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卫医政发〔2011〕47号 卫生部关于印发《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

卫医政发〔2011〕47号 卫生部关于印发《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

卫医政发〔2011〕47号  卫生部关于印发《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
卫医政发〔2011〕47号  卫生部关于印发《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

卫生部关于印发《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

准(试行)》的通知

卫医政发〔2011〕4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注重预防、治疗、康复三者的结合”的要求,为促进我国康复医学的发展,加强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其配套文件,我部组织制定了《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试行)》,作为核定医疗机构诊疗科目的依据,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试行).doc

二〇一一年五月十九日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试行)

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

一、科室、面积和床位

(一)科室:独立设置门诊和病区。至少设置具备临床康复评定功能的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语治疗室、传统康复治疗室、康复工程室等。

(二)康复医学科门诊和治疗室总使用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

(三)床位:根据需求和当地康复医疗服务网络设定床位,应为医院总床位数的2%-5%,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床间距不少于1.2米。

以收治神经科、骨科疾病患者为主或向康复医院转型的三级综合医院,其康复医学科床位数不受上述规定限制。

二、人员

(一)每床至少配备0.25名医师,其中至少有2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1名具备中医类别执业资格的执业医师。

(二)每床至少配备0.5名康复治疗师。

(三)每康复医学科病床至少配备0.3名护士。

三、设备

(一)功能评定与实验检测设备。

至少独立配备运动心肺功能评定设备、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设备、肌力和关节活动评定设备、平衡功能评定设备、认知语言评定设备、作业评定设备等。

(二)康复治疗专业设备。

1.运动治疗:至少配备训练用垫、肋木、姿势矫正镜、平行杠、楔形板、轮椅、训练用棍、砂袋和哑铃、墙拉力器、划船器、手指训练器、肌力训练设备、肩及前臂旋转训练器、滑轮吊环、电动起立床、治疗床及悬挂装置、功率车、踏步器、助行器、连续性关节被动训练器(CPM)、训练用阶梯、训练用球、平衡训练设备、运动控制能力训练设备、功能性电刺激设备、生物反馈训练设备、减重步行训练架及专用运动平板、儿童运动训练器材等。

2.物理因子治疗:至少配备直流电疗设备、低频电疗设备、中频电疗设备、高频电疗设备、光疗设备、超声波治疗设备、磁治疗设备、传导热治疗设备、冷疗设备、牵引治疗设备、气压循环治疗设备等。

3.作业治疗:至少配备日常生活活动作业设备、手功能作业训练设备、模拟职业作业设备等。

4.言语、吞咽、认知治疗:至少配备言语治疗设备、吞咽治疗设备、认知训练设备、非言语交流治疗设备等。

5.传统康复治疗:至少配备针灸、推拿、中药熏(洗)蒸等

中医康复设备。

6.康复工程:至少配备临床常用矫形器、辅助具制作设备。

(三)急救设备。

至少配备简易呼吸器、供氧设备、抢救车。

(四)信息化设备。

至少配备1台能够上网的电脑。

四、规章制度

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明确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规定或认可的康复医学科诊疗规范和标准操作规程、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等。

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

一、科室、面积和床位

(一)科室:独立设置门诊和病房。至少设置具备临床康复评定功能的物理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语治疗室、传统康复治疗室、康复工程室等。

(二)康复医学科门诊和治疗室总使用面积不少于500平方米。

(三)床位:至少为医院床位数的2.5%,但不得少于10张床,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床间距不少于1.2米。

二、人员

(一)每床至少配备0.25名医师,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1名具备中医类别执业资格的执业医师。

(二)每床至少配备0.5名康复治疗师。

(三)每床至少配备0.3名护士。

三、设备

(一)功能评定与实验检测设备。

至少独立配备肌力和关节活动度评定设备、平衡功能评定设备、语言评定设备、作业评定设备等。配备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设备。

(二)康复治疗专业设备。

1.运动治疗:至少配备训练用垫、肋木、姿势矫正镜、平行杠、楔形板、轮椅、训练用棍、砂袋和哑铃、墙拉力器、肌力训练设备、前臂旋转训练器、滑轮吊环、电动起立床、功率车,治疗床(含网架)、连续性关节被动训练器(CPM)、训练用阶梯、训练用球、踏步器、助行器、平衡训练设备、运动控制能力训练设备、功能性电刺激设备、儿童运动训练器材等。

2.物理因子治疗:至少配备直流电治疗设备、低频电治疗设备、中频电治疗设备、高频电治疗设备、光疗设备、超声波治疗设备、传导热治疗设备、牵引治疗设备等。

3.作业治疗:至少配备日常生活活动作业设备、手功能作业

训练设备、模拟职业作业设备等。

4.言语、吞咽、认知治疗:至少配备言语治疗设备、吞咽治疗设备、认知训练设备、非言语交流治疗设备等。

5.传统康复治疗:至少配备针灸、推拿、中药熏(洗)蒸等中医康复设备。

6.康复工程:至少配备临床常用矫形器、辅助具制作设备。

(三)急救设备。

至少配备简易呼吸器、供氧设备、抢救车。

(四)信息化设备。

至少配备1台能够上网的电脑。

四、规章制度

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明确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规定或认可的康复医学科诊疗规范和标准操作规程、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等。

