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2课教案页面设置

第12课教案页面设置

第12课教案页面设置
第12课教案页面设置

第12课

《Word页面设置》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使用“文件”菜单打开“页面设置”对话框,并对纸张类型和页边距进行设置。

2.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掌握“页面设置”对话框的打开方式,从而了解利用Word软件进行页面设置的基本方法,进一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协作能力。

3.通过Word这一工具软件的学习,感受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发展来源于生活,服务到生活中去,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加与他人协作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纸张类型和页边距的步骤。

【难点】根据实际设计需要,选择合适的纸张类型和页边距的大小。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多张明星的图片,播放一张张图片,并问学生:“这些明星你们认识么?喜欢么?”学生回答,教师再抛出一个问题:“你们想不想把自己喜欢的明星介绍给大家?”大家情绪高涨,都很想马上把自己喜欢的明星介绍给大家。我们今天就利用Word制作这样的电子小报,那么我们首先应该需要完成的第一步操作是什么呢?此时,教师引入新课:Word页面设置。

环节二:师生互动,分析任务

教师先复习有关Word软件的有关知识。并且进行提问“如何设置电子小报的纸张类型和页面边距”。微信订阅号NTCECN 任务一、打开“页面设置”对话框

引导学生自行阅读教材,并总结出打开“页面设置”对话框的一

般方法:

在Word窗口中执行“文件à页面设置”命令,打开“页面设置”对话框。

任务二、分别设置纸张类型和页边距,体会对文档的影响

给学生10分钟的时间,结合教材内容和打开教师共享的文档,两人一小组,自行探索纸张类型和页边距对文档的影响。

然后教师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给学生10分钟的时间分别对纸张类型和页边距,并把数据记录在课本上,并体会不同数据对文档的影响。

由师生共同总结:纸张类型决定了整体文档页面的大小;而页边距指的是文字到页面边缘的距离,且数值越大,距离越大。

任务三、设置纸张方向微信订阅号NTCECN

教师再次提出问题“如何将页面横向放置?”

教师操作完成改变纸张方向的操作,由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设置。

任务四、保存文档

环节三:巩固提高

方向为横向,输入大量的文字,不利于阅读,所以我们将一页分为两部分去使用,这样更符合我们的阅读习惯;左右两部分应该对称,并且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环节四:小结作业

1.提问的方式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点。

2.请学生思考保存文档的方式。

【答辩题目及解析】

《Word页面设置》答辩

在Word 2003中提供了哪些视图,并做简单介绍。

【参考答案】

谢谢考官的提问!

Word提供了几种不同的视图模式显示窗口文档的内容,包括普通、Web版式、页面、大纲视图及阅读版式视图等。单击视图切换按钮,可改变视图显示模式。

普通视图:该视图模式下,不显示页眉、页脚、图片等特殊内容,文档中可显示更多的文本信息,工作效率较高。不足之处是其显示形式无法反映出排版的实际效果。

Web版式视图:可以使屏幕获得特殊的背景效果。由于采用了优化的版式布局,正文显示的版面更大,并能自动换行以适应当前窗口。

页面视图:该模式具有“所见即所得”的显示效果。在页面视图模式下,可以看到页眉、页脚、图片、分栏等各种编辑、排版情况,与实际打印结果完全相同。与普通视图相比,在页面视图模式下,文档的显示速度相对较慢。

大纲视图:该模式用于建立文档轮廓、观察文档结构及重新组织文本,一般用来显示长文档。在大纲视图模式下,可以折叠文档,即只查看标题,也可以展开文档以看到所有内容;可以通过对标题及所属文本的移动实现对文档结构的快速调整。利用工具栏上的“升级”、“降级”按钮可实现标题的位置变化或降为文本(即删除标题)。

阅读版式视图:该视图以图书的分栏样式显示Word 2003文档,Office按钮、功能区等窗口元素被隐藏起来。在阅读版式视图中,用户还可以单击“工具”按钮选择各种阅读工具。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第十二课教案

