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样例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样例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样例
计算机导论实验报告样例

CORBA分布式应用程序实验报告

班级: 计算机系2000级D班

学号: 00184271

姓名: 温颖文

CORBA分布式应用程序实验报告

2000级计算机科学系D班温颖文 00184271

一.实验名称

使用CORBA实现一个分布式应用程序。

二.实验日期

2004年2月14日到2月29日

三.实验背景

在结束了《分布式对象技术》的学习后,为了加深对分布式技术的理解,尤其是对基于体系结构设计得相当精妙的OMA参考模型的CORBA技术的理解,我选择了图书馆管理系统作为应用背景,希望尽量使用CORBA中的各种相关技术,编写了这个系统。

四.实验目的

通过这个实验,进一步加深对分布式对象技术的理解,并深入地理解CORBA技术的整个框架和其中的一些细节,实现一个分布式应用系统。

五.实验环境

使用JDK1.3,VISIBROKER 4.5和JBUILDER8进行开发。

六.实验过程

1.步骤概述

在实现CORBA分布式应用程序的过程中,需要依次进行以下步骤:

1.编写接口定义文件(Library.IDL)

2.编写IDL中定义的各个接口的对象实现

3.编写服务程序。

4.编写客户程序。

2.重点详述

(1)需求分析与设计

图书馆管理系统是一个在技术上比较成熟的领域,对图书馆信息管理的需求已经是比较明确的了,主要集中于对图书和用户情况的管理,最主要的功能是为用户提供方便的借阅服务和对图书的借阅情况作一个准确的记录,全面管理图书的借阅和归还工作。

本次实验我以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作为应用领域,利用CORBA技术构造一个简易的系统,基于实验的目的,所以我对系统的功能做了一些简化,只是提供了一些的基本功能,列表如下:

函数接口基本功能

addBook() 添加图书

updateBook() 更新图书

findBook() 查找图书

borrow() 借阅图书

returnBook() 归还图书

query() 根据用户提供的条件查询图书

AddBorrower() 添加用户

FindBorrower() 查找用户

实际上,我在接口和服务端是实现了removeBook()和removeBorrower()的功能的,但没有在客户端提供,客户端的功能还不是很完善,这是有待解决的。

下面开始根据开发的步骤,逐步讨论其中的各个重要问题。

(2)接口设计

接口设计,也就是编写IDL文件,是实现该系统的第一步,在设计接口的过程中,考虑到需要对外提供的功能,我设计了三个接口,分别是管理员接口Manager,图书接口Book和用户接口Borrower;而为了在返回信息后减少客户端对服务端的访问次数,我设计了一个结构类型BookInfo和以此为基本类型的序列Books;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异常的定义,详见Library.idl文件。

在接口设计中值得一提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关于BookInfo结构的设计,正如上述所言,设计这个结构和它的序列是为了减少通信的次数,以降低程序的开销,这点在课本中都已经有所叙述了。另一个问题就是操作的设计,第一点中提到了系统中的基本操作,但是将这些操作设计在哪个接口之内却很值得考虑。我觉得添加、删除、查找功能当然应该是属于管理员接口Manager的,但是更新操作我觉得应该分别设置在Book和Borrower接口中比较好,因为当Manager接口将引用返回给客户端以后,Manager就可以结束操作,去处理其它任务,而使用Book和Borrower 各自的CORBA对象进行服务,使得服务的效率比较高。

(3)对象实现程序的编写

在这部分就是对每个IDL文件中定义的接口中的操作提供相应的实现。我觉得这里值得讨论的是三个问题:

(a)数据库访问问题

其实数据库的访问就是使用JDBC提供的API访问数据库,本来就只有几个语句,但我觉得这里模块化的思想是非常值得学习的。我在这部分基本上是参考着课本第一章的程序实现的,将数据库的所有基本操作封装成为一个类,分离了业务和持久性的代码,提高了可用性。在数据库访问方面,我根据需要交错使用了存储过程和SQL语句来实现对数据库的操作。

(b)伺服对象的状态初始化问题

我们在实现的构造函数中必须根据情况考虑访问数据库得出当前伺服对象的状态,这点是非常重要的。我在刚刚开始编写程序并进行调试时,就曾经因为没有在构造函数中从数据库中得到对象的状态,以致多次出现了“奇怪”的异常,花了很多时间。

(c)结构序列SEQUENCE的传送问题

这又是我在写程序中碰到的又一个让我烦心的问题。在编写QUERY函数时,我像一般情况那样,直接访问数据库后使用游标赋值给结构数组BookInfo[],但程序却多次在这里抛出异常,经过了很长时间的调试,我才发现了三个问题,一个是在结构中的所有String变量都必须初始化,否则程序就会抛出异常;第二是传送的数组必须与实际大小一致,不能随便new一个比较大的数组后直接填内容,否则也会抛异常的;第三是数据库中不能出现中文,否则返回这样的结构(序列)时也会抛出异常的,这个问题我始终解决不了,我知道有同学用wstring好像可以传一个String的内容,如果老师有什么办法的话请告诉我一下,谢谢老师。

(4)服务程序的编写

在服务端,我采用了PERSISTENT,USE_SERV ANT_MANAGER,NON_RETAIN策略的组合。实际上,就是采用SERV ANT_LOCATOR的策略了。为了更好地利用资源和组织CORBA对象,我在服务端实现了资源池结构,程序的组织结构示意如下:

下面详细讨论实现中一些问题:

(a)资源池的管理

我在资源池存放的是对象实现以及它在数据库中的唯一id,在我的设计中,

实际上就是CORBA对象的唯一id了。本来我设计的时候是要用MAP实现的,

但后来因为我想利用VECTOR可以动态增减的机制来实现对象的循环清理策略

(ROBINRUN),所以最终设计了KEY和两个VECTOR来存储相应的内容。对

于资源池,除了基本的get(),put(),applicable()和count()外,最重要的就是clear()

