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佛法知识体系

佛法知识体系

佛法知识体系
佛法知识体系

建构以四圣谛为纲领的佛法知识体系

香光尼众佛学院副院长释见豪

【摘要】: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从教法的功能与修学历程而言,可依「教、理、行、果」、「境、行、果」与「信、解、行、证」加以分类,但就整个佛法的内容而言,以「缘起说」为理论基础的「四圣谛」是一切教法开展的总纲。所以,本文以释尊主要教导的两件事─苦生与苦灭为始,从「苦集」的流转生死与「灭道」的还灭解脱,来统摄一切兼并理论知见与实践解脱的佛法。

如何把图书馆「知识组织」的概念与方法运用到佛教的领域,是此次研讨会的目的。「知识组织」有不同的方法,「知识聚类」是其中之一,又称「知识分类组织法」,以「主题概念聚类」为其方法之一(注1)。本文拟以四谛为纲领,分四大主题--宇宙论、烦恼论、解脱论与修道论,以此为纵轴,并依时空发展而演变的思想--从原始佛教、部派思想到大乘佛教--为横轴,尝试建构整个佛法理论与实践的体系。

关键词:四圣谛;苦;集;灭;道;宇宙;缘起;烦恼;涅盘;修道;流转;还灭

壹、前言

释迦牟尼佛主要两大教导是:苦的生起与苦的止息。佛陀以「缘起法」──「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作

为苦生与苦灭的原则,以此破斥宇宙生命的生灭是由一创造者所主宰的理论。这缘起的宇宙生命问题之探讨主要以「四圣谛」来揭示,它是原始佛教教义的总纲,也是一切佛法的中心思想,苦、集圣谛说明流转轮回,而灭、道圣谛表示还灭解脱,知苦、断集、修道、证灭即是理论与实际解脱的四个历程(表1)。因此,不论是原始佛教的教义,或是后来印度论师、中国祖师的论疏,皆不离四圣谛的范畴。本文尝试从佛法的基本教义─四圣谛来架构整个佛法的思想体系(表2、表3、表4、表5),而文章主要重点是以基本的思想概念为架构,并说明每个「知识因子」间的点与线之关系,但对于教义的定义与争论点的详细探究,则不列入讨论。

贰、苦生-流转缘起

苦、集圣谛是分别说明世间的果与因,主要是探究宇宙与人生万象的真实本质。「苦」为何是人生价值的判断基准?宇宙现象是如何产生的?为何如实了解宇宙真相是生命得以解脱的依据?

一、苦圣谛─宇宙论

(一)苦的本质与种类

「苦」的意义本身并非指人真的处在一种很困苦、不幸的状况,而是指不安、不满意。因为人所经验的世界不断地在变化,不论苦、乐都是无常的,任何存在的环境与条件最终是变化与不可靠的,这就是苦的意义。由于世间的无常性与无主宰性,宇宙万法因此具有「苦」的本质。

「苦」依本质可分为三种─苦苦、坏苦与行苦,分别由身与心所承受。原始佛教以「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与「诸受是苦」─来揭示生命本质的特性。透彻了解第一圣谛─苦谛,即完全认识了生命的本质。

(二)苦的分析

佛教思想依宇宙的与心理的两个不同角度来分析「苦」,也就是:众生出生、存在与死亡的可能环境,以及众生心理状况的可能经验。这是两个不同但基本上关系密切的问题。由苦所构成的生死流转,都是因为对世间万法无法如实知见。为了探求苦的真实义,佛教对宇宙作了深层的分析。从哲学立场言,苦谛的范围包括宇宙的结构(结构论)、组成的要素(要素论)、万象的产生(生成论)与本体论(注2)。

1. 宇宙的结构

佛教解释的宇宙体系并非只有人类与畜生,还有不同种类的神、恶魔与梵天,而且宇宙是由很多的世界系统所构成。宇宙中一个世界成立、持续、破坏,又转变为另一世界之成立、持续、破坏,其过程可分为成、住、坏、空四时期,称为「四劫」,就是一个世界由成到坏的时间。依据阿毗达磨,这些众生依「业」的决定而以「四生」、「四食」的方式与「四有」的过程,轮回于三十一个不同层次的范畴里,此三十一个范畴可区分为三界─欲界、色界与无色界。三界中适合有情众生居住的地

方共有九范围,称「九有情居」,其中有七处是心识能存在的地方,称「七识住」(表6)。

三界原非意指空间性与客观性的存在,而是心理状况的三大区分,因此,人可因为不同的心理状况,而在不同的时间经验到不同的世界。空间的三界概念乃由于业报思想所产生。另外,大乘佛教安立无数的佛土世界,它们在宇宙系统的位置又有各种不同的学说:有在三界外的佛土,或说佛土与三界相即同体,或说佛土在众生心中(注3)。中国的天台宗就将三界发展为四圣六凡的十界,且因为「界」指的是人的心理经验,因此,一个人的心可经验到十界,而有「十界互具」的理论(注4)。

2. 宇宙的要素

认识了宇宙的结构,那么什么是构成有情与器世间的要素?宇宙间的一切法如何生起?万法为何有种种的差异?万法的本体是有或无?整个佛教思想乃从这些问题发展而出。尽管宇宙的系统含有器世间与有情世间,但终究是个人内心经验的分析才能洞彻苦的究竟本质。因此,五蕴-构成有情身心的五种要素─成了一切法的开展基础,也就是从人生现象到宇宙现象的分析。原始佛教以蕴、处、界三科来分析宇宙的组成要素,把一切法的存在分类为五蕴、十二处与十八界,后期的阿毗达磨则以五位分类来归纳一切法(表7)。不论三科或五位分类所要揭示的,就是证明一切法皆是无常、苦与无我的现象,而非当时印度思想家所主张的有一固定不变的实体为主体。部派佛教将构成各类现象界的要

素分为五位七十五法、五位百法,这是属于哲学上的多元论者;在发展上,大乘佛教则将宇宙万物的本体称之为真如、法性、实相、佛性、如来藏、唯心、一念等,是属于一元论。不管是一元、二元或多元等概念,佛教皆以「无自性」作为宇宙观的基本态度。

3. 宇宙的生起与差异

为了否定神权造物说,佛陀以独特的「缘起说」来解释一切法的产生,并以「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缘起法则来说明宇宙的一切世间现象都是因果关系,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除了无为法外,世间一切都受因果法则的支配。有部对万法的因果关系建立了六因、四缘、五果理论,而瑜伽派则立十因说。

佛教各教宗派对探究万法生起的原因与差异现象不同,因而产生庞大的缘起论思想体系。

(1) 业感缘起

部派把万法生起之因归诸人之业因的招感,以「十二因缘」来解释有情生命流转与还灭之因果关系,以「业」为缘生一切的基础。有部以四种缘起(剎那、连缚、分位与远续)来解释「十二因缘」,并建立三世二重因果说(注5)。

原始佛教以主观性心理的缘起来解释惑、业、苦的因果业报,所以,业之体是思,由思发动,依身、语、意而造作。然无色界众生虽有思业

而无形质,不能有身、语业之思所作,那么如何作业感果?说一切有部为探究「业」存在的形式、如何作「业」与如何有异时感果等问题,而将业分为「表业」与「无表业」。「表业」是可表显于外的外观行为,「无表业」是指业在造作者心中所留下的影响力,在善恶业未感果报前,业力仍然持续。有部不在意业中立「无表业」,但从佛陀的动机论立场,心念的业似乎更为重要,因为它是一种潜在的业力。有部主张身、语的「表业」与「无表业」皆属于色法,身、语业的「无表业」则将随死亡而消失,这如何解释业力的相续问题?又,业力是以什么形式存在?部派依此议题产生犊子部与正量部「业体暂住说」的「不失法」、《成实论》的「无作业」、经量部的「思种子说」与大众部的「成就说」等(注6)。接下来的问题是,摄持此业相续的主体是什么?此将于后面万法的体性问题再讨论。

(2) 中道缘起

中观派否定有生、灭的极端对立,以离此二边说的「不生不灭」来解释万法的缘起。龙树在自性空的基础上,提出「八不缘起」─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来否定世俗之八种邪执,以彰显中道之实义。

(3) 赖耶缘起

瑜伽派认为一切万法皆由第八阿赖耶识所变现。以「种子说」解释业感缘起的业为业种子,种子储存于阿赖耶识,待缘起现行,一切现象

是由种子与万法的相互熏习与转变的关系而生起,而建立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说。

(4) 真如缘起

也称「如来藏缘起」,是指由如来藏之自性清净心生起一切万有之缘起论。如来藏心为无明所染而成为阿赖耶识(藏识),并现起万有,然如来藏之本性不为毁损,因此,有「如来藏为体,藏识为相」之说。赖耶缘起解释了无我的业感缘起论之主体的问题,真如缘起解释了赖耶缘起的产生。

(5) 法界缘起

又称「无尽缘起」,华严从「本体即现象,现象即本体」之理论出发,主张万法乃一心所造且相互融通,以一法成一切法,以一切法起一法,主伴具足,相入相即,并存无碍而重重无尽。

(6) 六大缘起论

密教以地、水、火、风、空、识等六大为万有之本体,周遍法界,互具互遍,能造一切佛,乃至一切众生之根身器界,即自性等四种法身,众生国土等三种世间,皆为六大所生,此乃显示一切凡圣皆由六大所成,皆具性德,故可「即身成佛」。

4. 宇宙的本体论

从探究苦之生起到苦之止息的解脱实践立场而言,可以了解佛陀为何认为无须对弟子们阐述「十四无记」的问题(注7),因为只要修学缘起法则所建立的四圣谛,就可以达到解脱的目的。依「十四无记」的内容可归纳出以下几个问题:

(1) 时间是有限、无限?

