息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

对信息的辨识分析与批判能力)、信息生产素养(负责任地发布信息和言论的素养、负责任地进

行信息再传播的素养)、社会交往素养、社会协作素养、社会参与素养。

网络时代传媒从业者媒介素养包括对社会化媒体的认识与运用能力(对社会媒体信息的辨识能力、

对社会化媒体资源的协调组织与整合能力、运用社会化媒体进行自我拓展的能力、对社会化媒体

中“公“私””界限的把握能力)、网络时代的数据与技术素养。

网络时代政府机构与官员媒介素养的再认识,对媒体及网络角色的认知及权利保障、信息公开渠

道的建设与保障、与媒体及公众的对话能力。

蒂姆·伯纳斯-李:互联网之父,英国计算机科学家,欧洲粒子物理

实验室研究员,于1989 年提

出WWW (万维网)的技术构想,从根本上为互联网成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奠定了基础,被看

做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第二次飞跃。

简答:

互联网发展的内在逻辑?

连接的演进:机器与机器的连接→内容与内容的连接→人与人的连接→终端及其连接的升级(移

动互联网时代到来)→物-物、物-人的连接(物联网与互联网融合)

可穿戴设备的意义?

可穿戴设备是最直接的人的延伸,可以拓展人的感知、认识能力,以及人与物的信息交互能力,

人在某些方面的能力可能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可穿戴设备将使人体变成双向的“人肉终端” ,人对外界信息的获取与处理能力得到增强,人体向

外界发送数据的方式得到丰富化。

可穿戴终端进一步解放了“手” ,为移动场景下的信息采集提供了新的可能。

可穿戴终端增强了环境感知的能力,为移动状态下个性化信息与服务提供了依据。

可穿戴终端成为人体的传感器,是物联网中一类重要的设备。

可穿戴终端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人与终端的融合趋势正在显现。

悲观的看,人们某些器官的功能可能会因为使用减少而退化。可穿戴设备也将带来人的一种“外

化”,人的思维活动、内部状态这些本来的隐秘,成为可感知、存储、传输甚至处理的外在信息。

隐私权将受到极大威胁。

物联网技术的意义?

1、物联网视野下,我们将看到一种全新的传播景观:未来在各种

环境中存在的任何物体,都有

可能成为一个智能的终端,它可以自主地发送或接收信息,物与物之间也可以实现智能的连接与互动,而不再完全受制于人。

2、人体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物体” ,是一种“人肉终端”,人的状态将更多地被“感知”。

3、物联网将连接物与人。未来的人与他所关联的物体间会形成一种“共生关系”,对于用户的存在状态与需求的衡量,可以通过与人相关的物的状态、人与物的关系来进行衡量。

4、未来的用户平台将是人与物共生的平台,人们可以借助这样的平台与自己的身体以及其他关

联物体进行对话,而网络的信息与服务,也将建立在对“人-物”二维体系的数据的分析基础上。

5、物联网技术将使得未来的移动互联网成为人物合一的新空间,包含了人与人、人与物、物与

物、人与环境、物与环境等各种方式的互联互动。

6、物联网技术将给人的隐私带来极大的风险,它可以全方位监测人,一旦出现安全漏洞,个体

的自身状态、个体所在的环境等各种信息都可能带来泄露,会给个人的安全带来多方面的威胁。

网络媒体的演变?

1、从复制到创新:网络新闻业务形态的变化

(1)定时 -及时 -实时 - 全时:网络新闻时间观的发展

(2)粘贴 -整合 -解读:网络新闻编辑方向的发展

(3)单媒体 -多媒体 -融媒体:网络新闻手段的丰富

(4)单向 -互动 -共动:网络新闻受众观的变化

2、从单一到多维:网络新闻分发平台的延展

(1)整合类平台:多元聚合+人工分发

(2)搜索引擎:多源搜索+算法调度

(3)社会化媒体:人际网络+大众传播

(4)个性化推荐平台:革新分析+算法匹配

(5)视频和 VR/AR 平台:临场体验+社交传播

(6)服务类平台:生活场景+新闻推送

3、从“大众门户”到“个人门户:”网络新闻传播模式的变革

(1 )大众门户模式:网站通过内容来聚集用户;网站是传播的控制者;网站提供的是无差异

整个互联网传播呈现出越来越浓重的“中化的服务;网站内容的传播效果测量手段有限;

心化”倾向

(2)个人门户模式:每一个节点成为一个传播中心;关系成为传播渠道;社交和分享成为传播动力;个性化信息服务得以实现;传播路径易于观测;传播是多层级的;整个传播格

局呈现出去中心化 -再中心化的局面。

服务平台具有向新闻渠道延伸的可能性的原因?

1、服务类平台具有较大的用户规模和较强的用户黏性。

2、服务类平台所掌握的用户数据,有助于深入理解用户。基于一般消费行为来推测用户的新闻

阅读需求有一定的可行性。

3、服务类平台常常对应着用户的各种场景化应用,与此场景相关的新闻推送可以得到用户更好

的认同。

4、从未来发展看,服务类平台更容易将人的社交、物的数据及环境数据结合在一起成为新型用

户平台。

网络冲击下传统媒体的变革?

1、从独立向融合发展的业务形态和生产机制:媒介融合等等

2、从凝固到游移的价值坐标

(1)新闻价值要素权重的重新赋值:网络时代受众对于新闻价值的衡量及权重的赋值处在游移中。

(2)质量判定坐标的迁移:用户对专业媒体在反映社会现实的准确度或干预社会现实的能力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从内容到产品、从受众到用户的思维转变

4、从封闭走向开放的体制改革

(1)媒体内部的开放与重组

(2)媒体间的开放与合作

(3)传媒业的开放与跨界合作

互联网的未来走向以及对传媒业的影响?

1、移动互联网重新定义大众传播

(1 )从黄金时段到碎片时间:移动互联网改变的时间观

(2 )从“广播”到LBS“ ”:移动互联网改变的空间观:信息消费空间(大空间-微空间);新闻生产空间(媒体空间-现场空间)(3 )场景:移动时空描述的新维度

2、大数据驱动媒体生产方式变革

(1)新闻业务:预测性新闻的增加;深度报道模式的改变;个性化新闻与信息服务水平的提升

(2)提升用户分析水平:对于整体用户的全样本、跨平台分析;对于群体用户的细分化分析;对于个体用户的精准性分析

(3)媒体:影响媒体盈利模式;跨界合作需求进一步凸显

3、智能化媒体时代即将到来

(1)智能化媒体的技术基础:社会化媒体应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 VR/AR 技术、语义网(2)智能化媒体的特征:万物皆媒、人机合一、自我进化;用户分析和匹配的场景化、智能化和精确化,新闻生产的机器化、智能化和分布式,新闻传播的泛在化、智能化和新闻

