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宫颈癌早期筛查的预防及重要性

宫颈癌早期筛查的预防及重要性

宫颈癌早期筛查的预防及重要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e3552565.html,

宫颈癌早期筛查的预防及重要性

作者:朱学英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32期

宫颈癌是一种女性常见肿瘤,从普通的妇科炎症最后发展为宫颈癌。它发生在子宫阴道和子宫颈管,并且这种肿瘤是恶性的,发生率高,极其危害女性身体健康。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增长,以及国家对这类疾病认识的不断普及,我国宫颈癌变致死率明显降低。在我国女性中,宫颈癌患者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受到了宫颈癌的威胁。为了减少宫颈癌发生率,及早发现这类患者,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我们要增加对宫颈癌早期筛查的认识,减少这类癌症的发生。我国现在也越来越重视对宫颈癌的宣传。

一、宫颈癌的病因

1、它最大的病因就是HPV。这类病毒存在于公众场合,99.7%的宫颈癌是由它引起的。这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病毒。HPV本身是不会引起宫颈癌的,但是持续性高危型感染就会使得

宫颈细胞癌变造成宫颈癌。

2、HPV的感染途径有很多。宫颈癌本身并不传染,传染的是HPV病毒。与性生活有

关,初次性行为<16岁、性生活过早、与多名男性发生性关系、都有可能感染HPV病毒,并且,这是最主要途径。这种病毒很常见,吸烟也容易感染HPV。

3、其次,感染一些生物学物质会促进宫颈癌的发生。营养不良、卫生条件差等因素也会促使宫颈癌的发生。

4、孕妇感染HPV病毒,生下的婴儿也会带有这类病毒。

5、不小心感染。护理人员在工作室不小心被患者的宫颈癌所感染,在之后的工作中又防护不当感染他人。

二、宫颈癌的典型症状

1、下体出血

这是肿瘤位于宫颈口表面,外力后瘤體破裂所致,年轻女性接触性出血是相对典型的症状,一般量不多,也可能时有时无,表现为经期时间延长经期流血量增多。

2、分泌物增多

肿瘤刺激、或者感染宫颈腺体导致分泌亢进,如果不同以往还是要注意一下,必须引起重视、检查。

宫颈癌早期筛查情况分析

宫颈癌早期筛查情况分析 发表时间:2015-01-15T14:47:09.59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25期供稿作者:姜娜[导读] 随年龄上升生殖道感染逐步下降,因此性活跃期女性应注意性生活卫生,注意避孕,减少不必要的流产等。姜娜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阳山社区卫生分服务中心 214155)【摘要】妇女"两癌"免费筛查是国家出台实施的一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工程, 子宫颈癌在全球都是危害妇女健康且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发生宫颈癌人数为46.5万人,我国每年新发病例13.15万人[1]。从HPV 持续感染,到宫颈癌前病变,在发展到子宫浸润癌,通常需要10~20 年。宫颈癌是可以预防,可以治疗的疾病,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因此宫颈癌的筛查非常必要[2]。为了提高宫颈癌的早诊早治率,降低死亡率,对宫颈癌的高危人群实施预防性保护措施,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进行“宫颈癌”筛查,现将2010-2011年度筛查情况总结如下: 【关键词】子宫颈癌早诊早治预防筛查 【中图分类号】R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5-0186-02 1 筛查对象 35~59 周岁妇女自愿免费筛查。 2 筛查流程 ①在辖区内发放宫颈癌筛查意义的宣传材料。②对接受宫颈癌筛查的妇女,进行宫颈癌防治知识的问卷调查。③根据身份证明统一登记并详细记录联系方式及妇科病史及家族史的简单问诊。④进行白带常规化验,妇科盆腔检查,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的取材。 3 方法 受检者排空膀胱后取膀胱截石位,先进行白带常规化验,再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的取材,后进行妇科的盆腔检查,包括外生殖器、阴道窥器检查、双合诊,记录检查结果并将结果告诉受检者。 4 结果分析 2010 年和2011 年筛查人数各为883人和1012 人,其中35~45 岁为496人和595人,筛查疾病主要为外阴炎、阴道炎、宫颈炎及其相关疾病,主要数据见下表。 4.1 从下表中可看出此两年筛查患病率最高的为各种阴道炎,发病率分别为49.1%和50.5%,宫颈炎及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分别为31.1%和38.1%,其中35~45 岁发病率为42.5%和43.8%,大于45岁发病率为18.8%和31.2%,由此可以看出性活跃期女性生殖器炎症发生率较高,随年龄上升生殖道感染逐步下降,因此性活跃期女性应注意性生活卫生,注意避孕,减少不必要的流产等。 表1 2010年筛查疾病主要数据 4.2 宫颈糜烂样改变发生率分别为2 5.8%和35.4%,有大约13%宫颈糜烂样患者进行过各种治疗,大约63%主诉不规则阴道出血或性生活后出血,宫颈糜烂样改变可以是生理性得柱状上皮异位,也可以是宫颈上皮内瘤变或宫颈癌的早期表现,因此不进行宫颈筛查即盲目地进行治疗,可能遗漏一些宫颈浸润癌或高级别癌前病变,这是比较危险的。 4.3 我院采用宫颈刮片细胞学进行宫颈癌筛查,2010 年和2011 年共有8 名筛查妇女刮片细胞学检查结果轻至重度核异质细胞,临床处理,转阴道镜检查,其中2人宫颈中度不典型增生,行宫颈锥型切除术,1人检出宫颈癌变,手术治疗。其余阴道镜检查未见异常,定期随访。 4.4由此可见,对宫颈癌高发年龄女性定期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测有利于宫颈癌的早发现早诊断以及对高危人群早干预,可以逐步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极死亡率,对有性生活的妇女常规进行宫颈刮片检查,尤其35岁以上妇女更重视防癌筛查[3]。应积极利用社区卫生医护防团队坚持开展针对适龄妇女,以防治乳腺癌、宫颈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为重点,两癌筛查及防治生殖道感染为手段的普防普查普治工作,以期降低乳腺癌及宫颈癌的发病率,提高适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010-2 082. [2]孙丽娟.宫颈癌筛查必要性[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9,11(2):106-107. [3]李隆玉,李诚信.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3):152.