(2) 空间是有边、无边?

(3) 生命轮回的主体是什么?

(4) 涅盘体性的是有或无?

佛法讲「无我」以否定自我的存在,但又肯定业力的作用与生死的轮回,那么,什么是轮回流转与业果相续的主体?以下是各派所立的受报、造业、轮回与解脱的主体:

(1) 犊子部依五蕴立「补特伽罗」为轮回、记忆与认识的主体。

(2) 说有部立「世俗补特伽罗」说。

(3) 经量部的「胜义补特伽罗」说,此是现象界的「根边蕴」与本体界的「一味蕴」和合而成。

(4) 化地部的「穷生死蕴」。

(5) 上座部以「九心输」中的「有分识」为生死相续的主体。

(6) 大众部提出「一心相续说」(或细意识)。

(7) 瑜伽派的阿赖耶识。

宇宙万法的组成由五蕴开展出十二处、十八界,而「缘起论」解说了宇宙万法的生起与种种差异的产生,但是在佛法无常、无我理论的背后,是否有一个究竟不变的「本体」?由缘起所构成蕴、处、界的法体是有或无呢?部派阿毗达磨、印度大乘中观、瑜伽派,乃至中国各宗派思想,因探究「本体存有命题」的论点而开始分歧。依不同立场,将各家学派的主张分为以下几个论派(注8):

(1) 法有论

有「我法俱有」与「我空法有」之论说。两者同时主张宇宙万法的法体是实有、恒常的。但有部否定我体的实有,而犊子部认为补特伽罗为实有。

有关法体空有的思想发展:从有部的三世实有、法体恒有,到饮光部的过未法有体与无体的折衷说;接着经量部、大众部、法藏部主张现在的剎那有体、过未无体说;说假部提出现在法有假、有实的论点;说出世部以有漏法但有假名而无实体,唯有无漏法实有,回应说假部;而一说部主张一切法皆无实体的假名说或虚无说(注9)。

(2) 法空论

否定主观「我」与客观现象诸法之法体实有,而主张我体、法体俱空者,称为法空论(成实学说)。

以俗谛与真谛来解说万法的体性,并将客观对象分假名有、真法有与真空三种。从俗谛说,五蕴法体实有,假有的「我」亦存在;但从真谛言,五蕴法体为毕竟空。

(3) 有空中道论

基于实体之见地,主张现象属空或假有,但实体是真有者,称为有空中道论(唯识学说)。

唯识以三性、三无性建立有空中道论。遍计所执性是存在于依他起性的谬见上,所以并无实体,而依他起性的因缘假相也无实体,只有圆成实性才是诸法的真如体性。而三无性是依三性而建立,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三性是从「有」的一端来说明万有之自性,并藉相无性、生无性、胜义无性等三无性,从「空」的一端来诠显诸法皆空,说明现象虽属空或假有,然实体为真有,此即「有空中道论」。

(4) 无相皆空论

否斥相对的有空之考察,以绝对不可得为究竟理想者,称为无相皆空论(中观学说)。

中观学派与三论宗驳斥唯识学说相对的有空思想,而以绝对不可得之空为究极理想,以四重真俗二谛与八不中道等远离八种邪谬之见,以阐明空性真理,此即「无相皆空论」。

(5) 诸法实相论

主张本体即现象,唯一无二,绝对平等之真如理体(天台学说)。

实相论之发展,开始于小乘之有空论,转而为大乘之有空中道论,最后到达「本体即现象,万有皆一如」之诸法实相论,此也是佛教宇宙论的极峰。

二、集圣谛─烦恼论

「缘起论」是佛教解释万法生起的理论之一,佛陀以「十二缘起」分析众生流转生死的原因,那么,在这十二支的惑、业、苦关系中,什么是产生苦的根源呢?从三世二重因果来看,无明与爱、取分别是过去与现在的烦恼,也是感招现在的身与未来再生之苦的根源。众生因惑,藉由身、口、意三业造作种种业,这些业产生影响力而成业力,且积聚成业因,而后招感果报。惑、业、苦的循循相续构成宇宙世间,说明万法何以生起与种种的差异性,这就是苦、集谛所彰显的迷妄世界。集谛是关于世间人生诸苦的生起及其根源的真谛,也就是探究??「众生为何而苦?」「什么是产生苦的真理?」「众生如何制造苦?」第二圣谛主要是探究「惑」与「业」的部分。

招感迷界六道轮回的烦恼主要有两种:根本惑与枝末惑。根本烦恼有六种─贪、瞋、痴、慢、疑、见,由「见」烦恼分出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形成「十使结」。前面「贪」等五者,称「五钝使」,而后五种「见」烦恼,称「五利使」。俱舍宗以执迷于四谛理之迷理惑为「见惑」(见道所断之惑,包括: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疑),执迷于现象事物之迷事惑为「修惑」(修道所断之惑,包括:贪、瞋、痴、慢)(注10)。唯识宗将与生具有的烦恼称「俱生起惑」(即修惑),因后天邪师、邪教影响而生起的烦恼称为「分别起惑」(见惑)。天台宗建立「三惑」─见思惑、尘沙惑与无明惑。依《俱舍论》,见惑有八十八随眠,而修惑有十随眠,合称「九十八随眠」。大乘唯识宗见惑有一百一十二,思惑有十六,总共有一百二十八惑。

在经典中,见、思二惑又以不同的烦恼异名,配合种种不同的法数,而有各种的烦恼分类(表8),例如:三缚、三漏、四暴流、四轭、四取、五盖、五上分结、五下分结、六垢、九结与十缠等等。部派佛教时,烦恼被有系统地分类:《俱舍论》的大烦恼地法、大不善地法、小烦恼地法与不定法等;而唯识百法分为根本烦恼、随烦恼与不定等,这些种种的烦恼成为流转生死的主要因素,所谓「一切衰恼皆由无明,所以者何?从无明生贪等烦恼,从烦恼起不善业,从业受身,受身因缘得种种衰恼,如经中说,谓无明所覆爱结其系,受诸有身。」(注11)

众生因有见、思惑而造作种种业(表9),从身心上分身、口、意业与身、口的表业、无表业,且依「业异熟」的理论来解释惑、业、苦的因果关系。部派惑、业、苦生死流转的实体与无为、无漏的涅盘产生「有」与「无」之对立。中观以二谛说的分别与戏论来批判部派「有」、「无」的建立,并主张「轮回」与「涅盘」不一不异。瑜伽派则以阿赖耶识作为轮回相续的所依,与转识成智的关键,而成立惑、业、苦的轮回与清净的涅盘。然而唯识修位的修行要经三大劫才成佛,而后有密宗的即身成佛─如实了知自性清净心,今生即可成佛,与禅宗的见性成佛之论说。

由惑而造业,由业而感招生死果报,因此要除苦必先要断除烦恼,而烦恼的断除则要经过修道,才能彻底解脱系缚。所以,如何趋向清净的解脱道是灭道的问题。

参、苦灭-还灭流转

四谛中的苦灭包括灭谛与道谛。灭、道二谛是还灭生死的因果,灭谛是道谛的目标与结果,而道谛是灭谛的方法与过程。

一、灭圣谛-解脱论

灭谛是灭除烦恼与度脱生死之累,证入涅盘的解脱境界。灭谛的范畴包括佛身、佛土观、涅盘与佛性论等学说。佛教将证悟真理的圣者称为佛陀,而证悟前后的佛陀在身心上到底有何不同?佛涅盘后,佛陀的人间性与超人间性的争论于焉产生,于是产生佛身观,以区别佛陀色身