体验的临场化,互动反馈的传感化与智能化。

(3)智能化媒体时代新闻生产的新模式:个性化新闻(个性化推送、对话式呈现、定制化信息生产)、机器新闻写作、传感器新闻、临场化新闻、分布式新闻

(4 )智能化媒体时代人的价值:人应该有更高的能力对算法进行评判,及时发现与弥补算法中可能存在的陷阱与漏洞。算法常见陷阱是会带来偏见与歧视;算法并不是总是带来客

观公正的结果,其中可能隐藏着人的干预造成的信息不公正、不均衡;机器算法之下的

拟态环境未必会更接近真实社会;作为算法底层基础的数据质量无法保证。新闻业必须

坚持以公共化信息平衡个性化信息。算法只是未来信息生产与分发的方式之一,人应该

超越算法,保持自身对现实世界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增强对信息的价值判断、真伪判断

的能力,提高媒介素养;人的力量将更多地向意见性信息生产倾斜。有公共价值的意见

的产生,是建立在人的判断与分析能力基础上的,即使机器可以帮助媒体更好地描绘现

实世界的图景,对这些图景的解释还是依赖于人。机器进入新闻的智能化生产领域,会

在一定程度上将人从那些简单重复的信息生产中解放出来,促使人重新思考自己在传媒

业中的核心价值,将自己的弱项交给机器,而强化自己的强项。

4、互联网推动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相融合

(1)虚拟化生存及互动逐步走向“现实化”

(2)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同一化

(3)现实世界的虚拟化还原

网络的多重属性?

一、技术平台属性

二、传播媒介属性

1、网络传播的复合性:传播形态与形式的复合性;传播手段的多媒体融合;传播功能的多重性;“公

共话语空间”与“私人话语空间”的统一性

2、网络传播的连通性:网络结构的连通性;网络信息的连通性;传播者与受众的连通性;受众

之间的连通性

3、网络传播的开放性:传播格局的开放性;传播过程的开放性

4、网络传播的多级性

5、网络传播的网状化

三、经营平台属性

1、传统经济——网络经济的基础:网络经营并没有完全脱离传统经营的轨道;网络经营平台实

际上是以各种传统产业为支撑的

2、信息经济——网络经济的基本特征

3、体验经济——网络经济的增值方向

4、共享经济——网络经济的再升级

5、数据经济——网络经济的未来方向

四、虚拟社会属性

1、作为虚拟社会的网络

2、与现实日益交融的网络

3、从卡斯特的“网络社会”到互联网社会

4、网络空间:从赛博空间到第五大空间

互联网社会的主要特点?

1、互联网社会中的基本节点:拥有多重虚拟角色、可自我定位的个体

2、互联网社会中的枢纽:网络服务平台

3、互联网社会空间特征:解除物理空间约束的“流动空间”

4、互联网社会的互动:形式多样、结构多元的中介性互动

5、互联网社会生态单元:群体

6、互联网社会权力结构:开放流动

7、互联网社会治理机制:以自组织式自治为基础

网络人际传播的特点和动力?

1、特点:技术和平台依赖性;交流对象的广泛性与可控性;交流手段的可选择性;传播情境的

虚拟性。

2、动力:社会支持与社会交换(社会交换理论将人与人之间的互

动视为一种计算得失的理性行

为,并认为个人之间的交换行为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基础之一);情绪调节;自我认知。

网络中人际传播对于大众传播的意义?

1、人际传播网络日益成为大众传播的桥梁,或者说是“基础设施”。

2、网络人际传播在意见、态度的传播方面具有强大的力量,在社会舆论、社会动员方面作用越

来越重要。

3、人际传播网络也是流行文化传播、病毒式营销等的重要渠道。

影响网络中群体传播的主要因素:社区结构模式:圈式结构→链式结构;成员关系;群体承诺与

群体认同;群体心理。

受众的高网络中大众传播的特点:传播主体的多元性;传播过程的复杂性;传播手段的复合性;

能动性与传播的互动性;传播效果的开放性。

网站传播的特点:技术上的相对复杂性;特定网站中传播主体的单一性与高控制权;传播受众的相对不确定性;可互动性。

网络论坛的作用?

1、对网民:自我表现;社会互动;社会报偿(社会归属和社会资本获取)——自我表现与表达、

获得社会归属感、获得环境认知、获得社会认同。

2、对网站:培育用户粘性;了解与研究网民;构建网站品牌。

3、对社会:公共信息的传播渠道;民意表达与社会记录的重要渠道;公共服务的平台;群体的

培育空间;网络文化的孕育地。

4、 WEB2.0时代论坛的价值:对于不愿失去多年培养起来的社区号召力和关系资源的用户来说,

论坛依旧有自己的价值;当人们需要淡化个体中心或超越个人关系网络而围绕内容这个中心

网络传播概论

?1、门户网站:指用户进入互联网的第一个站点,是大型综合性网站,提供新闻、网 站指南、天气、音乐等服务,如新浪、百度、搜狐等 ?2、网络广告:是基于网络媒体的一种电子广告形式(后附有详细定义) ?3、网络新闻:指通过互联网发布、传播的新闻 ?4、网络出版:指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将自己创作或他人创作的作品经过选择和 编辑加工,登载在互联网上或者通过互联网发送到用户端,供公众浏览、阅读、使用或政协的在线传播行为。如超星图书馆、万方、维普等(网络出版的优势P327)?网络新闻的优势P10 ?1、实时性 ?2、信息的整合性 ?3、有利于深入报道 ?网络广告的优势P14 ?1、传播范围广 ?2、查阅自由方便 ?3、针对性强 ?4、形式多样 ?5、成本低 ?6、实时互动,不受时空限制 ?网络广告的定义是:基于网络媒体的一种电子广告形式,英文称之为net AD ?网络广告的特点:1,广告传播网络化;2,广告信息数字化;3,实时交互性;4,广 告对象的广域性;网络广告与营销一体化。 ?传统媒体网络版 ?传统媒体网络版也叫上网媒体,是传统媒体在互联网上的延伸,是指在互联网上建 立网站,利用互联网的功能和优势,在自己的网站上发布自己采编的新闻报道、播放自己制作的节目的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通讯社等 ?特点: ?1、打破了时空限制 ?2、在网上发布新闻方面占主导地位 ?3、拥有强大的资料数据库 ?4、能同时满足大众和小众的需要 ?5、交互性强 ?6、可实现多媒体传播信息的方式 ?7、有精良的记者团队 ?网络自生媒体:指某个组织或者个人利用网站、主页等网络工具定期制作和发布新闻 而形成的新的新闻传播媒体,如优酷、土豆、新浪等 ?网络自生媒体的特点: ?1、内容包括新闻,同时包括受众对新闻的评论及受众对新闻评论的反馈 ?2、更关注受众的需要 ?网络自生媒体的类型: ?1、新闻媒体:指有正式出版刊号、专门在互联网上创办的电子报刊、杂志,如《神 州学人》 ?2、非新闻媒体:商业网站、专业网站、个人网站 ?商业网站——不具备采访权,报道新闻的方式主要是整合传统媒体提供的新闻源 ?其发布新闻的特点;

