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2020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山东省2020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山东省2020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山东省2020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山东师2020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校:_________姓名:_________成绩:_________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杜甫《春望》)(1分)(2)浩荡离愁白日斜,□□□□□□□。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乙亥杂诗》)(1分)

(3)孔子主张广泛地学习,专心致志地探求真理;能恳切的提问,联系当前实际进行思考的句子是:□□□□□,□□□□□。(《论语》)(2分)

(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

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分)

(5)请把李商隐的《无题》默写完整。(4分)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我不敢mào rán()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因为我不认为自己是教养完美的典范。

(2)她到底是文墨小康之家出身,虽没上过学,却也xūn táo()得一身书香,识文断字。

(3)街上,行人mójiān jiēzhǒng(),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

(4)“jūgong jìn cuì(),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作为《人类服饰文化全书》的一个专题,《服饰与考证》能够忝列

..其中,笔者深感荣幸。

B.一名文学爱好者将自己的剧本寄给一位剧作家,请求帮助,附短信一封:冒昧打搅,恭请

海涵,谨寄拙作一篇,请百忙中斧正

..。

C.作者以悲天悯人

....的情怀讲述了平民百姓的苦难,谴责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D.个别人爱占小便宜,碰到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总是当仁不让

....,这类人通常不会受大家欢迎。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

...的一项()(3分)

A.经过张老师对共青团知识认真而细致的讲解,使几位同学都跃跃欲试,王林不仅交了入团申请书,而且李明也交了。(删去“使”)

B.尽管作者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如不能进行认真分析,寻求它们彼此间的内在联系,也是难以写出好作品的。(把“尽管”改为“即使”)

C.近一两个月来,北京、杭州、成都等城市纷纷出台政策,开始严惩无视红绿灯信号乱穿马路。(在“乱穿马路”后加“的行为”)

D.日前,东莞住建局、工商局联合发布通知,从2019年3月1日起实施并推广购房“两天无理由推定”政策,这在国内还是首创。(将“实施”和“推广”互换位置)

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4分)

莞香历史悠久,属沉香珍品,唐代即被列为朝廷贡品,因成产于东莞而得名。莞香树,又名白木香、土沉香、牙香树。正常生长的莞香树无法香结,莞香是莞香树枝干或根部经虫蛀、雷击或人为砍伤等各种物理伤害后,经过自我修复的过程中分泌出的油脂,被真菌侵入寄生,在菌体内酶的作用下,使木薄壁细胞贮存的淀粉产生一系列变化,最后形成瘤状的香脂,经多年沉积而成的固态结晶体。中国科学院植物化学所、中国林业科学院热带所、中国科学院物构所对莞香的有机物检测研究表明,莞香有147个有机分子对应其特殊功用,其中有60多个无法人工合成,是珍贵的药物原材料。

(1)请结合材料为“莞香”下定义,不超过42字。(2分)

(2)根据材料内容,以“莞香”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方法,写一句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46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

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

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3分)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2)佳木秀.而繁阴()(3)乐.其乐()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以富有灵性的笔触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琅琊山变幻无穷的美丽景色,赏山乐水的欢畅与惬意跃然纸上。

B.文章写“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众宾归”钧围绕“乐”字展开,既写出太守与民同乐,

又表现了当时滁州的政治清明。

C.游记着力写太守与滁人沉醉于山水之间的情状,意在表现作者因仕途不得意而沉迷山水的消极的人生态度。

D.文章跰散结合,句式整齐又富有变化,尤其是“也”和“而”字的灵活运用,使得语言具有回环往复的音韵美。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9分)

时常熟有桑悦者,字民怿。书过目,辄焚弃,曰:“已在吾腹中矣。”为诸生,上谒监司,曰“江南才子”。监司大骇,延之校书,预刊落①以试悦。文意不属者,索笔补之。学士丘濬重其文,属使者善遇之。使者至,问:“悦不迎,岂有恙乎?”长吏皆衔之,曰:“无恙,自负才名不肯谒耳。”使者遣吏召不至,益两使促之。悦怒曰:“始吾谓天下未有无耳者,乃今有之。与若期,三日后来,渎②则不来矣。”使者恚③,欲收悦,缘濬故,不果。三日来见,长揖使者。使者怒悦脱帽竟去使者下阶谢乃已。所著书,颇行于世。

(选自《明史·列传·卷一百七十四》,有删节)【注】①刊落:删去。②渎:轻慢。○3恚:怒。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文意不属.者/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益.两使促之/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C.延.之校书/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D.缘.濬故/缘.木求鱼

10.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使者怒悦脱帽竟去使者下阶谢乃已

11.桑悦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0分)

“老师的戒尺”该不该举起?