确诊子宫颈癌的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e3552565.html, 确诊子宫颈癌的方法 作者:伍新华 来源:《家庭医学》2005年第10期 子宫颈是子宫与阴道连接的部位,呈圆形,突出于阴道内端。阴道扩张后,肉眼可看清子宫颈的外貌。子宫颈是妇女的多事之地,尤其到了中年以后,容易罹患肿瘤。子宫颈癌是妇女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多发生在40岁左右,但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尤其在多产、早婚和多个性伴侣的性混乱者中发生率较高。早期子宫颈癌常常少有症状,或仅有性交后少量出血或白带增多,不易为女性所重视。因此,对于各年龄段的妇女,只要有性交后出血或渗血,都要引起高度重视,应想到有宫颈癌的可能,尽早去医院做详细的全身检查及妇科检查,并采用以下辅助检查: 1.子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是发现宫颈癌前期病变和早期宫颈癌的主要方法,但应注意取材部位正确及镜检仔细。可有5%~10%的假阴性率,因此,应结合临床情况并定期检查。 2.碘试验:正常宫颈或阴道鳞状上皮含有丰富的糖原,可被碘液染为棕色,而宫颈管柱状上皮、宫颈糜烂及异常鳞状上皮区(包括鳞状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及浸润癌区)均无糖原存在,故不着色。临床上用阴道窥器暴露宫颈后,擦去表面粘液,以碘液涂抹宫颈及穹窿,如发现不正常碘阴性区,即可在此区取活检送病理检查。 3.宫颈和宫颈管活体组织检查:在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为Ⅲ~Ⅳ级以上涂片,但宫颈活检为阴性时,应在宫颈鳞—柱交界部的6、9、12和3点处取四点活检,或在碘试验不着色区及可疑癌变部位,取多处组织并进行切片检查,或应用小刮匙搔刮宫颈管,将刮出物送病理检查。 4.阴道镜检查:阴道镜不能直接诊断癌瘤,但可协助选择活检的部位进行宫颈活检。据统计,如能在阴道镜检查的协助下取活检,早期宫颈癌的诊断准确率可达到98%左右。但阴道镜检查不能代替刮片细胞学检查及活体组织检查,也不能发现宫颈管内病变。

两癌筛查的重要性

两癌筛查的重要性 乳腺癌、宫颈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两大“杀手”,并且近年有不断增高和年轻化的趋势,目前很多女性没有养成定期筛查的习惯,很多人体检也只是做了常规的检查,而非两癌筛查。两癌筛查是保障女性健康重要的“保护伞”,早期发现的乳腺癌及宫颈癌90%以上都能治愈,因此对这两种癌症的定期筛查就特别有意义。 下面我先讲讲宫颈癌的发病相关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向大家讲解一下。 宫颈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一下因素有关: 1、性行为及分娩次数 性活跃、初次性生活<16岁、早年分娩、多产等,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青春期宫颈发育尚未成熟,对致癌物较敏感。 分娩次数增加,宫颈创伤几率也增加,分娩及妊娠内分泌及营养也有改变,患宫颈癌的危险增加。 与有阴茎癌、前列腺癌或其他性伴侣曾患宫颈癌的高危男子性接触的妇女,也易患宫颈癌。 2、病毒感染 高危型人乳头病毒感染(HPV)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90%以上宫颈癌伴有高危型HPV感染。 3、其他

应用屏障避孕法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吸烟可增加感染HPV效应。 宫颈癌的临床表现: 1、症状: (1)阴道流血:早期多为接触性出血,如同房后;晚期为不规则阴道流血。出血量根据病灶大小、侵及间质内血管情况不同,若 侵蚀大血管可引起大出血。年轻患者也可表现为经期延长、经 量增多;老年患者常为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一般外生型癌 出血较早,量多;内生型癌出血较晚。 (2)阴道排液:多数患者阴道有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样或米汤状、有腥臭排液。晚期患者因癌组织坏死伴感染,可有大量米汤样 或脓性恶臭白带。 (3)晚期症状:根据癌灶累及范围出现不同的继发性症状。如尿频、尿急、便秘、下肢肿痛等;癌肿压迫或累及输尿管时,可引起 输尿管梗阻、肾盂积水及尿毒症;晚期可有贫血、恶病质等全 身衰竭症状。 2、体征 原位癌及微小侵润癌可无明显病灶,宫颈光滑或仅为柱状上皮异位,随病情发展可出现不同体征。外生型宫颈可见息肉状、菜花状赘生物,常伴感染,质脆易出血;内生型表现为宫颈肥大、质硬、宫颈管膨大;晚期癌组织坏死脱落,形成溃疡或空洞伴恶臭。阴道壁受累时,可见赘生物生长或阴道壁变硬;宫旁组织受累时,双合诊、三合诊检查可扪及宫颈旁组织增厚、结节状、质硬或形成冰冻骨盆状。

HPV-D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现状与展望

HPV-D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现状与展望 摘要:子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着广大妇女的健康与生命。早期筛查对子宫颈癌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防治有重要意义。大量研究表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是引发子宫颈癌的主要生物因素,所以HPV-DNA检测对宫颈癌的防治有着重要的作用。现就该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现状和进展予以综述,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癌;筛查宫颈癌作为女性第二好发恶性肿瘤,它的防治关键是进行宫颈筛查及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s,CIN)。而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是导致宫颈病变引发宫颈癌的重要环节,尤其是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因此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使用HPV-DNA检测,它也成为宫颈疾病筛查和诊断中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现就HPV-DNA的检测对宫颈癌的筛查、诊断的意义进行综述,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1 HPV-DNA的检测方法 HPV是一种嗜上皮性病毒,也是一种脱氧核糖核酸(DNA)病毒,检测HPV的方法有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斑点杂交、核酸印迹和聚合酶链反应等。1996年由美国Appliedbiosystems公司推出了在传统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上发展起来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它不仅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还实现了检测、定量、分型的同步进行,检测简便快速。但其检测费用和实验条件要求较高,目前大都处于实验室阶段,不适合大规模HPV筛查和流行病学研究[1] 。最近Digene公司推出的杂交捕获二代(hybirdcaptureⅡ,HC-Ⅱ)是唯一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的可在临床使用的HPV-DNA检测技术[2] ,虽然可检出13种高危型、5种低危型HPV及病毒载量,却不能确定其具体型别。Digene 公司随后又在杂交捕获法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基因芯片推出了