网络传播概论试题答案

网络传播概论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斯塔尔报告 1998年,美国独立检查官斯塔尔调查克林顿时间的报告在网上公布,我们统称为斯塔尔报告,这一案,现在已被称为是网络传播历史上的里程碑,这是有史以来人们第一次不是通过电视,电台或者报纸,而是通过网络率先了解一个重大新闻事件的详情。 OSI参考模型 1977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建立了一个分委会专门研究网络体系结构,并于1984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这一年颁布了开放系统互联基本参考模型OSI( 模型定义了连接异种计算机的主体结构,从而解决了不同类型网络互联时的兼容问题,被公认为第三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基础,并为普及互联网奠定了基础。 OSI参考模型分为7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域名系统 在INTERNET里,人们喜欢用具有一定意义的字符串(英文,数字)来标识自己 的计算机,因为这比IP好记,为了避免重复,人们采取在主机名后加后缀名的办法,这个后缀名就称为域名,用来标识主机的区域位置,域名具有一定的区域层次隶属关系,一般结构形式为“区域层次名。机构名。国别名” Internet协会规定结构性域名有七类,分别是: Com 商业机构组织 edu 教育机构组织 Int 国际机构组织 gov 政府机构组织

Mil 军事结构组织 net 网络结构组织 Org 非赢利机构组织 DNS服务器 提供主机域名与IP地址之间相互转化服务的计算机系统叫DNS服务器,解析 过程大致如下: (1) DNS客户向本地的DNS服务器发出查询请求 (2) 如果该DNS本身有客户所需要的数据,直接返回给客户,如果没有,则 与其他域名服务器联系,从其他服务器获得信息,再返回给客户 (3) 如果本 地的DNS服务器查询了所有其他的域名服务器,仍未获得客户所 需要的信息,则返回“找不到”或错误信息给请求方 内联网 内联网是在一个组织特别是企业内部使用的网络技术,它以通信和信息访问的方式,帮助组织成员实现组织内的传播。主要功能有: 建立组织内部的信息网站;组织成员个体间的信息交流;实现组织成员的多对多信息交流,聊天功能,可以代替电话;可使用网络即时寻呼软件;文件的相互传送(ftp);组织内部资料的汇总(数据库);等等 主要作用:信息公告;内部协作;营销管理;客户服务 门户网站 门户网站(portal site)的概念于1997年上正式提出。门户网站是集合众多内容,提供多样服务,以尽可能地成为使用者上网的首选网站。门户网站成为网络市场中最热门的新兴行业之一,它的特点是:完善的搜索引擎;及时,全面的新闻信息;免费的特色服务;互动的虚拟社区;无处不在的广告服务; WAP 无线应用协议(WAP)是一种开放式的协议,它为移动通信网络和internet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WAP主要是为数字移动电话(GSM系统)与其他的无线终端装置来

网络传播概论 第四版彭兰

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彭兰 引言 网络传播是通过互联网和其他数字技术来传达信息、传播观点、交流和互动的过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网络传播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表达观点和与他人交流的重要方式。本文将介绍《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彭兰》一书,该书是网络传播领域的经典教材之一,涵盖了网络传播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 内容概述 《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彭兰》一书从理论到实践全面覆盖了网络传播的各个方面。本书共分为六个部分,每个部分涵盖了不同的主题。 第一部分:网络传播的基本概念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网络传播的起源、定义、特点以及与传统媒体的比较。通过对网络传播的基本概念的解释,读者可以对网络传播的本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这一部分介绍了网络传播的理论基础,包括信息传播理论、社会网络理论、传播媒介理论等。通过对这些理论的学习和理解,读者可以更好地把握网络传播的规律和特点。 第三部分:网络传播的技术与工具 这一部分介绍了网络传播中常用的技术和工具,包括社交 媒体、博客、微信公众号等。通过学习这些技术和工具,读者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网络传播,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第四部分:网络传播的案例分析 这一部分通过对实际的网络传播案例进行分析,帮助读者 更好地理解网络传播的实践方面。针对不同的行业和领域,作者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评价。 第五部分:网络传播的管理与战略 这一部分介绍了网络传播的管理和战略问题,包括网络品 牌建设、危机公关、网络口碑管理等。通过学习这些内容,读者可以更好地制定网络传播的战略和管理网络传播的过程。

这一部分探讨了网络传播的未来趋势,包括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通过对未来趋势的了解,读者可以更好地把握未来网络传播的方向和发展。 结论 《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彭兰》一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网络传播的理论和实践,对于网络传播领域的学生、从业者以及对网络传播感兴趣的人士都是一本必备的教材。通过学习本书,读者可以深入了解网络传播的各个方面,并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的网络传播工作中。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职业发展中,了解和掌握网络传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知识点整理

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知识点整理 本篇文章主要对《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一书中的知识点进行整理,涉及到网络传播的基本概念、网络社交与群体互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网络营销等方面。 一、基本概念 1. 网络传播:指利用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共享,实现人们之间的文化、政治、经济与社会交流的过程。 2. 网络化社会:指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全面、大规模、持续地变成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不可逆转的。 3. 媒介:指传播或传递信息的工具或途径,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例如书、报、电视、广播等。 4. 新媒体:指使用计算机技术作为媒介的传媒形式,例如互联网、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 5. 平台:指提供网络传播服务的基础设施,用于用户之间交换信息和进行互动。 6. 消费者生成内容(UGC):指消费者利用网络途径自主创 作或发布的各种内容,如照片、视频、音频等。

7. 微博:指一种基于微型博客的社交媒体网络平台,通过用户发布短小的消息实现信息共享。 8. 社交媒体:是一种通过互联网或其他网络技术连接和交流的人们谋求对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多样性、共识和身份的社交化趋势。 9. 互联网思维:指以开放、共享、创新的态度,基于多元化的信息、多级的沟通、自由的访问和自主的交互,通过互联网与网络技术进行全面协作、开放创新和全球化交流的新型思维方式。 二、网络社交与群体互动 1. 社交网络:指基于互联网的社交平台,通过分析用户信息和网络行为,形成人际关系网络,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社交活动。 2. 社交媒体:是一种通过互联网或其他网络技术连接和交流的人们谋求对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多样性、共识和身份的社交化趋势。 3. 群体互动:指利用网络和通信技术,实现多人之间的交互和协作,提高交互效率和质量,同时也增强了参与感和主动性。 4. 社交媒体营销:指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市场推广、品牌宣传、产品销售和消费者服务等活动。 5. 群众参与:指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促进群众、民众、公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二章知识点整理