①近日,江苏常州一场关于学生惩戒制度的听证会,让教育惩戒的老话题再次回到公众视野。表扬与批评是教育最主要的两种方式,缺一不可。

②“我的那根教鞭,被锁在柜子里20年。”一名资深老师跟记者感慨的一句话,今日引发不少人的共鸣。教鞭沦落到压箱底,见证了教师惩戒权的日渐式微。体罚时代的远去标志着我们国家教育理念的更迭,赏识教育等理念的引入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进步。但从现实来看,很多学校仿佛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罚是不罚了,但也不敢管了:体育课上,跳马、单双杠等曾经习以为常的运动都因“危险性”而被列入了负面清单;甚至春游、秋游等集体离校活动都被一刀切停掉了。

③现在的孩子,“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但过度呵护的结果如何?一方面体质越来越弱,风吹不得、日晒不得,跑两步就喊累、站一会就晕倒;另一方面心理越来越脆弱,“小皇帝”“小哭包”随处可见,批评两句“玻璃心”就要碎,碰到一点挫折就崩溃绝望。

④回首往昔,父母将孩子托付给老师,往往都会附带一句:“孩子要是捣蛋,您怎么收拾都没问题!”而今日,一些家长巴不得学校360度无死角地装满摄像头。一头盼着孩子能够养成坚毅的性格,长大后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撑起一片天;一头又不愿意放手把孩子交给学校,生怕孩子受到一丁点儿的委屈。孩子哪儿磕着碰着了,立马不分青红皂白地“兴师问罪”,很多家长的这种作风确实把学校和老师难为坏了。

⑤让我们的孩子更加健壮、更加坚毅,正在成为许多家长的诉求。有人甚至研究起了教师性别配比,希望能多些男老师。其实,与其舍近求远,不如将戒尺还给老师。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明确规定,班主任“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力”。不过,教育惩戒应该是出于对学生的爱,而不是发泄性的惩罚,这点很多人都明白,但如何具体实施,才是关键所在。一些学校开听证会酝酿推出惩戒制度,将惩戒权上升到可操性、机制化的条款,并接受家长、社会的监督,确实是恢复教育惩戒权最为稳妥的方式。问题是,教育惩戒是一项系统工程,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学校出面,都需要一个长期而且复杂的过程。

⑥“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大

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作家魏巍在回忆起老师惩罚自己的一幕时,内心却充满感动。由此可见,爱是教育的灵魂,讲究方式方法、施之有度、带有感情的惩戒,才能起到教育的效果。

⑦很多时候,社会的目光总是聚焦于各种有违公德师德的出格之举,却容易忽视一些饱含温情、用心良苦的方式。毕淑敏在一篇名为《孩子,我为什么打你》的文章中,记录了惩戒孩子时矛盾痛苦的心理,又夹杂着深挚而明理的厚爱,让很多孩子的心灵受到爱的震颤。最好的惩戒,一定是惩之有方、惩之有度和惩之有情的惩戒,绝非简单粗暴的体罚。

⑧教育不仅仅意味着知识的传授,还有心灵与心灵的交流。从这个角度来说,无论鼓励,还是惩戒,只有“用真情换来真心”,以情动人、以情育人、以情化人,才能铸就更健全的人格、更健康的品质。

(综合自《人民日报》《北京日报》)

12.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大量使用引用论证的方法来讲道理,如引用资深教师的话,《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内容以及作家魏巍和毕淑敏的话,使论证有理有据,富有权威性。