开展宫颈癌早期筛查实施计划

开展宫颈癌早期筛查实施计划 根据区人口计生局《开展宫颈癌早期筛查项目文本》,结 合我镇工作实际,制定我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强化宣传教育,提高育龄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强化服务,全镇人口计生队伍总动员,发挥计划生育宣传的网络作用,不断提高全镇妇女的生活、生命、生育质量,为湾沟镇经济又快又好发展营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工作目标 长期目标(XX-XX) 完善和健全育龄群众子宫颈癌早期筛查宣传工作,提高育龄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使育龄群众能够对子宫颈癌早发现、早治疗,提高生命质量,促进生殖健康。 1、加大宫颈癌早期筛查宣传力度,使子宫颈癌早期筛查群众知晓率达60%以上。 2、制做子宫颈癌早期筛查宣传品,宣传品入户率达100%。 3、每年定期对育龄妇女进行妇女病的普查普治,减少宫颈

癌病的发病率。 4、XX年9月-XX年9月三年时间,通过各种宣传形式和手段,我镇到区计生服务站进行宫颈癌早期筛查要达700人。短期目标:XX-XX年 1、通过开展优质服务活动,发挥镇级计生服务站的作用,定期与区计生服务站进村入户为广大育龄群众进行生殖保健服务,向育龄群众宣传子宫颈癌早期筛查的优点,提高广大育龄群众的认知程度。 2、妇女常见病、多发病普查率达75%以上,减少宫颈癌病的发病率。 3、加大宣传服务力度,全年已婚育龄群众到区计生服务站进行子宫颈癌筛查不少于140人。 上述目标在XX年9月底前完成。 四、项目执行计划、方法 第一阶段(XX年9月-10月)准备阶段 1、制定项目执行的详细计划和执行方案 2、成立项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计生副镇长张艳担任,副组长由镇计生导站站长殷常华担任,成员为镇计生指导站全体成员。 3、宣传品制作,宣传单500张,宣传小册子50本,每个村利用人口学校和中心服务户阵地开展宣传。 第二阶段(XX年11月-XX年8月)宣传阶段

2012第2版NCCN宫颈癌筛查指南解读

2012第2版NCCN宫颈癌筛查指南解读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产科 吴妙芳、谢玲玲、李晶、林仲秋 2012年5月,NCCN对宫颈癌筛查指南进行了更新。现对新指南进行简要介绍和解读。 一、主要更新内容 1、强调宫颈癌筛查的起始年龄为21岁。应避免对年龄<21岁的女性进行筛查,因为这些女性罹患宫颈癌的风险很低,即使发生癌变,21岁后筛查发现早期病变的可能性也很高;过早筛查可能导致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有些治疗甚至是有害的,会使早产的风险增加。如果已经对年龄<21岁女性进行了筛查并发现了异常,患者应转诊至有经验的阴道镜医生处理。 2、新增了原位腺癌(adnocarcinoma in situ, AIS)的处理方法。 3、对于细胞学检查无异常,单独HPV阳性的女性,新版指南更新了后续处理方法,指出这些患者可做HPV16或HPV16/18基因型分型检测(1级证据)。 4、对于HPV阴性、细胞学阴性或为ASC-US的女性,推荐每3-5年进行一次筛查。 5、不推荐在任何年龄段的人群中单独使用HPV检测进行筛查。在21-29岁女性,推荐只用细胞学筛查,不加用HPV检测。 6、突出了HPV16和HPV18型的重要性,只要出现HPV16(+)或HPV16/18(+)就是进行阴道镜检查的指征。 7、对于原位腺癌或浸润性腺癌,进行诊断性切除术时首选冷刀切除术(cold knife cornization, CKC)。但如果医生能够保证电环切除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达到足够的切除范围,也可选择LEEP。 8、增加的其他内容详见下述。 二、概述 年龄推荐筛查方法筛查结果的处理备注 <21不进行筛查不适合进行HPV 检测,ASC-US者 也不使用HPV检

宫颈癌筛查培训试题及答案

宫颈癌筛查培训试题 单位:时间:得分: 一、单选题 1、宫颈癌是最严重的宫颈病变,在妇女癌瘤中的发生率位居(B ) A 首位 B 第二 C 第三 D 第四 2、子宫颈癌的必要条件是(A ) A 高危型HPV病毒持续感染 B HIV感染者 C 早期性行为 D 吸烟、毒瘾者 3、CIN 发展为原位癌的风险为正常的(A ) A 20倍 B 30倍 C 10倍 D 5倍 4、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高发年龄(A )C A 18-30岁 B 30-35岁 C 35-45岁 D 45-59岁 5、我国“两癌”筛查(C )妇女 A 18-30岁 B 30-59岁 C 35-59岁 D 45-59岁 二、多选题 1、以下是宫颈病变的高危因素是( ABCD ) A 多个性伴或性伴有多个性伴;

B 有过宫颈病变、宫颈癌、子宫内膜癌、阴道癌或外阴癌等病史者; C 曾经患有或正患有生殖道HPV感染; D 早期性行为 2、下列属于宫颈病变的流行病学( ABCD ) A 宫颈病变是女性最常见的疾患之一 B 在发达国家,由于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其发生率已明显下降 C 宫颈癌是最严重的宫颈病变,在妇女癌瘤中的发生率仅次于乳腺癌,位居第二 D 在发展中国家,宫颈癌的发生率为发达国家6倍,并且其中80%的患者确诊时已是浸润癌。 3、细胞学宫颈癌筛查所需材料包含( ABCD ) A 知情同意书、申请单、信息反馈表 B 宫颈刷、标本管 C 标签、妇检 D 扩阴器、垫巾 4、细胞学宫颈癌筛查取材应符合下列哪些条件( ABCD ) A、48小时内无性交或清洗阴道 B、非月经期 C、停用阴道内抗生素或抗霉菌48后 D、于阴道双合诊检查前