卫生部公安部关于维护医疗机构秩序的通告

卫生部公安部 关于维护医疗机构秩序的通告 为有效维护医疗机构正常秩序,保证各项诊疗工作有序进行,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特通告如下: 一、医疗机构是履行救死扶伤责任、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场所,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以任何理由、手段扰乱医疗机构的正常诊疗秩序,侵害患者合法权益,危害医务人员人身安全,损坏医疗机构财产。 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坚持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严格执行医疗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诊疗技术规范,切实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优化服务流程,增进医患沟通,积极预防化解医患矛盾。 三、患者在医疗机构就诊,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患者及家属应当遵守医疗机构的有关规章制度。 四、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医院投诉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采取设立统一投诉窗口、公布投诉电话等形式接受患者投诉,并在显著位置公布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程序以及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组织等相关机构的职责、地址和联系方式。患者及家属应依法按程序解决医疗纠纷。 五、患者在医疗机构死亡后,必须按规定将遗体立即移放太平间,并及时处理。未经医疗机构允许,严禁将遗体停放在太平间以外的医疗机构其他场所。 六、公安机关要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维护医疗机构治安秩序工作,依法严厉打击侵害医务人员、患者人身安全和扰乱医疗机构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 七、有下列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在医疗机构焚烧纸钱、摆设灵堂、摆放花圈、违规停尸、聚众滋事的; (二)在医疗机构内寻衅滋事的; (三)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管制器具进入医疗机构的; (四)侮辱、威胁、恐吓、故意伤害医务人员或者非法限制医务人员人身自由的; (五)在医疗机构内故意损毁或者盗窃、抢夺公私财物的; (六)倒卖医疗机构挂号凭证的; (七)其他扰乱医疗机构正常秩序的行为。 本通告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二○一二年四月三十日

卫生部公布的新资源食品名单及既是食品又是药品名单

广东省报卫生部加药食品名单: 淮山药、葛花、玉竹、艾叶、沙参、桑叶、黄精、白术、银花、梅花、狗脊、槐花、白芍、麦冬、芦荟、天冬、苍术、益智、胖大海、何首乌、枇杷叶、夏枯草、淡竹叶、蒲公英、巴戟、绞股蓝、灯心草、鸡血藤、茵陈蒿、竹壳茶、木棉花、鸡蛋花、藤茶、广东凉茶、广东凉粉、冬虫夏草、白花蛇舌草、白茅根、芦根。 卫生部公布的新资源食品名单 卫生部批准作为食品新资源使用的物质,共分为九类: 1、中草药和其他植物 人参、党参、西洋参、黄芪、首乌、大黄、芦荟、枸杞子、巴戟天、荷叶、菊花、五味子、桑椹、薏苡仁、茯苓、广木香、银杏、白芷、百合、山苍籽油、山药、鱼腥草、绞股蓝、红景天、莼菜、松花粉、草珊瑚、山茱萸汁、甜味藤、芦根、生地、麦芽、麦胚、桦树汁、韭菜籽、黑豆、黑芝麻、白芍、竹笋、益智仁 2、果品类 大枣、山楂、猕猴桃、罗汉果、沙棘、火棘果、野苹果 3、茶类 金银花茶、草木咖啡、红豆茶、白马蓝茶、北芪茶、五味参茶、金花茶、胖大海、凉茶、罗汉果苦丁茶、南参茶、参杞茶、牛蒡健身茶 4、菌藻类 乳酸菌、脆弱拟杆菌(BF-839)、螺旋藻、酵母、冬虫夏草、紫红曲、灵芝、香菇

5、畜禽类 熊胆、乌骨鸡 6、海产品类 海参、牡蛎、海马、海窝 7、昆虫爬虫类 蚂蚁、蜂花粉、蜂花乳、地龙、蝎子、壁虎、蜻蜒、昆虫蛋白、蛇胆、蛇精 8、矿物质与微量元素类 珍珠、钟乳石、玛瑙、龙骨、龙齿、金箔、硒、碘、氟、倍半氧化羧乙基锗(Ge-132)、赖氨酸锗 9、其它类 牛磺酸、SOD、变性脂肪、磷酸果糖、左旋肉碱 这些是药食两用的中药和微量元素及菌类等可用于食品的物质,卫生部并没有在同一个文件中全部罗列出来,而是每年都有变化。 2008年后新增新资源食品名单共6批,批准了34种物品为新资源食品。另外,允许酸角作为普通食品生产经营。允许玫瑰花(重瓣红玫瑰)、凉粉草(仙草)作为普通食品生产经营,允许夏枯草、布渣叶(破布叶)、鸡蛋花作为凉茶饮料原料使用。 2008年5月26日,卫生部关于批准嗜酸乳杆菌等7种新资源食品的公告(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12号)

第八版人卫出版社生理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 生理学physiology 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生物体及其各组成部分正常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 围绕在许多细胞动物体细胞周围体液,即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环境。 稳态homeostasis 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各种成分的相对恒定状态。 生理功能的调节regulation 当机体、外环境发生变化时,体一些器官和组织的功能活动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以应这些变化,最终恢复环境的稳态。 ★神经调节neuroregulation 通过反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是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最主要的形式。 反射reflex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外环境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 体液调节humoral regulation 体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对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 前馈feedforward 控制部分在反馈信息尚未到达前已经受到纠正信息(前馈信息)的影响,及时纠正其指令可能出现的偏差 第二章 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

一些脂溶性(非极性)小分子或少数不带电荷的极性小分子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 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 指物质在膜蛋白(生物泵)的帮助下,由细胞代供能,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跨膜转运。 被动运输 胞吞 通道扩散 载体扩散 伴随运输 出胞exocytosis 指胞质的大分子物质以分泌囊泡的形式排出细胞的过程。 入胞endocytosis 指细胞外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如细菌、死亡细胞和细胞死亡碎片等被细胞膜包裹后,以囊泡的形式进入细胞的过程。 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 生物学信息(兴奋或抑制)在细胞间或细胞转换和传递,并产生效应的过程。 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RP 安静情况下细胞膜两侧存在着外正负相对平稳的电位差。 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 细胞在静息电位基础上,接受有效刺激后产生的一个迅速的可向远处传播的膜电位波动,称为动作电位。是兴奋标志。 电紧电位