与法身的不同。一个是任何人遇到佛陀时,都可以看到的色身,就如看到一般的比丘;一个是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等的庄严妙相,与具足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殊胜功德,集合所有资质,圆满于一身的法身。因此,佛身观并非是后来大乘佛教的特色,而是所有佛教思想的一个共同概念。

由于大乘倾向理想的佛陀,不同于「非大乘」注重历史的佛陀,因而开展出不同的佛陀观。其中,以佛陀入灭后的情况为问题中心,而有佛身观的发展─由二身发展为佛的三身、四身等,与佛土观的建立。佛陀观的多元化后,阿罗汉的果位成了部派探讨的问题,其中以阿罗汉的修行有退、无退为主要的争论点。另外,有关大乘立多佛,而「非大乘」立一佛说,可说是大乘佛教对「非大乘」佛教的批判,或是较后期的思想,因为一佛说的成立是建立在对佛陀的证悟与阿罗汉证悟的区别(注12)。

佛国土指佛所住之处或佛教化之国土,不仅指净土,也包括凡夫居住的世界,因为众生所居之秽土是佛教化的世界,故亦称佛土。部派的说一切有部主张,佛土意指释迦佛陀诞生之娑婆世界而言,且佛陀在因位为菩萨时,并未断除烦恼,是依惑、业招感而受生,再经三阿僧祇劫的长期因行实践,于最后身成佛,天台宗称此为「伏惑行因」。随着佛身观的发展,佛身演变成真如之理体,是为「法身」,历史性之佛陀为「应身」、「化身」等,其于菩萨因位时已断除烦恼,所以,菩萨最后

身的成佛不是业力所感,而是愿力所成,天台宗称此为「断惑行因」。因为应化身观,而有真佛土、应佛土之说,并由报身说,产生报土思想。

佛陀解脱的境界为涅盘,《杂阿含经》记载:「云何为涅盘?涅盘者,贪欲永尽,瞋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诸烦恼永尽,是名涅盘。」涅盘之原意乃指灭除贪瞋痴三毒时,当体证得涅盘的心的境界,而非指另一超现实存在的国土。此乃佛陀主张心解脱之根本意义,因此最早应无「有余」与「无余」两种涅盘的分别。但在经典中发现,修学到最高阿罗汉果位有两种阶段的差别。依据《杂阿含经》:

「七觉分修习,多修习,当得二果,得现法智有余涅盘,及阿那含果。」(注13)

「若比丘,如是修习七觉分已,当得二种果,现法得漏尽无余涅盘,或得阿那含果。」(注14)

依此而知有余涅盘与无余涅盘的分别,两者都是现证的,其差异可能是在于阿罗汉修习圆满与否的分别。若于命终未修得圆满者,为表示过去所作的努力的有效性,死后亦可渐渐完成究竟圆满,因此产生了涅盘的阶段与快慢的差别。如《杂阿含经》:「若比丘,修习此七觉分,多修习已,当得七果。何等为七?谓现法智有余涅盘,及命终时,若不尔者,五下分结尽,得中般涅盘;若不尔者,得生般涅盘;若不尔者,得无行般涅盘;若不尔者,得有行般涅盘;若不尔者,得上流般涅盘。」(注15)由于修证阶段差异的产生,乃建立「四双八辈」,在此四阶段

中,其演变的过程,最初可能只分「不还」与「阿罗汉」,后来才有「预流」与「不来」(注16)。依据涅盘思想的发展,宇井博士主张有三期:(一)分别现在入不入涅盘;(二)现在所证的涅盘完不完全,是现法智有余涅盘或现法得漏尽无余涅盘;(三)区分生前证得的为「有余涅盘」,与死后证得的为「无余涅盘」。(注17)

原始佛教从践行的立场,以「诸受是否灭尽」来区分此两种涅盘,意即以烦恼是否仍有残余来判别,而非肉体的有无。部派佛教把解脱放在三世的时间观上,将现实的解脱观发展于未来的解脱观,因此建立三大阿僧祇劫的修道过程。另外,有关涅盘观的争论是针对「佛陀涅盘后是否存在或如何存在?」、「涅盘是有学或无学?」以及「涅盘自体有无」的问题,或涅盘无自体所产生虚无说等的探讨。

部派的涅盘观到了大乘中观时,以毕竟空的诸法自性,而主张不生不灭的空性即是涅盘,此是中观派二际无差别的涅盘思想。瑜伽派在有余与无余涅盘之外,又立「自性清净涅盘」与「无住处涅盘」来彰显大乘「因智慧故,不住生死,因慈悲故,不住涅盘」的精神。最后,《大般涅盘经》主张佛身常住不灭、涅盘常乐我净、如来与般若三德,而集大乘涅盘思想之大成。自此以「佛性」为理论而开展出众生成佛之原因、如何成佛、可否成佛之依据的探讨,与「阐提」是否成佛的问题。唯识宗依一切有情众生的根机,将众生可否成佛分成两大类:定可成佛与不可成佛。定可成佛又分:定性声闻、定性缘觉与定性菩萨等三类。

二、道圣谛-修道论

道谛解说的是如何达到苦灭而解脱入涅盘的修道方法。佛陀以摒弃苦行与纵欲两极的中道行态度,在如实体悟四圣谛法后而证悟。最初,趋向苦灭真理的中道是指八正道。严格来说,八正道是圣者修行的结果,且是圣者圆满修行所过的生活方式。就一般人而言,人的生活方式在这八个方面若非无法如实知见事的本质,而远离苦的止息,就是因如实知见事的本质,而更接近苦的止息。所以,一般佛法的修学方法就是渐渐将这八个与身、口、意有关的行为转换成圣道的八个特质。

部派佛教由此八正道开展出三十七道品的修道论组织。三十七道品分七科??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与八正道,每一科各有其修行体系,众生可依根机选择一门去修持实践。而后的发展中,部派以远离断、常二边为中道,中观以「八不」为中道,瑜伽以「三性」为中道,天台以「实相」为中道,华严则以「法界」为中道(注18)。

以八正道为基础所开展出的三十七道品,可摄入戒、定、慧三学。戒学是三学的基础,而定学的修学有助于慧学的开显,因此,佛法实践的解脱之道可依此三学而分:戒学的持戒法门、定学与慧学的修观、断惑法门。定学的持戒法门可分大乘戒法与「非大乘」戒法。「非大乘」戒法可将戒分为欲界的别解脱律仪、色界的静虑律仪与无色界的无漏律仪,后两者是因圣者发色界定与无漏定时,内心自然生出防非止恶的戒体。大乘戒法的受持不只在止恶与行善的自利,还包括利他的菩萨行。

因此,《般若经》与《华严经》以自守与令他人守十善戒为菩萨行,《瑜伽师地论》则持守兼具别解脱律仪的三聚净戒。

有关修观法门在各种经论的记载中,较具代表性的观法如下:

1. 原始佛教的四谛观、十二因缘观、四念处观、五停心观、数息观等。

2. 有关分析色、心诸法为空之观法,有「非大乘」的空观、生空观、法空观、析空观,及大乘的体空观、胜义皆空观。

3. 天台宗以空、假、中三观为根本,而有由假入空,由空入中的「次第三观」;一空、假、中,则一切空、假、中的「通相三观」,与一念心中三观具足的「一心三观」。

4. 华严宗的法界三观(真空绝相观、理事无碍观与周遍含容观)、实相观与四法界观。

5. 法相宗主张五重唯识观,由浅入深、由粗入细渐修唯识三性观的五层次。

6. 三论宗之八不中道观。

7. 真言宗主张五相成身观、阿字观。

8. 净土宗的月轮观、水想观、地观、华座观、像观、真身观、应身观等十六观门。

法门的修学除了修观外,还要断除烦恼,这个断除烦恼的过程称「断惑」。俱舍称烦恼为「见惑」与「修惑」,前者是在见道位起无漏的真智,观四谛理而顿断,后者是在修道位数数修习四谛观而渐次断除。唯识称烦恼为烦恼障与所知障,并分与生俱有的「俱生起」,或是后天而生的「分别起」。俱舍与唯识的修行都需要经五位(注19)─资粮位、加行位、通达位、修习位与究竟位的过程,于中渐次在每一阶位断除每一阶位应断的烦恼,但唯识的五位修道内容依大乘观点而有不同。兹将俱舍、唯识与天台宗的修道历程略述于下:

