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遗传和进化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遗传和进化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遗传和进化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遗传和进化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必修二《遗传和进化》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 1.

列关于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基因就是一段DNA 分子

B.

C.基因一定位于染色体上

D. )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

不同基因上带有的遗传信息相同

2. 关于格里菲斯和艾 弗里完成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 )

A. 加热杀死的 S 型菌的DNA 进入R 型菌细胞内,使 R 型菌转化成S 型菌

B.

R 型菌转化后岀现荚膜,反对者认为可能是突变所致,不能说明 DNA 是遗传物质

C.

艾弗里提取的 DNA 掺杂有非常少量的蛋白质 ,实验中没有完全排

除蛋白质的作用 D. 艾弗里无法使 DNA 与蛋白质完全分开,故该实验证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

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用 32

P 标记

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②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

35

S 标记的细菌;③用15N 标记的噬

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一段时间后进行离心,检测到放射性存在的主要部位依次是 ( )

A.沉淀、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B .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

4.抗V D 佝偻病是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下列哪项不是该病的遗传特点( )

A.

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B.男性患者的女儿全部发病 C.患者的双亲中至少有一个患者

D ?母亲患病,其儿子必定患 病

5?右下图是同一种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②和③

B. 动物睾丸中不可能同时岀现以上细胞

C. ③所示的细胞中不可能有基因重组

D. 上述细胞中有 8个染色单体的是①②③

6.

关于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正确的推测是( ??)

7. 把两条链都是由14N 构成的DNA 放到15N 的环境中复制,经过三次复制后, 为( ) A. 1

: 3

B. 1

: 4

C. 1

: 6

D.1

: 7

8?下列关于 DNA 分子复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C.沉淀、上清液、沉淀 D .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A.父亲色盲,则女儿一定色盲

B.

母亲色盲,则儿子一定色盲

C.祖父母都色盲,则孙子一定是色盲

D.

夕卜祖父母都色盲,则外孙女一定是色盲

含14N 的DNA 与不含14N 的DNA 的比 ②

③ 色

A. 在解旋酶的作用下先将整条链解开,然后再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

B. DNA分子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

C. 通过复制,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D. DNA的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

9.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遗传物质主要存在部位依次是(?)。

A. DNA、细胞核、细胞质?

B.核酸、染色体、细胞核

C.DNA、染色体、细胞质?

D.DNA染色体、细胞核

11 ?下表所示为遗传信息表达的过程。分析下表,正确的是( ?)

13.

下列关于基因、蛋白质、性状之间关系的叙述

中,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的合成是受基因控制的

? B

.蛋白质的结构改变能导致生物体的性状改变 C.基因通过控制激素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D.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14 .囊性纤维病的实例可以说明(

)。

A.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B. DNA 中某个碱基发生改变,生物体合成的蛋白质必然改变

C. 基因通过控制激素的合成,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D. 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15

.下列实例中依据基因重组原理的是( )

A.我国着名育种专家袁隆平运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品种 B .我国科学家运用花药离体培养选育作物新品种 C. 使用生长素溶液处理番茄花蕾获得无子番茄

D. 乘宇宙飞船上过太空的辣椒种子长成的植株结出的果实较平常的大一倍以上

16

.下列变异属于基因突变的是( )

A.外祖父正常,母亲正常,儿子色盲

B.杂种红果番茄的后代出现黄果番茄

C.纯种红眼果蝇的后代出现白眼性状

D.用花粉直接培育的玉米植株变得弱小

17 . 1号染色体上有部分来自其它染色体的片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A 和a 、B 和b 均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二

B. 可以通过显微镜来观察这种染色体移接现象

'

C. 染色体片段移接到1号染色体上的现象称为基因重组 '■

1

D. 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后可能产生 4种配子

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

B .体细胞中含有 3个或3个以上染色体组的必定是多倍体

C. 六倍体小麦花药离体培育成的个体是三倍体

D.

八倍体小黑麦花药离体培育成的个体是含有 4个染色体组的单倍体

A. 每个基因都是 DNA 分子上的一个片段

B. DNA 分子上的每一个片段都是基因

C.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 D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A. 整个过程共有 3种核苷酸参与

B. 整个过程在核糖体上完成

C. 基因和 mRNA 有相同的密码子

D. AUA 是反密码子 12.

遗传信息和“密

码子”分别位于

?( )?

A.核 DNA?和 mRNAt ??

B.DNA 和 tRNA 上?

19. 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其原因是(

中氨基酸的种类和排列顺序是否一定发生变化

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27.如图所示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 等位基因(B 、b )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皿 4

携带甲遗传病

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为什

(A 、a )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

图例; □正常勇性

O 正常立性

物甲遗传病男性患者 般甲遗传病立性恿者

■乙潼传病男性黑者

20.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型的说法,错误的是 (??)

22.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 AAbb 和aaBB,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 ,要培育岀基因型为 aabb 的新品 种,最简捷的方法是(?)o ??? A.单倍体育种?? B ?杂交育种

? C

?人工诱变育种

? D

?细胞工程育种

23 ?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岀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 AA 的个体占24%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占72%,基因

型为aa 的个体占4%那么基因A 和基因a 的频率分别是??( ???) A. 24% 72%? B . 36%, 64%? ?C . 57%, 43%? D 24.现代生物进化论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

A.细胞?

B. 个体 ?

C. 种群 ?

D. 群落? 2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 ()?

(3)已知过程②的 a 链中鸟嘌吟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 54% a 链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吟

分别占30% 20%则与a 链对应的DNA 区段中腺嘌吟所占的碱基比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图中y 是 某种tRNA ,它由 _________ (三个或多个)个核糖核苷酸组成的,其中 CAA 称为 ____________ ,一种y 可以转

运 ________ 种氨基酸。若合成该蛋白质的基因含有

600个碱基对,则该蛋白质最多由 ________ 种氨基酸组成。

(5)若转录形成 a 链的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改变,则根据

a 链翻译形成的肽链

A.基因突变能产新基因

B.基因突变发生的频率高

C.基因突变能产生大量有利变异

D.能改变生物的表现型

A.基因突变可产生新的基因 C.基因型的改变只能来自基因突变 21 ?遗传病是指(???)o A.具有家族史的疾病 ??

