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女性导演对纪录片的贡献

女性导演对纪录片的贡献

女性导演对纪录片的贡献
女性导演对纪录片的贡献

女性导演对纪录片的贡献

——在德国妇女电影节与女性导演论坛演讲……

单万里博客:阅古往今来,读天上人间(2007年09月12日)

单万里纪录电影主题讲座《女性导演对纪录片的贡献》(相关连结单万里著译文章完全目录;女性电影与女性博文汇编):2007年09月12日19点,新影百闻老故事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中广协纪录片委员会女导演俱乐部主办德国国际妇女电影节与女性电影论坛在老故事餐吧举行。本次论坛是中国纪录片俱乐部女导演俱乐部举办的系列活动之一,论坛主持、中广协纪录片委员会女导演俱乐部秘书长刘莉女士致欢迎词并介绍论坛的两位嘉宾:德国国际妇女电影节主席西尔克·约翰娜·雷比格(Silke J.Rabiger)女士,德国科隆应用科学大学影视评论学教授Rolf—Rubiger Hamacher先生。中国纪录片俱乐部女导演俱乐部主席朱羽君女士、中广协纪录片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贡吉玖先生发表贺词。中广协纪录片委员会女导演俱乐部的部分成员参加本次论坛。本人应邀参加论坛(同去的还有电影中心2007级部分研究生),并发表题为《女性导演对纪录片的贡献》的演讲(最初拟订的题目为《女性对纪录片的独特贡献》),以下是这次演讲的部分内容。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各位来宾:

大家晚上好。首先,感谢本次论坛主办方赋予我一个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使我能与大家一起探讨女导演的话题。同时,感谢德国多特蒙德/科隆国际妇女电影节(International Frauenfilmfestival Dortmund/K?ln)主席西尔克·约翰娜·雷比格(Silke Johanna Rabiger)女士,她从事的工作对于加强世界各国女导演的交流起到了纽带作用。我今天的演讲题目是“女性导演对纪录片的贡献”,主要是想回顾一下早期世界电影史上对纪录片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几位女导演。由于今天论坛的主题是德国妇女电影节与女性导演,而且本次论坛的主办方与纪录片有关,所以我的演讲将从德国纪录片女导演说起。

20世纪已经过去七年了,今天我们可以比较肯定地说,在20世纪的世界电影史上,最为著名的女电影导演是德国人莱妮·里芬斯塔尔(Leni Riefenstahl,1902—2003),尽管在她生前以及死后人们对她争议颇多。在她留给世人的影片中,最重要的是两部纪录片,即《意志的胜利》(Triumph des Willens,1935),以及《奥林匹亚》(Olimpia,1938)。其中,《奥林匹亚》至今仍然被许多纪录片工作者尤其是中国纪录片工作者关注,因为这是一部奥运官方电影,因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在即,中国也在拍摄一部记录北京奥运会的官方电影,而且这部影片的导演也是一位女导演。近来,国内媒体在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常说:这位中国女导演是继里芬斯塔尔之后拍摄奥运官方电影的第二位女导演。在我看来,这两部奥运官方电影的女导演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联性,只不过是历史选择了她们,而她们接受了历史的选择。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里芬斯塔尔早在70年前已经拍摄完成的《奥林匹亚》与我国女导演顾筠正在拍摄的《北京奥运会官方电影》(Beijing Olympic official film)都是划时代的奥运纪录片。

先说里芬斯塔尔的《奥林匹亚》。奥运官方电影(IOC official film)是国际奥委会委托奥运会举办城市的奥组委制作的记录本届奥运会的电影,它的使命是对该届奥运会进行全面记录,呈现激动人心的体育赛事和赛事背后的感人故事。历届奥运官方电影都由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收藏,是奥运会的重要历史档案和文化财富。由于奥运官方电影是以纪录片的形式拍摄的,所以也可称为奥运官方纪录片。奥运官方电影的历史开始于1912年,当时的电影工作者用正片长度的电影记录了斯德哥尔摩奥运会。虽然这部影片的拍摄角度是固定

的,大量使用了广角镜头,摄影机也缺乏运动,但它开创了用正片长度的电影记录奥运会的先河,因此被认为是第一部奥运官方电影。此后历届奥运会都拍摄奥运官方电影,但是由于受拍摄观念、技术手段等多种因素限制,都没有引起很大反响。直到1936年柏林奥运会,里芬斯塔尔拍摄了长达三小时的大型纪录片《奥林匹亚》之后,奥运电影史上才出现了第一部富有感染力的奥运官方电影,完成了奥运官方电影在品质上的飞跃,奥运官方电影的制作从此进入规范化时代。

再说《北京奥运会》。20世纪80年代以来,因受奥运会运作模式商业化的影响以及奥运电视转播等因素的冲击,里芬斯塔尔确立的传统奥运官方电影制作思路面临极大的挑战。1984年,美国著名体育纪录片导演巴德·格林斯潘(Bud Greenspan)执导了洛杉矶奥运官方电影。在新的创作环境下,格林斯潘打破国际奥委会要求官方电影必须记录所有运动项目的规定,不再以体育项目为叙事的主要线索,而是以奥运会参赛运动员为线索进行故事化的叙事。由于格林斯潘导演的洛杉矶奥运官方电影取得了很大成功,奥运官方电影进入“格林斯潘时代”。从1984年至2004年,格林斯潘几乎包揽了所有奥运官方电影的制作(只有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官方电影例外)。然而,影片《北京奥运会》的拍摄将结束奥运官方电影史长达20年的“格林斯潘时代”,而且这部影片是由一位中国女导演担纲拍摄的。这部影片已经于2007年08月05日举行了开机仪式。此外,自2001年中国申奥成功开始,顾筠和她的团队就一直在拍摄一部名为《2001+7》的纪录片,本片的拍摄可以说是拍摄《北京奥运会》之前的综合演练。

我们搞纪录片的人都知道有一种纪录片叫“文献纪录片”,这种纪录片的开创者就是一位女导演,即苏联女导演艾斯菲尔·苏勃(Esfir Shub,1894—1959)。文献纪录片是指利用以往拍摄的影片资料(有时辅以专门拍摄的影片素材)编辑的纪录片,美国纪录电影史学家埃利克·巴尔诺(Erik Barnouw)在《世界纪录电影史》一书中曾经指出,文献纪录片是苏联女导演艾斯菲尔·苏勃在20世纪20年代确立的一种纪录片类型,她完成于1926的影片《罗曼诺夫王朝的灭亡》被认为是文献纪录片的开端。苏勃起初在莫斯科从事外国影片说明字幕的写作和编辑工作,但是她对纪录片的热情很高,从1926年开始搜集和研究过去拍摄并保存下来的新闻片,并于当年制作完成了大型文献纪录片《罗曼诺夫王朝的灭亡》(The Fall of the Romanov Dynasty,1926),这部影片使用了1912—1917年的影片资料表现了这个时期的俄国历史。由于这部影片取得的很大成功,她又制作了两部类似的纪录片:《伟大的前程》(The Great Road,1927)介绍了1917—1927年的苏联历史,《尼古拉二世与列夫·托尔斯泰时代的俄罗斯》(The Russia of NicholaⅡand Leo Tolsty,1928)表现了1896—1912年的俄国历史。在世界纪录电影史上,苏勃的俄苏历史文献纪录片三部曲是富有开创意义的,而且她在促进苏联电影资料馆的发展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苏联女导演艾斯菲尔·苏勃制作文献纪录片的才能和传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法国女导演尼克尔·卫特莱(Nicole Védrès,1911-1965)继承。她精心制作的文献纪录片《巴黎1900》(Paris 1900,1947)被认为是法国电影史上最重要和最珍贵的纪录片之一,本片是用1900年至1914年出品的700多部影片精心编辑的,以编年史的形式再现了当时巴黎社会生活的变迁,大量历史镜头不仅记载了当时文艺界的浮华生活,更以丰富的街头场景展现了市井生活的光怪陆离。影片中出现了诸多社会名流的影像,如画家雷诺阿、莫奈,雕塑大师罗丹以及作家纪德、科莱特等。为了制作这部影片,卫特莱遍寻法国百代影片公司的电影资料库,以及法国电影资料馆创办人之一亨利·朗格卢瓦的珍藏,然后以卓越的蒙太奇手法剪辑出了“美好时期”的巴黎影像。这部影片沿袭了苏联文献纪录片的模式,给完全没有对白和音乐的画面配上诙谐讽刺的解说。影片的大部分画面表面看来只是庸俗乏味的大众生活场景,但是仔细的观察却能发现其中蕴含的深刻寓意。在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华丽服