卫生部公告2012年第15号

2012年第9期,总第303期 行 业 之 窗20 这些测试可以只简单地进行筛选测试(如OECD 301快速生物降解能力测试和OECD 302固有生物降解性试验),或者更复杂、更高级的分层模拟测试(如OECD 303A,污水处理模拟测试)。要了解的是并不是所有物质都可以应用这几个指导方法的。例如,那些微溶于水的物质、可挥发性物质或者吸附性物质,它们进行快速生物降解能力测试指导要应用ECHA指南关于化学品安全评估:R.7b 章中的内容,见http://guidance.echa.europa.eu/docs/ guidance_document/information_requirements_r7b_ en.pdf。对于可挥发性物质,特别是大多数香精配料的测试方法见OECD 301C、301D、301F和310测试。 这些生物降解能力的标准为一些生态标签组织所接受。还有其他类型的生物降解物质(如在欧盟的洗涤剂)就要通过快速或固有生物降解能力测试(即在OECD 301和OECD 310或OECD 302试验中,60%~70%可生物降解)。 目前,在化妆品方面还没有生物降解能力的法规定义。香精行业要认定一个香精是否是“可降解香精”,要按以下方面进行考虑和判别: 1、香精中的配料要进行OECD 301实验检测其快速生物降解性能; 2、也应考虑到配料的固有生物降解性能; 3、实验结果是否符合OECD、GLP(良好实验室规范),甚至QSAR(定量构效)模式; 4、判别混合物是“可生物降解”的,要考虑混合物中的配料有多少是达到可生物降解标准的,如60%、70%、90%,甚至100%。 标准生物降解测试是为单一物质而开发的,最终的生物降解率就通过CO2或O2的消耗量来计算。因此对于象香精这样的混合物,不会提供其中各个成分的降解信息。从技术角度来说,混合物的生物降解测试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出于种种原因,并不推荐对整个香精进行生物降解测试。在此,对测试进行不一样的设计是非常必要的。取代的方法是对香精进行的降解测试应该对其中每个香精配料分开进行生物降解测试,并把不同配料的测试结果按重量比进行相加。这一对香精的生物降解能力和环境接受度的测试方法在IFRA IL 620及其附件1中进行讨论。很少有对精油和天然提取物生物降解测试的数据,因为它们大多数是复杂的混合物。 不同的快速和固有生物降解性测试标准 测试OECD/ISO参数 快速生物降解性测试 DOC消减试验301A/ISO 7827DOC消减量 CO2产出试验301B/ISO 9439/OPPTS 835.3120CO2产量 改进的MITI试验301C耗氧量 密闭瓶法试验301D/ISO 10707耗氧量 改进的OECD筛选301E/ISO 7827DOC消减量 呼吸计量法试验301F/ISO 9408耗氧量 顶空测试310/ISO 14593CO2产量 固有生物降解性测试 不溶物生化需氧量试验ISO 10708耗氧量 改进的MITI试验II302C耗氧量 赞恩-惠伦斯试验302B/ISO CD9888/OPPTS 835.3200DOC消减量 S.C.A.S.试验302A/OPPTS 835.3210DOC消减量在密闭容 器中CO2的产量 (未完待续)卫生部公告2012年第15号 2012年8月17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的规定,经审核,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新批准和增补一批食品添加剂,主要内容如下: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六版 《社会医学》 总结重点

1.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对象: 1社会生理现象,2社会病理现象,3社会医学诊断,4社会医学处方。特点:1学科交叉性,2研究方法的综合性,3社会医学的实践性 2.医学模式:在医学实践的基础上,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中得出的对医 学本质的高度概括 3.亚健康状态:指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的疾病,但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力呈不同程度减 退的一种生理状态。 4.文化的基本特征:①历史性②现实性③渗透性④继承性⑤社会性。 5.文化影响健康的特征:无形性、本源性、软约束、稳定性。教育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教育是人的社会化过程和手段。它不仅包括学校教育,而且包括家庭、社会、自我(学习)教育。教育具有两种职能:一是按社会需要传授知识,即对人的智能规范;二是传播社会准则,即对人的行为规范。社会制度影响人群健康的特征:1双向性、2普遍性或稳定性,3变异性,4强制性 6.卫生服务的基本功能:1保健功能:使患者康复,恢复劳动力;延长寿命,延长劳动 时间,有效地提高生产力水平;:消除病人对疾病焦虑和恐慌。2社会功能:提供心理安慰;体验社会支持;增强社会凝聚力。 7.社会医学的研究方法:1调查研究2试验研究3评价研究4文献研究。 8.社会医学研究的步骤:1选择课题陈述假设,2制定研究方案,3收集资料,4整理和 分析,5解释结果。 9.抽样方法:1概率抽样: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概率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 阶段抽样。2非概率抽样:方便抽样、立意抽样、雪球抽样、定额抽样。 10.定性研究的特点:1关注事物的过程,而不是事物的结果;2对少数特殊人群的研究, 其结果不能外推;3需要与研究对象保持较长时间的密切接触;4很少用概率统计分11.问卷设计的原则:目的性、反向性、实用性。问题设计:开放式问题、封闭式问题。 答案设计:填空式、二项选择式、多项选择式、图表式、排序式。 12.生命质量评价:指具有一定生命数量的人在一定时点上的生命质量表现。内容:1生 理状态:活动受限、社会角色受限、体力适度;2心理状态:情绪反应、认知功能;3社会功能状态:社会整合、社会接触、亲密关系;4主观判断与满意度:自身健康和生活判断、满意度与幸福感。适用范围: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卫生管理学。13.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研究危险因素与慢性病发病及死亡之间数量依存关系及其规律性的 一种技术方法。种类:1环境危险因素:自然,社会;2心理、行为危险因素;3生物遗传危险因素;4医疗服务中的危险因素。 14.评价年龄:依据年龄和死亡率之间的函数关系,从死亡率水平推算得出的年龄值称评价 年龄。增长年龄:通过努力降低危险因素后可能达到的预期年龄。 15.社会病:社会因素起主导作用,与现代生活方式与行为模式密切相关的社会病理现象 特点:影响的社会性产生根源的复杂、社会危害性、群防群治 16.伤害防制策略和措施:HADDON模型:前、中、后三阶段;十大策略;四E干预: 工程(Engineering)、经济(Economic)、强制(Enforcement)、教育(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17.成瘾:由于对自然或人工合成药物的重度使用所导致的一种周期性慢性着迷状态, 并引起无法控制想再度使用的欲望。类型:①物质性成瘾。②精神性成瘾。 18.网络成瘾:过渡使用因特网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上网时间频率超过预期, 控制上网失败,出现戒断症状。 19.卫生服务研究:是从卫生服务的供方、需方和第三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出发,研究卫 生系统为一定的目的合理使用卫生资源,向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促