Lesson 12 Goodbye and good luck New Expressions: 1 luck [l?k] n.运气,幸运 2 captain ['k?pt?n] n.船长 3 sail [seil] v.航行 4 harbour ['ha:b?] n.港口 5 proud [praud] a.自豪 6 important [im'p?:t?nt] a.重要的 Notes: 1. luck: 运气,幸运 bad [hard, ill, tough] luck 不幸, 倒霉 good luck 幸运 We wish you luck. 祝你好运。 Good luck to you! 祝你成功! He came to Beijing to try his luck. 他来到北京,想碰碰运气。 You never know your luck. 你也许会走运的。 联想:(1) lucky: 幸运的,运气好的 a lucky dog 幸运儿 a lucky day 吉日 He is a lucky dog. 他是个幸运的家伙。 You are lucky to be alive after being in that accident. 你真幸运,经过那场车祸还能生还。 (2) unlucky: 不幸的 Friday is believed to be an unlucky day. 星期五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日子。 You were just unlucky. 你只是运气不好。 She was unlucky to catch a cold on the first day of her holiday. 她太倒霉了,休假第一天就感冒了。 It's considered unlucky to walk under a ladder. 从梯子下面走过被认为是不吉利的。 2. sail: 航行 Can you sail a boat? 你会驾驶船只吗? The ship sails for Shanghai tomorrow. 这船明天开往上海。 This ship sails for New York on Monday. 这船将于星期一开往纽约。 The fleecy clouds sailed across the sky. 白云飘过天空。 The duchess sailed into the room. 公爵夫人轻盈地走进了房间。 He sailed through his exams. 他顺利地通过了考试。 3. harbour: 港口 This harbour is a natural harbour. 这个港口是天然港。 They brought the boat into the harbour and dropped (the) anchor. 他们把船开进海港下锚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第12课

Lesson 12 Goodbye and good luck 再见,一路顺风 1:Our neighbor, Captain Charles Alison, will sail from Portsmouth tomorrow. We shall meet him at the harbour early in the morning. 1):一般将来时:一般将来时表示将来某个时间将要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亦表示将来经常或重复发生的动作,常与表示将来的时间状语连用,如:tomorrow,next year,soon等。表示将来时间的语法手段常见的至少有5种,即“shall/will + 动词原形”;“be going to + 不定式”;“be + -ing”;“be to + 不定式”以及一般现在时。 1.1 一般将来时的构成 肯定句:主语+ shall/will + 动词原形... 否定句:主语+ shall/will + not + 动词原形... 疑问句:Shall/Will + 主语+ 动词原形...? 疑问代词/疑问副词 + shall/will + 主语+ 动词原形...? 1.2 一般将来时的肯定句 句型:主语+ shall/will + 动词原形.... 在书面语中,如果主语是第一人称,常用“助动词shall + 动词原形”构成一般将来时的肯定句,即“I/we + shall + 动词原形”;shall可缩写为'll: If I have time tomorrow,I think I'll get a haircut.如果我明天有时间,我想去理个发。 在口语中,所有的人称都可以用will,即“主语(所有人称)+ will + 动词原形...”;will可缩写为'll: Some day,I'll tell you.将来某一天我会告诉你的。 1.3 一般将来时的否定句:句型:主语+ will/shall + not + 动词原形... 一般将来时的否定句是在will/shall后加not;will not可缩写为won't;shall not可缩写为shan't:Mary won't go to the party.玛丽不会去参加晚会。 1.4 一般将来时的一般疑问句句型:Shall/Will + 主语+ 动词原形... 回答方式:Yes,主语+ shall/will. No,主语+ shall/will + not. 一般将来时的一般疑问句是将助动词shall/will置于主语之前(大写shall/will的第一个字母),在句尾加问号;这种语序是主语和谓语倒装语序: Will he come? 他来吗? Will you be at our next meeting? 我们下次开会你来吗? Will you be free tonight? —Yes,I will./No,I won't(be free).今晚你有空吗? ——是,我有空。/不,我没有空。 Will they be here tomorrow? —Yes,they will./No,they won't.他们明天到这儿来吗? ——是,他们明天来。/不,他们明天不来。 Shall we be back in time? —Yes,we shall./No,we shall not.我们将及时回去吗? ——是的。/不,我们不赶回去。 1.5 一般将来时的特殊疑问句 句型:疑问代词/疑问副词+ shall/will + 主语+ 动词原形... 一般将来时的特殊疑问句是将疑问代词/疑问副词置于助动词shall/will之前(shall/will的第一个字母无需大写),和一般疑问句差不多,在句尾加问号;这种语序是主语和谓语倒装语序。就主语提问时,将疑问代词或带有疑问限定词的名词词组置于助动词shall/will之前,在句尾加问号;这种语序是陈述句语序: 1

