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第22课_课堂检测解析版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第22课_课堂检测解析版

第六单元第二十二课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吉林高一检测)从1979年开始,祖国大陆对台湾的政策有了重大发展,“重大发展”的含义是(D)

A.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B.不再提统一台湾的问题

C.呼吁尽快实现统一D.从武力统一到和平统一

[解析]1979年之前,我国对台湾的政策是武力统一;之后则立足于和平统一,但也不排除使用武力,故选D项。

2.(2018·聊城高一期末)“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鉴于历史的经验和台湾的现实,我们提出了祖国统一之后可以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设想。”由此可见,“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最初主要是为了解决(B)

A.香港问题B.台湾问题

C.澳门问题D.国际问题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鉴于历史的经验和台湾的现实”可以直接推断出“一国两制”构想最初是为解决台湾而提出的。

3.(2018·铜陵高一检测)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其回忆录中说:“我只想把香港留在英国的治下。……但这不可能。于是我想到了邓先生的‘一国两制’,这为保持香港的独特性提供了机会。”材料中“香港的独特性”是指(D)

A.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B.保留英国对香港的治权

C.自由港和世界金融中心D.保持香港既有的社会制度

[解析]材料信息“一国两制”“为保持香港的独特性提供了机会”,由此判断,“香港的独特性”是指香港保持既有的社会制度不变,故应选D项。

4.(2018·广西学业水平测试)根据“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我国首先成功解决了(B)

A.南海诸岛问题B.香港问题

C.台湾问题D.澳门问题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1997年香港回归,“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

5.(2018·长春十二校高一联考)1990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为实现香港顺利回归奠定了基础。《基本法》中所蕴含的原则有(B)

①一国两制②港人治港③高度自治④社会主义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②③

[解析]本题考查“一国两制”的有关特点。根据所学,①②③项正确,第④项社会主义说法错误,大陆实行社会主义,香港继续实行资本主义。

6.(2018·山西重点中学高一联考)1984年通过的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可同联合王国和其他国家建立互利的经济关系”“可以‘中国香港’名义单独地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经济、文化关系,并签订有关协定”。据此,下面表述合理的是(D) A.《声明》为英国干涉香港事务埋下了伏笔

B.香港可根据需要开展独立外交活动

C.香港获得了独立处理涉外事务的权利

D.香港将享有受法律保护的高度自治权

[解析]从材料可知,香港可独自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经济、文化关系并订立协议,这表明香港有高度自治权,但与英国干涉香港事务没有必然联系,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具有外交和国防权,故B、C两项说法错误。故本题应选D项。

7.(2018·南昌高一调研)有学者认为“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是中国未来统一的一种示范、一种模式或者一种标本……是中国现代化的先驱,同时香港也是把中国领向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的基地和桥梁”。据此,香港回归的历史意义不包括(B)

A.国家统一样本B.社会制度示范

C.文明交流枢纽D.经济发展标本

[解析]A、C、D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一国两制”构想的精髓在于香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而大陆作为国家主体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故不能说香港是社会制度示范,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

8.(2018·江门高一联考)2015年春节前后,持续近两年的所谓香港“占中”事件,在中央政府、香港特区政府及香港各界民众的反对下终于沉寂了。这表明(B)

A.香港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B.“一国两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C.香港与内地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D.香港回归后保持了长期的繁荣和稳定

[解析]题干中的香港“占中”事件与香港享有高度自治权之间没有联系,故A项错误;题干中香港“占中”事件在中央政府、香港特区政府及香港各界民众的反对下沉寂,说明“一国两制”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

可,故B项正确;题干所示内容与香港、内地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没有关系,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香港回归后保持了长期的繁荣和稳定,故D项错误。

9.2017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十八周年,十八年来澳门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事实强有力地证明了“一国两制”的正确性。下面对“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理解是(D)

A.接纳了葡萄牙“主权与治权分开”的提议

B.给予特别行政区包括外交和国防在内的自治权

C.在主权问题上采取了更加灵活的策略

D.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解析]本题考查对“一国两制”概念的理解。邓小平指出,所谓“‘一国两制’,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十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应选D项。

10.(2018·常州高一联考)1987年11月2日,台湾红十字会开始受理民众赴大陆探亲登记及信函转投。这一天被台湾《民众日报》称之为“一个历史性的日子”。“历史性”是指海峡两岸(A) A.长期隔绝的状态被打破B.直接通邮、通商、通航