为什么要做宫颈癌筛查

为什么要做宫颈癌筛查 发表时间:2019-08-15T09:32:03.593Z 来源:《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1期作者:蒋瑛 [导读] 宫颈癌在发病早期症状一般都不太明显,甚至与宫颈炎症的症状类似,主要表现在阴道接触性出血和白带异常增多。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犀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郫都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610097 宫颈癌作为临床医学中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位于女性肿瘤的第二位。据研究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近五十万宫颈癌新发病例,其中百分之八十以上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我国每年新发病例高达十三万以上。这严重地威胁了广大妇女的身体健康。目前,对宫颈癌的防治工作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开展宫颈癌筛查的工作能够发现早期病变,在癌变前就及时治疗能够有效地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宫颈癌防治工作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一、宫颈癌的危害性 宫颈癌在发病早期症状一般都不太明显,甚至与宫颈炎症的症状类似,主要表现在阴道接触性出血和白带异常增多。多数女性对其不够重视,这直接导致宫颈癌病情进一步恶化,增加了治疗的难度。所以,如果不进行宫颈癌早期筛查工作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宫颈癌的危害性是非常大的。 1.导致不孕。宫颈癌的发病部位位于女性子宫下半部分宫颈位置,宫颈部位的病变会直接破坏子宫内部菌群环境,带给子宫严重的损伤,治疗过程中甚至不得不切除子宫,剥夺女性成为母亲的权利,使女性患者及其家庭陷入沉痛的打击。 2.引起并发症。宫颈癌的病变会导致女性腰酸肿痛、阴道出血、白带异常等症状,但是由于个体差异,宫颈癌有不同复发部位。通常还会产生咳嗽、直肠病变、胸部剧痛、身体水肿等并发炎症。 3.危及生命。作为众多癌症的一种,治疗难度相当大。宫颈癌如果不及时治疗恶化到晚期,病情加重,甚至会出现癌细胞转移,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 二、宫颈癌筛查的意义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宫颈癌的主要病因是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持续、反复感染,即HPV。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性行为传播,也可通过个体接触污染源传播。这是宫颈癌发病的必要条件。除此之外,性伴侣过多、吸烟、性生活不洁、经济条件低下、口服避孕药等,也是宫颈癌的发病因素。由此可见,宫颈癌在所有的癌症种类中拥有最明确的发病原因。 从原因入手积极对HPV进行研究,科学家通过对HPV病毒的感染测试发现,从早期的炎症恶化发展到恶性宫颈癌需要六年到八年的时间,这段时间内HPV病毒都会处于潜伏状态。把握好这段时间,借助现代医学技术能够预防和早期发现宫颈癌。女性进行宫颈癌筛查工作,能够有效阻断宫颈癌病变的病情发展,甚至能够直接预防宫颈癌的发生。HPV的感染具有很强的广泛性和自限性,虽然感染的风险很高,但是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足够强大就可以自行消灭HPV病毒,少数抵抗力比较弱的女性就需要定期做宫颈癌筛查,结合现代医疗手段避免宫颈癌的发生。 作为全球范围内唯一能够提前进行筛查的疾病,宫颈癌筛查对宫颈疾病的预防十分重要,此外,宫颈癌的发病分布具有地区性,总体来说受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女性宫颈癌的发病数量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在很早之前就开始重视宫颈癌的筛查工作并研发出宫颈癌疫苗进行接种,宫颈癌的发病数量大大降低。发展中国家由于部分女性早婚早育、性生活紊乱,忽视宫颈方面的疾病,患病风险很高,加上发展中国家宫颈癌筛查的宣传力度不够,筛查工作不够普及,所以发病数量远远高于发达国家,我国的宫颈癌发病几率甚至是发达国家的六倍,所以宫颈癌的筛查工作必须大力推进。 根据权威数据表明,我国宫颈癌的发病年龄也在呈现年轻化趋势。我国宫颈癌发病平均年龄为四十岁,1970年宫颈癌发病女性中,35岁以下的女性只有不到2%,到2010年,这一比例达到了惊人的10%。随着青少年群体性行为的提前和增加,感染HPV的可能性也日益增长,宫颈癌的发病自然就出现了年轻化趋势。广泛开展宫颈癌筛查才能阻止宫颈癌发病年龄的年轻化趋势持续扩大。 结语: 从女性角度出发,进行宫颈癌筛查是对自己的健康负责、是对家庭负责。对于整个国家而言,进行宫颈癌筛查是医疗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所以从我国国情出发,宫颈癌的防治工作任重道远。