饰的摆动之下,战争的阴云已经笼罩在巴黎上空。尼克尔·卫特莱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作家和资深编辑,她的机智幽默和善于思考的洞察力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上面介绍的两位女导演都以制作文献纪录片见长,这大概是由于女性比男性有更大的耐心与更好的直觉。卫特莱的《巴黎1900》片长为74分钟,而使用的资料片却多达七百多部,平均每分钟要用10部影片的资料,每部影片只用六秒钟的长度。尽管当时的影片普遍很短,但是累计起来也是相当可观的。如此繁杂的资料片是理性思维难以把握的,女性相对于男性的良好直觉,在这部影片的创作中应该说发挥了重要作用。里芬斯塔尔的《奥林匹亚》,在很大程度上说也是一部文献纪录片。为了拍摄这部影片,摄制组总共耗费了大约400公里的胶片(相当于北京到沈阳的距离)。本片的剪辑工作长达18个月,里芬斯塔尔为此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她先从四百公里的胶片中遴选出一百公里,最后剪辑成六公里的影片(北京长安街的长度),片比约为1比66。这部影片直到1938年(奥运会结束两年之后)才发行,部分原因是因为后期的工作量太大。我相信,许多男性导演没有足够的耐心完成这部影片的剪辑。顺便说一句,我在参加今年08月在哈尔滨举行的中国文献纪录片20周年庆典时,看到许多女导演频繁地登台领奖。

现在,我想回顾另一位法国纪录片女导演雅尼克·贝隆(Yannick Bellon)。她在1948年拍摄的处女作《海藻》(Goémons)曾经荣获1948年威尼斯双年展最佳纪录片国际大奖,被评论家称为法国版的《无粮的土地》(西班牙导演路易斯·布努埃尔完成于1932的纪录片)。这部影片记录了法国西部一个海岛居民的日常生活:法国西部海域的贝尼德岛上,居住着一对夫妇和他们的五六个雇员。他们每天的生活就是不停地拣拾海藻,然后卖给偶尔从大陆来的商人。冬天,他们冒着惊涛骇浪拣回来的黑色海藻其实值不了几个钱,只有夏季出现的红色海藻才给他们带来些许安慰。贝隆的影片善于以女性视角描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讲述宽容与忍让的道理。雅尼克·贝隆1924年出生在法国与西班牙交界的小城比亚利兹,母亲是法国著名的超现实主义摄影家,叔叔是电影演员(曾在让·雷诺阿的影片中扮演角色)。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贝隆成为巴黎高等电影学院的首届学生,一年后中断学业开始拍电影。直到2001年她仍在拍片,与80岁高龄的克里斯·马尔凯(Chris Marker)合作拍摄了《对未来的记忆》(Le Souvenir d'un avenir)。

接下来,我想谈谈法国女导演阿涅斯·瓦尔达(Agnès Varda)对纪录片做出的卓越贡献。早在1954年,瓦尔达就拍出了一部介于故事片与纪录片之间的独特影片《短岬村》(La Pointe Courte)。这部影片早于新浪潮电影运动五年成为其先声作品,法国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称之为“法国新浪潮的第一部影片”,此后瓦尔达便以“新浪潮之母”的盛誉闻名于世。与她的同胞雅尼克·贝隆一样,这位富有创造力的女导演在年逾古稀之际依然充满活力,2000年完成了纪录片《拾荒者》(Les Glaneurs et la glaneuse)。这部以DV 拍摄的低成本实验性艺术纪录片参展了几乎所有的重要国际电影节,并在30个月的时间里获得了30个奖。在中国电影资料馆与法国电影资料馆联合举办的2005法国电影回顾展上,这部影片及其续集《两年后》(Deux ans après)深受中国观众欢迎。法国电影评论家、法国电影资料馆馆长塞尔日·杜比亚纳曾经专门为这届法国电影回顾展特刊写过一篇文章介绍瓦尔达,题目叫《瓦尔达的手缝电影》,其中有这样几句话:“她的独特影像和手法是联接观众与导演强有力的纽带。瓦尔达亲手‘编织’了自己的每一部影片,她的电影是‘手工缝制的精品’,因为她是一个有特殊才能的叙述者和剪辑者,叙述、剪辑、呈现,然后我们被征服了。瓦尔达的电影制作精致且充满智慧,这种智慧是极易沟通的。”

在长达50多年的电影艺术生涯中,瓦尔达创作了50多部影片。她创作的影片既有故事片又有纪录片,也有将故事片与纪录片融为一体的影片。瓦尔达在创作长片的同时,也没有放弃短片的拍摄,她的短片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下面仅举一例。我想说的这部影片叫做《穆府的歌剧》(L'Opéra mouffe),这部影片的副标题是“一个孕妇的日记”,影片的

片头有这样一段字幕:“阿涅斯·瓦尔达1958年拍摄于巴黎。在先贤祠后面,圣太田杜蒙和圣梅达尔教堂之间,穆府达街(la rue Mouffetard)穿过一个街区,这个街区借穆府达街的名字二取名为‘穆府’(Mouffe)。”这部影片记录了这个街区的日常生活景象(咖啡馆、食品店、传统的集市……),以及一个孕妇眼中的街区居民(流浪汉、酒鬼、卖花女、情人……)。这部影片拍摄于1957—1958年冬,缘自1958年布鲁塞尔国际博览会实验电影展组委会向瓦尔达发出的参展邀请,影片的片名来自德国早期电影导演乔治·威廉·派伯斯特(George Wilhelm Pabst,1885—1967)改编自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1898—1956)歌剧的影片《三文钱的歌剧》(Die Dreigroschenoper,1931)。这部融记录与搬演于一体的影片具有十分鲜明的主观视点,瓦尔达在回忆影片拍摄经过时说:“由于当时我已怀孕,于是这部影片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在穆府附近,一个孕妇会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呢?”瓦尔达是在自己非常熟悉的街区拍摄这部影片的,但是此时在瓦尔达的眼里,这个街区的老人和流浪汉以及所有人都曾经是婴儿。

我举瓦尔达的这部影片为例,也许是想说明她作为一个女性导演在寻找题材和主题方面的独特性。一个孕妇眼中的世界,这样一个题材和主题只能由女性导演创作。确实,瓦尔达的作品是以表现女性题材为主,尤其擅长描写那些勇于掌握自己的命运、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永不退缩的当代女性形象,反映她们的社会理想、孤独与彷徨。总体来说,瓦尔达的电影作品在艺术上多为优秀之作,对人与事的观察敏锐、影像考究、描写细腻。无论基调明快还是哀愁,总能传达出浓浓的诗意。1990年10月27日,瓦尔达的丈夫雅克·德米(Jacques Demy,1931—1992)去世,瓦尔达拍摄了3部纪念德米的影片。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瓦尔达从沉重的往事中走来,重新踏上了已经探索了半个世纪的电影艺术征途,在新世纪到来之际,向热爱她的观众奉献了上面提到的著名纪录片《拾荒者》及其续集《两年后》。时至今日,79岁高龄的“新浪潮之母”仍在进行电影创作。综观瓦尔达的作品,独特的选材、新颖艺术手法也许还在其次,最为重要的是她的影片始终洋溢着旺盛的生命力以及乐观主义精神,我想这也是她的影片在世界各地受到广泛欢迎的最重要原因。

说到法国女导演,我们不能忘记世界上第一位女性电影导演就诞生在法国,她的名字叫做爱丽斯·居伊—布朗茜(Alice Guy-Blanché,1873-1968)。她从1896年起就开始执导影片,她的第一部影片是《白菜仙子》,这是一部根据当时的明信片改编的童话片。至1906年,她创作了法国高蒙影片公司(Gaumont Film)的几乎全部影片,而且她拍摄的影片的种类多种多样,如神怪片《浮士德和摩菲斯特》、喜剧片《吊钟》、情节片《被流浪汉拐走的男孩》。1906年,她还进行了有声小电影(一分钟左右)的实验。1907年,她在拍摄完成了《米哈伊》之后,与该片摄影师结婚,并于同年赴美国成立高蒙公司美国分公司。1910年,她创立了自己的电影公司,在美国拍摄了70多部中长片,其中有歌剧片、警匪片、怪诞片等。1913年,他与丈夫脱离高蒙公司,共同组建一家新公司。但是,由于20世纪初独立制片人的生存环境十分艰难,他们不得不向制片人出租自己的设备以积累资金。后来在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她变得默默无闻甚至被人遗忘。1970年代,蓬勃开展的女权运动使人们想起了这位世界电影女先驱,纪念她的专著《世界电影女先驱》(1976)随之出版。