目录 第一节网络的多重属性 (2) 1.网络的技术平台属性 (2) 2.网络的传播媒介属性 (2) 3.网络的经营平台属性 (4) 4.网络的社会形态属性 (5) 第二节网络传播的基本形态 (7) 1.网络中的人际传播 (7) 2.网络中的组织传播 (8)

第二章网络的属性与传播形态 第一节网络的多重属性 1.网络的技术平台属性 (1)技术进步与网络功能的良性互动 世界各国在网络技术上的人力与物力投入带来了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反过来,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在进一步拓展网络应用的广度与深度,这就更加促进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力量对于网络的关注以及在网络中的投入。 (2)网络技术的特点 它与很多技术相互关联,其发展脉络更复杂。它不仅是大众传播的手段,也是人与人沟通的手段,来自用户方面的驱动力,对于技术发展起着明显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它不仅是一种传媒技术,更涉及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各个层面。因此,它的发展动力更为多元、强劲。(3)防止“技术近视”和“技术决定论” 当我们研究网络媒体的发展时,不能忽视技术在它的历史进程中的作用,更要时刻关注技术对于未来传媒业走向可能起到的作用,否则就可能陷入“技术近视”的沼泽。但在看到技术可能性的同时,也不能忘记,技术因素只是媒介发展的一个动力,而政治力量、经济力量的力学关系,对于媒介的发展是更为重要的。 2.网络的传播媒介属性 (1)网络传播的复合性 A. 传播形态与形式的复合性 a) 网络是一种复合性媒介,所承载的传播形态包括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等,各种传播形态之间形成了复杂的交织、渗透与互动关系。 b) 从传播形式来看,网站、客户端、电子邮件、即时通信、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相互连接、渗透,形成了立体的传播网络。 B. 传播手段的多媒体融合 多媒体融合有两个层面的含义: a) 一是指网络平台可以承载任何一种形式的信息; b) 二是指在有关某一事件或主题的信息传播中可以综合运用多媒体手段。 C. 传播功能的多重性 在不同层面,其功能侧重点有所不同。 a) 个人层面:人际交流、个人情绪的调节、“人脉”资源的积累、自我形象的塑造、个人生活平台、个人学习平台、个人工作平台等。 b) 群体层面:已有群体的维系、新群体的发展、群体文化的形成与维系、群体间的互动等。 c) 组织层面:组织的工作平台、组织内的信息沟通、组织文化的形成与维系、组织外的信息传播、组织的对外公关等。 d) 社会层面:社会信息的传播、社会舆论的形成、社会环境的监测、社会文化的发展与传承、社会服务等。 D. “公共话语空间”与“私人话语空间”的统一性

网络传播概论

网络传播概论 网络传播概论 名词解释: TCP/IP :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是对OSI 模型的简化。它是一套协议的结合,用于定义设 备接入互联网,以及数据在设备之间传输的标准。通俗的说,TCP 负责传输层面的问题,保证数据安全、 正确地传送到目的地,而IP 负责给互联网的每一台电脑规定一个地址。 搜索引擎:为满足大众信息检索需求的搜索技术,分为网络蜘蛛型搜索引擎(搜索引擎)和基于人工分类目录的搜索引擎(分类目录)。谷歌、百度是前者的代表,雅虎是后者的代表。 社会化搜索:通过整合用户力量,来补充及其搜索的不足。人肉搜索也可以被看作一种社会化搜 索。社会化搜索引擎主要指基于人们的社交网络、针对社会化媒体中用户生产的内容进行搜索的技术。 Web2.0:指允许用户广泛参与网站内容建设和交互的技术,网络不仅是“可读”的,也变得“可写”,整体指由用户主导生成内容的互联网应用模式。相比 Web1.0 , Web2.0 具有强烈的交互性、个性化等特征。与此相关的技术有 RSS 、博客、维基、 SNS 、微博、微信等。 Web2.0 是一种用户参与的架构,这既指 网站内容建设,也指网站的整体“生态系统”的建设。Web2.0 的指向试图将人与内容的关系深化为人与人的关系。Web2.0 的应用还是一种社会纽带,是个体吸纳与整合社会能量的接收器,也是个体能量放大为社会能量的转换器。 自媒体:在网络技术特别是Web2.0 技术环境下,不从属于专业媒体的个体或组织通过各种网络手 段进行自主的信息传播的新形式。 UGC (UCC ):用户生成内容,不仅可以使信息生产的成本转

移到用户,从而减轻网站的负担, 而且用户生产的内容更具个性化,更能满足常委需求。同时它也有助于用户人际关系的形成,因此更容易产生黏着力。 社社会化媒体:基于用户社会关系的内容生产与传播平台。主要特征有内容生产与社会相结合; 会化媒体平台上的主角是用户,而不是网站的运营者。社会化媒体常常能产生大众传播的效果, “社会化”意味着依赖于人们关系的集成,要在人们的社会互动基础上产生较大规模的社会聚合。 社会化媒体不仅为普通人提供了社交的平台,带来了丰富的内容资源,它也在改变人们获取信息 的途径。社会化媒体也促进了公民新闻和自媒体的繁荣,对专业媒体的信息传播模式与传播格局 带来了重大打击。 AR :增强现实技术,将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集成在一起的技术。通过数字技术模拟某些实体信 息(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信息等)将其与现实世界叠加在一起,并形成与人的互动。 VR :虚拟现实技术,通过数字技术生成逼真的视听触觉等一体化的虚拟环境,用户借助必要的 设备与虚拟世界中的对象进行实时互动,从而获得亲临真实环境的感受和体验。 MR 物联网: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 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的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 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物联网也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云计算:将庞大的计算处理任务自动拆分成多个较小的子任务,然后把这些任务分配给由多部网

网络传播概论第二版教学设计

网络传播概论第二版教学设计 课程简介 该课程旨在通过介绍网络传播的基础知识、技术和应用,探讨网络传播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培养学生对网络媒体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课程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 •掌握网络传播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熟悉网络传播的技术和应用; •了解网络传播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掌握网络传播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培养学生对网络媒体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和安排 本课程包含以下内容: 第一章网络传播概述 •网络传播的基本概念 •网络传播的技术和应用 •网络传播的发展趋势和影响 第二章网络媒体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网络媒体的形式与特点 •网络媒体的应用 第三章网络社交 •社交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社交网络的形式和特点 •社交网络的应用 第四章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的定义和特点 •网络文化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网络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第五章网络教育 •网络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形式 •网络教育的发展和趋势 •网络教育的优势和挑战 第六章网络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和形式 •网络公共关系的特点和应用 •网络公共关系的挑战和机遇 第七章网络营销 •网络营销的基本概念和形式 •网络营销的特点和应用 •网络营销的挑战和机遇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讲授基础概念和理论; •分析案例和实例; •看视频和讨论; •阅读并写作; •独立研究和小组讨论。 课程评估方式 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课堂表现 •准时出席和积极参与; •讨论问题并提出意见; •分析案例和实例; •阅读并写作。 课程作业 •完成小组项目和个人作业; •提交实践报告; •完成期末论文或项目。 •课程作业评分占总评成绩的80% ,课堂表现占总评成绩的20%。参考书目 •《网络时代的公共关系》 •《数字媒体时代的营销》 •《新媒体传播学导论》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三章知识点整理