(一)《俱舍论》的修道过程

说一切有部的俱舍论在修道的五阶位(表10),分贤、圣位两阶段。贤位是以有漏智而修善根,作为入「见道」之准备的修行阶位。在此阶位需修三贤、四善根(总称七加行位)的助行才能舍凡入圣,于四善根位观四谛,每一谛各有四种行相,合计则为十六行相,称为「四谛十六行相」。

经过七加行位的修学后,即进入圣位,圣位是以无漏真智现观四谛的阶位,要经过见道位、修道位与无学位,而证得最高果位??阿罗汉果。在见道位须断三界八十八使的见惑,且以无漏智观四谛之境,此种观法称为「圣谛现观」,亦即次第观三界之四谛:先缘欲界之「苦谛」而观之,乃生起无漏之「法忍智」,其后又生起「法智」;次缘色界、无色界之苦而观之,生起「类忍智」、「类智」;依此,集、灭、道等三谛亦各生四智,则现观四谛,共成十六种智慧,称「十六剎那心」。

其中,以前十五心属于见道,称「见道十五心」,此阶位称为「预流向」,仅最后之第十六心属预流果,预流果以后之果位则属「修道」。有关四谛现观是渐观或顿观,部派有不同的看法。有部学者主张四谛渐现观,就是次第现前如实观察欲、色与无色界中的四圣谛理;大众部、分别部与化地部则主张顿现观。

修道位是再修习「见道位」所证知的四谛之理,并须断三界九地的八十一品修惑,每一地的修惑分九品断之。八十一品修惑是依烦恼强弱而分,而断修惑的次第是从欲界的上上品开始,经上中品、上下品,到下下品,再经色界的四地九品,乃至无色界四地九品中「非非想处地」(有顶地)的下下品。每断一品惑,各有无间道与解脱道。此间的修道阶位有预流果(第十六心道类智)、一来向(断欲界修惑的前六品的无间道)、一来果(断尽修惑第六品的解脱道)、不还向(断欲界修惑的前九品的无间道)、不还果(断尽修惑第六品的解脱道),及阿罗汉向(断尽色界初禅天第一品到有顶地的第九品的无间道)。断尽见道与修道的惑,即达到无学道的阿罗汉果。

(二)唯识的修道过程

唯识断除烦恼的方法,要依次伏灭分别起与俱生起二障的现行,然后断种子,接着是舍习气。在见道以前以伏分别起二障的现行为主;到见道位则要断分别起的二障种子与舍习气;而于修习位伏俱生起二障的现行、断种子与舍习气;最后,在金刚无间道与解脱道,永伏俱生所知

佛法知识体系

建构以四圣谛为纲领的佛法知识体系 香光尼众佛学院副院长释见豪 【摘要】: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从教法的功能与修学历程而言,可依「教、理、行、果」、「境、行、果」与「信、解、行、证」加以分类,但就整个佛法的内容而言,以「缘起说」为理论基础的「四圣谛」是一切教法开展的总纲。所以,本文以释尊主要教导的两件事─苦生与苦灭为始,从「苦集」的流转生死与「灭道」的还灭解脱,来统摄一切兼并理论知见与实践解脱的佛法。 如何把图书馆「知识组织」的概念与方法运用到佛教的领域,是此次研讨会的目的。「知识组织」有不同的方法,「知识聚类」是其中之一,又称「知识分类组织法」,以「主题概念聚类」为其方法之一(注1)。本文拟以四谛为纲领,分四大主题--宇宙论、烦恼论、解脱论与修道论,以此为纵轴,并依时空发展而演变的思想--从原始佛教、部派思想到大乘佛教--为横轴,尝试建构整个佛法理论与实践的体系。 关键词:四圣谛;苦;集;灭;道;宇宙;缘起;烦恼;涅盘;修道;流转;还灭 壹、前言 释迦牟尼佛主要两大教导是:苦的生起与苦的止息。佛陀以「缘起法」──「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作

为苦生与苦灭的原则,以此破斥宇宙生命的生灭是由一创造者所主宰的理论。这缘起的宇宙生命问题之探讨主要以「四圣谛」来揭示,它是原始佛教教义的总纲,也是一切佛法的中心思想,苦、集圣谛说明流转轮回,而灭、道圣谛表示还灭解脱,知苦、断集、修道、证灭即是理论与实际解脱的四个历程(表1)。因此,不论是原始佛教的教义,或是后来印度论师、中国祖师的论疏,皆不离四圣谛的范畴。本文尝试从佛法的基本教义─四圣谛来架构整个佛法的思想体系(表2、表3、表4、表5),而文章主要重点是以基本的思想概念为架构,并说明每个「知识因子」间的点与线之关系,但对于教义的定义与争论点的详细探究,则不列入讨论。 贰、苦生-流转缘起 苦、集圣谛是分别说明世间的果与因,主要是探究宇宙与人生万象的真实本质。「苦」为何是人生价值的判断基准?宇宙现象是如何产生的?为何如实了解宇宙真相是生命得以解脱的依据? 一、苦圣谛─宇宙论 (一)苦的本质与种类 「苦」的意义本身并非指人真的处在一种很困苦、不幸的状况,而是指不安、不满意。因为人所经验的世界不断地在变化,不论苦、乐都是无常的,任何存在的环境与条件最终是变化与不可靠的,这就是苦的意义。由于世间的无常性与无主宰性,宇宙万法因此具有「苦」的本质。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介绍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之称。中国佛教圣地分别供奉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四大名山随着佛教的传入,自汉代开始建寺庙,修道场,延续至清末。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受到国家的保护,并对寺院进行了修葺。已成为蜚声中外的宗教、旅游胜地。五台山 五台山位于中国山西省东北部,隶属忻州市五台县,所在的山西处于黄土高原,地旱树稀,视野里整整一个是土黄色的世界,可以称为金色世界。五台山最低处海拔仅624米,最高处海拔达3061.1米,为华北最高峰,有“华北屋脊”之称。五台山由古老结晶岩构成,北部切割深峻,五峰耸立,峰顶平坦如台,故称五台︰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又因山上气候多寒,盛夏仍不见炎暑,故又别称清凉山。 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及旅游胜地,列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之首。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与尼泊尔蓝毗尼花园、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并称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 五台山位居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称为“金五台”,是大智文殊师利菩萨的道场。历史上,印度、尼泊尔、朝鲜、日本、蒙古、斯里兰卡等国的佛教信徒,来此朝圣求法的甚多,是当今中国唯一兼有汉地佛教和藏传佛教的佛教道场。传说五台最早是道家的地盘,《道经》里称五台山为紫府山,曾建有紫府庙。佛教传入五台山,普遍的说法是始于东汉。史籍记载,永平十年(公元67年)十二月,汉明帝派往西域求法的使者同两位印度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来到洛阳。永平十一年,迦叶摩腾、竺法兰从洛阳来到了五台山(当时叫清凉山)。二人想在此建寺,但由于当时五台山是道教根据地,他二人颇受排挤,因此奏知汉明帝。经过重重困难,大孚灵鹫寺建成,大孚灵鹫寺是现今显通寺的前身。从那时起,五台山开始成为中国佛教的中心,五台山的大孚灵鹫寺与洛阳白马寺同为中国最早的寺院。南北朝时期,五台山佛教的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盛唐时期,五台山佛教的发展出现了第二个高潮。这个期间据《古清凉传》,全山寺院多达三百所,有僧侣三千余人。此时的五台山,不仅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名山之一,而且是名符其实的佛教圣地了,被誉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 1 ,五台山人文景观代表了中国人民创造性天才在宗教文化信仰领域的杰出成就的显示; 2 ,五台山宗教建筑与人文景观显示出其作为中华大地一处重要的承载俗世价值观和宗教价值观交汇意义的巨大人文建筑与自然景观的载体,显示了亚洲宗教景观和建筑文化超越时间和人文领域的对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的巨大影响,以及亚洲宗教圣地对于山区规划和景观设计方面的巨大成绩; 3 ,五台山宗教文明以其独特的文化景观印证了传统宗教与世俗文明正在不断的和谐共融,彰显了在现代人文化文明生活中宗教文明具有人文与景观建设方面的巨大的意义与发展前景; 4 ,五台山显示了她在中国历史上甚至人类文明历史上的重要发展阶段,在东方宗教文明方面是作为建筑设计、建筑技术和人文景观综合性集大成的一个杰出的例证。