B

C.由于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而引起的疾病

B

?基因突变可产生新的基因型 D

?基因突变可改变基因的种类

?生下来就呈现的疾病 ?

????D .由于环境因素影响而引起的疾病 60%, 40%?

A.染色体变异?

B.种群基因定向变异

C.

生存环境的改变? D.

二.填空题

26.图①一③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 3种

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

) 过程①发生的时期是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2 )细胞中过程②发生的主要场所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该过程是在 酶的作用下,将核糖核苷酸连接在一起形成

a 链,a 链形成后通过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____________ 进入到细胞质中与核糖体结

3

4

2020年高考生物复习专题:遗传与进化(含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复习专题遗传与进化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科学家探究“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别给小鼠注射R型活细菌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均不死亡 B.用含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子代噬菌体中也有35S标记 C.用烟草花叶病毒核心部分感染烟草,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D.用含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离心后上清液中具有较强的放射性 2.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之间最可能相同的是 A.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B.磷酸二酯键的数目 C.脱氧核苷酸的种类 D.(A+T)/(G+C)的比值 3.下图中字母代表正常细胞中所含有的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可以表示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的四倍体西瓜的体细胞的基因组成 B.②可以表示果蝇体细胞的基因组成 C.③可以表示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的基因组成 D.④可以表示雄性蜜蜂体细胞的基因组成 4.下列有关DNA分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双链DNA分子中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 DNA的一条单链上相邻的碱基A与T之间通过氢键连接 C.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的结合保证了DNA分子空间结构的相对稳定 D. DNA分子两条链反向平行 5.原核生物某基因原有213对碱基,现经过突变,成为210对碱基(未涉及终止密码子改变),它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与原蛋白质相比,差异可能为( ) A.少一个氨基酸,氨基酸顺序不变 B.少一个氨基酸,氨基酸顺序改变 C.氨基酸数目不变,但顺序改变

D. A;B都有可能 6.在黑腹果蝇(2n=8)中,缺失一条点状染色体的个体(单体,如图所示)仍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若两条点状染色体均缺失则不能存活。若干这样的黑腹果蝇单体相互交配,其后代为单体的比例为() A. 1 B. 1/2 C. 1/3 D. 2/3 7.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因一定位于染色体上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决定了基因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D.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 8.某种植物果实重量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对果实重量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已知隐性纯合子和显性纯合子果实重量分别为150g和270g.现将三对基因均杂合的两植株杂交,F1中重量为190g的果实所占比例为() A. 3 / 64 B. 5 / 64 C. 12 / 64 D. 15 / 64 9.人类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过程需要DNA聚合酶的参与

新人教版《遗传与进化》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

龙城中学高二生物12月份检测题 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 1.处于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的细胞中,DNA、染色体、染色单体的数量比为( ) A.4∶1∶2 B.2∶1∶2 C.2∶1∶1 D.4∶1∶4 2.M、m和N、n分别表示某动物的两对同源染色体,A、a和B、b分别表示两对等位基因,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如图所示,下面对该动物精巢中部分细胞的分裂情况分析合理的是( ) A.正常情况下,若某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此时该细胞的名称为初级精母细胞 B.正常情况下,若某细胞含有MMmmNNnn这8条染色体,则此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C.在形成次级精母细胞过程中,图中的染色体发生复制、联会、着丝点分裂等变化 D.M和N染色体上的基因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 3.下列关于RNA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RNA可分为mRNA、tRNA、rRNA B.mRNA的转录和翻译都是在细胞核中进行的 C.RNA可以作为某些生物的遗传物质 D.mRNA直接决定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4.有三个核酸分子,经分析知,共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四条多核苷酸链,它们是()A.一个DNA分子,两个RNA分子 B.三个DNA分子 C.两个DNA分子,一个RNA分子 D.三个RNA分子 5.决定猫的毛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bb、BB、Bb的猫分别是黄色、黑色、虎斑色,现有 虎斑色雌猫与黄色雄猫交配,生下3只虎斑色小猫和1只黄色小猫,它们的性别是()A.全为雄猫或3雄1雌 B.全为雌猫或全为雄猫 C.全为雌猫或3雌1雄 D.雌雄各半 6.某种自花传粉植物连续几代只开红花,偶尔一次开出一朵白花,且该白花的自交子代全开白花,其原因是( )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基因分离 D.环境条件改变 7.某条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 778,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10,如考虑终止密码子,则编码该多肽的基因长度至少是() A.75对碱基 B.78对碱基 C.90对碱基 D.93对碱基 8.下列关于遗传信息和遗传密码在核酸中的位置和碱基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遗传信息位于mRNA上,遗传密码位于DNA上,碱基构成相同 B.遗传信息位于DNA上,遗传密码位于mRNA、tRNA或rRNA上,碱基构成相同 C.遗传信息和遗传密码都位于DNA上,碱基构成相同 D.遗传信息位于DNA上,遗传密码位于mRNA上,碱基构成不同 9.如图表示有关遗传信息传递的模拟实验,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A.若X是mRNA,Y是多肽,则管内必须加入氨基酸 B.若X是DNA一条链,Y含有U,则管内必须加入逆转录酶 C.若X是tRNA,Y是多肽,则管内必须加入脱氧核苷酸 D.若X是HIV的RNA,Y是DNA,则管内必须加入DNA酶 10.下图为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过程的模板是脱氧核糖核酸,原料是氨基酸 B.一个密码子只决定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只由一种tRNA转运 C.若最终形成的②中含有17个基本组成单位,则①中至少含51个碱基 D.若①中有一个碱基发生改变,则合成的多肽链的结构一定发生改变