目录 第三章网络传播的具体形式 (3) 第一节网站传播:大众传播的延续 (3) 1.网站传播的主体及其目标 (3) 2.网站传播的特点 (3) 第二节论坛:“古老”、封闭的社会化媒体 (4) 1.网络论坛的形式 (4) 2.网络论坛的作用 (4) 3.网络论坛的成员关系 (6) 第三节即时通信:基于关系网络的点对点传播 (6) 1.即时通信传播的功能 (6) 2.即时通信传播的特点 (7) 3.即时通信中的关系网络与公共传播 (7) 4.即时通信传播的社会影响 (8) 第四节博客:以个体为中心的社会化舞台会化舞台 (9) 1.博客的社会意义 (9) 2.博客的传播结构 (10) 3.博客的传播特点 (10) 4.博客用户的使用与满足 (11) 5.后博客时代的博客价值 (11) 第五节维基:协作式知识生产系统 (11) 1.维基及其传播的基本特点 (11) 2.维基用户的使用与满足 (12) 3.维基的主要应用方向 (12) 第六节SNS:小世界的映射 (13) 1.SNS的基本含义 (13) 2.SNS的传播结构 (13) 3.SNS的传播特点 (14) 4.SNS个体用户的使用与满足 (14) 第七节微博:大众传播的社交化 (15) 1.微博的社会意义 (15) 2.微博的传播结构 (16) 3.博客的传播特点 (16) 4.微博的传播特点 (16) 5.微博个体用户的需求 (17) 第八节微信:三个层级传播的贯通 (18) 1.微信平台的主要价值 (18) 2.微信朋友圈及其影响 (19) 3.微信群及其影响 (20) 4.微信公众平台及其传播特点 (21) 第九节APP传播:垂直内容的移动化包装 (21) 1.APP兴起的技术基础 (21)

《网络传播概论》考研彭兰版考研复习笔记和真题

《网络传播概论》考研彭兰版考研复习笔记和真题第一章互联网的演进及对传媒业的影响 1.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考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计算机网络:互联网的技术基础★ 计算机网络是指若干台地理位置不同,且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线路和通信设备互相连接起来,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的一种计算机系统。 1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见表1-1) 表1-1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见表1-2) 表1-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3网络协议 (1)网络协议的含义 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为达到实体(各种文件传送软件、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电子邮件系统及终端等)之间的通信所制定的规则的集合。 (2)通信体系结构 ①计算机网络通信通常采用结构化的设计与实现技术,即采用层次结构的协议集合来实现。采用这种技术实现通信功能的硬件和软件就是通信体系结构。 ②目前一般采用的一种参照基准是ISO的层次模型。 (3)ISO层次模型 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的英文简称是ISO,它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联(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OSI)参考模型,即OSI 模型。这个模型共分成七层,包括数据链路层、物理层、传输层、网络层表示层、会话层、应用层等。现在的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是对OSI模型的简化。 (4)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 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是对OSI模型的简化。它是一套协议的集合,用来定义设备接入互联网,以及数据在设备之间传输的标准。 ①TCP负责传输层面的问题,保障数据正确、安全地传送到目的地。 ②IP用于给互联网的每一台电脑规定一个地址。目前,IP地址分为两类: a.静态地址,即电脑的IP地址是固定不变的,在互联网上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一定要使用静态地址。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

网络传播概论 彭兰 第一节 Web2.0与社会化媒体时代 Web2.0是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思想体系的升级换代,即由原来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的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系。Web2.0内在动力来源是将互联网的主导权交还个人,从而充分发掘个人的积极性,使之参与到体系中来。 目前,Web2.0技术包括RSS、博客、维客、SNS、微博等。这些技术的共同特点是,进一步突出网络信息生产中普通网民的作用,并且,通过各种应用方式使网民之间产生更加紧密和牢固的关系。 关于Web2.0的共识之一:以人为中心 关于Web2.0的共识之二:用户参与网站的内容建设和“生态”建设 Web2.0试图把Web1.0时代人与内容的关系深化为人与人的关系。虽然Web2.0也强调内容的生产,但是,内容生产的主体已经由专业网站拓展为个体,从专业组织的制度化的、组织把关式的生产,拓展为更多“自媒体”的随机的、自我把关式的生产。个体内容生产的目的往往不在于内容本身,而在于以内容为纽带,为媒介,延伸自己在网络社会中的关系。 第二节互联网的发展走向 一、以“个人门户”为中心、基于“关系网络”的互联网

以Web2.0的相关技术作为依托,用户可以再一个平台上集成各种信息、服务和应用,从而形成一个网络化生活和工作的个人门户,点对点的传播模式形成,人们的社会关系在整个传播中的“基础设施”,信息在人际关系网络中流动。 二、作为公民新闻平台的互联网 1.公民新闻延伸了专业媒体的触角,使之触及以往专业媒体不能触及的社会各个角落。 2.公民新闻的碎片成为专业媒体信息的补充和平衡。 3.用户全程、多点直播增强了受众在新闻中的“卷入程度”。 4.全民投票的信息筛选机制挑战了专业媒体人的“把关人”地位。 5.推动专业媒体角色向两个方向发展:专业媒体作为标杆,成为公民新闻的参照坐标;专业媒体成为公民新闻的组织者和协调者。 三、作为媒介融合中枢的互联网 1.技术融合:信息的采集、制作与发布 2.业务融合:融合性新闻、媒体合作互动、融合性产品 3.平台融合:媒体发布平台的融合,先合后分 4.市场融合:业务融合和平台融合的结果,Zaker 5.机构融合:最高层次,体制性条件

(完整word版)网络传播概论复习资料

填空选择 互联网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69——1986年(用于科研及高校), TCP/ IP协议,互联网标准协议的产生,标志互联网正式产生。 Internet一词在1986年正式使用。 第二阶段从1986——1995年,商业机构发布广告,并开始面向普通百姓。 第三阶段从1995年至今,多媒体出现,政府企业纷纷上线 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94——1995年,只限于部分高校 第二阶段从1995年至今,开放性的商业网络阶段 中国网络媒体的发展 1)1995——1998年,网络媒体开始进入,传统媒体上线 1997年人民网上线1996年搜狐建立 2)1999年至今网络成为传媒形态 网络自生媒体分为两类:新闻媒体和非新闻媒体 非新闻媒体分为商业网站,专业网站,个人网站三类 人际传播特点:双向交互性,非制度化,私密性强 网上人际传播形式:E-mail,即时通讯(QQ,MSN,飞信,ICQ),网上聊天室特点:文字符号为主,匿名性,复杂性 电子邮件的类别:POP3邮箱,纯Web邮箱,具有上述两种功能的免费邮箱

