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次工业革命与中国的影响

第四次工业革命与中国的影响

第四次工业革命与中国的影响

目前我国仍面临着关键核心技术掌握不足、处于价值链中低端等困境,那么你了解第四次工业革命与中国的影响吗?下面是由店铺为你整理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与中国的影响资料,希望能帮助到你。

第四次工业革命与中国的影响

近来,无人机、智能驾驶汽车、智能机器人、VR(虚拟现实)设备等高科技产品不断涌现,人工智能图景徐徐展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正使得人们的生产生活悄然发生嬗变……

所谓第四次工业革命,即以智能化为核心,以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为代表的新工业革命。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在其著作《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把无人交通工具(自动驾驶汽车和无人机)、3D打印、高级机器人、新材料、物联网与基因工程列为核心推动技术。

工人在沧州中捷高新区一间汽车部件生产项目厂房内调试焊接机器人。中国制造,正迈向中国智造。

在错过前两次工业革命,以及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努力追赶的中国,该如何应对新工业革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能否成为新的引领者?

在无人超市“淘咖啡”,顾客可通过扫码进店,随意选购商品,离店时经过一道“支付门”,系统会进行自动扣款,并提醒用户扣款额度……专家表示,无人超市的新奇购物体验和节省成本只是表象,关键的是其可借助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掌握顾客的购物习惯,实现精准营销。

“我们实现了豆浆机、电饭煲等数十款智能厨电的物联网应用。”九阳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韩润说,在用户需求倒逼之下,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目前产品已销售到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额超过70亿元,拥有专利技术2047项。

在正泰新能源杭州智能工厂,记者看到许多无人驾驶运输车、机械臂正在有序进行作业。据介绍,进行智能化改造之后,生产车间的员工人数大幅下降,节约了大量人力成本,生产效率反而有了很大提

升。

专家表示,智能化改造升级会让企业的生产效率大幅提升,降低生产成本,无疑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据统计,今年前5个月,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3%,其中新能源发电、医药制造、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利润率分别达32.1%、10.7%和10.1%;5月份,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3%和10.3%。

国际管理咨询机构埃森哲发布的最新报告称,通过转变工作方式以及开拓新的价值和增长源,人工智能到2035年有望拉动中国经济年增长率明显提升,推动中国劳动生产率提高27%。

实际上,新技术催生的新动能,正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改变”的缩影。正如日本富士通总研经济研究所主席研究员金坚敏所说,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会推动产业革命,使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给社会发展带来深刻变化。

“现在中国在无人机、互联网、云计算、生物医药、分享经济等方面有许多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这些将成为中国经济前行的重要驱动力。”施瓦布认为,中国将会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领军者。

早在1951年,计算机之父图灵就提到,如果机器能思考,那么它很可能比我们更加明智,这种新的危险,当然让我们焦虑。如今,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7年全球风险报告》对12项新兴技术进行了分析,并认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最有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不久前,百度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乘坐智能驾驶汽车驶上北京五环路,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业内人士称,智能驾驶汽车有利于缓解道路交通拥挤。但也有人担忧,智能驾驶会对公共安全产生不可预知的风险,“不受控”的人工智能可能带来毁灭性灾难。

那么,我们应怎样更好地拥抱新的潮流?专家认为,新兴技术的监管是一个复杂问题,监管不当会制约新技术的发展,就目前而言,应对可能带来风险的新技术进行适度监管,尤其是在标准体系建设、政策法规方面要尽快加以完善。

“科技没有错,带来问题的是技术的使用者,迎接第四次工业革

命要做好人的管控。”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教授李政说。

另外,施瓦布提到,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产生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也可能产生一些负面效应,包括会加剧不平等,特别是有可能扩大资本回报和劳动力回报的差距,很多人由于不熟悉新技术而变得更加贫穷。