佛教发展史简介

佛教发展史简介: 佛教(英Buddhism 梵 Buddha-s/āsana 或 Buddhānus/āsana,巴利名Buddha-sāsana。注:/代表s上面一小撇。):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也是最早的世界性宗教,在公元前五至六世纪,由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悉达多·乔达摩所创(参考佛诞);因为他属于释迦 (Sā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并于公元前一世纪左右,在西汉末年时经丝绸之路正式传入我国。 佛教有3大传承: 1.北传佛教,又称汉传佛教。经西北印度和西域诸古国而沿丝绸之路往东传入中国、朝鲜、日本等地的佛教。[1]是以地理位置划分的佛教派别。佛教经由两条路径传入中国,一支由古印度经西域传入中原地区,尔后传入朝鲜半岛、越南、日本等处。 2.南传佛教,是由印度向南传到斯里兰卡并且不断发展形成的佛教派系。在教义上,南传佛教传承部派佛教中上座部佛教的系统,遵照佛陀以及声闻弟子们的言教和行持过修行生活,因此他们自称为"上座部佛教",或可称为"声闻乘佛教",也即俗称的"小乘佛教"。主要流传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寮国、印度等南亚和东南亚国家,以及我国云南省的傣族、布朗族、崩龙族一带地区。南传佛教使用的经典语言属于巴利语体系,所以也称为"巴利语系佛教”。 3.藏传佛教,自称“佛教”或“内道”,清代以来汉文文献中又称之为“喇嘛教”。 藏传佛教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在藏族地区形成和经藏族地区传播并影响其他地区(如蒙古、锡金、不丹等地)的佛教;二是指用藏文、藏语传播的佛教,如蒙古、纳西、裕固、土族等民族即使有自己的语言或文字,但讲授、辩理、念诵和写作仍用藏语和藏文,故又称“藏语系佛教”。 藏语系佛教始于7世纪中叶,当时的藏王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时,两位公主分别带去了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和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以及大量佛经。松赞干布在两位公主影响下皈依佛教,建大昭寺和小昭寺。 到8世纪中叶,佛教又直接从印度传入西藏地区。10世纪后半期藏传佛教正式形成。到13世纪中开始流传于蒙古地区。此后的300多年间,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

佛教法器简介

佛教法器简介 护眼色:绿橙棕黑字体:粗体大中小发布时间:2013-7-3 22:48:27繁體版 法器是龙天耳目,大众共遵的讯号,丛林中一切行事皆依法器为准,例如晨钟暮鼓以及各种报钟、板声等。寺院中用于庄严佛坛及祈祷、修法、供养、法会等各类佛事,或佛子所携行的念珠、锡杖等修道资具,都是法器法物。兹将寺院道场常用的法器法物列举如下: 一、钟:寺院为报时、集众所敲打的法器。依其用途分为梵钟与唤钟两种。 二、鼓:有羯鼓、鱼鼓、云鼓、摇鼓、金鼓、石鼓、悬鼓等。依其用途可分为:斋鼓(食时所用)、浴鼓(浴时所用)及诵经、梵呗等所用之鼓。今之寺院,常见于大殿前的左右两方建钟鼓楼,分别安置钟、鼓,称为“左钟右鼓”。又寺院每于晨昏击钟敲鼓,以警行者当勤精进,慎勿放逸,称为“晨钟暮鼓”。 三、铃:在佛前诵经时所鸣打的法器。具有惊觉、欢喜、说法等三义。鸣铃以供养诸尊,称为振铃。密教修法时,为惊觉诸尊,或使其欢喜,即振铃发声。 四、板:报知时刻或集会时敲打的器具。依其形状称为云板、鱼板等。

五、梆:为禅林用来通知大众入浴、斋食的鸣器。在古代禅林中,常悬挂于浴室,现今一般寺院则悬挂于斋堂外,以用来通知大众用斋。 六、木鱼:诵经时所敲打,大众诵经时,音声随其节拍而整齐划一。此外,诵经敲打木鱼,取意于鱼的特殊习性,即不论在水中悠游或静止不动,眼睛都睁著不休息,佛门取其精进的特性,策勉修道者要用功,不可懈怠。 七、引磬:俗称小手磬。底部中央贯以纽,附木柄,以小铁枹击之,于诵经礼佛起止时击之,以引起大众注意之法器。 八、大磬:大磬为直径三十至六十余公分之磬,由维那主之,凡住持或尊宿、仕宦等礼佛,皆鸣三下。 九、铛子:法会唱赞时,与铪子配合板眼敲打,用以庄严节奏,为板乐供养之一。 十、铪子:法会唱赞时,与铛子配合板眼敲打。铪子不敲时两片合拢,敲打时六指托之,放于胸前,所以又称“平胸铪子”。 十一、铙钹:铙、钹原为娱乐用的乐器,后被用于佛门中的伎乐供养,而成为塔供养及佛供养的法器。 十二、如意:说法及法会之际,讲师所持的法物,表示吉祥如意。原为印度古时的爪杖,形状如云,或如手形,乃搔背痒所用,以其能补手不能到之处,而搔抓如意,故称如意。 十三、拂尘:乃将兽毛、麻等紮成一束,再加一长柄,用以拂除蚊虫之物,原系印度人拂除蚊虫的工具,在佛门表示清除烦恼、尘垢的意思。 十四、香板:禅林中用以警策修行者的木板(形如宝剑),依使用目的不同而有诸多名称:用以警策用功办道者,称“警策”香板;用以惩诫违规者,称“清规”香板;用以警醒坐禅昏沈者,称“巡香”香板;于禅七中使用者,称“监香”香板。一般系由方丈、首座、西堂、后堂、堂主、维那、知客、纠察等职事持用。 十五、念珠:念珠乃念佛时计数之用,是功德、佛性、慈悲、善良、吉祥、圆满、佛心的表征,除了可以提醒自己不做坏事外,也是美好的装饰。

佛教四大菩萨简介

佛教四大菩萨简介 中国佛教有四大名山,是四大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代表中国佛教的特质。普陀山观世音菩萨代表佛教的慈悲(爱心),九华山地藏菩萨代表大愿(孝道),五台山文殊菩萨代表大智(理性),峨嵋山普贤菩萨代表大行(落实),所以这四位菩萨在中国佛界的地位非常崇高,纵然不是在这四大名山,一般比较大的道场也都会供奉这四大菩萨。 1.大慈大悲观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不单是佛教徒,就连一般人也都知道,在一般民间信仰中也是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大、最受欢迎的一位菩萨。 在中国唐朝时候,为避太宗李世民的讳,略去「世」字而简称观音菩萨,相沿成习,所以现在世人多称观音菩萨。唐朝以后,观音菩萨多被塑画成女性形像,就像一位慈母一样,以此来表现观音菩萨的慈悲。希望用母性的大爱,来表达菩萨对一切众生若赤子的慈悲。所以,菩萨本无男女相的分别,而是为了度化众生,因此在很多观音菩萨的感应故事里,菩萨大多以女身示现,这是众生对无私之爱祈求的感应,是观音菩萨慈爱的象征,也是菩萨形像多是女众的原因。 观音菩萨慈悲心重,真正是不忍众生苦,时刻不忘为众生拔除痛苦而施予安乐,经上说:「世间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难恐怖,但自归命观世音菩萨,无不得解脱者。」众生多苦,所谓三苦、八苦、无量诸苦,众苦交煎,正希求一种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辅助与指导,而菩萨悲智双运,所谓「三十二应周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观音菩萨以其平等、普遍、广博的爱心,赢得了「户户观世音」的信仰与尊敬。

观音菩萨在《楞严经》中,以耳根圆通而被文殊菩萨称赞为二十五圆通中第一圆通,因为「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娑婆世界的众生,耳根特别敏略,容易藉由听闻佛法或是梵呗唱诵而起信。 在《华严经.入法界品》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中,观音菩萨是善财童子所参访的第二十位善知识,善财到补怛洛迦山菩萨住处,观音菩萨为他解说「大悲行法门」。 而《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则是叙述菩萨观世音度化众生种种苦难,随时随处,应以何身而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予以救济。凡是遇到危难的人,称念观音菩萨的名号,菩萨便会实时观其音声前往解救。 中国民间根据《华严经》「五十三参」中,善财童子到补怛洛迦山观世音菩萨住处参访菩萨的说法,结合菩萨在浙江定海县东舟山群岛的诸多感应事迹,认定这里就是观音菩萨在中国的住处,名之为普陀山。沿袭下来,普陀山便成了信众朝拜观世音菩萨的圣地。 根据同样的典故,而有了「童子拜观音」的形像。又有人把善财童子与《法华经》中的龙女,共同做为观音菩萨的左右胁侍。现在我们最常见到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像,千