早期世界电影史上的女性导演不止上述几位,但是总体来说,1960年代以前从事电影导演工作的女性十分罕见。中国有句老话,叫做“物以稀为贵,人以少为奇”。通过上述几位女导演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女导演对世界电影尤其是纪录电影的贡献值得铭记。在铭记这些女导演的同时,我们不应忘记男导演背后的女性。比如,美国纪录电影大师罗伯特·弗拉哈迪(Robert J.Flaherty)的夫人弗朗茜丝·H·弗拉哈迪,苏联纪录电影大师吉加·维尔托夫(Dziga Vertov)的夫人伊丽沙白·斯维洛娃。她们不仅是这些纪录电影大师生活中的伴侣,更是事业上的助手。法国纪录电影大师尤里斯·伊文思(Joris Ivens)一生

中曾经有过多次婚姻(从海伦·范·唐琴到玛瑟琳·罗丽丹·伊文思),他的每一任夫人都对他的纪录电影事业起到了重要作用。

由于时间关系,我的演讲到此。再次感谢本次论坛的主办方,再次感谢热爱纪录片的女导演们,再次感谢在座的各位听众。演讲不足之处,敬请大家指教。

2009年国际获奖纪录片专题片观摩及诶及社教类解密制作高级培训班

2009国际获奖纪录片专题片观摩解析及社教类节目制作高级培训班主讲人:冷冶夫 2009年4月10日星期五 一,观摩纪录片,国外的《郎德山的魔术人生》(大约10分钟)特点:很多的后制和动画来展示以前的影像,形式取胜,采访占据不多的部分,但是恰到好处,评委评价“留下不到一分钟的胶片资料,和20多张照片,家族的人为了探寻身世”。90多分钟片子,多元式综合,这种形式称作“调查类纪录片”,标准:有没有搞清楚事实。那怕拍摄手段差一点,也能在国际上获奖。 二,纪录片《天空无限广阔》伊朗(大约) 特点:采访都是儿童,把一把沙子撒在玻璃上,画面,镜头从反面拍摄,一种很不错的创意,“无论走到哪里,天空都是我的”,全片的意象型镜头很多,看得出是导演导演的,但是都很有想法。 点评:第一线索,画沙画,完成影像叙事,纪录片是画面语言实现,如果没有画面实现。第二个,创作者的态度决定作品的态度。没有没意思的事,只有没意思的人。最直观的纪录。“爱情”和“爱和平”题材是世界上永恒的题材。所谓的原生态是没有完全的,主观的原生态,尽量开放型结尾,倾向性淡化,很硬的解说词用字幕淡化。完全是纪录片类,专题片是主题先行,主体靠一个点。 三,纪录片,中英合拍《毛泽东崇拜》。(15分钟) 点评:外国人拍的,对比的方式,不会直接出现倾向性。有意识的突

出矛盾点,比如说把画家和农民放在一起对话,很有意思。 四,纪录片《最后的艾德尼》阿尔巴尼亚(5分钟) 在一个岛上,全是老人,一个小孩的出生,一个隆重的满月酒,全村老人一起出动,原始的劳作方式, 点评:作者的意图,这个孩子是阿尔巴尼亚的未来,年轻的人走了,小孩也待不下去了。这种片子在国际上很容易入围。完全画面化,画面是多意的,主体也就是多意的,解说词是指向性的。画面语言的故事化,纪录片片体以画面为主的,画面叙事。 纪录片的创作观点:等来的真实,发现的美好,作者对记录者的,最主观的客观纪录,原生态纪录、创意性编辑,纪录片纪录的是人的生存状态和人对生活态度的纪录。纪录片是用世界语言叙事(画面)。不要赋予纪录片太功利的色彩。 纪录片是一种主观能性的思考方式。一种片体,一种叙事。模糊的观点世界上都能接受。画面语言的故事化。 五,纪录片《家》(五分钟) 说的是拉脱维亚死去的一个人,完全用动画展现。细节制胜,节奏相当快。很有意思。动画的细节很不错, 六,纪录片《最后的号码》以色列反应二战集中营里的事 以一个动画的,创意纪录片 七,纪录片《油菜花开》10分钟冷冶夫制作 创意类纪录片。模仿国外纪录片的悬念设置。

导演阐述怎么写

导演阐述怎么写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篇一:导演阐述 导演阐述 1.立意 《无悔青春》一部以大一新生军训生活为题材的纪录片,我们试图用客观记录的方式找寻在披着严谨谨慎外衣下的青春的心声,审视如今的军训对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影响。 2.内容 以参加军训的大一新生为主,通过对他们日常军训生活的记录,以引导是讲述的方式,随着军训生活的不断发展,探求他们心里最真实的想法。对军训,对大学,对生活,乃至对以后人生的一些认识及态度。做一个真实的记录,不同情境:拉歌、站军姿等情况下大学生心里最真实的体会。在疲惫,欢乐交织的情境里,对人生有了什么新的领悟。

3.风格样式 本片是纪录片,为了保持真实情景,所以在色彩上尽量不做后期处理,保持真实客观的风格。 4.摄像 采集正步、齐步、站军姿、教官教学等日常训练,拉歌、打饭等休息时间,为检阅准备的训练成果展现,对军训学生的采访等镜头 5.剪辑 以拍摄的画面和录制的声音素材为基础,将分散的镜头有序地、合乎逻辑地组接到一起,从而表现出军训学生们的青春洋溢,对未来大学生活的期待、对即将告别的青春时代的不悔以及严肃严谨的军训生活对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影响。 6.音乐音响 背景音乐: 全片大多以厚重感强的,能将执着的信念、勇气发挥得淋漓尽致的背景音乐为主,表现出军训学生为梦想而执着

的精神,营造出能激励、振奋人心、积极向上的氛围。 同期声选择: 1)院长检阅方阵时的“同志们好!”或者“同志们辛苦了!”,队列人员齐声洪亮地回答:“首———长———好!”或者“为———人民———服务!” 2)拉歌的歌声 3)采访 4)阅兵时走分列式的音响 画外音:解说为主 篇二:导演阐述 微电影《及人之老》导演阐述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当你在大街上遇到一位老年人摔倒了,你会怎么办?扶不起的老人亦是扶不起的国人素质。老人跌倒没人扶,应该说是扶不起的不是老人,更是我们某些国人的素质,虽说造成这一现象有其克观原因存在,但是面对着倒地受伤的老人,我们有多少理由都不是扶不起的理由,但是做人要有爱心,做人应有