1986、2001、2012三年“卫生部 公安部 关于维护医疗机构秩序的联合通告”

卫通[2012]7号 为有效维护医疗机构正常秩序,保证各项诊疗工作有序进行,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特通告如下: 一、医疗机构是履行救死扶伤责任,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场所,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以任何理由、手段扰乱医疗机构正常诊疗秩序,侵害患者合法权益,危害医务人员人身安全,损坏医疗机构财产。 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坚持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严格执行医疗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诊疗技术规范;切实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优化服务流程、增进医患关系、积极预防化解医患矛盾。 三、患者在医疗机构就诊,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患者家属应当遵守医疗机构有关规章制度。 四、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医疗投诉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采取设立统一投诉窗口、投诉电话等形式接受患者投诉并在显著位置公布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程序以及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组织等相关机构的职务部门、地址和相关联系方式。患者及家属应该依法按程序解决医疗纠纷。 五、患者在医疗机构死亡后,必须按规定将遗体立即移放太平间,并及时处理,未经医疗机构允许,严禁将遗体停放在太平间以外的医疗机构其他场所。 六、公安机关要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维护医疗机构治安秩序工作,依法严厉打击侵害医务人员、患者人身安全和扰乱医患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 七、有下列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在医疗机构焚烧纸钱,摆设灵堂,摆放花圈,随意停尸,聚众滋事的; (二)在医疗机构内寻衅滋事的; (三)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管制器具进入医疗机构的; (四)侮辱、威胁、恐吓、执意伤害医务人员或者非法限制医务人员人身自由的; (五)在医疗机构内故意唆使患者盗窃、抢夺公共财物的; (六)倒卖医疗机构挂号凭证的; (七)其他扰乱医疗机构正常秩序的行为。 本通告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公安部卫生部 2012 年4 月30 日

卫生部公告

卫生部公告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卫生部公告2011年26号关于发布《速冻面米制品》等6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公告 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26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的规定,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查通过,现发布《速冻面米制品》(GB 19295-2011)等6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其编号和名称如下:GB19295-2011速冻面米制品 GB9684-2011不锈钢制品 GB8821-2011食品添加剂β-胡萝卜素 GB13481-2011食品添加剂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司盘60) GB13482-2011食品添加剂山梨醇酐单油酸酯(司盘80)

GB25571-2011食品添加剂活性白土 特此公告。 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代替标准号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1 GB19295-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速冻面米制品 2011-11-21 2011-12-21 2 GB25571-2011 食品添加剂活性白土 GB25571-2010 2011-11-21 2011-12-21 3 GB9684-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不锈钢制品

2011-11-21 2011-12-21 4 GB8821-2011 食品添加剂β-胡萝卜素 2011-11-21 2011-12-21 5 GB13481-2011 食品添加剂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司盘60)2011-11-21

2011-12-21 6 GB13482-2011 食品添加剂山梨醇酐单油酸酯(司盘80) 2011-11-21 2011-12-21

卫计委令第10号-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10号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已于2016年7月26日经国家卫生计生委委主任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11月1日起施行。 主任: 2016年9月25日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障医疗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以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第三条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全国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军队卫生主管部门分别在职责范围内负责中医和军队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第四条医疗质量管理是医疗管理的核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是医疗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主体,应当全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第五条医疗质量管理应当充分发挥卫生行业组织的作用,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为卫生行业组织参与医疗质量管理创造条件。 第二章组织机构和职责 第六条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组织或者委托专业机构、行业组织(以下称专业机构)制订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规范、标准和指南,指导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制订行政区域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规范和具体实施方案。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在职责范围内负责监督、指导医疗机构落实医疗质量管理有关规章制度。 第七条国家卫生计生委建立国家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完善医疗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的制度和工作机制。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建或者指定各级、各专业医疗质量控制组织(以下称质控组织)落实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有关工作要求。 第八条国家级各专业质控组织在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导下,负责制订全国统一的质控指标、标准和质量管理要求,收集、分析医疗质量数据,定期发布质控信息。 省级和有条件的地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建相应级别、专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1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13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批准附件所列食品添加剂、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及食品用香料新品种。 特此公告。 附件:1、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目录 2、列入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使用名单的物质目录 3、食品用香料新品种目录 二○○八年五月二十六 附件1 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目录 名称:赤藓糖醇 赤藓糖醇(生产用菌株:分别为Moniliella pollinis和trichosporonoides megachiliensis) Erythritol 功能:甜味剂 (一).赤藓糖醇允许使用的食品类别及最大使用量 各类食品 a 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二)赤藓糖醇的质量规格要求