浅谈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及预防

浅谈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及预防 发表时间:2013-03-05T14:19:10.90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51期供稿作者:张萍[导读] 宫颈癌是发生在子宫阴道部和子宫颈管的一种恶性肿瘤,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率仅次于女性乳腺癌 张萍(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中蒙医院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000)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51-0051-02 【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早期筛查的重要性和宫颈癌的预防。方法对2009年6月-12月729例来我院进行宫颈癌筛查的患者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并随访2年。结果 729例患者中,生殖道感染的患者436例,人乳突瘤病毒(HPV)感染40例,发生癌前病变59例,已发生原位癌的患者14例。根据检查结果,对发生癌前病变的和原位癌73例患者进行治疗,跟踪随访两年,患者中有1例发生了宫颈癌复发,复发率为1.36%。结论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对预防宫颈癌和减少宫颈癌死亡率有极大的价值,因此应该普及宫颈癌病变筛查。 【关键词】宫颈癌筛查预防 宫颈癌是发生在子宫阴道部和子宫颈管的一种恶性肿瘤,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率仅次于女性乳腺癌,严重威胁女性的身体健康。全球每年约有25万女性死于宫颈癌变。在我国,宫颈癌的发生率也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由于宫颈癌的病因尚不清楚,其早期也多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故而极易被女性忽视,错过其治疗的最佳时期。为了能够对宫颈癌的患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我国现大力推广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对宫颈癌的知识宣传力度也在加大。现已有很多女性对此病有了重视[1-2]。我院2009年6月-12月共有729例进行宫颈癌早期筛查的女性。为了证实宫颈癌早期筛查对降低宫颈癌复发率的重要性,本文对该729例患者进行了跟踪随访,总结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729例患者为2009年6月-1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进行宫颈癌早期筛查的女性。年龄23-55岁,平均年龄37.7岁。其中23-30岁175例,31-40岁女性394例,41-50岁的女性116例,50岁以上的女性44例。未婚女性191例,有过婚姻史的女性538例。文化程度在大学本科以上的282例,大专者263例,高中者94例,初中57者例,初中以下文化者33例。既往被医院诊断有阴道炎病史者305例,有淋病等病史者27例。 1.2方法 729例患者均采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简称TCT。检查过程中,将宫颈刷轻插入女性子宫颈管内大约1cm深,然后顺时针旋转5周,刮取被检者宫颈表皮细胞。随后,将宫颈刷放入含有细胞保存液的瓶中进行漂洗,除去宫颈粘液和宫颈炎性细胞。采用全自动细胞检测仪对细胞进行分离过滤。将细胞做出薄层细胞涂片,乙醇固定后采用巴氏染色。涂片时顺同一方向涂抹,不能反复涂抹。 1.3判定标准经过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对细胞采用分级系统做细胞学诊断。包括:在正常范围内、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低度的鳞状上皮内病变、高度的鳞状上皮内病变、鳞状细胞癌、腺癌。 2 结果 2.1 729例女性宫颈癌筛查结果见表1。 表1 729例女性宫颈癌筛查结果 2.2已发生癌前病变和原位癌的73例女性年龄分布见表2。 表2 发生癌前病变和原位癌的73例女性年龄分布 2.3对发生癌前病变和原位癌的73例患者进行治疗,跟踪随访2年,患者中有1例发生了宫颈癌复发,复发率为1.36%。 3 讨论 宫颈癌在女性病中发病率较高,对宫颈癌的预防,是医护人员加大力度宣传的内容。尤其是对于临床社区护士,应该加强宫颈癌知识的宣教力度,包括宫颈癌的临床表现,宫颈癌的预防,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性。目前普遍认为,宫颈癌与女性性生活混乱、早婚早育、流产次数多、吸烟酗酒等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女性曾感染淋病等性传播疾病,其患病概率会大大增加。因此,女性在生活中要洁身自好,做好计划生育,注意生殖器官的卫生,远离烟酒。 宫颈癌并不是不可治愈的,只要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其死亡率可大大下降。普及防癌知识,提倡晚婚晚育,开展心理卫生和性知识教育,是减少宫颈癌发病率的有效措施。要提人们对宫颈癌的发生、宫颈癌筛查目的、宫颈癌筛查常用方法等情况的了解,使广大女性积极配合。 参考文献 [1]张春华.宫颈癌筛查方法与结果分析.医学信息,2010,23(9c):268-269. [2]张翠梅.浅谈宫颈癌筛查的意义.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10):177.

宫颈癌筛查技术应用的状况和发展

宫颈癌筛查技术应用的状况和发展 宫颈癌是临床妇科的常见恶性肿瘤类型,其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是严重威胁女性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的重大疾病。宫颈癌的发生与HPV(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有着密切联系,虽然感染HPV的大多数患者都无明显的临床表现,但HPV持续感染也会使宫颈癌发病风险大为提高。目前,临床治疗宫颈癌主要采用化疗、放疗、手术等方法,但取得的效果均不甚理想,所以做好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对于预防、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就宫颈癌筛查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情况做一综述。 标签:宫颈癌;癌前病变;筛查技术 据资料显示[1],全世界每年确诊为宫颈癌的女性人数高达5.29万,其中50%以上都会死于该病。全球统计数据表明[2],发展中国家的宫颈癌患病人数最多,占据了全球的83%左右,宫颈癌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发展中国家女性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一项重大疾病。宫颈癌的临床治疗普遍采用放化疗、手术等手段,但取得的疗效往往不甚理想,所以有必要加强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积极治疗,以阻止病情进展为宫颈癌。 1影像学筛查 影像学筛查是指应用阴道镜诊断宫颈癌前病变。应用阴道镜,可观察宫颈鳞柱上皮移行带及交界处的病变部位,能够采集病变部位组织做病理活检,是临床诊断早期无症状宫颈病变的常用手段。目前,阴道镜筛查宫颈癌病变,诊断标准多选用RCI评分标准(包括碘、血管、颜色、边界4项指标)。该诊断标准很好地将病理学诊断与阴道镜图像联系起来,提高了诊断依据的客观性以及诊断的正确率。据相关研究显示,在RCI评分标准下,阴道镜诊断宫颈癌前病变的灵敏度可达95.3%,阳性预测值可达96.5%。然而,对于一些隐蔽、细小的病灶,阴道镜难以检出,所以阴道镜筛查宫颈癌在评分标准及设备性能方面都还有待提高、完善。 2细胞学筛查 2.1TCT(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是细胞检测技术的一大突破,其通过离心、过滤等方法剔除样本中的杂质(如黏液、血细胞等),制作出视野清晰、细胞全面的薄层涂片,让阅片者观察得更加清晰,诊断更加准确。据相关研究显示,TCT诊断宫颈癌前病变的特异度为95%,灵敏度为97.7%。TCT诊断标准多选用TBS(宫颈细胞学分类),TBS将对细胞形态进行了量化分级,同时联系临床诊断,很好地保证了诊断的客观性、准确性。 2.2巴氏涂片该方法是在刮取宫颈上皮细胞后,通过涂片、固定、染色等操作后,对细胞进行观察、诊断。巴氏涂片法具有费用低、损伤小、操作简单的优点。有研究显示,通过应用巴氏涂片法进行宫颈癌筛查的女性中,宫颈浸润癌患