网上群体传播的表现形式:BBS,网络社区,usenet(新闻组) 群体非常态事件传播条件:结构性压力,非常态传播机制活跃, 触发事件 组织传播,纵向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横向组织之间 网络传播主体:企业,媒体,个人,政府,机构,ISP 社会控制与媒介规范理论:自由主义,社会责任,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 把关人形式:政府把关,网站把关,行业组织的把关,网络自我的把关 受众群体分类:基本群体,参照群体,偶然群体; 按现实的工作生活状况,可分为:工作关系群体和生活关系群体,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大群体和小群体 按规模大小 1)大众传媒能覆盖的特定区域的能接触到传媒信息的总人口 2)对特定传媒和特定内容保持定期接触的人 3)不但接触了传媒信息,而且在态度和行为上受实际影响的人 信息侵入的特征:侵入成本低(最具本质性的特征),侵入隐秘性,侵入后果无法设想 网络传播的伦理意义:人性社会和现实社会的需要 网络传播伦理的特点:自主性,开放性,多元性 网络传播的伦理原则:全民原则,兼容原则,互惠原则,自由原则 网络新闻内容特点:广容性,多样性,快捷性,综合化,个性化,交互性,全息性 中国网络新闻业发展历程: 起步阶段(1995-1998年),激活阶段(1998-2000年),管理与创新阶段(2000-2005年),网络公民新闻时

《网络传播概论》读后感

《网络传播概论》读书报告 内容提要 《网络传播概论》是我国在网络传播方面出版较早且影响力大的一部教学基础教材,其紧随当前媒体的智能化发展潮流,从专业的角度并结合具体案例,以理论联系实践的研究方法深入浅出介绍了当前信息时代社会多元化发展背景下网络传播的内在规律及其创新思维。它立足于新媒体智能化研究和当前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向新媒体领域的渗透态势,阐述网络传播内在规律,探索网络传播过程中各种内在的影响因素。作者站在网络发展的前沿,以全新的视野分析介绍了网络传播的一些新现象、当前网络发展的新手段等,指出了当前网络研究的新思维。 一、作者简介 《网络传播概论》的作者是彭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兼有计算机与新闻传播学专业双重学科背景,1997年开始从事网络传播的教学与研究,对网络新闻传播的发展过程有着透彻的理解,参与过大量的网络传播实践研讨,是我国*早从事网络传播教学和科研的学者之一。主要研究领域为新媒体,先后出版《中国网络媒体的**个十年》《网络传播学》《网络传播概论》《数字媒体传播概论》《数字传播技术应用》等10余部专著或教材。 二、作品绪论 《网络传播概论》是国内出版较早且影响力较大的网络传播方面的教材之一,推动了国内新闻院系的网络传播教学。第四版立足智能化媒体时代,密切关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向媒体领域的渗透,分析网络传播的内在规律,研究网络传播的各种潜在影响,对网络传播中的新现象、新手段与新思维进行了介绍与分析,重点补充数据新闻与可视化传播、社会化媒体应用等新内容。与前三版相比,第四版在结构上也有大的调整,不再沿用原来将网络传播实务与网络传播理论分为上下两编的思路。作者认为,在今天的互联网中,理论与实务问题是相互融合的,在结构上去除理论与实务内容之间的界限,可以获得认识上更大的自由。

网络传播概论_雷跃捷版讲义全

《网络传播概论》雷跃捷版 ❖第1章:网络传播的发展历史 Internet,简称互联网或因特网;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正式把互联网定义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 网络传播是指:主要基于互联网平台所进行的多元、动态的信息传播活动,它在技术上实现了多种传播形态的整合;在功能上实现了去中心化、全民参与和资源共享。 网络传播具有信息丰富、速度快捷、全球视野、传播主体个人化、表现形态多媒体化、传播方式自由交互等特点。其中信息传播的个人化、交互性是网络传播最具有吸引力的地方。电子商务和无线增值业务为网络传播开创出新的赢利模式。 ❖第一节: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历史 国际互联网的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 1969—1985:初步形成阶段; 1985—1995:渐进发展阶段; 1995—2003:规模高速扩张阶段: 20XX至今:两大方向: 在"网内"实现Web2.0式传播; 在"网外"呈现媒体融合状态。 互联网的起源与发展:P1—P7 1958年:雏形; 1969年:阿帕计算机网诞生; 1977—1979:TCP/IP体系结构和协议; 1986年:Internet名称正式开始使用; 1988年:互联网对外开放; 1989年:互联网开始商业运作; 1989年:CERN雏形HTML; 1991年:商业用户超过学术界用户; 1995年互联网开始高速发展: 表现在3个方面: 一是:个人电脑迅速普及; 二是:电子商务蓬勃发展; 三是:网络媒体功能凸显。 1992年:全球第一份网络报纸; 1996年以后:出现了BBS、聊天室等; 1995年:美国广播公司首先利用互联网进行全球广播; 1997年:网络新闻订阅开始; 1998年:克林顿绯闻事件; 20XX以后:进入Web2.0时代; Web1.0与Web2.0的区别:P5~P6表。 20XX以来,手机媒体作为新媒体的代表异军突起,拉开了媒体融合的序幕。

网络传播概论复习

网络传播概论复习

网络传播概论总复习 第一章:网络传播的基础技术第二章网络信息的制作与发布 1、作为一种媒介,网络发展经历了三阶段:1、阿帕网(APPAnet)时期(1969-1986); 2、国家科学基金网(NSFnet)时期(1986-1995); 3、国际互联网(Internet)时期(1996-至今) 2、网络上的每台计算机被称为一个节点。 互联网的结构:集中型------安全 分散型------可靠 分布型------去中心化 3、互联网对人类最大贡献:扁平式(扁平化造成互联网“无中心”和“去中心化”) 4、万维网和internet的关系:万维网只是internet提供的一种服务,internet 包含万维网。 5、IP与域名的区别: 1)IP地址:为标识Internet上主机位置而设置的,具有唯一确定性。 2)目前IP地址有32位二进制数组成。 3)域名地址:字符型地址,与IP地址一一对应,可重名。 6、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系统:网络通信系统、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应用系统 计算机网络类型:局域网与广域网、有线网与无线网、互联网 7、媒介与媒体: 1)媒介:传播的介质、通道或载体(报纸、广播、电视)。 2)媒体:从事传播活动的组织、机构或实体(报社、电台、电视台、网络公司 等)。 8、解释网络是第四媒介: 网络是前三者(报纸广播电视)的集大成者,与前三者并不并列,以时间角度看可以作为第四媒介。 9、因特网在中国: 1994年4月28日,中国正式联入因特网。 第一阶段,单一的电子邮件连接阶段(1986-1993) 第二阶段,基于TCP/IP协议的全功能连接阶段(1994-现在) 1987年9月20日22时55分,通过互联网向全世界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中国四大互联网络 1).中国科学技术网络 2).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 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4).中国金桥信息网