大家日本语第12课教案

教案 一.復習 1.数詞をまとめる 枚薄い物や平たい物を数える台機械や乗り物などを数えるつ物の数を言う人人数を数える

例:紙を三枚ください。部屋にテレビが2台あります りんごを5つ買いました。教室に学生が3人います 2.練習 1)事務所先生46)シャツ2洗います 2)テーブルの上ラジオ27)箱みかん3 3)事務所机68)家冷蔵庫1 4)庭自動車29)昨日80円の切手買いました5)卵10買います10)教室いす何 3.宿題を説明して、間違いをなおす ※日本語で数詞はよく動詞の前に置く わたしは卵を2つ食べました。 二.新しい単語 1.テープを聞いて読む。発音に注意をする 2.意味と使い方の説明 1)どちらも:両方とも肯定、あるいは否定であることを示す 例:日本語と英語と、どちらが難しいですか。どちらも難しいです。 どちらもいいです。どちらもよくないです。 表示两者都怎样。后接续肯定表示两者都,接续否定表示两者都不。 2)ずっと:ずっと多いです。後ろは形容詞、或いは形容動詞である。 昨日は寒かったです。今日はずっと暖かいです。 3)はじめて:はじめて+動詞例:はじめてさしみを食べました。 はじめて日本へ行きます。はじめて王さんに会います。これははじめて見ます。4)「ただいま」家に帰ったときに言う。家にいる人は「おかえりなさい」と言う。 5)すごいですね:ほめるときに使う わたしは昨日4キロ走りました。すごいですね。 6)でも:接続詞、逆接を表す。さしみはおいしいです。でも、高いです。二.新しい文法 1.目標:過去の出来事や経験について、簡単な感想や印象が述べられる。身近なものや、自国と日本などに関しての簡単な比較ができる。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第12课课文讲解

单词学习 luck n. 运气,幸运 captain n. 船长 sail v. 航行 harbour n. 港口 proud adj. 自豪 important adj. 重要的 ★luck n. 运气, 幸运 good luck 祝你好运 bless you 保重(比如在别人打喷嚏时说的话) lucky adj. 幸运的 lucky dog 幸运儿 lucky day 幸运日 It’s my lucky day. 今天我真幸运 luckily adv. 幸运地 unlucky adj. 不幸的 ★captain队长,船长 captain+人名,表示“某队长/船长” ★sail v. 航行 ① vi. (船)航行,扬帆行驶 The ship is sailing for New York. 这条船正驶向纽约 ② vi. (人)乘船航行 I want to sail around the world. 我想乘船环球旅行 ③ n. 帆,篷 This boat has white sails. 这个船的帆是白色的 ★proud adj. 自豪,自满 ①be proud of 以……为自豪,为(某人)感到自豪 Parents are proud of their children. 父母为自己的孩子感到自豪 ②be pround to do sth很骄傲的做某事 I am pround to call you my friend.我很骄傲地称你是我的朋友。 pride n. 自豪 have/take pride in 以……为自豪 He has great pride in his ability. 他对自己的能力感到 (非常) 骄傲We take a lot of pride in our country.我们为我们的国家感到自豪。 ★important adj. 重要的 The matter is important to us. 那件事对我们很重要 It is important for you to do that. 对你来说,做那件事是很重要的importance n. 重要,重要性 She stressed the importance of this work. 她强调了这个工作的重要性 课文讲解: neighbour, Captain Charles Alison, will sail from Portsmouth tomorrow. 我们的邻居查尔斯·艾利森船长明天就要从朴次茅斯启航了。

第12课教案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 港口初中汪传魁 【教学目标】 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教学重点】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 【教学难点】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汉武大帝》片头视频。 2.教师导入:视频中他是谁?为什么说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为什么说他给一个族群傲立千秋的自信?他做了哪些事情使得他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来学习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下面请同学们依据导读提纲预习课本。 课件展示导读提纲 1.“推恩令”实施的原因,具体内容和影响各是什么? 2.汉武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背景、具体内容和影响各是什么? 4.汉武帝实施盐铁专卖的目的、具体措施和影响各是什么? 二、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推恩令”的实施 1.学生依据课本回答,导致社会秩序混乱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乘,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制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阅读材料思考:汉武帝有何烦恼呢?下面请大家为汉武帝排忧解难,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发言后,看课本,看汉武帝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 3.学生依据课本回答后,教师总结归纳。 课件展示 (1)原因: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生活骄奢淫逸,政治上甚至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还企图谋反。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也发展起来,兼并土地,聚敛财富,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礼。这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2)措施:颁布“推恩令”。 (3)具体内容:允许诸侯王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 (4)影响: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汉武帝随后又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 (5)刺史制度:汉武帝还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 相关链接 汉武帝(公元前156-前87年),即刘彻。汉武帝即位后,于公元前140年定年号为“建元”,始有年号。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主父偃计,行“推恩令”;派遣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令张骞通西域;铸五铢钱,规定盐铁官营。在他统治时期,西汉王朝达到了鼎盛。汉武帝是具有雄才大略的封建政治家,在他统治期间,以华夏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得到了巩固,中国开始以一个高度文明和富强的国家闻名于世。