宫颈癌筛查方法及应用现状

宫颈癌筛查方法及应用现状 发表时间:2019-06-12T11:01:16.85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4期作者:邱春利 [导读] 在临床筛查宫颈癌的过程中,要规避采用单一筛查方法,要尽量探索多种筛查方法的联合使用,以提高诊断的有效性。 自贡市自流井区妇幼保健院四川自贡 643000 宫颈癌为女性恶性肿瘤,临床发病率较高,也是对女性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公共卫生问题。长期以来,宫颈癌的病因与自然病程已经明确,且干预措施有效性明显,特别是宫颈癌预防性疫苗得到了普遍应用,为预防宫颈癌提供了必要帮助。虽然宫颈癌疫苗已经普及,但筛查方法始终是宫颈癌前病变与早期宫颈癌诊疗的主要方法。那么,宫颈癌的筛查方法主要有哪些?其应用现状如何?怎样有效预防宫颈癌呢? 1 宫颈细胞学筛查方法与应用 在早期筛查宫颈癌方面,最常使用的方法就是宫颈细胞学检查。最初,选择使用宫颈涂片细胞学的方法对宫颈癌进行检查与筛查。在刮取宫颈鳞柱状上皮交接部位细胞后,将其制作成涂片,并在染色的处理下,即可对细胞变异情况进行观察,以确保可以尽早对宫颈病变进行发现。但值得注意的是,细胞学的检查方法很容易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集中表现在涂片诊断技术、取材与制片技术等多个方面,所以也很容易出现假阴性的结果。在长期实践研究中,标本制作已经逐渐发展成薄层液基细胞学,实现了机器设备自动制片的目的。另外,阅片的方式也明显改善,在对细胞学自动图像分析仪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借助计算机即可自动阅片并初筛玻片,保证细胞学家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异常病例中,使得筛查的准确性明显提高。较之于巴氏涂片,选择使用液基细胞学可有效提高检出宫颈病变几率。这种普通的初筛检查方法,在细胞学诊断中,也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对宫颈上皮的内病变低估,甚至会过度诊断反应性改变。而且,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的应用,需具备较丰富的经验技术工作人员与先进医疗设备,直接提高了成本与技术的支出,因而适用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 2 HPV-DNA检测筛查方法与应用 HPV检测方法,即人乳头状病毒检测,方法相对较多。其中,细胞学方法的特异度与敏感度并不高,而斑点印迹方法放射性特征明显。对于原位杂交方法,敏感性更高,且可以对蜡块包埋组织内部进行检测,并了解人乳头状病毒的状况,然而检测的范围有一定的限制。针对核酶印迹原位杂交方法来讲,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且操作相对复杂,无法实现大规模地运用。而杂交捕获的方法则相对成熟,主要是扩大核酸信号以后,借助化学发光信号完成检测工作。此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程度,且阴性预测数值高,能够实现定量检测的目的,操作简单且没有放射性,备受认同。通过对杂交捕获的运用,能够对宫颈癌发病风险做出判断,而且为治疗宫颈病变后的随访工作开展提供了必要帮助。然而,此检测方法的投入较高,甚至会发生交叉反应,因而一般常见于经济发达区域。 3 肉眼观察筛查方法与应用 所谓的肉眼观察,具体指的就是将醋酸亦或是碘涂抹在宫颈表面并开展试验,在不运用放大装置的基础上,使用普通的光源肉眼,对宫颈上皮染色反应进行观察,并对宫颈病变做出客观地诊断。此筛查方法的主观性明显且敏感性不高,所以临床诊断的价值不明显。 4 阴道镜筛查方法与应用 对于阴道镜来讲,即带有强光源的低倍显微镜,而主要的放大倍数处于4-40范围内,可对宫颈表面的血管与上皮形态结构进行直观性地观察。如果细胞学检查出现异常亦或是临床结果可疑,应接受阴道镜检查,并在必要的指导之下接受定位活检。阴道镜检查在诊断宫颈癌病变方面发挥着辅助性作用,能够对难以使用肉眼发现的宫颈病变进行鉴别,且活检的准确程度明显提高,一定程度上使得细胞学检查假阴性结果发生率下降,患者无需承受痛苦且不存在交叉性感染,能够及时拍片,并对有价值资料信息进行保存,为临床会诊与科研提供必要帮助。较之于单纯细胞学的检查,对阴道镜筛查方法的应用,使得早期宫颈癌诊断几率明显提高,假阴性结果减少,有效弥补细胞学检查缺陷,为尽早发现并治疗宫颈癌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依据。但需要注意的是,阴道镜筛查方法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即无法对颈管内部的病变进行观察,而且此方法的主观性较强。医生识别阴道镜图像能力会对阴道镜的诊断结果准确程度产生直接影响,要想掌握这一技术,就一定要接受专业化培训与教育。 5 宫颈活检筛查方法与应用 很多宫颈癌患者在接受宫颈癌与宫颈癌前病变的过程中,一般要结合宫颈活检病理的结果做出最终判断。通常,宫颈活检的适用范围就是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异常和阴道镜检查结果可疑两方面。针对阴道镜或者是肉眼所选择的可疑部位展开活检工作,能够使临床诊断的准确几率明显提高。如果是单纯点的活检,很难对宫颈浸润癌进行排除,若仅在阴道镜下诊断多点活检,很容易出现诊断结果过低的情况,甚至会出现漏诊浸润癌的情况。在选用宫颈活检对高级别宫颈癌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一定要对严重病变可能性做出综合分析与考虑,通过对宫颈锥形切除手术的运用,可以对宫颈活检的缺陷加以弥补,尽可能优化诊断宫颈病变的几率,对手术的范围加以确定。另外,如果细胞学呈阳性而活检呈阴性的情况下,则需要开展细胞学随访,亦或是重复开展宫颈活检以后,对颈管进行搔刮处理,以对颈管内部的状况加以了解,降低漏诊发生率。 6 宫颈管搔刮术筛查方法与应用 若宫颈细胞学呈阳性,阴道镜检查结果呈阴性,根据提示结果发现为腺上皮病变,亦或是阴道镜检查后结果提示不满意,患者则需要接受宫颈管搔刮手术,进而对宫颈管的内部状况加以了解。 7 宫颈锥形切除术筛查方法与应用 采用宫颈锥形切除术,即将宫颈鳞柱状上皮转化区域与周边部分宫颈管组织同时切除处理,为宫颈病变诊断与治疗提供了明确措施。这种筛查方法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可对宫颈癌的早期病变分级做出诊断,有效规避开腹盲目而对临床治疗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可以应用在有生育要求且具备随访条件的宫颈癌患者中。若接受若干细胞学筛查后结果呈阳性,而宫颈活检结果为阴性,则要接受宫颈锥切手术治疗。此手术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类别,即激光锥切手术、冷刀锥切手术、宫颈电环切除手术三种。其中,冷到锥切水会严重影响患者妊娠,而宫颈电环切除手术的影响最小。若以,如果宫颈病变患者有生育要求,应以宫颈电环切除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法。 由此可见,当前在宫颈癌筛查工作中,方法诸多且各具优势,应用效果也逐渐增强。所以,在临床筛查宫颈癌的过程中,要规避采用单一筛查方法,要尽量探索多种筛查方法的联合使用,以提高诊断的有效性。