对此,专家建议,对于新工业革命可能带来的就业压力、收入差距拉大等问题,有必要采取措施减少其负面影响,政府要搭建公平、开放的平台,以使更多主体能有参与机会;相关行业的员工要积极应对技术革新的挑战,用新技术和新知识“武装”自己,从而在新兴业态中获得新的就业机会。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现象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为什么现代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中国发生?这道“李约瑟难题”不禁引人深思。日前,斯坦福大学客座教授、《智能的本质》作者皮埃罗·斯加鲁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解释这种现象的关键是创新。

在皮埃罗·斯加鲁菲看来,中国有着创新的历史和文化基因,比如今天中国的微信、支付宝等应用,都比国外同类产品有着更好的用户体验。

据施瓦布透露,他是大疆无人机的忠实粉丝。他提到,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无人机,可用于航拍、遥感测绘,“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无人机”。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电声行业的一家龙头企业。过去10多年,该企业凭借传感器等方面的制造优势,成为三星、索尼公司的重要供应商。“我们在产品的研发、设计等方面有长期积累,在创新中更容易将好点子转化为好产品。”该公司副总裁吉永说。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智造”“中国创造”转变,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走出一条从模仿、追随到引领的发展轨迹,而这背后的“秘诀”便是创新。

国际无人机展览会举行,深圳一家公司制造的飞行器亮相

“技术创新给我们带来的改变是不可想象的,我们要拥抱创新,拥抱第四次工业革命。”大连华信计算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军说。

如何找到未来的钥匙?专家认为,我们必须在创新中寻找出路,只有坚持创新驱动,敢于创新、勇于变革,才能突破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瓶颈,成为新工业革命的引领者。

然而,目前我国仍面临着关键核心技术掌握不足、处于价值链中低端等困境。专家建议,今后要完善创新链条,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解决重大共性技术难题,加快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同时,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人才激励政策,优化创新环境,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中国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战略选择

中国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战略选择 自德国提出工业4.0概念以来,第四次工业革命就开始受到广泛讨论,但对于何为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国应如何参与或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迄今仍众说纷纭。对于第四次工业革命内涵与特征的科学把握,与中国能否利用好这次历史性机遇、避免重蹈前几次工业革命的覆辙关系密切而显得至关重要。通过比较分析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特征可以发现,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一次聚合了四大趋势的破坏式技术创新,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应以双轨战略和双轨机制加以应对。 标签:第四次工业革命;双轨战略;双轨机制 自德国工业4.0小组于2013年发布德国工业4.0方面的报告之后,第四次工业革命就受到中国国内的高度关注。受此启发,中国由工信部牵头,会同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质检总局、工程院等20多个国务院部门,组织50多名院士、100多位专家开始编制《中国制造2025》。2014年10月10日,中德两国政府共同发布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明确提出,工业生产的数字化(“工业4.0”)对于未来中德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此后,国内对德国工业4.0的讨论更趋热烈。与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以来的任何历史时期相比,中国从没有离一场新工业革命的距离如此之近。面对此次新工业革命,中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参与乃至引领的历史性机遇。但是,要把这种机遇转化为现实,就必须深入研究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特性,采取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在中国参与乃至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方面做出正确的、历史性的战略选择。 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内涵与特征 全球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巨大的技术变革时期,对此虽然已有广泛的认同,但迄今为止所谓的有关新工业革命,或其他的类似概念,多聚焦于某一特定方面(见表1)。任何一场工业革命,之所以称得上是革命,就不仅仅是技术意义上的、生产力方面的一种巨大进步,同时也是一场生产组织方式的巨大变革。只有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层面去分析第四次工业革命,才有可能清晰地回答第四次工业革命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层面来看,第四次工业革命可以用四个特点加以概括:深度网络化、绿色化、智能化和生产组织方式的分散化。第四次工业革命就是这四大趋势的整合。 第一,第四次工业革命以深度网络化为重要特征,是一次重大的信息处理技术革命,信息处理技术将进入到移动互联时代,物联网得到全面发展。信息处理技术进步是生产力进步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发展的推进,人们必须处理和交换巨量信息。任何社会,如果没有文字和计算机系统,都不可能发展得太远”。①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处理信息的技术虽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但信息处理技术成为工业革命的支配性力量,则发生于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使信息技术处理进入到一个全新阶段,人类社会将进入到移动互联时代。移动互联就是人和计算机在移动状态下的人机交互,将信息放到每个人的手中,计算机到处可以使用,到处可以连接。移动信息技术带来了地点和时间的灵