第12课教案

12、“番茄太阳” 【教学内容】:“番茄太阳课时:1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标出自然节序号。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2课《“番茄太阳”》,请大家跟我一起板书。(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二、揭示学习目标(PPT) 师: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出示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3个二类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请大家齐读,目标都清楚了,你有信心达到吗?(生:有)声音真响亮。这节课我们要进行4场比赛,首先比谁文中字音读得准。 三、比会认字(第一次先学后教) (一)自学指导 师:接下来,我们来进行第二次的比赛:比谁最先把生字读准、记牢。(二)读一读,议一议。 1、出示加音节的词语。 qiémáng máng lùwū

番茄盲童忙碌小屋 shūqi cuìjuān xiàn 蔬菜亲戚清脆捐献móyízhàng 眼角膜阿姨拐杖 (1)指名读 (2)其他学生更正 2、出示去掉音节后的词语。 番茄盲童忙碌小屋 蔬菜亲戚清脆捐献 眼角膜阿姨拐杖 (1)指名读 (2)其他学生更正 四、比会读课文(第二次“先学后教”) (一)自学指导:(PPT) 师:请大家自由读课文五分钟后我们来比一比看谁的课文读得最正确、最流利。 请某某同学读课文(后进生,)要读准字音,听的同学比谁能发现读错的字,并纠正。 (二)1、一人读一点,见错就停。随时板书读错的字(板书)。 2、请其他同学更正。(教读时,一个学生读两句,有错即停,如不错,也换人)

第12课《倾力奉献社会》教案

第一站个人命运紧系国家 教师给语: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命运决定个人命运,社会理想指引个人理想,我们只有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才能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我们应以满腔的热情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之中,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动才更有效) 1、理解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关系 2、知道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3、体会理想的确立必须立足于社会的需要,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学习重、难点: 1、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关系 2、在服务社会中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 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搜集处理材料合作探究小组交流 课前热身:(试一试,你能行) 1.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总是与国家的和联系在一起。 2.只有在服务社会中才能实现我们的。 3.个人利益的实现,不能以和的利益为前提。我们应以 的利益为重,不能目光短浅,只看到。 4.在我国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 [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自主学习: 1、有人说:“个人的前途是自己奋斗的结果,与祖国的命运没有什么关系。”这个观点对吗?为什么? 2、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3、什么是共同理想? 4、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5、谈谈你对奉献的理解 合作探究:(比一比,看哪组完的又快又好) 展示讲解:(抓住机会,亮出风采) 巩固提升 单选题: 1.人生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2.“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这一句谚语告诉我们() a.大河怕没水,小河不怕没水 b.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 d.我们不应该考虑个人利益 3.某记者对即将出国留学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听到这样一些谚语:“中国太穷了,留在国内没有前途。”“中国的学习、工作条件太差,个人的发展机会少。”这些言语() ①是缺乏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表现②没有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③只强调无法实现的个人理想④违背了担负社会责任的基本要求 4.热心公益事业、服务社会是() 5.少年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终于成为新中国第一代国家领导人。这表明() a.将个人理想融入社会的共同理想之中,是实现个人理想的重要保证 b.个人理想与社会共同理想是相矛盾的