(完整版)中国电影导演

中国电影的六代导演 第一代导演:指20世纪初到30年代的郑正秋、张石川等人。他们是中国电影的先驱,民族电影的奠基人,拍摄了中国首批无声故事片。影片内容多受“五四”精神影响有反封建倾向,形式上保留较多的舞台程式,表演上受卓别林影响。注重教化、讲求戏剧性、强调情节性、突出场面性。 张石川,原名张伟通,浙江宁波人。他一生拍摄了150部影片,在150部影片中,《难夫难妻》是中国故事片的开山之作。《孤儿救祖记》为20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的繁荣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黑籍冤魂》是第一部长故事片;《火烧红莲寺》敲开了武侠影片的大门……他的创作特点:首先是故事性强,情节曲折,让观众有戏可看;其次,作品大多采用平铺直叙的方法,线索清晰,内容通俗易懂,比较符合早期观众的欣赏口味;再次,喜欢在影片中穿插嘘头,善于抓住一个细小情节尽情渲染,充分调动了观众的情绪。 郑正秋,原名芳泽,他的电影艺术思想和戏剧艺术思想一脉相承——改革社会、教化。他一共编、导、演了53部影片,这五十余部影片比较复杂,既编写了一批以妇女命运为题材的、较有社会意义的影片《玉梨魂》、《盲孤女》《上海一妇女》等,又屈从与商业化的要求。他始终执着于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其创作思想及创作风格可归属于现实主义流派。郑正秋尤其关注妇女问题,并由此构成他的选材和表现主流,这与他坚持电影的社会教化功能是密不可分的。创作特点:首先,影片具有浓厚的人道主义色彩,多为通过描写小人物的悲惨命运,达到抨击旧制度、旧礼教的目的,寄托了对弱者、被压迫者的深厚同情。其次,作品富有民族特色。影片故事性强,戏剧冲突激烈,有完整的结构和明确的因果关系,细节丰富,引人入胜。他为电影的中国化做出了贡献。 第二代导演:指30~50年代的一批艺术家,如蔡楚生、史东山、孙瑜、应卫云、张骏祥、吴永刚、成荫、汤晓丹、沉浮、郑君里、桑弧等。他们常通过家庭的悲欢离合去反映社会,讲究故事性,人物性格鲜明,节奏平稳缓慢,善用长镜头。他们拍出大批具有现实主义内容和民族风格的优秀影片,是中国电影成熟的标志。左翼电影运动中的中坚力量,他们对中国电影有着深远的影响:改变了电影创作的倾向(反帝反封建)、显示了进步电影的主导地位(通过电影争夺意识形态的主动权发言权,显示进步力量的正义和号召力,是行之有效的。)、确立了现实主义创作方向(马路天使十字街头渔光曲神女)、大大提高了电影创作的质量。有声电影和无声电影同样都有成就。《一江春水向东流》蔡楚生和郑君里合编。东方传统延续——人伦情感的魅力(以家庭人伦悲欢离合的故事来透视社会人生);传统表现的丰富化——戏剧结构的严谨缜密(以戏剧冲突达到批判主题的体现);历史认知的价值——史诗悲剧艺术(以电影手法从宏观角度反映重大历史的道路,把个人命运与整个历史事件和时代风云有机结合);人物性格的鲜明化——现实主义的典型化 第三代导演:指五十年代起参加电影工作的导演,如水华、谢晋、谢铁骊、凌子风、翠微等人。他们继承了老一代古朴深沉的传统,有赋予时代的新理念。内容上较多的反映社会变革,歌颂英雄,艺术上追求现实主义风格,明朗、朴直、抒情健康,具有强烈的民族气息和时代风尚。讲究戏剧结构,注意电影特点,善用蒙太奇手法,少用长镜头。他们一批来自于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投身电影事业并有所成就的电影人,如桑弧、石挥、严恭等。更多一批导演则是新中国建立后开始走进电影创作的新电影人。他们怀着对艺术的真诚的崇敬,更有明确歌颂新生活、批判旧时代的思想意识,大胆无畏的对原本陌生的电影艺术进行探索。《早春二月》谢铁骊,成荫《上海姑娘》、《西安事变》谢晋《牧马人》《天云山传奇》《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红色娘子军》水华《林家铺子》《白毛女》等。 第四代导演:指七十年代末才走上导演岗位的一批中年导演,如吴贻弓、吴天明、滕文骥、胡柄骊、郑洞天、黄蜀芹等。他们是新中国第一批“科班出身”的电影导演,既熟悉电影规律,又主张用新观念去改造电影,提出“丢掉戏剧的拐杖”,打破程式化,追求开放式结构,散文化风格。郑洞天《台湾往事》散文化的叙事故事中,收敛的表演、含蓄的情感表达、精致的镜头语言、诗化的氤氲气息。第四代的独特之处:“厚德载物”可以形容第四代电影人的精神存在,就精神传扬而言,他们的价值更多在传统的承继上;“悲悯情怀”是第四代的内在气质。对人性的关怀和人生命运关注是本源于第四代电影人的悲悯心态;社会道义是第四代电影关注中心;“心有余而力不足”是他们艺术成就得拖累(文革影响,在创新上缺乏。);坚持坚守韧性的过于变通导致艺术风格的游移不定并遭到怀疑。 第五代导演:指80年代毕业于电影学院的一批青年导演,如陈凯歌、张艺谋、吴子牛、田壮壮等人。他们有全新的电影理念,追求表现自我意识和审美理想,把情节放在次要地位,多用象征、比拟手法直抒己见,有很强的主观性、抒情性、象征性和寓言色彩。寓言化创作;造型语言与民族取向。我们可以再他们的大量的无论是表现生命还是表现死亡的作品中,看到以往的作品中少有的激情,包括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力的的崇拜、对传统文化、民族心理的深刻反省。他们用以表述的电影语言大多极富个性,有的甚至刻意追求标新立异,努力使自己的创作区别于他人的作品,其中甚至充满了狂野的气质,把影响美学推向了极致。

纪录片大师导演作品总汇

xx xxxx 《小山回家》录像,58分钟,彩色,1995年 《小武》剧情片,107分钟,彩色,1997年 《站台》剧情片,154分钟,彩色,2000年 《任逍遥》剧情片,113分钟,彩色,2002年《世界》剧情片,120分钟,彩色,2004年 !《东》纪录片,70分钟,彩色,2006年 《三峡好人》剧情片,108分钟,彩色,2006年!《无用》纪录片,81分钟,彩色,2007年 《二十四城记》剧情片,152分钟,彩色,2008年!《海上传奇》纪录片,138分钟,彩色,2010年xx 《喇嘛藏戏团》(1991年) 《拉萨雪居民》(1992年) 《天主在xx》(1992年) !《彼岸》(1995年完成) 《静止的河》(1998年完成) !《幸福时光》 (2002)

2004年与段锦川、康建宁组建“年年三畅”工作室,专事纪录片的拍摄工作,目前正在拍摄的纪录片作品有《土地》、《京剧》等。 xxxx 《xx谜》 (1985); 《黄河流长》 (1986); 《窑洞?人》 (1987); 《闯江湖》(1988,与xx合作); !《沙与海》(1989,50分钟,与高国栋合作,获得第二十八届亚广联纪录片大奖);《石头上的印记》 (1991); 《雪域》 (1992); 《xx》 (1993); 《天籁》 (1994); 《生活》(1995,合导); !《阴阳》(1995--1997,180分钟)

《公安分局》 (1998); 《当兵》 (2000); !《听xx先生讲过去的事情》 (2002) xx 《红地毯上的日记》(1990年) 《起程,将远行》(1995年) 《导演》(1996年) !《舟舟的世界》(1997年) !《xx》(1999年) !《xx》 (2004) xx 《青稞》(1986年) 《xx面具供养》(1988年) 《青朴--苦修者的圣地》(1992年合导)《广场》(1994年合导) 《八廓xx16号》(1997年) 《天边》(1997年)

人物纪录片观后感

用他的眼睛看近代史 ————观《李大钊》有感电视文献纪录片《李大钊》是为纪念李大钊同志诞辰110周年而摄制的,由中央电视台于2010年首播,通过文字、影像资料和文物遗址、以及有关家访谈的形式比较系统、生动地反映了李大钊卓越的历史功绩。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共产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是中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从小就目睹了中国近代社会的满目疮痍,他立志努力学习,长大后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来挽救正走向没落的中国,来拯救四万万还处于压迫中的人们,来为近代中国带来新的曙光。战乱动荡的年代,艰苦卓绝的生活,使李大钊从小养成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沉稳坚强的性格,成就了他不屈的品格和顽强的精神,也为他在后来的坚持斗争中殊死抵抗和拼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是一位中国的血性汉子,它拥有鲁迅的笔下的民族的脊梁,他的脊梁代表了中国一大批仁人志士的精神,他们用看似软弱但实则坚不可摧的血肉之躯在与列强和反动派做不懈的斗争,他们值得每个中国人敬佩,值得被外国人所赞扬和敬仰,值得被中国和世界的历史所铭记,他们无愧于民族脊梁的光荣称号。 青年时代,面对多灾多难的中国,李大钊表现出了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辛亥革命后,面对封建军阀篡夺政权、新生的共和国有名无实的现状,他不得不发出自己的“隐忧”(1)和“大哀”(2)。他忧国之所忧,哀民之所哀,下定决心为挽救神州大地挽救中华民族而努力奋斗。当日本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3)时,他大声疾呼中国人民要用卧薪尝胆的精神进行抗争。他因参加反日斗争而被当时就读的学校除名,但他毫不后悔。他认为,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相比,自己的学业微不足道。他始终把自己的学识与拯救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正是强烈的爱国之心和对社会、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促使李大钊同志奋不顾身、英勇战斗。他身上体现出的时刻牵挂国家兴亡、时刻不忘人民疾苦并为之奋斗的精神和风范,永远值得我们敬仰和提倡。他是人民的好儿子,是祖国的坚强守卫者。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他接受了自认为真正能够拯救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开始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因为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十分艰难,但他以第一人的无畏姿态,旗帜鲜明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时代的真理,是唯一能救中国于水火的真理,并积极付诸行动,进行多次宣讲和讲解。正是李大钊,梁启超等一批革命家的艰辛努力,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使大批先进青年接受马克思主义走上了革命道路,也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密切结合,使中国工人阶级发展成为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阶级。这一切,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和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李大钊对信仰和真理矢志不移,为传播和实践马克思主义而英勇献身,真正做到了自己所说的“勇往奋进以赴之、瘅精瘁力以成之、断头流血以从之”。(4) 作为中国引进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人士,他不畏惧反动派和反动势力的打压,无数次地冒着生命危险在为中国人民寻找和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无数次的与死神擦肩而过。面对许多人的不解与排挤,他没有发出声嘶力竭的抗议,他用一腔的热血和爱国的热情奏响着自己的乐章,纵然没有过多的掌声与欢呼,但他的事

