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药登记残留试验方案

农药登记残留试验方案

农药登记残留试验方案
农药登记残留试验方案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的要求

农药登记药效资料要求 (室内生物活性及田间药效的试验要求) 农药是植物保护的重要手段,从整个农业病、虫、草、鼠害等的防治来说,应当发挥各种防治方法的积极作用,提倡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但今后或更长的时间里化学防治仍是起主导作用,据有关专家的估计,目前在防治有害生物的过程中,农药所起的作用的达70%—80%,而其它方法所起的作用占20%—30%,如不使用农药,就很难达到高产、稳产的要求。所以要不断研制新农药、新剂型,探索科学使用农药的新方法,新途径,克服农药使用中的缺点,以最大限度发挥农药的作用。一种农药是否可以用于生产,防治病、虫、草、鼠害,必须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经过室内生物活性测定及田间小区试验,得到科学的试验数据才能确定。这部分资料必须由经农业部农药检定所认证考核合格的单位和人员来完成。试验方法及内容必须按照已经颁布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如:GB/T17980.1—17980.50-2000《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暂时没有标准的要按照有关规定或常规方法进行。 一、室内生物活性测定资料要求 在申请临时登记时必须要提交室内生物活性测定资料,这部分资料包括药剂 对靶标生物的作用机理及致死中量LD 50(致死中浓度LC 50 )或抑制中量ED 50 (抑 制中浓度EC 50 )。这个数值是经过常规的生物测定试验后对数据进行生物统计得到的(生物统计可使用具有统计功能的计算器完成)。 LD 50(LC 50 ):药剂使靶标生物死亡一半所使用的计量(或浓度)。 ED 50(EC 50 ):药剂使靶标生物抑制一半所使用的计量(或浓度)。 室内生物测定时杀虫剂一般可采用点滴法、浸渍法和喷雾法等;杀菌剂可采用孢子萌发试验法,生长速率测定法和扩散法等;除草剂可采用小杯法和盆栽法等。 二、田间药效的试验要求 田间小区试验是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植物种类、有害生物、有益生物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研究农药在应用上的各种效应,鉴别农药防治病、虫、草、鼠害的效果,对作物的安全性,对有益生物的影响及对环境的影响,是综合评价农药的使用与推广价值所必须的步骤,是新农药室内试验过度到大田实际应用的中间纽带。为了正确评价一种农药,使药效资料符合农药登记的要求,试验结果有一定的可比性,并要与国际上的试验方法取得一致,以便交流,田间药效试验应按着统一的试验程序,严格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内容力求全面。试验单位和地点应由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统一安排。 1)每一个新研制的农药、新剂型应在我国不同气候条件,具有代表性的耕作区完成两年以上的田间小区药效试验。 2)试验地选择:试验地是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的最基本条件,选择当地有代表性的试验地,要求地势平坦,土壤类型、肥力基本一致,作物种植和管理水平一致,排灌方便的田块,并应记录灌溉的方法,时间及水量。不要将试验地选在树林、房屋、河流、池塘及大路边的田块。否则会影响试验的代表性。 3)试验作物和防治对象的选择:一般来说,新农药、新剂型在进入田间小区试验之前,基本掌握了它的试验作物和防治对象,为了获得理想结果,应选择敏感品系作物进行试验,创造和提供有利于防治对象发生的条件。也

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 第11部分:短期重复经皮染毒(28天)毒性试

I C S65.100 B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 B/T15670.11 2017 部分代替G B/T15670 1995 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 第11部分:短期重复经皮染毒(28天) 毒性试验 T o x i c o l o g i c a l t e s tm e t h o d s f o r p e s t i c i d e s r e g i s t r a t i o n P a r t11:S h o r t-t e r mr e p e a t e dd o s e28-d a y d e r m a l t o x i c i t y s t u d y 2017-07-12发布2018-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G B/T15670.11 2017 前言 G B/T15670‘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分为以下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急性经口毒性试验霍恩氏法; 第3部分: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序贯法; 第4部分: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概率单位法; 第5部分:急性经皮毒性试验; 第6部分:急性吸入毒性试验; 第7部分:皮肤刺激性/腐蚀性试验; 第8部分:急性眼刺激性/腐蚀性试验; 第9部分:皮肤变态反应(致敏)试验; 第10部分:短期重复经口染毒(28天)毒性试验; 第11部分:短期重复经皮染毒(28天)毒性试验; 第12部分:短期重复吸入染毒(28天)毒性试验; 第13部分:亚慢性毒性试验; 第14部分:细菌回复突变试验; 第15部分:体内哺乳动物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 第16部分:体内哺乳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第17部分:哺乳动物精原细胞/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第18部分:啮齿类动物显性致死试验; 第19部分: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第20部分:体外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试验; 第21部分:体内哺乳动物肝细胞程序外D N A合成(U D S)试验; 第22部分:体外哺乳动物细胞D N A损害与修复/程序外D N A合成试验; 第23部分:致畸试验; 第24部分:两代繁殖毒性试验; 第25部分:急性迟发性神经毒性试验; 第26部分:慢性毒性试验; 第27部分:致癌试验; 第28部分:慢性毒性与致癌合并试验; 第29部分:代谢和毒物动力学试验三 本部分为G B/T15670的第11部分三 本部分按照G B/T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三 本部分部分代替G B/T15670 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三 本部分与G B/T15670 1995的亚急性经皮毒性试验部分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和调整了总体结构和编排格式; 增加了 规范性引用文件 (见第2章); 增加了 术语和定义 (见第3章); 增加了 试验概述 (见第5章); Ⅰ