1.生产用菌株为Moniliella pollinis的赤藓糖醇 (1)生产工艺 由食品级的碳水化合物底物经丛梗孢酵母(Moniliella pollinis)发酵,并经纯化及干燥等工序而得。 (2)性状 白色晶状粉末 (3)技术要求 ①理化指标 (1).生产工艺 以取自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中的淀粉经过化学的或酶水解所得的葡萄糖为主要原料,经Trichosporonoides megachiliensis发酵,并经纯化及干燥等工序而得。 (2)性状 白色结晶性粉末 (3)技术要求 ①理化指标

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 名称: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1,3-Dioleoyl 2-palmitoyl triglyceride 功能:营养强化剂 (一)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允许使用的食品类别及最大使用量 1.生产工艺 由脂肪酶催化酯交换,使脂肪酸在丙三醇分子上的位臵重新排列而得。 2.性状 在25℃条件下为白色固体 3.技术要求

卫生部关于印发《卫生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附件: 卫生部文件卫办发…2011?85号卫生部关于印发《卫生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计划单列市卫生局,部直属各单位,部机关各司局: 为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规范和指导全国卫生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按照公安部《关于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安全建设整改工作的指导意见》(公信安…2009?1429号)要求,我部结合卫生行业实际,研究制定了《卫生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联系人: 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杨慧清、矫涌本联系电话: 010- 、传真: 010-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日卫生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卫生信息安全工作是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做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对于促进卫生信息化健康发展,保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维护公共利益、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规范和指导全国卫生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工作目标依据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遵循相关标准规范,在卫生行业全面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备案、建设整改和等级测评等工作,明确信息安全保障重点,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建立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长效机制,切实提高卫生行业信息安全防护能力、隐患发现能力、应急处置能力,为卫生信息化健康发展提供可靠保障,全面维护公共利益、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

二、工作原则(一)遵循标准,重点保护。 遵循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相关标准规范,结合卫生行业信息系统特点,优先保护重要卫生信息系统,优先满足重点信息安全需求。 (二)行业指导,属地管理。 卫生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实行行业指导、属地管理。 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2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有关要求,做好本地区卫生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指导和管理工作。 卫生行业各单位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的要求,落实信息安全责任。 (三)同步建设,动态完善。 在信息系统规划设计与建设过程中,同步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 因信息和信息系统的业务类型、应用范围等条件改变导致安全需求发生变化时,应当重新调整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及时完善安全保障措施。 三、工作机制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承担本地卫生信息安全责任,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组织本地卫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 卫生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国卫生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指导,并组织开展部机关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 省级、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本地区卫生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指导,并组织开展本单位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 卫生部建立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联络员机制,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设置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联络员。 联络员职责是落实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有关政策和技术标准,掌握本地区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动态和总体情况,代表本地区与卫生部及同级

生物化学(人卫版)名词解释整理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整理版 章节根据人民卫生出版社第7版《生物化学》划分 参考教学PPT、各教辅术后习题及试卷标准答案 整理录入/清水秋香 第一章蛋白质结构与功能 isoelectric point, pI:氨基酸的等电点:在某一pH的溶液中,氨基酸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趋势及程度相等,成为兼性离子,呈电中性。此时溶液的pH值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Peptide bond:肽键。由一个氨基酸的α-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α-氨基脱水缩合而形成的酰胺键。 Glutathione,GSH:谷胱甘肽。由谷氨酸,半胱氨酸,甘氨酸组成的三肽。是体内重要的还原剂。 peptide unit:肽单元。参与肽键的6个原子Cα1、C、O、N、H、Cα2位于同一平面,Cα1和Cα2在平面上所处的位置为反式(trans)构型,此同一平面上的6个原子构成了所谓的肽单元。peptide plane:肽平面。肽链主链的肽键C-N具有部分双键的性质,因而不能自由的旋转,使连接在肽键上的六个原子共处于一个平面上,此平面称为肽单位平面,又称酰胺平面。通常是反式的。 α-helix:α-螺旋。常见的蛋白质二级结构之一。为具有最大氢键联系的右手螺旋,侧链伸向螺旋外侧,每3.6个氨基酸残基螺旋上升一圈,螺距0.54nm。 motif:模体。在一个或几个蛋白质中出现的2个或2个以上二级结构元件的不同折叠形式,又称折叠或超二级结构。也是在DNA中对特殊序列的描述。 zinc finger:锌指结构。一种常见的模体。由1个α-螺旋和2个反平行的β-折叠共3个肽段组成,形似手指, 能够结合锌离子,锌指具有结合DNA的功能。 Domain:结构域:大分子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常可分割成一个或数个球状或纤维状的区域,折叠得较为紧密,各行使其功能,称为结构域(domain) 。 Molecular chaperon:分子伴侣。是细胞内一类可识别肽链的非天然构象、促进各功能域和整体蛋白质正确折叠的保守蛋白质。 Cooperativity:协同效应。一个寡聚体蛋白质的一个亚基与其配体结合后,能影响此寡聚体中另一个亚基与配体结合能力的现象,称为协同效应。 如果是促进作用则称为正协同效应 如果是抑制作用则称为负协同效应 allosteric effect:变构效应。蛋白质因与小分子物质相互作用而发生空间结构的改变,导致蛋白质功能的变化,称为变构效应。 Protein PI:蛋白质等电点。当蛋白质溶液处于某一pH时,蛋白质解离成正、负离子的趋势相等,即成为兼性离子,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Denaturation:蛋白质的变性。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即有序的空间结构变成无序的空间结构,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Renaturation:蛋白质的复性。若蛋白质变性程度较轻,去除变性因素后,蛋白质仍可恢复或部分恢复其原有的构象和功能 第二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卫发明电〔2012〕10号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贯彻执行《卫生部公安部关于维护医疗机构秩序的通告》的紧急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贯彻执行《卫生部公安部关于维护医疗机构秩序的通告》的紧急通知 卫发明电〔2012〕1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有效维护医疗机构正常秩序,我部与公安部于2012年4月30日联合印发了《卫生部公安部关于维护医疗机构秩序的通告》(卫通﹝2012﹞7号,以下简称《通告》)。现就做好《通告》贯彻执行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切实提高对当前加强医疗机构治安管理、维护正常诊疗秩序、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与人身安全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把做好医疗机构治安和安全管理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要加强对医疗机构治安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相关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的医疗机构治安管理责任制,完善治安防范措施,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切实维护好医院内部治安秩序。 二、广泛张贴,做好宣传 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立即向辖区医疗机构传达《通告》及本通知内容,并负责将《通告》印发至辖区各医疗机构(《通 -1-