函数:我在这里使用了一个内部类,并使用了一个独立的线程,不断在设定的间

隔内对资源池的对象的进行清理,正如上述所言,这里我就利用了VECTOR自

适应的性质,实现了一种比较简单的循环清理策略。

(b)具体的管理过程

在客户端发出请求后,Server端就会调用已经注册的SERV ANT_LOCATOR 的PREINVOKE方法,在这里,通过操纵资源池的对象得到相应的伺服对象进

行服务,策略简单:如果池中有相应的对象,则直接使用,否则就new一个返

回并放入池中。这里我简化了过程,本来应该在POSTINVOKE中才应该放入池

中的,但为了简单我就没有这样做了,这点在以后还应该改善。

(5)客户程序的编写

客户程序实际上就是直接使用SWING组件来构造用户界面,这里我是直接使用JBUIDER来实现的,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值得一提的是,我在Client端

使用了多线程的技术。实际上,这里我考虑了很久是使用DII还是使用多线程的。

最后我觉得理论上多线程加阻塞在性能上要优于使用DII加轮询。我觉得DII主

要是用于那些不是很熟悉的领域,对于一个比较熟悉的领域,根本没有什么必要

的。相反,使用多线程加阻塞,大大地提高了Client端的响应性。而DII加轮询

的做法虽然利用了SEND_DEFFERED,但实际上轮询对CPU的占用是不言而喻

的,所以我经过考虑后,就将所有的操作封装在线程中,而这些线程都是设置为

内部类来实现的。

七.实验结果

在实验中,我测试了程序的各种功能,反应正常。

八.实验总结与自我评价

通过本次实验,我进一步加深对分布式对象技术的理解,尤其是对CORBA技术和OMA 参考模型的理解,获益匪浅。同时,通过自己动手,我进一步熟悉了JA V A的机制和JDBC 等工具的用法,也清楚了线程等技术的操纵。

在实验过程中,我碰到了很多问题,正如前面提到的结构中的值的初始化问题、伺服对象的初始化问题等等,通过调试实在地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在实验中,我使用了SWING,用过了JDBC实现对象持久性,使用了Factory的设计模式,实际上,Manager就是一个Factory对象,通过这样有效地管理了Server端的多个CORBA对象。同时,Client端使用了多线程的方法,有效提高了应用程序的响应性,而在Server端,我也使用了多线程,主线程监听请求,在每个资源池中都使用了一个线程来定期

清理资源池,也就是三个资源池,分别使用了三个线程来进行定期清理,来并且实现了一个简化了的资源池来管理伺服对象和CORBA对象,并通过使用SERV ANT_LOCATOR策略来实现对资源池的管理。

在实验后,还留下了许多的问题让我继续去解决,推动我继续努力,争取全面掌握整套技术。首先,在Client端提供的功能还不是很多,还不足够;而且,虽然我曾经试图实现在程序中自动连接数据源,但都没有成功,这给用户带来了很多的不便;第三,Server端资源池的清理策略是非常简单的循环清理策略,而且虽然我在程序中已经设好了对应的变量,准备让用户在程序开始时就可以对三个资源池的管理策略设置参数,但最终因为时间关系没有实现;第四,虽然我在程序中使用了多线程和一个简易的资源池,但在可伸缩性方面做得还是不够。以上都是程序中存在的问题,有待进一步加强。

自我评价:我觉得自己这次在开发这个程序的过程中,没有按照软件工程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这对于一个高年级的学生,尤其是一个即将成为软件工程方向的研究生来说是不可原谅的,综观整个开发过程,我没有把它真正当成是一个项目来做,只是当成一个用来熟悉CORBA的工具而已,如果按照软件工程的标准,我认为我只能拿70分。但我觉得从技术上的运用来看,我觉得应该能拿90分。

九.参考文献

《分布式对象技术》李文军、周晓聪、李师贤著 2004年1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java2核心技术》Cay S.Horstmann,Gary Cornell著

李如豹刚冬梅等译 2002年2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信息检索实验报告

信息检索与利用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信息检索与利用 班级:自动化1001 学号:201004134017 姓名:王西

1. 何为信息素质?谈谈你对信息素质的理解. 信息素质,是人类素质的一部分,是人类社会的信息知识、信息意识、接受教育、环境因素影响等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基本的、内在个性的心理品质。人才的知识创新需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良好的智能结构。广博知识和良好的智能结构是通过信息素质获得的。信息素质?它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内涵:(1).信息意识。信息意识一般可分为纵向的层次结构和横向的内容结构。层次结构是由信息认知、信息情感和信息行为倾向三个层面组成的;内容结构是由信息心理状态和信息素养组成的对信息意识的控制,实际上就是对信息意识的操作,也就是通过教育、学习和训练等手段来完善信息意识的内容结构,并进而控制信息意识的层次结构。 (2).信息实践能力。信息实践能力实质上就是人们运用信息知识,操作信息活动的能力。学生学习计划的完成过程在信息学意义上就是信息的搜集加工和使用的过程,即信息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同时也是学生智能的发展和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 我觉得作为一个学生,具备信息素质是我们接受终身教育的前提条件,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那么我们如果具有了信息素质,不管是在学校还是走入社会,都可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获取知识和进行知识创新,使我们的学习不再受时空的限制。而且具有信息素质的学生,能够打破学科的界限,随时按照自己将来研究的方向,进行相应资料的获取、整理、研究、利用,实现学科的扩展交叉,从宏观上把握各学科间的联系,实现具有良好的智能结构和知识的创新所以也可以说具备信息素质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先决条件。 2. 什么是电子图书?举例说明重要的国内外电子图书系统。 电子图书又称e-book,是指以数字代码方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存储在磁、光、电介质上,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使用,并可复制发行的大众传播体。类型有: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报纸和软件读物等。 电子图书拥有与传统书籍许多相同的特点:包含一定的信息量,比如有一定的文字量、彩页;其编排按照传统书籍的格式以适应读者的阅读习惯;通过被阅读而传递信息等等。但是电子图书作为一种新形式的书籍,又拥