全国高中生物竞赛大纲

全国高中生物竞赛大纲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纲要 理论部分 全国竞赛理论考试应当注意那些适用于同一类群中大多数生物的生物学概念。考试不应包括特殊事实、例外或者需要特殊或地方经验的某地特有生物的知识。 大部分试题应当考查学生的理解力、科学工作技能以及他们生物学知识的应用。单纯考识记的试题应尽可能的少,不应超过总分的25%。 理论部分应按注明的比例包括以下7个部分: Ⅰ.细胞生物学 25%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 化学成分 * 细胞器 * 细胞代谢 * 蛋白质合成 * 通过膜的转运 *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微生物学 生物工程学 Ⅱ.植物解剖和生理(重点是种子植物) 15%

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 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气体交换 * 水分、矿物质和同化物的运输 * 生长和发育 * 生殖(包括蕨类和苔藓) Ⅲ.动物解剖和生理(重点是脊椎动物) 15%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 消化和营养 * 呼吸作用 * 血液循环 * 排泄调节(神经的和激素的) * 生殖和发育 * 免疫 Ⅳ.动物行为学 5% * 行为的体系 * 行为的原因 * 争斗行为 * 习得性行为

Ⅴ.遗传学与进化 15% * 变异:突变和渐变 * 孟德尔遗传 * 多等位性、重组、伴性遗传 * 哈迪温伯格定律 * 演化的机理 Ⅵ.生态学 15% * 生态系统 * 食物关系 * 能流 * 生物地球化学系统 * 演替 * 种群结构和动态 * 生物圈和人 Ⅶ.生物系统学 10%结构和功能;主要类群中典型生物之间的演化和生态的关系 在上述各主题中均应包括有科学思维的原则和生物学方法的原理的题目。 全国竞赛考纲细目

必修2遗传与进化期末复习卷

2011-2012学年度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期末总复习 一、单选题 1、把圆皮豌豆和皱皮豌豆杂交,F1全是圆皮豌豆,F1自交,F2中有皱皮豌豆1815株,种皮圆滑的豌豆应有() A.481株B.617 株C.1815株D.5553株 2、某豌豆的基因型为Aa,让其连续两代自花传粉。理论上推算全部F2的显性纯合体数目占总数的() A.25%B.50%C.75%D.37.5% 3、将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玉米杂交,按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 的个体占() A.1/8B.1/4 C.1/2 D.1/16 4、在完全显性的条件下,AaBbCc与aaBbcc的个体杂交(符合独立分配规律),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占子代的() A.1/4 B.1/2 C.3/4 D.5/8 5、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为() A.复制→分离→联会→分裂 B.联会→复制→分离→分裂 C.联会→复制→分裂→分离 D.复制→联会→分离→分裂 6、下列曲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的是() 7、噬菌体在繁殖过程中利用的原料是() A.自己的核苷酸和氨基酸 B.自己的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 C.细菌的核苷酸和氨基酸 D.自己的氨基酸和细菌的核苷酸 8、假设长度为1000个碱基对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可以排列出基因() A.1000种 B. 41000种 C.10004种 D.4000种 9.用黄色公鼠a分别与黑色母鼠b和c交配,在几次产仔中,母鼠b产仔为9黑6黄,母鼠c产的仔全为黑色,那么亲本a、b和c中最有可能为纯合子的是() A.a和b B.a和c C.只有c D.只有a 10.艾弗里实验:①S型菌的DNA加DNA酶充分混合后与R型菌混合培养;②S型菌的DNA 与R型菌混合培养;③S型菌的蛋白质与R型菌混合培养;④S型菌的多糖与R型菌混合培养。预期培养结果依次是:() A.R型菌、S型菌、R型菌、R型菌 B.S型菌和R型菌、R型菌、R型菌、R型菌 C.R型菌、R型菌、R型菌、S型菌和R型菌 D.R型菌、S型菌和R型菌、R型菌、R型菌

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总结(整理人:陆保宗)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 一、1、孟德尔之所以选取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是由于: (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 (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等;兔的长毛和黄毛;牛的黄毛和羊的白毛 二、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相关概念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 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 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3、纯合子与杂合子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4、表现型与基因型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关系:基因型+环境→表现型) 5、杂交与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如:DD×dd Dd×dd DD×Dd等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如:DD×DD Dd×Dd等 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如:Dd×dd 三、常见问题解题方法 (1)如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3 :1,则双亲一定都是杂合子(Dd) 即Dd×Dd 3D_:1dd (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 :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 即为Dd×dd 1Dd :1dd (3)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即DD×DD 或DD×Dd 或DD×dd 四、分离定律其实质 ..就是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 第2节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二)

高中生物专题练习:《遗传与进化模块综合》

高中生物专题练习:《遗传与进化模块综合》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遗传术语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相对性状是由等位基因控制的 B.杂种自交后代会出现纯种 C.纯种杂交后代是纯种 D.测交可用来测定杂种基因型 2.下列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A.卵细胞 B.极体 C.初级卵母细胞 D.次级卵母细胞 3.牛的卵原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次级卵母细胞期间 A.同源染色体不分开,着丝点分裂为二 B.同源染色体不分开,着丝点也不分裂 C.同源染色体分开,着丝点分裂为二 D.同源染色体分开,着丝点不分裂 4.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行为是 A.复制→分离→联会→分裂 B.联会→复制→分离→分裂 C.联会→复制→分裂→分离 D.复制→联会→分离→分裂 5.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示意图,1、2、3、4代表染色体,a、a′、b、b′代表染色单体。没有基因突变,则 A.该细胞中有四分体4个、DNA分子8个 B.如果a上有E基因,a′上相同位置上的基因是E或e C.由于染色体自由组合,此细胞分裂完成将得到四种子细胞 D.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分裂后a与b不能共存于一个细胞 6.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的重要过程是 A.遗传和变异B.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 C.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7.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出现性状分离 B. 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A.F 2 性状分离比为1∶1 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C. F 2