中国崛起领跑第四次工业革命

中国崛起领跑第四次工业革命 目前为止,人类历史上发生过三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蒸汽机技术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内燃机与电力技术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是计算机与信息技术革命;目前正在酝酿以“新能源产业”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每一次技术革命,都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迈进一大步。中国具有悠久的文明史,但在前三次工业革命中表现不佳,甚至是个“落伍者”。我们寄希望中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为人类做出重大贡献,这也是中国全面崛起的战略需要。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中国的大清乾隆时代,中国传统文明登峰造极),珍妮纺纱机出现,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端。这场革命从工作机诞生开始。随着机器生产的增多,原有的动力如畜力、水力和风力等已经无法满足需要。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良型蒸汽机投入使用, 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得到迅速推广,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随着工业生产中机器生产逐渐取代手工操作,一种新型的生产组织形式——资产阶级工厂诞生了。1840年前后(中国的大清道光年代)的英国,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手工业生产,并成为世界第一个工业国家。 这不仅是一次技术变革,不止是极大地提高了财富生产效率,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人类的社会面貌为之一新。人类第一次看到在“土地”之外,“资本”和“劳动力”就是最主要的力量。比之农业和手工业,机器工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工业资产阶级比起工场手工业时期由商人资产阶级有了更强的进取精神、扩张欲望。机器工业在劳动吸收力,农业改造力,社会影响力,国际竞争力上的卓越表现,使资本主义迅速崛起于世界舞台的中心,资产阶级成为社会“主宰”。隆隆作响的机器工业车轮压碎了之前的一切社会制度。在资产阶级崛起的同时,无产阶级(即机器工业劳动雇佣军)也成为一个崭新的阶级。与手工工场工人不同,无产阶级没有土地,没有生产工具,单纯是雇佣劳动者。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崛起,使中等阶级(即小资产阶级,包括小企业主、小店东、手工工匠、商贩等)生存在夹缝中,成为“中间势力”。 第二次工业革命

人类历史的三次

人类历史的三次“工业革命”标志以及即将来临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大机器生产,它在 生产领域和社会关系上引起了根本性变化,18世纪60年代首先发生在英国,是 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到19世纪上半期,机器本身也用机器来生产,标志着 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之后,法、美等欧美各国也相继进行了工业革命。 1.英国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有利条件:(1)雄厚的资本,(2)充足的劳动力, (3)丰富的资源和原料,(4)海外贸易的迫切需要.其前提条件是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 的确立.导致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 需要.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瓦特改良蒸汽机,它的投入使用使人类进入了“蒸 汽时代”。 2.标志: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3.工业革命的大致发展过程是:(1)棉纺织机械的发明和改进,(2)改良蒸汽机, (3)冶金,采矿部门采用机器生产和蒸汽作动力,(4)交通运输革新。 4.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1)1785年英国机械师瓦特制成改良的蒸汽机, (2)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第一艘汽船,1819年一艘美国轮船成功地横渡大西洋, (3)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工业革命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是瓦特制成改 良蒸汽机 5.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对我们人类社会的各 方各面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A 这次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 济的快速发展. B 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二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 无产阶级, C 也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使东方从属于西方.D 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彼 此联系不可分开的整体.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1.第二工业革命是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当时科学技术主要集中表现为以下 三个方面: (1)新能源(电力,石油)的发展和利用.(2) 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创制.(3)新通讯的 2.标志,电力的发明和使用。 特别是新能源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进入了: “电气时代”,电力的广泛应 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事件 (1).19世纪70年代发电机研制成功.(2)美国人爱迪生发明电灯泡.(3)德国人西 门子制成第一辆有轨电车(4)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设计出内燃机,1885年 制成三轮汽车.(5)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6)有线电报,有线 电话的发明成功.(7)意大利马可尼制造出无线电通讯设备,并于1899年在英国向法 国发报成功。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 1.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徽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分子 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标志着的科学技术的到来,这次科学技术