计算机导论课后习题问题详解

计算机导论课后习题答案汇编 第一章 一、简答题 1、什么是计算机? 计算机系统是一种能够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的对数据进行输入、处理、输出和存储的系统。一个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 2、解释·诺依曼所提出的“存储程序”概念。 把程序和数据都以二进制的形式同意存放在存储器中,由机器自动执行。不同的程序解决不同的问题,实现了计算机通用计算的功能, 3、计算机有哪些主要的特点? 运算速度快`精度高 计算机的字长越长,其精度越高,现在世界上最快的计算机每秒可以运算几十万次以上。一般计算机可以有市纪委甚至几十位(二进制)有效数字,计算精度可由千分之几到百万分之几,是任何计算工具所望尘莫及的。 具有逻辑判断和记忆能力 计算机有准确的逻辑判断能力和高超的记忆能力。能够进行各种逻辑判断,并根据判断的结果自动决定下一步应该执行的指令。 高度的自动化和灵活性 计算机采取存储程序方式工作,即把编号的程序输入计算机,机器便可依次逐条执行,这就使计算机实现了高度的自动化和灵活性。 4、计算机有哪些主要的用途? (1)科学计算 (2)数据处理 (3) 实时控制 (4)人工智能 (5)计算机辅助工程和辅助教育 (6)娱乐和游戏 5、计算机发展中各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第一代计算机特征是采用电子管作为主要元器件 第二代计算机特征是采用晶体管作为主要器件

第三代计算机特征是半导体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第四代计算机特征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6信息化社会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建立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 2·采用现金的信息技术 3·建立广泛的信息产业 4·拥有高素质的信息人才 5·构建良好的信息环境 7、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素质和知识结构有哪些要求? 在信息化社会中所需要的计算机人才是多方位的,不仅需要研究型、设计型的人才,而且需要应用型的人才;不仅需要开发型人才而且需要维护型、服务型、操作型的人才。要求计算机人才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并对于新技术的发展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8、说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知识体系及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的含义。 9计算机科学的研究畴主要包括哪些?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研究畴主要包括计算机理论、硬件、软件、网络及其应用等。 二、选择题 1 计算机是接受命令,处理输入以及产生【数据】的系统 2 ·诺依曼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存储程序概念】 3 共科学研究,军事和大型组织用的高速,大容量计算机是【巨型计算机】 4 计算机硬件由5个基本部分组成,下面【总线】不属于这5个基本组成部分 5 其容在电源断掉以后就消失又被暂时存储器的条件是【存储器】 6 拥有高度结构化和组织化的数据文件被称为【数据库】 7 计算机系统必须具备的两部分是【硬件和软件】 8 计算机处理的5个要素是【输入,输出,处理,打印和存储】 9 信息系统的作用是【存储信息,检索信息,辅助人们进行统计,分析和决策】 10 目前,由于【Inteinet】的迅猛发展,加快了社会信息化的进程。 11 Internet的核心功能是实现【全球信息共享】 12 信息高速公路是指【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第二章 一简答题。

计算机导论

1.If the memory cell whose address is 5 contains the value 8,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writing the value 5 into cell number 6 and moving the contents of cell number 5 into cell number 6? 在第一种情况下,地址为6的存储单元结果包含值5;第二章情况下结果包含8 2.Suppose you want to interchange the values stored in memory cells 2 and 3.What is wrong with the following sequence of steps: * Step 1:Move the contents of cell number 2 to cell number 3. Step2:Move the contents of cell number 3 to cell number 2. Design a sequence of steps that correctly interchanges the contents of these cells. Answer: 2->1; 3->2; 1->3; 3.What advantage does a hard-disk system gain from the fact that its disks spin faster than those in a floppy-disk system? 有较快的数据检索速度和较高的传输速率。 4.In the ASCII code,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des for an uppercase letter and the same letter in lowercase? 除了从低端数第6位对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分别是0和1外,两个位模式是相同的。 5.Convert each of the following binary representations to its equivalen ten form: 将下列二进制(binary representations)表示转换为等价的十进制(ten form)形式 6.Convert each of the following base ten representations to its equivale binary form: 将下列十进制(ten representations)表示转换为等价的二进制(binary form)形式 7.Convert each of the following two's complement representations to its equivalent base ten form: 将下列二进制补码(two's complement representations)转换成等价的十进制 8. a. Suppose you XOR the first two bits of a string of bits and then continue down the string by successively XORing each result with the next bit in the string. How is your result related to the number of 1s appearing in the string? b. How does this problem relate to determining what the appropriate parity bit should be when coding a message? Answer: a、如果该串包含偶数个1,那么最后结果是0,否则是1; b、结果是偶校验的校验位值 9.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uld require real-time processing? a)Printing mailing labels b) b. Playing a computer game √ c) c. Displaying letters on a monitor screen as they are typed at the keyboard √ d) d. Executing a program that predicts the state of next year's economy 10.Identify examples of queues. In each case, indicate any situations that violate the FIFO structure. 实时处理是指一个程序的执行要与机器的环境里的活动相协调。 交互处理时指一个程序在其执行时人要与他交互。 成功的交互处理需要好的实时特征。’ 11.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ime-sharing and multitasking 分时是在单处理器的机器上实现多任务的技术。 12.List the components of a typical operating system and summarize the role of each in a single phrase. * (外壳):与机器的环境通信 (文件管理程序):协调机器大容量存储器的使用 (设备驱动程序):处理与机器外部设备的通信 (存储管理程序):协调机器主存储器的使用 调度程序:协调系统中的进程 调遣程序:协调各个进程的CPU时间的分配 13.Summariz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program and a process. * Program- a set of directions 指令的集合 Process-action of the following those directions 遵循这些指令的动作 14.In a time-sharing system, how can high-priority processes be allowed to run faster than others? Dispacher 赋其高优先级--------或给该进程长的时间片