佛教简介

佛教简介 佛教是当今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自东汉传入中国以后,千余年来就一直是中国人民的主要信仰,其间经历无数人的弘扬提倡,统治阶级的提倡,使佛教深入社会各个阶层,它的信仰深入民间。佛教的哲理部份则与儒、道等相结合,相交融,然后汇入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大海里,形成了中华文化的主流之一,为中华文化放射出灿烂辉煌的光芒。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如建筑、诗歌、绘画等艺术门类中,就有大量以佛教为题材的,佛教中国化后思想,为后世文化的创新长生了源源不断的思想源泉。 在诗歌方面,六朝隋唐以后,中国的诗歌深受佛教的影响,受佛教影响的诗歌多偏向于自然流畅,与口语接近,这种语言文字风格正是有佛教所提倡的审美理想与生活情趣相吻合。佛教在中唐以后越来越趋向于依靠“自力”的救赎方式,所谓“平常心”一语中,也包含了它的心寄空冥的宇宙哲理、冲远平淡的生活态度和自然朴素的语言取向。 佛教对中国诗词及对作家本人,都有深刻地影响。例如王维“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晚年唯好静”,从中可以看出佛教思想对王维政治态度的影响。又比如陶渊明的“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返”。王安石“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凝神结思,物我两忘。李白“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日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如流水,相皆共着此明月”。这些诗无不富有禅意的审美趣味,它与平淡清远的艺术风格溶为一体。 在建筑方面,我认为佛教的传入只是佛学的传入并没有给中国建筑带来很大的影响。唯一传入的当时印度佛家特色的是塔,塔这种建筑形式缘起于古代印度,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的窣堵坡与中土的重楼结合后,经历了唐宋元明清各朝的发展,建筑平面从早期的正方形逐渐演变成了六边形、八边形乃至圆形,其间塔的建筑技术也不断进步结构日趋合理,所使用的材质也从传统的夯土、木材扩展到了砖石、陶瓷、琉璃、金属等材料。寺院、石窟、经幢、石灯等都是具有佛家建筑特色,传入中国后,以中国土木建筑的本土风格以及道教的建筑模式综合而成的形式,广为流传。佛教输入的佛塔建筑,为中国的建筑史上带来了很重要的影响。 在绘画方面,如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佛教在传入中国之后,印度以及西域的石窟艺术也跟着传入。中国的石窟艺术是其继承与发展。隋朝时,还有不少印度画僧来到东土,为中国佛像绘画,渗入了不少新鲜的元素。在我国新疆、甘肃等地的洞窟壁画,都是来自中亚细亚的僧人或是印度僧人与中国画师一起合作完成的。当时著名的画僧释迦佛陀、吉底俱、摩罗菩提等都是的印度人。到了唐代,佛教绘画更是盛极一时.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举“两京外寺观画壁”有上都寺观画壁一百四十余处,东都寺观画壁二十处,多出于名家之手。其中吴道子画就有三十二处。这些壁画的内容,为了宣扬怫教,表现的题材是佛经经变故事、净土变相以及佛菩萨像等。唐代佛画内容,较之过去更丰富,色彩也比较绚烂,表现的境界也更扩大。鲁迅先生对于唐代的佛画,有两句卓见,他在《论旧形式的采用》中说:“在唐,可取佛画的灿烂,线画的空实和明快。” 佛教对我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我国诗歌创作带来了新的意境,为建筑绘画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为中国文化增光不少。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发展在中国,对中国文化有很大的影响,影响了中国正统文化儒家思想的发展。佛教传入中国,就是在中国的汉化过程,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发生过很大的影响和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遗产。印度的佛教文化与中国固有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带动了佛教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全面发展,而且在其交融过程中形成了新的中国化的佛学思想。中国佛教文化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佛教思想文化,不但是中国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对中国的社会、政治、历史、哲学、伦理道德、文学、语言、音乐、舞蹈、建筑、雕塑、绘画、天文、

佛教基础知识一百问答题

佛教基础知识一百问答题 1.信仰佛教具备的条件? 应先皈依三宝。三宝是唯一依靠。 2.何为三宝? 佛、法、僧为三宝,以能利益世间,稀有难遇故喻三宝。3.什么是佛宝? 佛宝者,得无上正遍知之人,教主之德号,其义为觉者,所谓:自觉 、觉他、觉行圆满。 4.什么是法宝? 法宝者,具救度世人之道,载于经藏,佛的教育、教授。5.什么是僧宝? 僧宝,是学佛言行,传佛教化之人,其义是和合众。 6.为什么要皈依三宝? 因为佛有无量功德智慧,佛的法有大利益,修之可以解脱生死之苦,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 7.皈依三宝有何功德利益? 皈依佛不下地狱,皈依法不堕餓鬼,皈依僧不堕旁生。 8.除皈依法式外,还有何式? 除皈依法式外,还有礼拜、赞叹、供养、忏悔、发愿等方式。 9.什么是礼拜?

对着佛像、或心想佛前,五体投地,顶礼稽首。 10.什么是赞叹? 以偈颂或诗句,赞扬三宝功德,叹美三宝利益。 11.什么是供养? 以香、花、灯、烛、幢、幡、宝盖、供献于佛,而敬养之。于法僧亦然供养僧众,尚有以衣服、卧具、饮食、汤药等。 12.何为忏悔? 于三宝前,发露己罪,痛责悔改,哀求证明,决不复作。13.什么是发愿? 于三宝前,陈述己愿,立志修行利乐众生,请求加持,令圆满。 14.什么是回向? 此包括在发愿内,以自己所修善行功德,回转向自己发愿处,令速成就有三方面:一.回向佛果,令所行作为成佛之资。二.回向众生,以自己的修行功德施与众生。三.不执事相。15.佛是何国人? 印度古国迦吡罗王子。 16.迦吡罗之国,今为何地? 当今印度境内,名哥尔克波尔,为佛本生地。 17.佛何时出生? 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年生,四月八日诞生。 18.佛的父母是谁?

佛教基本常识

佛教基本常识 佛教基本常识 一、寺、院、庵 寺,在古代本是朝庭机构的名称,如“大理寺”“太常寺”,又引申为官署。汉代设有鸿胪寺,用以招待四方宾客。后来佛教传入中国,从西域来的僧人渐多,遂在洛阳建白马寺,专供外来僧侣居住。这就是佛教僧人居住修行之处所,都可总称为寺的由来。 院,本是寺内的一部分,寺内的别舍。后来佛教僧人也单独用院作为居住处所的名称,但院的规模一般比寺略小。 庵是专指佛教出家的女众居住的处所。 佛教的寺、院、庭不能与宫、观、庙混为一谈。宫、观、庙不用在佛教上称沙弥,受俱足戒的称比丘;出家的女子受10戒的庆友尊者作的《法住记》记载了十六位罗汉的姓名,这本书由我国玄奘法师译出。后代画家画像时不知为什么却画成了十八罗汉,据推测可能是把庆友与玄奘也画了进去,但在标姓名时,虽把庆友标为第十七位住世罗汉,却重复地把第一位罗汉的名字标在第十八位罗汉上。宋代即有人指出这一错误,然而十八罗汉却已经在我国广泛流传开了。 菩萨,是梵文菩提萨缍的简译音。菩提意思为觉悟,萨缍意译为有情意的生物或众生。大乘佛教认为,以阿罗汉果为修行的目标还不够,应修持佛果,即达到成佛的境地。但在成佛前,应先作菩萨,即一面修持佛果自度,一面教化众生,度众生到极乐彼岸。佛经中常提到的及在我国汉族地区影响较大的菩萨,有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地藏王菩萨和弥勒菩萨。 佛,是佛陀的简称,梵文的意译。意思为觉者,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觉有三个意思: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据称,阿罗汉辟支佛缺后二项,菩萨缺后一项,只有佛才三项俱全。小乘佛教所说的佛一般是指释迦牟尼,大乘佛教除指释迦牟尼外,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大乘佛教认为,三界十方,到处有佛,其数如恒河之沙。过去有七佛、燃灯佛,未来有弥勒佛,东方有阿閦佛、药师佛,西方有阿弥陀佛。 从佛身上说,还有法身佛、报身佛、应身佛。 四、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是佛教的护法神,俗称四大金刚。佛教传说东南西北各有一神守护,故此得名。我国汉族地区寺院,常常在山门两侧塑上他们的像。其中,身为白色,手指琵琶的是东方持国天王;身为红色,手缠绕地龙的是西方广目天王;身为青色,手持宝剑的是南方增长天王;身为绿色,一手持伞、一手持银鼠的是北方多闻天王。 韦驮,也是佛教传说中的护法神。在我国汉族地区佛寺中,常被塑在天王殿弥勒佛之后,面对释迦牟尼像,其形象为身穿古代武士服,手持金刚杵。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载,唐代高僧道宣梦见一神,自称:“弟子是韦将军,诸天之子,主领鬼神。如来欲入涅盘,教弟子守护赡部,是致敬归命,归依礼敬的意思。佛教徒常用来加在佛、菩萨或经典名称之前,表示对佛、法的尊敬与虔诚。阿弥陀佛简称弥陀佛,是大乘净土宗的主要信仰对象。佛经上说,西方有个极乐净土,所居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阿弥陀佛就是这片极乐世界的教主,能接引念佛之人往生该处。 六、念珠、木鱼、山门 念珠,又叫佛珠或数珠,佛教徒在念佛诵经持咒时用它来计数和收摄心意。念珠质地有多种,佛教认为菩提子所做念珠功德最大,粒数也有多种,大都有其含意。 木鱼是佛教法器之一。相传佛教认为鱼昼夜都不合眼,因此用木制成鱼形,击之以警戒僧众昼夜思道。木鱼有两种:一为园状,刻有鱼鳞,诵经礼佛时叩之,以调音节,一为挺