宫颈癌及宫颈癌前预防和筛查

宫颈癌及宫颈癌前预防和筛查 发表时间:2019-11-07T15:46:12.19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10期作者:刘桂兰李灼赵铭宇石晶 [导读] 观念的不断变化使其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形成了良好的关注。宫颈癌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 黑龙江省中医医院 150000 【摘要】目前,宫颈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由于宫颈癌早期常无症状和明显体征,忽视了宫颈癌早期筛查对预防宫颈癌的重要作用,宫颈癌前筛查和预防已经成为预防宫颈癌的一个重要方法。 【关键词】宫颈癌;预防;宫颈癌前筛查 ABSTRACT:At present,the incidence of cervical cancer ranks second in female malignant tumors. Because of the asymptomatic and obvious signs in the early stage of cervical cancer,the important role of early screening for cervical cancer in the prevention of cervical cancer has been neglected. Pre-screening and prevention of cervical cancer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thod for the prevention of cervical cancer. [Key words] Cervical cancer,prevention,pre-cancer screening 引言 目前,我国患有宫颈癌的患者正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宫颈癌作为一种恶性肿瘤,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但是从癌前病变发展为宫颈癌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1],近年来,人们健康意识、观念的不断变化使其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形成了良好的关注。宫颈癌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现将其叙述如下 1.宫颈癌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宫颈癌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这一恶性肿瘤的发病群体呈现了较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2]。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宫颈癌的发生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宫颈癌的主要病因是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99.8%的宫颈癌是HPV感染引起。陈春林[3]?认为我国宫颈病变筛查率低,宫颈浸润癌,仍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很多宫颈上皮内瘤变和早期宫颈癌患者无症状,就诊时已发展为浸润癌。不少有过性生活尚未结婚的女性便早早的患上了宫颈癌,令女性的生命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威胁,给女性的生活质量打了一个折扣。事实上,宫颈癌的发病是完全可防可控的,是可以将病魔掌控并且扼杀的,其最重要的途径是进行宫颈癌筛查。我国目前约有宫颈癌患者40万人、每年约有15万新发宫颈癌病例,约占全球患者总数的1/3,农村多于城市,约有8万人死于宫颈癌。在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更是发达国家的6倍,且呈年轻化趋势。这说明,中国女性的宫颈癌成中国女性的杀手之一,摧残数以万计女性的健康,影响到中国千万家庭的幸福生活。 2.宫颈癌筛查的必要性是什么? 宫颈癌的危害很大,对女性的危害仅次于乳腺癌,因此宫颈癌筛查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宫颈癌筛查,能够发现早期宫颈癌的出现。越早发现宫颈癌并且进行宫颈癌的治疗能够让患者早日摆脱宫颈癌的困扰,降低宫颈癌的死亡率。宫颈癌分为几步,一般是由宫颈的癌前病变发展来,通过宫颈癌筛查,可以早期从正常人群中筛出高危人群,我们通过细胞学的检查,筛出高危的人群,把这部分高危人群再进行下一步分诊,在宫颈癌早期或癌前期病变时对宫颈癌进行及早的治疗,提高宫颈癌的治愈率,也降低它的死亡率。宫颈癌病变有较长的病变期,在这段时期内若能够及早发现病情、并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可有效预防患者的病情发生病变,从而有效地预防宫颈癌的发生[4-7]。宫颈病变是妇科常见病,宫颈癌在我国的发病呈年轻化趋势,每年以2%~3%的速度增长[8],宫颈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降低宫颈癌发病率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宫颈癌防控“粉兰行动”高峰研讨会上,专家呼吁,目前我国宫颈癌防治形势严峻,急需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宫颈癌防控模式。 3.宫颈癌的预防 3.1健康宣教预防。针对女性开展预防HPV感染知识、HPV传播机制、加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重要性等内容的宣传教育,以纠正女性群体,尤其是偏远地区、农村地区已婚女性的错误认知【9】宫颈癌是感染疾病,可预防的的疾病,也是世界目前唯一可以早期发现并治愈的癌症!防治的关键在于早期筛查。 3.2宫颈癌疫苗预防 基于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宫颈癌之间的密切关联,人乳头瘤病毒逐渐成为宫颈癌预防研究工作的重点。随着医学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可预防多种HPV病毒的宫颈癌疫苗逐渐成为女性预防宫颈癌的主要方法.?目前常见的宫颈癌疫苗以九价疫苗(可预防HPV6、HPV11这两种低危致癌型病毒及7种高危致癌型HPV病毒HPV16、HPV18、HPV31、HPV33、HPV45、HPV52、HPV58在内的共9种HPV病毒)、四价疫苗、二价疫苗为主。其中,前者可预防约92.1%的宫颈癌,45岁以下女性均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四价疫苗主要适用于年龄在九岁到二十五岁之间的女性,可预防HPV16、HPV18、HPV6、HPV11这四种病毒,其对宫颈癌的预防作用约处于70%水平;二价疫苗适用于九岁到十八岁之间的女性,可预防由HPV16、HPV18引起的宫颈癌,其可对约70%的宫颈癌产生预防作用。 3.3筛查预防。 在宫颈癌的预防方法中,筛查预防属于二级预防方法,即通过各种检测手段,早期识别出宫颈癌,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4.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筛查方法 4.1阴道镜筛查 阴道镜检查是目前我国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常用方法[10]。郭絮飞等在研究中探讨了这种方法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流程及价值: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放置扩阴器,调节阴道镜目镜屈光度后再调节阴道镜焦距,循序暴露检查部位即转化区、上皮、血管等处的变化。擦拭宫颈黏膜表面分泌物,以维持阴道镜视野清晰。通过观察受检者宫颈形态、颜色、血管等特征,并于碘实验、醋酸试验后,取异常部位组织行病理检查。检测结果显示:不同严重程度癌前病变中,阴道镜检查的阳性率与癌前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早期浸润癌阳性率100.00%,宫颈炎阳性率57.50%。)[11]。樊菊华等学者也在研究中探讨了阴道镜检查的价值[12].?阴道镜能将观测到的图像放大10~60倍,发现肉眼不能发现的微小病变。借着这种放大效果,医生可以清楚地看到子宫颈表皮和生殖器表皮上极其微小的病灶细节,有助于提