网络传播概论重点概念

网络传播概论重点概念

网络传播概论 主要概念: 1、计算机网络:若干台所处地理位置不同,且固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相互连接起来,以实现信息传输和资源共享的一种计算机系统,网络上的每台计算机被称为一个节点。 2、www:伯纳斯李在1989检提出的技术构想。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第二次飞跃。互联网中的一种应用方式,主要功能是利用互联网传送超文本信息,即包括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在内的多媒体信息,同时利用超链接将网络中的信息相互连接起来 3、物联网:1999年提出,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和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测、和管理的一种网络。也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4、P2P技术:也称对等网络技术,是一种网络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客户端/服务器结构,整个网络结构中不存在中心节点,每一个节点大都同时具有信息消费者、信息提供者、信息通信等三面功能。其中每一个节点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对等的。 5、云计算:将庞大的计算粗粒任务自动分拆成多个较小的子任务,然后把这些任务分配给多部网络服务器所组成的系统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返回给用户。利用此技术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极为复杂的信息处理,实现和超级计算机同样效能强大的网络服务。 6、社会化媒体:基于用户社会关系的社交平台以及内容生产与交换的平台。主要两个特征:一是内容生产与社交的结合。社会关系与内容生产两者间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社会关系的需求促进了社会化媒体平台上的内容生产,反过来这些平台上的内容也成为连接人们彼此关系的纽带。社会化媒体平台的传播机制可以很快从无数信息碎片中将有公共价值的内容筛选出来。二是社会化媒体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一章知识点整理

目录 第一章互联网的演进及对传媒业的影响 (2) 第一节计算机网络 (2) 第二节连接的演进 (3) 第三节自进化:网络媒体的演变 (5) 第四节大变局:网络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的变革 (7) 第五节重定向互联网的未来走向及对传媒业的影响 (9)

第一章互联网的演进及对传媒业的影响 第一节计算机网络 1.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 (1)硬件A. 若干台计算机; B. 相关的通信设备; C. 有线或无线通信线路。 (2)软件 A. 网络通信系统实现节点间的数据通信,是网络技术的核心和基础。 B. 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用户与计算机网络之间的接口,对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的系统。 C. 网络应用系统根据应用要求而开发的基于网络环境的各种应用。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广域网和局域网 A. 局域网通信范围在几公里以内,传输速率相对较高。主要用来构造单位的内部网。 B. 广域网通信范围在几十公里以上,甚至可达到几万公里。传输速率相对局域网来说较低。主要是公用数据通信网。 (2)有线网路和无线网络 A. 有线网络各个计算机之间必须用一定的介质来连接。 B. 无线网络采用视线介质(无线介质)进行数据传输。 3.网络协议 (1)协议(Protocol)是计算机网络中为实现实体(各种应用程序、文件传送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电子邮件系统及终端等之间的通信所制定的规则的集合。 (2)现在所用的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是一套协议的集合,用于定义设备连入互联网,以及数据在设备之间传输的标准。通俗地说,TCP负责传输层面的问题,保证数据安全、正确地传送到目的地,而IP负责给互联网的每一台电脑规定一个地址。 (3)IP地址分为两类: A. 一类是静态地址,即电脑的IP地址是固定不变的,在网上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一定要采用静态地址; B. 一类是动态地址,就是每一次登录后的地址都可能不一样,例如我们家庭中电脑上网,通常都是被分配动态地址。 4.网络互联技术 (1)常见的网络互联设备:中继器、网桥、路由器、网关。 (2)从信息传输的角度看,衡量网络接入技术的一种重要指标就是带宽,即传输通道的传输能力。

(完整word版)网络传播学概论重点

网络传播学概论 第一课互联网发展历史 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历史 国际互联网的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 1969—1985:初步形成阶段; 1985—1995:渐进发展阶段; 1995—2003:规模高速扩张阶段: 2003年至今:两大方向: 在“网内”实现Web2.0式传播; 在“网外”呈现媒体融合状态。 二、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历史 我国互联网的开发建设比美国晚20年左右;1995年,基本上与世界网络保持了同步的态势。发展历史分3个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筹划至1994年4月正式接入互联网; 1994年至2001年“三网融合”目标的提出; “三网融合”目标的实施与发展阶段。 第二课 一、人类信息传播阶段 二、网络传播 特点与优势:1、传播与更新速度快、成本低 2、信息量大、内容丰富 3、低成本全球传播 4、检索便捷 5、多媒体 6、超文本 7、互动性 三、“新媒体”的界定P10 四个角度:1、“数字化”、“互动性”是新媒体的根本特征。 2、“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3、“新媒体”的“新”是以国际标准为依据。

4、“新媒体”是一个宽泛的概念。 第三课、Web2.0 的传播理念(了解理论的应用、阴影不用背) 一、长尾理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大多数,却是次要的。 优点:成本低、风险低、效益高、选择多元化缺点:收益时间长 在Web2.0时代,公司的利润不再依赖传统20%的“优质客户”,而是许许多多数量庞大的原先被忽视的客户;长尾理论因此也成为Web2.0商业价值的重要诠释。 该理论本质上强调“个性化”和“小利润、大市场”。Google和亚马逊都是典型的例子。 二、六度分隔理论:该理论认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认识所有的人。 在Web2.0时代,六度分隔理论可以让现实世界的60亿人通过互联网,建立紧密的联系。每一个Web2.0网站都是网络中的一个提供社会网络服务(SNS)的站点。 类似“150”法则(MSN) 三、公共领域理论:通俗地说,它是一个介于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公共空间,公民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发表言论,而不受国家的干涉。在这个空间内,公民间的交往是以阅读为中介、以交流为中心、以公共事务为话题的“公共交往”。 人类活动的现实世界区分为三个领域:私人领域、社会领域和公共领域。 网络论坛、博客、贴吧等都是构成网络公共领域的具体形式。 例如:媒介技术的不断进步影响着美国总统的政治营销手段。 20世纪30年代的罗斯福与收音机; 60年代约翰.肯尼迪与电视; 2008年的奥巴马与Web2.0。 四、后现代主义思潮:20世纪60年代以后,主要表现为媒介主导传播、消费主义蔓延、大众文化盛行。90年代以后,网络大规模发展,全球一体化趋势使后现代主义思潮成为全球主导的文化模式。非中心性、平面性、无深度性、商品性和大众化是这种文化模式的主要形式。 在其功用的问题上,有两种观点:一个认为其专讲摧毁和否定;另一个认为其还蕴含着积极、肯定、建构性的内涵。 其建设性功用表现为: 1.倡导创造性, 2.鼓励多元的思维风格,重构世界的多样性; 3.倡导对世界的关爱; 4.主张建立关于生活世界的生命哲学,真正关心人,教化人。 Web2.0时代的网络传播有着鲜明的后现代性,其社会意义也体现出多重性。 第一,表现形态的虚拟性与“超现实” 第二,传播主体的个人化与“去中心化” 第三,传播方式的交互性与内爆 第四,传播语境的“超时空” 第五,表现形态的多媒体化与“视觉快感” 第四课、网络传播方式(网络人际传播、网络群体传播、网络组织传播、网络大众传播) 一、网络人际传播