中文数据库的检索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信息检索 实验项目名称 班级与班级代码 实验室名称(或课室) 专业 任课教师 学号: 姓名: 实验日期:

姓名实验报告成绩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说明:指导教师评分后,学年论文交院(系)办公室保存。

实验一 一、实验目的 掌握常见中文数据库的检索方式。利用所学理论知识,结合实验分析不同数据库在信息组织、检索分式等方面的特点。 二、实验内容: 用一专题在六个中文数据库、检索结果主要也目录和摘要为主。 检索专题自选。 1、中国期刊网 2、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3、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4、国研网 5、中宏数据库 6、人大复印资料 7、高校财经数据库 三、实验环境 CPU:Intel(R) core?2 CPU 内存:1G 软件: IE 资源:互联网 四、实验步骤 1.进入广东商学院图书馆网页,点击数字资源,进入中国期刊数据库。 2. 根据自己检索课题的要求,采用分类检索与主题检索在加上 3.鉴于以上检索的结果记录数较多,而且与需求的相关性低,采用以下缩减手段:

(1)在检索导航中更改默认分类:只选择“经济与管理”类 (2)更改更新时间(2005~2009),得到结果; (3)把模糊匹配改为精确匹配得到结果; 4. 通过亲自查看其摘要,全文的方式,剔除一些不相关的文献,并归纳出剔除文章的原则。 5. 将最后的所得的与主题密切相关的文献题录信息拷贝下来,保存在作业文件夹中。并在实验报告中体现出来。 6. 把最后所得的期刊论文的全文都一一拷贝下来。保存在自己的移动硬盘中。作为后期撰写文献综述的依据之一。 7. 登陆到学校的重庆维普数据库、人大报刊索引全文数据库,万方全文数据库期刊、国研网子系统,重复2,3,4,5,6,将所得检索结果拷贝下来,放在作业文件夹 五、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3(2)(3)的结果如下,其它数据库结果类似 六、实验分析 期刊网的主页上免费的资源有:学术研究、工具书检索、党和国家大事、文化与生活、学习教育、行业知识仓库等,在相应领域的信息检索中起着重要作用。

计算机导论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 习题参考答案 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教学团队 2010.9

习题1 1.1 选择题 1.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1946年研制成功的一台大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名称是( C )。 A) Pentium B) IBM PC C) ENIAC D) Apple 2.1981年IBM公司推出了第一台( B )位个人计算机IBM PC5150。 A) 8 B) 16 C) 32 D) 64 3. 中国大陆1985年自行研制成功了第一台PC 兼容机,即(C)0520微机。 A) 联想B) 方正C) 长城D)银河 4. 摩尔定律主要内容是指,微型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目每(C)个月翻一番。 A) 6 B) 12 C) 18 D) 24 5. 第四代计算机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 C )作为主要电子元件。 A) 电子管B) 晶体管C)集成电路D)微处理 6. 计算机中最重要的核心部件是( B )。 A) DRAM B) CPU C) CRT D) ROM 7. 将微机或某个微机核心部件安装在某个专用设备之内,这样的系统称为(C)。 A) 大型计算机B) 服务器C) 嵌入式系统D)网络 8. 冯.诺依曼计算机包括,(B)、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 A) 显示器B)运算器C)处理器D)扫描仪 9.从市场产品来看,计算机大致可以分为大型计算机、(C)和嵌入式系统三类 A) 工业PC B) 服务器C) 微机D) 笔记本微机 10.大型集群计算机技术是利用许多台单独的(B)组成的一个计算机系统,该系统能够像一台机器那样工作。 A) CPU B) 计算机 C) ROM D)CRT 1.2 填空题 1.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代变迁。 2.未来的计算机可能朝着(量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等方向发展。 3. 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的。 4. 从目前市场上产品来看,微机包括(个人计算机)、(苹果系列微机)、(一体微机)、(笔记本微机)、(平板微机)、(掌上微机)和PC 服务器等几种。 5. 微处理器是由(运算器)、(控制器)和(一些寄存器)组成。 1.3 简答题 1. 什么是摩尔定律?你认为摩尔定律会失效吗?为什么? 答:摩尔定律是由英特尔(Intel)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Gordon Moore)提出来的。其内容为: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每18个月翻一番。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 芯片上元件的几何尺寸总不可能无限制地缩小下去,这就意味着,总有一天,芯片单位面积上可集成的元件数量会达到极限,所以摩尔定律总有一天会失效。 2. 什么是硬件?计算机主要有哪些硬件部件组成? 答:计算机硬件系统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实体,即构成计算机