农药登记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农药登记试验质量管理 规范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农药登记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农药登记试验管理,规范农药登记试验行为,确保农药登记试验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和真实性,保证农药登记评审工作的科学、有效,根据《农药管理条例》《农药登记试验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为申请农药登记提供数据而进行的试验,包括产品化学、药效、毒理学、残留和环境影响等试验。 第三条农药登记试验单位开展农药登记试验应当遵循本规范。 第二章组织和人员 第四条农药登记试验单位(以下简称“试验单位”)应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配备试验单位负责人、试验项目负责人(试验技术负责人)、质量保证人员、试验人员、档案管理员、样品管理员等。 第五条试验单位负责人应当为法定代表人或者取得法人授权的人员,主要职责包括以下方面: (一)全面负责试验单位的建设和组织管理,确保试验单位能够履行本规范; (二)配备相应的设施、仪器设备、材料和人员,确保项目及时正常开展; (三)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指定专人负责档案管理,留存每位工作人员的任职资格、培训情况、经历和工作职责的记录; (四)明确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加强业务培训;

(五)组织制修订标准操作规程,保存所有版本及修订记录,确保按最新版本执行; (六)设立质量保证部门,任命质量保证人员,并确保其履行职责; (七)制定并及时更新试验主计划表,掌握各试验项目的进展,每个试验项目启动前任命试验项目负责人,在多场所试验中根据需要任命试验分项负责人; (八)确保试验项目负责人、试验分项负责人、质量保证人员和试验人员之间信息交流通畅; (九)监督试验项目负责人书面批准试验计划,并提供给质量保证人员; (十)建立计算机系统,并按照本规范要求进行系统验证、运转和维护; (十一)提供良好的安全防护措施; (十二)与委托方签订委托协议或合同,明确试验计划、完成期限等,及时将协议或合同、样品封样编号及产品名称、试验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预计启动和完成日期、试验地点等信息上传至农业部规定的农药管理信息平台。 第六条试验项目负责人应当对试验全过程和最终试验报告负责,主要职责包括以下方面: (一)批准试验计划,确保试验计划满足委托方的技术要求;核查试验条件,确保满足试验要求; (二)及时向质量保证人员提交试验计划副本,在试验过程中与质量保证人员保持有效沟通; (三)确保试验人员可随时获取试验计划,并按照相应的标准操作规程或试验准则开展试验,确保安全防护措施执行到位;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田间试验批准证书号: 协议备案号: 试验样品封样编号: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单击此处键入试验年度]) 农药类别:杀虫剂 试验名称: 委托单位: 承担单位: 试验地点: 总负责人:[签名] 技术负责人:[签名] 参加人员:

报告完成日期: 地址: 电话: 传真: 邮编: E-mail:

田间药效试验报告摘要 试验名称: 试验作物: 防治对象: 供试药剂: 施药方法及用水量(拌土量): 试验结果:

适宜施药时期和用量:使用方法: 安全性:

[单击此处键入试验名称] 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1 试验目的 [单击此处键入试验目的] 2 试验条件 2.1 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 [单击此处键入试验对象和拉丁名] [单击此处键入试验作物,品种名称] 2.2 环境或设施栽培条件 [单击此处键入小区耕作、环境条件或设施栽培条件] 3 试验设计和安排 3.1 药剂 3.1.1 试验药剂 [单击此处键入试验药剂通用名称、含量、剂型、生产厂家] 3.1.2 对照药剂 [单击此处键入对照药剂商品名、通用名称、含量、剂型、生产厂家]3.1.3 药剂用量与编号 表1 供试药剂试验设计

3.2 小区安排 3.2.1 小区排列 [单击此处键入小区排列方法(田间小区分布图或表)] 3.2.2 小区面积和重复 小区面积或植株数:[单击此处键入小区面积或小区植株株数] 重复次数:[单击此处键入重复次数] 3.3 施药方法 3.3.1 使用方法 [单击此处键入详细使用方法,应与当地农业生产实践相适应] 3.3.2 施药器械 [单击此处键入施药器械类型、操作条件] 3.3.3 施药时间和次数 [单击此处键入施药次数、施药时期或作物生育期及虫害发生阶段]3.3.4 使用容量 [单击此处键入实际公顷用药液量或用药倍数] 3.3.5 防治其他病虫害的药剂资料 [单击此处键入防治其它病虫害药剂施用准确数据] 4 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 4.1 气象及土壤资料 4.1.1 气象资料 [单击此处键入施药当日及试验期间气象资料概要(详见气象资料表)]4.1.2 土壤资料 [单击此处键入土壤资料]