生活与哲学第12课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价值 一、【探究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1)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2)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3)价值判断的基本含义(4)如何正确地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5)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的价值 ◇理解:(1) 人的价值是什么,如何评价人的价值(2)进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3)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选择(4) 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5)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6) 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 ◇运用:(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物和人的价值的不同,分析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2)结合史实,分析说明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分析说明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3)联系实例,分析说明为什么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当作是最高的价值标准(4)分析说明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 (1)使学生初步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正确分析和看待社会、人生的能力,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使学生初步具有认识和分析事物价值的能力、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的价值的能力,初步具有认识和选择正确价值观的能力(3)初步具有进行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能力以及自觉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树立起在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人生价值观,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自觉为社会创造价值,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二、【重点难点】 (1)人在劳动中创造价值(2)在创造和奉献中实现价值(3)价值观的内涵与特征(4)人民利益是最高价值标准 三、【合作初探】: 第一学时本课学习内容自主探究(一) 第一框题价值与价值观 (一)、人的价值 ◇课堂探究1:什么是哲学意义上的价值? ◇探究提示:(1)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的关系。 所谓哲学上的价值就是主体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即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的东西具有不同的价值。粮食、水果等食物具有满足人们营养需要的属性;衣物、房屋等具有满足人们穿、住需要的属性;书籍、艺术等具有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属性。可见,事物各有自己的价值。而这些具体的价值又可以概括为几个领域,即经济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等,这是具体事物、具体领域的价值。而哲学世界观领域的价值,是在具体价值的基础上概括和抽象出来的,它比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更广泛、更抽象。这些具体领域的事物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这些领域的事物的属性能够满足人的需要,这一点是共同点。 (2)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三年级 上册语文第12课教案

12、《听听,秋的声音》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重、难点: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教学准备:录音带(适合做朗读背景音乐)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题: 1、师:秋的脚步轻轻,可我们还是分明听到了秋的声音,不信,你听!(录音响起)同学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仔细聆听,想像一下,你的脑中会出现怎么样的画面。(音乐中师范读全诗) 2、你觉得这秋天的声音美吗?生:秋天的声音很美。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听听秋的声音吧,出示课题《听听,秋的声音》请学生读课题,读得美一点。二、欣赏朗读,感受诗情。 1、学生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检查 3、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学生回答 4、你最喜欢的是哪种声音?(是否可以小组合作学习)(其中的哪一种因学生说了拿来体验感悟)(朗读和想象、说话结合)(1)、“刷刷”是黄叶道别的声音,(看课件)黄叶从

树上一片一片地掉下来,你看着像什么?黄叶对大树妈妈说:“ ”哦,你能用你的朗读把它们的飘飘洒洒表现出来吗。呵,多美的黄叶啊。 (2)“蠷蠷”蟋蟀振动着翅膀,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要到哪儿去了呀?(看课件)蟋蟀在唱着“ ”朗读指导 (3)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他们在说些什么呢?(课件)舍不得走,因为这儿的秋天很美丽。朗读表现。 (4)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发出“ ”的声音,(课件)这是秋风送来的丰收的歌吟。秋风吹过,田野里果园里……人们的心里你能用朗读表现么? 配乐朗读1----4节。 三、听听,走进秋,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你还能听到哪些秋的声音? 学生发散说,师引导到诗歌的形式,为写打下基础。用听听,秋的声音……这样方式来说。师:是啊,秋的声音,我们已经说了好多,还有好多好多……把你听到的声音也像这个小诗人一样把它们写下来好吗? 出示:听听,秋的声音 四人小组合作,写诗,每人一段,合成一首

三年级上册12课教案

三年级上册12课教案 三年级上册12课教案应该怎么设计!教案与课程内容有着直接联系。所谓多媒体教案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教学设计,并以多种媒体的表现方式和超文本结构制作而成的课程软件。下面给大家带来三年级上册12课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三年级上册12课教案1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通过写小猴子和空气玩捉迷藏游戏,介绍了空气的作用以及特点。本文采用拟人手法,寓知识于有趣的童话中,生动活泼,知识性强,形象说明了空气特点,让孩子们在有趣的故事中学到科学知识。 设计理念: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处处皆学问。在有趣课堂中学习科学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放手让学生学会疑问,学会从文章中寻找答案,学会合作,学会情景朗读。 设计思路:先放手让学生了解课文,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小猴子在哪里发现了空气,空气有什么样的作用,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并在交流的基础上填写表格,培养其总结概括能力。紧接着,展开想象,空气还在哪里,拓展学生思维。在学习课文知识的同时,大胆放手,让孩子们进行分角色朗读,并鼓励同学们进行评价朗读,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会认五个生字。理解茁壮,恍然大悟等词语意思。 过程与方法:自主,通顺朗读课文,学会配合分角色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默读课文,初步了解空气的特点和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自主学习、探究,了解空气的特点和作用。 了解空气在我们身边的各个地方,植物、动物的离不开空气。 教案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质疑激趣 1. 前几课我们学习的都是关于科学的课文,了解了电脑棋手、认识了茅以生,知道了达尔文,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略读课文。 2. 板书课题:空气在哪里 齐读课题:注意“哪”字的读音: 板书:那、哪,进行区分。 3.再读课题:注意语气,质疑:什么句?为什么没有标点? 使学生了解文章题目不加标题的常识。 4.那么,空气到底在哪里呢,让我们随着小猴子一起去