浅析中国纪录片的现状和发展(一)

浅析中国纪录片的现状和发展(一) 摘要]随着中外电视文化交流日益扩大,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创作的越来越活跃,并接二连三地在国际上获奖。今天我们的纪录片更多的是如何尽快转换思路,建立和适应市场运作机制。关键词]纪录片中国纪录片未来和发展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以不能虚构情节、不能用演员扮演、不能任意改换地点环境、不能变更生活进程为其基本特性。在人类影像发展史上,纪录片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试图寻求对现实世界的关照与摹写,把人类自身的发展和与自然的抗争以影像的形式再现或表现于世,它对于生活的逼真的批判性与尖锐性更给人类在高速发展的历程中以反思空间。 一、我国当代纪录片的发展回溯与现状 从中日合拍纪录片《丝绸之路》开始,给电视界带来了开放的意识。1982年拍摄的《话说长江》、1984年的《话说运河》成为中国纪录片发展史上最早的高潮,直到1991年的《沙与海》和孙曾田导演的《最后的山神》,先后国内获得亚广联国际纪录片奖的片子。后来又有了像《望长城》这样的佳作,而1993年《生活空间》的推出,将中国纪录片放到了电视的最前沿。正是使传播的内容直接诉诸观感,使传播者全身心、以人的整体进行介入,在更大程度上,能够使得观众有很大的思考和参与空间。 文革时期是我国电影纪录片的盛产时期;1950年的《中华儿女》是新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1963年李俊导演的《农奴》是第一部反映解放前西藏人民非人般苦难生活的影片,于1981年获菲律宾马尼拉国际电影节金鸡奖。几十年来,中国纪录片的内容和形式非常单一,拍摄纪录片的目的不过是为了进行宣传。但是,在过去的两三年中,中国独立纪录片文化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廉价、便捷的摄像设备的普及,商业电视台数量的增加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中国人举起镜头,制作自己的纪录片。 湖北电视台导演张以庆拍摄的纪录片《幼儿园》,在2005年6月的上海第10届国际电视节上获得了“最佳人文类纪录片创意奖”,又于同年12月在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上获得大奖。《幼儿园》的获奖至少向世人证实了,中国的人文纪录片还是可以与世界水平一比高下,特别是在艺术内涵方面,但如果要谈到纪录片的市场运作,以及制作的多样化方面,我国的纪录片整体上就明显存在很多的不足,可以概括为多样化的缺乏、市场化的滞后等问题。二、中国纪录片多样化的缺乏 我们参展纪录片基本都只是采用一些中规中矩的传统拍摄制作模式,与国外的同行相比较,我们在多样化制作方面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而且,制作形式的单一也使得国内的纪录片很难有很大的突破,所以,创造性地使用多元化的元素,是中国纪录片急待加强的工作。好的选题并不能保证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只有实现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一部好的纪录片才谈得上是一部优秀的作品。纵观国内外优秀纪录片创作,在艺术表现上,一方面写实与表意共存。写实,重画面语言,造型艺术,构图精湛,剪辑考究,学院气浓重;写意,取前被众家之长,将文化、历史、社会变迁的理解通过各种技术艺术手段表达出来。另一方面多时空交错,创作类型多元化。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纪录片题材选择的多元化视角 近年来的国际获奖纪录片在题材选择上,呈现出创作出多元化的趋势,综观当代国际获奖纪录片从题材上至少可分为四类:发生在当今世界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纪录片、已经发生的历史事件、科学文化类纪录片和人类学纪录片;而国际上比较畅销的题材则主要集中在人文、社会、自然与环境三大类型上,它们展示了丰富的各国文化,满足了部分观众追求知识性、趣味性、探秘性的心理需求,将知识性、趣味性、欣赏性和社会性、教育性等有机地融入节目中。 (二)纪录片强化故事性

纪录片导演阐述

导演阐述 《工地》是大连电视台新近创作的一部有关农民工的纪录片。导演阐述是这样的: 中国有13亿人口,8亿农民。农民中有亿劳动力人口,其中的9400万进城打工。在某种意义上,农民的现实就是中国社会的现实,农民的理想就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未来;而在城乡流动的农民工是中国政策调控和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记录过程中,我们有两大发现:农民工生存状态的单纯和劳作方式的神奇。单纯和神奇则构成本片的结构方式和表述方式。本片通过对农民工生活理想的记录,把农民工从世俗理解中的低微层面抖落出来,呈现为一种伟大的生活,和精彩的现实…… 这里,我们试图对本片的创作过程进行理性梳理,与纪录片同行共勉。 结构:用简单的语言说话 《工地》的结构是这样的:农民工的劳动场景和生活场景+人物面部特写+人物现场采访。由这三部分组成完整段落,各段落铺排开重复循环,构成一个单纯的循环式结构。其中现场采访是主体和主线,是本片的写实部分;劳动和生活场景是主体后面的背景,是本片的写意部分;成组出现的面部特写是主体里面的内核,是作品的本质诉求。如此结构原因有三: 一是自《海路十八里》以来,我们一直在自觉地探索单纯的表述形态,用简单的语言表达“第一感受”。前期广泛接触深入思考以“寻门而入”,后期则要跳将起来“破门而出”。我们相信,好作品是单纯并且准确的。二是做外国人看得懂的纪录片。通过市场交易让我们的纪录片进入境外主流媒体,是近年我们在走的一条新路。繁复的背景交代,微妙的情感差异,独有的文化情愫,外国人理解起来是困难的。绕开这些,我们力图形成的是一种通用的单纯样态。如果说《海路十八里》是我们寄往西方的一张明信片,《工地》则是来自中国最坚定、坦诚的凝视。三是用结构来制造节奏。这是一部快节奏的纪录片,镜头长度基本保持在3秒以内。音乐被大段运用,昂扬的节奏引领着情绪的发展。与音乐的跳跃和速度感形成对比的,重复的结构却塑造出舒缓的慢板,从而形成轻重得当、缓急相宜的通篇意蕴。 结构是讲述的容器,也是作者对记录感受的抽象与提炼。单纯的结构不是想象,农民工的生活理想和劳动行为给我们的直接感受就是单纯。我们接受了生活的启迪和恩赐,形成对于农民工的独特视角,构成本片的鲜明风格。而结构决定表述方式,如何表述则决定观众的解读取向。从这个角度讲,结构也是作品的基本态度。单纯结构赋予的明快与健康的个性,正是我们面对农民工这个题材的基本态度。 主题: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当被问及武功的最高境界,李小龙脱口而出:“是诚实地表达自己!”身处农民工之中,我们努力摈弃关于农民工的种种概念和结论,寻找内心的真实感受,然后诚实表达。

2016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纪录片导演创作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导演系】 院系:导演系研究方向名称:纪录片导演创作研究方向介绍: 培养专门的影视纪录片导演人才,系统学习纪录片创作手法和相关理论,具有较高的中外文化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熟练运用纪录片创作基本技能,独立完成纪录片创作工作。 业务课一名称: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 业务课一介绍: 艺术理论与电影基础理论是对艺术、特别是电影进行综合研究,描述其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它不仅涉及各艺术门类的学问和知识、在其基础上深度探讨电影艺术的特质和创造规律,而且还是艺术工作者、特别是电影工作者拓展事业、提高艺术品味和创作底蕴的重要思想和观念源泉。因此,艺术理论和电影基础理论是任何一名有志于电影艺术相关专业的学生的必修课。 业务课二名称:纪录片导演创作及理论 业务课二介绍: 要求考生具备基本的纪录片创作能力,了解纪录片创作的基本原则及创作手段,了解电影史上著名的纪录片导演及其创作主张。能根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