农药药效试验怎么做-流程

第五章农药登记田间药效试验方法 第一节农药登记田间药效试验的特点 一、基本概念 农药登记田间药效试验是界于小试研制试验和大田示范试验之间,由中试产品所进行的小区区验证试验,是试验药剂与常规药剂、无药剂处理区对照进行的试验,是在不同年份、不同自然条件下通过试验,检验产品对作物病、虫、草、鼠害的实际防治效果,了解其对作物的安全性及对天敌等有益生物的影响等,也就是是为农药登记提供审批依据。 二、试验的特点 1.为农药产品登记注册提供审批依据。 《农药管理条例》第六条规定:“国家实行农药登记制度。生产(包括原药生产、制剂加工和分装)农药和进口农药,必须进行登记”。第八条规定,申请农药登记时,其研制者、生产者或者向中国出售农药的外国企业应当提交田间药效试验资料。田间试验是我国农药登记的第一阶段。 2.登记田间药效试验必须准确、可靠。登记田间药效试验决定农药产品登记后在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防治效果和安全性。试验的目的就是要通过登记试验提出试验药剂的推荐使用剂量、使用方法、使用注意事项等,登记审批要以此为依据,企业以皮制作标签,农民要按标签说明防治病虫害。所以责任重大。 3.田间药效试验必须真实、科学。农药试验数据是审批部门决定一个农药产品是否能够成为一个商品的重要依据。因此,田间药效试验数据必须真实、科学。 4.田间药效试验是验证农药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农药产品质量标准往往使用仪器来检测;而农药产品对靶标作物的防治效果、对

作物的安全性、对有益生物的影响以及将来推广使用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等只能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来获得。 5.登记田间药效试验实行批准(许可)制度。田间药效试验需企业申请,经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审查批准(许可),给予批准号或许可证后才能实施试验。 6.登记药效试验的试验样品实行封样检测管理。从2003年5月1日起施行。 7.登记田间药效试验单位实行认证管理制度。 第二节农药登记田间药效试验要求 一、试验设计基本原理 英国人Fisher提出,试验应遵循以下三项基本原则: 重复原则。所有试验应有重复。 随机分配原则。任何试验单位都有同等的概率接受任何一个处理。 局部控制原则。试验单位如品种、性别、出生、体重等具有一致性。 二、试验前准备 (二)试验方案 1.通常由厂家提供提供初步的试验方案,包括:药剂名称及含量、有效成份种类、配比(混剂)、防治作物、供试作物、药使用使用浓度、施药方法、施药次数、施药时期、调查时间和次数等内容。 2.试验单位有义务对试验方案根据当地情况提出建议,经与企业协商,对不合理的部分进行个性补充并细化。 (二)药剂准备 1.试验药剂:一般设低、中、高三个浓度梯度,除草剂还需设中剂量的倍量以测定除草剂对作物的安全性。大田试验采用有效成份g/hm2;果树采用有交效成份mg/kg。 2.对照药剂:应是已登记并在生产上对作物安全、防治效果好的

农药登记试验管理办法

---------------------------------------------------------------范文最新推荐------------------------------------------------------ 农药登记试验管理办法 《农药登记试验管理办法》已经农业部2018年第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8年8月1日起施行。这是小编提供的农药登记试验管理办法,欢迎阅读。 农药登记试验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证农药登记试验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和真实性,加强农药登记试验管理,根据《农药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申请农药登记的,应当按照本办法进行登记试验。 开展农药登记试验的,申请人应当报试验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农业部门)备案;新农药的登记试验,还应当经农业部审查批准。 第三条农业部负责新农药登记试验审批、农药登记试验单位认定及登记试验的监督管理,具体工作由农业部所属的负责农药检定工作的机构承担。 省级农业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农药登记试验备案及相关监督管理工作,具体工作由省级农业部门所属的负责农药检定工作的机构承担。 第四条省级农业部门应当加强农药登记试验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及时将登记试验备案及登记试验监督管理信息上传至农业部规定的 1 / 22