哲学第十二课练习

(一)选择题(下列选项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阅读漫画《盲目》,回答1~2题。 1、从哲学上看,漫画中错误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坚持了() A、错误的价值观B、错误的政绩观 C、拜金主义D、唯心主义 2、克服上述错误的关键要() ①尊重自然界的客观性和客观规律,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 ③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改造客观世界 ④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出发,做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④ 3、2008年5月12日,一场强烈的地震发生在四川汶川,灾难无情人有情,在大难面前涌现出了许多英雄少年。在生死关头他们不计个人安危,勇救同学和同伴,彰显了人性的无私与伟大。6月26日,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妇联表彰了林浩等20名“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和马小凤等30名“抗震救灾优秀少年”。为了更好地发挥“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和“抗震救灾优秀少年”的榜样作用,激励广大未成年人奋发向上、健康成长,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妇联27日下发通知,决定在未成年人中开展向“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和“抗震救灾优秀少年”学习活动。这说明() A、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提供客观条件 B、为社会作贡献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荣誉 C、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 D、社会对个人价值的承认与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辩证统一的 4、2006年5月29日《人民日报》载文强调,各行各业应结合自身特点,开展具有行业特色、职业特点的道德实践活动,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到生产、经营和管理中。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A、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人类社会的构成是多层次的 C、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引导人们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D、在阶级社会,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价值观 5、著名文学家高尔基曾经说过:“人的天赋就象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而逼使它燃烧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劳动,再劳动。”从人生价值观的角度来看,这样强调的原因是() A、实践能决定认识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劳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D、实现人生价值要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 6.马克思说:“我们的生产同样是反映我们本质的镜子。”这句话直接表明()A.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 B.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价值 C.人的本质力量是在劳动中表现出来的 D.劳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7.易卜生在给朋友的信中说:“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办法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这表明() ①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有良好的社会环境②人生价值的实现有赖于人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③要实现社会价值最好先实现自我价值④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统一的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12课教案说明

Lesson Twelve 听力原稿 A card from Jimmy Read Jimmy’s card to me please, Penny. ‘I have just arrived in Scotland and I’m staying at a Youth Hostel.’Eh? He says he’s just arrived in Scotland. He says he’s staying at a Youth Hostel. You kn ow he’s a member of the Y.H.A. The what? The Y.H.A., Mum. The Youth Hostels Association. What else does he say? ‘I’ll write a letter soon. I hope you are all well.’ What? Speak up, Penny. I’m afraid I can’t hear you.

He says he’ll write a letter so on. He hopes we are all well. ‘Love, Jimmy.’ Is that all? He doesn’t say very much, does he? He can’t write very much on a card, Mum. Part 2 Warm-up ①Mr. Brown has five sons. They are Ted, Tom, Bob, Jack, John. John has no elder brother and he was four years old when his first younger brother was born. Tom is very lucky. The number of his elder brothers is the same as his younger brothers. Jack will be 21 next year, and he is five years older than Bob. Bob is two years younger than Tom. Ted has no younger brother. There is 12 years between him and John. How old are Mr. Brown’s sons? (Ted 12,Tom 17 ,Bob 15,Jack 20,John 24) Ted Tom Bob Jack John ② 2.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逐句精讲语言点第12课(2)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逐句精讲语言点第12课(2) Lesson 12 Goodbye and good luck 课文内容: Our ncighbour, Captain Charles Alison, will sail from Portsmouth tomorrow. We shall meet him at the harbour early in the morning. He will be in his small boat, Topsail. Tapsail is a famous little boat. It has sailed across the Atlantic many times. Captain Alison will set out at eight o'clock. So we shall have plenty of time. We shall see his boat and then we shall say good-bye to him. He will be away for two months. We are very proud of him. He will take part in an important race across the Atlantic. 精讲笔记: 4.Tapsail is a famous little boat. 涛波赛号是一艘的小艇。 语言点比较学习:small, little small通常指形状,外观尺寸的小,如:a small apple一个小苹果 little常指年龄等小,带有感情色彩,如:a little girl一个小女孩 5.It has sailed across the Atlantic many times. 它已经多次成功地横渡了大西洋。 语言点1 sail across横渡