佛法基础知识

问:佛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我前面说过释迦牟尼当初出家的目的是为了寻求解脱生老病死等痛苦之道。当时印度许多教派都是有最后解脱的理想的。佛教教义的基本内容简单地说来,就是说世间的苦苦谛Dukkha”sacca和苦的原因因谛或称集谛Samudayasacca,说苦的消灭灭谛Nirodha”sacca 和灭苦的方法道谛Magga”sacca。佛教经籍非常繁多,其实不超出这四圣谛Cattāriariya”saccāni,谛的意义就是真理,而四谛所依据的根本原理则是缘起论Paticcasamuppāda。佛 教的所有教义都是从缘起论这个源泉流出来的。 佛法的基本内容和佛教经籍 问:缘起是什么意思? 答:“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简单地说,就是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的生起,都是相待相对的互存关系和条件,离开关系和条件,就不能生起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因Hetu、缘 Paccaya,一般地解释,就是关系和条件。佛曾给“缘起”下了这样的定义: 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 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 这四句就是表示同时的或者异时的互存关系。 问:什么是同时的互存关系? 答:举一个简单例子来说明。如师生关系:有老师则有学生,有学生则有老师,无老师则不 成其为学生,无学生则不成其为老师。这是同时的互相依存的关系。 问:什么是异时的互存关系? 答:如种子和芽的关系:因为过去先有了种子,所以今天才能有芽生;也因为今天有芽生,过去的种子才名叫种子,这是异时的互相依存的关系。从另一方面看,种子灭的时候也正是芽生的时候,芽生的时候也正是种子灭的时候,在这里,芽和种子的生与灭现象又是同时的互存关系。总之,无论其为同时或异时,一切现象法必然是在某种互相依存的关系中存在的, 没有任何一个现象可以说是绝待绝对的存在。 问:异时的互存关系是否就是因果关系? 答:照佛教的说法,所谓互存关系,都是因果关系。从异时的互存关系来说,种子是因,芽是果,这是异时因果。从同时的互存关系来说,如以老师为主,则老师是因,学生是果;如以学生为主,则学生是因,老师是果,这是同时因果。这当然是简单地举例,其实因果关系是极其错综复杂的。从这一个角度看,这样的因产生这样的果;从另一个角度看,同是这个

易经入门基础知识

易经入门基础知识 《周易》就是我们要终生学习的,绝对不能认为自己能够全部弄懂《周易》,我们只要能懂《周易》的一点点,就很了不起了。 但就是这一点点对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很重要。本文出自大成国学研究院张成。转载请说明出处。《周易》就是智慧之海,《周易》的每一卦每一爻每一个字,可以说都就是充满智慧,只不过我们有没有这个能力,能不能“悟”到的问题。 周易学习如何入门说明周易重要性的第四句话,就是“生命宝藏”。 在历史上,孔子对《易经》的评价就是相当高的。 还有很多人对《易经》也有很高的评价,像医圣孙思邈就说:“不知易,无以言太医。”一个医生没有学过《易经》,不懂《易经》的原理,她就是不配做真正的医生的。 唐代的名相虞世南,她也说过一句话:“不知易,不可为将帅。”所以之后的统帅,基本上都就是精通《易经》的。 这一句话可以扩展到很多地方,“不知易,无以言军事”,“不知易,无以言外交”,“不知易,无以言教育”。 历史上下几千年,因为《易经》而成就的杰出人物真就是太多了。 我们回顾历史,去瞧瞧周文王、姜太公、孔子、孟子、刘伯温、诸葛亮、毛泽东,她们都学了《易经》。 我们读书,杂七杂八的书您读1000本都不如读一本《易经》,叫做杂书万卷,不如经书一部。 我们现在所读的《易经》,也就就是《周易》。 “周”字本身有三层含义,第一就是周全,它写的东西非常周到、全面。第二就是周期,说这个天地之道,变化的规律,就就是七日来复。第三指朝代,代表周朝。 “易”字也有三层含义,即有“三易”之说,第一就是变易,周易最重要的思想,就就是变易,它认为世界上一切事情都在变化之中, 里边有很多话进行阐述: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现矣。”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就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 第二就是简易,《易经》把世间万事万物讲得很清楚,很简单,但就是我们做事情的时候,很多事情我们就是在不断地复杂化。 《易经》把“简单”写得很清楚:“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刚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 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告诉我们,只有容易的,我们才会亲近它,只有简单的,我们才能做得长久,才能做得有功! 第三个就是不易,世界上万事万物都会变化,但不就是乱变,会遵守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就是不变的。什么事都有规律,什么事都会变化,这就就是不易之道。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在我们生活当中,处处都有《易经》的影子,但就是我们普通人,普通老百姓只就是日用而不知; 天下也没有什么特殊的,不过就是“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

易经入门基础的知识点整理

易经入门基础知识 《周易》是我们要终生学习的,绝对不能认为自己能够全部弄懂《周易》,我们只要能懂《周易》的一点点,就很了不起了。 但是这一点点对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很重要。本文出自大成国学研究院张成。转载请说明出处。《周易》是智慧之海,《周易》的每一卦每一爻每一个字,可以说都是充满智慧,只不过我们有没有这个能力,能不能“悟”到的问题。 周易学习如何入门说明周易重要性的第四句话,是“生命宝藏”。 在历史上,孔子对《易经》的评价是相当高的。 还有很多人对《易经》也有很高的评价,像医圣孙思邈就说:“不知易,无以言太医。”一个医生没有学过《易经》,不懂《易经》的原理,他是不配做真正的医生的。 唐代的名相虞世南,他也说过一句话:“不知易,不可为将帅。”所以之后的统帅,基本上都是精通《易经》的。 这一句话可以扩展到很多地方,“不知易,无以言军事”,“不知易,无以言外交”,“不知易,无以言教育”。 历史上下几千年,因为《易经》而成就的杰出人物真是太多了。 我们回顾历史,去看看周文王、姜太公、孔子、孟子、刘伯温、诸葛亮、毛泽东,他们都学了《易经》。 我们读书,杂七杂八的书你读1000本都不如读一本《易经》,叫做杂书万卷,不如经书一部。 我们现在所读的《易经》,也就是《周易》。 “周”字本身有三层含义,第一是周全,它写的东西非常周到、全面。第二是周期,说这个天地之道,变化的规律,就是七日来复。第三指朝代,代表周朝。 “易”字也有三层含义,即有“三易”之说,第一是变易,周易最重要的思想,就是变易,它认为世界上一切事情都在变化之中, 里边有很多话进行阐述: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现矣。”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 第二是简易,《易经》把世间万事万物讲得很清楚,很简单,但是我们做事情的时候,很多事情我们是在不断地复杂化。 《易经》把“简单”写得很清楚:“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刚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 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告诉我们,只有容易的,我们才会亲近它,只有简单的,我们才能做得长久,才能做得有功! 第三个是不易,世界上万事万物都会变化,但不是乱变,会遵守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是不变的。什么事都有规律,什么事都会变化,这就是不易之道。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