据自身的知识准备判断纪录片的题材价值,预测未来纪录片的创作方向及拍摄方法。 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专业学位) 育明教育推荐阅读书目: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 《艺术概论》王宏建 《艺术概论》赵彬主编 《艺术学基础知识》王次炤 《中国电影史》钟大丰 《外国电影史》郑亚玲 《认识电影》(美)路易斯.贾内梯著 《电影理论与批评》王志敏 《电影史:理论与实践》(美)艾伦、戈梅里著李迅译 外加重要辅助资料育明教育独家内部笔记资料包含: 【艺术热点】+【中西文论】+【文艺理论】+【艺术理论内部试题库】 +【电影基础理论内部试题库】 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

关于人物纪录片创作的思考

42 纪录片的创作既有理论问题,也有实践问题。每一部纪录片的创作都是对创作者的一次挑战,每一次的实践都会带给创作者新的感受,本文拟从创作实践的角度谈一些体会。 一、理性分析认识 感性观察捕捉 人物记录片的创作过程是编导人员理性分析和感性观察相互作用,互相提升的过程,做好采访是拍好每一部专题片的关键。其中最基本的事是预先要确定整部片子的“调子”。也就是要确定作品要追求的整体效果。这种对题材第一感觉的把握是很重要的,有了前期的整体感觉,才会有拍摄过程的效果追求。 例如拍摄纪录片《钢铁英雄——董来扶》,他是一位经历过战争硝烟的老英雄,在解放战争中他驾驶着坦克参加了上百次的战斗,他有着像坦克一样的钢铁般的性格。在初步掌握了他的事迹后,我们确定了整部片子的“调子”是:在他的身上就要体现出军人的特征和一个老兵的精神。 “调子”一经确立,我们便带着理性的认识走近老英雄的生活。拍摄中老英雄生活的一个细节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他不顾年迈,经常会驾驶着三轮摩托四处转转,经了解,这是老人要找回当年驾驶坦克的感觉。这一细节的充分展现,深刻地揭示了一个老兵的内心世界。 又如:纪录片《走近戴碧蓉》要表现三十年前一个舍己救人的小英雄现在的生活,经初步掌握素材后我们确定的“调子”是:她依然还是“英雄”,她以残疾的身躯追求着生活中一切美好事物,表现出一个活着的英雄所具有的超凡勇气和美好情 关于人物纪录片创作的思考 ◆崔亚正 怀。 拍摄中我们发现戴碧蓉能用一 只手娴熟地梳理出不同的发式。经了解得知,这是戴碧蓉用了七年的时间才学会的 。这一情节后来成为片子中表现小英雄追求美好人生典型细节。 二、强化视觉语言 刻画寓意抒情 纪录片的本质特征是纪实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电视画面是纪录片艺术性表现的主要形式。 纪录片中有时只有几秒钟的画面,却会成为全片的灵魂,它使观众永远记住这一瞬间,并记住了纪录片中的人物。纪录片《雕塑人生》表现著名雕塑家、年近八旬的刘焕章老人的故事。岁月给他留下了沧桑的容貌,满头的白发和干裂的双手。这些视觉形象都成为表现人物的最好的符号。但片子中有这样一个画面:当刘焕章讲起自己这双虽然苍老但却不僵硬的手时,画面是这样表述的:我们特写了一只老人抚摸着石雕作品的手,柔和的自然光勾勒出饱经沧桑的、棕黑色的手在白色汉白玉石雕像的对比中产生了强烈的视觉效果,这个画面给观众留下不能忘却的记忆 。 有目的的追求镜头的寓意性和抒情性,应该是纪录片创作者创作中时刻保持的状态。 三、增强效果对比 强化整合统一 对比是纪录片创作者常用的手段,在画面对比方面我们是这样运用的:纪录片《走近戴碧蓉》片头,镜头 1,一棵寻常的、阳光照射下的美丽的小草; 镜头2,一张戴碧蓉十一岁成为小英雄时在天安门前拍的黑白照片,两个画面形象经过对比,告诉了观众画面外的信息:小英雄当 年就像这颗寻常的小草,但她却做 出了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对比的艺术感染力马上抓住了观众,起到了震撼人心的作用。 在情节对比方面:纪录片《走近戴碧蓉》中是这样运用的 。戴碧蓉讲述了得知自己患有癌症后,面对死亡无所畏惧的态度,从戴碧蓉的讲述中没有看到她一丝的悲伤,看到的是她对生死的豁达乐观,充分展现了戴碧蓉刚强的一面。接着戴碧蓉又讲述了手术后当少先队员们代表他们的父母来看望她时,她控制不住自己,泪流雨下。面对死神戴碧蓉没有哭,可是面对看望她的小学生们戴碧蓉留下了激动的泪水。两段采访前后呼应,从情节的对比中展现了戴碧蓉崇高品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使戴碧蓉的形象表现更加立体丰满。 整合是对全片的整体把握,它是将电视语言的各要素达到自然统一,浑然一体,使作品更加和谐统一。 如纪录片《走近戴碧蓉》的结尾是这样处理的: 戴碧蓉一边刺绣一边哼出歌曲《小草》,小草歌曲的内容吻合了片子开头时用小草的镜头比喻小英雄的寓意,首尾呼应,全片从深层的内涵上形成统一。 综上所述,人物纪录片创作需要创作者从理性的思考,到感性的捕捉;从视觉语言的把握到强化整合统一。这一切都需要创作者具有对纪录片事业充满激情的热爱和献身精神。 (作者单位:天津电视台/责编:阿培) 编导演之窗

纪录片: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载体

纪录片: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载体 11-06-20字号:[大][中][小] 良友纪录 评论收藏报错站外引用发给聊友转发——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答《中国电视·纪录》记者问《纪录》:朱虹主任,您好!去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我国广播影视产业在这60 年间得到迅速发展,中国元素风靡世界,请您简要介绍一下60年来中国广播影视业发展总的情况。 朱虹:新中国成立60年来,广播影视从小到大,从弱小到繁荣,整体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目前,全国共有广播电台251座、电视台272座、教育电视台44座、广播电视台2087座;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6.31%和97.23%;开办广播节目2423套、电视节目3182套,分别比1982年增长了40倍和392倍;年生产电视剧1.2万余集,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年生产电影故事片456部,是世界上第三大电影大国;年生产动画电视突破17万分钟,产量连续创下历史新高。这些数字雄辩证明,60年来,中国广播影视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已成为广播影视的覆盖大国、制作大国和增长大国。 总的来说,中国广播影视业快速发展体现出以下特点:广播影视规模和覆盖面迅速扩大;广播影视节目生产制作能力大幅提升;广播影视传输手段不断改进和创新;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广播影视监管体系日臻完善;广播影视人才队伍逐步壮大;广播影视国际影响力日渐提升。 《纪录》:通过您的介绍,可以看出近年来中国广播影视业正以惊人的速度蓬勃向前发展,并且“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的目标也更为清晰,请您谈谈目前中国广播影视业的国际影响力如何? 朱虹: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中国国力不断增强,广播影视业不断发展壮大,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不断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中国电影主要几代导演及作品