8.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个体杂交, F 的表现型比例是: 1 A.9:3:3:1 B.1:1:1:1 C.3:1 D.3:1:3:1 9.眼皮的单双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a)所决定的,某男孩的双亲都是双眼皮,而他却是单眼皮,他的基因型及父母的基因型依次是 A. aa、AA、Aa B.Aa、Aa、aa C. aa、Aa、Aa D.aa、AA、AA 10.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下列对噬菌体外壳蛋白质合成的描述,正确的是A.氨基酸原料和酶来自细菌 B.氨基酸原料和酶来自噬菌体C.氨基酸原料来自细菌,酶来自噬菌体 D.氨基酸原料来自噬菌体,酶来自细菌11.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建立了DNA分子的结构模型,两位科学家于196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关于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链组成B.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 C.碱基对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D.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12.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是DNA基本组成单位 B.基因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C.基因都位于细胞核中 D.基因中含有核糖 13. 真核生物的性状从根本上来说决定于 A.tRNA上碱基的排列顺序B.mRNA上碱基的排列顺序 C.DNA上碱基的排列顺序 D.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14.DNA分子的双链在复制时解旋,这时下述哪一对碱基从氢键连接处分开A.G与C B.A与C C.G与A D.G与T 15.DNA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分别发生在 A.细胞核、核糖体、核糖体 B.细胞核、细胞核、核糖体 C.核糖体、细胞核、细胞核 D.核糖体、核糖体、细胞核 16.下列关于转运RNA和氨基酸相互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种氨基酸都由特定的一种转运RNA携带 B.每种氨基酸都可由几种转运RNA携带 C.一种转运RNA可以携带几种结构相似的氨基酸 D.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特定的转运RNA携带 17.下列肯定不是遗传密码的是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纲要

(生物科技行业)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纲要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纲要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可适当参考) 附表I 理论部分 全国竞赛理论考试应当注意那些适用于同壹类群中大多数生物的生物学概念。试题壹般不包括特殊事实、例外或者需要特殊或地方经验的某地特有生物的知识。大部分试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力、科学过程技能以及他们生物学知识的应用。单纯考查记忆的试题比例较少,壹般不超过总分的25%。 理论部分应按注明的比例包括以下7个部分: Ⅰ.细胞生物学25%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化学成分 *细胞器 *细胞代谢 *蛋白质合成 *通过膜的转运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微生物学 -生物工程学 Ⅱ.植物解剖和生理(重点是种子植物)15% -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气体交换 *水分、矿物质和同化物的运输

*生长和发育 *生殖(包括蕨类和苔藓) Ⅲ.动物解剖和生理(重点是脊椎动物)15% -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消化和营养 *呼吸作用 *血液循环 *排泄调节(神经的和激素的) *生殖和发育 *免疫 *皮肤及其衍生物 *运动器官 Ⅳ.动物行为学5% *行为的体系 *行为的原因 *争斗行为 *习得性行为 Ⅴ.遗传学和进化15% *变异:突变和渐变 *孟德尔遗传 *多等位性、重组、伴性遗传 *哈迪-温伯格定律

*演化的机理 Ⅵ.生态学15% *生态系统 *食物关系 *能流 *生物-地球化学系统 *演替 *种群结构和动态 *生物圈和人 Ⅶ.生物系统学10% -结构和功能;主要类群中典型生物之间的演化和生态的关系 在上述各主题中均应包括有科学思维的原则和生物学方法的原理的题 目。 全国竞赛考试纲要细目 Ⅰ.细胞生物学25%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化学成分 -单糖、双糖、多糖 -脂类 -蛋白质:氨基酸、遗传密码子、蛋白质结构 蛋白质的化学分类:简单蛋白质和结合蛋白质 蛋白质的功能分类:结构蛋白和酶

十六_遗传与进化重难点及课后复习题答案[1]

第十六章遗传与进化 本章要求 1.了解物种进化方式; 2.掌握物种的概念及其形成方式; 3.了解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和原理; 第一节遗传多态性 一个群体中各种变异类型的比数可以长期保持不变,呈现所谓平衡型(或稳定)多态现象;也可以是一种类型在取代另一种类型的过程中所呈现的多态现象,这里各种变异类型的比数逐渐发生变化,因此称为过渡型(不稳定)多态现象。 一、研究遗传多态性的途径 近交衰退(inbreeding depression):有亲缘关系的亲本进行交配,可使原本是杂交繁殖的生物增加纯合性,从而提高基因的稳定性,但往往伴同出现后代减少、后代弱小或后代不育的现象。 等位基因酶(allozyme):如果某个座位的两个等位基因只使蛋白质的凝胶电泳特性发生轻微变化,且仍能执行相同功能,我们就把这两个等位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称为等位基因酶。 染色体物质的排列往往因染色体结构变异如倒位,以为等表现出多态性: 倒位:染色体结构变异的一种。染色体上两个断裂点间的断片,倒转180o后又重新连接。倒位降低了群体中遗传变异的频率,此外,倒位还降低了杂合体适合度,因为倒位杂合体产生的一部分不具活力的交换配子。 异位: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片段断裂后错误链接;以为也降低群体中遗传变异的频率,因为异位杂合体是半不育的,产生的配子中有50%无生活力。 二、群体保持遗传多态性的方式 等位基因酶的分析表明,在一个异交得动物或植物群体中存在高比例等位基因杂合性。群体可能通过3种基本途径产生并保持这种多态性,既过度多态性(transient polymorphism),平衡多态性(balanced polymorphism)和中性突变随机漂变(neutral mutation random drift)。 这里主要阐述中性突变—遗传漂变:这一理论,基于两种假设既①规定编码蛋白质的基因能够产生所谓选择中性突变(selectively neutral mutation);②中性基因在基因库中随机漂变。这一理论追早由S.Wright提出,后来又得到日本群体遗传学家M.Kimura的发展。 三、适应规范(adaptive norm) 一个随机交配的群体对齐所处的自然环境是有一定的适应性的,而这类均有适应性的表型都是由各种个

