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上册附录诗歌赏析

八年级上册附录诗歌赏析

八年级上册附录诗歌赏析

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主题】(或问写法特点)

这首诗借物言理,以园中葵菜作喻,启示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练习】

1.写出这首诗的主旨句并说说此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主旨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

2.下列各项中,与“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汉乐府《长歌行》)意蕴相同的是( A )A.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B.休将白发唱黄鸡

C.谁言寸草心,报得三寸晖

D.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3.展现画面“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答:园中的葵菜郁郁葱葱,亭亭玉立,青青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朝阳下闪着亮光。

野望·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主题】

全诗写的是秋色中的山野,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

【练习】

1.这首诗的主旨句是哪一句?

答: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展开想象,生动地描绘颔联所描绘的画面。

答:层层树林已染上萧瑟的金黄的秋色,起伏的山峦惟见落日的余晖,这是多么宁静、开阔、美丽的画面。纵使在淡淡的暮霭之中,人们还是能够感觉到山野间秋林、落晖的光与色的强烈辉映。

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主题】

表达诗人身在他乡,思念亲人、家乡之情及因无法回乡的凄凉、无奈之情。

【练习】

1.首联写景有何作用?(或者问:展现首联的画面)

答:草木枯黄凋零,鸿雁南飞,北风呼啸,江上充满寒意。这句写景渲染了肃杀凄凉的气氛,烘托思乡愁绪。

2.颈联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表达诗人身在他乡,思念亲人、家乡之情及因无法回乡的凄凉、无奈之情,与此同时,也表达了又想做官又想归隐的矛盾心情。

*3.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答:这两句诗寓情于景,把思归的哀愁和前路茫茫的愁绪寄予在迷茫的黄昏江景之中。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主题】

表达了诗人渴望出世做官,实现自己人生抱负的愿望,表现了他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练习】

1.“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句实写洞庭,其中“蒸”和“撼”两字用得妙,请分析。答:“蒸”字写出水气蒸腾的样子,同时给人以蒸蒸日上的动态感;“撼”字以夸张的语言写湖水犹如万钧雷霆,岳阳城似乎都被震得地动天摇,极显湖水澎湃动荡的力量之大,突出了洞庭秋水虎吼雷鸣的勃勃生机。

*2、描绘“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画面。

答:云梦大泽水气蒸腾,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

*3、赏析“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答:化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典故,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渴望出仕和希望得到对方引荐的心情。

4、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本诗目的是举荐自己,为何要描绘洞庭湖的壮观景象?)

答:孟浩然的这首干谒诗把洞庭湖写得气势浩瀚,阔大雄壮,充分展示了自身的才华。情感表达委婉有致,不卑不亢,含而不露骨,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实为干谒诗的精品。这是唐代的一首著名的五言律诗,其情也积极向上。

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主题】

此诗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后四句描绘登楼所见,烘托思乡之情。

【练习】

1.展开想象,描绘“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一联所描绘的画面。

答:日暮后面是夜晚,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水雾江烟,一片迷蒙,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面对此情此景,谁人不生乡愁也无由。(或者用这一句: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渺的大江令人发愁!)本句借景抒情,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2.描述“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画面。

答:晴天从黄鹤楼遥望对岸,汉阳的树木看得清清楚楚。鹦鹉洲上,草长得极为茂盛。

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主题】

这是首送别诗,充满诗情画意。写分手时的离情别绪,抒发了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

【练习】

1.用优美的语言描绘首联画面。

答: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郭的北面,明净的溪水潺潺地环绕着东城。

2.选取一角度,赏析首联。

答:横、绕两个字用得贴切。横,横卧的意思,描写了青山横卧在外城北面的景象,勾勒出青山的静态之景;绕,环绕的意思,描写了清澈的溪水围绕着东城流动的景象,体现了水的动态之景,这两句话写出了送别之地的青山秀水。

3.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巧用比喻,以“浮云”“落日”作比,以浮云的飘忽不定喻游子的心意,以落日对大地的依恋喻故人之情,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4.尾联写“萧萧班马鸣”有何作用?

答:借马鸣犹作离别之声,进一步衬托了离情别绪。

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主题】

这首写秋的诗爽朗明快,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心境。前两句是议论,直接表达了秋日胜春朝的看法。后两句晴空中排云而上的白鹤形象,把诗人的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练习】

1.诗人笔下的秋天是一番怎样的景象?请用优美的语言展现出来。

答: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飞起,把我的诗兴引发到了青天之上。

2.阅读《秋词》与《天净沙·秋思》,按要求填写相关文字内容。

答:两篇作品同样是写秋景,但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截然不同。刘禹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豪迈乐观;而马致远却抒发了孤凄悲凉。在表现手法上,《秋词》是议论兼抒情,而《天净沙·秋思》却是借景抒情。

3.鉴赏“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答:这句写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飞起,将诗人的诗兴引到了蓝天之上。通过晴空中排云而上的白鹤形象,把诗人的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4.怎样理解“鹤”的形象?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答:诗人是以“鹤”自喻,视“鹤”为坚强不屈的化身,抒发了作者豪迈乐观之情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鲁山山行·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主题】

这是一首秀美的山水抒情诗,作者通过对鲁山山中绮丽风光的赞美,表达出对大自然的迷恋和热爱,体现了诗人闲适、惬意的心情。

【练习】

1、试赏析“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一句。

答:以声衬静,写出了山林的幽静。同时写云外之鸡声,点出人家所处之高。

2、颔联“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中“改”“迷”妙在哪里?

答:“改”字用得妙,幽静的鲁山,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景色也在变化。因为“行”,所以好峰才处处改,又一个画面换成另一画面。以“改”体现“行”,正切合诗题“山行”。“迷”的原因一是曲径幽深,容易走错路,二是独行,自己一个人五人之路,容易走错路。这里把一个人游山的体验逼真的表现出来了。

3、描写“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的画面。

答:秋意浓浓之际,暮色渐渐融进了树林,一只笨重的老熊摇摇晃晃走来,缓缓地爬上树逗乐,而这时一只胆小可爱的小路趁夜色渐临,别的野兽都归巢之际,悄悄跑到溪边饮水。

浣溪沙·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主题】

#这首词上片表现词人面对清新春景的愉快心情,下片进而由寺前西流溪水,联想到人生也可老当益壮。全词表现了诗人虽身处困境却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练习】

1.词的上阕描写了“兰芽浸溪”、“沙路无泥”、“暮雨规啼”三幅画面。请你展开想象,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其中的一幅图画。

答:“兰芽浸溪”,三月间,山下的兰草刚冒出短短的嫩芽儿,芽儿浸在兰溪里,显得生机盎然,充满活力。

2.赏析下阙“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答:诗人由寺前西流溪水,联想到人生也可老当益壮,蕴含着人可以青春长在,不必为光阴流逝、人生衰老而叹息的哲理,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豁达的胸襟。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主题】

这首诗借写一个风雨之夜做梦奔赴战场,戍守边防,表现了作者至老不衰的抵抗金人入侵的坚强决心。充分表现了诗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爱国情怀。

【练习】

1.这首诗的后两句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语句作一下分析。

答:作者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风吹雨”,是实景,“铁马冰河”是梦境。诗人因关心国事而形成戎马征战的梦幻,体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这首诗借写一个风雨之夜做梦奔赴战场,戍守边防,表现了作者至老不衰的抵抗金人入侵的坚强决心,充分表现了诗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爱国情怀。

3、“尚”字的表达效果?

答:尚,还。在这里写自己虽年老体衰,但还想着去为国家戍守轮台,保卫边疆,表达了诗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爱国情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