告》印刷电子版可从我部网站医管司主页下载)。医疗机构应当在本单位显著位置及医务、保卫等相关部门办公场所广泛张贴。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互联网等快捷有效的宣传媒介,广泛宣传《通告》的主要内容,切实提高《通告》的社会知晓率。 三、强化管理,保障安全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以《通告》的贯彻执行为契机,积极配合同级公安机关,指导辖区医疗机构按照《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的要求,加强医疗机构内部安全保卫工作。要加强保卫机构和安全保卫队伍建设,配齐配强保卫干部和保安人员,加强相关人员保卫技能培训,提高履职能力;要加大安保投入,配备必要的装备,严格落实人防、物防、技防等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对门急诊、病房等重点科室、部位,实行24小时安全监控;要落实24小时安全值班制度,加大内部安全检查和巡查防范力度,严格昼夜巡查制度,要加大门急诊、病房巡视力度,增加巡视密度,及时发现可疑人员,消除各类安全隐患。要开展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培训,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规范服务流程,加强医患沟通,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四、密切协作,形成合力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协同公安机关共同加强医疗机构治安管理,形成工作合力。要协调公安机关向二级以上医院等重点医疗机构派驻警务室;要配合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侵害医患 -2-

人民卫生出版社书稿编写要求

书名、主编、编者一定要在交稿前确定下来的,发稿时上报新闻出版署后就不能修改了。 1.编写基本要求 1.1政治性 (1)不能把台湾、香港、澳门等同于国家。 (2)我国省、市、自治区(5个)、直辖市(4个)等行政划分名称,必须准确。 (3)凡是涉及我国版图的图形要特别慎重,边界和岛屿不能省略。 (4)外国已更名的国家或地区,根据文内情况,使用相应的名称。 (5)对宗教、种族、民族的描写要客观,有争议的删除,法轮功等非法的要删除。 (6)对性的描写要客观、科学、与医学相关,不必要的要删除。 正确:中国台湾省,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大陆对应,香港-内地对应 前苏联,前联邦德国(西德)、前民主德国(东德),前南斯拉夫,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首尔(不要写汉城)。 1.2科学性 (1)名词术语:对同一概念的用词、拼写、解释、缩写、单位等,前后统一。(2)单位符号:表示方法、中英文、括号、前后单位、特殊西文字母。 (3)数据:表示方法、数量级、抽查核对、单位是否能省略。 1.3通俗性 (1)通顺语句,符合中文语法要求。 (2)翻译痕迹很重的语句、繁琐的长句,适当变换句式、添加标点符号。(3)用字准确,尽量使用术语、字典推荐的正字,必须用规范的简化字。 委(萎)靡烦(繁)琐黑蒙(矇)括号里为旧字 2.书稿的构成及要求 2.1封面 代封面:书名、版次、作者姓名、出版者名 版次:第1版不用写,阿拉伯数字,不加括号 2.2内封 除代封面内容外,增加编者姓名(可能去掉部分抬头) 编者姓名排序 (1)要求:按姓氏笔画、汉语拼音、出现章节先后排序,也可不排序