农药管理信息平台。 第二章试验单位认定 第五条申请承担农药登记试验的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或经法人授权同意申请并承诺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二)具有与申请承担登记试验范围相匹配的试验场所、环境设施条件、试验设施和仪器设备、样品及档案保存设施等; (三)具有与其确立了合法劳动或者录用关系,且与其所申请承担登记试验范围相适应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 (四)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配备机构负责人、质量保证部门负责人、试验项目负责人、档案管理员、样品管理员和相应的试验与工作人员等; (五)符合农药登记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并制定了相应的标准操作规程; (六)有完成申请试验范围相关的试验经历,并按照农药登记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运行六个月以上; (七)农业部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六条申请承担农药登记试验的机构应当向农业部提交以下资料: (一)农药登记试验单位考核认定申请书; (二)法人资格证明复印件,或者法人授权书; (三)组织机构设置与职责; (四)试验机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标准操作规程)清单;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柑桔贮藏病害是柑桔采收后存放期的主要病害,经常需用杀菌剂进行防治。为了确定防治柑桔贮藏期病害药剂的最佳使用浓度,测试药剂对柑桔贮藏病害的效果及对柑桔品质的影响,为杀菌剂登记的药效评价和安全、合理使用技术提供依据。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乃炽、吴新平、顾宝根、朱庆华。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杀菌剂防治柑桔贮藏病害:青霉病(Penicillium italicum),绿霉病(Penicillium digitatum),黑色蒂腐病( Diplodia natalensis),褐色蒂腐病(Phomopiscitri )药效试验的方法和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柑桔仓库贮藏期杀菌剂防治柑桔贮藏病害登记用药效试验及药效评价,其它药效试验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试验条件 2.1 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试验对象为柑桔贮藏期病害。试验作物为柑桔采收后的果实。选择贮藏期易感染病害的柑桔品种,记录品种名称。 2.2环境条件试验用果来源必须相同,果的大小及品种的特性必须是相似的,清除带有病疤的果和机械损伤的果,把供试果洗净,待处理。试验期间,试验用果的贮藏条件必须一致;在冷贮藏情况下,要考虑品种的特点,使贮藏条件保持最适宜状态。 试验可以在不同地区及不同季节进行(秋天、冬天、夏天),也可在不同年份对多品种进行试验。试验时,不同处理的果要分开存放。 3 试验设计和安排 3.1 药剂 3.1.1 试验药剂注明药剂商品名/代号、中文名、通用名、剂型含量和生产厂家。试验药剂处理不少于三个剂量或依据协议(试验委托方与试验承担方签定的试验协议)规定的用药剂量。 3.1.2 对照药剂对照药剂须是已登记注册的并在实践中证明有较好药 效的产品。对照药剂的类型和作用方式应同试验药剂相近并使用常用剂量,特殊情况可视试验目的而定。 3.2 试验安排试验药剂,对照药剂、空白对照处理于仓库随机排列。每一处理,常温贮藏为100―200果,冷藏为400―500果,重复4―5次。 3.3 施药方式 3.3.1 使用方法按协议要求及标签说明进行。一般是浸渍、熏蒸及喷淋处理后单果和大包装隔离贮存。 3.3.2使用器械若喷淋,选用生产中常用的器械,记录所用器械的类型和操作条件(操作压力、喷孔口径)的全部资料。施药应保证药量准确,分布均

农药登记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附件6 农药登记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农药登记试验管理,规范农药登记试验行为,确保农药登记试验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和真实性,保证农药登记评审工作的科学、有效,根据《农药管理条例》、《农药登记试验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为农药登记提供数据而进行的产品化学、药效、残留、毒理和环境影响等试验。 第三条农药登记试验全过程,包括人员、设施、设备、材料、试验设计、质量保证、记录和报告等应遵从本规范。 第二章组织和人员 第四条承担农药登记试验的机构(以下简称试验机构)应具有明晰的组织体系架构,至少应包括试验机构管理者、质量保证部门、试验项目负责人(多场所试验的主要研究者)、试验人员、档案管理员、样品管理员等。 第五条试验机构管理者应为法定代表人或者取得法人授权,主要职责包括以下方面:

(一)确保试验机构具有履行农药登记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以下简称质量管理规范)的声明。 (二)确保配备足够数量人员以及相应的设施、设备和材 料,保证试验项目及时正常地进行。 (三)确保留存每位专业技术人员的任职资格、培训情况、 经历和工作职责的记录。 (四)确保每位工作人员清楚自己的岗位职责,接受必要 的岗位培训。 (五)确保建立适当的、可行的标准操作规程,所有标准 操作规程都得到批准和执行。 (六)确保设立质量保证部门,任命专职人员,并保证其 依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履行职责。 (七)确保在每项试验项目启动前,任命试验项目负责人。 (八)确保在多场所试验中,根据需要任命主要研究者。 (九)确保多场所试验中试验项目负责人、主要研究者、 质量保证人员和试验人员之间信息交流通畅。 (十)确保试验项目负责人书面批准试验计划。 (十一)确保质量保证人员可以获取试验项目负责人批准的试验计划。 (十二)确保保存所有标准操作规程历史卷宗。 (十三)确保指定专人负责档案管理。 (十四)确保主计划表及时更新与管理。 (十五)确保机构的供应满足相应登记试验的需要。 (十六)确保被试物、对照物和试验样品标示明确。

柑橘残留田间试验操作实例

Institute of Quality and Standard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ZAAS 柑桔残留田间试验 操作实例 浙江省农科院质标所:李振 1

Institute of Quality and Standard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ZAAS 实例 ?以80%克菌丹水分散粒剂在 柑桔上的残留试验为例 2

Institute of Quality and Standard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ZAAS 第一步,查询相关背景资料 ü克菌丹纯品为无色晶体,熔点178℃,蒸汽压<1.3mPa(25℃),密度1.74,溶解度水中3.3mg/L(25℃),二甲苯20g/L,氯仿 70g/L,丙酮21g/L,环已酮23g/L,苯21g/L,甲苯6.9g/L,异丙 醇1.7g/L,乙醇2.9g/L,乙醚2.5g/L(26℃),不溶于石油,中性溶 液中缓慢水解,碱性环境中水解迅速。 ü防治对象:可防治果树、蔬菜、作物上的多种病害,也可作为种子处理剂或灌根防治茎枯病、立枯病、黑斑病。对苹果和梨的某 些品种有药害,对莴苣、芹菜、蕃茄种子有影响。 ü作用机理:克菌丹属于广谱保护性杀菌剂,对真菌和细菌都有毒杀作物。主要作用机制是①影响丙酮酸的脱羧作用,使之不能进 入三羧循环。②抑制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的活性,阻断三羧酸循 环。 3