工业革命对中国的现代化路径的影响

工业革命对中国的现代化路径的影响 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它从18世纪末开始于英国,随后影响了整个欧洲以及北美洲。中国作为一个东方国家也受到了工业革命的影响,虽然起步比西方晚,但它仍对中国的现代化路径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随着工业技术和机器的引入,中国开始实现从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转型的过程。在19世纪末,中国政府意识到国家必须加快现代化进程,开始投入大量资金和技术支持建立重工业,如造船厂、钢铁工厂、化肥工厂等。这些工业的发展为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其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与变革。在工业革命前,中国社会是一个基于家庭和乡村兴盛为主的封建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坚持了数千年。然而,随着工业化的加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开始向外扩张,工厂崛起,新的地位和机遇在城市中形成。这也导致更多的人逃离乡村,越来越多的人在城市中找寻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交圈子。城市的崛起和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和劳动力创造出了新的职业,这也使得社会分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在工业革命初期的技术基础差距和政治制度的局限,中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存在着巨大的困难。在工业革命初期,欧洲国家通过殖民主义的手段在亚洲殖民地进行了资源的掠夺,这也为工业化奠定了资本基础。而中国长期以来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得社会没有得到财富和人力资源的最好分配。加上文化和经济的差异,中国在短短几十年里完成了西方

几百年的经济发展。这也导致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在一些方面有了很大的阻碍。 最后,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入,环境污染、社会问题等也随之而来。工业革命前,中国的环境和社会状况相对较好,但工业革命发展中的大量煤炭消耗、废水和废气的排放等环境问题对中国造成了很大的害处。这也引起了中国城市和工业生产方式的调整和改变。 总的来说,工业革命对中国现代化路径的影响不容忽视。它带来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ミ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完成从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的转型和文化思想的转变,需要长期的努力和探索,中国现代化进程也仍然在不断推进中。工业革命的影响不仅仅停留在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还影响了政治和文化。在政治方面,中国逐渐意识到现代化的重要性,并开始将现代科学和技术引入国内,建立了一些教育机构,以培养更多的人才来推动现代化进程。同时,中国还建立了一些大型的企业和公司来促进工业发展,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来加强发展和保障工人权益,这些都为中国工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在文化方面,工业革命也对中国进行文化革新的启示。许多 科学和技术成果的推出,加强了人们对自然科学的认识和研究,使中国开始注重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同时开创了新的思维方式和观念,挑战了中国单一的文化思想,推动了社会思潮的多元化。人们对于个人、平等、进步等价值观的认知和重视也逐渐增强。这些新的思想和观念也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工业革命对中国现代化的推动作用

工业革命对中国现代化的推动作用 中国现代化进程是一个漫长而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工业革命作为一个重要的推动力量,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下面就让我们来探究一下工业革命对中国现代化的推动作用吧。 首先,工业革命为中国的现代化提供了先进的工业技术和生产方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国家开始进行工业革命,他们依靠先进的机械设备和生产技术,实现了从手工生产到机械化生产的转换。这些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引进,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种革命性的进步,使得中国在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上得以迅速提升。 其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工业革命是由都市变革而带来的,以机器为中心的制造业的衰落导致了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这又进一步带动了城市的繁荣发展。同时,城市也成为了新的经济和文化中心,为中国现代化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方式。 第三,工业革命加速了中国的对外开放进程。中国通过引进工业革命的技术和生产方式,提升了自己的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从而在对外贸易中占据了更加重要的地位。随着中国与西方的交流更加频繁,中国也逐渐了解到西方社会的文化和价值观,以及现代化的路径和实践经验。 最后,工业革命也通过在中国社会中催生新的社会阶层和统一国家的形成,对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工业革命