【最新】12课教案教学设计

《要好好学字》教案 陈永萍 北海中心小学 2016年10月26日

12.要好好学字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书写部分生字。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懂得干革命要文化知识,教育学生从小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学生学习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导质疑 1.小朋友们,老师、爸爸、妈妈都会对你们说要好好学习。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2课《要好好学字》,这是谁对谁说的话。 2、板书课题,齐读。 3、讨论: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两遍。要求:画出生字词,画出长句子,练习朗读,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练习读通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抽生读字词,正音。 (3)指名分节读课文。

(4)齐读课文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主要写谁?写关于他们的什么事? 三、精读课文 1、引导观察图画:这是什么地方?图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2、细读第一段。 (1)自由轻声读。 (2)讨论: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主要说些什么? 指导:1939年,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是我们的革命根据地。 (3)“才”是什么意思?换个词说说。(只)。用在这里强调了什么? (4)齐读第一段(5)小结。这一段告诉我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3、细读第二段。 (1)指名读。 (2)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用“——”画出写毛主席的句子。 (3)毛主席是怎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 (4)比较句子: 毛主席弯下腰,在自己手心上写了“毛泽东”三个字。 毛主席写下了“毛泽东”三个字。 (5)指名读句子。

六年级下册语文12课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一课时 一、激趣揭题 同学们知道吗,超声波在现代:工:业、农业、医疗、军事等领域发挥着极大的作用。那么,人们对超声波的研究是怎么开始的呢?这得从意大利——位科学家的实验说起。 板书课题:7 夜晚的实验(读题) 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为什么实验是在夜晚进行的?谁做实验果如何?)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生字,读准字旨,读顺课文。 (2)借助字典并联系下文自学生字词。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渎生字词,相机字音。 喉咙苍蝇(咙、蝇是后鼻音,在词中读轻声) 瞎子薄膜油漆矿藏领域 堵住揭开:判断 (2)指名试渎课文,并理解词语掌握情况: 敏锐:感觉灵敏,文中指目光尖锐。 敏捷:(动作等)迅速而灵敏。 薄膜:像膜的薄皮。(结合生活经验理解) 洞察:观察得很清楚。 领域:区域、范围。 恩惠:给予的或受到的好处。(可通过换词理解) 3.通读课文,回答揭题时提出的前两个问题。 (板书:蝙蝠斯帕拉捷) 4.指导分段 第——段(第1自然段)写蝙蝠在夜空中飞行引起了斯帕拉捌的好奇。 第二段(第2—6自然段):写经过多次实验,终于揭开蝙蝠出间屯行的秘密。 第三段(第7—9自然段):写斯帕拉捷的实验引起了科学对超声波的研究,使我们享受到它带来的恩惠。 5.质疑问难。 三、指导书写 本课生字全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安排好各部分的比例。 大部分左窄右宽或左小右大。 判:左右相等; 添:注意“点”和“捺”。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人 同学们,若请你们来写斯帕拉捷实验的情况,你想先让读者了解什么? (起因,即他做实验的缘由是什么) 作者的想法跟大家一样。这也是这一类文章通常的写法。 二、精读指导 1.理解第一段:

发展汉语初级综合1:第12课教案

《发展汉语(第二版)?综合初级I》编著荣继华 *********************************************************** 第12课《你要茶还是咖啡》教案 教学任务一、语音难点 1.声调连读练习 2. 发音难点词汇: 兴趣、太极拳、感兴趣、选、足球、篮球、自行车、报名、没错儿 二、重点词汇 1. 量词:门、位、杯 2. 对(pre.)、可是、一样、还是、爱好 三、语法 1. 选择疑问句:A 还是B ? 2. 对……感兴趣 对……很好 3. 一样 跟/和……一样 跟/和……不一样 四、语言技能 1.读:能够熟读生词和课文,达到声调、语调基本准确。 2.说:能够使用学过的句式和词语简单陈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3.写:能够认识本课汉字,并学会书写重点汉字。 时间安排1.本课共需三次课,6课时 2.课时安排 第一次课:复习第十一课、学习课文一 第二次课:学习课文二和课文三、做部分综合练习 第三次课:做综合练习、学习汉字知识及练习写汉字