Institute of Quality and Standard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ZAAS ?推荐MRL:未查到克菌丹在柑桔中的MRL值。?克菌丹在其它作物中的MRL值如下: ?中国:15mg/L(梨果类水果) ?CAC :25mg/kg(梨),15mg/kg(桃), 3mg/kg(油桃) ?ADI:0.1mg/kg体重(1995年),资料来源于GB 2763-2005。 4

农药登记药效实验协议书(样本)

附件: 农药登记药效试验协议书(样本) 备案号:(×××-××-虫(菌、草、调、鼠或卫)-×××)企业名称(甲方): 试验单位名称(乙方) 试验名称: 农药产品类别(□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植调剂□杀鼠剂) 农药登记田间药效试验证书号: 试验样品封样编号: 技术负责人姓名: 本试验协议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乙方同意于年度按下述条件实施本试验;甲方同意支付有关款项。具体条款如下: 一、试验方案 1、试验药剂: 2、对照药剂:(□甲方提供□乙方自备) 3、供试作物: 4、防治对象: 5、试验小区面积和重复: 6、试验设计: 施药时间和使用方法: 8、调查方法: 9、其它: 二、签约双方责任 A 甲方责任 1、向乙方免费提供试验样品和试验方案等相关资料信息;如因甲方提供的试验方案不合理导致最终试验结果不能作为登记资料使用,责任由甲方承担; 2、向乙方支付本试验费用合计(元)人民币,具体支付时间和支付方式为:

乙方收款单位名称: 开户行: 银行帐号: 3、其它说明: B 乙方责任 1、严格按照甲方提供的试验方案(如果方案不合理,需及时与甲方沟通,共同讨论修改)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试验。如因乙方单独改变试验方案导致不同区域试验结果无法比较,不能作为登记资料使用,责任由乙方承担; 2、试验实施过程中,如甲方派技术人员考察试验进展情况,乙方有义务协助安排,但食宿、交通费用由甲方自理; 3、在试验结束后个月内,向甲方提供正式的、规范的试验报告一式三份; 4、乙方有义务对甲方提供的试验样品、资料和相关试验结果等信息保密。如乙方希望引用、发表有关试验结果信息,需与甲方协商,获得甲方同意方可使用。 5、其它说明: 三、风险规避 乙方因特殊气候条件等客观因素不能如期开展试验,应及时通知甲方另行安排或提供有关建议,以避免造成甲方登记进度延误;如试验进行过程中遭遇不可抗力因素导致试验失败,已产生的费用由双方协商解决。 其它补充说明: 四、其它约定: 上述未尽事宜,由双方本着友好、平等、合作的原则协商解决;协调不成的争议,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裁决。 五、协议的签署和生效 1、本协议自甲、乙双方授权代表共同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后生效,有效期自年 月日至年月日。 2、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另一份由乙方上报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生测室备案。甲方(签名):乙方(签名): 公司(盖章):单位(盖章): 年月日年月日 备注:备案号格式为:试验单位证书编号-年份-农药类别简称(虫、菌、草、调、鼠或卫)-序号,例如:北京市农药检定所(试验单位证书编号为001)2006年承担本单位第1个(序号为001)杀虫剂试验-40%毒死蜱EC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虫试验(杀虫剂,简称“虫”),则其备案号为(001-06-虫-001),依此类推,承接的第2个杀虫剂试验为(001-06-虫-002)。农药类别中“鼠”指用于防治大田田鼠的杀鼠剂,其它防治家鼠的杀鼠剂统一按卫生用农药以“卫”字编号。

农药登记毒理学代谢和毒物动力学试验

农药登记毒理学代谢和毒物动力学试验 1 范围 GB/T 15670的本部分规定了代谢和毒物动力学试验的基本原则、方法和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为农药登记而进行的代谢和毒物动力学试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4925 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毒物动力学toxicokinetics 研究化学物质在体内量变规律的科学。它从速度论的观点出发,研究化学物质在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过程中随时间发生的量变规律,用数学模式系统地分析和阐明化学物质在体内的位置、数量与时间的关系,探讨这种动力学过程与毒作用强度和时间的关系。 3.2 速度rate 机体或机体某部位在单位时间内转运或消除化学物质的量或浓度的变化,用dx/dt表示。对恒速过程,可用平均速度△x/△t表示。单位是mg·h-1或μg·min-1。 3.3 速率常数rate constant 机体或机体某部位化学物质转运或消除的速度与该部位化学物质的量或浓度的比值,即(dx/dt)/X。单位是时间的倒数h-1或min-1。 3.4 零级速度过程zero order rate process 化学物质转运或消除的速度与化学物质的量或浓度的零次方成正比,即(dx/dt)=KX0。因为X0=1,所以(dx/dt)=K,即零级速度过程就是恒速过程,与化学物质的量或浓度无关,可用速度来衡量。 3.5 一级速度过程first order rate process