催生了富有的资产阶级,他们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并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变革。此外,工业革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也对中国社会的整合和现代化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总之,从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来看,工业革命对于中国现代化的推动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为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提供了蓬勃的动力,并挑战了中国社会的传统结构和思维模式,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变革。除了以上提到的几个方面,工业革命对中国现代化的推动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工业的发展要比西方国家滞后数十年,但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中国开始对西方先进的机械和技术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兴趣。通过引进这些技术和方式,中国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建立了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如铁路和电力网络。这些成果不仅推动了西方经济的发展,也提升了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第二,工业革命也催生了新的职业和教育领域。随着中国工业的发展,人们需要更多的新型专业人才来支持这些行业。因此,不同的专业和技能成为了新的就业领域。同时,工业革命也为中国的教育体系注入了新的动力,推动了中国教育的现代化。 第三,工业革命也让中国社会开始了新的时代,并推动了政治和社会制度的改革。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在其政治和社会制度中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中国的力量开始集中于统一和现代化的东亚,政治和社会制度也逐渐向缓慢演变。在这个过程中,

中国经济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中国经济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备受关注。这篇文章将探讨中国经济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趋势,展望其如何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并且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中蓄势待发。 一、中国经济的现状 中国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的重要引擎,并以其巨大的市场规模和生产能力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中国的经济结构逐渐向消费驱动型转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上升。中国巨大的中产阶级,加上其一亿多的中等收入人群,为消费提供了强大的基础。 中国还积极推动创新驱动型经济的发展,通过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推动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使中国成为全球创新的重要力量。中国的数字经济不断壮大,成为全球最引人瞩目的市场之一。 二、中国经济的未来趋势 中国经济的发展将继续面临挑战和机遇。首先,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中国政府推动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旨在提高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向智能制造和高端装备制造,并推动数字化转型。 其次,中国在服务业方面的潜力巨大。目前,中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仍然相对较低,而服务业的发展是实现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的重要方向。尤其是金融、教育、医疗和文化产业等领域,都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第三,中国将继续加强与全球经济的联系和互动。加强与发达国家的贸易合作和开放,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和改革,将为中国经济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三、中国经济发展的挑战与应对 中国经济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其中之一是人口结构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人口老龄化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挑战。中国政府已经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应对这一问题,包括推进人口结构调整和改革养老保险制度。 此外,环境污染和资源约束问题也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中国政府积极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如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 四、中国经济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中的机遇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技术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将充分利用这些新技术的机遇,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中国的互联网巨头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领先的技术创新者,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推动中国新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动力。 总结起来,中国经济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充满希望。中国将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经济持续增长,服务业的发展和与全球经济的互动将带来更多机遇。然而,中国经济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应对,如人口结构变化和环境问题。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中国经济将利用新技术的机遇,继续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世界历史工业革命与中国的近代化

世界历史工业革命与中国的近代化工业革命是世界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对于世界各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也面临着被动的近代化转型。本文将从工业革命的起因、特点以及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讨论。 一、工业革命的起因与特点 工业革命起源于18世纪末的英国,其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商业贸易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工业革命的特点表现为机器制造的兴起、工厂生产的普遍采用以及大规模的焦煤化工和铁路运输等。 二、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1. 经济变革: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提高,以工业生产为基础的大规模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形成改变了过去的农业社会结构,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2. 社会变革:工业革命催生了工人阶级的产生和壮大,也引发了劳资矛盾和社会问题,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3. 科技进步:工业革命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了条件,不断涌现出新的科技成果,如蒸汽机、电力等,为世界其他国家的现代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三、中国近代化的背景