C.达成“一个中国”共识D.实现了30年来的真正停火

[解析]根据“1987年11月2日,台湾红十字会开始受理民众赴大陆探亲登记及信函转投”,结合所学可知,1987年台湾当局允许台湾同胞到大陆探亲,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被打破,A项正确;2008年直接通邮、通商、通航,1992年达成“一个中国”共识,1979年实现了30年来的真正停火,B、C、D三项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11.(2018·阜阳高一调研)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我们有“一国两制”,也有“九二共识”。这两者的共同之处有(C)

①均以尊重历史和现实为基础②均由中国中央政府提出,发展为法律文件③均以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④均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实践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历史上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现实中两岸还未实现统一,“一国两制”和“九二共识”都尊重这一历史和现实,故①正确;“九二共识”是两岸民间组织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的,故②错误;它们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维护国家利益,故③正确;它们提出的一个中国的原则已经在两岸达成共识,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实践,故④正确,C项符合题意。

12.(2018·通化高一联考)《华盛顿邮报》资深副主编莱利·韦茅斯对蔡英文进行了专访。在采访中,韦茅斯两次提到“大陆(mainland)”,蔡英文始终用CHINA一词指代大陆。蔡英文还批评美国政府自1979年后“不公平地”将台湾定义为“政治实体”,宣称“我们是一个国家,一个民主国家”。这说明了蔡英文当局(D)

A.力图实现与美国平起平坐B.反对美国的对华政策

C.赞同“一国两制”的方针D.拒绝承认“九二共识”

[解析]本题考查两岸关系,根据材料,蔡英文把大陆称之为中国,把台湾称为一个国家,说明她认为海峡两岸是两个国家,这就违反了“九二共识”中只有一个中国的说法。所以选D项。试题的立足点是大陆

与台湾,所以A项错误。蔡英文的核心观点是反对美国把台湾定义为“政治实体”,不是美国的对华政策,B项错误。由题意来看蔡英文不可能赞同“一国两制”。C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香港沦陷,开始了3年零8个月的日占期。1942年10月中英谈判中,国民政府要求终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收回新界,遭到英方拒绝。在1943年11月开罗会议上,丘吉尔公开反对在亚洲及中国实行《大西洋宪章》,并声称要让英国国旗在香港上空高高飘扬,他说:“我们也有我们的传统……我就要坚持这些传统和维护大英帝国。”

材料二1997年6月30日23时59分,英国国旗在英国国歌乐曲中缓缓降落。7月1日,零点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响起,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区区旗一起徐徐升起。这是中华民族长久期盼的瞬间,这是永载史册的时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中国政府提出了什么要求?结果如何?丘吉尔所谓的“传统”的真实含义是什么?

[答案]要求:二战期间,国民政府要求收回“新界”,但不是全部香港地区。结果:由于英方拒绝而失败。含义:丘吉尔所谓的“传统”,不过是侵略扩张和炮舰政策。

(2)材料二反映的问题是什么?解决问题的方针是什么?

[答案]问题:中国政府通过谈判收回了香港地区的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方针: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构想。

(3)从国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解决香港问题的不同结果中,你能得出哪些启示或结论?

[答案]国民政府软弱无能,无法收回香港“新界”地区;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国力强盛了,中国人民的夙愿才得以实现;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方针以其高度的原则性和灵活性,顺利实现了香港、澳门回归,也必然加快完成祖国统一的进程。

14.祖国统一大势所趋,这是两岸十几亿人民的共同心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最符合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材料二第一条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反分裂国家法》

材料三台湾当局前领导人马英九在主持高雄港两岸海运直航仪式时表示,两岸“三通”启动象征两岸和解,不是走对立冲突的路,希望两岸能够共谋和平繁荣。马英九在致辞时说,两岸直航代表的意义就是两岸不再对立,以谈判取代对立、以和解取代冲突。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为结束海峡两岸的分离状况、实现祖国统一,制定了什么基本方针。这一方针首先在哪一问题上得到成功实践?

[答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香港回归。

(2)据材料二说明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分析《反分裂国家法》制定的主要目的。

[答案]基本立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坚决反对“台独”。主要目的: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3)根据材料三回答,两岸最终实现“三通”是在哪一年。有何重大意义?

[答案]2008年。有利于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有利于祖国统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