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单位管理办法

附件: 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单位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做好农药登记管理工作,保证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根据《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农药登记资料要求》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是为评价农药毒理学安全性而进行的试验(详见附件1)。 第三条农业部农药检定所负责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单位考核、委托和管理的具体工作。 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方可承担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具备A级资质的单位可以承担附件1中全部试验,具备B级资质的单位可以承担附件1中第一、二部分试验,具备C级资质的单位只能承担附件1中第一部分试验。 第二章申请与受理 第四条具备下列条件的试验机构可以自愿向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申请承担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或得到独立法人的授权,具备承担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工作条件的科研和教学等单位。 (二)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单位的实验室应符合《农药毒理学安全性评价良好实验室规范》(NY/T 718)的相关要求。 (三)申请承担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的单位技术人员应熟悉《农

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GB 15670)。 第五条申请承担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的单位应提交下列资料:(一)单位概况和实验室基本情况; (二)实验设施; (三)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及主要试验人员情况,包括职称、学历、专业、培训情况、工作能力和简历等; (四)动物使用和动物实验室合格证书; (五)相关仪器设备清单及使用情况; (六)近五年相关工作总结和典型试验报告; (七)管理制度及其它参考资料; (八)自身诚信情况申明。 第六条农业部农药检定所负责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单位申请资料的受理和初审。对资料齐全的,组织专家考核组进行技术考核(包括资料审查和现场评审)。对资料不全或不具备申请条件的,退回申请,书面通知申请单位并说明理由。 第三章考核 第七条农业部农药检定所聘请相关领域有资质的技术人员建立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单位考核专家库。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根据考核领域从专家库中抽取专家组成考核组进行技术考核,与被考核机构有利害关系的考核人员应当回避。 第八条技术考核按照组织机构、人员、设施、仪器设备和试验系统、质量管理、试验工作等内容分为若干单项,分项打分。考核合

农药药效试验协议书

农药药效试验协议书 企业名称(甲方): 试验单位名称(乙方) 试验名称: 农药产品类别(□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植调剂□杀鼠剂) 农药登记田间药效试验证书号: 试验样品封样编号: 技术负责人姓名: 本试验协议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乙方同意于年度按下述条件实施本试验;甲方同意支付有关款项。具体条款如下: 一、试验方案 1、试验药剂: 2、对照药剂:(□甲方提供□乙方自备) 3、供试作物: 4、防治对象: 5、试验小区面积和重复: 6、试验设计: 施药时间和使用方法: 8、调查方法: 9、其它: 二、签约双方责任 A 甲方责任 1、向乙方免费提供试验样品和试验方案等相关资料信息;如因甲方提供的试验方案不合理导致最终试验结果不能作为登记资料使用,责任由甲方承担; 2、向乙方支付本试验费用合计(元)人民币,具体支付时间和支付方式为: 乙方收款单位名称: 开户行: 银行帐号: 3、其它说明:

B 乙方责任 1、严格按照甲方提供的试验方案(如果方案不合理,需及时与甲方沟通,共同讨论修改)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试验。如因乙方单独改变试验方案导致不同区域试验结果无法比较,不能作为登记资料使用,责任由乙方承担; 2、试验实施过程中,如甲方派技术人员考察试验进展情况,乙方有义务协助安排,但食宿、交通费用由甲方自理; 3、在试验结束后个月内,向甲方提供正式的、规范的试验报告一式三份; 4、乙方有义务对甲方提供的试验样品、资料和相关试验结果等信息保密,试验样品仅用于本试验,不另作它用。如乙方希望引用、发表有关试验结果信息,需与甲方协商,获得甲方同意方可使用。 5、其它说明: 三、风险规避 乙方因特殊气候条件等客观因素不能如期开展试验,应及时通知甲方另行安排或提供有关建议,以避免造成甲方登记进度延误;如试验进行过程中遭遇不可抗力因素导致试验失败,已产生的费用由双方协商解决。 其它补充说明: 四、其它约定: 上述未尽事宜,由双方本着友好、平等、合作的原则协商解决;协调不成的争议,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裁决。 五、协议的签署和生效 1、本协议自甲、乙双方授权代表共同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后生效,有效期自年 月日至年月日。 2、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另一份由乙方上报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生测室备案。甲方(签名):乙方(签名): 公司(盖章):单位(盖章): 年月日年月日 备注:备案号格式为:试验单位证书编号-年份-农药类别简称(虫、菌、草、调、鼠或卫)-序号,例如:北京市农药检定所(试验单位证书编号为001)2006年承担本单位第1个(序号为001)杀虫剂试验-40%毒死蜱EC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虫试验(杀虫剂,简称“虫”),则其备案号为(001-06-虫-001),依此类推,承接的第2个杀虫剂试验为(001-06-虫-002)。农药类别中“鼠”指用于防治大田田鼠的杀鼠剂,其它防治家鼠的杀鼠剂统一按卫生用农药以“卫”字编号。

农药登记残留试验报告编写格式要求

1. 试验声明 本试验是按照《农药登记残留试验准则》(NY/T788-2004)的规定,由我单位完成,报告内容是对原始试验数据真实准确的反映,试验行为和试验记录符合《农药登记残留试验单位认证管理办法》(农农发[2002]10号)。试验结果仅对委托方提供的封样号为××××××的试验样品负责。 参加试验人员:×××、×××、×××、××× 报告编写人:(签字)年月日 技术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单位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单位签章) 地址:邮编: 电话:传真:

2. 委托单位及样品信息 委托单位:××××××××××××× 试验样品名称:50%伊克马威?汉倍磷可湿性粉剂 封样号:×××××××× 产品信息:关于产品开发、登记、使用等方面的信息摘要或综述,施药背景调查和试验样品质量检测报告等。

3. 实验进度安排及说明 为确保伊克马威和汉倍磷的安全使用,评价其在辣椒上的消解趋势、残留水平以及对环境的污染情况,受×××××××××有限公司委托,经农业部农药所审批,××××-××××年由××××××××承担了50%伊克马威?汉倍磷WP在辣椒上的残留动态及最终残留水平的两年三地残留试验,实验地点分别是陕西省汉中市×××乡、四川省巴中市×××乡、湖南省长沙市×××镇,具体进度安排见试验实施方案。

4. 有效成分简介 4.1 伊克马威 中文通用名:伊克马威 英文通用名: 化学名称: 化学结构式: 化学分子式: 分子量: 理化性质:应包括外观、熔点、闪点、相对密度或比重、蒸气压、溶解度、水及有机溶剂、辛醇-水分配系数(Kow)、酸(碱)稳定性、光和热稳定性等。4.2 汉倍磷 中文通用名:汉倍磷 英文通用名: 化学名称: 化学结构式: 化学分子式: 分子量: 理化性质:应包括外观、熔点、闪点、相对密度或比重、蒸气压、溶解度、水及有机溶剂、辛醇-水分配系数(Kow)、酸(碱)稳定性、光和热稳定性等。 5. 田间试验 5.1 试验时间: 试验时间应该具体到日期。 5.2 试验地点: 试验地点应该具体到乡镇级。 5.3 试验农药: 样品的组成、含量(混剂应分别标明)和剂型等信息 5.4 试验作物: 具体到每一个试验的品种,作物名称应该遵照农业部公告的《用于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制定的作物分类》的规定。 5.5 试验方法

如何做好田间农药登记试验

贵州省全省农药管理工作会交流材料 余庆县如何做好农药田间小区登记试验工作总结 (余庆县植保植检站) 农药田间小区药效登记试验,是对农药产品特性、应用技术、药害及药效进行观察和记载,并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为农药的登记和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农药田间小区登记试验报告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是做好农药登记管理工作的基础工作和重要保证。农药田间小区登记试验是农业部药检所对生产厂家进行农药登记的一个重要环节,为其进行登记提供依据,是确保广大消费者安全使用农药的前提和保证。如何做好农药登记试验,结合我站多年来工作经验,就农药田间小区登记试验中常见的技术问题,与大家共同交流探讨,供同行参考。 一、了解当地病虫发生情况和试验田基本情况,是做好农药登记试验的基础 1、了解当地主要农作物种植情况、种植面积,种植区域,能否达到做试验的要求。 2、了解当地主要农作物病虫草害的发生为害情况,要求做到了解发生为害种类,发生种类的发生规律,防治适期,防治指标,分布区域,为害情况。 3、了解试验田的田间肥力情况,⑴根据试验田的地形,如试验田的面坎面的肥力比后坎面的肥力高,做小区时处理与面坎平行,重复与面坎垂直;⑵根据田间作物的长势确定田间小区的分布,做到重复内小区间作物长势基本一致;⑶作物播种前撒播油菜等小粒种子植物,根据长势了解田间肥力情况;⑷根据上季作物的田间长势情况了解肥力情况。 二、拟定试验实施方案,是做好农药田间小区试验的前题和保障 在接到省站下达的农药登记试验后,根据协议书试验对象和要求,认真学习《农药田间试验准则》中的相关内容,根据《农药田间试验准则》的要求拟定农药试验的具体实施方案,为农药登记试验提供了保证。拟定试验方案时结合当地作物的生长情况,根据防治对象的发生情况和特点,明确防治适期 三、签定试验协议,明确奖惩,是做好农药登记试验的关健 每个试验实行负责制,由一个有经验的技术人员牵头负责,实行经费包干,签定试验协议书,责任到人,明确奖惩,对不能完成试验的,每个试验惩试验负责人200元,其参加它人员100元,确保了试验的顺利完成。

农药登记试验管理办法

农药登记试验管理办法 索 引 号:QH200-2036-2018-00014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常年公开 发布日期:2018-03-02 分 类:行政公文与政策解读 成文时间:2018-03-02 地 区:光山县 单 位:光山县农业农村局 公文号: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保证农药登记试验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和真实性,加强农药登记试验管理,根据《农药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申请农药登记的,应当按照本办法进行登记试验。开展农药登记试验的,申请人应当报试验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农业部门)备案;新农药的登记试验,还应当经农业部审查批准。第三条 农业部负责新农药登记试验审批、农药登记试验单位认定及登记试验的监督管理,具体工作由农业部所属的负责农药检定工作的机构承担。省级农业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农药登记试验备案及相关监督管理工作,具体工作由省级农业部门所属的负责农药检定工作的机构承担。第四条 省级农业部门应当加强农药登记试验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及时将登记试验备案及登记试验监督管理信息上传至农业部规定的农药管理信息平台。第二章 试验单位认定第五条 申请承担农药登记试验的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或者经法人授权同意申请并承诺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二)具有与申请承担登记试验范围相匹配的试验场所、环境设施条件、试验设施和仪器设备、样品及档案保存设施等;(三)具有与其确立了合法劳动或者录用关系,且与其所申请承担登记试验范围相适应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四)建立完善的