B.第④段今昔家长的态度对比,说明现在的孩子不好教育,惩戒教育势在必行。

C.惩戒教育与简单粗暴的体罚不同,它的前提是爱。

D.作者认为赏识教育的引入导致学生受到过度呵护,所以要使孩子更健壮更坚毅,只能施行惩戒教育。

13.下列与文中“教育惩戒”含义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A.鲁迅的启蒙老师寿镜吾老先生是一个博学而又极为严厉的人,在他的三味书屋里,有戒尺,还有罚跪的规则,但是都不常用。

B.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家有一条规定:如果子女犯错,必须受到应有的惩罚。至于具体采取什么方式,由子女自己提出来,经过母亲同意后,就可以施行了。

C.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他的儿子傅聪现在也是一位国际级的钢琴大师。傅聪幼年也是被父亲逼迫着学习钢琴,傅雷对儿子的管教非常严厉,他在楼上翻译作品,孩子在楼下练琴,中间稍有停顿,他下来抓着儿子的头就往墙上撞。

D.澳大利亚一名14岁的中学生,由于未能按学校规定穿合适的鞋子上课,而被赶出了教室。美国巴马州一名15岁的中学生因染红头发被学校勒令退学。

14.文中说“教育惩戒是一项系统工程,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学校出面,都需要一个长期而且复杂的过程。”结合选文,谈谈你对你实施教育惩戒“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理解。(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

好雪片片

林清玄

在信义路上,常常会看到一位流浪的老人,即使在热到摄氏三十八度的盛夏,他也着一件很厚的中山装,中山装里还有一件毛衣。那么厚的衣物使他肥胖笨重有如水桶。平常他就蹲坐在街角歪着脖子,看来往的行人,也不说话,只是轻轻地摇动手里的奖券。

很少的时候,他会站起来走动。当他站起,才发现他的椅子绑在皮带上,走的时候,椅子摇过来,又摇过去。他脚上穿着一双老式的牛伯伯打游击的大皮鞋,摇摇晃晃像陆上的河马。

到夜晚,他会找一块干净挡风的走廊睡觉,把椅子解下来当枕头,和衣,甜甜地睡去了。

对于街头的这位老人,大部分人都会投以厌恶与疑惑的眼光,小部分人则投以同情。

我每次经过那里,总会向老人买两张奖券,虽然我知道即使每天买两张奖券,对他也不能有什么帮助,但买奖券使我感到心安,并使同情找到站立的地方。

记得第一次向他买奖券的那一幕,他的手、他的奖券、他的衣服同样的油腻污秽,他缓缓地把奖券撕下,然后在衣袋中摸索着,摸索半天掏出一个小小的红色塑胶套,这套子竟是崭新的,美艳得无法和他相配。

“不行的,讨个喜气,祝你中奖!”老人终于笑了,露出缺几颗牙的嘴,说出充满乡音的话。

他终于装好了,慎重地把红套子交给我,红套子上写着八个字:“一券在手,希望无穷。”

后来我才知道,不管是谁买奖券,他总会努力地把奖券装进红套子里。慢慢我想到了,小红套原来是老人

对买他奖券的人一种感激的表达。每次,我总是沉默耐心等待,看他把心情装进红套子,温暖四处流动着。

和老人逐渐认识后,有一年冬天黄昏,我向他买奖券,他还没有拿奖券给我,先看见我穿了单衣,最上面

的两个扣子没有扣。老人说:“你这样会冷吧!”然后,他把奖券夹在腋下,伸出那双油污的手,要来帮我扣扣子,我迟疑一下,但没有退避。

老人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把我的扣子扣好,那时我真正感觉到人明净的善意,不管外表是怎么样的污秽,

都会从心的深处涌出,在老人为我扣扣子的那一刻,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鼻子因而酸了。

老人依然是街头的流浪汉,把全部的家当带在身上,我依然是我,向他买着无关紧要的奖券。但在我们之

间,有一些友谊,装在小红套,装在眼睛里,装在不可测的心之角落。

我向老人买过很多很多奖券,多未中过奖,但每次接过小红套时,我觉得那一时刻已经

中奖了,真的是“一券在手,希望无穷”。我的希望不是奖券,而是人的好本质,不会被任何境况所淹没。

我想到伟大的禅师庞蕴说的:“好雪片片,不落别处!”我们生活中的好雪,明净之雪也是如此,在某时某地当下即是,美丽地落下,落下的雪花不见了,但灌溉了我们的心田。15.文中“我”和老人各为对方落了什么样的好雪,请简要概述。(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6.文章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举两例并分析起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7.品味下面的加点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1)老人终于笑