新高考生物复习专题:遗传与进化

新高考生物复习专题:遗传与进化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科学家探究“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别给小鼠注射R型活细菌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均不死亡 B.用含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子代噬菌体中也有35S标记 C.用烟草花叶病毒核心部分感染烟草,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D.用含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离心后上清液中具有较强的放射性 2.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之间最可能相同的是 A.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B.磷酸二酯键的数目 C.脱氧核苷酸的种类 D.(A+T)/(G+C)的比值 3.下图中字母代表正常细胞中所含有的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可以表示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的四倍体西瓜的体细胞的基因组成 B.②可以表示果蝇体细胞的基因组成 C.③可以表示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的基因组成 D.④可以表示雄性蜜蜂体细胞的基因组成 4.下列有关DNA分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双链DNA分子中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 DNA的一条单链上相邻的碱基A与T之间通过氢键连接 C.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的结合保证了DNA分子空间结构的相对稳定 D. DNA分子两条链反向平行 5.原核生物某基因原有213对碱基,现经过突变,成为210对碱基(未涉及终止密码子改变),它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与原蛋白质相比,差异可能为( ) A.少一个氨基酸,氨基酸顺序不变 B.少一个氨基酸,氨基酸顺序改变 C.氨基酸数目不变,但顺序改变

D. A;B都有可能 6.在黑腹果蝇(2n=8)中,缺失一条点状染色体的个体(单体,如图所示)仍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若两条点状染色体均缺失则不能存活。若干这样的黑腹果蝇单体相互交配,其后代为单体的比例为() A. 1 B. 1/2 C. 1/3 D. 2/3 7.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因一定位于染色体上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决定了基因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D.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 8.某种植物果实重量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对果实重量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已知隐性纯合子和显性纯合子果实重量分别为150g和270g.现将三对基因均杂合的两植株杂交,F1中重量为190g的果实所占比例为() A. 3 / 64 B. 5 / 64 C. 12 / 64 D. 15 / 64 9.人类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过程需要DNA聚合酶的参与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资料第5章遗传学与进化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资料:第五章遗传学与进化 [考点解读] 遗传是指生物繁殖过程中,亲代与子代在各方面的相似现象;而变异一般指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性状差异。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的共同特征,它们之间是辩证统一的。生物如果没有遗传,就是产生了变异也不能传递下去,变异不能积累,那么变异就失去了意义。所以说,遗传与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因,但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而变异则是绝对的、发展的。本章内容主要包括有变异(突变和渐变),孟德尔遗传(一对基因杂交、两对基因杂交、多对基因杂交),多等位性、重组、伴性遗传,哈迪-温伯格定律,进化的机制(突变、自然选择、生殖分离、适应、适合)。根据IB0考纲细目和近年来试题的要求,以下从知识条目和能力要求两方面定出具体目标

@第一节变异 遗传物质本身发生质的变化,从而导致生物性状改变,称为变异。广义上的变异可以分为染色体畸变(包括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和基因(DNA和RNA)突变。狭义的变异单指基因突变。 一、染色体畸变 染色体畸变是指生物细胞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发生改变,从而引起生物的变异。染色体畸变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两种类型。 1.染色体结构变异

染色体结构变异通常分为四种类型: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 (1)缺失一个染色体一臂发生两处断裂,中间部分丢失,然后断裂处愈合,形成缺失。缺失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缺失杂合体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相互配对,由于一条染色体缺少一个片段,同源染色体相应部分无法配对,拱了起来形成弧状的缺失圈。当然,如果缺失部分发生在端部就没有这种缺失圈(图1-5-1)。缺失的一段中如果含有严重影响生物体正常生活力的因子,或者缺失的部分太大,个体通常死亡。如果缺失部分对生活力的影响不严重,个体能存活,会出现拟显性现象。例如,—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分别含有等位基因A和a,A是显性基因,a是隐性基因。如果发生包括A在内的片段丢失,由于没有显性基因的掩盖,于是表现出假显性性状。 (2)重复重复是指一个染色体,除了正常的组成之外,还多了一些额外的染色体片段。存在重复的染色体片段,在同源染色体配对时,出现和缺失时类似的拱形结构,这是由于重复的部分无法配对,拱了出来。和缺失相比,重复的遗传影响比较小,但重复也不能太大,否则也会由于遗传上的不平衡导致死亡。重复也产生一定的遗传效应,如果蝇的棒眼类型是X染色体上16A区重复所致。观察唾液腺染色体,X染色体16A区有4个明显横纹,如果横纹重复一倍会出现棒眼遗传效应(用B表示),即复眼中小眼数从几百个降到几十个成为棒眼;如果这个区域再重复变成三份时,果蝇也会成为重棒眼(用BB表示),小眼数目仅20多个。 (3)倒位倒位是指染色体中断裂的某一片段倒转了位置又重新愈合的情况。倒位之后,由于基因的排列顺序的变化,也会造成遗传效应。在倒位的纯合体中,同源染色体都是倒位的,可以正常联会配对,减数分裂是正常的,看不出有什么遗传效应。但将倒位的个体和非倒位的个体杂交后形成杂合体时,减数分裂比较复杂,在粗线期会产生倒位环(如图1—5—2)。