介绍灵山大佛

介绍灵山大佛 这次,我随着大家来到无锡灵山胜境。 我们是跟着团队的,在路上听导游姐姐在那介绍灵山,我也有听了一些。现在就让我来说说吧! 无锡灵山胜境是中国著名佛教文化胜地,集湖光山色,园林广场,佛教文化,历史知识于一体,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为完整,也是唯一集中展示佛陀释迦牟尼成就的佛教文化主题景区。也是世界规模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佛教文化建筑景观群。 景区内佛教胜景,人文景观比比皆是:堪称世界之最的灵山大佛;动态再现佛陀释迦牟尼诞生震撼场景的大型音乐喷泉动态群雕——'九龙灌浴';窥基开山,香火绵延千年的古刹祥符禅寺;大型青铜雕塑“百子戏弥勒”;展示佛教常识的佛教文化博览馆;中国第一石柱阿育王柱,展示佛陀成道心路历程的大型仿石窟青铜浮雕“降魔”;更有庄严神圣、宏伟壮观的佛教建筑艺术传世杰作“灵山焚宫”和集中展览佛陀释迦牟尼的伟大思想成就。让游客参与并体验佛教“五印”真谛的五印坛城等。这些景观无一不是难得一见,堪称精品景观。 一个集东方文化优秀成果和现代科技文明精粹于一体、体现人文关怀思想和现代旅游观念的灵山,一个将古老精深的佛教文化融入景观建设之中的特色文化园,带给游人的,将是一场气象恢宏,瑰丽奇幻的东方文化之旅,游客在此将得到无限文化熏陶

和无上的心灵升华。 灵山胜境以佛、法、僧三宝为基本格局,将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融入景观建设之中,形成独特的文化景观体系,系统地展现了佛陀释迦牟尼的出生、悟道,降魔和涅磐的“四相成道”以及佛教产生,发展,传播的历程。 灵山大佛之“大”、九龙灌浴之“奇、”灵山梵宫之“特”以及五印坛城之“圣”共同构成了灵山胜境的四大奇观! 堪称世界之最的灵山大佛,采用锡青铜铸造,高88米。右手为“施无畏印”,代表祛去痛苦;左手为“与愿印”,代表给予快乐,均为祝福之相。整个佛像显现佛陀慈悲法相,如法如律,庄严精美,与云冈大佛,龙门大佛,乐山大佛,天坛大佛圆满形成神州五方佛格局。 天下第一掌是灵山大佛右手的复制品,佛手为“施无畏印”。因“佛手”与“福寿”谐音因此故有“摸摸扶手,增福添寿”之说。 五印坛城是呼应灵山焚宫的又一佛教奇观,游客可以登上坛城,沉浸于庄严神圣的佛教境界。 灵山梵宫是无锡灵山胜境新建景观。它以华藏塔风格为主,糅合了中国佛教石窟艺术与传统佛教建筑元素,集世界佛教三大语言的建造精华,多维立体的展现佛教的神圣庄严和博大精深,美轮美奂,如法如律,庄严神圣,雄伟壮观。灵山梵宫蕴汇思想,文化,艺术,科技以及建筑之精髓。堪称艺术殿堂,心灵归所,

佛教基础知识认识法宝上.doc

认识法宝(上) 法宝的主要内涵:见地与方便。 经典的结集 结集,梵文梵samigi^ti,意为合诵或会诵,即集合僧众,诵出佛陀遗教,并加以审订、编次的集会。 结集的过程,大致可分三阶段: 1.诵出:由圣弟子就其记忆所及而诵出; 2.共同审定:大众共同审定诵出的文句,判定是否佛说,是否佛法。 3.编成次第:将诵岀的内容,分为部类,编成次第,甚至结为唱拖南颂(“录 十经为一偈”(《分别功德论》)),以便忆持。 关于佛教史上的几次结集,北传佛教和南传佛教文献的记载并不一致,但综合两传文献,可以认为,佛教史上先后共有四次结集。 第一次结集大迦叶尊者为首的五百阿罗汉,由在阿阍世王护持,在王舍城外毗婆罗山的七叶窟进行了第一次结集。 第二次结集佛灭百年时,毗舍离附近的跋耆族比丘对戒律产生了异见,行“十事非法” O为此,以耶舍为上首的七百比丘集会于毗舍离城,举行结集。 第三次结集佛灭二百余年,在阿育王吋期,在阿育王的支持下,以目犍连子帝须为首的一千僧众,在华氏城(即波多厘子城)进行了第三次结集,重新整理佛教经典,并编辑了一部《论事》。 第四次结集贵霜王朝的迦腻色迦王时期,以胁尊者为首的五百人在迦湿弥罗(今克什米尔)进行的。首造十万诵《优婆提舍论》注释经藏,次作十万颂 《毗奈耶毗婆沙论》注释律藏,后造十万颂《阿毗达磨毗婆沙论》注释论藏,

共计三十万颂,九百六十万言。 关于佛教传入中国的年代,普遍认同的是“汉明感梦,初传其道”为佛法传入中国之始。 《高僧传》载有此事:“汉明帝梦一金人于殿廷,以占所梦,傅毅以佛对。帝遣郎中蔡惜、博士弟子秦景等往天竺。惜等于彼遇见摩腾、竺法兰二梵僧,乃要还汉地,译《四十二章经》,二僧住处,今雒阳门口马寺也因此佛教史上多以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迦叶摩腾与竺法兰以白马驮经像来华,为佛教传入中国的开始。 译经简史: 1、东汉末: 据《开元释教录》载,从桓帝到献帝(189-220)的四十年中,译有经典187 部379卷,这说明中国佛教开始了较大规模的发展。 在来华展开弘法事业的诸多梵僧中,安世高与支娄迦谶是两大代表。 安世高共译出《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四谛经》、《八正道经》等三十余部,多为小乘禅数“阿毗昙”之学,属于部派佛教上座系统。 支娄迦谶(简称支谶),大月氏人,东汉桓帝末年(167)从月氏来到洛阳。 译籍的种类儿乎全属于大乘,其中以《道行般若经》、《首楞严三昧经》和《般舟三昧经》最为重要。

宗教基本知识

宗教基本知识 中国宗教概况 我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目前主要有五大宗教,即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佛教在我国有2000多年的历史。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形成于公元2世纪。伊斯兰教在7世纪传入我国。天主教在7世纪传入我国。基督教(新教)于19世纪初传入我国。鸦片战争后,依靠帝国主义势力和不平等条约,天主教、基督教取得在华传教特权,从此在我国获得了较大发展。 佛教的历史和基本知识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一前5世纪的古印度。之后,佛教不断向外传播,主要分为北传佛教和南传佛教。北传佛教,以大乘佛教为主,经过印度北部、新疆传入我国腹地,唐朝时期传入西藏。南传佛教则以上座部佛教为主,通过斯里兰卡,传入云南。至今,佛教已经传播到世界各地。佛教传入我国大体在公元前后两汉之际,在我国主要有汉语系佛教藏语系佛教、巴利语系佛教三大分支,形成了汉传、藏传和南传佛教三力派别。 道教的历史和基本知识 道教正式创立于东汉末年,它的产生显示出突出的中国特色,即与世界其他大型宗教不同,道教并非是一人一时一地所创,乃中国历代各地同的文化、思想相结合而成之宗教。唐宋时期,道教受到统治阶级的崇,获得进一步发展。元以后逐步形成全真派和正一派两大流派。 伊斯兰教的历史和基本知识 伊斯兰教诞生于7世纪的阿拉伯半岛。公元651年(唐永徽二年)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伊斯兰教分两大派别,即逊尼派和什叶派。我国穆斯林绝大多数属于逊尼派。 天主教的历史和基本知识 天主教亦称公教、罗马公教、罗马天主教,和东正教、新教(我国称基督教)并称为基督宗教三大派别。“天主”一词是16世纪耶稣会传教士进入中国传教后,借用中国传统文化中原有的名称对其所信之神的译称。 基督教的历史和基本知识 我国称为基督教或耶稣教的是指16世纪马丁·路德发起的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中,脱离天主教而形成的各个基督教新宗派,以及从这些教派中不断分化出来的众多宗派的统称,学术界常称之为新教,以区别于广义的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在内的基督教。 我国大主教、基督教的反帝爱国运动 天主教、基督教传入我国的历史,是同西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分不开的。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天主教、基督教的教权一直被外国传教士所掌控,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赢得独立,才为中国宗教的独立自办提了历史机遇和现实基础。 1950年7月,以吴耀宗先生为首的40位基督教爱国人士联名发表《中国基督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