中国自19世纪中叶以来,面临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压迫,这使得 中国开始意识到必须进行近代化改革以抵御外来压力。近代化的要素 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个方面,其中经济现代化是其中一 个重要的方面。 四、工业革命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1. 经济改革:中国借鉴了工业革命国家的经验,推行了一系列经济 改革措施,如实行洋务运动、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等,加速了中国的 现代化进程。 2. 社会变革:工业革命国家的先进理念和思想传入中国,激发了中 国思想家的思考和社会变革的需求。 3. 文化交流:随着西方列强的势力扩张,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文 化交流不断增加,中国开始吸收外来文化并融入自身的现代化过程中。 五、中国近代化的挑战和困境 尽管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中国在近代化进程中仍面临着多方面的 挑战和困境。其中包括社会结构和制度的改革、农业经济的转型、人 口问题以及西方列强的侵略等。 六、中国近代化的启示 通过对比工业革命国家的经验,中国在近代化过程中获得了许多启示。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市场经济改革,激发了经济发展的动力;同时,加强教育和科技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也是推动中国近 代化的重要途径。

工业革命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工业革命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工业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它开始于18 世纪末期的英国,随后传到欧洲大陆和美国。它给全世界带来了空前的技术革命和生产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它不仅深刻地改变了欧洲和美国的社会和经济面貌,而且对全世界的文明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受到了工业革命的深刻影响,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意义。 工业革命对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传统的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开始使用机械设备取代传统的人工生产方式,传统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逐渐转向了以机器制造为主的工业经济。而这种转变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来说,意味着它必须通过产业结构的改变来适应新时代。 由于中国在工业革命时期并未成为工业化世界的一部分,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逐渐拥抱了机械化和工业化。从20世 纪初到20世纪20年代,一些先进的企业家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他们将机器和先进的生产方式带入了中国的工业中心。这些企业通过劳动力和市场的开拓,逐渐发展成为了中国的中小型工厂和企业。这一时期的中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市场规模也逐渐扩大。 20世纪30年代,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一定 的疲软。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经济状态得到

了部分的复苏。在抗日战争的背景下,中国开展了自主的国防工业建设。工业的迫切需求塑造了中国经济和政治现实的基础,逐渐打破了传统的落后的经济和政治视野。这一时期的中国经济,由于抗战的特殊环境,得到了一定的特殊性。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进行了一场全面的经济改革,即所谓的“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虽然这些改革基本上是政治动员,而非技术和工业的革新,但它为后来的工业化继续奠定了基础。此外,生产革命的革新得到了国内外广泛关注,以机械制造和自动化生产为特征的新时代工业系统也逐渐建立起来。这为中国进一步发展和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到了1979年,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形势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中 国开始进行20世纪以来最大规模的经济改革,即改革开放, 旨在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推向更高峰。改革开放中,中国对外开放利用了全球化趋势,引入了全新产业技术,加速了中国的工业现代化进程。改革开放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向现代化的发展。 总而言之,工业革命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可以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它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变化,助力于中国从农业经济转向以机器制造为主的工业经济;其次,它加速了中国向工业化的进程,为工业以及国防工业的建设奠定了基础。第三,它为中国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加速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第四,改革开放的序幕推动了中国进一步走向现代化,进一步深化了工业现代化的进程。总之,工业革命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深远而持久,它为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奠定了

深入的认识工业4.0时代的中国制造

深入认识工业4.0时代的中国制造 【编者按】本文为工业4.0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胡权接受《中国信息年鉴》(2015年版)编辑委员会邀请撰写,主要对中国制造在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转型升级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发表于2016年2月10日,由亿欧编辑,供业内人士参考。 自从250年前英国发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目前已经在迈向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道路上。按照德国工业4.0平台的定义,这四次工业革命分别为工业1.0、2.0、3.0和4.0,其主要的技术特征是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和网络化。 在工业4.0时代,全球制造业强国纷纷行动起来,相继推出国家级的制造业战略,美国提出了AMP 2.0(Advanced Manufacturing Partnership 2.0,先进制造伙伴计划),德国则提出了包含战略、标准及路径等的工业4.0体系,中国在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日本也结合机器人优势,计划推出“机器人革命”国家战略。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制造应该利用新概念带来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模式,实现新常态下的转型升级,其中,把握工业4.0时代的发展趋势和发展规律,是中国企业家应该重点关注的。 一、认识第四次工业革命 虽然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概念并未得到所有专家的认可,但从诸如哈佛商业历史学家阿尔弗雷德.D.钱德勒在《信息改变美国:驱动国家转型的力量》一书中提出信息技术的应用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论断来看,德国人把网络化在工业领域的应用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也没有什么不妥。