智慧树知到《网络传播概论》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网络传播概论》章节测试答案 绪论 1、在当今形势下,网络传播已经成为了主流的传播媒介。 A.对 B.错 答案:对 第一章 1、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为实现实体(各种应用程序、文件传送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电子邮件系统及终端等)之间的通信所制定的规则的集合。 A.对 B.错 答案:对 2、人们在关于公民新闻的研究中的共识包括: A.强调公众在新闻报道活动中的参与 B.强调新技术对于公民新闻发展的作 C.认为应当把公民的各种新闻信息生产行为综合在一起 D.要方便网友们在网上分享信息 答案:强调公众在新闻报道活动中的参与,强调新技术对于公民新闻发展的作 3、社会化媒体的特征包括: A.内容生产与社交的结合 B.碎片化信息成为主流 C.主角是用户,而不是网站的运营者 D.主角是运营者,而不是网站的用户

答案:内容生产与社交的结合,主角是用户,而不是网站的运营者 4、人们更多的是记住信息存储的位置,而不是信息本身,这也被称为 A.谷歌效应 B.马太效应 C.茧房效应 D.木桶效应 答案:谷歌效应 5、在社会化媒体平台上,媒体内容的再分发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激活的()网络的规模 A.大众传播 B.组织传播 C.人际传播 D.群体传播 答案:人际传播 6、WEB2.0时代的特征是: A.每个节点成为一个传播中心 B.关系成为传播渠道 C.社交和分享成为传播动力 D.个性化信息服务得以实现 答案:每个节点成为一个传播中心,关系成为传播渠道,社交和分享成为传播动力,个性化信息服务得以实现 7、媒介融合包括: A.技术融合

B.业务融合 C.平台与市场融合 D.机构融合 E:产业融合 答案: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平台与市场融合,机构融合,产业融合 8、场景变量指的是不同场景下人们的特定需求,以及相关行为方式 A.对 B.错 答案:对 9、万物互联时代,新闻生产空间从“媒体空间”向“现场空间”的迁移,这带来了哪些现象() A.原生态直播 B.自媒体直播 C.卷入式体验 D.专业性传播 答案:原生态直播,自媒体直播,卷入式体验 10、智能化媒体的技术基础包括: A.语音交互技术 B.手势或体感交互技术 C.面部识别交互技术 D.视线交互技术 E:3D打印技术 答案:语音交互技术,手势或体感交互技术,面部识别交互技术,视线交互技术

南京大学7.网络传播概论_业务_

网络传播概论 绪论,总述。 第一单元(1-3章),基础知识。介绍互联网的历史、传播原理、传播方式。 第二单元(4-7章),传播学原理。网络传播的特征、信息使用方法、受众心理、网络传播的革新意义。 第三单元(8-11章),意识形态。分析网络传播的政治、伦理、法律内涵。 第四单元(12-16章),应用。网络新闻、出版、广告、文娱、社区发展等。 绪论 第一节信息时代 ●信息时代 也称后工业时代、网络时代。信息时代是一种社会环境,以创造信息和享受信息为主要特征。在这种环境下信息是核心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信息时代的基础是网络。信息网络技术的发生与发展,涉及光导纤维、电脑技术、电脑网络、多媒体、数字化技术、因特网等。网络在整合一系列信息传播新技术的基础上迅速崛起,成为信息时代最重要、最具潜力、国际化的信息传播系统。并迅速向第一、第二产业渗透。 ●互联网 英文Internet,在我国也称因特网、国际互联网、网际网路等。 从互联网发展过程和信息传播的角度看,Internet是媒介。如相对传统媒介它是新媒介(new media);具有数字化传播特点称为数字媒介(digital media);因具有广义的媒介平台效应被称为泛媒介(pan media);因诞生晚于报广电三大大众传媒,被称为第四媒介。 1995美国联邦网络委员会从技术的角度提出定义:Internet是全球信息系统。1是全球性的,网上每台主机都需要唯一的地址。2主机按共同规则连接,可以进行通讯。3在前述技术基础上,Internet可以为公众和私人提供信息服务。 ●WWW ·WWW(World Wide Web,万维网),简称web,是Internet的主干网。WWW将窗口技术、超文本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技术融合起来,通过统一的图形界面为用户提供文本、影像、声音等信息。是网络信息服务中使用最广、功能最强的信息系统。 ·本质上WWW仅是Internet的一个系统。Internet的功能包括电子邮件服务、文件传输服务、远程登录服务、万维网服务。核心是万维网服务。但由于WWW最受欢迎、使用最广、功能最强,往往被认为是Internet的同义词。 ·WWW起源可追溯到1940年。有人提出使用线索(trails)提供相应链接,以共享信息的构想。1965特德.纳尔逊(ted Nelson)提出超文本(hypertext)概念。1989提姆.本纳斯.李(tim burners-lee)提出WWW计划,推出世界首个所见即所得的超文本浏览器。1993美国伊利诺大学国家超级计算机应用中心NCSA发明WWW浏览器Mosaic。 这是第一个能够支持图形、超文本等的浏览器,标志着WWW浏览器发展的新阶段。之后网景公司推出navigator; 微软推出Internet explorer等。 ·WWW随着Internet的普及,WWW迅速被应用于广阔的传播领域;同时WWW所赋予传播者、受众的信息查询和互动沟通的功能也促进了网络传播的发展。 第二节网络传播 ●涉及网络传播的假说性定律: 一、摩尔定律( Moore’s Law) 1965英特尔公司创始人之一的戈登.摩尔提出。在任何既定的价格水准上,单片硅芯片的运算处理能力,每18个月就会翻一番;同时价格则减半。 摩尔定律的提出是基于学习曲线原理。学习曲线认为,随着产出的增加,厂商不断改进生产,会导致单一产品的成本不断下降。最初在飞机制造业中发现。在网络中也得到了实践的验证。 二、梅特卡夫法则(Metcalfe’s Law) 认为网络经济的价值等于网络节点数的平方,网络上联网的计算机越多,每台电脑的价值就越大,增值以指数关系变大。这说明网络产生和带来的效益将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加而成指数形式增长。 三、马太效应(Matthew’s Effect) 指在一定条件和范围下,人类社会中优、劣势的积累过程是有偏向的,不管优势或劣势都会不断被强化。同样适用于网络事业发展,优势或劣势一旦出现并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不断加剧而自行强化,出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