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及预防对策分析

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及预防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18-06-20T14:40:35.583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15期作者:武东美 [导读] 对宫颈癌患者进行早期筛查能够及早发现病情并可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病情恶化。 (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云南盈江 679300) 【摘要】目的:探索和分析对宫颈癌患者进行早期筛查的临床意义并采取有效的预防对策。方法:2015年9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宫颈癌诊治的患者中抽取14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宫颈癌早期筛查,全部对象均接受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观察和分析患者子宫颈病变具体情况以及程度。结果:筛查结果显示141例患者生殖道感染率为38.30%,癌前病变率为26.24%,原位癌发生率为18.44%,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率为17.02%,生殖道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病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癌患者进行早期筛查能够及早发现病情并可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病情恶化,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并改善其身心健康。 【关键词】宫颈癌;早期筛查;预防对策 【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5-0135-02 作为妇科发生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宫颈癌主要包括腺癌、腺鳞癌、鳞状细胞浸润癌,其中以临床细胞浸润癌较为常见。宫颈癌初期临床表现缺乏典型性,因此,无法引起患者足够的重视,极易导致病情延误,后期临床症状较为明显,晚期易出现严重全身性衰竭等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命安全[1]。因此,于患者发病早期加强筛查可及早发现病情并采取预防措施,能够降低宫颈癌发病率。此次研究旨在分析2015年9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接受在其筛查的临床意义,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在我院接受宫颈癌诊治的患者中抽取141例,排除听力或者沟通障碍患者、先天性子宫畸形患者、内分泌失调患者、严重精神异常患者以及对本次研究配合度不佳患者。所抽取患者年龄22至58周岁,平均(43.3±6.9)岁,均为已婚妇女。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宫颈癌早期筛查,全部对象均接受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观察和分析患者子宫颈病变具体情况以及程度。将宫颈刷插入患者子宫颈管内约1厘米深度,然年顺时针旋转3圈,将宫颈细胞取出后,将宫颈刷保存于细胞保存液的瓶中,分离宫颈黏液以及宫颈炎性细胞买然后应用细胞群自动检测仪器进行过滤以及检查[2]。若患者检查结果为阳性则其病情可确诊为宫颈癌,需要应用阴道镜再行检查。应用宫颈活组织诊断患者病情,若诊断结果仍为宫颈癌则需要立即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诊断结果为阴性则为患者提供相应的预防措施[3]。 1.3 观察项目 统计和分析早期宫颈癌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应用 本次研究应用软件SPSS20.0分析数据资料,通过(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差异χ2或者t检验进行比较,x-±s表示计量资料,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筛查结果显示生殖道感染率为38.30%,癌前病变率为26.24%,原位癌发生率为18.44%,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率为17.02%,生殖道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病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广大女性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宫颈癌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宫颈癌引发因素主要包括人乳头瘤感染、多个性伴侣、性传播疾病以及免疫抑制等,此外,长期服用避孕药或者抑制类药物也会加大该病发生率,严重影响广大妇女的正常生活。宫颈长期受炎症反应的影响,发生病变的风险较大,会导致身体机能受到影响,同时还会影响病毒清除能力以及免疫能力[4]。该病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随着病情不断发展,患者临床症状愈加明显,晚期宫颈癌患者容易出现严重贫血以及全身性衰竭反应等病症[5]。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宫颈癌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子宫颈细胞学筛查在临床上获得了愈加广泛的应用,通过阴道镜检查以及子宫颈活组织检查相结合的检查方式能够使宫颈癌的检出率以及诊断准确率得到明显提高。宫颈癌患者接受早期筛查可及早发现病情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能够使患者的存活几率得到提升[6]。 生殖道感染为宫颈癌最为常见的类型,主要症状表现为白带明显增多或者异常,甚至出现腥臭味,为了有效降低癌变发生率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加强健康教育,告知广大女性不可过早进行性生活,通过分发健康宣传册以及举办讲座的形式使广大女性对宫颈癌知识的了解得到丰富,使其明确宫颈癌的引发原因从而更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调整生活以及饮食习惯,不可食用刺激、辛辣等食物,规律生活,禁酒禁烟,防止对宫颈造成刺激。不得穿过窄或者不透气的内裤,经常更换和清洗内衣裤、被褥、床单等,防止细菌大量滋生而诱发宫颈癌;经常活动,不可长时间坐立不动,加强体育锻炼可加快盆腔局部血液循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好阴道清洁工作,避免长期应用护垫;存在高危因素患者采取药物防治措施,通过补充维生素以减轻营养不良症状,适当应用抗生素能够使病毒感染得到抑制;告知患者定期接受妇科检查和宫颈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宫颈异常,能够为临床医生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病情判断和诊治提供方便;加强健康宣教,提高广大女性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尽量减少流产次数,洁身自爱,不可滥交,防止发生子宫裂伤等现象;做好卫生宣传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