《计算机导论》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1

计算机导论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采用晶体管作为电子元器件的计算机属于()。 A. 第一代计算机 B. 第二代计算机 C. 第三代计算机 D. 第四代计算机 2.冯诺伊曼的主要贡献是( )。 A. 发明了微型计算机 B. 提出了存储程序概念 C. 设计了第一台计算机 D. 设计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3.计算机中,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进行()。 A.逻辑运算 B.算术运算 C.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D.复杂方程的求解 4.计算机病毒是一种()。 A.特殊的计算机部件 B.特殊的生物病毒 C.游戏软件 D.人为编制的特殊的计算机程序 5.随机存储器简称为( )。 A.CMOS B. RAM C. XMS D. ROM 6.计算机一旦断电后( )中的信息会丢失。 A. 硬盘 B. 软盘 C. RAM D. ROM 7.CPU指的是计算机的( )部分。 A. 运算器 B. 控制器 C. 运算器和控制器 D. 运算器、控制器和内存 8.系统软件中最重要的是( )。 A. 操作系统 B. 语言处理程序 C. 工具软件 D. 数据库管理系统 9.编译程序和解释程序都是( )。 A. 目标程序 B. 语言编辑程序 C. 语言连接程序 D. 语言处理程序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10.硬盘存储器的特点是()。 A.由于全封闭,耐震性好,不易损坏 B.耐震性差,搬运时注意保护 C.没有易碎件,在搬运时不像显示器那样要注意保护 D.不用时应套入纸套,防止灰尘进入 11.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激光打印机是击打式打印机 B.击打式打印机价格最低 C.喷墨打印机不可以打印彩色效果 D.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可用每秒执行指令的条数来表示 12.Windows2000是一个()操作系统。 A.单用户单任务 B.单用户多任务 C.多用户多任务 D.多用户单任务 13.WINDOWS 2000的“回收站”是( ) A.内存中的一块区域 B.硬盘上的一块区域 C.软盘上的一块区域 D.高速缓存上的一块区域 14.计算机网络的特点是( )。 A.运算速度快 B.精度高 C.资源共享 D.内存容量大 15.下列选项中( )是调制解调器的作用 A.将计算机信号转变为音频信号 B.将音频信号转变为计算机信号 C.预防病毒进入系统 D.计算机信号与音频信号相互转换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从计算机的发展过程来看,大致可分为那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 显示器的分辨率与视频卡的关系是什么? 3.简述OSI模型中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各起什么作用。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关于计算机导论的期末学习总结

关于计算机导论的期末学习总结 摘要:光阴似箭,很快一个学期过去了。计算机导论这门课程我们也学习了一个学期了,对于这门课程,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体会!本文是来自软工3班的一个五人小组对计算机导论课程的心得!由林嘉豪同学对第一章做出总结,曾金名同学对第二章做出总结,吴育好同学发表自己一学期的体验,吴限同学表达对老师的教学的喜爱,最后冯所梁同学对第五段的总结以及感想。 关键词:总结;感想;体会 一、计算机简介 ―,什么是计算机 1,从字面上理解,它是用来计算的工具。计算机大至由运算器,输入设备,存储器,输出设备,控制器组成。1,运算器:它是实现数据算术运算的部件。它主要包括算术逻辑单元,多路选择器,通用容存器组及标志容存器。 2,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器,语音输入设备,模数转换器,数码相机,触摸屏等。通过它可以向电脑输入数字,图片等各种数据。 3,存储器;存储器的种类有很多,这里只介绍主储存器。它由储存体,地址寄存器,地址译码和驱动器,数据寄存器,读写放大电路,

读写控制电路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存放数据程序。 4,输出设备:有打印机,显示器等可以通过它把计算机的处理结果输出来 5,控制器:它控制和协调整个计算机的动作。它组要由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等组成。 二,计算机的发展 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应该是算盘这样的简单计算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的功能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被称为“现代计算机之父”的冯·诺依曼教授。他对计算机概念的描述影响了计算机的发展方向,使它最终发展成现在我们所见到的样子。越来越多样化,并逐步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 计算机在历史上经历4次改变。第一代:电子管数字机。它的特点是体积大、功耗高、可靠性差。第二代是晶体管数字机。相较第一代它的体积有所缩小、能耗降低、可靠性变强。第三代的集成电路数字机。它比前两代的速度更快,可靠性更好。第四代则开创了微型计算机时代。 三,计算机在生活中的运用 1,办公自动化:用计算机处理各种业务,商务和对办公业务的统计,分析。 经济管理:经济信息的管理,计划,分析统计,预测等。 情报检索。 2,在科技中的应用:如进行模拟实验并收集实验数据。

计算机信息检索实验报告(6个)

实验一网上中文搜索引擎及其使用 一、实验心得 在电脑已经成为生活必备品的现在,日常搜索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俗话说,天天百度知识丰富。当然,我国国内主要的搜索引擎除了百度,还有谷歌、雅虎、搜狗、网易、新浪。 一般来说,百度和谷歌是最多人用的。不同的搜索引擎,不同的搜索方法,得到搜索结果的速度和准确度也不一样。所以我觉得学习计算机信息检索的主要目的就是更好地提高自己搜索的速度和准确度。 在这次实验当中,我们主要学习和掌握以下搜索技巧的运用。「“”」的基本用法、「+」或「空格」的基本用法、「+」的基本用法、「-」的基本用法、「OR」的基本用法、「site」的基本用法、「inurl」的基本用法、「intitle」的基本用法、「filetype」的基本用法。比起以前直接把整个问题打上去然后从网页中寻找满意的答案,灵活使用这些搜索技巧可以更快地找到准确率高的答案。这些技巧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高度的可操作性和便捷性。 二、实验结果 (一)请使用Google或百度搜索引擎完成以下知识测验:(请将检索结果复制到题干之后,并把所有有关的网页都下载到你的作业文件夹中,以作为本作业评分的依据。) 1.谁根据小仲马的《茶花女》改编了同名歌剧( B ) https://www.doczj.com/doc/ff5470887.html,/b/7602599.html A.奥斯汀 B.威尔第 C.福楼拜 2."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出自莎士比亚的哪部作品?( A )https://www.doczj.com/doc/ff5470887.html,/question/25934693.html A.《哈姆雷特》 B.《李尔王》 C.《麦克白》 3."侦探福尔摩斯"第一次出现是在下列哪部作品中: ( A ) https://www.doczj.com/doc/ff5470887.html,/question/1306083005651.html A.《血字的研究》 B.《东方快车谋杀案》 C.《尼罗河上的惨案》 D.《难逃一生》 4.李清照词中名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词牌名是: ( D ) https://www.doczj.com/doc/ff5470887.html,/wenda/thread?tid=7c29ad4f072df739&hl=cn A.醉花阴 B.一剪梅 C.如梦令 D.声声慢 (二)请在网上寻找如下列图片。 1.寻找如下图所示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的指定图片和介绍她被偷的文章 提示:可试用以下检索词:Mona Lisa Louvre museum stolen 蒙娜丽莎 500岁蒙娜丽莎被偷卢浮宫 图片网址: https://www.doczj.com/doc/ff5470887.html,/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Mo na+Lisa+Louvre+museum+stolen&in=31376&cl=2&lm=-1&pn=10&rn=1&di=101230 20660&ln=1&fr=&ic=0&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0&fb=0 文章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ff5470887.html,/hualang-1534-7665506.shtml