必修2遗传与进化教材

高二生物必修二会考知识点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和意义(b) 范围:凡是进行(有性生殖)的动植物 时间:在(原始生殖细胞)发展为(成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 实质:染色体在整个分裂过程中只(复制1 )次,细胞(连续分裂 2 )次结果:分裂产生的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 同源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目方。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 联会: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四分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一对同源染色体联会,含有4个姐妹染色单体,叫四分体。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 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 2、卵细胞的形成 三、精子和卵子形成的区别 1:形成部位,精子的形成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卵细胞的形成部位卵巢;

2,结果不同:一个精原细胞形成4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形成一个卵子和三个极体 3、精子的形成经过变形,卵细胞不经过变形。 4、初级卵母细胞及次级卵母细胞的分裂后期不均裂。 四、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 五、受精作用的特点和意义 特点: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意义: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 六、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辨析步骤: 一看染色体数目:奇数为减Ⅱ(姐妹分家只看一极) 二看有无同源染色体:没有为减Ⅱ(姐妹分家只看一极) 三看同源染色体行为:确定有丝或减Ⅰ 注意:若细胞质为不均等分裂,则为卵原细胞的减Ⅰ或减Ⅱ的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家—减Ⅰ后期 姐妹分家—减Ⅱ后期 例:判断下列细胞正在进行什么分裂,处在什么时期? 减Ⅱ前期减Ⅰ前期减Ⅱ前期减Ⅱ末期有丝后期减Ⅱ后期减Ⅱ后期减Ⅰ后期 有丝前期减Ⅱ中期减Ⅰ后期减Ⅱ中期减Ⅰ前期减Ⅱ后期减Ⅰ中期有丝中期

遗传学推理实验设计题专项训练题

遗传学推理实验设计题专项训练 2.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判定 2.石刁柏(嫩茎俗称芦笋)是一种名贵蔬菜,为XY型性别决定的雌、雄异株植物。野生型石刁柏叶窄, 产量低。在某野生种群中,发现生长着少数几株阔叶石刁柏(突变型),雌株、雄株均有,雄株的产量高于雌株。 (1)要大面积扩大种植突变型石刁柏,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大量繁殖。有人认为阔叶突变型株是具有杂种优势或具有多倍体特点的缘故。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来鉴定突变型的出现是基因突变还是染色体组加倍所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已证实阔叶为基因突变所致,有两种可能:一是显性突变、二是隐性突变,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方案加以判定。(要求写出杂交组合,杂交结果,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已证实为阔叶显性突变所致,突变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还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方案加以判定(要求写出杂合组合,杂交结果,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为突变型的阔叶石刁柏,其雄株的产量与质量都超过雌株,请你从提高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提出两种合理的育种方案(用图解表示)。 (5)野生石刁柏种群历经百年,窄叶基因频率由98%变为10%,则石刁柏是否已发生了生物的进化,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纯合体与杂合体的判定 3.3支试管分别装有红眼雄果蝇和两种不同基因型的红眼雌果蝇,还有1支试管内装有白眼果蝇。请利用 实验条件设计最佳方案,鉴别并写出上述3支试管内果蝇的基因型(已知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显性基因用B表示)。

遗传与进化的复习指导

遗传与进化的复习指导 (一)孟德尔定律的扩充 孟德尔通过豌豆的杂交试验发现了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两个定律。后来人们又用其他生物材料做实验,包括从病毒、细菌直到人,将孟德尔定律更进一步扩充。 1.嵌镶显性 嵌镶显性是我国遗传学家谈家桢教授所发现的。在异色瓢虫中,鞘翅有很多色斑变异,表现在不同的黑色斑纹上:黑线型的前缘呈黑色,均色型的后缘呈黑色。鞘翅的底色呈黄色。如果将这两种类型的纯合体交配,子一代的杂种的鞘翅出现了新的色斑,似乎是两个亲体的鞘翅重叠起来,亲代的两种黑斑都在子一代表现出来。子一代相互交配,在子二代中1/4是黑缘型、1/4是均色型、其余一半的色斑和子一代相同(如下图所示)。嵌镶遗传现象表明;显性,不一定有隐性和它相对存在,一对性状,可以都是显性,而在生物体不同部位表现出来。 瓢虫鞘翅色斑的遗传 2.致死因子 有一种家鼠,皮毛黄色对灰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当 用黄色鼠和灰色鼠杂交,得到的子一代黄色和灰色两种鼠的比例 是1︰1。将子一代中黄色鼠自相交配,得到的子二代中,黄色和 灰色两种鼠的比例是2︰1。从表面上看,似乎是违反了孟德尔定 律。后来研究知道,原来黄色家鼠基因是杂合体,没有纯合体的 黄色家鼠。其原因是黄色家鼠基因若为纯合体是致死的,在胚胎 期已经死亡而为母体吸收。所以黄色家鼠的繁殖,其后代有黄色 和灰色两种,比例是2︰1(如右图所示)。 可见,孟德尔的分离定律中3︰1的比数是有条件的,其中之一是各基因型的生活力相等。 3.复等位基因:前面所涉及的都是一对等位基因,其实生物细胞中许多基因有很多等位形式,这样的基因叫复等位基因。 人类的ABO血型可作为复等位基因的例子。三个复等位基因I A、I B、i,其中I A、I B对i是显性,I A、I B为共显性。在杂合体中,一对等位基因都显示出来的现象称为共显性。三个复等位基因决定了六种基因型:I A I A、I A i、I B I B、I B i、I A I B、ii。分成A型、B型、AB型和O型4种血型。