组织管理体系,配备机构负责人、质量保证部门负责人、试验项目负责人、档案管理员、样品管理员和相应的试验与工作人员等;(五)符合农药登记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并制定了相应的标准操作规程;(六)有完成申请试验范围相关的试验经历,并按照农药登记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运行六个月以上;(七)农业部规定的其他条件。第六条 申请承担农药登记试验的机构应当向农业部提交以下资料:(一)农药登记试验单位考核认定申请书;(二)法人资格证明复印件,或者法人授权书;(三)组织机构设置与职责;(四)试验机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标准操作规程)清单;(五)试验场所、试验设施、实验室等证明材料以及仪器设备清单;(六)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名单及相关证明材料;(七)按照农药登记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要求运行情况的说明,典型试验报告及其相关原始记录复印件。申请资料应当同时提交纸质文件和电子文档。第七条 农业部对申请人提交的资料进行审查,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者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申请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按照要求提交全部补正资料的,予以受理。第八条 农业部对申请资料进行技术评审,所需时间不计算审批期限内,不得超过六个月。第九条 技术评审包括资料审查和现场检查。资料审查主要审查申请人组织机构、试验条件与能力匹配性、质量管理体系及相关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和适宜性。现场检查主要对申请人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试验设施设备条件、试验能力等情况进行符合性检查。具体评审规则由农业部另行制定。第十条 农业部根据评审结果在二十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符合条件的,颁发农药登记试验单位证书;不符合条件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第十一条 农药登记试验单位证书有效期为五年,应当载明试验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住所、实验室地址、试验范围、证书编号、有效期等事项。第十二条 农药登记试验单位证书有效期内,农药登记试验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名称或者住所发生变更的,应当向农业部提出变更申请,并提交变更申请表和相关证明等材料。农业部应当自受理变更申请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作出变更决定。第十三条 农药登记试验单位证书有效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向农业部重新申请:(一)试验单位机构分设或者合并的;(二)实验室地址发生变化或者设施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的;(三)试验范围增加的;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杀菌剂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杀菌剂 田间药效试验是农药登记管理工作重要内容之一,是制定农药产品标签的重要技术依据,而标签是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唯一指南。为了规范农药田间试验方法和内容,使试验更趋科学与统一,并与国际准则接轨,使我国的药效试验报告具有国际认同性,特制定我国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国家标准。该系列标准参考了;EPPO(欧洲及地中海植物保护组织)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及FAO (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地区类似的准则,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并经过大量田间药效试验验证而制定的。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组织起草并负责解释。 杀菌剂防治辣椒炭疽病Fungicides 辣椒炭疽病是危害我国辣椒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经常需用杀菌剂进行防治。为了确定防治辣椒炭疽病药剂的最佳田间使用剂量,测试药剂对作物及非靶标有益生物的影响,为杀菌剂登记的药效评价和安全、合理使用技术提供依据。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新平、顾宝根、刘乃炽、朱庆华。 本标准规定了杀菌剂防治辣椒(包括甜椒)炭疽病(Collectrichum capsici)田间药效小区试验的方法和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杀菌剂防治辣椒炭疽病登记用田间药效小区试验及药效评价,其它田间药效试验参照本标准执行。 试验条件 2.1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试验对象为炭疽病。 试验作物为辣椒(包括甜椒)。选用敏感品种,记录品种名称。 2.2环境条件田间试验须安排在历年发病地区,所有试验小区的栽培条件(土壤、肥力、生育阶段、作物行距)须均匀一致,且符合当地科学的农业实践(GAP),如要灌溉,记录灌溉的方法、时间和水量。如果在棚室进行熏蒸剂、烟雾剂药剂试验,每个处理须使用单个棚室或将棚室其严密隔离成若干个小区。 3试验设计和安排 3.1药剂 3.1.1 试验药剂注明药剂商品名/代号、中文名、通用名、剂型含量和生产厂家。试验药剂处理不少于三个剂量或依据协议(试验委托方与试验承担方签定的试验协议)规定的用药剂量。 3.1.2 对照药剂对照药剂须是已登记注册的并在实践中证明有较好药效的产品。对照药剂的类型和作用方式应同试验药剂相近并使用当地常用剂量,特殊情况可视试验目的而定。 3.2 小区安排 3.2.1小区排列试验药剂、对照药剂和空白对照的小区处理采用随机区组排列,特殊情况须加以说明。 3.2.2 小区面积和重复小区面积:15―50m2(棚室不少于8m2)。重复次数:最少4次重复。 3.3施药方式 3.3.1 使用方法按协议要求及标签说明进行,施药应与当地科学的农业实践相适应。 3.3.2使用器械选用生产中常用的器械,记录所用器械的类型和操作条件(工作压力、喷孔口径)的全部资料。施药应保证药量准确,分布均匀,用药量偏差超过±10%的要记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