(2)写法:编者(按****排序)(以****为序)没有特殊要求 (3)排序 按姓氏笔画,逐个字数笔画,横竖撇点折。 按汉语拼音,以字典出现先后顺序为准,电脑排序正确(多音字除外) (以上两种排序方法,姓相同的,两字在三字前,字数相同再比较第 二个字) 按章节先后顺序,逐一与正文核对,重复的只写第一次 无特殊要求的,不可以改变编者顺序! 主编、副主编、主审等项目,2人以上,绝对不能排序!主审不能是 编者! 主编、副主编一般排进编者,如确实未参加编写,需用批注特殊注明! 编者姓名 编者与章末署名要一致,名字要一致!秘书不一定参编,可有可无。 如果编者过多,另外一种内封的形式。 2.3序言 非本书编者、级别较高的人所写,署名必须是具体姓名、年月,头衔不宜过多。 多个序言“序一”、“序二”…… 序言中提到的与本书有关的:书名、编者、章节、大致内容请保持一致。 序言的内容:不宜过分夸大,避免“第一”“最好”等;不能与前言过分雷同。 作序的专家名字可能出现在前言或内封中,请核对是否一致。 2.4前言 本书编者所写,署名可以是第一主编姓名、所有主编姓名、或者用“主编”、“编者”。 前言的内容:不宜过分夸大,避免“第一”“最好”等;不能与序言过分雷同。 要核对前言中提到的与本书有关的所有信息 书名、编者(人数、单位数量)、章节(附录、索引)、大致内容、图表数量 最后的“感谢”中,删除有关出版社具体编辑的语句。 2.5目录 确定上目录标题的级别,如上三级目录,三级标题全部上目录,四级及以下都删除。 核对目录与正文标题,如不一致,按正文修改目录,或参考相应的标题形式。 标题中一般不使用英文缩写,除常用CT、MRI等,更改为相应中文。 标题后如有括号内容的,全书统一上目录或统一不上目录。 上目录级别的标题尽量不在其后注英文全拼、缩写等,尽量移入正文,目录可不上。 目录上的页码必须全部删除,如自动生成无法删除的,用批注标明

卫生部批复汇总

1.卫生部法监司关于对《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中非法所得含义解释的答复 卫法监法发〔2000〕第45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你厅“关于请求对《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所指‘没收违法所得’的具体应用问题作出解释的函”(桂卫政〔2000〕2号)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中“非法所得”指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人员或机构在违法活动中获取的包括成本在内的全部收入。 二000年四月十三日 2.关于对《医疗机构管理条理实施细则》中使用 假药劣药蒙骗患者条文的复函 卫医发〔1999〕第77号 浙江省卫生厅:

你省绍兴市卫生局来函就《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七十七条第五项“使用假药、劣药蒙骗患者”如何认定请示我部(绍市卫〔1998〕第327号)。经研究,答复如下: 药品是特殊商品,销售假药、劣药的行为将严重损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应该严厉查处。在诊疗活动中,已经知道或应该知道药品为假药、劣药,仍购进、存放的,不管是否已经销售给患者,均应按“使用假药、劣药蒙骗患者”查处。“已经知道”,是指有证据证明行医者故意购销假药、劣药的情形;“应该知道”,是指行医者按照其职责应该且能够鉴别药品为假药、劣药的情形,如未取得批准文号生产的药品、变质不能药用的药品、被污染不能用的药品、超过有效期的药品或卫生部规定的其他情形。 此复 卫生部 一九九九年二月二十六日 3.关于对《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行中有关问题的批复 卫法监发〔1998〕第15号 四川省卫生厅: 你厅《关于在贯彻执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有关问题的请示》(川卫政发〔1998〕第012号)收悉。关于在贯彻执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涉及对《行政处罚法》有关法律条文的理解问题,我们请示

卫生学(人卫版)-名词解释大全-学习指导与习题册

卫生学(Hygiene) : 是在“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指导下,以人群及其周围的环境为研究对象,研究外界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阐明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规律,提出利用有益环境因素和控制有害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及预防对策的理论根据和实施原则,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1 . 生物圈(biosphere) 指有生物生存的地球表面,它大致包括了12km深的地壳、海洋及15km以内的地表大气层。 2 . 环境(environment) 是指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现时或远期作用 3 . 食物链(food chain) 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被另一种生物所食,后者再被第三种生物所食,彼此形成一个以食物连接起来的链锁关系 4 . 食物网(food web) 各种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相互交错形成的网状结构 5. 生态系统(ecosystem) 指生物群落与非生物所组成的自然系统。 6 . 生态平衡(ecological balance) 在一定的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物质、能量的输出和输入,生物学种群和数量,以及各数量之间的比例,始终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的关系,称为生态平衡 7. 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 由于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的构成发生重大变化,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破坏了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间接或潜在的有害影响 8. 公害(public nuisance) 指严重的环境污染 9. 公害病(public nuisance disease) 是指严重的环境污染引起的区域性疾病 1 0 . 环境污染物(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指进人环境并能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 11. 水体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 生活污水含大量氮、磷等物质,可使水中的藻类和水生生物大量繁殖,溶解氧消耗增加,水的感官和化学性状迅速恶化,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12.生物放大作用(biomagnification) 指环境中某些污染物沿着食物链在生物体间转移并在生物体内浓度逐级增高,使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浓度高于低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浓度 13.环境的自净(environmental selfpurification) 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自然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环境污染物浓度或总量降低的过程。 14.吸收(absorption) 指环境污染物经各种途径通过机体生物膜进人血液的过程。 15、分布(distribution) 是指环境污染物通过吸收后,随血液和淋巴液分散到全身各组织的过程。 16.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 是指肝脏可合成的一种富含半胱氨酸、分子量为6 000?10 000、易与镉、汞、锌、铜、铁等金属离子结合的低分子蛋白。 17. 物质蓄积(material accumulation) 进入机体的污染物或其代谢产物,如不能完全排出而逐渐蓄积于体内的现象 1 8 . 功能蓄积(functional accumulation) 毒物进入体内后,用现代检测技术不能发现其在体内有明显於留,但由该物质引起的功能改变却逐渐累积,导致机体对该毒物的反应性增强的现象 19. 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 进入机体的环境化学物,在体液或组织内参与机体固有的复杂生化过程,使其本身的化学结构发生一系列变化的过程 20.生物解毒作用(detoxication) 经过体内的I相和II相反应,环境污染物极性增高、水溶性增加有利于排泄,多数化学物经代谢后毒性降低的现象。 21.生物活化作用(bioactivation) 指少数化学物经过生物转化后毒性增强的现象 22.毒性(toxicity) 指化学物质能够造成机体损害的能力,是化学物质引起有害生物学效应的固有特性。