高中生物竞赛模拟试题

高中生物竞赛模拟试题(一) 一、选择题(四选一,每题一分,共60分。在题末括号中填写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编号)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关节软骨能使骨长长B.血液流经骨后血细胞增多 C.骨折后对骨起愈合作用的是骨质D.关节头从关节腔中脱出即为脱臼 2.边哭边吞咽食物时,食物容易掉人气管,其原因是: A.气流冲击,喉腔扩大B.气流冲击,声门裂开大 C.悬雍垂来不及遮盖喉的入口D.会厌软骨没有盖住喉的人口 3.哮喘病人的肺泡长期处于膨胀状态,使呼吸不畅通,影响了呼吸过程中的 A.肺的换气B.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D.组织处的毛细血管里的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4.根据血液流动的方向,右心房的血液人口,左心室的血液出口分别有: A. 3个与1个B.1个与1个C.2个与1个D.4个与1个 5.成人的能产生血液中有形成分的器官有: ①脾②扁桃体③红骨髓④肝⑤淋巴结⑥骨膜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⑥D.①②③⑤ 6.影响晕车和晕船的平衡器官在: A.大脑里B.小脑里C.脑干里D.耳里 7.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有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却只有1.5升左右,这是由于:A.肾小球的滤过作用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C.汗腺排出汗液的作用 D. 膀胱对尿液的保存作用 8.破伤风杆菌存在泥土中,也经常寄生于正常人的肠道内,但不致病。当深而窄的伤口内部感染破伤风杆菌时,一旦伤口的坏死组织增多,破伤风杆菌则大量繁殖,严重时可使人致死。这种破伤风杆菌的代谢方式是: A.自养需氧型B.自养厌氧型C.异养需氧型D.异养厌氧型 9.下面哪种现象属于特异性免疫: A. 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沙眼衣原体B.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的链球菌 C.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D.体内的天花抗体能防御天花病毒10.关于激素在生产上的应用,叙述错误的是: A.喷洒保幼激素可以提高蚕的产丝量B.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可诱杀害虫 C.给植物幼苗喷施生长素可获得多倍体植物D.高浓度的生长素可以做除草剂 11.当蚜虫受到七星瓢虫袭击时,会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告知其它蚜虫不要前来,这种化学物质属于: A.性外激素B.性激素C.外激素D.促性腺激素 12.澳大利亚东部有一种外形奇特、美丽的琴鸟,它们大都在冬季繁殖,这可以避免蛇类前来偷食雏鸟,这是: A.遗传变异的结果B.受非生物因素制约的结果C.适应的相对性D.一种适应性 13.肺鱼在夏季如遇干旱,常藏于泥中进行夏眠,直到雨季来临时才“复苏”,对这种现象的不正确解释是: A.对不良环境的适应B.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C.定向变异的结果D.对自然条件进行的生存斗争

进化生物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进化生物学 1、名词解释 生物进化论:是研究生物界进化发展的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的科学 人种:指体质形态上具有某种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标准化石:存续时间相对较短,以致可用其作为所在地质年代标志的物种化石就叫做标准化石 信息素:动物用于化学通讯的分泌物叫做信息素 双亲行为:双亲为哺乳和保护后代而产生的行为 基因延长:是通过基因内部重复等而造成的基因长度增加 物种:是由居群组成的生殖单元和其它单元在生殖上市隔离的,在自然界占据一定的生态位表型趋异:是指后裔的平均表型相对其祖先的表型偏离 集群灭绝:是指生命史多次发生的大范围、高速率的物种灭绝事件 神创论:生物界的所有物种,以及天体和大地,都是由上帝创造出来的 2填空题 (1)生命的本质特征有生殖、繁殖、新陈代谢、细胞、原生质、应激性、调节、进化趋势(2)核酸、蛋白质起源的三大分支学科:陆相说、海相说、深海相说 (3)新基因起源的途径:基因突变、基因重叠、基因重复、基因延长、外显子改组 (4)生物个体结构复杂性提高的途径:叠加组合、渐进的适应性进化、旧器官的改造 3简述题 (1)从猿到人行为特征的变化 1、前后肢分工分工与直立行走 2、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人类是普遍性使用工具和制造工具,而猿个别会使用工具不会制造高级工具) 3、食性的进化(人类是杂食、熟食,而猿类是素食、生食) 4、繁殖的进化(性行为没有季节的限制,且发生时间更长) 5、智力的起源和进化(智力更加发达) 6、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人类语言比其它语言更加复杂)(2)简述真核细胞内共生起源说合理性表现及不足之处 合理性表现:1、在膜形态结构上,线粒体和细菌相似,叶绿体和蓝藻相似。在化学组成上,内外膜不一致,线粒体外膜和真核细胞的质膜相似,而线粒体 内膜则是与原核细胞的质膜相似2、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半自主性的 细胞膜,它们像细菌一样,一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这些特征具有曾 是独立生存的生物性质3、线粒体、叶绿体的核糖体在大小和对蛋白 质合成抑制剂的反应性质上与原核生物的相似4、现今的生物中,有 些真核细胞存在有内共生现象5、分子进化方面的证据,根据16SrRNA 序列比较分析,红藻的叶绿体毫无疑问是从蓝藻来的6、同工酶与代 谢途径研究的证据也支持内共生学说 不足:假说太粗糙,只注重形态学方面而忽略细胞生理和生化特征,另外内共生假说也不能很好地解释细胞核的起源 (3)简述达尔文学说的主要内容 1、达尔文认为物种是可变的,所有的物种具有共同的祖先 2、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 达尔文学说中的一个概念,认为每个生物在生活过程中必须跟自然环境作斗争、跟同一物种的生物作斗争、跟不同物种的生物作斗争。自然选择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自然选择是在生物的生存斗争之中进行的 3、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020-2021学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遗传与进化专题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遗传与进化专题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某一年生植物进行异花传粉(单株植物既有雌花,也有雄花),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在隐性纯合时都会使受精卵致死,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现将一株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单独种植,自然状态下繁殖两代后,所得子二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A.5/8B.3/5C.1/4D.3/4 2.nuc-1基因被称为高等动物细胞的“死亡基因”,该基因控制合成的DNA酶能使细胞中的DNA水解。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衰老细胞内nuc-l基因会被激活B.nuc-1基因可在某些胚胎细胞中表达 C.高尔基体参与DNA酶的加工、运输和分泌D.该事实说明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 3.核孔是由至少50种不同的蛋白质构成,称为核孔复合体,内外核膜在孔缘相连,细胞核活动旺盛的细胞中核孔的数目较多。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构成核孔的蛋白质是在细胞核内合成的 B.核孔是DNA、RNA、酶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C.核孔和核膜在有丝分裂前期的变化与末期的变化相似 D.功能正常的胰岛B细胞的核孔数量要多于口腔上皮细胞 4.野生型大肠杆菌可以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发生基因突变产生的氨基酸依赖型菌株需要在基本培养基上补充相应氨基酸才能生长。将甲硫氨酸依赖型菌株M和苏氨酸依赖型菌株N单独接种在基本培养基上时,均不会产生菌落。某同学实验过程中发现,将M、N菌株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充分稀释后再涂布到基本培养基上,培养后出现许多由单个细菌形成的菌落,将这些菌落分别接种到基本培养基上,培养后均有菌落出现。该同学对这些菌落出现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操作过程中出现杂菌污染