按照马克思的论断,只有生产力的提升,而没有生产关系的改变,不是工业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是技术创新发展到一定阶段,对传统的生产制造价值创造体系将产生颠覆性的改变,因此,第四次工业革命值得我们关注和学习。 德国对工业4.0的定义 德国工业4.0平台明确指出,发生在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工业1.0,其主要技术特征是机械化,以电气化和自动化为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就是工业2.0,接着以PLC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广泛应用为特征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就是工业3.0,当然,未来的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Cyber-Physical Systems)技术为特征的制造业,可以称为工业4.0。 德国工业4.0概念的阶段性定义 在2015年4月德国工业4.0平台发布的《工业4.0实施战略计划》报告中,对工业4.0进行了较为严格的定义: “工业4.0概念表示第四次工业革命,它意味著在产品生命周期内对整个价值创造链的组织和控制迈上新台阶,意味着从创意、订单,到研发、生产、终端客户产品交付,再到废物循环利用,包括与之紧密联系的各服务行业,在各个阶段都能更好满足日益个性化的客户需求。” 更进一步,德国工业4.0平台阐释了工业4.0概念的价值,它指出:

第四次工业革命与中国的影响

第四次工业革命与中国的影响 目前我国仍面临着关键核心技术掌握不足、处于价值链中低端等困境,那么你了解第四次工业革命与中国的影响吗?下面是由为你整理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与中国的影响资料,希望能帮助到你。 第四次工业革命与中国的影响近来,无人机、智能驾驶汽车、智能机器人、VR(虚拟现实)设备等高科技产品不断涌现,人工智能图景徐徐展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正使得人们的生产生活悄然发生嬗变…… 所谓第四次工业革命,即以智能化为核心,以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为代表的新工业革命。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在其著作《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把无人交通工具(自动驾驶汽车和无人机)、3D打印、高级机器人、新材料、物联网与基因工程列为核心推动技术。 工人在沧州中捷高新区一间汽车部件生产项目厂房内调试焊接机器人。中国制造,正迈向中国智造。 在错过前两次工业革命,以及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努力追赶的中国,该如何应对新工业革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能否成为新的引领者? 在无人超市“淘咖啡”,顾客可通过扫码进店,随意选购商品,离店时经过一道“支付门”,系统会进行自动扣款,并提醒用户扣款额度……专家表示,无人超市的新奇购物体验和节省成

本只是表象,关键的是其可借助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掌握顾客的购物习惯,实现精准营销。 “我们实现了豆浆机、电饭煲等数十款智能厨电的物联网应用。”九阳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韩润说,在用户需求倒逼之下,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目前产品已销售到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额超过70亿元,拥有专利技术2047项。 在正泰新能源杭州智能工厂,记者看到许多无人驾驶运输车、机械臂正在有序进行作业。据介绍,进行智能化改造之后,生产车间的员工人数大幅下降,节约了大量人力成本,生产效率反而有了很大提升。 专家表示,智能化改造升级会让企业的生产效率大幅提升,降低生产成本,无疑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据统计,今年前5个月,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3%,其中新能源发电、医药制造、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利润率分别达32.1%、10.7%和10.1%;5月份,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3%和10.3%。 国际管理咨询机构埃森哲发布的最新报告称,通过转变工作方式以及开拓新的价值和增长源,人工智能到2035年有望拉动中国经济年增长率明显提升,推动中国劳动生产率提高27%。 实际上,新技术催生的新动能,正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改变”的缩影。正如日本富士通总研经济研究所主席研究员金坚敏所说,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会推动产业革命,使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给社