中国电影主要几代导演及作品 1905年随着《定军山》问世,中国电影开始了举步维艰的漫长旅程,经历了战乱,国破家亡的电影人在新中国前仆后继,一直不停地在电影艺术领域里努力探索。 第一代导演活动的时间大体上是在世纪初到20年代末。这段时间涌现的导演总计约一百人左右,其中以张石川、郑正秋、但杜宇、杨小仲、邵醉翁为代表,活动的时间大体是在本世纪初到二十年代。“第一代导演”是中国电影的先驱,在拍摄条件非常简陋、艰苦,又缺乏经验的条件下,创作了中国第一批故事片。这些影片中的一部分是受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一些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但是,从艺术技巧而言,“第一代导演”还不了解什么是电影,他们往往用传统的戏剧观念来处理电影,拍摄时沿用戏剧舞台的一套办法,摄影机基本固定。“第一代导演”中成就最大的是张石川(1889—1953)、郑正秋(1888—1935)。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第一部长故事片《黑籍冤魂》、第一部有声故事片《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武侠片《火烧红莲寺》,以及早期最有影响的《孤儿救祖记》等都出自他们两人之手。 张石川(1922—1980),和郑正秋联合创办新民电影公司,并联合执导了《难夫难妻》表达改良社会的愿望,通过包办婚姻把素不相识的青年男女送进洞房,造成了难夫难妻的生活,对现实批判意义极大。《劳工之爱情》是以戏剧的手法通过一个木匠为追求爱情和开诊所治骨折的未来岳父的闹剧来勾画了当时贫困的社会普遍现实,也是中国电影喜剧萌芽的开端。 秋【1888----1935】

黎民伟(1882—1953),中国电影之父,生于日本,早年参加同盟会,1913年,和兄弟黎海山,黎北海,妻严珊珊共同创作并演出《庄子试妻》,黎民伟反串庄子之妻,1926年,他随军北伐,在炮火纷飞的战场拍下大量珍贵的史料镜头,1930年组建联华影业公司,拍摄了他著名的作品《古都春梦》。抗战爆发后,他辗转于粤桂为抗日宣传而奔走,抗战胜利后,他返回香港,继续电影事业,直到1953年逝世。

人物纪录片策划书3篇

人物纪录片策划书3篇 一、影片拍摄目的与背景: 在成都,一位左腿残疾的环卫工人拄着拐杖,拿着刚捡起来的烟头走向垃圾桶,空荡荡的左裤腿随风晃荡。3年前,不甘于白吃白喝的邓贤国成了一名环卫工人,每天与扫帚、簸箕为伴,穿行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他对自己工作的基本要求是:要让“马路上找不到一个烟头”。 努力执着!他用坚强获得了工作岗位; 勤劳认真!负责的区域不见一个烟头; 表率!带领人们保护环境。附近很多居民和商家都目睹了3年来邓贤国是怎么拄着拐杖,把大天路打扫得干干净净。作为回报,他们不再随手把垃圾甩在路边绿化带里,也会教育孩子,要把零食袋子扔进垃圾桶。“掉一点垃圾,他就拄着拐杖跟在你后面捡,怎么还好意思乱丢啊。”一位摆摊的小贩说,因为邓贤国的认真,他每晚收摊时,都会仔细把垃圾装起来扔进垃圾桶。 乐观!打算再好好干几年! 66岁环卫工邓贤国的坚强令人感动,网友呼吁别再乱扔垃圾。一方面,慨叹身处底层的环卫工人的不易。另一方面,鄙视那些在城市中乱丢乱扔乱吐乱拉乱写乱画乱贴的不文明行为,本片为介绍邓贤国身残志坚、坚忍不拔的精神来鼓舞颓废的青年人,也用来鼓舞同样

身残却坐在路边等待同情的人。 二、主题状况分析: 纪录片名称:初步定为《拄拐环卫》 片长:15分钟左右 纪录片主题:本片为介绍邓贤国身残志坚、坚忍不拔的精神来鼓舞颓废的青年人,也用来鼓舞同样身残却坐在路边等待同情的人。 三、影片结构: ①开始是解说员根据一段大街上邓贤国正在打扫工作的画面来进行对邓贤国本人的一个基本情况的交代,关于他在对生活的一种态度。采用声画分离的形式,画面主要拍摄邓贤国的工作状态。 ②出节目名称,即标题。 ③声画分离。跟拍邓贤国的日常生活。,解说词解说其19岁为修筑小学校而短腿的经历,简要介绍他的个人痛苦经历。 ④拍摄环卫工作的大致内容,包括抓拍一些过往行人的不注重环境卫生的行为,此刻重点描述邓贤国曾经的一句话:让其负责的区域不见一个烟头。 ⑤声画分离。再次拍摄邓贤国的工作内容,并配解说词邓贤国家庭的困难之处,以及他面对困苦生活坚忍不拔的精神。 ⑥为了寻找关于邓贤国更多的经历信息,询问拍摄新蜀环卫公司贺贤英当时录用邓贤国的场景。或者通过解说词来进行描述。尝试

海外纪录片业者期待与中国更多合作 (1)

海外纪录片业者期待与中国更多合作 在19日闭幕的首届中国·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展上,不少海外知名纪录片制作和发行机构及相关行业人士对正在不断被发掘的中国题材和迅速成长的本土纪录片产业表现出极大热情,他们表示期待更多与中国合作的机会。 由国家广电总局和甘肃省政府共同主办的影展今年向世界范围内征集到了400多部作品,包括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等,时长都在60分钟以内。其中纪录片数量最多,也最受关注。 “我看到了一些让我印象十分深刻的作品,题材独特,拍摄技巧纯熟,中国纪录片的快速发展让我感到惊喜,我希望能在这里发现一些适合全球市场发行的好题材,并找到出色的中国合作伙伴。”前美国国际纪录片协会主席、纪录片市场营销专家理查德·波尔对记者说。 波尔是受邀出席本次影展的众多国外纪录片行业人士之一。他在1994年创办的坚实娱乐公司是业内最负盛名的电视纪实类影片营销公司,曾成功把近300部纪录片向世界各地发行。 “近年来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十分迅速,作品的质量不断提高,而电视观众们对纪录片也越来越认可,市场在不断扩大”,波尔说,“而在美国甚至整个国际市场上,观众对中国题材的纪录片一直有着很大的兴趣,他们渴望了解中国。” 在中国,纪录片在观众心目中早已摆脱了早期枯燥、乏味的刻板印象,转而成为电视屏幕上的新宠。近年来的《故宫》《大国崛起》和《舌尖上的中国》等影片不但在电视上掀起收视热,更在互联网上引领了一时风潮。 为了满足观众对纪录片不断增长的收视需求,许多电视台纷纷开设纪录片频道,各大门户网站也开始购买纪录片版权,甚至尝试自制纪录片,但与国外相比,中国纪录片的传播渠道仍显得十分狭窄。 “我很期待与中国纪录片制作人进行多媒介平台发行方面的合作,在国际市场上,电视已经不再是纪录片最主要的销售渠道,由于数字传播手段的流行,我们更多地为各种数字终端提供适合他们播放的影片,比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等。”波尔说,“我在寻找‘中国制造’,但必须是能够吸引海外观众的。”

每个导演一生只导演了一部作品

有这么一句话:“其实每个导演一生只拍了一部电影,他所有的作品只是对处女作的模仿和改良。” 因此...去追溯那些大导演拍的第一部电影就变得特别有趣,暮里为此整理了十位著名导演的处女作,来看看他们的第一部作品是否奠基了他们的终身。 1.克里斯托弗·诺兰:《追随》(1998) ed2k://|file|Following.1998.%E8%BF%BD%E9%9A%8F.%E5%8F%8C%E8%AF%AD%E 5%AD%97%E5%B9%95.HR-HDTV.AC3.768X576-%E4%BA%BA%E4%BA%BA%E5%B D%B1%E8%A7%86%E5%88%B6%E4%BD%9C(https://www.doczj.com/doc/ff11025367.html,).mkv|1150472633|1be5 661916717309c11bee68b3225982|h=nfplxuiqyit3qsyqfauyoqfxk2rjvwoq|/ 1996年,诺兰拍摄了他的处女作《追随》,该片只用了6000美元。在这部不到70分钟的黑白片中,诺兰以倒叙作为基本的电影叙事语言,然后在倒叙的基础上又将时间彻底地敲碎,再将这些时间的碎片粘贴在一起,使电影有了不可思议的长度。 参与拍摄这部电影的人都有其它工作,因此只有每周六才能聚在一起拍摄,就这样整整用了1年的时间才拍摄完成了这部影片。 1998年,该片在旧金山电影节上放映并受到关注。诺兰将电影剧本的手稿发给观众传阅,这种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片子的结构是那种不按时间顺序的倒叙手法。当观众看到剧本后,对影片会有更深刻的理解,诺兰认为这对他们有很大的帮助。 从处女作就可以看出,诺兰对剧本的严谨性。《追随》中追踪者变成被追踪者,和《致命魔术》里魔术师的轮回,跟《盗梦空间》里盗梦者的轮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足见,《追随》其实就奠定了诺兰电影的主题。