高中生物竞赛范围

高中生物竞赛范围 (理论部分) 第一部分:植物解剖、生理(重点是种子植物)和分类(20%) 一、种子植物形态解剖 (一)植物组织 1.植物组织的概念和类型 2.分生组织3.成熟组织 4.组织系统5.维管组织和维管束 (二)种子和幼苗 1.种子的结构和类型 2.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 (三)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1.根的结构(内皮层) 2.茎的结构(维管束) 3.叶的结构与气孔功能 4.根、茎、叶的变态 (四)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 1.花的结构 2.种子和果实的形成 二、植物生理 (一)植物的水分代谢 1.植物吸水的部位及方式 2.植物细胞渗透吸水原理(水势) 3.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 4.外界条件对蒸腾作用的影响 5.蒸腾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二)植物的矿质代谢 1.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及其主要生理作用 2.根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3.植物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 4.植物体内无机养料的同化 5.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利用 (三)植物的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重大意义 2.光合作用的场所和光合色素 3.光合作用的全过程(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4.C[,3]和C[,4]植物的比较(光呼吸)5.绿色植物与光合细菌的光合作用的比较 6.外界条件对光合作用的影响(饱和点、补偿点)7.光合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四)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 (五)抗逆生理(抗旱、抗寒等) (六)植物的呼吸作用 1.呼吸作用的类型和过程 2.植物体各部分的呼吸强度比较 3.外界条件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4.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 5.呼吸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6.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七)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生长素类 2.赤霉素类3.细胞分裂素类 4.脱落酸5.乙烯 (八)植物开花的机理及其应用 1.植物的花前成熟2.低温和花诱导 3.光周期和花诱导4.春化和光周期理论在生产中的应用 5.其他条件对植物开花的影响 (九)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殖 1.顶端分生组织和形成层 2.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3.双受精作用、胚的发育和胚乳的发育 4.种子植物、蕨类植物和苔藓的世代交替(生活史) 三、植物系统分类(了解到科、目、纲、亚门和门) (一)藻类植物 1.蓝藻门2.绿藻门 3.红藻门4.褐藻门 (二)菌类植物 1.细菌门2.粘菌门 3.真菌门 (三)地衣植物 (四)苔藓植物 1.概述2.苔纲3.藓纲 (五)蕨类植物 1.概述2.石松亚门 3.木贼亚门4.真蕨亚门5.蕨类植物的起源与演化 6.蕨类植物的经济价值 (六)种子植物——裸子植物 1.概述2.裸子植物分类3.苏铁纲 4.银杏纲5.松柏纲6.裸子植物的起源与演化 (七)种子植物——被子植物 1.概述2.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的10个重点科(十字花科、豆料、菊科、蔷薇科、锦

高一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习题演练

高一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习题演练(33)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2·济南一模)相同条件下,小麦植株哪一部位的细胞最难产生新的基因 ( ) A.叶肉B.根分生区 C.茎尖D.花药 解析:新基因是通过基因突变产生的,而基因突变往往发生在DNA分子复制过程中,只有分裂的细胞才能进行DNA分子复制,故分裂旺盛的组织易产生新基因。不分裂的细胞产生新基因的难度大。 答案:A 2.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下列不属于细菌产生的可遗传变异有( ) ①基因突变②基因重组③染色体变异④环境条件的变化⑤染色单体互换⑥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 解析: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进行无性生殖,因此细菌产生的可遗传变异只有基因突变,没有其他类型。 答案:C 3.某原核生物因一个碱基对突变而导致所编码蛋白质的一个脯氨酸(密码子有CCU、CCC、CCA、CCG)转变为组氨酸(密码子有CAU、CAC)。基因中发生改变的是( ) A.G≡C变为T=A B.A=T变为C≡G C.鸟嘌呤变为胸腺嘧啶D.胞嘧啶变为腺嘌呤 解析:由题中信息可知,决定脯氨酸的密码子为CCU、CCC,决定组氨酸的密码子为CAU、CAC,由此可以判断基因中发生改变的是G≡C变为T=A。 答案:A 4.(2012·温州十校联考)下图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由此分析正确的是( ) A.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一段基因任意一个碱基发生替换都会引起贫血症 B.②过程是以α链作模板,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由ATP供能,在酶的作用下完成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