....了,露出缺几颗牙的嘴,说出充满乡音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他终于装好

....了,慎重地把红套子交给我,红套子上写着八个字:“一券在手,希望无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8.文章结尾引用的庞蕴禅师的话“好雪片片,不落别处”有什么深意?(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三、作文(50分)

1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硬核,原本的含义为形容说唱音乐和游戏。因此早有硬核说唱游戏的说法。硬核说唱

是更具有力量感的音乐形式,热情奔放、猛烈强劲。而硬核游戏存在一定难度并有特定受众的游戏。但是作为网络语而流行起来的“硬核”这个词使用的范围更加广泛,不单单形容说唱和游戏,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是一种很厉害、很酷、很彪悍、很刚硬的意思。比如“硬核老母”、“硬核少女”。而在二次元、御宅文化里,硬核的意思还有:高端、高素质、风格突出、专一的意思。其中,硬核粉丝,就被解释为对某个爱豆很专一的粉丝。想一个人一直对某件事物执着,也可以说他硬核这事物。

请自拟一个含有“硬核”一词的标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附加题(10分)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附加题(10分)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A)

这么大的人,拉上那么美的车,他自己的车,弓子软得颤悠颤悠的,连车把都微微的动弹;车箱是那么亮,垫子是那么白,喇叭是那么响;跑得不快怎能对得起自己呢,怎能对得起那辆车呢?这一点不是虚荣心,而似乎是一种责任,非快跑,飞跑,不足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与车的优美。那辆车也真是可爱,拉过了半年来的,仿佛处处都有了知觉与感情,祥子的一扭腰,一蹲腿,或一直脊背,它都就马上应合着,给祥子以最顺心的帮助,他与它之间没有一点隔膜别扭的地方。赶到遇上地平人少的地方,祥子可以用一只手拢着把,微微轻响的皮轮像阵利飕的小风似的催着他跑,飞快而平稳。拉到了地点,祥子的衣裤都拧得出汗来,哗哗的,像刚从水盆里捞出来的。他感到疲乏,可是很痛快的,值得骄傲的一种疲乏,如同骑着名马跑了几十里那样。

(B)

回到车厂,他懊睡了两天。决不想上曹宅去了,连个信儿也不必送,曹先生救不了样子的命。睡了两天他把车拉出去,心中完全是块空白,不再想什么,不再希望什么,只为肚子才出来受罪,肚子饱了就去睡,还用想什么呢,还用希望什么呢?看着一条瘦得出了棱的狗在白薯挑子旁边等着吃点皮和须子,他明白了他自己就跟这条狗一样,一天的动作只为捡些白薯皮和须子吃。将就着活下去是一切,什么也无须乎想了。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样子还在那文化之域,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他停止住思想,所以就是杀了人,他也不负什么责任。他不再有希望就那么迷迷忽忽的往下坠,坠入那无底的深坑。他吃,他喝,他嫖,他賭,他懒,他狡猾,因为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了去。他只剩下那个高大的肉架子,等着清烂,预备着到乱死岗子去。

1.A、B两文段中,祥子的性格特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请以选段中的语句为例,简析作品语言的一个特色。(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结合小说内容,分析祥子从“人”到“走兽”这一变化的原因。(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山师大附中第二学期部编版初三语文

第二次模拟测试答案

一、基础题

1.(1)浑欲不胜簪。

(2)吟鞭东指即天涯。

(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4)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1)贸然(2)熏陶(3)摩肩接踵(4)鞠躬尽瘁

3.D【解析】A.忝列:有愧于排列在其中。 B.斧正:请别人修改文章的敬词 C.悲天悯人:指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 D.当仁不让:遇到该做的事情,主动去做,不推辞。

4.A【解析】“王林不仅交了入团申请书,而且李明也交了”改为“不仅王林交了入团申请书,而且李明也交了”