卫生部公告.doc

卫生部公告 2006年第5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批准以下食品添加剂的新增品种及食品用香料名单,现予以公告。 二○○六年四月四日

1、新增品种

a备注:上表中提到的各类食品,不包括下列食品: 食品分类号我国食品名称 01.1.1 纯乳(全脂、部分脱脂、脱脂),包括复原乳01.2.1 纯发酵乳(全脂、部分脱脂、脱脂) 01.5.1 奶油、稀奶油 02.1 基本不含水的脂肪和油 02.2.1.1 黄油和浓缩黄油 04.1.1 新鲜水果 04.2.1 新鲜蔬菜、食用菌和藻类 04.2.2.1 冷冻蔬菜、食用菌和藻类 04.2.2.6 发酵蔬菜制品 06.1 原粮 06.2 大米及其制品(大米、米粉、米糕) 06.3.1 小麦粉 06.3.2.1 生湿面制品(面条、饺子皮、馄饨皮、烧麦皮)06.3.2.2 生干面制品(挂面) 06.4 杂粮粉(包括豆粉)及其制品 06.5.1 食用淀粉 08.1 生、鲜肉 09.1 鲜水产 09.3 预制水产品(半成品) 10.1 鲜蛋

10.3.1 脱水蛋制品(如蛋白粉、蛋黄粉、蛋白片) 10.3.3 冷冻蛋制品(如冰蛋) 11.1 食糖 11.1.2 其它糖和糖浆(如红糖、赤砂糖、槭树糖浆) 11.3.1 蜂蜜 12.1 盐及代盐制品 12.9 香辛料类 13.1 婴儿配方食品、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 13.2 婴幼儿断奶期食品 13.3 特殊医用食品,包括婴幼儿用的特殊医用食品 14.1.1 饮用天然矿泉水 14.2.1 果蔬汁(浆) 14.5.2 咖啡 15.4.1 葡萄酒 2、加工助剂 酶制剂植酸酶 3、食品用香料名单 序号中文名称英文名称FEMA 1甲酸丙酯Propyl formate 2943 2香橙皮油Citrus junos peel oil 2318 32-(L- 氧基)乙醇2-(L-Menthoxy) ethanol 4154 4香兰素3-(L- 氧基 )丙 -1,2-二醇缩醛Vanlillin 3-(L-menthoxy)propane-1,2-diol acetal 3904 53-戊烯-2-酮3-Penten-2-one 3417 6十二酸甲酯(月桂酸甲酯) Methyl laurate 2715

药理学人卫八版

一、序言 药物: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可以用来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互相作用及作用机制的学科 药动学: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 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新药研究过程: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上市后调研 二、药物代谢动力学 离子障:分子型的药物可自由穿透,而离子型药物被限制在生物膜的一侧,称为离子障 意义: 首过消除:药物通过胃肠壁和肝脏时可被代谢、失活,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以口服途径给药最为常见 药物和血浆蛋白结合后对药物的影响:药理活性暂时消失,不能跨膜转运 药物与血浆结合特点:可逆性、非特异性、差异性、饱和性、竞争性 体内过程: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总称,又叫药物的处置 消除:代谢和排泄的总称,是药物作用消失的主要原因 肝肠循环:有些药物在肝细胞内与葡萄糖醛酸等结合后通过胆汁排入小肠,在小肠被水解,部分药物可被再吸收重新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肝肠循环。 肝药酶:存在肝细胞内质网中,促进药物转化的主要酶系统,主要是C色素P450 酶诱导剂(酶促剂):能使肝药酶合成增加或活性增强的药物.如苯巴比妥、利福平 酶抑制剂(酶抑剂):能使肝药酶合成减少或活性减弱的药物.如西咪替丁、异烟肼 酶促剂意义:使药物代谢加速,药效降低,常需增加剂量才能维持疗效。一旦停用药酶诱导剂,可是同服的药物浓度过高,药效增强,甚至中毒,是停药敏化现象的原因之一;还可加速自身代谢,是药物产生耐受性 的原因之一;利用药酶诱导剂的酶促作用,可诱导新生儿肝药酶活性,促进血中游离胆红素与葡萄糖 醛酸结合,经胆汁排出,用于预防新生儿脑核性黄疸 半衰期:指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 意义:确定给药时间;估计达到稳态血药浓度Css所需时间;估计停药后药物体内消除所需时间;按半衰期时间的长短对药物分类;反映药物消除快慢程度。 表观分布容积:按血浆药物浓度C来计算进入体内药物总量A应占有的血浆容积,其计算式为Vd=A/C,Vd值大说明药物分布广泛 生物利用度:经肝脏首过消除后进入体循环的药量A占给药量D的百分率F,F=A/D×100% 清除率:单位时间内有多少毫升血浆内含药物被清除 三、药物效应动力学 局部作用:药物吸收入血之前,在用药部位产生的作用 吸收作用(全身作用):药物吸收入血之后,分布到全身各部发生的作用 直接作用:药物对机体先产生的作用 间接作用:药物直接作用引发的其他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