浅析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浅析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随着全球信息化、智能化浪潮的到来,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悄然兴起。在这场革命中,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制造业大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成为了推进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以及实现经济振兴的重要战 略。 一、中国智慧 1.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是两项最为重要的技术。通过对海量数据的 采集、分析和运算,结合人工智能的技术,可以实现智慧化生产、智慧化管理、智能制造 以及智能服务等。在中国,由于拥有庞大的人口和全球最多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因此也为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数据源和市场需求。 2.云计算和物联网 云计算和物联网也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技术。云计算可以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 信息化服务,而物联网则可以将各种设备、机器和物体连接起来,实现互通互联。在中国,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发展已经成为推进“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等战略的核心技 术。 3.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 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也是中国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制造业 一直以来都是以低成本、高产量、大规模复制为主导的生产模式。而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只有通过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才能够在全球市场中取得更高的优势。 二、中国方案 1.创新驱动 中国方案的第一个核心是“创新驱动”。在“中国制造2025”中,中国提出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战略,并且着重强调了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在以高科技为主导的 经济发展中取得领先位置。 2.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是中国方案中的重要部分。在成为制造业大国的基础上,中国正在积极推向 制造强国。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高端化、服务化等方面转变,并且在智能制造的过程中,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

第四次工业革命对教育的影响的反思

像历史上任何一次工业革命一样,正向我们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将给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带来深刻的变化与影响,对我们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对职业教育而言,厘清第四次工业革命可能带来的影响,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并利用好工业革命的优势,将职业教育推向新的高度,这种理念尤显重要。其中透析第四次工业革命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与影响是一个先导性的“奠基工程”。本文在简析第四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生产与治理的影响的基础上,着重探讨第四次工业革命对职业教育的深刻影响。 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内涵 第四次工业革命作为正式概念的提出是在2011 年4 月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即“工业4.0”。世界经济论坛最近两届会议都将第四次工业革命作为主题。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人类产业变迁史的继续与最新阶段。一般认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创了“蒸汽时代”(1760—1840 年),是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人类代入“电气时代”(1840—1950 年),其间形成了以电力、铁路、汽车、钢铁、化工等为标志的工业体系,以及石油成为新能源,交通迅速发展,并形成了一个全球化的经济体系与国际政治;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了“信息时代”(1950—),催生这场革命的是半导体技术、大型计算机(20世纪60 年代)、个人计算机(始于20世纪70 年代)和互联网(20世纪90 年代)的发展,这场工业革命使全球信息和资源交流更为迅捷,世界政治经济格局进一步全球化,通过电子和信息技术,实现了生产的自动化。第三次工业革命进程在世界范围方兴未艾,继续扩散和传播。当前,世界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开端或称发动期,其速度、广度、深度与系统性变化超过以往的任何一次工业革命。 二、第四次工业革命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影响 一般认为,职业教育是与社会经济、产业、企业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的存在与发展又对社会经济产生一定的反作用。因此,毋庸置疑的是社会经济等的变化会对职业教育产生影响。2015年我国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其意在通过信息化、工业化两化融合和“互联网+”,对制造业进行转型升级,以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从根本上说,中国制造2025 战略构想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旨归是一致的。也就是说,无论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推进,还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展开,都将使我国职业教育置身于变化中的社会经济、生产和治理的背景中。第四次工业革命以及其引发的经济、生产与公共治理等的变化,定然会对我国职业教育产生影响,对此分析认为其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 (一)人力资源结构与人才规格诉求发生变化 无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还是中国制造2025 规划,最鲜明的特征是信息化与智能化,产业的发展更加依赖于知识的集成与创新,依赖于高技能人才。依此看来,我国人力资源存在结构性的缺失,主要表现为高技能人才数量与质量的不足。 相关研究表明,来自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品质与时效均落后于产业变革的步伐,导致企业与其他社会用人机构很难招募到“适销对路”“得心应手”的从业者。据麦克斯全球研究院(Mckinley Global Institute)分析预测,到2020年国外全球型企业将面临大约4000万技术人才缺口;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到2020年大约需要1.4 亿的高技能人才,需要2200万技术人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