《发展汉语(第二版)?综合初级I》编著荣继华 *********************************************************** 教学实施 第一次课(90分钟) 一、复习第十一课(15分钟) 1. 认读学过的重点词语 汽车、公司、平时、周末、休息、聊天儿、食堂、手机、号码、 宿舍、画画儿、收拾、一块儿、做饭、东西 2. 进行扩展练习(用提问方式) 上( ) 做( ) 收拾( ) 开始( ) 看( ) 听( ) 买( ) 喜欢( ) 学习( ) 吃( ) 3. 用学过的语法进行问答练习 你一般在哪儿吃饭? 你在哪儿学习/工作? 你朋友在哪儿学习/工作? 你在哪儿上网? 你做饭吗?你在哪儿做饭? 你的手机/电话号码是多少? 你平时喜欢做什么? 这个周末你想做什么? 4.汉字听写并订正 (1)找同学到黑板上听写上节课的汉字 妈、她、姓、娜、你、他、们、作、什、做、位 (2)集体订正汉字,找同学读汉字并组词 二、学习课文一并导入新课(5分钟) 提问: 1.请问,你们现在学习什么?(汉语) 2.你喜欢汉语还是英语? 3.你喜欢喝什么? 4.你喜欢茶还是咖啡? 今天我们学习第十二课《你要茶还是咖啡》。 板书:第十二课:你要茶还是咖啡 三、学习课文一生词(30分钟) 1.老师领读生词三遍,学生自读 2.请学生读生词,纠正发音问题。 注意:课文一生词比较难读词语要加强练习,注意连读时的声调,尤其是第四声。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 课后答案 第十二课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课后答案第十二课Lesson 12 1. c 根据课文第3-4行Topsail is a famous little boat. It has sailed across the Atlantic many times, 只有c能够说明为什么Topsail is famous ,而其他3个选择都不符合逻辑。 2. c 根据课文最后一句He will take part in an important race across the Atlantic, 只有c. will be in the race across the Atlantic 同这句意思相同,而其他3个选择课文中都没有提到。 3. a 本句是个关系从句,需要一个相对应的关系代词引导。 b. whose his 不合乎语法,这两个词不能用在一起; c. his 不是关系代词; d. of whom 不合乎题目意思; 只有a. whose 是关系代词,符合题目意思,所以应该选a. 4. d 本句中的Portsmouth是一个地名(港口),在某个地方一般要用介词in或at, at 是指在小的地点或空间,所以只能选d, at. 其他3个选择都不能表示在某个地点。 5. d 只有d. the name of which 符合语法,其他3个选择都不对。

6. a 要选出与前面句子中的plenty of (充足的)意思相同的词。 b. almost enough(几乎是充足的)意思不够准确 c. less than enough(不充足的)意思相反, d. hardly enough(几乎不够)意思相反, 只有a. enough(充足)是plenty of 的同义词。 7. d a. say him goodbye 不符合语法; b. tell him goodbye 和 c. tell goodbye to him 都不符合习惯用法,意思上也讲不通;只有 d. say goodbye to him 最符合语法。 8. a 只有a. near才最符合题目意思。b. a long way from,和 c. in a different town from 都与题目意思相反。d. next door(隔壁)后面缺少介词to,不合乎语法 9. c 只有c. often(经常)最接近前面句子中的many times 的含义,而其他3个选择a. sometimes(有时),b. always(总是),d. usually(通常)在意思上不够接近many times. 10. d 前面句子中的词组set out是"出发,启程"的意思。只有d. the journey begins(旅程开始)最接近set out的含义,其他3个选择a. the trip ends, b. the journey ends, c. voyage stops都有“旅程结束”的意思,正好和题目意思相反。 11. a

生活与哲学电子课本12第十二课

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生活中,我们时常面临着价值选择,也会产生各种烦恼与困惑。那么,为什么会有不同的价值选择?人为什么要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人活着应该追求什么目标?怎样实现这些目标?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了解价值观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明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把握价值实现的正确途径。 12.1价值与价值观 12.1.1人的价值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有价值的事物。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它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人生活在社会中,总是需要依靠别人创造的财富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因此,每个人理当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回报社会,满足他人。人通过自己的活动,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同时自己也 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 现了对自我的满足。 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对某个人或某个集团的贡献,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在今天,人的贡献主要是对工人阶级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的贡献。评价一个人 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相关链接 人类很早就开始了对价值问题的思索。在古希腊哲学中,有许多关于知识和美德关系的见解,关于什么是幸福、公平和正义的思想。中国的先哲们则着重探讨了什么是“义”、什么是“利”、“义”和“利”的关系以及利害祸福的相互转化等。这些研究都没有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但为人们认识价值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发和重要的思想资料。 12.1.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 的导向作用。一方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 评价。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另 一方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在生活中, 我们都要面对如何选择自己的生存和生活方式的问题。选 择正确,我们就会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选择错 误,我们就会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遭到失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