计算机导论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1

课程《计算机导论》考试时间:120分钟班级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每空1分,共10分) 1.现代计算机都是基于__________模型的。 2.位运算可分为两大类,即__________运算和__________运算。 3.中央处理单元(CPU)由__________ 、__________和寄存器组三个部分组成。 4.根据网络覆盖的范围,可以将网络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广域网。 5.当操作系统没有对进程的资源进行限制时会发生__________。 6.计算机系统由两个部分组成,分为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横线上,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面哪些属于数据? A.数 B. 视频 C.音频 D. 以上全是 2、在计算机语言中,是告诉计算机怎么处理数据的一系列指令。 A、操作系统 B、算法 C、数据处理器 D、程序 3、一个字节有位。 A、2 B、4 C、8 D、16

4、如果计算机断电,那么下列中的数据将被擦除。 A、RAM B、ROM C、磁带驱动器 D、CD-ROM 5、兄弟土豆公司总部在A市,但在B市和C市有分店,各分店之间要通信,这种网络类型可能是。 A、LAN B、MAN C、WAN D、以上都不是 6、进程在状态能够转换到就绪、终止或等待状态 A、保持 B、虚拟 C、运行 D、a和c 7、在排序中,将最小的元素移到无序列表的起始位置,但没有一对一交换。 A、选择 B、冒泡 C、插入 D、以上都是 8、对于无序列表使用查找。 A、顺序 B、折半 C、冒泡 D、插入 9、计算机硬件唯一可理解语言。 A、机器 B、符号 C、高级 D、自然 10、记录中的所有成员必须是。 A、同类型 B、相关类型 C、整型 D、字符型 三、判断题(请在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冯诺.伊曼模型中,程序可以不存储在存储器中。() 2.在扩展的ASCII码中,每个符号为16位。() 3.把位模式的指定位置位是异或运算的一个应用。() 4.高速缓冲存储器是中速存储器。()

计算机导论简答题参考答案

简答题 1.计算机有哪些主要的特点?答: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存储功能强具有逻辑判断能力具有自 动运行能力。 2.CPU包括哪几个部件?它们又是如何协调工作的?答:CPU主要包括运算器、控制器两个部件。运算器主要完成各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控制器是指挥中心,控制运算器及其他部件工作,它能对指令进行分析,做出相应的控制;控制器从存储器中按顺序取出指令,并对指令进行分析,然后向运算器发出相应控制信号,使各部件协调工作,完成指令所规定的操作。 3.控制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控制器是指挥和控制计算机各个部件进行工作的指挥中心,功能主要包括取指令、分析指令、执行指令、控制程序和数据的输入与结果的输出、随机事件和某些特殊请求的处理。 4.什么是操作系统?从资源管理的角度看,其主要功能是什么?答: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控制其他程序运行并为用户提供交互操作界面的系统软件的集合;从资源管理的角度看操作系统要对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进行管理,以提高各资源的利用率其功能主要分为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的管理和接口的管理等 5.什么是软件工程?简述软件生存周期的一般阶段。答:软件工程是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来设计并构 造计算机程序及为开发、运行、和维护这些程序所必需的相关文件资料;生命周期:问题定义、可行性的研究、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单元测试、综合测试、软件维护。 6.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网络的拓扑结构有哪些? 答: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包括:①星行拓扑结构②环行拓扑结构③总线型拓扑结构。 7.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想是什么?

计算机导论试题总汇

《计算机导论》模拟试题(二) 一、填空题 1. 计算机系统是_________。 2. 计算机软件是指方便用户和充分发挥计算机效能而编制的各种程序,如___________。 3. 微处理器MP(Microprocessor)是指由_________。 4. 输入/输出设备(I /O 设备)是 (1) 。系统总线(BUS) 由 (2) 组成。 5. Windows 操作系统具有 _________等特点。 答: 1. 按操作者的要求接收和存储信息,自动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并输出结果的机器系统 2. 操作系统、各种程序设计语言、编译程序、诊断程序、应用程序等 3. 一片或几片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中央处理器 4. (1)用来输入程序和原始数据,输出运算的结果 (2)数据总线(DB)、地址总线(AB)和控制总线(CB) 5. 功能强、速度快、多任务多窗口 二 、是非题 将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28.25)10= (11100.01)2 7. 将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的补码:[-17]10=()补。 8. DOS 操作系统采用树型目录结构,Windows 系统采用单级目 9. 使用FORMAT 命令的目的是对指定驱动器中的磁盘进行格式

三、选择题 10. Windows 98是一个_____操作系统。 A .单用户单任务 B. 多用户单任务 C. 单用户多任务 D. 多用户多任务 11. 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交换形式有:_____。 A .数据嵌入 B.文件夹 C .数据链接 D .菜单 12. 汉字输入的方法有:_____。 A .拼音 B.四角号码 C.部首 D.五笔字型 答: 10.D 11.AC 12.AD 四、问答题 13、从使用者角度出发,一台个人电脑的硬件系统应包括哪些部件? 答: 主机、键盘、显示器和打印机。主机将由微处理器(CPU )、主板、内存条、硬盘驱动器、软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显示卡、机箱(含电源)等部件组成。还根据需要配置网卡、鼠标器、音箱、扫描仪、摄像头、数码相机等部件。 14、组装电脑的好处有哪些?确定整机配置的原则有哪些? 答: 组装电脑的好处是熟悉微型机的结构、组成、主要部件的技术性能和优选指标。为今后按自己的意愿,选购元部件组装一台喜欢的电脑作好技术准备,也为维修微型机打下良好的技术根基。 确定整机配置的原则是根据用户的需求,选择性能稳定、配置均衡、高性能价格比的部件,以实用、够用、好用、价廉为目标。在购买部件之前需拟定整机的配置方案,列出需要购置的主要部件。 15、Windows 98资源管理器的功能是什么?它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答:

计算机导论试题(含答案)

《计算机导论》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80分) 1、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ENIAC,于在美国诞生。 A.1942年 B.1951年 C.1946 D.1949年 2、IBM公司的“深蓝”计算机曾经与世界象棋大师进行比赛并获得胜利,“深蓝”体现了计 算机______方面的应用。 A. 科学计算 B. 数据处理 C. 辅助设计 D. 人工智能 3、将175转换成十六进制,结果为______。 A. AFH B. 10FH C. D0H D. 98H 4、如果(73)X=(3B)16,则X为______。 A. 2 B. 8 C. 10 D. 16 5、数据处理的基本单位是______。 A. 位 B. 字节 C. 字 D. 双字 6、假设某计算机的字长为8位,则十进制数(-100)10的反码表示为______。 A. 11100100 B. 10011100 C. 10011011 D. 10011001 7、已知[X]补=10111010,求X(真值)______。 A. -1000110 B. -1000101 C. 1000100 D. 1000110 8、某计算机字长为32位,用4个字节表示一个浮点数(如下图),其中尾数部分用定点小数 表示,则尾数部分可表示的最大数值为______。

31 30 24 23 22 0 阶符阶码尾符尾数 阶码部分尾数部分 A. 1 B. 1-2-23 C. 1-2-24 D. 1-2-22 9、已知字母“m”的ASCII码为6DH,则字母“p”的ASCII码是______ A. 68H B. 69H C. 70H D. 71H 10、汉字“往”的区位码是4589,其国标码是______。 A. CDF9H B.C5F9H C. 4D79H D. 65A9H 11、一个汉字的编码为B5BCH,它可能是______。 A. 国标码 B. 机内码 C. 区位码 D. ASCII码 12、根据冯.诺依曼机的基本特点,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 采用存储程序方式,计算机能自动逐条取指令并运行。 B. 硬件与软件不分开,配置不同的硬件及软件来适应不同的要求 C. 指令和数据都采用二进制 D. 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 13、关于计算机指令系统及工作原理,不正确的说法是______。 A. 所有计算机的指令系统都是一样的 B. 计算机自动处理是指运行预先编制好的运算程序 C. 指令逐条运行由计算机硬件实现 D. 计算机程序是用户根据某一任务的解决步骤,选用一组指令进行有序排列的集合 14、不能用来衡量计算机运算速度的方法是______。 A. 时间频率 B. 指令执行速度MIPS C.核心程序法 D.外频 15、准确地说,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CPU)是由__C____组成。 ①运算器②控制器③主存④寄存器 A.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应用领域简述论文

《计算机科学引论》课程专题报告题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应用领域简述

目录 第一部分:计算思维的作用及其背景 1.为什么要讲述计算思维? 2.计算思维的设立背景是什么? 3.计算思维的概念? 第二部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课程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培养目标 第三部分: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1.根据前两部分的介绍可以看出该专业同学的实际技能 2.具体的计算机应用领域 3.根据科幻电影的情节设想的未来的应用领域

计算机导论的作用及其背景 (1)为什么要讲述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与计算机导论课程有紧密关系,计算思维的倡 导者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主任周以真教授就 在该校开设了“计算思维导论”课程,作为计算机传业 学生的第一门课程。计算机导论是讲述计算思维。2007 年秋,周以真教授在CMU率先开设了“计算思维导论”。 2008年6月,对CS2001(CC2001)进行中期审查的报 告(CS2001 Interim Review)(草案)中将“计算思维” 与“计算机导论”课程绑定在一起,明确要求“计算机 导论”课程讲授计算思维的本质。巧合的是,本课程与 周以真倡导的“计算思维导论”课程异曲同工,讲授的 都是计算机学科的本质。若用“思想与方法”代替“基 础概念”,计算思维又可以解释为采用计算机科学的思 想与方法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 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经过十几 年的教学实践,美国这一教学理念已被国内相当多的人 接受,而从计算思维,或者说从更为具体的学科思想方 法这一层面讲授计算机科学,更是的道理越来越多的人 的支持。计算推动着人类科技的进步,影响这各门学科 的发展,并产生了一系列的新兴学科,如计算生物学、计算物理学、计算化学、计算经济学、计算社会学、计

文献检索实验报告

《文献检索与利用》课后习题、实验报告与 课程报告 本课程理论课班号(五)组号( 5 )第(16 — 18 )周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学生年级: 行政班级: 注:所有作业内容均要求手写,请同学们打印题目后手写完成,并保证不出现雷同,所有雷同与非手写作业一律0分计。课后复习题

第一讲文献检索与利用的基本理论 习题: 1现实生活中文献的获取途径有哪些? 2通过适当的获取途径,检索获取自己最喜欢的文献并列出目录。选择其中的一本阅读,并做简单的笔记。 3按出版形式划分,文献分为哪11种类型?其中哪些属于普通文献,哪些属于特种文献,不同文献各有什么特点,可以满足什么样的信息需求? 4在图书中有一类较特殊的种类,即参考工具书(如字词典、年鉴、百科全书、指南手册、图谱地图等),我校图书馆在405阅览室收藏,请找出本专业相关的参考工具书,以参考文献的格式列出其文献线索。 5了解掌握国内外著名的核心期刊收录体系,熟悉每种收录检索体系的学科专业覆盖面。 第二讲文献数据库检索的基本原理 习题: 6文献检索的概念是什么? 7数据库的定义? 8简单介绍文献数据库中的记录、字段与具体文献检索途径的联系? 第三讲文献的特征及文献数据库的检索途径