5.(1)莞香是莞香树根枝因物理伤害后经自我修复分泌出并在菌体内酶的作用下形成的固态结晶体。

(2)莞香犹如医药界一颗耀眼的明珠,散发出迷人的光芒。二、阅读理解

6.(1)居高临下(2)茂盛的样子(3)以……为乐

7.(1)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2)至于太阳的升起,山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

8.C【解析】“因仕途不得意而沉迷山水的消极的人生态度”错,应为“虽仕途不得意却仍有兼济天下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9.C【解析】A.连贯/类 B.增加/益处 C.邀请 D.因为/沿10.使者怒/悦脱帽竟去/使者下阶谢/乃已

11.由读过的书就能记住,校订时补写不连贯之处可见他记忆力强(聪明)、有才华;由他拜访监司,自号江南才子,以及待使者的态度上可见他自负高傲、恃才傲物。

【参考译文】

常熟有个叫桑悦的人,字民怿。书看过后,就焚烧掉,说:“已经在我腹中了。”当生员时,去拜见监司,自称“江南才子”。监司很吃惊,请他校刊书籍,预先删掉一些来测试桑悦。对文意不连贯的地方,桑悦取笔补上。学士丘濬看重他的文才,嘱咐使者善待他。使者到了后,问:“桑悦不来迎接,难道是生病了吗?”长吏都恨他,说:“没有病,他自己仗恃有才气名声不肯拜见罢了。”使者派官吏去召他不来,加派两人催促他。桑悦大怒说:“起初我说天下没有无耳朵的人,现在就有。与你约定时间,三天后再去,怠慢我就不去了。”使者很生气,想逮捕桑悦,因丘濬的缘故,没有实施。三天后,(桑悦)去见使者,对使者作长揖。使者很愤怒,桑悦脱帽后就走了。使者下台阶向他道歉,才作罢。所著的书,在世上颇为流行。

12.A

13.D

14.①赏识教育让学校教育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敢罚,不敢惩;②过渡呵护孩子的心理和身体导致教育惩戒难以施行;③父母怕孩子委屈,动不动就兴师问罪;④惩戒教育很难把握度,要惩戒就要有比较合适的度。

15.“我”:“我”向老人买奖券。老人:老人看到“我”扣子没有系好,坚持为“我”扣好扣子。

16.①将崭新、美艳的红色塑胶套与肮脏的身子、奖券形成十分鲜明的对比.红色塑胶套是老人美好心灵的象征.②将大部分人对老人投以厌恶与“我”坚持买奖券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我”的善良及富有同情心。

17.(1)“终于笑了”表示时间之久,与“几乎终日补说话”相呼应,说明老人平时孤单、寂寞,突出流浪老人内内的美好、对善良的坚持。(2)“终于装好了”意思是经过很长时间终于装的满意的意思。生动传神地写出了老人将红套子交给“我”时的郑重其事,突出表现了老人对买奖券者的感激和美好祝愿。

18.文章最后一段引用庞蕴禅师的话,用“好雪”象征美好的心灵和人与人之间的温暖,用“当下即见”暗指随时给别人的内心深处送去温暖,增加文章的意蕴,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三、作文(略)

附加题

1.A:(起初)憨厚老实、坚韧、自尊好强、吃苦耐劳;B:(最后)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自甘堕落。

2.①老舍善于运用口语化的语言,如“车厢是那么亮,垫子是那么,。喇叭是那么响”,亲切自然,俗白易懂,活泼流畅,朗朗上口。

3.答案:个人原因:刚到北平的祥子老实健壮、吃苦耐劳,有美好的理想;经过人生的“三起三落”后,只关注个人利益的祥子变得麻木涤倒、自暴自弃。造成祥子前后差异的深层原因是当时黑暗的社会,在战乱频繁、腐败混乱的旧社会,依靠个人的奋斗不能通向幸福生活,只能通向更加悲惨的生活。拉格奈格国王:残暴傲慢,人们谒见国王时要舔地板,国

王把毒药撒在地板上杀死他不喜欢的大臣。(2分,性格1分,情节1分,要一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