浅析人物纪录片中人物表现手法的策划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f11025367.html, 浅析人物纪录片中人物表现手法的策划 作者:凌庆松 来源:《魅力中国》2017年第40期 摘要:在众多类型的纪录片创作中,人物纪录片可以称得上是处于主导位置的类型。人物纪录片就是把人们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和过程通过采用真实重构生活的方式用最真实的镜头记录下来。一部好的人物纪录片一定具备着更现实和更深远的教育意义,这样它的艺术品味和思考价值才会更好的展现出来。人物纪录片通过对人这一主体的记录和描述,向观众展示着自然真实的社会,体现着人文关怀的属性,发挥着深刻的社会价值和精神支持。 关键词:人物纪录片;人物表现;故事情节 一部纪录片所记录的有价值的人物故事是作品成功的关键,纪录片的故事化指的是在拍摄和制作人物纪录片时要把主人公和故事情节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只有这样故事情节的展开才能得以推进,情感的表达才能完整展现,从而塑造出生动人物的形象、增强故事的趣味性以及对观众的吸引力。人物纪录片的故事化是纪录片整体基调垫定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因此通过将纪录片故事化来完成创作是人物纪录片经常运用的一种手段。首先,定位好其故事性。其次,能够充分的挖掘其故事性。最后,在摄制完成后可以使用裁剪对摄制画面进行故事化的剪辑。后期也就是对拍摄的所有素材进行选择和组合。下面我们将就此进行讨论。 一、充分展示人物的“个性化”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人是生活的主体。因此艺术作品的表现,离不开对人物的刻画。想要创作出一部有价值的人物紀录片,就要求对人物的形象特点、性格和思想等方面有独特的分析和表现,以挖掘出人物本身的个性化。通过人物个性化的特征,更好的通过具象的影像资料使观众在观看时获得审美的享受和情感上的满足,让该纪录片的社会价值和精神价值能够很好的发挥出来。 在人物纪录片的发展史上,从最初的选择人物的正面形象为切入点到现在更加注重的是对人物个性的描绘来反应整个作品的主体,这种对人物的表现手法的选择其优点在于:首先,以小见大,突出主题。每一个人物的身上都存在他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亦即个性是人与人之间区分和交往的关键。人物记录片的拍摄以人物的个性化为切入点,透过一个点慢慢地连接整个面,更好的表达主题价值。其次,凸显真实性,贴近群众。人物纪录片以人物的个性化作为贯穿整部作品的线条,把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最真实的生活状态通过屏幕展现给观众,在向观众传递人物的观点或者行为方式的同时,使得观众更有代入感,容易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和思想上的启迪。最后,人物的个性化更能起到吸引观众的作用。 二、被拍摄者“身”“心”合一的“表演”

《大师》系列人物纪录片_邓稼先_解说稿..

东方卫视《大师》系列之邓稼先 1999年,当邓稼先被追授“两弹一星”元勋称号时,他已辞世整整13年。而这时距他1958年投身原子弹的研究也整整过去了41年。鹿希至今仍清楚地记得,1958年8月的一天,夜深了,辗转反侧的邓稼先久久地盯着窗外,窗外的夜色中一轮明月。她回忆说:邓稼先喜欢月亮,常望着月亮出神。突然,他坐了起来,将一只手轻轻放在我的手上,眼睛却盯着窗外的月亮,轻轻地说了声:“我要调动工作了。” 【采访妻子】我以为他是从这个科研单位调到另一个单位,所以问他调哪儿去,但他说不能说。我说为什么,他说不能说,我说在不在北京可不可以通信联系,他说不行。后来,他就说他连家也顾不了了。他说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 是什么样的工作要他下这样的决心,邓稼先没有回答,却说道:家里的一切都托付给你了。那一夜,许鹿希哭了。但她还是没想到,为这次调动付出的代价,将是夫妇俩寂寞的人生。向来不爱照相的邓稼先走进了照相馆,与妻子和一双儿女留下了这张全家福。那一年的邓稼先34岁。 邓稼先被任命为中国研制原子弹的理论设计负责人。但许鹿希以为只是普通的工作调动。他根本想不到丈夫是去造原子弹。因为邓稼先的专业虽然是核物理,但建国初期,新中国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能把小麦磨成面粉,还能造纸。毛泽东说,“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没有人知道邓稼先在哪里工作。他白天消失,晚上神秘地回家。其实,他那时工作的地方与家只隔着一站路。严格的保密纪律,让邓稼先的生活方式完全变了。此后,他没有发表过一篇学术论文,没有作过一次学术报告,甚至,亲友间的聚会也避开了。 【采访妻子】有一回骑车过去,正好看见他,就问他怎么在这,我就根本没想到那就是他的工作单位。他就骗我说:啊,我去看人,在这儿下错车了。然后他看见公共汽车来就赶紧上车,我没想到他是骗我的。 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2颗原子弹,使世界真切地看到了原子武器毁灭性的力量。2002年,美国解密了41份绝密文件,文件清楚地表明美国政府曾多次企图对中国发动核突袭。朝鲜战争期间,装有原子弹的导弹一度运至日本冲绳岛。美国人扬言要将核武器当做普通炸弹来用。国际舆论称,自广岛、长崎被毁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新中国一样临近核威胁。居里夫人的女婿,一生为和平而战的法国物理学家约里奥·居里通过自己的中国学

中国纪录片发展历史(20200630113828)

中国电视纪录片从诞生的1958年开始至今的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根据风格、类型、功 能等彼此关联映照的多种环境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1、政治化纪录片时期(1958 —1977年) 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在观念上依附于政治,在形态上则依附于其他的电视节目。 由于受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电视纪录片几乎都染上了政治化色彩。政治化纪录片在语言上 显得空洞,在题材上出现雷同,在风格上则是单一,缺少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人性色彩和人文精神。而由于技术局限和观念作用所导致的声画剥离的影片形态,使得这一时期的纪录片 出现浓重的灌输味。因此,这一时期的电视纪录片虽然负载重要的职能、有着相当的地位,但实际上并没有起多大作用。 2、人文化纪录片时期(1978 —1992 年) 第二时期的纪录片没有了第一时期的政治味道。受社会思潮的影响,人的意识开始觉醒, 原来的英雄主题逐步被人的主题所取代。尽管出现在电视纪录片中的一个个人还不是独立的 个体,而更像是集体的人性化的符号,但是已经和前一个时期的虚幻的英雄全然不同。即使是对民族精神的象征的山河的观照,也赋予了人文的色彩。 由于承载着教化的功能,带有民族象征意义的山川河流以及长城运河等均成为这个时期纪录片的最佳对象和载体。对于民族以及历史等大题材的观照成为这个时期电视纪录片的一大特色。宏大主题的纪录片,需要一种群体性力量,需要群体共同的激情,需要集体创作的机制,这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一个特点。 这一时期纪录片开始凸显媒介传播意识,这主要是因为那个时期社会对电视纪录片的功 能性需要所致,是纪录片本体以外因素作用的结果。 3、平民化纪录片时期(1993 —1998年) 第三时期出现了不同题材的纪录片,都把思考、关注的立足点放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上。纪录片的承载已经改变,意识形态的因素被人文的因素所取代。纪录片美学、哲学的意味加强,而它的社会性功能自然削弱。人的主题、百姓意识、平民化视角这些国际化的纪录 片表征,成了这个阶段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主导性观念。这一时期的电视纪录片在题材的选择 上有了国际化的意识,在主题的立意上站在了人类的高度。平时成为这一时期纪录片的主要 创作理念,它的主要特征是要还原事物的本来面貌。这不仅是纪录片在语言形态上回归本体, 更是作为纪录者对纪录对象的姿态的一种转变。 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个体意识也明显增强,表现在纪录片的选材和创作上出现个 人化的倾向。在创作对象个体化的同时,却也不自觉地淡化了他们与社会的关系。 4、社会化纪录片时期(1999 —迄今) 第四时期,市场”和社会责任”是两个核心词汇。市场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观众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全面回归社会、走向社会化,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一个基本特征。 人虽然仍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主题和关注中心,不过已经悄悄有所调整和变化。首先,是在人的选择上已经不再倾向于封闭环境中的、弱视的、偏远的人群,而是选择主流的、处于 现实中心的、社会化程度高的人群,新闻的因素越来越被某些纪录片所重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