习题: 9文献特征分为哪2类?各举例说明。 10理解文献特征与文献检索途径、文献数据库字段之间的联系。 11以校图书馆中的文献数据库为检索系统,了解不同数据库(如维普、万方、CNKI等)提供的检索字段(入口)各有哪些?列表比较不同文献数据库的优缺点。 第四讲文献检索语言及其检索方法 习题: 12主题词与关键词的区别是什么? 13以我校图书馆提供的文献数据库为资源,列表说明不同数据库提供的哪些检索途径属于分类检索语言的实际应用? 14主题语言和分类语言各有什么检索特点? 第五讲文献数据库检索实例演示 习题: 15根据自己专业和学习兴趣,自命检索课题,检索相关文献并分析利用。写出检索步骤,记录检索结果,对有用文献做简单笔记。

计算机导论期末复习内部特供.docx

计算机导论内部特供 整理人:1210061班班委会 第一章 一、选择题 1. 冯?诺依曼对计算机发展的主要贡献是(B )。 C.设计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D.设计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2. 计算机硬件由5个组成部分,下面(C )不属于这5部分。 位,(D )是全球个人计算机行业的主要供应商。 A. Intel 公司 B. IBM 公司 C.微软公司 D.联想集团 5. 我国在汉字激光照排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D 二,简答题 1. 简述ENIAC 之前计算机工具的发展历程。 2?对比说明四代计算机各自的特点。 3?简述计算机的发展趋势与分类。 A.发明了微型计算机 B.提出了存储程序的概念 A.运算器与控制器 B.存储器 C ?总线 D.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3?计算机系统必须具备的两部分是 (B) A.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B.硬件和软件 C.键盘和打印机 D ?以上都不是 4?下列四个著名的计算机公司中,( C )占据操作系统的统治地 )o A.金怡濂 B.吴文俊 C.华罗庚 D.王选

4.简述计算机的特点与应用领域。 5.对比说明图灵和冯?诺依曼在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主要贡献。 三、思考题 1.查阅有关文献或互联网,了解生物计算机、量子计算机和光子计算机的基本含义。 2.Intel、IBM、微软公司和联想集团各自的业务领域及其成功之道。 3?查阅我国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王选、吴文俊、金怡濂的介绍,他们的事迹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第二章 一、简答题 1.计算机专业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2.对计算机专业而言,实践教学有哪些环节,有哪些重要作用? 二.思考题 1.如何理解公共基础课程对计算机专业素质和能力培养的作用? 2.大学生活和高中生活有什么重要区别?如何适应大学生活,自主学习,处理好专业学习、课外活动、休息娱乐等环节的时间安排? 第二早 一、选择题 1.ALU完成算术操作和(C)。 A.存储数据 B.奇偶校验 C.逻辑操作二进制运 2.下列有关运算器的描述中,(D)是正确的。

大一计算机导论简答题

1、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代?它们各使用何种电子器件? 四代 一代是电子管计算机,特征是以电子管为元器件 二代是晶体管计算机,特征是以半导体为元器件 第三代是集成电路计算机,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为元器件 第四代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特征是以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主要部件 2、简述冯·诺依曼提出的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基本结构: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工作原理是:存储程序、顺序控制、采用二进制; 3、计算机为什么采用二进制表示? 1.技术实现简单,计算机由逻辑电路组成,逻辑电路通常只有两种状态 2.运算规则简单,可靠性高,有利于简化计算机内部结构,提高运算速度。 3.适合逻辑运算,二进制中“0”“1”与“真”“假”相对应 4.易于进行与十进制数间的相互转换 4、简述Word、Excel、PowerPoint软件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Word特点:1.所见即所得2.操作界面直观3.多媒体混排4.制表功能强大5.自动功能及丰富的帮助功能6.web工具支持兼容性强 范围:文字处理、文档新建、修改、编写 Excel特点:1.数据存储、2.快速进行统计计算3.绘制图形 范围:数据表格处理 PowerPoint特点:1.制作功能齐全强大2.通用性强,易学易用3.强大的多媒体展示功能范围:文稿演示 5、简述操作系统及其主要功能。

作用:管理和控制计算机软硬件资源 功能:1.处理器管理功能(进程控制、进程同步、进程通信、处理器调度) 2.储存器管理功能(内存分配、内存保护、地址映射、内存扩充) 3.设备管理功能(缓冲区管理、设备分配、设备驱动调度、设备独立性、虚拟设备) 4.文件管理功能(文件储存空间管理、目录管理、文件的读写管理、文件的安全保护) 5.网络与通信管理功能 6.用户接口(命令接口、程序接口、图形接口) 6、简述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结构。 1.机器语言 2.汇编语言 3.高级语言(语言) 7、简述程序与算法的关系,算法有哪些特征? 算法是被精确定义的一组规则,程序是沟通算法与计算机的桥梁,程序是程序设计人员编写的,计算机能够理解执行一些命令的集合,是解决问题的具体算法在计算机中的实现。 算法的特点:有穷性。确定性。有效性。输入及输出。 8、数据库设计由哪些步骤组成?每个步骤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调查和分析用户的业务活动和数据的使用情况,弄清所有数据的种类、范围、数量以及它们在业务活动中交流的情况,确定用户对数据库系统的使用要求和各种约束条件等,形成用户需求规约 概念结构 ER图转换成与具体的DBMS产品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相一致的逻辑结构。 主要内容包括三项①确定数据的存储安排②存取路径的选择与调整③确定系统配置 试运行应用程序,发现问题做类似处理 9、编译程序由哪几个主要部分组成?每个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1.词法分析:扫描源程序,通过词法分析把字符序列转换成单词序列,以机内符形式表示单词序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